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微贮

2024-09-04

秸秆微贮(共8篇)

秸秆微贮 篇1

秸秆微贮是利用高效复合生物菌将农作物秸秆经厌氧发酵制成优质饲料。此法制作的饲料成本低、适口性好、无毒无害, 牲畜采食量高、消化率高, 且与农作物不争肥、不争农时。秸秆微贮解决了当前饲料不足、秸秆过腹还田等问题。现将秸秆微贮饲料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1.秸秆揉碎。用于微贮的秸秆一定要进行揉碎处理。养羊用秸秆需切碎至3~5厘米, 养牛用秸秆需切碎至5~8厘米。

2.菌剂的复活和菌液配制。在处理秸秆前, 先按说明将微贮用菌剂倒入水中充分溶解, 在常温下放置1~2小时, 使菌种复活 (复活好的菌剂一定要当天用完, 不可隔夜使用) 。然后, 将复活好的菌剂倒入充分溶解的0.8%~10%食盐水中拌匀。

3.秸秆入窖。在窖底铺20~30厘米厚的秸秆, 压实后, 再铺放20~30厘米厚的秸秆, 喷洒菌液、压实, 如此反复直到秸秆高于窖口40厘米, 再封口。

4.加辅料。在制作过程中, 要铺一层秸秆撒一层大麦粉或玉米粉、麸皮, 辅料用量为秸秆总贮量的0.5%。

5.贮料的水分控制与检查。贮料的水分最好控制在60%~70%。可通过如下方法检查:抓取贮料试样, 用双手拧动,有水滴出,则贮料含水量高于80%;若无水滴,松开后看到手上水分很明显,则贮料含水量约为60%~70%;若手上有水分(反光),含水量约为50%~55%。

6. 封窖。当秸秆分层堆至高出窖口40厘米时,再充分压实,均匀洒上食盐,用量为每平方米250克,覆膜后,上加20~30米厚的稻、麦秸秆,覆土15~20厘米,封窖。

7. 秸秆微贮一段时间后,窖池内贮料会慢慢下沉,应及时加土使之高出地面,并在周围挖好排水沟,以防雨水渗入。

8. 开启和使用。封窖21~30天后,秸秆即可使用。微贮后的饲料色泽呈金黄色(稻、麦秸秆)或橄榄绿(青玉米秸秆),有醇香和果香味,并略带酸味,质地柔软湿润。给牲畜饲喂微贮饲料要循序渐进。每天每只牲畜的饲喂量为:奶牛、育成牛、肉牛15~20千克,羊1~3千克,马、驴、骡5~10千克。

秸秆微贮 篇2

关键词:微贮稻草;青贮玉米秸秆;利用率;日增质量;效益

中图分类号: S827.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7-0236-02

秸秆微贮技术即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株,在密闭厌氧条件下,促进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解,从而改善秸秆的适口性,提高消化率并增加营养。青贮玉米秸秆即切断新鲜玉米植株,填入密闭的青贮窑中,经微生物发酵作用,调制成营养丰富并具特殊香味的多汁饲料。本试验研究秸秆微贮宝发酵稻草、玉米秸秆青贮对秸秆营养成分的影响,并将微贮稻草、青贮玉米秸秆对山羊的饲喂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为饲料的制作提供理论参考。

1 微贮稻草

1.1 材料

有机水稻秸秆样品(采自镇江市农科院磨盘园);秸秆微贮宝(武汉华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地下式微贮窖(长15 m、宽2.5 m、深1.2 m)。

1.2 处理方法及步骤[1]

1.2.1 菌液的配制 将菌种液倒入充分溶解的0.6%~08%食盐水中并拌匀。水、盐、菌的比例为:1 500 ∶(6~8) ∶0.05。

1.2.2 稻草处理 将新鲜稻草用铡草机铡短,长度 5 cm 左右。

1.2.3 秸秆入窖 窖底先放置厚度为20~30 cm的稻草,均匀喷洒菌液并反复翻搅,待水完全湿透秸秆后压实,再铺厚度为20~30 cm的稻草,如此反复。

1.2.4 封窖 当秸秆高出窖口30~40 cm时,在最上层均匀撒上食盐,确保微贮秸秆上部不发生霉变,压实后盖上塑料膜,于膜上盖20~30 cm高的稻草,并覆土10~15 cm密封,使其与空气隔绝,保持微贮窖处于厌氧状态。

2 青贮玉米秸秆

2.1 材料

蜡熟前期玉米秸秆(采自镇江市农科院磨盘园);半地下式混凝土青贮窖(长30 m、宽6 m、深4 m)。

2.2 处理方法及步骤[2]

2.2.1 收集原料 人工收割蜡熟前期的鲜玉米秸秆,使用拖拉机运至青贮窖旁。

2.2.2 秸秆切短 在青贮窖旁将玉米秸秆用铡草机铡至 5 cm 长左右。

2.2.3 秸秆入窖 玉米秸秆铡碎后立即装入青贮窖,边装边压实,每装约50 cm厚时,根据质量撒0.3%食盐。

2.2.4 封窖 当秸秆高出窖口约50 cm时覆盖1层稻草,稻草上盖塑料薄膜密封,薄膜上再盖20~25 cm厚的土并压实,1个月后即可使用。

3 不同饲料物理特征及营养成分对比

3.1 微贮稻草的物理特征

通过15 d的微贮后,稻草呈暗黄色,略带绿,呈酸香味,无任何不良气味,干湿均匀,松散柔软,无霉变。

3.2 青贮玉米秸秆的物理特征

青贮玉米秸秆茎黄叶绿,叶脉清晰可见,呈酸香味,触感松散柔软,无霉变。

3.3 营养成分变化

采用相应方法分别测定各营养成分指标[3]:吸附水(高温加热法)、粗蛋白质(凯氏定氮法)、粗纤维(酸碱法)、粗脂肪(索氏抽提法)、粗灰分(高温灼烧法)、无氮浸出物(计算法)。

分析15 d后的微贮稻草样品、30 d后的青贮玉米秸秆样品可知:与处理前相比,微贮稻草、青贮玉米秸秆的粗蛋质白分别提高110、0.83百分点;粗脂肪分别提高0.19、0.10百分點;无氮浸出物分别提高10.72、5.21百分点;粗纤维分别下降1053、2.23百分点;粗灰分分别下降2.91、2.62百分点。2种处理的吸附水指标有不同变化:微贮稻草提高1.43百分点;青贮玉米秸秆下降1.29百分点(表1)。总体来看,2种处理对饲料的营养水平和适口性均有明显提高。

