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缜密的历史小说

2024-10-11

构思缜密的历史小说(共5篇)

构思缜密的历史小说 篇1

小说的创作讲究虚构, 鲁迅小说的写作也不例外。鲁迅曾说, 他的小说“所写的事迹, 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 但决不全用这事实, 只是采取一端, 加以改造, 或生发开去, 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 没有专用过一个人, 往往是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 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1]鲁迅采用这种“杂取种种人, 合成一个”[2]的艺术方法, 成功地塑造出了阿Q、狂人、孔乙己、祥林嫂、魏连殳、爱姑等等不朽的艺术典型。但有一篇却有些不同, 这就是《故乡》。《故乡》写于1921年1月。鲁迅曾在1919年12月回绍兴迁家北上。在故乡, 他目睹了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生活的凄苦, 于是以这次返乡搬家为“触机”, 调动了与农村题材有关的全部生活素材进行加工锤炼, 创作出了这篇反映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面貌的杰作。其中写的故乡的环境、人物, 小说中的情节, 大多是作者亲身的见闻和经历。小说中所写的“故乡”的环境, 正是鲁迅的故乡绍兴。农村的衰败, 也是鲁迅深深感受到的。《故乡》中的两个重要人物———闰土和杨二嫂, 也确有其人。闰土, 是鲁迅儿时的朋友。“这闰土本名章运水, 小说里把土代替了水字, 闰运是同音的 (指在绍兴话中同音———笔者注) , 也替换了……。他的父亲名叫章福庆, 是城东北道墟乡杜浦村人, 那里是海边, 他种着沙地……”[3]杨二嫂也可找到生活原型:鲁迅家的对面有一个宝林大娘, 以前被人称为“草舍美女”。情节上, 鲁迅在北京租好房子, 回乡搬家的事, 完全是真实的。这些, 都进入了小说, 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这些现实世界里的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事件, 经过鲁迅的精心的构思, 却成了十分典型的艺术材料。鲁迅使自己的故乡成了旧中国农村的典型环境, 使自己所熟悉的人物变为了典型人物, 以此表达了自己深沉的民族忧患之感, 寄托了他对中国农村、中国农民、中国的孩子们未来“应该有新的生活”的热切期待。

一、《故乡》在艺术构思上的第一个特点是, 借助精炼的故事情节来描绘典型环境, 塑造典型人物, 表现深刻的主题

情节单纯、精炼, 内涵却十分丰富、深沉, 这本来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故乡》可以说是代表作之一。《故乡》的情节非常简单, 就是以“我”回乡搬家为线索, 写“我”回故乡、在故乡和离故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有人称他为“归乡”模式。[4]但就是这精炼的情节, 却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极其深厚的内在情感。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小说文本。先是回故乡, 写“我”渐近故乡时, 见到的故乡萧索破败的景象以及当时的悲凉心情。这一部分主要是写景。作者笔下的故乡那幅冬景图, 萧索, 荒寂, 破败, 正是日益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缩影;这景象又有力地烘托了“我”的悲凉心情和生活于其中的广大农民的悲惨遭遇, 使全文蒙上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接着是在故乡, 写“我”居家应酬时在故乡的见闻, 着重描述了故乡的人事变化, 揭示农村破产, 农民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这部分两次运用插叙, 写了闰土和杨二嫂二十多年来的变化,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 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和精神上所受的毒害。实际上这也是在写故乡的变化。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十分鲜明, 并且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可算得上是两个成功的典型人物。但是, 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 鲁迅并未像一般作者那样, 添加很多的情节, 他只是写因母亲的话回忆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闰土, 然后写这一回见到的闰土。鲁迅省去了闰土三十年来生活遭际的具体发展过程, 突出了闰土的外貌特别是性格与精神上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点出了变化的原因。这样不但使人物活了起来, 而且, 更突出了旧中国农村的深刻变化和广大农民的悲剧命运。这种精选情节, 着力“向人物心灵世界深深掘进”[5]的艺术处理技巧, 更能震撼人心。最后是离故乡, 写“我”离开故乡时的见闻和感触, 着重抒发“我”要求改造旧社会, 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用精炼的情节, 深入挖掘人物的灵魂, 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表现深刻的主题, 这是《故乡》构思巧妙的地方之一。

