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2024-07-11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精选9篇)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1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南部,有两茬平作的耕作习惯。每年小麦收获后,都会再种植一季夏玉米。在玉米收获后,又播种冬小麦。期间周期很短,农民为抢农时,大多将留在地里的秸秆一烧了之。既污染生态环境,也破坏了秸秆资源的再利用。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就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也曾几次发文对此事作了安排布署。秸秆焚烧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

1 采取行政干预措施监督检查秸秆禁烧

1.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识

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秸秆还田技术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以及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并及时召开现场会、机具展示会,新技术推广会进行现场表演、培训,使广大农民认识到应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好处。建立秸秆还田示范区,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示范,让农民直接看到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

1.2 加强行政监督检查杜绝焚烧秸秆

由于大部分农民认识程度不高,要想彻底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应成立一支监督检查队伍,由农机部门牵头,公安、环保、交通、新闻单位参加,在收获季节进行昼夜巡回检查,对发现焚烧秸秆的县(区)乡村进行媒体曝光,直至追究当地行政领导的责任,并对焚烧者予以经济处罚。

1.3 依法管理健全法制

各级政府要把秸秆禁烧上升到法制管理的高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依法管理,各级人大要研制禁烧的法律、法规及措施细则。

2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

秸秆禁烧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套完整、成熟的秸秆处理技术,是解决秸秆焚烧的关键环节。经农业部门不断开发研究,已逐步形成了以秸秆还田为主的秸秆处理技术。另外秸秆作为饲料、工业原料及燃料的各项技术也发展很快,为农作物的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2.1 秸秆还田技术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每1 hm2还田4 500 kg干茎秆,这些茎秆最后进入耕层,相当于增加了0.2%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105 kg碳胺、55.5 kg过磷酸钙,全磷平均提高0.3%,速效钾增加了31.2 ppm,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满足农作物对肥料的需求。秸秆还田技术中,目前进行推广的有秸秆粉碎直接耕翻还田、整秆翻耕还田、秸秆粉碎覆盖还田、整秆覆盖还田技术。

2.1.1 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

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或联合收割机将秸秆均匀抛撒,在山区小地块也可用切碎机将秸秆粉碎,人工抛撒,然后机耕翻还田。

2.1.2 整秆翻耕技术

利用拖拉机配带高柱犁顺行将秸秆直接耕翻埋入土中。

2.1.3 秸秆粉碎覆盖技术

该项技术是闻喜县目前正在实施推广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一项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均匀抛撒,然后用旋耕机或圆盘耙将秸秆与土壤部分混合,这样可以避免冬季大风吹走茎叶或引起火灾。

2.1.4 整秆覆盖技术

该技术也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一项内容。主要是通过机械或人工顺行将秸秆压倒覆盖地表。

2.2 秸秆饲料化

秸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总含能量与干草相似,营养价值相当于干草的一半,但粗纤维、木质素含量高,禽畜难以消化。因此秸秆经过氨化、青贮、微贮等技术,可以提高饲草利用率;粗蛋白含量、能量利用率、采食量和消化率都有很大提高。

2.2.1 秸秆氨化

在秸秆中加入适量的尿素或氮肥进行氨化处理,以提高禽畜的消化率。氨化后,粗蛋白含量提高1倍,能量利用率也提高近1倍。

2.2.2 秸秆青贮

青贮秸秆就是把新鲜的秸秆填入密闭的青贮窖或青贮塔内,经过微生物发酵作用,达到长期保存其青绿多汁的营养性的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经青贮发酵作用,可以把适口性差、质地粗硬、木质素高的秸秆变成柔软多汁、气味酸甜芳香、适口性好的粗饲料。

2.2.3 秸秆微贮技术

农作物秸秆经机械加工和高效活性微生物菌剂在厌氧条件下发酵处理,并将其贮存在一定的设施内。由于发酵活干菌的发酵作用,大量的木质纤维类物质被分解为易发酵糖类,糖类又经有机酸转发为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2.3 秸秆的燃料用途

按燃烧值计算,1 kg秸秆相当于0.49 kg的标准煤,但是秸秆体积大,能密度小,秸秆燃烧效率较低,仅为10%~20%,浪费较大。因此,应大力开发推广秸秆高效燃料技术。

2.3.1 秸秆热能气化技术

秸秆气化炉技术已在山西省普遍推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该项技术是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在缺氧状态下加热反应的能量转换过程,秸秆等生物质由C、H、O等元素组成。当他们被点燃后,只供应少量空气,并采取措施控制其反应过程,发生不完全燃烧,使C、H元素生成CO、H2、CH4等可燃气体(俗称秸秆煤气),秸秆中的大部分能量转移到可燃性气体中去,可燃气体燃烧时,能量释放出来,热效率可达40%。

2.3.2 秸秆固化成形技术

将各种松散的秸秆用机械压制成型,使秸秆块的密度大大提高,热值接近中质烟煤。固化成形后的秸秆异地运输方便,可供城乡居民使用。秸秆块还可进一步碳化处理,制成木炭和活性炭,其用途更为广泛。

2.3.3 秸秆制沼气技术

秸秆制沼气,提高秸秆的品位,净化农村环境,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同时制气产生的沼液和沼渣是很好的猪饲料和有机肥。

2.4 秸秆的工业用途

秸秆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于造纸、制碳、编织、制作建筑板材、代替木材制造密度板、制作可降解快餐饭盒等。这样可以有利地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减少对木材和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消耗。

3 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

由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一次性机械投入又较大,让农民自己购买机械困难较大。因此,国家应加大秸秆利用资金投入的力度,各省、市、县政府建立相应的专项配套资金,逐步形成村、乡、个体投入为主,县级辅助投入,市级鼓励投入,国家、省级引导投入的“多位一体”资金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坚持以投入机具和向示范区、重点区投入为主。近几年来,随着政府购机补贴的投入,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很高,农机个体户发展很快。因此,我们要抓住时机,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指导,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农机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将机具、资金技术和劳力资源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使秸秆还田走上良性循环、滚动发展的道路,使秸秆还田技术推广逐步由政府行为变为农民的个人行为。

4 实行全方位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实行行政干预禁烧秸秆,必须给农民多余的秸秆寻找出路,一方面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县农机服务站为龙头,以乡镇农技站为主体,以农机个体户为补充的三级农机服务体系,从机具类型、配套、引进、安装、试验、示范、推广,到人员的培训、机具维修、机械作业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

4.1 技术服务

市、县两级农机服务站在技术服务上要发挥龙头作用。市县两级农机服务站要以市县农机推广部门为主体,对不同地区、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和现有机具,制订秸秆还田实施及机具配备方案,确定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并负责机具的考察、选型、引进、试验、安装、维修、人员培训。农忙季节,深入作业一线,组织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4.2 机械作业服务

机械作业要以乡镇村农机服务站、队为主体,充分发挥作业机械配套齐全,作业经验丰富,地理环境熟悉,与作业区域较近的优势,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作业服务。市县农机服务站也可以组织作业队为无机村、无机户直接进行作业服务。近几年来,个体农机户发展很快,以其作业成本低、作业质量高赢得了广大农民的信赖,与市、县、乡镇农机服务队形成了一种竞争态势,促进了作业服务市场化的发展。

