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应用技术大学(精选12篇)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1
2013年, 教育部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 拟推动全国600多所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转型发展。在全国高校中已认定36所学校为改革试点的院校, 成为首批建设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 截至2014年3月, 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这就要求这类高校在人才培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和其他学校存在不同, 即以技术应用作为指导思想, 注重实践, 突出产教融合, 社会企业、研究单位和学校之间互相交流合作, 全方面培育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一、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
一是国家产业升级的需要。 我国十二五计划中提出要加紧改变社会发展模式, 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 需要调节经济发展模式, 调整产业的发展布局, 改善工业生产结构。 但是在培育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 我国教育阶段从以前的精英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现在的适合大众的教育, 从重视理论知识轻视能力向产教结合方向改变, 我国许多高校在培养具有应用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方面还比较欠缺, 所学知识与工作内容不相干, 专业性得不到充分展示, 既是对人才资源的挥霍, 又使企业进行改造时, 得不到相关人才的帮助, 导致高等学府的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冲突。 而聘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具有专业知识的技术型高层次应用人才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帮助产业企业调整规划战略, 推动经济效益快速提升。
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仅仅存在于理论方面, 很难适应市场的发展改变, 当前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存在专业知识宽泛、 内容繁冗和重复教育及学生对综合知识处理能力弱等情况。 通过对西方高等应用型学校的调查发现, 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壮大, 教育分化就需越详细, 职业教育就更加全面。 我国要确保高等教育制度顺利变革, 就要将产业需求作为指导思路实行教育分类, 构建富有成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变革的最终结果是教育模式和产业构造共同发展, 和地区经济发展密切联系, 向高校和企业共同合作的应用型学府转变。
三是学校提升内涵办出特色的需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内涵与特色发展。 如何办出特色、注重差异化发展成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现实问题。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应用技术大学实现内涵发展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厘清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优化学生评价方式, 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应该说, 高校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形成办学多样化的有效途径, 是高校在教育市场中具有竞争力的表现, 也是吸引生源、提升区域社会地位的基础。
二、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
(一)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除自身拥有的基本内容知识和相关技术外, 还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优势。 一是创新的思考方式。创新的思考方式含有发散思维和凝聚思想、异同观念、系统思想、正向和逆向思考方式等。 应用技术型大学应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创新思考, 提升他们的思想活跃度和创造能力。二是创新的本质性格。 创新的本质性格在指导创新型方面与学生的智力条件没有关系, 它主要表现对事物的好奇和努力想要了解的态度, 自立、大胆怀疑、坚持不懈的意志等。应用型大学应教育指导学生养成勇于创新的性格, 加强学生对好奇态度和永不言败品质的培养。
(二)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以创新思想求解现实世界发展的问题, 其发展形态是综合集成的, 主要体现出资源整合与集成的能力。 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分为设计型、复合型和服务型三种类型。 从知识结构角度看, 设计型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延伸专业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复合型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跨专业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服务型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跨学科知识及创新方法知识。从能力结构角度来看, 设计型、复合型创新人才既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 又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能力, 能够捕捉商业机遇, 能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服务型创新人才既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 又具备一定的分析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技巧等能力。
三、创新培养模式, 促进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
(一) 树立新观念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在科技迅速发展、 社会分工更细化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是指“在一定理论规范指导下, 从事非学术研究工作, 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操作的构思或产品构型, 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可见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相比, 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实践性, 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中, 能力是核心, 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 强调知识应用, 具备过硬的适应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 我们必须打破旧有的人才培养层次论, 并代之以人才类型论, 要认识到应用型人才是一种新的人才类型, 与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生产、管理和服务实践, 着力于探究生产实践问题, 主要培养能将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直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 应用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应直接在生产管理第一线谋职, 具有良好的人格、较强的岗位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擅长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因此, 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树立以能力培养为重、以实践贯穿育人全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并以此为价值取向确立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观、方法观和评价观是改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二) 优化设置培养目标
当前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性不强、可行性差的情况, 目标设定上乐于仿效学术型的老大学, 导致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实际的疏离, 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和竞争力。 还有一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 重视专业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难以支撑应用型人才的培育。 所以, 应用型大学务必深入调研, 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专业人才的规格情况, 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实际, 从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构成的三方面分解和细化人才培养目标, 细化专业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 使“应用技术”真正在各专业中开花结果, 然后据此科学设置相关课程, 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教育和训练排在首位, 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都要突出实验、实践与实训, 以此为抓手真正有效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三) 开设多元化实践活动科目
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点, 应用技术大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才能, 具备良好的创新思想和意识, 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现实工作环境有效链接。 因此, 应用技术大学在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同时, 必须提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尤其要加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育, 积极开展多元化的实践训练活动。 在基础品质方面, 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和社会中的各种调查和服务活动,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文化内涵与综合能力, 提高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基本技能方面, 学校应积极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培训实习活动、各种能力比赛的项目, 更好地指引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处理中,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快速适应出现的情况, 以便更好地走向社会;在专业才能方面, 要注重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专业实践管理, 如参加企业生产实践, 参与项目的调查分析等活动, 帮助学生在专业理论方面的实践处理, 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才能。
(四) 强化校外实践教学及校企合作
应用技术大学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 科研院所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积极构建完备的实习实训基地, 创新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是确保学校和社会企业长久合作。 实行请进来走出去战略, 院校要积极组织与学校有联系的企业专业人员、企业技术人员为广大的学生进行演讲, 在可能的情况下聘用这些人员, 从而构建起拥有管理作用的学校企业合作组织。 二是实现信息数据分享、合作交流制度, 保证学校和企业对学生更好地连接。 按照特定的培养人才方案, 根据实践中由基础到专业再到综合的认知过程构建相应的实践计划系统, 通过确定培育人才项目的要求和规范, 构建出对应的操作管理、实践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教育流程, 学校和企业两方成立专门组织, 监督整个计划中方案的运行情况, 从而有效地确保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培养出优秀人才。 三是推动产业、学校和社会研究单位相互配合, 保证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 院校可以选派相关教授专家进入社会企业, 对企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并掌握企业中的设施、生产技艺、流程和商品品质、销售策略;同时, 企业中的相关工程师可以进入学校, 对相关内容进行讲授辅导, 参加设计教学方案、 学科变革、 分析教育和相关教授研究专业项目; 另外, 学校要积极为社会企业提供比较先进的研究成果、科学技术服务,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总之, 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开放式教育类型学校。 在此类大学中, 从教育规划到教育方式再到评价标准, 都是把实际操作处理作为重要条件, 遵循实践应用的指导原则, 与企业行业联接, 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学习锻炼。 只有这样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才能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学生在毕业后能快速融入社会, 利用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处理面对的问题, 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得到企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克军.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路径探析[J].河北大学学报, 2014, 11:63-66.
[2]韦相晓.浅谈我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J].新课程, 2013, 12:26-27.
[3]潘懋元.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5, 1:7-8.
[4]胡天佑.应用技术大学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 2014, 06:9-10.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2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迈向创新型大学”
2016年12月6日上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双一流’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陈瑞球楼开幕。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在会上作了题为《迈向创新型大学》的主题报告。
在报告中,张杰校长谈到“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是过去10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为了迈向创新型大学而探索和实践的大学治理体系。他首先分析了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经济之间的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驱动力能否由要素驱动转型为创新驱动,转型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这是中国研究型大学的一次重要发展机遇。如果中国研究型大学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源泉,实现向创新型大学的转型的话,就能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上海交大自2007年起,历时两年多,学校与学院联动,经过四上四下的过程,完成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十年规划-《交大2020》,这就是交大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基础规划。接着,张校长分三个阶段陈述了交大对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总体思考和实践。对于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来说,建设创新型大学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
上海交大从2006开始启动人事制度改革,首先以合同聘任制打破了传统的 “终身制”,并逐步向以 “Tenure-track”体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过渡,由点及面,逐步推广到全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启动由“知识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的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转变;在科学研究方面,则取消了对发表论文的现金奖励,回归科学研究的本质,变论文导向的科学研究为好奇心驱动、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在评价体系改革方面,自2007年起,交大对各重要学科的创新发展水平启动了6年一个周期的国际评估,直接将交大的学科发展对标世界一流水平。这些举措大幅度激发了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
人事制度改革的三步走,交大首先是从增量改革开始的。自2007年起,交大筹集经费,大规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构建了交大师资队伍最初的“Tenure-track”体系。当引进的人才数目达到数百人的规模后,交大于2010年启动了人事制度第二步改革,“存量改革”,亦即在现有师资队伍中开展分类发展改革,从与学校规划发展目标匹配的目标定位、分类发展、考核体系、薪酬体系改革四方面着手,逐步构建以“Tenure-track”体系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在薪酬体系改革方面,交大从2010年开始启动改革,通过5年左右的持续努力,改革了教师的收入结构,在年收入提高的同时,也将科研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平均比重减少到10%左右,从根本上确立了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型大学的第一使命。人事制度第三步改革是从2015年开始,在对由海外引进的人才已实行“Tenure-track”制的基础上,和在试点学院对原有师资队伍进行分类发展改革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启动向“Tenure-track”制过渡,预计于2020年前后完成以“Tenure-track”制为核心的世界一流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交大的人事制度改革已见成效,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人数达到了692个,原有师资队伍中的教师中进入“Tenure”体系的有268人,足见标准之高、选择之严。通过专门筹资建立的“SMC-晨星学者奖励计划”,交大在过去的8年内,持续支持了1383位35岁左右的青年教师的发展。通过有效的人事制度设计,使得交大原有的师资队伍与海外引进的师资队伍在“Tenure-track”体系上的同台竞技和共同发展。
(二)第二个阶段:通过科研体系的改革,凝聚学校集体的创新能力
第二个阶段主要要通过科研组织的重构,激励师生的使命感和成就感,把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凝聚成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张杰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创新型大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通过第一阶段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交大师生的个体创新活力已经得到充分激发,已经完成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学科框架的搭建,学校已经从原来的工科为主的大学转变为全方位的、在各个学科领域均有较强竞争力的、具有创新活力的大学。延续这个发展态势,到2020年,交大的主要学术指标完全可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
但是,张杰在报告中说,交大的发展目标是要成为一所真正的创新型大学,而真正的创新型大学不但要体现在学术指标上,更加重要的是要体现在对国家和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不可或缺的贡献,这就要求学校具有强大的整体创新能力。纵观世界顶级的创新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它们大都是在创新活力充分激发的基础上,依赖长时间的自然演化和学术竞争,逐步形成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张杰认为,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大学建设道路,就是要探索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治理体系的改革,从而在更短的时间内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和可持续激励创新的文化。
出于这样的思考,在建设创新型大学的第二个阶段里,交大在《交大2020》发展规划中制定的发展路线图基础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在17个学术领域确定了107个重要问题,凝聚师生投身有组织的“大科研”兴趣。从2012年开始,交大通过构建激励创新的新型学术组织,利用人员聘用制度、薪酬制度、人才培养、科研用房政策和国际科研合作政策等相应制度和政策激励,促进向有组织的创新转变,在上述学术领域陆续成立了20个左右科研大团队和交叉学科研究院,致力于在更短的时间内,将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转化为团队和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比如,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交大组建了包括暗物质直接探测、青蒿素人工合成、激光核聚变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研究团队;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交大建立了包括高新船舶和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水体污染综合生态治理研究院、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研究院、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高温超导应用研究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等研究团队;在文理交叉学科方面,形成了跨学院的国家战略研究、城市治理研究、东京审判研究、质量发展研究、海洋战略研究、舆论学研究等研究团队和研究院。这些有组织的创新研究活动,大幅度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
“3、5、9、12”这组数字生动地反映了交大这些年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的飞速进步。2014年,在高度竞争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的申报中,上海交通大学的3个协同创新中心获得了认可;2015年,交大有5个教师当选为两院院士;2016年年初,交大有9个学科位列QS全球排名的前50位;“12”则是数周前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交大师生获得了12项一等奖。
尽管取消了对发表论文的奖励,上海交大的SCI论文数和卓越论文数还是实现了快速增长,到2015年成为全国高校第一;国际论文总被引数,达到全国高校第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总项目数、总经费数、面上项目数以及青年项目数等都连续数年全国高校第一,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交大充分激发了的创新活力。与此同时,交大的文科建设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文科竞争性科研经费在过去的10年里增长了5倍,2016年文科竞争性科研经费会突破1亿元,跨入国内文科科研经费大体量高校的行列。近年来交大在世界几大排名系统中的名次也在快速上升,整体实力快速逼近全球百强。2014年10月,张杰校长受邀在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学术刊物《自然》上撰文介绍交大“三步走”人事制度改革、激励创新活力等方面的情况,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对中国创新型大学建设的高度关注。
(三)第三个阶段:通过制度激励的治理体系改革,营造人文关怀的创新文化
张杰校长在报告中对交大如何通过“三大转变”营造一个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进行了严谨而不失幽默的说明。张校长指出,大学的本质决定了大学一定是以学术追求为灵魂的学术共同体,是高智商、多元化、长周期的复杂体系。因此,创新文化需要建立在对大学的治理体系进行改革,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体系,完善资源配置的支撑体系,推进发展模式、管理模式和激励模式方面的三大转变。治理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将原来自上而下的创新动力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创新动力机制,而这依靠递进式的管理制度改革作为支撑。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激励,大学治理的核心在于激励师生的创新活力、凝聚学校的创新能力和营造人文关怀的创新文化。交通大学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推动以三大转变为核心内容的制度激励,目的是激活学院的创新活力、激活师生个体的创新活力,从而凝聚学校整体的创新能力。制度激励设计的心理学基础是基于马斯洛的“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对于不同需求的教职员工给予不同层次的激励。通过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营造一个“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前后逐步变成一个靠制度激励产生内生驱动力的创新型大学。
在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正在经历着更加根本的改革。通过交大致远学院、交大密西根学院、交大巴黎高科学院等试点学院,探索着不同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致远学院通过创新性的整合式教育模式,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教学与科研的整合、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并采取了一系列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创新举措,包括开设由名师主讲的导论课以扩展学生视野和发掘学生内在兴趣、通过贯穿四年的各种小班研讨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本科生参与前沿科研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潜质等。这些举措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探究好奇心的动力。至今为止,致远学院学生就读期间,在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4篇,获得国家和国际各类奖项285个,359名毕业生中90%以上选择了继续深造。“致远模式”于2014年获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期,致远学院又荣获两项全球教育创新奖,评委会对致远学院项目的评价是:“致远学院的使命是将‘好奇心驱动的学习’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如何促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有学习追求和自主创新活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为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学习动力与激励手段。致远学院营造了一个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 致远学院现已从原来仅以基础学科方向为主扩展为辐射全校的“致远荣誉计划”,将进一步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近期,致远模式在已有近20个致远卫星实验室的基础上,在国家“双创基地试点项目”支持下,全面启动“致远创新研究中心”建设,致力于进一步强化激发学生奇思妙想的交叉学科创新实验研究平台,尽快让全体交大学生从中受益。交大每年有70%以上的学生参加各类的科技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些创新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激励。
