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机械

2024-07-01

秸秆还田机械(共12篇)

秸秆还田机械 篇1

秸秆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 据统计我国目前秸秆量为6.28亿t, 其中只有14%秸秆得到还田, 尚有20%的秸秆被焚烧或废弃。由于大量秸秆焚烧, 造成严重的交通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肥, 其氮、磷、钾、镁、钙、硫等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必须的主要营养元素。据测定湿玉米杆含氮量为0.61%;含磷量为0.27%;含钾量2.28%。有关实验表明, 若秸秆还田量达4500~6000kg/km², 可稳定土壤有机质、培肥土壤、保持水土, 平均增产幅度可达10~15%。目前用作肥料的还田方法主要有:过腹还田;人工覆盖;高温沤肥;沼气发酵;机械化还田技术。下面我们主要讨论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1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概念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采用机械将收获后的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它包括秸秆粉碎还田, 根茬粉碎还田, 整秆翻埋还田, 整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 具有便捷、快速、低成本, 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优势。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 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 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温等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 是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1.2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分类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其技术体系包括;小麦秸秆还田;玉米秸秆还田;玉米根茬还田;水稻秸秆还田等。

按秸秆是否事先粉碎可分为粉碎还田和整秆还田两大类。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就是用秸秆粉碎机将摘穗后的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就地粉碎, 均匀地抛撒在地表, 随即耕翻入土, 使之腐烂, 分解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的一项农机化适用技术。它是施肥方式的一次革命, 较传统的沤制还田省去了割、捆、运、铡、沤、翻、送、撒等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工效, 减轻劳动强度, 争抢农时, 而且将农作物秸秆中含有的氮、磷、钾、镁、钙、硫等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及时直接翻埋还田, 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性性质, 增加有机质含量, 从而促进农作物持续增产。

整秆还田技术是近年来农机工作人员经过多次试验而推广的一种秸秆还田新法, 就是把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 利用专用的根茬粉碎还田机, 水田埋草机, 埋草驱动耙, 反旋灭茬机等农具进行直接还田, 整秆还田与粉碎还田相比, 减少了机具购置费用和机具进田地作业次数, 降低了作业成本, 同时可避免秸秆漂浮不易入泥中的弊端。

下面以南方机械化水田秸秆还田技术为例, 谈谈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2 南方机械化水田秸秆还田技术

南方机械化水田秸秆还田技术是采用机械作业, 可将稻麦的整秸秆、高留茬、绿肥等农作物秸秆一次性直接埋覆还田。是“三夏”大忙季节抢农时, 提高工效, 改良土壤, 增强土壤肥力, 实现水田稻麦秸秆还田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 适用于南方麦稻产区和双季稻, 三季稻产区。

2.1 南方水田秸秆还田作业工艺路线

机械或人工收获小麦、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将农作物秸秆整秆 (或粉碎或留高茬) 均匀抛撒在田间→补施与秸秆等量的畜肥→灌水泡田→水田埋草旋耕机第一遍慢速作业→施氮、磷肥→水田埋草旋耕机第二遍作业→栽稻水稻秧苗或播种水稻。

2.2 技术规范

1) 适宜水田泥脚深度在10~20㎝的田块采用。

2) 未耕的旱地应先灌水12h, 待土壤松软后再作业;若是已翻耕的地, 泡水后便可作业。

3) 水田浸水深度以3~5㎝为宜, 灌水过浅达不到理想的整地质量;灌水过深, 则影响埋草和覆盖效果。

4) 秸秆还田数量以4500kg/hm2为宜, 一般情况下, 秸秆较细, 易分解的秸秆, 可全部还田, 秸秆量大不易分解的秸秆, 可按50~60%还田。

5) 机具作业速度, 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一般作业两遍, 第一遍宜慢, 第二遍速度可稍快, 两遍作业应纵横交叉作业。

2.3 相关配套技术

1) 在秸秆还田的同时, 应一次性地施入水稻全生育所需化肥量80%的氮肥和全量的磷肥, 用做底肥以平衡养分, 调节碳氮比, 加倍秸秆腐解速度, 提高肥效。

2) 秸秆还田与厩肥合理混用, 秸秆还田的同时合理混用厩肥, 两者在养分上既能形成互补, 释放时形成互助, 其增产效果更加显著, 鲜秸秆与厩肥混用比例一般为1:1效果较好。

3) 栽插水稻秧苗后, 水深不宜超过5㎝。秧苗返青后立即采用浅水勤灌的湿润灌溉法, 使后水不见前水, 以便土壤气体交换和释放有害气体。

2.4 机械注意事项

为在秸秆还田作业中实现安全、高效、低耗的目标, 必须对秸秆还田机进行正确检查调整, 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 熟悉秸秆还田机技术性能及安全操作要领。

2) 检查安装的正确性;调整纵横水平程度及耕作深度。

3) 检查各零件的润滑油是否充足, 达到要求。

4) 启动发动机, 试验检查在提升或工作位置时万向节方轴, 套管及叉夹是否达到既不顶死, 又有足够配合长度。

5) 检查完毕后, 进行空负荷运转, 若无异常现象, 并可下田作业。

6) 严禁用高档或倒档作业, 田间地头转弯时, 应将机具略微提升, 以减少转弯阻力, 避免损坏工作部件。

7) 转移地块时, 要切断工作部件动力。

8) 要经常或定时检查, 工作中若有异响时应停车检查, 并重点检查工作部件, 及时排除故障。

9) 严禁还田机运转时检查, 保养和排除故障。

10) 作业过程中, 若旋耕刀轴缠草较多, 应及时清除;若旋耕刀片折断, 丢失应及时补齐, 以免影响作业质量和损坏机具。

2.5 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1) 改良土壤, 增强地力, 使秸秆资源得到合理应用。秸秆中含有提高土壤肥力所需的丰富养分, 据测定若还田100kg干稻草, 相对施用了2.43kg硫酸铵, 0.8kg钙镁磷肥, 4.5kg氯化钾;还田100kg干麦秸秆, 相当于施用3.05kg硫酸铵, 1.9kg钙镁磷肥和1.78kg氯化钾。若连续三年每公顷每季还田鲜秸秆6000kg, 可以使土壤通气孔隙增加2.67%, 抗压强度下降1.31kg、㎝², 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在正常水平2.1%以上。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已为各地的生产实践证实;江苏省测定小麦秸秆还田2250~3000kg/hm2, 当季水稻增产6~9%, 下茬小麦增产10%;天津市静海县示范点, 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15000kg, 每四年粮食增产30%;山东博兴县连续三年秸秆还田, 小麦每公顷增产900kg以上, 玉米增产1500kg以上;河北石家庄市连续三年秸秆还田, 水稻增产6~9%, 小麦增产7~10%等。

2) 禁止焚烧秸秆, 减少空气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水田秸秆还田有效地利用和处理田间残留秸秆, 杜绝田间地头集中焚烧秸秆造成的烟尘污染和秸秆资源浪费, 同时也避免了秸秆随水漂流造成堵塞沟渠和污染水质;此外, 还有效地消除了随处堆放秸秆造成的火灾隐患等, 净化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

3)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水田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采用人工堆沤省力、省时、节省费用;同人工铡草、传统翻、旋耕方法比较, 机械还田仅为人工还田成本的1/4, 而工效可提高40~120倍, 既节约成本和劳力, 还能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

3 现阶段秸秆机械化还田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前景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 解决秸秆焚烧造成的交通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粮食产量, 也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是也必须看到“三秋”期间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现象仍热相对严重, 秸秆综合利用和焚烧工作还较为严峻:农村经济欠发达, 农民承受能力有限, 农民法制观念和环境意识淡薄;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 大中型动力机械少, 秸秆还田机械及其配套作业的旋耕机, 深耕犁少, 导致秸秆还田面积少, 作业不配套, 还田效果不理想;秸秆还田机械分布不均匀, 不平衡;农村一家一户经营规模小, 不利于大中型机械作业;农业机械组织化程度不高, 农机作业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导致了这项技术推广有一定的困难。

