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2024-10-07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共12篇)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 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 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文化发展繁荣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研究, 不仅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体系, 而且对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对满足统治阶级需求和社会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 通过文化选择过滤、文化整合渗透、文化控制纠偏、文化传承变迁和文化创造提升所产生的价值总和。

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过滤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过滤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按照一定的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 通过对某部分文化的吸收与批判, 肯定性选择和否定性选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选择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价值观, 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任何社会文化都蕴含着丰富内容, 既有促使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 也有不少文化糟粕。一定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取向相一致, 则对其选择吸纳, 反之, 则对其摒弃。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过滤价值主要包括肯定性选择和否定性选择。经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选择过滤, 适合社会文化发展的得以继承, 而糟粕分子则被淘汰。当前,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价值的吸收, 并对西方文化进行借鉴,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融入到工作中;要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加强对现实问题的调研研究, 把文化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以达到文化价值的实现, 促进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渗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渗透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大力倡导社会主流文化, 并使之渗透到各种社会亚文化之中, 形成全社会共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增强社会有序性。

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统治阶级必须依靠文化的信仰体系, 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共同的价值取向, 保持社会的稳定与团结。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 主流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社会中除了主流文化, 还有各种形式的亚文化。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 是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统治阶级为维持执政合法性,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必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渗透为整个社会成员提供共同遵从的价值取向, 树立先进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并对亚文化进行渗透, 以确保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上凝聚团结社会成员,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当前,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及集体主义思想, 努力探索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渗透价值的有效途径, 将社会主流文化有效地传递给社会各阶层成员, 内化为他们的基本思想和价值认同, 并始终引领各种亚文化的有序发展。

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控制纠偏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控制纠偏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倡导主流文化, 引导亚文化, 抑制反文化, 主导社会意识形态, 防止文化失调现象出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首先表现在维护作为上层建筑的主流文化。我们承认亚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主流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但因性质不同, 则需要引导和纠偏。 (下转第110页) (上接第106页) 思想政治教育在倡导主流文化过程中, 要对各种亚文化进行有力的批判, 引导人们对各种亚文化进行感知,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文化环境建设中对反文化进行抑制, 揭露反文化的实质及危害性, 提高人们的认识, 把反文化的危害性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同时, 文化失调是指某一文化体内产生背离主流文化发展方向的文化因子的现象, 文化失调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导致社会稳定程度的减弱。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西方文化的涌入, 使我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 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化, 特别是当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延伸, 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控制纠偏价值显得尤为迫切。

4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变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变迁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通过传承各种理性形态文化及非理性形态文化, 促使文化改变其内容和结构, 使其发生变迁, 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 也是一种教育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一定的政治文化、道德文化的传播、继承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双向的信息和情感互动过程, 不是简单重复, 而是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的不仅包括各种知识形态文化, 还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不仅传承各种意识层面文化, 还包括潜意识形态文化;不仅传承理性形态文化, 还传承非理性形态文化。当前, 在全球化条件下, 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 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前提下, 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5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提升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创造提升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预测功能, 创造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 造就新型人才, 引领主流价值, 增强民族凝聚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

由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导致现代社会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增大, 只有准确把握未来, 才能够在竞争中抢得先机, 赢得生存, 并立于不败之地。面对时代变迁, 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自身文化预测作用, 肩负起引领社会文化思潮的重任, 促使既有文化改变其内容和结构, 产生先进文化, 以捍卫自身意识形态的个性及社会政权存在的合法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传承变迁中, 通过对各种思想政治文化的加工整合, 创造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 并将这种新的理论贯穿于整个社会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其价值发挥必然依赖于人才培养, 通过培育具有先进价值观与开拓创新品质的人来最终实现对政治文化的创造价值。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过程中, 对满足统治阶级需求和社会文化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具体表现为文化选择过滤价值、文化整合渗透价值、文化控制纠偏价值、文化传承变迁价值和文化创造提升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合亮.解析与建构: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人民出版社, 2010.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人民出版社, 2005.

[3]沈根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2 (5) .

[4]钟青林, 李婷.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理论界, 2004 (6) .

[5]吴艳东.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思想教育研究, 2011 (9) .

[6]郑忠梅, 秦在东.文化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范式.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5) .

[7]朱志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理论学刊, 2007 (11) .

[8]魏磊.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软实力关系研究述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0 (4) .

[9]郑永廷, 董伟武.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发展.江苏高教, 2008 (5) .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2

一、对社会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中华民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3、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促进人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提高政治素养;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

4、当今时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是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有利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

二、对人的作用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有利于营造氛围,提高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荣辱观。

2、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对文化建设或文化传承的作用

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借鉴和融合,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派世界文化的繁荣。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繁荣。

3、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4、文化在创新中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民族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

四、特定文化或文化建设的特定作用。

1、中华文化的作用:A、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B、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强大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C、是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2、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具有凝聚、激励、支撑的作用。

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培育文明风尚,在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弘扬传统美德,提高修养,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5、大众文化建设:有利于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挖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多种多样的文化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3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礼”文化与新时期培育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乃一脉相承。在“新常态”背景下,重视传统“礼”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教育工作,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与环节,有利于以“文化正能量”纠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上的“中性化”、“模糊化”,从而突破话语上的“围城现象”,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分析研判和引导管理能力,切实做到学而用、学而信、学而行。

一、传统“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遵循

1“礼”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础,礼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大学生是礼文化的传承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一是道德价值取向一致。礼文化体系中“礼者,君之大炳也”强调发挥道德教化的内在机制,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思潮、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具有社会价值取向的一致;“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与高校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人格塑造取向的一致。二是秩序规范作用相同。外在的礼更多的可以认为是“仪”,而内在的礼则是礼文化的精神实质。

