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与结构(通用12篇)
总量与结构 篇1
一、 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 世界服务贸易迅速发展, 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深, 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不断增长。1987-2007年, 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41.8亿美元增加到309.9亿美元, 增加了6.4倍, 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但是, 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多,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依然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服务贸易规模依然偏小。尽管过去20多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服务贸易总量依然不高。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不到5%。二是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都是以传统贸易如旅游、运输等为主, 其所占比重在60%以上, 而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进出口如金融、保险等所占比重很低, 不到1/3。那么, 如何在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合理的服务贸易结构?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它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 对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 将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 提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关于FDI与国际贸易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在FDI与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方面, 并在理论上形成了Mundell (1957) 的替代论、K.Kojima (1975) 的互补论、Patrie (1994) 的不确定论三种关于FDI与商品贸易关系的不同观点。由于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同属于国际贸易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FDI与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大的相似性, 理论上也认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替代和互补两种关系 (袁永那, 2007) 。国际上关于FDI与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出现得较晚, 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贸易方面。Li等人 (2003) 的研究表明, FDI对创造和生产金融服务发挥重要作用, FDI与金融服务贸易保持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国内对于FDI与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主要出现在近几年, 并且由于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差异, 得出了不尽相同的结论。贺卫等 (2005) 利用1982-200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数据与FDI等因素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发现FDI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呈正相关关系。但袁永娜 (2007) 的研究结论却完全不同, 她基于中国1982-2005年度数据研究发现, 直接投资, 无论是存量指标还是流量指标,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不显著的负的影响, 但却都显著促进了中国服务贸易进口。
综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的相关研究, 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 都还有待完善, 而且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截至到目前为止, 笔者还没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因此, 本文试图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进行相关研究, 希望能给学者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发展现状
(一) 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在过去20多年中, 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占世界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但是, 由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 服务贸易逆差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如表1所示) 。
资料来源:商务部服务贸易司网站 (http://www.tradeservices.mofcom.gov.cn/) 。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 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http://www.safe.gov.cn/) 各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而得。遵循WTO有关服务贸易的定义, 剔除了其中的政府服务。传统服务贸易是指运输和旅游;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是指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和宣传、电影和音像等;其他服务贸易指建筑和其它商业服务。
就出口贸易而言,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由42亿美元增加到1 216亿美元, 增加了28倍;服务出口贸易占世界服务出口贸易的比重也由0.97%增加到3.73%, 净增了2.76个百分点。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依然处于世界落后地位, 1993年以前占世界比重还不到1%, 过去20多年的平均比重也只有1.83%。
就进口贸易而言,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由23亿美元增加到1293亿美元, 增加了55倍;服务进口贸易占世界服务进口贸易的比重也由0.42%增加到4.23%, 净增了3.81个百分点。同样, 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发展也还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3年以前占世界比重还不到1%, 过去20多年的平均比重也只有2.01%。
同时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从1992年开始小于进口贸易, 使中国服务贸易出现逆差状态;而更令人担忧的是, 由于服务贸易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增长速度, 致使这种逆差总体上还在不断扩大。1992-2007年, 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从1亿美元增加到77亿美元, 净增76亿美元。这同时也说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还相对落后。
(二) 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分析
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是衡量一国服务贸易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服务贸易中高附加值行业进出口所占比重是一国服务贸易质量最直接的体现。从过去10多年的情况来看, 中国服务贸易质量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 以运输和旅游两种传统行业为主, 高附加值贸易所占比重偏小。但是,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说明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如表2所示, 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以传统服务贸易为主, 而且地位比较稳定, 10多年来其所占比例都在60%左右, 波动幅度很小;而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 但在逐步增加, 说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就出口贸易而言,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出口贸易中传统贸易比重均超过一半, 年均为61.4%;高附加值贸易比重均不到1/5, 年均只有10.1%。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 在这10多年中, 高附加值服务贸易所占比重由4.9%增加到17.1%, 净增12.2个百分点, 说明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有所优化。进口贸易方面, 1987-2007年, 中国服务进口贸易中传统贸易比重也均超过一半, 年均为61.0%;高附加值贸易均不到1/3, 年均只有20.7%。不过, 在这10多年中, 高附加值行业所占比重由11.5%提高到27.1%, 提高了15.6个百分点, 说明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三、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总量
为了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影响, 并且进一步了解这种影响的变化情况, 本文利用中国1987-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以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 (STR) 、服务贸易出口额 (SEX) 、服务贸易进口额 (SIM) 为被解释变量, 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SFDI) 为解释变量, 分不同的两个阶段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资料来源:回归原始数据根据《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公报和WTO以及UNCTAD网上公布的数据整理所得。
从回归分析结果表3可以看出:
第一,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且对进口的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作用, 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优化和逆差的改善。1987-2007年,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进口之间有着密切的线性关系。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服务贸易边际进出口倾向、边际出口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分别为2.02、1.86和2.21, 即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平均导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加2.02%、1.86%和2.21%。可见, 外商直接投资对进口的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平均导致的服务贸易进口比出口多增加0.35%, 将扩大中国服务贸易逆差。
第二, 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作用有不断加强的趋势。通过分别对1987-2007年和1987-1997年两个不同时期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回归可以看出, 无论是进出口总额, 还是单独就出口和进口而言, 1987-2007年的边际倾向都要大于1987-1997年的边际倾向。1987-1997年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边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倾向、出口倾向、进口倾向分别为1.74、1.48和2.05, 都明显小于1987-2007年的边际倾向, 说明近几年 (1998-2007)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作用有所加强。
回归分析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而且这种作用还在不断加强。那么,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不是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服务贸易是不是也促进了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下面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进行分析。由于因果检验首先要求变量保持平稳, 因为如果模型中变量不是平稳的, 我们就不能断定检验出的因果关系是真的还是由于非平稳引起的, 因此先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采取了ADF (Augmented Dickey-Fuller) 单位根检验来检验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表明, 原始序列都是非平稳序列, 而1阶差分以后序列达到平稳, 因此, 可用其1阶差分进行因果关系检验。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由于Granger的检验结果对滞后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 即滞后长度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结果。因此, 在检验的过程中应选取多个不同的滞后期, 若检验的结果一致, 则得出的结论较为可信。作者选择了多个滞后期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较为一致。表4只列出了滞后期分别为2和3的代表性检验结果。
从检验结果表4可以看出,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出口不存在因果关系;服务业外商直接与服务贸易进口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服务贸易进口变化的原因, 而服务贸易进口却不是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这一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 目前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进口方面, 对出口贸易作用相对较小, 从而使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四、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在三次产业上的分布极不平衡, 大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都进入了工业, 农业和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很少。1997-2007年, 工业年均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372.9亿美元, 占到投资总额的70.8%;农业年均外商直接投资额只有8.1亿美元, 只占到投资总额的1.6%;进入到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也较少, 年均只有149.5亿美元, 仅占到投资总额的27.6%。而在服务业内部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不均衡, 目前外商对中国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服务领域, 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如1997-2007年, 房地产业的年均外商直接投资达到67.8亿美元, 年均所占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为43.6%, 将近占到一半。可以看出,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服务业内部分布的行业特征与我们前面分析的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特征是相一致的。那么,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服务业的这种分布特征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是否会产生影响, 下面的回归分析将回答这一问题。
为了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影响, 本文依据中国1997-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 分别以传统服务出口 (EXT)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 (EXN) 、传统服务进口 (IMT) 、高附加值服务进口 (IMN) 为被解释变量, 以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 (SFDI) 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对变量进行对数变换。
从回归分析结果表5可以看出:
第一,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优化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SFDI) 与传统服务出口 (EXT) 、高附加值服务出口 (EXN) 之间都有着密切的线性关系, 中国传统服务出口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弹性分别为1.26和2.24, 说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 平均导致传统服务出口和高附加值服务出口分别增加1.26%和2.24%,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出口的作用明显大于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作用, 有利于优化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行业结构。
第二,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的改善。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SFDI) 与传统服务进口 (EXT) 、高附加值服务进口 (EXN) 之间也都存在着密切的线性关系, 中国传统服务进口和高附加值服务进口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平均弹性分别为1.17和1.87, 说明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每增加1%, 平均导致传统服务进口和高附加值服务进口分别增加1.17%和1.87%,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进口的作用也明显大于对传统服务贸易进口的作用, 有利于改善中国服务贸易进口行业结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无论是对传统服务贸易还是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都有促进作用, 而相对来说, 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 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优化。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 本文得出如下结论: (1) 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且对进口的作用大于对出口的作用, 不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优化和服务贸易逆差的改善;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格兰杰原因, 但不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 这进一步证明了以上观点。 (2) 回归分析显示, 无论是进口贸易方面还是出口贸易方面,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高附加值服务贸易的作用都要大于对传统服务贸易的作用, 这有利于优化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透过以上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 尽管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利于改善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 但总体上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 因此要继续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 同时重点发展服务出口贸易;尽管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改善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 但目前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分布并不合理, 因此在服务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同时必须注意行业导向。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提高服务贸易总量和改善服务贸易结构的作用, 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第一, 继续有序地开放中国服务业, 但要注意充分发挥外商直接投资的外溢作用, 提升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根据入世承诺和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制定不同的服务业开放时间表, 优先选择开放一些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成熟服务贸易产业, 同时通过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通过溢出效应带动国内服务业发展, 充分发挥服务出口行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 提高服务出口竞争力。
第二, 正确引导外资投向, 优化服务业内部投资结构。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状况, 在现有开放基础上, 对外资政策做相应调整, 逐步放宽对某些服务行业的过多投资限制, 使更多的外商能够投资于这些行业, 进而优化服务业内部行业结构。要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投资鼓励措施, 加强对外商投资的行业引导。对于符合中国引进外资重点、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高附加值投资项目, 应当在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待遇, 并制定出详细具体的政策措施以保证其落实。
摘要:近年来, 随着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加, 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服务贸易总量依然偏小, 服务贸易结构也不尽合理。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 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 对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与服务贸易总量、结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 认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不但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总量的提高, 而且有利于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结构的优化,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总量与结构
参考文献
[1]贺卫, 伍星.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2) :55-58.