虽然存在以上困难和问题, 但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已具备大面积推广的前景和条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 不仅可增加6~15%以上的产量, 而且由于逐步提高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改善了土壤结构, 为发展“两高一优”产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了一定基础。由于机械化秸秆还田不但具有快速、简便、突击处理大批量秸秆能力, 而且作业成本仅为人工的1/4, 而工效却是人工的40~120倍, 这样既节约成本和劳力, 又能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我国现行的是‘“化学农业”, 化肥用量已超过发达国家化肥用量的3倍多。并且具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这样导致了土壤板结, 有机质含量下降, 作物品质营养下降, 有关专家们报告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如果让当前的化学农业发展下去, 今日的万亩良田在下世纪将变为无法开垦的荒地!”可喜的是党和国家对秸秆焚烧予以高度重视, 下了禁烧令, 农机工作者也做了大量工作, 积累了一些经验, 开展秸秆综合利用, 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并把“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技术”列为农业部“十五”期间重点推广的十项农机化技术之一, 在政策方面得到有力支持。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秸秆 (根茬) 处理, 合理利用资源, 减轻农民劳动强度, 减少环境污染开辟了一条新路, 充分发挥现有拖拉机的作用, 更新大中型拖拉机, 促进农机农艺的结合, 配合“丰收计划”“沃土计划”, 发展可持续农业, 将发挥积极作用。我国现已加入世贸组织 (WTO) , 农业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传统的手工劳动已无法同发达国家的机械化生产相比。无机农业的产品也不能同有机农业产品竞争, 所以发展大农业需要大农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是中国农业走向世界的需要, 也是人民健康生活的需要。当然秸秆还田只是发展有机农业中的一小部分, 不仅需要政府、农民、农机的积极工作, 而且需要公安、环保、财政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才能把这没利用的20%秸秆及时还田。

秸秆还田机械 篇2

机械化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土壤有机质,增肥地力。秸秆中含有氮、磷、钾、镁、钙及硫等元素,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无素。据测定,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如按每公顷还田秸秆15t计算,则可增加有机质2250kg/hm2。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生产秸秆6亿t,其中含氮300多万t,含磷70多万t,含钾700多万t,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总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可见农作物秸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付之一炬真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随着微生物繁殖力的增强,生物固氮增加,碱性降低,促进了土壤的酸碱平衡,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此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形成有机质覆盖,抗旱保墒。秸秆还田可形成地面覆盖,具有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储存降水和提高地温等诸多优点。据测定,连续六年秸秆直接还田,土壤的保水、透气和保温能力增强,吸水率提高10倍,地温提高1~2°。亩玉米秸秆还田后相当于增施硝氨35kg、磷肥375kg、磷酸钾307.5kg,若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小麦、玉米平均增产10%~20%。这些数据在我区和村镇董家庄村试验田已得到充分证实,并连续推广230hm2。

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由于根茬粉碎疏松和搅动表土,能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能,破坏玉米螟虫及其它地下害虫的寄生环境,故能大大减轻虫害,一般可使玉米螟虫的危害程度下降30%。

省工增产、争抢农时。一般情况下,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作业成本仅为人工还田的四分之一,而工效可比人工还田得高40~120倍,还可增产增收。因此,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

优化环境、防治污染。机械化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作为环保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是目前国家重点推广实施的农业新技术这一。

秸秆还田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没有采用有效的还田措施,致使耕地连年种植不得休闲,土壤养分得不到及时补充,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农业生产始终处于种大于养、产大于投的掠夺式经营状态。由于化肥的施用量占用肥总量的比例过大,土壤有机质没有得到及时补充,造成土壤板结地力衰退,农作物营养不良和病虫害多的严重后果,因此秸秆还田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尚未付清力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应采取的措施

尽管秸秆还田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效益及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有些农民对秸秆还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长期效益观念;秸秆还田机具价格偏高、利用率低等,使推广该项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保证秸秆还田技术可持续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改变落后习惯,逐步建立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良性循环机制。让农民真正认识到机械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提高广大农民开展机械化秸秆还田的自觉性。

加强领导,增加力度,采用强有力的行政和法律措施,对焚烧秸秆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各级政府要把推广秸秆还田纳入当地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到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绿色农业的高度来抓,为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加大投入,优化机制。农机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加大行政推动力度,疏堵结合,以堵促疏。建立以国家为导向,农民和农村集体投资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投资新机制。采取小麦联合收割机、脱粒机、玉米铁茬播种机的发展模式,鼓励个人投资购机,协调有机户为无机户服务,开展跨区作业,这样既节省了大量资金,又大大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

选准机型,加快推广。组织科研和生产等部门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搞好机械的对比试验和选型定型,不断反馈信息,加强机型的研制改进,加快适销对路秸秆还田机的推广应用。

改革耕作制度。推广少、免耕技术,使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少、免耕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良性发展的农业耕作制度,满足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配套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区目前推广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有以下几种作业形式:

玉米联合收割机配套旋耕机作业

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玉米,一次性完成秸秆切割、输送、摘穗集箱、秸秆还田作业后再使用旋耕机旋耕除茬2~3遍,整地区即可播种小麦。

人工摘穗后的直立秸秆,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粉碎还田,旋耕机旋耕除茬后播种。

人工摘穗后割倒秸秆,用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秸秆切碎机切碎成堆,盖土腐化后,铺撒还田、耕翻播种。

以上三种作业形式都存在不能除茬的问题,尽管使用旋耕机除茬,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由于受地块和资金的限制,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业费用较高,用户使用不积极,致使有机户收入欠佳,削弱了购机户的积极性。

由于各级政府禁烧秸秆工作的力度加大,目前小型玉米秸秆还田机的使用正热,但仍有粗放经营者把秸秆付之一炬。

实现玉米收获机械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阶段玉米秸秆还田工作仍要以中小型为主、在中小型并存、人机畜并用的方式开展。

秸秆还田机械 篇3

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

目前秸秆还田存在问题:一是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不足,秸秆还田虽然科技含量较低,但一些关键性技术难题尚未突破。二是广大干群认识需进一步引导,用“疏”的渠道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三是政策支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国家已经出台了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推广等一系列鼓励秸秆还田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四是科技支撑能力需进一步加强,如秸秆便捷处理设施配套不足,缺乏适应小地块、便于操作的还田、打捆机具等等。五是秸秆还田机械需进一步改善,如现行的联合收割机,收割、脱粒效果好,但粉碎后的秸秆长短不一,玉米秸秆整株漏粉、漏收的较多,还田机械粉碎质量差,成本高。

于一苏代表建议:1.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用于购机补贴和秸秆综合利用。二是实行专项补贴,增加机械数量,逐年加大购机补贴力度,重点补贴90马力以上秸秆还田机、深耕(松)机械、旋耕机等,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三是实行作业补贴,加快还田步伐。四是鼓励结构调整,实行定额补贴,逐步提高补贴标准,进行资金扶持。

2.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供技术支撑。围绕秸秆还田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遴选优势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秸秆还田技术水平。

3.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实行多元化服务。加快培育专业化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积极引导发展农机社会化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购买大型秸秆还田机械,开展统一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施肥技术推广等服务,有效解决秸秆直接还田存在的实际问题。

秸秆还田机械 篇4

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的多样化, 农作物秸秆日益过剩, 在秸秆机械还田有限的情况下, 每到夏秋农忙季节, 焚烧和丢弃秸秆现象日趋严重,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 而且烟雾弥漫, 污染环境, 有时还造成交通事故和影响航空飞行, 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不良影响。虽然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三令五申禁烧秸秆政策, 但由于秸秆利用有效出路不畅, 禁烧现象屡禁不止。如何搞好秸秆利用, 变废为宝, 化害为利已成为政府重视、媒体关注、群众期盼的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十一五”以来, 江苏省农机局将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推广列为“十一五”全省农机化发展的三大重点任务之一, 加快秸秆还田机具的研发, 积极探索完善技术路线, 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 提出以建设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来带动辐射周边地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以点带面”新举措, 重点示范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为减缓秸秆焚烧提供技术支撑和探索可行途径, 推进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开展。同时还积极引导扶持各地研究开发和试验示范秸秆制粒机、秸秆气化炉、草帘编织机、秸秆捡拾打捆机、青贮机械等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通过机械化配套服务, 江苏省秸秆综合利用开始呈现出多样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

为加快推进全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步伐, 减少秸秆焚烧现象, 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省政府要求, 2009年在全省建设10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5个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30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 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今年内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50%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 全县 (市、区) 全面实现秸秆禁烧;示范县、试点县年内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25%以上、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20%以上, 全县 (市、区) 基本实现秸秆禁烧;新建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年内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50%以上、续建示范乡镇还田面积达70%以上, 项目实施区杜绝秸秆焚烧点。”的目标。