2“礼”文化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是礼学经典的借鉴。《礼记》《周礼》《仪礼》“三礼”经典所反映出的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如“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借鉴。二是礼乐文明的启迪。礼乐文明注重人的外在系统规范和内在心理平衡的统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重视外在技能培养与内在道德提高的一致,在德育培养中渗透艺术教育,以“乐”熏陶情操。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礼”文化的扬弃

一要发扬积极因素。礼乐、礼法等社会治理的思想,礼治中有关人际和谐、社会和谐的思想,礼仪规范中的行为范式、道德准则,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礼文化来引导纠正大学生偏离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情感、欲望和言行举止,使大学生达到德行合一的状态,是礼文化学习的题中应有之意。二要摒弃消极因素。对于封建礼治中“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等负面因素要善于鉴别,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对进行重新整合。

二、基于“礼”文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1“礼”文化资源运用不足

许多高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大学生传统“礼”文化教育衔接机制,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的。课程理论性、概括性和意识形态性较强,很少能够注意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及有效方法;辅导员队伍大都只对大学生提出比较宽泛的规范与要求。难以将问题导向与“礼”文化要求结合起来,示范作用弱化。

2课程教学使用载体单一

当前,大学生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选修课这两类课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但高校还未能够普遍开设古典诗词赏析、古典名著选读、古典音乐鉴赏和古典绘画艺术欣赏等公共选修课程。另外,在大学生礼仪文化教育中,活动载体运用不充分,文化沙龙、名画名曲欣赏、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形式还没有形成常态化。

3大学生文化责任意识淡薄

部分大学生对传统“礼”文化知识了解不深、掌握不够、认知上也存在偏差,缺乏对民族文化的敬畏感和对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的危机感。他们追求高档消费,艰苦奋斗精神淡化;他们公德意识差.缺乏保护环境的意识;他们无视传统师德孝道,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礼仪。

三、传统“礼”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策略

1礼教相合,人伦美德,美育而生——坚持“成人为成才之本”的正确引导

“礼”是是对人伦道德的实体性的规定,“教”是从期许到现实的实现方式,礼教结合施于大学生的过程是以美育德、以美成德、以美养德的过程。发挥礼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吸取儒家礼乐文化的合理内核,把握以人性为重的“做人”教育、“成人”教育,可使大学生通过了解各行各业精英的道德品质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联,使他们得到情感的升华和深刻的自省,其目的是“培养一位好人”、一个有德性的人。

2内感于礼,外见于行,化育而成——构建基于“礼”文化的课程体系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对人思想的规制和引导。同样是对人内外、言行的塑造,更需要实现内外、形中的一致性转变。既体现“礼”于道德的预先性规约,又实现“行”于德行的过程性陶染。

增设传统礼文化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包括古礼专题课程、礼学思想解读、关于礼的书籍导读、礼文化鉴赏等必修课,《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中华古典精品选修课,丰富“礼”文化知识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研究述评 篇4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意义

理论界普遍认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立足于价值哲学,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形态、特征和实现途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的理论深化和哲学思考[1],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建设,促进学科的科学化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应用,长期以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存在两论观点,即“无用论”和“万能论”,从理论上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判断上的失误[2]。因此,文化价值问题的研究能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自觉性,正确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并依据相关规律探索其有效的价值途径,进而能使人感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教条式的存在或一无是处,以更加主动昂扬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相关概念内涵的研究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涉及三个相关的概念,因此,我们从最小概念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对“文化”的内涵研究。一般来讲,对文化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辞海》释义中的“文化”即为广义: “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在很多时候,文化作为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与物质文明相区别,所以采用它的狭义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也应采用狭义的理解更为妥当。

( 一) “价值”的内涵

对于“价值”的理解古今中外更是众说纷纭,如中国古典哲学义利之争的价值论,西方价值哲学流派理解的现实或世界的意义,强调是否有用或有效。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立足于实践和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正如马克思所说: “‘价值’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 们需要的 外界物的 关系中产 生的。”[3]人作为价值主体,外物通常被看作价值客体,所谓价值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客体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求的主客体关系,主体的需要不仅决定了客体对主体是否具有价值,还决定着有何种价值。

( 二) “文化价值”的内涵

文化价值毋庸置疑是通过“文化”与“价值”相互关系总结出来的。徐春艳和田九霞在《论文化软实力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中指出,文化具有价值性,相反,价值也具有文化性,这种内在的联系统一就是文化价值[4]。但这种简单罗列关系的方法并不能深刻揭示文化价值是什么。相比之下,孙美堂对“文化价值”概念的阐述则更为精彩,他认为文化价值是优化、提升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是促进人更是“人”的价值[5]。他从“人”的角度出发理解文化及文化价值,以人为主体,探讨价值对象即文化在规范和优化人的生命存在方面具有“好”的价值,满足人在对文化及周围世界创造、追求的某种需要,“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按照“人”的标准和理想改变自身和世界,文化价值则体现在对文化的追求中有益于人向着规范和优化自身的生命存在的正作用。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观点不谋而合,并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性,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 三)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部分,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段建斌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追问,就是人自身价值的追求[6],在《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当代发展的思考》一文中,他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实个人的存在被看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起点,人的需要则是其价值中心,人的发展为价值旨归,很好地表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价值客体的一致性。而闵绪国认为,认识到这一程度还不够,他深究人为什么会产生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需要的联系,他从人的本质属性,即社会性入手分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人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着丰富的需求,而恰恰就是这样的社会需求反映了人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根源。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使人更为“人”的过程,例如: 促进人的社会化、明确人生意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方面,满足了人在发展中社会性需要[7]。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王晓菲则更是细分为个体主体、集体主体和社会主体等三个部分,以此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下的新发展[8]。综合研究不难发现,多数学者更是倾向于项久雨在其著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中对此概念的表述: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人和社 会在思想 政治教育 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应、相接近的关系。”[9]这一表述强调主体性及主客体的关系。胡沫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性审视》中补充了项久雨的观点,他强调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有限性、历史性、间接性等特点,进而总结出它具有的物质性、精神性和实践性等三个逻辑层次的价值[10]。在反复对比和思考众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概念内涵的观点后,不难看出,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分析总是离不开对“人”本身的探究,这一点并不难解释,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对人的研究,对其价值的追问必然蕴含着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意义。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研究则要求具有更强的思辨意义,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两者之间价值共鸣点,更要重视并提高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对思想者文化价值的本质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层面与人的需求、目的相统一的关系,在主客体互动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性功能。

