《经济生活》教材(精选12篇)
《经济生活》教材 篇1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 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 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措施, 它与师资、教学设备共同构成兴教办学的必要条件, 因此, 教材建设一直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
一、教材建设对独立学院发展的意义
1. 教材建设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里一项新生事物,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其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教材又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 如果教材不适应独立学院的需要, 教学质量就难以得到保障, 因此迫切需要建设适应独立学院需要的新教材。
2. 教材建设是提高独立学院教师水平的重要途经
教材编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 它是教师对平时教学任务的提炼、总结过程, 也是提高骨干教师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的最佳途径。同时结合新教材的使用, 进行教师培训, 会更好更广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教材建设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又是教学的核心, 教材建设作为首当其冲的改革内容, 会同时兼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的建设, 带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从而成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二、独立学院经济类教材建设的现状分析
随着教育从精英型过渡到大众化之后, 我国高等教育中孕育出了一个新的办学群体—独立学院, 目前的在校生有190多万人, 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据不完全统计, 经济类专业的设置率最高, 但是, 其教材建设却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
1. 教材建设规划缺失
经过10多年的发展, 独立学院规模和影响日趋扩大, 但由于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很不成熟, 而且目前市场上没有一套完整的适用于独立学院的经济类教材。大部分独立学院没有严格的教材审批制度, 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教材建设委员会, 由于资金、编写成员等问题的限制也都没有将教材建设的规划提上日程, 这就使得独立学院的教材使用混乱, 缺乏长期规划。
2. 教材建设定位模糊
独立学院有其独特的生源情况和人才培养定位, 相应的课程定位及教材建设也应该和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但是大部分独立院校的教材依然是遵循母体院校的选择标准选用理论性极强的教材, 或是为追求较宽的适用面而放弃自己的特色, 编纂内容庞杂、面面俱到的大众教材, 这都无法体现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
3.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
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新月异, 新的经济理论和研究方法也不断涌现, 这就要求经济学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以反映新的发展趋势, 同时又必须保持教材的系统性和持续一致性。但是独立学院的教材更新很慢, 有的老师甚至用同一本教材, 同一份讲义连续讲了多年, 对新理论、新观念的介绍较少, 引用的案例也比较陈旧, 不能及时反映当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新问题、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
4. 实践性教学环节较弱
经济学是一门和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 它的每一个理论都可以用社会现象进行解释, 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随机调查的学生中, 93%认为经济学可以讲得更生动些, 而不是单纯的以作图和计算的方式学习推导理论。但是目前多数经济学教材重理论陈述而轻实践能力培养,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以教材的方式向受教育者灌输绝对真理, 而应是以教材为载体, 启发受教育者思考, 对课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并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特点及创新之处
虽然目前有关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很多, 其中不乏权威和优秀的著作。然而已有的教材大部分偏重于理论分析或数学论证与推导, 这不仅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一些难度, 也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枯燥和乏味, 大大降低了学习的主动性。针对经济类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材应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让学生读着有趣, 教师用着顺手, 同时又不失理论的深刻与准确。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是教育部较早批准设立的独立院校, 多年来致力于培养“外语+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为滨海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尤其是经济系一直走在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沿, 以“实践教学”为培养特色, 组织了从事经济学课程一线教学的教师, 并邀请了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和高校教授指导, 经过反复讨论和研究, 及多次修改与完善, 最终完成了这部特色鲜明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
1. 教材特点
(1) 运用提问法, 增加“引例”。本教材在每章开始时, 均以一个例子引出本章的内容, 所举的例子大多发生在读者身边, 并与该章的内容紧密关联, 而且每个引例都提出与本章知识点相关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思考兴趣和寻找答案的欲望,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2) 运用案例法, 增加“现实中的经济学”。本教材在每节都增设了“现实中的经济学”栏目, 其中所举案例均来自新闻时事、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或经济问题, 通过真实案例来解释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将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降低了学生学习理论的枯燥感, 同时提高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运用归纳法, 增加“知识结构图”。本教材在每章结束后, 均以知识结构图的方式作为小结, 层次分明, 结构清晰, 简单明了,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 和对本章知识点的理解, 进而更加系统性地学习本章内容。
(4) 运用实验法, 增加“实验环节”。本教材在每章结束后, 均设定一个围绕该章内容的实验环节。实验环节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教材的实验环节设置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 设立了三大模块, 分别是“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检验”。它不仅考查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材的创新之处
(1) 教材内容的创新。本教材注重基础专业知识的讲授, 实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创新, 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训练。该教材在编写时, 对理论问题以简练、通俗的语言阐述, 每一章的学习内容以最新的案例引导将要阐述的问题, 以现实中的经济学总结本章所学的重点知识, 增强了可读性,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每章最后增加了实验环节, 以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 突出实验环节。本教材在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突出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展开对热点经济问题的讨论, 讨论的经济问题或现象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如“房价的需求和供给及其均衡价格, 占座的成本和收益, 农村的春联市场, 现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 我国通货膨胀 (紧缩) 现象”等等。这些讨论增加了学生对相关知识深入探索的欲望。
(3) 教材使用中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转变以往《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 即“以教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式,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即“以学为中心”启发式教学方式, 倡导个性化培养, 积极试行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师生反串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创新性, 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提高学习效果。
(4) 教材的辅助资源共享便捷。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其开放性和便利性的特点, 开设了经济博客、经济系专业邮箱、微博答疑等网络平台, 将和教材相关的资料上传, 以便于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同学们分享。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独立学院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因此以培养现代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指导教材建设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空白历史, 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材的建设经验, 同时加强对独立学院教材编写、出版队伍的建设, 保证教材内容的编写质量和与时俱进的前瞻性, 建设出适合独立学院使用的精品教材, 提高独立学院的竞争力。
摘要:教材建设是提升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根本措施, 也是提高教师水平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而目前独立学院的教材建设存在缺乏规划、定位模糊、内容更新滞后以及实践性差等问题。本文以《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为例, 提出教材的编写要适合独立学院经济类人才培养目标, 对教材内容进行创新, 突出实验环节,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同时实现教材辅助资源的网络共享。
关键词:独立学院,建材建设,西方经济学
参考文献
[1]邸鸿勋.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义、原则与实施—努力搞好独立学院教材建设与改革[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 (3) :5-8.
[2]朱建华.独立学院提高教材编写质量的探讨[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8 (1) :21-25.
[3]任善于.关于高等教育教材多样化与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0, 8 (9) :203-205.
[4]曾芳芳, 朱朝枝.独立学院教材《管理学原理》开发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26 (9) :82-84.
[5]曾芳芳, 赵建屹, 朱朝枝.独立学院《管理学原理》教材建设问题研究-基于福建省独立学院的实证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2, 2 (4) :112-113.
