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措施

2024-07-28

应急处置措施(精选12篇)

应急处置措施 篇1

摘要:在汽车普及的当今时代, 为了确保汽车驾驶的安全性, 本文对汽车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对遭遇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置措施提出了几点个人意见。

关键词:汽车,安全驾驶,应急处置措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汽车已经进入千家万户, 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但是随之也导致了很多问题, 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 安全驾驶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 针对行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也需要采取必要的应急处理措施。

综合上述情况, 所以对于汽车安全驾驶和应急处置措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 本文将结合实践, 对上述两个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

1 汽车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 其安全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驾驶人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汽车的性能、道路环境、自然条件等。

针对这些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主要因素, 本文对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如下具体分析。

1.1 避免疲劳驾驶, 保证精力充沛

通过综合分析近几年来交通安全事故的相关数据可知, 超过60%的安全事故都是由疲劳驾驶引起的。其中, 夜间驾驶的事故发生率远远高于白天, 需要引起驾驶员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在长途运输中, 驾驶员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 经常连夜赶路, 很容易出现疲劳驾驶。

同时, 如果驾驶员身体状况不佳, 或者连续驾驶时间较长, 也会导致疲劳驾驶。一旦出现驾驶员感到疲劳, 动作的协调性和操作的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 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所以为了保障行车的安全性, 应该避免疲劳驾驶, 保证驾驶的过程中有充沛的精力。

1.2 严禁酒后驾驶

目前, 我国的交通法规已经明令禁止酒驾, 一经发现, 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对酒驾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是因为近几年来, 由酒驾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越来越多, 而且后果往往非常严重, 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同时, 酒精中的乙醇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 会降低反应速度, 影响动作的协调性, 而且会丧失清醒的意识, 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行车风险, 导致车祸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驾驶员都自认为酒量不错, 喝一点不会有多大影响, 正是因为这种心态, 才导致车祸的发生。所以要保障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就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切忌酒后驾驶。

1.3 保持良好的心态

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与驾驶的安全性具有密切关联, 为了保证汽车的安全性, 需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消极情绪, 或者情绪的剧烈波动。在实际生活中, 能够安全驾驶的驾驶员的心态都比较积极, 但是违章驾驶的驾驶员, 普遍都存在消极心理或者负面情绪。因此, 驾驶员的心态和情绪也会对汽车的安全驾驶产生很重要的影响, 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 才能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除了上述原则和方法之外, 要确保汽车的安全驾驶, 还需要坚持如下几点:

1) 在出发之前, 熟悉道路情况, 尽量避开行车的高峰时段;

2) 在日常生活中, 要做好汽车的养护工作, 定期检查, 确保汽车处于良好状态, 每一个部分都能正常运转;

3) 杜绝超载行为, 避免影响汽车的操作性能, 减低对汽车零件的磨损。

2 应急处置措施

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一些紧急情况, 例如制动抱死或失效、爆胎、转向失控、追尾等, 对这些突发状况进行正确的应急处置, 也可以为汽车的安全驾驶提供可靠保障。一般来说, 应急处置措施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2.1 保持冷静, 切勿惊慌

如果汽车在驾驶的过程中遭遇突发情况, 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 提醒自己, 惊慌失措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只有时刻保持镇定, 冷静沉着的应对, 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 从而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2.2 及时减速, 控制方向

当汽车发生紧急情况时, 降低行驶速度, 并控制好行驶方向是最有效的处理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避让障碍物, 将损失控制在最低的范围内。当然, 针对不同的突发状况, 减速和方向控制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通常, 车速较低, 产生的损失也较少, 如果在低速行驶的过程中仍然无法避免撞车风险, 才会考虑采取转向避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 在低速行驶的状态下, 如果交通条件允许, 则会优先考虑采用转向措施来躲避障碍物, 规避追尾或撞车, 同时采取减速或者停车等必要措施。

2.3 坚持就轻处置的原则

这是发生突发状况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其主要内容就是, 首先要确保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 然后再考虑财产安全。因为生命是无价的, 再多的财富也无法和生命的价值相提并论。所以在处置突发状况时, 哪怕会造成财物损失, 也要首先保证生命的安全。另外, 在对事故的轻重程度、利害得失以及损失大小等危机事件的选择上, 也应该坚持就轻处置的原则。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本文从避免疲劳驾驶, 严禁酒后驾驶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三个方面对汽车安全驾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具体的分析, 然后对遭遇突发状况时的应急处置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只有保持冷静, 及时减速转向, 就轻处置, 才能降低损失。

通过上文的分析, 希望大家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坚持正确的驾驶方法, 进行安全驾驶, 同时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 迅速反应,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柯惠德.加强道路客运驾驶员安全教育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J].交通企业管理, 2012, (10) :74-75.

[2]王峻极, 高岩, 尤志栋.机动车驾驶人驾驶安全度评测系统[J].警察技术, 2015, (3) :60-65.

[3]唐歌腾, 任春晓, 黄李原.城乡道路客运安全与应急处置规范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5, (4) :63-73.

应急处置措施 篇2

1、当发生灼烫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将烫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轻微烫伤可用大量冷水冲洗至少30分钟,保护好烧伤创面,尽量避免感染;烫伤面积较大或程度较深的应用干净的妙布敷盖患处,进行简单包扎,尽快转送医院。

2、在除去伤者衣物时注意不要生拉硬扯,以免造成组织二次损伤,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创面避免转送途中感染。

3、救护时切勿在伤者创面上涂抹有颜色药物,以免影响对烧伤程度

4、烧伤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躁动,应尽量少用镇静止疼药物,避免掩盖病情变化,还有可能导致休克。

5、气道吸入性损伤的患者应立即治疗,解除气道梗阻,使其保持呼。

6、火焰烧伤: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用就地打滚、水浇、衣被敷盖等方法灭火,切忌站立喊叫或奔跑呼救。

7、物流烫伤:高温物料烫伤时,应立即溥除身体上附着的物料,必要时脱去衣物,然后用冷水冲洗,如贴身衣服与伤口粘在一起时,切勿强行撕脱,以免伤口创面加重,可用剪刀剪开衣服,慢慢脱去。

8、对烫伤严重者应禁止大量饮水,以防休克;口渴严重时可饮盐水,以减少皮肤渗水,防止感染。

9、如受伤人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就地抢救。步骤为: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在抢救过程中,要每隔数分钟判定一次,每次判定时间均不得超过5~7S,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事故发生立即拨打公司应急值班电话:***如人员受伤较重拨打急救电话:120。

煤矿供电问题预防及应急处置 篇3

关键词:煤矿供电;安全问题;预防;应急处置

供电系统是煤矿开采的主要动力,在电力的供应过程中极易引起矿井瓦斯等危险气体的爆炸,从而导致人员财产的巨大损失。目前,我国的大型煤矿较多,煤矿内的供电负荷也越来越大,由供电引发的安全隐患增多。因而分析煤矿供电的问题,并提出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供电安全隐患,减轻损失。

一、煤矿供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供电系统本身存在的问题。(1)供电设备陈旧,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对于一些容易生锈、腐蚀的装备没有做到定期的检查处理;对一些固定的设备没有做到定期的校验,如电压表、压力表。(2)供电距离过长,供电系统稳定性较差:随着煤矿开采的进行,供电线路距离逐渐增大,从而使得原有电线超负荷运行,容易引起火灾,导致煤矿瓦斯、煤尘爆炸,造成安全事故;供电系统不稳定源于变压器、环境温度等因素的作用,系统波动较大,功率变化较大。

2、供电系统管理不完善。(1)相关人员技术素质较低:较多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薄弱,技能水平偏低,学习能力也较差,对日益发展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电气设备不甚了解,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电源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低,对岗位责任制度和操作规范不落實,从而导致在供电这个安全生产的结点上出现了巨大的管理真空。(2)供电管理制度不完善:煤矿一旦发生严重供电事故,将造成全矿井停电,通风、排水、提升系统都将因失电而无法工作。大部分供电应急预案却都未明确写出应该如何去做,这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有的应急预案过于简单不能够指导现场在发生事故时如何操作。(3)煤矿供电安全管理投入少:每一设备都有自己的使用寿命,设备功能也有自己的使用率。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大型的,对经济和生命安全都带来一定隐患,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生产设备的投入必须是及时的、科学合理的。避免因设备年限过久。

