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运动员

2024-06-06

中学生运动员(共12篇)

中学生运动员 篇1

发展中学生跳远的力量素质,不仅能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健康,提高身体的强壮程度,使身体更加结实,匀称,健美。还有利于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和技能,减少运动损伤,提高中枢神经肌肉系统的功能活动和积极影响其他机体器官功能系统。要抓住中学运动员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发展和改善中学生运动员上肢、下肢、胸背和腰腹肌肉力量,促使学生运动员的身体均衡发展。

力量素质是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力量能力对人体有重要的影响,是人体运动的最基本能力,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系统的有组织的力量训练能全面、和谐地发展人体素质,培养和改善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竞技能力。

一、力量的表现形式

按身体运动是肌肉克服阻力的表现形式,人体的力量种类可以分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种类型。最大力量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神经肌肉系统的意志收缩对抗外力的一种力,多用于举重、田径投掷、体操等项目;快速力量是神经肌肉系统以最快的速度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当发挥快速力量时间超过150毫秒时,最大力量起作用,多用于举重、跳跃、球类等。力量耐力是机体长时间承担负荷对抗疲劳的能力,多用于中长跑、公路自行车、足球等项目。

二、力量练习的手段

发展最大力量的手段主要是负重练习,其效果好坏决定于负荷强度、重复次数与组数、练习持续的时间与间歇时间。负荷强度以本人最大负重量的65%~95%为宜,练习次数与组数以(3~10)次×(5~8)组为宜。持续时间以2秒完成一个练习动作为好,每组间休息2~3分钟的练习手段是负重或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方法。不负重的练习以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方法有:深蹲跳、立定跳、蛙跳、多级跳、单足跳、跨步跳及跑跳练习等。发展力量耐力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负一定重量或不负重的极限重复练习和循环练习。

三、力量练习的方法

(一)肩负杠铃半蹲起

练习方法:肩负杠铃半蹲,大小腿成145°左右,双腿慢慢蹬起成直立。进行克制性和退让性交替练习。

练习要求:蹬伸的速度力求快,下蹲时要缓慢。

(二)负杠铃半蹲跳

练习方法:肩负杠铃屈膝半蹲准备,前脚掌快速用力蹬伸,脚跟离地,连续向上跳起。

练习要求:向上要快速,越快越好,下蹲准备时要缓慢。

(三)负重全蹲起

练习方法:肩负杠铃全蹲,两腿蹬伸成直立,快速完成动作,两腿屈膝下蹲,缓慢完成准备姿势。

练习要求:重量要逐渐加大,组数和次数逐渐减少。上体始终保持正直状态。

(四)全蹲提铃翻起

练习方法:双手握杠铃半蹲,两腿蹬地快起,同时屈肘翻手腕将杠铃翻至锁骨位置。

练习要求:掌握用力的次序和翻腕的时机,动作要协调快速,体现爆发力。

(五)负杠铃体侧屈及转体

练习方法:两脚自然开立略与肩同宽,肩负杠铃,两手紧握杠铃,上体向左右侧屈各一次,上体还原后再向左右转体各一次。

练习要求:杠铃重量要适当,不要太重,练习速度不要过快太猛,不然容易使身体受伤。

(六)抓举

练习方法:两手宽握杠铃,两腿屈膝站立,两臂屈肘提铃至最大限度,两腿蹬地,两臂直臂抓起杠铃成直立位置。

练习要求:上下肢配合协调,用力连贯,一气呵成。

(七)前后分腿跳

练习方法:在地面上画一个直径为3 0厘米的圆圈,练习者站在圈后向前—向后一向左一向右连续跳起。

练习要求:前脚掌蹬地与落地,动作连贯,身体配合协调一致。

(八)跨步跳

练习方法:在篮球场上从底线原地开始,连续跨步跳越过中线和底线。

练习要求:蹬地要快速积极有力,主动着地,每次记下过中线和底线的步数跟下次作比较。

(九)台阶跑跳

练习方法:利用看台、楼梯等自然条件,做单足跳或双足跳以及跑台阶练习。

练习要求:全身协调有力,动作连贯,神态自然。

(十)跳栏架

练习方法:两腿屈膝站立,两臂前摆,两脚蹬地屈膝跳越过栏架。

练习要求:栏架的高度和个数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条件而定,栏间距要适宜,练习者要向前上方跳起。当练习熟练时也可以每次跳两个栏架或练习单脚跳越栏架的动作。

四、中学生跳远运动员力量练习的注意事项

第一,在发展力量素质的过程中,一方面应使四肢、腰、腹、背、臀等部位的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得到锻炼,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达到协调平衡发展。应该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

第二,练习时要使肌肉充分拉长和收缩,练习后要做好肌肉放松练习。每次练习时,应该使肌肉先充分伸展拉长,而后再收缩,动作幅度要大,因为肌纤维被拉长后可以加大收缩的力量,同时又可保持肌肉良好的弹性和收缩速度。练习后由于肌肉充血,所以要充分放松工作肌肉。

第三,练习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加强保护措施。中学生做力量练习时,老师一定要在场保护和帮助,要求学生要全神贯注,注意安全,学好保护,防止因技术动作不规范或粗心大意不认真而发生伤害事故。

第四,力量练习要系统科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中学生跳远运动员的力量练习要科学安排,由轻到重,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盲目追求量大或者练习的组数多,一定要遵循运动规律和人体发展规律。另外,中学生跳远运动员的力量练习要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做静力性练习。

中学生运动员 篇2

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耐力训练研究

摘 要: 力量耐力是既有力量又有耐力的综合性素质,它是在静力性或动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而又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运动能力。力量耐力是决定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重要体能要素之一,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基础。本文作者运用实验法,探索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丰富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手段,为提高中学生中长跑运动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中学生 中长跑运动员 力量耐力 训练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田径队中长跑组男女学生共10人,平均年龄17岁,平均训练年限3.5年。

1.2研究方法

根据运动员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最后依据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分析总结。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试验结果

我对我校田径队中长跑组10名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力量耐力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03—2008年期间所训练的10名运动员中4人6项达到二级运动员标准,6人13项达到三级运动员标准。(见表1)

表1 2003—2008年10名运动员运动会成绩一览表

2.2力量耐力训练所采用的方法

笔者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了以力量耐力为核心,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提高专项成绩为目标的总体训练计划,把力量耐力训练始终贯穿在运动员的整个训练过程中。

2.2.1采用松软沙地长时间慢跑或快走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增强运动员踝关节和膝关节的力量,预防运动损伤,而且是一种全面发展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和增强肌肉力量的良好方法,由于运动员在松软的沙地上运动速率较低,如果持续一定时间的负荷刺激就能够使运动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全身肌肉在工作时同时达到“力竭”负荷,这样的训练效果是一般运动训练手段所不容易达到的。在训练的准备期和冬训期,每周安排1—2次沙滩跑,每次1—1.5小时,实践证明,经常进行这种训练的运动员很少出现踝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而且他们的心肺功能和力量耐力增长都较为显著。

2.2.2负重跑

这种训练方法适合有一定训练水平的运动员,负重的重量以运动员能够合理完成不负重时的技术动作和节奏为标准,主要是靠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练习距离来加强训练效果,一般采用自制沙背心负重,这种方法既不影响运动节奏,又可以自我调节重量,练习距离一般在3000—5000米,时间40—60分钟。对于初级训练者,要注意不要盲目负重,练习次数不宜过频,每周练习1次即可,否则会破坏原来形成的运动节奏和导致肌体损伤。

2.2.3器械练习(杠铃负重)