《经济生活》教材 篇2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增加到宋体正文中 p42、大力发展生产力 删除了三个“只有,才能” p30
“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变化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增加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p31
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作用不再单独阐述,而同一表述为“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p34
混合所有制经济 放在了非公有制经济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交融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加控制力,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p344、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都不再提注册资本 对比图有所变化
“股东会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是股份有限公司的权力机构。”删除了公司制的优点及国有企业改革 p385、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增加了“着力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变化为“劳动者的权利义务是统一的。劳动者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是互为前提的。” p446、第二单元综合探究 增加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 p557、两个比重“增加居民收入” 后增加了“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p61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增加了“扩大中等收入比重,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p62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变化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p79
“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变化为“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
“切实加强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变化为“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p809、“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变化为“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p83
标题“加强宏观调控” 变化为“科学的宏观调控”
删除了“经济立法与经济司法”
生活处处皆语文 生活处处有教材 篇3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7-081-001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很显然,广义的教材既包括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也包括其他所有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材料。然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就是指单一的教科书,我们的课堂就是教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实施对教材的开放,语文课本不等同于语文教材,其实,就是提出广义教材的概念,语文课本仅仅是核心教材,而语文教材范围广泛,涵盖了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文本及非文本的、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语言材料。这就意味着语文是个大课堂,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善于利用广义的教材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和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一、乐于课外阅读
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这样描述: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了传统理念对教材的束缚,学生可以以教材为载体,源于课本,更高于课本。
如学习了《沉香救母》,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宝莲灯》,学生自主阅读后,情感也许会进一步升华。学习了《只拣儿童多处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小橘灯》《寄小读者》等,从冰心情真意切的散文和小诗中,感受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真挚。学习了《爱如茉莉》,可以带着学生阅读经典时文《爱的体验》,从而体味出爱的单纯和直观,其实,爱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爱就在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当中。学习了《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后,可以引入《忆江南》《春日》《游园不值》等一系列描写春景的诗歌,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千姿百态的春色图。可供引进的文章很多很多。
当然,所引进的文章应该是教师认真选择的,或是文质兼美、或是名人名篇、或是脍炙人口,它们有如肥沃的土壤,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养料。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塑造着学生的灵魂,丰厚着他们的文化底蕴,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在大量的阅读中积淀起来。
二、搜集、整理资料
当今社会,信息越来越重要,勤于搜集资料、善于搜集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理所当然地要把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能力来培养。
课前搜集:如学习《郑成功》,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郑成功的不朽功业,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郑成功生平、贡献等各方面的文章。学生可以到书店、图书馆、阅览室去查阅,还可以在网上、或在影视剧中选取片段。课前有了这样的资料积累,课堂上再集体交流,学生就会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对郑成功这个人物感到由衷的崇敬和爱戴 。如学习古诗文,可让学生查找当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其它作品等,为读懂诗文,体悟诗情打下基础。
课后搜集:如学习了《早》,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可以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搜集,学生会更深刻感悟到要珍惜时间,珍惜眼前,不要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再如学习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师布置了如下作业:组织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诵读古诗,传颂经典”。
1.赏析、积累描写雨的古诗;
2.赏析、积累《望湖楼醉书》的另外四首;
3.赏析、积累苏轼的其他诗作。
选择其中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语文综合活动课上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同学们交流。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积累到更多名诗佳句,对苏轼的写作风格、人格魅力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学完主题单元后搜集:如学习了《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音乐之都维也纳》这一类赞美世界各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民智慧的文章,可让学生搜集一些描写名胜古迹的成语和古诗,也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各地古迹名胜的邮票、名信片、历史资料及逸闻趣事,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世界各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搜集资料很重要,整理资料也必不可少。资料搜集后,还要学会筛选和整理,分门别类地辑录,如分成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作者生平及作品、名言警句等,这样可以使知识更加条理化,便于查找,为学习语文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
三、从生活中学语文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有教材,每篇课文仅是范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实践,将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和内容,在实践中运用语文,把语文学习融入到生活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观察、生疑、体悟、发现,可以举行读书汇报会、开展演讲比赛、举行小小辩论赛等。如学完了《水》,布置学生开展小小调查:关于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调查的方式可以是:采访相关人员、查阅书籍、看电视、上网等,调查后要对了解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并能做出小结。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就能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要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通过交际,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感受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乐趣,在兴趣盎然中得到教益。
对经济生活教材一幅插图的思考 篇4
一、其实这只是早期华西村的做法。据太湖明珠网 (无锡第一门户网) 2005年6月9日报道:“多年来, 江阴市华西村排列整齐、设施齐备的农民别墅, 成了全国农民羡慕的富裕农村标志。现在起华西村一改以往修建别墅的做法, 大力发展集约式高层农民公寓, 仅山北万亩农田整理, 华西村3年可新增耕地2500亩。记者6月9日在华西村砂山北麓看到, 上千亩经拆迁旧村庄后整理的耕地泡在水中, 马上将栽种水稻。而另一块拆平的四五百亩土地已路网初现, 驳岸整齐, 这里将筹建拆迁农户居住的6-18层农民公寓。去年, 华西村合并了附近的砂山等4个贫困村后, 决定投资5亿元, 用3年时间对这些村进行全面改造和基本农田整理。村党委算了一笔账, 如果这些农户也建别墅, 至少要用地上千亩, 现在将他们安置进高层公寓楼, 可节约土地六七百亩。而集中后的整片土地可形成万亩基本农田, 这样, 华西又将有一批农民通过承包土地而成为村里领工资的 ‘工人’。”据此, 可以看出, 华西村已经认识到盖别墅的错误, 节约土地才是正确的, 而我们现行的教材还使用当时的错误做法的图片, 有失严谨。
二、从课本自身来看, 如从知识点角度分析, 其违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新要求, 没有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 没有节约土地资源。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上看, 其没有站在农村的长远发展角度科学规划使用土地, 没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我们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赖于生存的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 没有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没有统筹好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缺乏长远眼光的规划。又如从课本的编排来看, 前面用有失严谨的图片来微观展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教材紧接着又有下一目“经济建设的新要求”和下一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有自我否定、前后矛盾的一面, 让人认为我们的小康就是牺牲了土地资源而实现的, 易给人以否定我国所取得的成绩的错觉。