[2]袁永娜.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9) :56-62.
[3]Kojima, K.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oreign In-vestment: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J].Jour-nal of Economics, 1975 (15) :78-103.
[4]Li, Moshirian F, Sim A.The determinants of in-tra-industry-trade in insurance services[J].Journal of Riskand Insurance, 2003 (11) :269-287.
[5]Mundell.R.A.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actorMobilit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7 (6) :321-335.
[6]Patrie.The Regional Clustering of Foreign DirectInvestment and Trade.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DEC, 1994.
总量与结构 篇2
中国总量控制实践与发展态势
摘要:文中所说“总量控制”,全称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当污染物超出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一般以削减现有总量的方式出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减排”.结构减排在减排中占据主导的.核心地位.实践表明,“节能必减排,减排促节能”.节能减排相结合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支撑面.控制温室气体(以CO2为代表)排放强度,是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深化与发展.作 者:施问超 张汉杰 张红梅 SHI Wen-chao ZHANG Han-jie ZHANG Hong-mei 作者单位:施问超,SHI Wen-chao(盐城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1)张汉杰,ZHANG Han-jie(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江苏,盐城,224002)
张红梅,ZHANG Hong-mei(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00)
期 刊:污染防治技术 Journal:POLLUTION CONTROL TECHNOLOGY 年,卷(期):, 23(2) 分类号:X506 关键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节能减排 实践过程 发展态势控总量 调结构 降库存 稳价格 篇3
一、卷烟产销量同比协调增长
今年1—7月份,烟草行业累计生产卷烟3005.09万箱,同比增加53.43万箱,增长1.81%。累计销售卷烟3038.21万箱,同比增加80.77万箱,增长2.73%。7月末工商库存302.4万箱,环比下降7.1万箱,同比增加3.95万箱。从1—7月份月度数据来看,行业卷烟产量增速、销量增速环比趋降。7月当月,行业卷烟产量同比增长1.58%;销量同比增长1.68%。
二、卷烟产品结构提升
今年1—7月份,行业三类及以上卷烟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趋势,产品结构稳步提升。1—7月份,商业含税批发单箱销售收入达到23459元/箱,比去年同期20875元/箱增加了2584元,增长12.4%。一、二、三类卷烟销量同比分别增加了95.9万箱、51.6万箱和278.1万箱,增幅分别为25.16%、27.89%和25.14%;一类烟销量比重达占到15.7%,同比提高了2.8个百分点。三类及以上卷烟合计销量比重上升到69%,同比提高了12.5个百分点。
三、行业经济效益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1—7月份,行业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966.38亿元,同比增加595.72亿元,增长17.67%,其中卷烟工业合计3906.09亿元,同比增长17.86%。
1—7月份累计实现税利5458.33亿元,比去年同期4680.72亿元增加了777.6亿元,增长16.61%,但增幅趋缓,环比降低1.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6.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税利3710.43亿元,同比增长18.14%,商业税利1748.45亿元,同比增长14.71%。1—7月份累计实现税金(不含所得税)3761.31亿元,同比增加526.95亿元,增长16.29%,其中工业税金3021.91亿元,同比增长16.44%,商业税金735.68亿元,同比增长15.82%。
四、重点品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今年1—7月份,烟草行业重点品牌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增幅趋缓。1—7月份,烟草行业重点品牌累计销售2244.61万箱,同比增长15.2%,高于行业销量平均增幅12.5个百分点,占行业总销量的比重上升到73.94%,同比提高8.17个百分点,但重点品牌销量增幅趋缓,环比降低0.5个百分点,同比降低17.42个百分点。实现商业销售收入为6352.7亿元,同比增长21.6%,占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89.21%,同比提高了4.73个百分点。
五、行业低焦油产品加快发展
1—7月份,行业8mg及以下低焦油卷烟实现产量363.5万箱,同比增长1.09倍。完成销量364.57万箱,同比增长1.14倍。其中,重点品牌完成销量299.7万箱,同比增长81.4%,占8mg及以下低焦油卷烟总销量的83%。
截至7月份末,6mg及以下低焦油卷烟品牌规格数量56个,比去年同期45个增加11个,6mg及以下低焦油卷烟的研发工作进一步加强。1—7月份,行业6mg及以下低焦油卷烟实现产量11.88万箱,同比增长48%。完成销量12.98万箱,同比增长56.9%。其中,重点品牌完成销量11.3万箱,同比增长54%,占6mg及以下低焦油卷烟总销量的96%。
六、成本费用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总量与结构 篇4
1 舟山海洋渔业总量与结构的变动趋势
1.1 舟山海水产品产量变动趋势
从总量方面看, 2000~2012年, 舟山海水产品总产量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2000年, 舟山海水产品总量为134万t, 到2012年为147万t。其间, 海水产品总产量波动较大。从2000年到2002年, 总产量处于下滑阶段;到2003年海水产量有了小幅的增长, 2004年上升达到129万t;但从2005年开始又进入低迷期, 直到2010年突破130万t, 之后一直以较快的增长速度攀升。与之相比, 舟山淡水产品产量也从2000年的4355t上升到2012年的10187t, 产量实现翻番, 但是与海水产量仍有较大的差距 (见图1) 。
从养殖量和捕捞量的构成看, 舟山海水捕捞占主导地位。从2000年到2003年, 捕捞产量下降, 之后保持平稳, 到2009年开始呈现较快增长速度。养殖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从2000年开始有一个小幅增长, 2004年达到12.6万t, 之后一直趋于平缓。从产量上看, 海水捕捞量大大超过海水养殖量且差距在拉大。
1.2 舟山海水产品品种结构变动趋势
与2000年相比, 2012年大部分海水产品产量都有变化。其中鱼类藻类和虾蟹类都经历了产量下降然后缓慢上升的过程。鱼类产量2000年为81.8万t, 2012年比2000年下降7.5万t;虾蟹类产量从2001年开始下降, 到2008年开始缓慢上升, 2012年达到35.9万t;藻类在2008年产量最低, 2012年产量上升到1477t, 跟2000年相比下降52%;贝类产量从2000年开始加速增长, 2000年贝类产量仅为虾蟹类的41%, 而到2012年其产量超过同期虾蟹类产量, 是四类海产品中唯一一类产量增长的产品。
2000年海水产品产量中, 各类海产品的比重从小到大依次为:藻类;贝类;虾蟹类;鱼类。2012年排序变为:藻类;虾蟹类;贝类;鱼类。贝类逐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比重大大上升, 舟山海水产品产量比重合理化。
