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创新

2024-08-17

中考作文创新(精选12篇)

中考作文创新 篇1

用“半壁江山”来形容作文在中考语文中的地位, 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它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成绩的高低, 笔者结合多年来作文指导的实践经验, 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让标题更靓丽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那么怎样才能拟出一个出彩的好标题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含蓄。欣赏好的文题犹如品茗一般, 愈品愈有味, 而低劣的文题如白开水, 令人索然无味。如以“美丽”为话题作文, 若拟为“这也是一种美丽”, 从“也”中可以咀嚼出这种“美丽”的不寻常, 感受到这种“美丽”的深刻内涵。这种含蓄别致的文题, 自然为文章赢得高分立了头等功。

二要新颖别致。新颖别致的题目, 体现着新奇的构思, 往往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 让文题出新的方法很多, 例如:巧妙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拟题, 可以明显提升文采, 使文章标题具有更加靓丽的色彩。

三要化大为小。有些题目很大, 可写范围极广, 如果开口过大, 往往泛泛而论, 意不真切, 不如从细处落笔, 以小见大, 化大为小, 往往能写具体, 写出独到之处, 如以“欣赏”为话题作文, 如果拟为“谈欣赏”就过于空洞, 如果拟为“欣赏自己”、“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这样针对性就会更强, 既美化了文题, 又提升了考生对文题的把握能力。

四要设悬念, 激兴趣。通过标题设疑, 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如“假如没有诚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标题直接设问, 引人思考。悬念从标题开始, 起到引人注目、引发思考的效果。

二、让语言更鲜活

要想写出来的作文吸引读者的眼球, 激活读者的情感, 令人耳目一新, 刮目相看, 就必须使文章的语言鲜活, 靓丽, 富有美感, 那么, 怎样才能让文章的语言鲜活, 靓丽起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一是着眼炼字, 增添情趣。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总有一些言简意赅、准确生动、具体可感、活泼有韵味, 撞击人心灵火花的妙言妙语, 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写雪地捕鸟的乐趣时用了“扫”, “露”“支”“撒”“系”“看”“拉”“罩”等动词, 既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 也写出了捕鸟时的兴奋和惊喜之情。

二是巧用修辞, 提升文采。修辞是一项富有实效性的语言表述方式, 运用比喻, 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运用拟人, 文字更加亲切活泼, 运用排比, 语句韵律和谐, 运用夸张, 内容更加幽默。作文时, 我们应尽量发挥自身思维活跃, 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学会把修辞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文中。

三是运用联想、想象。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就会开启灵活思维的闸门, 令滚滚的才思流于笔端, 这样就会出现品位文雅, 文采精美的佳作。

让作文语言鲜活起来的方法很多, 平日只要我们坚持学习积累, 相信我们一定能厚积薄发, 写出鲜活、靓丽而富有文采的作文来。

三、让思维更创新

只有创新, 才能给作文注入活力, 才能让你的作文在文山题海中脱颖而出。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

一是见解要新颖。也就是切入的角度要新颖, 在思考问题时, 可以运用逆向思维, 反弹琵琶, 从相反的角度思考, 敢于打破常规, 得出全新的见解, 也可以运用发散思维, 另辟蹊径, 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得出不同结果, 产生新见解, 还可以在人们普遍认同的认知习惯或传统观念的基础上, 深入挖掘, 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从而形成全新的见解。而对文题和材料, 只要我们认真思考, 拓展思维, 就完全可以获得新颖的见解。但要注意的是追求见解新颖, 一定要建立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 不能流于荒诞。

二是文体要创新。文体的选择要多样化, 要写自己最拿手的体裁, 不要只局限于三大文体。可大胆尝试如书信式, 日记式, 童话寓言式, 电视直播式, 网络论坛式, 诗词串联式, 实验报告式, 产品说明式等, 让阅卷老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是选材要个性化。选材个性化指的是文章能避开一般思维选用的材料, 避开别人已用过多次的材料, 创造性地选用新颖生动而富有典型性的材料, 借以反映生活。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重视积累, 平时就要积累新颖的生活材料和鲜活的阅读材料, 用时才能厚积薄发。其次结合自己的感情, 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阅读到的新奇材料, 让材料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再次要学会材料翻新, 善于点石成金, 经常通过联想和想象, 拓展和改造所积累的材料。

作文是长期训练, 不断感悟、积累、发展的过程, 以上我谈的让标题更靓丽、让语言更鲜活、让形式更创新只是针对中考作文怎样才能取得高分, 真正要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功夫还应在平时。

中考作文创新 篇2

曾记得一个小孩在火车上做实验被痛打一顿,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曾记得一个青年为了让人类从无边的黑暗里走出来进行了千百次实验终于将人类带入了光明的世界。他就是爱迪生,被全世界誉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

从他们身上我们不难发现,那股驱使他们走向成功殿堂的动力——创新精神,他们不满足于人类的生存现状,勇于创造发明,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像他这样有创意的人生才多味啊!

放眼望去,中国天眼”正式运行,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交接入列、C919型达客机从浦东起飞、“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北斗导航卫星进入预定航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深潜……超级大国有多少创新的故事?翻开多少创新的篇章?你难道不为这些创新而激动?你难道不为这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大受鼓舞?

对我个人来说,当我又用一种新方法年出道数学难题时,当我用心做PPT时,当我发现又多了一幅艺术作品时小心我都会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因为我看到了创新精神已被继承和发扬,这恰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时期,国家的发展与否,关键在于本国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我读懂了这句话的含义,它使我深刻意味到:若把国家建设的成功比作一座大楼,那么,垒成这座大楼的一砖一瓦,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芸芸众生:若把国家的发展比作一片大海,那么,汇成这条大海的一点一滴,便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普罗大众。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集体、个人,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无论是科技,还是文化,都需要发扬创新精神,创新是时代发展的永恒主题。

中考作文立意与标题的创新(上) 篇3

立意新

独特的立意可使中考作文内容新颖、主题深刻,凭其丰富的内涵和独到的见解让人获得“眼前一亮”的感觉,更能感动阅卷老师。我们通常可以选择“否定角度”和“反向思维角度”来使立意新颖。

否定角度就是从贬低、鞭挞、反思方面来立意。否定的对立面是肯定,肯定角度立意就是从歌颂、赞成、倡导方面去立意。

比如话题“雪”,从肯定角度立意你可以抒发对雪洁白无瑕的赞美,倡导大家做一个如雪一般纯洁、简单的人;从否定角度立意你可以阐述雪用它的洁白掩盖了大地的腐朽,它的冷艳貌似正人君子,揭露其欺骗世人伪君子的形象。

比如话题“屈原”,从肯定角度立意可以赞颂其胸怀大志、忠心报国、以死明志等;从否定角度立意可贬其愚忠,批判其跳水自杀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

再例如江西省某年中考作文题目是以“亮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很多考生从肯定角度立意,赞颂生活中的亮点、肯定亮点的作用、倡导大家多去获取亮点,结果写出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意。而有一个考生,采用否定角度立意,从断臂的维纳斯谈起,他认为亮点会左右人们完成目标的视线,会误导人们忽视自己的弱点,亮点的背后是盲点,他希望大家对亮点持警惕态度。结果这篇作文获得了满分。

列宁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当大多数考生面对一个中考作文题目选择从肯定角度立意时,建议你选择从否定角度去立意,这样你的作文就能显得富有新意。

从与通常的情感倾向或与传统的观点、看法一致的角度来确立文章的中心,就是顺向思维角度立意。反之就是反向思维角度立意。如:良药苦口利于病是顺向思维立意,良药爽口更利于病就是反向思维立意;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是顺向思维立意,社会需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就是反向思维立意;持之以恒值得称赞是顺向思维立意,放弃也是一种美丽是反向思维立意;狼狡猾、狠毒、残忍是顺向思维立意,狼机智灵活、做事果断、适应力强是反向思维立意……特别提醒,不是所有事物和话题都可以反向思维立意,因为必须要保证立意正确、健康。如“尊敬师长是做学生最重要的品质”这一话题,就不可反向立意。

标题新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中考作文,如果考生能拟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那么其胜算的几率从一开始就大了很多。拟一个新颖的标题,可从是否奇特、有悬念,是否形象、有文采的角度来考虑。