三、从地理学角度看, 此图片表面上反映了村民确实富裕了———盖上了别墅式的几百套小洋楼, 但经仔细观察, 此地开阔没有山峰河流, 可以断定此地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大量的农田甚至是良田而兴建了别墅式小洋楼。这与江西学生现行使用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总编委会编写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教必修·第2册》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4年6月第1版) 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中的“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知识 (教材90页) 是相违背的, 更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协调、持续性原则 (教材93页) 。
四、从原图片与教材的图片对比可以看出, 教材中的图片放大拉近了对房子的镜头, 而忽视或剪切了周边农田的镜头, 易给人造成错觉———该村房子比农田还多, 小康社会就是要盖别墅。因此教材在图片的选取上应兼顾房子面积与土地面积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相比之下, 同样是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的《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014年3月第6版) 教材,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第二目标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下的四幅组合图《小康中国》 (第63页) , 无论是从图片的比例、视觉效果, 还是图片边上的辅助文解说、内容的翔实等都要更好, 更具说服力, 更适合作为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第一目标题“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插图。
摘要:2014年3月第6版的《思想政治1必修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框第一目标题“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下的插图《农民新居》有失严谨, 理由有三:一是华西村自身已认识并纠正盖别墅的错误做法, 二是此图片的做法与课本自身知识点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违背, 三是此图片做法违背地理学“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知识, 四是从原图片与教材的图片对比可以看出, 教材中的图片放大拉近了对房子的镜头, 而忽视或剪切了周边农田的镜头, 易给人造成错觉。
《经济生活》教材 篇5
p22虚线框的素材变了。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可能没有想到,我国每年生产800亿双一次性筷子,如果按每双筷子长20厘米、宽1厘米计算,这些筷子可铺满363个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许多人纷纷呼吁“筷子革命”:外出就餐尽量自带餐具,餐馆尽量不提供一次性餐具。
○你愿意支持“筷子革命”吗?请说明理由。
有专家估算后认为,我国每年餐饮剩余饭菜浪费的蛋白质高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的一年所需。“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
○有人认为,请人吃饭一定要多点几个菜,吃完后一定要有剩余。如果盘子里的才被客人吃光了,主人就很没有面子。你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你或你的家人外出就餐时有没有“舌尖上的浪费”?请就如何消灭“舌尖上的浪费”与同学交流。
【解读】素材与现实更为贴近
p24把袁隆平的事例换成了X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的事例。
把牛玉儒的事例换成了白芳礼老人的事例。
【解读】事例更加贴近时代,更感动人。
p2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现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现改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0“为了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现改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条基本要求。”【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2“乡镇企业”的图换成了“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诞生”
集体经济的形式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解读】修改后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实际。
p35“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中的后一句改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36“微观基础”修改为“微观主体”。【解读】更加科学。
p39“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后面增加一句“利润表现为企业的经营收入与生产经营成本之间的差额。”【解读】更便于学生理解。
p40虚线框“火腿”事例换成了“奶粉”事例
p42“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解读】基于十八大报告。
p46“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删除“便捷的投资”这一提法;删除“在我国,存款利息收入要按规定的税率向国家缴税。”
p47删除“贷款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这一提法。
“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删除“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这一说法。
p48“稳健的投资——债券”删除“稳健的投资”这一提法。“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删除“规避风险的途径”这一提法。
p50删除:“作为投资工具,基金的优势主要在于专家经营、专业管理,比较适合于缺乏足够投资知识、时间和精力的投资者。”
《经济生活》教材 篇6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材 二次开发
现行教材的普适性和统一性充足而差异性和灵活性不够,并且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要实现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变,就必须在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的指导下,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重组、整合等艺术加工和处理,即“教材的二次开发”。
一、念好课标解读四字诀:“拓”“挖”“思”“悟”
“内容目标”与“教学提示”是目标与方法的关系。教学提示中含有行为条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这是对内容目标的细化分解,体现“拓、挖、思、悟”四字诀。
1.“拓”而有度
拓,是指拓展、延伸,课堂中的知识要经历发生发展的过程,遵循一定的逻辑延伸、联系、联络。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一框为例,内容目标是揭示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拓展对应的核心概念——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就要以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为主线进行拓挖、延伸。从物品到劳动产品再到商品,从商品到一般等价物再到货币,从金银条块到铸币再到纸币、电子货币等。然而拓展要有分寸、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把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列为教学重点,不惜花费一两节课进行拓展、延伸的做法是没有分寸、不合时宜的。因为现行经济生活课本并没有对商品下定义,而且商品的定义显然没有与时俱进;商品的基本属性在一个探究活动中一带而过,也没有具体知识点的呈现。
2.“挖”而有道
挖,就是要在庞杂的教学资源中找到知识的本质,找到变化发展的规律,找到方法技巧。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货币其实并不神秘,只不过是一般等价物而已。确定行为条件,剖析“揭示”行为动词——“通过对商品交换中没有货币会发生的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货币的本质”,主要挖两个节点:一是商品交换困难的解决;二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也可以从两个维度去分析:一是本质与职能的关系;二是一般等价物所起的作用。一般等价物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实际上是货币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雏形”。
3.“思”而有行
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知识应用的问题,即所学的经济知识和现实状况、生活实际、社会焦点热点怎样实现接轨,要做到学以致用。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把书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糅合起来,理论知识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解释或解决实际问题。要懂得内容目标中“了解支票、信用卡等信用工具的用途”,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比较支票、信用卡、外汇的使用方法,感受它们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比如:信用卡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吗?信用卡具备货币的基本职能吗?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纸币发行量从而防止通货膨胀吗?此类问题都可以运用经济知识来解释,这样学生就能够将获取的一般经济理论知识运用于复杂多样的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中,既鲜活又长学识,还可以指导自己未来的生活与实践。
4.“悟”而有获
悟,一种悟道,最重要的就是能领悟作者的设计意图或者是要想实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关键教学段的设计意图与知识呈现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知识体系与理论逻辑,又要把握生活现象和生活逻辑;既要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又要把握教学方法的适切性;既要把握课标要求与教学程序,又要把握学情基础与发展需求。
以“以金银、纸币、账面结算为例,归纳出货币的基本职能”为例,见表2。
二、 把好考试标准三阶次:识记、理解、运用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思想政治学考标准将考试要求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即识记、理解、运用,以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主次,教的深浅程度。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为例,见表3。
1.识记,教学要求的低阶层次
识记是指认事物的特性、归属、来源和再现事实的过程、表现、形式、状态,主要是再认或再现学过的思想政治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行为动词界定为知道、了解。识记商品的基本属性,就是要知道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并了解什么是使用价值、什么是价值。
2.理解,教学要求的中阶层次
理解主要是澄清概念和审视某种观点,是对某一概念不但要求知道是什么,还要准确知道知识内容,分清易混知识点,达到准确地接受。一是要领会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把握知识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对一些现象或观点作出初步判断。二是要比较所学知识的异同和内在联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解读试题提供的新情景,分析新问题,并能对错误现象或观点进行简单批判。“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及基本职能”,要对货币的含义、产生、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与金银的关系、本质、基本职能等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加以把握并能联系经济现象进行判断与分析。
3.运用,教学要求的高阶层次
运用,不但要求初步运用所学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探究和说明一些简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还要求灵活运用,能熟练应用学科语言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述,体现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运用纸币的发行规律探究和论证我国目前经济政策的实施,从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变动、币值变动、买卖双方、宏观调控等角度展开分析,从而得出“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纸币”的道理。