在报告的结尾,张杰校长提出,自1996年百年校庆时树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以来,上海交大一步一个脚印,砥砺前行。交大建设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可以简单总结为 “1+3+4=内生驱动的创新型大学”的发展理念。其中“1”就是完善以制度激励为主线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3”就是实现三大转变,“4”就是创新型大学四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实也是创新型社会对创新型大学的要求: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卓越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卓越的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和卓越的社会服务创新体系。
张杰校长引用他最喜欢的一段冯友兰先生的文字作为讲演的结束语:“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张杰最后坚定地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不远的将来变为现实。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一流创新型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全体交大人共同的梦想,也是我们发展的决心。我们也非常希望在座的朋友们继续关心和支持上海交通大学的发展。谢谢大家。”
亚洲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3
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的特征不断显现,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科技革命日益加速,“创新”日益成为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讨论的主题。在2007年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部长级理事会上,各国部长就“制定创新行动计划”达成了共识,他们一致认为:“要加强创新、要巩固创新对增长的贡献,一个战略性的、全面的、跨政府的政策是必要的。”
在中国,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就曾明确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2007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依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关键在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推动创新型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近年来,亚洲各国陆续启动了一系列项目和改革措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中国从1993年开始实施“211工程”,1998年开始实施“985工程”,2003年教育部又通过立项资助的方式,开启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日本政府为了进一步明确建设世界最高水平大学,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21世纪COE计划”。印度教育部最近宣布要建立14所新的世界级高校。新加坡政府正在计划建立一所新的技术设计公立高校,并在国立大学下建立一所新的美国风格的自由艺术学院。
各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目的就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温家宝总理曾指出“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也曾说过“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个接受过优质教育的人最重要的特征并不是掌握某个具体学科的知识,而是具有吸纳新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培养独立的、具有批判性思维的学生。”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亚洲大学对世界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工业革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着知识发展的方向,是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的主要输出者,亚洲更多的是在学习和模仿。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亚洲高校正在逐步地深入全球化知识体系。以中国为例,2008年中国SCI论文产出数量稳步增长,四个学科SCI论文数占世界份额超过10%,绝大部分学科SCI论文引证数的国际排名呈上升趋势。
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亚洲大学对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贡献。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亚洲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明,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日趋相似,但若各民族特有的文化也在这一进程中趋于相同,变得单调,将是人类社会的悲哀。所以,高等教育要培养人文、社科、艺术领域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促进亚洲文化的推陈出新,让亚洲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历久弥新。
二、亚洲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挑战
创新要靠人才,人才需要我们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培养。我认为,创新人才除了要掌握高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更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批判,敢于挑战;要保持丰富的想象力和思想的独立性,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有包容的胸怀,学会互助合作,公平竞争,不畏失败;要勤奋踏实,有深入钻研的精神,坚定刚毅的品格,对待学术严谨认真的态度。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十分困难的现实问题。一方面,未来人类社会将更加复杂,社会自身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的要求都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如何理解和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再是一个国家或者一所大学自己的事情,而是需要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国际型人才,各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过程中都将面临如何处理提高人才国际化水平与传承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就大学的实践而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不仅包括充裕的研究经费、优良的研究设施、设备,更要有创新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亚洲大学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和挑战;
第一个挑战来自于经费、师资和硬件设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亚洲大学一直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的困难。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大批优质师资,不仅要留住本国培养的优秀人才,还要吸引外来英才,这些都需要充足的教育经费。但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许多大学实验条件跟不上,教师待遇也不理想。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我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个重要挑战来自于亚洲学生的特点。学生是大学培养的对象,他们的基础和特点对能否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亚洲学生聪明勤奋,但也有不利于创新的特点:首先,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许多亚洲学生谦和内敛、不善于表达,更不善于挑战与批判权威。受到多年应试教育影响,他们非常重视分数和排名,习惯寻找并接受唯的“标准答案”,很少愿意挑战知识权威,缺乏创新所必需的批判精神,也没有形成批判性思维。其次,学生经过连续多年的学校生活逐渐变得书本化和书斋化,缺乏课外活动与实践的机会,更缺乏对校外世界和现实生活的体验,因而自然就缺乏创造的灵感。再者,很多学生缺乏持续创新的方向和动力。在基础教育阶段,亚洲学生学习以应试为主,错失了正常培养兴趣爱好的时机,也对他们未来在大学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有的学生一到大学就迷失了方向,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北大几乎每年都有因为放松学习而数门功课不及格最后不得不被学校劝退的学生。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功利,过于关心个人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缺乏宏大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也就没有持续创新的动力,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生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并喜欢依靠一己之力解决问题,缺乏与人沟通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也不利于创新的产生。
第三个挑战是语言问题。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学术刊物几乎都是用英语发表,重要学术会议的工作语言也是英语,而除印度等少数国家外,亚洲大多数国家都不是以英语为母语,学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学习英语。语言劣势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亚洲大学与国际最前沿学术思想的碰撞,以及创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外语上,而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情感,亚洲人就很可能失去我们创新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古老深厚的东方文化是亚洲人共同的财富,更是亚洲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源泉。因此,如何挖掘东方文明的价值、处理外语学习与本土语言文化传承
的关系就意义十分重大。
第四个挑战来自于亚洲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年来,我们采用标准化和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专注于培养学术研究的复制者,没有充分重视和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于对人才个性的尊重与开发。北京大学前任校长许智宏曾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表达他对大学教育的期许,他说,大学是个花园,而学生们是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他们也许会长成参天大树,也许会长成低矮葱郁的灌木,也许会长成默默无闻的路边青草小花,而大学这个花园应该做的,是根据每一颗种子的情况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最好的土壤。如此一来,创新自然而然也有了生长的土壤。所以说,多样性不仅是人的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也必然会对大学的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资源条件以及人才评价方式等带来新的挑战,这也是需要我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三、亚洲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以上这些困难和挑战,亚洲的大学如何去克服7下面我想结合中国和北京大学的一些实践,与大家分享我的体会。
首先,我们对物资条件的改善充满信心。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的实施,大学研究经费和条件保障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1998年,中国教育部启动“985工程”,确定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的目标定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给予了大量财政拨款。10年来,北京大学的研究经费增加2倍,来校专家与留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进行学术创新方面有了更广阔的空间。我相信,只要我国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发展,且对大学重点支持持续保证,我们与欧美国家在经费、条件方面的差距是可以很快缩小的。
第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正在逐步改善。就亚洲而言,熠熠生辉的亚洲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凭借着其深厚的底蕴、独特的魅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世界对亚洲文化的认可将大大增加我们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信心,对亚洲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与此同时,亚洲各国也纷纷推动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的出台,再次明确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从人才培养体制、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
第三,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有可为。在各国政府倡导下,亚洲各大学自身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道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以北京大学为例,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行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改革,在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2001年,北大实施了以元培计划为代表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秉承北大著名校长蔡元培先生“兼容并包”的理念,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培养多样化人才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增强了对所选专业的兴趣与热爱。学生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并在导师指导下实现跨学科、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元培计划2008年成立的“古生物”专业,是该学院第一个跨学科专业,也是仅有名学生的专业。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汇合的交叉科学,涉及到生物、地学、环境等多学科专业知识,其毕业生不仅可以从事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研究,而且在石油、煤炭等能源工业方面也有应用性。古生物学专业的开设不仅对这一名学生意义重大,更是北大在多样化人才培养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类似于元培学院这样致力于跨学科、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项目还有不少。如外语学院小语种专业与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培养外语和国际关系双学位人才;生命学院与数学、物理、化学、以及医学院联合培养生物医药人才等。值得指出的是,多数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并没有增加额外的办学成本,只是通过管理改革提高了现有资源使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和发展空间。以元培计划为代表的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也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多样化、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问题是我们亚洲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尽管亚洲的高校各有特点,但我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和相互学习,我们亚洲大学会在古老亚洲文明与当今先进科技的结合、在多样化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OECD,The OECD Innovation Strategy:ProgressReport,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人民日报,2006-02-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 15,
[4]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N],人民日报,2009-01-05
[5]Richard c Levin,The Rise 0f Asia’s University TheRoyal Society in London,England,2010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4
一、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部分。例如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许多只重视知识而忽略能力的现象, 很多高校的教学模式都比较的单一, 虽然学生的在阅读方面有一定能力基础, 但是在口语和听力上都比较薄弱。近年来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 英语教师越来越短缺, 很多教师出现超负荷工作的现象, 学历也普遍不高,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类指导不够充足, 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对英语教学没有足够的重视, 投入的经费较少。
二、新型评价体系在英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
1、新型评价与教学方法交互作用
经实践证实, 新型评价的实施效果与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时间、教学经验和对评价的处理方式有关。对于新型评价的接受程度, 一般教龄较短的教师比教龄长的教师接受度高, 在新型评价应用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优势。这是因为年轻的教师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能够更加乐观和积极。也有专家认为教龄长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可以更好的处理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事实上, 对新型评价实施过程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教学后学生的反馈情况和根据反馈作出的教学调整。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在应用新型评价的教学过程中, 应不断收集学生对评价体系反馈上来的信息并及时对教学模式和方法作出相应调整。唯有如此, 才能保证新型评价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2、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
通过实际的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 新型评价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用新型评价, 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并且对自己学习效果有更深的了解, 对自身的不足能够及时的改善并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目标。新型评价的应用增加了师生间以及学生间的互动, 为学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 同时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型评价系统较传统的评价系统更具有优势, 对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有显著效果。学生自我效能的提高一部分来自于学习成绩, 但大部分来自于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教师或自己设定的目标后的满足感。所以在新型评价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作为评价的实施者, 掌握了更多学生学习效果的自我认识, 也就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3、新型评价的影响
事实证明, 新型评价的应用在短时间内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行为、教龄、学生评价指标、教学观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教师之间的差异对应用新型评价教学后的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 教师在实行新型评价的过程中的实施手段、教学与评价的结合以及教师的领悟能力不同, 由于新型评价体系的实施力度和普及力度都较低, 导致教师对新型评价的掌握度和结合教学的能力都不能达到标准, 这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和改革力度都有不利的影响。即使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际的作用时间也会被拉长, 从而达不到比较高的教学效率。
三、新型评价体系的构建
1、学习过程评价的构建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 往往只是重视学习结果, 忽略了学生思考答案的过程。而学生思考答案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不应摒弃在评价的范围之外。这样不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没有好处, 还会限制学生对思维乐趣的感受, 从而压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和灵活性。构建学习过程评价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评价, 重点研究学生参与的深入性、全面性和主动性。其次是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 需考虑的因素有, 学生在对自己学习负责的同时, 对其它组员也要负责。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 知识和思维群体共享。改善合作交流技巧和具有良好的分工意识, 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完成作业, 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有效的沟通。
2、课堂评价的构建
课堂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设计的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发的组合, 是课堂研究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通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自身的教学情况。大学英语教育课堂评价的目的在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 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都得以改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发展评价教师的教学、注重评价的发展性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指导思想, 导向性、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的大学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反思教育的能力、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激活创造性的能力、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以及心理辅导能力的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3、CAI评价的构建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新型评价体系更具有实践意义和适切性, CAI模式为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辅助工具和平台。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适应CAI教学模式的需要, 新型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必然结果。新型评价体系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 客观、全面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明确学生的学习潜力, 并确定改善和发展的方向。经研究表明, 新型评价体系相较原有的评价体系更具有优越性, 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积极作用。CAI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英语创造了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并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保障。
四、结束语
新型评价体系是一种功能综合的评价系统, 教师通过对学生课内外学习情况的了解及时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出调整和改善, 以便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新型评价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短时间内不能使学生的语言水平有较大提高, 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因此, 大学英语教师应该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以促进新型评价在英语教学中更好的应用, 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成绩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形成性评价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大学, 2012, 06 (5) :11.