二、煤矿供电问题预防措施

1、预防措施。(1)加强前期的规范化管理和检修。在选择设备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自身煤矿开采的设备;从设备的验收到最后的应用维修等各个过程要做好详细的资料,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加深对设备的认识;安装新型的设备时,要以一定的质量为标准;淘汰不合格设备,避免不稳定因素;设备安装后,全方位的进行检测,合格后进行验收;试用正常后再投入使用;对使用中的电气进行不定期检测,建立日常检测制度;请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供电系统的实际承受能力和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各个保护值进行认真的计算,从而使保护数值最大限度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保证相关用电设备和供电系统的正常,进而维护煤矿的正常生产。(2)加大安全设备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供电安全管理涉及诸多方面,在加强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足够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所以企业要树立长远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眼前利益。而应增加资金投入,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不断学习新技术,进而确保供电管理安全。对老化、落后的设备进行换代;对保护设施不够齐全的设备,及时做到升级改善,加强保护力度,更换不符合要求的设备;根据施工开采的具体情况对设备进行改造,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效率;优先采用先进的系统装备、先进的检测系统以及大功率采煤机。(3)强化煤矿供电安全观念。煤矿供电系统一旦中断将影响整个煤矿开采工程的进程,且易引发安全事故。因而,供电的安全思想必须贯穿到整个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从领导层面重视供电安全,加强供电安全制度建设,加强供电安全宣传教育,同时责任到人,重视落实。(4)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影响着整个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相关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聘请相关专家对技术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针对高精尖设备,请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掌握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积极重视员工的再学习能力,在整个行业中创造一种积极学习的气氛,并通过举办知识竞赛、技术比武等形式来提高员工的能力。(5)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供电管理中存在着很多風险,究其原因,大多都是人为因素。如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不足、缺乏责任心、不按照规定操作、制度难以落实等,最终都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所以,在提高供电安全管理水平时,提高人员素质是一个重点。特别是引进新设备和新技术时,企业应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培训,尽快熟悉设备性能,并能够熟练操作。同时要普及相关知识,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增强责任心,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每一项操作,确保各项工作安全稳定地开展。

2、应急措施。矿井供电系统中断时,由相关单位值班人员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同时,由相关单位安排跟班领导及专职电工赶赴现场,同时组织人员分批巡查线路,巡查人员发现故障点后立即汇报,并及时排除故障点。另外,相关单位应做好应急保障,包括技术保障、物资保障和人员保障。制定煤矿供电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按预案进行演练。

三、结语

煤矿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与煤矿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相关部门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对煤矿供电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应对煤矿供电问题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永昌.煤矿供电隐患治理的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1).

应急处置措施 篇4

关键词:船舶失控,应急处置,预防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间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船舶运输作为贸易运输的一种大宗模式,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国际贸易运输黄金水道的长江航道,船流密度大,航道弯曲、水文条件恶劣,航行船舶容易因人为或设备故障因素引发失控,给水上交通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2010年长江南通段,船舶机器故障及失控占总险情数的12.43%,受恶劣气候影响,这一数据2011年上半年更达到惊人的29.3%。精确分析船舶失控原因,并如何在突发性故障后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显得极其重要。

1长江航道船舶容易失控的原因分析

1.1 外在交通环境复杂

外在复杂的交通环境虽不是导致船舶失控的直接原因,但它却是诱发船舶失控的一个重要原因。

①长江航道蜿蜒曲折,分支水道众多,航道环境复杂,同时船流密度大,每天往返船舶达数千之众,船舶交汇、追越情况频繁,加上一些小型船舶违规航行,随意调头转向、长时间占用主航道行驶等,为有效避让,一些船舶不得已频繁用车、用舵,导致船舶超负荷运作导致出现异常情况。

②长江水文条件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水位低,船舶航行中富余水深偏小,使得船舶航行阻力增大;船尾伴流增强,船体振动变大,设备损伤加剧,引发异常情况。

1.2 船舶内在设备故障

船舶设备故障是导致船舶失控的主要原因,据统计每年长江内船舶失控因其本身设备故障导致的占总失控船的90%以上,设备故障引发失控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船舶电力系统故障

船舶电力系统是船舶的原动力,当船舶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全船失电时,船舶主机会因主机滑油泵、淡水冷却泵停止运行,滑油、淡水压力下降,主机安保系统自动开启保护而停车,使船舶失去动力,舵机系统也因而停止运行,船舶失去操纵性进而失控。

②船舶主推进系统故障

主推进系统即主柴油机系统,它是船舶的心脏。航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气控元件因年久失修老化,在频繁操控过程中骤然失效,使主机失去操控;主机燃机因活塞磨损导致压力不足或者柴油雾化不够,从而无法点火启动等。

③船舶舵机系统故障

舵机系统是航行船舶的方向盘。舵机系统故障主要有:控制系统故障,驾驶室指令不能及时被舵机执行;液压控制阀卡死,舵机不能转动;舵机系统液压油泄漏,舵机动作不灵活。

1.3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导致长江内船舶失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①近年来由于航运企业发展过快,放松对船员的培训,导致部分船舶设备无法得到高质量的保养和维护;部分船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急反应能力不足。

②由于进江海轮数量急剧增加,引航人员相对不足,为平衡供求关系,部分引航机构放松对引航员培训,导致部分人员业务水平退化,或过度分派引航员任务,使得引航员疲劳作业;部分引航员为尽快完成工作,频繁用车、用舵,甚至长时间使用快车,使船舶超出承载负荷。

2长江航道船舶失控的应急处置

长江内船舶失控对航道影响巨大,所以在船舶失控后合理的处置显得非常必要,处理得当,就可避免事故发生,处理不当,会导致事故发生。

2.1 船舶自身采取措施

①船舶失控后应第一时间向当地海事部门报告。

②船舶失控后应速按规定悬点信号、灯号、并使用声号、VHF等一切手段警告附近船舶,同时保持正常了望。

③尽可能把船舶引向上风上流的安全水域,以延缓船舶被风流压向危险区域,从而争取应急时间。

④根据船舶态势决定用锚。若时间、条件允许,应淌航或拖锚至宽敞无险地点锚泊,如情况紧急则应抛双锚行动。

2.2 海事部门采取措施

①立即通过VHF发布船舶失控信息,并将失控船舶设置特殊标志,可能情况下指定专人对其进行重点监视。

②快速就近组织海巡艇到失控船舶附近进行通航秩序的维护和疏导,必要时开展交通组织,实行单向通航。

③根据船方需求有效组织拖轮到现场实施救援,情况紧急时直接组织拖轮等救援力量前往救助。

④根据船舶基本情况(如:船长、吃水等)合理安排合适水域供失控船锚泊、检修,并视情况组织海巡艇维护失控船至安全水域。

⑤在船舶故障修复开航后,应组织安检人员进行开行前检查,并将该船失控信息流转沿途海事部门,对该船进行重点监视。

3长江航道船舶失控的预防措施

3.1 海轮进江或开航船舶采取的措施

①海轮进江后因交通环境恶化、船舶吃水增加影响,应尽可能换用轻质燃油。轻质柴油具备以下优点:热量值更大,更易雾化,使得船舶动力增大,可操作性增强;能够充分燃烧,更少结炭,减少对船舶气缸、阀门及控制元件的磨损;含水量更少,减少对设备的腐蚀等。

②海轮在进江或开航后在重点时段航行或者通过复杂航段时,船长、轮机长应亲自上岗。有利于:江面突发情况的合理避让,船舶突发故障的应急处置;在引航员不慎发出不合理指令时,船长能及时予以更正。

③海轮进江或开航后应及时根据气象、水文、交通环境等情况调整船速,使用安全航速。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6条规定:安全航速是每一船舶在任何时候都应使用的一种航速。使用安全航速有利于:随时采取适当和有效的行动以避免碰撞;在与当时环境和情况相适应的距离以内把船停住。

④海轮在进江前或开航后应加强船舶设备检查,重点检查:主辅操舵系统和应急舵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各应急阀门是否有效;各管系是否泄漏特别是供油管系;备用发电机能否顺利启动和并网运行等等。

⑤对于经常进出长江的船舶,船长除按国家规定完成公司组织的演习外,还应定期组织船员进行船舶失电、主机停车、舵机失灵等演练,并对可能导致各种故障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便在船舶失控时,各人员不慌不乱,有序采取应对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船体,并快速恢复船舶的操纵性能。

3.2 船公司或引航机构采取的措施

各航运公司和引航机构应强化人员培训,提高船员和引航员自身素质,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船舶失控。

①各航运公司和引航机构应定期加强对船员或引航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筑牢船员的理论知识体系。

②各航运公司应制定船舶应急演习计划,并督促船员定期开展应急演习,特别是在船舶有高级船员变换后。

③引航机构应培养引航员良好的操船习惯。引航员在到船之后,应主动了解船舶的操纵性能,包括转舵能力和主机的启动、倒车的能力。对操纵性能较差的老旧船舶,引航员在实际操纵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指引,减少不必要的用车。

3.3 海事部门采取的措施

海事部门应强化失控船舶安全监管,督促船舶落实船舶安全检查,从而达到预防船舶失控的效果。

①对于停航、修理时间超过15天的船舶,办理出港手续时应要求提供厂方或船方的主、辅、舵机效用试验结果。

②对于申请进江国际航行船舶中客船(旅游船)、散化船、液化气船、废钢船及船龄超过15年以上的其他船舶,要严格执行国际航行船舶进江前安全技术状况申报制度。

③将12个月内在长江失控2次以上的船舶纳入重点监管船舶范围,到港后加强检查,对于12个月内在长江失控3次以上的船舶应禁止进江。

4结束语

船舶失控险情的应急处置和预防预控,是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船舶防碰撞防泄漏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内容。加强失控险情对策的研究,全面落实预防预控措施,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有效遏制船舶失控险情的发生,从而,全面提升海事管理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航运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J].Internationalsafety management code).