二、《故乡》的情节和人物基本取自现实, 但并非说《故乡》就是现实的实录

《故乡》是小说, 构思时就一定要进行虚构, 才能使所写的人和事具备尽可能大的典型性, 具有最强的艺术力量。周作人说:“这不但是小说, 便是文艺性的自叙记录也常是如此, 德国文豪歌德写有自叙传, 题名曰《诗与真实》, 说得正好, 表示里边含有这两类性质的东西。”《故乡》“这篇小说的基干是从故乡搬家北来的这一件事……但事实便至此为止, 此外多有些诗化的分子”。[6]在构思《故乡》的过程中, 鲁迅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 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做了必要的虚构, 对生活原型作了取舍和调度, 以便更充分地揭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现状。如对“故乡”这个环境, 鲁迅就作了必要的虚构。鲁迅将故乡写成是“我”这个游子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 不但写出了“我”的思乡之切, 而且更突出了故乡变异之大。其实, 鲁迅从1998年去南京求学离开故乡, 到1919年回乡搬迁, 中间多次回故乡, 1916年就曾回乡一次, 1910-1912年, 又有两年在家乡教书。在对故乡风物的具体描写上, 为表情达意的需要, 想象和虚构就更多了。如写“我”到家门口时, 看见“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 渲染了老家的衰败, 也表现了自己心中的凄凉。其实南方屋瓦上有的只是瓦松, 没有野草的断茎。至于对人物的虚构, 小说中也随处可以找到。闰土确实是以章运水为原型, 但小说中的闰土与现实中的章运水仍然相差很大。鲁迅在二三十年间, 曾与章运水见过面, 而1919年回乡搬家时, 反而没有见面, 鲁迅处理为相隔二三十年后才阔别重逢, 这样就能更鲜明地突出闰土的剧变, 使感慨万端的情绪在作品中回流激荡。他的变化是对黑暗社会的严正控诉;而章运水后来的家境不好, 有一个原因是, 他被包办结婚后, 与村中一个寡妇要好, 终于闹到离婚, 花了不少钱, 大受打击。这些素材都被鲁迅舍去了。杨二嫂这个人物虽有一个原型, 但她的损人利己、贪小便宜、尖酸刻薄的言行, 在小市民中随处可见, 所以周作人说:“她的言行大抵是写实的, 不过并非出于某一个人”。[7]至于闰土的儿子水生和八岁的侄儿宏儿, 则完全是虚拟的。正是由于对生活原型作了精心的取舍、调度乃至虚拟, 才使芜杂的生活内容升华为艺术典型。

