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秸秆还田

2024-06-29

小麦秸秆还田(共12篇)

小麦秸秆还田 篇1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再生资源, 具有肥料、燃料、饲料等利用价值。长期以来由于受劳动力转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大量的农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污染了环境,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界首市人民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在农业科技示范场联合农技部门连续七年实施秸秆全量还田、板茬直播试验, 大面积示范应用取得成功, 并在我市多乡镇、村和农户中辐射推广, 农机手示范多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目前我市机械化还田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 拖拉机秸秆粉碎还田, 旋耕施肥播种机播种

在2007年至2011年期间, 结合省农机推广总站《农机化循环技术集成应用试验》项目在界首的实施, 农机、农技科技人员合作, 根据当时市场上已有的农业机械, 首先在农业科技示范场选择20亩地开展小麦秸秆还田, 玉米带状播种机械化技术对比试验, 次年就在示范场200亩地和麦豆原种场500亩地全面应用该技术。

1.1 主要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正常收割小麦→85马力拖拉机配套河南豪丰1.8M秸秆粉碎还田机秸秆粉碎覆盖还田→85马力拖拉机配套西安产亚奥旋耕施肥播种机带状玉米播种并镇压。

1.2 主要技术措施

将旋耕施肥播种机调整为玉米播种状态 (将滚筒式镇压轮换装成逐行镇压轮, 种箱和排种器调整为斗状种箱和窝眼式玉米排种器, 换装玉米播种管, 行数4行, 行距60cm, 然后, 只保留播种和施肥管前4排 (8把) 旋耕刀, 其余旋耕刀全部拆下, 改全幅旋耕播种为带状旋耕播种, 只旋耕播种施肥行, 其余地块保留板茬。

2 收割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精播机板茬播种

在应用第一阶段技术继续在科技示范场和麦豆原种场示范应用的同时, 结合玉米振兴计划和省总站农机化技术集成应用项目蒙城片区的实施, 开展小麦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对秸秆进行粉碎抛撒还田, 然后应用玉米点播机直接进行开沟、施肥 (种) 、覆盖镇压等玉米板茬直播技术。

2.1 主要技术路线

小麦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收割作业, 同时将秸秆粉碎抛撒覆盖还田 (或者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后, 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将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 →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两行玉米穴播机 (或大型拖拉机配套4行玉米穴播机) 进行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 (或者用大型拖拉机配套亚奥旋播机带状旋耕、施肥、播种、镇压) 直接在秸秆粉碎覆盖的田块进行玉米板茬直播。

2.2 主要技术措施

首先对甩刀式结构秸秆粉碎装置和直刀式结构秸秆粉碎装置的秸秆粉碎抛撒效果、作业效率对比, 选定直刀式结构秸秆粉碎装置, 作为小麦秸秆粉碎抛撒还田作业配套装置, 以保证收割机作业时间及效率;在继续应用带状旋播技术进行板茬直播外, 在科技示范场和麦豆原种场部分田块开展玉米穴播机板茬直播技术示范应用。

3 技术应用效果分析

从应用效果看, 秸秆粉碎还田后, 都能够直接板茬播种玉米, 且苗期苗全苗壮, 经过高温腐化, 到秋季收获时, 小麦秸秆几乎全部腐烂, 丝毫不影响秋季耕种。

应用旋播机进行带状直播玉米, 对土壤墒情适应性较强, 土壤含水量大点、小点都能播下去, 但排种器是窝眼式结构, 不精确播种有株距或大或小和浪费种子现象。

应用玉米穴播机进行精确播种玉米, 对于秸秆的抛撒均匀性要求较高, 如果粉碎后的秸秆过于集中 (有条状草带) , 容易形成拥堵, 造成缺苗断垄现象。 (须有人工辅助措施) 另外, 对于砂礓黑土而言, 墒情过干, 不易覆土, 有亮种现象, 墒情过湿, 开沟时易形成泥条, 也容易出现亮种现象。 (须抢墒抢时播种)

板茬直播玉米时, 小麦割茬高度在18cm以下都可, 以15cm左右为最好, 既有利于收割机收割, 也不影响玉米播种。

在小麦秸秆覆盖还田后播种玉米时, 病虫害要比焚烧过的田块发生几率大, 需及时采取喷洒农药等农艺防治措施。

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后收割作业, 联合收割机动力小的 (特别是状况老化、喂入量2.0kg左右) 较为吃力;而后期 (喂入量3.5kg以上) 大马力联合收割机作业状况要好得多。另外, 安装秸秆粉碎装置后, 联合收割机割茬要求过低情况下, 其收割作业效率要降低20~40%。对上述技术路线我们在麦豆原种场全面应用示范的基础上, 分别推荐在我市乐土镇杨桥村、漆园镇前王村、坛城镇庞庙村、小山村、篱笆镇李郢村等进行示范应用和辐射推广, 农户和农民应用农机化技术都有明显成效, 科技意识不断提高。

实施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减少水土流失, 增产增收等功效, 据多年试验显示, 秸秆还田3~9年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增加1~10g/kg;有效磷增加2~11mg/kg;速效钾增加15~40mg/kg;土壤容重下降0.01~0.08g/m3;土壤含水量提高3~7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平均增产15~20kg/667m2甚至更多;节约成本, 亩节省肥料投入、耕作成本在30元左右。

4 几点启示

4.1 机械化水平是前提

目前我市拥有的各种大型机械如下:小麦联合收割机5500台, 拖拉机2600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1800台, 玉米播种机1200台, 旋耕施肥播种机1800台。如果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还需增加以下大型机械:拖拉机2400台, 玉米联合收获机1200台, 玉米播种机3800台, 旋耕施肥播种机1200台。

4.2 农机农艺融合是基础

农机化技术创新, 农艺措施是有效保障, 秸秆还田后田块易出现苗期缺氮现象, 需及时增施氮肥;还田地块病虫害较多, 在玉米出苗后, 三叶期左右防虫农艺措施要及时;喇叭口期和大田一样的防虫措施。田地里翠绿整齐的玉米苗是最大的成效, 看得见的效果使秸秆还田、板茬直播技术深入人心, 让农民群众从抵触观望到理解接受, 自觉应用。

4.3 财政投入是保障

市政府对秸秆打捆清运、粉碎抛洒、板茬直播、大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播种机、旋耕施肥播种机等先进机具给予专项资金补贴, 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合理配套。

5 结语

界首市将继续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力度, 引导、应用新技术, 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 推进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 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相信经过二到三年的努力, 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会全面实现。

摘要:叙述了界首市小麦全量还田的主要方式, 分析了几种方式的技术路线、技术措施及效果, 提出了秸秆还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秸秆还田,技术路线,技术措施,实验效果

小麦秸秆还田 篇2

近期,苍山县农机局组织推广站、机务站等有关科室人员,就今年的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组深入南部平原各乡镇,详细了解,实地观察,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在全县大面积推广这一新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麦秸切碎还田的基本情况

小麦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是在小麦联合收获作业时对秸秆进行直接切碎,并均匀抛撒的还田技术。采用带秸秆切碎和抛撒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或在小麦联合收割机出草口处,装备专门的秸秆切碎抛撒装置,进行联合收获作业,一次完成小麦切割喂入,切碎抛撒等作业工序。这项技术的推广,不仅能解决秸秆焚烧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使用秸秆切碎还田技术,不但小麦秸秆切的碎,而且呈棉絮状态,抛撒均匀,不影响玉米机播,易掩埋、易腐烂,因此广大群众很容易接受。苍山县今年三夏期间,把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技术推广工作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采取有效措施,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实现了新突破,全县实施小麦秸秆切碎还田面积达到600多亩,为今后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主要做法:一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这个县西部4个乡镇紧邻枣庄,枣庄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这个市采取了资金扶持和行政干预的做法,使全市机收小麦全部实行切碎直接还田。凡是在当地安户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只要预交300元保证金,由政府出资免费给予安装秸秆切碎还田机,麦收过后退回保证金,机具归个人。同时还硬性规定:凡是参加麦收的联合收割机,必须安装秸秆切碎还田机,否则不允许进田作业。我县近30台收割机到枣庄参加了麦收,全部安装了秸秆切碎机,这就为我们搞好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提供了经验、打好了基础。

