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龙英语教学

2024-07-08

一条龙英语教学(精选12篇)

一条龙英语教学 篇1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 教育部针对我国的英语教学现状启动了新一轮的英语教学改革, 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大、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要求或教学大纲”[1]。新世纪伊始, 一些外语界人士就开始关注研究大、中、小学“一条龙”式的英语教学规划。本文即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对“一条龙”式的英语教学规划进行思考并以期为其顺利实施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一、“一条龙”式英语教育规划的提出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 文化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 作为主要国际通用语的英语不可避免地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近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培养了一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然而, 随着社会及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现状并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各种英语人才的需要。这一问题, 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和整个社会的关注。

大、中、小学“一条龙”式英语教学指的是从宏观入手, 站在国家英语教学的层面上来规划我国的各阶段英语教学, 即将全国的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进行统一的设计, 规划与运作, 具体涉及到培养目标, 教学大纲, 课程设置, 教材, 评价方式及教学管理机制等的衔接与持续发展。[2]“一条龙”式英语教育规划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对我国英语教学体系的思考与观察。就我国的英语教育体系, 主要分为大学、中学、小学这三个阶段。然而, 这三个阶段都根据各自的教学要求及教学目标建立了阶段的体系, 形成了大、中、小学各自为政, 各占一方的局面。因此, 解决好各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机衔接是提高英语教学的关键。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各阶段的英语教学工作衔接的重要性, 科学合理地制定能够统筹各阶段英语学习的“一条龙”式英语教育规划, 保证我国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一条龙”式英语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

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主要指英语教学的改革, 即将全国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进行统一的设计、规划与运作, 具体涉及到培养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评估方式及教学管理机制等的衔接与持续发展[3]。本文主要从建立统一连贯的教学大纲, 教材及完善测试评估体系这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建立大、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的“一条龙”体系

“教学大纲是各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也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4]。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邬孝先教授曾《外语教学改革焦点讨论》中指出在外语教学大、中、小学一条龙管理问题上, 我们首先要抓纲领, “纲”就是教学大纲, 纲一定要抓住[5]。因此, 制定统一的英语教学大纲的任务刻不容缓。

“一条龙”式的英语教学大纲应根据我国大、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其学习外语的特点, 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小学阶段, 我们应首先培养儿童对英语的兴趣以及日常生活口语的听说能力, 并使其养成良好的语音, 语调习惯。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 培养他们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及拼读、拼写能力, 使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英语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6]。中学阶段, 在其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 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 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提高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侧重提高阅读能力[7]。大学阶段, 英语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建立大、中、小学英语教材的“一条龙”体系

“教材在教学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多方面的功能, 它具体而集中地体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决定和影响教学模式, 影响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 最终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产生作用”。因此, 改革我国各阶段的英语教材, 直至建立合理的教材体系是建设我国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阶段英语教材的编写, 应该根据语言习得的规律及学生的年龄特点, 增加教材的趣味性。教材中贯穿着一个完整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有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阶段英语教材的编写应在小学教材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坡度, 适当放低要求, 解决好衔接的问题。由小学的趣味英语学习过渡到注重掌握语言结构、语法知识, 并且应着力培养其语言交际能力。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具有针对性---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结合, 尽量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机结合。在课文材料的选择上, 与其专业相关的学科的材料应合理的编排在英语教材中。这样, 不仅可以使得阅读的题材多样化, 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根据“一条龙”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修订和编排新的外语教材, 注意各级教材衔接, 避免单纯的重复, 尽快编写出具有时代性、系统性、开放性、拓展性和趣味性的英语教材。

3、建设大中小学英语课程测试的“一条龙”体系

测试是整个英语教学的重要一环, 它可以检验教学效果, 同时又会影响教学, 成为教学的导向。[4]随着英语教学改革不断的深入, 我国现行的英语课程测试体系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第一, 评价方式单一, 以测试为主, 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日常的表现, 这种情况在中小学尤为突出。因此, 我们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一条龙”测试体系---建立新型的、全面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估体系, 尽量减少测试对教学的干扰作用, 促进教学总目标的落实。

英语课程测试评价要从单一的考试方式转向多样化的测试评价方式, 构建英语学习的综合测评方案。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中, 历次重要英语测试的成绩、教师评语, 及其参加英语类拓展活动的情况都应包含在综合测评中。我们应该建立多元测试体系对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各项能力指标进行较为全面的、真实的测评。以往的考试方式是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 讨论话题、表演角色、读书报告等也是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的测验的方式。就测试内容而言, 增加口语测试比重。英语是一门语言, 是进行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工具。因此, 英语课程考查的重点放在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方面, 着重测试学生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 应该增加主观性试题比重。选择题一直是我国英语测试中的主要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的考查面比较广, 评卷操作相对容易, 客观公正且信度高。但这种题型不需要考生答题过程中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一条龙”式英语教学体系制定了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大纲, 编写了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教材, 形成了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课程测试, 使各阶段英语教学科学的衔接起来。大、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来设计、规划及运作, 并保持其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材、评估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的衔接与持续发展”。

三、结语

本文是在“一条龙”式英语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关注的背景下, 对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文章分析了“一条龙”式的英语教学规划的提出的必要性, 探讨了如何合理构建“一条龙”式的英语教学模式---制定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大纲, 编写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教学教材, 形成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课程测试。合理系统的英语教育规划的提出, 有利于我国各阶段英语教学工作的有机衔接, 进而充分利用我国的英语教育资源, 逐步地解决英语教学中内容重复、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我们应该以科学、求实的原则为指导, 合理构建“一条龙”式英语教学规划的理论框架, 真正提高英语教育的规划水平, 从而保证我国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方向转移的因素分析》, 《外语研究》, 2010 (2) 。

[2]梅德明:《大中小学一条龙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1。

[3]《对外语教学“一条龙”改革的思考——专家访谈摘录》, 《外语界》, 2002 (1) 。

[4]范文芳:《大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一条龙规划》,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6) 。

[5]《外语教学改革焦点讨论---外语教学大中小学一条龙管理问题》,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1999 (1) 。

[6]陈琳:《从战略高度, 以科学发展观规划我国外语教育》, 《光明日报》, 2009-01-21。

[7]曾天山:《教材论》, 江西教育出版, 1997年。

一条龙英语教学 篇2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通往广场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并书写生字和多音字,能结合文本语境理解“星罗棋布”、“络绎不绝”、“大喜过望”等重要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能够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学习重点

