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结构

2024-10-09

水资源结构(通用12篇)

水资源结构 篇1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跨流域调至兰州市以北秦王川地区的大型自流供水工程, 对于解决我省特别是秦王川地区干旱缺水矛盾, 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具有重要的、长远的、基础性的作用。引大入秦工程于1976年甘肃省批准立项, 同年开工兴建, 1981年缓建, 1987年全面复工建设, 1991年该项目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95年10月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2000年骨干工程供水能力已达到设计标准。截至2007年底, 建成分干渠以上各级渠道249.72公里, 分干渠以上供水工程供水能力已经达到4.43亿立方米设计规模;建成支渠及分支渠61条共长766公里;完成田间配套4.41万公顷 (渠灌、管灌4.108万公顷, 高效节水灌溉3005.3公顷) , 移民安置56642人。通水运行15年来的实践证明, 项目主体工程质量可靠。国家最初确定的“改变秦王川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变贫困面貌、安置贫困山区移民”的三大目标基本实现, 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体工程引水能力已达到设计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 为秦王川地区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有力地促进了灌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但是,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引大入秦工程最初确定的功能定位已不适应受益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单一的农业灌溉用水, 不能满足多元用水结构的需水要求, 制约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致使工程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一、供水结构优化调整的必要性

㈠工程原目标定位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目前, 工程原确定的发展灌溉、增产粮食、解决温饱的三大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灌区农业、生态基础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农业实现了旱田变水浇地的历史性改变。但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为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灌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 生态建设和农林牧工商综合开发等对用水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引大入秦工程建设周期长、时间跨度大, 原工程设计为单一农业灌溉的工程定位已不适应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制约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灌区城镇化、工业化的起步与发展, 生态建设和农林牧等综合开发对供水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灌区单一的农业灌溉供水模式和灌区内缺乏必要的调蓄工程, 不能满足灌区多元用水结构的要求。

㈡工程引水规模效益未充分发挥, 部分灌区开发难度大, 投资高

原规划范围内的部分灌区土地条件差、开发投资成本高、偏远、零散, 开发和运行都十分困难, 原定的灌溉效益无法全部发挥。目前尚未建设的16条支渠, 大部分为提灌支渠, 自流灌溉部分, 也多处于偏远沟岔、分布零散、人口稀少, 投资及运行成本高, 效益差。同时, 也存在土地条件差、配套难度大、成本高, 以原概算投资标准, 根本无法实施灌溉开发。

㈢单一的农业供水结构, 无法支撑工程的良性运行

单一的农业灌溉供水结构, 不仅水资源产出效益低, 而且制约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灌区综合开发。单一的农业灌溉供水模式和灌区内缺乏必要的调蓄工程, 不仅制约了灌区大规模种植结构调整和现代高新农业的发展, 使得灌区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和农林牧工商综合开发没有基本的用水保障, 难以实现成本收费, 也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不能满足灌区多元用水结构的要求。

㈣灌区后续移民安置困难重重

移民搬迁补助低, 后期扶持措施不力, 部分安置移民尚未脱贫致富, 移民的难度大。

㈤目前管理体制基本理顺, 但水价机制、管理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管理设施传统落后、设施陈旧不全, 工程难以维持良性运行。

二、科学规划, 调整任务和目标

遵照温家宝总理引大工程建设要吸取教训、解决问题、调整规划、转变用水思路、发挥应有效益的批示精神, 根据国家新时期治水方针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结合甘肃省兰州大都市经济圈的规划思路, 立足供水区的水资源条件, 通过修建必要的调蓄设施, 实现由季节性供水向常年供水的转变;由农业灌溉工程向以灌溉为主, 兼顾城乡生活、工业及生态供水的综合性供水工程的转变;由节水扩灌向节水增效的转变。同时, 在不新增灌溉面积的前提下和保持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提出兼顾城乡生活、工业、生态建设及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供水工程总体布局及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方案。

㈠调整的任务是通过供水结构优化调整

将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由农业灌溉工程调整为以灌溉为主, 兼顾城乡生活、工业及生态供水的综合性供水工程。一是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 调整水资源配置方案, 确定适宜的灌溉规模。二是按照本次调整的原则, 合理确定与水资源配置方案相匹配的供水工程总体布置方案。三是提出机构改革方案和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完善水资源调度、管理措施。

㈡调整的目标是在不突破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和国家批复投资的前提下, 以适应受水区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及工农业发展的要求, 使水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得到优化配置设计水平年, 使受水区形成城市化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合理、供水系统较完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发展布局

一是论证选定合理的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灌溉规模按现状已确定配套面积4.898万公顷 (其中农业灌溉4.41万公顷, 绿色生态走廊林地面积0.489万公顷) , 设计水平年将不再增加灌溉面积。其中农业灌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林草种植比例调整至51:27:22。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增加秦王川地区及其周边城镇生活和工业供水比例, 优化水资源配置方案,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设计水平年水资源配置方案由原设计的农业:生活及其它用水=92:8, 调整为城乡生活:工业:生态:农业=16:10:3:71。三是提出与水资源配置方案相匹配的水利工程布局调整方案。根据论证选定的灌溉规模、面积分布以及相对集中的生活和工业供水区域, 提出输水和调蓄工程建设调整方案。四是移民安置。引大灌区移民由原规划的8万人规模调减为现已安置56442人的规模。原工程概算补助资金2010万元不作调减, 剩余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已安置尚未摆脱贫困移民的节灌配套及人畜饮水工程补助, 改善其生产、生活等条件。通过加大土壤改良、产业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扶持力度、尽快扶持移民脱贫致富, 同时将2813户、11566人的移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使他们尽快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实现引大灌区整体繁荣富强。五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设施, 理顺运行及水价机制, 为高水平、高效率的管理奠定基础。

三、调整供水结构, 优化水资源配置

按照引大工程建设现状和土地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本着引水规模和工程总投资尽可能不突破的原则, 确定灌溉规模, 维持现状配套面积不变, 形成多元化的供水结构, 使工程效益充分发挥, 水资源得以合理配置, 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调整后的供水范围可用六个点和七个片来概括。六个点是:将周边可发展的供水对象皋兰县城、白银市区、景泰县城及原供水区内作为重点小城镇发展的中川镇、秦川镇和西岔镇, 按照重要供水对象考虑, 通过修建调蓄水库, 保证常年供水;七个片是:将原供水范围按照地理位置划分为, 总干沿线片、庄浪河沿岸片、东南丘陵片、北山丘陵片、秦王川片、电灌分干渠片和黑武片。并在原规划供水范围内, 将中川卫星城、秦川和西岔三个小城镇单列, 同时将皋兰县城区、白银城区、景泰县城、中川机场到兰州城区绿色走廊生态工程新纳入供水范围。

水资源配置以农业灌溉为主, 优先满足生活、工业用水, 其次满足生态用水, 配置优先序为城乡生活、工业、农业灌溉、生态。根据确定有灌溉规模和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引大入秦工程年总调水量为4.43亿立方米, 其中至2015年引水量为42818万立方米, 预留水量为1482万立方米。水资源配置结果为, 非农业配水量为12366万立方米, 占总调水量的28.9%。其中, 城镇生活供水4837万立方米, 农村生活供水1902万立方米, 工业供水4175万立方米, 生态用水 (绿色走廊生态建设用水) 1452万立方米, 农业配水量为30452万立方米, 占总调水量的71.1%。

四、加快调整项目建设, 促进引大科学发展

引大入秦工程供水结构优化调整项目由输水工程、调蓄水库工程、泄水沟道防护及永久管理设施工程、灌区信息化系统、移民补助费和其他项目组成。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已正式批复总体方案, 按照基本建设程序, 各项前期工作已全面启动。加快项目建设, 改扩建引大黑武分干渠45公里, 提高工程输水能力, 分别向景泰英武水库和白银武川水库年输水627万立方米和2672万立方米, 为白银市区和景泰县城居民提供安全生活用水;修建永登石门沟水库, 向秦川、中川、西岔三镇和皋兰及中川卫星城年供水1808万立方米, 为其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进一步完善引大工程基础设施, 建设引大灌区信息化系统, 增强工程安全可靠运行, 健全管理制度, 规范管理程序, 强化监督考核, 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加快提升工程整体效益。项目的实施完成, 既对实现引大入秦工程“管理上水平, 调整迈大步, 效益跨台阶, 队伍新提高”的近期工作目标和远景“三步走”发展战略, 促进引大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强劲的推动作用。

水资源结构 篇2

【关键词】 改制企业;人力资源;分析评价;结构调整

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组织间竞争更加激烈。人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和知识的载体,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为关键的战略性资源,可以说谁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优势。国有企业通过改造、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人力资源评价分析

对人力资源评价计量是一个公认的难题,目前都在探索阶段,因此我们只能从目前人力资源几个可控制的组成要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为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1、摸清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人力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人力资源是有时效性的,因此抓住时机对改制企业进行大力的人力资源调整,实质上是一次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摸清企业目前的人力资源状况,可从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结构、工作年限结构等几个方面分门别类进行图表量化、计算比例的方式,为下一步诊断分析打下基础。

2、分析比较,进行人力资源诊断

根据本企业现有员工的各项统计数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进行初步分析。根据员工年龄结构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判断现有人力资源的主体和组织活力;从文化知识结构看,可以辨别员工主体文化知识层次和知识水平;从职称层次的数量和比例,可得出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从工作年限上可看出员工目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熟练程度和水平上,等等。针对以上情况,企业决策层应该认真比较分析,按照企业特点、经营项目、资质要求和发展需要等因素,找出人力资源问题的症结所在,为提出改进和调整人力资源结构创造很好的条件,也为制定未来开发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

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

1、确定调整目标、范围和原则

企业决策层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确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目标、范围和原则。调整不是理论问题,也不是图形式走过场,而是改制企业的一场攻坚战,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难题。为此,必须制定详细缜密的计划和办法,让全体员工明确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调整的范围有多宽、力度有多大,是否涉及本人,公司通过调整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样的原则和措施等等。总之,通过优化和调整要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保证企业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

2、运用岗位分析设计,定岗定责

企业管理部门要按照精干高效、一岗多责、工作满负荷的原则及知识层次和专业素质的要求,合理定岗;生产单位则要根据本部门工作性质、工作任务、专业结构、工作责任、素质要求等定岗定员。对岗位职责及工作要求要进行详尽描述,并运用岗位分析设计技术,按照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方法,将目标、岗位、员工三者科学结合在一起,采用岗位等级法,将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等几个层面。不同层次的岗位,其评定因素分析也不相同,如管理层的主要是工作责任、管理能力、专业水平、素质要求等;而一般执行层和操作层的岗位评定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即工作技能、工作强度、工作条件、工作职责等。

3、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改制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就是如何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的问题。

(1)实行公开招聘制度和员工分流制度,打通员工“进、出”通道。一方面要面向高校招聘急需的专业人才,不断改善员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推行员工分流制度,对富余人员和不合格人员予以分流。在合理进行定员、定岗、定编“三定”的基础上,实行全员上岗考试,对考试合格的人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实行持证上岗;对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和“三定”富余人员实行再培训和转岗分流。

(2)全面推行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用人机制,打通干部“上、下”通道。一方面推行竞聘上岗制度,打通干部“上”的渠道。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聘上岗,既通过理论的考试,又配合实际的操作和面试;既看才,又看德,既看能,又看“干”;不唯亲,不唯上,不看表面,使有真才实学的干部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坚持“能上就能下”的原则,打通干部“下”的通道。通过实行竞聘上岗,对一批学识不高、年龄偏大、业绩平平的干部予以解聘,实现管理人员的新老交替,提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3)动态优化与配置。把人员招进来并进行了合理有效的配置后,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因为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才测评,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达到优化配置。

总之,改制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结构调整,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秦志华.人力资源管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刘晓昌.改制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的构想[J].交通企业管理,(1).