4 饲喂试验

试验在镇江市农科院种羊场进行,采用3月龄徐淮山羊,体质量在15.00~21.05 kg。将其分为a、b共2组,每组10只,公、母各5只。a组饲喂青贮玉米秸秆;b组饲喂微贮稻草。每只羊补精料0.1 kg/d,精料配方为:玉米50%、麸皮25%、豆粕20%、食盐1%、磷酸氢钙2%、添加剂2%。试验时间为30 d。

4.1 不同饲料的利用率

由表2可知,山羊对不同饲料的利用率有差异,对青贮玉米秸秆的利用率高出微贮稻草14.45百分点。

表2 徐淮山羊对不同饲料的利用率

组别30 d喂料量(kg)30 d剩料量(kg)利用率(%)

a组(青贮玉米秸秆)663.5060.8090.84

b组(微贮稻草)573.57135.4176.39

4.2 饲喂不同饲料对山羊日增质量的影响比较

由表3可知,饲喂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稻草的徐淮山羊日增质量分别为112.67、98.33 g,饲喂青贮玉米秸秆的日增质量高于饲喂微贮稻草14.34 g,主要原因为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略高,适口性好。

5 效益对比

制作1 t青贮玉米秸秆成本约210元,其中玉米秸秆140元、人工费50元、运输费10元、其他费用10元。制作1 t微贮稻草成本约180元,其中稻草100元、人工费40元、菌液20元、运输费15元、其他费用5元。微贮稻草的成本比青贮玉米秸秆低30元/t。

活羊收购价为40元/kg,饲喂青贮玉米秸秆30 d增质量为338 kg,增加收益135.2元;饲喂微贮稻草30 d增质量为 2.95 kg,增加收益118.0元。饲喂微贮稻草的收益比青贮玉米秸秆低17.2元。

青贮玉米秸秆的成本收益比为10.30%,微贮稻草为875%,可见微贮稻草的效益好于青贮玉米秸秆(表4)。

表4 饲喂青贮玉米秸秆与微贮稻草的效益对比

组别用料量(kg/只)饲料价格(元/kg)30 d饲料成本(元/只)30 d增质量(kg/只)增加收益(元/只)成本收益比(%)

a组(青贮玉米秸秆)66.350.2113.933.38135.210.30

b组(微贮稻草)57.360.1810.322.95118.08.75

6 结论

通过试验可知:相比之下,青贮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更高、适口性更好、羊日增质量更优,但其效益却小于微贮稻草。且青贮玉米秸秆的制作受季节限制,而微贮稻草随时都可制作。因此在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利用微贮稻草进行养殖较为经济适用。多年以来,农户的秸秆资源被白白浪费,收集利用秸秆资源,并根据自身养殖规模、成本投入等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饲料加工方法,可有效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齐 广,武迎红. 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技术[J]. 饲料研究,2006(9):37-38.

[2]刘亚柏,储国良,花卫华,等. 玉米秸秆饲料饲喂羊的效果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08(1):179-180.

袋装秸秆微贮饲料制作技术 篇3

关键词:塑料袋,微贮饲料,制作技术

利用塑料袋装的方法制作秸秆微贮饲料和青贮窖制作的方法大致相同, 其优点是可根据秸秆数量来确定适宜大小的塑料袋, 适合在饲草种植量小, 家畜数量少或无地挖制青贮窖的小规模牛羊养殖户中大力推广。

1 微贮饲料的概念

秸秆微贮就是在农作物秸秆中加入微生物活性菌种, 在一定容器中进行发酵, 在发酵过程中, 利用微生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降解并转化成菌体蛋白, 使农作物秸秆变成具有酸、香味, 而且家畜喜食的一种粗饲料。因为它是通过微生物使贮存中的饲料进行发酵, 故称为微贮饲料。

2 微贮饲料制作原理

秸秆发酵活干菌是由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和有机酸发酵菌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备的高效复合活干菌剂。秸秆在微贮过程中, 在适宜的厌氧环境条件下, 木质素分解纤维素类物质降解为易发酵物质糖类, 易发酵糖类又被活干菌复合体系中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使原料中p H降到4.5左右, 抑制了丁酸、腐败菌等有害细菌的繁殖, 从而使微贮原料气味和适口性变好, 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 保存期延长。

3 袋装秸秆制作微贮饲料的优点

3.1 成本低、效益高

一般2 m直径, 5 m长的塑料袋可制作饲料4 t左右, 使用2瓶阳光和菌剂。

3.2 提高玉米秸秆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通过微贮产生有益菌, 分解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合成菌体蛋白, 转化成体蛋白供畜体利用, 并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

3.3 适口性好, 采食量高

由于微贮饲料具有的香味刺激了家畜食欲, 可提高牛羊采食量30%。

3.4 秸秆来源广泛节约粮食

麦秸、稻秸、高粱、玉米秸、树叶等均可用作微贮原料。无害无毒, 无副作用, 安全可靠。节约粮食, 缩短饲养周期, 提高饲料报酬。

3.5 制作季节长

可以长期保存, 不易发霉变质。可作为牛羊基础饲料常年使用。

4 原材料的准备

4.1 塑料袋

根据原料多少订购适宜大小的塑料袋。一般长度以5 m为宜, 直径1.5~2 m。

4.2 铡草机或揉丝机

制作牛的微贮饲料适宜用铡草机, 羊适宜用揉丝机。使用前检查并接通电源调试。

4.3 秸秆

制作前一次性将秸秆运输到制作地点, 并堆放整齐, 以便操作。

4.4 菌液

备好原液、红糖、水桶、稀释用井水等。

5 制作方法

5.1 菌种激活

每2 t秸秆用0.2 kg红糖, 0.04kg食用盐, 一瓶阳光活菌剂 (原液) , 取2 kg左右温水 (40℃) 即可, 先将红糖、食用盐按用量放入桶中和温水搅拌至溶化, 再倒入原液放置45 min, 使菌种激活, 制成配置液备用。