2000~2012, 舟山海水产品产量构成的变化很大。首先, 三类产品产量比重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鱼类比重下降了10.12%, 其次是虾蟹类, 下降了3.08%。与之相反, 贝类产量增长, 比重也不断攀升。2000年贝类产量为15.2万t, 2008年达到28.3万t, 首次超过了虾蟹类产量;2012年再次以36.1万t的产量二度超越虾蟹类。从贝类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贝类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未来将成为舟山海水产品中的一大支柱。
1.3 舟山海水产品产量地区结构变动趋势
1.3.1 海水产品总产量的地区结构变化。
2001年, 舟山生产海水产品的4个地区的总产量中, 产量最高地区是普陀 (53.33万t) 其次是岱山 (36.29万t) 和嵊泗 (23.51万t) , 产量最低的是定海 (9.9万t) , 普陀区的产量占了总产量的43.55%。至2012年, 普陀区产量仍然高居榜首 (71.45万t) , 岱山 (35万t) , 嵊泗 (29.83万t) , 定海 (10.99万t) 分别是二三四位。其中岱山是唯一一个产量不增反减的地区, 相比2001年产量降低了1.29万t。
从2001年到2012年, 普陀区海水产品产量增速领先, 居于首位。嵊泗稳定增长, 渐渐赶超岱山, 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 两个地区产量相差无几。定海区基本维持在10万t左右。岱山海水产品产量在这13年内呈下降趋势, 相比2001年产量降低1.2905万t。
1.3.2 海水养殖面积和产量的地区结构。
2001年, 普陀区的海水养殖量最高为2.3612万t, 其次是嵊泗县 (2.0719万t) , 岱山 (1.0057万t) , 定海 (0.9014万t) 。嵊泗海水养殖产量从2001年开始飞速发展, 2003年超越普陀, 到2012年养殖量达到7.0125万t。普陀区养殖产量也在波动增长。与之相反, 定海和岱山养殖产量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 嵊泗海水养殖产量最大, 占总产量比重的60.5%。定海最小, 只占总量的3.9%。
2001年, 舟山四个地区养殖面积量从多到少依次为:普陀 (2919hm2) , 岱山 (2486hm2) , 定海 (2263hm2) , 嵊泗 (563hm2) ;2012年排序变更为;普陀 (2568hm2) , 嵊泗 (1482hm2) , 岱山 (1326hm2) , 定海 (886hm2) 。定海区海水养殖面积从2004年开始下降, 到2012年减少为886hm2, 成为四个地区中养殖面积最少的地区。普陀区养殖面积减少, 但仍为第一位。岱山养殖面积从2012年开始减少, 到2008年趋于平稳。嵊泗海水养殖面积一直处于较快的增长速度, 在2008年超越岱山, 在2010年超越定海。从四个地区养殖面积占总量比重来看, 2012年普陀仍然占最大比重达到41%, 定海区比重最小只占14.1%
2 舟山海洋渔业经济增长面临的困境
2.1 过度捕捞对海洋资源的破坏
近几年来, 海洋资源需求增长, 渔业捕捞技术改进, 渔船设备日益现代化。这一系列条件的成熟导致了人类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舟山渔场作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 除浙江以外还有江苏、福建共同捕捞, 捕捞渔民大幅增加, 缺少共同管理机制, 渔民争抢资源, 捕捞量大大超过可捕捞水平, 渔场常年处于超负荷状态, 鱼类产量大幅减少。超强力度的捕捞压力使一些稀有鱼类品种濒临灭绝, 严重危害生物多样性。舟山四大渔产产量呈现大幅度下降, 旺汛不旺, 产量降低。
2.2 海洋水质下降制约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舟山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 舟山海水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 其中有12069km2的海域面积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 比重占舟山海域总面积的58.0%。水质中含有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严重超标, 全年共发生七次沿海赤潮, 海水严重富营养化, 大量海洋生物死亡, 甚至有许多鱼类品种灭绝。海水质量的下降造成海水养殖业的产量和质量双重下降, 破坏舟山海洋资源种类多样化, 给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增长带来了巨大阻力。
2.3 沿海海洋渔业比例失调, 水产养殖发展缓慢
海水捕捞产出是舟山海水产品总量的主要组成部分, 海水捕捞又分为近海捕捞和远洋捕捞。舟山远洋捕捞开始于1991年, 而近海捕捞历史悠久。2012年, 远洋捕捞产量为25.05万t, 近海捕捞为133.60万t, 近海捕捞占海水捕捞总量的98.4%。从数据中可以看出, 舟山海水渔业产量比偏向近海捕捞, 远洋捕捞发展力度小, 所占比例少, 两者比重失衡。舟山水产养殖业发展滞缓, 海水和淡水养殖产量较少。2012年海水和淡水养殖分别为11.6万t和1.01万t, 其总和只占当年水产品总量的8.5%。
2.4 渔业发展空间萎缩, 技术设备落后
舟山海水养殖面积受水域开发、休闲旅游等的影响, 不断在缩小。2005年, 舟山海水养殖面积为9397hm2, 到2011年只剩6980hm2。养殖产量也从2005年的11.5万t降到9.9万t。养殖产量的大幅下降直观的反映了海洋发展空间的萎缩对渔业发展的限制。舟山渔业发展过程中, 使用传统的作业方式, 水产品结构过于单一, 大部分渔民基本以近海捕捞为主。
3 舟山海洋渔业的发展对策建议
3.1 坚持科学发展观, 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
坚持科学发展渔业,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是要严格执行伏季休渔制度, 保证鱼类的自然繁衍, 提高鱼类产量和多样性;二是要严格规定渔具, 渔法的尺度范围, 对捕捞鱼的大小类别等进行详细的规定, 不能私设细网, 绝杀捕捞;三要对渔民加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宣传, 适度利用海洋资源, 不可竭泽而渔。
3.2 改善渔业捕捞结构, 改变捕捞体系失衡现象
舟山近海捕捞产量远大于远洋捕捞, 两者分布不均。过大的捕捞压力给舟山近海海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枯竭问题, 破坏了它的系统平衡。应该对近海海域实行更加有力的伏休制度, 帮助近海海域更快的恢复孕育海洋渔业资源的能力。同时, 积极开展远洋捕捞, 革新渔船等工具, 尽快引进大型远洋船只组建起专门的远洋捕捞船队, 将眼光投注到开发力度较低的远洋地区, 更好的利用世界海洋渔业资源。
3.3 加强海洋污染的综合治理, 不断改善海洋环境
舟山的海洋污染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船舶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溢油事故污染:石油勘探开发中, 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油类污染物;沿海陆地工厂违法排放污染物;附近海域江河携带进入海洋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造成舟山海域水体质量下降, 富营养化程度加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大大超标, 赤潮现象频发。要加强对违法排污现象的监督, 综合治理, 统筹兼顾。同时, 要做到治标治本, 建立起海水整治机构, 集中人才资金整治污染海水。
3.4升级渔业产业链, 提高渔业综合竞争力
舟山渔业产业单一, 市场相对狭小。要改变这一格局, 必须实现产业链升级。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械设备, 培育出起领头作用的水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 聚集各类优势资源。加快发展休闲渔业这一潜力产业, 是促进产业升级转移的最佳方式。坚持环保健康的发展方向, 利用当地渔民、渔村、渔船等自然人文条件, 大力发展以海滨旅游为依托的休闲渔钓等休闲渔业。因地制宜, 合理调整产业格局, 提高舟山渔业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逸民, 任淑华, 慕永通.生产率视角下浙江海洋渔业结构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3 (5) :96-106.
[2]蒋逸民, 慕永通, 姚丽娜.养殖面积和劳动力对中国海水养殖产出的贡献度研究——基于沿海省 (市、区) 面板数据的分析[J].海洋经济, 2013, 3 (1) :32-37.