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学习难点

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或早读把课文读2-3遍。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使人终身受益的文章,作者是美国的作家伊尔莎?斯奇培尔莉。文章从“我”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往城市广场的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外国作品语言比较活泼,跳跃性太大,情感性不强,因而,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当堂展示、相互评价、自读自悟、计论交流,尝试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是别的适合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课前自主学习(预习)

1、把课文至少读上两三遍

2、课文的生字有:

新词有:

二、课上自主学习教师的“导”:提出话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谈谈对课题的理解,质疑。

出示自学思考题: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3、把不懂的问题记在旁边。

【合作探究】

三、学生反馈自主学习情况

1、注意下面的字在课文中的正确读音

挑、叉、教、参、缝

2、在课文中下面的字最容易认错

mu:幕、慕、暮、墓、募

lun:轮、伦、纶、论、沦

yi:绎、译、驿

小组内或同桌俩相互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读一读,说一说哪个字容易读错,哪个字容易写错。大家都认为难读、难写的教师给以重点指导。

3、在课文找到下面的词语,填空

( )不同( )不绝( )不尽( )不断

星罗( )心灵( )垂头( )大喜( )

4、互相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按提示填空,概况课文内容。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先讲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再记叙了“我”次身陷困境,但最后都成功了。

四、探讨:合作交流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联系本文插图,想象本句的意思。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路走不通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一试,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3、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随机发问、点评。

4、教师精讲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或是对本文的总结

【目标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默一默生字新词

2、学习、生活中你如果遇到了困难、挫折应该怎么办?

【课堂小结】

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抄写本文生字新词和文中的四字词语

2、写一写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与理解。

【拓展延伸】搜集关于环保的事件,在日记中进行评论,体现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场景(1——3):条条大道通罗马。

浅谈清华一条龙1B兴趣教学 篇3

关键词:兴趣;学习氛围;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29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驱力。多年教学经验表明,一个好的教师在教学中会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习中树立信心,使学生对英语这门功课乐学、会学。一年级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着“好奇”与“新鲜”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这种使“好奇”和“新鲜”感转化为学习兴趣。清华一条龙教材采用限定结构和情景教学相结合的编排,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1B是起始年级学习的教材,它设置了5个单元,每个单元7课。每个单元的第7课是复习课。通过1A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英语学习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简单的词汇和语句。在1B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真实情景或创设情景来进行教学。

一、课前5-10分钟渲染英语学习气氛,营造学习氛围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但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课前唱一些英语歌曲,如:If you are happy ,clap your hands. What is this? Its a bus.等。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问候:Good morning! How are you? Do you like…?这样学生的注意力自然就迁移到了课堂上,他们能怀着轻松愉快地心情投入学习。“每天5分钟”,长期的课前训练使学生养成了大胆开口说英语的好习惯。

二、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教学环节中增加趣味性

1B教材的第1单元中,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数词及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在每一课1.Listen and say中都体现出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的语言进行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1单元是“数词+名词”再配以“动作”。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课件让学生明白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利用生动的画面,集中学生注意力集,避免了枯燥的讲解。Lets say it!栏目是学生很喜欢的形式,朗朗上口,我就利用这个栏目给学生整合了一首“拍手歌”,供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游戏:

(拍手)One,two ,(动作)put on your shoes.

… … … …

(拍手)Eleven,twelve,(动作)look at page 12.

学生兴趣盎然,有节奏地拍手说并伴着可爱的动作。通过“拍手歌”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激发了说英语的兴趣,在愉悦的氛围中体验语言,也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我常常采用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是否感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课件、动画及教师的简笔画来辅助教学,使所授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富有情趣。比如在1B第4单元学习正反义词汇时,通过课件展现出可爱的动物及他们反差的外形,生动形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他们很快便学会了说:The dog is good. The wolf is bad.在学生能说得较好的情况下,再进行拓展。

本单元的正、反义词我也采取了CHANT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Fat,fat,who is fat? The pig is fat. … …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上的实施,增强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增长知识,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对于起始阶段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感受英语,更重要的是应该保护好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吃透教材,使教材形成一个“链”,同时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增加英语课的趣味性。

三、以情施教,积极鼓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里的“成功”,是教师对学生的肯定、鼓励和同伴的认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的鼓励可以成为学生更大的学习动力。我班有个非常腼腆的男孩子,在开始学英语时,总是不爱开口说,之后我怕说错,索性就不说了。虽然是个体表现,但这种现象在班级里也存在。于是我给班里45名学生做了一张读书表格,每人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老师处读书,获取“小星星”并每周一评。这样由一些积极的学生带动了大面积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面读,该男生进步很大。虽然老师辛苦了些,但学生争取星星的热情又给了我动力。的确,教学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鼓励、信任及尊重的情感信息,会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树立自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M](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英语》[T] 清华大学出版社.

走出一条语文教学新路 篇4

第一, 运用信息技术, 丰富语文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及教学需要, 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实物展台、液晶显示仪、网络技术等创设学习情境, 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如教学《扬州慢》时,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我先请学生展示交流自己课前搜集到并制作的扬州今昔图片幻灯片, 激起学生兴趣, 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文、欣赏。

第二, 运用信息技术, 为语文提供学习“媒介”, 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 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 理解有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 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如我在教《观沧海》, 我以动画形式再现太阳慢慢上升, 最后完全跳出海面, 光芒四射的壮丽景观,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地看到了日出的整个过程,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这样, 将原本呆板的文字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学生在这种境界里自然轻松地接受了知识, 从而也省去了老师很多费力的讲解, 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 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 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如《丰碑》一课讲述了一位将军在云中山行军的过程中, 发现了一位因未穿御寒衣服被冻死的战士, 而这位战士竟是负责发放给养被服的军需处长的感人故事。文短情深, 催人泪下。但是, 现在的学生对过去年代的特定环境了解甚少, 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位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我在教学时, 一边播放音乐, 一边演示我制作的画面: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在光秃秃的树干上;慢慢地, 树干变成大雪覆盖的云中山, 军需处长变成了一座晶莹、透明的丰碑矗立在云中山上。这时, 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升华。

《通往广场路不止一条》教学设计 篇5

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或早读把课文读2-3遍。

【知识链接】

本文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导人生,使人终身受益的文章,作者是美国的作家伊尔莎?斯奇培尔莉。文章从“我”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看蛛网般通往城市广场的街道,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外国作品语言比较活泼,跳跃性太大,情感性不强,因而,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当堂展示、相互评价、自读自悟、计论交流,尝试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中选择也可以是别的适合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课前自主学习(预习)

1、把课文至少读上两三遍

2、课文的生字有:

新词有:

二、课上自主学习教师的“导”:提出话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谈谈对课题的理解,质疑。

