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2024-06-11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共9篇)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1

摘要:在教育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对教育的实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已经被运用在了诸多行业,为推动行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需要对教学模式加以完善,通过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活动,进而为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知识奠定良好基础。通过采用信息化教学措施,对语文教学进行设计,继而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发挥关键作用。因此,本文针对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予以分析,从而为语文教学的实施提供借鉴。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2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大力发展信息化教育成为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重要举措之一。纵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不论是个性化、引领性的个别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探索,还是区域性、示范性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活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大多归于“点”的形态。这种“点”的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的必经之路。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教师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尝试。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一线教育工作者们发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巨大的优势。

1.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是双差学生,组织纪律差,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相当严重。可以说,教学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对所学课程感兴趣。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如在《壶口瀑布》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先播放黄河壶口的一个记录片《黄河金三角》,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母亲河的雄伟壮观,其不可阻挡的气势不时引发学生声声惊叹。同时,再配上音乐《黄河大合唱》,将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交替进行,做到动静结合、图文并茂,这样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能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冲击,不仅让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还会对课堂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如在李清照的《一剪梅》教学中,在上课之前笔者先让学生欣赏歌曲《一剪梅》,让他们在优美的旋律中赏析歌词,别有一番情趣。

2.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让课堂充满活力

中职校与普通高中相比存在着一个巨大的优势——无升学压力,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则没有太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可大胆地超越课本,将电影、电视、综艺节目、演讲等各种资源引入课堂中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在讲授《雷雨》时,笔者给学生播放相对应的话剧表演视频,然后将剧本和话剧表演进行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剧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学生在充分把握课文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分角色扮演让剧情再现,这无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让课堂充满活力的最好方式。

3.信息化教学手段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工作效率

多媒体进行互动教学,信息量大,密度强,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为教学联系生活提供更多的条件。它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学习资源,从而加大了单位课时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更丰富、更系统。如在讲授鲁迅的《药》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在百度上搜索资料,了解鲁迅生活时代的特点,其为人作风、写作背景等资料,这样就比传统教学时教师在课堂讲述的内容丰富得多。其次,教师每上一堂课都要大量采集素材,用大量的时间来备课和制作课件,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通过网络平台建立信息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成为语文信息化教学的主人。

中职语文课堂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信息技术迎合了信息时代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教师的注意力。但是,我们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从而造成教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1.认识不够,水平不高,效果不好

首先,由于对信息化教学缺乏了解,部分教师过分依赖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的教学模式不敢尝试,存在着排斥心理。其次,信息技术涉及硬件和软件等多方面的知识。虽然目前绝大多数中职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却往往忽略了在使用时应考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在制作课件时水平不高、制作过程马虎了事,就会使很多课件在教学中不能发挥应有的教学优势。

2.将信息技术只作为应付的手段

当今中职学校过于注重专业课,而忽视了传统的基础必修课,使得中职语文教学课时安排明显不足,中职语文正逐渐变成边缘学科。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中职语文课成了一个可有可无、没有期待价值的科目。有的教师为了尽早完成任务,便利用信息技术将内容罗列,顾不上让学生认真思考,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把多媒体当成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如果一堂课变成“图片和音乐的展示课”,给人以过分花哨、华而不实的感觉,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教师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缺少语文实践。如有的课件教学目标不明确,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的课件只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教学过程单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的课件缺乏灵活性、操作性,学生很难参与其中。以上这些做法都严重违背了信息化教学的初衷。

3.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结合不彻底

由于对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大多数中职语文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课堂上省略板书。虽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新元素的参与,看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其实质还是传统教学的照搬。从某种意义上看,硬件的损耗等费用的增加使得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但没有给学生带来任何收获,反而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综上所述,要让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优势,就要将二者进行有效整合,需要中职教师积极探求更多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寻求一条真正适合中职语文教育特点、适合中职生终身发展、适合未来职场需求的中职语文教学之路。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3

关键词:中职教学 语文教学 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地优化整合,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的教学方法。中职语文教学是中职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学,中职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中职语文的应用面也很广。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会使中职语文教学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活力。运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提升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同时合理地发挥信息化手段的优势,使语文教学和信息化手段有机结合,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将信息化的手段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已经是摆在每一个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必然选择,也是一个难点。

一、信息化手段运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意义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程度不均衡、缺乏学习语文的信心等问题,部分教师的语文教学枯燥乏味,无法使教学活动起到应有的效果。将信息化的手段运用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较好地使这些问题得到改善,单就从这一点上就能体现出信息化手段运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改变部分教师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