图书内容资源结构化方法 篇3

获得结构化的内容后,可以以多种形式复合发布作品:

* 保持作品原有内容直接进行各种形态的数字出版,比如以章节为单位的内容的销售、图片的销售。

* 根据不同的用户群体抽取不同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出版,最直接的就是教辅类图书的教师用书和学生用书。

* 对作品进行深度加工,对内容进行重新编排组织,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如交互性更强、更合适的阅读体验,为读者提供更方便合适的阅读服务。如依不同标准、篇幅等对工具书的条目重新抽取,形成针对不同媒体、不同读者对象的新的工具书。

* 海量内容资源库的知识服务。

在数字出版时代,新的出版模式将不可避免地给现有出版格局带来新的挑战,这些挑战要求跨媒体、跨部门更紧密地合作,要求部门产品线融合、细分、互补,要求摸索出制度化、程序化的运营新思路和管理新模式,建立起可重用的结构化内容资源库,最终形成跨媒体、专业性、分层次的数字复合出版发展格局,使出版产品资源配置更趋于合理化、规模化,为出版单位的内容产品树立扎实、长期的市场竞争优势,而可重用的结构化内容资源库的基础是传统图书内容的结构化。

图书内容资源结构化考虑的要点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出版社的编辑、审稿过程依然在纸面上进行,因此,数字化的出版内容资源往往要到成书时依靠排版文件才能获得,而此时的排版文件中,书稿内容已经被排版指令所“污染”,书稿的知识体系或逻辑结构也很难被识别,所以,排版文档除了用于书稿的再次印刷外,能直接被作为数字化资源而利用(如数字出版)的几率非常低,这使得出版社想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已出版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再次使用几乎不太可能。这就要求出版單位研究以下问题。

第一,合作伙伴的选择。考虑到目前出版社大部分的排版文件是方正“书版”文件,所以项目的研发团队的研究重点是:由计算机系统对当下数字出版内容资源的主体——方正“书版”的排版文件进行较高程度的自动化分析并完成结构化工作,实现将排版文件中的书稿内容数据与排版指令分开,还原书稿的知识体系或逻辑结构(不同类型的图书分别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章节结构、词条结构、习题结构等)的目标,以便将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在新的介质上进行发布传播,或根据出版要求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出版价值。

以上所述的“还原书稿的知识体系或逻辑结构”的过程,被称为“反解”。

第二,内容结构化反解时对内容正确性的要求。

文件版本处理:只需指定排版文件的版本,统一版本的工作由后台规范化引擎自动完成。

图像格式转换:对旧格式的图片如EPS进行统一处理,转换为当前流行的图片格式,如TIFF、JPEG等。

补字处理:将历史资源中的补字转换对应到新的编码体系中,并解决在一般环境下对补字的正常显示和输出。

特殊符号:将历史资源中特殊符号进行提取和转换,以达到入库及重用的目的。

数学公式、表格的处理:可提取数学公式和表格进行内容的转换,不仅仅要求达到入库查看的目的,而且将来可以再被编辑。

第三,内容结构化反解的完备性和易用性。

* 提供由智能标注及少量人工辅助标注两部分功能组成的图形化的交互式标注工具,可以方便地从中间文档格式提取要标注的章节、知识点、图片、公式、表格等内容,组织成结构化的XML格式。

* 识别各种用于编排标题的书版标记,形成结构化文档中的各级标题,文字内容自动按各级标题切分,每个标题对应结构树上的一个节点,各级标题按照所属级别构成分层结构。

* 支持通过规则映射的方式对一些采用不规范方式描述的标题内容进行智能识别。

* 支持大样与小样、结构与小样之间两种不同模式的互动操作。

* 支持大样的分页预览以及针对公式、图片、表格的划区标注。

* 支持跨栏或跨页内容的标注,并允许结点及其结点内容的合并。

第四,内容结构化反解后语义的准确性。

* 辞书条目类拆分后语义的准确性。

* 教材教辅类拆分后语义的准确性。

* 论著类拆分后语义的准确性。

根据以上分析的要点,我们选择了几本非常有代表性的图书进行研究,分别是论著类的《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教育类的《教育大词典》、辞书类的《英汉大词典》作为验证的标准,并通过较大规模的实际运用来验证研究成果。

图书内容资源结构化的基本思路与实践

虽然说排版文件中,书稿内容已经被排版指令所“污染”,书稿的知识体系或逻辑结构也很难被直观识别,但仔细分析排版指令、排版后的版式和内容等,我们认为,自动化分析和完成结构化还是可能的,所以在研究中我们提出了自动化拆分与少量交互式的人工标引的目标。

图书结构化反解的思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排版的特征来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排版文件中关于篇、章、节、正文等字体字号是有差别的,通过这个差异性来进行图书结构化的特征分析与提取。

在图中,段的首字大写和脚注等信息,这在做结构化处理过程中希望能通过程序自动处理和判断。

第二,通过文字特征进行反解,比如序号、特殊标记等

除了字体字号的差异以外,对于篇、章、节等内容来说,还有一些规律是可以去分析的,比如序号和特殊标记等。配合字体字号的差异方法,我们对于大部分的图书内容就可以提取出来了。下图就是图书比较典型的序号标记。

在上图中的章节序号标记比如:5.1,5.1-1,5.1-2等标识,其中5.1下有一个横线将节标题与内容分开,这通过智能判断是很难区分的,需要提供交互式的操作进行人工调整。

反解结果如下:

第三,通过正则表达式的方式进行细粒度的拆分

通过排版的特征和文字特征进行反解,对于论著、教材教辅类的图书内容拆分就能基本满足应用的需求,但对于辞书类图书来讲,细粒度还有些不够,需要拆分到段内。

在上图中:“阿波提(Aporti,1791—1858)”“阿伯茨霍尔姆学校(Abbotsholme School)”“阿部重孝(1890—1939)”等内容不一样,但在整本书中中文名、括号、逗号这些特殊标记表达的是不同的意思。对于以上类型的条目,前两种方法组合起来也解决不了段内反解的要求。所以我们就想到了通过正则表达式来进行逻辑分析和提取内容。反解的结果如下:

对于更加复杂的一些段内拆分,正则表达式的设置更加专业,左下图是《英汉大词典》中一个典型的条目:

右上图是通过更复杂的正则表达式反解出来的结果。

图书内容资源结构化方法的研究只是成功的将图书反解,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些话题,比如在数字出版时代,出版社怎么规范排版文件格式、如何建设可重用的结构化内容资源库、加工流程的探索以及与动态出版系统的结合等。

图书内容资源结构化方法的研究,为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战略要求提供了一个高效率、低成本的编辑通道。为图书内容在数字出版时代重新组织进行多渠道发布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方法。

水资源结构 篇4

关键词:邓马营湖区,水资源供给,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要素资源, 两者在时、空上的匹配程度及其利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都是客观存在的, 关键在于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程度, 包括数量的合理规划与结构的合理规划。充分利用水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研究基于水资源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区域自然经济概况

邓马营湖位于武威市境内的腾格里沙漠西南边缘, 东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相邻, 南接古浪县, 西北部与民勤县夹河乡、苏武乡接壤, 距武威市城区60公里, 距民勤县城56公里。总面积约6.133万公顷。其中, 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及平沙地面积约1.753万公顷;平川滩地面积约1.7万公顷;天然灌木草地约2.7万公顷。邓马营湖可开发利用面积11845.432公顷。天然植被主要为苦豆子、白刺、沙米、沙蓬、芦草、碱柴、冰草等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人工植被主要是红柳、枸杞、梭梭、杨树、沙枣等。属于典型的干旱内陆荒漠区。目前, 种植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食葵、瓜类为主。邓马营湖共有登记在册的人口821户2579人。

二、研究区域水资源概况

㈠地下水资源补给与消耗量分析根据水均衡方程式为:

式中, Q补=Q径补+Q降补+Q凝补+Q灌补;Q耗= (Q径排+Q蒸=Q开) 。Q补为地下水补给量;Q耗为地下水消耗量;Q径补为侧项径流补给量;Q降补为降水入渗补给量;Q凝补为凝结水入渗补给量;Q灌补为灌溉水回渗补给量;Q径排为侧向径流排泄量;Q蒸为潜水蒸发排泄量;Q开为开采量;△W为地下水储存变化量。

1.侧项径流补给量 (Q径补) 和侧向径流排泄量 (Q径排) 。根据:

式中, Ki为i计算段得到的渗透系数 (米/天) ;Ii为i计算段的水力坡度 (‰) ;Hi为i计算段的含水层厚度 (米) ;Li为i断面线的长度 (米) ;Qi为i断面线与地下水位线夹角。计算出邓马营湖区地下侧向径流补给量为5056.81×104立方米/年, 侧向径流排泄量为1114.37×104立方米/年。

2.降雨入渗补给量 (Q降补) 。根据降雨入渗补给量的计算公式:

