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2024-12-03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共9篇)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1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1、mjs.aqjy.org/ss-xs/?58朱小闯工作室-安徽省潜山中学(安徽省) 2、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之政治生活(1)(上)(广东惠州)高中政治导学―钟镜坤老师的.博客jk-chung.blog.163.com/blog/static/11838781710154176718/ 3、模块一《经济生活》细化分析 烟雨朦朦的博客(福建)eblog.cersp.com/userlog5/77317/archives//1338555.shtml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2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和分析的依据, 从左栏 “内容目标”和右栏“提示与建议”看出, 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分析提出以下要求。

第一, 从教学内容看, 该综合探究根据课程标准1.1设计, 包括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代价与后果、衡量政治参与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第二, 从教学目标看, 按统、分结合的原则进行表达。 1.知识目标:了解有序和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代价、后果, 理解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培养研究文献、剖析案例、制订规则的能力, 提高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有序参与的意义, 培养有序参与的自觉性和社会责任感。

第三, 从呈现方式看, 教材在第一单元安排了围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展开的活动, 在活动中, 学生要查阅资料, 列举政治参与中有序与无序的表现, 依据法律讨论其代价和后果。 尝试制订、评估一个选举班长的规则, 体验什么是有序的民主生活。

二、综合探究的逻辑结构与作用

第一, 宏观上看, 第一单元由两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和一个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组成。 教材立足公民个体的政治生活, 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政治生活为主题, 引导学生探究我国公民生活在怎样的政治背景中, 享有哪些政治权利与义务, 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如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一方面, 综合探究沟通了本单元的知识, 既对前面所学理论观点进行概括和延伸, 又为开展本次活动进行理论准备, 使第一单元的知识实现整合和系统化。 另一方面, 综合探究架起了书本知识和社会的桥梁,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提高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增强公民意识。

第二, 微观上看, 教材用蓝色黑体字揭示了所研究的主题是“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 开篇用三段简洁的文字归纳了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有序与无序政治参与的区别、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以此作为理论综述。 两个子课题“有序与无序的代价与后果”“有益的尝试真实的体验” 与主题紧密相关, 通过事例和问题的呈现, 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提供范例和方法上的指导。

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热点

教师结合地区实际情况,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事件, 比较容易引起学生探究兴趣。 例如2015年10月30日南京举行了听证会, 上午的水价听证中, 14人赞同方案二, 认为能最大限度保证多数家庭不受影响。 6人赞同方案一, 认为利于节水宣传。 还有1人反对两个方案, 认为水价成本中其他捆绑费用没公开。 下午的气价听证中, 7人赞同方案一, 认为老百姓能承担得起。 1人赞同方案二, 认为调整幅度可弥补企业成本。 另外10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对意见。市物价局将对听证参加人的意见进行梳理, 形成情况报告, 上报市政府。

教师除了呈现热点事件, 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教材理论知识分析热点事件。 价格听证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南京市民代表积极参与阶梯水价、气价听证会体现了有序的政治参与, 体现了公民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在听证会上, 公民充分发表意见, 提出建议, 可以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订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并加以修正、完善。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本综合探究的教学重点是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后果。 依据在于:课程标准1.1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可见该知识点对于内容目标的实现很重要。 同时, 该知识点对于学生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 提高政治素养很重要。 确定教学重点后, 应对它作具体阐释。 第一,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有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能力;改善公共管理, 创建文明祥和的新社区;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二, 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后果有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 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社会生活的安定遭到破坏;人民生活的稳定受到影响。

本综合探究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依据在于:该知识点从理论上说比较容易, 但在实践中要真正做到有一定难度。 同时, 学生参与真正的政治生活的经验比较少, 该知识点能为学生有序参与提供方向。 确定教学难点后, 应对它作具体阐释。 公民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要做到以下几点:衡量政治参与的有序与无序的准绳, 是法律与规则。 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时要遵循法律、规则、程序;要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五、教材处理与完善的建议

总体来看,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综合探究的编写是成功的, 有如下几个优点。

第一, 教材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精神,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教材编写者设计了列举事例、作补充、说想法、制订规则等活动, 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

