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题

2024-10-24

中考作文题(共12篇)

中考作文题 篇1

叙事件的整个过程,抑或是在编故事,或者是老材料反复地用,摆在学生作文面前的最大问题就是素材问题。学生总是在抱怨生活单调,三点一线,毫无乐趣,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我的作文无话可说。因此,我一直在思考,除了学生的生活,我们如果能擦亮眼睛,发现身边的写作素材,就是对作文难写问题的一大突破。

前几日在翻阅中考资料时,无意中瞥见这样一道中考作文题:

提示语:语文的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窥见一段人生,感悟一种智慧,领受一片情感,接受一颗心灵。请结合初中语文课文,按要求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感情自然、朴实、真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拟题要求:作文题目中必须包含课文题目,或课文作者,或课文中的人物,或课文题目中的词语等等,如《背影》、高尔基、小弗郎士、百草园……

看到此题,我眼前一亮,课本不正是拓宽学生作文选材的很好的一个素材库吗?新《课标》下编写的教材,不仅语言生动、主题鲜明,而且素材丰富、构思巧妙。如果将这种作文意识贯穿在日常教学中,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于是,我在周末的练笔中布置了这道作文题,并且在全年级进行了讲评。学生的练笔中涌现出很多角度新颖独特的选材,让人叹为观止。把课本作为写作中的素材库,可以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三类资源。

一、教材中的经典诗文、名句

中学课本中有大量的古诗、古文,这些入选的课文,绝大部分是经过时间检验后的经典名篇,大纲要求背诵的也有许多诗文名篇名句,它们凝聚着古人伟大的创造力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但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中的默写而去记诵,并未有效地将这些诗文名句化作写作的素材,这无疑是对写作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能在写作中恰当地引用课文的诗、文、名句,将极大地充实写作内容,使文章流光溢彩,粲然生辉。我们可以先将这些名句分类,比如分成爱国、思乡、哲理、生活情趣、雄心壮志等类别,然后根据作文立意、内容的需要直接或者间接地用上这些诗句。

比如有学生在以“乡愁”为立意作文时,选择了写“月”的诗句来构思:

蓦然抬首,总是隐隐感觉别离时的月儿不是那么圆满,清冷的月儿映射着的是一弯浅浅的,浅浅的不尽乡愁……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皓月当空,乡愁一弯,浅浅的,却唱不尽心中的哀愁。

在写景的文章中,也可以巧妙、自然地融入古诗的元素。有学生写“拥抱秋天”,选取了最能突出秋天特色的三种景物来抒怀,用了这三个小标题来贯穿全文:秋韵·枫红、秋韵·风高、秋韵·雨绵。

写红枫时用到了两句诗: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没错,金的确是秋的主色调,但也正因如此,那藏在山竹中的一簇红才愈发鲜艳。“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韵味你又可曾体会?

写秋风时也用到了两句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似乎在古诗词中,秋风总是带给人凄清与萧瑟之感,但都忘却了秋风飒飒的爽朗,也许只有用心去倾听,才能感受到秋风的开怀。

写秋雨时也用到了诗句:

秋雨是秋天最独特的景致,不是春的淅沥,不若夏的迅疾,不似冬的冰冷,“巴山夜雨涨秋池”,而是优柔的绵长,宛若那剪不断的情思。

结尾时又用诗句来收尾:

秋韵缠绵,寄托了溢满的思念。拥抱秋天,拥抱秋的独特。秋天是多彩的,拥抱秋天,即使不能有如刘禹锡般“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迈,也会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秋天。

二、教材中作者的生平经历

语文教材作者的文章和道德都堪称楷模,如孔子、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李商隐、范仲淹、陆游、文天祥、鲁迅等。如果能较为全面地了解这些作者的生平事迹,借助所学课文加深对他们精神价值的理解,就能有效地将他们转化为写作的重要素材。

比如陶渊明这一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学生学过《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等文章,听过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归隐田园的故事。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文章的学习,全面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梳理、积累,多方面地介绍和挖掘有效内容,使素材的使用价值多面化且更加有效。

在《陶渊明,守望一份安宁》一文中,小作者就用到了这三篇文章:

种豆,南山,陶渊明守望那藏于人们笑声中梦幻的安宁。

采菊,东篱,陶渊明守望那藏于菊花中心境的安宁。

梦回,桃源,陶渊明守望那藏于躬耕汗水中生活的安宁。

陶渊明,守望那藏匿于心的安宁。我,用心感受他内心的安宁,心中多了一份宁静、一份淡泊。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入历史的长河中,去寻找名人身上的相似点,充实文章内容,使得文章的思辨力更强,更具有说服力。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酒和酒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大凡中国大文豪都与酒有着不解之缘,有学生很巧妙地选择了这一角度:

古人饮酒,饮的是恬淡、是豪情、是乐观。

菊中饮酒,恬淡闲适唯你。……

月下饮酒,潇洒豪迈唯你。……

诗中饮酒,坚定乐观唯你。……

古人饮酒,饮恬淡、饮豪情、饮乐观,而今我饮他们的酒,饮的是知音,是内涵,是中国文人的铁骨柔情!

作者用“饮酒”巧妙地将陶渊明、李白、苏轼三位大文豪串联起来,揭示的主旨尤为深刻。“饮的是知音,是内涵,是中国文人的铁骨柔情”可谓画龙点睛之笔。选择多位人物,以一种相同的品质(爱国、淡泊名利、豪放等)来串联,这样的构思不仅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而且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又如,有学生在《幸福的形状》一文中写到李商隐和陶渊明:“李商隐的幸福是如雨般的圆润,凝着淡淡的思念与乡愁。”“陶渊明的幸福是如岩般的有棱有角,凸显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毅与决绝。”这样一个以幸福的形状为主线的构思,新颖独特,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

三、教材中的人物、事件和精神品质

课本中有大量的人物和事例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有来自诸子百家的,如《论语》《孟子》;有来自史传文学的,如《陈涉世家》《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来自现代人歌颂社会道德风貌的,如《宽容》《敬业与乐业》《成功》;也有来自现代人写景抒情的,如《繁星》《春》《石榴》《紫藤萝瀑布》,其中所述的人物和事件,经过发掘也可成为学生写作的绝佳素材。

例如有学生在《思想的勇气,点亮一颗平凡的心》一文中引用了《史记·陈涉世家》中陈胜的事例,讲了他由坐在田垄上“怅恨久之”的平民到所向披靡的君王的成长历程:“他没有韩信萧何的旷世奇才,甚至胸中并无半点韬略。但他拥有思乡的勇气,能在乱世中炸出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怒吼,能勇敢地屹立,才能开出傲世之花。”最后由陈胜说到戊戌六君子,联系到当今中学生:“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中国说》里的希冀仍回荡在耳畔,历史的使命仍扛在肩头,就让我们以思想的勇气,点亮平凡的心,创造祖国的辉煌、明日的奇迹!”结尾由点到面,对主题的升华起到了点睛的效果。