5.2 稀释液调制

取用配置液, 按照1 (配置液) :100 (井水) 制成稀释液备用。

5.3 拌料

将秸秆一次性用铡草机铡好或用揉丝机揉好, 按照1 (稀释液) :5 (秸秆) 的比例将稀释液均匀地洒入原料, 搅拌均匀, 边洒边搅。

5.4 装袋

将事先准备好的塑料袋一端向中心均匀折叠, 再用绳子扎紧, 选便于取用且不易碰触, 阳光不易暴晒的平整角落, 按塑料袋的直径大小挖一个20cm左右的圆形坑, 以扎紧部位为中心将塑料袋底部撑开成圆形, 其余部分均匀向下翻卷, 进行装料, 边装边向上翻出, 这样才能在装料完成后形成一个直立圆柱, 以防向一侧偏移, 影响制作质量。

5.5 装料

装料过程中每装10 cm厚时人工踏实一次, 踩踏时注意先沿袋壁踏, 再向中心延伸, 装料完成后再次充分踏实, 最后一层均匀撒上食盐, 扎紧袋口, 并铺上一层麦草, 上压10 cm厚的土, 即装料结束。

5.6 添加料

在微贮原料如糖分含量极少的麦秸、树叶等时, 在制作时要适量加入玉米粉、麦麸等, 目的在于发酵过程中提供一定营养物质, 提高饲料品质。

5.7 水分控制

微贮饲料的水分是否合适是决定制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因此, 在喷洒和压实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水分含量。检查时抓起一把原料紧握手中, 无水滴, 松开后手上水分明显, 说明水分含量为60%左右, 视为理想状态。

6 质量鉴定

在5~15℃的气温环境下, 一般袋贮30 d可完成发酵, 便可开封袋口进行感官鉴定。

6.1 手感

优质微贮饲料拿在手中感到松散、质地柔软且湿润。若粘到一块或干燥坚硬均为不良饲料。

6.2 看

优质玉米秸秆微贮饲料色泽呈橄榄绿, 若呈褐色或墨绿均为不良饲料。

6.3 嗅

优质饲料具有醇香或果香味, 并拌有弱酸香味。若有强酸味, 则由水分过高造成, 若有发霉或腐臭味时不能使用。

7 注意事项

7.1 塑料袋在使用前或装袋过程中, 要检测是否有破损, 若有破损, 立即用透明胶带里外粘好, 以防漏气。

7.2 微贮成功后取用时要逐层取用, 最好一日取够一日用量, 取后用木板等盖严袋口, 以免进水造成饲料变质。

7.3家畜对微贮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 要循序渐进, 逐日增加喂量, 一般每头 (只) 日喂量:育成牛15 kg/头, 羊1~3 kg/只。

7.4 每次投喂前要打扫饲槽, 冬天冻结的饲料要在太阳下晒至化开时再喂。

7.5微贮饲料由于在制作时加入了食盐, 这部分食盐要在家畜日粮中扣除。

参考文献

[1]张晓阳.怎样鉴别微贮饲料的品质.河南科技, 2002 (02) :26.

秸秆微贮 篇4

1 基本情况

1.1 基本县情

临朐县地处潍坊市西南边缘, 总面积1833km2, 山区占87.2%、平原占12.8%, 自然草场面积138万亩, 生态环景优良, 气候适宜, 水资源丰富并且水质良好。县内农民历来就有养殖畜禽获取收入的习惯。改革开放以来,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引导与大力扶持下, 畜牧业着眼市场需求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明显加快, 奶牛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建设了近百个奶牛小区, 奶牛存养量达3.99万头, 年产奶量达15万t, 2006年

强通风可以降低湿度。但通风一定要避免“贼风”的进入、要避免猛的突然通风, 要慢慢从小面积通风扩到大面积通风。

5饲喂科学

(1) 肉鸭不同的生长阶段应喂给相应营养水平的饲料。 (2) 要求按顿喂, 自由采食能增加饲养期的饲料消耗。 (3) 足够的槽位, 同步采食。 (4) 少喂勤添, 避免饲料积压, 1~2周内每1.5~2h喂1次, 中后期喂4~6次/d。 (5) 从第2周开始每周每100只鸭喂给1kg的粗沙或贝壳砾。 (6) 夏季应提早喂料, 早晨多喂, 中午少喂, 以减少热应激与死亡。 (7) 宰前与转群时应适当控料避免途中死亡。 (8) 调整喂料比例, 510 (开口料) 每千只鸭2包料, 548 (育雏料) 每只鸭就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全国牛奶生产50强县”。

1.2 微贮技术推广情况

奶牛饲养规模的迅速膨胀, 仅靠有限的牧草种植利用来解决粗饲料来源, 供不应求。如何大量贮存、饲用优质秸秆粗饲料、满足现代奶牛业高产优质高效发展的需要, 成为摆在奶牛饲养场 (户) 和畜牧技术单位及其人员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 本县积极争取实施了国家农业部秸秆开发利用技术项目, 从粗饲料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奶牛饲养需求, 可是也发现, 有不少奶牛户、场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常因发酵不完全而失败, 造成秸秆资源的较大浪费和养牛户的经济损失。为解决农作物秸秆青贮质量和效果差的问题, 2009年以来, 本县探索应用了玉米秸杆微贮技术, 效果良好, 解决了原来青贮饲料失败机率较高的问题。两年来, 全县共在167个奶牛饲养户 (场) 中推广了秸秆微贮技术, 微贮饲料21.6万t, 比较传统的秸秆青 (黄) 贮办法, 减少饲料浪费15.5%, 合计3.348万t, 直接减少奶农经济损失803.5万元, 提高了秸秆利用率8%左右, 有效避免了奶农费工、费力、费时的不必要浪费。

2 玉米秸秆微贮的原理

玉米秸杆微贮技术, 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筛选、培育出的微生物菌剂, 经清水溶解并活化后, 喷洒

1kg, 549 (育成料) 每只鸭3.5kg, 549F (育肥料) 每只鸭2.5kg, 合计7kg。在出鸭前控料4h, 减少在宰杀时饲料浪费。

6饮水充足

(1) 肉鸭育雏前7d最好饮凉开水, 有条件时可以延长饮凉开水的时间。 (2) 饮水槽要充足, 乳头饮水更好, 4只鸭1个乳头。 (3) 供给清凉的饮水, 水中添加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热应激, 增加采食量。 (4) 冬天供给温水则有助于节省饲料, 降低料肉比, 但不要饮用凉水与热水的混合水。 (5) 饮水要经过消毒或用没有污染的深井水, 但不能给鸭喝消毒剂。 (6) 在阴冷潮湿季节适当控水, 有助于改善舍内环境。