式中, Q有效为有效降雨量 (毫米) ;α为降水入渗系数;F为评价区面积 (公顷) 。

其中降水入渗系, x为单位时间的有效降雨量, 根据实际观测值求得降水入渗系数α为2.76%~61.5%之间, 采用其算术平均值43.9%进行实际计算求出邓马营湖区年内平均有效降雨量为86.5毫米, 降水入渗量为2330.88×104立方米/年。

3.凝结水入渗补给量 (Q凝补) 。根据地中渗透仪在本地区所测的数据观测值, 对不同地下水水位埋深所测得的渗透系数进行分区, 从而求出邓马营湖区凝结水入渗补给量为1239.79×104立方米/年。

4.灌溉水回渗补给量 (Q灌补) 。根据灌溉水回渗补给地下水的计算公式:

式中, Qy为测区灌溉水量, 也就是地下水开采量;β为灌溉水回渗系数。采用平均值0.71作为灌溉水回渗系数, 根据全年开采量为7006×104立方米, 得出灌溉水回渗补给量为4974.26×104立方米/年。

5.潜水蒸发量。根据潜水蒸发度柯夫达公式:

式中, ε为潜水蒸发度;Z0为计算时段内水面蒸发值;D为计算时段内平均地下水埋深。计算出邓马营湖区潜水蒸发量为9345.75×104立方米/年。

6.开采量 (Qk) 。采用直接估算法计算地下水的开采量。本研究区耕地面积7961.539公顷, 农业灌溉用水约为6091万立方米;现有林地640.774公顷, 按4500立方米/公顷灌溉用水计, 林地灌溉用水约288万立方米;按常住人口、季节性务农人员及牲畜存栏数计算, 生活用水约20万立方米。结合本研究区的资料数据, 采用直接估算法求出开采地下水量为6399×104立方米/年。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 得出邓马营湖区的地下水补给量为13601.74×104立方米/年, 地下水消耗量为17466.12×104立方米/年, 则地下水补给量与消耗量之差为-3864.38×104立方米/年, 所以地下水供不应求, 处于负均衡状态。

㈡地下水可开采量预测开采条件下地下水非稳定开采的水均衡方程式为:

由于在一定周期内地下水的天然补给量与天然排泄量近似相等, 所以公式简化为:

通过公式计算, 确定邓马营湖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的上限为4785.57×104立方米/年, 综合考虑到用水安全、水资源利用率等各种因素, 确定邓马营湖区合理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4500×104立方米/年。

三、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㈠土地利用现状

邓马营湖区目前已开发利用土地面积11845.432公顷。其中, 种植户7023.98公顷, 占59.3%;经营户4821.452公顷, 占40.7%。在已开发土地面积中, 耕地7961.545公顷, 占67.21%;林地640.774公顷, 占5.41%;草地808.708公顷, 占6.83%;建设用地336.602公顷, 占2.84%;其它用地2097.803公顷, 占17.71%。

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1.土地掠夺开发严重。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邓马营湖, 主要是为了安置民勤湖区部分贫困移民。但在开发中, 由于利益驱动、管理失控, 一些投资开发者把开发邓马营湖土地作为赚钱的途径, 靠大量抢占土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来赚取暴利。

2.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邓马营湖原来是一块水资源靠自然补给维持平衡的沙漠绿洲, 部分区域天然灌木林覆盖度达到60%~70%。由于过度开发, 使原来比较完好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⑴植被退化严重;⑵地下水位大幅下降;⑶沙漠化加剧。

3.管理缺失。主要表现为:⑴土地开发几乎失去监管;⑵水资源管理缺乏手段;⑶行政管理缺失;⑷户籍管理滞后。

4.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湖区群众基本上以农牧业为主, 劳动强度高, 科技含量低, 基本上还是传统、粗放、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表现为:⑴产出效益低;⑵经营管理粗放。

5.民生保障水平低。湖区的群众虽然收入水平比较高, 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却比较差, 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对湖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很少。湖区的群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四、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方法

㈠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优化

1.生活需水量预测。生活需水量预测包括两部分, 即人口生活需水量预测和牲畜生活需水预测。首先对人口数量进行预测, 根据人口预测为:

式中, PPt为预测当年人口总数, 规划水平年取2010年, 2015年, 2020年;P2003为基准年的人口数, 以2003年为准;PPt为人口自然增长率;n为从起算年至预测终止年的年数。

根据人口预测公式得出人口预测结果 (见表2) 。

邓马营湖区统计资料显示, 各类牲畜存栏量整体上大幅度提高, 其中牛、骆驼大牲畜存栏量以平均增长率8%稳定增长。

小牲畜存栏量也有显著变化, 牲畜存栏量预测结果见 (见表3) 。

用综合分析方法来预测未来需水量, 在现状用水调查数据的基础上, 结合历年用水变化情况, 考虑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的程度等因素, 确定邓马营湖区的需水定额。用水定额计算为:

式中, K为某一年的拟订生活需水定额:立方米/人·天;为某一年生活用水总量:立方米 (包括牲畜的用水量) ;P为某一年的人口总数。

2.生态需水量预测。邓马营湖区的生态需水量包括人工植被生态需水量和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两部分。⑴人工植被生态需水量。邓马营湖区人工植主要有柠条、梭梭、红柳、枸杞、沙枣、杨树等。参考《河西走廊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求出农防林单位面积蒸腾需水量值E为1788立方米/公顷, 草地单位面积蒸腾需水量为675立方米/公顷。从而求出邓马营湖区人工植被需水量为76.88×104立方米。⑵荒漠植被生态用水。邓马营湖区荒漠植被总共有1.08×104公顷, 主要是白刺、沙蓬、沙米、苦豆子、碱柴、芦草、冰草等为主的灌木、半灌木和草本植物, 计算出荒漠生态需水量为505.44×104立方米。

综合人工植被生态需水量和荒漠植被生态需水量两部分。计算出邓马营湖区生态环境总需水量为582.32×104立方米。

㈡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优化

1.减低山区的负荷。政府拿出一定的扶贫资金在铁路和公路沿线建设小城镇的搬迁人口居民住宅, 这样可以遏制水资深减少的态势。

2.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采取坡沟兼治, 因地制宜, 因害设防, 综合各项治理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水土流失土壤的问题。

3.建设北部防沙固沙林带。切实核实近些年沙漠边缘群众深入沙漠腹地垦荒的土地数量, 采取有力措施, 逐年进行退耕, 按照规划还林还草, 并充分利用其新打机井进行灌溉, 保证其成活率达到85%以上。种草、植树品种要求抗早、耐碱的沙生植物。

五、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措施

邓马营湖处在腾格里沙漠东端, 阻止着沙漠南侵西延。如果邓马营湖被侵, 将直接加剧两大沙漠合拢。鉴于邓马营湖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和其特殊的位置, 应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实施治理。

㈠将土地分类处置, 大幅度压减配水面积邓马营湖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关键是将超载开垦的土地清理退出。拟对种植农户和经营户区别对待, 即实施过渡期和规范期区别对待的政策。

㈡对农户进行土地确权登记和户籍清理登记对农户的土地, 明确四个界限, 办理承包经营权证, 明确承包年限, 做到地定权、人定心。同时, 对邓马营湖农户的户籍进行清理登记, 定居农民办理户口迁入手续, 并在原籍退出土地和水权。对不打算在邓马营湖定居的农户不分配土地, 限期迁出。

㈢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开展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工作, 同时修建配套的灌溉与排水设施, 以及修建田间生产道路, 从而加强对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改良土壤, 以提高地力。建设田间节水工程, 完成田间渠道衬砌, 全部消灭土渠, 积极推广滴灌、管灌等高新节水工程。

㈣加强水资源管理, 严格水权控制根据邓马营湖区水资源现状和保留的土地面积, 按过渡期和规范期两个阶段来分别核算水权并对其进行控制。一是控制总量, 明晰水权;二是明确控水手段。实行过渡期和规范期两种办法进行控制。

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提高科技应用水平未通电之前, 将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工作重点抓好, 大力压缩高耗水、低效益作物的种植面积, 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在湖区内积极推广普及膜下滴灌、地膜覆盖、小畦灌溉、施用抗旱剂节水技术, 推行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和耕作制度, 建立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格局。通电之后, 加大设施农业推广力度, 实现“人均纯收入过万元”的发展目标。

㈥加强基础建设, 努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整合扶贫、交通、农业项目及教育、卫生、水利、能源等专项资金, 全力改善邓马营湖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小康住宅建设。全面落实强农惠民政策, 提高邓马营湖区社会保障水平。

㈦理顺管理体制, 加强统一管理邓马营湖原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和管理区域, 但在开发过程中, 两个县区为了各自的区域利益互相攀比, 不仅出现了互相博弈、相互争夺土地、抢占水源的不良现象, 而且导致了邓马营湖区的开发不断升温,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人力资源的结构与分析 篇5

人力资源结构分析是人力资源规划进行的第一步。所谓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也就是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审核,只有对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和有效的运用,人力资源的各项计划才有意义。人力资源结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人力资源数量分析

人力资源规划对人力资源数量的分析,其重点在于探求现有的人力资源数量是否与企业机构的业务量相匹配,也就是检查现有的人力资源配量是否符合一个机构在一定业务量内的标准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的方法运用上,通常有以下几种:

1、动作时间研究。

动作时间研究指对一项操作动作需要多少时间,这个时间包括正常作业、疲劳、延误、工作环境配合、努力等因素。定出一个标准时间,再根据业务量多少,核算出人力的标准。

2、业务审查。业务审查是测定工作量与计算人力标准的方法,该方法又包括两种:

A.最佳判断法:该方法是通过运用各部门主管及人事、策划部门人员的经验,分析出各工作性质所需的工作时间,在判断出人力标准量。

B.经验法:该方法是根据完成某项生产、计划或任务所消耗的人事纪录,来研究分析每一部门的工作负荷,再利用统计学上的平均数、标准差等确定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人力标准。

3、工作抽样。工作抽样又称工作抽查,是一种统计推论的方法。它是根据统计学的原理,以随机抽样的方法来测定一个部门在一定时间内,实际从事某项工作所占规定时间的百分率,以此百分率来测定人力通用的效率。该方法运用于无法以动作时间衡量的工作。

4、相关与回归分析法。相关与回归分析法是利用统计学的相关与回归原理来测量计算的,用于分析各单位的工作负荷与人力数量间的关系。

有了人力标准的资料,就可以分析计算现有的人数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应该加以调整,以消除忙闲不均的现象。