例如2011年广东中考作文题目,给了这样一段文字:“前行是脚步的积累,成长是不断前行的过程。前行的路上,有风景、梦想,有期盼、关爱,有欢笑、痛苦;前行离不开目标、坚持……一路前行,你有过怎样的经历和体验?前行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要求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很多同学拟的标题是:认真前行、前行路上、我爱前行、坚持前行、前行的目标、为了理想而前行……这些标题陈旧、直白,在第一时间很难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但也有一些同学经过认真思考,拟出了很好的标题:告别前行、前行路上没有草稿、前行路上诗意飞扬、前行如虹、前行·胆魄、前行着就幸福着、前行之美、前行=财富、前行是轮明月、前行+智慧=画卷……这些题目新颖别致、富有文采,能在短时间内引导读者展开想象空间,也给阅卷老师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

再例如浙江省杭州市某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文字材料是“著名导演张艺谋18岁时,迷上了摄影。可在当时,连吃饱饭都困难,哪有钱买照相机学摄影呢?于是他瞒着家人,偷偷地到城里去卖血。一连卖了五个月,终于攒够了买一架照相机的钱。凭着那架照相机给他的艺术积累,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可以这样说,是那架照相机,或者说那段卖血的经历,给了他特殊的人生体验,鼓励他不断挑战逆境,走上了成功之路,实现了人生价值。但当人们把羡慕的目光投向成功人士名利光环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他们成功的秘诀。”要求以“成功的秘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一个获得满分的考生拟的题目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他是化用俗语“人生之不如意常有八九”,将数字入题,节奏鲜明、对仗工整、留有悬念、语义含蓄,至今都还给很多师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如何创新中考体育考试 篇4

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发现由于种种原因, 总有一些学生不能认真地去阅读名著, 走马观花, 甚至根本不看。在现行仍以考查作为评价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手段的情况下, 师生在摸透名著考查题路子的基础上, 就“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了, 因为对于师生来说, 能逮住分数就是最现实的。于是教师为了照顾那些没有读名著的学生, 让他们在名著阅读题上不丢分, 就帮助整理归纳出美其名曰“名著导读”的讲义, 分别从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典型情节、阅读感受等几方面阐述, 只要一张8K篇幅正反面的讲义就能囊括初中阶段六部必读名著的考试要点, 学生只要把这张浓缩版的讲义背熟了, 就可以在名著考查中应付自如。这么做是语文教师的悲哀, 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笔者在功利性目的的驱使下, 也曾广泛收集占有资料, 并编成“名著导读”, 以应付原先的名著考查题。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在名著阅读上真正花了精力和时间的学生, 一看到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出如此高的“效率”, 自然认为“有利可图”, 于是放弃了阅读原著, 而改读“名著导读”。于是乎, 各种“名著导读”类书籍也应运而生, 充斥了市场, 迷惑着师生。在应付考试、稳拿分数的功利性目的驱使下, 越来越多的师生热衷于编“导读”、读“导读”, 致使初中名著阅读日渐走向了“伪”阅读的迷途, 名著推荐阅读的本真目的难以实现。

对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考查, 是为了引导和督促学生真正阅读名著, 亲近文学大师, 陶冶性情, 提升人文素养。为此, 要想改变师生的“伪”阅读现状, 避免师生猜题、押题, 只有改变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令人欣慰的是, 语文界的有识之士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 首先从名著考查题上作了改革, 由原先的纯知识的浅层次的考查, 向关注名著细节、学生阅读体验和感受等多角度的深层次考查发展过渡。这样, 名著阅读也经历了由“假考”到“真考”的完善过程。

试题采用选择题形式, 既避免了答题时的主观色彩, 又有效拓宽了名著考查的范围, 容量之大几乎可以涉及整部作品, 更关注到了名著阅读的细节。如例1中率众英雄排定座次的是宋江, 而没有林冲, 另外花荣、戴宗的绰号相混;例2中C项对汤姆和哈克两人在墓地目睹印第安人乔杀死鲁滨逊医生的细节陈述显然是错误的;例3中格列佛在飞岛国的历险情节被倒置。这3道题中, 错误显而易见, 但如果没有真正读过名著, 是无论如何也发现不了这些细节上的错误的。这些名著题的变革, 使名著阅读题的得分率大大下降。就我校抽样调查来看, 以前的名著阅读题, 学生的得分率都保持在80%以上, 而名著题“变脸”以后, 以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为例, 名著题的得分率仅为46.9% (不排除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是靠猜测得的分) 。但我仍要为名著题的“变脸”叫好, 因为这些名著阅读题体现了“真”考名著阅读的理念, 让那些以教师整理归纳代替自己读书的学生“望题兴叹”, 让真正阅读名著的人获得优势。可以说, 名著题的“变脸”, 在很大程度上

新课标改革后, 体育课堂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提高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明确指出了唤醒了广大师生的名著“真”阅读。

就我校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名著考查题 (见上例3) 为例。虽然, 第五册语文教材的名著推荐与阅读安排在第二单元以后, 但笔者在开学第一周就集中安排了三节课引导学生了解作品、选读部分精彩片段、观看相关影视选段, 以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以使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在教师的督促下去真正阅读名著。随后,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一章内容, 并写好故事梗概和阅读感受, 这样《格列佛游记》全书四卷39章到10月中旬就能阅读完毕, 期中考试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去交流、检测、巩固。在这次考试中, 尽管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整体水平较低, 但名著阅读考查题的得分率却超过了另外一个学生整体水平较好的班级。事实证明, 如此考查名著阅读, 让真正阅读名著的人获得了优势, 更好地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不过, 笔者以为, 以上的做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以期进一步推进和实现名著“真”阅读。

一是阅读时间的安排和保证。“课内外结合, 以课堂带动课外, 以课外为主”, 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间上的基本思路。为了保证全体学生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 我们可以采用集中阅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上阅读时间的保证, 带动了学生在课下的阅读。

二是阅读效果的检测。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保证阅读效果, 同时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开卷检测的方式。检测题可涵盖作品的各个方面, 涉及作品的细节, 并根据测试题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分值, 从5分到20分不等, 学生可根据知识实际的读书情况和理解能力, 选择100分题来答, 所得分数记入平时成绩。

三是阅读氛围的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首先是书籍来源的保证, 目前主要是学生自备书籍, 课间、饭后, 学生能够做到自带书籍, 安静默读,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全年级、全班参与读书活动, 可有效促进心理环境的优化。同时, 很多家长不能认识到名著阅读对培养青少年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认为除课本以外的书都是杂书, 不但不支持孩子阅读, 反而横加阻拦。因此, 我们还要注重与家长沟通, 力求使家长成为良好阅读氛围的促成因素。

四是阅读交流方式的设计。要努力实现多向、多层次的交流, 如:学生与文本的交流, 师生之间的交流, 生生之间的交流。可采用的方式很多, 摘抄、写读书心得、知识竞答、开卷测查、课堂讨论等, 层次高一些的还有撰写评论、专题讲座、网上交流等形式。

在异彩纷呈的现代文化潮流中, 学校语文教育应当坚持一种对经典文化、传统优秀文化的尊重和倡导, 以帮助学生在复杂的文化潮流中找到适当的精神支点。而名著阅读的考查方式对学生能否真正阅读名著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 现行的名著考查题让学生回归了真正的阅读, 能积极引导学生从头至尾细读名著。作为一名教师, 笔者愿名著能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成为学生滋养生命的营养。

设立测试项目旨在强调全面锻炼身体的过程, 实现“教测分离”, 克服考什么教什么、测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弊端。

然而, 在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过程中, 出现了少数学校在体育考试中考什么就教什么和练习什么的“应试”教育现象。据了解, 2008年, 广东一些地方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项目设置有立定跳远、投掷实心球、1分钟跳绳、1分钟计时运球上篮、田径200米等项目, 其中田径200米是必考项目, 其余的项目学生可以任选一项作为考试项目。而2009年在一些地方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中仅设置田径200米和1分钟跳绳等两个必考项目。这样, 一旦考试项目确定后, 九年级的体育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些项目作为课堂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八年级的体育教师也会把这些项目作为每节课练习内容的重点来抓。结果, 有的学生反映, 读了三年初中, 不知道足球是怎样踢的, 不懂得排球是怎样打的, 不会处理运动中的一些常见病, 等等, 学生的“三基”水平降低, 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畸形发展, 耐力素质下降。

