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陶冶(精选10篇)
环境陶冶 篇1
摘要:班级,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家庭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着成员素质、性格的形成。班级文化就是“家庭氛围”,与学生如影随形。班级文化的创设,引领甚至改造着学生的品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了班级文化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文化,德育,活动,宣传
德育工作,在我们的脑海里,不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则是循循善诱的引导。那么,德育工作能不能换一幅面孔呢?我想是可以的。班级文化犹如一股清新的风,只要你打开一扇窗,它就能顺势而入;它又如一缕温暖的阳光,能穿透层层阻隔深入每位同学的心里。班级文化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的教室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大胆而有创意地建设好班级文化,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那么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做:
一、抓好班级环境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因此要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
在布置教室时,我请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制作。在此过程中,我特意安排一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让他们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实践证明,有些同学虽然说现在的成绩不尽人意,但是心灵手巧,做出来的剪纸、贴画无不让人拍手叫好。于是,这部分同学的价值得到了体现,在同学中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位置。
以往班上的课前纪律不是特别好,于是,我在正对着教室门口的横梁上张贴了“悄悄”二字,学生一来到教室门口就能看到,于是,课前纪律有了明显的好转。
另外,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我设计了一栏“辉煌印迹”,一个班级学生成果展示栏,以鼓励获奖人,更是激励更多的同学以他们为榜样,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同时我们在后面黑板空余的部分搞了一个活动园地,每周评选优秀、思想淳朴和全勤的学生,我们叫他们为“每周之星”或者在这块园地中公开表扬一周的好人好事,让同学们有了学习的榜样,以做好事为荣,让大家能够在思想上互相进步以促进学习。
二、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在后面的黑板上面,我时常张贴一些班级活动的剪影,比如运动会、合唱队,时刻提醒着同学们: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家里的一份子。每当班级夺得了流动红旗,我都会请值日班长说体会,让同学们谈感受。让全体同学都意识到流动红旗的夺得是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样,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就被激发出来了,对同学们的日常教育就省事多了。
三、办好各种形式的班会活动
我们还可以选择思想健康又积极向上的班歌,在班会开始时全班齐声演唱,振奋人心,形成班级特色。同时我们还可以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各种活动:如在考试前开展“关于学习方法的讨论”,使同学们相互借鉴,积极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使大家有信心去应考。
另外,我们还可以播放一些优秀的电影和视频,例如:《光荣之路》让同学们明白人生的道理,增强了团结意识,明白了成功的来之不易,使同学们拓展了眼界,有利于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长大不容易》让同学们受益非浅,认识到自己应学会多关心父母,节约用钱;《背起爸爸上学》让同学们具有感恩的意识,用坚强自信去面对生活的不幸等等,甚至还可以邀请一些家长共同观看,同时家长们也可以提出宝贵的意见,增强与家长的沟通,以便更好地管理。就这样让教育深入人心,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
四、黑板报的形式开展各种各样的班级文化宣传
还可以利用班级的黑板每周出一次黑板报,让同学们以最快的,最直接的方式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且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形式制作班网,在班级网页上搞与德育内容相关的栏目,让同学们通过现代化技术了解各种德育知识。让同学们尊重老师,对父母具有感恩意识,让德育深入人心。
五、利用班会活动,开展课本剧的活动以及募捐仪式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在班会中选择一些好的书籍或者人物传记改编成课本剧,让同学们学习伟人的杰出贡献和英雄们的优良品质,用剧本的形式让奉献、勇敢、节约等等精神深入人心。同时我们还对身边贫困的同学或者国内发生的洪灾、火灾的地区展开募捐活动,并让同学们向英雄学习。
班级的文化建设让德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些活动摒弃了原本枯燥的行为守则和单调的说教,赋之以生动化、趣味化,容易被学生接受。其实孩子都有一颗善良、向上的心,在这样的班级里,人人都会变得真诚、无私、可爱。这些活动使班级德育工作建设有声有色。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努力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让这美好的环境陶冶孩子的情操。相信德育这一缕新的阳光,这一股清新的风,必将陪伴着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2月
[3]《学生之友》2011年5月
[4]《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纵横谈》
让诗歌陶冶灵魂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审美教育;诗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小学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歌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抑扬顿挫的节奏,清新优雅的意境,以及脍炙人口的佳句,和朗朗上口的格式,使得诗歌很受学生的喜爱。诗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起诗歌教学,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教会学生如何审美。
一、加强朗读,体验情感熏陶美
语言是表现诗歌特征、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点,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就能弄清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从而能够对作者所流露出的各种情感感同身受。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人对于汉字的运用可谓是掌控自如,信手拈来,显示出高超的文学修养,他们往往只用一个字,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的凝练美,起到“留白”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感受诗歌的意境。对于小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近义词进行替换,然后多朗读几遍,去反复比较因字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意境。用字不同,表达的情感也是截然不同的。例如,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因为这个“绿”字,可谓是神来之笔,使得这两句诗成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名篇。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绿”字换成“过”“吹”“经”“满”等进行对比,反复诵读,比较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经过比较可发现,只有“绿”字才能将春风给江南岸带来的变化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