中职语文教学不会有升学压力,这就使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于放松,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存在明显的应付心理,教学手段老化、教学内容枯燥乏味的现象随之而来。信息化手段一旦运用于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文字知识,还会整合相应的图片、声音、视频知识。从而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使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使课堂不再枯燥乏味。

2.使中职语文教材的知识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材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以使学生增加对知识的理解,语文学习的难度也会直接降低。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知识,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效果。

3.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要用课堂板书来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学习,课堂板书会占用教师较多的时间,这就限制了课堂上教师的知识量,而信息化手段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教师就可以更加流畅和方便地进行教学演示,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时间,也可以加大教学知识量,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现阶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意义。信息化手段可以明显地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优势

信息化手段可以较好地扩充教学资源,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开阔视野,同时信息化手段也能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信息。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信息化教学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中职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戏剧、诗歌作品,在进行这些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就可以获取课程相关的音频资源。在课堂上诵读这些作品时,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播放相应的背景音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也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例如在进行《雷雨》这篇课文的授课时,播放一段雷雨话剧的音频资源,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这篇话剧的魅力。

除音频资源的运用外,信息化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运用过程中还可以获取应用图像资源。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相应的图片资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课本描述的内容,目前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获取任何一位作家作品的图片,这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例如进行《科学是美丽》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配以绚丽的宇宙、物理粒子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美丽。同时,图片和课本内容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作家对语言和文字的精准把握,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感情。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措施

想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首先要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协作学习的作用,让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要想真正把信息化手段应用到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只是课堂的参与者,只是单纯地在听老师讲授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有效互动较少,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化手段运用到中职语文的教学中之后,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更多地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

2.教师要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情境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创设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情境。但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后可以利用视频、音频、图像资源将教学素材和信息化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设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带来大量的视频、音频、图像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堂教学优化

进行教学优化设计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可以使课堂内容更加紧凑,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进行相关教学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使学生课前进行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加课堂教学效果。

4.要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教学平台

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应用技术,能够编制PPT教学课件,同时要能对网络上相应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使教师在利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发现资源、利用资源。

四、小结

信息化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学生可参与的环境,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式发展、研究性学习提供服务平台。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克服“为用而用、盲目使用”的信息化教学误区,更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其目的是弥补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邱恒灵.语文教学信息化[J].中学教学参考,2010(1).

[2]方蓉.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 2012(5).

[3]李玉霞.中职工科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4.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教学 篇4

教师:徐萌阳

语文是中职学校开设的基础文化课之一,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各行各业对中职毕业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迫切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根植于生活的沃土

顾黄初先生早在《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一文中就指出:“要使学习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这生活,包括学生自己的生活,家庭、学校、社会的生活,脱离了生活,语文教学就会变得呆板枯燥。”职校语文也首先要树立学生的生活意识,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

如生活交际中要学习如何听话和如何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可以在电脑网络中接受强大信息浪潮的冲击,感受网络语句的鲜活与另类;可注目街头巷尾的广告,记下语句绝妙的,纠正错别字和病句;在各类活动中,演讲时学一次名家,晚会上做一回主持人;为学校花坛拟几条标语,起草一份活动方案或倡议书,介绍一个学校实习实训车间,写几名成功职校毕业生等。教师和学生只要带着语文意识看生活,语文资源俯拾皆是,语文学习将别有洞天。

二、夯实“精神的底子”

何谓“精神的底子”?《语文教学大纲》里说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就是最好的诠释。夯实“精神的底子”就是为了“立人”,就是为了“在他们长大以后,真正面对人生与社会时,就能以从小奠定的内在生命中强大的光明面,来抗拒外在与内在的黑暗。”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根本所在。简言之,语文要防止和救治学生的“精神缺钙”,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一座“精神灯塔”。

语文来夯实“精神的底子”,不能靠一味的道德说教,靠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精神。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师是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应该“以精神培育精神”,“让高贵和高贵相遇”。二是优秀的作品。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品味教材中真挚的情感,美好的人格,精辟的哲理,同时尊重学生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三是典型的生活事例。

教师可以让学生采访成功的毕业生,身边的优秀教师和技术能手等;可以和学生一起看“情感剧场”、“星光大道”;可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让学生写感恩文章,想想“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总之,典型的生活实例是学生人格精神教育的“活的教科书”。

职校语文课并不多,语文教师应努力立足课堂,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孕育点”,在课堂上营造文化气息,通过语言文字向学生传递祖国的、世界的和历史的、现代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还要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使语文课程形成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多欣赏美景,感受生活,多阅读文章,在生活中实践,快乐地学习。