第二, 教材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 注重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坚持“三贴近”的原则。 事例一是出租车司机维权, 事例二是选举村委会主任, 这两个事例比较典型, 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便于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 比较有序与无序的不同结果。

第三, 教材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与认识水平, 能够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和学习心理, 采用多种方式呈现。 事例一是以一段文字材料呈现的正面事例, 事例二是以文字概述加上5张图片呈现的反面事例, 内容上正反对比、形式上图文配合使得教材文本更具有可读性。

但是, 笔者在研读教材时也发现了美中不足之处, 在此指出来和大家探讨。

第一, 教材在论述“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可以怎样”时已经列出了5点, 在论述“公民无序参与政治生活, 会造成什么”时已经列出了4点, 这给学生再从其他角度补充增加了难度。 因此笔者建议, 为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教材编写者适当减少要点罗列的数目, 可能各列出3点即可。

第二, 教材设计的活动与问题的数量有点多, 可能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完成所有要求。 活动过多, 会导致活动形式化。 问题过多, 会导致思考流于表面。 因此笔者建议, 教材编写者适当精简活动与问题的数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情作适当取舍和调整。 比如说课前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第一组查阅宪法的规定, 第二组查阅法律对公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规定, 第三组搜集有序政治参与的事例, 第四组搜集无序政治参与的事例。 如果学生在课前分工合作、准备充分, 就节约了课上的时间, 就能在课上直接展示各个小组成果, 展示完毕后讨论有序或无序参与政治生活的代价与后果。 讨论之后制订、评估一个选举班长的规则, 如果对规则的评估来不及在课上完成, 就放到课后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3

关键词:经济生活;教材生活化;问题;建议

《经济生活》教材的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高中学生群体的原则,把经济理论观点的阐述融入到生动的社会生活场景之中,借助学生熟悉的典型事例与语言,把生活主题与学科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科知识走进生活,生活主题得到了升华。但该教材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部分内容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贯彻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与各位同仁共同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我通过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发现,“生活化”的理念与实际教学,理论的教授与实际生活的实践,以及教材生活化题材与学情三个方面都存在着些许问题。我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教材知识内容的生活化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

如讲到市场秩序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类似于体育竞赛,离不开竞赛规则。

问题一:在市场竞争中,谁是运动员?谁是裁判员?如果有人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会导致什么后果?

问题二:如果没有“游戏规则”,对市场经济会带来哪些影响?

问题三:试剖析几种不遵守市场“游戏规则”的现象。

这一节内容本来就很抽象,材料就是个比喻句,而问题一大堆,这些问题与高中学生们的生活又是比较远的,这样一来这个问题的设置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2.教材生活化与学科体系存在冲突

新教材在编制的理念上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但是同时新教材在逻辑性上大打折扣,知识零散,条理性不够。而且部分教材在对原有教材知识的取舍上采用的是简单压缩方法,即将过去一个学年的学习内容压缩在一个学期(一个模块)之中;很多理论观点只给出结论,不进行分析。

3.“生活化”的教材理念与实际教学的矛盾

教材“生活化”的理念不仅要体现在教材中,更应落实在教学过程当中。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二者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新课改以来,教材的“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新课改理念逐步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生活化素材也更多地进入了课堂。

二、具体建议

1.加强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赋予时代特色

在我们追求教材“生活化”便于让学生理解的理念指导下,强调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将兴趣原则提到一定的高度。但是,教材的编制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也不应渴望“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不断地根据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相关的变动。同时,《经济生活》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较有一个相当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时代特色浓厚,堪称“日新月异”也绝不为过,教材中的观点总是与时代紧密相连,但教材从出版到修改再版有一个周期,教材设置的一些生活情景难免会有滞后性。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2.有效协调教材的“理论逻辑”与“生活主题”

理论逻辑和生活主题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就在于学科知识。政治教材在走出以往教材繁、难、偏、旧怪圈的同时,也要注意知识的逻辑联系。教材应针对知识内容在整体结构上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条理清晰。具体的知识点也应如此。学生通过对这些生活材料的思考探究而获得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完善教材的生活化