再如《动力来自思想的蒹葭》一文,小作者选取了《诗经·蒹葭》一篇中蒹葭的形象:“在灰蒙蒙的天幕下,一杆风中的芦苇,摇曳于莽莽苍苍的水面,像一支羽毛笔划动在洁白的稿纸上。水面上荡起的涟漪,就是这脆弱的芦苇写下的最清新、最淡泊、最空灵、最剔透的文字,也是我生命力量的最美源泉。”接着细致描绘了蒹葭的生存环境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最后呼吁人们要从蒹葭身上汲取精神动力:“朋友,在心灵的深处培养一枝思想的蒹葭吧,你会时时感受到生活的诗意,时时感受到人生的精彩,时时感受到生命的动力。”这样一个独特的选材,灵感其实就来源于课本。

四、教材中的旧材料写出新意

作文中的材料创新,一是指材料新颖,二是指运用新巧。借用教材中的老题材,通过巧妙的技巧,依然能写出新意,借用课文中某些人物或事件揭示新的主旨或表达自己的见解,不失为一种取材的好办法。这样的作文不仅不旧,反而往往因为有真正的厚度而获得好评。比如,在开始提到的作文题中,很多学生选择了“背影”和“百草园”这两个话题。一般的学生赋予这两个话题的内涵是亲情和童年,但是有些学生另辟蹊径,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获得了好评。

比如,有学生写《给孩子最真的“百草园”》一文,文中立意就是“关注孩子不是关住孩子”,反映出了当今教育的弊端,具有时代气息:

如果鲁迅先生来到今日,想必他老人家会后悔:为什么他当年只是写下了“百草园”而不是造出“百草园”?因为它真的不见了。

望着窗外,白云、蓝天、飞翔的风筝,手执画笔的男孩说:“其实,我不想学画画。”托着腮仔细聆听鸟儿欢鸣,坐在钢琴前的小女孩说:“其实,我也不想弹钢琴。”白云上“关注孩子不是关住孩子”的字幕清晰可见……

还有学生写到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了解到“百草园”真正的内涵,不再是童年的伙伴,而是有爱的关怀、家人的相伴才是真正的百草园、精神的家园:

在那时候,我心中的百草园,只要与虫鸟作伴,有几个伙伴就好。

在那时候,我心中的百草园竟有了点陶渊明似的悠然恬淡。

现在,我心中的百草园,只需要有家人相伴,有爱有关怀。

课本资源的挖掘使用当然不止以上所述,还包括语言的模仿、结构的借鉴、故事的新编等,需要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慢慢体会和丰富。任何一则素材的价值不仅仅在素材本身,还在于对素材的有效使用,对素材有效使用的过程也就是素材价值化的过程。要达到熟练使用课本素材,必须在平常做挖掘和积累工作,如在学习过程中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熟悉课文涉及的人和事;多向思维,对课本素材划分类别;勤于动手,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文字。经常有意识地进行此类训练,自然可以使课本素材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中考作文题 篇2

可是这又该如何决择呢?是老师?每天站在三尺讲台上谆谆教诲,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把我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培养成一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是同学?每天陪伴在你的左右,让你开开心心,无比幸福;是陌生人?虽然只是短暂的擦肩而过,可是却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是家人?每天体贴入微的照顾,每天看似平常的一声问候,让我真正的感到了家的温暖。虽然这些人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我选择了家人。因为家才是我永恒的避风港。

一个令我心存感激的人——母亲。来母亲为我煞费苦心。小时候的我,是一个身体脆弱,三天两头就往医院跑的,妈妈为了我,每天忙碌的奔波着;长大一点的我,是一个小淘气包,每天领着小朋友们到处疯到处跑,一天我玩累了,坐在街头上等者妈妈回家,突然,有一个身穿蓝色中山服的中年男子想我身边走来,我一看他就不是什么好人,所以我屏住呼吸往家跑去,回家后,妈妈相继也回来了,妈妈知道后狠狠的批评了我,妈妈说:“傻孩子,以后用过来等妈妈,这样很危险知不知道?”我听话的点点头。经历了这件事后我再也不敢胡乱乱跑了。现在的我,经过妈妈的教导,已经蜕变成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了。在成长的道路上,妈妈对我来说很重要,是她的努力,才换来我今天的一切。

我记得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母爱是天地间最伟大的爱。”的确,我也这么认为。让我在这里向妈妈道一声:“妈妈,这些年来,谢谢你,您辛苦了!”

一个令我心存感激的人,也是另所有人心存感激的人——母亲。

20枣庄中考命题作文范文二: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

对他人心存感激,就会常怀仁爱之心,慈悲之心存感激,就要布施行善,多诈矛,少掠取,使自己心灵富足。要懂得给予,就永运有可给予;贪求索取,就永远要索取。给予得越多,收获也越多;索取得越多,收获就越少。人的一生,为他人付出得越多,他的心就越富足,他就越过得胸怀坦荡,泰然自若。一个人给予得越少,他的心灵就越干枯,他就越过得心神不宁、惴惴不安。心灵富足的人必会爱人,因为爱就是给予,爱就是富足,爱就是宽广,爱就是一切。得到别人帮助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与人发生矛盾时心存感激,就会让你想起往日他对你的关心帮助,化解心灵的隔阂,让友谊常在。心存感激就必须宽容,宽容是给予的一种高级境界,是通往我们精神和灵魂净化之路的钥匙。能够宽容的人就能够获得力量的循环增长。宽容他人,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美好。

对生活心存感激,就不会有太多的抱怨。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许多事情往往都是双刃剑,若只看到刀刃的一面,受伤的永远是自己。生活是什么?生活是那河中的水、指间沙,我们必须健康快乐地活着,这虽然不平凡,可对于那些重病垂危的人来说该是多么珍贵呀!

对父母心存感激,就会常怀孝心,常有孝行。父母是我们心的依靠和归宿,有两的日子是头顶撑起的一把伞,伤心的时候是为我们擦去泪花的手帕,对父母要心存感激,就要常唤醒沉睡的良知,在自己的小家庭装饰得豪华如宫殿时,去看看父母的房子漏不漏雨;在外饮酒作乐、潇洒走一回时,想想父母在家里是否感到孤独。

对事业心存感激,就会忠诚敬业。在你向着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只有心存感激,才会对事业忠诚,才能获得继续前进的内驱力,将你现有的成功看成是一个巨人的感动,你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做出感动他人、感动自己、感动公司乃至感动中国的壮举。

人类应该恢复自身的本性,时常学会感动,心存感激。感激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道义上的净化剂、事业上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是人的高贵之所在。

心存感激将使你获得力量,使你产生对生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从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所包围。对一切美好的事物心存感激吧!