总量与结构 篇5
以汾河治理为例,建立一个河流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排污许可证管理的信息系统.使用ACCESS数据库,挂载于数据源ODBC,采用Browse/Server网络体系结构应用模式,设计了汾河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用户类型、数据库结构和实现方法.
作 者:郭丕斌 陈红 陈建斌 范爱强 GUO Pi-bin CHEN Hong CHEN Jian-bin FAN Ai-qiang 作者单位:郭丕斌,GUO Pi-bin(中北大学,经济管理系,山西,太原,030051)
陈红,陈建斌,范爱强,CHEN Hong,CHEN Jian-bin,FAN Ai-qiang(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总量与结构 篇6
关键词:公共财政;公共支出;消耗性支出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091-01
公共消耗性支出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这类支出反映了公共部门占用社会资源的要求,对消耗性支持的分析主要涉及总量规模及内部结构两个方面。
1总量规模分析
从1990年到2006年,我国公共消耗性支出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且增速在最近几年有所提高,见图1。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具有普遍性质的原因,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需要管理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其职能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国家需要提供更多的公共消耗性支出。另一个原因与中国自身的国情有关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稳定是一个重要前提,新的制度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在此期间,新建立的与旧有的社会机构、体制等彼此界限不够清晰,彼此发生重叠,必然导致公共消耗性支出的增加。
2内部结构分析
公共消耗性支出主要包括经济建设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文教科学卫生费以及其他支出。
2.1经济建设费
经济建设费呈小幅度逐年增长趋势,在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从图2可以看出,1990年经济建设费约占总体的44%,2006年约占26.6。经济建设费所占比重的减小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有关。1990~2006年处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改革开放之初,政府在经济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经济建设费用支出必然占据很大的比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已从一个主要参与者变为管理者、服务者,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减少,这是经济建设费用在总量中的比例不断缩小的原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2.2国防费
国防费增长的幅度较小,在总量中所占比例也比较稳定,维持在10%以内。国防支出涉及到国家安全问题,也是国际关系中比较敏感的一个方面,在各类支出项目中具有特殊性。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两大主题,绝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已把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面,联合国积极倡导各国裁军,1990~2006年间,我国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裁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国防支出的增长。国防关系到一国的安全与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因此国防支出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过多的国防支出占用了大量的财政,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在国防支出上取得一个合理的平衡点,综合来看,我国的国防支出基本还是合理的。
2.3行政管理费
由图1可以看出,行政管理费用支出逐年增加。行政管理费在财政消耗性支出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大,尤其是近几年已升至第二位。行政成本过高一直是中国财政支出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从行政部门人数来看,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行政机构改革,以达到精兵简政、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目的,但每次机构改革的结果都是人数先减少、再膨胀。当前,行政部门普遍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象,这是行政管理费用不断增加,所占比例不断增大的一个重要原因。除此之外,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不断扩张,新增加了许多管理机构,这也导致了行政管理费用的升高。从世界各国政府的支出情况看,行政支出控制在10%以内是合理的。然而,我国行政管理支出90年代已超10%,目前更是高达19%。
2.4文教科学卫生费
总量与结构 篇7
人口是一个动态系统, 人口变化对末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 人口年龄结构发展趋势的预报对人口政策的制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 老年人口规模较大, 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 此外还存在着“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现象。因此, 人口老龄化在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方面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预计到2020年, 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 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到2050年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届时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37亿, 约占总人口30%以上, 也就是说, 三四个人中就有1位老人。截至2009年底, 黑龙江省60岁以上人口为524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7%。预计到2020年, 黑龙江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891万, 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1.58%, 10年内将增加367万, 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等社会问题日益显现。本文选用Leslie矩阵人口预测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到人口总量与结构的各种影响, 因而提高了人口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二、Leslie人口模型
(一) 模型选取
人口的变化除了与出生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之外, 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一个地区人口发展的趋势离不开现在与今后人口总量, 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的等因素。但传统的人口预测模型如马尔萨斯人口模型, Logistic人口模型等往往忽略以上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使得分析人口变化特征的有效性存在明显缺陷。而Leslie矩阵模型是一个适用于研究和分析种群数量变动的离散化模型, 故对于人这种极具特殊性群体亦同样适用。
(二) Leslie人口模型的建立
A是适于种群特征的Leslie矩阵, 为
其中fi (i=1, 2…, n) 是一个i龄个体在一个时间单位里平均生产的后代数,
pi是i龄个体存活到i+1龄的概率, 它是由死亡率mi确定的, 即pi=1-mi。
Nt是时刻t时种群的年龄分布向量, Nt= (N0t, N1t, …, Nnt) , 其中N0i是t时刻时, 年龄在为i的个体数.设已知种群的初始年龄分布向量为N0= (N00, N10, …Nn0) , Leslie矩阵为A, 那么, 在时刻t时种群的年龄分布由下式Nt=ANt-1, 进而有Nt=An N0, 从而就可以预测出第n年的人口总量, 这就是种群的具体年龄结构的Leslie矩阵模型的预测原理。
在稳定的社会环境条件下, 认为di (t) , bi (t) , c (t) , hi (t) 与t无关, 即di (t) =di, c (t) =c, hi (t) =hi, bi (t) =bj。我们以年为时间单位, 年龄按周岁计算并将人口总量分n个年龄组, 根据上述的L e s l i e种群模型分别应用于该n个年龄组, 则得到人口发展模型为:
其中di (t) 为第t年i年龄级人口的死亡率,
Si (t) 为第t年i年龄级人口的存活率, Si (t) =1-di (t)
bi为第i年龄级上的年平均生育率,
bi (t) =β (t) hi (t) , 其中hi (t) 为生育模式 (用于控制生育率的加权因子) , β (t) 为总和生育率。
三、模型求解及分析
(一) 数据的选取
Leslie人口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用离散时间变量和离散年龄尺度以及某一初始年的人口指标数据来对未来人口数目和年龄结构进行长期预测, 因此选取初始年的统计数据的合理性是成败的关键。考虑到国家政策, 环境条件等多重因素, 本文主要选取了最新的《黑龙江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数据, 得到2010年黑龙江省的人口总数, 女性人口总数, 生育率死亡率等关键指标作为其初始数据。把黑龙江省人口指标数据按年龄把0-99岁分为20个年龄组, 把100岁及以上分为第21个年龄组, 且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得到β=0.75140。
(二) 模型求解
1、存活率s的求解及生育率h的确定
根据死亡率的相关定义及微分的相关思想, 则有
对该公式两边进行全微分运算, 则有
对该微分方程 (3) 进行整理, 并对其两边求定积分, 则有
所以, 可以解得五年的平均成活率为:
当第i组的育龄妇女的年平均生育率为fi时, 则五年的平均生育率就是bi=5fi。计算可得以五年为一个单位时间的人口存活率和平均生育率向量.
所以, 由上表中的数据可得:
其平均生育率向量为
其存活率的向量为
2、模型的计算
将得到的平均生育率, 存活率和表中的数据带入人口发展方程中, 并用matlab编程加上计算即可得到下表中的结果。
(三) 结果分析
1、黑龙江省未来50年的人口总量及男女人口数量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黑龙江人口, 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一直在呈现递减趋势。男女人口人数一直基本上处于持平状态。这与比较低的总和生育率和-胎政策有关, 且反映了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明显了的效果, 男女比例也未失平, 同时实现了人们生孩子的期望。
2、未来50年的黑龙江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人口总量的变化, 人口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通过对黑龙江人口总量发展趋势推知, 0-14岁人口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逐渐趋于稳定并大幅度下降, 到2025年之后其值降至百万人以下;15-64岁人口数量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并逐年下降, 相反65岁以上人口却逐年增加。这是由于在a=1.3时, 每对夫妇依照政策只能生一个孩子, 总体生育率低, 导致新生儿逐年减少。随着时间周期的递增, 65岁以上的老龄人数远大于新生儿成为劳动力人数, 致使劳动力人数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从图2中分析, 未来几十年老龄化的明显上升, 并在2040年左右趋于稳定。人口老龄化、人口抚养比例逐年扩大, 老龄人数最后大于劳动人数, 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上升, 社会压力逐渐加剧,
四、结论及建议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在未50年内处于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阶段, 并在2060年达到可怕的73.13%, 青少年人口数量持续走低, 在2060年仅有13.1万人, 这使得社会压力逐渐增强, 造成养老难等诸多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尽快出台长效、系统的政策方法, 实现补助政策, 由制度覆盖向群体覆盖转变。要面向社会所有老年人提供服务, 特别是应将低收入、高龄、失能、空巢等养老困难的老年群体纳入到政府补助居家养老范围, 扩大政策受益面。对福利性、公益性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明确政策, 可到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为民办非企业组织, 并对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给予补贴。对开展老年护理、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实行政策补贴。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老年人, 在老年康复医院住院, 按卫生院报销比例执行。健全法规, 对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同时建立相应的福利政策, 鼓励未生孩子的已婚的适龄期妇女生一个宝宝, 增加新生儿的出生数量。
摘要:本项目以黑龙江省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原始数据, 运用leslie模型对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进行预测。得黑龙江人口总量在2020年下降到3689.2万人, 60岁以上占人口总量的比重上升到24.14%, 到2060年状况进一步恶化, 人口总量下降到1722.5万人, 60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重上升到73.13%。
关键词:leslie模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解保华, 陈光辉, 孙嘉琳.基于Leslie矩阵模型的中国人口总量与年龄结构预测[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 (03) :15-21.