教材生活化的理念依托于“生活化”的教材呈现,而教材的编制终将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完善。由此,要强化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根据教材的知识构架、教学目标联系地方特色与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视野,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王蔚.新课程实施视阈下的教材观:“用教材教”[J].黑龙江学院学报,2009(28).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4

大田一中 严钢春

P8:删除“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P16:删除“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P20:最后一段修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P2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 修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P21:删除“如果说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头脑。” P23:删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P23:最后两段修改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P3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修改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P33:最后一段修改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P36:删除“因此,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P38:“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修改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P38:“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修改为:“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P40:“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修改为:“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P40:增加一句并作为正文第三段:“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P41:删除“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前提和依据。” P51:最后一段修改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P75:“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修改为:“辩证否定观” P76:删除“第一个活动框”

P76:删除“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的创新与发展。” P80:第一段修改为:“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成果。”

P83:“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修改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P95:删除“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出发点。”

P95:增加一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P96:删除“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P98:正文第二、三两段合并修改为:“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P105:“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修改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P109:“理论评析”的所有内容修改为:

‚理想、信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应该成为我们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人生的价值有多种实现途径,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劳动,离不开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和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社会好,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5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限时45分钟,满分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讲话中指出,必须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新时期人民大众的精神需要。据此回答1~2题。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 ③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在指导思想上多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在指导思想上多元化,因此④表述错误,其他三项均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内容。答案 A 2.发展先进文化,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关键是 A.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C.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解析 只有坚持马克思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才能弘扬主旋律,使文化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所以B项正确。答案 B 3.社会文化多样性不排斥正确的思想导向,而且更加要求正确的思想导向。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永不褪色的旗帜。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最根本的是 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四有”公民

C.以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代替文化多样性 D.坚持“百花开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解析 B项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C项不符合题意,D项是发展先进文化坚持的方针,只有A项符合题意。答案 A 4.党提出的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此题以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表述错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所以含④的选项是错误的。

是正确的。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专门的活动来完成,故④属于无关选项。答案 A

9.2011年8月13日,山东省在全省范围启动“国民休闲汇”活动。休闲汇期间,省总工会拟于9月的最后一周在全省职工中广泛开展“全省职工休闲娱乐健身周”活动,组织休闲游玩、文艺演唱、读书征文、摄影展、棋牌赛、健步走、登高、爬山等简便易行、便于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工种)参加的职工文体活动。可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该

①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②坚持以指导思想多元化为前提 ③重点发展流行的、通俗的、娱乐性的文化 ④开展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材料强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以满足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故选①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故②错误;既要发展流行、通俗的、娱乐性的文化,也要发展经典的、高雅的、严肃的文化,故③说法不科学。答案 D 10.漫画《赌》中的“赌”者行为

①损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毒化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思想 ③破坏家庭幸福,引发其他违法犯罪 ④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A.①②③

B.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赌”具有很强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应该从不同的方面把握,比如从国家、社会、家庭等不同的角度认识,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选C。答案 C 11.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国道德模范和“双百”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双百”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②在全社会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开展“双百”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没有直接关系,故①不符合题意。排除①,应选C。答案 C 12.(2012·南京一检)“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搞不好,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搞不好,可能不打自败。”对我国来说,要避免不打自败,首先要 A.壮大传媒实力,推进有效传播 B.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C.弘扬中华文化,加强文明对话 D.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6

本课程从《生活与哲学》知识主题的分析提炼入手,根据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分析,根据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出现频率高的考点归纳为九个知识主题。课程中,分析每个主题体现在不同章节中的知识的联系,分析每个主题在近几年高考中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能力要求。理清这些主题,可以帮助我们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根据各种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从不同角度调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全国课标卷高考大纲中,规定的考点共77个。每个考点复习要熟知考点内容、理清考点外延、知道考点价值。

主要知识主题有: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观、实践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的否定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知识主题复习要把全书内容打通,把握内在联系。

【主题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不同。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思维各种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的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的功能:哲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

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其基本特征是: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

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是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客观实在。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

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

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主题2——物质观】

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万事万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产生)。所以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与运动: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

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运动与静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运动是有规律的:概念: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

