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编导(精选12篇)
电视台编导 篇1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 电视传媒产业的进程十分迅速, 电视节目的竞争程度也越来越激烈, 作为电视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电视内容可以直接决定电视运营机构的运作。现阶段电视传媒的形式有很多种, 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变化, 电视传播的对象只有一个, 那就是节目内容, 所以想要增强电视节目的竞争力, 推进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 应当在节目内容上下功夫。
从电视传媒发展开始至今, 电视内容从来都是人民群众观看的重点, 当电视传媒步入产业化发展时, 这种需求依旧没有改变, 观众依旧秉持“内容第一”的观念, 哪个节目的内容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就是胜者。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的“生产者”, 对电视产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电视节目的“生产者”——电视编导
在观众眼中, 电视内容是观看节目的主观原因, 节目内容从前期的主题选择、节目策划到后期的节目监制和内容剪辑, 都由电视编导一手操办, 其中主题选择和节目策划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所以作为一名电视编导, 首先应当确立一个节目宗旨, 也就是通过这个节目想要表达什么思想, 或者要传播的目标是什么, 简而言之, 宗旨也就是节目内容的中心思想。确定了宗旨之后, 就要确定节目的定位, 主要包括了传播的对象定位和传播的内容主题定位, 这个定位就决定了最后电视节目内容的定位;最后还需要确定节目内容的风格和样式, 主要包括了结构框架、主题样式和风格特点等内容。
由上述可知, 电视节目的产生需要前期准备工作, 中期监制工作和后期剪辑工作, 需要确定的内容非常多, 所以作为一名电视编导, 需要深刻了解人民群众对于电视节目的需求内容和关注点, 往年电视节目的收视规律和观看节目的习惯。时刻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 抓准他们的需求, 然后结合现阶段电视传播的特点开展节目选题, 策划和设计工作, 抓住了观众的眼球, 这个电视节目就成功了一半。至于如何抓住观众眼球, 找准人民群众的关注点, 就需要依靠电视编导长期工作的经验和预见力, 一个成功的节目策划可以促使生产和传播所使用的人力物力最少, 最高效利用频道的资金等资源。
但是在我国许多电视台没有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甚至还有电视台没有配备电视编导人才, 不重视策划工作。导致的现状是:要么一味秉持传统, 没有更新节目内容, 节目乏味无趣, 收视率低;要么就是模仿成功的电视节目, 没有一点自己的新意, 模仿得再像也不是自己的东西, 也不一定合适;要么就是临时指派一个任务, 为了完成任务匆忙开拍, 没有任何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些都是导致我国目前电视节目收视率走低的原因, 纵观电视产业, 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可以促成一个成功的电视台, 一个成功的电视台必定有一个成功的电视节目, 作为电视节目的生产者, 电视编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 电视节目的“组织者”——电视编导
电视编导除了“生产”电视节目之外, 还需要对电视节目进行组织, 站在宏观的角度, 电视节目走向产业化, 也意味着它将成为一种工业式的社会化生产, 站在微观的角度,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电视节目。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 要经过摄像、撰稿、录音、字幕、剪辑等多方面人才的配合才能完成。之所以要求协作生产, 不是各部门独立完成各自的事情, 各自为政, 而是在统一要求的指导之下, 相互配合, 协调画面, 增强感染力, 促使节目的结构严谨而不失趣味, 首位一致, 这就需要电视编导来统一指挥。
在电视节目制作之前, 电视编导应当在心中拟定一个框架, 包括:现场运用什么镜头、全景、远景、近景、中景和特写分别使用什么规格的镜头, 应该怎样进行镜头切换, 都应当有一个整体概念。针对真人秀节目, 尤其应当考虑这些问题, 将每一个镜头设计到位, 开拍的时候就能做到井然有序, 取得好的效果, 有时间甚至需要提前“踩点”, 了解录制现场的地形地貌, 设计机位。这些准备工作做到位了, 还能避免二次拍摄, 减少拍摄成本, 最高效率利用资金, 提高节目的经济效益。
编导作为拍摄的总指挥, 需要考虑摄影师和记者的工作, 虽然编导不能代替他们, 但是需要尽量协助他们的工作, 预想可能发生的问题。通常编导需要安排好拍摄现场摄像机的卡位, 通过现场监制器指挥灯光师、摄影师或者摄像助理的位置和高质量镜头的使用。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现场情况, 提醒摄像师抓拍一些精彩的瞬间以及人物细节, 提高电视节目的观赏度, 增加“看点”。
3电视产业发展情况的“决定者”——电视编导
现阶段的社会以经济为主导, 在这种模式之下, 市场逐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在生存压力的影响下, 休闲娱乐的空间被尽可能压缩,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行色匆匆的人, 这正彰显目前的社会压力。在这种环境下, 人们寻求休闲娱乐的需求变得旺盛, 需要娱乐作为生活的调节剂, 每家必备的电视机正是人们寻求休闲娱乐最便宜的工具。作为电视产业的工作人员, 电视编导应当尽可能地挖掘娱乐价值和看点, 满足观众的需求。
除此之外, 资本市场逐步进入传媒产业, 电视节目追求利益的本性促使它将利益放在第一位, 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主。所以许多传媒将优秀的电视节目作为导线, 吸引观众的眼球, 博取宣传噱头和笑点, 提高收视率, 最终达到提高传媒工作者收入的目的。而电视节目的质量将直接由电视编导决定, 所以想要在传媒行业生根立足, 想要提高节目的质量和收视率, 电视编导的作用非常重要。
4 结论
在传媒行业走向产业化生产的今天, 电视节目的质量决定了收视率, 收视率决定了电台的核心竞争力, 电台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传媒产业的发展, 传媒产业的发展决定了传媒工作人员的收入。这一连串反应印证了电视编导在电视传媒产业的重要作用, 一个优秀的电视编导可以减少节目拍摄的成本, 提高节目质量, 吸引观众眼球。本文基于电视产业的内容特点, 详细论述了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作用, 希望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振辉.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作用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9) :158, 163.
[2]杨坤.电视编导在电视产业中的地位分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3 (12) :145.
[3]刘姝昱.电视编导对电视节目的作用研究[J].大观, 2014 (7) :61-62.
[4]刘凡.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作用探讨[J].科技传播, 2014 (24) :204-205.
[5]徐浩城.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作用研究[J].青春岁月, 2013 (4) :182.
[6]李婷.电视编导在节目制作中的重要作用及素质提升[J].华章, 2013 (26) :295.