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表现形态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价值,即它能够以特殊的方式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使受教育者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文化价值方面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就目前不同观点来做个简单的分析与总结。

袁奋光和李文君在《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及实现途径》中明确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具体体现在先进文化的选择、主流文化的传播、多样文化的整合及特色文化的创造等四个方面,而且强调这四个方面相互融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并且体现了对文化选择—认同—传承—创新的科学过程,最终有助于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面发展[1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一文的作者吴艳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创造的促进社会文化建设、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效应,包括五个方面: 维护主流文化、批判异质文化、传承优秀文化、整合多元文化和创造先进文化[12]。他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的表现形态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顺序,但对异质文化的批判是维护主流文化的前提,批判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理性分析吸收后为我所用,如果对异质文化没能做到充分的甄别必会影响主流文化传播的内容和途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产的重要方式,马万宾在其论文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及其应有的教育功能为出发点,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选择、文化整合、文化传播和文化创造等四个方面,其中对文化选择价值又从对积极文化因子的肯定性选择和消极文化因子的否定性选择两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13],通过探讨社会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整合价值,指明了文化传播价值以社会主导的政治文化和伦理道德行为文化为主要内容。同样,邬焱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微探》中的论述与马万宾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初,表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文化价值[14]。还有众多论文表述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表现形态,但都大同小异,不外乎从文化选择、传播和创新等方面做了论述。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存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文化价值必然是蕴含其中的,但目前的论述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而没能很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价值的均衡点,更没能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文化性[15]。思想政治教育本是适应人类的需要和能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政治文化现象,它对于人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思维方式上如何考察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却总是很费力,多次出现的“万能论”和“无用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饱受曲折和争议。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时更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既要充分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巨大的,也要看到这一价值的有限性,毕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解决一切文化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

走出了基本的认识误区,辩证地看待思想政治教育与其文化价值的关系,才能总结出两者的共性及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表现形态的出发点———人。提高人的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指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基本要求,更是优化文化结构层次所需要达到的目标。离开了对提升人自身价值的肯定,离开了活生生的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从谈起,其文化价值也荡然无存。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在这一过程中主客体间形成实践和认识关系,包含客体属性、功能与主题需要之间满足与不满足的关系,即价值关系[16],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来讲也是同样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只有作为主体的人在实现自身价值过程对文化有着需要,并且满足人的这一需求时才会肯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分析其表现形态也必然不可能绕开它“育人”的本质单单论述“文化价值”。

摘要:文化作为软实力,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实现“中国梦”及提高综合国力的过程中,越来越成为不可小觑的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文化价值发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学者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主要从“研究意义”、“基本内涵”、“表现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思考和研究,有利于建立更加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理论体系,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物理教育背后的文化价值论文 篇5

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物理教育活动中,让学生仅仅了解单纯的物理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并形成和掌握科学的价值观、科学思维方式,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重视发挥物理教学的育人功能,物理教学当中要时刻重视文化价值的渗透。

物理教学当中加强文化价值的渗透,具体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对青少年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发展。

一、形成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的力量,在于揭示了客观的真理,不为权势所左右,不被伪科学所迷惑;在于它能够改造自然,为人类创造福利。物理科学的诞生,是与中世纪宗教权利和愚昧奋斗的辉煌胜利。为科学的诞生和发展,许多科学家献出了生命。科学的力量和它这种高尚无私的魅力,又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艰苦的科学研究。在物理学史上每一位物理学家都有一部传奇的历史。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事迹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阿基米德和皇冠的故事。阿基米德面对古罗马凶神恶煞士兵的屠刀坦然自若地说:“等一下杀我的头,让我把这条几何定理证完。”面对罗马教廷的围攻迫害,哥白尼勇敢地挑战托勒玫的“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布鲁诺为热情宣传和捍卫“日心说”这一真理被罗马教廷在鲜花广场活活烧死,他留下的“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的精神万古流芳。伽利略、牛顿、焦耳、法拉第、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等物理学家永垂青史的佳话和故事正是我们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精神教育最为丰富的`精品教材。