在切短的作物秸杆上, 在厌氧的条件下, 有益生物菌将大量的纤维素类物质转化为糖类, 糖类又经有机酸发酵菌转化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 使p H降到4.5~5.0, 抑制了丁酸菌、腐败菌等有害菌的繁殖, 形成具有酸香味、家畜喜爱的饲料。此法与传统玉米秸秆青黄贮比较, 具有效益高, 饲料来源广, 不受季节限制, 保存时间长, 营养价值高, 适口性好, 易学易懂易普及, 制作技术简单的优点。

3 玉米秸秆微贮的程序及做法

3.1 微贮饲料的制作过程

(1) 菌种的复活。在制作微贮饲料时, 先按照说明书将菌种复活, 用时, 将复活好的菌种倒入生理盐水中充分拌匀即可。微贮用的菌种应当要当天用当天配制。生理盐水及复活菌种的量需根据玉米秸秆的量而定。 (2) 玉米秸秆揉碎加工。将收获的玉米秸秆利用玉米秸秆揉丝机进行揉丝粉碎加工, 这样加工后的玉米秸秆易于压实和提高微贮池的利用率, 保证微贮饲料的制作质量, 提高秸秆利用率、适口性及储存性。饲喂奶牛的玉米秸秆长度调整为10cm为佳。 (3) 秸秆入池。装填前要在微贮池底均匀铺设一层10~15cm干草, 以防止底部潮湿并能吸收由上部渗下来的汁液, 然后再在干草上铺放20~30cm厚的秸秆, 均匀喷洒菌液水, 使秸秆含水率达60%~70% (秸秆水分判断方法:抓取揉碎的秸秆, 用两手扭拧, 无水珠滴出, 松手后手上水分明显, 为适宜) 。喷洒菌种后要及时将秸秆踩实, 再铺放20~30cm厚秸秆, 再喷洒菌液并踩实。如此一层层装填原料, 直至高于微贮池口50~60cm, 中心高出100~120cm, 充分压实。 (4) 密封。青贮饲料装满以后, 上面要用厚塑料布进行封顶, 四周要封严, 防止漏气和渗水。在塑料布的外面再盖上10~15cm的泥土并压实。

4 微贮饲料的管理

秸秆饲料在进行发酵期间, 要经常检查, 如发现微贮池上的覆土下沉、裂缝, 要及时填土并踩踏结实。

5 微贮饲料的质量检查

密封发酵3~5周后, 即可完成微贮秸秆的发酵过程。微贮玉米秸秆在饲喂前要进行品质鉴定, 品质差的不可饲喂。微贮玉米秸秆的质量检查, 主要根据微贮饲料的外部特征和感官特征进行品质鉴定。

5.1 用手检查

优质的微贮玉米秸秆拿到手里后, 应感到很松散, 质地比较柔软湿润。若发粘或结成团块, 或者虽然松散, 但饲料干燥粗硬, 这种饲料品质不好。

5.2 视觉检查

优质的微贮玉米秸秆, 秸秆的颜色呈淡黄绿色, 若是褐色、灰色或者墨绿色, 则秸秆的品质较差, 不宜饲喂。

5.3 嗅觉检查

优质的微贮玉米秸秆应具有特有的酸香气味。若酸味过大, 则表明秸秆中酸过多, 是由于水分过多和高温发酵所致;若有腐臭、发霉味, 则微贮失败, 不能使用。

6 微贮饲料的饲喂

微贮好的玉米秸秆便可以饲喂了。饲喂微贮饲料方法与青黄贮饲料相同。微贮料含酸量低, 不需要进行晾晒排酸, 可当天取当天饲喂。奶牛刚开始饲喂微贮饲料时, 奶牛对微贮饲料有一个适应过程, 应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饲喂量, 直到正常饲喂时, 一般产奶牛、育成牛15~25kg/头·d比较适宜, 要根据奶牛体重和泌乳阶段情况准确定量。

7 推广主要措施

对于该技术, 本县畜牧部门纳入畜牧技术推广重点内容, 制定落实推广计划目标与方案, 专门成立了推广领导班子与技术推广工作指导督导班子, 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和技术培训办法, 在全县大力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充分提高奶牛饲养户的认识。先抓试点, 搞好细节记录和效果总结, 整理出成熟经验, 召开现场会, 以现身说法, 影响带动社会上一大批奶牛户 (场) 应用该技术。还采取畜牧技术人员包场包户、政策支撑、财力支持的办法, 加快推进该技术的进程。

8 结论与讨论

(1) 要重视原料的水分含量。玉米秸秆的水分含量是决定微贮饲料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 在微贮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秸秆水分含量是否合适。 (2) 打好底层微贮饲料的基础。实践证明, 在窖底铺设的干草上面喷洒菌种后底层玉米秸秆的发酵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3) 应十分注意压实。微贮时一定要将秸秆压实并封严。 (4) 循序渐进添加饲喂微贮饲料。开始饲喂时应少喂一些, 以后逐渐增加到足量, 让奶牛有一个适应过程, 切不可一次性足量饲喂。 (5) 及时封口别透气。取用饲料后要及时封口, 以防止微贮饲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变质。 (6) 经实践证明, 玉米秸秆微贮技术具有较大经济意义与社会意义, 广大奶牛饲养户应积极全面推广应用。

秸秆微贮 篇5

近几年, 陕西省宝鸡市在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加工微贮饲草方面进行了试验与研究, 并进行了大面积推广,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及特点

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是农户将玉米棒摘掉后, 用秸秆拉丝机将青绿的玉米秸秆拉丝揉搓加工成丝状草, 然后添加微生物制剂, 压捆、打包成的一种新型玉米秸秆饲草。

袋装微贮草的特点: (1) 草质柔软, 家畜适口性好, 利于采食与吸收, 能有效提高采食率; (2) 经微生物制剂发酵后, 使部分粗纤维分解, 提高了饲草粗蛋白含量; (3) 饲喂后, 可提高家畜机体免疫力; (4) 方便储存、喂养, 损失少, 饲草利用率高; (5) 饲草便于长途运输和商品化运作。

2 机械加工袋装微贮饲草的试验与研究

宝鸡市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加工技术从试验到推广已有7年的时间, 按照“试验示范、建设基地、发展品牌、产业开发”的工作思路, 制定了袋装微贮饲草加工工艺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秸秆饲草加工标准规范的实施, 对玉米秸秆饲草机械化加工技术的推广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2.1 袋装微贮饲草加工的最佳时间

