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现场管理(精选5篇)
防洪堤现场管理 篇1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 黄河流经197 km, 靠近山西、陕西两省。作为国内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洪水灾害也对该旗内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做好防洪危机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1 防洪危机管理主要措施
1.1 建立完善的防洪危机管理指挥体系
综合协调能力是完善防洪危机管理指挥系统构筑的基础, 包括防汛指挥决策系统、多个部门配合机制, 对物资进行储存和运输的调度系统, 完善的洪水保险机制和在人民群众中有效的宣传。当区域内遭受到洪水灾害的时候, 需要镇静的指挥, 迅速进行正确的决策, 维持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和快速消除危机。建立健全的以政府旗长为一把手的核心防洪责任体制。在汛期来临之前, 要对主要的河道、水库、防洪区进行疏通, 并向群众公布防洪总指挥的联系方式, 接受社会、群众、舆论等的监督, 并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形成工作制度。
1.2 快速启动预案
对水利工程要进行科学的调度, 让工程项目尽可能的发挥其综合性能, 这是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在汛期来临之前, 以防汛工程为基础对洪水调度方案进行重新的修订, 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减灾的效果。由于洪水具有特殊性, 所以有必要进行防洪减灾的实时调度工作。防汛减灾的关键环节是调度的决策工作, 也是防洪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以及减灾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防洪危机管理一定要切实的落实对科学调度, 在洪水到来之前, 对整体防洪预案要科学的制定, 以便于在汛期到来的时候可以沉着应对, 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大大的提高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合理性。
2 防洪日常管理
2.1 强化危机意识
想要让防洪危机管理工作做好, 必须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这是防汛防洪管理工作重要前提。必须要有“安全第一, 警惕防止, 以防为主、努力营救”的思想和工作策略;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合理使用、有效保护要重视并不断地加强, 让供水、食品安全得到保证;不对自然进行破坏, 坚持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2.2 做好组织协调
强化领导, 对制度不断地完善, 切实的把责任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洪水、干旱和自然灾害的检测、收集和分析工作, 及时提出有效的调度决策并尽快的予以实施;与此同时, 要保持信息畅通, 及时和准确的上报情况。因为交通、通讯等原因暂时没有掌握确切的信息, 也应该把基本的情况如实上报, 然后对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对后续得到的情况要及时的发布。要注意信息的质量, 对灾害情况上报的主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 内容应该真实、准确、简洁。
2.3 完善防洪预案
防洪危机工作的重点是编制防洪预案以及它的落实, 要掌握对和防洪抗旱调度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工程变更情况, 对天气分析以及雨水情况进行严密的监测, 以干旱救援调度预案和防洪抗旱指挥单位的有关决定, 做好其中的基础工作——防洪抗旱调度。
3 结语
准格尔旗地形地貌复杂, 煤碳资源丰富, 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在全国大力发展经济的大背景下, 旗内正在全力发展经济, 同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围绕国家和人民, 以区域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为中心。洪水控制工作要有一定的制度、方针、政策, 不能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要用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建立科学的制度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如今, 要在全旗上下保持坚定的信心, 具有一定可以克服洪灾的乐观的心理, 在洪灾发生的时候保持清醒和冷静, 沉着的应对出现的情况, 保持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同时政府要重视洪灾危机管理, 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平台普及洪水知识、加强公众教育。让人民群众在面临洪灾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能够应对自如并具备基本的自保技能等。
摘要:就危机管理而言, 其广义上的定义是怎样面对威胁, 发现存在的威胁, 并试图阻止它的发生, 如果发生了, 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准格尔旗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降水年际变化大, 且时空分布不均匀。旗内洪水灾害频繁, 是对本旗造成较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之一, 同时人口在不断的增长, 社会经济也得到高度的发展, 洪水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如果没有完善的防洪设施和防洪调度方案, 一旦出现洪涝灾害, 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所以, 防洪危机管理制度应该尽早有效的建立健全。
关键词:准格尔旗,防洪,危机管理,思考
参考文献
[1]纪宝成.从“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机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8) :4-7.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3 (7) :6-11.