一、中考体育考试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框架

从2007年开始, 在一些地方,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的分值提高到50分。我们都知道提高这个分值的出发点的本意是什么, 但是尽管如此, 我们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却仍然在走下坡路。《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项目。”由此体育作为升学考试科目以条例的形式被明确下来。国家教育部决定, 从1998年开始在全国正式实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制度。实践证明, 体育考试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举措, 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并取得了良好的作用。但是, 随着体育考试的进一步实施, 少数地区的部分学校出现了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练什么, 教与学跟着考试走的应试现象。因此, 在一些学校就出现了教师上课的内容就按照中考体育考试的内容去授课, 几乎每节课都围绕那几个项目去练, 部分学生体验不到运动的乐趣, 学生为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而感到苦恼, 从而厌倦了上体育课, 最终令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的问题。结果, 新课程标准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教学模式又走回了原来的路子。

由于中考体育50分的存在, 学生在课堂内根本没有自己选择的空间, 整堂课都是由教师布置练习, 讲解示范, 学生机械、重复地学、练中考所规定的考试项目, 学生的体育课成了训练课。为了使学生的体育成绩得到较快的提高, 在一些学校, 原本国家规定每班一周上三节体育课, 由于有中考体育考试项目, 而每班一周减少一节课。除此之外, 一些学校还要求学生课后所参加的体育素质锻炼都要围绕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进行训练, 结果导致有的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怪现象。

诚然, 新课标的实施与中考体育考试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就拿中考体育考试50分来说, 教育行政部门的本意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性“加试”措施, 从而促使学生、教师及学校领导重视体育与健康课, 使学生在压力下形成锻炼的习惯, 引导大家都来关注体育、重视体育。然而, 这些用意在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面前是这样的苍白无力, 现在体育考试分明成了学生平衡其他学科成绩的砝码, 体育与健康课的性质改变了, 教师的观念随着领导的升学指标压力“扭曲”了。因此, 我们认为50分作为“手段性”的体育价值观有悖于新课程教学理念, 其他学科的应试不驱逐, 升学压力不减轻, 体育50分一天不谈化或者改革与变式, 新课程的兴趣、学生的运动态度、习惯、探究、自主、合作等终将会变成“一纸空文”。

二、中考体育考试评价目的必须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目的相一致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 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对学生的评价只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 仅仅是对学生运动素质与能力的评价, 没有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身体形态、社会适应能力、心理等方面的评价, 也就是说, 它忽略了对学生的过程性的评价。

新课标倡导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评价, 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又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 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 实现学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这样既有利于调动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 又有利于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 让家长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并熟悉整个教学过程, 从而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实施以后, 我们都必须对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体育档案, 包括对学生的体能、技能等方面的记录, 每个学期结束时, 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一个诊断性的、过程性的、终结性的评价, 从中我们就可以得知一个学期来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以便于为每一位学生制订和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指导方案, 使学生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但现在看来, 新课标的成绩评价, 似乎只对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有效, 到了九年级, 因为有体育中考这根指挥棒的存在, 评价就等于空谈了。

因此, 对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应以育人为本, 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不足, 找出原因, 以便改进学习策略和方法, 其主要功能在于反馈和激励, 不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出现以考试代替评价的现象。

三、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应该多元化

1. 中考体育考试项目的设置应该给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考试项目的设置要围绕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出发, 从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提高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出发, 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原则、增强学生体质的原则、全面兼顾的原则和终身体育锻炼的原则。我们在中考体育考试的项目设置上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 身体素质类:100米、200米、800米 (女) 、1000米 (男) 、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 (女) 、20秒立卧撑 (男) , 立定跳远等。第二, 球类:篮球1分钟运球上篮, 1分钟跳投 (在规定的范围内) , 纵跳摸高, 足球20秒踮球、绕杆射门, 乒乓球推挡等。第三, 其它类: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锻炼项目。

2. 中考体育的一些项目需要作出调整

例如投掷实心球。在人的一生中, 利用实心球投掷方式进行工作的概率大概是最低的, 不会有人在离开学校大门之后, 还会想到利用实心球投掷作为自己终身锻炼的运动项目。由此可见, 实心球教材是一项远离我们生活实际的内容, 是没有很大存在价值的。

在过去, 实心球被列为中考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 这不仅导致在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畸形发展, 而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未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兴趣项目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造成对体育课的厌倦, 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 这更不用说什么拓展项目的培养了。

毫无疑问, 我们只有进行改革和调整, 从“应试教育”的框架中走出来, 使中考体育考试评价的目的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的目的相一致, 才能使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还教师一个自由创新的空间, 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 课堂教学方法更具多样性, 课堂教学组织更具全面性, 课堂教学模式更具灵活性, 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愉悦、融洽、和谐, 从而让学生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中能够主动地、活泼地进行学习, 让他们在学会“健体”的同时, 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晓赞, 季浏, 潘绍伟等.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中国学校体育, 2003, (3) .

[2]刘秀美, 沙风海.促进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健康发展.中国学校体育, 2003, (4) .

[3]胡增荦.新理念下中小学投掷教材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学校体育, 2003, (4) .

[4]张海平.30分+1小时=50年-——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教学, 2005, (1) .

中考创新话题作文射中原理 篇5

列子曾有一次射中了目标,便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射中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射中的原因就不叫射中。”列子回去又练习了三年,再去请教。关尹子说:“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射中的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要牢牢记住它,不要忘掉了。”

以上是《吕氏春秋》中的一个故事,你读后是否受到一定的触动?射中了目标却“不知道射中的原因”,表明射中具有偶然性,侥幸性,这一次射中决不意味着下次也能射中,因而这一次射中也就不叫真射中。“知道射中的原因”就是从理性上明确了射箭的技术要领和内在规律,而没有把握射箭的技术要领和内在规律就不能保证射中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请就“知道射中原因才叫射中”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所内蕴的普遍意义的范围之内,话题引用的故事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真正的“射中”

雨后,天边出现的一道彩虹洋洋自得地叫嚷着:“瞧!我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羽纱多么漂亮”。

阳光中,三棱镜将一条色彩分明的彩带斜铺在白屏上,它默默不语,低头沉思。虽然毛泽东有诗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给了彩虹一个大大的赞颂。但人们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天空中偶而有之的色散,而是更加欣赏掌握了折射规律的棱镜对光的分离。

生活中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开拓,我们不能像等哈雷彗星一样去寻求一个偶然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素来开启成功之门。我们只能在一次次的失败、摸索中总结出规律,从而射取成功的桂冠。

享誉全球的贝克汉姆以他那神秘莫测、出人意料的任意球雄霸欧洲足坛,那完美的弧线,那令人羡慕的动作源自小贝在绿茵场上数不尽的尝试和探索。因此他掌握了令球在半路中从左转向右或从右转向左的本领,百试不爽,成了足坛的巨星,真正的“射中”了足球。

也许我们没有必要风靡全球,但我们必须有一份过硬的本领。不能像艾青笔下的猎人。在一次次的射不中箭靶后,不去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反而投机取巧,把箭靶靠近甚至先朝一块白纸放箭,再在箭破处画上箭靶。成为世人的笑料。靠偶然毕竟得不到成功的必然。

纵然生活中有无数的机遇,我们也必不可守株待兔,像陈氏一样才几次的百步穿叶中而自命不凡,毕竟卖油老人从铜钱孔中滤油,熟练地掌握打油规律才是我们的所求。

在武侠中常看到某位大侠练到了人刀合一、人剑合一的境界。剑随人舞,人随刀动,达到了武学的极致,成为武林的一代宗师。虽然这出于人的臆造,从中也可看出掌握规律、知道怎样利用工具才能百发百中,战无不胜。