三、掌握灵活的尺度

职校语文必须坚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为就业服务,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要求,确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如《应用与写作》、《演讲与口才》、《书法与写字》等都应归入语文范畴,根据专业看是否该开设,什么时间开设。

职校语文既然要体现“学以致用”,就必须在教学上突破听、说、读、写一起抓的旧有方式,做到有所侧重和创新。通过对毕业生的每年回访,笔者认为职校语文应立足于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敏捷、准确、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中职学生提高“说”和“写”的能力,与训练他们掌握专业技能同样重要。例如,营销专业毕业生进行产品的售后服务,物流专业毕业生向客户介绍项目,办公室人员待人接物,凡此种种,都离不开口头表达能力。同样,数控、机电、电子电气等技术类毕业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写作技法,要会写类似产品说明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产品实验报告等科技应用文。既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又具备一定语文能力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将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中职毕业生大多在第一线从事技能性、服务性或管理性工作,他们的位置常常处于工作纽带的中间或联系环节。对用人单位来说,无论是上下情况的沟通与传达,还是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这条纽带的正常功能很重要。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很显然,一个羞于启齿或懒得动笔、害怕与人打交道的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事实上,大多数用人单位在选用中职毕业生时,都非常看重这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要扎根于生活,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强调学生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就一定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5

宣城机械电子工程学校

王海安(安徽·广德 242200)

【摘 要】 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有利于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对象等方面结合教学实际制定策略,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创新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 中职语文

中职语文教学现代化的历程在经历了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之后终于迎来了它的成熟期——信息化教学阶段。2012年9月,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过,面对现代教育,我们首先要创新的教育模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地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将信息化和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两者要全面、深度地融合,不断提升信息化教育的水平,使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快速发展, 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更高更快。

一、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桥梁作用

1、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的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想准确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结合,第一点要做到的是明确信息化教学的含义和信息化教学的意义。所谓的信息化教学,一方面是传统教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结合,另一个方面也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整个教育体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信息化教学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组织的教学活动,具体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强调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其二,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特征,教学内容能与时代更好地结合,其内涵也就越丰富;其三,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内容正是学生所需要的知识,所以教学要适合学生的需要,并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其四,混合型学习,即把传统学习的优势和网络学习化的优势结合起来【1】.2、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1 信息化技术有助于学生学习

人们获取的信息大部分来自于视觉和听觉,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热情;信息化环境所带来的多感官调动结合在一起,使得知识更易被获取和保持,并且对于学生的分层次学习有所帮助,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得教学的整体效果要超越于传统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信息处理的能力、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等,可以通过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环境形成,要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中职生信息素养。

2.2 信息化技术有助于教师教学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一方面教师可以不用太多的时间进行备课,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对整体教学设计有所帮助,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这种电子备课的方式减轻了自己的重复劳动,不必对一篇一样的教学内容反复地写教学设计。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博采众长,有利于自己专业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授课,课堂容量更大、形式更生动,同时师生交流更快捷,有利于新型师生关 2 系的形成。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促进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学习的氛围,帮助教师减少重复工作量,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出大胆创新,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改革了语文的教学方式。

二、注重应用策略,培养参与意识

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课程教学活动的进行要在网络和多媒体的环境中;其二,以信息化为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处理之后的教学内容才能成为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其三,能够用信息工具对学习者的学习方式进行改进,使得学习者能够对学习的知识重新建构和组合。【2】

依据之前提出的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遵循的三条原则展开实践,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也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找到应用的切入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对象等方面,结合教学实际制定应用策略。

1、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在语文教学导入部分,教师可以先利用信息化的环境,向中职学生展示在教学中能出现的一些食物现象和其发展过程,积极主动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其学习的欲望,使得学生能主动地探索知识,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引导下和教师一起学习,再进一步探讨学习内容。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常常因为教学中的情景、实验或者其他不同客观条件不能够实现;也许可能在时间金钱上会花费很大,在传统的教学中因为种种原因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使得往常不能实现的综合实 践活动得以实现,模拟类似真实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能自然而然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起到一个巩固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微博、QQ群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有利于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中职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现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所有的事物都围绕着信息化而进行,互联网的风靡,已经到了人们想象之外的地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便利的网络环境,不但可以帮助老师找到需要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视频,还能帮助学生对不懂问题的研究,可以通过网络找到资料。教师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增强交流,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彼此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便于开展合作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自主学习模式。