[2]王蓓蕾.基于学习档案的英语学习者自主能力培养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08 (8) :13.
大学生成才与创新型国家 篇5
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敢为人先的胆识。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其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大学生是从应试教育中走过来的,其在小学,中学接受教育大多是老师机械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即使是掌握的很好的知识,也只是运用于考试之中,这就使他们的悟性,灵感在经过“千锤百炼”之后基本上被埋没了,思维被严重的束缚。正因如此,大学生敢于超越的精神就显得更为可贵。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育创新性思维,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目的要创新,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变为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和学习。明确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使教育从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转变。要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发展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参与性创新教育虽然以学生为本,但是教师的指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缺乏有创新思想的教师的指导,创新教育无异于瞎子摸象。现代化的课堂教学,高校要实行开放办学,保持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才能减少人才培养方式上的滞后性,把握社会的变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人的成长主要靠人自身和周围环境两大方面。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环境氛围的影响。高校应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更多的机遇,提供更充足的营养。可通过宽松的课堂气氛、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使教育工作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在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部署下,大学生自我主动培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6
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信任作为一种理念和机制,为建立新型的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文章基于信任的视角,以确立大学的公务法人法律地位为前提,以完善立法、厘清政府与大学权责边界为关键,从而建立和完善高校社会问责制,确保政府的权益成为制度保障,同时提出了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对策。
关键词:信任;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85831(2014)05018105
政府与大学是对立统一体,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政府与大学之间能否构建和谐的关系,形成合适的张力,是关系大学能否持续健康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与大学关系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和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难题,也是中国政府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通过政策法规多次调整政府与大学的关系,凸显中国政府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进入新世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将适应中国国情及时代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政府与大学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主要内容,新型的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至少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合理配置政府与大学权责。权责配置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是协调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关键。但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历史看,政府与大学间权责配置不合理、权责规定模糊不清问题长期存在,导致政府越位和缺位管理大学,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成为政府的隶属机构,这种权责定位压抑了大学办学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规定,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学校的办学权利和责任,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这就意味着在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下,一是重新配置政府与大学的权责,政府不再集管理权、举办权和办学权于一体,而是将办学自主权剥离出去,还权于大学,实现政府与大学权责配置的合理化;二是重新定位大学的法律地位,政府与大学由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内部行政法律关系演变为外部行政法律关系,大学不再是政府的隶属行政机构,而是拥有自主权,依法办学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公务法人。
第二,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政府与大学权责的重新配置,政府的职能也应随之转变。以往由于政府与大学权责配置不合理,政府的职能未能分化,集大学的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三位一体,成为全能政府,与此相应,政府也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行政方式微观管理大学事务,导致大学行政化严重,以至于专家学者称“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中国陈旧计划经济遗留下来还未得到充分改革的最后一个‘计划经济堡垒”[1]。这种管理方式既增加了政府管理的成本,又极大地侵犯了大学的自主权,也是对学术逻辑的摧残。为促进政府与大学和谐关系的发展,《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一方面,必须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切实履行统筹规划、监督管理、政策引导和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减少行政审批,保障大学依法享有的自主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和专业、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等方面的自主权和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放权到位。另一方面,政府还必须改进管理方式,改变微观管理大学的单一方式,综合运用立法、财政、信息服务、规划和必要的行政措施宏观管理大学,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真正落实和扩大大学自主权。
第三,社会力量成为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制衡器。以权治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独立于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中间力量——社会力量,具有公正性、自治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特征,是实施监督权的重要主体。针对社会力量在中国高等教育权力系统中的缺失,政府和大学的权力缺乏第三方监督和制衡的弊端,《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具体而言,首先,大学必须建立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的监督。其次,探索建立大学理事会或董事会,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实施监督的平台,形成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最后,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监管和行业自律制度,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这表明在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中,社会力量作为独立于政府与大学之外的第三方,是大学办学的监督者,发挥了制衡和监督作用,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权力系统中的重要一极。
二、政府和大学的信任与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适切性
《教育规划纲要》为构建中国政府与大学的新型关系勾画了蓝图,制定了圭臬。但是,如何将《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实到实处,真正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是必须面对的难题。笔者认为,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机制的信任,为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路径。
(一)信任作为一种理念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新思路
合理配置政府与大学的权责是政府教育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的基础和依据,也是社会力量获得话语权和监督权的合理化基础,因此,合理配置政府与大学的权责是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和关键。从当前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实际看,政府与大学权责合理配置的实现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政府教育权力的下放和剥离,将本应属于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还权于大学;二是颠覆主客体模式的政府与大学关系,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的附属地位。但此非易事,首先,权力与自由是共生关系,权力是自由得以存在的前提和保障。政府放权和还权于大学,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对于大学而言,意味着大学获得了办学的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能自主决定怎样办学、怎样行动而不受政府的控制和干预;对于政府而言,意味着大学不再是政府的附属品,政府不能完全掌控大学,不能像以前一样对大学的办学事务指手画脚、随意干预,政府丧失原有的安全感。因此,政府放权不是轻易的,而是有条件、慎重的,在怎样的情形下政府才放心放权,不至于出现一放就乱的局面是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必须解决的难题。其次,以前的政府与大学关系依据主体性哲学而建构,主体性哲学是一种强调主客体二元对立并以主体为主的思维模式,在主客体模式下,政府与大学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上下级关系,其中政府是能动主体和发号施令者,大学是被动的客体,按政府的指令行事,是政府利益的实现者,缺乏自主权。以主客体关系模式定位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容易导致双方权力配置的错位、越位和缺位。政府与大学究竟应以何种理念为指导建构二者的关系,以实现政府与大学权力的合理配置也是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必须解决的问题。而信任作为一种理念正是解决上述难题和问题的良方。endprint
第一,信任与自由相关,信任是应对自由的一种策略,信任是自由的前提。政府与大学信任主要指政府相信大学在教学、科研、招生、经费使用等相关活动中,不会做有损自己利益的行为的信心。政府与大学信任对于信任方政府而言是选择的自由,即政府可以决定是否给予大学信任,决定是否放权于大学;对于被信任方大学而言是行动的自由,即大学在授权范围内自主处理自己的办学事务。纵观现代大学发展史,大学是否拥有自主权以及自主权的大小并非仅取决于大学自身,而是在与政府的博弈中获得,并伴随政府权力的变化此消彼长,最终决定于政府是否愿意放权或授权。一般而言,若政府对大学持信任态度,就会下放权力,给予大学办学自主权;反之,政府就不愿意放权或收回权力。因此,信任是应对政府放权给予大学自由的一种策略,以信任理念为指导,构筑政府信任大学的基础,政府放权是顺理成章之事。可见,从信任视角研究政府与大学关系能从政府的立场出发拷问大学应当如何使政府放心放权,而不是单纯从大学的立场出发拷问政府的权力,这恰是现代大学制度理论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视角参见:(1)张祖英、许积年论文《对建立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探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第72-80页);(2)董云川论文《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政府、社会、学校》(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第28-32页);(3)毕宪顺论文《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第128-131页);(4)陆文龙论文《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现代大学教育,2005年第6期,第77-82页);(5)周光礼论文《完善高教治理结构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 2009年第15期,第15-16页);(6)马陆亭、范文曜论文《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框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第35-41页)等等。
或治理理论关于治理理论视角参见:(1)盛冰论文《高等教育的治理:重构政府、高校、社会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第47-51页);(2)许杰论文《论政府对大学进行宏观调控的新向度——以治理理论为视角》(复旦教育论坛, 2003年第6期,第10-13页):(3)龙献忠论文《论高等教育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1期,第74-77页):(4)龙献忠、陶静论文《合作伙伴:治理视野中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新愿景》(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第38-43页):(5)龚怡祖论文《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第22-26页)等等。
视角忽视之处。
