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

2024-11-03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共6篇)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 篇1

关键词:美术新课标,环境陶冶法,美术教学

《美术课程标准》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强化学生学习兴趣, 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和现代意识。美术新教材也为学生打开了更多的门, 指引他们去更多的领域里尝试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回归了艺术教育的本质, 超越了传统的“美术课=图画课”的俗套。在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怎样有效地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将一堂美术课上得生动有趣且效果显著, 这依然是需要美术教师深入探讨的课题之一, 为了引导学生亲自叩响艺术殿堂的大门, 我们美术教师应特别注意环境陶冶法在美术新课程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从大的方面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方式。

一、将“环境”引进课堂

环境所涉及的范围特别大, 如果要将每堂美术课所关系到的自然环境因素和人文环境因素完整地搬进课堂, 这显然是不能实现的, 但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媒介, 如挂图、幻灯、录像、标本、音乐、故事等来进行情景设置, 让学生在课堂内感受到课堂之外的环境因素, 这是将“环境”因素带入美术课堂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譬如七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鉴赏绘画作品, 初步了解绘画语言, 感受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在课堂上教师肯定首先要引导学生欣赏名作, 但我们的课堂和真实的山水风景之间毕竟有一定的距离, 学生无法在课堂中感受到现实风景和风景画的异同, 只觉得画就是对现实的描摹, 不能从更深层理解绘画作品那种深邃的意境之美, 即使教师用各种有关绘画的理论来进行阐释, 可学生依然是一知半解。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来创设一定的情景, 将“环境”带入课堂。如果将一组自然风景照挂图或幻灯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 同时让流水、鸟鸣等天籁之音萦绕在学生耳畔, 这样就会有身临其景的感觉, 让学生的思绪在这美妙的自然风景中畅游一番, 然后不失时机地将一幅幅绘画作品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风景与绘画作品的联系及区别也就不言自明了, 学生也由此会体会到从有限窥视无限, 于咫尺间体味到百里之势的绘画作品的特色。在此基础上, 教师就可以顺利地引导学生进行“研讨与实践”活动了。

“欣赏与评述”领域里许多难以理解的作品都能借助设置在课堂中的“环境”进行陶冶教育, 如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 在引导学生欣赏时就可借助有关中国革命的音像资料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透过画面读到更多的东西。新教材中尤其涉及到了许多外国美术作品, 其历史背景和内涵学生更是难以理解, 如古希腊黑绘式花瓶图案《阿卡琉斯和埃阿斯对弈》、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意大利艺术家达芬奇的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等, 只通过画面内容的讲解根本无法让学生理解作品, 这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历史影像资料和有关作者作品的故事等设置情景, 进行陶冶教育, 让学生在方寸之间领略到无限的内涵。

现代教育手段正在普及, 电化教学设施比较完备的学校更有利于课堂环境的设置, 在制作教学影象资料和多媒体课件时都应注意对环境因素的挖掘与利用。《现代教育思想》 (邢永富主编) 中提到有一位留学美国的女士, 在参观美国中小学时感到很惊讶, 人家的教室里四周全是实物, 这儿是艺术角那里是生物角, 还有科学角、数学角、图书角等, 很零乱, 似乎没有一点学习气氛, 经过解释才明白, 以人家的教育观点来看, 这太富有学习气氛了, 这些教室布置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非常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活动。我觉得我们在教室的布置和设计方面也应接鉴这种方式, 尤其是专用美术教室, 应改变其刻板和单调, 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实践性。