 人员类别的分析

通过对企业人员类别分析,可现实一个机构业务的重心所在。它包括以下两种方面的分析:

1、工作功能分析。一个机构内人员的工作能力功能很多,归纳起来有四种:业务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这四类人员的数量和配置代表了企业内部劳力市场的结构。有了这项人力结构分析的资料,就可研究各项功能影响该结构的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处在何种产品或市场中,企业运用何种技能与工作方法,劳力市场的供应状况如何等。

2、工作性质分析。按工作性质来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又可分为两类:直接人员和间接人员。这两类人员的配置,也随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些组织中的间接人员往往不合理的膨胀,该类人数的增加与组织业务量增长并无联系,这种现象被称为“帕金森定律”。

3、工作人员的素质 人员素质分析就是分析现有工作人员的受教育的程度及所受的培训状况。一般而言,受教育与培训程度的高低可显示工作知识和工作能力的高低,任何企业都希望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期望人员能对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但事实上,人员受教育程度与培训程度的高低,应以满足工作需要为前提。因而,为了达到适才适用的目的,人员素质必须和企业的工作现状相匹配。管理层在提高人员素质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人员创造工作,以工作发展人员,通过人与工作的发展,促进企业的壮大。

人员素质分析中受教育与培训只是代表人员能力的一部分,一个企业及组织中,不难发现一部分人员的能力不足,而另外一部分人员则能力有余,未能充分利用,即能力及素质与工作的需求不匹配。其解决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变更职务的工作内容: 减少某一职务、职位的工作内容及责任,而转由别的职务人员来承接。

(2)改变及强化现职人员: 运用培训或协助方式,来强化现职人员的工作能力。(3)更动现职人员的职位: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仍无法达到期望时,表示现职人员不能胜任此职位,因此应予以调动。

以上三种解决方法究竟以选用何种为宜,事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加强培训能否是当事人有所进步: 如果加强培训可使能力不足的员工有所进步时,则没有必要采取更动人员的措施。(2)担任该职位可能的时间长度: 如果某员工任该职位已届退休或轮调期满或组织结构更迭,则可采用临时性的调整。

(3)是否情况紧急,非立即改善不可: 如果该职务比较重要。足以影响组织目标的实施,则必须采取组织措施;否则应尽量不用组织措施解决。

(4)是否影响组织士气: 将某员工调职,是否会影响其他员工的情绪,是员工失去安全感,而有损组织的稳定。

(5)有无适当的接替人选: 如果短期内无法从内部或外部找到理想的接替人员,则应采取缓进的措施,以免损失更大。

(6)此职位与其它职位的相关性程度: 如果此职位与上、下、平行多个其他职位的相关往来频度很高,则不应采取太突然的措施,以避免影响其他职位的效率和工作进展。

4、年龄结构分析 分析员工的年龄结构,在总的方面可按年龄段进行,统计全公司人员的年龄分配情况,进而求出全公司的平均年龄。了解年龄结构,旨在了解下列情况。(1)组织人员是否年轻化还是日趋老化。(2)组织人员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组织人员工作的体能负荷。

(4)工作职位或职务的性质与年龄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

(5)以上四项反应情况,均将影响组织内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企业的员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呈三角形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50岁以上的高龄员工;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5~50岁的中龄员工;而底部位人数最多,代表20~35岁的低龄员工。

5、职位结构分析

根据管理幅度原理,主管职位与非主管职位应有适当的比例。分析人力结构中主管职位与非主管职位,可以显示组织中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门与层次的多少。如果一个组织中,主管职位太多,可能表示下列不当的结果:

(1)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控制幅度太狭窄,而且部门与层次太多。(2)显示工作程序繁杂,增加沟通协调的次数,浪费很多的时间,并容易导致误会和曲解。

水资源结构 篇6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结合经济机构

林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体系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而且是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建设的一项公益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关键期,必须要走出一条生态和谐发展的文明之路,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等的相互协调,从而确保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因此,强化林业资源保护,对于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建设美好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健全完善林业资源经营管理机制

为切实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应不断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森林分类标准,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企业在森林分类中各行其是,或者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将生态价值大幅度地降低。从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的角度来考虑,不论是由国家直接管理,还是完全由企业进行代行管理,都要重新建立起相应的组织管理及其监督机构,从而健全完善新型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系。要十分注重森林资源档案的管理,依据森林类型的差别,分门别类地建立起重点生态公益林、兼容生态公益林及商品林等类别的档案,并分别确定各不相同的经营方案,从而便于强化林业资源管理。从森林经营的角度来看,要分别根据不同的森林类别,采取有所差异的经营管理机制。一是商品林的经营管理。由于以前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往往都只是侧重于数量上的管理,却忽视了森林资源自身所具备的资产属性。尽管国家投入巨额资金来建设与发展林业企业,但是,企业只是简单地开展森林砍伐,在变为货币之后再上缴,企业的经营行为几乎等同于变卖国家财产。有鉴于此,商品林经营应当将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目标,其经营活动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运行,在经营管理上要也全面实施企业化经营管理。唯有对投入和产出价值进行认真比较,才能真正体现出企业所具有的经营价值,从而让企业经济步入到一种良性循环的轨道。二是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经营这部分林业资源的根本目的在于发挥最佳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其价值之大小无法直接用货币进行衡量,而是根据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来进行考虑。所以在经营管理上一定要以国家作为主体,在投入及产出上也一定要由国家负全责,将其与其他森林类型进行严格区分,并进行单独核算与管理。

2.大力调整林业经济结构

开展林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工作,是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第一产业发展中,要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全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它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名特优经济林等的建设力度;在第二产业发展中,要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的力度,从而实现从低层次原料加工转向高层次深化加工的转变;在第三产业发展中,要积极发展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等。要大力调整生产力布局,快速淘汰落后产业,继续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扶持新兴产业发展,致力于加快产业重组,以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林业事业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与此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林业产品的内资结构,争取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品及优势产品,并拓宽木材林产品的经济结构调整新途径,并加快延伸产业链,进而提高附加值,解决林业产品中的结构不合理与产品缺少竞争力等问题。

3.加强护林员队伍管理

护林员所具有的主要职责如下:一是要积极配合本地林业站,负责落实好管护区域内的管护任务、管护措施及各种保护标志;二是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管护区内的森林防火、防治病虫害、防止乱砍滥伐等林区“三防”工作;三是要全面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与植物资源,坚决制止各种乱捕乱猎等行为;四是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防止造成毁林开垦和破坏林地等后果的采沙、采土、采石等各种错误行为;五是要积极配合相关部分,落实查处人、畜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种行为。

从护林员所肩负的职责可以看出,加大护林员队伍的管理力度,是检验工程任务是否能有效落到实处的关键环节。根据护林员工作地点较为分散,时间自由度十分大,而整体素质又偏低等鲜明特点,林业站在开展护林员的公开选聘、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各个环节中,务必要加强管理,具体来说,应当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坚持护林员公开聘用制度。要全面规范聘用护林员的相关程序。在本人提出申请后,一定要经过村民委员会小组的同意,并由当地乡镇林业站进行选拔,再通过乡、镇政府的严格审核,随后再由上级林业主管部门进行公示,在公示期满之后再予以批准聘用。其次是坚持护林员定期开展学习培训等制度。乡镇林业站要定期组织护林员开展林业法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让护林员们都能明确了解管护对象与管护内容,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最后是坚持护林员管护目标责任制。林业站应当和护林员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等,并要求护林员定期报告工作情况,以便于上级管理和群众监督。

综上所述,林业资源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减少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一项造福后代、福延子孙的伟大工程,有待于更多有识之士的积极参与,从而共同推进我国的林业资源建设。 [科]

【参考文献】

[1]徐薇玉,徐良才.林业养护与林业复合经济探索[J].上海农业科技,2007,(6).

水资源结构 篇7

资源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口、环境与资源约束的互动关系, 这是对“资源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认真反思, 反思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资源悲观主义。他们主要立足于对资源的狭义理解, 认为资源即指自然资源, 并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考察指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过度依赖资源的区域经济发展导致了“资源依赖路径效应”或“资源诅咒效应”, 陷入“资源陷阱”, 造成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富饶的贫穷”。二是资源乐观主义。他们认为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扩展的, 并沿此思路提出了新资源、大资源和泛资源概念, 即把资源概念引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 提出了经济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政治资源、制度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等一系列子资源概念, 试图解释资源与经济增长 (或发展) 的关系以及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这些研究无疑看到了资源概念的拓展, 但与资源悲观主义相同的是对资源的本质未能清晰界定, 用经济资源来统摄其他资源的倾向仍然十分强烈, 甚至将资源与资源配置相混淆。因此, 在理论研究中难以找到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资源;在实践工作中, 难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辨别出优势资源, 从而根据优势资源识别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帮助区域发展做好整体规划。鉴于此, 笔者重点在厘定资源本质的基础上, 建立新资源研究框架, 以期能够在宏观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资源观, 中观上帮助区域找寻带动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 微观上帮助企业识别其竞争取胜的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

二、资源的含义及其本质厘定

(一) 资源含义的简单评述

1. 国外学者对资源的界定。国外学者对资源具有代表性的理解有以下几种:

(1) 对资源过分抽象的理解。E.W.齐默尔曼认为, “资源”不仅指一件东西或一种物质, 而且还指这件东西或这种物质具有的功能或者参与其中而产生的作用, 也就是实现特定的目的资源是人类评价的表现或反映。换句话讲, “资源”一词是一个抽象反映人类评价和功能与作用相联系的概念。该种对资源的理解过分抽象, 并且夸大了资源的内涵, 难以把握资源的本源。

(2) 资源即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署在1972年给资源下的定义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该定义将资源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 忽略了人类的作用, 因而遭到B·R·夏马 (1984) 的不满。美国著名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 (AlanRandall)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人的因素, 将资源定义为“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状态的未加工过的资源可被输入生产过程, 变成有价值的物质, 或者也可以直接进入消费过程给人们以舒适而产生价值”。该定义说明资源并非仅仅是脱离人类的自然客观存在, 资源需要人类发现, 并加以利用, 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在被人类发现、利用过程中的增值部分。

(3) 资源即经济资源。彼得·蒙德尔 (PeterMaunder) 等在《经济学解说》中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 即将资源等同于生产要素, 他认为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这一定义较好地反映了“资源”一词的经济学内涵, 但不能包含经济资源以外的其他资源, 显然是不完整的。