二是领导重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秸秆还田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召开了专题会议,并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三是县农机局抓住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的有利时机,大力推广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等新机具。新增联合收割机65台,其中安装小麦秸秆切碎抛洒装置的28台,秸秆粉碎还田机3台,为小麦秸秆切碎还田、禁止焚烧奠定了基础。

四是搞好技术指导。麦收期间,县农机局组织4台“三夏生产服务车”,深入田间地头检查指导推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技术,截止6月15日,全县91万亩

小麦已经收获完毕,其中机收小麦85万亩,实行了秸秆还田20万亩,其中秸秆切碎还田600亩,实现了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新突破。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由于小麦机收秸秆切碎还田,是实施保护性耕作的一项新技术,我们也是刚刚起步,因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采取措施不力。今年虽然各级都很重视小麦秸秆禁烧、提倡直接还田,但具体措施不到位,只是停留在会议和文件上,致使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没能推广开,仍出现大面积秸秆焚烧现象。

二是机手认识不足。由于新安装一台切碎机需1200元左右,配备切碎机的小麦收割机需增加动力5——7个马力,增加了耗油量,提高了作业成本,加大了工作量。虽然群众认识,但机手不愿使用。好多机手在枣庄跨区作业时安装的切碎机,返回我们当地麦收时又拆掉了,没能使用好。

三是扶持不到位。没有扶持资金,新装机具和田间作业,都没有给予补贴,影响了机手的使用积极性。配备切碎机的小麦收割机,也都是为了参加跨区作业而自发安装的。

三、几点工作建议

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建议要突出抓好以下几点: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推广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过街沿、张贴标语口号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秸秆还田好处和重大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为提高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实施小麦机收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创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政干预。各级政府要形成共识,将秸秆禁烧和直接还田技术推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层层签订责任状,责任到人,形成高压态势。一方面要狠抓秸秆禁烧工作,一方面要搞好秸秆还田机具的推广,为秸秆综合利用、切碎直接还田提供有力保障。

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借鉴外地经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于新安装秸秆切碎机的小麦联合收割机,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利用农机补贴资金,加大补贴额度。千方百计调动广大机手推广使用秸秆切碎还田机的积极性,为搞好秸秆切碎还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点带面,全面推广。通过试点,树立典型,达到以点带面。做到县有示范片,乡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地块,一级抓一级,级级抓落实,促使秸秆还田技术在全县推广。

小麦秸秆还田 篇3

摘 要 为探索适合丘陵区的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不同土层厚度(40 cm、70 cm、100 cm)下秸秆整株还田、粉碎还田对小麦后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延缓了后期干物质的下降速度,延缓了叶绿素的衰减,且以秸秆整株还田的效果最好;秸秆还田后株高降低,千粒质量显著提高,增产显著,增幅为1%~49%,以70 cm土层下秸秆整株还田效果最明显;秸秆还田能弥补土层变薄导致产量的负效应。

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产量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02

四川丘陵区是四川主要的小麦生产基地,该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降水量800~1 100 mm,且由于成土母质多为易于风化的紫色泥岩,土层浅薄,土壤蓄水能力差,麦季降水仅200 mm左右[1]。致使冬干、春旱频率较大,限制了本地区小麦产量的提高。因此,如何结合丘陵区土层浅薄,肥水条件差的具体情况来提高小麦产量已是该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秸秆还田具有培肥地力、保水保墒、减少燃烧造成大气污染保护环境等多种效果[2]。针对丘陵区旱地雨养农业的实际情况,本文拟研究不同土层下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后期叶片生长、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以期能为该区小麦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1年11月-2012年5月在荣县试验场进行。供试品种为川麦42,本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为土层厚度,分别设40 cm(A1)、70 cm(A2)、100 cm(A3)3个土层;副处理为秸秆还田方式,B0(CK):不还田。B1:玉米秸秆就地覆盖。B2:玉米秸秆粉碎就地覆盖。试验共9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0 m2。各小区行窝距均为0.2 m×0.2 m,667 m2用过磷酸钙30 kg,尿素(46%)10 kg,人畜粪水3 400 kg,肥料均作底肥一次性施用。其他栽培措施均按大田生产进行。

1.2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1.2.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分别在孕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开花后10 d)、灌浆中期(开花后20 d)、成熟期(于收获前1 d采样)用SPAD-502型叶绿素测定仪分别测量各处理小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具体测定方法为每小区随机选取20株,叶绿素含量用SPAD值表示。

1.2.2 干物质测定

于孕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开花后10 d)、灌浆中期(开花后20 d)、收获期(于收获前1 d)取样。每小区采样3窝,分叶、茎鞘、穗三部分装入牛皮纸袋,于105 ℃杀青1 h,75 ℃烘干至恒质量,称干质量。

1.2.3 农艺性状测定

收获前调查有效穗,每小区取3窝室内考种,调查株高、穗长、穗粒数、穗粒质量、千粒质量,计算理论产量。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DPS 7.01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叶绿素变化的影响

从图1看出,抽穗期3种土层厚度下的叶绿素含量差异较小,随着灌浆的进行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随土层变薄,叶绿素含量衰减加快,如A1处理下灌浆中期的叶绿素含量仅为抽穗期的20.3%,而A2、A3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为抽穗时的36.0%和60.5%。3种土层厚度下,秸秆还田均延缓了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如在灌浆中期B0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为孕穗期的66.1%,而B1、B2的相对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分别为孕穗期的56.5%和61.9%。最终B1较B0高出30.1%,B2比B0高出17.3%。

2.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植株高度也逐渐增加,其中A3与A1之间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以A3处理下小麦植株最高,说明土层厚度能显著影响小麦的植株高度。在3种土层厚度下,秸秆还田抑制了小麦的株高增加。其中处理与对照B0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B2与B0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以秸秆粉碎还田的小麦植株高度最低。

2.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干物质变化的影响

2.3.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小麦叶片干物质动态

由图2可以看出,在3种土层下小麦叶片干物质下降的时间有差异,其中A3迟于A1和A2,A1、A2、A3土层下成熟时叶片干物重分别占其最大干物重的67.3%、65%、42%,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比例逐渐降低,说明土层越厚越有利于干物质的转移。

3个土层下B0、B1、B2在抽穗期的叶片干物质重量差异较大,除A1、B2外,其他各处理均是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过程。从开花期到成熟期B0、B1、B2叶片干物质下降量占开花期的比例分别是50.2%、36.7%和37.2%。在3个土层厚度条件下小麦叶片干物质的变化都表明B1与B2和B0相比能有效延迟小麦叶片干物重的下降,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其中B1比B2更能有效缓解叶片的衰老。

2.3.2 对茎秆干物质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茎鞘干物重均先增加后减少。土层越厚最大干物重越大。A1、A2、A3的最大干物重为15.47g 、16.78 g、20.96g说明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越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

在3个土层条件下,B1、B2与B0相比均延迟了小麦茎秆干物质的下降,而B1干物质开始减少是在灌浆前期,最终干物质量占最大干物质量的44%;B2是在开花期,最终干物质量占最大干物质量的60%。说明B1与B2相比B0条件下更能促进小麦后期的稳健生长,植株各器官的功能期得到延长积累干物质时间和总量得到增加,且B1比B2更有利于物质的转移。