二、科学认知与思维训练

近几年,在物理教学中要突出物理学史以及物理学思想和物理学方法论教育的呼声很高。物理学家在进行物理文化创造时所表现出的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对社会发展和人类与环境的关注以及他们的高尚情操,都应该是物理文化的人文教育资源。教师应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再创造,挖掘出具体的物理学发展过程和体现在物理定律定理中的科学方法,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向他们展示,启发学生的思考和领悟。例如:伽利略在理想斜面实验基础上总结出了惯性定律;1781年亚当斯(英)、勒维烈(法)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各自独立计算出一颗新星的轨道并预言它的存在,1846年德国加勒果然在这个位置发现了一颗新星——海王星。法拉第经过不懈的努力,在奥斯特“电生磁”的启发下进行了“磁生电”的大胆思考并进行苦苦的追求和探索实验,终于发现和总结出著名的电磁感应定律。对光的本性的认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和预言电磁波的存在,α粒子的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等等都充分地体现了尊重事实,按客观规律办事服从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创新品质培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然而,创新绝不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它包含着其他更为宽泛的内容,人的个性、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着启动、定向、维持、强化等重要作用.创新的本质含义在于对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的更新能力,其底蕴是人的综合素质,是一种人格特征.富兰克林为考察电力的威力,把好多个莱顿瓶连接起来贮存电荷,并捉了一只火鸡来做实验的故事:实验还未开始,富兰克林就碰了莱顿瓶,产生了极强的电击,当场把富兰克林击晕了.当他苏醒过来时,诙谐地说:“好家伙,我本想电死一只火鸡,结果差一点电死一个傻瓜.”这个事例说明,科学创造并非一帆风顺,需要具有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精神,给学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对受教育者科学审美情趣的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博大精深、别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作为提升人的思想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导向功能,传递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政治、道德、文化的思想精华,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政治思想、品德意识、价值观念等方面,都能充分体现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运用、发展、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现代价值,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主要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础,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丰富博大的有机构成体系。”[2]伦理、人道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特别重视培育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注重人的道德品格完善。比如舍生取义的崇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知行合一”的践履知行式实学精神等。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创新研究,离不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优良革命传统的继承弘扬。”[3]科学理性地认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性,对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格修养,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理想境界,反对人为物累。孔子倡导“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倡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崇高人生理想;孟子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并要求人们应具有“浩然正气”;老子用“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拿”[4]来告诫人们;孟子推崇“舍生取义”思想。这些文化精神指向都表现为重理想、重气节、重修养和刚正不阿,内含超越世俗价值、功利价值的终极目标,充盈着人格理想和人文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有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使当代大学生真正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对民族、国家美好未来发展前景具有价值认同,努力发展成为未来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栋梁。

(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品格,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把追求人生理想的艰苦努力过程审美化,提倡以苦为乐,自强不息。孔子在创立儒学时就注重“刚健奋进”、“发奋忘食”、“自强不息”方面文化精神构建,提出“知者不惑,仁者不悦,勇者不惧”[5]。《易经》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倡导刚健、自强不息的品格、拼搏进取精神。这种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民族性格。把贫困忧患视为磨练意志、实现完善人生理想的必要条件。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这些优秀思想因子,积极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能够依靠自身的努力拼搏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目标,不断地超越和发展自我,做生活的强者,顺境不骄,逆境不馁。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的培育

爱国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又一面民族的旗帜,经过千百年的培养强化起来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中,激励了无数有志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前赴后继,培育了历史上许多杰出的爱国志士,如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之绝唱;北宋范仲淹歌颂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引导大学生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念,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通过教育,使爱国主义的义务和责任被大学生认知并在情感上得到体验,将爱国之情内化为他们未来从事各项工作的精神动力。

(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重在人的品格的培养、精神的塑造,强调道德、道义对人生的重要性。孔子强调建立以道德示范为特点的教育方式,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还特别重视心理感化作用,提出“内省”的修养方式,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外,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注重修养实践,强调道德践履。“履,德之基也。”[5]一个人只知晓如何做人并不能算有修养,只有身体力行道德规范,才是真正有修养。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培育方式,就要树立道德榜样,注重心理教育作用,言传身教,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伦理观,使得他们对是非、善恶、美丑、荣辱、守法与违法的判断标准内化为一种思想情感,由然地追求崇高,拒绝丑恶。

三、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实现路径

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曾指出:“必须正确理解民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我们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始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不断丰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将传统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进行关联,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涵,采用具有时代精神特点的教育内容、方式、介质,获得大学生的认同和接纳,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得到升华,实现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一)充分发挥思政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大传统文化教育比重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有计划地把传统文化的内容纳入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改变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结构性缺失现状,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强通识教育,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经典导读》等公共必修课。通过思政理论课教学,将传统文化内容讲授给学生,使之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现互动式、对话式教学,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获得思想教益,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因子浸润心田。重视并促进教师的人格垂范作用,以此带动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发挥传统文化思想熏陶效应

组织开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校园氛围。通过举办论坛、开设专题讲座、征文、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形式等,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举办与传统文化教育有关的文化沙龙、传统文化艺术的展览、演出等等,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让学生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大学生在感受艺术、文化熏陶的同时得到了潜移默化的道德人文教育,真正做到入耳入脑,使他们的人格品质得以提升。

(三)使用新型媒介手段,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方式

在网络“全民围观”的态势下,充分发挥现代新型媒介手段的作用,创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校园网、校园电视台、校报、学生社团刊物等传媒手段,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育人功能,在学生中广泛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增强民族认同感。注重发挥网络媒体的新阵地作用,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使用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型媒介,探索借助社会型网络社区等形式,实现迅速及时的传统文化知识传递,达到互动交流,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趣味性,避免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形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土壤,在现实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剔除糟粕,吸收精华,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赋予其时代精神,更贴近大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导向、价值取向和教育倾向,使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更具有精神支撑力和知识启迪力。

参考文献:

[1]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

[2]陈梦岳.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2.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4):9-12.

[4]老子[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7

随着社会企业管理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使各企业对文化建设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文化建设过程中, 很多企业都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没有在企业内部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 使得很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由此可见, 思政教育的实施对企业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在建党之后, 思政教育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 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升的人们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和认识水平, 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 而各企业也只有正确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才能够促进使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与发展, 同时也为未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1]。

目前,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经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完善, 思政教育不仅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也对引导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面对我国目前的发展局势, 必须要加强思政教育, 增强实施力度, 这样才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教育环境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 我们必须要将思政教育的关键内容不断的继承和发扬下去, 运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 这样才能够使思政教育内容发挥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 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 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思政教育的价值

面对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 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那的关键途径。

2.1 确保企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政治教育工作的准确实施是企业经济发展, 以及其他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其对企业的发展与创新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向符合社会发展的各项要求。我国企业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 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影响, 所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必然要通过思政教育来完成, 以马克思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使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逐步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保持一致, 并逐步发展成为以科学发展、民族精神发展、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文化,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不断发展与创新[2]。