1 成效

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 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建设工作发展迅速, 从2007年的13个示范乡镇, 发展到2008年18个示范乡镇, 现扩大到2009年10个示范县、5个试点县、30个示范乡镇的大区域的示范范围, 还田面积指标由2007年夏秋的2万hm2, 扩大到2009年夏季麦秸秆还田20万hm2。2009年夏季, 各示范县乡深入贯彻落实省人大《决定》和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推进会议精神, 积极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试验示范, 加快推进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步伐, 示范建设工作进展顺利, 大面积焚烧秸秆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示范县乡按照实施方案超额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指标。

据统计, 各示范、试点县和示范乡镇深入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落实投入大中型拖拉机近1.2万台, 手扶拖拉机4.1万台, 秸秆还田机2.97万台, 超指标签订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共23.6万hm2。截至6月30日, 各示范、试点县和示范乡镇夏季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完成作业面积24.67万hm2 (其中集成机插面积达8.67万hm2) , 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其中, 全省有8个示范、试点县 (市、区) 、6个示范乡镇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部分县、乡镇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90%。在各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乡镇示范辐射作用下, 加快了周边地区乃至全省部分地区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步伐, 全省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总面积达66.67万hm2。从数据显示、现场检查、各地反映等综合分析, 取得了历年来最好的效果。

2 具体做法

2.1 及早动员部署, 明确目标责任

根据省政府秸秆综合利用会办会议要求, 省农机局领导十分重视, 认真总结了2008年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乡镇建设工作, 围绕2009年省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 认真部署, 积极组织开展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及综合利用试点工作, 及早制定2009年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建设指导性目标, 反复论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扩大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范围, 加强示范建设试点工作, 进一步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力度, 实行以点带面, 全面推进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步伐。

4月21日, 省农机局会同省农林厅联合召开了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建设座谈会。会议交流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现状及打算, 对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5月21日下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大《决定》, 省农机局会同省农林厅、财政厅、环保厅联合召开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工作会议, 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并要求各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的政府部门签定了“2009年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 (市、区) 建设目标责任状”。要求各市及示范乡镇所在县农机局主要领导立即开展现场办公, 检查当前工作准备情况, 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进。各有关市、县和示范乡镇政府都把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 分别成立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镇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制订了示范镇实施方案, 明确了目标和责任。淮安市政府于6月8日在2009年新设立的示范县——金湖县召开了全市秸秆还田现场会, 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上工作的开展。6月10日, 徐州市委、市政府在铜山县大许镇召开了全市水稻机械化插秧暨秸秆利用现场会, 观摩了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收获、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加装秸秆粉碎装置作业、秸秆捡拾打捆、旱田秸秆粉碎还田、水田秸秆还田、水稻机械化插秧和秸秆压块与气化等一条龙夏季农业机械化作业演示。6月11日, 如皋市召开水稻机插秧暨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 要求各镇 (区) 要统筹兼顾, 把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和水稻机插秧工作两手抓, 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和秸秆综合利用, 确保“两个示范市”顺利创建成功。

2.2 加大扶持力度, 形成发展合力

省财政安排了专项资金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乡的农户实施面积补助, 每亩补助标准为苏南8元、苏中10元、苏北15元。不少县、乡政府在落实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面积补助措施的同时, 也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 并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向示范县乡倾斜, 大力引导农民和机手积极发展秸秆还田机械化。南京市江宁区的汤山街道规定秸秆不焚烧, 实行机械化还田每亩补助20元;淳化街道规定收割机收获每切碎1亩街道补助5元;禄口街道石埝社区、汤山街道湖山社区规定秸秆机械化还田每亩补助10元。金湖县在省财政补贴的基础上, 县财政再拿出资金给予补贴, 与大拖配套的秸杆还田机省财政补贴2 000元/台套, 县财政补贴1 500~2 000元/台套, 补贴比率达56%, 对于没有进入省财政补贴的秸秆切碎机, 县财政每台补贴400元。涟水县义兴镇政府将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责任与实际效果纳入对各村的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落实责任, 明确奖惩, 镇政府对麦秸秆切碎装置收割机给予每台300元补贴。江阴市十分重视发展秸秆还田机械, 对农民购机实行财政补贴, 补贴比例达到50%。2009年, 省财政实行补贴后, 两级财政补贴比例达到62%, 有力地推动了秸秆机械化还田进程。

2.3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良好氛围

各级农机部门加强与各类新闻媒体的配合,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标语、横幅、“给机手一封信”及印发镇村公约、明白纸等多种宣传形式, 广泛宣传建设示范乡镇的重要意义、田间焚烧秸秆的危害性、机械化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的好处及奖惩措施。苏州太仓市、镇江丹阳市、扬中市等地还结合示范乡镇建设工作先后组织召开了秸秆机械化还田与综合利用现场会。据统计, 夏收期间, 各示范县乡共组织现场演示会378场次, 参加演示人数达9.4万人, 共印发宣传材料147万份。通过广泛宣传, 营造出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良好工作氛围。

6月2日, 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常州、镇江视察夏收夏种和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仔细察看了秸秆还田机械的演示, 详细询问作业效率、收费标准等, 现场查看机械化收获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现场, 并强调:“我们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 关键要让机手和农民接受, 有了政府配套补贴, 不增加农民的负担, 机手也会有更多的作业市场, 同时, 有效扼制了焚烧秸秆, 又增加了土地肥力,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不断推进这项技术的应用。”

6月8日,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解民在苏州、泰州调研时强调, 大力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加强秸秆禁烧工作, 把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学习宣传好、贯彻实施好, 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省进程。

省农机局也积极利用“江苏农机化信息网”加大了相关工作的宣传力度, 及时发送各地工作动态, 6月份, 在“各地动态”栏目中共发布有关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的信息70余条。

2.4 加强机具落实, 确保目标完成

各地在开展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基础上, 大力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切碎还田机具和技术。一是大力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和配套的秸秆还田机具。二是大力宣传推广秸秆切碎装置。三是积极开展农机具跨区作业支援调节。鉴于2009年秸秆切碎还田要求高, 面积大, 还草量多, 秸秆切碎装置和还田机械现有存量缺口大等实际情况, 积极实施机械跨区调节, 开展互助式的跨区作业支援, 组织农机手或农机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作业协议。面对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的秸秆还田机积极性高涨, 而生产厂家产能不足的情况, 想方设法确保供应畅通、不误农时。高邮市共新增55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230台, 新增与之配套秸秆还田机械540台 (套) , 新增与小拖配套秸秆还田机械800多台 (套) ;邗江区2009年添置大中型拖拉机156台, 保有量达651台;添置秸秆还田机125台, 保有量达555台;添置插秧机60台, 其中高速机2台, 保有量达129台, 保证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需要。

2.5 狠抓技术培训, 组织分片指导

5月7日至8日, 省农机局在扬州举办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骨干培训班。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10个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示范县 (市、区) 、5个试点县和30个重点乡镇的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农机推广站长共140余人进行了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师资培训。为了让广大农民和机手尽快掌握和自觉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技术, 省农机局还组织全省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结合召开现场演示会、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 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工作, 并组织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的有关专家分片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 通过“专家进大户, 大户带小户, 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路径, 为农户、机手实行面对面指导, 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据不完全统计, 到目前, 各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组织举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382期, 参加技术培训的机手达8.17万人次。

2.6 加强监管力度, 确保实施质量

为加强对示范县乡建设管理, 省农机局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下达2009年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夏季建设目标的通知》 (苏财农[2009]77号、苏农机科[2009]14号) , 明确规定了示范县乡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补助资金标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 都能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 认真做好作业合同的签订, 公开补助政策, 实行阳光操作, 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为贯彻落实好省人大《决定》和省委常委、黄莉新副省长在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6月上旬, 省农机局成立由局长、副局长带队, 各处室负责人和有关业务人员为组员的6个秸秆机械化还田督查组, 全体出动, 在全省组织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示范乡镇专项督查。一是重点督查学习贯彻《决定》和全省会议情况。查看各地是否利用媒体、召开现场会、组织开展科技入户等平台对该项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二是重点督查各项任务落实情况。检查各地组织机构、作业机具、扶持政策、作业面积等任务的落实情况;三是重点督查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情况。了解各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相关人员及机手、种田大户的技术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做好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指导工作。如皋市政府为配合省农机局开展督查活动, 成立了五个督查组, 赴五个片, 分三个阶段进行全程督查。丹徒区成立了以区纪委监察局牵头的10个督查小组, 对全区的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进行全面督查。