4.3 组织协调服务

市县农机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秸秆还田农忙季节统一调配各服务站、队以及个体的作业机具,余调缺补,或利用地区季节差,统一组织进行异地作业,确保不误农时,适时作业,充分发挥机械的使用效率。

摘要:根据秸秆焚烧的现象, 阐述了引起秸秆焚烧的原因, 并从行政、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秸秆焚烧的对策和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途径。

关键词:秸秆禁烧,对策,综合利用,途径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2

为了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秸秆产业,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我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特制定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2012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将继续坚持“综合统筹,板块推进,持续发展,整体提升”的思路,在省政府确定的农作物秸秆利用重点区和禁烧区的55个县区,集中财力,重点发展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建设万(千)亩示范田,规范重点技术,带动产业发展,扩大利用规模,实现整体提升。大力推广玉米免耕播种、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饲草加工、玉米收获、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秸秆还田和水稻秸秆编织等七项机械化技术。力争实现项目区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全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率达到65%,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面积达到2250万亩,秸秆饲草加工能力达到900万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逐步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

二、资金安排和建设内容

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的资金安排按照省农机局、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12年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计划的通知》(陕农机计发[2012]15号)文件执行。项目重点建设内容包括: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田;新建秸秆机械化利用专业合作社;验证完善秸秆田间利用、秸秆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示范、培训、宣传和推广等。

1、建立示范田。示范田要建在高速公路两侧1公里、机场周围5公里范围内,建设29个万亩示范田和26个千亩示范田(见附表)。示范田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实现规范化,利用水平达到100%。每个示范田要在核心区进行重点技术对比试验,完成对比试验报告。

关中地区建设万(千)亩示范田。“三夏”重点推广小麦秸秆捡拾打捆、玉米免耕播种;“三秋”重点推广玉米秸秆还田、小麦宽幅带状旋耕播种、玉米收获等机械化技术,并进行节水、节能技术数据的统计分析。

陕南地区建设千亩示范田。重点示范推广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还田、旋耕播种等机械化技术。陕北地区建设千亩示范田。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留茬还田等机械化技术,引进试验玉米茎穗兼收机械化技术。

2、引导扶持新建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按照省农机局农机化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要求,2012年新建83个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其中:关中项目区引导扶持新建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以玉米秸秆饲草青贮、微贮加工为主的,规模要在5000吨以上;以捡拾小麦秸秆为主的,规模要在1000吨以上;以秸秆利用或机械作业为主的,作业规模要达到2000亩以上。

陕南项目区引导扶持新建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重点以秸秆还田、稻草编织、草垫制作为主要内容,利用秸秆规模要达到1000吨(或利用面积1000亩)。

陕北项目区引导扶持新建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专业合作社,重点以秸秆还田、秸秆饲草加工、果枝粉碎为主要内容,利用秸秆规模要达到1000吨(或利用面积1000亩)。

扶持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资金,主要用于库棚建设、机具补助和作业补贴等。

3、验证完善秸秆田间利用、秸秆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机械化综合技术规范。2012年继续以市为单位,组织农机、农艺部门的技术力量对已编写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进行验证完善,完成规范编制,并正式颁布实施,逐步实现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规范化,实现农机农艺的有机融合。

4、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对生产中急需、技术性能先进的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

5、重点扶持万吨秸秆商品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利用合作社(示范基地)。2012年计划扶持20个万吨(小麦、玉米)秸秆商品饲草加工、秸秆收贮利用和秸秆深加工合作社(示范基地),以推动秸秆产业规模发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面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是秸秆资源化、饲料化、肥料化利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低碳型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地要充分认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陕政办发[2008]1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成立由政府牵头,财政、农业、农机、环保等部门参加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领导,采取行政推动、法律约束、技术带动的办法,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综合统筹,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秸秆利用工作再上新的台阶,确保实现2012年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目标。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已列入今年省财政厅财政支出绩效考核和省农机局农机化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各市县要严格按计划要求认真完成目标考核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任务全面完成。

(二)技术集成,板块推进,促进秸秆利用规范化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推广要按照抓重点、树典型、规范化、规模化的要求,技术集成,板块推进,提高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水平。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选择适应本地的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技术,逐步构建秸秆田间处理技术、秸秆捡拾收贮技术、秸秆饲草加工技术和秸秆深加工技术等多项技术并举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体系。对已经成熟的机械化技术进行集成,整村整乡推进。对成功的秸秆加工利用产业化合作社经营模式,采取典型引路、复制模式的方法,扩大加工利用规模,促进秸秆产业发展。对今年新建的项目县要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确定技术路线和规范,推进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省上重点扶持万吨秸秆加工利用合作社和示范基地、秸秆深加工示范企业。市上负责验证完善实施秸秆田间利用、秸秆饲草加工和秸秆收贮机械化技术规范,开展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监督检查所辖项目县区项目执行情况和项目总结的收集、上报等。项目县负责抓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万(千)亩示范田建设和面上推广工作,重点发展秸秆产业化技术和模式,开展适应本地的重点技术对比试验,形成对比试验报告。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市县两级要在充分利用好省级投入的基础上,确保必要的财政配套资金和工作经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吸引农民、秸秆利用合作社和企业投入,形成政府、农民和秸秆合作社、示范企业与社会共同投入的有效投入机制,确保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工作的正常开展。

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示范田和合作社建设资金,由市、县农机、财政部门负责监督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和合理使用。年底前,省农机局将组织开展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验收。

(四)宣传典型,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

一是各级农机部门要抓好示范田、示范基地和秸秆利用合作社建设,培育和树立典型,通过示范典型的应用效果宣传引导农民,让更多的农民参与秸秆利用和合作社的经营,认识秸秆利用的价值和效益,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二是各项目县区要组织技术力量用《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培训教材开展技术培训,建立信息服务平台,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讲座和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培训农民,做给农民看,让农民进一步了解技术,掌握要点,推广使用;三是加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和监督作用,促进秸秆利用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四、做好项目总结上报工作

各项目实施单位对“三夏”、“三秋”项目开展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分别于6月25日、10月25日前上报“三夏”、全年项目总结和技术工作总结。总结内容包括:示范田建设地点、建设面积、实施主要技术内容、技术对比试验以及合作社的建设情况、机械推广情况、典型经验、存在问题及建议等(技术工作总结要以PowerPoint[PPT]演示文稿的形式上报)。

附件:

1、“三夏”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表 点击下载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3

现场会演示了玉米秸秆捡拾打捆作业。两台玉米秸秆捡拾打捆机分别对站立与倒伏玉米秸秆进行捡拾、破碎、打捆作业,适应性强,作业效率高。现场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玉米秸秆捡拾压捆技术,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促进了秸秆禁烧工作,减轻了大气污染,改善了环境。