(1)负重蹬台阶(单腿),4组,每组8—12次,体重比例为40%;(2)半蹲起,5组,每组12次,体重比例为80%—110%;(3)全蹲起,5组,每组12次,体重比例为95%—120%;(4)提踵练习,4组,每组12—20次,体重比例为100%—120%;(5)屈臂举和前上举,4组.每组10—20次,接近最大力量;(6)卧推,4组,每组12次,体重比例为60%;(7)弓箭步跳,4组,每组30次体重比例为60%。进行以上练习时,运动员每做完一组练习后都要做由慢到快的加速跑和放松活动,每组的间歇时间控制在30—90s,练习时的动作频率要接近自身的极限频率。

2.2.4克服自身重力练习

500—800米的跨步跳;100—150米单脚跳;80—100米上坡高抬腿跑;跑楼梯;跳台阶;蛙跳和俯卧撑等。这种训练方法简便,但是对运动员身体要求较高,训练过程中要注意膝、踝关节有损伤时不要进行跳的练习,以免加重损伤。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规范,不要有停顿、间歇,要连续完成。组与组之间的间歇时间要尽量缩短。

2.2.5综合循环练习

运用多种练习方法与多种器材,进行身体多个部位力量耐力的组合练习,安排训练时要求各项训练内容衔接紧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完成动作的时间,由于综合循环训练强度较大,因此在设计练习内容时要对运动员进行异质分组,对于训练水平较低的队员,要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我常采用的综合循环训练手段为:杠铃挺举(小重量)30次 50米跨步跳往返 50次仰卧起坐或仰卧举腿 30米蛙跳往返 背肌练习50次 杠铃深蹲(小重量)30次 50米单脚跳往返,每次完成4—5组。

3.结论与建议

3.1力量耐力训练是整个中长跑训练计划的核心,应贯穿在全年的训练过程中。

3.2青少年运动员由于年龄的不同,力量耐力训练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要注意按年龄分组。3.3运动员在准备期和冬训期可安排较多次数的力量耐力训练,每周安排2—3次。在比赛准备期,每周安排1—2次力量耐力训练。

3.4中跑运动员可较多采用大量的长距离跳跃练习和较大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耐力,长跑运动员可采用上坡跑和负重跑及较小的负重练习来发展力量耐力。

3.5系统的力量耐力训练,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运动损伤,而且与训练强度的效果和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3.6力量耐力的训练必须结合专项技术训练的特点来进行。

参考文献:

中学生运动员 篇3

【关键词】中学生;400m;赛前训练

前言

赛前训练是指赛前6-8周的训练,其目的就是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所以,赛前训练安排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是赛前训练有效进行的基础,而运动员的主客观反应可以帮助教练员评判他们对训练内容的承受程度,以顺利实施训练计划。笔者结合中学体育教学实践,就中学生400m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进行研究,以寻求适合中学生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安排,利于他们发挥水平,赛出成绩。这对于体育特长生的运动生涯和求学深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校2001年至2011年从事400m训练的男女运动员,共计23人。其中国家一级运动员3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6人,4人接近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

2.研究方法:①查阅资料。包括与400m训练相关的文献资料和本校历年400m训练的档案资料;②调查与交谈。与运动员的交流、沟通,并及时反馈到训练过程中;③生化指标检测与数据分析。由江阴市第一人民医院定期检测运动员的生化指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1.赛前训练时间的确定

目前,关于专业高水平400m运动员的研究表明,赛前训练时间常定为8周。有采用逐渐增加量和强度,直至赛前一周左右调整的训练方法;也有采用逐渐增加量和强度,直至四周左右降量降强度,最后一周调整的方法。

400米是一项缺氧运动项目,根据美国学者格拉德罗等的研究,其能量来源于:①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占30%—35%;②无氧糖酵解过程产生的ATP占55%—60%;③有氧代谢过程产生的ATP占5%—10%。可见,大多数能量来自无氧酵解,这可从400m比赛后,机体发生明显的酸中毒现象得到证实。由于400米跑项目训练的运动强度大,容易产生乳酸堆积,因此对运动员有氧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文献资料显示:当女子400m成绩在50″左右时,其无氧供能和有氧供能的比例为6:1。本研究对象中,男子400m平均成绩为51″19,女子平均为1′03″46,没有研究表明,男子50″左右的成绩及女子1′左右的成绩和以上研究有区别。

与专业高水平的运动员相比,中学生运动员因比赛周期较短,年周期的运动量较小,学习任务繁重,所以其赛前训练的时间安排应既能在比赛中出成绩,又有利于疲劳恢复。笔者认为中学生400m运动员赛前训练时间应是8周。

2.赛前训练时间安排的研究

(1)方式1:前8周逐渐增加强度和训练量,最后一周调整

这是笔者初涉400m训练时的方法。在与运动员的沟通中,发现容易产生疲劳,特别是最后几周的训练,运动员明显出现疲态,精神不易集中,训练强度上不去。比赛成绩与预计的有差距,甚至不理想。运动员没有出现超量恢复的理想表现。

(2)方式2:前4周逐步增加强度和训练量至最大,后三周保持最大训练强度和量,最后一周调整

训练表明,前4周的逐步加量和增强度是可实现的,但要保持最大强度和量三周是较困难的,大多运动员不能承受,以至在比赛中感觉肌肉紧张,最后100m非常吃力。成绩平平,没达到预期效果。从运动员肌肉紧张的结果推测,可能是调整时间不够,因此,在以后的训练中作了调整,恢复时间加长到一周半,但从运动成绩看,与预期相差不多。

(3)方式3:前四周逐步增加强度和量至最大,随后开始逐步减量和降低强度,最后一周调整

在该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进行了基础心率和生化指标的监控。

①基础心率的监测(见表1)。基础心率是衡量人心肺功能的一个指标,也是教练员判断疲劳的基本依据。从心率变化的趋向看,竞技状态越来越好。表中基础心率是每天清晨起床后测得的每周的平均数。

表1:基础心率的变化情况(单位:跳/分)

②血尿素氮的监测(见表2)。血尿素氮能评定运动员的负荷量。若一次大运动量训练后,血尿素超过8mmol/L,说明负荷过大。若在训练次日晨测定血尿素浓度,可评定恢复情况。值低,表示恢复适宜,身体机能良好。次日或第三日仍超过正常水平,表明机体对负荷不适应,机能状态较差。表中对照值是前一周测得的数据。表中虽有少数超负荷数据,但整体趋势还是能适应训练的,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是良好的。

表2:血尿素氮的监测结果(单位:mmol/L)

③尿蛋白的监测(见表3)。尿蛋白常用以评定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在运动员承受大运动量训练后,运动员身体不适应,尿蛋白增加,继续坚持一个阶段,在强度相同的训练中,尿蛋白的量又逐渐减少,这是身体对运动量的适应性反应。若尿蛋白量只增不减,则疲劳加剧,机能下降。表中显示,随着运动员对训练的适应及运动量的逐步减少,尿蛋白含量逐步趋于较低的含量,这表明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

表3:尿蛋白的监测结果(单位:g/L)

④安静时血红蛋白值的监测(见表4)。中跑运动员血红蛋白的理想值为男队员145—172g/L,女队员136—164g/L。持续的激烈运动后或运动员机能状态较差时,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当运动员机能状态良好,身体对运动负荷适应时,血红蛋白值较高。常用晨安静时血红蛋白值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此外,血红蛋白值也反映运动员营养和健康状态的基本指标。

表4:安静时血红蛋白值的监测结果(g/L)

表4中是赛前训练期最后五周,每周一次测得的HB值。对照值是大量大强度超负荷训练后测得的HB值,所以较低。表4显示,各队员的HB值指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第五周是过渡周,有了前期的铺垫,运动员的适应,再加上适量的降低了训练量,因此指标略高于对照值,说明机体适应恢复良好;第六周继续降量降强度,HB值又有升高,第七周中量大强度训练,HB值都处在一个比较高的状态;第八周进行恢复,做一些适量的运动,HB值维持稳定的高值,达到了超量恢复的预期目标。