二、将课堂融入环境

美术教学的研究对象存在于广阔天地之间, 存在于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 学生学到的美术知识都与客观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忽视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 将美术教育活动紧紧局限于学校围墙之内, 远离更为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这方面,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时, 就经常带领学生到田野和森林中远足。他对孩子们说:“我们的学校就在蓝天底下, 在绿草地上, 在大梨树下, 在葡萄园里, 在牧场上。”他还说, “我竭力要做的是, 让孩子们在没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 先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可见, 环境本来就是离我们最近的博大精深而又通俗易懂的教科书, 我们应注意利用它对学生的陶冶作用, 在合适的时间将课堂移入合适的环境, 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事半功倍。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衣食父母, 而且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投入大自然的怀抱, 人们就会感觉到一种精神的放松, 而长期脱离自然万物, “生活就会变得灼热、污秽、枯燥, 犹如沙漠中的跋涉 (罗素语) 。”古往今来, 多少人热情地讴歌过大自然给予人的莫大愉悦, 这绝非偶然或矫情, 自然环境应该成为现代美术教育最好的课堂之一, 可以在这个课堂中尽情领略山光水色的气势和花鸟草虫的情趣, 让学生在一种轻松而有趣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用画笔所表现的山水风景的意味, 将艺术熏陶和环境陶冶巧妙地溶于一体。有时候还可选择恰当的时机, 将学生带入复杂的人文环境之中, 将美术教材所涉及到的知识巧妙地利用参观和讨论的方式, 悄然渗入学生的脑涵。与其在教室里滔滔不绝地大讲招贴画的作用, 还不如让学生面对大街上真实的招贴画来自己总结;与其在课堂上面对书本费尽心机地区别圆雕和浮雕, 还不如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雕塑作品自己来理解二者的异同。美术课所涉及的许多知识都能让学生走入环境亲自去体会, 服装超市就是服装设计的好课堂, 家具市场又是家具设计的好课堂, 百货大楼又是商品包装的好课堂……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就看我们美术教师是否善于利用这些环境因素。

“艺术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 要直正感受艺术、领悟艺术, 就必须要贴近生活, 贴近自然, 把美术课堂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让学生不断地接受环境的陶冶, 从而逐步提高其审美素质, 达到美术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 篇2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情感陶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教育应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人文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要更新高中语文的教学观念,将情感陶冶真正落到实处。本文的撰写希望有益于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探索培养和陶冶学生情感的教学实践之路。

一、情感陶冶简述

(一)情感陶冶的概念

情感是稳定的具有方向性的心理态度,可以影响人的行为和意识,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动力,伴随着人的行为而释放。如对国家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都是人的情感的具体表现。情感陶冶是因长时间受外界情感的熏陶和渗透,产生自我感受,最终形成稳定的情感倾向和生活态度的过程。情感陶冶是一个长期不断的过程,是追求真善美等美好情感的过程教育。

(二)情感陶冶的特征

1.情感陶冶具有认知性。认知是理性的,情感是感性的,理性没有动力,情感没有方向,情感构成理性的内在动力,理性为情感指明方向。因此,认知是在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但情感陶冶是有方向、有选择的,是理性和情感的有机结合,具有认知性。

2.情感陶冶具有互动性。情感陶冶是两个及以上的人情感的转移和分享,形成共同的情感体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情感陶冶的互动性表现在人们之间的精神状态产生认同感,将彼此的情感体验交织在一起。

3.情感陶冶具有潜隐性。情感陶冶不像其他事物那样,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它是无法测量、无法评估的。情感陶冶是在教育的大环境里,让学生处于共同的情感体验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最终形成共同的认识。

4.情感陶冶具有审美性。情感陶冶的过程,是主体和客体产生审美体验的过程。高中语文课文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经典之作,全部都是完美的艺术作品,其中蕴涵着爱国之情、感恩之情等,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体验美的过程,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带给我们美的感受,产生美的思想。

(三)情感陶冶的功能

1.情感陶冶具有生成情感的作用。情感陶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美好的、健康的,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情感,并帮助学生排除消极的情感。

2.情感陶冶具有稳定情感的作用。情感陶冶具有一定的责任性,它将学生的主观情感稳定化,稳定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情感,消除不好的情感,将情感最终升华为健康的情操。情感陶冶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起到稳定情感的作用。

3.情感陶冶具有强化情感的作用。学生的情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得到巩固,在不愉快地情感体验中得到改变,而情感陶冶是一种积极健康、愉快的情感体验,因此,学生在情感陶冶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巩固和强化。

4.情感陶冶具有提升和净化情感的作用。情感陶冶通过人与人的交流,教师将美好的情感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的心灵,学生在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情感得到慢慢沉淀,最终实现提升和净化。

二、高中语文教学情感陶冶策略

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是需要一些方法的,要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发展情感品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深度挖掘教材,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三种方式来陶冶学生的情感。

(一)通过阅读陶冶学生情感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活动,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情感,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观的树立。阅读给学生创造认识世界的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熟悉世间万物,感受人情冷暖。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心灵交互、思想碰撞的过程,是学生对美的鉴赏和领悟的过程。学生在充满着文学美的领域里,情感得到汇聚并迸发。因此,阅读对陶冶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有重要作用。