(4) 超越自然资源的理解。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在他的落后国家经济增长理论中以列举的方式指出, 除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 一个国家的资源存量还应包括习惯、传统、技艺等。莱宾斯坦没有给出资源的确切定义, 但其思路是能使得经济增长的因素即为资源, 显然超越了自然资源的范畴。夏马也试图超越自然资源的限制, 探究不同资源因素间的动态作用。他认为“对所谓的自然资源重视而对人的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忽略, 阻碍了人们对真正自然资源性质的清晰理解和对资源范畴的全面了解。同样的道理, 有一种把资源看作自然界有形现象的独一无二财富的倾向, 从而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 认为资源是一些静止的、固定的东西。然而事实上资源和文明本身一样, 具有动态性”。该定义显然扩展了资源的种类, 认识到资源与财富的关系, 并将人类的活动纳入资源范畴, 但既然自然资源不是“独一无二财富的倾向”, 其罗列的人类资源和文化资源就比较笼统, 难以涵盖资源的全部,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资源应是一个开放的范畴。

2. 国内学者对资源的界定。国内学者对资源的理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观点:

(1) 资源即自然资源。1981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词典, 将资源定义为“物资、动力的天然来源”。该定义将资源视为天然的, 忽略了人类劳动, 自然认识不到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利用自然资源创造财富过程中的派生资源。

(2) 资源即经济资源。陆家骝、林晓洁 (2000) 通过生产可能性曲线这一经济分析工具将组织制度、知识技能和金触体系等现代经济增长因素纳入资源的范畴, 进一步扩展了资源的含义, 他们认为资源即“一切参与决定一个经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和形状的经济因素均为这个经济在相应的时点 (期) 上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并将资源分为六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实物资本资源、组织制度资源、知识资源和金融资源。这类定义显然超越了自然资源的狭义定义, 但仅仅从经济财富的角度提出, 忽略了精神财富的创造。

(二) 资源本质的厘定及资源框架的重建

从以上学者们对资源的定义看, 笔者认为无论以列举方式提出的资源概念, 还是资源的抽象定义, 其本质属性无不围绕资源的物质或经济效用展开, 而最能反映资源效用的便是“财富的源泉”。因此, 可以说资源最为本质的含义即“资源是人类创造财富的源泉”。

对资源本质的理解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是资源是有用的, 能够创造财富。二是资源本身不是财富, 而是财富的源泉。比如金矿、银矿在不被人类发现和开采前不能成为财富, 只有经过人类开采、加工成有用的物品才真正成为财富。三是这里的财富包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以往的资源概念忽略了精神财富的来源问题, 仅仅考察资源对物质财富增长的贡献是不完整的。四是资源能使财富增加, 而非分配财富, 比如泛资源中的关系资源、制度资源, 二者更加强调现有资源在不同微观主体间的分配, 也正是资源配置不同使得微观主体的经济增长不同, 从而导致社会财富增加的最终结果不同, 但其实质是资源配置而非资源本身, 可见资源和资源配置在财富增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不同, 因此应该对资源与资源配置区别对待。五是资源是开放的系统, 随着技术进步、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 资源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部分资源可能会由于耗竭或被替代而退出历史舞台。因此, 笔者将资源界定为“人类凭借自然物质或空间环境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使用的自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人类与自然要素作用中能够直接创造财富的派生要素总和”。其中自然物质或空间环境即自然资源, 劳动要素即人力资源, 派生要素则包括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军事资源、政治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相互作用中形成资源系统, 如图1所示。

(三) 对资源框架结构的解释

1. 资源是有层次的。

主要表现:一是人们对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是有顺序的。二是在财富创造过程中资源的地位不同, 人类资源和自然资源是最基础的资源, 其他资源是派生资源, 因此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尽可能节约和保护不可再生基础资源, 尽可能开发和利用替代资源。三是资源是在一定的组织基础上被用来创造财富的, 因此资源在空间上也是分层次的。具体来说, 微观经济组织认识和开发资源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其核心资源和战略资源, 以求在竞争中获胜;区域中观组织认识和开发资源的主要目的是探寻优势资源, 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发展其主导产业, 带动其区域经济发展并很好地建设其精神文明, 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国家认识和开发资源的主要目的除在全国范围内协调和解决资源分布不均衡带来的各种问题外, 还应注重政治资源、军事资源的开发, 以求维护国家的安定, 并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

2. 资源是开放的。

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 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将会继续拓展, 因此资源框架结构中引入了未知资源。

3. 资源系统不是单边运行的, 而是处于循环运行中的。

派生资源虽然由基础资源派生而来, 但随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 派生资源会反作用于基础资源, 从而提高了人类资源的质量, 扩展了自然资源的内容。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资源本质的思考, 重新表述了资源的定义, 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重新审视资源的本质——“资源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以谁来创造财富、如何创造财富、创造什么样的财富为逻辑, 得出资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源泉, 因此人类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基础资源, 在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派生出资本资源、科学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知识资源、金融资源等, 而派生资源又反作用于基础资源, 这样基础资源和派生资源在作用和反作用中拓展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也形成了以微观经济组织、中观区域组织和国家宏观组织为组织基础的资源循环系统。

摘要:文章从对人口、环境与资源约束的反思中, 审视国内外学者对资源的界定, 揭示资源的本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并将精神财富纳入资源的研究范畴, 指出资源与资源配置在财富创造中的区别, 最后从微观经济组织、中观区域组织和国家宏观组织三个层面构建了资源框架结构, 从时间演变和空间组织两方面解释了资源的层次性。

关键词:资源,财富源泉,框架结构

参考文献

[1].David S.Landes.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J].Norton Paperback, 1999 (31) .

[2].韦正球, 覃明兴.从小资源到大资源:一种新的资源观[J].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3].Zimmermann, E.W..World Resources and Industries[M].New York:Harper&Brothers, Revised ed., 1995.

[4]. (美) 阿兰·兰德尔著;施以正译.资源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 1989.

[5].Leibenstein, H.Allocative Efficiency vs.X-efficiency[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6 (6) .

[6].B.R.夏马.资源概念与资源评价[J].地理科学进展, 1988 (1) .

水资源结构 篇8

1 世界页岩气资源

1.1 世界页岩气资源

世界范围内总的页岩气资源量巨大, 是致密砂岩气资源量和煤层气的综合, 占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 3种天然气总资源量的50%。

1.2 美国所拥有的页岩气资源

美国页岩气资源占美国总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2%。事实上, 由于新的含气区还在不断被发现, 现在所显示的页岩气资源数据还在不断扩大。

1.3 加拿大所拥有的页岩气资源

加拿大页岩气资源主要分布于西部趁机盆地地区, 在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东北部也分布的大量的页岩气资源。

2 我国页岩气资源

现在, 还处在勘探、研究探索阶段的页岩气, 是在20世纪60至90年代, 开采常规油气勘探时被发现的, 学者才开始了对页岩油气的研究。在能源逐渐告急的今天, 加强对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勘探和研究是对资源要求的迫切需要。首先, 要对国外对页岩气勘探的资料进行查阅和收集, 积累资料;然后, 在资料详备的前提下, 对资料进行详细的剖析, 再进行总结;最后, 通过结合我国老井的一些相关资料, 来对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进行结合分析。

3 我国页岩气富集的类型

以沉积环境条件, 能够将页岩分为:海相、陆相。

海相的黑色页岩以较快的累计速度形成于具有丰富有机质供给和封闭地质条件的陆棚环境和台地。中国古生代时期是以华北、扬子和塔里木等地区为中心形成了范围广、厚度大的混合型、腐泥型的黑色页岩层系。扬子地区由于在震旦纪至中三叠世期间发生了多次的大型海相沉积, 所以形成了上二叠统、下二叠统、下志留统、下寒武统等8套黑色页岩。

陆相暗色泥页岩形成于湖泊沉积的环境, 虽然由于陆相环境所具的分隔性较强, 使得平面分布受到了很大的限度, 但是泥页岩具有厚度大、含碳量高等优点, 所以泥页岩也是我国发现页岩气的重要领域。吐哈盆地中所含的湖相泥页岩, 具有砂岩与页岩频率交替变化较快的特点。中国页岩气资源的特点在海、陆相两种典型的类型中具有以下的具体特点:直接性、间接性以及海陆过度相页岩。

在全球性结束了古生代之后, 发生了大范围的区域板块运用, 使得处于亚洲的大陆在相互碰撞中受到了巨大的挤压, 不但使海水区域性退出, 还是得海相页岩地层受到了很大的改造、变形、挤压和隆升, 造成扬子地区出现了较大面积的暴露。但对于较为稳定的华北和塔里木地区来说, 在构造条件较好的条件下, 还有多套厚度较大的海相页岩地层深埋底层。在通过埋藏深度、产烃能力和机质条件不同的条件下, 会成为不同层位油气聚集的烃源岩或成为页岩气的物质基础两种情况。

4 中国页岩气资源所具有的特点

从富集模式谈中国页岩气。根据页岩发育所应具有的地质基础、页岩气富集所应具备的开发条件、区域构造应具备的特点, 能够将中国页岩气依据区域划分为:北方、南方、青藏和西北四个区域, 同时这些区域还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各个区域所蕴含的页岩气在地质所处的条件和特点中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这一特点, 又能够将页岩气富集的模式分为, 北方型、南方型和西北型。

4.1 北方型页岩气

作为页岩气潜在勘探的目标, 由于盆地在不断变化中相互间不规则的相互叠加, 使得页岩资源不断向南东方向迁移。鄂尔多斯盆地周围的中部地区, 是以古生界所形成的黑色页岩分布较为广泛。分布于渤海湾、苏北盆地、南华北等周围的页岩气多为暗色的泥页岩。北方型页岩资源的形成过程为从海相、海陆过渡、陆相。具有由老到新、由黑海相页岩到黑褐色陆相转变过程的特点。

4.2 南方型页岩气

是以扬子地台地区为中心分布的页岩气资源, 主要包括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以及周围地区, 以黑色页岩为主。黑色页岩具有地层厚度大、分布面的面积广、埋深变化较大和构造变动较强等的特点, 这些特点与美国东部所含有的页岩气资源相类似。

4.3 西北型页岩气

以塔里木为中心, 蕴藏了大面积的海相页岩。在盆地约束的条件下, 使得页岩气的有机含碳量高于平均值, 成熟度也较大。西北地区所蕴含的页岩气主要层位是古生界和中生界, 所以西北地区所含的页岩气具有有机质风度高、沉积类型齐全、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低等的特点。