[2]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J].(convention on the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1972)

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篇5

一、道路交通事故应急处臵措施

应急处臵工作原则: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各司其职、整体作战、发挥优势、保障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应急要点>>>

●遇到道路交通事故,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冷静,利用电话、手机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应拨打12122)和120急救中心报警电话。

●报警时要说清发生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的大致情况;在交通警察到来前,要保护好现场,不要移动现场物品;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当事人不要与车方私了,以免事后伤情恶化,后患无穷;遇到肇事车逃逸时,要记下车牌号码、车身颜色及特征,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举报,为侦破工作提供依据和线索。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时,应在故障车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臵警告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应急车道内,并迅速报警。

●遇有交通人身伤亡事故时,在无人救助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将伤者移至安全地带,以免再次受伤;暴露的伤口要 1 尽可能先用干净布覆盖,再进行包扎,以保护好伤口;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如三角巾、手绢、布条折成条状缠绕在伤口上方,用力勒紧,可以起止血作用。

专家提示>>>

◆行人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禁止跨越双黄线横路。在没有上述设施的路段,要注意观察道路车辆情况,注意避让来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通过。

◆行人横穿马路时,不能斜穿猛跑。过马路要先看左后看右,确保安全再通过。车辆临近时不要突然横穿马路。

二、驾驶员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通常情况下驾驶员遇到突发性交通事故时,表现有三:一是突然发生交通事故,在现场束手无策,贻误抢救的时机,加剧不应有的后果。二是不知保护原始现场,使肇事现场很快被破坏,给事故现场的勘察及正确处理造成困难。三是由于私心严重和缺乏法制观念,还存在肇事后自己“私了”和肇事后逃跑的情况,带来很多“后遗症”。

驾驶员对事故现场应采取的处臵方法是:

1、立即停车。凡是发生交通事故都要立即停车,肇事后逃跑,甚至臵伤亡人员或国家财产于不顾,只为逃脱个人罪责而跑掉,是严重违犯法律法规的行为,也是极不人道的违反社会公德的恶劣行为。事实上,在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现代公安手段面前,跑是跑不掉的,只能躲避一时,结果是受到法纪的加重处罚,所以驾驶员肇事后必须马上停车。

2、立即抢救伤员和物资。停车后应首先检查有无伤亡人员,如有死亡人员,确属当场死亡而无丝毫抢救希望者,应原地不动,用草席、篷布、塑料布等物覆盖。如有受伤人员,应拦截过往车辆,送就近医院抢救,同时要用白灰、石头、绳索等和将伤员倒位描出。如一时无过往车辆,应马上动用肇事车将人送往医院,并且要留人员看护现场,将肇事车各个车轮的着地点以及伤员倒位描出。在抢救伤员中,如 伤员身体某部位正压在车轮下,要注意不能用驾车前进或后倒来抢救,正确的做法是用千斤顶把车轿顶起,将伤员救出。

若无人伤亡时,应迅速抢救物资和车辆。如属贵重物资或危险物品,继续滞留现场会造成更大损失或危险时,应及时组织抢救转移,同时应标出物体的位臵,如属一般物资,可以待现场处理完毕后再行处臵。

3、保护原始事故现场,保护现场对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事故情况,正确处理事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无论现场对已是否有利,都不应破坏、伪造,同时要制止对方伪造现场的企图。

现场保护的内容有:肇事车停位,伤亡人员倒位,各种碰撞碾压的痕迹,刹车拖良,血迹及其他散落物品均属保护内容。

现场保护方法是:寻找现场周围的就便器材,如石灰、粉笔、砖石、树枝、木杆、绳索等。设臵保护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对于过往车辆,应指挥其在不破坏现场的情况下,从旁边或绕道通行,实在无法通过或车辆通行可能使现场受到破坏和危及安全时,可以暂时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待交警对现场勘察完毕后再行疏通。

4、及时报案,在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及时亲自或委托他人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报案,在城区应向管辖该区域的交警中队或支队报案,在县区应向该县交通警察大 队报告。然后向本单位领导或有关业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肇事地点、时间、报告人的姓名、住址及事故的死伤和损失情况,交警到达现场后,一切听从交警指挥且主动如实地反映情况,积极配合交警进行现场勘察和分析等。

以上这些对事故现场处臵的一般方法,在具体情况下可灵活应用,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为及时、准确地处理交通事故创造条件。

公司基层领导如在现场,应立即组织人员按上述步骤抢救伤员、物资,并保护好现场;如不在现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亲赴现场,除组织抢救工作,保护现场,维护秩序外,要主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经过,协同有关部门进行妥善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护肇事驾驶员的安危。如驾驶员已经受伤也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如无受伤也要注意保护或暂时回避,以防受害者或死者家属因过分悲伤而伤害肇事驾驶员。

三、交通事故防范手册

行人交通事故

行人是交通事故中的弱者,极易受到伤害。应急要点:

●行人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警,并记下肇事车辆的车牌号,等候交通警察前来处理。

●行人被机动车严重撞伤,驾车人应立即拨打110、122报警,并拨打120求助,同时检查伤者的受伤部位,并采取初步的救护措施,如止血、包扎或固定。应注意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抢救。

●行人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在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立即报警。

●遇到撞人后驾车或骑车逃逸的情况,应及时追上肇事者。在受伤的情况下,应求助周围群众拦住肇事者。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伤者很可能会脊椎骨折,这时千万不要翻动伤者。如果不能判断脊椎是否骨折,也应该按脊椎骨折处理。

专家提示:

●行人横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过人行横道时还应先看左后看右,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迅速通过。●行人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不得扒车、强行拦车或实施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行为。

●学龄前儿童、精神疾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出行应有人带领。

●严禁在机动车道上兜售物品、卖报纸、散发小广告等。●不要在街上滑旱冰、踢足球等。乘车意外事故

乘车意外事故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应急要点:

●乘客在车内闻到烧焦物品的气味或看到有不明烟雾时,要及时通知司售人员。司售人员有责任停车检查,将乘客疏散到安全区域,并做到有序撤离,同时照顾和保护老人、妇女和儿童。

●司售人员应在后面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臵专用的警示标志。

●司售人员应安排乘客免费换乘后续同线路、同方向车辆或者另调派车辆。

●乘坐公交车遇到火灾事故,乘客应迅速撤离着火车辆,不要围观。

●公交车辆运行中,乘客如发现可疑物,应迅速通知司售人员,并撤离到安全位臵,切勿自行处臵。

●出现伤亡情况时应及时拨打110、120救助电话。专家提示:

●发生乘车意外事故,切忌惊慌、拥挤。应及时报警,并服从司售人员的指挥,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不要让儿童在行驶的车内跑跳、打闹。非机动车交通事故

驾驶非机动车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非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行驶。

应急要点:

●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事故后,非机动车驾驶人应记下肇事车的车牌号,保护好现场,及时报警。如伤势较重,要记下肇事车的车牌号并报警,求助他人标明现场位臵后,及时到医院治疗。

●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后,在无法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况下,应迅速报警,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如当事人受伤较重,应求助其他人员,立即拨打110、122报警,并拨打120求助。

●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后,应及时了解伤者的伤势,保护好事故现场并报警。如伤者伤势较重,在征得伤者同意的情况下,应迅速求助他人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专家提示:

●骑自行车时,不要抢行、猛拐、争道,不要在机动车 道内行驶,不要打闹。

●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人行横道时,要注意避让行人;停车等信号灯时,不要越过停车线;拐弯时要伸手示意。

●通过铁路道口时,在火车到来前,自觉停在道口停止线或距道口最外侧铁路5米以外处。

机动车交通事故

“十次事故九次快。”驾驶机动车时,必须“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靠马路右侧行驶;严格遵守机动车通行规定、载物规定、载客规定、行驶速度规定、停车规定;听从交警指挥。”

应急要点: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50米至100米处设臵警示标志。

●造成人员伤亡时,驾驶员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拨打110、122报警。

●因抢救受伤人员而需变动现场时,应标明事故车和人员位臵。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当事人应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专家提示:

●不要驾驶有机械故障的“带病车”上路。

●驾驶旅游车辆或在山区公路行驶时,要选派驾驶经验 丰富的司机。

●禁止酒后驾车,禁止非司机驾车,禁止驾驶中打手机,不要疲劳驾驶。

●通过铁路道口时,要主动避让火车,坚决杜绝强行、闯行通过道口的行为。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

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快,驾驶员的动态视力会降低,视野变窄,判断能力减退,平衡感觉也有所变化,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应急要点:

●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拨打110、122报警电话,清楚表述案发时间、方位、后果等,并协助交警调查。

●有死伤人员的交通事故,应先救人,并立即拨打120。●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臵警示标志。

●车上人员应迅速转移到右侧路肩上或者应急车道内;能够移动的机动车应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应急车道或服务区停放。

专家提示:

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置探讨 篇6

摘 要:高速铁路是我国铁路交通运输中的新兴产品,它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客运运输状况,并显现出高速度、高密度、大运量的特点和优势,我国在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进程中,高度关注高速铁路的安全与稳定,然而,同时,由于其高速的特点,也不可避免地有突发的意外情况,这些突发的高铁运行意外情况,对人们的财产和生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需要探讨高速铁路在非正常状况下的应急预案以及处置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使高铁快速有效地进入到正常状态之中。

关键词:高速铁路;非正常;应急;处置

中图分类号: U2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89-2

0 引言

高速铁路舒适、整洁、温馨的服务已经成为了现代人们的一种享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高铁的方式出行,然而,在高速铁路为人们带来方便和舒适的过程中,如何保证高速铁路在非正常状况下的运行安全,并使人们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天气异常、设备故障等引起的高速铁路运行紊乱,便会导致旅客的滞留和换乘等,因而,为了确保高速铁路旅客的顺畅和安全出行,高速铁路客流组织需要拟定相应的非正常状况的应急方案,采取应当的协同机制,根据一定的原则加以处置,从而发挥其正常的功用。

1 高速铁路突发的非正常情况的诱因及其分类

中国高速铁路的高速度、高密度特征也蕴含风险,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之中,要分析高速铁路突发的非正常情况的原因,对于各种影响安全的因素要加以严格的控制和管理。高速铁路的突发非正常情况会对正常的运输和生产秩序造成较大的安全威胁,并会对人员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它的诱因是多方面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①人为诱因。这是直接导致高速铁路突发非正常情况的因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它来自于铁路内部员工因素以及外部群众因素,对内部的员工要进行培训和教育;对于外部旅客携带的“三品”要严格盘查。

②设备诱因。这是指高速铁路运输设备自身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导致的安全问题,这些设备的非正常状况包括:运输线路、车站、信号设备、机车车辆、通讯设备等,它们会导致高速铁路出现突发的设备故障问题,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

③环境诱因。这里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内部环境主要是指高速铁路运行的作业环境和高速铁路的文化环境,外部环境则是指自然不可控的因素如:自然灾害、恶劣气候、季节变化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

④管理因素。这是指引发高速铁路的安全组织结构体系不够完善、安全技术保障的因素等,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之中,任何细微的环节都会导致突发非正常状况的发生。因而,管理因素是不可疏忽的内容。

2 高速铁路突发非正常状况下的应急处置管理模式

对于高速铁路突发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与管理模式,要关注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四个阶段的应急处置环节,这也被称为高速铁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管理的“四阶段”模型。其中:①预防。是在突发非正常情况之间对潜在风险的预测和整治工作,注重对危险源的管理和预防预警管理,着重对危险源的排查和监测,并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②准备。这是以潜在的突发非正常状态而采取的应对准备工作,注重对应急预案的拟订和演练、应急资源的调配和准备等。③响应。对于突发非正常情况下,各个铁路部门的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是关键和核心,重点在于应急预案的紧急启动、实施救援、资源的调配、信息的及时发布和宣传等。④恢复。这是在应急处置之后的善后处置内容,要对突发非正常状况进行损失评估,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并以恢复正常的运营秩序为目标。

3 高速铁路突发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策略

3.1 突发非正常情况下客流的长时间滞留应急处置

造成客流的长时间滞留非正常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备故障或者天气的原因,导致始发客流大量滞留;还有由于列车的上座率极低而取消列车运行航班的情况,以及中间站客流量较大而使车票售完的现象。

对于上述原因造成的非正常状况的应急处置措施,要根据旅客的持票情况、乘车预期等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应急处置:

①暂时停止售票。对于在白天长时间停滞的客流突发情况,可以根据客票的销售情况进行处置,可以暂时停止售票,优先保障滞留人员先行上车。

②拟定临时运行图,延迟发列车并增添中间临时依靠站。如果突发非正常客流迟滞的时间较晚,可以拟定临时运行图,延迟发放该辆列车,并临时调整这辆列车的中间停靠站。为了安抚车内人员的情绪,延迟发放该辆列车的时间不能过长,通常为3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为宜。

③启动突发应急状况下的高峰列车运行线路。在突发非正常状况下的客流停滞与高峰线贴近时,则可以启动该高峰列车运行线路,采用联动协同的计划,确保安排妥当。

④启动热备车底。由于人们对于高铁运输的大量需求,当客运运输任务较紧且无车底可用时,可以启动热备车底,对于热备车底与原车底类型不同而产生座位号无法对应的情形时,则要做好规划,让旅客有心理准备。

⑤更换车底交路。列车晚点而导致车底拼接不成功,则可以更改车底交路,如:用预先到达的列车接续原计划的列车,以解决旅客滞留的问题。

⑥引导旅客退票或改签。对于列车无法进行应急处置的旅客,则可以引导他们进行退票或改签手续,对于低级别席位改签为高级别席位时,无须补票;对于高级别席位改签为低级别席位时,则要运用差额退票机制保障旅客的利益。

3.2 列车运行区段缩短的突发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置

在列车遭遇突发的地震、泥石流、风沙等自然灾害时,会导致列车的运行线路中断,这就会使旅客的运行区段缩短,影响旅客的正常出行安排。因此,列车要调整其列车的车次、线路、时间等,并发布公告,使旅客根据相关的信息选择自己的出行安排,进行各自的调整,同时,列车还可以通过12306客服热线,办理这些突发非正常情况下的旅客退票手续。

3.3 市内交通受阻而无法与高铁接驳的突发非正常状况的应急处置

这是在列车大面积晚点的情形下或者市内交通受阻而使旅客无法正常接驳时,就要进行应急处置,客运工作人员要进行客流旅客的监控和引导,疏散和安排旅客尽快采用其他的交通方式,并且同时联系地铁、公交、出租车等方式实施接驳救援。

3.4 高铁换乘接续失败的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对于因高铁晚点而使购买了联程票的旅客无法实现正常的换乘接续,就要对这些旅客进行指导,要及时掌握换乘旅客的数量和去向,做好应急预案,并要尤其关注“独门车”换乘的旅客,重点安排他们的接续列车车次和时间。至于同站换乘的旅客,则可以进行灵活的处置和安排,根据接续时间的长短进行不同的处置,如:接续时间长于30min的旅客,可以让他们先出站再换乘;接续时间短于15min的,就无法出站再换乘,而要安排专人引导他们沿站台楼梯反向进入,实现最快的换乘;接续时间短于5min的旅客,则尽可能改变列车的停靠股道,使他们进行同站台换乘。

3.5 春运特定时期的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

对于春运的高峰特定时期的客流应急处置,要启用“绿色通道”,为特殊人群提供优先的进站、候车的服务,并做好车站的秩序维护和乘车引导等,防止人员拥挤而出现混乱无序的状态。尤其要做好春运期间的安检工作,引导旅客提前2小时持票进站,确保旅客的安全和有序。

3.6 信号设备突发故障的非正常状况下的应急处置

要利用各种监测终端,对信号设备的故障影响信息进行全面的收集,还要加强对高铁故障处置的统一协调指挥,坚持“三快一慎”的原则,对故障进行有序的分析和判断,并使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置准备常态化,确保故障设备的处理准确和到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运行安全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它是关系民生安全的重中之重,要根据高铁运营的不同突发非正常情况,进行不同的、果断的应急预案处置,对于典型性的非正常情况要采用不同的应急策略,从而使高铁的运行更为安全可靠。

参 考 文 献

[1] 程晓卿,贾利民,秦勇,张颖.铁路应急管理研究[J].铁道学报,2012(03).

[2] 郭风东,李涛.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保障体系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1(09) .