从全省督查情况看, 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行政推动、宣传发动、督查考核、技术培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6月中旬, 省农机局召开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督查情况汇报会, 总结前期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落实情况, 部署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日程, 并实行隔日汇报统计上报制度, 及时掌握工作进展, 加速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进程, 为实现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长远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存在的问题

(1) 秸秆焚烧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夏季天气炎热, 收获、栽插季节短, 部分农户怕麻烦, 特别是油菜秸秆处理难, 一把火既方便又省事。虽然省人大出台的《决定》中对秸秆焚烧予以处罚, 但调查取证难、处罚金额少, 在一定程度上对焚烧秸秆现象起不到震慑作用。

(2) 机械化还田机具品种单一, 部分地区适应区域性的还田机具品种少, 现有机具性能与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要求不相适应, 对于水田秸秆机械化还田来说, 应用机具较多, 但对于旱地来说可选择应用的机具较少, 而且部分机手为节省作业成本不愿安装秸秆还田机具。

(3) 在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中, 有的区域对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不够到位, 存在误区。

4 下一步工作内容

(1) 按照两厅局联合发文要求, 认真组织做好示范县、试点县和示范乡镇建设夏季目标任务的检查考核和补助资金的报账兑付工作。

(2) 开展调查研究, 进一步完善和确立秋季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

(3) 组织对示范县、试点县秸秆切碎装置、秸秆还田配套机械保有量、作业量、作业成本核算等情况进行调研, 为秋季和2010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建设制定方案作准备。

秸秆还田机械 篇5

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

农民朋友们: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苏政发〔2014〕126号)等文件,我市制定了《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实施办法》。为使大家全面了解我市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将党和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作业补助相关政策

——补助类别: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

——补助对象:本市按制定的作业标准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实际种植大户。

——补助标准:20元/亩 ●补助对象申报条件

必须具备保证作业要求的动力机械及配套秸秆还田机具,按我市作业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进行作业,按规定程序自愿如实申报作业补助,主动接受公示和核查。

●作业补助操作程序

——申领政策告知书和作业确认单。补助对象自愿到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领取《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告知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确认单》,也可从泰兴市农业信息网自行下载打印,签字确认并登记备案。农服中心审核补助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作业能力,告知作业补助政策、作业标准和操作规范。

——中心户长和村民委员会签署意见。分夏季、秋季,按作业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服务,作业结束后,由作业所在村组中心户长对作业地点、作业面积、作业质量进行评价,并在《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确认单》上签字(确认单附作业到户清册),村民委员会对真实性提出意见,并签字盖章。

——乡镇(街道)汇总公示并确认上报。作业结束后,补助对象填写《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资金申请表》,并附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告知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确认单》,于7月15日(秋季在11月15日)前提交农服中心,农服中心按村进行审核汇总,并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村级公示7天,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公示无异议后确认上报。

——市级核查公示。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委托第三方进行核查,要求核查面积比例不低于30%。核查结束后,提交相应核查报告。市农机局、财政局对第三方核查结果,在泰兴农业信息网上将作业面积、补助金额、补助对象等内容进行网上公示。

——兑付资金。第三方核查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结合考核结果,分夏秋两季将补助资金发放给补助对象(农机服务组织提供单位银行账号,农机户和实际种植大户提供银行卡号或一折通号)。

农民朋友们,为确保公开、规范、高效实施2015年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助政策,对申报作业面积和补助资金要经过公示、核查等规定程序。如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将在2年内取消作业补助资格。需了解更多信息或政策咨询,可通过泰兴农业信息网(http://)查询,我市秸秆机械化还田领导小组设立咨询投诉电话:0523-87657995/87657983/87632652。

泰兴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领导小组

油菜秸秆还田技术 篇6

1. 直接还田

①适留高茬。收割油菜时留茬高度17~20厘米。后作是水稻的,可以用旋耕机浅水灭茬,也可以先用铧犁耕翻灭茬,抛秧前灌水整田。

②覆盖行间。将油菜秸秆铺盖于桑(果、茶)园或玉米、瓜菜等行间,既可将有机质归还土壤,又可起到保墒、增(降)温、提高化除效果等作用。一般每亩均匀铺盖干的油菜秸秆150~200千克。

2. 间接还田

①积制堆肥和沤肥。堆肥:将油菜秸秆与畜禽粪隔层堆积、压实,这样可促进熟化,提高肥效。沤肥:将秸秆投入沼气池沤制,然后再还田。

②用作基料。油菜秸秆是栽培食用菌的基础材料,一般可占食用菌栽培料的75%~85%。油菜秸秆袋料栽培食用菌,是目前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的常用方法,投资省、见效快,能大量处理油菜秸秆,深受农民欢迎。1袋食用菌需油菜秸秆粉0.9~1.2千克,年生产1万袋食用菌就可处理油菜秸秆9000~1200千克。

③快速腐熟还田。该技术是利用“秸秆速腐剂”将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后再还田。具体做法是:将秸秆加水充分湿透,然后分层(每层厚约60厘米)加入占秸秆重0.1%和0.5%的速腐剂和尿素,用泥土封严即可。秸秆快速腐熟技术是一项高效快速、不受季节和地点限制、堆制方法简便、省工省力的新技术,干秸秆、鲜秸秆均可利用,其优点是肥效高。据测定,利用速腐剂沤制的油菜秸秆肥,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是71.8%、558毫克/千克、334毫克/千克、2000毫克/千克,比不加速腐剂的分别增加18.5%、152.5%、60.6%、233.3%。一般腐熟1000千克油菜秸秆只需秸秆速腐剂1千克及尿素5~8千克。按每亩还田250千克秸秆腐熟肥计算,亩成本5元左右。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研究 篇7

贾汪镇是城关镇, 农作物常年播种面积0.43万hm2, 秸秆产量为4万t。玉米、小麦的秸秆产量占全部秸秆产量的90%以上。近年来, 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玉米秸秆作为重要的饲料来源和加工原料, 基本上得到了有效利用, 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部分[1], 但目前当地在小麦秸秆的处理上仍存在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秸秆焚烧比例, 尽管该镇采取了一些手段, 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农田焚烧小麦秸秆的现象依然存在[2,3,4,5]。目前, 贾汪镇对小麦秸秆的处理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模式, 主要处理方式有2个:一是统一收集作为生活燃料, 占10%;二是随意堆在田间地头, 任其自然腐烂消亡, 占60%以上。

2 小麦秸秆还田的方式

从当前小麦秸秆利用和农机化的角度来看, 贾汪镇的秸秆综合利用尚未进入工业化阶段, 而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是一条最快捷、大批量处理剩余秸秆的有效途径, 是现阶段防止秸秆焚烧的最有效手段, 也是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6]。近年来, 贾汪镇推行了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 但效果不明显, 工业化程度低, 大部分小麦秸秆直接堆放在田间地头, 利用率太低。小麦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有2种:一是采用机械粉碎翻压还田, 即将收获的农作物秸秆切碎或高留茬直接翻入土壤;二是采用覆盖还田, 主要应用于小麦—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区, 在小麦、水稻收获后播种玉米、小麦, 待出苗后, 在行间覆盖小麦秸秆或水稻秸秆。除直接将秸秆还田外, 还可将小麦秸秆过腹还田加工成粗饲料, 喂养反刍动物 (如牛、羊等) , 然后以粪便的形式还田。也可采用间接还田, 即通过堆沤发酵有机肥, 将作物秸秆与少量人粪尿堆积腐熟发酵有机肥[7,8,9]。

3 机械秸秆还田的技术思路

根据建设绿色环保、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的要求, 结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 为提高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 应制订合理的秸秆机械还田技术方案, 采用先进的机械, 以充分发挥农机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夏收夏种季节, 农事作业时间短, 麦收需3~5 d, 再在7~10 d完成下季作物的耕整地和插秧。农民常采用机收—火烧秸秆—耕整地—播种的耕种模式, 虽然赢得了时间, 但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在麦收季节, 收获小麦的机器主要是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该收割机的技术性能适宜收割小麦, 兼收水稻, 具有效率高、损失低、易卸粮的特点, 而且机具价格、维修费用和作业收费低于半喂入履带式联合收割机, 利于抢收抢种。因此, 贾汪镇大多购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割茬一般在30 cm左右, 脱粒清选后的秸秆成絮乱状条堆在田块中, 不利于后续的农机作业。因此, 使用带秸秆抛撒装置的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 或在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上加装粉碎抛撒装置, 去除人工在田间铺匀麦秸秆的环节, 以便后续的秸秆还田和播种作业[10]。