[3]陈光清, 张朝阳.浅谈我国当前防洪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8) :251-252.
防洪堤现场管理 篇2
一、应急处置措施
防洪门关闭操作失灵时,应急办应做出如下反应:立即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找出原因;检查防洪门动力电源工作情况,启用备用电源;检查防洪门机械设备;检查防洪门槽异物卡阻情况;立即组织人员用防洪沙袋对防洪门进行封堵;
二、现场处置注意事项
1工作人员进入闸门本体部位进行故障排查时,下游水位不得超过356.4m,工作人员应着救生衣,穿防滑雨靴,防止落水。
2工作人员进入闸门本体部位进行故障排查时,应在上游水位不高于364.10m条件下进行,防止所经过路径中的闸门自动开启。
3当工作人员还在闸门本体部位工作时,左右相临各两扇闸门应关闭,工作人员撤离现场所经过路径中的闸门均应保持关闭。
4当泄洪闸操作失灵时,在行洪期间,应尽可能调节相临闸门开度使之与失灵后闸门开度差在2m以内。
城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实践 篇3
1 城市防洪工程的重要作用
1.1 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不同地理位置的城市承担着不同程度的洪灾风险, 所以建设城市防洪工程成为保障城市安全的重要工作。对于一些沿海城市来说, 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洪灾。通过城市防洪工程可以将雨水有序地引入各个拦洪库;等到雨水过去以后, 再通过城市防洪工程将洪水排到二次滞洪区。这样可以避免洪水对城市造成损害, 避免洪水直接危害农田、道路、房屋甚至居民的生命安全。据有关部门统计, 城市防洪工程每年可以降低由洪水带来的财产损失从几百万到几个亿不等。
1.2 资源化利用洪水
有些地区年降水分布不均匀, 在雨水多发期会造成洪水灾害, 在其他的季节又会出现干旱少雨的情况。利用城市防洪工程还能够将洪水资源化利用, 弥补城市降水量不均匀的缺点。在干旱少雨的城市, 农业、生态用水短缺, 各个拦洪库、滞洪区拦蓄的洪水可以通过引水渠道、沟道等对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进行补充。另外, 还可以将排洪沟道与附近的湖泊湿地贯通, 把湖泊湿地当成一个平原水库。在干旱年可以挖渠引水, 利用湖泊湿地的水满足农业、工业用水需求;丰水年可以利用洪水向湖泊湿地补水, 促进水资源的配置。
1.3 保障社会安定
防洪工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尽其所能地保障居民的居住安全, 还可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避免企业发生停产停工损失, 等等。因此, 防洪工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精神负担, 安抚民众的焦虑情绪, 减少因洪灾引起的各种社会问题, 是城市居民安心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保障, 对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1.4 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防洪工程可以降低洪灾发生的次数, 减少洪灾带来的损害,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水质不被污染。防洪措施能够为人们提供长期稳定、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还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2 城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实践
2.1 明确具体责任, 形成责任体系
城市的防洪工程需要坚持安全生产与业务工作同步筹划、同步推进。有关工作人员要树立绝对的安全意识和生产事故的苗头意识, 要真正地做到强化防范意识, 明确安全责任。安全运行管理的具体做法是, 每年年初, 市水利局和城防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城防处和层层管理部门之间还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通过这种方法明确责任、细化责任, 将安全职责明确到各个具体的岗位、具体落实到个人, 从而形成一个明确、具体的责任体系, 形成坚实安全生产防线。每年还要根据工作变动和人员的调整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安全责任体系内容, 以此来确保安全责任体系的完整和健全。
2.2 坚持“两静两动”的模式, 时刻提高警惕
城市防洪工程一个比较好的实践是坚持“两静两动”的安全管理模式。“两静”的意思是, 在防洪工程运行的关键部位设立警示牌, 形成两个静态的警示牌提醒。这两块安全警示牌可以警示不同的内容, 各个城市可以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设置。一般来说, 其中的一块警示牌可以书写“今日安全提示内容”, 另外一块警示牌可以设置成专项活动倒计时的警示牌。“两动”就是设置防洪工程安全员和当班值班员, 让安全员和当班值班员分别佩戴带有“安全员”和“当班值班员”字样的红袖套值班巡查。“两静两动”的模式互相补充, 在各个防洪工程的运行现场形成了交叉提示, 能够确保人员时刻提高警惕。