(二)利用写作陶冶学生情感

高考作文一向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出,高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学生需具备丰富健康的情感。作文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体现学生的真实情感。优秀的作文都包含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可以说,写作是情感的集聚地,也是情感的培育地。目前,很多高中生精神财富匮乏,缺少生活体验,实际情感与作文想要表达的情感不符,写出来的作文显得空洞、苍白,缺少青春活力,没有感染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从写作练习入手,陶冶丰富学生的情感。

(三)通过口语交际陶冶学生情感

口语交际是一门艺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交流,达到传递情感的目的。口语交际体现学生的智慧和个性,是陶冶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口语交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口语交际,课后教师与学生谈心也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形式多种多样。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教师将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学生的心田,在多次交流后,可以产生共鸣,达到陶冶学生情感的目的。

三、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在强化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情感陶冶培养,让学生的情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成为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大智慧的情感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孔维民.情感心理学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

刘勍(1982.2.17— )女,籍贯:黑龙江省双城,2006年毕业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8月参加工作。2011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 篇3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国家对中职教育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有了显著提高, 中职教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教学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在欣喜之余,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职教育的教学对象是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 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 是优秀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 但受生源等因素的影响, 中职生的综合素质虽然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仍存在比较大的欠缺, 不但违背了“礼仪之邦”的形象, 而且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 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 本文拟将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平台, 从营造氛围、挖掘资源、沟通合作、学科渗透和课外拓展等角度开展教学实践, 积极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效。

角度一.营造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是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 而氛围的营造和情境的创设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开展。语言和文字是思想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 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都是思想情感的表达。《景泰蓝的制作》以有详有略逐一说明的制作工序为主线, 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故都的秋》在对北平之秋的描绘中, 寄寓作者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和对美的执著追求, 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 而其他以摹景、状物、写人、记事为主的教材内容则蕴涵着更为丰富的思想情感,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营造优美情境, 达到以境化情的目的。

角度二.挖掘资源

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阵地,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监控者, 必须开发和利用好教材资源, 开设班级作文园地、学生博客等活动, 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次, 综合考虑生源分布广泛、家庭背景不一等因素, 教师可利用手机、网络等通讯工具, 以电话、邮件、视讯等方式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 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家庭现状, 并向家长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 家校双方共同努力, 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 另一方面, 对学生存在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弥补和纠正;再次, 教师须关注相关社会文化资源, 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和德育素材联系起来, 把德育工作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角度三.沟通合作

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 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必须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 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 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天山景物记》一文, 笔者安排了两个课时的教学, 第一课时, 整体把握和感悟, 将重点放在欣赏“雪峰、溪流、森林、野花”一节, 通过背景介绍、朗读、赏析和仿写等途径, 完成“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创造美”的学习思路, 文章的剩余阶段安排在第二课时,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模仿第一课时的学习思路, 由学生推选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进而师生共同探讨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审美赏析能力得到了提高, 美丽的景色极易引发学生的共鸣, 能够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角度四.学科渗透

新课程改革在逐渐淡化基础学科的专业性, 软化学科边缘, 改变以往纯技能教学的模式, 加强与各学科间的渗透与融合, 可以有效地拓展课堂视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的影响, 不少老师仍将语文课堂禁锢于“知识和技能”层面, 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很多一线教师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十分用功, 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通过与学生的交流, 笔者发现:问题的根结在于学生不稳定的心理素质。笔者的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有了明显进步, 学习兴趣和信心大大提高。

角度五.课外拓展

在对比分析当前各版本中职语文教材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发现:当前教材对德育渗透的针对性和全面性还有所欠缺, 45分钟的课堂时间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其一, 加强课外阅读。向学生推荐《细节决定成败》等课外读物, 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和广度, 加强德育渗透的效果,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其二, 注重随笔小记。随笔和日记是学生发泄情感、直抒胸臆的最佳载体, 教师以正面的、积极的评语与学生沟通,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而且是“润物细无声”的最佳体现。

其三, 重视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课堂内容的有效延伸, 教师可组织主题班会, 可开展朗诵、书法、辩论等竞技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形成较强的班级凝聚力。

结语

中职语文教学育人功能的相关探索和实践证明:语文学科既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阵地, 又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 把德育工作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陶冶情操, 育人育德”的教学目标, 是一线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格根塔娜:《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