三、做好教材处理五对策:“增”“减”“替”“迁”“形”
1.“增”——适度增扩,延伸思考
增扩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原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和增加,以达到增加教学效果的目的。有的教材无法把最新的社会生活和学生最鲜活的生活经验都容纳进来而显得滞后。增扩教学内容,可以扩充背景材料,从党和国家最新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及现实生活中最新的、典型的现象入手,比如中国近期货币政策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各种纪念币、纪念钞也可以在学习货币、纸币之后做些补充,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除了扩充背景材料外,还可以补充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等方面的内容。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现代科技产物已是电子货币发展的新形态,然而教材并没有涉及,这可以在学习信用卡之后做适当拓展,以弥补教材这方面的不足。
2.“减”——裁剪浓缩,直奔主题
教学内容安排要简约,化繁为简,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简约,首先是要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去认识本质的东西;其次是要有取舍,抓住关键,反对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材中的内容落后于实践,或者对学生建构知识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不大,亦或者远离了学生的认知实际,为了减轻学生负担,理顺教材的理论逻辑,就要把它放入“回收站”清空。比如商品的含义,有的老师会在定义上大做文章,设置许多稀奇古怪的情形来辨析是不是商品,实际上今天的人们对商品概念的认知已经不再狭隘了,争议颇大。要避免这种纠结,淡化定义,将原来“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改成“这些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成为商品”,就是裁剪浓缩,直奔主题。又比如支票,尽管也是结算常用的信用工具,但毕竟离学生尚远,又没有理解上的难度,可以略讲或不讲。
3.“替”——等同替换,与时俱进
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促进知识和生活的统一,即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经济生活课本中相关辅助文中的一些素材明显过于老化、陈旧,一种简单的做法就是用具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的材料取代教材中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材料。比如课本第10页2010年与2013年的人民币汇率比较的材料、第16页90年代牛蒡价格的涨落、第40页三鹿奶粉企业破产、第40页1978~2012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等,都可以被新材料所取代,以体现教材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迁”——调整迁移,优化组合
调整迁移包括内容顺序调整、形式调整等,这样做不是简单地摆放和加减,而是通过对内容的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丰富、激活某一系统性的知识。教师处理和使用教材可以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不拘泥于教材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一个教学单元(课、框题)内部知识教学顺序的调整迁移。比如《消费及其类型》一框原来的逻辑结构是: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到消费的类型,过渡不够顺畅,因此有必要对框内知识顺序进行前后调整,从各种消费场景引出不同消费类型的划分与分析,进而探究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明显更加自然,水到渠成。其二,多个教学单元(不同框题、课)教学顺序的调整迁移。比如《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自成体系,总揽全书,起到全书点睛的作用,不妨移至经济生活最后一课组织教学。其三,多个教学单元跨课、跨单元知识点的调整迁移。比如《市场配置资源》中“市场失灵”调整到后一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的宏观调控”,整合到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一知识点上来。
5.“形”——具象为形,深入浅出
经济生活教材中一些基本原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比较困难。化抽象为具象不失为一种处理教材的有效方法。具象化的图形可以用来描述一些复杂的过程或者结构,使用图形来说明比文本更直观、明确,同时不像文本说明那样浪费篇幅。比如,《价格变动的影响》中“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一框,主要的原理有: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比;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有所不同,生活必需品反应程度小,高档耐用品反应程度大;商品的需求量还受到替代品和互补品等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原理通过一个个需求曲线图像表达出来,直观形象,便于理解。如图1所示。
除图形外,具象化还表现为现象类比或成语俗语的运用,还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表示收入差距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用菜园子、菜摊子、菜篮子来表示生产、交换和消费;用“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形容投资理财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用劣币驱逐良币来说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形象地说明“转方式、调结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徐世贵.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3] 缪云.例谈情境素材的选与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
生活实例照片,充实美术教材 篇7
图例在美术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材中运用了许多名家名作, 还有不少国外画家的作品, 这是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 但有些图片又太过时了, 缺乏时代感。教材中的作品大多离学生的认知生活比较远, 这就使得他们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上打了不少的折扣。学生已有的美术素养有多少, 生活经验有多少, 这些都决定了教师要用怎样的图例来进行引导和教学。当教材中的图例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时, 教师可以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补充, 如可以补充增添学生生活中的照片, 这样就更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中的内容。如“构图与形式”单元中, 教材中图例所选用的作品, 对于学生来讲都比较陌生, 学生在了解和把握知识时就缺乏兴趣, 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如果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照片进行比较分析, 这样更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画家的母亲》一图, 可以请一位年长的教师作模特拍摄, 采取相同坐姿和角度, 再请一位同学做模特拍一张, 这样根据人物的年龄特点, 让学生结合构图形式进行比较分析, 对L形、十字形结构的特点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又如《儿童的游戏》、《国际歌》两幅画, 可以用学生操场活动的场面和升旗仪式时的照片作为补充, 让学生更易接受作品的内容, 进而对平视、俯视和仰视的作品主题有更全面的理解, 同时对学生掌握摄影技能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经济生活》教材 篇8
一、调整教材内容, 让教材活动起来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以单元主题→板块主题→活动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 每个活动主题下面呈现的图画、照片及文字等, 都紧紧围绕着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教材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教材中呈现的内容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的学生。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对教材进行细致研究, 读懂教材范例承载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然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开发教材, 大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 以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喷涌的情感、灵动的语言。
【案例1】
《寻访大师的童年》一课, 教材编写的意图, 是通过寻访大师的童年, 了解大师的童年故事, 学习大师好学、好问、好动脑的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从小立志, 对自己的成长有向往和憧憬之情。但如何拉近二年级的学生与大师间的距离, 让学生觉得大师是可感可触的呢?绍兴县叶建丽老师选择了绍兴籍大师“鲁迅”这一范例, 以水乡学生喜闻乐见的“摇乌篷船”这一形式, 在“摇啊摇, 摇啊摇, 摇到……”这一古老而亲切的童谣中, 带领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
1.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师生摇着乌篷船走进小鲁迅的外婆家。
学生听教师讲外婆家的故事。
同桌互相学习小鲁迅在外婆家的其他故事, 比如钓虾、偷罗汉豆、摘皂荚……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外婆家时做的好玩的事, 请几位同学全班交流, 感受在外婆家的美好时光。
由己及彼, 说说小鲁迅在外婆家时是个怎样的孩子。
2. 摇啊摇, 摇到百草园
师生跟着课件摇起乌篷船, 走进百草园。
学生以现场采访教师的方式了解小鲁迅在百草园的故事。
总结百草园中小鲁迅的特点。
3. 摇啊摇, 摇到三味书屋
观看视频《三味早读》。听讲《“早”的故事》。
全班交流对读书时期的小鲁迅的印象。
【思考】
对于品德教学中有关知识目标的落实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凭借”。这个凭借如何选择性地使用,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生活实际, 根据学生实际, “活用”教材, 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选择, 大胆地进行删减, 或更换、调整、重组, 形成新的教学主题,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结构, 以具有弹性的、动态的流程实施教学。这样, 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 有了理解、体验, 课堂也就有了生命力。
二、丰富教材图文, 让教材厚实起来
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 要从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的决策者, 学会“用教材教”。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是《品德与社会 (生活) 》教材的特点。德育目标、教学要求蕴含在一幅幅插图中, 为了帮助理解, 辅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关键词提示等。教材中大量留白的设置, 使得教材对使用者来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结构。它是活的, 虽然有明确的导向, 但没有唯一的答案, 它为使用者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些图文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深入挖掘、合理开发、全面拓展教材提供了依据。
【案例2】
有教师教学《父母的爱》一课。课文内容不多, 几句话、几幅图, 留给了教师广阔的拓展空间。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通过对学生以及家长的调查采访, 有教师选择了本班学生和家长几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头, 配上音乐和旁白, 制成课件:早早起床为孩子准备好早餐, 风雨无阻送孩子上学, 校门口再三叮嘱孩子上课认真听讲, 医院里一脸担心与心疼照顾孩子, 等等。课件播放完后, 学生还沉浸在画面所示父母对自己的爱中。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 请你想想, 你的父母曾经为你做过什么?”