加工生产品质好的玉米秸秆饲草, 要严格掌握玉米秸秆的加工时间, 宝鸡市每年加工秸秆饲草的最佳时间是9月23日—10月8日。这段时间的玉米秸秆含水率、成熟度处于加工最佳状态。过早加工, 秸秆饲草含水量大、容易发生坏草现象;加工过晚, 秸秆含水率低, 加工出的草质不好。

2.2 袋装微贮饲草的加工成本

据对陈仓区慕仪镇 (陕西省秸秆综合利用宝鸡基地) 的调查测算, 玉米秸秆袋装微贮草的加工成本为160~170元/t, 玉米青贮草加工成本为120元/t左右。与青贮相比, 袋装微贮因使用塑料内袋和外装编织袋, 加工成本增加45元/t。但由于袋装贮存方便, 场院空地和室内都能存放, 节省了大笔建窖费用, 占地少、损失率低, 能满足饲草养殖大户和家庭养殖户储存的要求, 深受用户欢迎。

2.3 饲草储存时间试验

袋装微贮饲草加工期是每年9月底—10月初, 存放条件为室内、室外。据测定, 当饲草含水率低于40%时, 中等质量草的比例较高, 室内储存期可达1年;当饲草含水率在40%~50%时, 室内贮存饲草的优质草比例高, 贮存期可达1年以上。

室外贮存的饲草则需要在每年的3月份前喂完;室外有遮荫棚的, 贮存期可到4月底—5月初。当饲草水分在50%以上, 存放在室外的草在3月份后因气温升高, 劣质草的比例增加很快。因此, 每年加工贮存的饲草, 室外贮存的在来年的3月份、室内贮存的在5月底前饲喂完较佳。

2.4 饲喂袋装微贮饲草奶牛产奶量的测试

在千阳县张家塬镇寺坡村奶牛养殖小区进行了饲喂袋装微贮饲草奶牛产奶量测试。该小区拥有机械化挤奶设备, 喂养奶牛350多头。按照喂养草料的不同, 分成3个试验组, 即微贮饲草组、青贮饲草组、干麦草组, 在添加相同精饲料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 喂养袋装微贮草的奶牛比干麦草组日均多产奶5.5 kg, 比喂养青贮饲草奶牛日均多产奶2.1 kg。

2.5 经济效益分析

农户若销售玉米秸秆, 可收入60~70元/t;加工户加工袋装微贮饲草的成本为160~170元/t, 若销售价为360元/t, 减去170元/t的成本和60元/t的运费, 利润为130元/t, 每个加工户每年可加工饲草150~200 t, 可实现纯利润19 500~26 000元。

推广袋装微贮饲草加工技术, 拉长了农业生产产业链, 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 促进了农户增收, 使不方便运输的饲草实现了商品化, 解决了养殖户饲草短缺的难题, 促进了全市农牧业的发展。

机械袋装微贮草加工技术的关键是控制秸秆含水量和加工成本, 该饲草以室内存放为最佳, 加工成的饲草要在第二年的4月份前使用完。这是因为4月份后气温升高, 坏草率增加。

3 宝鸡市推广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加工技术的措施

3.1 创办秸秆综合利用基地

在秸秆饲草加工科学实验示范的基础上, 宝鸡市大力推广玉米秸秆袋装微贮饲草加工技术。在玉米秸秆饲草加工机械拉丝揉搓机的推广中, 利用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大好时机, 积极创造条件, 争取到陕西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先后在陈仓区的磻溪镇、慕仪镇创办了陕西省秸秆综合利用基地, 示范推广该项技术。

3.2 发展养殖大户和饲草加工专业户

以示范基地为载体, 在凤翔、千阳、扶风、眉县发展养殖加工大户、饲草加工专业户, 大力推广拉丝揉搓技术。

3.3 加强相关技术培训

市农机中心将机具配套、技术服务、加工贮藏一抓到底, 培训骨干320人, 引导加工示范户56户, 形成年加工饲草1×104t的能力, 其中商品草3 000 t。

3.4 加大对该技术的推广支持力度

秸秆微贮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选择1~1.5岁, 体重在20 kg左右的黔北麻羊33只, 进行编号、称重、驱虫、健胃等处理后, 随机把羊群分为3组, 每组11只, 由专人严格按照试验设计方案负责饲养管理。在预试期10天内 (2006年8月2—12日) , 每天放牧后补饲微贮玉米秸秆, 补饲量逐渐增加到正试水平。正试期为90天 (2006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 对照组只放牧不进行补饲, 试验Ⅰ组每天放牧后补饲3.5 kg, 试验Ⅱ组每天放牧后补饲2.5 kg。

1.2 微贮玉米秸秆的制作

以新鲜玉米秸秆为原料, 铡成2 cm 左右长备用。在喷洒前将发酵活干菌剂 (乌鲁木齐海星农业科学技术应用推广服务站生产) 3 g溶解于200 ml清水中, 加白糖20 g, 置于常温下1~2小时将菌种复活, 再把复活菌液倒入1%食盐水120~150 L中搅匀备用。装窖时先充分摇匀后再把配置好的复活菌液均匀地喷洒在铡短的玉米秸上, 边喷边搅, 逐层装填压实, 顶层要高出窖面30~50 cm, 加盖薄膜密封, 在10~35 ℃温度下, 发酵30天左右即可。经微贮后的优良品质玉米秸秆, 外观呈金黄色, 鼻嗅带浓郁的醇香味或果香味, 质地柔软, 适口性好。

1.3

统计各组微贮玉米秸秆消耗量及羊平均日增重情况, 并将各组试验数据统计整理后进行F检验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试验结果测定

在90天正试期中, 对试验各组羊补喂不同数量的微贮玉米秸秆, 增重结果见表1。增重效果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对照组。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增重提高256%、216%, 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增重效果差异极显著 (P﹤0.01) 。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 (P﹥0.05) 。试验结果表明:养羊生产中, 在全天放牧的条件下, 对羊补饲一定数量的微贮玉米秸秆, 可以提高羊的增长速度。

2.2 微贮玉米秸秆饲料消耗

在整过试验期间, 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分别消耗微贮饲料315、225 kg, 两者的料重比分别为28∶1、23∶1。这表明在放牧后补喂微贮玉米秸秆时, 补喂量不宜过多, 周岁羊一般在2.5~3 kg即可。