三、构思的内容不仅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等的设计, 还包括艺术方法的挑选

在创作《故乡》时, 鲁迅选择了对比和抒情的写法, 来深刻地表现主题。先说对比。要反映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日趋衰败, 最好的办法是通过一个主要人物的变化来达到。但, 从什么角度去描写这个人物的变化呢?最佳手法是对比。运用对比, 不光是真实深刻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及其性格特征, 而且可以做到以极少的篇幅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故乡》中的对比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两个故乡的对比, 也就是两幅故乡景色图的对比。第一幅是用苍茫隐晦的色调描绘的现实的故乡:萧索, 荒寂, 破败, “没有一些活气”。这是“我”眼中所看到的和心里所感受到的故乡。另一幅则是以明丽色调描写的理想中的故乡:蓝天, 碧海, 沙滩, 圆月, 一望无际的瓜田。通过对比, 既写出了“我”对故乡的眷恋, 希望以及失望的复杂感情, 又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农村日趋破产的剧变。其次是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比, “我”和闰土之间关系前后变化的对比。这两种对比, 把闰土在外貌、性格、精神状态方面的巨大变化展示了出来。辛劳而又困苦的生活造成了闰土外貌的剧变。小时候的闰土在海边看守瓜地, 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项带银圈, 手捏一柄钢叉, 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第一次“我”见到他时, 见他“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十分可爱。到这次回乡再见到他时, 只见:“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 已经变作灰黄, 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 周围都肿得通红, 这我知道, 在海边种地的人, 终日吹着海风, 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 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 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 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 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 好像松树皮了”。通过这种对比, 描写了旧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 揭示了产生这种悲剧的根源: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超经济的剥削、压榨, 以及封建等级制度和尊卑观念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毒化。再次, “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与宏儿和水生之间的关系的对比。“我”和闰土之间有“隔阂”, 而新一代的宏儿与水生则连成“一气”。作者希望他们不要再重复“我”和闰土的历史, 而要连成一起去创造新的生活, 表现了作者对未来新的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故乡》中的对比还多。如杨二嫂由豆腐西施变到圆规的对比, 从城镇平民生活每况愈下的角度反映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败, 劳动人民生活的痛苦和精神上受到的毒害。还有横的对比。少爷“我”的缺乏农村生活知识和生产知识, 与闰土的聪明、勇敢、具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知识和生产知识形成对比;三十年后的“我”有进步思想、科学知识, 与闰土的麻木、迷信也形成了对比。就连小说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杨二嫂和闰土也形成对比:杨二嫂刁滑, 闰土忠厚。

《故乡》在表现方法上还有抒情的运用。这篇小说把叙事描写和抒情结合起来, 抒情气息笼罩全篇。首先是融情入景, 在写景、绘人时, 渗入作者深深的情意。如开头绘制的一幅故乡冬景图, 就渗透了作者悲凉、失望、激愤的感情;而描绘神奇美丽的童话般的海边西瓜地的景色时, 却又表达了作者对“好得多了”的故乡的向往, 眷恋, 对少年英雄闰土的敬仰, 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描绘中年闰土的形象时, 表现了极大的惋惜、悲哀和愤激;而在描写杨二嫂时, 却表现了作者的厌恶、嘲讽和几分怜悯。其次是通过“我”的抒情独白来抒情。《故乡》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 有利于直接表达作者的爱憎。开头写回到故乡时的悲凉感受, 结尾关于新的生活, 关于希望, 关于路的深沉思索, 都是用诗的语言写下来的名言警句, 以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扣动人心。《故乡》创作的成功, 直接催生了乡土文学的涌现。上世纪20年代中期, 一批为生活所迫侨寓异地的年轻作家, 师法鲁迅的小说, 写出了大量的植根于乡土, 又隐现着乡愁的作品, 这就是乡土小说。乡土文学这股文学大潮, 到三十、四十年代更有所发展, 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这不能不归功于鲁迅的开拓。《故乡》也因此成为了乡土小说的典范。

参考文献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C]//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4) :513.

[3]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32.

[4]钱理群, 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42.

[5]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78.

[6]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35-36.

[7]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35.

构思缜密的历史小说 篇2

故事中有三个告状户, 各有冤情, 不屈不挠地告着。本是三人的座谈会, 却只有两个故事的诉说, 似乎漏了冯飚的故事, 读者的心中不免会生些遗憾和疑惑来。我认为这正是作者在文学形式上的一种创新体现———情节的开放。情节的不完整看似残缺, 实则作者在故事剪裁上之匠心。

1、激发想象, 增补情节的长度

年轻力壮的冯飚, 应是一个洋溢着勃勃生机的生命个体, 应有着旺盛的精力和干劲, 应有一个温暖的家, 应有一颗对事业的进取心。可是他的“屋里一股浊气, 猫正舔着桌上隔夜的剩菜……”, 他是一个常常喝高酒的, 趿拉着鞋子的, 蓬头垢面的, 进了监狱就不用为三顿饭操心了的, 如此颓废又满肚子怒火的醉汉。