生1:放学回家后, 妈妈一边拿出为我准备好的零食, 一边问我今天在学校的表现, 这就是妈妈的爱。
生2:每天都能闻到香喷喷的饭香, 在饭桌上看到我爱吃的菜, 爸爸妈妈很爱我。
生3:我的名字是爸爸妈妈取的, 包含着爸爸妈妈的期待, 包含着他们的爱。
生4:我有很多和爸爸妈妈一起拍的相片, 相片里爸妈拥抱着我甜甜的微笑就是爱。
……
学生说的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事, 平凡而又真实。而在这样的相互交流中他们越来越多地发现, 原来自己一张蹒跚学步时的照片、自己名字的来历、被父母认真收藏的儿时涂鸦的画都包含着父母的爱时, 这才真实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那无时无刻无所不在的爱, 深刻地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之情, 于是自然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爸爸妈妈辛苦了!”“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思考】
教材试图通过图片、歌谣、提示语等形式, 直观简洁地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事件, 却始终无法向学生展现生活的全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活、充实教材内容。
为了让教材厚实起来, 教师还要学会拓展其他学科资源。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 如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六年级上册的《只有一个地球》等, 就与品德教学主题相重合, 甚至音乐、美术等学科中也不乏与品德教学有重大关联的板块或内容。如果将这些学科资源恰当地整合利用的话, 就能为品德学科的教学提供丰富而深刻的素材。
三、捕捉生成资源, 让教材灵动起来
学生是灵动的个体,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思维模式, 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中常常会生发出不一样的认识、观点与行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地教学, 而要善于捕捉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 并将这一生成资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让教材灵动起来。
【案例3】
一位教师在执教《小手拉小手》一课时, 设计了“蒙眼取球”的游戏活动, 试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道理。可在活动中, 四位蒙眼取球的男生再三拒绝别人的帮助。几名男生摸索着, 行进有些困难, 或是踩到石头, 或是碰到桌凳……就在这时, 旁观的学生纷纷站起来, 大声叫起来, 主动争当取球男生的“眼睛”。在同学们的指点、帮助下, 四名男生拿到了篮球。游戏过后, 教师分别采访了台下和台上的学生:刚才, 你们为什么大声叫喊提醒他们啊?
生1:我担心他们会碰到凳子。
生2:怕他们会摔倒。
生3:他们半天都摸不到篮球, 所以我想帮助他们。
……
教师相机表扬了台下的学生能热情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接着又问取球的男生:你们能说说, 有人帮助取球与没有人帮助取球有什么不一样吗?其中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说:有人帮助取球快一点, 容易一点。最后, 教师又向台下的学生问道:你能说说, 刚才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吗?学生自豪地答道:在我的指挥下, 小丁才拿到篮球的。教师:哦!是为帮助同学解决了困难而感到高兴, 你们也高兴吗?
学生个个兴致勃勃地回答:高兴!
【思考】
学生突如其来的拒绝, 使精心设计的教案搁浅, 但是课堂又被学生随之而来的兴奋情绪激活了。针对学生的积极参与, 教师打破了“预设”,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帮助, 学会主动帮助别人, 进而领悟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 不断调整, 动态发展, 教材的使用也理应如此。
摘要:《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呈现的话题和范例, 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实践中产生的教学方法, 最能在不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学中焕发生机, 置身在真实平凡的生活中才能使学生发现更多新鲜的感动和愉悦。因此, 在实施“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教学时, 教师应当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立足教材, 大胆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经济生活》教材 篇9
一、创设生活情境, 感受数学源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 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 教师在教学新知时, 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活背景,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探究并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 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 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不能真实展现, 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却已经历过, 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 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 让学生亲自体验。
二、回归生活实际, 体验数学生活价值
数学教材呈现给学生的大多数是抽象化的、理性化的、标准化的数学模型, 数学教学要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和生活情景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产生的生活背景, 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许多数学问题就是平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这样不仅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了, 激发了学生理解问题的热情, 还使他们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 能使学生感受到现实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 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热爱数学。如二年级设计称一称一个鸡蛋的重量, 估一估1千克大约能称多少个鸡蛋, 并把结果记录下来的题目;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设计力求联系生活实际, 如以下这些题目:
1.一位老爷爷的药品标签上写着“0.1mg (毫克) ×100片”, 医生的药方上写着“每天3次, 每次0.2mg, 服16天”, 请你帮助这位老爷爷算一算这瓶药能吃16天吗?
2.李强家客厅长6米, 宽4.8米, 计划在地面上铺方砖, 商店里的方砖有以下几种规格:a.边长是30厘米;b.边长是45厘米;c.边长是60厘米。请你帮助他选择一种方砖, 并计算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把学生“身边的数学”引入教学问题设计中, 是想通过解题促进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交流及感悟, 促进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另一方面, 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 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材, 把生活实例引进课堂, 实现数学内容生活化的目标。三、走进生活世界,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基本上都能找到其原型。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如教学《比和比例》之后, 我有意把学生带到操场上, 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如何测量?很多同学面露难色, 几个调皮的男生在一边窃窃私语:
生1:爬到旗杆上面去量!
生2:爬上去旗杆会弯的!
生3: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生4:……
正当同学们议论纷纷的时候, 我适时取来了一根长2米的竹竿, 笔直插在旗杆边。这时阳光灿烂, 马上出现了竹竿的影子, 量得这影子长1.5米。
我启发学生思考:从竹竿长和影子长的比是4:3, 你能想出测量旗杆高度的办法吗?