[2]钟玮:《让阅读净化心灵_谈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德育渗透》, 《思想理论教育》, 2008 (16) 。

培养语感陶冶情感 篇4

通过培养语感进而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在朗读中领悟情感

如何培养语感?听、读是基础, 是关键。听, 范围有限;读, 其实也就是读给自己听, 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言为心声, 阅读不是单向输入, 而是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时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 并不自觉, 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 凝聚起来, 进而燃烧起来, 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

教师通过范读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 再让学生带着体会去读文章, 能理解的地方自然读得流利且感情充沛, 不理解的地方读起来感情干涩, 甚至有时还会结结巴巴。教师就可以看出问题并及时加以引导。“三分诗七分读” (苏东坡语) , 朗读不仅可以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而且会把文中的意象进行组合, 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 感受语言的意蕴美。叶圣陶先生曾创造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 设身处地, 深入文内深层的情感世界,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沟通的欣赏境界。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有这样一句话:“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是文章的主旨句, 有的学生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干巴巴地读过去, 就会造成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偏差。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先把句中的语气词“啊”带着感情, 拖长音调读一遍, 再去掉“啊”读一遍, 比较一下效果有何不同。从而得出结论:一个“啊”字饱含着作者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眷恋之情, 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此奠定。又如《荷塘月色》, 先让学生浏览全文, 再进行感情范读, 把课文读“活”, 并随着文章的感情, 运用高、低、快、慢、轻、重、停顿及语调变化, 读出文章的基调和韵味, 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 再从课文中寻找出最能表达情感的词句,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的反复点拨, 学生便能逐渐领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那种不满, 又幻想超脱现实的淡淡的哀愁和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喜悦, 这样就把学生对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感情的体会、诱发有机地结为一体, 达到准确把握作品内容的目的。

二.在品读中体验情感

语文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文中的语言文字无不负载着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郁的情感, 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当它作用于学生时, 就会唤醒、激活学生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世界, 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一股强大的学习动力。

以情激情, 注重情感教学。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谈到她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自己的情感之火。然后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于漪老师说得好, 因为, 要学生动情, 教师首先要动情, 运用教学手段和艺术, 给学生创设一种与学生年龄相融合的教学情境, 把这个情境贯穿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去。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 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蓄积学生的情感。因此,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一定要以情动人, 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素, 来打动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之思随时移, 情因物转, 让学生能够领略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朝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两首诗中都有“月”、“霜”, 透过“月”、“霜”表达了作者缅怀故乡的悠远感伤的情怀。就是同一位诗人, 也会因题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蕴。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总是玉关情。”表达了秋夜女子思念丈夫的哀怨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 相应地产生情绪、语言、声调的种种变化, 做出时憎时爱、乍忧乍喜、或褒或贬的不同反映的评价, 使学生产生“披文入情”的情感体验, 由此改善学生的性情, 引导学生深化审美感受。

探讨文学作品的遣词造句, 挖掘作品颇具张力的语言美是品读中重要的环节。行走在文字的奇异风景之中, 徜徉在诗行的层峦叠嶂之间, 我们不难发现文学作品在遣词造句时, 特别讲究情到韵至, 甚至一字传情。如郑谷改齐己的“昨夜数枝开”为“昨夜一枝开” (《早梅》) , 突出了骤然发现早梅的惊喜之情。对称句整饬醒目, 平仄压韵, 或对比, 或反衬, 往往融诗情画意哲理于一炉。如《我的空中楼阁》, 在写小屋时说“左顾有山外青山, 右盼有绿野阡陌。适于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 也就是古人说的游目骋怀”, “左顾”“右盼”言视野之广阔, “心灵散步, 眼睛旅行”言心目之逍遥, 把对小屋的无比喜爱之情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三.在悟读中升华情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 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 离不开学生的悟性。因此, 我们就要积极创设语感情境, 让学生学会琢磨、分析, 从而实现对语言情感的准确领悟。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 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 一种体验, 一种感悟。”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 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和具体画面,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情感沿着作者的思路, 进入作品的情境之中, 和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相沟通, 达到“物与神游、心与理合”的境界, 实现读者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塑造的人物、抒发的感情、论证的事理在情感上和谐共振。若无情感的波澜, 缺乏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 即使教师的分析再细致周密, 学生对文章的认识也无法深入。只有使学生入情入境, 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才能让他们走进作品, 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