[2]陈文权, 赵兹, 李得胜.Leslie修正模型在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8, (02) :219-224.
[3]张曙光, 陈永强.改进的Leslie离散型人口模型在我国人口预测中的应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02) :30-35.
[4]赵丽棉, 黄基廷.基于Leslie模型的中国人口发展预测与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0, (23) :101-106.
[5]刘静, 胡松涛.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J].统计与咨询, 2012 (03) :12-13.
总量与结构 篇8
2008年, 山西省全社会电力消费量为1 314.33×108 kW·h, 同比下降2.56%。其中, 第一产业27.32×108 kW·h, 同比下降3.72%;第二产业1 112.20×108 kW·h, 同比下降4.44%。其中, 工业电力消费量为1 102.76×108 kW·h, 同比下降4.57%。轻、重工业电力消费量分别为40.43×108 kW·h和1 062.33×108 kW·h, 比2007年分别下降4.05%和4.59%;第三产业95.07×108 kW·h, 同比增长4.10%;城乡居民生活79.73×108 kW·h, 同比增长22.31%。各产业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 (见图1) 。
从分地市情况来看, 电力消费量列山西省前五位的是运城、太原、临汾、长治、吕梁, 消费量分别为239.81×108 kW·h, 177.37×108 kW·h, 111.10×108 kW·h, 105.98×108 kW·h和92.98×108 kW·h。
2 电力消费结构的主要特征
2.1 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高位快速回落各季度用电增速持续放缓
2008年, 山西省电力消费增速出现逐季放缓的总趋势。全年电力消费总量为1 314.33×108 kW·h, 比2007年减少了2.56%, 增速由2007年的22.88%快速回落至-2.56%, 下降了25.44%。从分季度情况看, 一季度电力消费同比增长5.04%, 二季度同比增长5.80%, 三季度同比增长5.19%, 四季度出现负增长, 同比增长-2.56%。电力消费弹性系数为-0.31, 近几年来首次出现负值。
2.2 第一产业电力消费总量略降电力消费比重较2007年有所下降
近几年来, 随着山西省第一产业逐渐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方向发展, 逐步形成了新型的现代农业。2008年, 第一产业电力消费总量为27.32×108 kW·h, 占全社会用电消费量的比重为2.08%, 比上年下降0.03%, 呈现出“消费总量下降, 比重下降”的特征。在耕地面积趋减, 生态型、集约型农业大力发展的双重作用下, 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
2.3 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规模有所缩减 比重趋降 但仍是电力消费的主力军
2008年,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山西省部分企业减产、停产, 电力消费量有所下降。同时, 在节能降耗全面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下, 山西省关停并转了一批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 重点扶植低能耗、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工业。受此影响, 山西省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由2007年的1 163.92×108 kW·h下降到2008年的1 112.2×108 kW·h, 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由2007年的86.29%下降到2008年的84.62%。其中, 采矿业用电量为191.23×108 kW·h, 同比下降3.45%;制造业用电量为652.21×108 kW·h, 同比下降6.83%;建筑业用电量为9.45×108 kW·h, 同比增长13.59% (见表1) 。尽管第二产业电力消费量规模有所缩减, 比重趋降, 但仍是电力消费的主力军。
2.4 第三产业用电总量扩张比重上升
近几年来, 山西省实施新的产业发展战略方针, 加大力度, 重点发展金融、商贸、房地产、交通、旅游、服务等行业, 从而促使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2008年山西省第三产业用电量95.07×108 kW·h, 同比增长4.10%。其中,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为40.66×108 kW·h, 比上年下降3.0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量为3.08×108 kW·h, 增长23.49%;商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为14.68×108 kW·h, 增长6.34%;金融、房地产、商务及居民服务业用电量为13.53×108 kW·h, 增长12.27%;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用电为23.13×108 kW·h, 增长9.81%。第三产业用电比重随第三产业GDP的比重上升而上升, 占全社会电力消费比重由2007年的6.77%上升到2008年的7.23%。因此, 2008年山西省第三产业电力消费, 不仅总量扩张, 而且比重上升。
2.5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迅速增长用电比重较2007年上升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城市居民进入家电更新换代和家庭生活全面电气化阶段, 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快速普及, 尤其是大功率家电如空调、冰箱、洗衣机、取暖器等的拥有量和使用率不断提高, 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成为用电市场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 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总量增长较快, 占用电总量的比重也有所上升。2008年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79.73×108 kW·h, 比上年增长22.31%, 占全社会电力消费量的比重由2007年的4.83%上升到2008年的6.07%。其中, 城市居民生活用电增长12.02%, 乡村居民生活用电增长38.24%。据发达国家居民的人均生活用电量的分析, 在低于1 000 kW·h/ (人·a) 时, 居民生活用电量的增长率一般会保持在10%~15%之间。山西省2008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为233.78 kW·h/ (人·a) , 因此, 山西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2.6 工业用电主要集中在五大主要耗能行业
2008年电力消费量超100×108 kW·h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43.5×108 kW·h, 比2007年下降0.46%;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6.65×108 kW·h, 比上年下降9.7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71.85×108 kW·h, 比上年下降9.6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49.51×108 kW·h, 比上年增长1.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46.68×108 kW·h, 比上年下降5.96%。2008年虽然上述五大行业中有4个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 但这五大行业用电量合计仍达888.23×108 kW·h, 占山西省工业电力消费量的80.55%。
3 影响2008年电力消费变动的因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是电力消费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 山西省实施“巩固加强第一产业, 夯实基础地位;改造提升第二产业, 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最终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受此政策影响, 山西省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上, 传统产业向关联产业、资源原材料深加工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物流和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拓展和延伸;在产品结构调整上, 由单一、初级产品结构向多元和精深加工产品结构转变。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山西省对高耗电行业、高耗电产品的准入和运行进行严格控制和严密监管, 有效遏制了工业用电中高耗电行业的增长势头。同时, 行业内的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得到有效改进, 电力消费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3.2 工业行业万元增加值电力消费量下降消费效益提高
2008年, 工业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不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节能技术, 淘汰高耗低效设备, 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工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电力消耗量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 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行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的电耗水平2008年大幅下降。2008年山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加180.70×108元, 同口径工业电力消费量减少6.14×108 kW·h, 万元增加值耗电减少了215.16 kW·h。因素分析表明, 由于增加值增长而增加了67.45×108 kW·h, 又由于万元增加值电耗的下降减少电力消费量61.31×108 kW·h。
3.3 高耗能行业用电放缓导致全年全社会用电下降
山西工业结构是以重工业为主的高耗能型工业结构, 重工业用电占到全部工业用电量的90%以上。其中, 高耗能行业的用电变化对工业消费电量乃至山西省的电力消费量的变动具有显著的作用。2008年, 山西省重点行业用电波动较大, 从2008年4月份开始增速逐步回落, 2008年8月份以后由于重点行业企业停、限产导致其用电增速开始放缓, 到三季度末出现负增长。2008年, 山西省五大行业合计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7.58%, 比上年降低1.7%, 合计用电量同比下降4.95%。五大重点行业用电放缓直接影响到全年全社会用电的下降。
3.4 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较大引起电力消费下降
受金融危机影响, 工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 2008年山西省工业经济大幅回落, 到2008年年底, 山西省停产企业达到1 771户, 比上年同期增加815户, 占山西省规模以上企业的39.2%, 加上半停产企业, 山西省停产、半停产企业约在五成以上。伴随着企业停产、减产、限产行为, 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放缓或大幅下降。工业企业用电量增幅随之出现负增长, 全年工业企业用电量1 102.75×108 kW·h, 下降4.57%, 比上年同期下降29.82%。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原煤6.094 7×108 t, 增长5.2%, 同比回落4.3%;氧化铝341×104 t, 增长11.6%, 同比回落7.7%。2008年, 山西省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能耗变化情况见表2。从表2看出, 由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甚至大幅下降, 因此, 拉动电力消费下降。