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通过合作学习,中职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合作,自己去发现、去钻研、去探索,学会与伙伴沟通交流,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4、拓宽学生互动平台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要着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得课堂效果更加有效,就必须在课下的时间加大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现代的信息技术就能够使得这个想法得以实现,使得学生和教师可以不用再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更宽的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视野从课内转向课外,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和心灵上的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QQ、邮箱等,这样现代经常使用的交流手段,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地就学习生活上的问题提供 4 交流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建立班级整体的QQ群,集合班级所有的同学就某一个学习上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学生可以给教师写电子邮件,把学习上不懂的问题积极反馈给教师,还可以说一些心里话,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开导,并且这一切都是没有面对面的尴尬气氛。

5、加深学生理解与记忆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现在的大多数教师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语言描述上,还是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依旧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知识的掌握处于简单的记忆层面,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是不好的。这一问题可以通过现代的信息技术有效地解决,现代的信息技术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资源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化、形象化,这样的话就使得学生的多个感官都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效果会大大地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现代的信息技术可以在阅读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将学生带到特定的文章境界中,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将文章放入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与自己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走进文章,走进作者的内心,从而达到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

三、开展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水平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指出:要以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与环境,开发整合数字化资源,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方便快捷地获取优势学习资源与交流信息提供服务。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由阅读与欣赏、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两个方面组成。

1、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阅读与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在学习《永远的蝴蝶》这篇课文时,应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永远的蝴蝶》动画视频、《人鬼情 未了》的音乐等,营造悲伤的氛围,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走进悲剧中,感受小说的悲剧美。由于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顺利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信息化教学在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应用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第三单元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中《自我介绍》的实践活动。教师面对没有自信、渴望提高的中职学生,通过网络和博客平台自主学习,能够联系个人特点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在活动中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指点小组内的学生,尝试结合自身特长进行个性化的自我介绍;在课堂上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精彩的自我介绍,然后通过情境模拟,让学生展示自我风采,增强信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效率,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信息化的环境中勤学、乐学。

3、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分析

信息化教学得以迅速地发展、大量运用,得益于信息化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大量运用,但是这不代表信息化教学没有误区,它也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多媒体完全地代替传统的黑板粉笔。现在多数人都在批判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地倡导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从以往的粉笔、黑板完全地转变为鼠标、屏幕,但是这真的好吗?俗话说过犹不及,我们只是从一个没有信息的极端走到了另一个完全信息化的极端,这种方式是不好的,在课堂中完全不利用黑板,只是依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是不对的,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产生灵感,这个时候就会需要粉笔,鼠标是代替不了的。

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范围。许多教师利用多媒体便利的特点,在幻灯片里使劲地加入一些知识,在课堂中照着课件长篇大论,完全都没 6 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是不好的,不仅达不到原有的教学效果,还使得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加困难。同时,中职学生的阅读量非常有限,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加入大量的课外知识,不但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还会使得学生更加不容易理解,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和文字,不恰当地引用信息化教学,会对教学目标的达成产生影响。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教学一定会走向常态,这也是中职语文教学必然的趋势。但是世界的纷繁复杂决定了信息化教学在应用的道路上还要面临挑战,我们需要创新与实践,不断探索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6

进入二十一世纪,职业教育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机遇期、黄金期。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各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茶。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以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断深化。在此,我就语文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以求教于专家和同仁。

一、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求得实效

虽然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深化,但我们还会经常听到语文教师们无奈地感慨:“学生怎么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都不会呢?”我们会经常看到,千古名篇佳作,语文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特别是讲到古文,教师用上十八般武艺,讲词析句、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一细细道来,学生却听得如坠雾里,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回答仍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其主要原因,是我们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只是从自己主观愿望出发,教学目标制定得过高,教学内容过难,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在中职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已不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招收的“尖子生”,许多学生在初中时代甚至在小学时代就缺乏信心,有的还被老师和同学们视为“双差生”。这些学生进入中专后,由于基础薄弱,上课听不懂,厌学情绪渐浓,旷课、迟到、早退、打架、沉溺网吧的大有人在:一部分学生认为到中专来就不用学习文化课,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就行了,语文学不学都一样。入学文化课测试结果表明,现在中专生的语文水平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因此,语文教学改革中要针对现在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订,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才能求得实效。