生活在瞬息万变、谁也不能预料未来的时代中,我们必须学会“以不变应万变”的计策,那便是掌握事情的本质,抓住事物的要领,用不变的本质来应付扑朔迷离的外像。

站在生活的岸边,浪花相继而来。要想“乘千里风破万里浪”,则只有掌握风向,把握浪势,才能百发百中,做到真正的“射中”。

鸡蛋的启示——变偶然为必然

一日,无意中将一只鸡蛋轻放在桌子上。出人意料的是:鸡蛋是直立的!我急忙把蛋再立,但没有一只是成功的。我气急败坏,母亲走出来轻声问道:“你知道鸡蛋能直立的原因吗?”我怔然。看着那些鸡蛋,我陷入了沉思„„

我似乎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棵大苹果树下玩耍。忽然,一只熟透的苹果轻然落地,所有的孩子都看到了落地的苹果,大家一哄而上,只留下一个孩子站在那里,想着苹果的落地。在一次次回想中,他似乎知道了什么。

他就是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苹果落地的原因解释。苹果就像鸡蛋一样,只是外在的表现。落地也许是偶然的,但如果能像牛顿一样,穿过外在的表现,抓住其内部永远不变的规律,那么你就可以说苹果落地是必然的。

我似乎又看到了一群教徒跪在神父面前,静静祈祷,而一个人却一直盯着神父背后挂在绳下摆动着的铁球,看着那左右摆动的铁球,他沉思着。

他是伽利略。所有的教徒都看到了那摆动的铁球。也许偶尔一次,他们也觉得球从这边摆到那边,与从那边摆到这边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他们只是觉得。只有伽利略深入了其内部。经研究,找到了其内部的规律他也得出了摆的等时性,这样,他就可以说:摆动必然是等时的。

我似乎又看到了无数商人在不断变化的商品价格中破产。只有一位壮者看着变化的价格而陷入沉思。

他就是马克思。从不断变化的价格中深入其内部,抓住了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内在规律,从而得到了“价值规律”。于是我们可以说: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会下降。

我似乎又看到了„„

眼前的鸡蛋渐渐清晰了,我明白了。只要找到了鸡蛋直立的真正原因并掌握了它,我们才能算真正地立起了鸡蛋。同样,我们只有通过事物偶然的表现,深入地找出其内部的规律,才能将事物的偶然变为必然。将偶然变为必然才会在各种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射箭原理

也许我们有时发现,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可以投进一个完美的三分球,我们拍手叫绝。但当他再投时,却无论如何也投不进了。其原因只有一个:巧合,他并不知道射中的原因。

知道射中的原因才叫真的射中,我们把这个原理叫作射箭原理。

(一)射箭原理应用之一

东汉时候,中华大地上五胡纵横,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常常有战争杀伐。汉武

帝曾屡次派大将征伐匈奴,以期和平统一。但每次讨伐之后,平静几年便又会叛乱。

直到王昭君出塞,一纸婚约写满震撼苍穹的温柔,便换来了几代的和平,这是

任何一位将领终生蹒跚仍无法企及的玄妙。直至今天,昭君墓仍如一座不朽的丰碑,象征着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平相处。

武力征伐,或许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保证永远臣服。这便如同射箭,偶尔的射中,但不能保证永远的射中。而昭君出塞,便如同懂得射中的原因的智者,可以保证永远都射中。几百年的和平因之而铸成。

(二)射箭原理应用之二

在那个黑色的年月里,国人都沉沉地睡了,民族亦如一头睡狮任人宰割,但有他——鲁迅先生醒着。他知道,只有救治国人的灵魂才能拯救整个民族。

在此之前,他也曾错误地认为,国人软弱无能,是因为体力弱。但他终于领悟,国人身体即使再强壮,也一样麻木不仁,因为他们需要救治的不是体力,而是灵魂。

身体强壮,或许偶尔可以抵御外侮,但若灵魂麻木,只有被欺凌。鲁迅无愧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懂得射箭射中的真正原因:只有刺向灵魂,国人才能觉醒。于是他投笔投枪,箭无虚发,百发百中。国人的灵魂因此被拯救。

现实生活中,射箭原理无处不在。我们做任何事情,成功则思考成功的原因,吸取经验保后来亦成功;失败,则吸取失败的教训,保证不再在同一处跌倒。不要患得患失,心存侥幸。

请记住,知道射中的原因而叫真的射中,才能保证永远箭无虚发。

你射中了吗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射击”大赛。射手的目标不是黑白相间的靶子,也不是奔跑跳跃的禽兽。它不能使你充饥或带来其它物质享受。但它能给精神上的愉悦,它似乎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却被睿智的人真切的感受着,它就是——幸福。

比赛就要开始了。商人、赌徒、工人、农民、军人、学者,大家济济一堂,聆听智慧老人的开场白:

“正如种下金币不一定收获金币,种下幸福也不一定收获幸福。幸福是一种体验,是一方常耕常新的独园。今年到场的皆为各行业的领军人物,成功定会给你们带来过幸福的感受。今天我们就是要从你们当中选出真正的射击高手,最得要领者为冠军。”

商人抢占先机,最先发言:“幸福就是大把大把的花钱,挥霍刺激。”

赌徒毫不示弱:“幸福就是用生命作赌注,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惊险过瘾。”

老师说:“桃李满天下是我最大的幸福。”

农民说:“庄稼成熟了,丰收了最幸福。”

病人说:“无病最幸福,健康赛神仙。”

“我有一座房子、面向大海、春暖花开。”海子吟着诗出场了,“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名字,愿你生活美满 在尘世获得幸福。你幸福所以我幸福。”

随着键盘的敲击声,一种特别的声音回荡在会场上:“我最幸福。”是霍金,不错。“你全身瘫痪,说话都得靠机器,你会幸福?”有人不解。“是的,我有两根会活动的手指,有一个能思考的大脑,感谢仁慈的上帝。我很满足很幸福了。”

“咚咚咚咚——”是谁在扣击生命之门?是贝多芬。“我最幸福。虽然被剥夺了聆听的权力,但我不屈服。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最真的幸福。”

“呵呵„„”智慧老人笑了。“幸福的真谛是什么?人人都说‘我幸福’,但你们射出箭,有的落空了,有的打歪了,知道幸福真谛的人才叫射中了。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坦然,幸福是奉献,幸福是满足,幸福是给予,幸福是奋斗。在坐的各位,你射中了吗?”

例析中考分式创新题 篇6

一、判断正误题

例1对于试题“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2”,某同学写出了如下解答:

解:-=+=+=x-3+(x+1)=x-3+x+1=2x-2。

当x=2时,原式=2×2-2=2。

她的解答正确吗?如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解答。

解析本题是一道与分式运算有关的探索解题过程正误题,观察所给出的解题过程可知,前两步的通分是正确的,但到第三步出现了错误,错误的原因是把分式的分母去掉了,违背分式加减运算中通分的法则。

正确解答过程是:-=+=+=。

当x=2时,原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分式运算的理解和掌握,分式的运算不能等同于解方程中的去分母。

二、开放性问题

例2先化简代数式÷-1,然后选择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a,b值代入求值。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型试题,开放的是最后的结果。如若求值,需先将求值式化简,然后选择一个使原式“有意义”的a,b值代入求值即可。但一定要注意这里的“有意义”,即所取的a,b值不能使原分式的所有分母及第二个分式的分子为零,即a≠-2b且a≠b;另外,所取的a,b的值应使运算越简单越好。

÷-1=×-1

=-==。

当a=2,b=1时,原式==。(答案不唯一,只要所取的a,b的值满足a≠-2b且a≠b即可)

例3请以下列三个代数式中任选两个构造一个分式,并化简该分式。

a2-1 ab-bb+ab

解析要求从三个代数式中任选两个构造一个分式,这样就有六种组合,只要任选一种即可,本题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例如:a2-1和ab-b就有两种情况:

==,或==。

点评开放性问题的答案一般是不唯一的,它重点考查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这种题型是近几年来中考题的新亮点,它通过“一题多变”与“一题多解”来考查同学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阅读理解题

例4解答一个问题后,将结论作为条件之一,提出与原问题有关的新问题,我们把它称为原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例如,原问题是“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矩形的周长”,求出周长等于14后,它的一个“逆向”问题可以是“若矩形的周长为14,且一边长为3,求另一边的长”;也可以是“若矩形的周长为14,求矩形面积的最大值”,等等。