电视台编导 篇2
实习时间:20XX年9月1日——9月27日
实习地点:秦皇岛电视台
实习方式:实习编导
秦皇岛电视台简介: 秦皇岛电视台于1985年1月24日筹备,同年2月20日打出台标开始试播。1991年9月,经河北省广播电视厅批准,由试播改为正式播出。秦皇岛有线电视台创办于1992年10月,1993年8月6日正式开播。1998年8月,秦皇岛电视台与秦皇岛有线电视台合并,呼号为秦皇岛电视台。
1999年秦皇岛电视台在河北省同业中率先实行频道化管理体制,设新闻频道、公共频道、影视频道和图文信息节目,主打栏目有《秦皇岛新闻》、《今日报道》、《法制民生》、《纪录》、《面对面》、《星光乐园》等。目前,秦皇岛电视台每天累计播出69小时,节目覆盖秦皇岛三区四县以及周边部分地市。
秦皇岛电视台拥有一支较强的采编队伍、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较高的节目制作水平,新闻、社教、专题、文艺节目、电视剧、译制片、技术等多次在全国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与长春电视台合拍的电视连续剧《山村女法官》荣获全国电视飞天奖三等奖,专题片《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李大钊》荣获第九届电视金鹰奖中长篇电视纪录片提名奖。
近年来,在中共秦皇岛市市委、秦皇岛市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秦皇岛电视台不断发展壮大。在宣传上,连续三年被秦皇岛市委宣传部评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三年对上报道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广告创收上,不断创历史新高,城市人均广告投放在河北省名列第一。
通过近一个月来在秦皇岛电视台的实习,我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扩大了交际范围,进一步加深对自身专业在新闻广播专业等方面的就业形势的了解,培养对新闻广播专业知识的兴趣,增加了相关的工作经验与收获,也从中发现了自己从未发现的方面,从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确立相对现实的就业目标,并结合平时在校学习的一些新闻广播专业的技能,加上实践,使之更加完善;我还通过实习,见识到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工作,学会了怎么做人、与人相处,熟悉并基本掌握了做为一名电视编导的职责,为自己提早适应社会,能够更好的就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实习过程
8月30日,我已经从学校回到家中,做好了前往电视台实习的种种准备,这将是我大学生涯中最后一个暑假了,当我收拾心情,重整出发时,发现我的心里不由得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充实„„
9月1日,我第一次踏进了秦皇岛电视台的大门,与电视台编导于健老师见面,于健老师也是我这次实习的指导老师,他非常热情的给我介绍了我这一个月即将共同相互的前辈同事们,并和我商讨确定了我这一次实习的计划、进度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务等。我的一个月实习,由此展开,我在这里不仅仅收获了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还从我的老师和前辈同事身上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并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形成了忘年之交。
首先,我要尽快熟悉电视编导这一职务,对电视编导的日常工作有一个大概整体的了解,形成整体认识后,就可以参与到工作中了;其次,我要协助于健老师做各种工作,在帮助老师和其它前辈同事的基础上逐渐可以自己进行相关的工作;最后,我要参与进于健老师正在编导的一项电视节目中,随外景拍摄进行实地的参与工作。
9月15日,我的实习已经持续了近半个月,我也逐步的熟悉了电视编导这一职务,在老师的指导下协助老师和我的前辈同事完成了很多的电视编导日常工作,实习工作走上了正轨。电视编导这一职务,听起来是很轻松的一个职务,但其实平时的工作是比较忙碌的,从一个节目的最考试策划,到挑选主持人,到节目的录制和节目后期的制作等等,都需要电视编导积极参与并跟进,加班加点确保节目的正常播出是常有的事。虽然在工作中越到了很多问题和很多的压力,但我的老师和前辈同事们经常会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我,给我提意见,并且不断的鼓励我,帮助我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9月21日,我的实习工作已经接近尾声,老师让我在他参与跟进的一档节目中进行实地的演练,这一档节目的名字叫《智勇大冲关》,是河北省电视台近两年推出的一档针对暑期的新节目,今年的活动选址在北戴河区的碧螺塔公园中,因此就由秦皇岛电视台来承办,我跟随我的老师早早就来到直播现场,首先安排拍摄所需的各机位并进行试拍,然后确定了参与此次冲关的人选名单,与主持人对了台本,在现场一直到节目拍摄结束后,又进行了相关的后期剪辑制作等,确保了节目能在下午的5点-6点在电视台准时播出。一天的工作忙下来,累的我浑身是汗,但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在一期节目中,编导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要不断的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需要不停的在片场里
跑来跑去,我真的很佩服我的老师和我的前辈同事们,他们都是资深编导,而我只是一个初涉电视编导的实习生,我要向他们不断的学习。
9月27日,我的实习结束了,最后一天,我仍然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协助老师和各位前辈同事们开展工作,在下班后,我的老师和我的前辈同事们还为我开了一个简短的告别会,我不仅仅在这里学会了有关电视新闻专业的各种知识,还收获了很多真挚的友谊,这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二、实习体会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 篇3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
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显著发展,为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当代的人们将目光的焦点放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尤其是对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内容。但是,人们追求的本质是广播电视的质量,对此,广播电视行业要注重提高广播节目的质量,而广播电视的编导的综合素质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只有保证节目编辑拥有创新性思维,才能够不断优化广播电视节目,进而促进整个广播电视行业的不断发展。
一、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内涵与影响因素
1.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内涵。创新是任何事物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性思维是指思想能够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限制,另外,创新思维不能单纯指思想观念的创新,还要对思维的技巧和方式进行创新。对于广播电视编导而言,其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形式、结构、内容等环节进行创新,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颖性,提高节目的吸引力。同时,还要在节目主题,风格上进行思维创新,使其能够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背景。
2.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影响因素。广播电视的编导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够促进广播电视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当代的社会文化向着多元化趋势的方向发展,因此,电视编导工作的创新思维还要体现出多元化,将更多的内容融入到广播电视节目中,丰富节目内涵,以此满足更多受众的需要。然而,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受诸多因素影响:首先,从客观方面来说,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会受到周围事物影响。一方面是周围的艺术文化会影响创新思维的内涵;另一方面是周围的政治因素会影响创新思维的结构;其次,从主观因素来说,创新思维会受到电视编导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观念、理念以及信仰等因素影响。总的来说,广播电视的创新思维是在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完成的,为了能够创造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就必须要保证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协调性。
二、广播电视编导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
1.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时代潮流瞬息万变的今天,电视节目编导必须对时代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有着十分精准的把控,然后再以目前的时代流行作为主题,进行思维的发散和创新,这种创新思维是时代的发展对于编导的客观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节目的内容不会因为过于陈旧而无人问津。此外,广播节目编导的观念和行动也必须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才能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更好地发散思维,这种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以及电视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良好的创新思维。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导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改变千篇一律的节目现状,以新颖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节目赢得观众的认可和青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网络节目和草根明星都开始自主地进行节目创作,由于受到专业知识的限制,导致网络上同质化节目泛滥。比如湖南卫视最先做选秀节目,其他电视台看到此类节目有不错的收视率便开始纷纷模仿。相亲节目也是如此。因此,广播电视节目必须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主动进行节目编导的创新,而不是一味地沿袭别人的创意。现今,只有具備创新思维才能创作出更受观众欢迎的节目。
3.过硬的专业素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狂潮下,要想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竞争力,就必须要保证电视编导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创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节目,提高节目的知名度。为了适应时代和人们的精神文明需要,广播电视行业需要对编导人员进行优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首先,要提高编辑人员的招收门槛。在保证质的同时也能够完成规定数量的工作;其次,加强编导人员的专业技能,通过参加培训,实现编导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升华,并着重培养创新意识。
三、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力的方法
1.树立一定的编辑思维。要想使广播电视节目更加容易得到人们接受,就必须要在节目创新时结合人们的实际生活,使节目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提高节目的真实性,进而使人们产生认同感。同时,广播电视编导必须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独特性,如果只是单纯的用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对此很难提起兴趣,而独特的广播电视节目可以有效降低受众审美疲劳,从而取得更好的节目播出效果。另外,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应该明确创新的重要性,并在不断的创新中,养成良好的创新习惯。
2.将工作经验同创新思维结合起来。要实现电视节目编导的工作创新,必然将编导的日常工作经验和创新思维结合起来。一定的工作经验是编导进行节目创新的重要基础,通过总结工作经验,然后不断进行节目创新,使编导逐步养成创作的习惯,从而更好地获得创作灵感。工作经验是编导进行创新的基础,能调动编导的创新积极性,进而实现提升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目的。
3.关注于细节,应用多向思维。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电视节目相对来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娱乐化、艺术化的写照,因此在制作广播电视节目时,一定要跟紧时代的脚步,将生活周边的细节整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一般情况下,我们常用的是单向的惯性思维,思路比较狭窄,对思维来说产生的是一种消极的影响。利用多向思维进行思考,才能够走出单向思维的局限性,带来更多的创新思想。
四、结语
广播电视编导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这样才能够满足大众的需求,满足社会的发展要求。正是因为这样,电视编导必须从源头上正确的认识到创新的意义以及作用,这样才能够确保后续工作的贯彻性,也才能够将创新付之实际的行动。
参考文献:
[1]朱晋明.探讨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131.
[2]张彤彤.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培养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71-172.