液氨泄漏应急处置 篇7

危险性分析

在常温常压下, 氨是一种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如加压易被液化为无色液体。氨分子量为17.03, 其气态比空气稍轻, 易扩散, 易溶于水。

1. 液氨的危险性类别

根据GB 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和《危险化学品目录 (2015版) 实施指南 (试行) 》 (安监总厅管三〔2015〕80号) 的分类信息表, 液氨属于第2.3类毒性气体, 急性毒性-吸入, 类别3*;其次, 危险性为腐蚀/刺激性,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为1B,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为1;氨还属于2类易燃气体, 但参考GB 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附录B, 氨的易燃危险性只是在满足密闭有猛烈火烧的条件才显示出来。

2. 易扩散特性

氨常温下为气态, 一般通过常压冷却到-33.4℃或常温加压到1.554 MPa, 转化为液态。通常是常温加压, 液态储存。液氨泄漏到空气环境中, 迅速膨胀气化, 随风飘移并扩散, 在下风向形成有毒气团。当液氨在密闭空间泄漏后不易扩散, 并可能在密闭空间内积聚, 达到爆炸极限。

3. 毒害特性

根据原卫生部《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2003〕142号) , 氨属于高毒气体, 主要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人体。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灼伤。人体吸入氨气后, 对其鼻、喉和呼吸道都有刺激性, 严重的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和发声困难, 以及呼吸道黏膜脱落, 可造成器官阻塞, 导致窒息。如吸入高浓度的氨气, 还可能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引起肺水肿。不同质量浓度的氨气对人体的急性毒害影响见表1。

4.燃爆特性

氨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11%~14%时, 遇到明火即可燃烧, 当空气中氨浓度达到15.7%~27.4%时, 遇到点火源会发生爆炸。实际上, 由于氨的易扩散特性, 其在敞开的环境中, 很难达到爆炸极限。但如果氨气泄漏后并在密闭空间积聚, 遭遇明火点燃, 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如2013年6月3日, 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发生火灾事故, 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 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 大量氨气泄漏, 并介入了燃烧, 引起了氨气火灾事故。

5.环境危害

液氨泄漏会迅速气化, 严重污染空气。液氨泄漏应急处理生成的氨水大量流散到土壤中, 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破坏土壤的酸碱度, 严重影响耕种。氨水流散到河流、湖泊等, 还可造成水体污染。

防护与隔离

1.初始疏散的隔离距离

抢险人员没有到达事故现场前, 被困企业应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区域, 并禁止车辆通行, 隔离区域应严禁烟火。液氨泄漏的初始疏散隔离距离见表2。

2.防护区、隔离区的设置

抢险人员到达泄漏现场后, 可根据液氨的泄漏量, 救援现场的气候条件, 如风向、风力大小, 以及地理位置, 并尽快设立隔离区, 隔离区一般分为初始隔离区、防护区和安全区, 防护区和隔离区的初始设置可参考表2给出的数据, 并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及侦测结果做出适当调整, 其调整依据可以AQ/T 3046—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附件H给出的参考数据。同时, 在防护、隔离区要设置警示标志牌, 并设立警戒人员, 禁止车辆以及与事故无关的人员进入。

3. 人员疏散参考标准

安全标准AQ/T 3046—2013《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的附件H给出了现场救援中实时浓度监测的划分原则, 其包括3个浓度范围限值, 以此作为人员疏散撤离的标准。表3是氨气的3个浓度限值。

其中, ERPG-1是人员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约1 h, 除短暂的不良健康影响效应或不当的气味之外, 不会有其他不良影响的最大容许浓度;ERPG-2是人员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约1 h, 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恢复的伤害的最大容许浓度;ERPG-3是人员暴露于有毒气体环境中约1 h, 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的最大容许浓度。

此外, 液氨泄漏时, 人员疏散可以按照4种浓度限值实行:空气中氨气浓度的侦测数值超过ERPG-3, 作为严重危害区域, 立即组织该区域内人员疏散, 采取隔离措施, 只允许有完善防护措施的少量消防特勤官兵和抢险队伍进入;侦测空气中的氨气浓度在ERPG-2与ERPG-3之间, 作为轻度危害区域, 要发布警戒管制区及疏散警报, 并紧急疏散公众, 禁止与应急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侦测空气中氨气浓度介于ERPG-1与ERPG-2之间, 立即划定警戒管制区及发布就地避险警报, 疏散公众, 禁止与应急抢险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侦测空气中氨气浓度数值低于ERPG-1时, 救援人员可暂时不进行疏散。

应急处置

发生液氨泄漏时, 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组织应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救援预案, 并根据事故的等级和紧急程度, 形成第一时间的救援力量实施救援, 如有必要, 事故单位还应及时对外报警并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报告, 以寻求外部救援力量的支持。例如, 当地政府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组织安监、环境保护、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形成外部救援力量, 共同实施救援。需要注意的是,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设置在事故上风向的安全区域, 以便于观察事故现场和人员调度的场所。

1.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液氨泄漏事故发生后, 应急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实施救援时, 必须采取可靠的个体防护措施。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穿戴个体防护用品, 一般应在进入救援现场前的安全区域内进行, 避免因穿上重型防护服后行走不便和体力消耗, 导致救援工作的延缓。同时, 应急救援人员进入严重危害区域, 须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并采取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掩护;进入轻度危害区, 应急救援人员须采取二级防护;凡在现场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 最低防护等级不得低于三级, 其防护标准见表4。

2.泄漏源控制

一是要断源。当液氨泄漏发生在储罐等设备以外的管道、法兰等部位时, 应考虑关闭上下游阀门或紧急切断阀门的方式来阻止泄漏。当阀件出现冰冻现象时, 可用温水对阀件进行解冻处理。切断泄漏源时,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采取可靠的个体防护措施, 在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掩护下, 从上风向接近并关闭泄漏源上、下游阀门, 需谨慎操作。

二是对泄漏氨气进行捕消。当发现液氨泄漏时, 事故单位应远程开启泄漏源周围的固定式消防喷淋水吸收泄漏的氨气, 如必须近距离人工开启喷淋吸收装置, 应急处置人员必须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 从上风向接近操作地点。固定式消防喷淋装置宜布置在氨区四周的靠上部, 并靠近潜在泄漏源, 以便于喷雾状水。应急处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 应根据液氨泄漏情况, 采用移动式消防水枪辅助洒水吸收泄漏到环境中的氨气, 消防水枪头宜选用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救援人员在进行氨气捕消时, 不能使用直流水直接冲击泄漏源, 以免导致液氨受热快速蒸发, 对泄漏源点造成损坏。由于氨气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条件不易出现, 且氨气用水稀释效果明显, 不应考虑在切断泄漏源困难时, 人为点火以防止泄漏气体燃爆。

三是堵漏。应急救援人员应针对泄漏容器、储罐、管道、槽车、钢瓶等具体情况, 选用合适的堵漏器材。根据液氨泄漏的情况, 宜采取如下措施:当罐体、管道等发生微孔或称为砂眼泄漏时, 救援人员可在罐体或管道砂眼泄漏处, 采用竹签或木签打入砂眼内先止漏, 或采用螺丝钉加聚四氟乙烯胶带旋进泄漏孔的方法进行堵漏, 并采用粘贴式堵漏密封胶加固;当罐体或管道发生孔洞状泄漏时, 救援人员宜采用堵漏锥堵漏, 或采用各种耐碱堵漏夹具堵漏, 并用高压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加固;当罐体发生缝隙状泄漏时, 救援人员宜采用耐碱的外封式堵漏袋外部包裹及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等实施堵漏, 并采用适用于高压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堵漏夹具等加固;当管道发生缝隙状泄漏时, 宜采用外封式堵漏袋、封堵套管、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或堵漏夹具实施堵漏;当阀门发生泄漏时, 宜采用耐碱的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实施堵漏;当法兰盘垫片损坏发生泄漏时, 宜采用耐碱的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等实施堵漏;当钢瓶发生泄漏时, 应参照上述罐体泄漏处置方式进行堵漏, 不应优先考虑将钢瓶推入应急水池, 避免水池内的钢瓶在其内在泄漏气体推力作用下翻转, 以致泄漏口朝向空气继续泄漏, 或当钢瓶中液氨泄漏殆尽时, 钢瓶上浮继续在空气中泄漏;已经成功堵漏的钢瓶, 也不应再推入水池中, 防止泄漏的液氨钢瓶受到池水加热后, 其内压升高冲开堵漏器材而继续泄漏。

四是倒罐。当储罐无法堵漏或止漏后储罐仍存在再次泄漏的隐患, 则应考虑将泄漏储罐进行倒罐处理, 将泄漏罐中的液氨转移至应急罐。液氨倒罐必须采用氨泵倒罐, 不得利用压差进行倒罐。当应急储罐容量不足时, 应及时寻求外部协助, 由外部液氨槽车的槽罐来充当应急罐。槽车储罐的材质、设计压力必须符合相应要求, 且静电接地良好, 不得使用不符合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槽车进入事故区域时, 如在必要情况下, 应采用开花水枪或雾状水枪进行掩护。