二、动笔绘图,感受诗歌描绘美
美需要自己去感受,但是在感受到了美之后,还需要将美表现出来。学生在感受到了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和美丽情境以后,下面一步就是学会去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诗歌景象。小学生由于年龄尚浅,绘画仍然是一项非常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将诗人用文字描写的抽象的场景转化为直观的画面。例如,在学习了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之后,那只美丽的白鹅在湖中浮游的场景,无疑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一项任务:“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你心中的白鹅戏水的场景。”学生根据第一句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画出神态高昂的鹅,紧接着“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学生画出鹅在湖水中划水的动作,然后就可以给学生以启示,让学生注意到这首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鲜艳的色彩对比,红、白、绿、青等颜色交相映衬,构建成一副鲜艳的图画。另外,教师还可以为这幅画补充一些场景,例如蔚蓝的蓝天、淡淡的白云,让诗歌的场景变得更加丰富一些。绘画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诗歌的优美意境。
三、陶冶情操,享受诗歌意境美
现代教育崇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主张德、智、体、美全方位共同发展,其中美育是指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与心理,以美好的事物去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唤醒他们内心美好的一面,例如童心、童趣与同情心、善良等。俗话说“从小看到大。”人的性格与品质,往往都是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形成,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美育也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古典诗词中蕴含了优美的意境,是用来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素材。学生在用诗歌陶冶自己情操的时候,也让自己融入到了诗歌所描写的优美意境之中,情景交融,情与景交相辉映,充分感受诗人所流露出的情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登鹳雀楼》,开头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构建出了一副壮美的黄河远眺之境,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所赞赏的经典景象。登高望远,张目远眺,顿感空间上的开阔,宇宙的广袤无垠,许多道理也就自然而然的彻悟了。跟随着诗人登楼的脚步,学生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心灵得到了升华,美育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
四、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欣赏美
对于古典诗词的鉴赏,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诗人所描写的情境进行合理的发挥和想象。想象是艺术的根本,是文学的生命力,没有了想象,诗歌就会失去应有的活力与生命力,自由浪漫的诗歌就会异化成生搬硬套的八股文。不仅是诗歌本身,而且对于诗歌的审美来说,想象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诗歌审美的过程,其实也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融入了想象的诗歌审美,才能让学生对诗歌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感诗人之所感,想诗人之所想。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了一个壮观奇幻的场景: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高耸入天,稳立大地,紫红色的烟雾缭绕在周围,李白的诗歌风格是豪放飘逸的,在创作时,李白往往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和想象,这也就需要学生在鉴赏时也展开想象的翅膀,跟上诗人的节奏,将一条倾泻而下的飞珠泼玉的瀑布想象出来,感受诗人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界玄妙的创造力的大胆想象与赞叹。试想如果没有了想象,那么也就无法体会到诗歌的绝妙之处了。
总而言之,诗歌审美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应该把美学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教会学生正确审美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从而使他们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了解到古代仁人志士的广阔的人文情怀。因此,美育的发展目标,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沈健.也谈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小学教学参考,2015(2).
[2]张德玲.坚持三步走,提高阅读能力不用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
[3]张萍.古诗词活动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1).
环境陶冶 篇3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环境陶冶法,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和现代意识。美术新教材也为学生打开了更多的门, 指引他们去更多的领域里尝试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回归了艺术教育的本质, 超越了传统的“美术课=图画课”的俗套。在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怎样有效地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将一堂美术课上得生动有趣且效果显著, 这依然是需要美术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 为了引导学生亲自叩响艺术殿堂的大门, 我们美术教师应特别注意环境陶冶法在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从大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方式。
一、将“环境”引进课堂