可是, 是什么让一个年轻力壮的男子蜕变成一个“醉汉”呢?这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思索。读者在阅读期待里留下了一块空白, 不由得去想象第三个故事又是怎样的荒诞、辛酸, 竟让这个健壮男子看破了红尘, 唯酒精的麻痹, 才使他忘掉生活的疼痛。让他与其活在痛苦的清醒中, 不如活在睡梦里。因清醒时苦不堪言!麻木中可忘却自己的存在!爱酒, 并不是他的本性, 是糟糕的生活逼得嗜酒如命。这是一个清醒的酒徒啊!读者在想象中更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小人物的酸楚, 激起对他们的深切关注:深受委屈的他们, 谁来安抚?作者不需要再写第三个故事了, 因为发生在底层的故事太多了, 谁能说得清, 在边远乡村里又有多少个让人愤怒的故事在诉说着, 在发生着

……

读者在作者巧妙设计的一块空白中去想象, 无形中加强了人物厚度, 增补了情节长度, 使情节更丰富, 更曲折, 更复杂, 有效地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挖掘了主题的深度。

2、象征底层的失语状态

“座谈会”本应该是象征权力的领导听取民情民意的一个渠道, 是底层民众发声以维护自身权益的一个平台。可文中座谈会却被黑眉导演成一场野外的“野炊宴”, 其目的仅为在省领导视察时间内, 掌控三个滋事“钉子户”, 乃精心策划“调虎离山”计!所以黑眉“反正只要做出写字的样子就是了”。因为他无意于做什么记录, 对权力者而言, 底层声音是可有可无的。看破世事的冯飚, 心中明白其中巧妙的。所以冯飚的“不说话”状态暗示了底层的真相, 与饶舌的苏建和、包大牙相比, 他的沉默恰恰象征了底层的失语状态!

二、从“节外生枝”看情节的多元

野炊活动接近尾声, 文本似乎走向结束, 可故事又发生了:风光迷人的野外, 醉意盎然, 有了女朋友的小伙子黑眉却和可以做他母亲的包大牙睡到了一起, “那里只有他们狂欢后留下的一片倒伏的青草……”, 这个情节的出现可谓“节外生枝”, 却又营造了一个多元的开放空间, 给读者无限的惊讶和思考, 在文末再次掀起阅读的高潮。

1、以幽默方式安抚小人物

包大牙是可爱的, 率真的, 却深受双重压力近乎变态:一方面女儿被辱致死的元凶方锉子在她多次告状中却仍然官运畅通;一方面她是一个健壮妇女, 因女儿出事后一直遭丈夫冷落着。这使得她看似暴烈是则哀怨和无奈。“座谈会”上, 黑眉极其认真的记录, 冯飚无意中一句“美女”的出现, 让她有了一种平衡和满足。有了醉意的她更加迷人可爱, 最终黑眉在她的“诱惑”中巧妙地安慰了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这次别有用心的“座谈会”上得到了暂时的安扶。虽有点不合情理 (母亲和儿子的年龄与底层和上层的角色的两种对立) , 可从人性上看, 也未尝不可, 从美学角度看, 这种安慰方式笼罩着幽默色彩。

2、以温情的方式反讽权力

座谈会中, 黑眉若是上层权力的象征, 三个钉子户则是底层代表。而黑眉在不经意中沦为包大牙的俘虏, 这正是底层民众以自己的智慧对权力的嘲讽。但作者的嘲讽并不尖酸刻薄, 文中写黑眉百感交集的哭, 归途的迷蒙及包大牙的若无其事, 让人在冰冷的世态中感到一丝人性的温情。

严肃的座谈会在有酒有肉的序幕中拉开, 人们登台演绎自己的故事, 酒足饭饱后“他们各个心满意足”。多滑稽可笑的座谈会!酒后的包大牙和黑眉在酒精刺激下发生的一幕是不是也隐喻着:“吃饭喝酒也是工作的”当今社会中, 酒精的麻痹, 让多少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事情以滑稽可笑的姿态正在登台演绎呢?