3.比赛成绩的分析

经筛选,笔者采用方式3作为中学生400m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方式,现就其中四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见表5)作一比较和分析。其中训练成绩是手计时,以往成绩和比赛成绩均为电计时。从比赛成绩和以往以及预计成绩的比较看,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信心,状态和结果都是让人满意的。这和生化指标的监测结果是一致的。与同年龄组的其他学校的运动员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本校运动员的成绩提高较快。

表5:四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比较

结语

1.中学生400m运动员的赛前训练时间以8周较合适。

2.中学生400m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增加和降低应循序渐进,尤其是强度的增减。

3.中学生400m运动员的赛前训练,先逐步增加负荷,达到最高负荷后逐步降量降强度的方式是比较合适的。但应注意,调整前一周的强度应保持比较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锡让 等.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

[2]茅鹏.满负荷与大运动量[J].体育与科学,1995(6)

[3]茅鹏.成绩水平决定于训练结构[J].体育与科学,1996(4)

中学生运动员 篇4

一、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战术意识的重要性

(一)战术意识的作用

在篮球运动中,战术意识被看成是 比赛的灵 魂,篮球运动的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多年实战经验的精华,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和智力水平都是影响战术意识的重要因素。战术意识是运动员经过长期对战术的实施逐渐形成的,非自然而成,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战术意识的最佳时期。

(二)篮球运动的特点

篮球运动比赛节奏较快,要求队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局势的分析和判断,并作出正确合理的动作,这些都要求中学生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战术意识,在激烈的对抗和复杂的变化中,避免强攻或硬抗。只有在良好的战术意识影响下,队员才能通过对场上局势的判断做出正确的应对。

(三)中学生的阶段特点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有能力去理解有关战术意识的概念。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他们对篮球运动中出现的瞬息万变的局势,会产生疑惑,这正是他们形成良好战术意识的重要时期。教练员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利用中学生运动员的强烈求知欲,加以正确引导,使他们能 够在运用 中强化对 战术意识 的认识,学会适应比赛节奏,自我调整。

二、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方法

(一)培养基础性战术意识

培养基础性的战术意识,就要在日常的技术训练中,逐渐将战术意识渗透到教学里,这也是培养中学生战术意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持球进攻时,要让学生根据防守队员的情况,选择继续进攻还是分球,锻炼学生的临场判断能力,使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条件反射。

(二)培养集体意识

篮球运动是集体项目,要想取得比 赛的胜利,必须要依靠全体队员的协同作战。所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在比赛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进攻中多跑动,努力为队员掩护,进攻无果要尽力拼抢篮板球,防守时要积极回防,避免对方发动快攻。

(三)培养个人意识

球队整体的战术意识是队员在长期的训练和比 赛中形成的默契体现,也是球队获得胜利的关键。球队整体战术意识是建立在队员个人意识的基础之上的,而个人的战术意识就要从提高技术动作的效果开始抓起,在训练和比赛中加强个人对场上局势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训练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方法

(一)战术意识对于比赛的意义

篮球比赛由于节奏较快,所以场上 局势瞬息 万变,球队要想取胜,就必须依赖队员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球队整体的战术意识。战术意识的好坏直接影响队员技战术水平的发挥,良好的战术意识,是球队整体对于战术的理解和执行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球队获胜的保障。

(二)加强对理论的运用

在训练和比赛中,教练员都扮演着 重要的角 色,虽然教练员不在场上,但教练员是球队的总指挥,教练员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对战术的讲解,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战术的目的。锻炼学生根据场上局势做出迅速判断,经过反复的练习,学生的战术意识就会明显加强,同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强化小范围配合训练

在篮球比赛中,一次成功的进攻或 防守,主要依靠的就是队员间小范围的配合,所以,在训练中,教练员要针对两人或三人之间的配合进行强化训练,对队员的跑位等技术动作做出详细的讲解,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动作,加深理解,有助于提高训练效果。

中学生运动员 篇5

篮球运动的迅猛发展,使得队伍与队伍之间的差距也愈来愈小,世界篮坛的发展格局就是比赛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罚球的次数不断增多,往往一场比赛最后的胜负决定在罚球线上。一场比赛每个队伍都有一二十次的罚篮机会。在如此激烈的比赛当中,罚球可以说是在比较容易的条件(既没有对手的阻碍与防守,又有足够的准备时间)下进行的,罚篮作为一种对侵害者的一种补偿方式,每一个队员没有理由不掌握好这一基本技术,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最习惯的正确的投篮方式,轻松为本队获得一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罚球在现代篮球比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影响罚篮命中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的科学分析,寻求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因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运动员对罚篮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对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罚篮命中率的不良心理状态

稳定的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发挥运动技能的前提,不良的心理状态严重影响运动员动作的规范性,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兴奋变为忧虑运动员在比赛中造成对方犯规获得罚篮机会,很自然的会欢欣鼓舞,产生出兴奋的良好心理状态,但随之而来的是考虑罚篮中与不中的问题,并产生对罚篮中否的忧虑,尤其在重大比赛的关键场次、比分接近、关系到比赛胜负的情况下,这种忧虑更为突出。随着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运动员表现出腿抖手颤、肌肉僵硬、呼吸急促以及本体感受器失调等,这种机体失控必然会破坏投篮动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罚篮的准确性与命中率。

2.从忧虑转为恐惧随着忧虑心情的加剧引发恐惧心理的产生。表现为运动员害怕站在罚篮线后罚篮,心慌意乱、呼吸不均、手足无措、动作僵硬失常,紧张焦虑。

3.因恐惧而失去自信心运动员由于害怕自己罚篮不重而影响比赛胜负,就越感到自己可能罚篮不中,完全丧失罚中篮的信心。就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动和发挥出自己的潜力,从而破坏了正确的动力定型,影响技术发挥。

4.形成罚篮命中率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罚篮。首先,运动员在罚篮训练中缺少相应的`心理训练,缺乏在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罚篮的心理体验,以至于承受不了强大的心理压力,反映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佳。其次,这次罚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的心理压力也有很大影响。如果这次罚篮关系着这场比赛的胜负,则运动员的心理压力达到极点,其不良心理活动也就极为明显;在比分接近,“罚中得分”的心理负担过重,精神太紧张,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在身体对抗中运动员情绪激奋,注意力集中在犯规队员的“过分动作”上,心理失衡,造成罚篮失误。同队队员造成的不稳定状态,打法不统一,对失误的埋怨,比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施加压力,喊叫、指责、训斥运动员等影响运动员心理调节能力从而影响罚篮的命中率。

二、培养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罚篮心理稳定性的对策

1.重复正确的感觉,建立意念与肌肉感觉的准确联系,有助于运动员形成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动作、检查动作、纠正动作的能力,从而提高罚篮命中率美国教练埃尔顿·普顿斯对念动训练效果作了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在记熟暗语与练习程序后进行训练,当念动训练产生“自动化”后,运动员在比赛中罚篮技术发挥非常稳定,同时还发现运动员对暗语掌握熟练程度与罚篮命中率成正比。可见,念动训练有助于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即那里正确的动力定型,可以培养运动员自制能力,消除紧张情绪,增强自信心,提高罚篮命中率。

2.掌握正确的罚篮技术动作,加强罚球基本功的训练在罚篮技术中站立姿势是关键性环节。运动员一般应站位于罚球线中央,使前脚和肩对准球篮,而且正好位于投篮手之下;另一脚位于非投篮收之下;站位稍后于前脚。身体重量均匀地落在两腿上,以保证肩关节灵活自由。拿球时手指自然分开,协调放松,具有良好的手感。球出手时,严格控制手指动作,食指使球适当后旋。球出手后,投篮手和手腕指向篮框。规范的投篮技术动作是获得较高命中率的前提。因此,必须掌握正确的罚篮动作,在平时的训练中通过大量的练习,找到属于自己的罚篮节奏,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3.目标设置训练目标设置直接关系到动机的方向和强度,正确、有效的目标可以集中人的心理能量,激发、引导和组织人的活动,推动和指导人的行为。对篮球罚球这种简单任务,明确的目标不仅有助于积极高效的行为,而且有助于结果评估,有助于定量化地检验是否达到了目标。