从教材上讲,现代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使用的教材呈多元化趋势,依据国家教委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大纲》,中职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中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版、提高版的中职语文教材,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学校基础版、提高版的语文教材,又有各校依据大纲编写的校本教材……无论使用哪一种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要适当降低难度,增加时代感强、适宜中职学生阅读的作品,淡化语法,加强综合,减少头绪,强调和注重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做好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对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知识,一定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不能认为那是初中教师的责任。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使学生在中职学习过程中的语文成绩有大幅度提高,无疑是镜中花、水中月。

在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鼓励性教学策略、自主性教学策略和创造性教学策略的运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是否达到教学目标,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是否都得到提高等方面来研究和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程度好的学生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程度差的学生按低于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教学,甚至依据初中教学大纲补习基础知识,最起码使这些学生的语文水平能顺利通过现代化大企业的入门考试。

二、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出现了这样的现象:许多学校在语文教改中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认为应围绕学生的就业需要,语文教学只要能教会学生写简单的应用文,讲好较规范的普通话就足矣,于是在教学计划中对语文课时进行大刀阔斧地压缩,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删减,只剩下单纯的应用文教学和口语教学的内容。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必修的主要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从课程性质看,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实用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显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并不是只简单教学生会写应用文,会说普通话,学习语文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人文思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思想,以及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只重视其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当然,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思想教育、思维训练和审美陶冶应当是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的任务,离开了语言教学的思想教育,难免成了架空的枯燥的形式主义的思想教育,企图从每一篇文章中直接抽出所谓伟大的思想和审美意识塞给学生,一节课就让学生脱胎换骨,结果只能是舍本逐末,两头皆空。

三、体现出职教特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

计划经济时期,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中级技术、管理人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以及我国教育结构的调整变化,中职教育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大量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专学校必须实现由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由重学科教学向重能力培养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职业训练转变,从专业学科本位向岗位职业能力本位转变。语文教学改革也应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来进行,树立以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既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又要使语文教学成为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如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这要求在语文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观念,在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师生交流、思维启发等方面多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在教材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凸显职业学校语文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在应用文教学中尽量选用和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例文;在口语训练中训练的内容应和所学专业所要求的口语表达能力相吻合;在考试中选取与学生所学专业接近的文字材料作为阅读理解材料等等,使学生理解中职学校每一种专业的学习都离不开语文能力的培养,改变学生“语文虚、专业实”,“语文是花瓶”,“专业是饭碗的思想”。第三在教学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把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结合起来,通过演讲赛、作文比赛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多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

受应试教育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很多职业学校教师都是重视教,忽视学,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更有一部分教师自我满足、自我封闭、不思进取,这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态度,已成为教改路上的阻力与束缚。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成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职业教育观。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不是淘汰教育、精英教育,而是成功教育、普及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育人、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选择人。教育的价值不再仅是培养少数“精英”,而在于能否为各种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在每个人的脚下。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观念也要有大的转变:即单纯的语文教学思想应转变为全面发展的育人观:由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传统授课内容应结合人文精神;语文学科应结合专业各科知识的渗透;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应拓展到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语文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为学生学好其它学科及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讲,更新观念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动力。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7

2014年6月, 笔者参加了南京市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赛前, 笔者查看了部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大赛获奖作品的视频, 也参加了市里举办的信息化大赛的相关培训辅导活动。接受学校的参赛任务后, 笔者开始了思考:首先要有个好的“剧本”;其次要有切实的硬件;最后才能考虑方案能否操作, 也就是构想能否顺利制作成说课课件。

笔者的教学设计利用了学校现有的网络机房, 可以实现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PPT课件, 实现学生作文训练的情境创设;利用了班级的QQ群, 实现学生作业的共享和多元评价。课堂教学所涉及到的素材, 都来自学生搜集到的图文资料。在现有的条件下, 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效果都不错。但是, 市级信息化比赛当天, 却发现教学设计中缺乏信息化的理念和信息化的教学平台。

1 对学校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

信息化教学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信息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可以解决传统语文教学的短板效应。它能创设教学情境, 唤醒学生求知欲望;它能直观生动展现, 调动学生课堂氛围;它能补充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它能开放信息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需要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以现代信息技术带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时代在发展, 信息化是必然的趋势,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也是时代的呼声。信息化语文教学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由阶段和自然形态。信息化语文教学是由传统语文教学发展、过渡而来, 它不是传统语文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华丽外衣的简单嫁接, 因为信息化的内涵不仅是技术的, 还有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信息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也绝不是单纯的教学技术创新, 而是与新课程改革相呼应的从课程观到学生观、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的全面而深刻的变革。

就南京六合中等专业学校信息化背景下语文教学现状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1.1 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作为一种应付的教学手段