情境教学十分强调开发情感效能。

“情境”自然包括“情”和“境”。“境”是指客观事物, “情”是指人由客观事物引发出的“主观情感”, 这种主观和客观的融合,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主观情感反复作用于客观事物,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思考去逐步获得知识、技能与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土壤里。”当学生懂得称颂美好的事物, 抨击丑陋的东西, 嘲讽可笑的对象, 哀怜悲惨的命运时, 实际上已经在这些情感的判断中, 渗透了对世界的认识, 获得了感知和评判生活的能力。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所期望的。要善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以境动人”。

《庄周买水》一文, 学生初看此文语言也许无亮点。但老师可提醒学生注意文章描写女秘书的句子, “留着披肩发, 两手一耸, 说:‘sorry……’”。学生可能顿时体悟到刘征用语高妙, 采用白描和细节描写, 寥寥数笔, 刻画了一个时髦的女秘书形象。又如鲁迅的《药》,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 “掏”字传神写出了钱被藏得极深, 从中可以看出华老栓一家生活的拮据、艰辛等, 所承载的分量意义极重。从表面上看, 我们在词句上下功夫, 咬文嚼字, 实际上是品味作者如何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有了这样的体悟, 学生才能真正品味到语言的妙处。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情感中的情境性。学校、班级情境中的各种因素, 比如环境、课堂气氛、音响效果等等对情感的产生有综合性的作用。有经验的语文教师, 能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巧妙地创设和谐的情境和气氛。如讲课总是富有表情, 从不板着面孔;提问精心设计, 且符合各类学生的水平。

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以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 让学生愉快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还应当注意活跃课堂的民主气氛。鲁迅先生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在北京大学讲《红楼梦》时, 曾幽默地提问说:“你们爱不爱林黛玉?”当时有学生反问他说:“周先生, 你爱不爱?”鲁迅并未生气, 反而从容坦率地说:“我嫌她哭哭啼啼。”师生之间有趣的对话,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了学生与老师交流的需要, 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语感教学中所呈现的境界, 归根到底, 是去追求情感意识的情致。而这种情致又必然与心灵情绪或衔接或融合起来。这种心灵情绪也许是旅游者站在客舍门前的一次轻微的敲击, 也许是飞腾于海面上海鸥的清脆的鸣叫, 也许是穿过泰山之巅松柏间的风声, 也许是宇宙深处的一声“鹤哨”, 它不仅是给我们传达一种交流的信息, 传递人与人之间在文本意识上的一种衔接。更重要的是, 让我们能感受到生活的多样性, 生动性, 富于朝气的生命的气息。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把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个人的人格的过程。语文学习, 通过语感丰富情感, 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 篇5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情感,生活

一、引言

当前, 我国中职教育正处在由“课堂教育”向“社会教育”过渡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为了真正落实职业教育的适应社会的宗旨, 促进中职学生整体素质的协同发展, 寓情感教育于语文写作教学已成了语文教育中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写作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通过情感来联系生活, 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训练写作能力是保证写作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一过程的实现其实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而且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自觉过程, 它也不是简单的1+1, 而应是情感激发和生活感受的融为一体, 是两者互相促进的过程。对情感教育而言, 其本质是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基本理念, 为语文学科教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它将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崭新亮点。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是解决当前一些语文教学弊病的一剂良药。而对生活感染的融合来讲, 其本质是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过:生活是写作的来源, 写作是生活的再现。著名作家矛盾先生也说过:应该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实话, 这才是写文章的基础。所以说进行生活方面的作文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点。本文就从情感教学和生活感受两个方面出发, 力求找出一条更为完善的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之路, 保证从理性地角度进行教学理论研究, 从实践角度进行教学方式的探索, 为中职语文写作教学开通一条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教育模式。

二、用情感教学引领生活感受的意义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 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 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催化剂, 不容忽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 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提高课堂效率。而对于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而言, 其实“文章不是无情物”, 每篇文章其实都蕴涵着作者的思想情感, 蕴涵着特定的情境。因此, 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使教学活动由单纯的知识教学走向全人发展, 从而实现语文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统一。情感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 而这种情绪体验与学生日常生活和经历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用情感教学引领生活感受恰到好处, 能够保证教学有足够的生活感受激发效果, 而生活感受的激发自然就使得学生会有书写的欲望, 有动笔记录感受的冲动, 这就是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最初教学目标。