3. 洗消处理

当应急处置结束后, 应对应急救援人员、应急处置器材和场地进行洗消。

人员洗消凡是参与应急处置的人员, 都要进行洗消。如应急人员的眼睛接触, 应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大量清水冲洗15 min以上;皮肤接触应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后, 用大量清水或2%的硼酸溶液彻底冲洗, 尤其需要注意对腋窝、裆部等潮湿部位的充分冲洗。必要时, 救援人员还应喝新鲜牛奶, 对消化道进行保护。

应急处置器材洗消凡是进入事故危害区域的应急救援器材, 均应进行洗消后保存备用。

动物免疫反应的应急处置 篇8

1 提前做好不良免疫反应的预防工作

(1) 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 在动物食欲或精神不正常及体弱、幼小、怀孕后期的动物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 (2) 保持圈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 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 (3)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选择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 (4) 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接种, 剂量要适当。 (5) 免疫接种时间最好选择清晨或动物情绪比较安定时。

2 认真观察动物免疫后的反应

2.1 正常反应

在疫苗注射后3h内出现的精神不好或食欲不振等症状, 一般不用做专门处理, 可自行消退。

2.2 严重反应

主要表现有震颤、流涎、流产、皮肤丘疹、注射部位肿块等症状有的甚至出现急性死亡, 需进行及时救治和处理。

3 动物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处理

燃气泄漏应急处置“20字” 篇9

泄漏情况多样

城镇燃气泄漏从泄漏位置基本可分为用户端、管道及附属设施、场站设备设施3种情况;从泄漏原因的角度,可分为操作不当、设备设施自身损坏、人为破坏3种。在发生的泄漏突发事件中,由于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用户端泄漏和管道泄漏较为多发。在现场应急处置时,尤其管道自身原因(腐蚀、施工质量)造成不明泄漏的情况最为复杂。

早期处置十分必要

城镇燃气介质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失控后,一旦遇到点火源,极易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后果。城镇燃气管道因为在市区内与其他市政管网纵横交错,发生泄漏后极易引起管网间串气蔓延,特别是在冬季存在冻土层的情况下,一旦发生“串气”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同时,由于燃气管道藏匿在地下,一旦发生泄漏,其次生后果的危害性可能更强。虽然安全生产应以“预防为主”,但如果发生意外,尤其是因管道自身原因(腐蚀、施工质量)造成的不明泄漏,在燃气泄漏的初期,尽早对泄漏实施控制,开展应急处置十分必要,对减轻事故后果意义重大。

本文所述燃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二十字工作法”主要适用于天然气为介质的城镇燃气管道、场站、户内泄漏的现场应急处置,其他介质燃气可参照变更和选择。

现场处置

昆仑燃气公司通过对多起燃气泄漏事故事件调查分析,针对城镇燃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中“泄漏信息传递”“泄漏气源控制”“现场隔离”“漏点处置恢复”4个重要环节需要实施的工作开展了认真研究,提炼形成了城镇燃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二十字工作法”,即报告、控阀、放散、检测、探边、禁火、撤人、警戒、处置、恢复。

这“二十字工作法”解决了城镇燃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编制针对性不强、措施不具体等常见问题,易学、易记、规范、便于一线员工掌握。具体含义如下:

报告

报告是现场应急处置的首要步骤,可以使用呼喊、对讲机、打电话、传真、群发短信、电视告知等多种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把发生紧急情况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出去(给同伴、上级、地方、相关方)。报告是一个信息逐级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层级取决于发生突发泄漏事件的危险等级。各运行单位必须保证现场信息报告渠道和上级了解现场情况信息渠道的畅通。

控阀

控阀是燃气泄漏现场应急处置的关键操作,包括控制来气的上游阀门和下游阀门,其目的是切断或减少燃气的来源。控阀有彻底关断阀门和部分关闭控制阀门降压2种形式。在应急过程中,如果遇到泄漏点不清楚的情况,考虑到应急时间和事故后果,应尽量不采用部分关闭降压处理形式。在其他应急情况下,为降低恢复难度,可采用控阀降压处理,但应有专人和专门监测装置监控燃气压力变化,降压过程中应控制降压速度,严禁管道内产生负压。运行单位必须提前针对在不同地点发生泄漏、控制不同阀门的情况,设定好相应的名称或编号(可以采用附表和附图),同时应对关闭该阀门产生的后果(停气户数、恢复时间)做出预先评估。运行单位应提前确定下达控制不同管道阀门指令的权限,指定控阀操作的责任人,配备关阀的工具,并说明控阀失效的措施。

放散

放散是燃气泄漏后应急处置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打开放散阀(或放散口)安全放散、自然开放通风、防爆风机强制通风等方法,其目的是人为减少泄漏燃气的浓度,控制泄漏的范围。运行单位必须提前设定好,针对不同地点、不同种类管线发生泄漏时采用放散的方式,并指定放散的责任人,配备放散工具。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放散点周边燃气浓度较高,因此在放散时,必须避免放散过程产生火花,所用器具必须防爆。

检测

检测是发生泄漏后采集燃气浓度和环境影响的过程,包括气体种类检查、浓度测量、管道压力监测、温度、风速、风向测定等,其目的是通过采集测量数据推断漏点位置,判断事态,掌握气象。运行单位必须提前设定对应不同情况的泄漏,所采取的检测种类,检测周期,并指定检测的责任人,配备检测所使用的工具和仪表。检测结果是后续探边、警戒和处置的依据,检测周期可以采用定时检测或连续监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发生不明泄漏时,泄漏管段两端关阀后的压力检测结果是制定处置方案的关键依据。

探边

探边是判断泄漏燃气影响范围的方法,包括露天检测、挖掘检测、对窖井沟渠检测、对交叉管网检测、对建筑物检测等,其目的是通过燃气浓度检测查找安全边界,确定范围。运行单位必须提前设定对应不同情况泄漏所采取的探边方法,指定确定范围的责任人,并配备使用的探边工具和检测仪表。探边结果是决定警戒、撤人的依据,探边操作中应特别注意对管沟串气、楼宇邻户串气的探测。

禁火

禁火是燃气泄漏后防止爆炸的隔离应对措施,其目的是切断点火源,防止泄漏燃气爆炸,应考虑熄灭明火、避免产生电火花、防止尾气火星、防止静电火花、禁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表工具等多方面因素。禁火是燃气泄漏后避免事态扩大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重视,严禁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进行作业,严禁在禁火区域拨打电话。断电也是禁火的一种方式,因此,必须预先设定泄漏后切断电源的开关位置,并指定断电的操作人和看护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切断电源位置必须处于泄漏区域以外,以避免断电过程中产生火花引起爆炸。如电源切断的位置处于泄漏区域范围内,应采用禁止动电的方式解决,同时,应考虑现场断电后对应急设备(如监控、监测设备、消防泵等)的用电影响。

撤人

撤人是燃气泄漏后防止人员伤害的预防措施,包括撤出泄漏区域内的外部人员和处置失效后内部人员撤离2个层面,其目的是防止泄漏的次生事故引发人员伤害。运行单位必须提前指定泄漏发生后组织外部人员撤出的决策人和具体组织实施人,及撤出人员的安置;提前预定处置失控后内部人员逃生的方法和路线,提前制定内部人员撤离的条件,在达到撤离条件时,内部人员无需指令可立即自行撤离。撤出泄漏区域的外部人员,通常需要公安、社区及各相关方联动,因此,运行单位应提前建立好联动和信息报告机制。另外,撤人过程中也应防止产生火花引起爆炸。

警戒

警戒是封闭燃气泄漏现场危险区域的重要措施,一般分为交通警戒、危险区域警戒和处置区域警戒3种,其目的是封闭泄漏区域,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危险区域引发次生事故。警戒任务通常包括拦阻外部人员、实时监控警戒线边缘的数据、监护危险区域内的应急人员、正确的媒体应对等4方面工作。运行单位必须提前指定警戒责任人,配备警戒所用设施和器具,警戒和维抢修人员应佩戴职责标志。注意警戒范围要随探边检测数据的改变随时变化,警戒区内应管制交通,严禁烟火,严禁无关人员入内。泄漏区域的警戒通常需要公安、交警及各相关方的支持和配合,因此,应提前建立联动和信息报告机制。