第二,政府与大学信任以主体间性为基础,它所强调的交互性、平等性和合作性是对主客体关系模式的超越和救助,为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是把主体性置于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中,既强调主体性又强调主体间的相互性,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的共在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交往双方是平等交流的主体,各自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致力于理解和共识。何谓“理解”,哈贝马斯认为,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对一个语言学表达的理解达成共识;最宽泛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基于共同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达成的协调;也表示两个主体对世界上的某些东西达成理解,并能彼此理解对方的意向[2]。因此,在基于信任理念的政府与大学关系下,首先,政府和大学不是对立或非对立的主客体,而是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具有能动性的双主体,这种定位有助于大学法人地位的确立,彻底改变大学被动的从属地位,彰显大学的自主性。其次,政府和大学不是竞争的对手,而是合作的伙伴,双方通过民主协商和商谈,协调矛盾、制定规则、划分权责,寻求共识,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减少了相互竞争带来的高成本。可见,基于信任的政府与大学关系能避免主客体关系模式下的两败俱伤局面的出现,弥补了主体性关系模式的不足,为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二)信任作为一种制度和机制为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有效路径
现代大学的发展史证明,大学自治是大学悠久的传统之一,也是大学的立足之本,缺乏适度自治权的大学是异化的大学,无生命力可言。但应然的自治又是有限的,过度的或无限度的大学自治对于政府或大学无疑是灾难,政府或大学都曾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现代大学的发展必须处理好政府控制与大学自治的矛盾,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这对矛盾。
信任不仅是一种理念,其本身也是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制度或机制,它关注的是建立某种秩序所必需的条件问题,有其建立的心理基础、文化基础和制度基础。政府与大学信任是基于理性计算的策略性信任,制度是政府与大学信任建立的主要基础。这里的制度是指用于规范政府和大学的行为,避免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规则,包括完善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明晰的政府和大学权责、有效的监督机制等,这一系列的制度具有确定性、合理性、可控性等特征,能为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提供有效的路径。体现在:首先,政府和大学信任为政府放权或分权,转变政府的教育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依据。信任机制通过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政府和大学的权限和职能,划定了政府和大学各自行动的范围和边界,知晓各自何可为,何不可为,为政府下放权力,剥离不属于自己的职能,还大学应属之权力提供了依据,为转变政府管理大学的方式提供了方向。其次,政府和大学信任为政府放心放权,赋予大学办学自主权提供了制度保障。信任机制不仅明确规定了政府和大学的权能以及责任和义务,还构建了对大学行使权力、履行责任情况进行监督和问责的制度,建立了实施监督和惩罚的责任性机构并有效发挥作用,确保大学在既定框架下行事,保持行为的一致性,防止大学滥用权力或不作为,做出有损政府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政府与大学信任是维持和谐的政府与大学秩序,应对风险的有效手段,从而为政府下放办学自主权,寻求与大学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有效的路径。endprint
三、建立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对策——基于信任的视角
构建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是《教育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体制改革目标之一,而政府与大学信任关系的建立是实现这一目标之路径,因此,本文基于信任的视角,从制度层面提出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对策。
(一)确立大学的公务法人法律地位
大学在民事关系和行政关系中均具有法律地位,其法律地位是多元复杂的。大学法律地位是否明确、合理是厘清政府与大学的权责,建立政府与大学信任的重要前提。根据中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大学属于事业单位法人,而中国《高等教育法》又仅将大学确定为民事活动中的法人。事业单位法人不同于民事法人,因此,事业单位法人不能准确地反映大学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法人无法反映大学的公法地位,致使大学被排除在行政主体之外,成为政府的附属机构,无实施公权力之法律依据,与此相矛盾的是大学在教学、科研、学位和学生管理等领域履行的又是公权力[3],因此,目前中国大学的法律地位是模糊不清的,这就导致中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混乱。欲解决此问题,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公务法人制度,明确大学的法律地位。首先,大学作为公务法人,意味着大学不仅是民事活动的主体,而且在行政活动领域也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其次,大学作为公务法人,是公法中的特别法人,它不同于行政机关等普通的公法人,它与政府之间是外部行政法律关系,没有隶属关系,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独立承担实施公务中所产生的权责。最后,大学作为公务法人,是替国家执行公务为了公共利益而存在的主体,其办学活动要接受政府与社会的监督,这就确保了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权,以防止大学的放任自流。可见,大学公务法人地位的确立,为理顺政府与大学的法律关系,建立政府与大学的信任提供了前提。
(二)完善立法,厘清政府与大学权责边界
政府与大学权责的规定旨在划定政府与大学行为的边界、范围和底线,规范政府与大学的行为,减少双方未来行为的不确定性,为规范政府和大学行为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框架,因此,政府与大学权责规定明确、一致,是建立政府与大学信任以及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核心和关键。法律是划分权责最权威的手段,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不仅不完备,而且现有法律法规对政府和大学权责的规定也存在不全面、过于简略、模糊不清等问题,致使在实践中出现政府干预过多,大学缺乏自主权,政府和大学责任缺位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政府与大学的信任,导致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混乱。因此,为了构建政府与大学的信任,建立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必须完善立法,明确政府与大学权责,实现政府与大学权责统一。具体而言,有两条路径:第一,完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制定新法律,或修订已有法律,尤其要完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大学自主权的内容及其救济途径,详细规定大学应当承担的与其享有的权力对等的义务和法律责任,明确规定政府对大学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以及政府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从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法》对政府和大学权责规定过于笼统和不明确的弊端。第二,推进大学章程建设,将政府和大学的权责刚性化。大学作为公务法人需明晰两种关系:一是办学的外部关系,即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二是办学的内部关系,即大学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机制。第一种关系首先由法律明确,章程根据大学自身的情况做进一步的界定;第二种关系主要由大学章程明确,辅之以具体的规章[4]。因此,按照法律设定的体系,大学章程上承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是大学的“宪法”,是政府意志和大学意志的体现,是大学在法律框架下行使自治权和履行公共责任的基本准则,也是明确大学的法律地位,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大学权责边界的重要法律文本。针对中国大学章程建设中存在的大学章程缺位、法律地位不明确以及大学章程对政府和大学权力规定的缺失等问题,当前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大学章程建设:一是从明确规定大学章程在中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的承上启下地位、明确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等方面入手,明确中国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二是明确大学章程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政府、大学和社会各界人士等。三是主要从结合大学自身情况界定和政府的关系,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大学的权责,以及明确规定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和治理结构,划分大学内部各方的权力、职责,规范大学履行公共责任行为两方面入手,完善大学章程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在厘清政府和大学权责中的作用,为建立和谐的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奠定制度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社会问责制,确保政府的权益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中国政府和大学的权责,为防止双方滥用权力,不履行责任,还必须建立问责制,以确保政府和大学在法律法规规定的框架内行动,不做有损对方利益之事,为中国政府和大学信任以及新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建立提供制度保障。从中国的实际看,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高校社会问责制,确保政府权益,让政府放心放权。具体而言,第一,针对中国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中有关高校问责的法律不多,专门的高校问责法律法规更是缺乏的情形,立法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应尽快制定、出台《高等学校问责法》和《高等学校问责法实施细则》,提高高校问责制度的法律效力;另一方面,由于高校问责制包含的问责主体、问责内容、问责方法多种多样,《高等学校问责法》难以穷尽高校问责之全部,某些方面仅能做原则性的规定,因此,立法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教育评估法、高校信息公开法等配套法律法规,以弥补《高等学校问责法》不能详尽之意。第二,完善现有的同体问责方式,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异体问责制,即成立高校董事会或理事会、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等常设性社会问责机构,以及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途径和方式发挥教职工、学生、家长、新闻媒体、公众等异体问责主体的作用,以异体问责方式为主导,发挥异体问责的优势,提高高校问责的科学性。第三,以对高校党政领导干部和高校学者等行政权力、学术权力行使主体进行权力问责,以及对高校运行结果进行绩效问责为核心,提高高校问责的针对性。第四,实施多样化的问责方法,当前尤其需要完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加强高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高校问责的实效性。
总之,确立大学的公务法人法律地位、明确政府和大学权责、建立和完善高校问责制这三方面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其中确立大学的公务法人法律地位是前提,政府和大学权责明确是核心,建立和完善高校问责制是保障。只有发挥这三者的联动作用,才能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和大学关系提供制度基础。参考文献:
[1]曹林.港校触动计划体制最后一个堡垒[EB/OL].[2011-02-10].(2006-08-01).人民网http://edu.people.com.cn/GB/4652660.html.
[2]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3.
[3]王敬波.高等教育领域里的行政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16-17.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7
1 大学衍生企业成长的研究综述
大学衍生企业代表了一种重要的技术转移机制。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动机、形成过程、与母体大学的关系、区域经济效应、风险资本及孵化器等外部支持组织对其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作了较多的研究。在近期的国外研究中,Rappert(1999)认为,顾问咨询、合作研发、赞助、设备利用、共享客户、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兼职教授、见习实习等是大学与其衍生企业发生联系的主要方式。Hindle和Yencken(2004)认为大学衍生企业的出现表明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发和系统联系日益紧密,企业用户和生产者之间的技术应用日益广泛,要求技术转移具备畅通的商业化渠道。WrightandLockett(2006)从风险资本的立场审视了大学衍生企业和其他高科技公司的异同,发现资本需求与市场供给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匹配。Mustar(2006)指出,衍生企业通常都起源于非商业环境中,要想实现其创建者及母体研究机构的目标和经济效益,需要从企业资源、商业模式和制度联系等多个维度研究大学衍生企业的异质性。
在国内,林淼和苏竣等(2001)以及苏竣(2002)认为,大学发挥其人才与技术的“辐射功能”与“孵化功能”,一般通过科技园区或自我孵化等方式促进大学技术的转移。王小平等(2003)认为大学衍生企业模式是对技术授权转移模式的一种有效替代。杨德林(2003,2007)对比了专利许可型,知识产权入股型、带土移植型、改制型、嫁接型和学生创业型等模式的优劣势。何建坤等(2007)比较了中外研究型大学在技术转移中的模式差异,指出研究型大学在开展技术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
2 从技术孵化到战略技术联盟———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互动成长的理论逻辑
大学,作为人才、技术的发源地与集聚地,蕴含着孵化科技企业、科技产业的巨大潜力。大学衍生企业在依托大学母体资源进行技术孵化的同时,创业企业家得以孵化成长,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与大学母体之间实现互动发展。
2.1 技术孵化
大学衍生企业以大学研究机构、人才和技术为创立基础,其创立的技术来源,一般来自于大学承接的各种研究资助而产生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虽有技术专家实施的价值评估和专利权等评价,但其成熟度距离商业化存有一定距离,尚需跨越技术研发的“死亡之谷”和产业化过程中的“达尔文之海”,方能实现从技术到市场、从发明者到企业家之间的阶段性跨越。
对于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成长,从技术到市场进行商业化跨越的外部条件来说,由于大学衍生企业早期阶段形成的技术成果往往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技术与市场存在高风险和资本高投入,而外部的市场化资本更喜欢投资处于后期成熟稳定阶段的技术成果。因此,大学衍生企业尤其是在其技术成果内在价值不被外部企业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往往需要大学母体追加对该技术的孵化力度。另外,由于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品特性,具有某种“自然垄断”的性质,这也是促使大学内部孵化企业和技术转移内部化的重要因素。为此,大学母体对衍生企业进行直接孵化的过程中,要承担全部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从技术创新过程来看,大学衍生企业是不断实现从科学知识的生产到技术的传播转移与实验室原型的开发,再到试验发展的商业化原型和市场扩张发展的有效载体。大学衍生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不同阶段,整个创新流程和创新组织同时又面临着程度不一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为此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来匹配相应的融资方式以推动衍生企业的持续创新。为了规避大学在大学衍生企业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也为了适应大学衍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大学和大学衍生企业要建立新型互动关系,推动衍生企业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过程中进行新的制度变革,这对于发挥大学与衍生企业各自优势,改善和提高研发组织效能,降低创新成本、分散创新风险是极为有效和必要的。可以说,大学衍生企业的组织创新以更高的绩效来促进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是企业为适应技术创新发展内在要求的产物。