能被创造,也不能消灭。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

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人与规律: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

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物质和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和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目的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是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的。计划性:人们在行动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确定行动方式和步骤。自觉选择性: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的。

主动创造性: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创造理想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的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

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想问题、办事情时,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依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主题3——实践观】

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错误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

真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真理的条件性: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与谬误:区别:人的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就是谬误。

联系:真理、谬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二者就其形式来说都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都是客观的。二者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认识的过程: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

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

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主题4——联系观】——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的观点。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其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联系是多样的。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重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方法: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

整体的最优目标;重视和搞好局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

向,学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主题5——发展观】——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发展的永恒性:发展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要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接受挫折和考验。

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主题6——矛盾观】 含义:对立统一。特点:普遍性和特殊性。

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特殊性: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表现在: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相互联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不平衡性:有多个矛盾存在的复杂事物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每一矛盾中,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两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主题7——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其实质是扬弃。

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创新的内涵: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创新的作用: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主题8——社会历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二者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落

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

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

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主题9——人生价值观】

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题需要的属性和功能。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

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阶级性:

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012年江苏卷第25题)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2012年天津卷第9题)2011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

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

A .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 ②③④

(2012年江苏卷第26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2年广东卷第32题)在某报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总结会上,与会人员分享了“接地气抓活鱼”“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等心得体会。这集中反映了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③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过程 ④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年安徽卷第9题)“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图2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 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 C.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

(2012年广东卷第34题)对图7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年山东卷第31题)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学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6分)

(2012年北京卷第40题)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

15、16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2)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2012全国课标卷第22题)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2年山东卷第24题)自1956年美国科学家在试验中直接观测到中微子后,人类对中微子的研究不断深入。2011年9月,欧洲核子中心称发现“中微子超光速”现象,同时指出实验过程存在误差,呼吁全球科学家进行更多的实验观察和独立测试。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真理和谬误没有原则的基础 C.科学实验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D.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

(2012年北京卷第27题)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以上论述 ①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②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④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年安徽卷第10题)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

(2012年山东卷第30题)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在曲折中深入发展。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3)阐释材料三蕴含的唯物辩证法观点。(7分)

(2012年福建卷第36题)图

11、图1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1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

11、图1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

11、图1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12年江苏卷第31题)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39题)(3)结合材料,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4分)(2012年福建卷第39题)材料一:人们对义利观的探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孔子主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孙中山提倡“大义所在”,坚持革命和民族大义,反对“重私心而忘公义”;中国共产党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自身的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1)材料一中义利观的演变过程如何体现了矛盾观点?(12分)

(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39题)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从龙脑樟树中提取的龙脑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1988年我国发现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林,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开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

(2012年天津卷第12题)(2)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分)(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19题)“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①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 ③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④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2年广东卷第35题)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2012年浙江卷第40题)近年来,W村在村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同时,开展了群众性的“一碑两谱五星”乡村文化创建活动。所谓“一碑”,即树立一座精神丰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辈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两谱”,即撰写时代风范谱、尊老爱幼谱,主要收录在乡村发展、家庭邻里关系中的先进典型;“五星”,即创评“读书、创业、诚信、法纪、勤俭”等五项星级文明户。村民们以极大热情参与了这一活动,讲身边事、树身边人、自评自荐、互评互荐,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10分)

(2012年全国课标卷第20题)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

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 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2年福建卷第34题)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 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2年浙江卷第30题)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把握哲学主题,要注意每个主题观点的知识结构,把握每一个层级知识的联系,在联系中记忆和运用知识。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7

一、“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以四年级下册《近似数》一课为例,分析对比如下:

尽管我们一直在强调不管什么样的教材,教师都要创新教学理念,但教材的纲性特征通常束缚着教师的改变。旧版教材中,教师以讲方法和结果居多,学生通过记忆法则和大量练习能掌握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将204987四舍五入到万位求近似数,看万位后面千位上的数字是4,比5小,所以万位后面所有的数都舍去改写成0,得到204987四舍五入到万位的近似数200000。但喜欢思考问题的学生常会问:“4比5小,可4后面还有9、8、7,它们都比5大,为什么不向前一位进一。”老师的回答经常是这样:“让你看万位后面千位上的数字,谁让你去看其他数位上的数字。”学生只好懵懂作罢。新版教材,通过引入数线可清晰地化难为简、变抽象为直观,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的理解困惑。