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作用探讨 篇4
关键词:电视编导,电视产业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电视传媒产业额不断进步与发展, 节目的内容和质量直接关系着电视产业结构的发展。电视的传播途径虽然越来越多元化, 但是, 不管是哪种传播途径, 它的传播对象都只有一个。电视传媒的产业使得电视传播的结构在质量上符合更多人的口味, 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得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电视逐渐的走向产业化也使得观众中心成为了一个新的时代。作为电视节目的生产者, 电视编导对电视产业的发展也成为了重要的影响因素。
1 电视编导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1 艺术创作
对于电视编导而言, 在创作上具有两面性, 首先, 他们是作品的原创, 与此同时, 他们还把所选择的内容作为表达的根本依据, 创造的活动贯穿在了整个的作品创作中, 电视节目既要为了社会服务, 又要兼顾它自身的艺术性。
1.2 组织形式
电视的编导处于艺术的创作者与统领者的地位, 他们可以决定创作的形式和方向, 与此同时, 他们引领着集体创作的任务, 还需要把作品的内容、主题统一协调好。电视编导要重视电视节目的组织结构和形式, 通过不断的调整和更新, 将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不断的提高, 使得观众对于节目产生依赖和喜爱。
1.3 工作状况
作为一名电视编导, 很多的项目和内容是艺术创作之外的东西, 还要决定了和社会中的事物打交道。电视编导由于他的创作纪实性决定, 在创作的过程中, 有其自身的不可操控性。在创作中, 由于时间的发展和拍摄的对象存在差异, 电视编导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 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也是比较大的。电视作品的周期比较短, 在时间的要求上也是比较严格的, 而且, 它的经费有时也会受到影响, 有时还要筹集资金。
2 电视编导的协调能力决定节目的质量
对于电视产业化的一种形式, 节目的制作往往是需要摄像、配音、主持等多部门进行相互配合完成的, 这些部门的相互合作并不是自己把各自部门的任务完成就可以把节目做好的, 他们需要电视编导将每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协调, 共同完成节目的结构。
在制作节目之前, 编导要对于这个节目有一个整体框架的思路, 在进行现场拍摄时, 不管是以哪种形式来完成, 都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有一些程序在进行节目时要考虑很多的问题, 把每一个镜头设计好。在现场直播时要对于人物的整个行程和活动进行安排。把地形地貌掌握和设计好, 确保直播时的万无一失。与此同时, 还要将多余的镜头进行二次拍摄, 提高效率。在拍摄的现场, 编导要将各个方面的因素考虑周全。安排好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职位的任务, 注意镜头中的精彩瞬间和细节, 怎样抓住观众的眼睛, 在一些纪实类的节目中, 情况可以说是瞬间变化无常, 机会稍纵即逝, 摄像机只可以把镜头对准现场的局部拍摄, 而不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现场的变化中, 这就会使得编导更多的进行协调安排, 在如今电视节目不断更新的市场中, 编导的主要责任就是把电视节目做好, 把收视率提高。
在进行节目的编辑中, 变动啊要进行科学的分工, 这样才可以使得后期剪辑及制作协调一致。多人的分工会最大可能的提高节目的生产效率, 对于各个工作的环节进行节目的保证。在画面与解说的配合上, 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注意镜头的整编。用一组比较连续的画面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始组合。电视节目靠靠视听语言来传情达意的。观众对于节目的视听需要通过感知进行信息消费。虽然电视节目目前比较重视内容, 但是, 形式也是比较重要的, 在电视编导的后期制作过程中, 要重视细节的发展。
3 电视编导在电视产业中的作用
电视传媒产业的进化过程正在不断的推进和发展, 内容也是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产业化的进程对于电视营运机构有着重要的影响。电视编导是整个过程中的主创人员, 只要制作出更加优质的节目, 才可以使得今天的传媒在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得到更多人的青睐, 从而可以提高收视率, 提高船舶机构的利润率。
3.1 电视节目产品的设计者
在如今的市场中, 电视节目的中心就是观众关注的中心, 电视的竞争需要编导重视电视节目的前期选题和策划, 要树立一个宗旨就是要明确船舶的目标。要正确的定位, 把传播的内容和选题进行定位, 做好节目的风格确定。只有理解电视观众的收视率、规律和兴趣, 才可以把电视节目通过细节和内容将效果表达出来, 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
3.2 电视节目生产的组织者
电视节目的产业化是一种工业式的社会生产, 节目要在不同部门的配合下才可以完成, 每一个部门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电视编导要保证抓拍以及拍摄的镜头质量。与此同时, 把握好瞬间和细节, 把拍摄的全局做好。对于一个节目来讲, 不管是前期的策划还是拍摄进行, 电视编导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电视产业的发展水平的决定者
电视产业化在电视竞争中主要是通过电视节目的质量进行诠释的, 其实就是电视节目水平的竞争。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具体的生产者, 他的素质直接使得制作电视节目的质量。在群体水平中发展决定着其服务的传播机构甚至是真个电视传媒产业发展水平的一个提升。
在过去的一些日子, 在我国, 电视呈现出大跃进的发展趋势, 这就使得很多的电视节目以及电视机构迅速的发展, 由此, 带来的人才供应不能满足电视节目的要求和发展需要, 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质量下降, 有很多的节目缺乏创新的精神, 电视节目呈现出相互模仿和跟风, 打开电视有很多的频道都是同一模式的节目。
4 结论
电视编导的工作是电视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创作的发源者, 在制作的过程中起着把关的作用, 作为电视节目的整体倡导和创作者, 首先要协调好各个部门的联系, 参与每一个具体的工作, 安排好各项工作并监督执行, 一个优秀的电视作品需要一个优秀的电视编导, 电视编导直接决定了电视作品的产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何跃, 柳卿.“文化”专业大反攻.高考金刊, 2009 (12) .
[2]李燕临.电视编导艺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
[3]杨尚鸿.编与导, 电视编导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电视编导面试问题 篇5
1.将15个镜头排好顺序(40分)
2.根据你所排好的顺序,编讲一个800字左右的故事(60分)
二、看两段广告,回答以下问题,共50分
1.广告一《运动饮料》中怎样来表现产品的?
2.广告二《运动饮料》中的创意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处理
3.广告三《雪铁龙汽车》运用了哪些综合手段?
4.广告四《雪铁龙汽车》中这种车的特性是什么?