出示自学思考题: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3、把不懂的问题记在旁边。

【合作探究】

三、学生反馈自主学习情况

1、注意下面的字在课文中的正确读音

挑、叉、教、参、缝

2、在课文中下面的字最容易认错

mu:幕、慕、暮、墓、募

lun:轮、伦、纶、论、沦

yi:绎、译、驿

小组内或同桌俩相互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读一读,说一说哪个字容易读错,哪个字容易写错。大家都认为难读、难写的教师给以重点指导。

3、在课文找到下面的词语,填空

( )不同( )不绝( )不尽( )不断

星罗( )心灵( )垂头( )大喜( )

4、互相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1)按提示填空,概况课文内容。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一课先讲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再记叙了“我”次身陷困境,但最后都成功了。

四、探讨:合作交流

1、“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联系本文插图,想象本句的意思。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含义

(条条道路通罗马,这条路走不通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一试,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3、小组展示,其他小组随机发问、点评。

4、教师精讲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或是对本文的总结

【目标检测】

1、读一读,写一写,默一默生字新词

2、学习、生活中你如果遇到了困难、挫折应该怎么办?

【课堂小结】

成功是一种态度,只要带着希望出发,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顽强的意志可以帮助人克服许多困难,当再一次冲破艰难险阻,经历了苦难后,通往广场的路就会又多了一条。

【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抄写本文生字新词和文中的四字词语

2、写一写你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与理解。

【拓展延伸】搜集关于环保的事件,在日记中进行评论,体现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场景(1——3):条条大道通罗马。

给“中式英语”一条出路 篇6

一、“中式英语”的产生

1.含义错误掌握

英语形成多样化,且演变复杂渗入性高,中国人很难完全理解,因而往往会在使用时,根据本国语言文化习惯而形成能够被自己所利用的语言。英语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个阶段:古英语时期、中古英语时期、现代英语。在古英语时期中,英语仅限于词汇,且凯尔特语是当时的主要语言。

2.“借词”的使用

(1)形合与意合。在中式英语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带有浓厚中国语序语言的句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借词”。如“给你点颜色瞧瞧”,中国人便会轻松直接地翻译为:give you some color see see。而规范的英语应为:kick your ass。

(2)英语教育缺陷。New World Language School校长澳大利亚外教David就曾指出中国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所学的“turn on the light”是错误的,而应改成“switch on the light”。这就涉及我国的教育在某些部分是否有失偏差的问题。英语教育应该在时代中与时俱进,错误的英语搭配现在存在于教育过程中如此长的时间,却没有被教师改正,确实有待思考。

2.发音技巧错误

(1)地区方言。英语较多塞音,清浊对立,且较多卷舌音。而中国很多地区的学生,如广西,在发这一音时比较困难。“v”是唇齿摩擦音,但在中文中由于南北方言差异,v和w是不分的,也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发与这两个音有关的单词时经常搞混。

(2)发音方式错误。如“ball”和“bowl”、“bitch”和“beach”,尤其是后者倘若不加以区分,则会造成很大的误会。英语中很注重嘴型(发音方式)的变化。发“bitch”时,嘴只需保持正常大小即可,但发“beach”时,嘴需要咧到两边。你不妨试一试,切忌下次不可再闹笑话。

所谓学语言,第一步便是要能够熟练并正确的说出所学语言。但现在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往往是乱读一通,随心所欲。而老师在教授的时候也没有注重语言的发音方式。到上了高中之后,常常会发现每个人讲的英语都有一种不一样的方言。我认为,学语言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便是能正确地讲,即接受:别人能够正确地接收你所说话的意思。许多英语locals也会犯各种各样的语法错误,但是他们能够说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就像很多人不识字却会讲是一个道理。简单地来说,发音便是门面。

二、“中式英语”的出路

不少作者在国内外发表的文章中,都明确地指出“中式英语”是一种畸形文化现象,随着时间会逐渐被取代。但事实却是有些“地道”的“中式英语”甚至已经被收录在英语字典中。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中式英语”。之所以排挤是因为在一开始就否认它的存在,把最标准的英语讲法当作是所有人都应该严格遵守的法则。但文化本就是人创造的,一个开放的国家,对文化应该叫具有包容性。而那些对“中式英语”全盘否定的人倒不如说是文化自卑。“中式英语”的存在与中国文化是相互依附的。既然无法避免,那就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成为所津津乐道的中国特色英语。

1.去其糟粕

“中式英语”是基于中文和英语的一种特色语言,而英语是其基础。因此我们必须遵循其一些本质规则。如前文所提到的“switch on the light”,这是英语语法中约定俗成的规定,我们就不可改变她。在北京奥运会前期准备中,为了更好地迎接外国友人,展示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风貌,北京旅游局把“中华民族园”的英语翻译改为“Racist Park”,这就是在不懂英语前提下的胡编乱造了,读来不免让人啼笑皆非。其他的在上述“中式英语”的产生中也有提及。

2.取其精华

在中译英中,有一些单词,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四书(Four Books)、五经(Five Classics)。它们本身就是由中国文化引申出的文化,倘若用英文的习惯去解释它,未免有些过于崇洋媚外了。况且这样解释的中式英语,会让外国友人有想要去探索他深层含义的欲望。正确且积极的“中式英语”应是保护本国文化,争取在不改变中国味道的前提下,用英语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外。

虽然在当今,“中式英语”仍然会因为一些错误而为人所诟病。但是通过给予一定的用法限制,以及一定的发挥空间,“中式英语”必然会以一种崭新的形式走向国际社会,为大众所接受。

(备注:本文由江苏省大创项目资助。)

谈英语写作中一条隐形的翅膀 篇7

今天,我从一堂阅读赏析课中受到了一点启发,也许这个尝试能从某个方面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准确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进而传达到每个读者的内心。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这么著名的演讲,语言如此优美地道。除了让学生欣赏语言之美妙,也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写作!演讲中每句话里都能包含多条信息,这么多条信息有条理的组合在一起,清楚地传递了自己的思想,这不就是学生需要的那对翅膀吗?于是我就打算从这句话入手,设计一堂写作课,帮助学生将多条信息有条理的整合,从而准确的表达思想。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演讲中富含多条信息的一句话。演讲中林肯鼓励民众继承亡者遗志,完成未竟的事业,用到了这样的句子:from these honored dead 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该句话是演讲中的长难句,首先扫除阅读障碍,将该句先提取主干,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from these honored dead;然后要求学生将补充信息添加进去,即that cause的定语从句for which 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然后,要求学生思考介词短语from these honored dead位置变化:提取主干时出于习惯,把介词短语放在了句尾。但是,原文中补充了that cause的内容后,介词短语放在了句首。有什么区别吗?引导学生总结:首先从演讲的角度出发,自然是对听众强调了死者的重要性;从写作角度出发,主干句子的结束词是that cause,便于添加补充信息,不至于失去句子的平衡性,介词短语位置的变化避免了头重脚轻,各种信息统一流畅了起来。如果将from these honored dead放在句尾,读者进行大量的信息(that cause的相关内容)输入后,再接受新的信息(from the dead)就很累了,信息输入不符合思维的习惯。