2.3.3 对穗干物质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各土层间最终干物质质量是A1小于A2小于A3。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小麦灌浆速率也逐渐加大,到灌浆后期A1、A2、A3的干物质积累速率量为0.471 g/d、0.52 g/d、0.67 g/d。在较薄的A1土层下灌浆前期小麦灌浆速率仅0.26 g/d。在A1在花后小麦穗部干物质质量增长缓慢,其干物质日均积累量仅A2 的71.7% A3的65.3%。

综合3个土层来看,在各个土层内B1和B2的小麦穗最大,最终干物质量高于对照。成熟期的穗部干物重与抽穗期相比,B1、B2分别是B0的9.47和11倍。说明秸秆还田与对照相比能促进穗部干物重的增加。

2.4 不同处理方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2.4.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小麦产量也显著增加。A3极显著地高于A2、A1,A2、A3较A1分别增产16.2%、50.5%。说明土层越厚越有利于小麦产量的提高。

综合3个土层因素,秸秆还田均比对照增产,且B1与B0之间的产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较B0增产19.2%,B2比B0增产9.9%。说明秸秆整株还田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且秸秆整株还田的效果优于秸秆粉碎还田。同时,秸秆还田能有效弥补土层变薄对产量带来的负效应,如A1B1和A1B2中小麦产量都高于A1B0和A2B0,且与A2B0比其增产率分别为9% 和10%。

2.4.2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有效穗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土层对有效穗的影响不显著。综合3个土层的情况,秸秆覆盖下的有效穗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B1比B0增加有效穗28.5%,B2比B0增加有效穗25.8%。

同时,土层与秸秆覆盖对有效穗的互作效应显著,在各个土层内处理与对照的差异也达到了显著的水平。其中在A1B1、A1B2和A1B0之间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A2B1与A2B0相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2.4.3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穗粒数影响

穗粒数是决定小麦穗粒质量的两个因素之一。从表4中可以看出,土层厚度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显著,但随着土层的增厚穗粒数有递增的趋势。秸秆还田的穗粒数均低于对照。在A处理下就平均值而言B1低于B0且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秸秆还田不利于小麦穗粒数的增加。

2.4.4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千粒质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各个土层间千粒质量差异极显著,A2较A1增加了13.5%,A3较A1增加了32.8%。说明土层越厚越有利于小麦千粒质量的增加。

综合3个土层考虑B1、B2千粒质量均高于B0,增加幅度达到了8.1%和7.6%。说明秸秆还田有利于千粒质量的增加,其中B1的效果要好于B2。在A1B1、A1B2的穗粒质量均高于A1B0,说明秸秆还田能有效缓解土层变薄带来的负效应。保证小麦千粒质量的提高。

3 结论与讨论

叶片是合成干物质的主要场所,秸秆还田可延缓叶绿素的衰减[3]。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后同一天,秸秆还田后干物质积累增加,干物质输出快,且叶绿素含量增加,秸秆整株还田下衰减更缓慢,可能是因为整株还田比粉碎还田更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4],有利于小麦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发育,延缓植株衰老,延长小麦各器官的功能期,更有利于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利于其产量的提高。

前人研究表明,在秸秆还田条件下有利于小麦有效穗的增加,且与秸秆粉碎还田相比,秸秆整株还田条件下小麦千粒质量和穗粒数更高[5]。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主要在于有效穗和千粒质量的提高,这与另一前人研究结果相吻合[6]。但秸秆还田抑制了小麦的穗粒数和株高的增长。这可能与本研究仅试验一季有一定的关系,其深层次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守谦.地膜小麦栽培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22.

[2]张西群.玉米秸秆整株还田对土壤水肥及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01,6(5):50-55.

[3]宋纯鹏.植物衰老生物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l-23.

[4]赵聚宝,梅旭荣,薛军红,等.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6,(2):59-66.

[5]罗义银.小麦秸秆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2,7(6):26.

[6]范仲学.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与小麦产量的影响[J].小麦研究,2003,24(3):18-20.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研究 篇4

贾汪镇是城关镇, 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0.43万hm2, 秸秆产量为4万t。玉米、小麦的秸秆产量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0%以上。近年来,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玉米秸秆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加工原料, 基本上得到了有效利用, 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部分[1], 但目前当地在小麦秸秆的处理上仍存在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秸秆焚烧比例, 尽管该镇采取了一些手段, 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农田焚烧小麦秸秆的现象依然存在[2,3,4,5]。目前, 贾汪镇对小麦秸秆的处理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模式, 主要处理方式有2个:一是统一收集作为生活燃料, 占10%;二是随意堆在田间地头, 任其自然腐烂消亡, 占60%以上。

2 小麦秸秆还田的方式

从当前小麦秸秆利用和农机化的角度来看, 贾汪镇的秸秆综合利用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 而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是一条最快捷、大批量处理剩余秸秆的有效途径, 是现阶段防止秸秆焚烧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6]。近年来, 贾汪镇推行了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 但效果不明显, 工业化程度低, 大部分小麦秸秆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 利用率太低。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有2种:一是采用机械粉碎翻压还田, 即将收获的农作物秸秆切碎或高留茬直接翻入土壤;二是采用覆盖还田, 主要应用于小麦—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区, 在小麦、水稻收获后播种玉米、小麦, 待出苗后, 在行间覆盖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除直接将秸秆还田外, 还可将小麦秸秆过腹还田加工成粗饲料, 喂养反刍动物 (如牛、羊等) , 然后以粪便的形式还田。也可采用间接还田, 即通过堆沤发酵有机肥, 将作物秸秆与少量人粪尿堆积腐熟发酵有机肥[7,8,9]。

3 机械秸秆还田的技术思路

根据建设绿色环保、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的要求, 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 应制订合理的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方案, 采用先进的机械, 以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夏收夏种季节, 农事作业时间短, 麦收需3~5 d, 再在7~10 d完成下季作物的耕整地和插秧。农民常采用机收—火烧秸秆—耕整地—播种的耕种模式, 虽然赢得了时间, 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在麦收季节, 收获小麦的机器主要是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该收割机的技术性能适宜收割小麦, 兼收水稻, 具有效率高、损失低、易卸粮的特点, 而且机具价格、维修费用和作业收费低于半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 利于抢收抢种。因此, 贾汪镇大多购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割茬一般在30 cm左右, 脱粒清选后的秸秆成絮乱状条堆在田块中, 不利于后续的农机作业。因此, 使用带秸秆抛撒装置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或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粉碎抛撒装置, 去除人工在田间铺匀麦秸秆的环节, 以便后续的秸秆还田和播种作业[10]。

4 秸秆还田的作用

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 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 降解土壤中残留农药及重金属,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改善物理性质, 改良土壤, 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据测定, 将1 hm2地块所产农作物秸秆的50%还田, 相当于增加有机质6 t、碳酸氢铵345 kg、过磷酸钙285 kg、氯化钾150 kg。

5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一是小麦收获时要使用带有秸秆切碎器的联合收割机, 处理后的秸秆不能长于10 cm, 留茬不能高于20 cm;二是复播时要用旋播耧播种, 播种大豆时把行距调至20 cm, 过宽会降低产量, 过窄会导致操作困难, 如果复播玉米, 行距可调至56~60 cm, 播量控制在37.5 kg/hm2左右, 先从地边播种;三是秸秆还田后, 要增加氮素化肥用量, 调节秸秆碳氮比, 有利于秸秆腐烂, 缓解与苗争氮的现象。在机械使用方面, 可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配带秸秆切碎机, 将小麦秸秆切碎均匀覆盖地表, 和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一次完成。四是加大宣传和示范引导力度, 让农民认识和接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 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 提升秸秆利用综合效益。

摘要:阐述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总结秸秆还田的方式、技术思路和作用, 提出现阶段加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以提高当地小麦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益。

关键词: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策,江苏徐州,贾汪镇

参考文献

[1]迟玉梅, 李洪林.克山农场小麦秸秆全部粉碎还田[N].黑龙江日报, 2010-08-11 (9) .