大学母体对创新型衍生企业进行技术孵化,客观上在于:(1)衍生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能够为大学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大学衍生企业的创立,不仅是一种节约交易费用的有效方式,而且为学校和技术研发人员带来经济利益,通过外部经济利益“补偿”技术研发创新资助的不足。(2)提升大学科研水平与社会声誉。大学衍生企业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产学研的结合程度与结合绩效,已成为政府和社会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更成为衡量一所高校社会影响力高低、综合实力强弱、社会贡献大小的一个主要标志。大学衍生企业带动的高校科技成果产出和经费支持,已成为高校评估排名中的一个重要砝码,更将激励大学去有力推动与大学衍生企业的共同发展。如2009年教育部基于投入产出的高校绩效评估,东北大学依托东软股份等大学衍生企业的兴起,使得东北大学成为高校绩效评估前三名中的“黑马”。(3)政策激励效应。尽管大学衍生企业是大学服务社会等功能演变的结果,但大学直接兴办衍生企业的一个缘由还在于,国家的相关政策激励以推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如199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7个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促进了高校及科研机构以创办企业等多种方式转化高新技术成果。随着大学衍生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国家出于规范大学创办企业及促进产学研的需要,2005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由高校资产公司而非高校直接经营,从而建立校企之间的“防火墙”,推进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发展。(4)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由于技术成果中存在知识的缄默性,在外部转移中会出现转移者对技术细节有所隐瞒,此外,交易成本过高也使技术外部转移方式的成功率不高。对于阻滞程度较高的技术项目,最好的技术转移方式就是使合作双方的空间距离较近与组织文化较为融洽,这就促进了大学、大学教师或学生直接创办衍生企业。
大学母体在对衍生企业进行技术孵化的同时,往往还需孵化出创业型企业家,为初创时期的衍生企业提供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本。大学衍生企业初创时期,善于把握、洞察市场前景和盈利能力、具有特殊经营技能的创业企业家成为企业最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为此,大学母体在孵化企业的同时,还需在母体大学机构中孵化能够兼备企业家才能和科学家头脑的学术型企业家,将大学衍生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随着大学衍生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大学衍生企业需要不断从社会上获取后续发展所需的多元化关键资源来推进持续的创新成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学衍生企业初期的资金来源仅为学校一方,融资方式和融资能力有限,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其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使得企业的市场风险有不断向大学转移、集中的趋向。为了规避企业经营中大学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同时,也为了适应大学衍生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有效的制度创新已成为大学和大学衍生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的内在必然。
2.2 战略技术联盟
大学衍生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创新需求与风险逐步加大、外部发展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母体的风险集中等问题,需要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之间建立新型产学研网络关系,在制度层面以战略技术联盟为主要组织创新形式来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两者双向的创新互动。大学与大学衍生企业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是大学衍生企业在其产品、技术乃至企业本身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而进行的组织创新,也是大学母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有效延伸的必然。
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母体因资源互补或相互依赖而形成的战略技术联盟,实现了学科链、专业链与技术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形成校企分离、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战略技术联盟既是大学衍生企业解决自身技术创新动力的内在需要,也是产学研面向重大产业技术创新、着眼于完整产业链技术创新的需要。一方面,大学可以通过衍生企业的发展,获取科研经费和资金支持,将衍生企业作为其提供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产品孵化基地。大学可以依托战略技术联盟这一合作平台,共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企业贴近市场需求的有利条件,提高人才培养和成果的转化效率。大学的科研成果,对于那些需要多学科知识集成和持续开发、普通社会企业无法有效转化的复杂技术,可以利用衍生科技企业和大学间天然的“血缘”关系来协同完成产业化。另一方面,大学衍生企业可以借助大学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知识优势,将科技成果的技术前沿与市场前沿有机结合,从而推动衍生企业的持续创新发展。
大学衍生企业和大学之间的互补型资源与共同的文化背景是构成战略技术联盟形成的重要基础,技术的生命周期特征使得大学衍生企业与大学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正是由于衍生企业和大学的专用资源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契约安排,实现了知识共享、能力互补、风险分担,联盟的协同性降低了内外部环境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衍生企业通过回馈的方式促进了大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互动,战略技术联盟显示出更好的创新效率与稳定性。
大学衍生企业的成功,客观上推动了大学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直接促动科技成果投入产出的良性互动。大学将在长期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协同,比以往更关注学术研究前沿、人才培养与技术成果的创新转化。然而,大学衍生企业作为微观市场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沿哨所,价值取向和运转机制的不同,使得大学及其衍生企业在战略技术联盟中表现出不同于社会企业的功能行为,见表1。
大学衍生企业及其形成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需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目标,确立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知识产权归属等权益共享机制,技术研发的选择、利益分配机制都需要进行有效约定,健全技术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从而为联盟提供有效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大学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与技术转移的成功模式,有效化解科技研发中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
在国外,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成功,引发产业界、学术界的深入思考和竞相效仿。国际经验表明,大学与衍生企业之间的战略技术联盟,不但不会影响高校的声誉,反而会使高校的学术更加繁荣,实力更加强大。
资料来源:章琰,《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移动及模式选择研究》,清华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95~96页。
在国内,清华大学威视股份公司成立于1997年(1),得益于国家科技项目创新成果的多年积累和清华大学“技术+资本”的孵化模式,采用“带土移植”从事产业化的做法来提高成果孵化转移的成功率,开拓实现了“知识变产权、产权变产业”的渐进发展之路。随着威视股份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入,清华大学此项领域的基础前沿研究也随之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项目支持也从过去的每年几项上升到如今的十几项,这在一个层面反映了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清华大学与威视股份合作建立加速器实验室、探测器实验室等技术基础设施,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共享知识产权、收益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持续推动威视股份技术成果转化和企业的创新成长。
为实现双方在前瞻性技术研发方面的协同优势,选题市场化、研发产品化是威视股份与清华大学建立战略技术联盟的基本原则。战略技术联盟机构遵循技术与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律,沿着技术培育与产品研发、生产之间的代际升级与滚动开发路线,推进企业的连续性创新。项目完成基础研究,研发成果由联盟研究机构转出,再由公司根据成本、工艺、需求、质量等因素,实施研发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威视股份根据战略技术联盟的约定,每年为相关学科科研提供超过亿元经费以回报大学母体,良性的回报机制为大学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战略技术联盟合作的成果产生了强大的示范作用和激励作用,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深层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发,将大学的科技创新推进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从而也为企业奠立了持续创新成长的源泉。
威视股份和清华大学的产学研战略技术联盟达到了双赢互惠的良好效果,成为中国衍生企业中自主核心技术产业孵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对于企业来说,有效利用学校在人才、技术、科研基础设施、无形资产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增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大学而言,衍生企业的创立发展,实现了大学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加速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带动了大学在该领域的学科建设,提升了大学科研能力,提高了大学在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3 结论
国内外经验表明,大学直面科学技术研究的国际前沿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竞争前沿,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和引领,提高了产学研结合的集成度、组织化程度。大学以孵化技术、孵化企业的形式实现了低成本、低风险的技术转移,直接推动了大学与企业界之间人员、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的流动与整合,促进了大学科技成果向市场的有效转化,推动了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形成。
新形势下高校产业新型管理体制和大学技术转移机制的建立,有力推动了大学“投资—撤出—再投资”的投入和撤出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在大学与衍生企业之间,通过战略技术联盟等形式优化了分工协作的研发创新网络,推动了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基础设施的平台体系建设,从而使得大学衍生企业的内生创新动力、产品竞争力以及大学的学术竞争力得以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衍生企业通过经济回报等形式实现对大学母体的回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缺口,也为大学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激励示范效应,推动了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深化。大学在市场前沿的需求驱动下,推动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成为引领学术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与大学衍生企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拓展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与形式。
因此,从机理上明晰大学衍生企业的创新成长特征,有效构建大学衍生企业技术创新与经营模式的转化,科学评估大学的总体绩效产出,不仅有益于大学衍生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发展也具有重大的示范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Rappert,B.,Webster,A.,Charles,D.Making sense of diversityand reluctance:academic——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intellectualproperty[J].Research Policy,1999(28):873-890.
[2]Hindle,K.,Yencken,J.,Public research commercialis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an integratedmodel[J].Technovation,2004(24):793-803.
[3]Wright,M.,Lockett,A.,Clarysse,B.,elt.University spin-outcompanies and venture capital[J].Research Policy,2006(35):481-501.
[4]Mustar,P.,Renault,M.,Colombo,M,Piva,E.,Fortes,M.,Lockett,A.,Wright,M.,Clarysse,B.,Moray,N.,Conceptual-is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research-based spin-offs:A mufti-di-mensional taxonomy.Research Policy 35(2006),289-308.
[5]林淼,苏竣,张雅娴,陈玲.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J].科学学研究,2001(4).
[6]苏竣,陈玲.政府介入战略技术联盟的知识产权制度安排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2).
[7]杨德林,邹毅.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企业衍生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4).