3.5 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拉动该产业电力消费量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 山西将发展服务业作为突破口, 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山西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了重点发展的行业和领域, 山西省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升温。从初步核算数据看, 2008年山西第三产业增速快于全国1.1%, 是2005年以来山西第三产业首次超过GDP增速。在第二产业回落的背景下, 第三产业保持稳定较快增长, 成为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到“十一五”末, 山西省第三产业产值将占到地区生产总值40%的比重。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拉动第三产业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
3.6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引起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 使得“住”“行”能源消耗增多, 生活用电量增长速度加快。从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来看, 经过城乡电网改造后, 乡村居民由于电价降低以及电力公司鼓励用电, 用电水平逐年提高。此外, 随着山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推进, 农村电网改造的加快, 电价制度的改革, 山西省居民用电范围更加广泛, 电力消费量逐步增长。
4 由2008年山西省电力消费变动引发的思考
电力作为主要的基础能源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电力消费量作为衡量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能够准确反映经济的运行态势, 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放大器”。通过对2008年, 山西省电力消费情况及其结构特征的分析, 引发了如下几点思考。
4.1 抓住时机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从长远看, 抓好节能降耗, 根本的是建立符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经济结构。为此, 山西省必须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强制性要求, 作为我们改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原动力, 有意识、有规划、有步骤地推动产业结构向高效型、节约型转变。因此, 必须进一步改造、提升、巩固、拓展煤炭、焦化、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 加快培育发展壮大煤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和旅游业等“四新”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和服务业, 从而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推进节能降耗步伐。
4.2 影响电力消费的增长因素仍不可小视节能降耗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2008年,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 山西省电力消费出现同比小幅下降, 但伴随着国家及山西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逐步实施见效, 经济将逐步回暖复苏, 再加上山西省高能耗的刚性产业结构, 会使山西省用电量回升步伐加快, 而电力消费的快速增长将成为制约山西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 山西省节能降耗工作在2008年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面临的潜在能耗增长因素依然需引起高度的关注。由于长期形成的能源型经济结构, 山西省资源依赖型发展方式的格局在短时间难以根本转变, 山西省节能的刚性难度依然较大, 节能降耗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4.3 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节能降耗工作重点关注面扩大
总量与结构 篇9
一、区域金融成熟度相关文献综述
金融成熟度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指标, 区别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金融增长及金融发展等一系列概念。“成熟”可以指事物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成熟度是对事物完善程度的量化。科兹纳 (Kerzner) 曾将“成熟度”引入管理领域, 于2001年提出了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我国学者刘云山通过对广东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的研究, 认为金融成熟度是国家或一个区域的金融完善程度。基于已有的研究可以发现, 成熟度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任意性和随意性, 提供了全面、客观、可供测量的指标。
二、区域金融成熟度指数构造
为了能够对江苏省和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金融发展状况及彼此间的差异进行分析, 本文借鉴我国学者刘云山有关金融成熟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 首先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特征三个方面选出12个代表性指标构建金融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从而构建金融成熟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 计算得出江苏省及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区域金融成熟度指数, 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以便全面了解江苏省及各区域的金融成熟度和差异性。
1.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与模型选择
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重要方法之一, 不仅从定量的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全部数据当中所包含的信息, 而且能够克服原始指标中存在的相关性等缺陷。分析后得出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 即为各项指标的权重。
对于一个样本资料, 观测P个变量x1, x2, l, xp, n个样本的数据矩阵为:
其中,
主成分分析就是将p个观测变量综合成为p个新的变量 (综合变量) , 即xxx F, , 2, 1pj
要求模型满足以下条件:
①FI, Fj互不相关 (i≠j, i, j=1, 2, ...p) 且VAR (F1) ≥VAR (F2) ≥VAR (F3) ⋯;
其中F1为第一主成分, F2为第二主成分, 共有p个主成分, αij为主成分系数。
上述模型可用矩阵表示为:F=AX, 其中A称为主成分系数矩阵。
2. 指标体系构造
区域金融成熟度的提高是一个不间断的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因此, 金融成熟度的各项指标的变化也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序列特征。为了全面描述江苏省的金融成熟度,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特征三个维度选出总计12个代表性指标构建江苏金融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 数据选取
受数据资料来源所限, 本文选取了江苏省及苏南、苏中、苏北地区2003-2012年十年的年度数据, 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及《江苏省金融运行报告》。通过对指标标准化处理和计算后, 得到12个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如表2所示。
三、计算过程与结果
本文采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表2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得到表3总的方差解释表。从表3中不难看出, 前两个主成分特征值的累积贡献率占总方差的84.695%, 且特征值均大于1。因此, 可以用前两个主成分较好地反映这组数据, 且第一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新方差贡献率为84.15%, 第二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新方差贡献率为15.85%。计算区域金融成熟度指数总系数 (用符号TF表示) 的公式为:
进一步地, 根据初始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计算出相关指标的权重, 如表4所示。
金融成熟度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上述公式并结合各指标原始数据, 计算得到江苏省金融成熟度指数。同样, 我们还可以依次计算出江苏省内的苏南、苏中及苏北三大区域的金融成熟度指数, 并以江苏省2003年为基期, 对指数100化, 得到江苏省及其三大区域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 (表5) 和趋势图 (图1和图2) 。
通过对江苏省及苏南、苏中、苏北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趋势图 (图一t和图二) 的分析发现:
1. 江苏省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平稳上升, 表现出加速上升趋势
区域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从期初2003年的100平稳上升至2007年的202, 实现翻一番。截止到2012年, 江苏省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提高迅速, 有指数型上升之势, 成熟度指数一跃至506, 为统计期初的5倍。表明了在过去的十年中, 江苏省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创新金融模式, 对金融产业的支持已取得初步成效。
2. 江苏省区域内金融成熟度指数差异较大
具体表现为苏南地区的金融成熟度远远高于苏中、苏北地区, 而后两者的金融成熟度较为接近。表明江苏省内各区域金融发展极不平衡, 多数金融资源仍倾斜于苏南区域;也表明苏中、苏北地区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显著落后于苏南地区。数据显示, 苏南地区在2005年金融成熟度指数高达107, 2011年末已成功突破300, 远高于同时期金融成熟度指数低于100的苏中、苏北。近年来, 苏中地区的存贷比率一直高于苏南、苏北地区, 地区资本效率低下, 拉大了与苏南地区区域金融成熟度的差距。苏北地区的金融总量始终低于苏南、苏中地区, 地区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苏北地区金融成熟度的提升。
3. 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对江苏省金融成熟度的贡献有所不同
总量指标对江苏金融成熟度的推动作用显著, 结构和效率维度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弱, 表明金融总量虽然较大, 但结构有待完善, 效率也亟需进一步提升。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金融总量、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维度出发选出12个代表性指标, 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处理, 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 从而构建了金融成熟度指标体系。研究表明, 三个维度对金融成熟度提高的贡献各异, 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基本符合金融运行的总体态势, 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反映了江苏省金融运行规律及金融发展趋势, 有利于准确比较江苏省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金融成熟度差异。
结合本文的分析结果, 笔者认为, 在金融体制改革中, 必须正视江苏省三大区域金融成熟度差异, 各地区应当因地制宜, 调整金融发展战略, 不断提升区域金融成熟度。苏南地区亟需充分发挥金融中心的辐射和调控作用, 苏中地区亟需提升资本运作效率力, 形成与苏南地区金融联合驱动发展格局, 苏北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资金匮乏难题, 积极提高其主要的金融指标增幅。
参考文献
[1]刘云生.金融成熟度及其评价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09 (12) :33-35.