[2]冯国明.秸秆还田的利弊分析[J].河北农机, 2009 (5) :24.

[3]姚玉, 罗兵前.主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N].江苏农业科技报, 2008-05-28 (1) .

[4]王景阳, 陈新, 姜文荣, 等.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J].江苏农机化, 2010 (1) :37-39.

[5]冯国明.秸秆还田的好处[N].陕西科技报, 2009-10-16 (6) .

[6]冯国明.秸秆还田方式及利弊分析[J].湖南农机, 2009 (5) :27.

[7]岳长新, 张成亮.严禁焚烧秸秆加强综合利用[N].驻马店日报, 2008-05-27 (7) .

[8]周璐璐, 周慧敏.富民板业:点废成金惠“三农”[N].中国企业报, 2010-03-12 (15) .

[9]周璐璐.三农板业落户山东菏泽[N].中国企业报, 2010-06-29 (11) .

秸秆还田技术范文 篇5

农作物的秸秆是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具有来源广、取材易、量大,可再生的特点,可通过堆沤、覆盖、翻压等方式还田。农作物的秸秆含有烟草所需的营养元素,具有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烟草上施用,明显降低土壤容量,疏松土壤,土壤做生物区系,结构得到改善,促进烟株根系发育和叶片生长,提高烟叶含钾量,烟叶化学成分协调,香气量增加,杂气减少,提高烟叶的评吸质量。近年以来秸秆还田方式有三种方法。一是垫厩还田(蚕豆秸秆、玉米秸秆、稻草等作为饲料或垫厩原材料,与牲畜粪尿混合成为厩肥还田);二是堆沤还田(作物秸秆与厩肥、人粪尿、杂草、土混合堆制成堆沤肥还田);三是秸秆直接还田,其方式是将作物秸秆切成3~4寸长,耕地时直接翻犁入土,也有将稻草,麦秆草或碾碎的秸秆作为小春作物覆盖,小春收获后翻压作肥料;还有冬水田水稻高桩,经过冬春季沤泡,耕翻作肥料,也有将烟杆砍碎还田或将烟杆放入秧田沤泡,秧田整理时将烟杆捞出撒秧(播种),既有肥田又有杀虫的效果。

提倡秸秆还田:在前作物中种植绿肥或施用绿肥,是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秸秆还田时间可在烤烟移栽的前15~45天进行,用量需根据实际情况定量。秸秆还田方法是将稻草、麦秸、玉米、高梁等秸秆切碎均匀撒施,或耙或犁入0~20cm的土层中。小麦秸、大麦秸、早稻稻秆当季还田后当季栽烟,应适当增加施氮量1-1.5g /千株烟。在酸性和透水性差的土壤上进行秸秆直接还田时,应施入适量石灰(30- 40千克 /亩),中和秸秆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以预防中毒和促进秸秆的腐解。此外,秸秆直接还田可能会传染病害,应避免将有病害的作物秸秆直接还田。还田后应保持田间持水量的60~80%。

稻草:将鲜稻草切碎均分撒在田间与土壤混合,还田时加入适量石灰

中和稻草分解产生有机酸可加快稻草的腐解,一般稻草还田的数量以本田块稻草的50%左右为宜。

秸秆腐熟剂坑沤秸秆还田试验研究 篇6

【关键词】秸秆腐熟剂;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有机质

1 秸秆腐熟剂应用

1.1 玉米秸秆坑沤还田

2010年在建安、安恕等8个农业站。粉碎77.5hm2玉米秸秆坑沤。2011年在渭津等13个农业站,粉碎196.5hm2玉米秸秆进行坑沤。

1.2 秸秆坑沤技术

3月28日将玉米秸秆拉到挖好的坑边,用饲料粉碎机将秸秆切成5~10cm小段,(按75捆玉米≧667m2地秸秆产量计)加入腐熟剂2kg,尿素5kg对水100kg,分层撒施到压实的秸棵段上。坑满后再高堆1.5m,用稀泥埋严抹平,留好通风口自然发酵。

1.3 使用方法

秸秆经过1年发酵,达到发黑,腐烂程度於第二年整地前,667㎡撒施发酵秸秆肥2m3。随即进行机械旋耕碎茬与8cm耕层土壤、根茬混合,然后起垄、播种。

2 腐熟秸秆还田效果调查

为研究秸秆肥效果,在腐熟秸秆还田示范区,建立了5个土壤养分固定监测点。每年播种前、秋收后按时采集土样进行化验分析。两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施用秸秆腐熟剂处理的秸秆肥还田地块,对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较好效果,与秸秆还田前基础肥力相比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增加,容重略有下降。

2.1 土壤有机质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1.5g/kg~24.9g/kg,秸秆肥还田2年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升至22.02g/kg~26.3g/kg,提高0.52 g/kg ~1.40g/kg,平均提高0.96 g/kg,幅度为2.42%~5.6%,平均为4.01%。

2.2 土壤容重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容重在1.47g/cm3~1.52g/cm3之间,秸秆肥还田后土壤容重为1.39g/cm3~1.43g/cm3,降低0.08g/cm3~0.09g/cm3,平均降低0.085g/cm3,降低幅度为5.75%~6.29%,平均为6.02%。

2.3 土壤全氮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土壤全氮含量为0.84g/kg~1.16 g/kg。秸秆肥还田后,土壤全氮为0.95g/kg~1.31g/kg,平均增加0.15g/kg,幅度在12.9%~19.2%,平均为15.58%。

2.4 土壤有效磷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有效磷含量为43.50mg/kg~52.10mg/kg,秸秆肥还田后土壤有效磷为46.27 mg/kg~54.50mg/kg,平均增加2.58mg/kg,增加幅度在8.67%~4.6%,平均为6.64%。

2.5 土壤速效钾

秸秆还田前5个监测点土壤速效钾含量为82.74mg/kg~110.07mg/kg,秸秆肥还田,土壤速效钾为84.69mg/kg~117.35mg/kg,平均增加4.6mg/kg,增加幅度在2.36%~6.62%,平均为4.49%。

2.6 土壤pH值

秸秆还田前5个测点土pH值分别为5.50、5.70、6.10、6.20、5.90,秸秆肥还田后的土壤pH 分别为5.54、5.72、6.41、6. 3、5.5,均有0.02~0.39pH上升。

2.7 土壤CEC

项目实施前5个监测点的土壤CEC 在14.31 cmol/kg~17.76 cmol/kg 之间。秸秆肥还田后的土壤CEC 为14.53 cmol/kg~18.01cmol/kg,平均增加0.32cmol/kg,增加幅度在1.4%~2.7%,平均为1.98%。

参考文献

[1]王吉春,陈玉芳等.不同配方复混肥在玉米上施用效果对比分析[J].辽宁杂粮作物,2005,25(4).