环境所涉及的范围特别大, 如果要将每堂美术课所关系到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完整地搬进课堂, 这显然是不能实现的, 但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介, 如挂图、幻灯、录像、标本、音乐、故事等来进行情景设置, 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到课堂之外的环境因素, 这是将“环境”因素带入美术课堂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鉴赏绘画作品, 初步了解绘画语言, 感受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在课堂上教师肯定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名作, 但我们的课堂和真实的山水风景之间毕竟有一定的距离, 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感受到现实风景和风景画的异同, 只觉得画就是对现实的描摹, 不能从更深层理解绘画作品那种深邃的意境之美, 即使教师用各种有关绘画的理论来进行阐释, 可学生依然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来创设一定的情景, 将“环境”带入课堂。如果将一组自然风景照挂图或幻灯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让流水、鸟鸣等天籁之音萦绕在学生耳畔, 这样就会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让学生的思绪在这美妙的自然风景中畅游一番, 然后不失时机地将一幅幅绘画作品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风景与绘画作品的联系及区别也就不言自明了, 学生也由此会体会到从有限窥视无限, 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的绘画作品的特色。在此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进行“研讨与实践”活动了。
“欣赏与评述”领域里许多难以理解的作品都能借助设置在课堂中的“环境”进行陶冶教育,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 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就可借助有关中国革命的音像资料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透过画面读到更多的东西。新教材中尤其涉及到了许多外国美术作品, 其历史背景和内涵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如古希腊黑绘式花瓶图案《阿卡琉斯和埃阿斯对弈》、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等, 只通过画面内容的讲解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作品, 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历史影像资料和有关作者作品的故事等设置情景, 进行陶冶教育, 让学生在方寸之间领略到无限的内涵。
现代教育手段正在普及, 电化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的学校更有利于课堂环境的设置, 在制作教学影象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时都应注意对环境因素的挖掘与利用。《现代教育思想》 (邢永富主编) 中提到有一位留学美国的女士, 在参观美国中小学时感到很惊讶, 人家的教室里四周全是实物, 这儿是艺术角那里是生物角, 还有科学角、数学角、图书角等, 很零乱, 似乎没有一点学习气氛, 经过解释才明白, 以人家的教育观点来看, 这太富有学习气氛了, 这些教室布置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非常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活动。我觉得我们在教室的布置和设计方面也应接鉴这种方式, 尤其是专用美术教室, 应改变其刻板和单调, 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践性。
二、将课堂融入环境
美术教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广阔天地之间, 存在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 学生学到的美术知识都与客观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忽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 将美术教育活动紧紧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 远离更为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这方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时, 就经常带领学生到田野和森林中远足。他对孩子们说:“我们的学校就在蓝天底下, 在绿草地上, 在大梨树下, 在葡萄园里, 在牧场上。”他还说, “我竭力要做的是, 让孩子们在没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 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可见, 环境本来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博大精深而又通俗易懂的教科书, 我们应注意利用它对学生的陶冶作用, 在合适的时间将课堂移入合适的环境,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事半功倍。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而且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人们就会感觉到一种精神的放松, 而长期脱离自然万物, “生活就会变得灼热、污秽、枯燥, 犹如沙漠中的跋涉 (罗素语) 。”古往今来, 多少人热情地讴歌过大自然给予人的莫大愉悦, 这绝非偶然或矫情, 自然环境应该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最好的课堂之一, 可以在这个课堂中尽情领略山光水色的气势和花鸟草虫的情趣,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而有趣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画笔所表现的山水风景的意味, 将艺术熏陶和环境陶冶巧妙地溶于一体。有时候还可选择恰当的时机, 将学生带入复杂的人文环境之中, 将美术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巧妙地利用参观和讨论的方式, 悄然渗入学生的脑涵。与其在教室里滔滔不绝地大讲招贴画的作用, 还不如让学生面对大街上真实的招贴画来自己总结;与其在课堂上面对书本费尽心机地区别圆雕和浮雕, 还不如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雕塑作品自己来理解二者的异同。美术课所涉及的许多知识都能让学生走入环境亲自去体会, 服装超市就是服装设计的好课堂, 家具市场又是家具设计的好课堂, 百货大楼又是商品包装的好课堂……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就看我们美术教师是否善于利用这些环境因素。
“艺术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 要直正感受艺术、领悟艺术, 就必须要贴近生活, 贴近自然, 把美术课堂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让学生不断地接受环境的陶冶, 从而逐步提高其审美素质, 达到美术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论音乐的“行动陶冶” 篇4
关键词:内在旋律 行动陶冶 纯粹行动 视听创造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一 内在旋律的启迪
音乐素来有“艺术之冠”的美誉,人类很早就已注意到音乐在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据西汉《乐记》理论的记载,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鼓舞斗志,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协调人际间的关系,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对音乐功能的认识可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对国民教育实施的各项举措,也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提高。音乐的本质功能,即在于音乐陶冶。
音乐陶冶,是陶冶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都有音乐。在此,音乐指声音和形象的内在旋律,它在心灵和心智的生命形态中得到整合。音乐陶冶,就是对生命内在旋律的启迪和创造,而非表面层次的音乐表演和欣赏。