2018年枣庄中考命题作文范文三: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

生活中有许多让我感激的人,父母、师长、同学……正是他们的关怀,我才有了今天的成长与幸福。但让我最感激的,还是我的妈妈。

我的身体里有妈妈的血液,我的思想里有妈妈的智慧,我的性格里有妈妈的烙印。是妈妈,陪伴我成长,鼓舞我前进。

妈妈个子高高的,瘦瘦的脸上戴着一副近似镜,看上去很和蔼。由于终日操劳,她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乌黑的青丝里染上了白发。妈妈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千方百计地让我学好,可我总让她生气。

记得一天晚上,我在做作业,妈妈坐在床头,一边看书,一边对我说:“我找了几篇好文章,一会儿你读读。”我大吼:“我不干。”随即气即败坏地踏上床,愤怒的将一堆书踢散,又狠狠地抓起两本重重地摔在地上。妈妈见状,想说什么,但终究没有说。那晚妈妈只喝了一碗稀饭就匆匆回到房间,静静地低头坐着……我意识到我的行为象一把利剑刺伤了妈妈。平日里我总是贪婪地掠取,那么顽固。今天,妈妈唤醒了我沉睡的良知,我应该感激妈妈才对!

我总是那么贪玩,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又想到了妈妈经常下中班,夜里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家,不是先休息,而是悄悄地打开台灯,为我检查作业的情形……妈妈对我的学习是多么虔诚。她想把我培养成一棵参天大树,期待我翱翔于天空,她是想让我出类拔萃呀!而我能感受到她恨铁不成钢的怒气与伤悲,能感受到她为我付出的憔悴与苦心。我应该感激妈妈,她给了我求知的渴望,给了我向上不竭的动力。

也许妈妈上夜班的原因,经常睡不好觉,这更需要多休息。可每天夜里,妈妈都要看看我。一次,我睡觉时盖的是薄被,天亮醒来发现被子变了。原来妈妈夜里总会蹑手蹑脚地走到我屋,摸摸我的被,轻轻拍拍我,再给我盖严实,最后慢慢地转身离开。

母爱无声,我却能感受到她那颗温暖而执著的心。她象一支蜡烛,温暖了别人,忘了自己。叙述详尽而具体妈妈是我这辈子最感激的人。她是每天早晨温柔的呼唤,是每一次的嘘寒问暖,是每一次雨中撑开的伞,是每一次外出的牵挂,是每一次严寒酷暑路上的陪伴,是每一次生病时的焦虑,是每一次严厉的斥责,是每一次难过时为我擦去泪水的手帕,是每一次我取得成绩时绽放的笑容……她历经岁月变迁,却无怨无悔。

为中考作文支招 篇3

一、积淀情感,表达真情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是真情的流露、个性的体现。新课标对作文的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同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学生只有积极参与生活,热忱地投入到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去,才能品尝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地有所感动。因而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积累情感,常写观察日记,常读那些人文性较强的时文,因为那里面,有你细腻的观察、深入的思考、独特的感悟、淳朴的表白,我想,那些感动了自己又感动了别人的文章也一定能够感动阅卷老师,这一切无疑已经为你中考作文奠定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吃透题目,切忌空洞¤¤¤¤¤¤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目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选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在各地的中考作文中纷纷闪亮登场,这就要求我们在完成作文之前,首先要注意审题。就拿2011年南通市中考作文来说,从题目的类型来看,它属于命题作文,命题者为了帮助考生打开写作思路,扫清审题障碍,给出了这样一段提示语:

从依稀记事到青葱岁月,有许多残留生命印记中的那一刻,令我久久回味。

那一刻,也许是在摆脱烦恼的困扰之后,也许是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之后,也许是在顿悟亲情的温暖之后,也许是在震撼于自然的伟力之后,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充满阳光。

请以“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从考题“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我们必须审清题目中的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那一刻”,一是“春暖花开”。“那一刻”,虽然不是写作的重点,但是我们在完成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所写事情所发生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那一刻”是指一个瞬间,而不是一个长时间,如果我们的考生把所发生的事情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外,甚至今天之内,那么,审题就会出现差错。而透过“春暖花开”这个词,我们不难发现,它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那就是“春暖”和“花开”两个方面,所以我们在完成这篇文章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两个方面,千万不能只写“春暖”,或者只写“花开”;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如果同学们仅从自然界的春这个角度去立意的话,那无疑是不够完善的,也是不够成熟的,因为只有心中的“春暖”,才会让人间的“花开”。所以我们在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春暖”这个环节,它不仅仅指一种现象,其实也是一种境界,只有在这种境界之下,人间的“花”才会开得更艳,更加妩媚动人。

当然我们在完成其他作文题时也应当这样,切不可草草开始,等写到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审题错误再进行修改,时间已不再允许。

三、构思巧妙,不落俗套¤¤¤¤¤¤

考场作文虽然受时间的限制,但还得在构思上巧下功夫,这是考场作文制胜的关键。不管你要写成何种文体,都必须创新,从话题的切入角度到话题的展开形式,从素材的选用到情节的结构,从人物的语言到人物的形象,都要力求突破一般文章的写作模式,走出自己的新路。

有些考生不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属于自己的素材,总是选择一些别人写滥的东西再嚼一回,千篇一律,毫无个性。须知,作文的魅力便是“独特”。我认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便是考场作文取胜的诀窍。

四、语言优美,打动人心¤¤¤¤¤¤

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章都可以说是语言艺术的精品。因此,要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色,就要努力锤炼语言,用精彩的语言打动别人。有一位学生在感悟母爱时写道:“母亲是岁月的收藏者,永远地走在我的身后,悄无声息地拾起我遗漏的心情和初始的纯真。”同学们如果在考场作文中锤炼出这么精彩的句子,哪怕就一句,我认为你的文章也会大为出彩,让阅卷老师为之叫好。

衷心地希望即将参加2012年中考的考生能够在考场上写出最为出色、最为亮丽的佳作,我们等待着,我们期待着……

如何应战中考作文 篇4

对中考作文重视起来

首先, 作文是必考内容。陕西省中考《考试说明》指出:“语文科考试在全面考察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着重考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读和写这两种能力在全面语文能力中显得格外中重要, 因为它们是学习和独立工作的重要条件。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 阅读主要是信息的接受, 写作主要是信息的输出, 通过写作训练了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 才能使一个人语文运用的整体能力得到提高。中考作文是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验收, 是必考内容, 同学们应当予以重视。有的同学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 总以为, 只要字数够就行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 往往成绩出来以后才醒悟, 可为时已晚, 作文分数过低, 影响了语文科的整体成绩。

系统复习, 扎实练习, 提高实战能力

1. 学习优秀篇章, 汲取写作经验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 在内容、文字和写法上都是我们作文的典范, 但平时同学们在学习这些课文时, 往往是为学习课文而学习课文, 记内容, 记重点句, 记中心, 忽视对写作特色、写作方法的学习, 即使明确了这些方法、特色, 也只是作文概念记在心中, 在作文是不加以运用。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要想写好作文, 同学们还应学习这些课文的写法。同学们有必要对学过的全部课文, 按照不同的问题分类, 从而找出它们每一类的共性和每一片的个性, 从写作方法、写作技巧角度加深理解, 以达到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目的。还可以根据自己作文的薄弱环节, 有选择地重温相关课文的写作方法。