4.自我暗示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提高意志品质。如心里说:“我有最强的信心,然后罚球出手。”例如,NBA爵士队的卡尔·马龙就会在平时罚球训练和比赛中,在罚球之前会先在心里默念一遍,建立自我暗示,然后再进行罚篮。

当然,自信心的建立,首先来源于高标准、严要求的罚篮训练。只有平时刻苦训练,功夫到家,比赛时才能胸有成竹,满怀信心。

其次,必须明确罚篮的目的。罚篮时,运动员应树立“罚篮来之不易,自己要认真对待”的正确态度,把握住每一次罚篮的机会,要建立对自己对球队负责的态度。

5.模拟实战罚篮训练,强化稳定心理罚球训练必须结合比赛的实际进行。当某队员进行罚球时,教练员可有意识地组织队员用嘈杂的声音或是故意起哄的方法或播放一些观众起哄的录音带干扰罚球者,分散其注意力。采用这种方法能使训练更贴近比赛的环境,在有干扰的情况下罚球可使队员得到一定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和锻炼,提高其在比赛中的罚篮命中率。

6.集中注意力集中注意力是运动员对抗外界干扰的有效方法。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影响罚篮命中率的占75%至80%.所以,罚球的瞬间运动员将注意力全部投到罚篮动作或篮圈上时,便会对外界干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以保证罚篮技术水平的发挥。

7.加强体能训练,调节呼吸状态下,对保证罚篮命中率是非良好的体能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的基础没有好的体能也就没法正常完成罚篮的技术动作。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经常的将罚篮技术训练合理的安排在大强度技战术训练之间进行,并要求队员在4秒内,调整呼吸,稳定情绪,以准确、规范的罚篮技术完成罚篮练习。

三、小结与建议

1.现代篮球运动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相应的罚球规则随篮球运动不断完善,要始终重视这一最基本的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罚篮技术。

2.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与比赛胜负密切相关,关键的罚球有时候会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负。通过加强内线的攻击力可增加得到罚球的机会,罚球命中率的高低又使机会变成得分,使得内线攻击力更加强大。

3.在平时的罚球训练中,教练员应着重抓心理训练,并且要把技术训练和身体训练结合起来,这样能让运动员更全面,更具体的掌握这一技术。

中学生运动员 篇6

摘 要 本文选取就读高中的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作为研究对象,以上肢力量、腰腹力量、下肢力量体能素质指标作为主要的研究指标,对男女篮球运动员的体能素质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男运动员下肢和腰腹力量素质较为薄弱,女生整体力量素质水平均未达到良好水平;训练理念缺失、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器械缺乏成为制约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中学生 篮球运动员 力量素质

一、前言

随着国际篮球水平飞速发展,攻守对抗日益激烈,身体素质的训练越来越受到重视,力量素质在现代篮球比赛的激烈对抗中更显其重要性和优越性。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将沿着攻守全面兼顾、高度与速度结合、个体与群体统一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进一步证明篮球运动本质就是“对抗”。实战证明,我国男子优秀篮球运动员的与世界优秀篮球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力量素质水平差距较大,存在“对抗” 明显的脱节的现象,本文针对这一现象,重点探讨了中学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为篮球训练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就读高中的20名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测试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三、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现状

(一)男子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现状

1.上肢力量素质现状

通过测试得出,中学生篮球队男生的握力平均值为53.2kg,其中最高值为59.3kg,最低值为49.1kg;引体向上个数平均成绩约为12个,其中最高成绩为16,最低成绩为10;抛掷实心球距离平均成绩为11.4米,其中最远成绩为11.9米,最近成绩为11米。训练的具体内容:俯卧撑每次做4组,每组40个;抓举训练重量在10—30kg之间,每次训练做4组,每组10次;卧推训练重量30KG—50KG,每次做3组;每组10个,对墙传球每次做3组,每组100个。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男生中有42%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上肢力量,且有25%的人认为自己的上肢力量还需要增强。

2.腰腹力量素质现状

通过测试得出,男生的一分钟仰卧起坐平均成绩为65,其中最高成绩为71,最低成绩为59;泳式挺身平均成绩为12,其中最高成绩为17,最低成绩为9。训练的具体内容:仰卧起坐每次训练做3组,每组50个;仰卧举腿每次训练做3组,每组30个。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男生中有25%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腰腹力量,另有25%的人认为自己的腰腹力量还需要增强。

3.下肢力量素质现状

通过测试得出该,男生的30米跑男生平均成绩4秒2,其中最快成绩为3秒9,最慢成绩为4秒7;1000米跑男生平均成绩4分08,其中最快成绩为3分53,最慢成绩为4分30。训练的具体内容:杠铃全蹲训练由40KG到60KG逐渐递增,共做3组,每组10个;负重弓箭步跳训练为10kg及15kg,每次做4组,每组20个。通过调查还发现男生中有33%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下肢力量,另有50%的人认为自己的下肢力量还需要增强。

(二)女子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现状

1.上肢力量素质现状

通过测试得出,女生的握力平均值为21kg,其中最高值为25.4kg,最低值为17.6kg;一分钟俯卧撑个数平均成绩为21,其中最高成绩为29,最低成绩为15;抛掷实心球距离平均成绩为6.3米,其中最远成绩为7.2米,最近成绩为5.8米。训练的具体内容:俯卧撑每次做3组,每组20个;抓举训练重量在5—10kg之间,每次训练做3组,每组10次;对墙传球每次做3组,每组100个。调查发现女生中仅有12%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上肢力量,且有50%的人认为自己的上肢力量还需要增强。

2.腰腹力量素质现状

通过测试得出,女生的一分钟仰卧起坐平均成绩为56,其中最高成绩为62,最低成绩为50;泳式挺身平均成绩为8,其中最高成绩为10,最低成绩为6。训练的具体内容:仰卧起坐每次训练做3组,每组40个;仰卧举腿每次训练做3组,每组30个。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女生中有38%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腰腹力量,另有25%的人认为自己的腰腹力量还需要增强。

3.下肢力量素质现状

通过测试得出,女生的30米跑平均成绩4秒55,其中最快成绩为4秒2,最慢成绩为4秒9;800米跑平均成绩3分40,其中最快成绩为3分24,最慢成绩为4分12。训练的具体内容:杠铃全蹲训练由20KG到40KG逐渐递增,共做3组,每组5—10个;负重弓箭步跳训练为5kg及10kg,每次做3组,每组20个。同时,通过调查还发现女生中有25%的人比较满意自己的下肢力量,有25%的人认为自己的上肢力量还需要增强。

四、结论

(一)中学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现状整体来说不很理想。其中男生运动员上肢力量素质现状较好,但下肢和腰腹力量素质现状较为薄弱;而女生整体力量素质水平均未达到良好水平。

(二)中学篮球运动员在力量素质训练中不够认真,且女生对于训练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心理,教练员应向运动员说明篮球力量素质训练的重要性,正确引导运动员积极参与力量素质训练。

(三)中学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时间不足,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器械缺乏。学校加大对训练器械的投入,教练员加强自身专业知识,注重篮球训练中的力量素质训练,制定合理的年度训练计划。

参考文献:

[1] 徐世巍.浅谈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力量素质训练[J].体育世界·学术.2008(3):69-70.

[2] 刘咸祥.对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新审视[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3(27):77-80.