4 秸秆还田的作用

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中养分含量, 补充作物所需微量元素, 降解土壤中残留农药及重金属,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 改善物理性质, 改良土壤, 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据测定, 将1 hm2地块所产农作物秸秆的50%还田, 相当于增加有机质6 t、碳酸氢铵345 kg、过磷酸钙285 kg、氯化钾150 kg。

5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一是小麦收获时要使用带有秸秆切碎器的联合收割机, 处理后的秸秆不能长于10 cm, 留茬不能高于20 cm;二是复播时要用旋播耧播种, 播种大豆时把行距调至20 cm, 过宽会降低产量, 过窄会导致操作困难, 如果复播玉米, 行距可调至56~60 cm, 播量控制在37.5 kg/hm2左右, 先从地边播种;三是秸秆还田后, 要增加氮素化肥用量, 调节秸秆碳氮比, 有利于秸秆腐烂, 缓解与苗争氮的现象。在机械使用方面, 可在小麦联合收割机上配带秸秆切碎机, 将小麦秸秆切碎均匀覆盖地表, 和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一次完成。四是加大宣传和示范引导力度, 让农民认识和接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推广先进的农业机械, 调动农民购机积极性, 提升秸秆利用综合效益。

摘要:阐述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总结秸秆还田的方式、技术思路和作用, 提出现阶段加强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对策, 以提高当地小麦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益。

关键词: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策,江苏徐州,贾汪镇

参考文献

[1]迟玉梅, 李洪林.克山农场小麦秸秆全部粉碎还田[N].黑龙江日报, 2010-08-11 (9) .

[2]冯国明.秸秆还田的利弊分析[J].河北农机, 2009 (5) :24.

[3]姚玉, 罗兵前.主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N].江苏农业科技报, 2008-05-28 (1) .

[4]王景阳, 陈新, 姜文荣, 等.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J].江苏农机化, 2010 (1) :37-39.

[5]冯国明.秸秆还田的好处[N].陕西科技报, 2009-10-16 (6) .

[6]冯国明.秸秆还田方式及利弊分析[J].湖南农机, 2009 (5) :27.

[7]岳长新, 张成亮.严禁焚烧秸秆加强综合利用[N].驻马店日报, 2008-05-27 (7) .

[8]周璐璐, 周慧敏.富民板业:点废成金惠“三农”[N].中国企业报, 2010-03-12 (15) .

[9]周璐璐.三农板业落户山东菏泽[N].中国企业报, 2010-06-29 (11) .

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探讨 篇8

关键词: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1 前言

大量的实践活动告诉我们,秸秆还田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更好生长,机械化还田技术更是有助于充分利用水稻秸秆,全面发挥其应有的积极效用。由此可见,关于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探讨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探讨和分析

2.1 机械化秸秆还田简介

机械化秸秆还田就是充分利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还于田中,待秸秆在土壤中充分腐熟后,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其透气性等物理性状,变废为保。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作为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下位概念,自然就是以水稻秸秆为原材料的秸秆还田。

2.2 机械化秸秆还田的特点分析

2.2.1 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的提高。

农作物因光合作用而生成的产物有一半以上是存在于秸秆中的,尤其是一些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等,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尤其是K肥含量的提升最为显著。如果能够持续采用秸秆还田,土壤中速效P、速效K、全N以及有机质的含量具有显著提升,提升幅度分别为2.6%~4.5%、8.1%~15.4%、0.007%~0.013%和0.008%~0.15%。

2.2.2 有利于土壤的改良,改善农作物生态环境。

通过秸秆还田,土壤中会有更多的腐殖质生成,有效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并最终达到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的目的;通过秸秆还田,土壤的通透性、蓄水能力等都有显著改善,而上述这些物理形状的改善无疑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加有助于农作物根系的旺盛生长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能力。

另外,通过秸秆还田,细菌数量有效增多,只是不同的土质增加幅度会有所不同,瘦土的增加幅度更加显著一些。

2.2.3 待农作物的秸秆从分腐熟之后,会形成腐殖质,对土壤的持水、吸水性能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也可以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

2.3 水稻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

水稻秸秆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水溶性有机物和淀粉等的分解、蛋白质、果胶类物质和纤维素等的分解、木质素、单宁以及蜡质等的分解,其中三个阶段都是在不同菌类微生物作用下完成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霉菌和无芽细菌的微生物作用;第二阶段主要是芽孢细菌的微生物作用;第三阶段主要是放线菌和某些真菌的微生物作用。

水稻秸秆的分解程度以及实际的效果与很多因素有关,但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因素:第一个就是水稻秸秆的细碎程序,细碎程度越高,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就会相对较大,作用面也大,因此分解的程度越高,分解的速度也就越快,效果也就越理想;反之亦然。第二个就是土壤的实际条件,尤其是水条件和热条件。通常情况下,土壤的热条件越高,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微生物的活动能力也就更强,分解速度也就加快;如果湿度小、温度低,水稻秸秆的分解就会相对较慢。

2.4 水稻秸秆还田的常用技术分析

2.4.1 稻草还田的方式。

通常由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两种。直接还田就是采用人工或者适当的农业机械将水稻秸秆切碎,主要有翻耕还田、留高茬翻和覆盖还田等三种形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节省劳动力,通常具有良好的保墒、土壤团粒结构促进、固定和保存氮素、促使土壤难溶性养分的溶解等方面有作用,效果显著。

间接还田则主要是指以相应的生物化学技术为依托,进行堆沤,待充分腐熟后再还田,成本相对较高,效果相对直接还田有些差异。

2.4.2 要做好秸秆还田后的耕翻与水分管理。

水稻秸秆还田只是整个过程的起始环节,后期的耕翻与水土管理更加重要。为此,笔者建议一定要做到铺匀覆土,深翻入土,有效防止跑墒现象,之后要注意合理镇压,有效加快土壤陈实,加快秸秆的吸水分解。

在水分的管理方面,遵循干湿交替、潜水勤灌的基本原则,适时搁田,有效改善土壤的通气性。

2.4.3 做好养分的补施。

秸秆还田后碳氮比很大,如果不及时不增施化学氮肥的话,微生物为了分解有机质,就会和农作物争夺土壤中速效氮肥,不仅无法发挥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在秸秆还田的同时应适量施用一些氮肥,促进微生物活动,有利于秸秆的腐解。一般氮素用量约为秸秆还田量风干重的1%。

2.4.4 关于秸秆用量。

秸秆还田应注意翻压量不宜过多,一般应控制在7.5t/hm2以下,否则不仅影响秸秆的分解速度,同时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各种有机酸,对作物根系有危害作用。

2.5 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对策分析

2.5.1 制定秸秆还田管理制度,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随着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和大批劳动力的转移,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养猪、养牛、养家禽相对减少,积制农家肥数量也有所下降,耕地质量建设靠农家肥投入十分有限。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最大宗的现成有机肥源。制定秸秆还田管理制度,将秸秆还田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联系起来,规定耕地谁经营谁培肥,用地和养地同步进行,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进耕地质量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2.5.2 加大宣传示范力度,提高各级部门和广大农民的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让政府权威部门认识到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让广大农民意识到秸秆还田的好处,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纠正长期单纯依赖化肥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环保意识,而搞好示范,是推动秸秆资源还田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水稻机械化秸秆还田的诸多优势,但是要真正加以推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为此,一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农户了解秸秆还田优势,并加以正确应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功效。

参考文献

[1]杜辉,李汝莘,樊桂菊,等.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J].农机化研究,2002,(3):31-32.

[2]魏传俊.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J].现代园艺,2013,(2):198-199.