生5:旗杆高和它的影长的比也是4:3。
生6补充: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内。
这个想法得到肯定后, 学生们很快从测量旗杆影子的长, 算出了旗杆的高。回到教室后, 我又说:“你们能用比例写出一个求旗杆高的公式吗?”学生小组合作, 议论纷纷, 不一会就得出:竿长:竿影长=旗杆高:旗杆影长或竿长:旗杆高=竿影长:旗杆影长……
此时, 学生意犹未尽, 学习的主动性很高, 完全沉醉于探讨活动中, 感到学习有趣, 不乏味, 这样的教学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 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日用之繁, 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精彩描述,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仔细分析教材, 将书本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深奥的数学知识、复杂的数字、抽象的概念转变为简单、生动、具体的现实生活, 让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充满生活情趣, 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经济生活》教材 篇10
一、对话性留白:学生表情达意的“新家园”
教材中设计的大量留白, 是为孩子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而设计的。它体现了让学习者和教材进行对话的新课程理念。学生完成“留白”的过程, 是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 用已有的知识和文本的知识磨合与对接的过程, 是再造文本与创造文本的过程。此时, 教科书成了凝聚学生思想、感情和创造的成长记录册。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 抓住学生情思飞扬的宣泄点, 使其自觉投入地参与到表情达意的活动中来。在静静的动笔表达中, 与教材近距离接触, 让自己的情思与教材的思想同频共振, 从而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中唤醒道德意识, 提升道德涵养。
案例:《祖国属于我们》
师:同学们, 未来的我们将是祖国各项事业的建设者, 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我们的努力。
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理想, 自己以后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 并说说理由。
(学生静思, 纷纷动笔表达, 并与同桌小声交流)
生1:我想成为一名园艺家, 把我们的祖国装扮得更美丽。
师:希望你现在好好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打下扎实的基础。
生2:我的理想是长大了当明星, 因为当明星可以挣很多钱。
师:当明星也可以为祖国服务。请问, 你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
生2:一部分留作家用, 一部分捐给希望工程。
师:你是因为今天有老师听课才这么说的吧?
生2:我说的都是实话。
师:我们相信, 这位同学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让我们用掌声鼓励她! (师生鼓掌)
上述案例中的教师, 可谓巧妙地用好了教材中的“对话性留白”, 而且把它引向深入, 用到了点子上, 直击学生的思想要害。从一定层面看, “对话性留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与教科书进行心灵对话的平台。这种留白形式, 便于学生敞开心扉向教科书表达自己的感受, 诉说自己的情感, 实现心灵的沟通。因此, 教师不仅应该将其充分开发利用起来, 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 既让学生表露自己的心迹,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又通过恰当的引导, 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得以提升。
二、评价性留白:学生生命成长的“金钥匙”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 选用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与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价。”现行教材的编写就体现了这一理念, 使评价主体走向多元化。在运用“评价性留白”的过程中, 学生往往要面对来自不同对象的评价和考验, 也在自我、他人的评价中, 不断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此过程中,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品德, 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从中形成的是一种比较完善、全面的人格。
对于“评价性留白”, 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同时也应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程中, 加以如何进行合理评价的引导,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案例:《天生我材必有用》
师:同学们, 过了一个暑假, 大家又长高了不少。想知道爸爸、妈妈眼中的你是怎样的?有了哪些进步吗?放学后让我们走到爸爸妈妈身边进行一番采访, 然后到班上来交流。 (学生参与询问活动)
师:能把爸爸妈妈给你的评价告诉大家, 让我们与你一起分享吗?
生:妈妈说我学会了整理房间, 能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 有进步了。
……
师:同学们, 这是爸爸妈妈眼中的你。那么同学眼中的你又是什么样的呢?想知道吗?问问你的同桌, 或问问你喜欢的同学。 (学生参与询问活动)
生:我的同桌说我的字写得比以前漂亮了, 学习也用功了。
……
师:想知道老师眼中的你是怎样的吗?老师眼中的你呀, 就在老师写给你们的评语中。把成长手册拿出来, 打开看看读读吧。 (学生看老师的评语, 师生交流)
“评价性留白”一般分为自评性留白和他评性留白两种。上述案例中的留白是属于他评性的留白, 旨在让孩子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从而使其能比较全面地了解、认识自我。教师在这里发挥了主导作用, 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语, 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并虚心请他人对自己做一个真实的评价, 这也是教师用好“评价性留白”的关键。
三、探究性留白:学生集体智慧的“小天地”
“乐于探究”、“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是《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提出的一个重要目标。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究天地。特别是知识性、理解性、合作性较强的内容, 教材编者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探究性留白”, 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带到课堂上, 集大家的智慧于一体, 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
“探究性留白”的运用, 首先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在群策群力中, 教师再筛选出有效的信息, 呈现给学生, 并引发学生思考, 产生思维与思维的对接、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案例:《生活中的你我他》
师:生活中到底有多少人为了我们呢?我们一起来分小组填表格, 看看能不能写完, 好吗? (小组合作答题, 计时3分钟, 各组组长拿所填表格进行交流)
师:刚才你们写完了吗?
生:还没有。
师:再延长时间能写完吗?
生:也不能!因为为了我们的人有无数个。
师:是呀, 有多少人为了我, 数不清, 写不完, 他们每天都默默无闻地为我们忙碌着, 假如有一天, 他们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生1:假如自来水厂的工人都停止了劳动, 我们就会没水洗澡, 没水喝, 都要渴死。
生2:假如所有的医生都不上班, 病人会痛死的。
……
师:此时, 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的生活不能少了这些劳动者,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劳动。
上述这个案例, 教师非常有效地利用了教材中的“探究性留白”, 通过营造缺失情境, 让学生感受每个行业普通劳动者的不可缺失, 从中发展学生的“共生”思维, 培养他们尊重感谢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同时,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这种你一言、我一语的集体智慧交流和碰撞中, 教学的主旨逐渐明晰, 德育价值逐渐浮出水面, 这是教师巧妙运用“探究性留白”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延伸性留白:学生道德生活的“练兵场”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程的核心理念, 它意味着教学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但又并不意味着让课堂成为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品德教学应既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要从课堂出发, 再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 让孩子去体验生活, 实践生活, 在生活中践行, 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
我们不难发现, 教材的编者给老师们留出了一定量的“延伸性留白”, 这些留白是对课程延伸理念的直接体现, 旨在将道德教育的内容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凭借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走向社会, 去行动, 去体验。
案例:《谢谢你们, 我的父母》
师:往常, 总是父母给我们过生日, 现在我们来给父母过生日好吗?你能拿出一个让父母喜欢的生日方案吗? (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生1:我的方案是先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 然后在生日那天送上一张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 并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生2:我要在妈妈过生日的时候给妈妈捶捶背, 唱首歌;在爸爸生日的时候, 给爸爸泡杯茶, 倒杯酒。
……
师:同学们的方案都不错, 但不能光说不做。请大家把方案再精心设计一下, 等到父母生日的那一天, 实施你的方案, 给父母一个惊喜!能做到吗?