(1)设A=-,B=,求A与B的积;

(2)提出(1)的一个“逆向”问题,并解答这个问题。

解析 (1)A×B=-×=×

=3x+6-x+2=2x+8;

(2)从提供的素材中可见“逆向”问题就是将原问题的结论、结果反过来作为题设。因此,根据(1)的结果,可得(1)的一个“逆向”问题是:设B=,A与B的积是2x+8,求A。

A=(2x+8)÷B=(2x+8)÷=(2x+8)×=。

点评本题是一道定义性的阅读理解题,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通过阅读题目提供的素材,理解“逆向”问题与原问题的关系。要想正确提出原问题的一个“逆向”问题,首先必须正确解决好原问题。

四、说明理由题

例5已知y=÷-+1,试说明在右边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不论x为何值,y的值不变。

解析初看本题,感觉较难,实际上,本题是一道分式化简题。解决本题首先要按顺序进行运算,先算除法,再算加减,根据最后的结果说明y的值与字母x的值无关。

因为y=÷-+1=÷-+1

=×-+1=-+1=1。

所以,在右边代数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不论x为何值,y的值不变。

点评分式运算的关键在于掌握分式的运算顺序、分式通分、约分的方法。解答和分式化简有关的说理型试题,应理解其解决的方法是先化简,后说理。

五、探索规律题

例6由==1-,==-,==-,…

你能总结出=?(n为正整数)

并试着化简+++…+。

解析可利用已知条件找出式子中的规律,即=-。然后利用这一规律化简、计算即可。

因为=-,

所以+++…+

=-+-+-+…+-=-=。

点评规律探索题是近几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合情猜想能力。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出规律,对于分式而言,主要观察分子和分母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六、生活应用题

例7a克糖水中含b克糖(a>b>0),则糖的质量与糖水的质量比是多少?若再添加c克糖(假定添加的糖全部溶解),则糖的质量与糖水的质量比是多少?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添加的糖完全溶解后,糖水会更甜,请根据所列式子及生活常识,猜想出一个不等式,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证明。

解析糖的质量与糖水比为,当添加c克糖后,糖的质量与糖水的质量比是,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糖水更甜,那就是添加糖后,糖水中糖的含量增加了,即>。利用数学知识证明如下:

∵ a>b,c>0,∴ ac>bc,∴ ac+ab>bc+ab,即a(c+b)>b(c+a)。

又∵ a(a+c)>0,∴ >,即>。

中考作文创新 篇7

一、选用新材料创设情境, 考查历史思维能力

近年来, 中考历史试题一改枯燥乏味的试题呈现方式, 以种类丰富的史料、新颖的情境, 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借以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些“新材料”、“新情境”, 其载体非常丰富, 包括人物言论、文史著述、诗歌名句、图片表格、报刊杂志、时政热点等。所谓“新”, 是指这些材料多是各种版本教材没有出现过的素材。使用丰富多彩的新材料创设情境, 已经成为中考历史试题设计不可逆转的趋势, 在此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 (辽宁沈阳卷第16题) 丝绸是中华文明鲜明的特征之一。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 各民族都会利用自然界的纤维材料制作衣物, 唯有中国发明出由蚕丝织成的丝绸。

(锦, 经过练染的熟蚕丝织造的多重多彩丝织物, 是丝织品中最高水平的代表。/纱, 经纬线极纤细, 平纹, 有均匀的方孔, 是丝织品中最纤细、稀疏的品种。/绫, 质地轻薄, 是一经一纬交织成斜纹地、花的单重丝织物。)

(1) 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 你能获得哪些关于丝织品方面的信息点? (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2) 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推断能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分析:

本题选用新颖的图片和说明文字, 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和文字中提取信息, 并对信息的进行有效释读从而形成认识的历史思维能力。根据图片和说明文字获得第一层信息:织品的朝代是唐代, 织品的种类有锦、纱、绫, 色彩花纹和工艺水平, 等等。将获取的信息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分析得出第二层次信息:唐代的丝织业水平非常高超。

参考答案:

(1) 织品朝代、织品色彩、织品花纹、织品种类、织造工艺、丝织水平; (2) 我国唐代丝织业水平高超。

二、呈现新题型, 凸显历史学科特色

1. 出现“大事年表”式材料题。

“大事年表”式材料题是以大事年表作为材料命制的试题, 它的出现对克服中学历史普遍存在史时空观念薄弱、时序颠倒的现象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在做这类题时, 考生需要根据事件的时间表, 理清事件的先后顺序, 并且在历史假设的推理中, 找出历史因果联系解释历史。《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时序思维技能是历史推理的核心, 没有强烈的年代学意识, 学生就不可能考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或解释历史因果联系。”此类题型的出现彰显了历史学科以时间为历史存在前提的特点。

例: (河南卷第22题) 阅读大事年表, 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 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 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 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 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 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 百日维新

1900年 八国联军侵华

(1) 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 上述大事年表中, 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 请举两例。

(3)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 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 归纳出上述大事年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大事年表中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 要求认识鸦片战争与《海国图志》的关系、师夷长技思想与洋务运动的关系、《马关条约》与维新变法运动的关系。而后进一步考查学生对1840—1900年六十年历史时期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要求考生在解读大事年表的基础上, 根据这一大跨度时间性的架构说明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参考答案:

(1) 鸦片战争时期, 中国更多地了解了世界;鸦片战争的失败, 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与技术的落后。 (意思相近即可, 但必须体现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内容)

(2)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北洋海军正式建成;京师同文馆创办。 (任意两个即可)

(3) 《马关条约》的签订与百日维新。

(4)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2. 出现漫画寓意题。

2010年的漫画题首次以寓意题形式出现, 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和事件, 探讨对文明发展起作用的各种因素, 从而全面论述整个文明发展的历程, 体现以文明史观为核心的学科特色。山东威海卷第31题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的含义和十月革命的性质。四川宜宾卷第三大题用一句话概括漫画的含义, 原题如下:

左图形象地反映了我国近代一段十分重要的历史, 请你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其含义。

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该题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漫画的寓意, 而且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组织语言答题。在做此类题时, 审题目是前提, 只有明确题目的指向性, 审清设问的指向, 明确该题提出的要求,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审图是关键, 图中三把标为民族、民权、民生的匕首刺向清王朝, 最后联系教材, 紧扣题目指向、层次分明、简明扼要、语言规范地组织答案。

参考答案:

在三民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三、选取新视角, 发挥历史学科功能

2010年有很多试题出现了世博会与上海、新疆问题、低碳生活、抗震救灾问题等社会热点, 让人时刻感受时代的气息和社会的脉动。让人耳目一新的是, 不少试卷还选取新的视角, 以史为鉴, 展现了历史学科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人文情怀, 体现了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及社会价值。例如:江苏无锡卷第40题从推荐的影视中设计问题, 考查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湖南衡阳卷第30题:结合欧洲实行福利制度的历史, 谈谈你对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张, 并说明理由。河南卷第21题:谈谈水利工程的功能和对政权的影响及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江苏连云港卷第36题则以妇女解放为话题。

例:妇女解放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梁启超在1896年的《变法通议·论女学》中说道:

“ (现在有人说) 欲强国必由女学 (女子教育) , 人多疑 (怀疑) 之。”“ (受西方列强震撼) 而思效 (学习) 其长者, 则惟是船舶之雄也, 枪炮之利也, 铁路之速也……” (而这些都是妇女不能做的) 。“故谋国者曰:教妇人非所急也, 而不知西人之强在此 (女子教育) 。”

请回答:文中学习西方列强“枪炮”“铁路”等是指什么运动?梁启超要求发展女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此, 他与康有为等发起了什么运动?

(2) 1920年, 陈独秀在有关女工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问题的讨论中, 写道:

大家要晓得二十世纪的劳动运动, 已经是要求管理权时代, 不是要求待遇时代了。无论待遇如何改良, 终不是自由的主人地位。

请回答:20世纪, 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舞台的标志是什么?文中陈独秀在争取女工权利问题上提出怎样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 某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曾说:

当时第一次 (1978年) 来到中国的时候, 整个中国连男女都分不出来, 都是一片灰色。我觉得我为中国也作了一些贡献, 就是把颜色带到了中国。

请回答:这位服装大师把“颜色带到中国”并流行起来, 主要得益于中国采取了什么国策?“服装颜色在中国流行”, 给中国妇女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由上述近代以来中国妇女解放的历史中, 你能得出哪些认识?