秸秆还田机械 篇9

1 实施情况

1.1 示范历程

“九五”至“十五”期间, 省农机部门就组织开展秸秆机械化还田试验示范, 先后研制开发并示范推广了一批秸秆还田机具, 但由于农民认知程度以及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总体进展不快。

进入“十一五”, 秸秆明显过剩, 废弃和焚烧日趋严重, 导致河水污染、影响交通及土壤出现板结等现象,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机部门自2007年开始, 组织有关专家以主要高速公路沿线、机场和省辖市周边重点区域为突破口, 以示范乡镇建设为重要抓手, 开展试点示范, 秸秆还田工作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由于补贴资金和试点范围相对较小, 没有大面积推广, 没有达到预期的辐射效果。

2009年6月1日,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地方性法规后, 省农机局将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作为全省农机化发展三大重点任务之一, 按照省政府《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规划 (2010-2015年) 》要求, 采取行政、技术、经济等手段, 坚持行政推动与示范带动、政策扶持与市场运作、宣传发动与技术促动、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不断加强机具的研发, 技术推广应用效果有效增强, 实施区域不断扩大, 推进工作有了跨越式发展。2007-2012年秸秆还田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及全省作业机具增长情况见图1、图2。

1.2 应用面积

自2007年在13个乡镇开展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示范开始, 到2012年实施区域扩大为全省77个农业县 (市、区) 的重点区域, 实施面积从2.49万hm2扩大到172.67万hm2 (麦秸秆还田127.33万hm2、稻秸秆还田45.33万hm2) , 累计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达507.93万hm2 (麦秸秆还田346.67万hm2、稻秸秆还田161.27万hm2) , 折合秸秆量约3 600多万t, 连年超额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部分地区还田率超过了50%。2007-2012年全省作业面积增长情况见图3。

2 主要成效

2.1 机具配置不断优化

为了解决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和装备问题, 各级农机部门积极促进农机与农艺结合, 整合农机科技资源。2007年, 联合省内农机企业、科研院校和农机推广部门的技术力量, 加强研发和试验, 先后研制开发并示范推广了一批秸秆还田机具。2009年, 依托灌云县旋耕机产业集群优势, 组建了江苏省旋耕机械科技创新中心, 进行新型秸秆还田机具的统型开发, 先后创新开发出适合农艺要求的反转灭茬机、水田埋茬 (草) 耕整机、秸秆还田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具等秸秆还田新机具。在此基础上, 组织省有关农机科技单位通过对比试验、选型、改进, 筛选出多种经济适用、性能较优的秸秆还田机型。目前, 全省已先后开发出40余种适合农艺要求的系列化秸秆还田机械 (详见表1) , 秸秆还田机及其配件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60%, 大中型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和秸秆切碎装置的保有量不断上升。

2.2 技术体系日趋完善

成熟完善的技术路线是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的重要保证。2008年, 省农机局成立了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专家组, 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 总结出适应江苏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的发展思路和技术路线。

(1) 麦秸秆还田。主要有水还田和旱还田两种技术路线。水还田工艺路线为:机收的同时进行秸秆切碎抛撒→放水泡田→施基肥→水田秸秆还田机耕整地→机插秧;旱还田工艺路线为:机收的同时进行秸秆切碎抛撒或机收时高留茬→施基肥→旱旋耕灭茬还田→放水泡田→平田整地→机插秧。

(2) 稻秸秆还田。稻秸秆还田以切碎、深旋耕为理想耕作工艺, 其技术路线为:水稻机收的同时进行秸秆切碎抛撒→秸秆还田粉碎机或反旋灭茬机还田→少 (免) 耕机播小麦→开沟。

实践表明, 这两种技术路线都能较好地满足秸秆还田后续机插秧和耕整地的技术要求。专家组在此基础上, 制定了《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旱地作业质量》等六项作业规范, 并由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 上升为省地方标准, 进一步增强了技术的规范性、可操作性。

2.3 发展机制初步形成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 全省初步形成了以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为基础、政策扶持为动力、行政措施为保障, 多措并举、多部门联动的协调工作机制。各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积极探索秸秆机械化还田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 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 推行订单作业和机收、秸秆机械化还田及机插“一条龙”作业, 为加快发展秸秆机械化还田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 把跨区机收的经验运用到秸秆还田作业中, 积极实施机械跨区调剂, 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和效益, 逐步建立起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的有效推进机制。

2.4 综合效益凸显

从实践看, 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家的“蓝天沃土”工程, 有明显的比较效益。

(1) 经济效益。通过调查, 连续3~5年实施秸秆还田的田块和一般的田块比较, 其土壤结构和透气性有了明显改善, 有机质含量, 特别是氮、磷、钾的含量有了明显提高, 每亩还可减少化肥施用量5~10 kg。坚持常年还田, 粮食持续增产明显, 据徐州、南通和农垦等地监测, 粮食增产达到5%~10%以上, 小麦亩均增产25 kg左右, 水稻亩均增产30 kg以上。

(2) 社会效益。据调查, 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提高集成机插稻的大米品质。

(3) 生态效益。现场检查和气象卫星火点遥感监测信息显示, 实施秸秆还田后, 大面积秸秆焚烧现象一年比一年减少, 空气质量明显提高。

(4) 产能效益。秸秆还田推进工作的拓展, 促进了农机企业的发展, 推动了新型联合收割机切碎匀抛功能的创新和大中型秸秆还田机产品应用水平的提升, 提高了作业效率, 提升了农机化发展水平。

实践证明, 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减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是提高耕地地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当前处理农作物秸秆的主要途径。

3 推进措施

3.1 强化行政推动

各示范推进县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织机构, 将推进机械化还田工作作为秸秆禁烧禁抛工作的重要措施, 明确工作职责, 分解目标任务, 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考核奖惩办法, 成立相应的宣传报道组、技术服务组、巡回督查组, 加大行政推动和督查监管力度。各级农机部门在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基础上, 自行加压, 不断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应用面积指标, 通过签订目标责任状将任务分解到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

3.2 争取地方投入

在省级财政扶持的基础上, 不少市县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 落实配套扶持措施, 逐步加大投入。据统计, 近年来, 省级财政共安排5.67亿元用于作业奖补, 地方各级财政共安排扶持配套补助资金近3亿元用于秸秆还田机械的购置补贴和作业补助等。其中, 无锡锡山区、张家港、昆山、如皋、建湖、扬中、靖江、丹阳、赣榆、泰兴和泗阳等部分县 (市、区) 财政扶持投入达到省级奖补资金额度的一倍以上。2012年, 镇江市投入4 020万元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 秸秆总还田率达68%, 其中丹阳市对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每亩补贴40元。这些扶持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秸秆还田工作的开展。

3.3 加强宣传发动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 广泛宣传省人大《决定》、有关政策以及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接纳程度, 营造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浓厚氛围。据统计, 2007年以来全省共组织现场演示会约4 500场次, 参加观摩人数约92万人次, 印发宣传材料约1 600万份。

3.4 落实保障措施

一是提高机具配备能力。提前做好三麦和水稻收获以及秸秆切碎还田动力与配套机具的测算, 对照目标任务抓好机具落实, 通过加大购机累加补贴等措施保证机具配备到位。二是发挥合作社作用。到2012年全省农机合作社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量占总目标任务的60%。三是强化保障服务。认真做好机具检修、作业用油及配件供应等各项保障工作, 组织各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在作业期间及时上门服务, 并利用“平安农机通”及时为农机手提供气象、供求、加油、维修等信息, 方便机手合理安排作业, 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规范资金使用。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切实加强对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 充分调动作业机手和农机大户的积极性。

3.5 组织培训演示

在每年夏秋实施机械化还田工作之前, 根据各地作物品种、茬口布局、土壤性状、农田水利设施、季节特点等实际情况, 分省、市、县三级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通过层层培训, 切实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推广到位率。据统计, 近几年共组织技术培训约6 400期, 受训人员达67万人次。夏秋作业期间, 还安排技术指导服务组进行巡回技术指导, 重点做好对农机大户、种田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跟踪指导服务, 确保作业效果。

3.6 强化监管考核

一是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和隔日报告制度。作业期间, 各级农机部门成立管理和技术指导小组, 实行全程跟踪管理, 深入田头查看收割机是否加装和开启秸秆切碎装置, 检查作业质量, 了解作业效率, 从源头上保证技术到位率。通过进度隔日报表等及时掌握各地工作进展情况, 通过省农机局网站重点宣传先进典型事例和做法。二是加大督查力度。成立由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督查组, 在农忙期间重点对组织工作、责任履行等进行督促检查, 对实施工作不到位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促使各地查找问题,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三是严格考核标准。成立了由财政、农业和农机部门组成的县 (市、区) 级自查组、市级考核组和省级抽查考核组, 夏秋作业实施后, 对照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进行考核, 重点考核作业面积完成情况, 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四是加强调研总结和绩效评价。在总结工作成效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工作方法, 发挥省级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专家组作用, 深入开展调研活动, 重点加强技术路线和农机农艺结合的分析研究, 总结完善集成技术路线, 并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项目实施后及时组织专项总结和绩效自评价, 为完善发展工作机制积累经验。