构思缜密的历史小说 篇3

一、初涉新境, 夯实思维缜密基础

预习好比学生进入了新的境地, 去探索新的环境. 学生需要自己摸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阅读教材, 做上各种记号, 如懂了的, 不懂的, 有异议的等, 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要求明确, 即让学生预习时, 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作出标记重要的“法则、概念、原理、定律”和解决问题中的关键句、重点句;针对“法则、概念、原理、定律”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针对例题学生尝试做, 特别是解决问题可以画出直观的线段图帮助理解;针对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 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 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 体验、感悟新知识;针对新的学习内容, 有计划的翻以前学过的课本, 复习和新知识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 初步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针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批注, 以便于上课着重听. 最后还要尝试练习, 检验自己预习效果. 在班级里人手一本预习本, 每天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要求进行记录, 记录在预习过程中, 自己看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 也可以是教师给予学生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 在预习过程中, 达到思维的缜密.

通过预习日记的形式进行预习, 教师再对预习日记进行评价, 让学生通过预习, 摘录重点公式, 定律等, 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 发现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缜密, 特别是当他们得到了教师的鼓励后, 他们再预习时, 就会积极思考, 敢于提出问题, 就使积极创新思维、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最终达到思维的缜密.

二、入境挑刺, 突破缜密思维瓶颈

通过预习所得, 进入新课, 学生已然融进了数学情境. 但是, 新课的重难点成了他们驾驭新知的瓶颈, 对于新知识的重点难点往往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此时在课始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时, 或评价, 或“挑刺”, 他们有的会欲言又止, 有的会兴致勃勃, 有的会静观其变, 但无论哪种现象, 他们的内心总是渴望实现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的飞跃. 这“ 挑刺”, 有的是学习同伴学习新知的误解, 有的是教师故意设置的陷阱, 往往是学习新知时的重难点, 即关键. 要求学生上课做到“一专三动”, 即专心听老师对重点难点的剖析, 听例题解法及思路分析、技巧等. 勤于思考, 积极举手发言, 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认真做好堂上练习, 认真听老师讲评及课后小结, 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活动. 很多学生认为教师讲的一定是正确的, 只有听而不经过自己的思考. 教师就给学生提出要求. 要让学生听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给老师“挑刺”, 给同学“挑刺”. 当教师提出问题时, 除了积极思考, 还要听取别人的方法, 同时对别人的方法进行“挑刺”, 对别人的回答进行补充, 当学生“挑刺”成功, 教师对他进行适当的奖励, 这奖励可以是言语, 可以是动作, 也可以是物质的, 被鼓励的学生会很自豪, 而其他学生也会因为榜样效应学会考虑怎样的答案是最完整的. 而回答问题时也会去考虑怎样回答才能让别人挑不出刺, 从而使思维更加缜密.

人都有一个共性, 在自己身上是找不到不足的, 而让他从别人身上找不足, 那么在他眼里, 到处是不足. 所谓“刺”, 往往是知识的重难点所在, 或是学生最容易忽视出错的地方, 通过给别人“挑刺”这一活动, 学生不但能自己认真听, 而且能积极地思考, 细心辨析, 更易突破锤炼学生思维缜密性的瓶颈.

三、出境回味, 提升缜密思维品质

复习就像学生熟悉了新环境, 进而去完善改进它. 这里指学生在复习阶段, 需要掌握规律, 举一反三, 进一步巩固并提升.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许多概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沟通有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学生形成概念知识系统的关键. 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每个知识点、 每章节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 注意知识的新旧联系、知识的前后联系、知识的横向联系, 写出简明小结, 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 有选择性地解一些各种类型和档次的习题, 使学生掌握各类题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巩固所学内容. 在复习课前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整理单, 学生依托整理单, 通过知识盘点、梳理成网、有的复习, 注重单元复习由点到线、期末复习由线到面、毕业复习由面到体, 找到高效的复习方式, 形成有序的分层复习氛围, 通过复习查漏补缺, 达到思维的缜密.