分析:

本题把注意力扩展到中国近代的妇女解放问题, 从洋务运动妇女解放的开始, “五四”运动的发展, 到改革开放后全方位的解放, 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有助于了解复杂而全面的历史。试题也体现了关注现实, 以史为鉴, 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意”。

参考答案:

(1) 洋务运动。强国 (救亡图存) 。戊戌变法。

(2) 五四运动。争取管理权或自由权。建立新中国。

(3) 改革开放。丰富生活 (提高生活质量) 。

(4) 妇女解放是中国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妇女解放和提高妇女生活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互学习中实现妇女解放的重要途径。 (由本题归纳的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 均可给分。)

参考文献

[1]陈伟壁.“大事年表”式材料的开发和应用[J].历史教学 (中学版) , 2010.4.

[2]马秀谊.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考试测量的思考——以史学研究成果的引入与评卷方法的改进为考查对象[J].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2009.5.

中考作文创新 篇8

案例 (2008年宁波市中考数学试题第26题) :如图1, 把一张标准纸一次又一次对开, 得到“2开”纸、“4开”纸、“8开”纸、“16开”纸……已知标准纸的短边长为a,

(1) 标准纸、“2开”纸、“4开”纸、“8开”纸、“16开”纸……都是矩形;

(2) 本题中所求边长或面积都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1) 如图2, 把这张标准纸对开得到的“16开”纸按如下步骤折叠:

第一步, 将矩形的短边AB与长边AD对齐折叠, 点B落在AD上的点B′处, 铺平后得折痕AE;

第二步, 将长边AD与折痕AE对齐折叠, 点D正好与点E重合, 铺平后得折痕AF, 则AD∶AB的值是______, AD、AB的长分别是______、______。

(2) “2开”纸、“4开”纸、“8开”纸的长与宽之比是否都相等?若相等, 直接写出这个比值;若不相等, 请分别计算它们的比值。

(3) 如图3, 由8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构成“L”型图案, 它的四个顶点E、F、G、H分别在“16开”纸的边AB、BC、CD、DA上, 求DG的长。

(4) 已知梯形MNPQ中, MN∥PQ, ∠M=90°, MN=MQ=2PQ, 且四个顶点M、N、P、Q都在“4开”纸的边上, 请直接写出2个符合条件且大小不同的直角梯形的面积。

(第26题)

案例解析: (1) 由题意知, ∠B=90°, ∠BAE=45°。

∴AB∶AE=cos45°=, 即AE与AB的比值是。

∵AD与AE重合,

∴AD=AE,

∴AD与AB的比值是。

设“16”开纸的短边长AB=m, 则长边AD=m,

于是:

“8开”纸的短边长为m, 长边长为2m;

“4开”纸的短边长为2m, 长边长为2m;

“2开”纸的短边长为2m, 长边长为4m;

∴标准纸的短边长a=4m,

∴m=a,

∴。

(2) 由 (1) 的逆推过程知, 标准纸依次对开后所得矩形的长与宽之比都相等, 比值是。

(3) ∵∠B=∠C=∠D=∠EFG=∠FGH=90°,

∴∠BEF+∠BFE=∠GFC+∠BFE=∠GFC+∠CGF=∠CGF+∠DGH=90°,

又EF=FG,

∴△BEF≌△CFG, △CFG∽△DGH。

∴BF=CG, DG∶CF=HG∶GF=2∶4=1∶2。

设DG=x, 则FC=2x。

∵,

∴BF=CG=a-x,

∴BC∶CD=。

(4) 按图2取线段AB′的中点P, 则四边形ABEP就是符合条件的一个直角梯形, 利用 (1) 中已得的“4开”纸的边长, 容易求得其面积为。

利用图3知四边形EFGH就是符合条件的第二个直角梯形, 用 (3) 中的结果及勾股定理先求得线段FG的长, 即可得直角梯形的面积为。

从上面的解析过程可以看出, 这道中考压轴题涵盖了三角形全等和相似的判断与性质、勾股定理与三角函数、梯形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考查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比例变形能力、图形操作设计能力及方程思想等。题目阅读量较大, 环环紧扣, 但并不是很难, 读懂题应该就会做。题中标准纸概念在浙教版九年级 (上) 数学“相似形”一章中有两个地方出现过, 标准纸的长与宽之比为, 认真学习的学生应有记忆, 所以第一个空是好填的。由于试题载体的选取贴近于学生的学习现实和生活现实, 题目的呈现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 既着眼于熟悉的背景和在此基础上的演变, 又着眼于情景的创新, 而且注意根据考查目标的差异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 有利于学生稳定发挥其真实的数学水平。试题设计的四个递进式的探究问题, 由浅入深,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及循序渐进的命题原则, 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试题整体具有恰当的区分性, 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这是一道由课本中已提到的问题为背景而改编的创新题, 无疑是一道中考好题。

通览宁波市2008年中考数学试卷, 我们不难发现:

(一) 数学基础知识的扎实落实和灵活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始终是我们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南, 以教材所涵盖的知识点为根本, 狠抓数学基础知识和动手做数学能力的落实巩固, 摒弃题海战术。

(二) 数学教育的任务,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 而且是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 并且是解释国家重大政治经济事件的有力工具。平时的教学工作要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释国家发生的重大热点问题, 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发展。

(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数学教学同样要重视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读懂题才能正确地解对题。我们要教育学生不要惧怕或厌烦阅读量较大的数学题, 培养学生的耐心品格和数学应用意识。

中考作文创新 篇9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下图所给仪器可以组装出多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你组装一套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写出所选择的仪器编号________________。

(3) 简要说明你组装的气体发生装置的优点__________。

(4) 用你组装的装置收集氧气, 如何知道氧气已收集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套气体发生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如果选用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为了控制反应速率, 应对该气体发生装置如何改进? (可另增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H2O2=2H2O+O2↑

(2) (1) (3) (5) (7) (A套) (1) (3) (7) (8) (9) (B套) (1) (3) (4) (5) (6) (C套) (1) (3) (4) (6) (8) (9) (D套)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 装置简单 (对应A、B套装置) 添加药品方便 (对应C、D套装置) (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4)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 (对应A、C套装置) 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 (对应B、D套装置)

(5) 用分液漏斗 (或注射器) 加入酸液 (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改进方案均可)

一道好题应该不是所有考生都难以“下咽”的苦果, 恰好相反, 应该是所有考生“品尝”时感觉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一道菜肴。36题正好体现了这一点。也正因如此, 该试题具有如下显著特点:

一、选择的自由性和方法的多样性

从中考阅卷情况来看, 该题很好地体现了《中考说明》中的低起点、小坡度、严标准的要求。试题没有太多的限制条件, 学生可以任意组合。只要你动笔, 第 (2) 问应该是举手之劳。学生自由选择的余地越大, 组合的方法也就越多, 发挥潜力的空间也就更大。其组合方法有1 0种方法之多。也难怪阅卷教师在此题上花费的时间、精力最多, 学生五花八门、别出心裁的鉴别方法, 折射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品质。

二、知识的系统性和表述的简洁性

试题同时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 这样在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 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建立在知识系统性之上的。由于该题涉及的知识点很多, 有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分析, 氧气的验满, 以及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及反应物选取优劣的分析, 如何处理等。这些知识点分散于全书的各个章节之中, 教师是否引导学生进行了系统性的归纳复习, 是完整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虽然是实验探究题, 但要求考生回答时言简意赅、简洁明了。

三、过程的探究性和思维的创新性

在《中考说明》中, 已明确提出:“当前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具有探索性、开放式的简答题的训练, 引导学生小结反思、悟法开窍,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绝大多数考生用的是常规方法, 个别考生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敢于标新立异, “与众不同”。如有的考生在回答第 (5) 小题时, 用到了注射器、分液漏斗等仪器, 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其思维轨迹进行探究的过程。灵感的突现、方法的顿悟、思维的创新, 将学生的个性尽显答卷之上, 可谓淋漓尽致。