三、观看影片《海中女神》,请从摄影构图、光线、色彩、节奏、影调等方面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评析文章,
电视编导在节目中的作用 篇6
1.电视编导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1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电视编导在创作上则具有双重性——既是作品的原创,又是对所选内容(题材)的表达,即将其电视化。这决定了电视编导的创作活动必须是贯穿了作品创作前后期的全过程的。从工作情景角度上讲,电视编导要为社会现实、为政治形势等时事服务,有些为“遵命”之作,少有艺术个性。
1.2从组织形式上讲,电视编导与电影导演相似,都处于艺术创作组织指挥者、统领者和命令发布者的地位,都决定着创作的方向和形式,并引领着创作集体,共同完成创作任务,不同的是电视编导还必须是作品内容的创作者,要决定作品的主题、主导思想和内涵、深度。他的统领更为全面、彻底。
1.3从工作状况上讲,电视编导多兼任制片等多项工作,除了艺术创作之外,还要与社会打交道,事无巨细都要亲自管。从可控程度上讲——即从创作(尤其是拍摄)的角度上讲,电视编导因其创作的纪实性质所决定,在创作(拍摄)中不可控性很大——其一:纪实类作品表现(拍摄)的内容是正在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在创作(拍摄)中,随着事件的发展、对事物了解的全面、深入,创作方向、主题甚至题材都有可能改变,而且这些有时都需要即时定夺,因而电视编导往往处在高度紧张的创作状态之中。其二:纪实作品的拍摄对象等可控性比較差。从对客观条件的依赖程度上讲,电视编导在纪实作品的拍摄中对客观条件则有很大的依赖性。从时间要求上讲,电视作品大多数有固定播出的时间,制作周期较短,时间要求严格。从制作经费上讲,电视编导经费有定额,经常十分紧张。有时还要设法筹集资金。
2.电视编导的工作得做到既“广”又“专”,既“快”又“好”
“广”指编导的电视节目,题材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裁又可能是新闻、纪录、专题甚至晚会或是电视剧;人事上不仅要领导好自己的摄制组,还得和社会各个方面打交道;经济上常常要自己理财,不仅会花钱,还得会筹集钱和回收钱。“专”则指既要懂得电视摄制的每一环节,懂行调配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更要懂得所拍摄电视片的“题材”与“体裁”的艺术规律。“快”是说摄制的电视节目,不仅要讲求内容的时效性,制作也要讲求速度与效益,绝不能给播出“开天窗”。“好”则是主题上有开掘,形式上有新招,风格上有新意,不仅领导满意、观众满意,连自己也得满意。由此可见,电视编导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电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
3.电视编导有着职业敏感性分析
所谓职业敏感,就是对社会生活中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事物特别注意,并能及时地发现和把握它们,使其对职业工作产生意义。作为电视节目的主创者,电视编导必须具有很强的职业敏感,即从职业角度出发,对社会生活善于观察、能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题材、抓取鲜活的事件、现象和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从而有益于自己的创作。职业敏感性的养成主要有三方面:⑴专业定向注意习惯;⑵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⑶丰富的文化知识修养。电视编导还要有知识面的广博性,由于创作可能涉及到个方面的内容,所以电视编导在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一个通才,要尽可能地多接触、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以便发挥多方面知识互补互促的艺术通感作用,提高创作能力和水平。另外,电视编导要有电视业务的综合性,编导是电视节目创作集体的核心和领军人物,更是专业方面的总设计、总指挥,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电视专业的通才,即不但具有选材、策划、构思、组织采访拍摄活动的能力,还要了解和熟悉电视创作各个工序的专业特点、相关知识和技能。虽然不一定要样样精通,但若具备一些专业鉴赏力是十分有益的。编导是电视栏目、节目的主创者,又是把关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栏目或节目的播出质量和水平,所以他既要有对栏目、节目的宏观把握意识,又必须有对栏目、节目审慎、仔细的具体关注和检查。如镜头的使用、解说词与画面的配合、播音错漏、画面声音质量、剪辑主持人背景图像等等,甚至字幕。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编导首先要具备较强的电视艺术创作能力,精通和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进行艺术表述;其次,还要了解熟悉创作各环节的专业知识,如采访(前期、后期)、摄像、照明、撰稿、剪辑、音乐、音响、特技、字幕等。还要有美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电视作品要获得好的传播效果,不能仅仅满足于把内容、信息传播给受众,还要带给受众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因此编导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灵活运用艺术原则,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艺术想象,使作品内外在美兼具;还要学一点受众心理学,提高作品的传播效果。在组织和社交能力上,电视创作就其本性来讲,属于同社会、同人、同环境打交道的工作;而电视节目的生产又是一项集体创作活动,这就需要编导不但要有与外界各方有效沟通的能力,还要具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使各工序协同工作。
在节目创作中,电视编导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栏目化的讨论还是频道化的争执,一个好的电视节目首先要观众喜欢,要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而电视编导就是在电视节目创作中保证节目好看又能获取市场效益的那个人。电视编导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一个节目的宗旨策划,制定报道计划,又从细节上具体负责节目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撰稿、约稿、组稿、选材和修改稿件、编录剪辑音像素材、撰写节目提要、串联词和撰写配合新闻的某些评论,录制节目,审听、审看、检查校对节目等。从节目的前期准备到中间的制作录制再到后期的合成播出,电视编导都始终是最忙碌的的,他统领整个节目,是节目的负责人和把关人,决定整个节目的质量。除了整体策划,一期精品的节目,在制作之初,编导人员心中还要有一个镜头与语言的结构框架。到达现场后需要拿到什么样的镜头,远全中近特该怎么样切换安排,都应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有些按既定程序进行的节目尤其应该考虑这些问题,认真好设计每一个镜头。必要的时候要去事先了解主要人物的行动路线和活动的位置安排,进行"踩点"。电视编导是节目的灵魂,他有效协调各方面关系,参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项具体工作统筹安排与操作执行。
比如《星光大道》在节目的编导方面就有主持和嘉宾同台演绎,还有参赛选手身后的故事和才艺展示等,将这些编排有机结合使节目更具可视性。还有《春节晚会》等,电视编导在节目中的作用也犹为体现。表现的更为明显的还是谈话类节目,这些节目更需要把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最后对作品进行把关检查的系统性创作活动。比如较受观众欢迎的《鲁豫有约》就是经过编导精心的策划构思的。
电视编导的文化修养 篇7
1 电视编导文化素养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电视节目编导队伍可以说是数量庞大。与此同时,电视编导不仅要具备审美意识和相当高的艺术鉴赏力,还有协调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且他们也懂得经营。当然,在看到现在的电视编导行业发展较好的一面时,也不能忽视其队伍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首先,在新形势下社会对电视节目编导有着新的具体的要求,但是由于整个编导队伍的发展时间比较短,且受过专业电视业务训练的人员所占比例不大,所以电视编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能符合新的要求。其次,目前电视编导业普遍存在着重实用轻培训,重经验轻理论的情况,而且电视编导业的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再次,好的电视编导是那种业务全面、综合素质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但是这种人才在电视编导业却是奇缺的。这一点从冯小刚、陈可辛等高水平导演受人追捧的程度就可以看出。最后,就是现在电视编导业的管理科学性相对滞后,且薪酬体系与岗位权责也缺乏有效的匹配。
2 提高电视编导文化素养的意义
2.1 可以提升大众文化的传播效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文化媒介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早在2004年,为期四天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召开,在这次研讨会上国家电影电视总局副编辑黄勇曾表示,“传播人才和媒介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会最终影响到受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电视编导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人物,其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作品的文化含量。因此,提高电视编导的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2.2 在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电视编导是电视艺术创作中的灵魂人物,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编导始终发挥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性作用。古人有云:“人如其人”,其实这话在电视编导行业也适用。电视编导人员的知识修养、兴趣爱好和审美标准等都会在电视节目中有所体现。由此可见,电视编导人员文化素养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电视节目产生积极影响。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有所提高,直接影响到观众对现代传媒的主动选择或者对其产生质疑。然后,具有一定鉴赏能力的受众又会促进编导人员的文化素养水平提高,继而创作出更好的电视节目作品。
2.3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当今社会虽然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文化发展却没有跟上来。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中,电视作为一个传统的重要媒介,观众对其节目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电视编导如果能够在日常的创作实践中,运用自身充足的文化涵养并结合生活素材,创作出鲜活生动的形象并转化成具有较高文化含量的电视节目,就可以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3 提升电视编导文化素养的策略
电视编导是一项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业务性的专业技术工作,电视编导人员承担着电视节目素材的选择、初期制作、稿件改编和终稿审核等多项工作。因此,为了达到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和艺术价值的目的,电视编导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笔者就提升电视编导人员的文化素养这一问题,从主客观的因素出发,提出了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意见。
3.1 电视编导人员要培养自己敏锐的创新意识
一成不变的节目形式终究会使得观众看到乏味,想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且赢得观众的喜爱,那么电视编导人员就必须要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电视节目的内容的同时,还要改变电视节目的形式。提升电视编导人员文化素养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有了创新意识,电视编导人员便会去接触不同类型的节目体裁,研究它们的形式和内容。这样一来,在学习了其他不同类型的文化后,电视编导人员的文化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就将被提升。
3.2 电视编导人员要时刻保持文化充电状态
电视编导人员工作量非常大,学习时间十分有限。但是,没有时间不能成为编导人员放松学习的理由,要知道如今时代在发展,电视媒体在不断进步,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如果电视编导人员不能时刻保持“充电”状态,就很可能被社会所淘汰。为了尽快地学有成效并能够学以致用,电视编导可以利用自身的职业便利去学习和电视节目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电视编导在学习过程中了,还要借助学习搭建一个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以此来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和增厚自己的文化底蕴。
3.3 重视并扶持电视编导业的人才队伍建设
电视编导是电视台里各个节目的具体负责人,其队伍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该电视台的节目质量,继而影响着电视台未来的发展前途。而电视台的发展还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所以政府部门和电视台的总负责人必须高度重视电视编导人员队伍的建设。国家教育部门可以加大对广播电视编导学科专业的投入,尽力培养更多更好地电视编导从业人员。其次,电视台可以提高自己台里的电视编导人员的从业门槛;同时,为现有的电视编导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和参加提升文化素养培训的机会。最后,电视台可以将学习培训和评级等联系起来,对于学习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切实有效地鼓励电视编导人员不断进步。
4 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电视节目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给现在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娱乐乐趣。人类文明在进步,社会经济在发展,人们的审美追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电视节目提高文化含量,以此来满足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电视节目是一门有着较高科技含量的艺术作品,作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核心人物,电视编导人员必须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水平。电视编导人员的文化素养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大众文化的传播效果,所以国家要重视对编导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以求到达更好地文化传播效果。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在社会文化的传播方面,国家的广播电视业作为传播媒体的一种形式在社会文化的塑造和传播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编导是一个核心人物,电视编导的文化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笔者分析了一下当前电视编导行业的人员文化素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提高电视编导的文化素养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几点关于如何提高电视编导文化素养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电视编导,文化修养,策略和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段雨欣.浅析广播电视编导的素质要求[J].新课程(下),2012(4).