接受美学的观点认为,音乐可分为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这是对音乐作为一类艺术形态而言的,与音乐无关。美学的框架本身对陶冶教育并没有意义。
但是,音乐欣赏是存在的。从作品出发的外在陶冶,是引发内在陶冶的契机。一般认为,对于非专业的人士而言,音乐欣赏是音乐审美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通过音乐欣赏来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的生活变得更加生动、和谐、温润或崇高。
作为音乐形态存在的创作、表演、欣赏三个环节,在音乐陶冶中总是同构的。音乐欣赏中本身已经包含着创作和表演的行为。在有效的音乐欣赏时,人变成了一个精神和情感交流的宇宙。
人是一个有心灵和情感的乐器,唯有人自己才能够弹奏这个乐器。
二 音乐陶冶作为纯粹的行动
音乐陶冶作为一种“行动”,可以无处不在。只要有美的倾听,就有陶冶。对自然万物的倾听,也是一种内在的陶冶。在学校的教育当中,音乐陶冶通过课程教学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这个过程的陶冶是否真的有效。音乐欣赏(音乐视听)在音乐专业或非专业的教育活动中,力求全面化、系统化、专业化,但这也只是一个梦想。音乐欣赏或视听课程在音乐的整个教育体系中,与其它各学科牵连最为广泛,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系统。但对于每个人而言,获得陶冶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则很难预料到。陶冶的最大障碍,其实就是人的障碍和教育的障碍。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以期实现音乐知识的传播和对人发生审美文化的功用,这是一种理想。教师所能做的,只能是通过音乐视听这样内容的课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音乐感知、音乐情感体验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上,达到一定的感性及理性高度,尽管这个高度也是模糊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手段力求通过音乐媒介手段来扩展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审美想象力,以期实现学生自发的、深广而有效的审美参与。审美参与是视听的行动和行动的内化。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在“行动陶冶”中同时出场,这样教育的陶冶才可能有效。
那么,撇开教学过程的程式化,什么才是最有可能的音乐陶冶呢?那就是人身心参与的“纯粹行动”。美国享誉世界的学者鲁·阿恩海姆说:“极端地说,音乐的全部成分就是纯粹行动。人们不得不求助于眼睛这一辅助渠道,来发现演奏者和歌唱者在时间中的持存。一个音乐主题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发生。一般地说,这与听觉经验是一致的,后者单单告诉事物的所作所为,而对事物是什么却保持沉默。一只鸟、一台钟、一个人只有在啼鸣、运行、说话、哭泣或咳嗽时才具有听觉意义上的存在,而这种存在唯有以这些状语所表示的性质为特征,亦唯有当这些性质存在时它们才存在……在纯粹音响的世界里,因果关系仅限于序列的延续:一件事情以一种线性的方式跟随在另一件事情的后面。在一件音乐作品、一部小说和一场舞蹈中,观者参与了对一个情景、一个建构的探讨和揭示之中,或者参与到对一结构的解析、一问题的解决中去。从本质上说来它们是纯粹行动。”音乐教学过程如果上升为教育的陶冶,那么它需要在身心的内在声律中,即在纯粹的行动中方能抵达人性真、善、美的层面。真、善、美的理想范畴,是一种高贵的普世价值,这种价值的播扬,也只有在陶冶的行动中才会有效。对于生命体来说,普世价值总是在内化的音乐旋律中生发的。
真正有效的音乐教育,不是背书,不是唱谱,也不是论证,而是把音乐这一门类艺术变为音乐行动。从人的角度看,只有个人参与的音乐,才与个人有关。我们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要让每一个人行动起来,成为一个行动的人。音乐的教学不是以老师为出发点传授音乐的,而是老师和学生在行动中彼此陶冶,共同造就音乐的。
三 音乐陶冶与审美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音乐欣赏的解释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这种审美活动就是从听众欣赏的过程来分析的,大抵可理解为一个极为错综复杂的综合体,由相互交织,难以分离的四种因素组成。即审美认知、审美创造、审美判断、审美享受。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种主观能动的感知及认识活动。
其中,审美认知又分为三个阶段:1、感知音响及音乐的具体外型;2、理解体验音乐的情感内涵;3、探求音乐内景。审美创造指的是受众体在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二度创作,即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通过联想、回忆、波动等内心活动给作品带来的丰富补充。审美判断则是在审美认知的基础上,对作品形式及内容是否合乎真、善、美等美学范畴的标准来作出判断的。而这标准是与每个人对音乐的接受、认同、欣赏的角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的。在经过以上三种审美生发的过程后,音乐就成为了一种审美享受,达到蔡元培先生所说的功效:“音乐者,合多数声音,为有法之组织,以悦耳而移情者也……故音乐者,以有节奏之变动为系统,而又不消滞于迹象者也。其在生理上有节宣呼吸,动荡血脉之功。而在心理上,则人生之通式,社会之变态,宇宙之大观皆缘是领会之。此其所以感人深,而移风易俗易也。”
从本质概念上理解,音乐欣赏并不一定是审美活动,但音乐审美,肯定是音乐欣赏。从欣赏的试听阶段,上升到审美阶段的音乐陶冶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受众主体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审美能力,把音乐与人的成长会通到精神构建的层次,从而实现“以美育代宗教”的目的。就音乐而言,“以美育代宗教”的理想,不是寻找作为艺术的音乐,而是创造音乐与人类高贵情感和人文关怀的联系。除此之外,所谓的艺术并不存在,音乐也不存在。当音乐失去了人,音乐就失去了所谓的本质。
四 从“讲授”到视听创造
世界上没有“音乐本质”这种东西,有的只是人内在的美的旋律。
哪里有人性的光辉,哪里就有音乐的创造。音乐的教育,是自我的人性教育。
音乐陶冶不是真理传授,不是知识灌水。但传统的《音乐欣赏》之类的课程教学,常常以教师讲解、传授、分析、定性、结论为主,聆听只是辅助性的,从而形成了一种“讲多于听”的教学模式。这种与美育相去甚远的教学行为,一般都体现在“整体——局部——整体”的框架当中。也就是教师综合让学生完整听一遍音乐作品,初步感受一下作品的意境、风格等,继而再分段聆听、讲解、分析,最后在学生已了解作品背景以及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又重新完整播放音乐,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去了解音乐,使学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却始终摆脱不了“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上课模式,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由于授课时间较短,辐射到的音乐作品量也不可能太多,涉及面也不会太广,它更接近于一种对部分音乐作品分析介绍的审美普及教育。
而试听创造的“行动陶冶”则不同。这种“行动陶冶”把音乐欣赏和审美变成了主体创造的生命活动。
首先,它是一种“听多于讲”的教学模式。因为在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不同审美对象(主体)的感受既有共性上的差异,又有个性上的区别,即所谓的普遍性和超越性。这里的普遍性,指的是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作品的共同感受力和带有普遍性的影响,它一般不会脱离作品所表现的那个大的文化范围。超越性是指审美判断与审美主体之间的“误读”,审美活动不受审美主体利害关系的影响,表现为一种超功利性的纯粹欣赏。由于欣赏者在社会文化背景及性格修养等方面的差异,同一作品在不同审美主体内心产生的波动、感受和理解可以说是不可能相同的。甚至同一作品在同一个主体不同心理状况和不同环境中,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所以,不能用同样的摸式和标准去衡量和限定作品的诗性特征。事实上,纯粹音乐只提供了一个审美的出发原点,不可能直接指向终极阐释。即便是“文革”音乐,随着岁月的变幻,原先的主题指向也逐渐消解,渐渐突显出纯粹音乐的声律牧歌。