2. 向同级同班作文经常写得好的同学学习

许多课文是名家名作, 但由于作者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与同学们不同, 作者写作的年代与同学们所处年代相去甚远等原因 (如鲁迅、朱自清、郭沫若等的作品) , 比较起来, 还是同学的作文与自己的作文贴的近些, 大家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大同小异, 彼此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便于相互交流, 易于吸收其中的一些优点。因此, 选择一些适合我们阅读的优秀习作进行分析研读, 是复习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3. 练习一些经常出的基本题目

要提高作文水平, 必须多写。然而同学们在临考前, 时间紧, 任务重, 几门功课都要复习, 多写已不大可能。那么, 临考前怎么写?首先要按《大纲》要求琢磨一些作文的基本题目, 经常出的题目。《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培养学生习作能力明确要求: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所谓基本题目, 是相对于此相关的若干个具体题目而言的。例如《一件有意义的事》是一个基本题目, 由这个题目可以变化出重点不同的若干个具体题目来:《难忘的一件事》、《值得回忆的一件事》、《生活中的一道考题》等;再如《谈……》是一个基本题目, 由这个基本题目可以变化出重点不同的若干个具体题目:《谈理想》、《谈道德》、《谈成功与失败》、《谈精神文明建设》等。同学们可按《大纲》要求, 切实写好几个基本题目, 不要盲目追求数量。

其次, 在琢磨一些基本题目的基础上, 分析相关的其他具体题目, 不断学习、总结, 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4. 树立创新意识, 积极思考

近年来,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 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多样化, 除了命题作文、命意作文 (或称话题作文, 供材料作文) 已屡见不鲜。这类作文试题多提供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 多让你自拟题目, 其提示比较具体。例如有一年的中考作文, 其“作文题”如下:

(我们不要总回顾过去, 也不要总希望未来, 只要拥有现在。因为有了现在, 我们就能弥补遗憾的过去;拥有了一串充实的现在, 我们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们就会拥有一个饱满的人生!

请以“拥有现在”为话题, 自拟题目, 自选文体, 写一篇文章。)

这道作文题灵活、开放, 颇有新意。它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 以利于考生创造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发挥;给考生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提示, 以减少审题的障碍;并注意课内向课外延伸, 使教学与考试保持远距离衔接。许多学生认为作文题灵活、新颖, 便于发挥, 写起来“带劲”。然而, 也有部分同学对这样的“活”题不适应, 缺乏朝气, 缺乏想象、灵气, 甚至有的考生机械模仿学过的课文, 连许多句子都照搬过来, 哪里还有一点创新性可言?因此, 平时养成想象、联想的习惯, 既发展了思维, 又有利于中考作文的发挥。

树立必胜信心, 做好心理准备

爱默生说:“自信, 成功的第一秘诀”, 自信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力量, 促使人不断进取, 能使人燃起智慧的火花,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而有自卑心理的人, 往往把困难想得过于严重, 时时表现为自暴自弃。虽然, 一个考生的作文技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 但他临场的心态是可以由自己主动控制的, 而临场发挥直接影响着考试作文的水平。缺乏自信心, 未曾上阵就自行解除精神武器的怯阵者是永远无法胜利的。只有相信自己, 才能在考场上镇定自若地应付来自不同方面困难的挑战, 写出水平较高的作文, 考出良好的成绩。

武汉中考主题作文中考担当作文 篇5

易水之畔,长草迎风楚弄。“尔为何还不出发?”飞扬的衣袂飘然若仙,风急驶而过,马鬃被风打乱,荆轲捧起一朵浪花,轻轻拍在脸上,夜里的沆瀣初退,枝挂寒霜,壮十一去兮不复还……然而,肩上担着的是千万国仇家恨,纵然已知此行必死无疑,可是这份责任,他义无反顾。飞身上马,向天长啸一声,吾无怨,亦无悔!达达的马蹄声是个命里注定的悲叹,愈行愈远的身影是青史上最壮烈的不该,然而一切的一切,让他学会了承担。

沙场之上,骏马嘶鸣,黄河水声渐次,黑山的边廓若隐若现。睡在高山风吹北,故乡东市的骏马在等谁?我想喝家乡的井水,却吞下生死的滋味,难道昨天的木兰香已然偷渡了时光?木兰轻笑,青史留下佳话慢剪黄花,然而木兰只愿家父安享晚年。敬往事一杯,对自己说,绝不后退……三千繁华东流水,战场的刀光剑影教会了你承担,托起家的希望,托起国的兴亡,也是这种承担,让你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忠贞不渝。

断崖绝壁,鹰鸣撼空,枯叶寒秋,夕阳暮色如血,浸染半边天。鹰从来不是天生的王者,更不会将王者的标签贴在身上,如果冥冥之中注定了什么,我想,是忍耐,是承担,鹰的每一根羽毛,都不是用以炫耀的“花瓶”,每一根都承担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承担着风雨的打击和被嘲笑的耻辱,生存是刀刀刻在心头疤,永不结痂,于是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于是有了鹰。

而于我,我渴望做一只鹰,鹰未必是王者,但绝不会甘于仰望王者的高度,因为我们一样承担着青云之志,承担着磨砺与拼搏。

中考作文选材四律 篇6

一.走健康之路

《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考试说明》都明确规定,写文章要“感情真挚,内容健康”,中考阅卷亦很看重此点。因为文章是让别人看的,你文章的情绪、感觉是会影响别人的,如果你的文章充满了抱怨与敌视,充斥着消极和颓废,那别人还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样的“营养”呢?有位考生以《这里有信任》为题,写为博得同学信任,自己绝不向老师提供抽烟同学的姓名;有的为了哥们义气,在打饭的窗口大打出手等,这尽管是真情实感,但思想内容不健康,不积极向上,只顾宣泄个人感情,这样的材料不能入文。所以,作为九年读书生活小结的一篇作文,应该展示出你这几年学习进步、健康成长的最佳成果,要能够让别人与你一同感受生活的阳光,也应该把自己的生活、学习与社会角色和责任联系起来。让人借助你的文章分清是非,懂得爱憎,并从中获得进取的力量,坚定上进的信心。当然,这并不是说写作文不可以暴露“阴暗面”,“激浊扬清”也是为文者的一种责任,关键在于文章中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考生对“阴暗面”的态度是明朗的还是暧昧的。如有一篇中考满分作文《给诸葛亮的一封信》就以书信的形式直接和诸葛亮“对话”,以表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利用时空错位,亦真亦幻,叙写以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思过责己,自贬三级为话头,主动提出“为先生谋划一二”:一是提醒他将街亭之失的过错全部推给马谡;二是嘱咐他要懂辩证法,别盯“阴暗面”;三是告诫他学会“虚美、隐恶”……文章借古典材料的“外壳”,巧妙联系当今社会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风气,将历史和现实巧妙交融,以古讽今,给人以启迪。