中学生运动员 篇7

一、股后肌群

股后肌群是指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的总称,是学生最易受伤的肌群。受伤的主要原因是股后肌群的肌肉力量远比大腿前面的股四头肌小,而且在训练中我们往往比较重视股四头肌的训练而忽视了股后肌群的训练,使它们之间失去正常平衡造成的。

训练方法:

(一)准备活动和放松时牵拉

要点:幅度由小到大,用力由弱到强,可同伴辅助。

(二)俯卧附胶皮带或沙绑腿收小腿

要点:随着力量的增加逐渐增大负荷,增阻与不增阻相结合,后期可计时计数。

(三)俯卧小腿加阻

要点:同伴抓其脚踝处,待其用力达最大时松手,数次后自己快速交替收小腿。

(四)俯卧跪起

要点:同伴压其膝关节处,屈髋抬体,手放头上或背后。

提示:股后肌群可用专门器械练习,现在训练的方法手段较少,需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二、踝关节

踝关节主要由外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胫腓韧带联合组成。其损伤以外侧副韧带受伤为主,受伤的原因主要是场地不平整,踝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协调性差,脚落地技术动作不正确。

训练方法:

(一)脚尖走

要点:髋、膝、踝充分伸展,脚尖方向要正,步幅小,由慢到快。

(二)提踵

要点:快提慢放,逐渐增加控制时间,可负重或单腿做。

(三)直腿跳

要点:脚踝落地瞬间要主动发力,重心起伏不能大,原地与行进间相结合,单腿与双腿相结合,负重与不负重相结合,与跳绳相结合,平地与斜面相结合(可用踏跳板,见下图)。

(四)台阶交换腿跳

要点:不屈髋,蹬伸充分,可轻负重。

(五)弓步提踵

要点:大腿不发力,可负重练习,逐渐增加控制时间。

(六)坐姿负重提踵

要点:快起慢放,逐渐增加控制时间,单腿做效果更佳。

提示:踝关节练习的方法手段比较多,应根据专项特点合理设计与安排。由于踝关节属小关节,易疲劳,因而一次课的训练量不能太大,不可过于集中,要少而多次。

三、髂腰肌

髂腰肌位于脊柱腰部两侧和骨盆内,由腰大肌和髂肌两部分组成,两肌在髂窝内合成一腱,受伤原因主要是热身不充分,肌力弱,大腿前摆过猛造成的。

训练方法:

(一)悬垂举腿

要点:开始时慢举慢放,幅度逐渐增大,熟练后可快举慢放,膝关节伸直,并腿做或两腿交替做。

(二)附胶皮带弓步前摆

要点:前摆速度要快,重心随之前移,支撑腿伸直,反复做,逐渐增加次数和负荷。

(三)仰卧附胶皮带直腿摆

要点:两腿交替练习,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

(四)仰卧附胶皮带高抬腿

要点:高抬大腿,两腿交替快速完成,成组做。逐渐增加次数和强度,可计时。

提示:髂腰肌对跑动中大腿快速前摆和高抬极为重要,可提高步频和步幅,应重视该肌群的训练。

运动伤害是运动员的大敌,作为教练员要创建良好的安全环境,

中学生运动员 篇8

在体育竞技运动的过程中, 无论是体力的分配还是技术, 战术的发挥, 都是在心理活动的调节和支配下进行的。许多有潜力的青少年运动员, 由于心理上的紧张, 情绪上的变化, 直接影响了技术水平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要培养出优秀运动员, 除了在选材, 严格体能, 技战术外, 一定要从小进行有目的的心理训练, 使不同个性的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机能的调节, 调节各级的心理机制, 克服胆怯、紧张情绪、增强自制力, 最终在比赛中始终保持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的良好竞技状态, 发挥出最佳水平[2]。因此, 学校对运动员进行长期和必要的心理训练, 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运动成绩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 有着积极的深远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保山市部分中学生篮球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及图书馆资源, 查阅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针对研究需要, 对保山市部分中学生篮球队员进行问卷调查, 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数据支撑。

1.2.3 逻辑分析法

对查阅和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保山市中学生篮球队员心理素质调查现状

2.1.1 心理承受的能力对篮球技战术水平发挥的重要性

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 同时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从某种意义上讲, 当代篮球比赛决定胜负的关键往往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能力[3]。

2.1.2 影响中学生篮球队员的主要心理因素分析

紧张是影响中学生篮球队员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适度的紧张有助于激发运动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其也会影响运动员的技战术发挥[3]。在问卷中有60%的人感到强烈的神经紧张, 情绪急燥而影响了发挥 (见表1) , 这就需要教练员调配使用时要区别对待。

2.1.3 身体状态

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信心来源。如果运动员在赛前感到自己身体不适, 伤病疼痛等会影响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影响其自信心, 影响技战术的发挥, 在访问中认为身体状态而影响技战术发挥的达到了62% (见表2) 。

2.2 保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存在的主要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保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由于平时缺乏必要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在比赛中频繁地出现种种失误, 表现为:比赛中运动员精神过度紧张, 导致技术变形, 动作迟缓, 从而造成失误;在比分落后时, 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造成的失误;在队友间配合出现失误时, 相互指责、埋怨、互相之间产生不信任心理;情绪波动大, 不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来进行比赛, 赛后又不能及时总结, 从而在心理上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甚至自暴自弃;而心理素质不稳定的表现影响其心理素质的因素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加以分析。

2.2.1 主观方面的因素

(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因素。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贯穿到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 也影响人的行为的外部表现, 不同的高级神经类型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2) 自信心的因素。自信心就是人对自我能力的客观估价, 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自信心, 可使运动员准确地分析场上复杂多变的情况, 分析对方的心理和情绪, 保持清醒的头脑, 以此占据比赛中主动权; (3) 适应能力因素。篮球运动员的适应能力, 有身体的适应能力和精神适应能力。这两方面的能力能否适应场上的变化, 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临场心理状态; (4) 情绪因素心理学认为, 情绪是由人类对于生理性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产生的态度体验。在竞赛中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不利因素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相当的影响作用。

2.2.2 客观方面的因素

(1) 比赛的客观条件、场地、时间、空间及观众的气氛所构成的环境因素, 都会对篮球运动员临场状态形成一定的压力, 运动员如不能较好的适应和自我调节, 就会影响技术的发挥。

(2) 运动员的自身身体素质,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多种多样的, 但主要的身体素质则是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四种, 每一种素质都有其各自的心理特点。

(3) 集体配合因素,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 队友间默契、流畅的配合, 必定会增强队员的自信心和队友间的信任感, 使运动员在场上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相反, 在连续出现配合失误后, 队员间就会互相指责和埋怨, 瓦解了集体的凝聚力, 在很大程度上对运动员的临场心理予以直接的破坏。

2.3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方法与手段

2.3.1 诱导兴趣, 培养个性

青少年早期的体育兴趣对其未来参与体育活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刚接触运动时, 他们的兴趣较狭窄, 不持久, 兴趣的中心尚未建立, 这就要求教师从多方面去培养和诱导学生热爱运动训练, 建立稳定的运动兴趣, 从而取得兴趣的最大效能。

2.3.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运动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原因, 只有明确目标, 才会有为目标而努力的行动。在所有的心理训练中, 动机的培养是首要的。当然,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教育, 是培养正确动机的主要方面[4]。在培养兴趣的同时, 要不断地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并为此制定出一个个为市区校争创成绩的小目标;使学生明确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应付出的努力, 并了解小目标的实现是大目标的必由之路。

2.3.3 重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由于篮球基本技、战术熟练掌握的复杂性和赛场的千变万化, 要使运动员从容对待, 注意品质作为一种心理特征, 就显得格外突出。在培养注意能力方面, 可采取如下措施:

(1) 通过“运球抱球”练习, 要求学生通过手的感觉控制球, 既熟悉球性, 有强化了有意注意能力的发展, 扩大了球场视野。

(2) 在训练中穿插各种信号、颜色指示动作, 进行不规则变化来培养学生的无意识注意。

(3) 要求学生对练习和比赛要有预见性。

(4) 选择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想象, 组织学生熟练各种情况的应付办法, 如进攻中以多打少, 等量攻防和以少打多的各种练习, 这样既熟练了技术又加强了学生的注意稳定性。