2.3 狠抓关键岗位、关键时节、关键人员三个工作重点
为了保障城市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 切实提升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水平, 还需要有关部门每年对全处范围内的关键岗位、关键时节、关键人员进行排查。在对这三个工作重点进行专门查看和分析以后还需要做出重点风险评估, 并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 确保对各类风险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方案的全方位覆盖。在考虑这三个工作重点时, 可以将水利枢纽的中控室、高压室、液压式等重要部门列为关键岗位, 把梅雨、台风、晚上、交接班前后等时间作为关键时间节点, 把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列为关注重点。根据以上列出的三个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保障城市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
2.4 加强汛期管理
要想更好地进行城市安全运行管理, 必须要注重汛期的管理。而要加强汛期管理, 首先就需要建立起防洪减灾责任制。在防汛工作期间, 必须要在汛前逐级签订各级政府防汛目标责任书, 防汛责任应该贯穿于汛期的整个过程。同时还必须要完善防洪预案, 在制定防洪预案的过程中, 要对江河洪水调度方案、地方防洪抢险方案、蓄滞洪区的破堤蓄洪和安全转移方案加以完善, 依据历史暴雨洪水状况以及历年所统计的突发性暴雨山洪情况绘制超标准洪水的风险图, 从而确定重点保护对象, 通过对防洪预案的完善来避免或减少人员的伤亡。此外, 还必须要加强防汛信息系统建设。
2.5 加强汛期调度
加强汛期调度在城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汛期调度。首先, 必须要注重水库之间的联合运用。而要更好地实现水库联合运用, 一方面应该增修控制性水库;另一方面, 应该从流域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水库的联合运用进行统筹, 使得流域整体的调蓄性能得以有效的增强。同时, 还应该加强水库上下游防洪体系的建设, 并将重点放在下游河道的整治之中, 使得水库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 还应该实行信息共享, 以便提高预报的精度。预测预报对于水库调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目前可以以流域作为单元, 将水文、气象以及水库等信息进行共享, 有效地提高预测预报的精度, 从而对于水库调度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2.6 提升安全运行管理的科技含量
要更好地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管理, 还必须要依赖于当前的科技。目前对于城市防洪工程而言, 设备的老化、安全设施的缺失对于管理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 当前应该充分利用相关的科学技术, 以保证城市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工作能够开展到位。比如说, 可以利用各枢纽的微机监控系统来设置相应的报警系统, 从而能够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及时地进行预警。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感知设备, 对温度、压力、振动、摆动等进行有效的测量, 并且对自动报警值以及保护值进行设定, 从而实现提前预警和超限自动跳闸停机, 以确保安全。
3 总结
城市防洪工程的安全运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 实现城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管理的根本是建立健全长效的管理机制。在实际的防洪工程管理工作中, 要根据国家发布的相关准则, 结合城市所在地的具体情况, 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 制定长远的安全管理计划, 并认真组织实施, 强化安全运行基础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振华, 许粉英.无锡城市防洪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 2015, (6) :31-32.
[2]倪晓峰, 赵英.浅谈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能力的技术改进措施[J].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6, 36 (6) :63-66.