[2]赵晓磊,何剑飞.浅谈电视编导应具备的技能与素质[J].新闻传播,2013(11).
[3]高慧.电视编导应具备的职业素养[J].科技传播,2012(10).
[4]张凡.电视编导技能素质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2(5).
[5]刘玢.电视编导文化素养提升的意义及策略[J].科技传传播,2012(10).
电视文艺编导的职责 篇8
《爱心满天》是萧山广播电视台今年新推出的一档爱心公益类栏目, 意在为萧山区范围内的穷苦大众打造一个能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平台, 同时, 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全区范围内和谐快速发展工作所推出的一档节目。作为这个栏目的编导和摄像, 笔者一直本着能够以真实画面、原生态的结构打动观众为目的的心态来进行每一次的节目策划和制作。拦目主要以纪录片的形式向观众展现一个个家庭的困苦生活。河庄赵美员、城厢俞桂花、三峰谢益兰, 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观者落泪、闻者伤心。
从笔者个人角度来说, 觉得编导要有平民化意识。电视编导在每一次工作中, 都应该摒弃因职业优势和技术优势带来的优越感, 改变居高临下和俯视一切的思维方式, 要有自觉地关注平民并和他们平等交流的意识。电视节目需要体现一种平民化的价值取向。 (1) 在实际工作中, 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应深入到百姓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去, 体验平民生活, 倾听群众呼声, 感受群众中疾苦。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都以电视文艺的手段反映给电视观众; (2) 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要善于换位思考。让自己做一名普通观众, 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电视受众的需求。去理解观众现在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了这样的节目他 (她) 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3) 电视文艺节目的编导要注意将平民意识贯穿整个电视节目后期编播制作过程。文稿的写作和语言表达上要尽量通俗易懂, 画面的编辑力求充满人性, 主持风格做到与受众平等亲切, 缩短电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使节目变得更有人情味。
众所皆知, 纪录片是最讲究故事内容真实性的一种电视文艺节目类型。真实性是纪录片创作的原则。但纯客观、绝对真实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反映真实只是创作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纪录片记录的东西永远只是影像的真实, 不是生活本身的真实;纪录片的拍摄只是主体赋予客体的一种认识, 并不仅仅是客体本身的一种存在状态。例如我们拍摄的纪录片《爱心无痕》这个片子, 我们是关注了差不多有几年时间, 虽然开机拍摄只用了2个多月, 剪成了这个不到20分钟的片子。实际上, 就纪录片前期拍摄而言, 当我们扛起摄像机开始纪录的哪一刻, 就有了编导的主观意图, 我们注意了拍摄对象, 关心了他们的存在。纪录片的题材的选择也许就是创作主体 (即编导) 的喜好, 题材的选择便是编导主体意识的最初体现。我们生活的杭州市萧山区是个全国都众所周知的经济发达地区, 但这不表示萧山内每一户人家每一户家庭都能够享受到这一份和谐安康的生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普通务农家庭同时也接受着病魔的侵袭。萧山区河庄镇的赵美员家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作为一个电视文艺编导, 一方面要遵守纪录片的“非虚构”真实性原则, 让镜头真实地记录现实生活。另一方面要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即如何记录, 如何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生命影像。这里的让镜头如何记录、选择、传达就牵涉到编导意识。纪录片的本质是记录非虚构的现实世界, 以还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生命影像为己任, 真实性乃是纪录片的生命和底线。但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 纪录片是人拍摄和编辑出来的, 所以并不是纯粹客观的, 编导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向受众传达自己的倾向, 这种倾向性, 就是纪录片的编导意识。
纪录片既是原汤原汁, 又不是原汤原汁。一部纪录片的每一个镜头可能都是在真实时空发生的真实情景, 所以这些不能不说是原汤原汁。但是一部完整的纪录片又决不是纯粹的原汤原汁, 因为从摄像机一打开, 作者就在选择生活。特别是进入后期, 作者又在远不是生活全部的大量素材中, 精选其中一小部分经过组合, 营造新的“时空”, 这就是编导意识作用的结果。个人认为电视文艺编导就是在现实中挖掘素材, 并从熟悉素材的过程中自然形成故事, 通过生活细节的并列, 创造出对生活的阐释和创造意图。我们之所以把题目叫做《爱心无痕》, 是因为在后期剪接的时候, 我们觉得故事中女主人公的爱可分为妻子对丈夫忠贞不二的爱和母亲对儿子无私奉献的爱。为了增加故事性所以把赵美员这一普通女性的生活状态作为一条主线。我们的编导意图是为了通过做这个节目, 让人们了解到在生活中爱的体现不单单是物质上的支持, 更多的是对身边的家人、朋友的无私奉献和精神的支持。这对传统的道德文化构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细节化的观察对象, 对于有文化差异的人们相互的了解和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拍摄过程中, 我们发现我区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对像赵美员家庭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影响, 平时他们就是靠给乡镇中的各种企业做做短工来赚点生活费。区里的慈善总会和区残疾人联合会对他们这样的家庭给于帮助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支持的一部分, 但仅仅是这样的一点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这便成为一个矛盾的产生。另外一个矛盾冲突是赵美员的儿子高中毕业以后要不要直接
十年多来, 《开心双休日》栏目依靠评剧之乡的深厚底蕴, 深挖宝坻文脉, 用荧屏搭平台, 高举评剧大旗, 不但成为戏迷票友双休日里一份期待, 也让栏目走出宝坻, 让宝坻评剧叫响全国。回溯十年多来《开心双休日》栏目的发展历程, 结合栏目的创作实践, 笔者对其进行了以下分析和思考。
1栏目创办的历史背景
1.1评剧之乡的文脉
宝坻是评剧之乡, 评剧在这里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戏迷们爱戏、懂戏, 对评剧的追求执着而狂热, 这份狂热也成为众多评剧演员实现梦想的福地。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生前曾经说过, 一位评剧演员, 如果他的戏不受宝坻观众的认可, 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演员。可见宝坻观众在评剧演员心目中的地位, 更可见评剧在宝坻戏迷心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 宝坻评剧和其它地方剧种一样, 开始萧条:唱评剧的人少了, 组织活动的人更少了, 评剧之乡的地位岌岌可危, 但是人们喜欢评剧的心并没有改变, 一旦有了适宜的条件, 评剧的星星之火定会在宝坻大地产生燎原之势。
1.2电视观众的渴求
上世纪80年代以后, 社会文化事业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 电视技术不断发展, 人们也不再满足于“我播你看”的电视综艺节目形式。他们也想从被动的旁观者变成节目的参与者, 由局外人变成节目的一个部分。宝坻这个农村人口居多的大区县也不例外, 生活上富裕起来的人们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 他们不再满足于蹲墙根儿、打麻将、扭秧歌的休闲模式, 也想在神秘的电视荧屏上体验一把。为此,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2001年7月, 宝坻电视
开心小舞台娱乐大文章
——试从《开心双休日》创作谈娱乐节目平民化的几点体会
文丨董素华
摘要:在媒体拼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 上百套上星的电视娱乐节目让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也给观众更多挑剔的机会。面对多方位的竞争压力, 在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均不对等的情况下, 2011年7月, 中国区县台第一档主打评剧的电视栏目《开心双休日》在宝坻电视台开播了, 这一播就是十年多。
关键词:小舞台;娱乐;平民化
去打工来帮扶家里, 还是继续读书, 来完成他心中希望读大学的心愿。这些矛盾冲突不是单靠解说和同期声完成的, 而是靠“镜头语言”, 靠一种平视真实的责任纪录画面。剪辑是纪录片创作的最后一步, 在大量的生活素材面前, 不能仅仅忠实的反映事实, 更重要的是从事实中升华出更真、更善、更美的东西, 多视角、多侧面、多层次地反映那些不容易被人觉察的生活美, 这里编导的主体意识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后期的剪接把这两条矛盾冲突通过画面语言有意识地剪出来, 一部纪录片总是包含了编导的世界观, 反映了编导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审美趣味和意识形态上的一些事。笔者不知道这些镜头通过艺术剪辑是不是完全反映了我们的主观意图。
总之, 电视文艺编导在电视文艺节目生产和运作的整个流程中, 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编导个人素质的高低, 编导队伍的整体职能构成, 就成了制约和影响该节目生产能力和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同时, 电视文艺编导意识的强弱, 对电视文艺节目制作质量的好坏、节目深层内涵的挖掘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电视文艺节目犹如一道令人回味的美食, 带给人们对它无限的回味。电视文艺编导在这个文艺节目中处于一个“总设计师”位置, 是节目构成的“把关人”。编导的责任不是对节目简单的拼接, 而是对播出节目整体的认识、加工、创作。这就要求我们的编导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需要不断地加强基础知识、百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不断增强编导的意识, 加强编辑的五种基本素质锻炼, 时常静下心来多思、多想, 提高敏锐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听、说、写、唱, 统筹协调等样样都要学, 争做“杂家”。以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求真务实、修身养性·提高审美情趣与创新思维能力, 完成好每一次的节目统筹和节目制作的任务。新世纪我们面临新的知识结构重组和知识更新, 未来的广播电视节目对于编导的要求越来越高, 是全方位多层面的。今天的文艺节目传达更为丰富的信息量和多元化的知识含量。随着文艺节目文化和艺术含量的不断攀升, 编辑的手段应具备更为广阔的艺术视野、更加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更加综合的文化修养。
311201)
摘要:电视文艺编导作为在电视节目形成中的主创人员, 发挥着艺术上指导和质量上把关的重大作用。电视文艺编导是整个电视文艺节目中的灵魂, 他统领整个节目, 是节目的负责人和把关人, 电视文艺编导的风格决定着文艺节目制作后的风格, 决定整个节目的质量。可见电视编导在整个电视节目中的重要性。
电视台编导 篇9