其次,音乐课程的陶冶教育,也不仅仅只是一种审美训练和情感体验,它还是一种声律运动的智力体操。“行动陶冶”的人,是创作的参与者、人格的比附者、情操的传递者、智慧的惺惺相惜者。抽象思维的能力、概括的能力,是能够通过对大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类型、不同体裁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交流和重新创作来实现的,也能够用专业基本技法作为基础语言符号,通过再生、组合、创造来表达个人领悟的音乐思想和灵魂风貌的。由此,通过音乐的行动陶冶,便获得了对自然、人生和生活的理解。
五 音乐陶冶在于养成“歌者”
音乐陶冶教育,本质上是培养歌者。《乐记》上说:“歌者直己而陈德也。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这里说的歌者,不仅指舞台上唱歌的人。在漫长的历史中,歌者是没有现代意义上的那种舞台的,也没有声光电制造的迷离舞台梦幻。历史中的歌者,即生活中的歌者,他们的“舞台”只有两个,一个是生活的现场,另一个是自然万物的现场。歌者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深壑平畴都在歌唱。这种歌唱不仅仅是声音的旋律在歌唱,更重要的是人在与万物、与生活的对话中,释放生命的存在之重,控制生命的漂浮之轻,将个人的存在赋予诗性的语义。这样的歌者甚至无需“歌”,无需“乐”,无需“舞”,他们的存在如琴之“静”,埙之“虚”,鼓之“空”,日之“热”,月之“明”,星之“洁”,无声而声动天地,无乐而时光轰鸣。孔子就是这样的歌者。《论语》上说,夫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这就是歌者之“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的教育理想,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歌者,而非现如今的所谓学者。他常常带着学子或出游洙泗之滨,或周游列国,《论语·先进第十一》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就是一位歌者培养歌者的教育。现如今,这种教育已经不复存在。没有歌者的时代,也就没有了仁义礼智信。
参考文献:
[1] [美]鲁·阿恩海姆,郭小平、瞿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 蔡元培:《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
品味美陶冶情 篇5
语文是美的载体。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发现、感受、体验、品味美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在审美感知中获得知识,从而激发其潜能,提高其素质,陶冶其性情。
五千年文明创造出美不胜收的中国文化。秦砖边刻的文、汉瓦上画的赋、唐风畔吟的诗、宋雨中唱的词、元雾里作的曲、明雪下落的剧、清花内含的小说以及鲁迅的犀利、朱自清的婉约、冰心的清丽都无一不折射出语文美的光辉。因此,在品味这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时,我们不难发现凝结在语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情感美。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文学作品的美主要通过精言妙语来表现。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语言的美首先表现在准确上。我们所熟知的“推敲”一词的由来就是最好的证明;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千古流传,脍炙人口,是因为准确地用了“绿”字,将春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其次,语言的美通过朗读来实现。朗读时,语音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同音乐一样优美动人,再加上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们怎会不被语言的魅力所吸引,怎能不被语言的美感所熏陶。
美,总是以生动可感的形象出现的,这是美的第一特性。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统治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中典型形象(人物形象和环境等)的分析,让学生感知美,领悟美。
人物形象是文学形象的核心。教材中,忠君爱国的屈原,巾帼不让须眉的花木兰,粗中有细的鲁提辖,背叛礼教的贾宝玉,死爱面子的孔乙己……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一个个鲜活地跃然于纸上。再加上亭台楼榭、古寺渔村、春花秋月、雄关漫道、飞雁鸣鸟、朝雨暮雪等等,这些如烟似海、各具特色的典型环境的衬托,使得形象更加深刻,具体可感,给我们以美的感受,让我们的精神更加愉悦,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
然而,美是一种外化,他还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内化为审美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创作者之所以能“辞发”,在于情动,文章之所以“虽幽必显”,在于观文者的“入情”。因而,我们必须把学生引入情感的世界,让他们去体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志豪情;“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孤寂苦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无奈凄情;“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别绪离情等情感,尽情让学生感受语文给予的情感美。
推广概念陶冶精神 篇6
学习一个新概念,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它的意义、作用. 因此,教师应设置合理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必要性. 概念的引入,通常有两类:一类是从数学概念体系的发展过程引入,一类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的引入.
从数学体系发展过程角度看,一些概念是从数学知识发展需要引入的. 例如:在讲分数指数幂时,我们的教材上只是给出定义:为什么引入分数指数幂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的概念的引入,以及相反数、倒数的引入过程:乘法的引入,就是当多个因数相加时,为了简化运算,引入乘法;当多个因数相乘时,为了简化运算,引入乘方. 还有一些看起来是规定的概念,也要让学生了解其规定的合理性. 相反数的引入,将加法和减法统一为加法;倒数的引入,将乘法和除法统一为乘法;那么分数指数幂的引入,将乘方和开方统一为乘方. 这样学生就好理解了. 另外,许多新概念的研究是与与之相似的概念类比进行的. 例如,类比指数的运算法则引出对数的运算法则,类比指数函数引出对数函数,等等.
从实际问题的角度来看,数学概念一般来源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或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其以定理、法则、公式这些冷冰冰的形式化知识展现的背后,隐藏着原始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思维,这就是概念形成的目标. 华罗庚教授说得好:“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去找材料,不要只看课本上的结论. ”中学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概念的实际背景,有利于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函数概念的引入就可以用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如时间、速度、路程的关系;生产中的函数关系、气温变化、买卖商品中的函数关系等,引入函数概念. 再如指数函数的引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折纸游戏:将一张厚度为0. 1毫米的报纸进行对折1,2,3,…,30次,你知道会有多高吗? 若对折x次,得到高度为y,y与x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很感兴趣,动手去折,折到7 ~ 8次,就折不动了. 用计算器算一算,对折30次,得到约为1087千米,并且得到y = 2x(x > 0)这个函数. 这样引入,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指数函数,而且感受到了指数函数增加的速度,体会指数爆炸.