作者简介:

王纯杰 女 1968.6出生 农艺师 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从事肥料应用研究

潜江市小麦、油菜秸秆还田技术 篇7

1 小麦、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

1.1 培肥地力, 改变土壤结构

秸秆还田具有增肥、改土、保墒的作用, 还可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改善物理性质, 有效协调土壤中的水、肥、气、热, 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旱地覆盖秸秆可增加10~20 cm土层含水量, 使土壤保水率由30%提高到55%。同时, 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都会提高。秸秆还田还可有效地补充土壤有机质, 维持土壤有机质积累与矿化的动态平衡。焚烧处理会失去秸秆上的有机物, 仅剩下部分钾、磷和矿物质。

1.2 增加作物产量

大田秸秆覆盖率达300 kg/667 m2, 每667 m2可增产小麦10 kg、油菜籽6 kg、水稻18 kg、皮棉3 kg以上, 增收20~40元/667 m2。秸秆还田后由于作物营养全面, 果实往往表现品质高、口感好。

1.3 保护生态环境

秸杆还田后, 有效地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问题, 增加了土壤养分, 减少了面源污染, 保护了生态环境。当然秸秆还田好处还有很多, 如盖草减少田间杂草量、减少化学除草剂使用、免耕省工又省时等。

2 小麦油菜秸秆还田方式

秸秆还田方式与各地耕作制度有关, 潜江市主要推广的还田方式有5种。

2.1 留高桩还田

留高桩还田是现在比较习惯的一种方法。油菜收割时割分枝, 小麦收割时一般留茬20~40 cm, 将下部秸秆通过犁翻或旋耕机等机械翻耕还田。

2.2 翻压还田

对于人工收割的油菜或小麦秸秆, 用秸秆粉碎机 (秸秆还田机) 等将秸秆粉碎后撒入田面翻耕。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小麦, 秸秆直接就被粉碎, 可就地铺入田间翻耕。

2.3 覆盖还田

把油菜、小麦秸秆切碎一定长度, 当然是越短越好, 6月中旬在棉花、夏玉米苗期覆盖作物行间, 一般用量为200~300 kg/667 m2。充分利用7—8月份高温多雨, 促进秸秆腐解并保持土壤水分。

2.4 牲畜过腹还田

对秸秆粉碎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作为牲畜的主要饲料, 把畜禽的粪便堆熟后施用于农田。

2.5 腐熟还田

不便翻压、留高桩直接还田、病虫害严重的秸秆, 要通过高温腐熟来达到杀灭虫卵、病原菌的目的。堆沤、垫猪牛圈造肥、作沼气原料后, 成为肥料下田。

3 秸秆还田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是一项常规农事, 但也要注意一些事项。

3.1 还田量不要太大

小麦、油菜全量还田都没有问题。一般来讲, 每季每667 m2施用250~300 kg为宜, 不宜超过400 kg, 而且要撒施得均匀。耕耙时注意把秸秆压入土中, 如秸秆撒不匀, 容易引起作物不出苗或烧苗。

3.2 适当增施速效氮肥

秸秆还田的田块一定要适当增施一定的速效氮肥, 并与碳铵或者尿素深施结合起来, 防止土壤碳、氮比失调, 引起生物夺氮, 造成水稻前期幼苗缺氮。

3.3 适当灌深水

小麦秸秆还田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天长市主推品种镇麦9号;供试拖拉机为8.82 k W、58.8 k W手扶拖拉机。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5个处理, 即秸秆未粉碎人工离田后8.82k W手扶拖拉机免耕条播、秸秆粉碎后8.82 k W手扶拖拉机免耕条播、秸秆粉碎后58.8 k W拖拉机施肥播种一体化、秸秆粉碎后用反旋灭茬机反旋而后用8.82 k W手扶拖拉机条播、稻田套种小麦后收割水稻粉碎秸秆, 具体见表1。每个处理1块田, 面积分别为0.15~0.34 hm2不等, 播后采用8.82k W手扶拖拉机配前置式开沟机开沟。

1.3 试验过程

各处理基肥统一配方, 即用40%复合肥 (20-10-10) 375kg/hm2+61%磷酸二铵 (N-P=44-17) 75 kg/hm2+46%尿素150kg/hm[1,2]。所有处理的小麦播种量设为300 kg/hm2, 但处理5因机械原因, 小麦播种量只有217.5 kg/hm2。处理1在10月23日割稻当天人工施肥、撒种 (尿素未施, 后期施分蘖时补足) 。2014年11月14日, 施分蘖肥尿素75 kg/hm2, 2015年1月28日降大雪, 趁雪追施返青肥尿素150 kg/hm2, 2015年3月5—8日用爱秀2 025 m L/hm2+20%使它隆750 m L/hm2进行化除, 除草效果良好。3月15日趁降雨追施拔节肥, 施尿素225 kg/hm2。3月24日第1次防治纹枯病和蚜虫、红蜘蛛, 用30%爱苗300 m L/hm2+30%绿保1号 (1.2%氰戊菊酯·28.8%辛硫磷) 600 g/hm2对水喷雾;4月9日第2次防治纹枯病, 用43%戊唑醇300 g/hm2+丰立得750 g/hm2对水喷雾;4月23日第1次防治赤霉病, 用70%甲基硫菌灵1 500 g/hm2+98%磷酸二氢钾1 500 g/hm2+25%吡蚜酮480 g/hm2对水喷雾;4月29日第2次防治赤霉病, 用43%戊唑醇300 g/hm2+98%磷酸二氢钾1 500 g/hm2+25%氰烯菌酯1 500 g/hm2对水喷雾[3,4]。

1.4 数据记载

1.4.1 基本苗情定期调查和统计。

试验各处理在出苗后调查基本苗数, 每个处理定3个点, 条播行比较明显的每点1 m双行进行定点调查, 条播行不明显的、稻套麦的每个点按50 cm×50 cm的框定点进行调查, 分别在苗期、越冬期、返青分蘖高峰期、拔节期、抽穗期调查小麦的基本苗和茎蘖苗[5,6]。

1.4.2 小麦灌浆速率测定和统计。

在抽穗初期, 对试验每个处理定200株 (在抽穗初期选抽穗期一致的用小标签挂牌标示) , 从5月5日开始, 至5月30日止, 5 d测定1次小麦灌浆速率, 实收时取混样烘干测定实际千粒重。

1.4.3 产量结构调查和统计。

在收割前3 d进行测产, 并且对每个处理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 室内考种, 测定穗粒数、穗长等数值, 对试验处理进行实割实收, 现场测水分, 计算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从定期定点的苗情监测的结果来看, 处理2基本苗最多, 达到492.0万株/hm2, 其次为处理1, 为316.5万株/hm2, 处理5、3、4的基本苗较低, 分别只有198.0万、205.5万、216.0万株/hm2, 主要原因是秸秆的存在加大了播种作业难度和影响了播种质量, 深籽和露籽 (尤其是深籽) 、秸秆下黄苗死苗较多 (表2) 。

从灌浆速率的测定来看, 处理1的灌浆早, 5月5日、10日、15日的千粒重远远高于其他处理, 可能与其播种出苗早、生育期提前有关, 但后期千粒重相差不大 (表3) 。

从产量的结果来看, 各个处理的产量都不太高, 主要是受4月初冻害和后期赤霉病的影响, 造成小麦小穗发育退化, 总穗粒数少, 后期赤霉病粒多。相比而言, 处理2产量最高, 理论单产是7 122.0 kg/hm2, 实收单产是6 300 kg/hm2;产量最低的是处理1, 理论单产是4 633.5 kg/hm2, 实收单产是5 025 kg/hm2, 其他处理的实际单产在5 250~5 550 kg/hm2之间, 相差不大 (表4) 。

(万株/hm2)

3结论与讨论

3.1讨论

秸秆不粉碎, 人工离田, 用8.82 k W手扶拖拉机免耕条播的方式虽然产量高, 但费工费时, 不符合机械化、集约化的社会发展方向, 只是权宜之计, 最终必将淘汰;稻田套播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水稻收割时田边角处稻草容易堆积不匀, 必须人工清理后才能开沟覆土, 难以保证全苗齐苗;反旋灭茬机反旋后用8.82 k W手扶拖拉机条播因大拖拉旋翻后土壤坷垃大, 播种不成条路, 同时深籽多, 基本苗偏少;秸秆未粉碎、8.82 k W手扶拖拉机免耕条播由于动力小, 旋地浅, 秸秆多、厚, 黄死苗多, 成苗率低, 基本苗数少;58.8 k W拖拉机旋田施肥播种一体化作业效率较高, 省工省时, 但旋翻后土壤坷垃大, 易跑墒严重。

(g)

表4不同处理产量结构调查统计

3.2结论

秸秆禁烧对于减轻环境污染有重要的意义, 秸秆处理的最可行的措施是粉碎后直接还田, 秸秆还田后小麦播种要解决的核心技术是保证一播全苗及越冬期死苗, 从几种播种方式来看, 效率最高的是前茬收获时直接将秸秆粉碎还田, 然后用施肥播种一体机进行播种, 机械开沟, 为了保证一播全苗, 可在播后遇旱及时洇水, 在越冬前进行镇压, 解决越冬死苗[7]。

参考文献

[1]陈在新, 胡志仿, 陈岚.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方式对免耕稻茬麦产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2) :167-168.