2.3 经济效益

微贮玉米秸秆的调制成本包括新鲜秸秆原料、简易窖修建、人工、微生物菌剂、食盐、塑料薄膜等, 由于广大农村有丰富的玉米秸秆和劳动力资源, 相对成本较低一些。以微贮饲料0.3 元/kg计算, 试验Ⅰ组在整过试验期消耗微贮饲料315 kg, 折合人民币为105元, 关在试验期增重为11.11 kg, 以毛羊市售价格16 元/kg 计算, 试验Ⅰ组羊经过3个月的短期补饲微贮玉米秸秆后, 比对照组羊净增值33.18元;试验Ⅱ组在试验期间消耗微贮饲料225 kg, 可计算出试验Ⅱ组羊经过3个月的短期补饲微贮玉米秸秆后, 比对照组羊净增值40.5元。从试验结果看, 给周岁羊每天补饲2.5 kg微贮玉米秸秆比补饲3.5 kg量的经济效益好。

2.4 示范推广应用

(1) 开展现场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本次试验技术及经验, 在当地各乡镇党委、政府和畜牧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举办3期培训班, 并结合走村入户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共计培训微贮玉米秸秆养羊技术骨干148人, 发放资料215份, 群众受训效果好, 养羊积极性高涨。 (2) 责任到人。为了推动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 当地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畜牧养殖业, 近几年把利用微贮玉米秸秆补饲养羊技术在各乡镇大力推广, 由政府组织采购发酵活干菌免费发到养羊农户手中, 同时, 派畜牧技术干部走村串寨进行技术指导, 具体责任人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牵头, 与年终考评直接挂钩, 确保了该项技术得以顺利推广。 (3) 以点带面, 全面推广。据不完全统计, 该技术项目已累计在五个乡镇的25个村500余户农户中得到推广应用, 共计存栏羊2 500余只, 现已出栏1 600余只, 估算增值10万余元。

摘要:将玉米秸秆添加发酵活干菌剂后进行微贮, 再利用微贮玉米秸秆对羊进行夜间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羊日均增重分别为123.4、109.78g,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56%、216% (P<0.01) 。推广应用估计增值10万余元。

秸秆微贮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

以当年收获的青海省当地小麦秸秆作为微贮和氨化的原料;尿素 (含氮量为46.6%) 、骏王微贮专用菌 (1 000 kg含水60%~70%的小麦秸秆需菌种500~1 000 g) , 均为市购。

1.2 设备

低速台式大容量离心机 (TDL-40B型, 用于离心发酵产物) 、恒温及磁力搅拌装置、聚乙烯薄膜真空袋、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水浴恒温振荡装置、100 mL注射皿、分析天平、容量瓶、干燥器、烧杯、玻棒、移液管、保温瓶、纱布、漏斗等, 以上仪器及设备均由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提供。

1.3 饲料加工

秸秆的前处理:将秸秆饲料切至2~3 cm[2], 65 ℃烘干制成风干样, 粉碎, 过1 mm筛孔, 备测。氨化:按秸秆氨化操作规程[3], 用尿素氨化, 将氨化饲料水分调节为45%左右。氨化处理时, 尿素添加量为秸秆干物质的5%, 水分调节为45%左右。在氨化时间相同的情况下, 氨化效果随温度的提高而改变。氨化时间的长短要依据气温而定[4] (见表1) 。

微贮:按秸秆微贮操作规程[5,6], 用骏王专用菌微贮, 参照表2将微贮饲料水分调节为65%左右。

1.4 样本的采集与制备

在气温15~30 ℃条件下发酵17 d, 从微贮袋中采集样品, 贴上标签, 注明样品名称和采集日期。采集的样品装入自封袋内送至实验室, 在65 ℃烘箱中放置24 h, 粉碎, 过1 mm筛得到样本。

1.5 人工瘤胃营养液和人工瘤胃培养液的制备

1.5.1 瘤胃液的采集

通过瘤胃瘘管在晨饲前抽取3头供饲牦牛 (来源于大通省种牛场) 瘤胃内容物, 放入预热至 (39.00±0.25) ℃的容器中, 防止微生物区系发生变化, 混合均匀后经4层纱布过滤, 待用。

1.5.2 人工瘤胃营养液的制备

采用Menke和Stei-ngass的方法准备营养液, 人工瘤胃营养液由常量元素溶液、微量元素溶液、缓冲液、指示剂溶液、还原剂溶液配成。人工瘤胃营养液各单一溶液配方[7]见表3。

将配制好的人工瘤胃营养液加入1 000 mL分液瓶, 放入39 ℃水浴箱中,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按以下比例和顺序配制:纯化水400 mL +A液0.1 mL+B液200 mL +C液200 mL +刃天青溶液1 mL+还原剂溶液40 mL[7]。加入刃天青溶液后混合液变为红色, 通入CO2并预热至39 ℃, 约30 min后混合液颜色变淡或无色 (在与过滤瘤胃液混合之前加入还原剂并通CO2至溶液褪至完全无色即可用。需现用现配, 再用CO2饱和) 。

1.5.3 人工瘤胃培养液的制备

采用Menke和Ste-ingass的方法制备培养液, 按照瘤胃液与人工瘤胃营养液比例为1︰2的量取所需体积的瘤胃液, 迅速加入到准备好的人工瘤胃营养液中, 制成混合人工瘤胃培养液。在混合人工瘤胃培养液边加热时边用磁力搅拌器搅拌, 同时通入CO2。

1.6 试验设计

经过微贮和氨化处理的小麦秸秆, 按照不同的比例组合分成A、B、C、D、E组, 即氨化、微贮之比分别为0︰100 % (A组) 、25%︰75% (B组) 、50%︰50% (C组) 、75%︰25% (D组) 、100%︰0 (E组) ;同时设1个对照组, 为未经处理的麦秸。

1.7 体外产气法试验步骤

1.7.1 试验前的准备

准确称取风干样品220 mg, 送入100 mL玻璃注射器内, 在注射器活塞中间1/3部位均匀涂抹适量医用凡士林, 39 ℃预热。重复3次。然后用自动分液器向每个培养管 (注射器) 中分别加入 (30.0±1.0) mL新鲜混合人工瘤胃培养液, 记录相应的初始刻度值 (mL) , 同时设置空白组 (只有培养液, 没有底物) , 待加液完毕后立即转入已预热[ (39.0±0.5) ℃]的人工瘤胃培养箱中培养。