学校注重专业课的课时安排和教学实习, 使得中职语文教学课时安排明显不足。于是有的老师在教学课时不够的情况下, 利用信息技术将内容罗列, 顾不上学生认真思考, 一味地加快教学进度, 把多媒体当成了向学生灌输内容的工具。

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创新, 能充分体现信息化教学的特色, 并在各类赛课中能获得好成绩, 往往是为了使用信息化技术而使用信息化技术, 其实上的是一场表演课, 是将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一种应付的教学手段。

1.2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结合华而不实

部分老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在课堂上省略板书。虽有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新元素的参与, 看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 其实是传统教学的照搬, 可谓“穿新鞋走老路”。

1.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互动

伴随着单一而又简单的多媒体课件的播放, 站在计算机面前的老师还是滔滔不绝的讲解者, 学生还是沉默的被动接受者。同时, 由于投影仪要求教室亮度的降低, 连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很好的非语言沟通也受到了影响。

1.4 教师对信息技术理论与知识掌握不足

信息技术涉及到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知识, 虽然目前绝大多数中职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操作, 却忽略了在使用时应考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如教育心理学、教学设计、教学系统理论等。导致的后果是: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教学, 不知道如何才能恰当选用现有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设计的课件往往是简单技术的堆积, 课堂只是简单课件的展示, 让学生感觉不到多媒体参与教学的优势, 甚至觉得还不如原来的上课方式好。

2 让信息化大赛的精神从平实的语文课堂开始

信息化大赛的每一个参赛作品都是教师智慧的结晶。每一个获奖作品都是人力、物力、财力凝聚的硕果。获奖作品中那些炫目、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 对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来说, 都是高端的奢侈品,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是不接地气的。

2010年全国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闭幕式上,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的重要点评中提到:信息化教学常态化;结合、倡导混合教学模式;加强教师的信息化技术培训;加强基础信息化建设。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 也许教师暂时没有尖端的教学平台, 没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没有先进的信息化教室。但是, 我们也可让信息化大赛的精神引领课堂教学, 在有限的信息化条件下, 发挥无限的信息化可能。让信息化教学从大赛的圣坛走向平实的日常语文教学。对此, 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

2.1 转变认识, 调动思维

既然信息化的内涵不仅是技术的, 还有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层面的, 那么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并不是可怕的事, 并不是语文教师做不到的事。也许语文老师在课件制作的技术上存在短板, 但除了不断学习新的信息化技术之外, 我们也可以选择将最简单的素材进行最有效的组合, 将自己切实变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主宰者和知识的灌输者。我校熊立军老师在上《故都的秋》一文时, 针对文中描绘的几幅秋景图, 提供给学生不同风格的图片, 让学生选择并描绘图片, 同时说明选择的依据或理由。这个图片呈现的过程略显简单, 但也包含了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教学环境的适时营造, 教学评价的双向互动。

其次, 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语文课堂优势大于劣势。中职语文课堂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才能吸引住学生。以往的语文课由于条件的限制, 教师口若悬河、文采飞扬也难创设出让中职学生满意的情境来。而信息技术的优越性之一, 就是能将诸多教学素材和信息不受时空的限制有机统一起来, 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一首动听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片、一段深情的吟诵、一番精彩的表演等, 都可让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而流连忘返。比如中国的古诗词, 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成就, 但古诗抽象概括, 思想深刻, 意蕴丰富, 给学生理解带来了困难。而我们运用多媒体构建了“渲染气氛, 激发兴趣—展现场景, 领悟意境—抓住字词, 突破难点—启发想象, 训练表达—创设意境, 指导朗读”的古诗学习模式。实践证明,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2.2 分工合作, 团队制胜

首先, 信息化教学的成功实施, 还需要很好的硬件条件的支撑。这不仅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扶持, 还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 为师生的网络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其次, 需要大力投资, 开发有效、实用、方便、全面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 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意点击所需要的链接, 包括图片、视频、相应词句等资源。开发教学软件是专业的技术问题, 建立资源库是浩大的工程, 这对语文老师来说, 不可能独立完成。但是老师们可以分工合作, 从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资源整理开始, 建立自己的小小教学资源库。我校语文学科每个年级都有专门的备课组, 每学期备课组都会布置集体备课任务。比如,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把第一册第一单元《飞扬的诗情》作为集体备课资源库的筹建内容, 高二备课组筹建第三册《理想之光》单元的资源库等。整理好的资料可以共享在群组文件里, 可以上传到教师个人的空间、博客里。日积月累, 我们的教学资源会越来越丰富, 最初的艰辛也会结出甜蜜的硕果。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学生受益, 教师更受益。