卧龙区政府办副主任刘长柱代表区政府在演示会指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稳定农业生态平衡,缓解资源约束,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现场会上,来自我国最大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天冠集团丰硕公司代表介绍了非粮原料作物秸秆生产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的原理和工艺,发布了大量优惠价收购农作物秸秆的信息,随后与会人员参加了秸秆综合利用供需对接座谈会,参观了南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天冠纤维燃料乙醇生产卧龙区潦河镇基地。纤维燃料乙醇为秸秆再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实现了农作物秸秆“榨干挤净”,充分利用,既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原料,又可以改善生态,还可以为农民增加新的致富途径。截至目前,全区利用项目资金184.13万元,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30台,其中还田机20台,玉米收获机28台,秸秆捡拾压捆机10台,使全区秸秆利用机械总量达150台,力争秋季完成玉米机收2.67亿平方米,秸秆捡拾压捆秸秆6670万平方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1.33亿平方米,加工秸秆饲草6000万千克,秸秆利用率达90%以上,力争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和玉米机收工作的新突破,为建设生态卧龙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阳市农机局)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4

1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很多, 其中秸秆还田特别是秸秆直接还田是最主要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之一。

1.1 秸秆机械化直接还田技术特点

1.1.1 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据测试, 长期秸秆还田后的土地, 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比不还田的土壤平均每年递增率在0.2%左右。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 表现为总空隙度增加、毛细管空隙减少、通气空隙增加、土壤密度降低;同时, 地温升高, 蓄水保墒保肥能力得到增强, 3年后玉米平均增产在10%左右。

1.1.2 减少工序

节省投工秸秆直接粉碎还田与传统人工沤肥相比具有明显的省时、省工的效果, 省去了割、捆、运、铡、沤、翻、运、撒等多道工序。直接用还田机粉碎后, 深翻沤制, 提高了劳动效率, 节省了人工, 提高了工效。

1.1.3 改善了环境避免了火灾发生

过多的秸秆在房前、地头、路边乱堆乱放, 既影响村容村貌, 又增加火灾隐患。盲目的焚烧秸秆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树木的死亡。

1.1.4 减少化肥的投入

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 减少由于化肥施入过多带来的土壤板结现象, 节约化肥施用成本,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1.2 秸秆还田机械

秸秆还田机械有多种形式, 不同的秸秆应配套不同的机械。山西北部秸秆还田机械主要有秸秆还田旋耕机, 甩刀式碎土灭茬机, 装有覆土器的铧式犁、深耕犁等多种类型。

1.2.1 秸秆还田旋耕机

该机在作业时正转用于旋耕, 反转用于秸秆还田。工作时, 旋耕刀从土壤底部开始向土壤表面逆向切土, 机组负荷较均匀, 牵引负荷稍大, 无漏耕现象。作业后地表平整, 碎土率高, 一次可完成灭茬、秸秆还田、埋青、旋耕碎土、掩埋以及覆盖等作业, 作业质量满足农艺要求。

1.2.2 甩刀式碎土灭茬机

由活动铰链与转轴联结。甩刀逆流动方向回转, 将茎秆切断后, 拾起后抛, 并利用高速旋转时的惯性力来打碎禾茬、硬土块或草皮层。打茬的工作部件主要是甩刀。从甩刀的形式来看, 有L型、直刀型、锤爪式等。L型甩刀适用于切割粗而脆的玉米秸秆, 粉碎时以切割和打击相结合的方式切碎秸秆。直刀式甩刀用于切割细而软、质量轻的麦类茎秆, 粉碎时以切割为主、打击为辅。锤爪式甩刀锤爪质量大, 传动惯性大, 用于大型机具上。甩刀式碎土灭茬机工作时, 甩刀高速运动, 秸秆粉碎效率高, 秸秆粉碎率和破茬率均能达到农艺要求, 但工作时振动大、噪声大, 刀辊易振裂, 甩刀碰到硬物易碎, 刀辊和甩刀使用寿命短。

1.2.3 装有覆土器的深耕犁

在犁体上方安装覆土器, 使土垡尚未翻转时先将土垡表面长有残茬并容易外露的一角切去并使其落入犁沟底部, 然后犁体翻转土垡将其掩埋。覆土器是协助犁体在翻垡时, 将地表面的残茬杂草埋入土中, 使秸秆杂草腐烂还田。

2 秸秆饲草饲料化技术

秸秆直接用作饲料时, 适口性不好, 家畜采食量少, 消化率低。为此, 秸秆需要经过氨化、氧化以及其他化学处理后方可作为饲料使用。而在进行这些处理前, 秸秆必须经过收获、粉碎、切割等多道机械加工后方可制成饲料。在秸秆饲料化生产技术中, 通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设备。

2.1 玉米秸秆收获机

目前使用的玉米秸秆收获机主要是与小型拖拉机配套使用的收割机。该机安装在拖拉机的前端, 拖拉机的动力带动两立轴旋转, 由立轴下端的切刀将玉米秸秆从根部切断, 然后由旋转的立轴上的技术装置将玉米秸秆输送到一侧铺放。作业时可带穗收割, 也可人工摘穗后收割, 一次切割2~3行。收割后的玉米粉碎、切段或揉搓后作为青贮饲料或直接使用。

2.2 铡草机

铡草机也叫切碎机。按其切碎器的型式有圆盘式或滚筒式2种。小型铡草机多数为滚筒式, 大中型铡草机一般为圆盘式。以圆盘式铡草机为例, 工作时, 秸秆物料喂入工作室以后, 由旋转的动力盘配合固定底刀将秸秆切成碎段。这类加工机具机型简单、功耗低、生产率较高, 经铡草机铡切的秸秆长度多为2~8 cm。其缺点是大量未被破碎茎节的段不能为牛、羊所采食。

2.3 秸秆粉碎机

秸秆粉碎机是目前品种比较多的一类加工机具, 采用打击、粉碎和揉搓的加工方式。最常用的类型是锤片式粉碎机。工作时, 高速旋转的锤片首先锤击喂入工作室的秸秆, 使之得到一定程度的粉碎, 随后将其甩到粉碎室内部的齿板和筛片上, 秸秆受到齿板和筛片的搓擦进一步粉碎。缺点是秸秆饲料因粒度过于细小而不利于反刍家畜的消化, 而且秸秆粉碎机动力消耗较大。

2.4 秸秆揉搓机

秸秆揉搓机的核心部件是高速旋转的的锤片。作业时, 高速旋转的转盘带动锤片不断撞击由径向喂入的秸秆, 同时机器凹板上装有变高度齿板和定刀, 斜齿呈螺旋走向。对秸秆进行搓擦和粉碎。经过揉搓后的物料被加工成丝状, 秸秆茎节结构被破碎, 使牲畜采食的适口性大为改进, 提高了消化率。但是, 这种揉搓机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生产率低、耗能高。因为是靠锤片击碎和揉碎秸秆, 其能耗比相同生产率的铡草机要高出1~2倍, 其次是秸秆的适应性差, 不适于高湿或韧性大的物料。