1 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困境
1.1 内容同质化引发审美疲劳
不得不需要警惕的是,现阶段的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引发了观众的审美疲劳。民生新闻开办之初,由于其强大的社会反响力,导致众多电视台一拥而上,都在开设民生新闻栏目,但由于很多基层电视台缺乏制作民生新闻的经验,所以很大一部分基层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无论是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大都是在照搬照抄兄弟电视台的。这样一来,虽然民生新闻的数量上升,但内容千篇一律,形式趋同,其蕴含的价值与社会意义也就因为过于趋同导致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当前,民生新闻主要有四大类是基层电视台关注的重点:一是突发新闻,比如天灾人祸;二是舆论监督,如为农民工讨要工资、水电问题等;三是民生资讯,比如节假日等;四是民间奇闻轶事,如奇花异树等。这些看似热闹新鲜的话题,一次会引起观众的兴趣,次数多了,就显得缺乏新意。这种审美疲劳使得普通百姓对于民生新闻的关注度下降,当这种现象不断蔓延时,就会引起民生新闻后续乏力。
1.2 内容琐碎化降低传播效果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市井民生,是普通百姓最为平常的生产生活,但是民生新闻并不代表只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目前的现状是,一些基层电视台忽视了民生新闻的内涵,为了提高收视率,乐此不疲地报道邻里纠纷、街谈巷议。关注普通百姓生活是民生新闻特别是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的重要原则,但这并不代表就可以连篇累牍地堆砌生活琐事。作为一方电视台,做民生新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平凡的百姓生活小事中进行理性的判断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宏观层面上审视社会与民生,这些才是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需要真正关注的重点,才是广播电视新闻的职责所在。
1.3 时效性不足降低受众热情
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因果等所需因素中,时间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不过,基层广播电视台由于资金、设备、人员、经验等各种方面的限制性,导致在时效性上可能要稍微落后一些。有些媒体在民生新闻节目中说到:“您现在看到的就是正在发生的”,较好地诠释了民生新闻时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时效性不足容易引起关注点的差别,新闻在事件过后为了找寻报道点,就会极力挖掘事情背后的“真相”,但这样容易产生对于新闻当事人隐私的侵犯、或者是过度追求话题性而过度进行负面报道等,对社会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2 提高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竞争力
2.1 要深入理解国家民生方面的大政方针政策
电视台是政府的喉舌,作为基层电视台,更是直接联系普通老百姓与政府的纽带。基层电视台开设民生新闻栏目,其目的就是为了深入百姓生活,紧密联系群众。所以,制作民生新闻节目,基层电视台就要深入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让老百姓能够理解国家政策,普及国家的爱民措施。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更要能够吃苦,要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百姓家中,切实地做好民生新闻,关注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同时,还要从解读大政方针政策入手,这样既不会使得民生新闻趋于流俗,又能将工作做到实处,真正尽到新闻的本职。
2.2 要与时俱进,力求创新
受众是“喜新厌旧”的,无论是民生新闻还是其他新闻,都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制作好的选题和策划,才是以民生为主打的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制胜法宝。受众喜欢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所以,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力求制作不一样的民生新闻。要能够标新立异,站在更加高远的角度看待世界、看待民生,这样才能够真正捕捉民众生活中的闪光点,能够挖掘普通百姓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最真挚的情怀。创新还需要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能够善于选材、巧妙选择角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精心策划,深入报道。
2.3 要遵循真实性,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
作为民生新闻,更应该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基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策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追求新闻的客观与公正,真实与准确。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基层广播电视台是与老百姓联系最为密切的广播电视媒体,需要对自己的言论高度负责。所以,在选题策划民生新闻类节目时,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选题进行合理适度的把握,既要让选题符合新闻的标准,又要遵守相关的政策规定,同时更要运用合理的策划方式与手段充分发挥新闻类民生节目的效应。
2.4 要建立和完善后期监督机制
基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服务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它直接面向基层,既向老百姓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替百姓解决民生问题,所以,建立和完善民生新闻节目报道的后期监督机制,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保证民生新闻节目的客观公正、真实准确。完善后期监督机制,需要加强基层广播电视台新闻工作者的基本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需要建立问责机制,从根本上重视新闻工作的严肃性,树立认真工作的严谨作风;需要加强群众监督,开通电话、网络等渠道的信息热线,为群众提供监督渠道。
3 提高基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编导与策划的技巧
3.1 贴近普通民众生活
民生新闻的关注点是微观的,是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身边小事中寻找新闻点,这种角度贴近百姓,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基层广播电视台在民生新闻的选题策划方面具有天然的优越性,因为基层广播电视台与老百姓贴得更近,更容易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发掘小生活中的大观点。不同的基层广播电视台所关注的民新闻点可能不同,选题、编导与策划也有不同的主线,但都必须以受众的实际生活为核心。柴米油盐、工作得失、突发事故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关注点,但相同的是受众希望从民生新闻中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希望民生新闻可以探讨自己关心的话题。
3.2 提高普通民众的参与度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百姓生活,讲述百姓自己身上发生的故事,基层广播电视台要想民生新闻能够获得更多的受众关注,就要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即使受众不一定直接参与互动,但一定要使受众感受到新闻能够引起自己的共鸣。在新闻的编导与策划中,可以加入对于焦点事件的群众采访、或者代表人物的亲身讲述等,这种节目采编方式可以使观众产生集体的共鸣,就像自己也参与了节目的互动。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贴近民生的表现,更是尊重民生、尊重受众的表现。这样更容易拉近新闻工作者与百姓的距离,从而制作出更好的民生新闻。
3.3 建立品牌化的观念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开创了一种新的新闻模式,尤其是基层广播电视台,通过策划民生新闻节目,能真正以平民视角关注普通百姓生活,实现了新闻由精英到平民的回归,真正体现民生关怀。但是,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竞争激烈,尤其是基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的竞争更加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要想在竞争中异军突起,就需要向品牌化进军。只有着眼于品牌化发展,才能有效地避免节目的趋同、内容的低价以及质量的下降,从特色与创新的角度出发,做品牌化的民生新闻,以经受市场的考验。
3.4 提高编导人员素质
编辑策划是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基本工作,作为基层广播电视台的编导人员,除了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外,还要能够扎根于基层,真正体会民生,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培养敏锐的思考能力与观察能力,真正做出贴近百姓生活、深入民心的民生新闻节目。除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能力以外,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编辑工作者更应该不断储备工作的实践和经历,以积累更多基层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编导制作的财富。
4 结语
总之,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活,基层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要想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深入切实地做好民生新闻节目的编导与策划。这是民生新闻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真正体现民生新闻价值的重要渠道。只有做好民生新闻,基层广播电视台才能健康、持久地生存和发展。
摘要:制作民生新闻节目,基层电视台就要深入解读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在尊重事实真实性的基础之上与时俱进,力求创新,提高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竞争力。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编导与策划,要贴近普通受众的生活,注重提高普通受众参与度,建立品牌化的观念,提高编导人员素质。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民生新闻,编导与策划
参考文献
[1]葛营映,陈泓亮.传播学视域中民生新闻对新闻理念的发展——以山东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为例[J].青年记者,2013,(26).