“近似数”一课有这样一类拓展题目:如“一个数的近似数是6万,那么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旧版教材学完之后,若将题目进行变换,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答出此题。分析可知,学生在缺少理解的情况下去认识更为抽象的大数,常出错误就成为必然。

新教材利用“数形结合”方法使学生比较容易在图上画出这个数的范围,既能看到最小数55000,也能容易想到最大数是64999。

学生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更能灵活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是显性教学效果,新版教材以及新的教学方法还增加了隐形效果,那就是增强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这些提高正是新课标所提倡和要求的,也是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

二、“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新课标10个核心概念之一。运算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关于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新课标中写到“学生伴随着数学知识的积累和深化,正确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是逐步形成运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的前提,运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包括运算技能的逐步提高,还应包括运算思维素质的提高和发展,运算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首先要从具体到抽象”。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非常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对比三年级上册新旧教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课,可窥视出新教材是如何从具体到抽象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算能力的。

旧版教材的情景是生活中的购物,通过解决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这一问题,教材运用了口算、加法计算(横式和竖式两种)、表格计算和竖式计算多样化的计算方法,由加法竖式计算演变成乘法竖式计算,让学生体会乘法竖式的简洁和竖式的写法。

新教材在完成12×4竖式计算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活动。一是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直观进行口算,由于它的直观性因而学生都能完成;二是揭示乘法竖式笔算与口算之间的本质联系,学生直观理解乘法竖式的算法和算理,教材借助点子图把12×4拆分成2×4和10×4,并与竖式计算中的每一步对应起来,清晰地呈现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同时还把列表的方法和两者建立了关系,沟通了表格、竖式和点子图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的具体含义。新版教材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直观生动、易于理解、印象深刻,非常适宜于发展学生的运算思维能力。

三、“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律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运算律有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其中前四种运算律都是同级运算律。只有乘法分配律中有两级运算乘和加,因而学生掌握和运用此规律有一定的困难。新教材运用“数形结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下面以新旧教材《乘法分配律》一课中“仿写算式”这部分内容做对比,来体会新版教材中应用”数形结合”教学方法的优势。

旧版教材在学生仿写出两个算式之后,运用计算的方法进行验证两个算式等值。而新版教材在学生仿写之后,运用的是直观的画图和乘法的意义来验证两个算式等值。特别是直观图形验证,很好地把抽象的算式与图形结合在一起,学生不需要计算很容易就能验证,同时清晰地看到数和形的一一对应。

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思考方式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期。运用“数形结合”方法既适应了他们的身心特点,又能较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数量关系、量的变化等包含关系符号和运算符号的重要知识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设计教学,那将非常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对学生来说则是一种探究和趣味学习的动力。如果长期渗透,运用恰当,则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和思想,并长期稳固地作用于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

摘要:新课标修订“双基”到“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知识和技能是“双基”,而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给学生渗透的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思想、符号表述思想、字母代数思想等,在所有这些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形结合”思想尤为重要。

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篇8

只有准确定位知识目标,对教材知识进行潜心分析和恰当处理,才能为后续的选择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检测评价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此,笔者试以苏人版教材九年级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和第三课《笑对生活》为例作一探讨。

一、教材知识分析与重组的主要依据

对教材知识分析和重组的首要依据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具体化的内容载体。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再到课时内容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将目标逐渐分解、细化的过程。教材的呈现体现了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的认识,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执行可能会出现失真或误差。因此,教师在研究和改进教材内容时,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重新审视并进行二度开发与设计。

例如,课程标准对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要求是:“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国家命运间的联系,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依据这一要求,对本课知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尤其要注意两个行为动词——“感受” 和“提高”,不能放大或降低目标要求,确定最有教育价值的核心知识即“民族文化认同”,以此为核心选择能形成和体现这一目标和核心知识的知识链,相应“裁剪”细枝末节的知识,然后重组知识框架,并形成新的教材知识逻辑思路。