2.5 秸秆揉切机

秸秆揉切机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秸秆加工设备, 是集铡切机揉搓和混料为一体的新型租饲料加工机械。适用于青玉米秸秆、干玉米秸秆、小麦秸秆以及多种青绿饲料的揉切加工。用于玉米秸秆青贮时, 比铡草机加工出的段状碎秸秆质量好, 柔软的丝状能制出高质量的青贮饲料, 可大大增加牛、羊的采食量和消化率。

3 秸秆气化技术

秸秆气化技术就是以秸秆、玉米芯、硬杂木等生物质为原料, 以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秸秆中可燃烧的部分化作可燃气的过程。秸秆气化时。主要有效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 称为生物质燃气。目前, 使用的秸秆气化炉并不多。使用这种气化炉时, 将切碎的秸秆放入炉中, 3 min之后即可生产出可燃的秸秆气。秸秆气点燃后, 火苗可达到30 cm高, 可供农民烧水、做饭、洗澡、取暖用。农户使用方便, 省去了煤、电、气等能源消耗, 方便了群众生活, 减轻了农民负担, 清洁卫生无污染, 大大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 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

4 结论

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及其推广 篇5

一、秸秆利用呈现出新特点

1. 机械还田成首选

通过小麦留高茬玉米免耕硬茬播种和玉米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技术将秸秆进行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小麦机收留高茬覆盖还田和小麦秸秆粉碎抛撒, 主要应用于一年一熟地区;二是玉米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秸秆覆盖于地面, 主要应用于一年两熟区。

2. 机械化饲草加工受青睐

通过发展农机服务组织、扶持饲草加工龙头企业, 壮大玉米秸秆青贮饲草加工产业, 发展畜牧业。将青贮饲草作为商品进行规模加工、销售, 初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 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产业。

3. 秸秆的工业化利用成趋势

推广小麦秸秆机械打捆, “三夏”期间组织秸秆捡拾打捆机将小麦秸秆打包成捆, 堆放运输、销售加工, 作为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造纸业、制板业、轻工业建筑材料等方面, 成为循环利用的有效资源。

4. 秸秆新型能源成时尚

秸秆燃料和沼气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质能源, 以其清洁、环保、低成本和可再生等特性, 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农户和发电厂的追捧。岐山县已建家用沼气池10万多座, 农户使用秸秆气化炉500多个, 在中小型养殖场和种养基地建设沼气工程百余处。燃料加工利用和沼气利用预计消化玉米秸秆2 667 hm2, 可节约标煤3万t。

二、秸秆利用体现多方面成效

1. 技术推广应用广泛

秸秆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 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 减少了作业环节, 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率。全县每年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还田的秸秆总量约20万多t, 其中:小麦机械化高留茬秸秆还田面积2万hm2, 还田秸秆量约7.5万t;小麦秸秆粉碎抛撒面积6 667多hm2, 还田秸秆量有3.5万多t;玉米秸秆机械直接还田6 667hm2, 还田秸秆量有8万多t。作为商品销售的秸秆总量达到16万多t, 其中:用于玉米秸秆青贮饲草加工面积达到2 667 hm2多, 秸秆量有11.5万多t;小麦秸秆捡拾打捆面积6 667 hm2, 秸秆量有4.5万多t。

2. 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

传统的秸秆处置方式除为农民提供燃料、为畜牧业提供饲料外, 绝大多数是堆放田间废弃, 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价值较低。秸秆利用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解决了秸秆堆放造成的脏、乱、差等现象, 改善空气质量, 解决了环境污染, 优化生态环境, 为发展低碳、生态、环保型农业奠定基础。

3. 促进秸秆产业的发展壮大

秸秆是农业经济产业链条中的必然产物, 科学利用就能变废为宝。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秸秆还田、青贮氨化, 农作物秸秆的商品化、工业化初现端倪, 农民群众逐渐看到了秸秆经济的曙光。目前岐山县已建立秸秆加工合作社12个, 年秸秆加工销售达12万多t, 解决劳动力200多人, 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有效拉动地方经济收入800多万元。

4. 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秸秆青贮、加工颗粒饲料、饲料压块等综合技术, 把玉米秸秆转化成商品饲料, 玉米秸秆的附加值又将提高3至5倍, 农民种植玉米的综合效益将成倍增加。据调查, 每667 m2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化手段转化成畜牧饲料, 可降低收割成本20元, 提高卖价30元, 增收50元。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降低土壤容重, 具有蓄水保墒的作用, 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试验表明:秸秆机械化还田连续3年以上, 小麦每667 m2产量增加52 kg, 玉米增加43.5 kg。

三、秸秆利用技术推广需要多措并举

1. 机具推广是基础

秸秆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首先要保障机具的拥有量。在机具推广中, 结合农机购置补贴项目, 对秸秆利用机具予以优先考虑补贴, 积极联系机械生产企业组织新机具现场演示, 技术人员针对机具性能、操作要领、维护保养等知识, 向农机手进行现场培训指导, 确保农机手真正掌握机具性能。在秸秆利用重点区域设立示范点3个, 进行新机具对比试验, 选取不同型号的机具进行选型试验, 从而确定岐山县的主推机型, 为技术推广掌握客观的数据和资料。目前岐山县共推广大型秸秆利用机具200多台。

2. 宣传培训是前提

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发放宣传单等方式, 大力宣传秸秆利用技术;组织农机大户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观学习、培训;由县农机推广站牵头成立了“农机讲堂”培训小组, 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 开展“农机技术进村授技”“我为机手讲一课”等培训活动, 举办培训班10期, 对秸秆利用技术进行了全面培训;采取“1+10+100”的培训模式, 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0名机手, 带动100名群众, 共培训农民1万多人, 起到良好的宣传示范效果。

3. 发展秸秆产业是关键

机械化是发展秸秆产业的重要保证。发展秸秆产业, 能够拉长农机加工产业链, 丰富大农机的内涵;能够降低秸秆加工成本, 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效益。秸秆的商品化经营, 既增加农民收入, 搞活地方经济, 又可实现农产品竞争力增强,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通过示范推广, 不断引导群众认识秸秆产业, 了解发展趋势, 增长发展知识, 真正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目前岐山县的秸秆经济悄然兴起, 产业链条逐步延长, 社会效益显现。

4. 政策扶持拉动是保障

省市每年安排实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 政策上倾斜, 资金上扶持。在每年开展的秸秆禁烧工作中, 县里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 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 主要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捡拾打捆技术, 在高速公路两侧地区每667 m2给予农民10~15元的机械作业补助, 群众对技术应用的积极性高涨。政策的拉动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5. 农机大户、服务组织是主力

浅谈机械加工秸秆综合利用 篇6

一、为什么要开发秸秆的综合利用

究其原因, 第一, 每到夏收、秋收时节, 年复一年, 诸如我们所处的农村地头或公路边焚烧秸秆成了老百姓的一大忙活。尽管政府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在田边地角、公路沿线焚烧秸秆, 可是禁而不止。是因为老百姓没有精力和时间去顾及这些已经“没有用”的东西了, 以简单的方式处理了事。而无人知道这是白白烧掉了大量宝贵资源, 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