2.2 推动企业文化精神的建设

企业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主要是指企业正确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文化精神建设也呈现着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所以, 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时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发展环境、企业优势所具有的多样性。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漫长且复杂的工程, 不仅需要探究总结出科学合理的思政教育模式和方法, 还要使思政教育内容被广大企业员工所接受和认可, 从而让思政教育工作逐渐深入人心, 也使思政内容发挥最好的教育效果。首先, 要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进行透彻的分析和探究, 通过开展思政教育, 为企业文化精神建设赋予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力, 让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使事企业文化和产品不断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3]。其次, 还要通过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引导员工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从而为企业员工构建出勇于奉献、敢于创新、认证负责的良好的工作环境, 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以及健康全面的发展。

2.3 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论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是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 坚持尊重、理解的思政教育工作原则。在思政教育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对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价值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赞许, 利用科学的教学理论去提升职工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水平, 用正确的舆论来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思想价值观念, 从而培养和建立起一支四有职工退伍, 使职工能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在接受思政教育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 应该根据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制定出一套完整的, 能够被广大职工接受和认可的规章制度, 有效的规范职工的行为, 不断提升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职业素养, 逐渐的使员工能够自觉主动的去遵守和规范自身行为, 使每位企业职工都能够成为遵纪守法、品德高尚、思想坚定的员工。其次, 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也能够为员工专业素养和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条件, 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也促进职工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探究、敢于创新, 使每位员工的工作潜力和价值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从而让职工将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作为自身行为的指南,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 不仅能够引导企业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内容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各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重视起思政教育的开展, 从而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思想价值观念作为企业文化的关键部分, 对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制定有着直接的影响, 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 也有助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本文深入探究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开展思政教育的价值, 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思政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乾.思想政治教育对企业文化构建的价值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23 (02) :87-90.

[2]付志燕.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2.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8

一、“文化走出去”能增强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认同感

民族精神的认同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前提和基础。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 文化传播的穿透力越来越强, 跨境文化传播成为一个明显的社会现象。目前, 文化在国际政治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中的地位提升:文化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成为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目标。“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财富, 谁掌握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谁就占据未来全球文化发展的主导权, 谁就抢占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制高点。”[5]一些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 积极进行“文化争夺”和“文化渗透”, 这使得总体上处在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而且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加入WTO后, 思想文化渗透的渠道和机会进一步增加, 而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意图不死, 必然也会通过种种渠道加紧对青年大学生的争夺。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对付社会主义的《十条戒命》中说道:“一定要尽一切可能, 做好宣传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6]他们通过各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我们的主体思想, 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理想信念、道德伦理、民族认同感进行扭曲、侵蚀和消磨, 使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受到极大的削弱。增进大学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认同, 提高文化安全意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热点。文化外交可以起到激活国民的文化安全意识的作用, 而这种文化安全意识的觉醒成为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的重要发端。跨文化接触, 不仅是一个不断的吸收、借鉴别的民族的特色, 不断融入整个世界发展潮流的过程, 而且是自身的文化意识觉醒, 珍视民族文化, 使得本民族特色获得新的超越、新的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始终存在着两种相向运动的趋势:一种是逐步减少民族特色的过程和趋势, 一种是进一步展开民族特色的过程和趋势”。[7]国际化和本土化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跨文化的范围越广, 自身文化认同越强烈, 文化撞击力越大, 文化保护意识越强烈。近年来, 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 文化走出去促使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把民族精神, 特别是爱国的精神、团结的精神、自强的精神, 以及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和平的精神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积极挖掘自身文化的内涵, 开展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表达自己的文化情感, 演绎民族文化的精华, 民族精神认同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文化走出去”能激励青年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种文化实践, 是一定社会历史生活条件的反映, 民族精神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形成, 又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发展, 时代发展的潮流推动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每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 随着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 都对以往的民族精神进行了扬弃, 既保留其合理的精华的要素, 又依据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要求, 增添了新的内容。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跨文化接触, “国民要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比较中反观本民族所处的文化地位、文化氛围, 在确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同时, 要从民族的实际出发, 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文化背景中找到民族精神的时代基点, 融汇古今中外的文化精华, 培育新的民族精神”。[8]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培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民族意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以文化外交为媒介, 采取分析、鉴别、借鉴、汲取、利用的策略, 把他国文明成果如:民主法制、公平竞争、效率效益、信息公关、文明消费、照章纳税等观念和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 进行文化创新, 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 将是我们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捷径。

国际社会存在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国际犯罪等全球性问题不断加剧, 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目标, 我国文化外交所倡导的文化多样性与“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再一次使得“和”文化价值熠熠闪光。“早在17世纪初, 英国学者罗伯特·勃顿就在其著作中称赞中国人‘和平而安静’。上个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中国问题》一书中写道:‘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 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这种品质‘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 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9]当代英国学者汤因比认为:“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的技术文明手段, 同时又处于极端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 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10]民族精神的培育离不开文化的自信, 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和时代发展的认识和实践成为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部分。

三、“文化走出去能推动青年大学生弘扬民族精神

弘, 扩充、广大的意思。孔子曰:“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 (《论语·卫灵公》) 曾子则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民族精神的“弘扬”, 就是指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利用跨文化的传播发展文化外交, 树立和平和自由、讲信义、负责任、宽厚人道的文明国家形象, 本身就是一种民族精神的弘扬。青年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既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者, 更肩负着提升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历史使命。民族精神是在交流、探讨和提炼中传播的, 民族精神的弘扬离不开相应的文化环境培育。在网络信息时代, 现代传媒手段成为青年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据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与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共同发布的《2004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揭示:中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互联网, 占56.4%, 报纸、人际传播、电视分别占55.1%、53.1%和49.8%。现代传媒手段的开放性、便捷性, 尤其是互联网的全球性, 为民族精神的传播提供了一条新的重要发展渠道。青年大学生即使是不走出国门, 也能从国际信息传播中感受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一方面, 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对象, 台湾同胞、海外华人、亚洲各文化同源国的人民, 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都有深刻的理解、认同和热爱, 这种文