如果课堂教学抓不住数学概念的核心,没有前后一致、贯穿始终的数学思想主线,在学生没有基本了解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就进行大量解题操练,就会导致教学缺乏必要的根基,学生花大量时间学数学,做无数的练习,但数学基础仍很脆弱.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后,利用指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1. 7)2. 5,(1. 7)3,学生能够做对,但是说不清楚为什么. 学生知道利用的是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却把(1. 7)2. 5,(1. 7)3这两个数当成函数,说明学生对于函数概念、函数值、用函数观点看问题,都需要再次理解. 因此,一个概念的学习,不仅仅是一节概念课就能完成的,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概念课的后继课程中不断地反复应用,不断地加深理解.
那么,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问自己几个问题:(1)概念的来源理清了吗?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 (3)与之相关概念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4)概念有什么文化作用? 例如,向量概念,高中阶段数学和物理所使用的传统定义是:向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物理中的向量概念又叫矢量,例如速度、加速度、力等就是这样的量,它是有自己的准确含义的;数学中的向量概念,它舍弃了物理中的实际意义,抽象为数学中的概念,强调的是向量的几何意义. 又如角的概念的推广、复数的引入等我们都可以这样处理.
汉字与古代陶冶文化 篇7
“陶”是形声字, 义符是阝, 阝是“阜”字作偏旁时的省变, 从“阜”的字意义都跟高地有关。那么, 陶器的“陶”字怎么会与高地有关系呢?《说文解字》 (以下简称《说文》) :“陶, 再成丘也, 在济阴。从阜匋声。《夏书》曰:‘东至于陶丘。’陶丘有尧城, 尧尝所居, 故尧号陶唐氏。”所谓“再成丘”, 按照三国时期孙炎的说法, 是“形如累两盂”的土丘, 也就是像两个摞在一起的用土烧制的陶器盂一样, 当地因丘而得名, 所以地名叫陶丘。这个地方汉代属于济阴郡, 大致在现在山东的定陶附近。据说尧最初曾被封于陶丘, 后来又迁到唐地, 所以才称为陶唐氏。也正因为如此, 尧的子孙后来才有的以陶为姓, 有的以唐为姓。姓陶的祖先还有另外一支, 那就是舜的后代。舜的后人虞阏在周朝时做了“陶正”的官, 也就是专管制作陶器之事的官, 后来虞阏的子孙就以官为姓, 也姓陶。《姓纂》上解释陶姓的来源时说:“陶唐氏之后因氏焉。虞阏为周陶正, 亦为陶。”很简要地概括了两支陶姓的来历。可见, “陶”字之所以可以表示高地、地名以及姓氏, 都跟陶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实, 陶器的“陶”是因为用来表示陶丘才加上了“阝”字旁, 原来表示陶器的字只写作“匋”。“匋”字金文作、, 右上方像一个弯腰的人形, 中间部分表示工具杵, 最下面像一器皿, 整个字形像一个人持杵在器皿中捣东西。具体是捣什么呢?《老子》说:“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其之用。”《荀子·性恶篇》也说:“故陶人埏埴而为器。”唐代杨倞注解说:“埏, 击也;埴, 粘土也。击粘土而成器。”通过捣击粘土而制作陶器, 这正符合“匋”字的金文构形。原来, “匋”字中的那个人, 是在拿着杵在器皿里捣粘土呢!这是制作陶器必需的程序。在新石器时代, 先民就学会将具有黏性的土壤捣碎, 用水调和, 利用土的可塑性塑成各种器物。所选的粘土也是非常讲究的, 《释名·释地》:“土黄而细密曰埴。”只有这种细腻的黄土, 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陶器。
《说文》对“匋”字是这样解释的:“匋, 瓦器也。从缶, 包省声。古者昆吾作匋。案:《史篇》读与缶同。”所谓“瓦器”, 是一切用土烧制的器具的总称, 这一点我们在以前讲“弄瓦之喜”时已经说过。而说“匋”的结构是“从缶, 包省声”, 这是许慎没有见到过“匋”的金文写法的缘故, 他把“匋”字中人形解释为“包”字的省简, 这是一种误解。许慎说“古者昆吾作匋”, 是对古代传说的记述。昆吾是夏商之际的一个部族, 据说是颛顼的后裔吴回的后代, 吴回在帝喾时期成为了南方的部落首领, 曾接替他的哥哥成做了“火官”, 即专门掌管火的官员。昆吾掌管火, 他的后代发明烧制陶器的技术, 这应该是合乎情理的。许慎还引用《史篇》说, 匋“读与缶同”, 这正点明了“匋”字与“缶”字的密切关系。“缶”甲骨文作磐, 如果再在右上边加上“人”形, 就成了金文的“匋”字了, 可见, “匋”“缶”二字实同出一源, 都是表示捣土制陶之义。所以《说文》对于“缶”的解释也是“瓦器”。
缶作为陶器在日常生活中很常用, 多用来盛酒浆、粮食或其他小件的东西, 当然也包括一些贵重的宝物。所以宝贝的“宝”字中原来就有个部件“缶”。“宝”繁体字作“寶”, 金文作、等, 从宀从贝从玉从缶, 表示把贝、玉这些宝物储藏在缶中, 放在房子里藏起来, 由此会合出“宝”字含义。由于“宝”与“缶”古音相近, 所以也有学者把“缶”理解为“寶”字的声符。
缶除了作日常储物的容器外, 还有一个特殊的功用, 那就是充当打击乐器。《周易》:“不鼓缶而歌。”《墨子》:“息于瓴缶之乐。”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真秦之声也。”这些记述说明, 瓮、缶、瓴之类的陶器具古代经常被用作乐器。受缶类陶器可以充当打击乐器的启发, 先民创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陶制乐器, 如陶埙、陶鼓、陶铃、陶钟、陶角、陶响球等乐器, 演奏方法有吹奏、有击奏、有摇奏。在西周初年, 人们依据制作材料将乐器分作八类, 即:金、石、土、草、丝、木、匏、竹。这就是所谓的“八音”。其中的“土”就是指陶制的乐器, 可见陶器在先秦时期的音乐生活中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用手工捏制的陶坯通常做工粗糙, 厚薄不均。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陶均。陶均是一种水平固定在短轴上的木质圆盘, 人们将陶坯放在旋转的陶均上, 在缓慢转动中逐渐修整陶器使之光滑均匀。“均”字从土匀声, 它其实是由“匀”孳乳而来的, 与“匀”的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匀”的古文字构形, 学界还没有统一的解释。我们认为, 甲骨文中被人们释作“旬”字的、、等形, 就应该是“匀”字, 其构形正像将捶打好的泥片旋转着置于陶均之上, 其中的一个短的笔道, 像用木铲之类的工具将多余的泥片切掉。这样的工具在制陶过程中是很常用的 (如图) 。由于陶均的作用就是使陶器更加细腻匀称, 所以“匀”就引申出均匀的意义, 为了与均匀的意义相区别, 表示陶均时便加“土”旁作“均”。又由于陶均是转圈的, 这正与古代表示时间以十天为周期循环往复的情形相似, 所以古人便借陶均的“匀”表示十天, 后来又增加“日”旁作, 这样就分化出了“旬”字。因此, “匀”、“均”、“旬”三字属于同一字源。