5 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战略

对页岩气资源的开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支持, 国家发改委线正在制定有助页岩气开发、勘探的相关政策。2009年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访我国时, 所签署的《中美关于在页岩气领域开展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在将页岩气合作提升到国家层面上的同时, 也表明了我国对页岩气资源开发的重视。

5.1 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战略的指导思想

在刚刚起步的页岩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中, 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一方面, 在围绕能源发展战略和国民进行中长期规划中, 来进行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和勘探;另一方面, 根据我国页岩气分布和资源的特点, 来对页岩气进行勘探和开发。

5.2 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战略的战略目标

(1) 在明确我国页岩气分布状态的情况下, 整理出最基本的我国页岩气地质资料和相关图件, 然后从这些资料中选出50~80个页岩气的目标。

(2) 确定出20~30个能够进行页岩气勘探的开发区, 然后设置几个页岩气开发的实验区, 将页岩气变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主要的能源供给。

(3) 更具我国具体的情况来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地质条件和开发要求的资源评价体系。

(4) 建立适合我国页岩开发战略的具体实施方案, 来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进行规范。

页岩气作为新型、高效、清洁天然气的一种,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急需天然气的后备资源来满足我国发展对资源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玉喜, 聂海宽, 龙鹏宇, 等.我国富含有机质泥页岩发育特点与页岩气战略选区[J].天然气工业, 2009

[2]李剑, 姜正龙, 罗霞等.准噶尔盆地煤系烃源岩及煤成气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水资源结构 篇9

1 北京市水资源状况分析

北京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85mm,降水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85%。北京市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入境水组成,由于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量不稳定。近半个世纪以来北京市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每十年平均降水量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781.9mm减少到90年代的574.2mm[7]。1999—2007年间北京持续干旱,年均降水量仅400mm左右,比常年值少1/3。降水量减少不仅削减了地表径流,减小了地表水资源量,也造成地下水补给不足和可开采量下降。2008年全市平均降水量638mm,超过多年平均值的9%,是从1999年起连续9年干旱以来的第一个平水偏丰年,地下水资源量有所增加,达到了21.42亿m3,但仍低于多年平均值。北京西郊历史上泉、湖、沼星罗棋布,河流众多,目前泉水已基本枯竭。由于多年来对地下水的超采和近年的连续干旱、地下水补给不足,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储量严重萎缩(图1)。2008年末北京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22.92m,与1980年末相比下降了15.68m,储量减少了80.3亿m3;与1960年相比地下水位下降了19.73m,储量减少了101.0亿m3[8]。

北京市大多数河流的上游位于市域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近年来上游地区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力度加大,造成北京市入境水量大幅度减少,部分河流出现常年或季节性断流现象。受上述诸因素影响,北京市水资源总量近十几年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水资源可开发利用潜力越来越小。按2008年常住人口(1695万人)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计算,北京人均水资源仅223m3,属于资源性极度缺水地区。1999年以来的持续干旱年份,北京市年人均水资源量均在172m3以下,水资源短缺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保证市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除了大量动用水库蓄水和超采地下水外,国家先后从山西、河北等地数次调水入京。目前,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已开始向北京送水,待南水北调工程完全建成后,北京市严峻的缺水形势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只能增加人均水资源量70m3左右,仍难以改变人均水资源量低于300m3的极度缺水状况。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2020年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4%以内。但从目前区域外劳动力持续大批涌入和户籍迁入人口大量增加的趋势分析,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有可能达到或超过2000万人。水资源需求量增长,特别是城市生活用水量不断上升,与严重不足的水资源条件将形成更加尖锐的矛盾。

2 北京市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壮大,促进了首都的经济繁荣。1978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8.4亿元,人均GDP约797美元;199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8亿元,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0—2007年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1%;遭遇金融危机的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也达到了9%,当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分别为10488亿元和9075美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9],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和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

北京市快速的经济发展与近二、三十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密切联系。改革开放之初,北京市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1978年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1.1%。其中,工业产值占64.5%;第三产业薄弱,产值比重为23.7%;第一产业产值占5.2%。产业结构层次低,是典型的“二、三、一”型产业结构格局。首都功能也主要体现在工业生产的优势上,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之一。20世纪8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1990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为8.8%、52.4%和38.8%。虽然第三产业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但第二产业产值仍超过总产值的1/2,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仍高达43.8%。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4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人均GDP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5.9%、45.2%和48.9%,工业产值比重也下降到36.5%,出现了“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格局的雏形。近十余年来,北京市第三产业呈现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格局,“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逐渐发展起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功能,利用其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休闲业、创意文化产业等新兴第三产业,既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2008年北京市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分别为1.1%、25.7%和73.2%,已形成稳固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格局(图2),工业产值比重下降到21%,第三产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

在三次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产业内部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调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北京市积极开展制造业内部调整,淘汰和改造能耗物耗高、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的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产业;同时,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技术装备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高新技术制造业、现代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北京市第三产业也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目前现代服务业产值已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0%以上,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第三产业产值的46%左右[9];同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房地产业、交通运输、教育、文体和娱乐业等发展迅速,并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

3 北京市城市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变化

北京市城市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城市环境用水,多年平均用水总量为41.6亿m3。从近30年北京水资源状况和用水量来看,大部分年份用水量超过本地水资源量,加上入境水量明显减少,多数年份水资源供不应求。1999—2007年持续干旱期间,多数年份水资源总量不足用水量的2/3,部分年份甚至低于用水量的1/2。大旱的1999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仅14.22 m3;同年用水总量高达41.71亿m3,缺水非常严重。2008年是北京市连续9年干旱以来的首个平水偏丰年,水资源总量增加到34.21亿m3,但仍低于常年水资源量,同年全市用水总量为35.1亿m3。长期以来,农业一直是北京市第一用水大户,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量后来居上。2005—2008年间城市生活用水量超过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成为北京市城市用水的主体(图3),未来生活用水量肯定继续增加。2008年北京市用水总量中生活用水为14.7亿m3,占总用水量的42%;环境用水3.2亿m3,占9%;工业用水5.2亿m3,占15%;农业用水12亿m3,占34%。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用水量和用水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及其在用水总量中的比重明显下降,而生活用水量和生活用水比重则显著增加,环境用水量及其比重近年来也明显增加。1983年北京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水量达27.52亿m3,占当年用水总量的62.99%。1988—1994年北京市农业用水量多在20亿m3以上,1991年前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2以上,1995—2002年农业用水量逐渐从20亿m3左右下降到15.45亿m3,占总用水量的比重也下降到了44.63%。2003年以来,北京市农业用水量保持了持续下降态势,农业用水比重连年低于40%,2005年农业用水量和农业用水比重开始低于生活用水量和生活用水比重。

工业用水主要保障全市第二、三产业生产用水。改革开放以后,北京市工业用水量先经历了一段增长过程,1992年达到最大值15.51亿m3,然后开始下降;1992年、1993年工业用水比重达到最大,分别占总用水量的33.41%和33.79%,此后波动式下降。目前,北京市工业用水占城市用水总量的比重已小于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反映了城市生产节约用水效果显著,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降低了万元产值用水量,提高了生产用水的效率。上述分析表明,北京市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已进入负增长阶段,生产用水量的减少缓和了城市人口增加对水资源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可能提供的城市生活用水量;生产用水的零增长和负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阶段性存在时间上的一致,体现了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生产用水量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对降低生产用水量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与工业用水的变化趋势不同,北京市生活用水量近30年来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1988年北京市生活用水量为6.4亿m3,占当年用水总量的15.08%。此后,虽然个别年份比上年减少,但城市生活用水量一直呈现增长势头。1998年以来历年生活用水量都在12亿m3以上,生活用水比重超过了30%;2005年生活用水量达到了13.38亿m3,占用水总量38.8%,开始成为北京市第一用水大户;2008年生活用水比重进一步上升到41.9%。城市生活用水量增加的原因,一是人均生活用水需求量随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加大,二是城镇人口数量大规模增长。进入21世纪以来,生活用水量呈加速增长态势,生活用水量和生活用水比重持续增长将是未来北京市用水变化的重要特征。

从北京市用水总量看,受生活用水量增加和工业、农业用水量减少的综合作用,北京市年用水总量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波动式增长,1992年城市用水总量达到最大值46.43亿m3;在经历了1992—1995年用水高峰阶段后开始波动式下降,2002年减少到34.62亿m3,此后基本维持在35亿m3上下的水平上。2001年是北京市经济发展和用水量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当年人均GDP首次超过3000美元,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7%,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分别下降到了2.2%和30.8%,第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2.4%,形成了稳固的“三、二、一”型产业结构格局。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上,2001年北京万元GDP用水量为104.9m3,此后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下降,2008年减少到36.62m3,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了生产用水的负增长。另一方面,2001—2008年间北京市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基本在87m3上下波动,在全国城市中保持了较高水平,体现了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较高层次;但由于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用水量仍持续增长,2008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4.7亿m3。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北京市,尽管由于人口规模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了生活用水量持续增长,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因素使生产用水效率提高、单位GDP用水量大幅度下降和生产用水量减少,近年来全年用水总量在较低水平上保持了相对稳定,实现了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和高速经济发展下的城市用水总量零增长(表1)。

注:据北京市统计局《北京统计年鉴2008》、2008年北京市及各区县能耗水耗情况公报、2008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等资料整理。

4 结语

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和重要依托,快速城市化是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随着城镇人口大量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众多城市的生活用水量及其占城市用水总量的比重将有较大幅度上升,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将是城市供水的最主要任务。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距离全面小康社会标准还有一定差距,城市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还任重道远。一方面,城镇人口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将带来城市生活用水量增加;另一方面,城市生产对水的需求仍较大,这是对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用水保障的严峻挑战。北京市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用水总量的变化过程表明,调整产业结构可有效促进城市生产用水负增长和城市用水总量零增长或负增长,对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在水资源总量不足或业已出现水资源短缺的城市或地区,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生产用水量,特别是减少工业生产用水量,是保障不断增长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有效途径。

为实现城市生产用水的负增长和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文化教育、信息服务、房地产业和旅游休闲业等单位产值用水量较低的现代服务业,应成为缺水地区和城市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积极探寻适合当地实际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逐步淘汰和改造耗能耗水量大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倡导高效节水工艺,提高生产用水重复利用率,努力降低单位产值用水量。严重缺水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遵循“以供定需”的原则,以水定生产,以水定发展。同时,积极开发利用非传统水资源,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等措施,对于实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在城市规划信息化建设武汉论坛上的讲话[EB/OL].http://test.chinacity.org.cn/static/90/20070618/34046.html.