处置

处置是处理燃气泄漏的核心步骤,包括发现人初期处置、判定泄漏点、进行抢维修等过程,其目的是查找、修复漏点、防止事态扩大。处置方法应符合CJJ 51—2006《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并配合预案制定发现人《初期处置指导卡》。运行单位必须预先设定查找漏点的技术方法和确认依据,提前设定进行抢维修应具备的环境条件,指定抢维修的指挥人和操作人,配备抢维修所用设备和机具。处置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引发次生事故的风险,必须严格遵守维抢修操作规程,尽量减少现场操作人员的数量,同时,作业现场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操作,严禁使用明火查漏。另外,按照事件级别划分,当部分处置属于可启动专项预案的情况时,应注意现场处置预案与专项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

恢复

恢复是应急处置过程的最终环节,主要包括安全试验、原因分析、责任认定、恢复运行4方面工作,其目的是重新安全的运行,但当恢复任务量超出运行单位的恢复能力时,应尽早求援。运行单位必须提前确定具体采用的安全试验方法和确认标准,提前设定恢复的计划步骤,指定恢复的指挥人、实施人和检验人,配备恢复所用的工具(包括试验器具和投运工具)。必须预先组织对单位恢复能力进行评估,同时把评估情况和结果应用到处置方案的制定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燃气泄漏原因未查清或隐患未消除时,不得进入恢复阶段,不得撤离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原因找到,消除隐患为止。采用关阀处置方法的,在开阀恢复前,必须检测下游管道内的压力,如管道内已无压力,必须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置换。完成修复后,运行单位应对事故点周边夹层、窨井、烟道、地下管线和建(构)筑物等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安排对事故点进行24 h重点监护,同时,临时性补救恢复要在有效期内及时修复整改。另外,在恢复后,运行单位必须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总结,防止类似事故再发生。

注意事项

应急处置措施 篇10

通过演习能较客观反映出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的执行效果,矿井应急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利于总结吸收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预案技术方面的情况,提高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完善准备、精心模拟。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救护大队演练前安排各中小队长认真对所在矿井各头面开展详细预防检查工作,从模拟救援角度,认真收集服务矿井生产头面基础信息,每月更新2次。根据所有头面的主要危险源特点,每个头面编制完成1套虚拟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方案。作为编制应急处置或应急演练方案的基础资料,有针对性分析主要危险源特点和应急处置条件,并在图纸上详细标注服务矿井所有在籍头面的通风(局部通风)、防尘、监控、通讯联络、压风自救、排水、运输、紧急避险等系统及主要装备情况,标清巷道支护、主要测量点标高等。从中选取一套应急演练方案并进行改进完善,作为检查的考核方案。

(二)深化培训,夯实基础。矿井进行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前,组织参加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所有演练参与人员掌握演练规则、演练情景和各自在演练中的任务。近年来徐矿集团加大了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步伐加快。救护大队根据集团公司的安排,担负起应急培训管理任务。先后在矿处长、区队长、班组长和兼职救护员等培训班中,讲解应急预案的编制,普及应急救援知识,培训应急救援技能。在季度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项目的检查中,多数矿领导能做到启动预案迅速,执行救援程序准确、把握事故的处置要点,指挥决策紧张有序。对于科区长、班组长等现场管理人员应急救援培训,大队整理了相关教材,具体介绍了发生各类事故时现场人员如何组织撤离,如何开展自救、互救,如何采取措施控制险情等内容。此外,救护大队还利用应急演练方案的审查、演练评价和其它活动,协助矿井搞好应急演练、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二、合理虚设灾情,多方位锻炼应急处置能力

在徐矿集团季度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中,将应急救援部分的检查重点设计为一次虚拟灾害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演练方式为桌面演练,虚拟事故的类型在各矿井的主要危险源和安全管控重点中选取。演练对象主要针对矿处级领导救援指挥和各科室、工区干部,检查指挥部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内容和应急处置技能的掌握情况。检查的内容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建立、调度系统、指挥部决策、灾区人员如何自救互救、施救组如何抢救、救灾时各单位的技术支持及保障措施等。

(一)磨合机制、讲究实效。提高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利用桌面演练的形式,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果。在桌面演练中,着重检查领导干部的调度指挥和各科室、工区负责人处理事故采取的措施。指挥部采用桌面演练,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算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以考验指挥人员在掌握好各类事故的处置要领的同时,随机应变,熟练运用救灾技术应对各类突发问题。从而促进指挥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其它应急管理部门安排一个负责人参加演练,根据救灾指挥部要求,口述工作安排要点,检验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体系的运作。虚拟灾变的影响区域的干部职工采用现场演练,考察现场带班干部发生事故时组织自救,采取有效的避灾措施的能力。在减少了对矿井正常生产作业的影响的同时,也保证了演练效果。

(二)结合现场、着眼实战。通过开展虚拟事故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练程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如虚拟某矿一个采煤工作面进风运输巷距离工作面10米皮带机尾发生外因火灾事故,工作面人员已撤出灾区,有一名工人因火灾烟雾大未及时撤出被困在距离工作面30米出回风轨道巷的保险硐室内。考察救灾指挥部对火灾预案的启动,调度系统对事故现场信息的收集是否全面,是否向事故区域汇报人员问清现场情况,是否按照预案要求汇报、通知相关人员情况。考察抢救指挥部安排的撤人、断电、警戒区、救灾措施、应急物资的调用等内容。考察通风工区为虚拟救灾指挥部分析灾区通风情况,采取通风方法是否具有针对性。考察救护队在事故处理中,采取的处置方法是否正确,机电科采取的停电范围是否合理。事故结束后现场处置措施等。

三、健全演练模式,多角度推动应急处置能力

因为虚拟煤矿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案演练也采取随机设置的方式,全面考查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多角度推动应急处置能力。一是随机在矿井副职领导中指定救灾总指挥,要求每人都要认真对待预案演练,具备良好的应急管理素质。二是随机指定虚拟事故类型,根据矿井重大危险源选择临时确定虚拟事故类型,考验指挥员对各类事故的处置能力,对各类预案的熟悉程度。三是随机选择虚拟事故发生地点,考验指挥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各有利有害因素对事故救援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措施安全救援。四是事故场景随机变化。如在虚拟火灾处理中,瓦斯浓度逐渐升高的变化情况或发生风流逆转现象等,以考验指挥在掌握好各类事故的处置要领的同时,随机应变,熟练运用救灾技术应对各类突发问题。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应急预案演练的处置难度,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对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平衡,锻炼应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调临场体验,增强应激心理素质。指挥部的桌面演练,由于虚拟事故类型、地点随机选择,救灾指挥的好坏作为矿井质量标准化应急救援部分的考核成绩,这些给担负总指挥的同志增加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这也正好贴近了真实的应急状态,借此检验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素质。演练中,在成立指挥部开始组织救灾的初期部分指挥员比较紧张,指挥程序略有混乱,出现一些差错。井下现场演练,模拟真实灾害情况。跟班干部和班组长要根据虚拟灾情正确响应,采取合适的自救方式,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组织现场职工撤离。在应对虚拟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要求矿工配用自救器,掌握自救器使用方法,切身体会使用自救器的感受。演习结束后,现场干部职工自发交流起经验,如配戴自救器明显感觉到吸气时较热,咬住口具后要深吹一口气让气囊充分展开,撤退时班长压后防止有人掉队等等。通过对整个应急救援过程的真实演练,让各级指挥人员亲临灾变状态下的气氛,锻炼了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素质,增加矿工利采用正确方法组织自救的信心,收到了较好的演练效果。

参考文献

[1]方裕璋.应急救援与抢险救灾[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1

应急处置措施 篇11

关键词:政工干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突发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征兆不明显,加上目前人们的预测能力有限,人们难以预估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范围,预测和预警的难度很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很大的突然性,与此同时,由于其破坏的范围非常广泛且破坏有时仅在一瞬之间,人们难以做出合理的应对策略,往往措手不及。

(二)复杂性。一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领域,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及时收集分散在不同的地理区域灾害程度,社会政府等单位的政工干部要要根据不同的专业领域、不同层级的众多单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社会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积极参与应急处置的工作中,齐心协力、合理调动现有的附近的可利用资源,一起制定和实施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案。各影响因素的相互联系和交叉使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解决策略更加复杂。

(三)多样性。突发事件的扩散方式多样,而且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不尽相同,往往是多样性特征,如地震、海啸、金融危机等影响范围和损失不同,对生命、经济、社会心理产生的影响后果多种多样,所以突发事件发生后,以及处置的方式也极其复杂多样。

(四)连续性。突发事件的演化一般关联范围广会导致大量次生、衍生灾害和关联性的巨大损失,使应急处置的难度系数大大增加,所以必须对突发事件次生和衍生一般规律做出分析,总结经验采用整体和统筹性的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关联灾害。

(五)不确定性。突发事件的发生时间和范围都具有不确定性。事件发生和演化机理和规律都不清楚,所以对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难以预知。