1.7.2 消化阶段

向培养管注入人工瘤胃培养液, 放置到培养箱中开始培养时计时, 在2, 4, 6, 8, 12, 14, 16, 24, 30, 36, 48小时时取出培养管并快速读数并记录。待饲料在体外培养48 h后, 将培养管 (注射器) 分别取出, 放入冰水浴中使发酵停止。将培养管中的发酵液排出至称量瓶中, 同时洗涤培养管 (注射器) 中的残渣并将其与对应样品的称量瓶放在水浴箱中蒸干, 然后在105 ℃的烘箱中烘干12~24 h, 称重并计算样品干物质降解率。

1.8 测定项目

1.8.1 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指标

通过概略养分分析试验测定粗蛋白 (采用凯式半微量定氮法) 、粗纤维 (采用范式分析法) 、粗脂肪 (采用索式测定脂肪法) 。

1.8.2 体外产气法测定指标

测定样本干物质重、残渣干物质重和空白管干物质重, 计算降解率;测定24 h产气量 (GP) 并根据产气量、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估算有机干物质消化率 (OMD) 、消化能 (DE) 、代谢能 (DE) 。产气量 (GP) =该时间段内培养管气体产生量 (mL) -对应时间段内空白管气体平均产生量 (mL) ;降解率 (%) = (样本干物质重-残渣干物质重+空白管干物质重) /样本干物质重×100%;有机干物质消化率 (%) =0.760 2×产气量+0.636 5% × 粗蛋白+22.5;消化能 (MJ) =0.138 4×GP + 0.142% × 粗蛋白 + 0.111%×粗脂肪+2.86;代谢能 (MJ) =0.145 6 ×产气量+0.076 75% ×粗蛋白 + 0.164 2% × 粗脂肪 + 1.98[8]。

1.9 数据统计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DPS6.55统计软件以及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氨化和微贮小麦秸秆的品质鉴定结果

通常采用感官鉴定法评定小麦秸秆氨化和微贮的质量。氨化小麦秸秆样本呈棕黄色, 有刺鼻的氨味和糊香味, 质地柔软, 不沾手, 用手捏无水分渗出。微贮后的小麦秸秆呈黄褐色, 有酸甜味, 小麦秸秆从里到外色泽一致, 无霉变。

2.2 小麦秸秆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见表4、图1~3)

注:同行数据肩标大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 (P<0.01) ;小写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4和图1可以看出:A~E组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E组极显著高于A、B、C组 (P<0.01) , 但与D组差异不显著 (P>0.05) , A、B、C、D、E组粗蛋白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E组最高, 说明氨化小麦秸秆粗蛋白含量高于其他各组。

由表4和图2可以看出:A~E组粗纤维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A~E组中, 随着氨化小麦秸秆比例的提高, 粗纤维含量逐渐增加。

由表4和图3可以看出:与对照组相比, A~E组粗脂肪含量稍高, 试验A、B、C、D、E组粗脂肪含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由表4和图1~3可知, A~E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 同时随着氨化比例的提高粗蛋白含量也相应地有所提高;A~E组的粗纤维含量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 随着氨化比例的降低粗纤维的含量也随之降低;各组的粗脂肪差异不显著 (P>0.05) , 表明试验各处理对粗脂肪含量的影响不大。

2.3 消化率测定结果 (见表5)

注:同行数据肩标字母完全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含有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 (P>0.05) 。

由表5可知:各组小麦秸秆产气量差异不显著 (P>0.05) ;B组与D组降解率差异显著 (P<0.05) ;各组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有机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P>0.05) 。

3 小结

氨化和微贮小麦秸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饲料消化率, 增加麦秸中的粗蛋白含量, 降低粗纤维含量, 粗脂肪也有升高的趋势, 从而提高了麦秸的营养价值。不同氨化和微贮小麦秸秆组合比较, E组的粗蛋白含量最高, 并且是容易被动物吸收的菌体蛋白含量较高, 同时E组的有机物质消化率、消化能和代谢能最高, 与其他试验组相比营养价值最高。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青海省小麦秸秆资源, 探索高寒条件下氨化和微贮小麦秸秆组合使用的效果, 试验通过氨化和微贮小麦秸秆按不同比例组合, 即氨化、微贮之比为0∶100% (A组) 、25%∶75% (B组) 、50%∶50% (C组) 、75%∶25% (D组) 、100%∶0 (E组) , 进行饲料常规分析和体外产气评定, 研究不同处理小麦秸秆组合对其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粗蛋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 随着氨化比例的提高粗蛋白含量也相应地有所提高;试验组粗纤维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组间麦秸粗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0.05) ;B组与D组的降解率差异显著 (P<0.05) ;各组的消化能、代谢能和有机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 (P>0.05) 。

关键词:小麦秸秆,微贮,氨化,营养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国柱, 张洪军.青海省秸秆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草业科学, 1994, 11 (4) :39-42.

[2]冯源, 吴景刚.秸秆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的现状和前景[J].农机化研究, 2006 (6) :44-46.

[3]张转梅, 李强.小麦秸秆的氨化处理[J].河南畜牧兽医, 2002 (23) :24.

[4]邵洪侠, 罗守冬.秸秆氨化的影响因素与方法[J].养殖技术顾问, 2008 (12) :15.

[5]蒋中海.微贮秸秆饲料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3) :3173, 3183.

[6]朱国生.秸秆微贮饲料的制作及饲喂方法[J].吉林畜牧兽医, 2003 (9) :15-16.

[7]露西亚.不同处理的秸秆饲料体外消化率的比较[D].南宁:广西大学, 2008.

秸秆微贮 篇8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在试验前1个月进行制作,微贮原料用玉米秸秆为灌浆期甜玉米秸秆,玉米秸秆从横县种植户处购置,用铡草机切割成1~3cm,将微生物活菌含量为5‰的菌液与切割好的甜玉米秸秆混合均匀,微贮秸秆含水量为60~70%,然后装填于微贮池中压实贮存,用塑料膜密封,微贮30d后开封饲喂;上述所用微生物活菌剂由本课题组筛选培育研制,微生物活菌剂的主要由植物乳酸杆菌、产朊假丝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根霉菌等按一定比例组成,青贮甜玉米秸秆将切割好的甜玉米秸秆堆积在发酵池,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压实青贮,用塑料膜密封。新玉米秸秆及青贮、微贮后的营养成分见表1。