第二, 多年来, 在我们地方农业生产长期使用化学肥料, 致使土地机理性质遭受严重破坏, 土地板结, 农作物所需营养困乏, 长期靠增加化肥用量来达到增产, 使土壤质地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 使用少量化肥与秸秆还田两者综合应用是目前解决农业生产比较适宜的方法。

秸秆还田是改变农业生产目前过于依赖化肥的状况。这不仅减少焚烧农作物秸秆对环境污染, 还能有利于改变土壤结构, 培肥地力,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能源, 发展可持续农业, 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然而做起来却是一件让老百姓望尘莫及的事;这是因为农民多年来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思想观念的局限, 而无法实施对秸秆加工的综合应用。

秸秆还田本身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 成本低不说, 还能高效循环使用土壤。以湿油菜杆为例, 据专家在内地实验分析结果显示, 可增加一定量有机质物质, 其氮、磷、钾含量相当丰富, 此外其它大多数秸秆还含多种维量元素, 秸秆还田翻耕后, 释放出养分的同时进行腐殖质化, 从而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及吸水保水、粘结、保温等特性。机械化秸秆还田还可提高土地肥力。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 其功效是手工作业所无法比拟的, 在争取农时季节, 机械化优势特别明显, 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力,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减小径流损失, 有利于抗旱保苗, 对防止自然灾害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 秸秆还田也有其弊端:大量使用秸秆还田易造成土地透气而导致禾苗死亡, 也易产生病虫害;根据实验证明, 需要按一定量的碳氨或尿素与已加工秸秆按一定比例施肥, 以克服这一不利因素, 达到稳产、增产目的。

第三, 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秸秆加工的利用除还田而外, 还可以加工成畜禽饲料以及“秸秆煤”燃料等等。

二、加工秸秆的原料及设备

解决秸秆的来源问题, 是解决加工什么这一根本性问题;各种类秸秆名目繁多, 如麦秸、玉米秸、高粱秸、稻草、粟米秸、薯藤等, 此外, 其它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加工畜牧业饲料来源, 像苜蓿就是一种地方上很好的饲草。

解决机械加工的问题是解决拿什么工具加工的问题。近年来农民享受到国家的惠农政策, 购置相关农业机械能够得到相应补偿, 农民经济上有了一定的积蓄, 农民独立或合伙购置配套粉碎机械加工作业, 普及秸秆加工利用成为可能。

在过去, 农民对收获后的玉米、水稻、小麦等谷物秸秆看成是没有多大用途的东西, 随便将它扔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秸秆的利用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 勤劳的中国人民在开发新能源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秸秆加工机械随着人们的需求便应运而生。

目前市场上供应的粉碎机械种类繁多, 有大、中、小型各种类型。以常见的电动机、柴油机 (少部分用汽油机) 作动力, 诸如锤片式万能粉碎机采用三相电力作动力, 加工能力较强, 但匹配电器要求过高, 以柴油机作动力却比较方便。东川NF6.1-19C型、万马牌6N90—FZ20型组合机械均可套用粉碎机用于田间秸秆粉碎作业 (产地:湖南) , 可套用柴油机或电动机。

除市场以外, 有条件的用户还可以自制轴承式中、小型粉碎机机械, 即是粉碎部位以类似万向节为切割具;以电动机、柴油机作动力输出。配予8~13KW电动机便可作粉碎秸秆加工了。

以电动机作为输出动力粉碎机械加工优点是:动力均衡, 耐力持久, 不易产生疲劳, 可长时间进行作业, 并且价格低廉;缺点是:因为电源的关系, 须要匹配电器安装在固定位置, 不便移动, 就地加工, 生产过程中要增加地面上的劳动量和时间, 也就是将秸秆从周围地块的四面八方聚集到加工点, 待粉碎完毕后再进行处理。

以柴油机为输出动力粉碎机加工, 其优点是:功力较均衡, 单机作业可移动位置, 给加工带来诸多的方便, 能在大面积范围内移动多个点进行加工。缺点是:不易长时间作业, 抗疲劳强度差一些。

三、如何加工

加工秸秆的第一步工作是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也就是根据需要将各种秸秆加工成不同种类的产品, 如秸秆末, 颗粒、粉末等状态, 下一步就是比较接近实用阶段。下面举例说明两个方面的应用:

(一) 用秸秆加工饲料

过去, 过度的开荒种地、砍伐树木, 致使生态失衡, 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成灾;过度的放牧, 造成草地严重退化, 地表日趋干燥, 狂风四起, 引起沙尘暴。国家为改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 提出“遇耕还林, 禁牧, 轮牧”政策至关重要, 这对一个农业大国来说, 实为英明之举。

为此, 保持国内经济快速发展, 又不能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 这是对我们当前如何发展经济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目前生存的环境告诉我们, 存在着土地资源相对贫乏, 人口众多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 是关系到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也是解决目前落后的生产力的需要, 因此,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主题思想, 将过去没有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 势在必行。本着从发展绿色经济出发, 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和节约资源能源。大力开发各类秸秆的综合利用, 加工秸秆饲料不失为目前解决畜牧业、家禽饲养业的一种较好方式。我国草食类家畜的饲养量每年都在增加, 而草地却在逐年减少, 那么开发秸秆饲料作为补充饲草短缺应该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如此, 它能大大降低饲料成本, 达到节约精粮, 解决人、畜争粮的实际问题。

根据畜禽饲养习惯及食口性, 将秸秆加工成小颗粒状或粉末状配给一定量的玉米、豆粕、麦麸等, 再按一定比例配制不可或缺的发酵剂 (由中国科学院研发的农作物秸秆加工饲料技术表明:新开发的秸秆饲料发酵剂产品, 经中国农业部批准生产, 中国科技部推广, 目前已被应用到全国相关养殖业生产中) 。把配制好的秸秆饲料装入密封的发酵容器内, 容器内要求保持20℃~30℃, 进行8~10天发酵;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稍长一些时间, 待发酵完毕便取出直接喂养禽畜。在饲养过程中可以参杂其他饲草搭配使用, 如秸秆粉、末以及配予青饲料效果较好。

近年来修建沼气池是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惠农政策, 使用沼气供炊事、取暖, 在农村也逐步得到推广。秸秆饲料在喂养反刍家畜或是非反刍家禽, 所排出的粪便都是生产沼气的好原料, 沼气释放完毕后的废液是极好的有机农家肥料, 既无污染又无其它副作用, 如此长期循环使用, 作为种植玉米、水稻、小麦等作物的肥料, 对恢复生态平衡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秸秆加工燃料

如今, 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 能源使用带来诸多的环境污染问题, 我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因此改善和治理人居环境是全球性的任务。

全国从中央到地方, 都将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环境整治、节能降耗等生态建设作为现在和将来的工作重点。特别是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排放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致使人类面临着全球变暖前所未有的挑战。故发展绿色经济将成为我们以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发展高效、节能、低排放燃料适用新技术成了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为生物资源的各类秸秆, 主要分布在农村。采用秸秆生产可替代煤矿作燃料在农村推广应用, 这无疑是大大缓解能源供应危机的局面。据近期报刊载消息称, “秸秆煤”加工机械已在一些地区得到推广应用, 它是经过一个高技术含量的压制装置, 生产出高密度的压块“煤”, 产品与煤炭发热量不相上下, 而且几乎不产生烟尘和灰土。此技术一旦推广开来, 无疑延缓地下煤矿的开采时间, 起到保护环境、减小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的一个途径。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7