[2]HaroldKerzner.张培华, 译.项目管理的战略规划: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3]任兆璋, 刘云生.广东金融成熟度综合指数研究[J].金融研究, 2010 (03) :183-193.
[4]谢玲玲, 许敏, 刘莹.区域金融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 2012 (06) :9-10.
图书馆与人口总量关系辨析 篇10
计生的必要性, 对中国来说, 已是常识了。中国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半, 人均GDP相差十倍。中国人均GDP要赶上美国, 依靠现有的经济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人口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 经济总量要超过发达国家的总和, 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实施计生以来中国少生了四亿人, 粮食基本自给, 食油和油料基本靠进口。如果再增加四亿人, 中国就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 最大石油进口国, 再加上其他资源的短缺, 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 严重的就业压力, 中国将处处受制于人。
其次, 中国土地承载人口的能力真是深不可测吗?土地承载人口应有余地, 不能达到或超过当时科技经济水平的极限。比如:江苏10万平方公里土地, 7 000多万人口, 用地何止达到极限。四川盆地丘陵土地不算好, 人均只有几分地。西藏高原4 500米以下的土地只占27%。陇东、陇南、西海固、昭通等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都承载了大量人口。云、贵、桂的石山过度开发, 成为难以治理的石漠化地区。从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最近的彝良地震可以看出, 这种高山峡谷地区人口密度如此之高, 灾情之重就不难想象了。大量人口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生存。新疆绿洲人口密度已堪比江南。中央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逐步进行再移民, 用心可谓良苦。
2000年中国城市人口已达4亿, 但经济总量还不及人口不足6 000万的意大利。学术界一致认为中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明显是搬用外国理论, 不顾及少数特殊国家 (中、印、孟等) 庞大的农村过剩人口的实情。河南城市人口有4 000万 (城市化率40%) 。在欧洲像河南那么大的地方最多也就是4 000万人口, 按此标准, 等于河南全部人口都在城里了。现在我国城市化率已达51.3%的城市人口已是美国人口的两倍, 经济总量却只有美国的1/2 (中国还是唯一与美国缩短经济差距的国家) 。这说明我国经济处于世界低端。我们大多数人创造的价值偏低, 很多人在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很小, 生产很少, 购买很少, 最穷和次穷的2/5人口约5.3亿人, 他们大都被教育边缘化, 在如此庞大的人群中很难出高精尖人才, 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对国家也是极大的损失。我国的贫困线2008年为年收入1 300元, 全国贫困人口从4 000万增至8 000万。2011年11月30日调为年收入2 300元, 全国贫困人口从2 688万增至1.28亿。此收入比标准相当一天一美元。假如调为一天两美元, 贫困人口将增至两亿以上, 年收入也不过4 500元, 不及一些学者一次讲演收入的一半。
劳动密集产业优势终将过去, 作为出人才的深厚基础始终存在。图书馆事业作为教育和出人才的战略产业,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的后辈要成为有用的人, 都必须经由图书馆广泛阅读。
众所周知, 国家的优势取决于人才的优势。中国现代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以及创新能力。中国目前科技人员数量世界第一, 科技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事实上, 我们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没有韩、日、法、德、英等人口少的国家多。我们的设想是:第一步高素质人才要超过英、法、德、日等二线国家, 达到他们的创新能力;第二步以四倍半的人口, 培养出美国那样多的高素质人才, 具备同等的创新能力。
中国因长期经济落后, 科学技术不发达, 造成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在战争中打不过人口少的国家。
改变一个人、一个民族应该从小开始。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和壮大图书馆事业。教育改革应率先在特困地区的县市进行, 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重新给学生插上幻想的翅膀。从小学就开始用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来赶超教育先进地区, 建立学校 (区) 图书馆, 县图书馆积极配合, 服务到班级到个人。其次, 各地图书馆的服务要关心全国5 800万留守儿童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约3 000万) 。他们没有进过城里的各种特长班, 也没有进过假期的各种复习班。应有图书馆推荐书籍, 服务上门, 指导如何阅读, 着重培养兴趣, 培养自主自觉阅读。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应广招优秀本科生做志愿者经短期培训到特困连片地区、边远地区、中部教育落后地区任教一年。并且要年年持续, 可迅速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水平, 并从中发现热心教育的青年人才。仿效美国为这些地区图书馆招收志愿者, 比如退休的高中级知识分子, 专门去做留守儿童的工作, 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学生的工作。国家只花少量的交通、生活补贴, 就可大幅度提高学生素质。
中小学图书馆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动力, 自觉自主阅读, 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发现问题和寻找答案, 当然也包括修身养性的阅读。高中除寻求解答问题, 还要培养研究能力, 以便与大学衔接。研究性大学图书馆在低年级时主要引导学生阅读参考书, 培养自学能力, 以后也应逐步引导他们的研究能力, 即从已知探求未知。选送合格学生去从事研发活动。非研究性大学图书馆应打好学生自学的基础, 培养目的主要是实际工作能力, 但其优秀者可通过自学、进修转向研发, 切忌滥竽充数。
目前, 我们不少图书馆基本上是等人上门。在各国图书馆中, 美国各级图书馆最讲实用和实效。200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借出书籍25.86亿册, 美国2010年公共图书馆借出书籍28.84亿册, 我国公共图书馆要借出130亿册才达到美国水平。美国公共图书馆实行的是读者至上、服务至上的原则。“美国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借书还书的地方, 而且是技术培训中心, 学生学习辅导中心, 就业援助中心, 社区服务中心, 信息咨询中心, 还是会务中心”。不要将图书馆搞成政绩工程, 弄得像宫殿一样。应广建分馆, 步行20分钟就有借书还书的地方和阅览室;其次, 逐步加大对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郑州市有10多万) 的学习辅导, 免费培训电脑, 免费培训外语, 关心他们的成长;第三, 基层学校和地方基层图书馆逐步开展咨询活动, 开始可主要对学生, 以后逐步扩大到社会。
总量与结构 篇11
一、经济总量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分析
经济总量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来衡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一直在攀升,由1978年的11970.81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增长了16.5倍;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6年的11759元,增长了33.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06年的3587元,增长了25.8倍;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拉大,1978年为2.57倍,1985年曾一度降低到1.86倍,后一直拉大,至2006年高达3.28倍。可见,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收入差距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总量与居民收入收入差距之间密切程度到底有多大,可以通过相关系数来进行测定。相关系数一般用r表示。r为正,表示正相关;r为负,表示负相关;r越接近-1或+1,说明相关系数越密切,反之,越接近于0,说明相关系数越弱。
假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y,国内生产总值(GDP)为x,其相关系数计算表和计算结果如下: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相关系数为0.8688,说明GDP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有高度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二、经济总量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回归分析
通过对上表资料的观察和分析,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其表达形式为:
式中: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估计值;表示GDP的估计值;a表示没有GDP的影响时,其他因素对的平均影响;b表示GDP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均变动值。
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平均为2.1957倍;当GDP增加一百万元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平均扩大0.000005949倍。
三、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可见,经济总量GDP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尽管定量分析的结果显示GDP的变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微乎其微,在追究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历史根源时可以不予考虑,但从客观实际情况来看,经济的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影响是存在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是肯定的,必须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之一
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存在。过去形成的 “城市办工业,农村搞农业”和“市民住城镇、农民不进城” 的二元经济结构,使我国城市和农村分割、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人口比例不协调,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充分就业,农业经营规模小、比较利益低、投入少,广大农村在生产、投资、收入、交通、住房、医疗卫生、通讯、生活环境、消费、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等方面还比较落后,农民的收入普遍较低,致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存在。
二是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加明显。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结构单一,在城市主要成员是工人、知识分子,在农村主要是农民,虽然各种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存在,但由于总体收入水平很低,城乡居民差距显得不是很大。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城乡居民所处的地域、行业不同,掌握现代知识、创新能力不同,经济形式、分配形式、就业方式等多元化,城市和农村社会成员急剧分化,财富不断向少数人集中,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更加明显。
三是经济制度不完善加深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长期以来,由于收入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等不完善,国家在收入分配、户口、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明显倾向于城市,提高了城市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而与此同时,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民家庭经营很难形成规模效益,农业生产的比较收益较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加深。