(在讨论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方案付诸行动, 几个月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体会)
教材只是个凭借, 品德教学绝不能囿于教材, 也不能止于活动表层。向课外延伸, 是品德教学的应有之义, 因为从根本上说, 道德是靠人的身体力行来实现的, 唯有身体力行, 才能达到知行统一的境界。为此, “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孩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 把课程带出课堂, 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 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 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延伸性留白”, 将学生引向课外, 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找到课堂上获取不了的信息, 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体验真切的人生情感。
走出教材 走进课堂 走向生活 篇11
当前,口语教学仍旧存在不少误区:1、认识片面,以朗读代替口语训练。2、训练不足,训练的内容狭窄。3、要求偏低,以能把话讲通、回答正确为目的,训练不到位……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口语教学质量偏低,学生口语能力较弱,在语言的情感性、表达的流畅性、交流的自主性方面都有待于加强,更不用说口语交际能力了。那么怎样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一、 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参与度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多读、多发言,就能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及交际能力。曾几何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积极"发言而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问题以便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减低思维难度让每个学生有成功的可能性。
要改变口语教学现状,必须转变教师的观念,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学生参与的时间、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为学生参与口语交流提供量的保证。在注意量的积累的同时,口语作为一种技能必须在方法上加强指导,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动脑筋,保证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切莫以简单的读读、说说为途径。
二、 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
课堂交流发言是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基本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良好载体。从中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口语发展水平,更能据此分析学生存在的口语障碍,从而实施积极的训练策略。但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就是"金口难开":有的因为准备不足而无话可说,有的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全而挨老师批评、同学笑话,也有的是因为缺乏交流兴趣而影响健康的交际心理的形成,二者互为影响,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交际障碍。如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呢?教师应认真地反思,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大胆交流。
1、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敢说。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尊重孩子、相信孩子、鼓励孩子,可以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卑微、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在实际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是促使孩子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意料。
2、树立平等意识。口语交际的特殊性在于直面性、情感性、交互性。学生之所以怕交流,不在于说什么,而是在乎于谁说。学生之间交流时,能谈笑风生滔滔不绝,而与老师交流时就面红耳赤,浑身不自在。不少成人也有这样的体验,而归根到底是由于交流双方地位的不平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师生平等意识,在言行、情感上与学生平等相处;同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以放松的表情、自信的心态与人交流,逐步养成平等交往的习惯;再者,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认真听讲,不挖苦嘲笑他人等。
三、创设情境,强化口语交际
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性格开朗、能说会道的教师所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富有生气、口齿伶俐;一个善于捕捉信息、富于激情的教师所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头脑灵敏、热情奔放;一个热衷于群体活动,会创设生活场景的教师奖精心策划,为学生营造多彩的生活。因为,教师的一切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们,所以教师应力求为他们开辟交往、欣赏、尝试的天地,要从原有的语文教学重在读写、语文能力源于书本的框架中跳出来,把听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为他们真正富有鲜活的生命而开辟全新的口语交际通道。
1、在常规活动中进行训练。有一次活动课,我请同学们每个人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来,问大家:"你们谁的书好看?借我看看。"同学们顿时兴奋起来,纷纷把书往我手里塞,我笑笑说:"你们就这样借给我吗?我这几天只能看一本,要不你们先给我说说,我觉得哪本有趣,我就先看哪本。"于是胆大一些的学生就给大家介绍起了书地内容,还讲了自己为什么喜欢等等。我又走到一些较内向的学生身边表示出对他的书感兴趣,也请这些学生来说一说。一节课下来,同学们不仅听到了很多书的大概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愉快地完成了一次交流活动。
2、在班队活动中锻炼。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大多是由班主任担任,而班主任与学生交往时间多,参与的活动也多。例如:我一次班队会上就把游戏活动引入课堂,开展跳绳比赛。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欢呼雀跃中进行着比赛。比赛结束后,紧接着我把话锋一转:"看到你们的笑脸,老师也挺高兴的,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把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去揣摩老师的心理活动上,发言非常积极,整个活动气氛非常热烈。这样的活动是教师有意为学生创设的聊天机会,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在不经意中得到了训练。
3、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从学科特点来讲,阅读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重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真正让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对话,产生情感共鸣。
四、营造口语交际大环境
口语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教学时间却极为有限。因此,口语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大课堂,应创设具有趣味性、活动性的载体,充分利用人与人相互间的合作交流,达到拓宽训练面,增加训练量的目的。
1、"家庭故事会"口语交际活动无处不在,除了在口语交际课上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课后也应该进行一些连续性的练习,比如将口语训练延续到家庭。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在这里孩子可以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在这里孩子表现得最真实。所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家长,希望他们每天能抽出半小时听孩子把当天学的课文讲给他们听,并能适当的给予鼓励。
2、"新闻发布会"。现代学生信息来源广泛,每天或每周都会获得大量的信息。有的是鲜为人知的,有的是曲折离奇并赋予想象的,也有的是众所周知的。如果每周开设新闻发布会,学生会有意去搜寻,并事先做好发言准备。发布会要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训练重在坚持,贵在积累。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在多次体验成功的喜悦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增添了信心,使口语训练与良好习惯的培养相辅相成。
《文化生活》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 篇12
一、问题式教学法
通过学生展示各种文化活动及直接参与文化生活, 对本地文化产业和文化消费状况的数据调查, 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材料的能力和实践参与能力。
1.描述文化万花筒。 笔者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 你们平时会采取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 引导学生思考, 如上网搜索或在家看电视节目等都是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接着提问:有人认为, 文化就是音乐、戏曲等艺术,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通过该问题的设计进一步引领学生从不同视角探究文化概念和文化生活的意义, 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领悟文化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 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感情。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无时不有。 笔者提问:你都参加过学校和其他单位的哪些文化活动?参与这些活动有何感受?要求学生列举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并表达参与这些文化活动的感受。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计, 深化学生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体验, 从各种形式的活动形式中感受文化, 深入思考文化现象的意义。 接着进一步提问:你能描述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现象和自己参与这些活动的感受吗?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提到的都市、乡镇、村镇进行归类, 认真审视、深入思考区域文化特色。
3.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笔者提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 我国老百姓在服装、饮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有哪些变化? 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何变迁? 在此过程中, 笔者从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方面帮助学生明了文化范畴, 增强学生结合所学知识链接有意义的生活题材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范例分析中提炼和展示观点的能力。 也可以从饮食文化中西并陈、知识门类日益丰富、建筑式样不拘一格, 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等方面进行提问, 引导学生感受文化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了解文化生活丰富多样多变的特点。