这样的整理单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读课本、比例题、治错误”, 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重难点, 分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 提高计算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主整理的能力, 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从而构建知识网络, 建立认知结构, 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

参考文献

[1]袁保金.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缜密性的培养[J],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 2008.3.

[2]刘永春.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中学数学月刊, 2001.7.

写出缜密与纤细 篇4

他突然一把抓住我的手。我吃惊地问:“你要干什么?”他就这么看着我, 猛地一拉, 我便被一种特殊的气息包围了。他, 到底在做什么?我暗自问着。那种感觉很怪, 全然不似爸爸抱我时那种安心舒服的感受, 有一点点惊讶和呆滞。怪事, 在那一瞬间, 我发现一向平稳规律的心跳变了, 变得“砰砰”狂跳, 好像有一把锤子在一下又一下猛烈而精准地敲着心房。本来很冷的晚上, 我突然感觉很热, 闷闷的那种。不用看, 我想我的脸一定红了, 耳朵也好像在发烫。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就这样任他抱着。他很高, 我的脸好像刚好贴着他的心那里, 感受着他的心跳和我自己的心跳。心跳声慢慢地合在一起, 盖住了其它一切的声音。

大家看看这一段叙写, 作者先是吃惊, 继而被一种特殊的气息包围。她暗自问着这个人到底要做什么?她有一点点惊讶和呆滞。在接下来的时刻, 她感受到心跳的变化。正因为心跳像把锤子在一下又一下猛烈而又精准地敲着心房, 她才感到了热, 闷闷的那种。正是因为热, 她想象到自己的脸红了, 红成什么样子呢?她用感知告诉读者, 自己的耳朵好像在发烫。在这种情感与情绪中, 她不知所措, “就这样任他抱着”。他很高, “我的脸正好贴着他的心”, 所以听到了两个人的心跳, 最终心跳慢慢合在了一起, 盖住了其它一切的声音……

方梦雪为什么能把这“第一次拥抱”写得如此真切与纤细?皆因“全然不似爸爸抱我时那种安心舒服的感受”, 因为爸爸是在“抱”她, 她舒适怡然安全在爸爸的怀抱里, 那是在爸爸自上而下的慈爱里无忧无虑的徜徉。而那位男孩子与她的心声融合在一处的时候, 便成就了她人生的第一次真正的拥抱———那是少男少女的相拥而抱, 它的最大特征是互动与磁性, 她细腻缜密地感受着并被强烈地刺激着震撼着, 心跳都合做了一处, 当然是迷醉的瞬间与投入。当被冷风吹醒后, 她不解, 疑惑, 震撼, 逃脱……一年后回首此事, 仍然脸红心跳, 睡不着觉……而今天反观这第一次与男生的拥抱, 她甜蜜过, 气愤过, 不解过, 好笑过, 而最后却是从来没有后悔过……真乃“细如牛毛茧丝”, 这和习以为常的爸爸的“抱”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与区别, 作者最敏锐地离析分野出爸爸的“抱”与“第一次拥抱”———亦即“互拥互抱”的区别, 深入地比较开掘, 这恰恰是许多同学的忽略与笔力不及的所在。