三、情感引发感受, 开展作文教学

1. 创设教学情境, 调动情感

情境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发展, 就像语言的发展一样, 发生于真实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中。该理论超越了传统的知识观, 强调知识的情境性、真实性、社会性、应用性、互动性, 重视“知识的情境性”, 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 使学习者在情境中成为知识意义建构的贡献者。创设教学情景是调动语言情感的载体, 作文教学必须从调动情感开始。调动情感的基础是感悟语言, 只有通过反复的略读与精读, 才能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把握句子的整体意义, 也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才能揣摩作者情感表达的作用。在对语言文字的情感体会之下, 就会呈现出优势的情感体验。而创设教学情感需要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例如: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的情感引导、相关背景资料的介绍等都是创设情景的重点手段, 这种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情境化的教学条件, 提供对学习过程的动态指导, 使学习者通过活动在其中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而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景之下就会很自然地产生情感迁移, 内心出现不同的心理感受, 而记录这种感受就变为可能。

2. 联系生活, 挖掘情感

中职学生不同于初中学生, 多数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经历, 而生活经历就

是写作的最佳源泉, 教师要善用利用学生的这些生活经历来挖掘情感体会, 鼓励其创作文章。这种写作教学手段其实是写作教学管用的手段, 例如:在记叙人物的作文中, 学生熟悉的人很多, 教师往往会通过一些教学启发手段使得是平心静气地回忆自己脑海熟悉的人物, 然后想想谁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 确定好要写的人。这种教学过程和学生心理过程其实就是对生活实际的联想, 在这种联系生活的写作指导下, 学生的创作才能有血有肉, 个性鲜明, 栩栩如生,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 联系生活感受能够使得学生的文学创作更有内涵, 而有感受却不能下笔如有神的学生, 自然就有想要掌握写作方法, 进行写作技巧探析, 进行写作语言积累的求知欲望。

3. 借助生活和想象, 激励情感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 离开了生活, 作文就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可以说, 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就应从“生活”入手, 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 努力实践“学生为本, 兴趣为重, 生活为实, 实践为主”的作文教学新理念,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处处是作文”。当然, 光靠生活经历是写不出感人至深的文章的, 因为生活的真实不同于艺术的真实, 在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进行生活想象, 并将这种想象置身于写作创作之中, 走“面向生活, 自由表达之路”。作文要展示个性化和创造才能教育的本身就是实践活动, 而不同的活动就构成了不同的生活经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 认识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本源, 也是学生活动的全部时空展现。要让学生跳出应试阴影, 放大写作范围, 对在学习生活中的点滴感受也应该鼓励其成文, 又如:在中职实习过程中会经历过很多问题, 这也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文章创作, 记录生活感受。

4. 活用写作训练, 培养情感

在写作训练中应注意培养情感, 既要注重真实情感的培养, 又要注重详细情感的培养;既要注重情感分析能力的培养, 又要注重情感表达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和谐、更全面、更具互补性。如:在学完《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后, 教师要激励学生的情感体验, 全面收集托尔斯泰的相关生平资料, 然后让学生在理解托尔斯泰朴素的审美观的基础上, 以《我对“美”的理解与思考》为题写一篇短文, 在班级内交流, 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又如:在学习了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后, 教师要针对当前社会就业问题开展辩论会, 可以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和“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为辩论题目, 让学生自己收集素材, 进行辩论准备。辩论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对“职业”态度的情感体会, 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以后职业的选择”来自拟题目完成作文, 表达真实的就业态度。

综上所述, 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应该用真实的情感“春风”, 化感动中的生活的“心雨”, 以情感带动写作兴趣、以生活经历充实写作内容, 全面提升中职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莉.试论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J].才智.2010. (24) :54-56

[2]朱亚奇.新课程下如何激发中职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中等职业教育.2010. (10) :73-75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法 篇6

语文教学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后, 唯一没变的是以笔试为中心, 以成绩为目的。诵读法虽然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 但教学目的功利性早已使其逐渐退出了教学舞台中心, 中学校园难以听见朗朗读书声。近些年来, 虽然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仍重听轻说, 重写轻读。