[2]林非非, 李金才, 魏凤珍.秸秆还田条件下播种水和氮肥底追比对冬小麦旗叶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4 (5) :731-737.

[3]李朝苏, 汤永禄, 吴春, 等.稻草还田方式及还田量对稻茬小麦播种立苗质量和产量建成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 2014 (3) :996-1002.

[4]吴海明, 周波, 许小芳.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后小麦播种方式及苗期管理技术应变[J].上海农业科技, 2014 (4) :77.

[5]李波, 魏亚凤, 季桦, 等.水稻秸秆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下影响小麦出苗的因素[J].扬州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3 (2) :60-63.

[6]顾志权, 李庆康.苏南稻麦两熟区秸秆全量机械还田的效果与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 2000 (6) :46-48.

小麦秸秆还田 篇9

近年来, 盐湖区种植小麦面积基本稳定在2.48万hm2左右, 其中水地小麦1.61万hm2, 旱地0.87万hm2。玉米种植面积1.88万hm2, 其中春播玉米0.54万hm2, 夏播玉米1.34万hm2。而1.34万hm2夏播玉米与水地小麦连作, 这就形成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轮回形式, 时间紧, 任务重, 短短几天十几万公顷小麦 (玉米) 田, 转眼间变成玉米 (小麦) 田, 往往不是操之过急, 播种质量差, 就是推迟播种, 都达不到高产对整地和播种的要求。因为在盐湖区一年365 d, 小麦占去240 d左右, 夏播玉米占去110 d, 余下不足半个月既要收麦种秋, 秋后又要收秋种麦确实紧张。但随着大型农机具的推广, 秸秆还田新技术的普及, 一年两种两收已不在话下。盐湖区也把秸秆还田作为可持续性生产措施, 逐步得到普及,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是新课题, 部分农民、农机操作人员对这一技术没有很好掌握, 加上农民减少投资, 农机手偷工减料, 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产生负效应。据盐湖区农业技术推广站2008年小麦播种后出苗调查显示, 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缺苗断垄, 轻者缺苗5%~10%, 重者缺苗11%~20%;2009年1月-4月份对小麦越冬、返青、拔节、挑旗期苗情调查发现, 这些麦田越冬入春后出现黄苗、弱苗, 死苗现象, 轻者死苗10%~20%, 重者死苗20%~40%, 不但不增产, 反而造成减产, 形成新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回旋。

二、科学调查分析减产原因

经科学分析, 减产原因有3点:一是秸秆还田质量差, 旋耕播种粗糙, 造成土壤翘虚, 小麦吊根;二是天气干旱少雨, 浇水又赶不上, 麦田土壤含水量低;三是投施肥料 (主要是氮素肥料) 不足, 使小麦根系吸收不上水肥导致死苗、减产。深究其因, 秸秆还田质量差, 其腐烂分解缓慢的原因, 一是有的地块粉碎还田后的秸秆过长, 使土壤变得翘虚、大孔隙过多, 导致进风跑墒, 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 影响种子发芽生长, 造成小麦扎根不牢, 吊根;二是土壤缺水, 不能满足秸秆腐烂分解对水分的要求;三是氮素肥料不足, 碳氮比失调。可见, 要正确掌握冬小麦、夏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搞好小麦、玉米播种是盐湖区乃至晋南一年两作区亟须解决的技术难题。

三、面对难题, 探索环境条件与解决对策

针对粮食生产中推广新技术 (秸秆还田) 出现的新问题, 经过数年细致的探索、研究, 总结出一套适应于盐湖区一年两作秸秆还田和播种技术。

1.适宜应用区域与条件

(1) 适宜范围

秸秆还田与播种技术适应于一年二熟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区域。

(2) 气候条件

适用于年平均气温12℃以上, 大于10℃的年有效积温3 900℃~4 600℃, 年降水量550 mm, 无霜期180~210 d的地区。

(3) 灌溉要求

本技术适用于有灌溉能力的水浇地。

(4) 土肥条件

适宜壤质土壤与黏质土壤, 土壤肥力不限。

(5) 耕作方式

适宜以单作、连作、轮作为主的机械化作业区。

2.技术要点

(1) 小麦秸秆还田及夏玉米播种小麦成熟后用联合收获机收获, 留茬高度20~30 cm, 用58.8 kW以上的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再旋耕播种一次完成玉米播种作业或小麦机收后将收割机吐出的麦秸撒匀, 用58.8 kW以上的拖粒机配套农机具直接旋耕、播种玉米, 一次完成田间作业, 播深4~6 cm。

(2) 玉米秸秆还田及冬小麦播种玉米收获后用58.8 kW以上的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 随后用旋耕机或深耕犁将粉碎的玉米秸秆旋耕入土 (旋耕机耕作深度为15~20 cm, 深耕犁耕作深度为25~30 cm) , 小麦播种时用36.75 kW以上的拖拉机配旋耕、圆盘播种机进行小麦施肥、播种, 播深3~4 cm。

3.配套技术

(1) 选用良种

实施秸秆还田的麦田, 前期地温比传统耕作降低0.5~2.0℃, 选种时应适当选择中早熟、耐水肥的品种, 以发挥秸秆还田的增产优势。在盐湖区高肥地选舜麦1718、临汾8050, 中肥地选烟农19等品种。

(2) 增加播量

实施一年两茬还田的地块, 由于旋耕覆盖秸秆, 不同程度地影响作物出苗, 应适当增加播种量, 确保合理的基本苗。通常播量在常规播种量基础上增加25%~30%。一般适播期高、中肥小麦每0.067 hm2播量5~7.5 kg, 秸秆还田麦田应加播到7~10 kg。

(3) 秸秆用量及粉碎程度

每亩 (0.067 hm2) 直接还田玉米秸秆400~500kg为宜。粉碎切割成2~4 cm较为经济合理。玉米收获后要抓住玉米秸秆含水量大、易腐熟的关键时期, 抓紧还田, 随切随掩, 深耕严埋。

(4) 施肥管理

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烂时, 微生物要吸收一定的氮素、水分。当底肥不足时, 就会出现与小麦争水、争肥现象, 影响小麦生长发育, 应增施一定量的氮肥, 每0.067 hm2需增施氮2~4 kg (折尿素5~10 kg) , 与小麦基肥一起深翻时施入, 以加快秸秆腐烂。补施的氮肥被微生物利用后仍保存在土壤里, 其利用率比施在未还田的耕地里要高。

(5) 耕翻管理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在增施化肥后, 要立即旋耕一次, 旋耕第二次带播种小麦 (圆盘播种机) , 使秸秆、肥料与土壤混合, 并均匀分布在0~20 cm的土层中, 以利充分腐烂。每3年要进行一次深耕, 要求耕深在25~30 cm, 通过耕翻打破犁底层, 把地表秸秆翻到深层, 增加活土层。