四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在过去的发展中过于注重经济上量的积累,强调GDP的单纯增长,对于社会发展兼顾不够,造成“一头重、一头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和谐现象。如城市就业问题依然严峻、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农民子女上学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城乡居民福利保障不平衡,部分农村居民生活仍然困难,还存在着大量的贫困人口。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势必制约经济的发展
可能进一步加大城乡经济差距。目前我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由传统的城乡二元逐步走向多元化,城乡分割和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本是一个可喜的现象,然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拉大,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财富集中在城市少数富裕人手中,引人关注的农村和社会弱势群体由于人力资本、经济资本、信息资本乃至体制资本的局限,逐步失利。我们看到的是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繁荣,经济越来越发达,而与之相对比的是,广大农村人口老龄化,留守妇女、儿童增多,大量土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农业增收难,农村经济发展迟缓。
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环境。个人收入分配是各社会成员经济利益分配的最终体现,具有很强的社会敏感性。收入分配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社会成员的社会心态的平和程度、社会关系的协调程度和社会形势的稳定程度。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必然引导人们把精力、时间和智慧放在追逐个人财富和如何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忽视社会财富的创造,做出危害他人、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事情来,从而破坏社会成员之间的团结和合作,引发社会矛盾,继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经济和谐发展造成冲击。
可能不利于调动城乡居民的积极性。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地,而农村居民又是城市颇受欢迎的廉价劳动力。由于长期实行的严格限制人口的户籍制度,造成农村居民无法通过迁移的办法长期居住城市或分享城市经济增长的成果。目前尽管户籍制度有所放开,但由于地理上的隔离、当地政治生活的基本权利和福利的短缺、城市生活的排斥,农村居民在经济上仍然处于劣势,在与城市居民的博弈中仍然处于不利地位。毫无疑问,这种差距对大部分农村居民,尤其是农村移民来说是不公平的,会使一些人产生“相对剥夺感”和“自卑”、“仇富”、“报复”心理,滋生城乡居民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影响和谐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我们要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客观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发展城乡和谐经济放在突出的地位,逐步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
污水达标排放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篇12
浓度控制是指以控制污染源排放口排出污染物的浓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内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1]。污染源达标排放属于浓度控制范畴;污染物总量控制属于总量控制范畴。2000年之前我国的“排污收费”、“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价”等都是以浓度排放标准为主要评价标准, 2000年以后, 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后, 环境管理是以浓度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为评价标准的, 并且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减少[2]。对于存在环保欠账的机械行业某老企业来说, 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要求给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对于污水国控企业而言,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2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内涵
2.1 有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环境保护责任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并从各个方面着手保护环境。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 理应承担起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这一责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产品绿色化, 二是保护和治理环境。而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 排放水污染物, 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这也是为企业进行污水治理工作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 企业对污水进行治理, 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是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
2.2 有助于企业防范环境法律风险
国家在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超过水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法律责任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上级部门和母公司也将水重点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 (COD) 和氨氮排放总量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对企业违法排放污染物的, 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处罚外, 还规定了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 责令停业、关闭。水污染防治法也对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处罚进行了明确规定。另外, 省环保厅总量办对企业COD、氨氮总量指标也进行了核定, 同时企业的上级母公司也下达COD、氨氮指标绩效考核规定。如果企业污水超标排放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将面临环境处罚和绩效考核的风险, 所以为规避这一风险企业必须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和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3 水污染源现状
3.1 水污染源概况
据调查, 机械行业某企业2010年生产生活用新鲜水量270万t左右, 排放污水约200万t。主要水污染源包括机械加工车间产生的的废乳化液, 油漆喷涂线产生的油漆污水, 锅炉冲渣污水, 探伤产生的的废磁悬液污水, 洗浴产生的生活污水等。主要污染物有COD、石油类、悬浮物、氨氮等。
公司有两个污水处理站, 都是采用集中处理方式进行水污染防治。需要把污水集中收集后运送到处理站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
3.2 水污染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污水总排放口石油类、悬浮物、氨氮、pH值能够达标排放, 但COD偶有超标排放现象, 最高浓度达314.6mg/L, 标准值为150mg/L。
3.2.1 部分水污染源没有进行治理, 不能保证COD达标排放
企业无第一类污染物。影响COD浓度的主要污水有乳化液污水、油漆污水、磁悬液污水和生活污水, 具体污水情况如表1。生活污水每年排放量30万t左右, COD浓度超过排放标准, 没有进行治理。其余各类污水水量虽少但COD浓度高, 其中乳化液污水收集后运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油漆污水、废磁悬液、生活污水直接排入下水管网。
3.2.2 污水总排放口无污水处理设施, 不能保证COD稳定达标排放
由于污水最终要汇集到总排放口的特殊性, 总排放口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使污水总排放口COD偶有超标排放的现象。
按照COD控制指标要求, 污水总排放口COD浓度应低于标准值150mg/L才能完成总量要求, 低于的数量取决于污水排放量, 对于污水总排放口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的厂区而言是有难度的。
4 对策与建议
企业为确保污水达标排放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满足政府和行业环保要求避免环境法律风险[3], 考虑了环保历史欠账, 采取措施予以应对, 主要对策措施是对污水实施过程控制, 研究中水回用系统[4]。
4.1 积极实施节水项目以减少用水总量, 使新鲜水量逐年降低
企业对没有循环利用的冷却水实施循环利用;对已经循环的冷却水实施内循环系统替代外循环系统;对宅区和厂区供热系统实施改造, 取消燃煤锅炉, 减少了除渣及除尘系统用水和系统补水等等。最终使得新鲜水量逐年降低。
4.2 对所有除生活污水以外的重度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
企业与高校合作, 对油漆污水、磁悬液污水进行科研攻关, 也实现了收集处理达标后排放。2011~2015年累计处理重度污染废水1243.48t, 如表2。其中2014年处理水量390.05t与2010年调查出的重度污染废水412t仅差5%。至此, 除生活污水以外的影响COD浓度的乳化液污水、油漆污水、废磁悬液污水等重度污水都得到了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t
4.3 在污水总排放口安装重点水污染物COD和氨氮在线监测设备
企业将在线监测设备相关运维工作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企业管理, 保证了在线监测设备的有效运行。在线监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 COD和氨氮浓度一直在指标控制范围内。由于取水系统受冬季燃煤采暖锅炉冲渣污水携带炉渣进入下水管网的影响, 影响污水悬浮物浓度, 在取暖期间出现了取水泵抽不上水的情况, 导致在线监测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燃煤采暖锅炉取消以后, 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 也降低了悬浮物排放浓度。
通过以上三项措施的实施, 企业实现了污水达标排放, 重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并呈递减趋势。2011~2015年有关重点水污染物总量和浓度指标完成情况如表3。
5 结语
从表3可以看出, 企业产品产量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 新鲜水用量都逐年降低[5], 重点水污染物COD和氨氮达标排放, 且排放总量也呈递减趋势, 有效降低了环境法律风险。但由于新鲜水用量的减少会导致污水总排放量的减少,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污染物的浓度。从长远考虑, 需要对中水进行治理回用才能保持污水长期稳定达标排放。企业已完成了中水回用系统的可行性研究, 以期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和水污染物“零”排放。
参考文献
[1]冯金鹏, 吴洪寿, 赵帆;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回顾、现状及发展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4, 2 (1) :45~47.
[2]张秋根, 魏立安, 何钱昌;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分析[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7 (1) :14~17.
[3]房春生, 王菊, 刘林, 等.城市污水处理厂项目的总量控制问题初探[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上卷)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7.
[4]丁爱红;总量控制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环境, 2002 (4) :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