1 麦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主要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 层层落实责任

为切实做好2010年的麦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 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具体负责秸秆禁烧和机械化全量还田的组织、领导、协调工作。6月1日专门召开了沛县2010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 下发了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了《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目标责任状》, 将目标任务分解落实。6月12日县政府在朱寨镇黄井村召开了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 宣传典型推广经验, 全县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被摆上重要位置。三夏期间, 各镇区 (场) 主要领导亲自抓, 负总责, 亲临一线, 具体指挥。农业、环保、农机、公安和新闻宣传等部门, 均按照各自分工, 不遗余力做好各项工作。县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集中办公, 综合组由县农林局牵头, 禁烧组由县环保局牵头, 综合利用组由县发改委牵头, 宣传组由县委宣传部牵头, 还田组由县农机局牵头。各镇区同时抽调专门力量, 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以责任状的形式将任务层层分解到村组, 确保任务落实到每个地块, 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头。各部门间加强联动, 通力协作, 从而在全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1.2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麦秸秆还田的良好氛围

为了引导农民积极使用麦秸秆还田技术, 县宣传部门重点围绕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和机械化还田三个方面, 制订宣传方案,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 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组织召开现场会, 开展技术咨询活动, 共计发放省人大《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和给农民的公开信等宣传资料18万份, 县镇两级出动宣传车260余次, 悬挂秸秆综合利用横幅500余幅, 真正做到了田头有现场, 广播有声音, 电视有图像, 网络有信息, 报刊有文章, 使秸杆综合利用与禁烧工作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1.3 出台补贴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为提高机手和农民对秸秆综合利用的积极性, 除省级秸秆综合利用推进县的补贴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70%用于秸秆机械化还田, 30%用于麦秸秆综合利用外, 该县农机购置补贴对购置拖拉机配置秸秆还田机的用户优先考虑, 县财政还拿出45万元资金用于秸秆还田的补贴, 各镇根据实际情况也不同程度地拿出资金进行相应补贴, 为秸秆机械化还田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1.4 加强技术培训, 强化服务功能

为使广大农民尽快熟悉掌握秸秆综合利用和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 县农林、农机部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到镇、村, 先后举办麦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全量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还田机具应用与插秧机操作技术培训班16期, 参训人员达4 712人, 主要针对秸秆还田、压块、秸秆饲料青贮、气化、食用菌基料等农民和机手最关心、最实用的内容进行培训, 大大提高了秸秆综合利用率。并成立了跟踪技术指导小组, 机具维修服务组和安全督查组, 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 确保各项服务迅速、准确、及时。

1.5 明确部门职责, 严格督查考核

为切实做好2010年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该县专门成立了4个由县纪委、公安局、农林局、农机局、环保局、安检局等部门组成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督查领导小组, 并成立了由宣传部、电视台、新闻中心、电台等单位组成的宣传督查组, 分赴全县各镇区进行专项督查。督查工作组全体人员尽力尽责, 日夜巡查在镇村一线, 有力地推动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扎实开展。县纪委监察部门负责对不作为及工作不力的有关镇和部门实施督查和责任追究。县政府出台了奖惩办法, 对在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镇给予奖励, 第一名奖金10 000元, 第二名5 000元, 第三名3 000元;实行末位淘汰制, 最后一名罚10 000元。对于单机作业面积200 hm2以上的农机合作社给予5 000元奖励。

2 影响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利因素

(1) 受资金、技术、市场等因素制约, 秸秆综合利用还处于引导推广阶段, 配套推进的措施有待完善。

(2) 优惠政策不足且不配套。目前我国还没有与秸秆综合利用相配套的财政、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3) 秸秆直接还田的成本较高。实行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 是最便捷、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但从目前实际分析, 秸秆还田还存在很多经济上、技术上的问题。秸秆综合利用一般需要较大的投入, 而且缺乏高效的适用技术, 产业化开发程度较低, 农民难以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严重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及还田技术的推广利用。

3 进一步做好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几点建议

(1)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秸秆利用。积极推广麦稻墒沟埋草、秸秆覆盖还田, 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比重。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 培植食用菌加工企业, 扩大市场, 形成规模效益。加快推广秸秆饲料化技术, 大力发展秸秆养畜、过腹还田。

(2) 着力促进秸秆能源化利用。选择有条件的镇村, 积极推广和发展农村户用沼气, 加快发展秸秆气化炉, 提高秸秆利用率。积极发展秸秆压块成型点, 在2~3个村布局一个压块点, 逐步探索形成“群众收运秸秆换压块”的机制。同时, 科学规划布局, 推进生物质发电企业建设, 加快沛县生物质发电厂建设进度。

(3) 提高秸秆深度加工利用水平。秸秆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 生物降解性较好, 可以作为工业原料。重点扶持一些有一定规模、有发展前景的秸秆加工利用农民合作组织和加工企业, 大力发展人造板材、包装材料、编织品、生物肥料等, 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8

近年来, 如皋市按照循环再生的要求, 加大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转化力度, 将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载体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重要抓手, 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逐年提高, 该市于2009、2010年分别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和农业部列为江苏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县及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和农业部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实施县;通过项目实施, 大力推广以秸秆机械化、秸秆腐熟还田为主的综合利用技术, 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1]。

1 项目实施技术路线

1.1 三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留高茬或配套秸秆切碎装置切碎秸秆) —泡田—施肥—秸秆还田机起浆埋茬—平整、沉实—插秧。

1.2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

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秸秆机械还田—条播机机播三麦。

2 项目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果

2.1 推广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2009—2010年, 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405台套, 保有量达到850台套, 新增小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械3517台套, 秸秆切碎机458台。2009年完成秸秆还田面积5.74万hm2, 占全市三麦、水稻面积的61.1%, 秸秆机械化还田消耗39.45万t, 占全年总秸秆量的56.35%;其他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消耗21.85万t, 占全年稻麦总秸秆量的31.21%, 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87.56%;2010年全年综合利用秸秆69.95万t, 其中:秸秆机械化还田43.95万t, 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5.96万hm2, 占全市稻麦面积的62.25%, 其他形式的秸秆综合利用消耗25.63万t, 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4.41%。2009、201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超过省下达目标 (85%) 。2009、2010年项目分别通过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和南通市农业委员会专家验收。2009、2010年均被江苏省农机局表彰为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先进集体。该项目于2011年5月荣获江苏省第六届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三等奖。核心技术于2010年1月10日通过南通市科技局组织的成果鉴定, 专家组认为整体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并于2011年2月被如皋市政府奖励为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搞好技术推广的同时, 项目组还研究了麦稻两熟种植制度下秸秆还田对土壤供肥及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确定了秸秆还田作业方式及相应作物肥水运筹技术;筛选研究不同秸秆腐熟剂的腐熟效果及其相应土壤理化性状变化规律;初步制定了稻麦两熟机械化秸秆还田生产技术规程。