二.熟悉的地方有风景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只有亲身经历,有所感悟,甚至被深深感动、深深震撼的事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写得感人。如果朱自清没有他父亲在车站送行的一段感人至深的亲身经历,怎会有脍炙人口的佳作《背影》呢,这是许多作家的经验之谈,也是一般作者至深的感悟。可我们有些同学在选材上认识有偏颇,喜欢涉足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写陌生的人,记未经历过的事,由于对人对事知之甚少,写作时只能生编硬造,写出来的文章连自己都感到别扭,不可信,这种虚假的作品,是不会得到读者的好评的。其实,生活中,凡是撩起你驻足欣赏的一道风景,给你丝丝感动的一个镜头,荡漾你心头涟漪的一件小事,给你感悟与启迪的一只小蚂蚁蜜蜂……你都可以毫不犹豫、大胆地将它繁衍成文,千万不要嫌厌它的细小、卑微。

有些同学喜欢写“科幻”类的作文,并非不可,但是,选择这类材料应当在相关的领域具有相当的知识积累与专业特长才行,如果理化、生物知识知之甚少,又不擅长合理推想,那么写出的文章只能是胡编乱造,令人生厌。

三.众人拾柴火焰低

一则材料就是一堆“柴禾”。如果谁都想去拾,去抢,必然会陷入千篇一律的“沼泽地”。选材相对集中的领域大都是由同学们最容易想到的材料所组成的,所以,一般说来,越是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就越容易成为选材的集中区域。考场作文中能够设法避开,则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四.领异标新二月花

喜新厌旧是人之共性,作文贵在出新,关键是新在材料上,考场作文尤其要突出“新”字。这就要求同学们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抓住时代的脉搏,寻找新近发生的故事,写出全新的文章,而不要讲“老故事”,说“旧事”,“吃别人嚼过的馍馍没味道”。许多同学认为学校生活“四周高墙隔绝”、“三点一线”,没有“新鲜”可言,其实,同学们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中国共产党“十八”的召开、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交付海军、伦敦奥运会、日本的所谓“钓鱼岛国有化”……这些新鲜的事件都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关键是我们要能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写出人们对大事的观点、看法,这样的文章才值得玩味。如2010年中考之际正是世界杯足球赛热播之时,考生心系国事,针对中考话题作文“靠”,小作者抓住这个滚烫的题材,从大处落笔,高屋建瓴,写了一篇《中国足球靠中国人》的精彩文章。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篇7

每年的中考,作文总是重中之重,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要想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一、中考作文复习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1. 做生活的有心人。

深入了解生活,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就能为作文提供丰富的源泉,从而提高作文的写作能力。

2. 熟悉、掌握题型特点,熟悉掌握各类作文题型特点。

从这一两年的高考、中考试卷上看,话题作文已不再独领风骚,所以后期作文训练还要加强命题作文的训练与指导。命题和半命题作文仍然是今年考查的主流。纵观几年中考作文命题变化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作文命题正朝着“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感可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热爱读书,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他人”的角度发展,写作的内容在不断扩大,写作的题材从学校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写作的形式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因此,在最后阶段学生要自觉主动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视野、了解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虽学习比较紧张,但仍要每天“挤”出十到二十分钟时间来看书读报。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让文章体现出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二、写作训练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

1. 要拟好题目,根据作文要求,弄清作文题型、审好题目。

这一步很重要,若不注意,学生就会写出不符合要求的作文。

2. 要精心选材,材料是写作的重要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就无法写好作文。许多学生感到作文难写,其实难就难在找不到下锅的米或蔬菜(素材)。材料靠平常多阅读课外读物来积累。也可以从学过的语文、政治、历史课本中寻觅。许多优秀的中考、高考作文,都是从课本中找到写作素材,加以巧妙改造、运用而成功的。

3. 要构思精巧,它是文章的骨架。

构思的过程就是根据自己确定的立意,进行谋篇布局的过程。构思要巧妙,结构要严谨。这是考查学生写作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内容。

记叙文,一定要体现出六要素,特别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一定要着重写好。写作可以灵活运用顺叙、倒叙、插叙。

作文的结构无非是“总分总”、“分总”、“总分”。就考试而言,前两者比较适用。大家一定要记住,作文的开头不要很长,不要因为玩弄作文书上的技巧而弄得开头超过了5行。关于结尾,我们一定要明确,结尾就是抒情和扣题的。在结尾必须抒情,归纳你想表达什么,而且扣题,最好“糊膏药”(出现标题或标题中的关键词)。同学们要记住,六七百字的作文,要有六七段,千万不要出现“大肚子作文”、“大头作文”、“大尾巴作文”,这样结构不协调,感觉也不够顺眼。

4. 要语言精美,作文的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文章的血肉。

语言就像烹饪中的油盐酱醋调料等,是做出美味佳肴不可少的因素。对偶句、排比句等句式的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让文章熠熠生辉的重要法宝。这也要靠平常的积累———多摘抄、多记忆。作文的语言不生动,常常是阅卷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的提高,是最为困难的。备考作文,语言的准备是最难的。在此给考生们提几点建议:一是,遇到你喜欢的句子和段落,干脆背下来。二是,记住要有描写。写人要有动作和语言描写,写事注意细节和环境描写。三是,句子最好短一些,不要一逗到底,一个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都有了,就用句号。

5. 包装。

书写规范整洁,不用涂改液,不乱涂鸦,博得阅卷老师第一印象分;用尽浑身解数看家本领,开好头,结好尾,博得阅卷老师愉悦慷慨分;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引用名言警句、睿智心语、时髦新词入文,博得阅卷老师耳目一新欣赏分;张扬个性,敢于冲破传统规则,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博得阅卷老师怦然心跳震撼分。

中考作文满分诀窍 篇8

关键词:扣题,拟题

纵观1992年到2005年全国各地典型的300多篇中考满分作文, 可以归纳出以下九项中考满分作文诀窍———

一、扣题满分诀窍

中考作文时要紧扣题目要求去写。如果偏离题目要求去写, 即使写得再好, 也不可能得到好分数。所以, 要做好审题工作。审题时, 要领会好题目的内涵和要求, 不要仅停留在字面上, 还要对题目作引申思考。例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我想唱一首歌》, 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 去写我喜欢哪首歌, 为什么喜欢, 怎样喜欢等等, 那就不符合原题的内涵与要求。进一步想会知道, 这题目应写成通过对某人、事、物的描写, 歌颂人或物的崇高品质, 例如通过写医务人员抗击非典的事迹歌颂他们的奉献精神等。这才切合题意。

二、拟题满分诀窍

作文的题目力求新颖别致, 引人读文。其方法有:

1. 反常法。即拟出似乎违反常理的题目。如《没有“异想”哪来“天丌”》、《欲速可达》等。

2. 公式法。即用数学公式的形式写成的题目。如《素质教育≠耍花样》《8-1>8》等。

3. 谐音法。即借用语音相同或相近拟成的题目。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要重理亲“文”》等。