[8]杨德林,汪青云,孟祥清.中国研究型衍生企业活动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3).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8
近年来, 世界产业格局的变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带动了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 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需要。同时,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 保税区与自贸区的不断增加, 商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 迫切需要复合型、应用型、具有国际视野的物流人才完成商品从采购、生产到销售整个环节的供应链管理。
文章以应用技术型大学-武汉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例, 提出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分析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目前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索应用技术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 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应用创新型物流管理人才。
1 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与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能力型人才的培养研究型人才目标定位不同, 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定位重点是突出应用型。根据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家卡诺伊的观点, 对中国而言, 中国需要更多的是应用型大学。[1]
实践教学是高校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直接关系到是否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效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这就要求各高校, 特别是应用型高校要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可或缺的应用型大学应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凸显应用性。形成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
2 应用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高校人才培养主要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现, 物流管理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尤其重要。部分新进应用型本科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按照原来长期以来形成的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内容呆板陈旧, 已不适应产业新时期对人才的需求。
2.1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长期以来, 物流管理的教学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传统的理论, 而且, 为了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主干专业课程互相之间重复部分较多, 没有有效衔接, 课程庞大琐碎, 效率低下。物流管理行业作为新兴行业, 新理论, 新技术层出不穷, 实践永远走在理论前面, 单靠传统陈旧的书本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
2.2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虽然设置了专业认知性实践、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等实践环节, 但实际效果与期望的效果存在差距, 实验课程和课程实验本应在企业现场进行讲解, 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 只能在教室进行, 实验教师虽然会精心准备实验课, 但大多是要求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实验, 属于验证性的实验, 缺乏启发型、综合型的实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缺乏高素质型“双师”教师队伍
随着大学生扩招, 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大, 受招聘政策和其他方面原因的影响, 走上教师岗位的青年教师居多, 青年教师大多名校毕业, 理论功底扎实。但大多数毕业就走上教师工资岗位, 实践经验难免不足。需要多年的培养, 才能成为既有理论功底, 又具实践指导能力高素质型的“双师”型教师。
2.4 实践实习教学基地相对数量不足
高校教师往往教学科研任务较重, 没有专人开发实践实习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与维护需要花费很多精力, 往往会导致教学基地数量较少, 接纳学生人数有限, 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加上就业压力大, 学生毕业实习期间, 不能安心好好实习, 忙于东奔西跑的找工作, 边实习边找工作, 有的实践教学基地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之后往往流于形式, 由于各种原因, 不能充分利用。种种原因都使得实践实习教学基地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
3 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武汉商学院做为新进应用型本科院校, 自从成立物流管理专业以来,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根据物流产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 注重教学管理与实践教学环节, 紧密联系地方企业, 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共同培养物流人才, 逐步形成自身专业特色。2014年成为武汉市重点学科专业, 并获批省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以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武汉港务集团为基础, 开设港口物流班, 进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试点。2015年与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科技大学 (FOM) 合作开展国际本科教育。2015年获批湖北省本科高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
3.1 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 夯实实践教学基础条件
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实训课时需要, 专业校内实训室原有2个实训室的基础上, 补充建设了3个实训室, 目前共有校内实艳室5个 (如图1所示) , 校内实训室总面积475平方米, 设备总额192万。实训室自2013-2014-1学年起累计用于29门课, 42个班级的教学。做到了实验课时实验室全覆盖。在校外实训室上, 物流管理专业近3年新增校外实训基地5家, 分别为-武汉港务集团 (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良中行供应链有限公司、湖北山里人家酒店发展有限公司、竹溪大明商贸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随州市蓝天农资物流配送有限公司,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是和本专业长期合作后签订了关于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全方位合作意向的企业, 还聘请了部分企业高管或核心业务骨干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兼职教师和学生实训实习的指导老师。
学校近三年用于实习基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共计258140元。其中每年投入约1万元用于实习基地回访, 投入约1万元用于物流年会相关费用, 约1万元用于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会议, 按照每年人均70元的标准开展实习检查工作。2015年和2016年依托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进行学生实习、教师调研经费共计230000。通过上述经费的投入, 保证了专业教学的正常开展, 改善了教学实验环境。
以上实习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完成了对物流管理专业的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及用人理念。
3.2 深化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物流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认知实验、课程实验、实验课程、毕业论文 (设计) 、毕业实习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了确保高质量的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在专业课程实验上, 我院依托省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武汉港务集团和其他实习实训基地如德国邮政DHL武汉供应链有限公司,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 教师将理论课放在校内完成, 课程实验集中放在企业进行, 实践教学由校内教师与企业经理共同指导完成。能够在校内实训室完成的实验课程, 依托实训软硬件在校内完成。利用暑期, 将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 由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走访企业调研, 实习, 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利用双十一, 企业大规模用人短暂高峰, 调整教学计划, 将学生送到基层岗位, 实习实训, 提升实践能力。其次, 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依托武汉中百集团便利店业态中百罗森便利店扩张3000家门店的发展期, 与企业合作开展便利店合作人, 便利店店长, 中百生鲜经理订单班。企业将便利店开到学校, 做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3 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
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 专业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在培养方式上, 首先, 依托合作企业, 物流专业每学期有计划的送青年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6个月及以上, 深入了解学习企业经营方式, 生产流程, 以此加强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锻炼, 提升专业教学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其次, 通过对口扶持高校“武汉大学”的帮扶下, 聘请教授作为“彩虹学者”, 指导专业建设, 指导青年教师教学科研, 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武汉大学”做访问学者, 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第三, 学校鼓励青年教师“博士”化深造, 申报高水平的科研项目, 积极参与社会化横向课题, 参加国际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并有针对性的组织专业教师出国交流, 了解专业发展水平, 提升青年教师“双师”能力。
3.4 参加教学实践竞赛, 促进创新能力提升
实践竞赛项目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对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创新热情。每年, 我专业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类教学实践竞赛, 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大学生“路演”项目, 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 大学生条码大赛, 大学生物流规划大赛, 近3年, 专业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实践竞赛奖项28人次。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人次, 省级奖项21人次, 校级奖项5人次。
4 总结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项探索性、开放性的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多少经验可以借鉴。需要结合社会需求, 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 只有这样, 人才培养工作才能不断进步, 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景莉, 等.大学要科学定位各安其位[N].北京:中国教育报, 2004-08-11 (2) .
[2]徐英俊.应用型大学的特点及发展路径[J].大学研究与评价, 2007, 3.
[3]张烈平, 等.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7.
[4]张忠福.建立以能力为培养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
[5]黎冰, 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 2010, 29 (1) :152-154.
[6]王成林.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实践教学[J].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9 (23) :61-62.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模式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合作是发展的需求,知识可以加快知识积累和经验传播速度,是创造力和经验的基础。校企合作是改善高等教育、促进企业的竞争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前线专业人才的重要方式。长期以来,应用型大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一直坚持生产、教学、科研的密切合作,其中企业与学生互动的跨越式发展已在短期内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的核心是在于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大学经营理念,积极探索如何获得更好更快的校企联盟发展框架有重大现实意义。知识共享能够提供反馈问题的机会,扩大信息和经验的传播范围。[1]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人才,推动创新型人才发展是高校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整体发展和服务社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应用型大学校背景下的校企合作尤为适用。
一、校企合作下外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和学校是两个具有不同的组织,这两个的区别和联系。学校旨在培养人才和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的目标是获取利润,专注于市场的影响,侧重于效率并强调在获取和应用实践知识。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都有自己的优势:教师在知识存储和传授方面得天独厚,企业员工在思维方式和技能技巧方面较有优势。[2]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融合有利于激发学生打破思维定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理解复杂事物的能力。在外语学院的校企合作,学院和企业(一般是翻译类企业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教学实践交流平台,共同发展学生和员工的学习能力。[3]这些措施使学生对企业工作有一定的认识,加强了知识共享的效果。随着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外语学院在校企合作中更应注重创新模式的发展,如图1所示,就是协调外语学院校企合作、知识共享和创新作用机制的模型图:
二、校企合作行为、知识共享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功能关系分析
校企合作行为、知识共享和创造力之间是直接功能关系:我们采取校企合作的行为,企业的校企合作行为与知识分享是自变量,创造力是因变量。自变量(校企合作行为的影响,企业校企合作行为)的结果变量(创造力)和中介变量(知识共享)是否能发挥中介功能是需要研究和讨论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模型来解答:回归模型1:校企合作行为回归于创造力回归模型2:加入知识共享后创造力的再次回归。回归分析结果列于表1,如下所示: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表中看到,在模型1中,当P<0.001时,学校校企合作行为与企业校企合作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最明显,其中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202和0.489。加入知识共享后,如图中模式2的数据所示,当P<0.001时,企业校企合作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仍达到显着性,但回归系数下降到0.294;但学校校企合作行为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知识共享的影响系数可以高达0.475,并在P<0.001时达到显着性水平,模型的解释力从41.1%上升到54%。可以看出,知识分享在学校校企合作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中发挥了全部的显著的中介功能,而在企业校企合作行为对创造力的影响中也发挥了部分的中介功能。
校企合作行为,知识共享和创造力关系路径分析:本文建立了非中介模式这两个嵌套的模式和共调解模式,并假定模型(部分中介模型)来模拟的数据以测试对模型参数的不同假设。在这里面,非中介模式(模型1)为用于测试,如果没有中介变量的间接作用,自变量直接对因变量发生作用;总中介模式(模型2)用来测试通过中介变量影响,自变量是否产生直接作用于因变量。
三、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分析
强化实践和探索,提高校企合作的创造力:对于已经开发的校企合作,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应总结经验,针对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普遍存在着创新型人才分层和分化缺乏的问题制定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加强实践和探索,实施创新合作方式和高校企业运作机制。学院应与企业确认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岗位职能、能力分析、教材编制、专业课程和其他教师培训方面实现创新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使其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现无缝对接,并真正使学校跨上道路的内涵发展。[4]合作企业应当提供必要的支持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培训基地,积极主动,以确保培训基地的正常运转。根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建成学院、企业与区域的多平台合作模式。这一模式的特征如下:
1. 建立评估和反馈系统
在评价学生时,以校企各方的反馈给出评价结果,扩大交流和咨询渠道,提高培养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外语学院和企业要研究制定人才评价方法和标准,并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在校年级的评估和企业实践,评估人才培养的全面效果,期间融入技能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在一起实践性教学环节。
2. 外语学院和企业共同打造的教学课程体系
按照每个主要的建构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学院应围绕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或专业,以岗位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工作和岗位分析任务为基础,以实际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导向的工作流程和注重后期专业能力要求;建立课程标准的亮点专业能力培养,推动对“工作和学习的整合创新,学习和操作一体化,知识和能力整合等“教学、经营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积极参与相关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制定并与企业合作,开发和生产的核心课程,优秀教材紧紧地结合到实际生产中。
3. 互通校企教师资源,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群体实力
外语学院老师可步入企业学习技能,以“采访工程师”的身份收集教材和参加企业的科研和产品开发。这不仅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还能掌握行业和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同一时间实现与生产实际连接的教学和提升企业的技术力量。企业技术人员步入学院,参加专业课程的教学,教材编写和实训基地建设等,使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真正成为重要的成员和专业稳定的兼职教师,并应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进教学中来。为了促进高校教师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高级名师应用型教育,实现有效接合教育和经济的发展,学院和企业交流人员任职无论是在高校与企业的实践,这打破了许多学院多年的限制,培养双师型教师已获得成效。
4. 共建语言研发中心
共建研发中心一直大学和企业合作的重要途径,为国内的研究机构进入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创新系统打下了基础。但是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的校企合作往往因条件不成熟而忽略了这一点。通过与企业共建语言研发中心,外语学院可以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方向,把生产,教学和科研结合在一起。现代的外语学院校企合作应从不同的合作形式,如研究成果直接转移,项目委托开发,已经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凭借合作,外语学院与企业有共同促进语言实战研究的基础,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
5. 提高保障措施
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体系培养得以顺利推行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专项经费保障、政府相关政策保障、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创新科研项目来源保障四方面。政府相关政策保障指为配合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如制定政策规定辅助高校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企业及各级单位应尽的义务,是其申报高科技型企业、申报税收减免的必备条件,当然也要保障企业成为校企合作的受益对象。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提出应保障教师的利益,提高教师积极性,确保教师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第一责任和义务;扩展学分制,认可学生在课内、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成绩,并提高创新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确保实习、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真正效果。最后是创新科研项目来源保障,每年确保签订足够的创新科学研究项目合同,使学生参于创新科学研究项目成为可能。
结语
在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下的外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中,我们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勇于创造,不断创新教育实践,扩大操作思路,针对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普遍存在着创新型人才分层和分化缺乏的问题探索互补优势的多赢模式,如本文分析的建立在应用型大学外语学院校企合作的行为,知识共享和创造力的关系基础之上的涉及创造力的中介作用、校企合作的直接影响因素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合理假定模型。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采取以上提出的措施,即:建立评估和反馈系统;外语学院和企业共同打造的教学课程体系;互通校企教师资源,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群体实力;共建语言研发中心;提高保障措施以结合知识共享和校企合作的培养创新能力,构建适合现代的发展,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为创新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鉴铭.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兼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双主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03).
[2]叶鉴铭.“校企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友嘉机电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3]袁虹,张丽琍.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1(06).
