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2024-05-12

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共12篇)

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篇1

德育对于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来说意义重大。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而轻视德育工作、德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德育方法陈旧等问题。 长期以来, 中职德育课采取显性德育方式, 即以书本为依托, 采取正面灌输以及说教方式, 导致效果不佳。 中职生心智尚未成熟, 德育问题较为突出:进取心不强、自控能力差、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等。 杜威提出:“无意识地给予, 又无意识地接受这种思想灌输, 永远是最成功的。 ”杜威极力推崇的隐性教育, 能以其润物无声的方式对中职德育效果的提升起重要作用。

一、隐性德育概述

德育是教育者以品德的形成规律为基础, 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提升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道德等各方面的素质。

德育分为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 显性德育, 其特征表现为直接性、单向性以及强制性。 1968 年, 美国学者杰克逊在其专著《课堂生活 (Life in Classroom) 》中对“隐性课程”的概念进行了诠释, 这是隐性德育的前身, 以后的学者们对隐性德育的界定意见趋于统一。综合学者们的研究, 可以得出隐性德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参加社会文化活动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观念、价值观、态度、道德的教育方式。 隐性德育具有隐含性、稳定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尽管不易被察觉, 学校的隐性德育资源仍然比较丰富, 包括物质层面如学校的校园布局、建筑特色、设施设备, 活动层面如社团活动、实践活动、课外活动, 文化层面如校风、校训、学风等。

二、中职隐性德育现状分析

(一) 校园文化建设注重“形似”而不关注“神似”

教育学家科尔认为:“物体的摆设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其摆设代表着该场所的精神。 ”可以看出物质环境的布局对于人的观念及思想的形成起着引导作用。很多中职学校认识到物质环境可以成为一种隐性德育的有效方式, 不惜花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然而对其蕴含的人文精神进行挖掘与宣传的力度尚未达到发挥隐性德育的要求。 有的中职学校一味地模仿名校的物质文化环境, 不注重自身的职教特色, 未根据本校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人文精神的宣传与渗透, 无法形成自身的德育特色, 最终仅仅是“形似”而不是“神似”。

(二) 中职教师的榜样“失范”作用

中职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是隐性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有的中职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趋向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 过分重视学生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对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有的中职教师自身则出现道德失范现象, 甚至为评职称而出现论文抄袭行为;有的中职教师认为“中职生就是差生”, 在这种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对其不闻不问, 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中职教师的这些言行举止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 中职生言行举止的相互“感染”

中职生整体素质不高, 经常出现厌学、 旷课、早恋、斗殴、长期泡网吧等现象, 而且不少学生对于这些不良行为却有着好奇心与想模仿尝试的意愿。 因此,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学生之间相互模仿, 不良的言行举止在他们之间相互影响。 在接触的过程中通过相互模仿导致中职生整体德育水平的下降。

三、《爱的教育》理念

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以生活日记体的形式写成了《爱的教育》一书, 记叙了主人公小学三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与生活情况, 每月穿插一篇描写意大利少年儿童故事的每月例话, 这些日记和故事构成了一本蕴涵祖国之爱、师生之爱、家庭之爱、同学之爱等内容的经典著作。

(一) 学校宣扬正确的隐性德育观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某些反应。 孩子在他周围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因此, 当学校能够以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 就是一种成功的隐性德育。 例如, 在《爱的教育》“同学”一节中, 主人公介绍了班上的同学, 他们有的是上层贵族子弟, 有绅士、中产阶级和普通群众的子女, 但更多的是来自贫困家庭出身的学生。 每个同学都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说明这个学校的招收对象没有等级之分。 在《爱的教育》一书中, 评价学生的优劣是以高尚品质以及无私奉献精神为依据的, 对于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 如果以自己的家庭背景进行炫耀则成为被抨击的对象。 因此, 学生形成以提升个人素养为目标的局面, 学校以具体的行动对学生的等级观念、金钱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就是一种有效的隐性德育。

(二) 师爱渗透课堂内外

师爱作为一种隐性德育方式, 以其自身的感染性对学生的身心变化产生积极影响。 在《爱的教育》一书中, 教师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 都将师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育作为一项漫长的事业, 意味着学生发生的身心变化需要经过时间的积淀, 等待学生改变的过程需要更多的包容。 在《爱的教育》中, 讲述了在聋哑学校, 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奉献教会了聋哑儿童说话、运算, 这是课堂上的师爱。 而在课堂外, 讲述了父亲的老师, 作为一位从教六十年的老人, 他留藏了每个学生的作业并整理好编上号, 退休的他, 仅有的快乐是回忆旧时学校的时光。 这些事例都体现了师爱的伟大, 同时这种师爱对于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以及思想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 同辈群体间传递隐性德育

在学校, 由于学生之间接触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长, 每个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 都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色。 对于全班来说, 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与价值观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这可以使本身行为习惯不端正的学生在这个班集体中得到改变。 在“玩具火车”一节中, 主人公看到铁匠的儿子普雷科西对他家的小火车爱不释手就毫不犹豫地送给了他。 而主人公在介绍自己的朋友卡罗纳时讲到他为人友好、正直、喜欢打抱不平, 他的品质令全班同学感到敬佩。 这些描述看似平凡, 背后却蕴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 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爱的教育》理念对中职隐性德育构建的启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为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学习环境和时间, 他们就能在自己的学习领域取得进步。 因此, 面对当前中职德育问题突出现象, 借鉴《爱的教育》 理念并根据中职生的特点对中职隐性德育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通过有效的隐性德育方式促进中职生德育问题的改善。