学了多少年写作, 很多同学认真地读了记了背了写了, 自以为能把记忆中很深刻很感动很激越甚至很惊悚的事情表现出来, 但是结果呢, 读者却难被感动很一般。为什么?写作者没有真正的感情投入;即使投入了, 也因为不缜密不纤细, 而不能使读者生出阅读的共鸣与愉悦。鲁迅先生说:“刻玉之状为叶, 髹漆之色乱金, 似矣, 而不得谓之美术。”———什么意思?把玉石刻成树叶, 把木头做的元宝涂上金漆, 像倒是挺像, 但是都不能被称为艺术。这些东西只是带有匠气的匠人之作, 正因其僵死, 所以非艺术的东西即使技巧再高, 也是不能感人不能引起人们共鸣的。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感人而艺术的东西?那就需要最最真诚的情感投入, 最最无私的自我解剖, 把细腻的感受情感的缜密挖掘出来坦诚出来。当我们游离了更多的道德评判和是非评价的时候, 青涩的纯真会拨动心弦而令读者共鸣, 让人感受到的是青春的迷惘与热血的活力。被艺术了的文字细腻了缜密了真实了, 所以我们阅读了美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共鸣了美。

美的皴擦点染并不难, 就在我们有无情调与情致。

心思缜密巧提问 篇5

关键词:提问,悬念,重难点,循序渐进,抛砖引玉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课堂提问的巧妙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两者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构思巧妙,设置悬念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有一颗因智能有限而无法得到满足的好奇心”。制造悬念能激发兴趣,开动学生的思维。悬念一般出人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人人迷惑不解,会让学生心理上极度渴望得到答案,这种心理状态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当然设置悬念不能不悬,也不能太悬,只有不思不解, 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运用悬念导入新课,教师要问到“点”子上,抓住学生疑虑、困惑、矛盾时的契机,引发思维。 在一次听课中有这样一篇课文,苏教版二年级《会走路的树》上课开始老师播放了一段优美的视频,然后说了一段优美的话语,当播放“树”在树林里行走的场景时,让学生质疑“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你感到怎样?”学生带着疑问的语气,小眼睛盯着屏幕,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呀?像树杈一样,怎么会走来走去?”这一问,也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 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这堂课中老师精心设计了场景,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使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进而导致期待状态和探究行为的产生。这一过程巧妙地设置了一个悬念,学生为了尽快得到问题的答案,因此会尽快阅读,从而直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悬念的设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技巧,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1]。

二、提问抓住重难点

在平时上课听课中发现一部分老师所提的问题问不到点上,总在中心内容的周围打转,根本不能够满足高年级学生学习的需要。 因此,课堂上教师在提问时必须要结合教学目标,抓住重难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一)扣住重点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必须要抓住教学任务的重点进行提问,重点落实好了,整个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大部分。例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从整体入手,分别找出表现苏轼情感变化的有关词语:“思念”——“埋怨”——“宽慰”。接着,让学生带着苏轼情感为什么有变化的问题,在自读中边圈边画边感悟。 让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的比较,感悟苏轼的情感变化,体会他对亲人的思念。

(二)抓住难点

每一个教学任务中的难点都是必须要落实完成的教学任务。比如苏教版第六册中《争论的故事》笔者提出四个问题:谁和谁争论? 争论什么?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其中“为什么争论”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紧接着又提出哥哥认为煮着吃大雁的理由是什么?弟弟认为烤着吃大雁的理由是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学生开始积极地进行讨论,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有了各自不同的意见, 并且大胆地与同学进行讨论。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的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勇敢交流的能力。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学记》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 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善于提问的人,就好像是木工砍木头,都是先从容易的一边开始砍,之后再砍难砍的一边。将这句话运用到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正起到好处,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上先提问容易的问题,再提问简单的问题,这样层层递进,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是由简单到难不断深入。总之,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首先要了解所有学生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因人而异设计问题。例如针对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记忆型或者是信息型的问题;针对基础中等的学生,可以提一些偏向理解型的问题;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难度高点的问题。这样设计不同梯度的问题,鼓励学生学会分析,从而自己解决各种问题。

四、抛砖引玉,发散思维

课讲完后不应该是学生学习的结束,而应把课尾作为练习课内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开辟第二课堂,从而达到拓展、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提出与本节和后续课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这一过程,享受课堂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最终从精神上和知识上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一篇:大股东持股下一篇:漆器设计艺术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