陶器必须用高温才能烧制成功。在制陶的过程中, 先民逐渐认识了各种原料在高温烧制下发生的形态变化, 当他们尝试用高温烧制金属矿物时, 冶金业也就慢慢出现了。可以说制陶技术的发展为金属的冶炼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陶和冶都需要高温烧制, 所以后来二者组合成一个双音词“陶冶”, 比喻在困境中磨练培养人的情操。
陶冶的“冶”字, 《说文》解释作“销也, 从仌台声”。仌, 是古“冰”字。许慎认为冶炼金属就像融冰一样, 所以用“从仌”释“冶”。但是, 考察“冶”的早期字形, 并不从“仌”。战国文字中“冶”的较典型的写法作, 从刀从火从口从二。从火很好理解, 从刀 (或从刃、从斤) 表示冶炼而成的器具, 而从口从二则众说不一。不少人认为, “口”“二”是羡符, 也就是多余的没有实际意义的笔画。不过, 联系“金”字的构形, 将“二”理解为羡符的说法似乎并不能成立。
“金”在古代是金属的总名, 并不专指黄金, 常见的有所谓的“五色金”, 即黄金 (金) 、白金 (银) 、青金 (铅) 、赤金 (铜) 、黑金 (铁) 。“金”字金文写作等形, 人们对其构形的认识并不一致。但多数人认为字中的两点或三点像金属饼块或矿石之形, 右侧下面是“土”字, 表示金生自土中, 上面的即是“今”字, 充当声符。在西周铭文中, “金”有时就写作, 足以证明这些点并非羡符。同时也说明, 冶炼的“冶”字中的“二”, 既不是冰, 也不是羡符, 而是用来冶炼金属器具的金属饼块或矿石。
在鉴赏中陶冶情操 篇8
1987年7月27日, 新中国第一批福利彩票 (当时称奖券)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试点发行, 揭开了新中国彩票发行的序幕。时年, 他在徐汇区一个街道办事处主持党委工作, 销售新中国第一批福利彩票, 自然也是工作一部分。他除了积极动员居民购买彩票, 也带头买了2张, 随手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 留作纪念、欣赏。首批奖券一套分橙、黑、绿、红、蓝、深蓝6种颜色, 分别在不同省市发行, 上海发行的是橙色奖券, 天津黑色、浙江绿色……他买的是橙色的那一种。
说来也真与彩票有缘。次年, 他调到徐汇区民政局任副局长, 整天与福利彩票打交道, 面对花花绿绿的彩票, 起了收藏念头。朋友们知道他有2张第一批奖券, 也鼓励他收藏。但要收齐第一套6种颜色的奖券绝非易事。因为这6枚奖券不仅分在6个省市发行, 而且发行量少。再加上当时购奖券的人收藏意识差, 保存下来的真是“凤毛麟角”。
从此, 他开始收藏上任后发行的各类彩票, 其中有“中募奖”系列彩票、新中国纪念彩票、新中国特种彩票等共2万多张, 一有闲暇, 就拿出来玩赏。1995年退休后, 收藏、整理、研究彩票成了他的“工作”和乐趣, 家里专门做了两只特殊的书橱, 陈放这些“宝贝”。我把彩票按专题进行分类、归纳, 并结合彩票画面内容, 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赏析、研究文章。
收藏是一门特殊的学问, 收藏者不能单纯当一名“保管员”, 他踊跃参加收藏协会和社区举办的各种展览, 将自己藏有的彩票展示出来, 久而久之, 在收藏界也有了些名气, 还担任了上海市收藏协会彩票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上海集彩》刊物的副主编。上海远东出版社找到他, 绝非偶然, 不仅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彩票“资源”, 还了解、熟悉彩票发行的过程和脉络。想不到, 一个普通的退休干部, 到了晚年还能出版专业类书籍, 这也许是珍藏第一套彩票带来的“福分”。
快乐阅读 陶冶情操 篇9
一、创造良好学习氛围,消除学生对学习古诗文的恐惧感
要想让初中学生学好古诗文,语文教师不仅要拥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正确、符合时代特点的教学原则、高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更要具备高尚的文言修养、文言品行。课堂上教师要表现出对课文内容相当精熟,基本能背诵课文,对古诗文中一些名人逸事、名篇名句能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教师良好的展现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学好古诗文的好处,顿生仰慕之情,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鼓舞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二、温故知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如教学《三峡》一文时,我用地理知识中的长江三峡知识设计导入新课《三峡》。教学《岳阳楼记》一文时,用风景名胜中的“四大名楼”自然导入《岳阳楼记》。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用三个成语串连整篇课文的情节:是谁“病人膏育”?为什么“讳疾忌医”?又怎样“防微杜渐”?整堂课学生探索意识浓厚,积极发言、争相回答,把课堂交给学生,不但教学效果优秀,还温故知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三、引用故事情境,感染学生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爱听故事,愿意置身故事情境想问题。教师进行教学时,针对教学内容,选择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又能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教师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可先回想、联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教师给学生详细讲讲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再讲讲阿长本人的故事、遭遇,让学生在特定的故事情境氛围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进入作品的意境,从而生发学生的对古诗文的阅读兴趣。
四、改变教学手段,吟咏玩味古诗文