2.4 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学和训练中的运用

篮球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篮球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偏重对学生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而对学生心理训练特别是对学生进行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还很不普遍, 未受到应有的重视[5], 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队员在赛场上的发挥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员的心理素质, 比赛规模、对手的水平对队员的影响, 队员所承担的任务对其心理的压力以及队员心理的承受能力等心理因素已成为比赛胜负的根本原因。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队员往往渴望与强手竞争, 在比赛中敢于拼搏, 他们能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出色地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体育项目。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一般包括身体素质、基本技术、战术素养以及心理素质这四个方面, 在这四者中心理素质的训练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前三者是运动员心理素质提高的基础和前提, 心理素质的好坏则是前三者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和保证。一支球队、一名运动员, 除技、战术水平过硬外, 临场心理素质的高低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本人通过观看比赛, 查阅资料以及教学实况, 并简要分析了心理素质与自信心对篮球运动员竞赛场上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为运动员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能充分的认识自我从而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意志及自我调节能力, 克服运动竞赛中外界的干扰, 稳定情绪, 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对保山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了解到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技术、战术以及心理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摘要: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 篮球比赛越来越紧张激烈, 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 同时也要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美国著名学者格鲁波说:“现代篮球比赛的取胜, 对于高级运动员来说, 80%是心理因素, 20%是生物力学因素[1]。因此,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因素对比赛的作用, 在日常训练中把心理训练列为重点之一, 本文就本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 对其心理因素的培养进行分析, 旨在为提高我市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生,篮球,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刘兆厚, 王振涛, 张平.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极其培养[J].山东农业大学, 2005, 22 (2) :34-35.

[2]杨金荣.浅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临汾师范学校, 2001, 16 (2) :60-61.

[3]文云猛.中学篮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07, 22 (4) :88-89.

[4]孙明和, 张林先, 刘清安.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05, 20 (3) :63-65.

中学生运动员 篇9

排球是三大球之一, 在群众中的开展具有普遍性, 文章全面探讨中学生排球运动员接发球的训练, 把接发球分为基本技术和接发球配合技术两个部分进行阐述, 针对如何提高接发球的到位率、控制好接发球的力量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 以期为排球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淄博市第十中学、淄博市第十一中学和临淄区金山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各30 人, 共90 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文献, 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排球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为论文的分析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1.2.2 实地考察法

到中学去观察排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及手段, 提取经验和找出不足之处。

1.2.3 访谈法

对学校的排球教练和学校的排球老师进行访问和调查, 进行符合逻辑的分析、提炼和整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个人接发球技术的问题

在调查中, 有30%的中学生运动员是由于个人技术存在问题, 导致一传不到位或直接失误。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基本功不扎实, 手控制球的能力差, 预判能力差和脚步移动不到位, 对来球性能观察判断不清楚, 技术运用分化不清。 所以, 在个人技术的运用上要强调接球前加强预判, 可以为脚步移动创造有利的前提, 为合理取位, 对准来球提供良好条件。 加强接发球个人技术的强化训练, 强化接发球技术的几个重要环节和安排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训练手段, 从而提高个人接发球的技术。

2.2 整体配合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 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交代不清, 队员对自己位置的前后左右、交接部位、死角区域分工不明, 责任不清而造成接发球失误的占35%.所以接发球训练应该紧紧围绕比赛的实际情况, 树立为进攻服务的思想, 不管是2 人接发球阵型, 还是3 人及3 人以上接发球阵型, 都需要接发球队员之间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和相互保护。 接发球阵型可根据对方发球队员发球时的站位, 发出球的路线和性能作相应调整, 同时加强预判、相互提醒、及时补位、形成合力。 对于交叉部位应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呼应。 由于在比赛过程中往往出现突发事件, 临场变异性很大, 因此在训练中要注意尽职不越位、分工不分家。

一般由自由人承担大部分接发球的任务, 在训练中除了对自由人专门精雕细琢外, 其他接发球队员也要提高接发球的水平, 赛时集中注意力, 尽量减少防守漏洞, 以减轻自由人的压力。 在一些关键场次、关键比分时丢失接发球一传的队员, 有时往往正是自由人或接发球比较好的队员, 可见接发球训练有它的特殊性, 平时要多练、巧练, 关键是要提高队员适应场地和比赛的能力。

2.3 心理因素影响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 由于情绪发生变化导致接发球一传失误的占40%。 这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不适应, 如灯光、场地的大小、现场的氛围和比赛用球等, 使注意力难以集中, 脑子出现空白;此外, 对于重大比赛的思想压力大, 想赢怕输和担心失误, 一次失误后害怕再一次失误, 焦虑过重和不敢承担责任;或对训练态度懈怠无所谓, 不认真、责任感不强, 明知对手发来的球很“菜”, 自己准备也相对充足, 但是在击球的一刹那, 由于过于放松, 莫名其妙地反而垫不到位。

自由人关键比分丢失接发球一传大都是心理因素所致, 所以在接发球一传训练中, 不但要强化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 而且重视和改进心理训练的手段。 例如模拟比赛场景, 人为设置可能出现的困难, 是中学生运动员适应各种比赛的环境, 能经受复杂情况的考验。 在队员出现失误时, 帮助其分析情况, 查找原因和进行心理疏导。 可通过“深呼吸”回忆技术动作, 运用来回跑跳、欢呼等进行调节、调动自己的情绪、自我暗示、排除干扰, 最终是注意力集中, 情绪逐步达到稳定。

在训练时, 应根据每一次训练的任务和队员的个性特点, 对接发球提出具体的要求, 有的队员可以加压, 有的队员则应该减压, 应该注意因人而异。

3 接发球技术动作的分析与训练方法

3.1 接发球技术动作的分析

排球接发球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使人们对发球越来越重视, 高质量地发球可以破坏对方的一攻战术和有效地进攻, 不同质量的发球相对应的接发球技术动作也各不相同。 如果不能合理的运用接发球技术, 就会使接不同质量发球的难度增加导致失误, 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成功率和有效的进攻。 通过对淄博市第十中学、淄博市第十一中学和临淄区金山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的研究和观察发现, 现在中学生的接发球技术还存在着个人技术、移动、战术、配合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更有效地训练才能提高中学生接发球的技术。

3.2 训练方法

3.2.1 无球移动的训练方法

低姿势进行的前后移动练习。 练习时两手自然下垂, 手指接触地面, 后退时也要面对前方, 移动距离可逐渐加长。

在网下以低姿势做左右移动。 练习的重点是在进行转换方向的移动时, 以移动方向相反的脚为轴做两侧移动。

3.2.2 结合球的移动训练方法

第一, 两名队员发球, 有一名接发球队员进入场内, 要求发球队员一人发后区, 紧接着一人发前区, 使接发球队员快速移动起来, 接发球队员可根据球的性质选择位置。 发球队员要观察一传队员的位置, 找其防守的空当区域发球, 也可增加发球的难度达到练习一传的效果。接发球队员根据来球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位置, 也是提高一传成功率的重要练习方法。

第二, 两名队员发球, 有一名接发球队员进入场内, 要求发球队员一人发场地左边, 紧接着一人发场地的右边, 使接发球队员快速移动起来, 可发各种质量的球, 通过在快速移动中控制来球, 达到提到接发球队员的控制能力的目的。

第三, 教练站在高台上发各种质量的球, 由一名或两名队员接发球, 要求接大力量来球时, 尽量正面对准来球, 控制好起球的力量。

第四, 排球新规则取消第一次“连击”的规定, 为接发球运用上手传球创造了条件。 可以加强上手接发接发球的练习, 从轻到重, 从短距离到距离, 高位置接发球, 增加扩大击球范围, 以加快进攻速度, 增加一攻的组成和成功率。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影响接发球到位的因素很多, 原因也比较复杂, 经粗略统计其中个人技术运用方面的原因约占30%, 集体配合方面的原因约占35%, 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约占40%。

4.1.2 接发球是一场比赛进攻的开始, 也是比赛胜负的关键, 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本方二传组织战术的质量, 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情绪, 以及大局上的主动性都直接影响接发球的质量。 高质量的接发球可以减轻本方进攻上的压力, 为直接得分打下基础。 因此, 提高中学生排球运动员对训练中接发球的技术重要性的认识, 树立接好接发球的信心, 克服不良心理因素是十分必要的。

4.2 建议

4.2.1应不断改进和提高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要着重从接发球的基本技术、动作规范、一传的控制力的大小和角度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4.2.2根据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向高水平的运动员学习接发球技术的经验, 学习他们在不同战术情况下的技术运用和良好的战术意识。

4.2.3应提倡中学生运动员在训练接发球中大胆实践, 提高要求, 增大难度, 因为只有通过大量的具有一定难度的训练才能为以后的比赛和提高自身的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春林.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113-119.