电视台编导 篇10
1 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培养重要性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不断改革创新,该类节目已在电视事业中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形态。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主体以节目编导展开。因此,编导的创新思维及意识认知直接影响着节目的动态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展主要以生活中现实发生的事物为编写素材,后针对具体要求对该类素材予以技术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融入编导的创新思维及创新想法,而其创新思维得以在节目中展现,从主客观角度而言这一行为均对节目的发展与创造具有相对重要意义。因此,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对电视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影响因素
电视新闻节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已逐渐发展成为新型的艺术形式,影响着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及看法,新闻节目的展开及发展基础主要建立在现实生活上,以社会中现实发生的事情为背景,实现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知及观点阐述。因此,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便成为目前该类节目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电视新闻节目在运作过程中需体现其效率性及投资支出最低化[1],这就需要电视新闻节目各工作人员,必须在社会事件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生产出高质量、低投入的新闻产品。因此,该类要求无疑增强了节目的创新要求及创新难度。
目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种类及规模均位于世界前列,国内新闻市场竞争压力巨大。因此,为了提升电视新闻收视率,抢占各新闻市场,各新闻节目主体便应站在节目本质基础上,结合观众需求,培养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才能实现新闻节目的高效性。
3 培养电视台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措施研究
3.1 培养新闻编导基础综合能力提升
电视新闻编导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主体,新闻节目是公众了解世界相关事件及政治、经济等因素的有效平台,故而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在新闻编辑过程中必须坚持自己的政治观点及政治立场,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节目创新的基础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敏感度及政治鉴别能力,从而在审阅新闻稿件的过程中可对相关新闻提出自身的政治观点[2],把握社会舆论,促进事件良性发展。
电视新闻节目在众多节目类型中具有相对特殊性,它具有高效即时性及时效性,现代化的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逐渐增多,电视新闻节目编导每天均要面临众多新发的新闻事件,若不对该类新闻进行快速分类及编辑,则会影响节目的正常播出,从而影响节目收视率。因此,各新闻编导应不断提升自身快速编辑的能力,提升节目播放效率。
同时,新闻节目编导还应注重自身策划协调能力的提升,新闻节目内容在播出之前均要对各事件进行题材确定并对各新闻中的重点问题及重点事件予以报道,以此提升新闻节目的播报质量。因此,编导的策划、协调能力以及各成员之间的协作能力均对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编导应变能力的提升也在节目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电视新闻编导编辑工作具有相对开放性,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新的情况及新的问题[3]。因此,若要提升节目收视率,提升节目的创作质量,各编导就应及时提升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提升自我思维认知能力。
3.2 激发新闻编导艺术创新思维能力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更多新兴事物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传统思维定式逐渐被打破,人们开始逐渐接受新兴事物,而电视新闻编导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灵魂需要针对现阶段公众的发展需求提升自身思维创新机制,以创新思维实现新闻节目内容的形式创新。因此,各编导为不断提升自身艺术创新能力,首先应重视对节目的主体情感认知[4],使观众在节目中得到情感依托,从而在心理上实现与节目内容的共鸣。同时,还应注重节目色彩的表达与呈现,在节目创造中,应用多色彩及时间空间交错模式展现情感基础及情感内涵,提升观众外感及内心认知的统一性;而且,编导还应利用各种技巧实现自身主体视觉因素的情感注入,这样可使新闻的内容外在感更具艺术形态。
3.3 创造合理有效的外部环境
编导自身的综合素养在节目创新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外部环境的合理性及优异性也影响着电视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建立。因此,为了促进节目创新机制建设,电视新闻节目编导应具备独立的思维形式,摒弃外界环境中的干扰因子,在不同环境中获取有效的新闻信息及反馈信息,从而满足合理的素材需求。
3.4 习惯性及创新思维相互结合
思维习惯主要是指人们在生活及工作中逐渐形成的思考问题的思维定势,该项思维通常具有单向性,缺乏问题的双向认知及思考,考虑问题角度过于单一化,在此思维定势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不仅具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在此情况下,将习惯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相互融合[5],可实现思维的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通过假设性思维,不断寻求正确的答案及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因此,在新闻节目创新中可将二者予以结合,使其思维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化,有利于思维创新能力的提升。
3.5 竞争与合作相结合
良性竞争机制的产生可有效促进行业的积极有序发展,在此竞争过程中各竞争主体间或许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同时也会激发各竞争主体间的创新思维,从而促使群体发挥最佳效能。有研究表明,各群体内部的竞争会对内部目标的实现及有效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但却会使内部各成员间的协作性增强。因此,各电视台在对竞争机制予以建立时,应把握竞争机制的有效性,实现内部群体与独立群体各不同群体之间的竞争机制建立,如此便可促进竞争及合作的良性循环竞争,促进节目的有效创新,从而提升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电视新闻节目的要求逐渐上升,电视新闻编导作为电视节目的主体在节目创作及播出阶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此前提下,应针对新闻节目的特点,不断加强新闻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建设,提升基础综合能力,激发艺术创新思维,创造合理有效的外部环境等,不断实现新闻节目创新,提升节目收视率,促进电视新闻节目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跃.电视台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方法[J].中国传媒科技,2012(2).
[2]才惠刚.浅议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18).
[3]门丹慧.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方法[J].西部广播电视,2015(2).