[2]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Population Division.World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07 Revision[M].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8.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4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贾绍凤.工业用水零增长的条件分析——发达国家的经验[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51-59.

[5]白永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水资源保障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王岩,王红瑞.北京市的水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7]吴佩林,张伟.北京市水危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3)∶436-439.

[8]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2008[R].北京:2009.

[9]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bjstats.gov.cn/xwgb/tjgb/ndgb/200902/t20090209-136443.htm.

[10]邵益生,石楠.中国城市发展问题观察[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广播媒体资源整合及结构重置 篇10

广播当前面临的问题

在市场方面, 广播广告收入一直处于缓慢盘整阶段。原因很多, 一是受众的误解;二是技术使用不系统、不全面, 导致播出或发射效果不佳;三是优质产品数量少,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四是低端产品过多, 听众不满意。

人力资源方面, 后备人才的教育和储备成本居高不下, 一线急需的编播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不能适应现实岗位的基本需求。当然, 还有其他原因, 如胡正荣所说的:“接下来, 体制不顺, 机制不活。再就是各自为政, 力量分散。……就在广播内部, 几个频道还打架呢, 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你要抢市场, 所有的媒体都在抢广告市场、客户市场, 因为你的经营模式太单调。再往下的问题, 方向不明, 后劲不足。媒介到底是什么?你对媒介的本质都认不清的话, 你的后劲肯定不足, 很多的媒介规模是做起来了, 做得很大, 有的媒介十几个频道, 报社十几个子报, 你来看看你发展的后劲来自什么地方?” (胡正荣《广播电视集团管理与创新》)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 就是产品的质量。技术先进, 资源浪费, 产品合格率低下, 重复利用率更低, 这就是广播的现状, 典型的抱着金碗讨饭吃。

广播的功能化重组

整合、重组虽不是革命性的变化, 但却是求新求变的重要基础。广播资源的重组包括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播出渠道、资本运作方式等若干方面。重新整合广播资源, 使其更加充分地发挥作用, 能给广播的生产能力和市场效益带来突破性提升。

今天, 我们称媒体为产业, 是因为它除了能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 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产业就要按照企业的规律、市场的规律办事。除去各级党委、政府指令性宣传任务外, 媒体的宣传现在已经拥有较大的自由度, 允许他们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框架之内经营媒介资源。这是一个特殊的产业, 它的政治属性、社会公信力和行业垄断性是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因此, 它的经营相对也较为容易一些。媒介经营的最大压力, 来自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和经营手段的单一、不规范和不成熟。

除却外界客观条件的制约外, 各广播媒体内部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些问题甚至相当严重。这是由我国现有体制所决定的, 如果不迅速加以变革, 媒体就很难走出困境, 赢得新的发展。而外资和外媒的进入只是个时间问题, 一旦我国媒体全面对外放开, 广播媒体的日子将更不好过。

广播的流程化操作

这种重组的模式, 更多参照了现代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 其操作方面类似于现代企业流水线的作业, 每个环节各司其责, 围绕一个中心进行生产。各中心就如零配件生产车间, 频率就如总装配生产线。每天若干条生产线同时运转, 生产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供市场选择。所不同的是, 除了程序外, 它的每一个环节并不是严格按照产品设计图纸去照葫芦画瓢, 创新要求始终贯穿于节目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在运作中, 相关部门应制定出相应的生产流程。在流程作业中, 每一个环节都应有专人负责质检, 合格后交下一环节操作, 形成完整的生产链条。每一个环节应有相对严格的时间、质量和个性化要求。为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 应急预案的编制就成了生产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必要任务。此外, 流程化还包括人员使用、节目设置、分层次管理、各部门工作衔接、产品质量评定和市场结果认定的流程化等诸多方面。

总之, 流程化操作是现代广播实际运作中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它的特点是:结构清晰、环节明细、依据准确、责任到位、操作简便、调整有序。

新结构设计

从总体上来看, 整合重组分为两大块:一是管理, 二是生产。制播分离, 不是简单地按照现有机构, 使其制作与播出分别运行, 而是要依据其功能性重新组合。这种功能大致分为三大系统:其一为节目生产系统;其二为节目销售系统;其三为行政管理系统。这是一种全企业化运作模式。

其一为节目生产系统, 包括制作部分和播出部分。其中, 制作部分应担负起节目内容的大部。制作部门可根据节目内容的时效要求分为新闻制作中心和精品制作中心。节目内容全台共享, 共享又可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新闻制作中心:功能:所有新闻性的消息、资讯、专题采访、传输、编辑、制作和供应。内容:国内外时事政治、经济、市场、社会、法制、军事、自然生态、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等。精品制作中心:功能:所有非时效性内容的编辑、制作和供应。内容:历史、文学、文化娱乐、人文自然、知识类和其他所有可以精编制作的节目内容。为避免各频率小而全, 人力资源分散、采访撞车、重复报道和上游产品利用率低等弊端, 应建立相应的制衡机制。

其二为节目销售系统, 主要由广告营销中心运作。功能:全台各类广告 (含公益广告) 的生产、供应和服务。内容:广告的吸纳、策划、招标、制作、包装、安排播出、广告交换和推广工作。

其三为行政管理系统, 由行政管理中心和综合业务中心负责运作。功能:为全台各业务部门作业务保障服务。内容:策划组织大型活动、业务培训、业务研发和业务督导。

几个与发展有关的问题

一是业务研发部。业务研发机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仅靠各频率和制作部门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 一点点摸索, 很难有实质性突破。这就像完全依靠一线生产车间搞科研是一个意思, 除了搞些技术小革新外, 很难在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新产品的升级换代上有革命性的突破。业务研发机构就等同于“新产品科研所”, 有了技术难点或瓶颈问题, 成立一个项目攻关组, 依靠专业人员的技术力量, 经探索、研究、借鉴、创新, 拿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交给生产部门拿到实践中去验证, 效果会十分显著。

电台的最主要产品是广播节目, 消费者是广大听众。消费者喜不喜欢我们的产品, 这要拿到市场上去检验。闭门造车和东施效颦都是不可取的。应当走出去, 请进来, 学习兄弟媒体先进的节目样式、管理模式、经营理念, 再进一步深入研究自身的特点, 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要定期将国内外的新理念、新样式传递到一线。只有不断接受新事物, 创造新成果, 广播才能可持续发展。没有研发, 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没有发展, 就没有进一步的创新。

二是业务督导与培训机构。建立科学完备的、切合实际的节目评价体系和节目督导平台十分重要。只评价不督导, 评价的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或者仅仅依靠各频率、各部门自身的力量来纠正其缺陷, 事实证明是不现实的。再好的清洁剂, 也无法完全清除自身产生的残留。评价督导的结果不仅要与经济挂钩, 还要与岗位、职称及晋升挂钩, 这既是激励机制, 也是制约机制。定期的业务和技能培训, 包括聘请专家讲学要形成制度, 以强制的手法, 督促员工转变观念, 提高整体素质和技能。锻炼一支整体实力和单兵作战能力双强的队伍, 是保证广播媒体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是精品节目制作中心。总体看, 拥有先进的数码技术设备、合格的创作队伍和制作人员, 以及可资利用的高素质主持人和播音员的广播媒体, 时下并不少, 他们完全有能力制作出高水平的精品广播节目。这样做, 首先可以为自身的广播节目提供大量非时效和不完全时效的精细节目, 同时还可以打开国内外广播节目市场, 使广播以多种途径影响市场, 进而提高广播媒体的节目创作水准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市场推广外销和互联网在线点播或有偿、无偿点击下载, 使得广播媒体的精品节目连同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和加强。在内部, 引入市场评估和交易机制, 按质论价, 收购节目。增加节目的首次占有量, 应该是现代广播市场占有率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

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篇11

关键词: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空间结构

一、自然地质概况

地质旅游资源是指地质遗迹中,具有可观赏性,能夠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遗迹,包括名山大川、自然风光、古人类化石、古人类遗址、剖面、溶洞、人类发展遭受自然灾害所产生的遗迹等等。因其蕴含着地球演变的发展历程,因而具有稀有性、独特性、科普性以及观赏性等特点。吉林省地处东北平原,位于东北中部。地势上东南处高、西北处低,以贯穿省内的大黑山为划分界限,将吉林省分为长白山地以及松辽平原两部分。从地貌来看,省内主要有火山地貌、冲积地貌、侵蚀地貌等多种类型。省内地貌的形成主要受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影响。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至今仍然可见。省内地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乾安泥林国家地质公园、抚松国家地质公园、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四处国家级地质公园,四平山门中生代省级地质公园等多处。

二、空间特征分析

(一)空间分布

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吉林省产生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地质旅游资源。从各个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大致呈现出三条带状区域。东侧以延吉-通化-集安为中心,主要地质旅游资源以山地峡谷景观为主,有长白山火山、锦江大峡谷为主要代表景观,分布在长白、抚松、安图、延边等地。西侧以白城为中心,中部主要集中在辽源、四平、长春。在景观分布特征上,也各有特色。在东部主要以山地、峡谷景观为主,长白山火山是这一地区典型代表,西侧以河流、湖泊、湿地沼泽遗迹为主,如松花湖、月亮泡湿地、莫莫格湿地、查干湖和向海湿地等。中部地质旅游资源分布较密集,长春、吉林两市资源丰富,磐石、通化资源数量也较多。东部以新构造运动及火山活动有关,地下溶洞较多。在三个区域中,东部溶洞因其独特的形态及发育过程,吸引力高,因而开发价值也较高。吉林省内较大的溶洞主要有哈达山仙人洞、大安溶洞、烟筒山岩溶洞等。此外,省内火山地貌十分典型,是千万年来地球活动的重要见证,作为旅游资源等级极高。

(二)最邻近指数分析

通过整理吉林省地质遗迹及A级旅游景点,從中选取90处地质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从Google Earth中提出各地质旅游资源坐标,用ArcGIS10.1计算其最近邻距离指数。最近邻距离指数NNI是通过比较计算最近邻点对的平均距离和随机分布模式中的平均距离之比,来比较与随机分布的偏离程度。通过最近邻指数,可以得知各地质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的聚集情况,通常,NNI≤0.5为聚集,和NNI≥1.5为均匀分布。当该指数大于0.5小于等于0.8为聚集—随机分布;该指数大于0.8小于1.2为随机分布;大于等于1.2小于1.5为随机—离散分布。总体来看,吉林省内地质旅游资源呈现聚集-随机分布。从景观类型分布来看,山地、峡谷景观的聚集程度最高,湖泊、湿地景观聚集度略低,古人类遗址、化石遗址分布较为分散。