如何将多条信息有条理地整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直是学生不擅长的。对此,我一直希望找到更有效的突破口向学生很好的讲明如何组织多条信息。现在,有了这个“成功,得分高”的作文----林肯演讲,恰恰符合信息多,组织有效的特点,正好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向学生讲解。

于是,在上面的教学处理后面,我又设计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如何寻找突破口,把握重心,有效组织多条信息。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Step 1:要求学生将该句分成三个信息

1.我们要继续投身事业。we take increased devotion to that cause.

2.这些死者为该事业奉献了他们的一切。they gave t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to that cause.

3.我们要继承这些死者的遗志。from these honored dead.

Step 2:要求学生分析信息

找出信息隐藏的一条主线:即“我们”贯穿始终———“我们”投身什么样的(信息2)事业(信息1),“我们”从死者那里继承遗志(信息3)。从而,让学生明白多条信息能够连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内在联系。找到这条主线,就找到了能够准确表达自己思想的那对翅膀。

Step 3:实战练习

练习一:

假定你是李华,听闻近日某中学出台新规:从今秋开学的高一新生起,学生在高中三年内必须掌握游泳技术,并通过学校的体育特长考试,否则拿不到高中毕业证。请你就此事给英语报社编辑写一封信,主要内容包括:

1.简单介绍此事;

2.你对此事的看法和建议。

问题:第一个要点“简单介绍此事”有两种表达方式,要求学生从“信息是否有效整合,重心是否突出”这方面进行比较:

A:Students should have a command of swimming skills.More importantly,a sport specialty test will be given to them,and they will not get the diploma unless they pass it.

B:Students should have a command of swimming skills.More importantly,they will not get the diploma unless they pass a sport specialty test.

教学步骤:首先要求学生分析要点,将要点分成几个信息:

1.今秋开学的高一新生三年内必须掌握游泳技术;

2.三年内通过学校的体育特长考试;

3.通过不了,无法拿到毕业证。

然后学生进行分析:A句第一句主语是students,但是到了第二句就成了test作主语,传递给读者两句话,分别谈论了两个信息。但是第二句的后半句主语又回到了students。这时读者才知道第一句中“学生”的信息不完整,这里还有内容。读者会怎么做?要么,为了获得完整信息需要停下来重新联系第一句;要么,继续读下去。但是第一种信息链的输入不顺畅,不符合阅读的思维习惯,读起来很累;第二种得不到完整的信息,没有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A句表达虽然内容全,但是没有有效的组织起来,实现交际的目的。

B句呢?以学生为主线,将信息有条理的串接了起来,学生应该掌握技能(信息1),除非通过测试(信息2)他们不能拿到毕业证(信息3)。读者按照“学生”的主线,一条条接收信息,准确的理解了作者的思想。

从两句中,不难看出A句正是因为a sport specialty test will be given to them将句子的重心转移,从而将读者的思路打断了,把它放到后面,将所有的信息都围绕“学生”这条主线,形成了内在的联系。

练习二:补全信息链,练习主题统一

In practical terms,the lack of available time seems to be and often is a true reason for why we can't take something on._______________"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is too often an escape.

A.But it doesn't mean we need to develop a clear approach to time management.

B.Actuallyif we try to rearrange our time,or make sacrifice,we can make it.

答案是B第一句中the lack of available time与第三句中“I just don’t have the time”主题统一,内容上两句成对比。中间的添加信息应该连接两句,而不是添加新的信息“we need to develop a clear approach…”

练习三:补充练习

假如你是班长,根据下面的内容和提示,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口头通知。我校邀请English Dictionary fo School的主编Dr Yu来我校作报告。

主题:Dictionaries in the 21stcentury

时间:10月24日上午11点—12点

地点:一楼资料室(Reference Department)

环节:(1)报告;(2)短暂的中场休息;(3)提问和讨论;(4)签名售书。

学生作文:

1.Dr.Yu,editor of English Dictionary for school,wil come to our school to give a report on Dictionaries in the 21scentury.(a better one)

2.We are going for a report from 11:00 am to 12:00pm on 24thOctober,in the Reference Department on th ground floor.The report is to be delivered by Dr.Yu,th editor of English Dictionary for schools.(a better one)

一条龙英语教学 篇8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 这些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成为高职办学的重头戏, 是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核心特征, 把握实践教学的规律, 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围绕职业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的主体和立教之本。本文以高职基础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来探讨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思路, 力求整合各个实践教学环节, 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人文素质融为一体。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 省内土建类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虽有所改善, 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 由于土建类专业的特殊性、复杂性及危险性, 实践教学不能真实的接近实际工程, 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得不到训练;目前的教学体系中, 将课堂训练, 课堂理想化的试验等作为实践学时, 在内容上与真实的工程实际脱钩, 学生没有得到专业技能上的提升。 (2) 课程实训与课程的衔接、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与执业资格的衔接不紧凑, 针对性不强。 (3) 在校内专业理论教学中, 校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方面的知识不能动态进入校园;而学生在校外实践中, 教师又无法动态跟踪指导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造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现象严重。 (4) 高职教材较多, 但内容陈旧, 尤其缺少与新技术、新工艺配套的实训教材。在课程实训中, 无固定的实训内容及相关的考核要求。 (5) 专业教师缺少企业锻炼, 无法掌握最新专业知识, 造成教学内容陈旧, 不能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6) 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在实践教学中运用较少。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都是由校内专业教师承担, 缺少企业技术人员参与。

2 “一条主线, 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以就业为导向, 动态调整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结合基础工程技术专业特点, 确定该专业核心岗位能力, 以职业能力 (图1) 培养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动态调整基础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2.2 建立“一条主线, 能力递进”实践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中, 以基础施工员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 (图2) , 根据就业需求, 兼顾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造价员等工作岗位, 增加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

采用分层次、多时段、工学交替的组织形式, 构建“认知实践→课内试验、实训→课程实训→仿真模拟→顶岗实践”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3) , 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课堂知识传授与工程实践教学相对接的教学目标。

2.3 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

结合实践教学的特点和专业特色, 在实践教学中, 采用如下方法:

(1) 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提供近似的工程实践环境, 让学生担任施工员、资料员、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造价员等不同的岗位, 进行技能训练, 从而调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不同的角度掌握所从事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方法主要用在课程实训的教学中。 (2)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基础工程典型的工作任务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让学生参与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学生在参与项目的完成过程中, 掌握和学会完成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项目, 让学生体会实践活动的乐趣和艰苦,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种实训中。 (3) 定岗与顶岗实习法。学生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岗位, 到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工作的方法称为定岗实习法。而顶岗实习法是指学生到实习单位, 顶替一个正式员工的岗位进行实习, 完成岗位的工作任务, 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熟悉工作环境, 履行本岗位的工作职责, 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4 实践课程体系的开发

(1) 课程体系开发的特点。职业教育具有市场导向性, 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市场对毕业生需求和对岗位的需求上, 因此, 开发实践课程体系时, 要了解本地区、本行业对人才需求状况, 对人才所从事岗位的需求情况, 掌握建筑市场的动态和风向标, 动态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育,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而且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通过接触建筑市场, 熟悉建筑市场, 到企业顶岗实习等, 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适用社会的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培养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开发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课程体系, 就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 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 建立以企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根据初学者的基本认识规律和基础工程技术专业的特点,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构建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 校企双方共同研讨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3) 实践课程体系开发的思路。由专业教师、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 通过研讨, 按照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零距离、课程标准与职业能力需求零距离、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零距离的思路, 形成以就业岗位为导向, 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完成实践课程标准的开发。采用校企合作, 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具体开发过程如图4 所示。

3 实践教学体系考核办法

实践课程的评价要有科学的方法, 体现高职实践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特点, 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方案, 包括实践能力考核和相关理论知识考核两部分, 采用教师、企业、学生“三主体”, 自评、互评、师评和企评“四模式”的考核评价体系, 如图5 所示。

4 结语

为提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 应站在学校教育与社会企业、行业需求的结合点上, 设计符合专业特点, 体现实践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制定实践课程标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标准, 建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昌永红.基于任务驱动的地基与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建筑与预算, 2015 (07) .

[2]董瑞芝等.以工程项目为核心的网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科技信息, 2014 (01) .

[3]黎春晖.“四阶段模式”在技工院校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应用[J].职业, 2014 (01) .

一条龙英语教学 篇9

那天, 我读《小学课堂管理》一书, 读到下面一段话时, 我开始冒汗:

有时候, 为了保持活动流程, 教师不查看一下是否能跟上, 就匆匆进入第二项活动。阿尔林写道:“有几次, 我注意到有15名以上的儿童还在继续前一项活动, 而教师已经开始介绍新活动的要求了。”学生再问要做什么的时候, 教师就会怒气冲天。

这样的状况在我的教学中也出现过, 而且, 即使是现在, 我不经意的时候, 还在继续上演着:

当第二项开始的时候, 往往不能关注到所有学生, 指令发出后, 我会听到一些学生继续询问我刚才发出的指令。这时候, 若我很疲乏, 不想说话, 就会发火, 但没有考虑为什么学生会没听到。而不断询问的, 是那些学习很难跟上的中等水平的学生。这当中也有一个矛盾, 我个人无法解决:每一项活动结束后, 总是有四五名学困生不能按要求完成, 此时若要等, 就会浪费很多时间, 不等, 这些学生这一部分的学习怎么办?我最近两周的做法是:强行要求这些学生结束上一项目的学习, 转入后一项的学习, 我这样说:“有多少同学已经完成了?请举手!现在请所有同学停下来, 两手放平, 看着我, 我们开始学习……”但是, 我不知道这样做学困生的功课是不是会落下更多。要什么时候补?学生的课程排得满满的, 除了大课间或放学后, 我还能有什么时间?要从哪里突破呢?

问题背后的思考:我们关注了什么?

这位教师所遭遇的问题, 让笔者想起了《学记》中的一段话:

“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 多其讯言, 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 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夫然, 故隐其学而疾其师,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 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 其此之由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现在的教师只知道大量灌输, 只顾赶进度, 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他们不考虑学生内心的要求, 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教学方法既不合理, 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实际, 以致学生厌恶学习, 怨恨师长, 只感到学习的困苦, 不知道学习的好处, 即使勉强结业, 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育没有成效, 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知道, 课堂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关注的方面很多:教学环境、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与形式等等。在众多的因素中, 教师其实最应该关注的就是学生。但是, 现实教学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是, 老师“为教而教”, 学生“遵教而学”, 在教学进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总会不知不觉地缺失,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突出, 学生在课堂上总是“主”不起来, 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的语文能力素养也就不能真正得到提高。

因此, 要解决课堂教学环节怎样过渡的问题, 实际上应该思考在课堂上怎样以学生为主体, 怎样随生而动。一句话, 怎样“因学而变”。

教学过渡的策略:怎样“因学而变”?

“因学而变”要有“为学而教”的思想

就是说,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注, 在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的前提下, 再来关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组织与过程环节的安排。比如, 教学一篇课文, 我们不是首先思考自己应该怎么教, 而是思考学生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已经有了哪些基础,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 他们要得到哪些知识, 掌握哪些方法, 形成哪些能力, 获得哪些心智方面的发展, 等等。这样, 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和新的需求进行教学思考, 并在教学环节方面预设多种途径和手段, 就能使教学更具灵活性和变通性。总之, 只要有了“为学而教”的思想, 我们就会一切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课堂, 才能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 做到“因学而变”。

“因学而变”要有“随生而动”的艺术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这两句话比较好地诠释了“随生而动”的实际含义。“随生而动”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课堂生成意识, 注意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 充分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 灵活、迅速、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下面略说三种策略:

目标引领。任何一种学习活动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且, 目标不是关在教师的备课本里, 装在教师的脑海里, 而是犹如一盏明灯“亮”在学生的眼前。恰当的目标提示,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紧迫感, 进而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比如笔者每到上课时, 总要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和学生讨论讨论: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老师再归纳整理, 并板书在黑板的左上角, 让学生明确这就是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或者这一节课) 要完成的任务。这样, 课堂就“亮”起了“明灯”, 后面的学习进程也会一直朝着“光明”而走, 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 (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学习的紧迫感) , 大家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来解决, 教学环节往往是在问题解决之后自然转换的。