[4]毕九洋.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J].新闻传播,2014(1 2).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实践教学 问题 对策
广播电视编导教育在近年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全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办此专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无论是专业院校还是综合院校、理工院校,可谓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招生人数日益增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规模之大、生源之多,令人惊讶。在成绩喜人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下面以山西省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来管中窥豹,探析当下实践教学的优劣。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招生数量的增加给实践教学质量带来影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教学经过近些年的积累,已经建立并且形成从专业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到知识架构等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各高校教学目标在理论上大体一致。拿山西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的人才培养方案来说,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力图达到所要求的目标,但其实并不能完全做到。一是学生数量大幅增多,而专业课硬件投入有限。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纪录片导演、电视栏目策划等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学生使用设备数量有限。实践课程基本是分组创作,学生总人数多,每小组人数就多,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学习态度端正、积极创作的学生投入大量精力,而懒惰的学生可能根本不上手操作,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二是学生数量增多,而市场需求却相对过剩,从而形成矛盾。高校招生人数增加,而实际工作岗位数量没有变化,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竞争愈加激烈。三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而影视与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同样的公共课、基础课,基本没有差距,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大二开始逐渐增加专业课程,学生水平开始出现差距,大三几乎全部的专业课都开设了,并增加大量的创作课,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了动手能力弱的现象,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优秀的学生信心更强,有更大的进步,相对弱的学生慢慢失去自信,创作能力下降。
按照教育部规定,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不仅具有大学教育的通用性,更需加强专业实践的能力培养。当前各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某种程度上会对实践教学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这是需要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二)教学理念、师资水平等滞后于一线创作的发展速度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培养的是有创意、有思想、能操作、具备基本的文学底蕴的人才,是有较强应用技能的创造性人才。此专业属于艺术类范畴,区别于理工科和文科的人才培养方式,因此,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师资水平都要紧跟一线发展,但现实是一线的变革和科技以飞快的速度在发展和更新,而学生使用设备远远落后于一线,再加上学生人数增加,实践机会有限,创作数量受限,这成为当下一个严峻的问题。尤其近年新媒体发展迅速,手机电视、手机广播、移动电视等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改革我们的教育相对滞后,导致人才培养和时代需求出现脱节。
广播电视编导需要文学、艺术、技术相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单一的技术人才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而想象力、创造力恰恰是文学、艺术综合培养的,有效的学科结合才是关键。现在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多是文科出身,影视理论需要加强,创作实践相对缺乏,容易导致照本宣科。因为缺乏一线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不得不聘请一线的编导或记者担任专业课教师,但同样也出现不足,虽然实践经验和体会弥补了教学内容的不足,但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和条理性,致使他们的经验很难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无法很好地传授给学生。“双师型”教师数量少,但承担着大量的学生创作指导,有力不从心之感,这是教学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尤其在电视文艺节目编导、纪录片创作、影视剧导演等课程中的实践创作,基本5人一个小组,采用大班授课,完全无法跟进每个小组,无法在实践教学中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针对以上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来办学,应该更多地注重对人的培养,对人才质量的提高。艺术院校的教育和普通院校一样是通识教育,但同时也是专业素养的培训与锤炼。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技能的培养刻不容缓,个性化的教学亟待实施,应当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完善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技能。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对策
(一)建构广播电视编导实践教学的特色模式,夯实基础,提升技能加强
该专业是设备、经费投入需求量很大的专业,一方面要依靠学校的大力支持,加大;另一方面要围绕特点夯实文学、影视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方面,要探究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转化,要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实践的技能、技巧更加专业化。实践创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尤其是创作课程,只有了解并理解类型创作的基本类型、特点、方法,才有可能在实践的时候善加利用。在了解了教学方面的共性之后,也要了解自身的特点以及个性,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编导人才。
(二)加大投入实践设备及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及场所,这是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基本的落脚点,这些配套设施需要学校大力支持与配合,以使学生发挥创造性才能。学校作为教学单位,有责任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践条件和实践场所,这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才有创作的场地及设备,从而创作出相应的作品。这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型个性。艺术创作追求独一无二,要在最大限度发挥教学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使用精良的设备创造出不一样的作品。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教师的能量得到最大化发挥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的品德、素养、实践、技能等各方面素质都是保障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所谓“名师出高徒”,教师必须先要把自身修炼成“名師”的。当然,在实际生活中,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名师”,但至少在教学中,教师要有这样的信念及追求。教育工作是个良心活,教师需要严格规范自身,严格要求自己,尤其在理论实践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同时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否则自己一知半解、不会创作,如何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呢?一线教师要脚踏实地地把自己培养成为能“文”能“武”的将帅之才,这是决定专业与教学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实践创作向前发展。
我国影视、传媒教育已有多年历史,尤其在近些年有了巨大的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更是成为新兴的热门专业,但是越是热门,教育工作者越要冷静,要客观地看待专业的发展,客观地评估专业的建设,客观地思考自身的问题,这才是推动广播电视编导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不能盲目自信,当然也不需要妄自菲薄。在山西省内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建设与发展中,山西传媒学院做得比较到位,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亟待改正。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编导人才是其基本目标,也是最高目标,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指导实践,全面创新教学,为推动山西省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陶俊伟. 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广西教育,2013(47) .
[2]张合斌. 博客在《网络与传播》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
电视台编导 篇12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 已经逐渐进入正常发展规律的轨道, 并且以艺术的形态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思维情况, 成为电视艺术的重要营养内容。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节目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是人们进行电视艺术生产的基础保障, 我们不仅要将艺术当作一种意识形态进行认识, 还要将其当成一种生产形态进行看待, 也就是说, 作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主体, 编导们的创新习惯和意识, 是促成节目成功的原动力。电视新闻内容的内容掌握是取自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素材, 在客观定位的基础上, 进行艺术的加工, 而加工的过程就是新闻编导发挥创新思维的过程, 无论是从客观的角度, 还是从主观的角度, 都要将新闻编导的主题意识和创新经验融入到作品当中, 完成作品的升华, 当新闻节目作品的客体内涵得到客观体现, 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就能够赋予新闻节目符合实际又不失创新表现的内涵, 因此, 电视节目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 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影响创新思维机制培养的的因素
虽然电视新闻节目的创作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但其发展必须建立在现实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上, 因为电视新闻节目思维的创新问题成为牵肘节目发展的主要问题, 笔者对这些牵肘因素进行分析, 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电视新闻节目其实一种工业化模式的产品, 从投入到产出, 都必须体现出节目的效率性和成本最低化, 即在最短的时间内, 生产出数量和质量客观的合格产品, 但电视新闻作为即时性要求高的节目,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 以客观真实并为观众广泛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 因此无疑给了节目创新极大的难度, 这也是电视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突破难点之一。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规模在世界前沿是空前的, 各个电视台为了抢占市场, 就必须站在节目客观、真实的角度上进行创新, 培养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 但与此不协调的是, 目前节目创新力度有限, 新闻编导的创新思维机制滞后, 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3创新思维机制培养方法
3.1激发新闻编导艺术创新思维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维逐渐突破墨守成规的模式, 接受新事物的兴趣越来越浓, 作为电视节目新闻编导来说, 必须赋予节目创新的灵魂, 以丰富的内容与多变的形式吸引观众, 满足观众对节目新颖性的需求。为了能够激发新闻编导的艺术性创新思维, 一方面, 要重视电视节目主体的情感表现, 调动观众的情绪和状态, 从观众的心理层次上引发共鸣, 当然, 情感的体现要有鲜明的视觉模式, 包括传统的电视造型表现模式, 在所表现画面中, 要用形态、质量、色彩、动作、空间和时间交错的模式体现出新闻节目的内涵情感, 让观众感同身受。另一方面, 我们要巧妙地利用技巧方法将视觉因素注入编导的感情, 使得新闻的内容更具艺术的感染力, 在这方面, 编导自身能力的自觉提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2为编导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编导自身的综合素质, 包括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素质等,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模式推陈出新起到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 外部环境也是促使新闻编导创新思维机制成功转型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取有用的电视节目素材, 电视节目新闻编导应该具备独立、负责任的精神, 在各种不同的环境, 甚至是具有危险因素的环境中获取有用信息和反馈信息, 满足电视新闻节目的素材需求。
3.3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创新思维具有推陈出新的作用, 但习惯性的传统思维模式禁锢思维突破。一般情况下, 习惯性思维的思路单一狭窄, 这种思维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但也会产生正面的影响。笔者认为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并非对思维模式进行脱胎换骨, 而是将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创新思维习惯相结合, 从各个方面和角度深层次地进行思维加工, 进行大胆的假设, 寻找各种思维的突破口, 让新闻编导能够将习惯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结合应用, 满足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的结构合理性要求。
4结束语
由上可见, 电视新闻编导在节目的形成起到主体性的作用, 其思维机制的结构是影响节目有效形成的重要因素, 因此, 我们要从编导思维机制创新培养的方面入手, 对新闻编导的思维习惯进行推陈出新, 促使其适应节目的实用性要求。笔者认为, 电视新闻的节目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形成, 1) 要激发艺术创新思维的能力, 2) 为编导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3) 打破习惯性的思维模式, 通过不断的实践, 使得其思维习惯适应现实生活, 并以全新的形式赢得观众的青睐。
参考文献
[1]赵琦.论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机制的培养.今日科苑, 2010 (12) :24-28.
[2]雷淑萍.激发电视编导创新的机制探讨.中国电化教育, 2003 (12)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