对教材知识分析和重组的另一个依据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教师应通过观察、访谈、提问、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情况,以避免重复教学,并用“已知”来促进对“未知”的理解,以此作为教材知识分析和重组的出发点。例如,第二课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等相关内容在八年级教材中已经学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内容,学生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已有所了解,这都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把挫折的相关内容放在九年级第三课,学生在八年多的学习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社会阅历,也为其学习奠定了感性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选择和重组知识还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教材知识的选择与重组的度要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二、学科视角下的教材知识分析与重组

1.从宏观上确立教材的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通常指那些结构明确,适用范围广,自我生长和迁移能力强的基础知识,它们在课程和教材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地位,具有内在逻辑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从宏观上确立教材的核心知识,运用联系的观点、整体的视角,才能使课的设计更大气、更厚重,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学得更轻松。

首先要理解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的内涵及学科价值。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知识是由学科特点和学科价值所决定的,本学科是以加强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思想品德教材是将本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因此,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知识一方面应包括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它在知识的整体结构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或处于知识序列前端、知识发展过程中的节点,因而能支配或影响知识的其他部分。例如法律的基本特征、权利义务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本课中的基本概念“民族文化认同感”等。另一方面还应包括一些主流价值观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第三课《笑对生活》中,挫折是本课的核心概念。整课内容围绕这一概念从其产生、影响、应对方法等方面展开;同时,要辩证地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因素、挫折的双重作用、适度的学习压力等等,辩证地看问题这一隐含的基本观点和学生对待挫折的态度也理应成为本课的核心知识。

其次,要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核心知识的来龙去脉。思想品德教材以学生为主要读者,对相关的抽象概念和原理,尽可能做到情境化、具体化、简约化。但作为教师,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深刻理解其内涵,把握核心知识的本质,熟悉核心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来龙去脉。

例如,对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问题,按照以下层次逐一分析,教材线索便会十分明朗:“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认同”是指共有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角色与身份。“文化认同”是指各民族之间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互相依赖和尊重。据此分析,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应包括以下内容:为什么——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怎么办——对待本民族文化:(1)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2)捍卫民族尊严和祖国利益。对待外来文化:尊重、珍惜、保护。尽管“文化认同”这一概念是在教材资料链接中出现的,一般不作为考试的内容,但教师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一核心概念,才能真正理清教材知识的线索。

2.从微观上体会教材知识的细节

第一,寻找核心知识延展的“生长点”。核心知识在整课或全书知识体系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但对于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相关知识的支撑。因此,还要从微观上寻找教材知识的细节,理解核心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查询知识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罗列,而是要精心选择那些蕴含核心知识延展的知识“生长点”。

例如,在第二课中要把握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一核心内容,其前提是要知道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杰出贡献,这是新知识民族文化认同的“生长点”,而教材中“说名字谈文化”“中华文化知多少”“中国结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情结”“保护无形的文化遗产”等具体细节性的知识内容则是一个载体,是教师可以灵活选择甚至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更新替换的内容。

再如第三课,教材围绕挫折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的挫折的表现、产生原因、应对方法是主干知识,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所难免,而学习中遇到的挫折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按理说不是必备的知识内容。但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教材编写者对这一知识内容进行了有效整合,如果体会到这样的细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这一内容便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生长点”,也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内容。

第二,明确教材知识的边界,淡化细枝末节的知识。在教学中,随着动态的学习活动的开展,新问题也会不断生成,知识也会向纵深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必须明确知识的边界,正确处理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和学生发展的心理顺序二者之间的矛盾,选择的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要遵循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特点。

例如,上述第三课的内容在高中《文化生活》第六、七课还将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介绍,高中课程标准要求:“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只需从感性上对民族精神的有关内容有所了解即可,而不能无原则地拓展和加深,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对教材知识,有些需要扩充,不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需要裁减,细枝末节的知识需要淡化,知识分析和重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明确教材知识“边界”的过程。