防洪堤现场管理 篇4
1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乱采滥挖现象严重, 管理困难
虽然我国河道管理的执法力度不断加大, 对河道开采砂石进行了整顿和规划, 并画出了采砂禁区, 但在一些河道管理相对比较薄弱的地方, 一些单位和个人在利益的驱动下, 非法、无序开采、乱采滥挖砂石的现象还十分严重。个别的采砂业主为了扩大经济利益, 甚至超深度、近距离作业, 导致河堤被掏空, 道路毁坏, 给当地居民的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这些采砂业主往往是水政执法部门一来检查就进行隐匿, 水政执法部门走了就又开始进行作业, 这给河道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2 违章建筑屡禁不止, 监管缺位
近年来, 由于一些单位和个人水法意识淡薄, 受眼前利益驱使不申请不审批就在河道内进行违章建筑的行为越来越多。在重点河流和重点河段的河道建设项目中, 先建后批、不按规定进行项目审查、不做防洪分析论证、不按审批意见进行建设等不执行河道建筑工程基本建筑程序的现象也比较普遍。这些违规建设行为不但影响了河道的生态文明建设, 给河道管理带来了麻烦, 还给河道防洪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1.3 乱堆乱放问题严重, 治理缺乏
一些采砂业主为了自己方便, 在河道内任意堆放砂石和废料, 还有的业主在禁采区和禁采期进行非法采砂, 甚至破坏堤防工程, 给河道行洪带来了很大阻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大型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 有些单位和个人防洪意识较差, 将工程产生的石渣、矿渣、垃圾等废弃物随意地丢弃在河道内, 给河道治理造成了严重的问题。
2 侵占河道造成的危害
2.1 乱采滥挖危及河道稳定
非法的无序开采和乱采乱挖给河道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河道坑堆的增多、河床的大幅降低都会引起两岸滩地的沉降, 凹岸采砂还会加剧河岸的冲刷, 造成河岸滑坡, 缩短岸坡提防预留滩涂距离, 甚至危及河堤安全。这些乱采滥挖侵占河道的行为, 不但改变了自然河势的状况, 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环境, 采挖后留下的坑潭也给临河而居的群众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2.2 违章建筑影响行洪安全
目前, 河道内穿河、跨河、临河的违章建筑有很多, 这些非法的围堤、护岸、水坝、道路等建筑, 严重的影响了河势的稳定, 改变了水流的态势, 危害了堤防的稳固性, 妨碍了河道行洪安全, 给河道的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有效保证河道的行洪能力, 减少违章建筑给河道行洪带来的威胁, 就必须加大执法力度, 从根本上进行整治和巡查。
2.3 乱堆乱放危害河流生态
河道内随意弃置的矿渣、石渣、废料等不但会使河道变窄, 给防汛带来安全隐患, 还会严重影响水质, 破坏河流的生态平衡。这主要是因为河道采砂要经过水洗和筛刷会产生很多泥水, 采砂船也会排除一定的含油废水, 加上群众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都会给河流的水质造成污染。
3 如何加强河道管理
3.1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要做好河道管理工作, 必须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分级负责, 并做好部署和检查。各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河道管理联动机制, 做到常讲常抓, 联合执法, 强制执行, 以做好河道的巡查管理。只有从根本上规范河道采砂活动, 严格审批河道范围内的建设工程, 杜绝在河道内随意弃置矿渣、废料和垃圾, 才能有效的疏浚河道, 保持河道的稳定, 加强防洪的能力。
3.2 严格落实日常管理
对于采砂活动的管理, 要制定采砂规划, 明确禁采区和禁采期, 并根据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日常巡查, 保证日常管理的有序性。对于沿河建筑, 要进行严格的审批, 并要求根据河道建筑的相关规定, 依法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对于违章、违法建筑要坚决依法进行处理, 以免给河道防洪带来安全威胁。
3.3 搞好宣传营造舆论
要加强河道防洪管理, 提高沿岸干部群众的安全意识是关键。搞好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的宣传, 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有助于群众遵纪守法, 自觉保护河道。对于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 要定期举办法律讲座, 进行涉水法律法规的培训。对于普通群众, 可以通过制作广告宣传牌、墙体标语等方法进行宣传, 切实将防洪管理深入人心, 保证河道的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丁鹤.对城市河道可持续开发利用趋势的认识, 2002 (1) .