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机械化技术 篇10

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机械化技术主要解决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腐熟剂的施用及秸秆深翻入土, 使秸秆在土壤中较短时间内分解腐熟的问题。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不仅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 还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含量, 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 改善农作物的植株性状,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秸秆粉碎还田腐熟机械化技术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培肥地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完善农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技术措施

秸秆粉碎还田有在机械收获的同时直接还田的, 如玉米联合收获机有秸秆粉碎还田机 , 在收获玉米的同时, 把秸秆粉碎, 并均匀抛撒于地面;也有专门用于秸秆粉碎还田的机具, 如秸秆粉碎还田机, 在玉米人工收获后, 由拖拉机悬挂秸秆粉碎还田机把玉米秸秆粉碎后, 均匀抛撒于地面, 用于秸秆还田。

二、技术要点

1.收获和处理。

玉米成熟后, 采用联合收获机边收获边切碎秸秆5~10 cm, 玉米也可人工摘穗收获后, 再用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 切碎秸秆5~10 cm, 使其均匀覆盖于地面。

2.施用秸秆腐熟剂。

按每亩1000 kg秸秆腐熟剂用量将腐熟剂与适量潮湿的细沙土混匀后均匀地撒在作物秸秆上, 再用机械将秸秆翻埋入土内, 利用雨水或灌溉水使土壤保持较高的湿度, 达到快速腐熟的效果。

3.深施底肥。

秸秆粉碎还田后, 及时均匀地将底肥撒到田间, 秸秆深埋入土时每亩增施5~8 kg尿素调节碳氮比, 并及时深翻。

4.耕作整地。

采用深耕深松机进行深耕作业, 耕作深度25 cm以上, 将玉米秸秆全部埋入土层, 减少表土秸秆量, 加快秸秆腐熟。

5.田间管理。

秸秆翻入土壤后, 如果墒情不好需浇水调节土壤含水量。同时, 作物出苗后, 需人工定苗除草, 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三、使用机具

1.在联合收割机上安装秸秆粉碎机。

在玉米收获机中部或后部加装秸秆粉碎机, 将进入联合收获机的玉米秸秆粉碎后抛撒在地面, 实现了秸秆粉碎和抛撒作业。

2.秸秆粉碎还田机。

秸秆粉碎还田机就是将人工收获后的玉米秸秆用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 并抛撒于地面, 来实现秸秆粉碎还田。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由轮式拖拉机带动, 三点悬挂牵引, 作业幅宽主要为150~200 cm, 配套动力为37.5~60 kW。为单轴卧式, 主要由齿轮箱、传动轴、皮带传动组件、刀轴组件、机罩、定刀及限位棍等组成。刀轴组件上装有切削刀具, 切削刀具通常有三种:锤爪、弯刀或直刀, 每种刀轴上装有相同的切削刀具, 通常为对称排列, 在同一刀轴上的切削刀具形式不能互换。在粉碎室罩壳上装有2~3排定刀, 与切削刀具组成粉碎室。工作时, 刀轴以1800~2000 r/min的速度高速旋转, 高速运动的切削刀具对地面上的秸秆进行砍切作业, 每次切砍都会切去一部分秸秆, 并以高速切、撞、搓、撕的方式将玉米秸秆直接粉碎, 或者在高速旋转的粉碎部件的带动下, 将砍切下的玉米秸秆高速卷入粉碎室, 又受到罩壳上定刀的进一步砍切、打击、撕裂、揉搓, 秸秆成碎段或纤维状, 均匀地抛撒于地面。玉米秸秆的留茬高度由还田机上的限位棍控制, 调节限位棍, 可改变玉米秸秆的留茬高度。一般留茬高度在4~5 cm, 留茬过高, 根茬不能直接翻入土壤内, 需粉碎后才能翻入土壤内, 留茬过低, 切削刀具容易入土, 造成刀具磨损或损坏, 并增加作业时的工作阻力。

四、注意事项

1.玉米秸秆还田要在玉米收获后及时进行, 不能过晚, 以防茎杆中水分流失, 影响还田质量;

2.用还田机直接还田时, 要求动刀配套一致, 作业前要搞好机械检修, 切碎长度和留茬高度不能超过规定标准;

3.可加入适量氮肥, 调节碳氮比, 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4.若一定时间内未降雨, 要根据墒情和播种时间, 适时灌水。

五、增收效果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 篇11

一、秸秆速腐制肥的主要优点

1. 制作方便。不受季节和地点的限制,可以就地堆制,不需加土,不需翻堆,一次成肥,且堆制方法简便,省工省力,肥料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大面积施用或用机械施肥。

2. 成肥迅速。秸秆速腐剂无毒、无害、无污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小麦、玉米秸秆等快速腐熟。一般堆制3天后,堆温即可达到50~70℃。因此,通常鲜秸秆20天,干秸秆30天左右即可腐熟成肥。

3. 养分丰富。秸秆腐熟充分,质量好,肥分高。堆肥成肥有机质可达60%,且含有8.5%~10%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易被植物吸收。由于肥料腐熟程度较高,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也高,缓效长,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4. 能灭杀病虫。由于堆肥在发酵过程中的堆温较高,在催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酶还可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杀灭秸秆中的虫卵及杂草种子,因此可减轻病虫草及污染的为害。

5. 生态环保。秸秆快速腐熟技术既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速腐剂中含有多种高效有益微生物,施入土壤后会大量繁殖,从而抑制和杀灭土壤中的致病真菌,减轻作物病害。

6. 经济高效。一般500千克秸秆腐熟只需0.5千克秸秆速腐剂及2.5~4千克尿素,按每亩还田250千克秸秆计,腐熟成肥每亩成本仅5元左右。

二、秸秆速腐制肥的关键技术

要抓住“水足”、“药匀”、“封严”6个字:

1.水足。按秸秆重量的1.8倍加水,让秸秆湿透,使秸秆含水量要达到65%(把秸秆抓起用手拧,有水滴滴下即可),这是堆肥成功的关键。

2.药匀。按秸秆重量的0.1%加速腐剂,另加0.5%~0.8%的尿素调节碳氮比,亦可用10%的人、畜粪代替尿素。堆肥分3层,第一、二层各厚60厘米,第三层厚30~40厘米,分别在各层均匀撒速腐剂和尿素(或人、畜粪),用量比自下而上为4∶2∶2。

3.封严。秸秆堆成垛,宽两米,高1.5~1.6米,长度不限,再用锨轻轻拍实(不可用脚踩),就地取泥(或塑料薄膜)封堆,泥厚两厘米左右。一定要将秸秆垛封严,以防水分蒸发、堆温扩散和养分挥发。

三、秸秆速腐肥料的施用方法

秸秆速腐肥料主要做基肥,一般每亩施用250千克,并根据作物需要配施化肥,采取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浅析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篇12

将玉米摘穗后的秸秆通过切碎机械在农田中均匀撒下即为玉米秸秆还田技术, 间接还田、青贮过腹还田、玉米收获机粉碎还田、铡草机切碎青贮过腹还田等是这一农机化新技术的主要方式[1]。机械化还田有助于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增加, 实现对土壤功能、团粒结构的改善, 进而达到土壤保健的目的。本文主要围绕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展开讨论, 分析其技术路线以及应用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1 技术路线分析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从作业方式来看分为四种技术路线。①摘穗与割倒以人工操作完成, 再以人工操作喂入切碎, 进行氮肥的适量补充, 将粪便及秸秆等有机物堆积, 灭茬铺撒秸秆, 耕翻整地以还田机实施操作, 使土壤呈播前状态。机械化程度不高、工序较多是这一技术路线的特征, 具有较低的作业成本, 在初期使用较多, 现已基本淘汰。②摘穗以人工方式完成, 通过机械粉碎玉米秸秆, 进行氮肥的适量补充, 利用旋耕机实施两遍旋耕, 再耙压, 使土壤呈播前状态, 苗带镇压在播种时进行。摘穗需在秸秆青绿时进行, 秸秆粉碎需小于5 cm的秸秆长度, 小于15 cm的留茬高度, 约15 cm的还田深度, 25∶1 的秸秆碳氮比, 碳铵用量为225 ~ 375 kg / hm2, 将80∶ 1调整为25∶ 1。③玉米穗的收获使用联合收获机并粉碎处理秸秆, 利用旋耕机实施两遍旋耕, 使土壤呈播前状态, 苗带镇压在播种时进行。因作业工序减少, 这一技术路线具有明显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这一技术路线在玉米联合收获技术的普及以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行之下应用广泛。④玉米穗的收获使用联合收获机并粉碎处理秸秆, 采取免耕播种方式, 与常规播量相比播种量较大, 约大10% , 通常在2 ~3 cm的覆土层下播种, 5 ~ 7 cm种子侧下方处为施肥处。这一技术路线有很高的机械化程度, 作业工序减少明显, 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 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2 应用现状