[2]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134-142.

[3]窦学忠, 辛春生.排球制胜重在防守反击[J].山东体育科技, 1997 (1) .

[4]李禄田, 辛春生.排球发球区扩大对一传影响的调查分析[J].山东省体育科技, 199 (2) .

中学生运动员 篇10

排球运动是我国集体球类项目中水平最高, 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我国排球运动在世界大赛中取得一次次光辉战果, 得益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特别是有众多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支援。接发球是排球比赛主要的基础技术之一, 在中学生排球运动员训练比赛中有重要地位。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长治市第十中学、长治市第七中学和长治市第六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各30人, 共90人。

(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文献, 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排球的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

2. 实地考察法。到中学去观察排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的训练方法及手段。

3. 访谈法。对学校的排球教练和学校的排球老师进行访问和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长治市第十中学、长治市第七中学和长治市第六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共90名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调查和观察统计, 得出在影响运动员接发球技术中, 个人技术问题占30%, 整体配合问题占35%, 心理素质问题占35%。

(一) 影响接发球效果的原因

1. 个人接发球技术差影响接发球效果。

在调查中, 由于个人技术不扎实, 导致失误的现象颇多。个人接发球技术差表现为基本功欠缺, 手控制球的能力差, 预判能力差和脚步移动不到位, 对来球性能观察判断不清楚, 技术运用分化不清。所以, 在个人技术的运用上要强调接球前加强预判, 可以为脚步移动创造有利的前提, 为合理取位, 对准来球提供良好条件。

2. 整体配合不好影响接发球的效果。

调查表明, 在训练和比赛中由于队员对自己所在位置区域分工不明确而造成接发球失误的占35%。所以, 接发球训练首先应明确自己的位置, 其次明确每个位置的作用, 不管是应对2人或3人以上的接发球, 都要队员之间的配合与相互之间的保护。

3. 队员心理因素影响接发球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 由于情绪发生变化导致接发球一传失误的占35%。外界环境对队员心理的变化影响很大, 此外, 对于关键比赛的思想包袱大, 在场上打比赛时不能专注于比赛, 想法比较多, 尤其是在一次失误后不敢放手去打, 动作出不来。

在接发球一传训练中, 素质、技术和心理训练缺一不可。

(二) 接发球技术训练方法的探讨

排球接发球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改进使人们对发球越来越重视, 高质量的发球可以破坏对方的一攻战术和有效地进攻, 如果不能合理的运用接发球技术, 就会使接不同质量发球的难度增加导致失误, 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成功率和有效的进攻。

通过对长治市第十中学、长治市第七中学和长治市第六中学排球队中学生运动员的研究和观察发现, 现在中学生的接发球技术还存在着个人技术、移动、战术、配合等方面的问题, 只有更有效地训练才能提高中学生接发球的技术。

1. 无球移动。两腿屈膝前后站立, 两臂自然下垂放于体侧, 双手指尖触地, 眼睛平视前方。逐渐扩大移动的距离。

2. 结合球的移动。

第一, 两名队员发球, 有一名接发球队员进入场内, 要求发球队员一人发后区, 紧接着一人发前区, 使接发球队员快速移动起来, 接发球队员可根据球的性质选择位置。发球队员要观察一传队员的位置, 找其防守的空当区域发球, 也可增加发球的难度达到练习一传的效果。第二, 教练站在高台上发各种质量的球, 由一名或两名队员接发球, 要求接大力量来球时, 尽量正面对准来球, 控制好起球的力量。

3. 接发球的战术训练方法。

接发球战术训练的关键是战术意识的培养。在训练和比赛中应特别强调并使每个队员牢记两点:一是每一轮次本队所制订的战术打法, 以及临场核心队员所发布的战术信号;二是每个队员都应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1. 现在发球技术趋势朝强攻击、高稳定的方向发展, 目的在于破坏对方一攻, 甚至一锤定音, 置对方于死地。

所以, 接发球技术就更显得尤为重要。接发球是由守转攻的开始, 高质量的接发球能够使得一传到位, 为组织进攻提高了稳定性和本次进攻的成功率。

2. 影响接发球到位的因素很多, 按研究设计, 经统计其

中个人技术运用发面的原因约占30%, 集体配合方面的原因约占35%, 心理因素方面的原因约占35%。

(二) 建议

1. 应不断对训练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方案, 要着重

从规范队员的动作、团队配合、战术运用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2. 根据中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实际情况, 加强自身的能

中学生运动员 篇11

一、培养防守意识的主要方法

1.个人意识的培养

在足球比赛中,进攻阶段的运动员个人技术环节有:传接球、运球、射门、发定位球及无球状态个人跑位、站位技术等。防守阶段中,运动员个人技术环节有:抢站位、补位封堵阻击、抢断、铲断等破坏性技术。在训练中,对上述的技能反复练习,有利于提高足球运动的整个技能,动作技能形成也是意识形成的过程。比赛中大量使用的技术有踢(传、射)、停、顶、运等,同时,这些也是较为重要的技术,在训练中除了要讲解传球部位,传球的路线外,还要明确的指出,传球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传球时,要注意调整方向和落点,掌握好时机和力量,随时做好变化传球的准备。接球时应考虑后续动作,快速推进或传球或射门视野要开阔,步法要灵活;运球时要视场上情况,时快时慢,时长时短;射门时,力度大,角度刁,时机好,隐蔽性和突然性强。

2.集体意识的培养

集体战术有:长传冲吊、防守反击、中路渗透、边路突破、远射及定位球等。局部战术主要是起到配合集体战术的作用。不管是使用集体战术还是局部战术,在运用时都要掌握合理条件。在进攻时,要占据进攻的主动权,合理调整和选择最佳的进攻方案。反之则无功而返,属于缺乏战术意识,事倍功半。在防守时,一定要使用阵型,采用必要的战术,集体协同配合作战,团结制造一个有利于防守的公式 ,让防守一方随时或尽快转化为有利的防守地位,阻止进攻,破坏对方的进攻态势。训练中集体战术意识的培养应从战术理论的讲授和战术演练两方面进行。

二、强化基本功的训练

可以利用图示、沙盘等方式配合进行讲解各种战术,使成员之间都能互相了解彼此在球赛中所运用到的比赛方式 ,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强化作战意识,提高配合质量。在加强基本技术训练的前提下,多参加实际比赛,在比赛中增长只是和积累经验,并吸取教训,不断提高战术意识。

对无球队员也要加强训练,这是培养作战意识的重要部分,想要达到球到人到的战术意识境地,还要合理的发挥运动员的无球战术行动,将对战术意识的实践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须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

专业的理论知识要强化训练,这有利于提高运动员对足球运动的发展态势、规则及比赛规律的认识,对提高战术意识有积极意义。教练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率。运动员战术意识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训练和比赛获得的,因此教练员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和比赛中的指导作用就显示得尤为重要。