问题催进。在课堂上, 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自己的预设有时存在差距, 要让学习活动由浅入深, 或者由此环节顺利过渡到彼环节, 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领。引领之法便是“激疑”。比如支玉恒老师上《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 师生先是简短风趣的问候, 接着支老师让学生自己解题, 请学生自主朗读课文, 然后交流阅读感受。上述环节进行得很顺利。支老师突然说:“我看你们学得很好了, 我们应该下课了。”学生愕然, 心想:“我们还想学什么呢?”于是, 孩子们开始动脑筋想自己还没弄明白的问题, 纷纷举手质疑。其后的学习活动, 就是在问题的提出和讨论中进行的。支老师或自己巧妙答疑, 或引导学生讨论解惑, 并不失时机地品读了课文。支老师的智慧在于:课文学习的目标, 他是装在脑里的;学生的学习状态, 他是看在眼里的;学生的学习进程, 他是记在心里的。当他看到孩子们的阅读活动还没有走向深入的时候, 便用挑战性的语言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当然, 前提是教师怎样精心“投石”, 才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还要引起注意的是, 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处理不当而引起教学尴尬的情况可谓屡见不鲜。课堂观察通常有下面三种做法:一是直接给学生解答;二是引导学生讨论;三是不好解答干脆回避。这里不能准确评说哪种做法的正误 (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形) 。不过, 教师的机智是以充分相信学生为前提的, 巧妙的做法是“从哪里来就到哪里去”, 问题是从学生中来的, 教师应该把问题还给学生, 而且要善于把一个学生的问题变成所有学生的问题 (当然是有价值的问题) 。我们必须记住:许多的问题, 有时不是来自教师, 而是来自学生。而来自学生的问题, 他们更想得到答案, 会更加主动地去探寻。而且, 当教师把来自于学生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抛给全体学生时, 既自然回避了其他学生提出的无价值、细枝末节的问题, 又引导了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 提出问题, 进而找到科学的思维方法;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又发挥了全体学生的智慧;既给教师自己“解了围”, 又推进了教学的进程。

巧点妙评。巧妙点评是处理教学过程中新信息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点评到位, 课堂的进程也会顺利发展。因此, 教师要练就一套“点评之功”。如支玉恒老师在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 在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中, 我们时常听到支老师这样说:

◎你看她把两个数字读得比较重, 把受灾的程度读出来了。

◎再重读, 让那些人感觉真的没有希望了。

◎这严重的程度没有读出来, 谁再来读一读?

◎读得不错, 就是那对话不像隔着废墟说的, 这孩子在瓦砾堆里埋了多长时间?至少36小时, 他还那么有劲吗?

◎能把这段话背诵下来吗?

又如, 在吉春亚老师的课堂上, 我们也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语:

◎吉老师有个问题不懂, 请教大家, 看谁最聪明……

◎你看这一小组听得多么认真, 我把读书的机会给这个小组……

◎你看这位小姑娘读的时候, 多高兴, 小脸都笑开了花。

◎你的朗读, 让我看到了……

一条龙英语教学 篇10

一、以课题为主线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灵魂”, 抓住了课题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 利用课题来设计主线可以突出重点,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由课题引发学生质疑, 设计主线。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 出示课题后, 问学生:“读了这个课题, 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就会提出“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谁借尾巴?”“它借到尾巴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恰恰就是教学内容的突破点, 是本节课的中心。接下来, 我就利用这些问题组织教学, 整个课堂教学就以这三个问题为主线, 紧扣这三个问题, 让学生仔细读课文, 在课文中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再来讨论解决这些问题。这样,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自己活动, 实现了主体参与与教学的最佳整合。

2. 由“题眼”设计主线。

题眼就是题目中的重点词。如果题目是文章的中心, 那么题眼更是重中之重, 点睛之笔。因此, 抓住题眼设计主线, 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如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文, 先指导学生抓住题眼“迷人”, 然后进一步阅读课文, 让学生找出张家界的迷人之处体现在哪儿。学生围绕“迷人”一词, 展开学习, 从而了解到它的自然风光迷人, 物产迷人。然后, 再进一步探讨:自然风光、物产的迷人各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通过句子、图片一一体会它们的迷人之处。最后, 再通过学习了解谈谈对张家界的感受。整堂课设计抓住一个题眼“迷人”贯穿始终, 学生在学习时既有章可循, 又能体现课文的主旨, 更能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奇特与壮美。

二、以过渡段为主线

过渡段在文中承上启下,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过渡段虽然文字不多, 但它在全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有些甚至是概括全文。正因为它的特殊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它来设计主线。

如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教学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出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段话不光是过渡段, 还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那么, 在学生找出这句话以后, 教师可板书兵马俑的三大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全文梗概一目了然, 学生就可以利用这一句话展开下面的学习, 体会兵马俑的三大特点各体现在哪儿。一句话, 一条线, 统领课堂, 既清晰, 又明朗。

三、以人物为主线

对于一些记人叙事的文章, 学生往往对人物的把握比较容易些, 也比较感兴趣。因此, 教师可以人物为主线设计课堂教学, 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性格特点来感悟人物的内心、情感及思想品质等等。

如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看到课题, 学生自然知道这篇课文是讲周恩来的。那么, 教师就可以针对周恩来这一人物的生平事迹展开, 以人物为主线, 向学生提出问题:“本文围绕周恩来写了哪几件事?”学生通过学习、讨论, 总结出讲了关于周恩来的三件事:“先是听了伯父的一句话‘中华不振’, 接着是周恩来自己去租界的所见所闻, 最后促使他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且通过每件事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思想变化, 层层深入, 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文章的内涵及精髓。

四、以插图为主线

很多文章中都配有课文插图, 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增加课文的形象性。那么, 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设计教学主线。这样的设计, 往往会使课堂教学新颖别致, 而这也恰恰是小学生所喜欢和乐于接受的。

如《小音乐家杨科》这篇课文, 教师首先可以出示插图, 问学生:“跪在小提琴前面的是什么人?”当学生回答是杨科后, 又问:“杨科是个怎样的孩子?”带着这个问题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了解杨科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 但酷爱音乐, 大自然的一切响声在杨科听起来都是音乐声。接着, 教师又回到前一幅图上, 问:“杨科为什么跪在小提琴的面前呢?这把小提琴是谁的?他双手伸向小提琴干什么?”带着这些疑问, 师生共同学习第二部分。通过学习, 知道:“杨科太爱小提琴了, 要是能有一把小提琴, 他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去交换, 在这强大力量的驱使下, 他情不自禁地来到地主房间, 想摸一摸主人的小提琴, 结果挨了一顿打。”最后, 又回到插图, 问:“问什么杨科仅仅摸一摸这把小提琴就挨一顿毒打?杨科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这样, 学生就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课文最后一个难点———是剥削制度的不公平造成了杨科的悲剧。