阅卷完毕, 余音绕梁;静思此题, 韵味十足;再次咀嚼, 回味无穷。该试题对今后教学具有以下导向功能。

1. 重视“四基”, 培养能力, 着眼素质

我们常说“注重双基, 培养能力”。在现行的教学中应赋予新的内涵。由于当今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仅仅具有“双基”是不够的, 还要具备基本能力和基本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大纲 (修订版) 中明确提出: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整合和拓展, 从中提炼出开放性教学的基本素材, 所以教材仍然是进行开放性教学的信息源, 课堂教学仍然是开放性教学的主渠道, 家庭小实验和实验习题设计仍然是学生自主探究、展示个性的大舞台。由于化学具有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广泛联系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 大胆鼓励学生求异和创新。以能力立意是本次年度化学命题技术创新的一大突破。在培养能力的同时,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功能。

2. 寻根溯源, 回归教材, 灵活创新

这道题拿到手中, 学生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 似乎在哪儿见过。的确,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在教学中是重要的知识点;在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 也有与之非常类似的题。此中考题也是习题的“原音重现”。回归教材, 就是教师要对现有教材中的习题进行改造、重组, 重视课后习题的创新和再生利用, 在重视基础的同时, 要设计一些开放题和实践题,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回归教材不是死啃教材, 而是多次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 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的有限资源。特别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更能形成学生积极探究的问题情景, 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 才能激活思维, 灵活创新。在平时的教学特别是复习备考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并训练一些开放性试题, 无疑会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 体现课标, 渗透理念, 培养能力

实验设计开放性试题, 各种层面的考生都能动手解答, 但所得分值又会因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不同而拉开档次, 从中考阅卷抽样来看, 该题具有较明显的区分度。试题将教材中简单化学实验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把实验仪器、操作步骤、实验原理及书写实验报告 (特别是现象与结论) 等不同技能和能力融于一体, 较好地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和能力水平。

由于新的一轮课改即将拉开帷幕, 凸现课改理念的科学探究理所当然成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教学中创设自主探究的开放性教学情景, 以期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一道隽永意长的好题, 它对我们今后的化学教学如何体现新课标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中考作文创新 篇10

一、中考题在八年级《分式》教学中的给力表现

(一)开放型

例题2:(湖北恩施)请从下列三个代数式中任选两个构成一个分式,并化简该分式:x2-4xy+4y2;x2-4y2;x-2y.

这类问题原本是化简或化简求值题,但一改往常的形式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解题时,一是按常规化简,二是在取值时既注意使用运算简单,又考虑到隐含条件分式意义的约束,例题3可以构成六个分式.这类题的答案往往不唯一,主要考查了分式的四则运算、分解因式,对字母的取值也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对考生的人文关怀,又考查了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实际情景型

例题3:课堂上,李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是一道以学生实际的课堂教学为情景的中考题,使严肃的考场变成了轻松的课堂,让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三)阅读理解型

这类题为阅读理解题,通过学生对题目中所隐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类似问题,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知识的迁移、转化能力,又使教学不显得很单调.

二、七年级轴对称的最小值问题在中考题中的给力表现

中考题中,很多经典题在不同背景下运用到求最小值的方法,现列举一些各年级教学中都能运用的例子.

(一)背景为直角坐标系

例题1:(深圳2008年)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从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小聪根据实际情况,以街道旁为x轴,建立了如图4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测得A点的坐标为(0,3),B点的坐标为(6,5),则从A、B两点到奶站距离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

新课标指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本题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教学中运用起来有综合性,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二)以四边形为背景

在四边形的教学中,学生如果能真正理解这类题型的实际背景,在七年级利用对称法解最小值问题的基础上,就能很顺利地将前后不同阶段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此类题还可以进行数学中的变式练习,如可让学生求出△DPC周长的最小值.在平时课堂教学中,经常性地对中考题进行变式练习,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会有很大帮助.通过这类题的讲解,既让学生感知中考题出自教材又高于教材,又培养学生对教材中题进行加工和拓展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背景题型

例题3:(深圳05)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C在x轴上,点D为BC的中点,点A在第一象限内,AB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E,点B(-1,0),P是AC上的一个动点(P与点A、C不重合)

(1)(2分)求点A、E的坐标;

(3)(5分)连结PB、PD,设L为△PBD的周长,当L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及L的最小值,并判断此时点P是否在(2)中所求的抛物线上,请充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在中考综合题中利用对称法解最小值问题.类似的运用还有在九年级的圆的教学中,利用对称法求最小值是中考题中比较热门的题型.如果在平时教学中合理穿插一些这类题型,对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就可以起到较好的提高作用.

学生在对适当难度的中考综合题的解答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在长期过程的从较长、较复杂的情景中学会运用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使头脑变活.

平时教学不能仅仅靠大量的数学中考习题的训练代替正常和数学教学,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展,更强调学生在数学方面发展所依靠的数学基础,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研究“中考题给力数学课堂教学”,即创新思维的中考题与当前数学课堂教育有效结合的过程中,要凸显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维思考等,而且要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在认真研读教材上下工夫外,基础年级的老师也要深入挖掘一些好的中考题与教材的本质内涵与联系,利用这类中考题,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中考题中的一些好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提高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人才的培养与升学深造的和谐统一.

摘要:关注中考题,研究教材与中考题的本质联系,把一些经典的好中考题穿插到平时的讲学稿设计中,在研究给力的中考题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的过程中,凸显课程改革倡导的使学生在运用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学会数学思维思考等,强调学生在数学方面发展所依靠的数学基础,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中考题,数学课堂,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2]张正平.分式连连看.中学数学杂志.

从数学中考谈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探究欲望

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①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因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用数学的意识、实践能力是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中考是中学教学的导向,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明显变化和初中数学教材的反复调整更新,无不体现了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有哪些变化

(1)重知识来源,激发学生探究欲。最新版的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在引入新的知识时,都非常注重新的知识来源,让学生知道要学新的知识是由于要解决实际问题的缘故,例如在七年级引入有理数时,课本从温度计,数轴,表示相反方向等多个角度,立体化地说明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教学中的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思想。

(2)创设问题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同样在新的教材中,课本亦相当重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新的几何教材中,就有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几何中立体图形的初步概念的实验课,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促进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考中都有体现,如,用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多少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只要动手比划一下,就可以得出结论,这对促进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学科,学不好语文,将会大大限制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发展。同样地,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阅读教学即审题训练。如要想证明:圆的垂径定理。这是绝大多数的同学都知道的结论,但是由于就是不知道怎么样去书写,去表达,得不到分。新的教材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对学生对定义,概念的复述要求严格,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近年中考的命题有哪些变化

(1)注重对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可以看出,由于中考是“两考合一”的试卷考试,具有一定的选拔性,因此,在试卷上重视对“双基”考查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数学能力,就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概念和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强调应用性、综合性、开放性与创新意识,试题新颖,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    例如:某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4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一分钟,再付0.3元;“神州行”不用缴月基础费,每通话一分钟付话费0.5元。若一个月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X和Y元。

第一、写出两种通讯方式的函数关系式。

第二、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第三、若小华的爸爸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180元,则应选择哪种方式较合算?