[2]杨银晖.城市河道治理应注重“原生态”, 2006, 11.
[3]刘明辉, 陶宇君.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2007 (1) .
试论防洪工程建设与洪水管理 篇5
关键词:洪水管理,工程建设
1 关于防洪工程建设
1.1 控制洪水策略的困境
1.1.1 水灾损失仍呈攀升趋势
尽管经历了50多年的以控制洪水为目标的持续不断的防洪工程建设, 形成了庞大的防洪工程体系, 使河道洪水年均淹没面积减少了70%以上, 但水灾损失绝对值仍在上升, 其中除了因河道洪水淹没区经济发展、资产增值, 导致单位面积损失值增加外, 内涝成为水灾损失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1.1.2 防洪水库的建设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虽然在个别大流域的干流及其支流以及中小流域上仍有建设防洪水库的自然条件, 但在现阶段, 由于其经济、移民、公平性及对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 使得许多水库的兴建变得不可行。
1.1.3 堤防建设面临着经济、技术、环境因素的制约
我国江河堤防, 尤其是主要堤防, 已经较高, 多是经数十、数百年不断加培而成的, 堤基、堤身皆存在许多缺陷和隐患, 在堤内外水头差不大时, 经过抢险, 通常可以渡汛, 但若进一步加高, 则在更高的水头下, 隐患大量暴露, 有可能出现抢不胜抢的情况, 安全难以保障, 即所谓增加高度而未提高标准。
1.2 防洪工程建设方向
考虑到经济合理性以及社会、环境和公平性等因素, 可以认为目前我国的防洪工程体系总体上与防洪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未来的防洪工程建设方向应侧重于工程的管理维护与局部调整, 使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发挥综合防洪功能。
2 洪水风险区管理
2.1“32字方针”与洪水高风险区管理
1998年大水后, 国家出台的“32字方针”启动了我国洪水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洪水风险区管理。
我国现有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可以防御常遇洪水, 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已得到较高程度的保证, 洪水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沿江河湖泊的洲滩民垸以及行洪区和部分蓄滞洪区, 人口约有1000万, 这些区域是我国近阶段洪水风险区管理的重点。
2.2 人口迁移趋势与洪水风险区管理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 据预测, 到2010年和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32%提高到约40%和50%, 届时农村人口将由目前的8.8亿分别减少到8.3亿和7.2亿左右, 考虑到人口增长因素, 这两个阶段相应大约分别有0.72亿和1.4亿农村人口脱离对土地依存进入城镇。
对于洪水风险区, 特别是洪水高风险区, 目前面临着左右洪水管理决策的三大问题:人口、发展与减灾。对于目前人均1~2亩地的洪水风险区农村生产模式, 充其量也只能解决温饱, 而无望提高承受灾害的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配合城市化进程, 制定开发式移民政策是解决或有效缓解这三大问题的首选方略。
2.3 以开发式移民为主要措施的洪水高风险区管理模式
在未来20~30年内, 开发式移民的重点应放在洪水高风险区 (洪水淹没频率高于10%) 和使用几率较高的蓄滞洪区。对于这些区域, 有两种发展模式:规模经营型和湿地恢复型。
开发性移民指配合城市化进程并辅之以相应的激励政策, 将上述区域内的大部分居民迁移到城镇, 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职业, 脱离对土地的依赖。
高风险区移民后, 对于原有生产效率较高的土地, 可采取低防洪标准下的规模化经营方式, 使经营者的收入即使在某些年份蓄洪的情况下也和周边地区居民相当。对于高运用几率的蓄滞洪区, 因面临着运用补偿问题, 应以建设无人区、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为目标, 将其改造为湿地, 发展集团化的水产业和旅游业, 改善流域生态环境为宜。
3 内涝治理