可见, 利用插图来组织教学, 能增加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以思想情感为主线

有些文章篇幅长, 涉及人物多, 情节复杂, 如果逐段逐句地和学生分析课文, 学生就可能产生厌倦心理, 学习积极性大大下降。这时, 如果能很好把握文章的精髓, 寻找一个问题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围绕它读、议、辩、品, 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那将是一堂极其精彩的课。

如《七颗钻石》一文, 教师可先让学生熟悉课文, 出示问题:“在小女孩的身上为什么会有一次次神奇的事发生?整个故事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谁能用一个字概括?”学生很自然地答出“爱”。我随即在黑板上板书一个“爱”字, 然后围绕这一个字, 让学生开始学习, 文章中都体现了哪几种爱。学生通过自学列举出:“小女孩对妈妈的爱, 小女孩对小动物的爱, 妈妈对孩子的爱, 小女孩对过路人的爱。”最后总结, 正是由于这么多的爱, 才会发生一系列神奇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以文章的情感为主线, 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使繁杂的课文用一个字串起来, 更重要的是做到了长文短讲, 学生能真正参与进来, 而且积极性高, 实现了自主学习。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一条路径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具操作;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41-03

加强学具操作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和质量的一种重要路径。

一、有效操作学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这种特殊的心理倾向,在人们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如赞科夫指出的:“兴趣是学习知识的能源,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正确地使用学具,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途径。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所决定,他们往往对直观的事物比抽象事物更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适时运用学具,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先让学生分别剪出任意大小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再让学生量一量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然后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度。通过量、算,学生初步知道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这个性质。此时学生急于证实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教师要把握这一最佳时机,安排学生动手剪一剪,看剪下的三个内角是否能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剪、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其内角之和总是180°。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学得兴味盎然。

二、有效操作学具,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可先让学生把8个梨(图片)分成两份,通过图片呈现四种结果:一人得1个,另一人得7个;一人得2个,另一人得6个;一人得3个,另一人得5个;两个人各得4个。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第四种分法与前三种分法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第四种分法每人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平均分”的概念。这样通过学生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悟出“平均分”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每份“同样多”,并形成数学概念。

三、有效操作学具,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动手实践不能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目标要指向实现活动的内化,而活动内化的方式之一就是想象。如果能在直观操作的同时展开数学想象,往往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如何培养学生在操作中自觉融入想象的习惯?把学具隐形化,不失为一种方法。

方法一:操作前隐形。例如“旋转”一课探索“把三角尺绕O点旋转90°”,先让学生想象一番:三角尺绕O点旋转90°后会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把想象后的样子画出来,在草稿纸上画个草图,最后操作学具三角尺验证。像这样,操作之前学具的适当隐形,就把内隐的想象推到了前台,使得学生头脑中的所思所想充分外显、表露无遗。

方法二:徒手画“学具”。在应用“空间与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要大量的现实原型作支撑。面对每一个新的问题,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每次都直观感知一番、亲眼目睹一番,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直观学具应渐渐淡出,空间想象力要逐步加强,这需要教师努力寻找过渡桥梁,让学生稳稳地实现跨越。以下例子或许能窥见一斑。

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后,碰到了这样一题:一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如果圆柱的高是18厘米,圆锥的高是( )厘米。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深刻理解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联系、把握其中的变与不变?我灵机一动,想到了比划这一招。“这两个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如果它们的高相等,体积有什么关系?”我做了两个圆形手势,犹如“托”着两图形,“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1/3。”学生回答得很爽快。

我继续比划,并放慢速度让每个学生都跟上:“如果它们的底面积相等,要使它们的体积相等,有办法吗?”学生做了个拔高的手势,“变长些!”“也就是把圆锥的高扩大3倍!”“还有别的办法吗?”我请学生站起来,演示给同伴看。他使劲地做了个压缩的动作,“把圆柱的高缩小为1/3。”

我继续追问:“那还有别的办法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吗?”思考片刻,学生纷纷想站起来“演示”:“让圆柱和圆锥的高相等,要使体积也相等,可以把圆锥的底面积扩大3倍,或者把圆柱的底面积缩小为1/3。”犹如哑语伴着解说般,全班学生齐刷刷地动口说着,又动手演示着,仿佛真看到了一个个高矮胖瘦的圆柱、圆锥。

其实在立体图形的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想象资源。借助手势,学生比划一个个虚拟的立体图形,将脑海中模糊的图形轮廓清晰地呈现于眼前。随后,面对自己能够清晰感觉到的图形模样,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手“画学具”,充分把所想象的东西外显,帮助学生建构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想象空间。长此以往,以比划促想象,把抽象的东西以直观的形式表达,提升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有效操作学具,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等。而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造就了这批孩子缺乏团结协作意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采取分组合作,操作学具,使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合作,对关键性问题展开讨论,个个独立思考,人人积极发言,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先出示一个装有很多△、□、○的口袋,告诉学生老师的口袋里装了很多△、□和○,你想知道他们各有多少吗?学生都认为只要数一数就可以知道有多少个了。那么怎样数才能又快又好呢?接着引导学生由组长负责,组内分工合作。学生有的取图形,有的报名称,有的作记录,不一会儿,每组都很快统计出△、□和○的个数。在例题教学过后,接着进行几道生活题的统计,如小组合作统计小组里学习用品的情况、统计家里家用电器的情况等。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获得了初步的统计知识,还培养了合作学习的习惯。同时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体现了一种相互谦让、共同进步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有效操作学具,促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知识本身是重要的,但真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是数学思想、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时,用好学具有利于向学生渗透对应、转化、数形结合、集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时,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第一次先摆两个圆片,再摆正方形,一个正方形对着一个圆片,得出正方形与圆片一样多,第二次先摆三个圆片,再摆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圆片摆,多摆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个数比圆片多些,圆片的个数比三角形少些。第三次先摆四个圆片,再摆三角形,一个三角形对着一个圆片,三角形比圆片少摆2个,得出三角形的个数比圆片少些,圆片的个数比三角形多些等,这样让学生利用学具、学习同样多、多些、少些,既理解了同样多、多些、少些这几个概念,同时又很好地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再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启发学生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计算,让学生利用学具,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接近于圆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约是圆周长的一半,宽就是圆的半径,由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进而得出圆的面积S=πr2 ,这样,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操作中逐渐理解了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突出数学本质、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数形结合的思考方法,变换思想,对应、集合的思想,估测意识以及分析、综合、转化、归纳、类比等基本思维方法,这些都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金钥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可有助于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教学“同样多”时,让学生先摆5朵红花,然后让学生在下面一个对一个的整齐地摆,就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通过学生剪、拼等操作活动,把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学具的操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渗透了等值变换的思想,等等。