2.3 利用网络, 拓展空间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很好地解决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上45分钟的问题, 它就像一座无形的桥, 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网络, 将知识从书本延伸到生活, 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连通。这种连通, 既可以是师生之间学习问题、学习心得的连通, 也可以是师生情感的连通。这不仅增强、巩固了学习效果, 更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与信任,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笔者参加市信息化大赛的作文教学的选题, 就是利用班级的QQ群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 收集整理学生的资料, 检查并评价学生上传的作业, 了解他人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这个过程虽比平常的一纸作文来得复杂, 但是笔者也切身感受到学生投入的认真、写作的提升、评价的真切、回味的开心。学生不仅学会了动作描写, 更学会如何恳切地评价他人。

笔者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方式主要有:QQ、邮箱、微信、校园网、手机短信。当然, 一开始学生不愿与教师进行网络交流。但笔者主动将自己拍摄的学校各种活动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资料、优秀习作、生活常识之类的内容上传至QQ群文件, 也把自己撰写的一些教学随笔、人生感触等在日志中发布, 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网络交流中来。习惯于网络交流之后, 学生也会习惯于网上学习资源共享, 学习交流, 学习评价等。

笔者所在的学校暂时还没有电子白板、交互式网络教室、专业教学软件和资源库等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硬件软件设备。但是秉持着信息化的信念而不懈努力, 让信息化教学从高不可及的大赛走进日常的教学, 老师们的信息化水平才能得到实实在在地提高, 才能让师生真正地享受到信息化教学带来的方便、快捷和乐趣, 产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效应。

摘要: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信息化教育也成为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育方式。文章指出, 在有限的信息化条件下, 通过转变中职语文教师的观念, 实行团队合作, 挖掘身边素材, 让信息化教学从大赛的圣坛走向日常平实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大赛,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钟铁城.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整合的教学策略[J].教育信息技术, 2006 (7) :42-43.

[2]张军社.信息技术环境下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22) :279, 281.

[3]陈晓红.构建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新模式[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08 (9) :110-111.

中职语文教学的信息化研究 篇8

【关键词】中职;语文;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化的中职语文教育中,教师应当实现自身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持续地创设信息化的理想教学氛围,有效地统一中职语文教学与信息化,实现两者的系统结合,并且注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中职语文教学与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鉴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效果。

一、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素质和能力

想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信息技术,语文教师自身的实际操作水平与理论知识水平非常关键。在信息化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务必具备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丰富的信息理论知识,持续地优化自我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进而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方法产生影响;有效地统一中职语文教学思想的更新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从整体上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方法、内容等;主动地参与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事项,从而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努力探究将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的理想方式,并且在信息化的中职语文教学进程当中,应一直走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最前端。

二、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中职学生来讲,他们的语文学习面临着下面的一些问题:缺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语文学习目标模糊、语文学习水平比较低、语文基础能力较低等等,因为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要参加工作,这也导致学生缺少学习语文知识的动力,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价值与意义,让学生知道学习语文知识是将来工作与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缺少相应的备课资料,这导致教学的单调和乏味,常常较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今,教师能够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从而创新教学思想、健全教学知识、丰富教学设计,以及将多样性的练习题提供给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够有效地体现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的强大功能和优势,实现视频、音频、图画、文本等的统一,以使学生体会到信息化教学的巨大魅力。并且,教师能够组织多姿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使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地体会到语文知识的吸引力。教学实践证实,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备受学生的青睐,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中职语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能够明确的是,课文的写作背景、作家介绍、文学常识等跟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因此,教师能够借助网络教育信息资源,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激发学生各种感官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理解与感悟能力的提升。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的方式,从而使纸质阅读的方式得以改变,从而激发阅读的欲望与兴趣。

应用文的教学比较困难,这主要体现在应用文不但有着诸多的类别,而且要求严格的书写格式等,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常常难以实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应用文教学中,能够对固定的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像是针对求职自荐信的应用文来讲,先是借助多媒体将求职的故事呈现给学生,讲解自荐信的关键作用,然后借助投影设备讲解自荐信的书写格式,并且为学生展示几篇关于自荐信的范文,最后的时候,要求学生尝试写作,教师能够用教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进行演示与讲解,而写作要求学生在课后的时间进行。教师以这种教学模式进行应用文教学,能够大大地提高中职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兴趣与写作水平。