2.2 示范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除机械化还田外, 其他形式秸秆还田量在35%以上。全市共申报并获得300处农村户用秸秆沼气项目、5处秸秆预处理站项目、1处秸秆沼气集中供气项目、1处秸秆固化成型项目。

2.3 促进农业节本增收和增产增收

2009—2010年全市推广秸秆还田11.67万hm2。小麦秸秆还田栽插水稻典型调查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处理的比未还田的增产535.5 kg/hm2, 平均增产率为6.07%, 节本增收1 231.65元/hm2。秋熟生产水稻累计增加效益7 089.4万元;水稻秸秆还田种植小麦增产300.0 kg/hm2, 平均增加效益579元/hm2, 累计增产小麦8 468 t, 夏熟小麦生产累计增加效益1 634.32万元。2年秸秆还田技术推广累计增产粮食39 288 t, 增加效益8 723.7万元。秸秆综合利用分为能源化、肥料化 (堆肥、覆盖) 、工业化 (发电) 、饲料化和其他综合利用。秸秆单价按100元/t计算, 综合利用累计增加效益4 748万元。项目实施2年来, 累计增加净效益1.44亿元。

2.4 遏制秸秆禁烧, 保护了生态环境

一是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如水稻秸秆氮、磷、钾的含量分别达0.826%、0.119%、1.708%。因此, 利用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能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土壤有机质, 提高土壤肥力,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2009—2010年全市还田面积达11万hm2, 以平均还草6 t/hm2计算, 累计还田秸秆66万t。以秸秆腐殖质化系数0.42、有机碳为0.48计算, 可生成有机质13.03万t。二是秸秆还田可提高稻麦的品质, 增强农产品参与市场的竞争力, 满足人们健康生活消费的要求。三是通过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 大大减少了因秸秆焚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 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2]。

3 主要做法

3.1 加强组织领导

(1) 建立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2009年2月成立了由副市长和人大副主任任正副组长, 市财政局、发改委、工商局、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项目示范县实施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领导组会议, 组织2次考察活动, 主要考察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现场及试验示范田。

(2) 建立技术指导组。2009年2月如皋市农业委员会成立了相关业务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专家组。先后召开了5次专家组会议, 就如皋市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路线制定、技术方案制定、技术参数确定、田间试验与示范田进行考察讨论。

3.2 强化宣传培训

市农业委员会成立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专家组, 主要由农业机械、作物栽培、土壤肥料相关技术人员组织, 具体负责技术咨询、宣传培训、技术指导及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实施以来, 着力推广应用与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相配套的秸秆粉碎机和大中型秸秆粉碎还田机, 并出台了补贴激励政策, 从源头上解决了全喂入式联合收割机的秸秆粉碎的技术难题。为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秸秆机械化还田目标任务, 结合召开现场演示会、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等活动, 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工作, 努力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项目实施2年以来, 全市共举办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班28期, 培训农民和机手25 500人次。

3.3 细化实施方案

(1) 根据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要求, 结合如皋市实际情况, 制定如皋市项目实施方案。

(2) 各乡镇建立试验、示范和对比田, 实行“三田”配套[3]。全市项目区示范田面积达8 266.67 hm2。大力加强秸秆还田示范方建设, 市农技推广中心与丁堰镇合作, 将丁堰镇皋南村作为全市秸秆全量还田的示范方、指挥方, 各镇农技站将秸秆还田示范方建设与水稻高产攻关栽培示范方建设相结合, 全市共建立镇级秸秆还田技术百亩丰产方22块, 累计面积达到1 866.67 hm2。

(3) 制定技术路线。农业部门与农机局联合对稻麦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协作攻关, 确定了符合如皋市发展特点的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路线, 创造性地将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机插秧、抛秧技术进行技术组装, 制定了可操作的机械化麦秸秆快腐还田技术操作规程。制定了以机械化秸秆全量旋耕还田机插秧模式为主, 全量麦草旋耕抛秧还田、腐熟剂处理堆肥间接还田、墒沟埋草还田抛秧模式、覆盖还田为辅的4种还田模式。

(4) 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在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大力支持下, 成立机械化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高产高效技术攻关协作小组, 在搬经镇湖刘村建立了秸秆还田高产试验田, 先后开展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用量试验、氮肥运筹试验以及还田机械比较试验, 同时开展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影响的研究, 为今后大面积示范提供了技术保障。

(5) 创新项目实施模式。以稻麦高产创建、稻麦科技入户工程、粮食科技丰产工程项目实施为抓手, 推进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项目。将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麦稻精确栽培技术进行技术组装, 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补贴、土壤有机质提升工程、稻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相互嫁接, 将配方肥、有机肥、秸秆腐熟剂、叶面肥以物化补贴的形式低价或免费供应农户, 充分发挥土肥技术的到位率。在白蒲等镇675.33 hm2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方和东陈镇133.33 hm2水稻丰产工程指挥方实施秸秆还田全覆盖, 技术到位率达100%[4]。

3.4 坚持督查考核

将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作为市政府重点工作之一, 纳入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考核内容。通过市与镇、镇与村、村与机手层层签订责任状, 分解落实目标。组织农机服务组织或农机手与农户签订作业合同, 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任务量化、细化到机手和农户, 并开展定期检查监督项目实施情况, 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3.5 坚持政策配套

项目实施以来, 市委办、市政办先后出台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通知》等系列配套政策意见。市财政划拨300万元作为秸秆机械化还田的专项经费, 继续给予新增36.75~47.78 k W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 补贴9 000元/台套;新增与全喂入式收割机配套的秸秆粉碎机补贴200元/台。部分地区也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配套补贴政策。这些配套政策意见的出台, 大大激发了全社会支持和参与的热情, 促进了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

3.6 强化示范引导

通过召开不同层次的现场推进会, 引导和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 切实抓好示范方、丰产方建设。要求全市镇级以上公路、通达工程两侧必须全量还田, 各镇要新建约13.33hm2以上秸秆机械还田连片丰产方3~5个。据统计, 2010年夏季建设秸秆机械还田示范方86个, 达1 413.33 hm2。

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问题

一是秸秆附加值低, 利用成本大, 加之农村劳力紧张, 农忙时又要抢收抢种, 秸秆丢弃路边的现象在个别村时有发生, 有效利用秸秆的新途径有待开发、引进与推广。二是少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 给监管增加了压力, 监管成本较高。三是按照省人大关于秸秆综合利用决定的实施中对随意丢弃秸秆和露天焚烧秸秆的处罚难以落实, 震慑力小。四是小型秸秆还田机的还田效果不及大中型秸秆还田机, 且作业效率低, 主要原因是手扶拖拉机动力不够, 该市大中型秸秆还田机的比例仍需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负荷大, 作业成本高, 比较效益低, 需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补贴力度。

4.2 对策

一是继续做好宣传引导, 让农户明白焚烧秸秆的危害, 提高秸秆还田的自觉性。二是继续加大行政推动的力度, 促进秸秆还田、秸秆禁烧、秸秆综合利用的长效管理。三是加强与小拖配套的秸秆还田机的研制与开发, 降低农民购机成本和提高秸秆还田效果。

摘要:介绍了如皋市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的实施概况, 以为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江苏如皋

参考文献

[1]陶雷, 蔡国芳, 赵海瑞, 等.江苏多举措推动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J].农机质量与监督, 2007 (4) :11-12.