(6) 水分管理

一是在玉米灌浆中后期要浇足串茬水。秸秆还田旋耕后, 足够的土壤水分是小麦种子的发芽、麦苗的生长发育、秸秆的腐解的必备条件;二是要浇好越冬水和返青水。玉米秸秆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需水量较大, 如不及时补水, 不仅腐解缓慢, 还会与麦苗产生争水矛盾。因此, 要提前冬浇 (5~10 d) 和适当早浇返青水, 促进秸秆腐解, 保证麦苗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水分。

(7) 镇压管理

秸秆粉碎还田、旋耕, 使土壤翘虚、架空, 这对秸秆的腐解、小麦种子的发芽、麦苗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因此, 在小麦种上后, 立即进行一次碾压, 踏实土壤。

(8) 防治病虫害

秸秆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 容易滋生病虫害, 因此, 在选种上应注意抗病抗虫品种的使用。在种子处理上, 首先使用包衣种子, 其次是播种前进行晒种, 杀虫、杀菌剂拌种, 既防土传病害, 又治地下害虫。

小麦秸秆还田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地点一位于东平县新湖乡王管村, 麦子、玉米收获后配合秸秆腐熟剂还田已进行7年;试验地点二位于宁阳县东疏镇前村, 秸秆还田也进行了6年。为进行比较, 选择相邻土质和管理相对一致及播种品种相同的地块进行对比调查取样。

1.2 调查与取样方法

在当地农技人员的配合下, 用卷尺测量了小麦的株高及倒2叶的长和宽, 用SPAD-502型手持叶绿素计测定了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 用土钻多点混合法采集了表测土的混合样, 用环刀采集了表层土的原状土样。

1.3 测试方法

按文献[3]规定的方法进行, 其中有机质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有效氮用碱解扩散法、有效磷用碳酸氢钠提取—钼蓝比色法、有效钾用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p H值用酸度计法、容重用环刀法测定[4,5,6]。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中有机质代表土壤肥力的综合指标, 是作物持续高产的基础, 东平县与宁阳县2处秸秆还田试验点分别比对照提高2.77、2.14 g/kg, 相对提高23.06%和16.63%, 平均增加19.85%, 增加效果较为明显。土壤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是作物从土壤中直接吸收并用于合成营养物质的重要养分, 从分析结果看, 秸秆还田地块的土壤有效氮、有效磷与对照相比有增有减, 变化规律不明显, 而有效钾含量增加明显, 东平县与宁阳县2试验点处比对照分别增加10.67、13.33mg/kg, 增加幅度分别达到12.14%、17.96%。土壤的p H值在6.84~7.12, 变化不明显。土壤的物理性质方面, 土壤表层容重有所降低, 与对照相比, 东平县与宁阳县试验点分别降低0.052、0.073 g/cm3, 相应地土壤的孔隙度也有所改善 (表1) 。

2.2 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由表2可知, 进行秸秆还田后, 东平县与宁阳县2个试验点小麦株高分别增加8.11、5.52 cm, 增加效果显著;叶长分别增加2.60、2.52 cm, 叶子的宽度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叶绿素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的含量与土壤的供氮状况有一定关联, 此次测定的叶绿素含量的相对数值变化有增有减, 规律不明显, 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秸秆还田没能改善土壤有效氮的供应, 相反为了调节碳氮比, 在还田时应增加一定的氮肥施用量。

3 结论

经对6~7年配合使用秸秆腐熟剂进行小麦、玉米2季作物收获后全还田地块调查和室内化验分析的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使东平县与宁阳县2个试验点的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2.77、2.14 g/kg, 有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0.67、13.33 mg/kg, 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明显, 对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p H值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 东平县与宁阳县2个试验点土壤容重降低0.052、0.073 g/cm3, 相应地土壤的孔隙度也有所改善, 对土壤含水量的改善作用不明显;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东平县与宁阳县2个试验点株高分别增加8.11、5.52 cm, 叶长分别增加2.60、2.52 cm, 增加效果显著,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参考文献

[1]高利伟, 马林, 张卫峰, 等.中国作物秸秆养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利用状况[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7) :173-179.

[2]王九臣, 戴林, 田宜水, 等.中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形状及趋势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07, 23 (9) :276-282.

[3]中国土壤学会,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1版.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0:13-271.

[4]刘义国, 刘永红, 刘洪军, 等.秸秆还田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3) :131-135.

[5]赵伟, 陈雅君, 王宏燕, 等.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黑土土壤氮素和物理性状的影响[J].玉米科学, 2012, 20 (6) :98-102.

秸秆及根茬还田技术 篇11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辽源地区秸秆及根茬还田技术的目的、意义及技术措施,旨在改良辽源地区土壤理化特性,遏制土壤肥力下降,增加农作物产量,净化生态环境。

关键词:秸秆;根茬;还田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8.044

秸秆还田就是把作物秸秆、茎叶、根茬等直接或间接归还到土壤中的一种方法,我国运用这项技术的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代就有“刈草沤肥,可以粪田、美土”的记载。农业丰收之后,作物秸秆越来越多,而综合利用滞后,秸秆出现过剩,农民要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收获和下茬播种,不得不采取最省事的办法,将前茬收获后的秸秆就地焚烧,造成资源浪费。研究开发秸杆综合利用技术是眼下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 秸秆及根茬还田的目的及意义

秸秆及根茬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率;优化环境,防止污染。农作物秸秆还田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发展环保农业的系统工程。

据调查,秸秆还田后第一季作物平均增产5%~10%,第二季后作物平均增产5%。据土壤化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平均分别增加约12%、9%和1%;速效N、速效P含量分别提高10毫克/公斤和1毫克/公斤;pH值平均由6.41增加到6.44;土壤容重降低7.5%,土壤孔隙度提高7.4%,土壤含水量增加16.6%。据农业科研单位试验得知:在秸秆还田的地块上施用化肥,可较好地发挥化肥的肥效,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20%,磷肥利用率可提高30%左右。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地协调,渗水能力增强,保墒性能增加,抗旱及抗涝的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秸秆还田后,土头松,保水强,铲趟得心应手。

2 秸秆及根茬还田技术

2.1 根茬还田技术

作物根茬机械粉碎还田技术要求垄距65~75厘米,茬高小于20厘米;根茬粉碎长度小于10厘米,破碎合格率大于90%;根茬灭茬率大于99%;根茬混拌于土中的覆盖率大于75%;灭茬耕深一般为5~10厘米;根茬还田后的垄形较原垄形降低高度一般不应超过5厘米;每亩增施尿素5~7公斤,补充根茬腐化时所需的氮素。

2.1.1 灭茬机械选择 目前灭茬机械型号很多,依据辽源地区地势及地貌特点,选用中小型灭茬机为好。如用12~15马力四轮拖拉机作动力,可选用“胜利-2型”根茬粉碎还田机。

2.1.2 根茬还田形式 对地势平坦、机械操作方便的平地,由灭茬机统一灭茬;对山坡岗地、低洼易涝地及零星地块,不适宜机械操作的,将由人工灭茬。具体方法是:用镐头把根茬打碎,其大小在3~5厘米之间,然后打入垄沟内,春播起垄时将之扣在老垄沟内,即可垄上播种。

2.1.3 根茬还田时间 最好选在秋收后,结冻前进行,具体时间在10月上旬至下旬,此时灭茬好处有三点:一是根茬水分及养分含量高,还田后在土壤中易分解腐熟;二是土壤沒有结冻,机械和人工作业方便;三是对次年土壤墒情好。