WENJIAOZILIAO

化情结在文化外交的引领下能涌动起一股文化浪潮, 与青年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产生互动, 将会使其得以大力弘扬。另一方面, 文化外交可以赢得外部世界对我们的理解和尊重,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将这种文化信息通过外部反馈传递给青年大学生, 必然会促使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 提高民族自觉, 提高自我文化修养, 主动提高文化素质和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为我国国际形象的树立再添光彩。

上世纪初, 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指出:“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 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11]2003年12月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 提出广泛开展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人类正处在社会急剧大变动的时代, 回溯源头, 传承命脉, 相互学习, 开拓创新, 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12]我们倡导:在“和而不同”的中国文化引领下, 以积极、进取、开放的精神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02-11-18.

[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0.42-43.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02-11-18.

[4]李忠杰.“三个代表”和世界眼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25.

[5]转白志斌.谭盛风.加入WTO与中国文化建议[J].学术探索, 2002, (1) .

[6]李忠杰.“三个代表”和世界眼光[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1.5.

[7]温宪元, 陈金龙.民族精神的实现途径[N].光明日报, 2003-5-6.

[8]李瑞环.和睦相处和谐共进——在英中贸易协会欢迎午宴上的演讲 (2002年5月28日) .[J]中国政协, 2002, (6) .

[9]姚申.东亚:经济、政治和文化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63.

[10]王国维.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7.56.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9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

1.“天人合一, 人际和谐”的文化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 它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 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而不能破坏自然, 反对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 反对片面地利用自然与征服自然。“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在生态问题上最经典的智慧, 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古老而科学的原则, 是我国哲学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易经》说, “乾道变化, 各正性命, 保合太和, 乃利贞。首出庶物, 万国咸宁。”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 唯尧则之, 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 其主张以“仁”待人, 也以“仁”待物, 即所谓“推已及人”、“成物成已”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庄子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荀子对顺应自然、利用自然更是有一段名言:“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传统文化提倡宽和处世, 协调人际关系, 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 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 守天则, 遵循自然规律, 才能达至天人王阳明说:“大人者,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概括起来, 他们的理论的共同点即在于“溶小己入大我”, 或“化小己为大我”。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2.“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的文化思想

自强不息精神包括艰苦奋斗, 勤学苦读, 励志自强等。《易经》中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君子以此为榜样, 要自强不息, 努力向上, 以便能够与天的这种气质协调一致。孔子积极倡导并实践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提倡人应当高远其志, 发奋向道, 不耽于衣食而无所用心。他在《论语》中曾经指出:“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礼记·大学》倡言“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也是反映了儒家日新不已、奋斗不止的人格观念的重要文字。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西伯拘盖里, 演《周易》;孔子厄阵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 著《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殡脚, 而论兵法;不韦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记载恰恰说明了中华民族愈是遭受挫折, 愈是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日新奋斗的文化精神, 可以被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及辩证法思想在中国人的生存态度上积极的价值渗透与塑造最集中的反映与结晶, 也是对中华民族整体人格状态的历史概括与准确写照, 它标明了传统文化中人的主体性的高度自觉。

3.“修齐治平, 国家为先”的文化思想

现代教育倡导要提高人的基本素质, 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教育讲求“德学并重”, 就要从“修身”做起。中国传统文化中特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大学》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德行为先, 求知学文为后。古人把修身提高到国家兴亡的高度, 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如《中庸》说:“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孔子说:“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自省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它强调了一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自律原则, 也高扬了人的主体性。

4.“讲情重义, 诚实守信”的文化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仁义忠恕、道德诚信、重情守义。《周易·系词上》说“一人同心, 其利断金”, 讲的就是朋友间心灵相通的巨大力量。《论语·坦仁》也说“夫了之道, 忠恕而己矣”, 就是要求人们要讲究忠贞和宽以待人。自从这一观点提出以后, 经过汉代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的发展, 到宋明理学得到进一步强化。诚信是儒家伦理文化的基本规范之一。《管子》就提出过“诚实”的要求, 强调“非诚实不得食于贾”;荀子也推崇“良贾”, 以为“商贾敦懿无诈, 则商旅安, 货财通, 而国求给矣”。在儒家思想影响下, 中国古代职业领域长期信奉“诚实守信”、“买卖公平”的行为准则, 同時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尺度。因此, “仁、义、礼、信”作为君了交友的重要原则无疑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急需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系。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内部结构完整, 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 既互补又协调, 能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准绳或依据。但是,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 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具有时代烙印和局限性。面对世界经济、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教育对象在价值趋向、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方面必然产生新的嬗变, 因而不免与传统文化思想产生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矛盾和冲突又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对自主意识的提升和主动选择性的发挥上。如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价值体系进步性的同时, 克服其消极性, 实现其自身的优化和现代化, 从而构建起符合时代精神的价值体系, 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 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

1. 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思想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 从人伦意义而不是从功利角度, 传统文化对道德的过份倾斜造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在传统社会中, 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 道德完善也一直是个体和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 强调对物质利益关注, 必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泛道德化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功利性的冲突与对立, 这是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一个焦点问题。

2. 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个体性是指在群体与个体、公与私的关系上, 主张突出个体的主体性。现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张扬的时代, 人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 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个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而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强调个体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 整体是目标, 是最高的存在;个人只有在被整体所包摄、消融中才有价值可言。而当前, 个体的生存需求、发展需求成为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社会个体的人生理想, 对此, 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 对传统文化思想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3. 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冲突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 在思维方式上追求“善”。求善的思维则重在制定规范、形成约定、讲究求同。要求众多的人有一个相同的思维指向, 这就造成了人们的从众、趋同的思维心理, 它通常以是否合乎规范, 是否与别人一致, 别人能否接受为思维前提, 处处遵守外部规则, 重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种思维方式就容易造成个体人格的不鲜明和个体行为的僵化保守。当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 多元的生活也带来了多元的思维, 人们已不再追随他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更追求一种个性化、有色彩、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从而形成传统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因此, 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必须对这种在思想上和理论上表现为推崇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有明确的认识和辨析。