4. 引用法。即引用歌名、古诗、谚语俗语或成语等拟成的题目。如《爱拼才会赢》《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等。

三、开头满分诀窍

开头力求像“凤头”那样美好, 能引人读文。方法有:用整句开头, 用描写开头, 弓用歌名、诗词名开头, 直截了当开头, 用悬念开头, 用“题记”开头等。

四、选材满分诀窍

选材宜小不宜大。小了才能写得细腻生动感人, 太大了因篇幅有限只能泛泛而谈因而不生动。选材时还要选那些新奇的材料, 不要选那些众人皆知的材料。选材时可选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因为自己熟悉的材料容易写且有真情实感。

五、立意满分诀窍

确立的主题要正确新颖。方法有:

1. 确立有时代特征的主题。

如当前的和谐社会、节约社会, ”神六“飞天, 预防禽流感, 社会公德, 素质教育, 减本增产, 环境保护等。

2. 确立有自己独特感受的主题。自己在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只要是积极向上的, 就可以写。

六、结构满分诀窍

文章的结构形式也要新颖别致, 并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比较新颖的结构形式有:

1. 标题型, 正文各部分列小标题。

2. 日记型, 用日记形式写。

3. 证明型, 用数学上的“已知”“求”“解”的形式写。

4. 证明书型, 按照产品说明书的方式写。

其他的还有戏剧型、书信型、童话型、寓言型等。可选择自己熟悉的来写。

七、语言满分诀窍

语言力求在通畅的基础上生动活泼, 有文采。其方法有:使用整散结合、长短相配的句式;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应用群众的口头语言;仿拟一些名言名句等等。

八、结尾满分诀窍

结尾要做到像老虎的尾巴那样漂亮有力。其方法有:画龙点睛式结尾 (即结尾点题) ;呼应开头式结尾;自然收束式结尾;描写景物式结尾等。

九、文面满分诀窍

文面要干净, 书写要工整。字数篇幅以超过原题要求一些或写到剩下一两行为好。

不要太短 (字数不达到要求) , 也不要太长 (超出试卷之外) 。

2015年广东中考作文 篇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 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自选文体; (3) 不少于500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解题】

本题可从“特别的人或事物” 上感悟“情”。比如,从“我与妈妈之间特别的一次梳头”上感悟 “母女情”,从“特别的一巴掌” 上感悟“父子情”,从“特别的礼物”上感悟“同学情”,从“教师节特别的活动” 上感悟 “ 师生情”,从“《孔雀东南飞》 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特别的故事”上感悟 “真爱情”,从“同学特别的画作” 上感悟“艺术爱好者对艺术的虔诚”,从“爷爷特别的双手”上感悟“祖辈对故土深沉的爱”,从 “特别的抉择”上感悟“科学家对祖国的眷恋”,从“特别的文字” 上感悟“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无情批判”。

可从“特别的人或事物”上感悟“理”。比如,从“一位因汗臭味满身而令人厌恶的老人正在毒辣太阳下为全村人清理垃圾池” 这一 “ 特别的画面” 上感悟到 “看人不能只看外表,他的内心或许是高贵而善良的” 这一 “ 道理”。

【范文】

特别的一次江南之旅

天色刚刚破晓,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晨曦冲破了夜的最后一道垂幕,洋洋洒洒地披散而下。 这般的美景我怎么舍得错过,急急地穿上鞋子,踏上这江南的一方秀土。

未散的雾霭软软地浮在空中, 微风轻轻一拂,便热情地奔来, 亲吻着我的额头、脸颊,不一会儿,发梢便挂上了细细的水珠。 远远望去,山峦隐在了这乳白色的雾气之中,只剩下含在了雾气中的山的黛眉,雾气缱绻地缠绕着,让人忍不住想要一窥这山的真容。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纳兰容若的这几句词,将这泼墨写意般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迈着步伐缓缓地走着,鞋底踏着青石板发出的声音,像是一颗小石子投入水中那般在我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满身的疲倦似是随着那清风散去,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般惬意宁静,如能一直待在这儿,多好。

不小心踩到堤岸掉落的柳枝, “咔嚓”一声,树上一阵窸窣,似是鸟儿被惊醒了,我暗暗自恼, 不禁更轻地走着。

天边泛起了橘红、晕出了黛色的云,人们已推开木门,抱着一盆衣服,蹲在门前的小溪旁清洗了起来。小溪上的拱桥,像少女如玉的手上戴着的玉镯,连通着溪两岸的人家,木门上淡淡的檀香隐入空气中,我的心,不禁随着这丝香气沉淀。

我静静地站在岸的一头沐浴着晨光,忽见溪对岸一长发女子抱着木盆站起,柳絮飘落在她的发丝上。阁楼上人家种的不知名的花在空中轻轻地飞扬,淡粉色的花瓣在空中微微地晃着,女子伸手在空中一拈,将花瓣别于发上,轻轻地挽起往溪水中望了望, 我像被摄了心魂般痴痴地望着, 直到她窈窕的背影消失在我眼前。

世上太多的纷争,太多的尔虞我诈,已使我们的心喧嚣不堪, 然而静下心来,在这江南的一方净土,品一盅清茶,将心融入这天地的宁静之中,欣赏着劳作的人们,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不再为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事烦忧, 在这一刻,将心沉淀,品味这沐浴在晨光中的幸福。

中考作文高分秘诀初探 篇10

秘诀之一:审清题目, 拟好标题

顾名思义, 审题就是仔细的审查、研究题目, 看清题目的要求,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 从而确定选材、立意及表现手法等。例如:题目让学生以“美的瞬间”为题写篇记叙文, 就应该在抓住“瞬间”的同时不能忘记“美”的限制。根据题意, 文章可以是镜头式的, 不必像写一般记叙文那样人、事、时、地各种要素俱全, 可写得短小精悍。不过, “美的瞬间”中人或景物所呈现的美的情态要写得具体、细致, 这样的文章才符合要求。考场上亦然, 认真审题, 明确题目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 写出的作文才能达到基本要求。

当然, 审清题意还需拟好标题, 俗话说:文题如眼, 应该使这双眼睛美丽传神, 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思考题目时要打破常规, 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拟定, 力争使题目新颖别致。例如以“音乐”为话题拟题就可以运用比喻的修辞, 如《心灵的变奏》《锅碗瓢盆交响曲》《生活的阳光》这样的拟题新颖鲜活, 令人过目不忘。请记住, 审清题目永远是写作的第一要务。

秘诀之二: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

考场上, 在有限的时间内, 写出一篇优质的作文, 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熟悉的表现形式, 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抒发内心的情感。要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靠平时的训练与积累。事实上, 有些同学一进入考场, 往往会在情景和任务的驱动下, 进行求异创新, 一味地标新立异, 滥用小标题, 作诗歌, 写剧本、药品说明书、数学证明题等。这种只注重了形式, 而忽略了内容的做法, 往往会弄巧成拙, 使文章缺少了鲜活的形象。究竟该如何选择好的表现形式, 应该慎思。