2.1.4 还田质量要求 为确保春天保全苗、拿壮苗,还田地块应做到田间无石砾、树根等异物,垄宽达0.6米,垄行要直,地势要平坦,碎茬要埋到15~20厘米处。

2.2 秸秆还田技术

2.2.1 推广机具 当前辽源地区主推秸秆还田粉碎机有YQ-150、4F-1.5、JFC-1.3等型号,与之相配套的拖拉机为东方红-7.5(802)、铁牛-55、长春-40等型号。

2.2.2 还田时间 秸秆还田时间与秋收相一致,即把作物果穗摘掉后立即进行。此时秸秆由于切割时间短,体内仍保持较高的水分和糖分,对秸秆粉碎、次年秸秆腐熟很有益处。

2.2.3 适时耕翻 秸秆直接还田后要立即翻地,以便防止秸秆体内水分及养分散失,利于秸秆分解腐熟,保证秸秆和土壤紧密接触。

2.2.4 调节C/N比 为加速秸秆分解腐熟,避免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N素,可适量增施一些N肥或P肥,一般亩平均增施纯N 4.5公斤、P2O5 0.83公斤。

2.2.5 还田质量 粉碎后的秸秆要均匀撒在地表,杜绝有堆积的地方,其大小应在8厘米以下,带病菌的秸秆最好不直接还田,若还田要事先处理后方可。

目前,秸秆还田的方法很多,除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覆盖还田之外,还有诸如快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加工有机肥等方法,需要进一步推进玉米根茬还田覆盖率,积极推进保护性耕地,依托国家实施的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鼓励农民实施腐熟还田,开展代表性生态能源村试点,试点完成后逐步推广,转变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开展技术培训,扩大保护性耕作普及范围,进一步促进此项利国利民的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与普及。

作者简介:李琳,硕士,辽源市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新型农民教育培训。

小麦秸秆还田 篇12

水稻旱直播栽培是在大田直接进行旱播水管的水稻栽培方式, 因其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省去育秧和移栽环节, 具有省工、省力、省时、省秧田等特点, 在安徽省淮上区粳糯稻种植区、城乡结合稻区应用面积大。随着近年来秸秆禁烧力度的加强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推广应用, 旱直播稻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旱直播栽培技术。

1 小麦机收秸秆全量还田

1.1 机收秸秆全量还田

使用联合收割机自带的秸秆切碎装置或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粉碎秸秆, 或使用轮式拖拉机配套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 小麦秸秆粉 (切) 碎长度不大于10cm, 铺撒均匀。

1.2 旋耕埋草

用旋耕机进行灭茬整地, 旋耕深度15cm左右, 埋草率达80%以上。

2 适当播种

2.1 品种选择

由于安徽省淮上区地处淮河北岸, 气候特征属南北气候过渡带, 9月中下旬易受“寒露风”影响, 造成水稻减产欠收。因此在品种选择上首先要确保安全齐穗和成熟, 而实际生产中适宜淮上区直播种植的品种少, 目前市场上推广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皖垦糯1号, 辅以绍糯9714、冀旱糯3号等。

2.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天, 可选用咯菌腈、噻虫嗪、腐殖酸等药、肥进行拌种包衣, 达到苗期防病、防虫、壮苗作用。

2.3 适期播种

适时播种是保证水稻安全齐穗和成熟的关键, 在小麦收割后要抢时播种, 越早播种越有利于提高光温资源利用率, 增加穗重和产量, 因此淮上区旱直播稻要求在6月15日前播种结束, 最迟不能晚于6月20日播种。

2.4 适量播种

根据淮上区多年来的生产实践, 直播稻高产田亩成穗数在30万左右, 按单株成穗数2.5~3.0个计算, 亩成苗数应达到10万~12万苗。由于旱直播种植粗放, 秸秆全量还田后土壤沉实度差, 水稻芽率85%以上, 干籽播种田间成苗率40%左右, 因此干籽播种量控制在6~7kg。如苗数超过15万, 水稻过早封行, 易造成分蘖成穗率低, 病害发生严重, 后期易倒伏;苗数低于10万, 由于直播稻分蘖缺位多, 营养生长期缩短, 到有效临界叶龄期达不到目标茎蘖数, 亩穗数不足, 产量低。

2.5 配方施肥

小麦秸秆在集中腐烂分解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氮素和氧气, 要确保秸秆腐熟阶段水稻分蘖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前期增施氮肥十分重要, 即基蘖肥的氮肥用量占总氮量的60%~70%, 穗肥占总氮量的30%~40%。根据目标产量配方施肥法, 淮上区粳糯稻亩总用纯氮量16~18kg;即基肥亩用45%复混肥 (15—15—15) 40kg+硫酸锌1kg, 水稻5~6叶期亩追施分蘖肥尿素7.5~10kg, 水稻拔节始期亩追施促穗肥尿素7.5~10kg+氯化钾7.5~10kg, 水稻倒2叶期亩追施保花肥尿素5kg。穗粒肥要看苗追施, 叶色褪淡早田块穗粒肥适当多施早施, 落“黄”迟田块穗粒肥适当少施迟施。

2.6 机械播种

在旋耕埋草的基础上, 采用旋耕播种施肥机进行施肥、旋耕、开沟、播种等作业, 作业前去除播种机播种管, 让干种自由落下, 后用旋耕机再浅旋3~5cm。

2.7 沟沟相通

开好“三沟”, 做到横沟、竖沟、围沟“三沟”相通, 使田中排水、流水畅通, 畦面不积水, 并根据田块地势增设沟或埂, 便于后期田间管理。

3 科学田管

3.1 化学除草

旱直播稻田除草效果是直接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决定水稻直播成败的关键。通常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 采取“一封、二杀、三补”的技术。“一封”即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水稻旱播后1~3天灌跑马水, 灌水后第2日待自然落干后 (田面湿润) 立即用二甲戊灵、仲丁灵、丁草胺、丙草胺或异丙隆等加苄嘧磺隆或吡嘧磺隆对水均匀喷雾, 不能漏喷和重喷, 药后保持田面湿润但不要有积水, 遇雨及时排水, 遇旱灌跑马水补墒。“二杀”即苗期进行茎叶处理:对未进行土壤封闭或封闭效果不好的田块, 在水稻秧苗2叶1心后, 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种类, 选用氰氟草酯、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嘧啶肟草醚、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氯氟吡氧乙酸、灭草松等除草剂进行叶面喷雾, 使用时须掌握各除草剂特性, 保证防除效果, 避免药害的发生。“三补”即水稻分蘖期对杂草进行补除:对后期稻田的高龄杂草或抗性杂草 (杂草稻) 酌情加大除草剂用量或直接用人工拔除。

3.2 水浆管理

根据秸秆还田后腐熟特点, 旱直播水稻的水浆管理必须坚持芽期和苗期湿润, 分蘖前期间歇灌溉, 分蘖中后期及早晒田, 要早搁田控制无效分蘖, 宜多次轻搁, 不宜重搁。孕穗、抽穗期灌浅水层, 灌浆乳熟期干干湿湿灌溉的原则, 收割前10天断水, 防止脱水过早引发早衰。

3.3 病虫害防治

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灰飞虱, 分蘖后因苗多、封行早, 病虫发生率较高, 应根据植保部门病虫情报做好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防治。

摘要:水稻旱直播技术因其轻简化种植, 在安徽省淮上区粳糯稻种植区、城乡结合稻区不推自广, 并随着近年小麦秸秆还田的推广应用,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旱直播栽培技术。

关键词: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旱直播

参考文献

[1]赵永亮, 汪润保, 李雷霞, 等.水稻旱直播机械作业技术[J].农业工程, 2015, (4) :13-14.

[2]张康永.水稻旱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种业导刊[J].2011, (6) :16.

上一篇:滑模学习算法下一篇:物权的刑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