[4]程培堽,顾金峰.校企合作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成本和收益的理论分析[J].高教探索,2012(05).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10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在就业工作中一直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细致、创新、高效地做好各项工作, 形成了以“毕业生就业终身制”为就业工作理念, 扎实推进“职业‘人才银行’互动平台的“就业工作亮点建设”, 深化“以服务为宗旨, 以市场为视点”的就业工作思路, 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全方位”就业服务体系、以体验为核心贯穿大学四年的“全程化”职业指导体系、以人才质量为根本的“全员化”就业工作体系、以营销理论为指导的“精确化”就业推介体系的“四位一体”就业工作机制。学院通过重点建设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人才银行”, 大力开展以内涵式建设为核心的全新校友工作, 着力推进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咨询指导工作和以提高用人单位价值体验为核心的市场建设, 来保障“学生就业终身制”得以有效实现。
一、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人才银行”建设
“人才银行”网络平台建设是“学生就业终身制”实现的外延式建设路径。“学生就业终身制”意指对所有就读我校的学生实施终身就业服务的制度, 包括在校生以及往届毕业生。“学生就业终身制”的核心目标是为青年学生的大学学习阶段和入职后学习与发展阶段提供一个制度平台, 聚焦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业成就与终身发展, 最终实现每一位学生的专业化可持续发展。
(一) “人才银行”的含义
“人才银行”专为大学生量身打造, 是一个大学生储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的过渡性网络平台。学生可享受“人才银行”提供的全方位服务, 可将自身职业素质养成和个人职业技能学习经历等职业生涯规划的投资进程记录在案。
“人才银行”提供跟踪式服务, 对加入“人才银行”的学生进行增值管理维护。帮助在校学生储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 提前做好进入职场的准备, 提高自身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为自己走出校门、迈向职场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 “人才银行”是用人单位组建人才团队、承接项目任务、选拔录用人才时的重要人才来源地。
(二) “人才银行”的定位
1. 对于大学生
“人才银行”帮助大学生在这里增强职业核心竞争力, 升才华之值, 储能力之息;提供跟踪式服务, 对加入“人才银行”的学生开展增值管理维护;扩大人际交往圈, 搭建与用人单位、学生、校友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平台;提供众多的用人单位招聘信息;提供“一对一”式的职业辅导、测评和入职引导服务;提供兼职工作推荐、就业实习资讯与服务;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资讯与服务。
2. 对于用人单位
“人才银行”帮助用人单位排忧解难, 降低用人单位招聘人才过程中的成本, 提高求才准确率;帮助用人单位承担从人才招聘人才初选到人才培训等一系列工作, 节约在人才遴选上的时间和精力;用人单位通过“人才银行”的人才储备工程, 提前物色储备适合用人单位发展所需的目标学生并对其进行跟踪培养, 将优秀人才猎取于大学的摇篮中, 快人一步, 在赢得残酷的人才争夺战的同时, 成功掌舵未来。
(三) “人才银行”的功能
“人才银行”以就业网站为实现载体, 将学生的基础信息 (包括学生在该网站进行素质测评的测评结果及报告) 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存储于基础信息数据库中, 注册用户便可在“人才银行”网站上查询及修改相关信息。“人才银行”将学生的测评结果和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匹配, 从而帮助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实现共赢。【1】同时, “人才银行”还借助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老师, 就用人单位在用人方面的问题提出建议, 帮助学生明确职业规划发展方向。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自2009年提出“人才银行”建设理念, 至今已有3年,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通过平台实现“人岗匹配”成功就业的人数逐年增长, 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特别是通过“人才银行”平台创造性地实现了用人单位通过平台的站内定点信息发布功能, 将自己的小型科技研究项目定点发布给适合做该项目的学生, 学生通过平台的站内定点信息发布功能, 向用人单位自荐参与企业的小型科技研究项目, 实现了项目与项目所需人才的匹配, 扩展了校企合作以及学生能力提升的空间。
二、以内涵式建设为核心的全新校友工作
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资源和巨大财富, 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是促进学校全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学生就业终身制”实现的内涵式建设路径。良好的校友关系意味着更好的声誉、更优质的生源、更多的招聘机会和更广泛的校友赞助与支持。
校友工作是美国高校最重要的管理工作之一, 高效运转的校友工作小组能够大促进大学的发展。美国许多大学从建校之初就非常重视校友工作, 比如, 建于1891年斯坦福大学于第二年即1892年就建立了校友会, 专门负责与校友的日常联系, 为校友提供细致周到的相关服务, 帮助校友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 同时也为校友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和智力支持。校友工作小组将丰富校友工作的内容, 实现校友工作的程序化、情感化、多元化, 将校友工作变成母校教育的延伸, 帮助校友加速成长和实现终生学习, 并最终在社会关系、捐赠、口碑、培养和招生就业等方面回馈母校。
(一) 校友工作特色
校友工作特色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凝练。时间:从每个新生入学即启动, 让在校生积极参与到校友工作中来;范围:覆盖全体校友, 为全体校友提供服务;方法:通过信件、电子邮件、在线系统等多种方式保持与校友的定期、频繁接触;诉求:着眼于为校友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帮助校友成长;服务大使:特聘“校友服务大使”。
(二) 校友工作内容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校友会的日常工作和活动是通过校友关系部来实现的。它的工作人员、校内志愿者各有分工, 有的专门负责收集校友信息、认证校友身份, 有的以邮件联络校友、发送学院期刊《西城杂志》, 有的组织校友返校参加联谊会等重大活动。学院校友会还有一些其他服务项目, 希望校友们能“回归”到与母校有关的活动中来, 如校友俱乐部、旅游、校友学院、校友信用卡以及网络聊天室等等。学生毕业后, 学生居住地的俱乐部会主动与他联系, 问是否愿意加入当地西城俱乐部。校友成为俱乐部会员以后, 可以参加校友活动, 比如读书会认识更多的朋友。
总的来说, 学院校友工作的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搭建在线沟通桥梁
通过在线平台的方式, 在校友与在校生、校友与校友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和联系的纽带。以此为基础, 逐步实现学院校友服务的时效性 (让新生从入学开始即可以同校友联络, 向校友学习, 接受朋辈指导) 、广泛性 (覆盖全体在校生和毕业生) 、互动性 (通过在线平台实现在校生和校友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和价值性 (提供信息发布的平台, 让校友及时获取信息) 。
2. 强化校友指导与互动
一方面, 在校学生通过和校友的联系和沟通, 可以了解到真实的职场, 获得学业和求职上的指导, 甚至借此获得工作或实习机会;另一方面, 校友也可以通过和在校学生的互动, 了解到母校的发展和变化, 增进对母校的感情。
3. 及时传递母校信息
将母校的重大新闻、校友活动的通知、校友工作方面的最新举措、电子期刊《我们是校友》等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校友。同时还可以通过这个窗口, 为新毕业的校友提供职业上的指导和建议, 帮助年轻校友成长。
4. 保持同校友的联系
保持同校友的联系是开展校友工作的基础。校友毕业后, 因其工作和居住地的变化, 联系方式常常会发生变动。校友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获知毕业生校友的最新联系方式, 了解其职业发展近况。
三、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咨询指导工作
高校应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 以培养社会急需的专门人才为己任, 实施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社会满意”为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战略和就业指导工作, 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毕业生就业通道。在这一大背景下, 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就要把以培养和输送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作为就业指导的核心目标和任务。新生一进校, 就业工作部门就可以帮助新生发现、培养自我的潜力和创造力, 使新生在未来的人生发展上始终掌握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的主动权。
必须重点指出的是, 提高学生应聘成功率即提高学生的“受雇能力”远远比直接提供就业机会重要。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非智力因素和综合能力, 因此就业工作部门既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同时也要重视为用人单位服务。【2】提高学生受雇能力的主要载体和手段是职业生涯管理技能课程。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定位此类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完善的技能结构、展示自身技能的自我推销能力、能够进行反思和评估的能力、能够辨认适合的工作机会的能力。此类课程注重提高学生发展个人职业技能的意识和追求, 反思自身已具备的技能, 并通过参与顶岗实习冬令营、夏令营, 实习兼职等方式不断培养和发展自身能力, 最终成功推销自己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一) 职业咨询指导
学院将职业和学业生涯发展与人生理想作为职业生涯教育首要环节, 引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 树立正确的成才和就业观念。具体的操作办法是通过专业的网上在线指导、各种职业测评工具、性格测试工具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指导信息, 而这些指导信息主要来自于学生在学院获得的核心知识和已具备的工作能力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例如: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 用人单位经常抱怨毕业生实践能力差、知识面窄、文化素质差、创造精神不强等问题, 而用人单位更多需求的是具有经营头脑的工程师和有工程素质的经营者, 能够熟练运用Auto CADPhotoshopPKPM等软件, 且具备良好的手绘功底。针对此问题, 就业工作部门就会给学生提供各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要求, 以及职业岗位对应的该专业核心课程名单, 如《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建筑制图》等。对于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 鉴于往届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岗位多为工程测量、摄影与遥感、地基与房产测量, 针对这些工作岗位实际的能力要求, 就业工作部门就建议学生要认真学习诸如《测量学》、《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GPS应用》等实用核心课程。另外, 还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强化职业指导的效果。一是强化入职前教育。通过到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等形式, 帮助学生更广泛地认识专业, 明确发展任务和就业方向。二是完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 将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职业前瞻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 建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期间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指导学生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技能、职业价值观, 帮助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了解职场动态, 按照最新的职场要求储备职业能力。三是开展个性化职业咨询与辅导。以电话咨询、QQ在线咨询、面对面咨询和团体辅导等方式, 向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咨询服务, 帮助有职业生涯困惑的学生寻求合适的发展路径, 增强个体职业生涯决策能力。【3】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 学生的就业观念得到了更新。
(二) 实习实训
学院以顶岗实习为重点和亮点, 积极引导学生将职前演练和实地训练相结合, 鼓励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查找不足, 完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一是积极推广“长虹”就业实习模式。鼓励学生以团队理想的就业企业为目标, 通过学院指导培训, 学生团队自我联系、自我选拔和自我管理的方式, 企业、个人、学院三方共同承担实习费用的原则, 推动实习项目的顺利开展。通过企业顶岗实习, 促使学生近距离查找自身的差距与不足,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该模式推广三年来, 先后有1500名学生参与组团, 参加了上海展运电子、江苏华硕电脑、四川长虹集团等用人单位的职业岗位体验活动。二是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职场人物访谈”。通过引导学生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中目标职业相匹配的人物进行访谈交流, 探索整个行业和个体用人单位的“内部”职业信息, 实现学生个体在大学期间与职场生涯人物进行互动, 从而把学生个人的专业、兴趣与职业倾向与社会实际更好地衔接起来。三是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就业创业见习。学院大力支持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活动, 逐渐形成了以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平台, 以就业创业项目为依托, 以各类创业活动为补充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四是实施“职业发展助力计划”。通过开展办公自动化、全员参与科技能力培养项目、交谊舞会、“职来职往”招聘大赛、职业经理人挑战赛等十余个培训项目, 为学生搭建职业素质提升平台, 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三) 优质服务
学院从以下四个维度开展优质服务工作:一是积极维护和开拓就业市场。邀请用人单位根据自身招聘计划, 自主地选择时间到校园开展宣讲及招聘活动, 为毕业生择业提供多元化选择。二是完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学院就业网 (即“人才银行”) 涵盖了政策发布、岗位信息、网络招聘、指导咨询、校企合作项目等多方面信息, 实现了学生、就业部门、学院和用人单位的网上网下互动;同时, 综合运用飞信、西城就业中心微博、QQ群等新媒体在全校学生中展开职业信息对接服务, 使学生可随时随地了解到学院发布的各种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信息。三是鼓励毕业生参加国家就业政策项目。学院每年筹措经费, 对志愿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单位就业, 对参加特岗教师、参军入伍等项目的应届毕业生予以政策倾斜和表彰奖励。四是对经济困难和零就业家庭学生加强就业扶助。学院制定零就业家庭和经济困难家庭毕业生援助措施, 筹措专项经费为就业困难学生发放专项求职补贴并将其推荐到部分校企合作单位就业。
(四) 就业推介
学院以营销理论为指导, 广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建立毕业生就业推介体系。一是加强与现有用人单位的联系, 深入了解企业及学院毕业生目前的工作状况, 从往届优秀毕业生供职的单位中, 挑选发展前景好、学生就业稳定性高的企业, 加大营销、推荐力度。【4】营销推荐平台立足本省, 面向西部, 并主动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用人需求较大的中等城市进行考察学习, 建立就业实习 (训) 基地。二是加强与省内外人才中介机构的合作, 凭借中介平台解决部分毕业生就业问题, 再通过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维护工作, 将用人单位纳入学院就业网络。【5】三是加强与其他同类院校的合作 (特别是绵阳市大学联盟高校) , 形成就业市场共同开发、资源共享的良好合作关系。四是加入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行业协会, 参加行业交流活动, 广泛接触与学院毕业生使用方向匹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士, 通过与其深度交谈达成校企合作共识。
四、以提高用人单位价值体验为核心的市场建设
要形成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就业工作部门就应该积极作为、科学规划、重点突出、主动出击。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就业市场的建设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 联系用人单位
一是与用人单位通过QQ群、电话沟通、在线平台、信件贺卡、实地走访等各种方式保持联系, 让用人单位了解学院就业中心的服务, 并从中感受到关注与尊重。二是和政府人才市场、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中介机构等开展广泛合作, 以争取到更多的用人单位资源。
(二) 招聘服务
一是为用人单位举办校园专场或大中小型招聘会, 提供全程式温馨服务, 满足用人单位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帮助用人单位提高招聘效果, 帮助他们快速找到适合的人才, 通过“主动介入”服务来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与好感。三是确定“单位服务学生大使”, 代表学院向用人单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这一做法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四是已经毕业离开学院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就业工作部门组织的招聘和咨询等活动的方式继续获得学院的帮助, 同时, 就业工作部门可以请这些学生向其单位推荐、录用学院的毕业生。
(三) 与用人单位开展合作
一是组织学生参与用人单位的顶岗实习或具体项目研发工作, 通过学生和指导老师的智力支持, 有效促进用人单位的生产价值创造, 以此提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价值体验。二是通过企业家进校园等活动, 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知识和能力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去培养学生, 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6】三是请企业家参加职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授课, 以此增进学院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四是请企业家为学生提供足够优质的兼职、实习机会, 以此丰富学生的工作经验。五是请企业家指导学生参加“模拟招聘”等活动, 提升学生的面试能力。
五、结语
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其中, 重点建设的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人才银行”聚集了大量的用人单位资源、毕业生人才资源和校企合作项目资源, 这样的网络平台为以提高用人单位价值体验为核心的市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效巩固了学院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关系。此外, 学院大力开展的以内涵式建设为核心的全新校友工作聚集了宝贵的校友人脉资源, 这些资源将有力促进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咨询指导工作和学院的就业市场建设。就整体而言, 这些措施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形成了一个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机循环系统, 该系统不仅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 更有利于用人单位和学院的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而言, 社会的发展需要既具备一定理论基础, 又掌握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高等学校应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按照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培养毕业后在生产一线从事科技含量高、综合性强的技术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并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的途径来促进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就业基地建设来保障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做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摘要:在国家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的政策背景下, 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的问题。对于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 学生就业状况对高校的社会声誉和招生非常重要, 是对“潜在入学者”的最大影响因素。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从“人才银行”网络平台建设、全新校友工作、以提高学生受雇能力为核心的职业咨询指导工作、以提高用人单位价值体验为核心的市场建设等四个方面有效实现“学生就业终身制”, 从而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就业工作创造一条新的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就业工作,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珂, 蔡蕙, 王菲.谈大学生就业人才银行的建设[J].科学咨询, 2006 (7) :21-23.