很明显,这类题目与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到话费的缴费方式,都是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体现。

(2)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考查。再看这几年的中考试卷中,有不少的题目注重对学生通过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例如:已知一条河流的同侧有M、N两个村庄,如果要在河边建一供水站,应如何选址才最节省通水管?这些问题,都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学生只有灵活地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才能运用这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对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和中考命题的变化,我们数学教师在备考时就要从着实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入手,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用好教材,把握教材的导向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还是要研读“三本书”,即课标、教参和教材。平时的教学中,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即以教材的知识点为切入口,注重变式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二、重视思维诱导,培养思维探索性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维和独立思维。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空间和时间,注重思维诱导,把知识作为过程而不是结果教给学生,为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

第三、重视提问的科学性,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习惯。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认为:“高质量的提问,使学生不断产生‘是什么、‘为什么的定向反射。”高质量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的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还会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第四、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思维习惯。例如,在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可以如下进行: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要求学生说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得到课题,把学法指导有机地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最后得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②在证明命题时,首先引导学生对四个命题的证明顺序进行研究。尽管四个命题都可以运用定义去证明,但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体会生活中就近上车的道理,从而选择最优的方法。③在辅助线引入上应把精力放在辅助线的产生过程上,使学生不仅知道添什么,更要明白为什么这样添,激发学生好几何的兴趣。通过讨论和交流总可以受到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中考作文创新 篇12

综观2009年的江西中考历史试卷, 其命题呈现出三个总体特征:一是侧重基础, 呈稳定发展状态;二是命题立意能力化, 显示了更多的创新, 三是中外历史智慧聚析当今的时政热点。

一、侧重基础呈稳定

《历史课程新标准》规定:历史课程应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应面向全体学生, 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历史中考正是依据《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而进行命制的学段终结性考试。要体现发展性, 首先就要注意普及性和基础性, 这就决定了今年历史中考试题承续往年抓住主干、落实基础的精神, 稳定在以中低程度的基础题为主、开放应用题适量的总体状态中。

2009年中考历史试题全卷15道题, 共考查了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与西安事变、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祖国统一大业、三角贸易、拿破仑、第二次科技革命、一战、慕尼黑会议、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五四运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罗斯福新政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等17个考点, 这些都是《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基本史实。其中, 中低程度的易答题占30分左右, 这也反映出此次命题紧随《标准》、侧重基础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和2008年都考查了辛亥革命、南昌起义、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改革开放、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基本史实, 这就更显示出了2009年命题的总体特征:侧重基础呈稳定发展状态。

同样是考查基础知识, 2007年的中考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再认识或再现, 如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什么?我国的“863”计划是什么之类的纯概念性、记忆性知识考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2008年中考虽然还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之类的直白问法出现, 但已属个别现象, 代之而起的是以知识为载体, 突出对学生能力考查的题目明显增多, 且有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如13题 (3) 小题: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 即所谓死知识活考查, 重理解, 考运用, 体现“命题立意能力化”的特点;2009年智慧的命题者延续了此特点, 基本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 并在“命题立意能力化“方面尝试了更多的突破与创新, 从而进一步凸显了试卷命题的灵活性、开放性和人文性原则。

二、能力立意创新多

1. 能力立意创新显灵活性。

(1) 试题的呈现方式上:材料图文并茂、形式灵活多样。图有第4题的旧照片, 第11题的表格统计图, 第13题的漫画, 第14题的座标图;文字材料有杰出人物丘吉尔 (第10题) 、李长春 (第14题) 等国家领导人的言论, 有史学家的描述 (第6题) , 也有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留言条 (第8题) 等。形式或借用其它学科的知识能力来理解分析相关史实, 如第1、6、9和10题, 都是用语文的修辞手法, 对历史事件或概念换种表述方式, 分别考查了南昌起义、三角贸易、凡尔登战役和慕尼黑会议;或给所要考查的“是什么”穿上新颖、别致或繁琐、丰厚的外衣, 如将课本知识与课外材料有机结合, 创设新的情境, 变换新的设问角度, 给考生一种似曾相识、又有所不同及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感觉, 如2009年第15题的命题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2. 在对答案的组织上, 要求试题的答案不是教材知识

的简单照搬, 不是某一个知识点的简单再现或多个知识点的简单相加, 而是根据材料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加工或整合, 即答案生成整合化, 如第5、8、11、和12题。灵活多样的试题或答案呈现形式, 表明命题者在“命题立意能力化”方面尝试着更多的突破与创新, 目的就是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历史思维能力。若对相关学科的理解能力不足、思维不够灵活或知识面狭窄等, 都可能会影响到答题的正确性。

3. 能力立意创新显开放性。

2009年开放性试题题量加大, 有近8分的开放性试题, 且分值提高, 难度加大。如第13题第4问:为了弘扬五四精神, 请为校团委撰写一份“我的青春宣言”的誓词。第14题第4问“民族复兴, 任重道远”,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中, 你认为未来要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什么?第15题第3问:感受列宁和罗斯福他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这些命题都重视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符合初中生爱张扬个性的心理特征,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4. 能力立意创新显人文性。

人文性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 由能力立意的创新凸显人文性的试题也是史无前例地增多。如第7题考查学生对拿破仑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判断。第13题 (1) 、 (3) 、 (4) 小题通过作答“五四运动”的原因、“五四运动”精神的主要内涵和弘扬五四精神的青春宣言, 有利于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第 (15) 题 (3) 小题感受列宁和罗斯福相似的精神品格或人格魅力, 从世界伟人中汲取精神营养, 由此自然地回归到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 提出“你认为学习历史对自己的成长有何帮助”这样的命题作为全卷的压轴, 可见命题者纵横阖捭、放收自如, 对其能力立意创新所显示的人文关怀是有的放矢、用心良苦的。

立意创新所彰显的人文性, 有利于学生从历史中汲取人类智慧,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这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程性质、基本理念, 且极有可能成为今后中考历史命题的一种重要倾向。

三、史今结合, 聚焦时政

中外历史智慧聚析当今的时政热点, 从来没有像2009年的命题那样:让历史与现实结合得如此紧密, 使“以史为鉴”、“学以致用”的功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这种命题风格不仅反映在第8题 (第二次科技革命与现实日常生活相结合) , 还反映在第5题和12题 (今年是澳门回归、科所沃战争爆发十周年纪念) ;让现实铭记历史, 让历史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更加突出地反映在第13、14、15三大综合材料题的命制上。

众所周知, 2009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纪念, 如何贴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 命题者可谓是煞费心机又不露痕迹:第13题由丧权辱国的原因到爱国运动的组织者——青年学生, 由五四精神的内涵到如何继承发扬五四精神, 思路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如果说对五四运动相关史实的考查体现了历史中考命题聚焦时政热点的显性化, 那么, 第14、15题的命制则使热点知识考查隐形化, 即从某个其它具体的角度隐性介入的方式来影射热点。命题一方面体现热点, 另一方面又防止猜题押宝、死记硬背, 因此, 在材料的选择、情境的设置、呈现的方式、设问的角度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新颖和隐性的特色。如14题考查的是由中国近现代史的三次历史巨变到“民族复兴, 任重道远, 你认为未来要迈上的一个重要台阶是什么?”其切入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所隐含的时政热点是:庆华诞, 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15题考查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其切入点是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的重要推动作用, 而其所隐含的时政热点是席卷当今世界的全球金融危机。

2009年历史中考命题侧重基础, 呈稳定发展状态的特征提醒我们, 今后的历史教学工作要继续重课标、重教材、重《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 体现了国家对初中学生学习基本历史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与定位;教材和《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依据。教师应针对每一个考点核对教材的内容、把握课标的要求, 从中分析出应该掌握的基本重点内容和学生应提高的基本能力, 然后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以培养学生解决相关历史问题的能力。

2009年历史中考命题立意能力化方面创新多的特征则提醒教师, 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 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实际运用能力, 不仅仅是“学历史、教历史”, 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来解决和分析历史, 即所谓的综合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另外, 今年开始的网上阅卷, 也对学生的书写整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优秀学生在历史中考中不能拿高分或满分的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出现了书写的错、漏现象。作为历史教师, 不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提醒学生对历史专有名词、专业术语, 重要的、已成定论的字词书写务必要做到清楚、规范, 还要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2009年历史中考史今结合聚焦时政, 且“热点知识考查隐形化”的特点实际上对初中历史教学发出了新的信息, 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把对高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下放到了初中, 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因此, 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 要更加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历史与时政的结合, 在日常教学的每一堂课里, 都应多让历史穿行于现实之间, 让历史的智慧与现实的启迪交相辉映, 并烙在学生心里, 使他们“后事不忘前事之师”、真正实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总而言之, 稳定与创新并举, 历史与现实结合不仅仅是2009年江西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的总征, 也应该是今后中考历史试卷命题的一种总体趋势。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 应注重基础, 注重能力, 做到稳定与创新并举;联系时政, 联系生活, 实现历史与现实结合……这也是新课程理念下赋予历史教师的责任与使命。

上一篇:辩论式教学法下一篇:写作训练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