要想选择好的表现形式,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起注意。首先, 要真实。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真实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其次, 拿到考场作文时, 不能忽视平时的训练, 应该临场不乱, 冷静思考, 跟平时的阅读和练笔联系起来。如让我们写一个运动的场面, 就应该思索如何把场面写形象写具体, 从学过的课文中寻找启发。如沈从文的《端午日》中河上赛龙舟一段, 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 准确运用动词形象生动地的再现紧张热烈的场景。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这种写作技巧, 即能为文章增添亮点。第三, 形式的创新未尝不可, 但决不能是形式至上, 应切记优秀的作品总是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体, 而不仅仅是追求一件独特的外衣。更有甚者, 为了吸引眼球, 在文中大量引用古诗文或堆砌大量华丽的辞藻, 轮番运用比喻、排比、引用、夸张等修辞手法, 完全违背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这样既无法提高习作水平, 也很难得高分。最后, 在自己综合权衡之下, 应考虑写自己最熟悉、把握最大的东西, 如此方可得心应手。

秘诀之三:用细节描写去刻画人物形象

作文教学过程中, 好多学生写作文往往是平淡直白地叙述下来, 常常是想到什么写什么, 一股脑的倒下来, 缺少优美的情景, 缺乏精巧入微的刻画, 让人觉得寡淡无味, 毫无美感可言。殊不知, 好文章是离不开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等描写手法的。中考满分佳作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小作者的精心描写, 请看下面一例:

我拿着塑料瓶, 心情沉重地向老奶奶走过去。老人吃力地抬起颤抖的双手, 那双手枯瘦无光泽, 像老树皮一样干皱着。这时我猛地发现她的眼里闪出一丝亮光, 那是残阳下一滴混浊的老泪———老人家哭了。她接过瓶子, 放进了麻布袋———我发现, 袋子是空的!老奶奶什么也没说, 我却能体会到她发自心底的感激, 一份让人觉得沉重的感激。

这段文字通过对老人的“手”“眼”的细致刻画, 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哀伤。试想, 这段文字若换成纯叙述的语言, 其感人的魅力必然大打折扣, 可见描写与叙述的差别不可小视啊。

秘诀之四:诚实的写作, 说真话, 抒真情

考场作文最忌抄袭、套用, 同学们一定要养成说真话、抒真情的好习惯。用真实的笔调做到以情感人, 以情动人。生活中的小事看似平淡无奇, 但只要认真思索, 积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选择最真实、最有个性的材料, 仔细剖析,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 所以必须坚持写心里话, 唯有真实才能感人。无论是写自己还是写别人, 都要忠实于现实生活, 切记不拔高, 不偏离;不说假话, 也不说空话、套话。

秘诀之五:加强知识储备, 展现人文素养

无论做什么事, 基础都很重要, 同样, 写作也要有扎实的基础。要做到这点, 必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进行广泛的知识积累, 初中阶段的字词积累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好词好句的积累, 精彩片段描写的积累, 景物描写的积累, 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描写的积累, 对事物见解看法的积累, 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的积累, 仿句练习及表达方式的积累等。当然, 知识的积累远不止以上几个方面, 我认为平时多读文学名著, 多记名家名言, 博览有益的报刊, 多思考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是重要的方面, 这样文章才能文采飞扬, 在众多的考卷中脱颖而出。

中考作文复习策略 篇11

【关键词】中考作文 要求 学生 文章

中考就是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考题中,作文占分值36%(总分150分试卷作文占55分)可见作文板块的重要。因此在复习中,我们要高度重视作文,力争有所突破,下面我就对初三作文复习谈几点看法。

一、明确标准,分层要求

《课标》对作文有如下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简单的议论文。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4.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不少于600字。

学生作文要有标准,有规范,有了标杆的引领,学生作文才能上档次。根据以上《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对学生中考作文提出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基础层面:

1.文面整洁

现在不少学生不注重书写,字迹潦草,随意涂改,字过大或过小等问题突出。我们常说字如其人,应该要求学生端正写字,踏实做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正确标点

学生日常作文中常出现随意标点胡乱断句的情况,如一点到底,段中不断句,右列顶格标点等,中学作文教学应重视作文标点,不能推说是小学的事。

3.字数适中

多少字数适中?一般要求是小升初不少于400字,中考不少于600字。所谓“不少于”就是等于或超过,超过多少呢?高考要求800字左右,因而我认为中考作文适中的字数应在600~800之间。

4.文句通顺

学生作文病句多,要学生懂点语法,做到文从字顺,不能写成看不懂的天书。

5.分段适当

“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段落过多过少都不好,一般认为在4~6段为宜。

学生基础差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硬实力不行,是明显的硬伤。

技法层面:

1.主题明

一篇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主题是决定了文章价值的大小。学生作文有字数无主题的不少见。

2.题材新

新奇事物总是引人注意,好文章要求题材新,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学生不善从生活中捕捉材料,写作文就翻成年旧账,难以提起读者胃口。

3.结构巧

不少学生行文随意,不讲章法,“走到哪儿黑就在那儿歇。”打仗要布阵,作文要布局,巧妙布局脉络清晰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4.方法活

作文要讲方法,方法得当文章主题突出,形象鲜明,结构严谨,语言精妙。

5.语言妙

文章语言精妙有文采,读来给人清新感。学生作文中口水话多,如白开水无味。要指导学生善于锤炼语言,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作文技法是软实力,要提高作文软实力还得有一个较长的习得过程。

二、累积素材,分类收藏

学生作文常见的问题是提笔忘言,头脑中缺少积累下笔自然困难,要写好作文必须建立“我的收藏”,有了丰富的收藏,考场上便能得心应手。学生作文素材可从以下方面积累:

1.生活积累

《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每天都生活着,每天都有故事发生,每天都有自己的见闻感受。我们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素材,下笔时才能胸有成竹。

2.阅读积累

我们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学生阅读量,如向学校图书室借阅,征订刊物,网上收录等来拓宽学生视野,特别是好词警句,名篇佳作,来为写作积累素材。

再在积累的材料中挑选精品,作如下分类收藏,为中考做好储备:

情感体验类:回首熟悉过往,感悟人间真情。(如《背影》)

介绍说明类:说明事物特点,阐释科学道理。(如《大自然的语言》)

哲理思考类:表明见解看法,道理事实充分。(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虚构想象类:虚构事物变化,展望生活愿景。(如《天上的街市》)

成长励志类:叙写成长经历,积累生活经验。(如《走一步再走一步》)

托物言志类:描写物象特点,寄托深沉情志。(如《爱莲说》)

……

三、掌握方法,分步写作

作文要分步进行,才能做到有条不紊,下边我讲讲写作的几个环节:

1.审题

审题就是要读懂题意,看清要求,选择文体,划分类别,明确重点,才不至于偏离方向,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情况。