(三)热点分析

使用ArcGIS最近邻距离层次聚类功能对选取的90处地质旅游资源分布情况进行热点探测,通过分析可知,吉林省内地址旅游资源的一阶热点区包括长春、吉林、伊通、永吉。二阶热点区包括延吉、安图、蛟河、通化、磐石、四平、浑江。三级热点地区包括敦化、扶余、柳河、通榆等地。经分析可知,吉林省内地质旅游资源的二、三阶热点区大面积重合分布在中部地区,其次为东部地区,而西部热点区较少,进而说明在省内,地质旅游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中部多,东西少。

三、地质旅游资源服务范围测度

以30min、1h、、3h、5h为标准,将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可达性划分为4个时间段。对90处地质旅游遗迹进行分析,遵循到达旅游景点时间最短的原则,划分其各自的服务范围,通过对景点各自服务范围的分析可以得出,吉林省西部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服务范围大于中部及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这是由于西部地质旅游资源较为分散、数量少,因而其所能服务的区域面积就大。而中部地区地质旅游资源密集,面积也相对较小,引文服务范围小。另外,通过与交通图对比也可发现,交通便捷的中部地区可达性高,因而人们选择的目的地较为多样,每处地质遗迹的服务范围就小,反之,交通可达性较差的西部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服务范围较大。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吉林省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地质遗迹分布仍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中部、东部地区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状况优于西部地区,这种特征与交通可达性相匹配。根据核心-边缘理论,一个旅游核心景区将带动其周边景区的发展,形成新的旅游热点。因而,应增强西部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为避免在发展中的过度竞争,也应注重中部、西部地质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模式的创新。

标准化与人力资源结构 篇12

一、一竿子打一船人:泰勒当年缘何遭到反对

当年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时,泰勒还提出一个说法,“体力劳动根本就不存在技能,只有简单和重复性的动作。”这一更为彻底和激进的观点可谓是“一竿子打一船人”,因为当时众多的同业公会赖以谋生和控制行业的基础就是绝不外传的手艺,但在泰勒这里,“高贵的手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系列简单的动作。也正因如此,泰勒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尤其是与当时的各种同业工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此后的管理实践证明,泰勒是正确的。无论一项技能看起来多么复杂高深,只要把每一个流程的基本操作分解成足够小的动作单位,然后指定不同的人员来专门负责某一个或某几个动作单位,经过反复训练直到非常娴熟,就可以达到与一项手艺完全相同的效果,不仅整体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质量可以保持更高的稳定性。

可以说明这一点的最佳案例,当属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个世界级餐饮企业。在中国传统餐饮的概念中,厨师岗位是影响菜品质量的关键,当厨师更换时,或者同一个厨师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都可能使得菜品质量出现波动。但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出品质量却极为稳定,无论全国各地哪个地方的餐厅,食客基本感觉不出有什么差异。

其中的关键何在?他们把食物加工的每一个环节都细分到任何一个正常人稍加培训即可胜任的动作单元,并且每个人都专注于有限的动作单元。可以想像一下,天长日久的重复操作很难不让一个人成为“专业高手”——炸薯条、煎牛肉饼、拼装汉堡包等等,而诸多“专业高手”的通力协作,就可以制作出质量稳定、口味绝佳的汉堡包来,于是就有了巨无霸汉堡等“爆款”的单品。后来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决定进一步提高汉堡店的效率,又组织重新设计了每一个餐厅用具,这使得员工的操作更加简单高效。这种高度标准化的一个直接后果,或者说最关键的一个成果,是消灭了技能要求最高的职位——不再需要驻店厨师了。依靠“轻厨房、去厨师化、单品爆款”的策略,麦当劳和肯德基在世界餐饮业中一骑绝尘,成为品质与效率完美结合的典范。

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如薯条不能炸过火、牛肉饼不能煎老了、汉堡包不能太难看,等等),但是负责每一个环节的人却都不重要。因为每个人所负责的作业环节足够简单,如果某个员工离职了或者请假了,其他人可以马上顶替上来,过渡期非常之短。换言之,员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技能要求大大降低,而技能要求越低,员工的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波动幅度越小,工作产出越稳定。这也是为什么麦当劳、肯德基的一线员工流动率虽然高企不下,但是出品质量却不受影响的原因。

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每一个环节的动作和人员,而是将这些简单的、无需技能的动作合并在一起并加以组织、执行的方法、工具和环境等,即标准化的知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泰勒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认为知识与劳动有直接关系的人。

二、物是人非:工作扩大化的基础是标准化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的街头随处可见农民工与打工妹的身影。这些在高等教育入口竞争中败下阵来的劳动力大军,失去了进一步获得教育的机会,出于谋生需要只能背井离乡,来到因为对外开放而能够提供许多就业岗位的珠三角的城市。在工厂的车间中,这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与打工妹,经过短暂的技能培训,就可以生产出行销全球的世界级工业产品。一夜之间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不是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事实上,很多人在生产线上多年打拼后,返回到内地的农村老家,仍然是没有一技之长),而是依附在从国外引进的流水线上的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正是有了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方式,高精尖的工业产品的制造任务才能够交由这些毫无产品知识与专业经验,而且流动率很高的最初级的体力劳动者来承担。

同样的逻辑,也可以应用到物业管理的日常作业中。举例来说,一幢楼房的某一个水压表的指示状态是否正常,是需要工程人员依靠专业知识来判断的。现实中,项目经理不太可能把仪表巡查的一部分任务交给一个普通的保洁员、绿化工或者保安员——道理很简单,后者不具备任何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我在各地培训课堂上的随机调查,至少80%的学员自然而然地认为,仪表巡查应该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一般的保洁员、保安员或者绿化工是无法承担这一工作的。

但是,如果事先在仪表盘上用不同颜色做范围标记,如正常范围用蓝色,低于正常范围用黄色,而高于正常范围用红色,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一眼看出仪表指示状态是否正常(对于这一点,没有一个培训班学员表示反对或怀疑)。经过这种标准化的标识管理,无论是保洁员、保安员或者绿化工,都可以在其日常作业路线上,顺便完成仪表巡查的工作,而不需要专门安排工程技术人员,除非接到某个仪表指示异常的报告需要处理。

在这个案例中,仪表巡查的任务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员工却发生了改变——他们可以完成一些超出其知识和经验之外的、以往无法胜任的工作任务。其中的关键,并非是人员素质或能力的提升,而是通常被称之为“可视化管理”的标识设置,通过这种统一的标准化的标识设置,可以让毫无工程知识与专业经验的一线员工来判别仪表的指示状态。因此,“物是人非”是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可以让员工承担其原先无法承担的一些工作任务,从而实现“一个岗位,多项任务”,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所说的“工作扩大化”(或“工作丰富化”)。

在日本著名的5S管理中,“清扫”环节(3S)的定义也体现了这一逻辑。清扫人员不仅要对设备进行清扫,同时要做设备的点检和润滑,如果清扫时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还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而要做到这一点,基础工作就是要建立相应的标准,从依靠员工的个人能力发挥转变为依靠统一的标准规范要求行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田忌赛马”的故事,说的是田忌听从孙膑建议,在和齐威王赛马时,以自己的下等马对对方的上等马,以自己的上等马、中等马分别对对方的中等马、下等马,从而稳操胜券。这个故事的管理学启示在于:通过标准化的工作组织设计和优化,可以让低成本的岗位(如保洁员、保安员或者绿化工)来承担高成本的岗位(如工程人员)的一部分工作,从而让高成本岗位的员工去承担更有技术含量、附加值更高的任务。

上述几个案例说明,通过把个人独立的工作方式转换为科学的合作方式,实现标准化作业,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达到提高整体产出的目的。这一逻辑对于劳动密集型特征明显的物业服务企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三、专家还是一线员工:衡量标准好坏的标准在哪里

标准化的目的不是强制统一,而是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最终提高资源的投入产出比。要做到这一点,根本的落脚点还在于要使得每一个岗位的工作更简单、更高效、更富有成果。因此,标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岗位作业的简化与优化问题。

这里有两条基本原则可供遵循。一是岗位作业本身的“去专业化”,使得非专业的人员可以完成以往属于专业人员承担的一部分工作,使得企业可以把“好钢”(稀缺的专业人员资源)用到“刀刃”(需要很高的专业技术能力的工作环节)上。例如,设备设施的检查属于专业性操作,但是通过建立标准化的点检卡,就可以让非专业人员承担一部分点检任务。再比如,故障诊断属于专业性极高的操作,但是借助自动化的故障诊断仪器,非专业人员也可以发现故障并报告。二是岗位作业分工的“去边界化”,也就是打破原先的职能制分工带来的任务边界,让某一个业务板块的人员去同时完成以往属于另一个业务板块的常规性工作,通过工作协同减少实际的总工作时间。上文提到的在水压表的仪表盘上用不同颜色做范围标记的例子,就是如此。

这就带来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衡量一项标准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在哪里?很多企业制定标准,往往会从外部聘请很多专家,让专家来起草标准,或者是对企业标准进行评审。对于现场的一线员工,则是按照专家意见去执行,他们很少有机会去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但是今天,一些物业管理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已经表明,衡量一项标准是否有效、好与不好,其衡量标准在执行层,在现场的一线员工那里。对于实施一项标准之后,工作是否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更高效,现场的一线员工有切身体会,因此最有发言权——他们才是最可靠、最有效的裁判员。对于那些晦涩难懂、需要诸多条件才能够看懂或用上的标准,应该扔到一边去了。对于各路专家的高深观点和专业表述,也要保持一定的警惕性,要首先交给现场的一线员工去实验和试点一下,然后再下结论。

这意味着,制定标准最好的办法就是集思广益,让执行标准的人员,尤其是现场的一线员工,来参与制定标准——这并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很多世界级企业早就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很多物业服务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去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可以在标准获得批准之前,让一线员工来把关。总之,需要改变以往的评价基准,要让一线员工来评价专家及其标准,而不是让专家和标准来评价一线员工。

四、结语

上一篇:动态投资效率下一篇:健康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