1.2试验方法

试验时间和地址,试验于2015年7~10月在南宁市某公司肉牛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动物,选取年龄约2岁,体重相近的本地雌性水牛30头、试验前对供试牛进行驱虫、防疫、打耳号和空腹称重,随机分为3组,每组2个重复,分别以甜玉米秸秆+精料为对照组(CK)、青贮甜玉米秸秆+精料为试验1组(Ⅰ组)和以微贮甜玉米秸秆+精料为试验2组(Ⅱ组)进行饲养试验,预试期10d,正试期80d。

1.3饲养管理

试验期间观察试验牛的表现并记录;试验开始后每30d测重1次。试验牛在同一栋舍内,相同饲养环境条件下,派专人统一负责饲喂与管理,每天打扫栏舍卫生,每天9:00~11:00、下午15:00~17:00各喂1次,自由采食。

1.4测定指标

1.4.1生长性能测定

从正试期开始,记录各组试验牛每天饲料饲喂量与剩料重,并根据各饲料原料的干物质计算各组试验牛平均干物质采食量;于试验正式期开始前后对试验牛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

料重比=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

1.4.2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试验正式期30d,对试验牛进行静脉采血,置于抗凝血管和普通采血管中,抗凝管上下颠倒摇动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后和普通采血管一起放入冰盒中送回广西兽医研究所检测。用自动血液分析仪(BC-2900,迈瑞公司)测定血液常规指标;35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7020,日立公司)测定血清生化指标。

1.5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用Excel2003进行整理,再用DPS进行方差分析,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青贮和微贮甜玉米秸秆对水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本地水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干物质采食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试验Ⅱ组>对照组CK>试验Ⅰ组,其中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本地水牛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比对照组CK高13.28%和15.18%,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本地水牛的料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CK>试验Ⅱ组>试验Ⅰ组。

2.2青贮甜玉米秸秆和微贮甜玉米秸秆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Ⅱ组本地水牛血液中的白蛋白、球蛋白含量高于试验Ⅰ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两组本地水牛血液的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和葡萄糖及总胆固醇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饲喂青贮甜玉米秸秆、微贮甜玉米秸秆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

3讨论

微贮处理可提高饲料粗蛋白含量和乳酸菌落数,降低饲料p H值和粗纤维含量,既有利于防止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腐败,又能促进肉牛你消化吸收,提高甜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因此许多研究者通过对不同日粮单独及组合微贮以提高动物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戴俊昌等[5]通过饲喂微贮玉米秸秆、氨化玉米秸秆和普通秸秆试验,微贮玉米秸秆组比普通玉米秸秆组、比氨化玉米秸秆组采食量分别提高了27.578%、4.2%,微贮玉米秸秆组比普通玉米秸秆组、比氨化玉米秸秆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51.16%、10.71%。温松灵等[6]通过饲喂微贮、青贮和氨化玉米秸秆养殖肉牛试验,结果表明,青贮、微贮与氨化玉米秸增重效果均明显高于常规干玉米秸,而以青贮玉米秸效果最好。严平等[7]通过饲喂微贮玉米秸秆和普通玉米秸秆养牛试验,结果表明,微贮玉米秸秆组相比普通玉米秸秆组的采食量提高了29.9%,微贮玉米秸秆组相比普通玉米秸秆组日增重高64.7%。通过本饲养试验发现微贮甜玉米秸秆能够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日增重,说明微贮甜玉米组合对本地水牛产生一定正效应,能够提高本地水牛的生产性能。

在血液生化指标中,血糖和尿素氮是反映动物体内能量和蛋白质代谢水平的两个重要指标。血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供应者,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机体代谢需要,同一品种水牛的血糖含量一般随营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尿素氮则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和日粮氨基酸的平衡情况,氨基酸平衡良好时,浓度下降,浓度越低则表明氮的利用效率越高,且有研究显示,给予粗蛋白质浓度高的饲料时,尿素氮浓度上升[8]。这与本试验中不同试验组的血糖及尿素氮随粗蛋白质补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相一致。

AST和ALT是动物体内最重要的两种转氨酶,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细胞。当肝细胞受损则造成大量AST和ALT流入血液而使血液AST和ALT含量上升。因此,当血液二者酶活性上升时则表明肝脏有所损伤[9]。本试验中青贮甜玉米秸秆和微贮甜玉米秸秆对这两种酶影响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二者对肝脏功能影响不明显。一般情况下动物无论是健康还是疾病,ALP都较高,只有肠道吸收发生障碍时才会降低,因此ALP是研究肠吸收是否发生障碍的重要指标。桂林生[10]研究认为ALP是消化代谢的关键酶,参与脂肪代谢,其活性高低能反应动物生长性能,提高ALP有利于促进动物生长。本试验中微贮甜玉米秸秆ALP较高,但与青贮甜玉米秸秆差异不显著,对本地水牛较为有利。

4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饲喂青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和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本地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且饲喂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能提高本地水牛生长性能。

摘要:为探讨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0头本地水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以玉米秸秆+精料(CK)、青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Ⅰ组)和微贮甜玉米秸秆+精料(Ⅱ组)进行为期90d的育肥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平均干物质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的水牛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之间差异(P>0.05)。饲喂甜玉米秸秆、青贮玉米秸秆、微贮玉米秸秆对水牛的料重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动物机体无不良影响。说明单独饲喂青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和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对水牛血液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且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能提高水牛生长性能。

关键词:水牛,微贮甜玉米秸秆,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

参考文献

[1]邢学龙,王革,叶香.微贮玉米秸秆饲喂奶牛试验[J].现代化农业,2001(6):20.

[2]崔淘气.玉米秸秆青贮与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的效果[J].中国奶牛,2003(1):24-26.

[3]王宝维,王巧莉,范永存,等.青贮玉米秸秆对鹅纤维及Ca、P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2):483-486.

[4]李仕坚,何春玫,黄俊华,等.微贮甜玉米秸秆饲料饲喂奶牛对比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1):77-79.

[5]戴俊昌,吴有松,周秀丽.微贮玉米秸秆饲喂肉牛效果比较[J].贵州畜牧兽医,2003,27(5):21.

[6]温松灵,任霖惠,王锟.青贮微贮氨化与干玉米秸对育肥牛增重效果比较试验[J].中国牛业科学,2007,33(6):42-44.

[7]严平,徐雪梅,郝桂英,等.玉米秸秆微贮饲料育肥肉牛效果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534-4535.

[8]武斌,胡成华,张国梁,等.不同遗传基础肉牛增重效果和血液指标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5889-5892,5904.

[9]侯玉洁.不同粗饲料降解特性及对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4.

上一篇:住房消费保障下一篇:创业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