涝灾态势日趋恶化的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 平原地区天然水面严重萎缩, 原有水面被大量围垦, 成为低洼易涝耕地。虽然修建了大量的排涝设施, 仍不抵因蓄涝区减少所增加的涝水量, 加之平原区积涝之时多处于河道水位较高的汛期, 一方面自流排涝困难, 甚至可能出现河道洪水倒灌的情况而被迫关闭排涝涵闸, 另一方面为缓解河道防洪压力, 有时会强制性地停用机排设施, 形成“关门淹”的局势。这种情况在各流域普遍存在。其二, 随着城市化进程, 城市向周边地区高速扩张, 这些地区又往往是低洼地带, 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 导致地表积涝水量增多, 加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涝水问题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 排涝通道和滞蓄雨水设施不充分, 而造成一旦发生较强的降雨出现严重内涝的情况。
在以城市为重点防护对象, 江河层次化防洪格局基本形成之后, 城市, 尤其是重点防洪城市, 因河道堤防溃决而遭受淹没的可能性已经很小, 这种情况已被近十余年的防洪实践所证实。同样, 近来的水灾特性还表明, 随着城市区域的迅速扩张, 比之日趋严重的农村地区内涝灾害, 城市内涝问题显得更为突出, 长江中下游重要城市, 如武汉、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 内涝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由于城市不断地向低洼地带发展、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地面沉陷, 排水系统不完善等原因, 同等降雨下的内涝损失呈增长趋势。有些城市的机排能力虽然很强, 但城市河道的宣泄能力却难以与之适应。
与防洪一样, 我国城市涝水的治理方针也是“以排为主”, 由于上述原因, 通过增加城市排涝能力缓解内涝问题已受到制约, 就地消化城市雨洪将成为城市内涝治理的重点。
城市雨洪就地消化措施有多种形式。扩大城市天然湖泊或开挖人工湖泊是世界上各个城市都普遍采用的方法, 在已经高度开发的市区, 由于占地问题, 这种方法受到很大的限制。
分散式地消化内水是缓解城市内涝问题的重要特征。城市的露天休闲娱乐场地, 例如公园、运动场, 通过设置可控的排水设施, 可成为有效的临时滞蓄涝水的场所;建设下凹式城市绿地, 也可大量储蓄雨水, 同时还具有回补地下水的功效, 这在北方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4 结语
“32字”方针的提出和具体实施, 标志着我国洪水高风险区管理的正式启动, 结合城市化和土地制度的改革进程, 通过移民、土地规模化经营、规范土地利用模式, 是减轻洪水高风险区洪水灾害、协调人———水关系、实现蓄滞洪区正常运用、达成可持续发展等目标的有效手段。
在河道洪水得到有效的控制之后, 内涝, 尤其是城市内涝灾害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对于农业地区, 特别是南方易涝区, 配合人口迁移趋势, 因地制宜地改变部分土地的经营模式, 恢复部分湿地, 可经济有效地缓解内涝问题。而在城市发展和改造规划中, 合理设置分散式的可兼顾休闲、娱乐、景观、雨洪利用等目标的城市内涝治理系统, 将是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洪庆余, 罗钟毓.长江防洪与98大洪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 11.[1]洪庆余, 罗钟毓.长江防洪与98大洪水[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9, 11.
[2]洪庆余.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江河防洪丛书, 长江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4.[2]洪庆余.长江水利委员会, 中国江河防洪丛书, 长江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8, 4.
【防洪堤现场管理】推荐阅读:
防洪管理09-05
防洪度汛管理办法08-18
防洪堤设计论文11-23
防洪堤加固施工方案08-26
村级防洪堤申请报告09-10
防洪堤排水施工方案09-24
海河流域防洪系统的建构研究防洪规划论文11-20
前进乡防洪度汛安全管理责任书09-06
防洪体系10-16
防洪调度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