六、有效操作学具,更好理解数学算理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三年级学生学习“一位数除法”,“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十位上除后出现有余数的情况,如:42÷3,学生难以理解的是十位上余下的几个十要和个位上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可采用摆小棒的方法,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会:4捆(4个10)平均分3份,每份是1捆(l个10),十位商 1;剩下1捆表示1个10,要继续平均分只能拆开和2根合并成12根,再平均分3份,每份是4根(4个1),个位商4。通过摆小棒体会剩下一捆继续平均分,怎么分,使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继续除的算理,以此让学生把动手操作活动和竖式相对照,数形结合,在操作中从形的方面进行具体思考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方面进行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同时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

七、有效操作学具,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智力活动,需要一定的知识;同时它更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创设条件以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皮亚杰告诉我们:“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拼出美丽的图画”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掌握知识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折折、剪剪、拼拼、画画、再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边操作,边动脑,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形象直观地感知所拼出的图画中用到的一些基本图形的特征。学生通过操作还可以得到启发,拼出一些书上没有的图案,如“飞机、金鱼、雨伞、小船”等,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再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人民币模拟购买教师手中的学习用品和玩具,学生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接着教师提出问题:“一个铅笔盒10元钱,你会怎样拿钱?”问题一出,学生首先是观察手中的人民币,然后再一一分类,有的学生回答说:10元钱的拿法有好几种,可以拿2个5元,也可以拿1个5元和5个1元,还可以拿1个5元2个2元和1个1元。教师提问,你还有其他的拿法吗?学生可以继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了手中的学具,学生们就有了感性的认识,也就有了创新的源泉。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新教材中学具操作的功能和优势,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操作学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想一想、讲一讲等多种教学手段综合应用,使学生手、眼、口、脑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学生就会感到新颖奇趣,从而促使学生对识记材料的极大兴趣,集中他们的 注意力,有助于学生在感知中形成概念,在操作中观察比较,获取知识,探索方法规律,形成各种学习能力。这样,学生获取的知识、概念会更清晰,记忆会更牢固,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正确适当地操作学具,有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活跃的情绪状态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是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和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王占铭.新课程小学优秀案例与评析——数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彭剑飞,曾晓洁.小学新课程教法新探[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张敬培.小学数学学具理论与实践[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

[4]徐锦铭.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一条龙英语教学 篇12

一、以读为主线

为了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教材, 我以读为主线, 以读促学、以读促悟,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欣赏作品文字之美、感受作者心境之美。

1.默读感知。

默读是一种读思兼顾的学习过程,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默读时, 让学生对标记不懂的内容提疑问, 划出喜欢的语句说感受。学生带着目标去读, 边读边划, 边思边写, 充分感知课文, 为进一步学习奠下基石。

2.比读品析。

《雾凇》一文语言精练, 词句优美。为了引导学生深入品析欣赏, 我使用换词法让学生先比较揣摩词句的精当, 再朗读品析。如开头“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 在阳光的照耀下, 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一句, 我让学生把“洁白晶莹”、“银光闪烁”两词分别换成“洁白”、“闪闪发光” (也可以换成其他词) 进行对比揣摩, 使学生明白 “洁白晶莹”更突出雾凇白得一尘不染, 亮得晶莹剔透;“银光闪烁”也更体现雾凇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银光。再如“渐渐地, 灯光、树影模糊了……”一句, 先去掉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三词朗读, 再与原句比较, 从而体会雾凇这一奇观是逐渐形成的。在比较中引导学生学会鉴赏, 对比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品析词句之精妙, 欣赏语言之优美。

3.悟读升华。

作者为文, 所谓“言为心声, 情动词法”, 我们读文章理应披文入境, 走进作者内心, 去领略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雾凇》一文的作者以其优美的笔墨, 描绘了千姿百态的雾凇奇景, 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悟, 体会作者情感。读得越多, 感受越真, 领悟越深。悟读, 让雾凇美景在脑海中生动浮现, 文中的优美词句化作了充满感情的声音。这样, 化平面为立体, 将语言形象化、情感化。学生在悟读中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并与之产生共鸣, 情感得到升华。

二、突出习惯培养

良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教师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雾凇》一文时, 我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边读边思的习惯。

古人云:“古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这里的熟读深思即通过边读边思, 深入思考, 让学生用心去感悟文章内容, 体验文本情感。初读时, 要求学生圈点文中不了解的地方, 尝试思考;精读时,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遣词造句之美, 布局谋篇之巧;学完全文, 再引导学生在赏读悟读中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这样才能读得精、想得透、记得牢。

2.培养感情朗读的习惯。

感情朗读,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叶圣陶先生曾说:“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 “在不知不觉之间, 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 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读得多了, 不仅读出声音, 读出语调, 更读出情感, 这样对文章所得当然更全面、更深刻了。教学《雾凇》第二自然段时, 抓住雾凇形成的几个叠词“渐渐、慢慢、轻轻”, 指导学生先用平缓舒展的语调读, 然后逐渐升高, 最后以欢快的语调读出“喜看银松雪柳”的激动与喜悦。第一、三自然段分别用自豪、赞叹的语气朗读。这样,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训练, 有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感情朗读的习惯。

3.培养学生延伸阅读的习惯。

“吉林雾凇”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中国四大奇观。学完《雾凇》一文, 将另外三大奇观向学生略加介绍, 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它们奇在何处?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 借阅关于另外三大奇观的文章, 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再提醒学生把描写四大奇观的精彩语句摘录下来, 或者写一写读后感。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取知识、发展智慧。

三、突出口语训练

口语表达, 是学生内部积累的倾吐, 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体现, 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前提。教学中, 我紧扣课文特点, 适时进行口语训练, 达到了预期效果。

1.造句训练。

在对比朗读中, 对于重点词语, 先读, 再品, 最后让学生用这些词语各说一句话, 既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又锻炼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如, 学完第二自然段, 借助雾凇形成过程中“开始……然后……逐渐……最后”等词语, 让学生有序叙述身边发生的事情。这样的训练结合生活实践, 学生有话可说。

2.导游尝试。

在课堂总结时, 我这样安排:“谁能做一次导游, 把我们带到吉林, 参观一下雾凇美景?”这样一来, 学生积极性很高。不少同学除了将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复述外, 还能结合插图, 充分发挥想象, 将雾凇美景创造性地描述了一番。这样, 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又培养了学生口语能力。

3.评说训练。

上一篇:幼儿古诗学习的引导下一篇:市场营销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