(六)时效性。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抑制突发事件的演化,那么将会给社会经济造成灾难性的打击。所以应急处置活动一定要注重实效性,应急处置的决策工作和应急方案的进行面临着巨大的时间压力和有效性考验

二、政工干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不力原因

(一)缺乏敏锐的鉴别能力。 通常突发事件都不是“空穴来风”,突发事件在酝酿、发生、发展演进过程中,一定会有一定的征兆,所谓站得高就能看得远,如果检测和预知水平就可以发现一些不易被人察觉的事发迹象。 作为一名政工干部,要审时度势,努力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及时善于识别一些倾向性强、端倪多的因素。政工干部要想把突发事件的恶果和衍生灾难降到最低就要比一般人民群众注意的多一些,研究的问题也得深一些,不断增强自己的预知能力,然后及时科学地判断出突发事件的可能发生,尽快转移人民以及重要物质设施,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从容不迫。

(二)缺乏勇敢面对勇气和责任感。一些政工干部不敢也不愿意站在前线,挺身而出地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现场,前怕狼后怕虎,既怕处理不力会遭到社会的舆论压力,又怕站在前线有危险。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逃避困难,导致不能及时对突发事件的后果做出分析,延误了最佳处理时机,最后导致突发事件的影响不断扩大,后果不堪设想。突发事件来时迅猛,演化速度快,稍有一点马虎大意,就会产生难以控制的损失。这就需要政工干部要勇于面对突发事件,迎难而上,处变不惊,还要具有大胆果断的作风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及时想出应急处置策略,尽早站在灾难的前线指导救人抢险工作。

(三)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力。少数政工干部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过程中,不知道以人为本,先救人,没有全局考虑、抓不住主要问题,从而对事件的产生、发展及影响的趋势判断错误,在应急处置现场又不会审时度势,没有大胆果断、处变不惊的气魄,无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导致延误了最佳挽救时机,甚至给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

三、提高政工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

(一)调动人力物力的能力。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工干部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和聚集可以帮助应急处理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要充分调动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地发挥各种资源的效能,使应急处置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快速的决策能力是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同时也能体现政工干部的应急能力。要审时度势,持续关注事件的发展趋势,不断做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对策。决策要适度超前,又要留有余地,制定决策时要集结各阶层的智慧和想法找出最高效的方案,还要及时将方案付诸于实践中。总而言之,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一定要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抓住最佳战机,最大限度的挽回损失,这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要环节。

(三)不断学习,培养理性思维。想要顺利进行突发事件的处置,,一般要熟悉各方面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不断借鉴以往的工作经验,使应急决策科学化。要想把握最佳时机及时应急处置,平时就要扎实的学习作理论基础。

(四)要将各种理论观点结合。提高政工干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还需要政工干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经济风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寻求正确的立场观点和处理方式。

(五)使应急管理逐渐规范化。政工干部要注重对突发事件的预测和预防,将突发事件的管理列入日常工作管理之中,构建科学健全的应急处置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决策方案。使应急处置机制不断规范化和机制化,政工干部还要对所管辖的区域下的人民群众、自然环境、工程以及经济等易发生突发事件的事项进行排查和梳理,事先预测和防范明确危机以及风险可能出现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具体可能出现的危险做好应急处置的方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一定要认真,还要结合实际情况编写,不能只想着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胡乱编制,编制好以后一定监督并落实预案,在组织对应急预案的实地演练和实践,分析并改进应急预案不合理的地方。还要经常培训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的人员,提高相关负责人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视度和支持率。政工干部还要注重调查和研究,对突发事件的征兆和处置上要具有高度的敏锐性。而敏锐性的形成与调查研究息息相关。因此,政工干部要亲自参与调查研究,获得真实的调查资料,抓住内幕星的信息,抓住关键问题,见微知著,有效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及时撤离人群和重要设施。

(六)应急处置时灵活应变。政工干部的组织能力、决断能力、认知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件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成功与否,所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是对政工干部灵活性与原则性的一种考验,考验政工干部的预知水平和临场发挥能力。当然应急处置也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突发性事件因其突发性,来势迅猛,政工干部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做到审时度势,先主后次、先难后易、灵活应变。进行应急处置时切莫忽略了法律,要确保应急处置的灵活性和原则性。

结语:综上所述,突发性公共事件任务,应急处置时对政工干部能力的考验,政工干部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应急处置方案,还要注重全社会的力量,一起完善应急处置这件艰难而又漫长的机制,我们对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的长久建设要有耐心和必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推进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篇12

1 围绕“一案三制”, 扎实推进应急体系建设

1.1 建立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 提升指挥力

全面推进应急组织体系建设, 公司本部设置专职应急管理部, 日常开展应急专业管理。处置时发挥作为“司令部”强有力的参谋指挥职能, 一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方案, 另一方面被授权可调动全公司资源, 全面指挥应急处置, 令出一家, 保证指令执行迅速。各单位及时落实责任部门和管理职责, 设置组织机构和专兼职管理人员。

1.2 完善框架合理、科学有效的预案制度体系, 提升响应力

立足公司实际, 全面梳理公司应急预案, 制定以22项应急预案为核心的预案体系, 统一预案格式框架, 明确预案编制、评审和发布、演练、培训、修订等全过程管理要求;编制应急管理、工作和技术标准目录, 制定发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试行) 》等重要制度, 规范日常应急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流程;制定年度演练培训计划, 建立应急演练培训常态机制。

1.3 健全三级联动、区域协作的应急运行机制, 提升协作力

把打造“统一指挥、快速沟通”的应急指挥平台, 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准确、完整传递, 应急机制快速启动, 作为应急运行机制建设的重要任务。继2008年率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建成省、市两级应急指挥中心之后, 2010年完成107个县级供电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全省各级127个应急指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 指挥平台高效运转, 建成上下贯通的应急指挥体系;综合考量全省资源分布情况, 设置6个应急协作区, 协作区内各单位自发互助, 共享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 加快突发事件处置进程, 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1.4 建设专业搭配、机动灵活的应急队伍, 提升应变力

着眼于自救首救, 按照电网应急处置实际, 分专业建立兼职的应急队伍。目前, 公司系统应急队伍144支, 共14 400人。所有应急队伍依托各供电公司、送变电建设公司的日常生产运行和施工力量, 并且经历过多次应急处置实战考验, 能够快速集结调配, 现场抢修处置能力大幅提高。组建了省、市两个层面的应急专家组, 指导应急处置、应急演练和应急重点课题等工作。

1.5 打造储备充足、调拨快捷的应急保障体系, 提升保障力

以全方位保障为目标, 科学布局物资保障。在豫北、豫中、豫南建立3个专业化应急物资储备库, 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规模, 储备72类应急物资。通过缩小运输半径, 实时掌控信息, 实现应急物资快速调拨;分别在郑州、平顶山成立了“应急发电救援中心”, 负责承担本地及协作区域内的应急发电工作;以公司地面站为卫星中心站, 三台卫星车为移动卫星站, 提供特殊情况下的通信接入, 保障了指挥中心与处置现场的音视频等数据通信。

2 发挥应急体系建设成果, 成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2.1 快速响应, 打赢抗旱浇麦保电

攻坚战

2009年年初, 河南省出现50年来最严重旱情。公司迅速启动应急机制, 组织成立应急小分队, 紧急调配临时抗旱电源设备1 094台, 利用临时电源灌溉农田1 726.67 km2, 累计电灌农田22 113.33km2·次, 为缓解河南省小麦旱情、夺取夏粮丰收做出了较大贡献。

2.2 紧急联动抗击暴风雪, 保电网平稳运行

2009年冬, 河南省多次遭遇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天气。公司及时启动电网应急机制, 第一时间发布橙色预警, 省、市、县三级应急指挥中心实行24 h应急值守。相关部门、单位迅速行动, 启动应急预案, 强化信息报送, 组织应急队伍、抢修物资, 启动区域应急协作机制, 全力投入应急抢修工作。整个抗灾抢险期间, 先后调集巡线及抢修队伍147支、车辆724台次, 事故应急抢修及巡线人员最多时达5 513人。

2.3 快速反应, 高效处置电网灾害

2010年7月下旬, 河南省南阳、信阳、三门峡和洛阳地区因暴雨出现严重自然灾害, 大量电力设施受损。公司本部各部门、各单位按照预案工作要求, 加强沟通协调, 全力开展抗洪抢险保供电。灾害期间, 公司累计投入应急队伍1 219支、人员18 508人次, 车辆2 693台次。与往年同类事件相比, 处置时间大幅度缩短, 处置效果进一步增强。

持续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是深入落实建设“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内在要求, 是推行公司和电网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公司将加强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 树立科学的应急理念, 提升化解风险的能力, 努力实现由经验应急向科学应急、常态应急转变。

上一篇:客户商业价值下一篇:《经济生活》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