三、提高对抗性练习

必须把在对抗中提高队员的传、切、停、射等技术及其对抗下的技术调整能力和适应比赛的战术意识提高到实践参与和教学中来。要求队员在实践中合理的使用假动作,多传少盘,用眼神的变化提醒队员的要进行动作变化了,要把平时训练的内容都应用到比赛中来。在训练中多加入对抗性的练习,充分利用分队比赛和友谊比赛,提高运动员各项能力和适应比赛气氛。分队比赛和友谊赛可以减少队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压力,抛弃过重的思想包袱,容易克服紧张情绪,有利于技战水平的发挥和战术思维的活跃,有利于培养正式比赛中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将来的大型比赛中,更能发挥好战术意识。

四、鼓励队员即兴发挥

每一个足球运动员都有其本身的特点,特别是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这些特点都是在比赛中通过即兴发挥慢慢积累和总结出来的。教练应多鼓励我们的队员在球赛中,多进行合理的创造和发挥新型战术,对出现的问题要学会自己分析和解决,培养他们积极动脑和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鼓励队员即兴发挥,加强队员自我创新的能力,并在即兴发挥中不断的认识到自身的价值。鼓励队员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所学到的战术,在比赛中大胆采用具有创造性的战术活动,按照比赛中的实际问题选择简单有效的方法。有的队员看上去好像在比赛中违反了战术原则和要求,但是老师不能盲目的批评,要耐性的听取队员的想法,找出问题所在,再帮助他们了解正确的战术原则;对在比赛中出现的经常配合和战术表现,应积极表扬,并对其进行分析,掌握其中的内在含义。

五、从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

从心理上来讲,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运动中有目的地直接与动作相结合的思维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而运动员专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和培养战术意识的重要内容。

首先,教练员要加强对足球运动员球感和临场感觉的培养,其中反映速度就是运动对意识感知的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短越能发挥战术意识。其次,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要求运动员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正确的心理活动有利于战术意识的发挥。最后,比赛期间的心理训练是培养和提高战术意识的主要评价。

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培养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在比赛中,战术的发挥不仅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运动员有高超的战术素质。战术意识的体现是全方位的,在少年时期,应从道德判断和目的性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培养运动员在踢球时不是一个人在发挥,而是需要集体的协作,敏锐的观察敌我双方的比赛情况,及时地作出判断,让本队控制整个战局。

中学生运动员 篇12

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影响陕西省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的因素作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a.文献资料法。大量阅读有关青少年专项素质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 以了解关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的前言动态,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b.专家访谈法。采用电话和走访的形式, 对陕西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测量指标、方法、可行性进行了相应的咨询。最终根据《中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教学大纲》确立了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测量指标。c.测试法。通过对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五市的西安交大附中、咸阳彩虹中学、渭南高级中学、铜川市第一中学、宝鸡市烽火中学等十二支中学生男子篮球队, 140名运动员采用实验测试法进行为期四周的训练观察期间, 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五个常规测量指标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并进行五个等级的量化, 旨在排查影响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及产生异常情绪的原因, 找出对篮球提高专项素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和方法, 为今后全面综合的发展专项身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d.数据统计法。将本次测试获得的数据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分类, 并建立数据库运用用Excel、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以便能够更加直观的反映陕西省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现状。e.逻辑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 运用多种逻辑方法, 结合多学科理论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结果与分析

1) 中学生专项素质整体水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陕西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综合得分为63分整体属于合格水平, 其中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核心力量二测试的成绩分别为76分、76分和71分属于中等水平, 上肢力量和专项耐力素质测试成绩均为62分属于合格水平, 速度素质、下肢力量、核心力量一测试成绩为59分、38分、58分属于不合格水平。《中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教学训练大纲》指出13~14周岁为灵敏、柔韧两项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 受测学生的年龄段处于柔韧性和灵敏性素质刚经过快速发展阶段,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运动员的灵敏性和柔韧性均处于一个比较好水平, 而且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在每天训练时都会进行练习, 所以这两项测试在这八项测试中成绩最好。

2) 影响中学生篮球队专项素质的因素。a.影响中学生篮球队专项素质的主观因素。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 它是陕西省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 而且西安市的西安高新一中、西安铁一中、西安交大附中、西安中学、西安阳光中学这几所学校的高考升学率常年位于陕西省前列, 而且陕西省优秀的中学生篮球教练员也多来自这些学校, 这些学校不但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 而且也拥有良好的篮球传统。通过与教练员们的访谈、交流了解到咸阳、宝鸡、渭南这三个地区的运动员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去西安地区的中学就读, 这样不但可以受到良好的文化课教育,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篮球水平得到提高, 所以这些学校的运动员来自陕西省各个地区, 尤其是像距离西安较近的咸阳、渭南的运动员。西安含光中学、西安市第三十九中学这两所学校虽然地处西安并且同时都是陕西省传统的篮球强校, 但是高考升学率相对西安其他学校偏低, 所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西安市区或者是西安市郊县。因此, 就造成咸阳、渭南两地的优秀运动员势必会减少, 所以本文中提到的这几个城市的学校测试成绩也不如西安市的学校高。b.影响中学生篮球队专项素质的客观因素。本文涉及的这十所学校虽然铜川市第一中学处于陕西版图的中部偏北地区, 其余九所学校都处于渭河沿岸, 但是这十所学校所在的五个地市 (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 都属于渭河平原, 也就是俗称的关中平原之上, 关中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 其特点是年温差大, 夏季高温多雨, 秋冬季寒冷多雨。虽然本次测试对象均属于硬件条件较好, 师资力量雄厚, 在当地属于示范性高级中学, 但是这些学校当中有些学校还是没有自己的篮球训练场馆, 只能在外场进行训练或常年租用体育馆进行篮球训练, 因此随着季节性的天气变化因素成为中学生运动员的训练产生伤病和影响正常训练的主要原因。

其次, 参加过教练员培训班的教练们表示在培训班可以学到最新的专项素质的训练方法, 但是也有部分教练员表示, 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力量房而且训练器械只有传统素质练习的器械, 在培训班中所学到的知识无法在素质训练中使用, 因此只能在训练中根据学校的现实情况采用传统的训练方式。

三、结论

1) 陕西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整体专项素质成绩处于合格水平, 其中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核心力量二属于中等水平, 上肢力量和专项耐力属于合格水平, 速度素质、下肢力量、核心力量一属于不合格水平。2) 教练员们对篮球专项素质认知度不高, 尚以传统身体素质训练为主, 且对运动员的伤势判断存在一定偏差。3) 室外篮球场进行训练的学校受场地和天气因素对中学生素质训练影响过大, 学校素质训练器械不足, 从而引起专项专项素质训练的不细致。

四、提高中学生篮球队专项素质的对策

1) 提高教练员专项素质训练认知。通过教练员近参加培训班的情况来看, 发现教练员对篮球专项素质的认知度不高, 还在采用传统的素质训练观点和手段。因此教练员应尽量多的利用寒暑假, 去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或者学生体协组织的教练员培训班进修。2) 正确判断运动员的伤情并合理治疗。在训练当中运动员难免会出现伤病, 这就需要教练员有一定的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知识, 对运动员的伤情有正确的判断, 并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因此有必要向中学教练员们进行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医学的授课, 让教练员通过对这三方面知识的学习, 能对运动员的伤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计划, 让运动员们在保证训练质量的同时还能保证有身体健康。3) 完善学校篮球队硬件设施。任何项目都要经过长期刻苦的训练才能保证运动员的成绩, 而且比赛场上运动员们不仅展现个人技术能力, 更主要的是通过篮球场上的运动员们整体配合展现出来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学校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该加强篮球硬件设施的完善。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陕西省中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进行评价测试, 找出影响中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在专项素质的因素及存在的不足,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陕西省中学生篮球的专项素质训练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也为相关教育部门中学体育课外活动的训练方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专项素质,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董胜利.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研究[J].中州体育, 2009.

上一篇:科技档案的真实性下一篇:财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