三、应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拓宽师生和生生交流的平台

在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时间较少,倘若要想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就务必在课余时间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个要求。这样,师生不会受到空间与时间的制约,从而能够将更加广阔的平台提供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向课外转变,从而加深师生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也有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像是邮箱、QQ等经常应用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沟通。例如,教师能够创建关于一个班级的QQ群,从而针对某个问题或者是学习知识点进行探讨;学生也能够给教师发送消息或者是邮件,从而向老师反馈自身存在的学习困难,当然,也能够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样避免了当面交流的尴尬氛围,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更加有效地开导。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方式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教师也应当注意是不是给学生带来了有效的学习工具与信息资源、是不是创设了理想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是不是有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如此,才可以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的关系处理好,才可以防止中职语文教学出现误区以及保持语文教学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王吉,刘振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协管员的动力激发问题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 .

[2]徐玉兰.执迷主做奴 痴狂人变鬼——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3) .

[3]吕艳清.教材·情境·实践——探索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有效路径[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3(8).

浅谈中职语文信息化 篇9

【摘 要】信息技术为数学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计算机面前由于好多知识变成动态化,可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爱,引发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不断思索与追求,使得数学以与以往不同的形态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信息技术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使学生们更好地去学习、掌握好数学知识,使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有效的辅助认识工具服务于数学教学,还应注意合理有效地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数学;教学;运用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的资源的共享;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因此如何把信息技术用于数学教学,开阔学生眼界,增长学生见识,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我们各位数学教师去思考探索。巧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枯燥无味的传统授课方式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新知呢?我们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优势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每当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往往非常愉快,兴致也很高,他们被周围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所吸引。教师要将这种兴趣及时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效果就会很明显。从而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结合。如在讲授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利用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收集一些与地面垂直的物体图片,并选择一幅在沙漠升起狼烟的图片并要求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大漠孤烟直”这句诗的含义,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视觉图片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现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猜想结论,发现定理和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等角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学,用《几何画板》先画出任意角和角,使两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再度量角 和角 的度数并求他们的和;学生发现他们互补或相等,然后让学生任意拖动其中的点 或点,使角和角的形状或位置发生改变,学生发现两个角的大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他们还是互补或相等,并且将刚才的数据列成表格,便于进一步比较与发现规律。于是学生可以猜想: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互补或相等。最后再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猜想是不是正确的。同样用《几何画板》连接,将两个角分割成两对内错角,通过演示,再次展示定理的发现、证明过程,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先想后做再反思

对于那些基础的、有一定挑战性、思想性,易入手却又易出错的问题,可以鼓励学生先进行充分的思考与分析,或进行合情的推理猜想,然后再借助技术的实验进行检验评价。这种“先想后做再反思”的方式,一方面避免学生过分依赖于技术,而弱化思维的深度以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体现技术使用的平衡性。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思考成功的的乐趣,有利于发展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如在教授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时,利用计算机制作了Flash图象,通过移动图象使学生感受平移的动态感,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又如在教授有理数相加减法时,通过对海水的涨退潮的动态形象达到教学效果,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相加减法的理解。边想边做求深入

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不仅要动脑,也要动手。“边想边做”,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学会从技术的使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用技术去解决问题、检验结果,学会根据问题的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延伸,从而提出新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创设悬念,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增设疑问,巧设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供一个便于学生探讨的环境,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如:“用一个平面去解正方体,得到的截面是几边形?”,对这个问题可以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随着平面的位置变化,截面的形状也不断发生变化,并在变化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截面的形状根据什么性质确定,这样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够解决新问题,并能够发现新问题,提出新的问题。《几何画板》不仅是优秀的教具,也是一种先进的学具。掌握它是掌握一项先进的学习技能,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也能帮助解决数学问题。《几何画板》能够在不断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几何关系(几何定理、结论)这使得它成为一个极好的“数学实验室”,利用它可以进行数学研究,发现几何结论,这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创新意识得以培养,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互动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自主精神

辅助的反馈系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及时,有利于学生意志的培养。如在函数图象教学中,由坐标描点,若学生点击的位置不对,计算机会马上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订正,反复练习,正确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还可以举行各种竞赛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当发现有个别学生开小差时,教师就应发出警告,但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警告学生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试设想下面的情景:教师在画面上调出一个气得暴跳如雷同时砸着桌子的卡通老头,大家一看都为之精神一爽,开怀大笑起来。开小差的同学也在这种幽默的气氛中意识到自已的错误。课堂气氛就这样在顷刻之间得到了改善。当然还可以减轻教师重复的教学和辅导,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数学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数学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吴堡中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下一篇:刘爷爷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