以上冲突和表现是当前社会现实的反映, 也是人们诉诸新理念的体现。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要想有所为, 对这种现实是不能回避和不容忽视的。应当看到,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深化, 随着人们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和自主意识的提高, 这种冲突必然在现实生活中凸现出来。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 适应时代潮流, 因时而变, 因势而变, 积极更新观念, 善于因势利导。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才能在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把握中有破有立, 卓有成效。用中国传统文化重建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世界和精神世界,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李玲菘:中国文化的几个基本精神的历史作用及其现代价值[J].广州师院学报, 1998 (8)

[2]黄钊:中国道德文化[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4

[3]陈少岚:大学生思想教育[M].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5

[4]孟万金:中国传统德育观与当代西方德育观的比较[J].教育研究, 1992, (8)

[5]杜维明:儒家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1993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10

一、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思想道德素质居于人才素质之首。我国高校具有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建设的优良传统。以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让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客体转为主体,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寓教于乐功能, 提高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譬如,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和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研究会等。这些组织把专业相近、爱好相近的学生组织起来, 使之互相影响, 互帮互学。在这种组织中, 学生们变成学习的主体, 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 学生们还可以开展以爱国主义、形势政策、职业道德等为内容的知识讲座、形势报告会、专题研讨会等自我教育活动, 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兴趣, 从而培养其高尚的思想境界, 树立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大学生德育课的深化补充, 充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有效内化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赋予大学生一种文化意识。大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 置身于校园文化浓郁的氛围中,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人们希望到高校去深造, 与那里所特有的文化氛围分不开。校园文化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讲, 它甚至比一般的课程学习更重要, 塑造人格远比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在大学校园这个与社会接轨的实践环境里, 学生们摆脱了单纯受教育的地位, 转而以自我为主体, 在教育与自我教育中进行自我塑造, 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 有利于大学生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能够发展学生兴趣, 拓宽学生知识面, 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演说写作能力、自主自律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等综合技能。校园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 更是锻炼学生的试验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高校有目的地组织的一系列活动, 不仅可以陶冶情操, 增长知识, 更能锻炼自己。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就是对他们能力的检验和锻炼, 为他们走向社会和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校园文化在各高校中呈现出多样性, 表现形式更是丰富多彩, 如各校举办的科技文化节、文艺活动、体育竞赛等。此外, 网络文化的发展已经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 并使学生的个性特征更加明显, 这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逐渐弱化, 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方式。创新意识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 为学生提供发表学术见解的平台, 以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挖掘潜力、培养创新能力、增长才干、造就人才。在活动中要放手发动学生, 积极扩大参与面,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大胆工作。

四、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人际关系是一种以个性为基础, 反映个人情感和行为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的好坏, 影响一个人能否接受社会的教化, 形成社会所期望的品格, 成为一个社会人。和睦的人际关系, 体现了人们对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理想状态的追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和睦的人际关系是实现个人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 是感受自我存在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顺利适应社会的途径。对社会来说, 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的保证。在人际关系好的群体中, 人们会受到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公平正义等思想和作风的感染, 道德品质得到陶冶, 有利于人们在互敬互爱的相互关系中提高思想境界, 净化心灵, 使群体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 努力培养师生对人真诚坦率、谦虚宽厚、关心体贴他人、主动交往、合群等良好的品质, 才能在师生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形成团结互爱、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 这不仅有利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因此, 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从而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由于社会经历和经验的制约, 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与判断上往往受到社会局部的、眼前的或某些因素的影响, 导致他们在认知上发生偏差。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集体意识”将学校办学目标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目标和学生的成长目标, 将大学的主要任务内化为教师的教育、科研需求和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 将大学的办学导向升华为教师的发展导向、学生的成才导向, 使学校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并使学生在情感中生发出对校园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

六、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认同

大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一方面学到了扎实的知识, 一方面唤醒了主体的自我意识, 构建了一整套以实现社会的客观需要为参照系的价值标准、道德和行为准则体系, 形成了具有个性特征的自我。对整个社会、国家、集体赋有高度的责任感, 并最终以一个社会的建设者、改造者的身份走向社会、进入社会。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将道德规范逐渐内化, 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 用以指导约束自己行为的过程称为道德社会化。由于网络的普及及全球化的进程, 在大学生中存在着文化冲突的现象。校园文化的建设促使广大大学生接受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 达到对道德的认同, 自觉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从而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七、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

当代大学生都受过正规的基础教育, 是经过国家考试选拔出来的优秀青年, 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并且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个人的价值。这种需求与校园文化的群体意识相碰撞, 使校园文化发挥对价值取向、理想情操、道德规范的非正式约束功能, 成为约定俗成的评定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标准。校园文化积极、健康, 就能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加以正确引导, 使学生不断调节、改变自身的行为习惯, 逐渐形成与学校要求相适应的道德意识、是非观念。

八、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集体意识而非个人意识。大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活动, 受到特定群体意识的熏陶和影响, 就会在社会过程中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美国专家杰克逊认为, 校园文化在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过程中构成了“隐性课程”, 实际上强调的都是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功能。

摘要: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成才具有一定的价值: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个体的社会化;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关键词:校园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价值 篇1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价值

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价值,必须首先对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内涵是什么进行界定,以此为依托,价值探讨才能科学、到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科学内涵

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力保障。我们要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价值,就必须首先对自我教育的内涵进行界定。