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由于其特殊性, 开展得举步维艰。中职学校语文等文化基础学科被边缘化, 片面强调语文教学的辅助性和工具性, 课时量也被大幅削减, 语文教材篇目陈旧, 内容与现实生活脱节。课堂上学生摆弄手机, 打瞌睡, 不愿意发言, 甚至羞于或怯于朗读, 更不愿意背诵。在这种情况下, 中职学生语文素养难以得到全面提升, 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面对现状和困难, 研究如何继承和发展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 提高中职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应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诵读法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中职学生多数为普通高中入学考试落榜者, 无论是自身道德修养还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等诸多方面都有欠缺, 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很多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根本不感兴趣, 更不会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已成为许多中职语文教师的共识。诵读法相较于中小学对当今文化基础弱、自律能力差、贪玩怕累、语文素养不高的中职学生而言更加适合, 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如何将诵读法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性和参与度, 是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这种结合应能克服课堂上教师讲得过多, 讲得过细, 但实际上是在“自言自语”的弊端, 因材施教,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

诵读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规范语言, 积累语文学科知识

诵读的过程, 首先是对语言的认知和规范过程。学生在诵读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正确”的问题。以前, 这个问题是通过教师的“讲”来解决的, 其过程生硬、机械, 因而缺乏生动性, 学生也不容易掌握。在诵读的准备和实践过程中, 学生会发现错误, 互相或自主纠正, 对学生的记忆有强化作用, 尤其是当今网络语言盛行, 学生在诵读精选的语言文本的时候, 会了解什么才是规范的现代汉语, 从而逐渐纠正错误的语言习惯。

流畅的诵读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对诵读内容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点拨, 但获取知识途径的多样性又决定了更好的方法应该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这样, 学生积累语文学科知识的途径将更广阔, 内容也会更丰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会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记忆得更牢固, 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领会积累语文学科知识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 记忆是语文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然学生不愿意做强制性、生硬、枯燥的“死记硬背”式“有意识记忆”, 不妨让学生通过诵读, 以“无意识记忆”的方式来完成语文学科知识的积累。

(二) 培养学生语感,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诵读的过程是语感培养的过程, 同时也是表达能力培养的过程。“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的就是熟能生巧的道理。如果每天都背诵一首唐诗, 到把《唐诗三百首》背熟了, 那些文字所描绘的场景、情感会像图画一样, 展现在你的脑海里。

语言是一门感知的艺术。通过语言符号, 可以感知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有时候甚至会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复杂情况, 这就是语感。同样的寓意, 可以直接说, 也可以间接说, 甚至可以反着说, 也可以通过拟人、比喻甚至通感的方式来表达。有时, 还要根据不同时间、场合, 不同语音、语调, 听“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要读懂讳饰、反问、反语……所有这些知识、能力, 不反复诵读、体会, 只靠教师讲解, 学生是难以掌握的。

在诵读的时候, 多种感知器官综合运动, 增加了大脑皮层的刺激, 能促使诵读者深入领会词语的含义和文章的情感, 品味意境, 发展语感。

通过诵读, 还可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读多了, 通过理解、模仿、转化、借用、引申, 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这个过程, 就是语感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过程。

(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审美主体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它是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的综合。它是在人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客观美的认识和评价。

诵读, 可以使学生领略语言美。诵一首好诗, 读一篇好文, 就是在欣赏一幅好画, 听一首名曲, 在和一位伟人交流。有感情的诵读, 往往能使优美的诗歌、抒情的散文和动人的故事更富有魅力。

诵读, 能再现自然, 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 诱发他们去想象, 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通过诵读, 对内容理解、模仿、转化、借用、引申, 同样也是一种情趣熏陶, 更是一种审美积累。通过背诵, 变别人的为自己的, 化知识为情感和生命, 也是诵读的重要作用之一。

诵读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 采用多样方式, 引发诵读兴趣

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对语文教学的推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诵读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前提是要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除了教材文本的朗诵, 还可以有其他形式, 如讲故事、说笑话、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辩论赛、表演小品等等。应让学生觉得很有趣, 乐于表现自己, 活动质量如何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过程。实践证明, 让学生在“诵”的气氛中学, 在“读”的环境中练, 更能使学生迅速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增长见识, 开阔视野, 丰富生活, 发展个性。

(二) 创设诵读情境, 营造学习氛围

诗歌、散文是讲究韵律、节奏, 富有音乐性、情感性的, 或明朗, 或朦胧, 或恬静, 或悲壮。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学习的氛围, 尤其是诵读情境的创设, 对诵读教学的开展十分重要。