死记硬背不但不能让学生受到古诗文文化熏陶,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了厌恶情绪,事与愿违,泯灭学生的灵性、兴趣;而吟咏玩味可以给学生带来快乐、愉悦的情趣,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获取新知。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了寿镜吾先生吟咏玩味的情景:摇头晃脑,陶醉其中,以致于学生游戏起来而不知。可见,吟咏玩味是区别于为背古诗文而读的赏读,是为理解而读的品读。古人云,吟咏是一种由口入心、意会、品味的过程,韵味吟中得,兴趣吟中生。多吟,自会进入文中广阔深邃的精神世界,思想走向丰盈和深刻。因此,教学古诗文应该引导学生反复吟咏,品味课文语言的音韵美,感悟作品蕴涵的精神魅力,让人物形象驻入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学生人格。
五、实现多样化、巧妙化的教学手段,创造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奋点
如果采用传统的逐字逐句翻译的“纯串讲式”教学模式,整个课堂从头到尾呈现出同种节奏,学生很难或很少出现学习的兴奋点,课堂中开小差甚至打磕睡就不足为怪了。如教学《论语》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感悟,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让正反两方对这种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进行辩论。学生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正反两方辩得难解难分,都有理有据。最后大家握手言和,以辨证的、新时代的眼光看待这个儒家问题。这节课避免了死板的古诗文灌输式的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缓解学生在课堂上因长时间诵读而产生的疲劳,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召开故事会,举行辩论赛,或让学生预习课文后,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通过朗读教学陶冶高雅情操 篇10
一、朗读感受语言之美
在语文课堂上我经常给学生读书听, 有时还尝试配乐朗诵。在朗读中, 让学生领略《春》的艺术魅力, 感受《我的自白书》的震撼力量, 体会《醉翁亭记》的人文传统, 欣赏《登高》的气势与胸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 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二、朗读体悟文章主旨
出声的读, 方能读准发音, 大声朗读, 方能有抑扬顿挫。读出语感, 体会词语的妙用, 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 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 都会在朗读中得以解决, 而且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在不经意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这方面的益处,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有切身的体会。
三、朗读陶冶人的情操
同是一篇诗或文, 干巴巴的读和声情并茂的朗读, 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给听着的感受、感染、影响也是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 人们会由衷的发出赞叹:“真美”!朗读时, 语气的轻重, 语速的快慢, 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 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 扣击他们的灵魂, 拨动他们的心弦, 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 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 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朗读激发人的想象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 而这美常常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实现的。朗读, 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 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所以, 我们说联想和想象是语言的翅膀, 朗读, 则是托起这双翅膀的空气。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明白联想和想象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没有联想和想象就失去了语文课的魅力。这样, 他们就会有联想和想象的欲望。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具体的语境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 使他们展开双翅自由翱翔于语言的天空。
五、朗读激发学习兴趣
有人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 加强朗读大有裨益。说到激发兴趣, 不单单是在课堂上, 更可以延伸到课外, 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我在网络上就经常用到“中国朗诵网”、“声之韵朗诵网”等网站寻找朗诵资料, 并向学生们推荐这些优秀网站, 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环境陶冶】推荐阅读:
陶冶教育11-12
情操陶冶11-25
陶冶心灵12-27
陶冶教学方式11-06
论书法美感及其陶冶情操的价值05-20
在理性中“感动”,在说教中“陶冶”论文12-11
陶冶高雅情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06-09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11-03
陶冶情操的好影片—《张思德》观后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