当前对自我教育研究的学者数不胜数,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在不懈地进行自我教育的理论探索。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自我教育概念繁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一些观点:方法说。大多数学者把自我教育当作一种方法。即认为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主动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的方法。”

活动说。有的学者把自我教育看作是一种教育活动。祖嘉合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是个体根据教育主体的要求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等方式,提高和完善自我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反省说。这种观点认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是通过反省、反思、自我思想改造等自我修养途径,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理性思考水平;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途径,增强自身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为此,自我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自我反省的开展。

过程说。有的学者把自我教育看作一个过程。赵超凡在《简明政治教育辞典》中指出“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和自身修养,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克服错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基本特征: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对立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教育主体与客体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主客体则是统一的,即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自我既作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又作为自我教育的客体。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主性就是说自我能够通过独立的和理性的反思形成自己的打算和目标,自由作出决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即教育对象可以独立自主地确定自我教育的目标;教育对象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取舍和筛选;教育对象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对象对自己进行自我控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始终如一,坚持到底。

为此,本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界定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自觉接受先进思想和正确行为,通过思想矛盾运动,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促使自己的政治倾向和思想品德向正确方向转化、发展的教育活动。其实质就是充分发挥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自觉对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矫正,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品德水平。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自我教育的价值

古今中外许多学者都认识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对自我教育的价值有许多研究和论述。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自我教育,他指出:“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不教育!”

1.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的目、任务所采取的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和方式。它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针对性的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方法,其中自我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特殊性在于它具有“主体性”,是一个自觉的存在,具有选择的自主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通过启发、引导人们内心潜在的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消极的、被动的地位,把教育客体看作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转变人的思想,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为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用自身的理想、情操、知识去教育、影响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动思考教育者传授的思想,并在反省自身的思想道德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水平并付诸于行动。可见教育者的外部的作用必须经过教育对象的认同,转化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意识并付诸行动,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可见,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自我教育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没有实效性,一切思想政治教育都会没有任何意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注重外部的社会教育而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采用“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缺乏时代性、生动性和实效性,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规律和教育对象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所背离,不利于激发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在现代社会,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迅速觉醒,渴望摆脱约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选择、自我发展。为此,随着教育客体教育程度的提高和主体意识的增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激发教育对象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开展学习、研讨,以自我教育的方式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就体现了教育对象作为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培养了教育对象的自主发展、自主选择、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使主体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最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到实处并得到最大幅度的提高。

3.自我教育是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的内在需要

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因素影响的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过程,而是在客观外部环境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完成的,是两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教育对象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自身积极建构的过程。即一方面,教育对象在接受外部影响时,总是比照其原有的内部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对外部的影响进行审视,产生出关于外部影响的认识。另一方面,不断改组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特性,形成新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特性:或确认、接受外部影响,将其纳入原有的内部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特性,成为自身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或排斥、拒绝外部的影响,坚持自己原有的思想政治品德结构特性。可见,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教育对象在外部影响作用下,经过自身的体验、领悟、选择、实践等一系列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自身积极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教育对象的内因起决定性作用,最终要由其自身自觉地内化和外化才能完成,这一过程,任何人不能替代或强制。因此,要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离不开教育对象自觉、主动的修养和锻炼,没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参考文献】

[1]张彦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研究[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黄朝晖.论自我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

[4]郑新安.论自我教育的内动功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 篇12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价值导向的必要性 ( 一) 有利于为我国物质文明建设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渐从落后的经济体制中走出来,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几十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 因此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更新, 以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的发展, 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前进。事实证明, 经济的发展需要健康的社会环境, 而健康的社会环境需要诸如法制观念、道德观念、服务观念等市场观念来营造, 对现代市场经济的文化教育有助于这些观念的形成。大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由于其涉及面较广、形式多样以及通俗易懂等特点, 如果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就会对提高国民素质、营造健康、活泼的社会大环境大有裨益。然而大众文化的内容也较为复杂, 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存、精华与糟粕同在的局面, 为使大众文化能够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价值观对其进行引导。具体工作中, 要对落后的、过时的、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进行过滤和摒弃, 而对于有利于营造健康社会环境的观念要大力宣传和教育, 使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先进观念深入人心, 从而为物质文明建设营造出一个相对健康的社会环境。

( 二) 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这是提高全民素质, 并为社会主义建设储备后备力量的源泉所在。为了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 要求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智力、道德等素质, 这些外在的表现被认为是其内在素质的真实流露, 因此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进行正确引导, 以使这些必备素质转化为人们的内在意识, 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 就要大众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范围的文化普及, 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民间文化、家庭文化等, 为使纷繁复杂的大众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正面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大众文化建设中结合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教育, 使大众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价值导向的具体表现形式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和鼓励大众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方向的内容

社会主流文化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 其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我国社会主流文化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分别是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公有制, 同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其思想理论基础, 主流文化需要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挥其主导作用, 而且要引领其他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内容广、层次多, 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文化中都有与当前社会发展主流相符的内容,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大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 应当提倡和鼓励大众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方向的内容, 同时鼓励在符合社会主流方向的前提下传统大众文化与现代大众文化的有机结合, 使大众文化建设既能够体现经济价值, 又能够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抵御大众文化中的反文化观念

反文化就是否定、背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文化, 其中包括两种主要形式, 一是与主流文化不符, 但对主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是退步的、反动的、对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破坏和阻碍作用的文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众文化的多元化特点正在被放大,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底层文化, 其内容很多时候都会偏离主文化的方向, 这对于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可能造成改变,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对这些反文化进行科学分析, 从而抵御这些反文化观念的侵袭, 最大限度降低其产生的危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大众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而要想对大众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 提倡并鼓励大众文化中符合社会主流方向的内容, 同时抵御大众文化中的反文化内容, 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齐敏.试论大众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6) :118-120.

上一篇:北京晚报论文下一篇:复合腰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