诵读情境的创设, 简单点的, 几幅切合内容的画面, 一段应景的旋律优美的音乐, 就能起到很好营造氛围的作用。也可以创设身临其境般的诵读情境, 比如读郁达夫《故都的秋》, 正是秋天, 让学生抽空到校园里吹吹秋风, 看看枯草, 踩踩落叶, 赏赏牵牛花……领略一下秋的清、静、悲凉的感觉, 学生在诵读的时候, 自然就感受到“秋”的味道了。复杂一点的, 比如读曹禺的《雷雨》, 可以创设分角色诵读的情境, 甚至可以分角色现场表演, 让学生琢磨:如果我是周朴园或是鲁侍萍, 我会怎么想、该怎么说……结合学生的自我感受、互相点评、交流, 再加上教师的点拨,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 诵读背诵结合, 强化学习效果

诵读是一项大脑思维、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同时运作的综合性活动。诵读是记忆的基础, 多读、读通、读熟, 背诵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对学习效果的提升, 记忆性积累是一项重要手段。语言的模仿、转化、借用、引申, 就是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积累起了主要作用。

比如, 许多中职学生害怕写作文, 害怕说话, 问其原因, 竟然是没什么好写, 无话可说, 或者不知道该怎么写、怎么说。分析其原因, 无非就是积累不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诵读、背诵结合, 精选教材中一些经典诗歌、课文或者语段、名家名句, 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直至能够背诵。例如, 我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荀子的《劝学》并且背诵, 并告诉他们:以后凡是涉及学习的作用、意义、方法等方面的话题, 完全可以从课文中引用经典语段作为你的佐证材料。这样, 当学生遇到类似情况, 就能灵活运用, “引经据典”, 不会再觉得“无话可说”, 可以让表达更有文采, 达到对学习效果的强化作用。

(四) 循序渐进, 扩大诵读外延, 培养诵读习惯

诵读教学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小学、初中的诵读, 往往追求准确、响亮、整齐, 虽然拉腔拉调, 听上去不自然, 但这是基础。中职阶段的学生在此基础上, 应该逐步加强语速、停顿的诵读节奏训练, 追求诵读的自然化和情感化, 力求把文本内容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 这是一个不断进步、提升的过程, 是一个需要教师指导、严格训练的渐进的习惯过程。

诵读的内容不能仅限于课本。诵读内容的选择, 遵循的原则应该是:材料要精, 不要泛。读就要读最好的, 最有代表性的,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也包含这层意思。教材之外的经典篇目, 比如我校选择了《三字经》、《弟子规》这样的传统诵读入门文本, 作为“疯狂早读”活动的诵读材料。这些材料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一个阶段诵读, 很多学生都已能背诵,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改革语文考试体系, 优化考评方法

“哑巴英语”的教考弊端, 最近几年正得以纠正, 相比而言, 中职语文教考体系却仍然在走老路。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考评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在这方面, 我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摸索。比如, 建立“诗歌会”社团, 开设“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求职、应聘技巧”等选修课, 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评, 学习成绩计入学分。“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等级考证也被作为学生毕业必需的条件之一, 且与专业技能等级考证同样重要。

加强诵读教学, 各级各类中职学校完全有条件和能力, 也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重视, 正有序展开并不断得以推广。古今实践都证明, 诵读法是行之有效的。中职语文教学要在以读为本的原则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口、耳、眼、脑并用, 听、说、读、写、思齐走, 扩大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储备, 加深学生的文化积淀, 发展能力, 提高素质, 让中职语文教学在各方面克服困难, 纠正偏差, 回归传统, 使中职语文教学更科学、合理, 更具人性化、趣味性和实用性。

摘要:诵读法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 也是当今语文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和考评体系的现状, 结合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阐述加强诵读教学对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介绍诵读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经验, 探讨推广、加强诵读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指导思想、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 提出改革语文考试体系, 优化考评方法的观点。

关键词:诵读法,中职语文,语感,审美情趣,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业桃.关于中学语文诵读教学现状的调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5) .

[2]覃可霖.论语文诵读教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2) .

[3]魏春英.中职生诵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 2006 (2) .

[4]郑学武.诵读训练方法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3 (23) .

[5]卜彦丹.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天地, 2009 (9) .

[6]周庆元, 于源溟.诵读法的历时演化与现时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10) .

上一篇:村支书对照检查材料个人下一篇:齐河《春酒》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