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 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大大地便利了农业生产, 但是这一技术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部分机械手存在操作不到位的情况, 影响秸秆还田的效果, 以致出现苗弱、死苗、出苗率低等现象。

2. 1 秸秆焚烧问题

把秸秆直接焚烧的问题依然存在于个别农户之中, 在焚烧时会有大量的浓烟产生, 使雾霾加重, 使环境受到污染, 容易造成疾病感染以及交通事故[2]。土壤有机质在焚烧的高温影响之下会遭到破坏, 氮素养分在焚烧秸秆的影响之下会分解, 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和土壤板结, 对作物产量造成直接影响, 导致出现减产。

2. 2 病虫害问题

棉铃虫、粘虫和螟虫等虫卵以及大量的病原菌存在于玉米秸秆之中, 这些害虫以及病原菌并不会因秸秆深翻入土而消失灭亡, 其存在会对下茬作物造成危害, 影响产量[3]。

2. 3 争氮问题

对土壤微生物活动而言25∶ 1 为最适宜的碳氮比, 而80∶ 1 的碳氮比是玉米秸秆中的比值, 因氮素不足造成争氮问题, 后茬作物与微生物的争氮使作物氮素缺乏而弱苗、黄苗、死苗, 且玉米秸秆也因争氮的问题而分解缓慢。

2. 4 还田质量问题

还田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抛洒不均匀、还田深度不足、粉碎玉米秸秆时长度过长。秸秆超过10 cm则长度较长, 在还田时, 因二次旋耕不深, 仅3 ~ 5 cm的地表下深度是部分旋耕操作的深度, 土壤悬松, 耕层较浅, 使土壤与秸秆融合效果不佳, 影响后茬作物播种, 出现深播弱苗。在还田完成之后, 土壤因大量玉米秸秆的存在而呈现过疏松的状态, 出现不合理的土壤孔隙比例, 影响种子与土壤之间的接触[4]。幼苗在寒冬冷风侵根下发生冻害。此外, 土壤养分因还田而在地表集中使根系发育受到影响, 使养分的供应在作物后期得不到保证, 影响作物后期对自然灾害如干旱等的抵抗能力, 降低产量。

2. 5 播种质量问题

部分地块粉碎之后在地表下3 ~ 5 cm处停留过长的秸秆, 土壤因此产生较多的大空隙, 呈过松的状态, 跑风失墒影响了土壤与种子之间的接触, 因受到架空, 出现种子发芽率与出苗率较低、重复播种问题, 造成严重的浪费。

3 改进措施

完善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一方面需要紧抓技术实施要点, 将这一技术的优势充分地发挥, 应保证秸秆均匀、碎且短, 保证秸秆粉碎的长度, 以5 cm左右为宜, 不可超过10 cm。另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扶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内容。

3. 1 均匀碎秆

秸秆在玉米完全成熟时具有较高的含水率, 这时候的秸秆不但容易腐烂也容易粉碎, 因此, 收获玉米、秸秆还田的操作需及时进行。秸秆的均匀与埋严中切碎是一项基础操作, 3 ~ 6 cm为秸秆粉碎的一般长度, 10 cm为最大值, 不可超过这一数值, 需注意不可过碎避免动力消耗成本的加大。

3. 2 时间上的把握

播种时间与还田时间间隔越大越好, 在实施玉米机械化秸秆还田时收获、切碎以及耕翻入土还田的操作同时进行为宜。秸秆分解率在60% ~ 70% 的含水量和30 ℃ 左右的土壤温度条件下能够达到最大值, 其肥效能够得到较早地发挥。在腐熟的过程中新鲜秸秆会有有机酸产生, 这些有机酸会毒害作物根系, 为了将这些毒害最小化, 旋耕灭茬需在还田完毕后立即进行, 且要注意深耕及时, 需达到约25 cm的深度。土壤会因秸秆还田而出现较大的空隙, 而深耕翻能够改善这一问题, 并具有蓄水保墒的效果。

3. 3 埋严墒足操作

25 cm左右为玉米秸秆翻耕的适宜深度, 可与机械深松结合, 深松应三年实施一次。埋严压实玉米秸秆通过整地实现, 避免跑墒问题因秸秆外露而发生。适时进行镇压, 将大孔洞消除, 密实土壤, 为发芽扎根提供保障。因微生物与秸秆分解吸水, 土壤在还田后含水量会下降, 因此, 需以越冬水在越冬前对还田地块进行浇灌, 对土壤裂缝进行压实, 适时填压, 为幼苗安全越冬提供保障, 避免冷风侵根, 冬季过后以返青水早浇推动腐解秸秆, 以充足的水分供给麦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

3. 4 防治病虫害

还田时需注意秸秆的选择, 若秸秆生长良好则可直接使用, 若秸秆带病需经过处理后再进行还田。这是因为带病秸秆中的有害虫卵如玉米螟等以及病原菌会在还田时进入土壤, 使越冬病虫害基数加大, 因此, 需以高温堆沤的方式处理带病秸秆, 避免病虫害蔓延, 影响还田质量。

3. 5 氮素的增加

微生物生命活动存在于秸秆腐解于土壤的过程之中, 需要吸收水分以及相应的化学元素如磷、氮等, 这些化学元素原本就存在于土壤中。通过试验发现, 100∶ 4∶ 1 为碳、氮、磷三种元素在秸秆腐解时所需的比例, 而100∶ 2∶ 0. 3 为碳、氮、磷三种元素在秸秆中存在的比例。碳氮比在秸秆与微生物活动中分别是80∶ 1 和25∶ 1, 这一差异导致后茬作物在机械化还田之后出现严重的争氮问题, 造成缓慢的秸秆分解, 引起苗弱与苗黄问题。75 ~ 150 kg/hm2的尿素为秸秆还田时的增施量, 并以其他肥料同时配施, 以达到提高含氮量的目的, 通常能够在秸秆干物质中增加1. 5% ~ 2. 0% 的含氮量, 有助于腐解秸秆, 加速有效养分的转换, 进而对麦苗缺磷、缺氮问题进行改善。

3. 6 腐熟剂的使用

秸秆腐熟剂属于有机物料, 其中存在多种微生物菌群成分, 对杂草、秸秆的腐熟具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促进秸秆向肥料转变, 最终被作物吸收, 实现对土壤微生物环境的改善。腐熟剂中存在一种菌群, 既能解钾也能解磷, 对土壤中钾与磷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 并能促进游离氨转化。15 ~ 30 kg/hm2为秸秆腐熟剂的一般使用量, 在秸秆上均匀地撒上湿度适宜的细沙土和腐熟剂, 将秸秆深翻埋入土壤中, 保证土壤的高湿度, 以雨水或灌溉水进行, 能够实现秸秆的迅速腐熟分解。

3. 7 政策的支持

秸秆还田技术是在地力衰竭与环境保护要求之下的一个发展趋势, 不但能够对土壤肥力进行改善, 还能减少污染与浪费。经过多年的实践与研究, 在江苏苏北地区, 农机大户与专家都已十分熟悉秸秆还田技术, 其应用也较为广泛。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部门都以政策的方式激励了这一技术的推广, 加大在机具以及作业方面的补贴, 有力地推动了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在粮食安全基础保障中纳入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秸秆还田, 制定并完善相关的公共政策体系如农机购置、还田机研发补贴等, 对相关的利益问题进行解决; 以相关的产业体系力量对农机农艺不配套、秸秆降解慢等问题进行解决, 不断改善耕作方式; 以农机下乡、开展培训班、开展现场会等形式提高农民的认识, 促进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潘剑玲, 代万安, 尚占环, 等.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效性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5) :526-535.

[2]杨滨娟, 黄国勤, 钱海燕.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 2014 (1) :150-157.

[3]高杨.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5 (3) :1-2.

上一篇:运转保障下一篇:保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