2.构思

(1)命意

确立文章主题重在作者感悟,即感情悟理,情理二字是核心。情可是亲情友情爱情,理则是对生命人生社会的认识看法。主题一定要“明”,可处理详略突出重点,可议论抒情精确点睛,还可用比喻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方法。

(2)选材

选材很关键,选得不好则无话可说,选得好则滔滔不绝。因此选材最好选熟悉的事来写,写自我接地气。选材一定要“新”,才能吸引人。如何做呢?可捕捉获新:把握时代脉搏捕捉新生事物;可旧材翻新:选择独特视角发掘新奇意旨;也可思维创新:调换思维方式,创新写作思路。

(3)建构

文章结构一定要“巧”,如何做呢?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要抓住人心,吸引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开头部分语言要简洁有新意,不然则会给人“入题慢”、“套路老”的印象。开头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可悬念开头,引人思考;可描写环境,营造气氛。

主体部分主要叙述事情,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特别要描画面重细节,做到情景再现,不要泛泛而谈。不同文体根据需要这部分结构安排可更“巧”,并列、对比、层进、总分几种样式可自由选择。如并列结构可写几个故事片段如《我的老师》、或写几个生活场景如《云南的歌会》、或写几个风景画面如《春》,甚至可设定小标题,使结构散文化。

结尾部分要做到干净利落,可前呼后应,首尾圆合;可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可巧妙设问,启人深思;可简洁明快,戛然而止。

(4)文饰

语言要“妙”,好的文章往往因语言出彩而引人关注,给语言打上璀璨的光泽,美如奇葩。可锤炼词句,提升语言表现力;可运用修辞,增强语言表达效果;可诗词入文,丰厚文化底蕴。

3.书写

强调规范书写及行文格式,这主要是从形式上要求学生重视作文。具体要求是书写规范,以楷体为主,一字一格,标点占格,标点不另起一行开头。每段开头空行两格,一篇文章依内容分4至6段。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4.检查

检查就是回看作文,看什么呢?看标点是否正确,看是否有错别字,看用词是否恰当,看句子是否通顺,看字数是否达标,看文章是否扣题等,发现问题尽力补救,把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所开发中心 编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考命题作文审题指导 篇12

笔者对2007年3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进行了统计,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选题作文五大题型中,命题作文共9个,另外,在选题作文中,出现命题的有5个。2008年,命题作文所占比例又有所提高,在笔者所了解的30个省市的中考作文试题中,命题作文有8个,选题作文中出现命题的有11个。

命题作文为何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命题作文呢?

一、命题作文的优势

命题作文最大的特点是限题性、规定性比较强。对命题者而言,它既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综合写作能力,又利于提高作文区分度、统一评分标准、避免抄袭和宿构,体现出中考的公平性和选拔功能。对考生来说,选择命题作文可以省去拟题的时间,使思维迅速集中,而且,题目中限制的条件越多,范围就越明确,作文内容就越容易具体。

二、命题作文的类型

中考命题作文的类型大致有两种:一是“独题式”,即只给出题目及要求,简洁明了。如200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以“带着微笑出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5)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二是“提示式”,即除了题目和要求外还有提示语或引语。如2008年温州市中考作文试题:

春雨蒙蒙,万物苏醒,大地写满诗意;夏雨初歇,池蛙欢唱,纸船处处飘荡;秋雨点点,敲打残荷,声声落进心里;冬雨无声,苍白大地,渴望张开眼睛。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多少故事在雨天生动演绎,多少欢乐在嬉戏中尽情绽放,多少温情在伞下默默传递,多少幢憬在静寂中悄然孕育……

雨天,适合回忆与联想,可以漫溯过去,也可以遥想未来。雨天,仿佛有很多蓝色的精灵,赋予这个世界以新的生命。

请以“下雨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三、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是指细心揣摩题意,把握题旨,明确要求,即对作文题目所显示的中心、范围、立意方向和所暗示的体裁特点等做全面审视。审清题意是写好考场命题作文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加强命题作文的审题训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审题呢?

一般来说,我们在审题时,要认真细致地通读全题,首先记准题目内容,以免在写作时添字、丢字、改字甚至另起题目。接着要分析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的意义和作用,还要把握它们相互间的联系。对有提示语的,还要字斟句酌地研究提示语,用心领悟。最后还要看清写作要求共有几点,分别从哪些方面提出了限制。这样才能为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奠定基础。如《长大的路上,他(她)牵着我的手》(要求:(1)请先写出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这一命题,题目较长,审题时须对题中各部分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仔细推敲、揣摩、辨析,然后综合起来。“长大的路上”限定了写作的素材,即应当写与“我”成长有关的内容;“他(她)”限定了写作的中心人物,从“牵着我的手”又可以看出,“他(她)”应当是“我”成长的领路人,是一直关心呵护“我”,并不断指导激励“我”成长的长辈或老师。

具体来说,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抓住题眼

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找到了题眼,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命题作文题目只有一个词的,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如《心声》、《惜》。词组型的题目,一般来说,起修饰作用的词或动词常是题眼,如《充满活力的岁月》一题中,题眼是“充满活力”;《这件事我做对了》一题中,“做对”是题眼。我们在写作时就要抓住题眼来做文章,如围绕“心声”,可以写“是谁的心声、是怎样的心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声”等。

(二)注意限制

命题作文题目本身就从不同方面对写作进行了限制。如《记住这一天》中“这一天”限制了时间,我们可以写“这一天”从清晨到日暮的活动,也可以写“这一天”的某个时刻,如果所写内容超出“这一天”就不切题了。还有的题目限制了人称,如《下雨天真好》中的“下雨天”限制了环境,《大自然,我们的朋友》中“大自然”限制了朋友的范围,等等。

另外,写作要求中对文章的字数、体裁、表达方式、文章内容、书写等方面也有规定限制,应当看清记牢,在写作时注意遵循。

(三)重视提示

现在的命题作文往往带有引语或提示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内容,仔细推敲,充分利用。如,题目:责任。

提示: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时代的需要。有人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改为“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意思是说,“我”应当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的确,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国家遇到了困难,学校出现了问题,家庭发生了矛盾,同学违反了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都应当问一问“我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这个命题作文中的提示,循循善诱,既给人以思想上的教育,又启示写作者如何把“责任”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应当围绕怎样的中心来写,可以选取哪方面的材料等。因此,你可以叙述自己在面对“国家遇到困难、学校出现问题、家庭发生矛盾、同学违反纪律、自己成绩不理想……”时是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的,体现“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一中心。你也可以议论说理,用事实或道理来论证“应当勇于承担责任”等论点。

(四)领会深意

有些命题题目带有比喻或象征意味,我们要注意分析,既要研究文题字面的具体意义,又要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如《带着微笑出发》这一命题中,微笑不仅指外在的一种面部表情,更是指内在的一种心态、一种信念、一种涵养、一种品性,因此,在写作时,就应由内见外,由表及里,把其中蕴含的诸如乐观、信念、友善、从容等精神特质表现出来。

上一篇:历史兴趣教学下一篇:电信网络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