在问题式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 教师应明确所提问题的预设目标与操作程序, 帮助学生拓展新的思维空间, 把问题中的观点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体验式教学法
教师应该贯彻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 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体验, 利用各种机会去看、去听、去触摸和了解文化现象。
1.感受文化影响。 要求学生以多种形式介绍所生活区域的文化特色。 如地方戏曲、美食、土特产、剪纸、农民画、民居民俗和旅游景点等, 感受家乡文化之美。 进一步引导通过图片和案例感受中西方不同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居文化和旅游文化等的差异, 从而为讲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作铺垫。 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 人们的感慨, 既有差异, 又有共同之处, 这是为什么? 学生不难指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 但教师应点明的是:这种差异, 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的不同, 更表现为思维方式的不同。 这就为下面讲述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作了铺垫。
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你知道握手礼、献哈达、互换礼物等这些理解的意义吗? 你还知道哪些不同民族的礼节? 演示不同民族的礼节, 对于丰富和增长学生的礼仪常识固然是有益的, 但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感悟交往行为的文化差异, 把握课文中“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这一观点。 通过这种富于情趣的活动, 引导学生思考导致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能够更理性地面对文化差异的存在, 更自觉地在生活交往中接纳文化差异、得当得体交往、促进和谐相处。
3.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社团组织和活动, 谈谈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 笔者提出这个问题, 意在期待学生通过交流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体验, 进一步认同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意义。我校拥有绿野环保协会、心韵诗社, 爱迪生发明社、香蕉鱼漫画社、书法协会、涛声朗诵艺术团、计算机爱好者协会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 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社团活动的体验, 同时我校举办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都能够引发学生共鸣。 有人认为, 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 你如何评析这种看法? 这是从反面对同一主题的思考。 对于这个问题, 应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展开思维, 强化学生认同文化丰富精神的论断。
三、案例教学法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 在不同文化的影响下,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存在很大差异。
1.“吃”的文化。 中国人讲究“吃”, 以“吃”表达思想感情和象征客观事物的语言, 不胜枚举。见面问“吃饭了没有?”中国历来将人数叫做“人口”, 户籍叫“户口”。在不同节日中, 都有些独特食俗。 在各种人生礼仪中, 也往往以吃表示情感。在各种祭祀活动中也少不了吃, 连人也给分成“生人”、“熟人”两类。对于仇恨的对象, “恨不得食其肉”, 出家叫“吃斋”、“吃哪家饭, 念哪家经”。 只有不怕“吃亏”、“吃苦”, 才能“吃得开”。 当对方“软硬不吃”时, 你就会“吃力不讨好”。 朋友请吃饭, “不吃白不吃”、“吃不了, 你就兜着走”等。 通过生动风趣的吃文化, 学生不难发现其背后独特的民俗意义。
2.其他文化。 此外, 生肖与图腾崇拜, 不同国家的见面礼节, 我国不同民族的礼节, 海外华人的第二故乡———唐人街,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春联史话, 校园“低头族”现象等丰富的案例, 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热情与兴趣。
建议师生共同列举生活中的案例, 攫取学生感兴趣的案例素材,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典型文化生活现象, 感受当代文化生活。
四、活动调查法
1.以“校园文明礼仪”对我的影响为主题展开问卷调查。以“校园文明礼仪”对我的影响为主题, 组织学生在校内进行一次调查活动。如我校“文明礼貌歌”、“文明礼仪伴我行”、“校园文明礼仪常识”、“师范生文明修养十不”、“我校八荣八耻”等。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这些内容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在调查基础上为“耕读一堂, 得天下英才而教;弦歌四起, 树乡村文化之基”的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2.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展开问卷调查。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 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其中人们最重视的是春节。 西方节日也有很多, 如圣诞节、复活节、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愚人节、万圣节等, 其中人们最重视的是圣诞节。 以“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展开问卷调查。 如: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你最喜欢哪一个传统节日?现在与过去过节的习俗一样吗?你喜欢哪些西方节日?从以上节日中, 你能感受到民族节日的哪些不同?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风俗习惯。 民族节日, 蕴含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 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 学生从中西方节日中感受民族文化的不同, 感悟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使学生感悟作为文明亮点的传统节日, 尽管功能各不相同, 但都承载着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发源于中国的端午节, 却由邻国申遗成功。 因此, 保护与复兴民族传统节日刻不容缓。
五、启发式教学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这就要求教师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上述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通过设疑、事例、比喻、直观、对比、情感、思路等的启发, 旨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 充分关注学生参与性。
1.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教师启发学生在列举日常生活中看到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的同时, 还看到哪些腐朽文化和落后文化;鼓励学生从这些文化的表现形式、危害及如何对待三个方面列表总结。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视频、漫画等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探究, 以“网络文化”为实例进行辨析, 启发学生说出自己的生活体验, 分析哪些是健康有益的, 哪些是有害的, 让学生学会选择比较, 为抵制网络色情文化、暴力、恐怖信息等腐朽文化的影响提出合理化建议。结合人们对一些学生在生日、节日互赠高档礼物, 到饭店请客吃饭等现象发表不同看法, 引导学生进行辨析, 旨在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识出发, 辨析观点, 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而增强学生在价值冲突中确认观点的能力,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 引导学生认识到, 受生理、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 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喜欢追求时尚。 虽然礼尚往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但作为一名在校生, 花父母的钱追求高标准的人情消费是落后文化的表现, 互赠礼品, 应结合实际, 不能世故化、攀比化。
2.流行文化与经典作品之争。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 了解目前学生喜欢哪些流行文化作品, 欣赏哪些经典文化作品, 谈谈喜欢追“潮”的原因,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当今文化生活中的各种流行作品, 不盲目追赶时髦, 而要对流行作品持审慎态度, 选择那些既流行又能成为经典的文化作品。 “流行与经典的对话”是一个很不错的辩题, 建议师生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或辩论形式, 也可就《红楼梦》、《西游记》、《还珠格格》等电视剧的翻拍问题进行探讨。 如写出经典文学名著改编成电视剧, 怎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初步学会从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中判别良莠的标准, 从中领会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并为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提出合理建议。
总之,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 应符合自身专业素养, 并在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运用和发挥教学环境条件的功能与作用, 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见效。此外, 依据《文化生活》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内容与要求和教学目标多样性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具备灵活性, 即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扬长避短, 统筹兼顾, 优化组合。
摘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依据科学教学法的建议、先进的经验材料及对本身工作的自我分析, 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 即能自觉地和有科学根据地选择教学方法。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材必修3《文化生活》, 分析了问题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活动调查法与启发式教学法的选择, 旨在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 更好地发展能力, 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文化生活》,教学方法,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担起公民教育的重任:中学政治教师关心的问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2.
[2]楼江红.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
【《经济生活》教材】推荐阅读:
化学教材与生活08-18
经济法教材06-11
经济学教材06-16
教材内容生活化06-08
经济学基础参考教材08-15
选修课《生活与科技》教材10-14
活用教材中的生活资源06-13
经济生活建设05-27
经济生活模拟05-22
高二经济生活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