[2]应届生求职网.应届生求职面试全攻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72.
[3]马士斌.大学生生涯辅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9.
[4]王霆.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0) :93-97.
[5]宋宗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模式创新探索[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 (20) :62-64.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新型劳动者 方法 引导
一、观念引领
作为“新型劳动者”——文明的现代公民,应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为核心价值观,以“劳动光荣、懒惰可耻”为劳动观,以孝老爱亲为人伦观,以“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为善恶是非观,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公德观,以及奋斗成才、有作为、敢担当等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方能成长为合格的现代新型劳动者。
二、制度规范
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就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矩,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者行动准则。虽然制度管理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最终阶段,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它仍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为养成过程。
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是一个必经阶段。没有规范化的制度作为保障,学生不可能形成自觉的行为,只有经历一个长期严格遵守制度的过程,学生才能把约束变成习惯,把习惯变成自然。
三、环境熏陶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弥漫于宇宙,于耳濡目染中熏陶人,于潜移默化中教育人。
学院把“点亮人性之美,发掘潜在之能,打造蓝领精英,奠基幸福人生”的育人理念渗透到建设校园环境的方方面面。如从校舍的格局到设备的摆放,从亭台石块到一草一木,无不融入了学院的文化精神,营造出安全和谐、文明舒适、积极入世、阳光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才,也有利于他们成长为有知识、有技能、有教养的现代公民和新型劳动者,为现代经济建设服务。
四、行为引导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的第一层意思是指说话要谨慎,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践行学院人“方向、安全、动力、速度”的品质追求;第二层意思是指行为机智、迅速,反应快,能把握时代脉搏,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第三层意思是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只有在各自的领域有所作为,创新、创优、创先,才能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首先,学生要养成积极向上、追求优秀的品质。学生只有追求“方向、安全、动力、速度”的良好品质,才会追求做事的質量,追求产品的质量过硬。
其次,学生要有平而不凡的追求。教师应要求学生承认平凡,但拒绝平庸,用平常心去面对世态人情;要求学生做平凡的人,但做不平凡的事,在平凡的岗位上有所建树,创造不凡的业绩,争做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行家里手;要求学生过平凡的日子,但追求出彩的人生。
第三,学生要形成知行合一、少说多做的风格。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指导行动,在行动中丰富思想,不盲目跟风,善于思考;少说废话和没有建设性的话,多动手实践,做实事、做好事。
第四,学生要养成做人豁达、做事认真的品性。做善良人,包容明理,不小鸡肚肠、鸡鸣狗盗,善解人意、助人为乐,认真地对待工作、对待人生。
作为学生,以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公民为基准,响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的号召,追求“方向、安全、动力、速度”的品质,在成长过程中,虚心接受教师的教诲、长辈的劝诫、朋友的忠告,及时反省自己日常行为习惯中的偏差与不足,迅速改进;在实践中,勤于动脑动手,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成长为受企业青睐的员工,成长为有修养和素质的文明公民,成长为踏实靠谱、有责任、有担当的现代公民。只有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开足马力,从“做人”和“做事”两个方面着手,才能努力修炼成为有修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本文系2015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引导大学生成为“新型劳动者”的途径和方法》,立项编号:2015-159,主持人:潘家珍。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 篇12
现今,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多以“课堂+实践”的模式开展。而这种模式虽能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使学生熟悉各项科目的实际实践操作技能, 但是不能完全激发学生自己本身的独立思考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以后工作时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因此,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应加重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独立自主解决的能力。
在2006年教育部提出大学应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促进学生提高自身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使自身成为符合“创新性国家”需求的人才。大创项目提高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 不仅是满足了国家对于创新性人才的需求, 也在同时促进了现今高校的教育改革, 大大提高了高校的创新型教育能力, 完善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类似测控技术与仪器这种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很强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兼顾的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客车安全运行监测及逃生控制系统设计”大创项目, 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测控专业结合教学。
一、激发学生创新性散发思维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课题没有学科和课题方向的限制, 且由学生调研社会及生产需求之后自主提出,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思路。同时相对于原有指导教师申请项目, 再给学生分配布置课题任务的方式, 学生自主创新和学习实践的热情和积极性更高。创新性思维依托于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积累, 只有综合运用普及性的多学科文化知识、社会生活经验以及自身专业知识储备, 使这三方相互弥补、相辅相成, 才能具有创新性思维。要想同时提高这三个方面就需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协作性。测控专业教学课程多以理论性知识为主且难度较大, 不便于引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乏实际实践机会, 也不便学生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在设计上就要求由多个学生共同完成, 且以制作成品或其他实践性的成果结题。以“基于无线物联网的客车安全运行监测及逃生控制系统设计”项目为例, 此项目结合机械机构、移动通信、传感器测量以及自动控制等多种技术, 需要学生全面了解多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了解大量的实用案例, 这就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无论在设计环节还是制作环节都需要学生主动动手实践完成各个阶段, 例如:多种传感器的调试, 总控系统的软件编程, 多个模块的组装与安装, 实验样机的制作, 这些都需要学生亲力亲为, 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更加深刻的理解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也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也需要多个学生做不同分工的工作, 协同工作, 相互配合。例如在此项目中整体装置被分为车内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传输模块和破窗动作模块, 这三个模块进行创新制作, 并于最终整合在一起, 能使学生的协作能力大大提高。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周期通常为两年左右, 在两年中创新项目与测控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全方位、综合性的特点, 可以实际、有效并且高效率的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身所学科目种类多、方面全、系统化的特点可以培养学生学科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为以后的毕业设计、考研或就业工作打好夯实的基础。
二、教学相长, 促进高校创新型教学氛围
本校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于机械工程学院, 测控专业学生开展自主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工程实践训练, 大都是基于机械设备的测量、测试及控制。在本文所分析的客车安全领域大创项目, 即由机械、控制以及通信三方面内容相结合的创新项目。此项目中在数据分析传输模块制作中学生会使用到未曾接触过的传感器与设备, 例如GPRS数据传输模块, 在学生不了解的领域及设备的使用调试上指导老师不仅可以在学生在研究及制作环节时遇到困难及问题时教授学生有关此种设备的相关知识, 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知识以及经验将高效的研究方法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到在实际实践中的高效研究方法。
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 测控学生运用自己课堂所学电路、机械设计及测控原理知识结合在“大创项目”中所学的实践操作技术与经验, 实现自主的创新研究和制造的目的。以此次大创项目为例, 本项目对理论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 且理论知识学习及各种设备使用和调试都较为复杂, 在正常测控专业课程计划实践试验教学时间较短并且实验所用仪器有限, 学生对此次项目中所使用的振动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设备较为陌生, 但在此次项目中可以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全面了解操作各种设备, 在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同时, 也提高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可以弥补教学上实践操作不足的缺点, 使参与项目的学生综合能力有巨大提高。
参与项目的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 实现在测控专业本科阶段就得到全面而具有针对性的课题研究式的辅导和培养,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性创新思维, 弥补了现今高等教育多以知识灌输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不足。这也是现今社会教育思维转变的体现, 在高校中起到优化创新型教育的氛围, 大大提高高校的教学能力。
三、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可以使学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实践及制造过程。本校对于测控专业人才培养上已经大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立多样的实践类科目, 例如:精工实习、电工实践, 但课程内容设置过于落后, 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对本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在平时测控专业学生课上实践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及零件也多为学校提前准备, 学生在课程中的实践也多为简单的组装或制造过程, 无法大幅度提高学生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本次项目实施过程中, 学生不仅要自主研究、提出方案, 在样机制造过程中还需要从材料与零件的购买做起, 不再像以往课程中单纯组装学校所准备的材料, 学生要甄选不同型号的传感器, 选择合适于本次项目的传输模块以及破窗器的设计选材, 自主研究比较各种零件的优缺点, 同时也需要考虑各种零件的具体价位以及成本。参与项目的学生也有机会去市场中亲身购买挑选各种所需仪器与设备, 使得学生可以更加贴近现实的工程制造环境, 培养学生现实社会中工业化生产的综合意识, 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也在同时加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以后学生就业及工作能力打下夯实基础。在本校测控专业的毕业生中, 已经有利用创新项目进一步深化研究, 在大创项目基础上成功实现个人创业。
四、结语
大创项目是一次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既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独立思考性, 同时也不同于以往常规的课堂教学模式,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得到充分调动和提高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机会, 使得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与意识, 可以满足现今创新型社会的人才需求, 同时也是高校内部创新教学模式的重大突破, 成功得将理论科目教学和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结合于一体, 且不受年纪限制, 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所有过程。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 对于创新型社会的人才培养及储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校在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实践培养中, 立足本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请、在研及结题整个过程, 重点培养测控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为后续的就业或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创新实践,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
[2]李雅峰, 郗涛, 张宏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性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22) :181-183.
[3]时铭显:高等工程教育必须回归工程和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2) :14-16.
【新型应用技术大学】推荐阅读:
新型防水涂料应用技术08-19
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09-25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案例05-19
应用型创新型人才08-09
IT应用创新型人才10-06
新型防水材料及工程应用08-31
独立学院应用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论文08-22
新型动画技术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