3.基于学习目标的教材知识结构重组

对教材的核心知识和相关细节进行分析之后,需要建立关联,重组知识的逻辑结构,形成基于学习目标的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化理解。知识逻辑结构重组的基础是依据课程标准定位的课堂学习目标,不能超越或低于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相应地选择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逻辑结构可重组如下:

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中华文化的杰出贡献

2.正确对待民族文化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1.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2.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教材的态度不同,产生的效果必然不同。广大教师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材知识进行灵活、变通地处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江苏徐州 221002)

责任编辑 毛伟娜

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感触 篇9

大新中学 苏凤

总结二十多年来的教学工作,我用过上海市一期课改教材,到今天用的二期课改试验教材。对二期课改新教材,我的理解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适应新时期的产物。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二期课改教教材就是顺应这个时代要求而产生的。新课程的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应怎样迎接这次课改?怎样推动这次课改?下面我谈一谈自己使用新教材的感触。

一、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认识

2005年下半学期,我县初、高中起始年级全面实行二期课改新教材。我担任高一年级政治学科新教材的教学任务。虽然,我已有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但对二期课改的要求和教材知之较少,通过县政治教研室组织的新课改培训和我自己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对课改的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新时期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必须以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时代的进步,国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迫在眉睫。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变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的学生也改变了,他们已不再孤陋寡闻,信息、互联网使学生懂的好多,知识面也较广,同时世界也变小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必须改革。只有适应新世纪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才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政治学科二期课改的课程理念是(1)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2)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3)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体验。(4)实施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5)突出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6)体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展学习空间。从课程理念到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任重而道远,但须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这一改革中。

二、对新教材的认识

教师对新教材的教学从不熟悉到熟悉,从熟悉到吃透是有一个过程的,所以要求教师自身对教材结构、教材内容成熟于胸,特别是与老教材有差异的,有新增的知识,更应该认真分析梳理并加以拓展研究,力争做到胸有成竹,深入浅出,不含糊其辞。施教新教材一年多来我觉得:本教材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具有时代特点和上海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性较强。2. 新教材不仅在教材内容设置上有了变化,而且在学生的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变新教材色彩鲜艳,利用大量图片说话,可谓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可教性和可读化,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新教材中每一课都插入了六大板块——知识窗、相关链接、阅读与思考、经济(政治)观察、操作平台、学习训练园地等。这不仅使教材内容丰富了,也使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同时更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包括: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也就学会了学习。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则不能,需要在日常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积累而形成的;是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向学生渗透而形成的。3. 新教材蕴涵了更多的温情,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拉近政治与生活的距离,便于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体验、感受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教学与学生的情感、生活贴近。

二期课改的教材是先进的,作为二期课改第一线实施的老师,我觉得在推进过程中还有不少的问题值得思考与商榷。1. 政治新教材与学生实际存在着差距。新教材难度较大,负担较重。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农村中学的学生尤为困难,所以,一年下来我觉得教得很累。2. 3. 政治新教材有大量的新内容、新资料,资料比较难找,查资料花费的时间太多。课文内容太多,时间紧,教学进度完成有困难。有些活动只能匆匆掠过,不能做得太到位。4. 5. 政治新教材的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适合多媒体教学,但学校的配备不到位。政治新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需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来获取,特别是操作平台的完成。但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很少。在高一开学第一堂课时,我就作过调查,有的班级只有一、二个学生家里有电脑,有的班级甚至一个也没有,所以,象这样的活动就很难完成。

三、我的体会

一年多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触颇深:二期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作为教师如何去适应这次改革,如何在改革中使自己运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新教材,是我们教师应该考虑和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进行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推进二期课改的基础,二期课改在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改理念下进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在课例研究中求发展,学生的学习在交流、合作、探究、自学等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教师由过去的自我为中心,向以学生的活动、想象、体验为中心转变,教师尽力创设生活化情景,鼓励学生收集各种信息和资料,鼓励学生有创意的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质疑设问,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分析,教师积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

通过一年多来新教材的实践,自己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的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什么样的知识,做什么样的人,培养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的问题。这是自己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将其凝成文字,以便激励自己在课程改革中尽快的成熟。

上一篇:新建县观咀中学2001届同学聚会活动方案下一篇:写春联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