[2]范延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生态农业的发展[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1 (5) :9-10.

[3]杨卫华.崇明秸秆资源化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4) :8-9.

秸秆的机械化综合利用 篇9

1 加强组织领导

该区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 区水利农机、农林、环保、公安、交通、监察、气象、文明办、财政、科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负责全区秸秆禁、用工作的组织协调, 宣传发动, 技术指导, 督查考核等工作;各成员单位立足部门职责, 加强分工协作, 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高度重视, 4月下旬, 区政府召开了专项工作动员会议, 明确责任并与各镇 (街道) 主要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 出台了《全区2009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 下发了《2009年度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工作考核意见》;秋收秋播前, 区政府再次召开全区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 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秋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紧急通知》, 保证了秸秆禁、用工作有序开展。按照区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 各镇 (街道) 普遍召开专题会议, 成立专门班子, 层层落实责任, 实行分工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和党员包户, 建立健全了“政府负总责、部门抓落实, 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作, 形成了强劲工作合力, 为推进秸秆禁、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2 深入宣传发动

广大农民是实施秸秆禁烧工作的主体, 统一广大基层干群的思想是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的关键。为此, 该区注重全面动员、广泛发动, 着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浓郁氛围。区秸秆禁、用工作领导小组编印了《邗江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简报》12期, 及时报道全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动态和典型经验, 其中, 夏收前在第4期简报上着重介绍了杨寿镇聘请各村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积极分子做秸秆禁烧工作业余宣传员和督查员的做法, 为其他镇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秋收前在第10期简报上重点介绍了瓜洲、泰安等镇举办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演示会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促进了全区秸秆还田现场演示活动的普遍开展。同时, 领导小组还印发了《扬州市邗江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通告》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决定》5 000余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提纲12万份、技术资料18万份, 在各镇 (街道) 、村、组主要路口的醒目位置布置宣传横幅1 080条、标语5 500条、宣传牌260个, 动用26辆宣传车巡回宣传, 保证了宣传发动的全面深入和实际效果。各镇 (街道) 高度重视,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实行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普及秸秆全量还田等方式的基本技术要领, 引导广大农户主动参与, 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头桥镇积极开展“手拉手”、“小手拉大手”等活动, 在镇区内所有学校、企业进行广泛宣传, 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 区、镇、村层层开展现场示范, 通过实地演示, 直观地宣传推广秸秆全量还田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发动, 使秸秆禁烧和全量还田家喻户晓, 推动了秸秆禁、用工作深入开展。

3 落实机械配套

机具配备是否到位, 直接决定了秸秆禁、用工作的成效。为此, 该区抢抓国家和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政策机遇, 在省补贴的基础上又明确了区购机补贴政策, 其中, 购置插秧机每台补贴1 000元;报废更新大中拖、联合收割机每台补贴2 000元。通过努力, 全年共添置大中型拖拉机215台, 保有量从2008年底518台增加到目前702台 (其中报废更新31台) ;添置与大中拖配套的旋耕机133台, 保有量从2008年底583台增加到目前716台;添置秸秆还田机158台, 保有量从2008年底430台增加到目前588台;添置插秧机60台, 保有量从2008年底69台增加到目前129台;安装秸秆切碎装置120台。各镇 (街道) 一方面对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实际工作需求, 依据麦、稻种植面积仔细排查相关农机具缺口数量, 及时落实购机对象和添置数量;另一方面加大镇级扶持力度, 其中, 李典、汊河等镇 (街道) 对购置与大中拖配套的旋耕机农户给予1 000~1 500元/台的补贴;公道镇对安装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机手给予500元/台的补贴;沙头、杨寿等镇对购置插秧机农户给予2 200~3 000元/台的补贴;蒋王、汊河等街道对机插秧的农户给予65~80元/亩的补贴。

4 加强社会化服务

为了切实提高农机作业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 区农工办、农林、水利农机等部门积极发展以植保、机插秧服务为重点的农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组织, 努力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和经营风险,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公道镇大众机插秧专业合作社采取机收割、机还田、机插秧、机植保“四机一体”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模式, 2009年共服务13个村2 600户农户, 作业面积1.33 khm2, 服务收入290万元, 并帮助当地农民增收近350万元, 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典镇机插秧合作社在服务本镇的同时, 积极组织社员到镇江共青团农场开展跨区机插作业, 全年作业面积800 hm2, 服务6个村3 800户农户, 作业收入达15万元;方巷镇康稼机插秧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 在全镇18个村组建了24个专业服务队, 购置了担架式弥雾机30台、背负式弥雾机1 500多台, 服务面积从2007年底全镇作物种植面积的40%增加到目前的85%以上。为了保证农机作业效果, 各镇 (街道) 及时与机手签定服务合同, 并要求所有作业的收割机必须安装启用切碎装置, 否则不予作业。据统计, 全区夏秋两季共组织650名机手与6.4万户农户签订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协议3 902份, 协议作业面积2.8万hm2。此外, 区水利农机部门及时与有关镇、村做好对接, 统筹安排农机具的科学调度, 积极推进区外调度与区内协作相结合的农机跨区作业, 力求做到合理安排、用足增量、灵活调度、满足需求。2009年, 全区共组织850台次联合收割机跨区、跨镇作业, 作业面积3.9万hm2, 作业收入达3 520万元。

5 强化技术指导

按照“禁、用结合, 以用促禁”的思路, 认真抓好秸秆还田配套技术的培训、示范和指导。各镇 (街道) 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讲座、建设示范方等形式, 重点针对村组干部、科技示范户、种田大户和机手等群体, 抓好秸秆全量还田抛秧、机插秧和麦套稻等节本增效、轻简稻作配套技术的培训, 并力求做到镇镇有现场、村村有示范, 直观地宣传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泰安镇金泰村注重行政推动与现场示范有机结合, 在秋收前举办村组干部、机手和群众参加的稻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演示活动, 通过直观的现场示范, 让广大群众看到了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效果, 逐步帮助群众完成了从不理解秸秆还田到自觉接受秸秆还田技术的转变。区农林、水利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 结合稻作科技入户活动, 通过“专家进大户, 大户带小户, 农户帮农户”的技术推广路径, 实行面对面指导, 着力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秋收秋播前, 区水利农机局和农林局联合印发了《稻秸秆还田及三麦种植技术要点》, 为秋季实施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提供了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区、镇 (街道) 共举办技术培训班40期, 培训各类人员4 560人次;举办现场演示会29场, 参加人员达4 850人次。

6 加大考核激励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问题下一篇:商品的终端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