(一) 以社团活动塑造中职校园精神文化

社团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组织具有心理归属功能、凝聚向心功能、价值导向功能以及行为规范功能。中职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到社团的机会比较少, 并且由于学习成绩较差对学校组织的竞赛不感兴趣。 社团活动跟学习成绩没有直接关系, 并且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相仿, 使学生在社团中产生心理归属与凝聚向心功能, 进而在一定价值观的引导下, 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组织活动。

中职的社团活动以其新颖性以及趣味性吸引中职生的眼球并使其加入其中。 中职学校可以利用社团文化的强大吸引力, 将校园文化以及价值观融入活动当中, 让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校园文化, 这种方式比显性的德育更具创新性, 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又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做中学”, 并将这种隐性德育传播开来。

(二) 中职教师提升爱的教育能力

中职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成绩差、 自制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心的中职生, 必须提升爱的教育能力。 首先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学生。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的七种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自知自省智能、交流交往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视觉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语言言语智能) 中表明中职生与高中生在这七种智能中有着各自的优势。 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职生, 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 从而展现自己;其次, 给学生自信。 “罗森塔尔效应”认为教师培养、强化和巩固学生的自信心能够鼓励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面对他们自信心不足的状况, 中职教师的期望起到积极作用;最后, 尊重学生。 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并且善于倾听学生, 注重其情感的变化, 这种教师更具魅力。

(三) 利用专业课渗透职业道德观念

应该认识到德育并不仅仅是学校领导、 班主任以及德育课教师的任务, 而是采取全员参与的形式, 通过共同努力一起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专业课是中职生比较感兴趣的科目, 并且他们与专业课教师的相处时间比较长, 利用他们对专业课教师的崇拜心理, 专业课教师可以从专业课的角度渗透一定的职业道德观念。 例如, 专业课教师通过真实案例或者组织学生表演小品等形式让他们感受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这些方式生动、直观, 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职生作为未来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首先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 要做事先做人, 只有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并拥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而隐性德育就是一种有效的资源, 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并合理利用。

摘要:显性德育作为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 其效果不尽如人意。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故事诠释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所传递的隐性德育观念, 对于构建中职隐性德育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爱的教育,中职学校,隐性德育

参考文献

[1]夏铁宇.职业院校隐性职业道德教育探讨[J].世纪桥, 2009 (2) :100-101.

[2]谭建红.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德育课兴趣[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7) :55-56.

[3]于天红, 刘连梅.论高校隐性德育课[J].教育与职业, 2014 (3) :58-60.

[4]鲁洁, 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95.

[5]朱红, 戴亿锦.论高校德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6) :115-116.

[6]张岩.高校中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关系[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219-221.

[8]苏小冰.隐性德育视角下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J].职业技术, 2014 (6) :29-30.

[9]柯尔伯格.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德育[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437.

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篇2

摘 要:从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能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在体育课中展现专业风采;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五方面对中职体育进行研究,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中职体育;专业特点;结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6-0046-01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为社会输出了众多的技能型人才,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职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也要有强健的体魄与健全的心智。因此,中职教育要加强学生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观念中,体育课大多是学生娱乐、打闹的课堂,学生、教师对于体育课的重视程度普遍较低。体育课上学生吃零食、聊天、打闹等现象普遍存在,违背了体育课的开设初衷,因此学生与教师应该转变对体育课的态度。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专业课一样,是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要重视体育课,改变体育课上散漫的不良表现,重视自身的锻炼,正确认识体育在自己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要将体育课当成展现自我风采的课堂,发扬体育竞技的精神,健全自己的人格魅力。

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中职学校的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体育项目要包含健身、养生以及娱乐、竞技等相关内容,要体现出中职学校的专业性。在坚持基础、传统项目的同时,根据当代年轻一代的发展特点,也要适当增加新兴的体育项目。教学的方式要有针对性,在教学中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体育项目选择权,让学生在选择基础性项目之后可以选择新兴的体育项目。其中,新兴的体育项目要符合学生今后的职业特点。多种多样的体育项目要适应中职教育专业的多样性,符合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要根据学校的体育器材、地势情况开展多样的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教学(如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开设游泳课、足球课、骑行课等)。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动手、探究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地运动起来。中职教育的基础教育相对欠缺,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理论能力较差的特点,给予学生一定的理论知识的灌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尤为关键。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教师要让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有质的改变。首先,在培养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上,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求,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其次,教学内容要多样化,室内课、室外课,自主练习环节、竞技比赛环节、团队合作环节等都要包括在内。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对理论知识加以说明,也要对动作要领加以演示,并给予学生实践、运动的时间,进而充实课堂内容。

四、体能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在体育课中展现专业风采

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学生今后的职业定位是忙碌的一线,对体能具有较高的要求。中职体育具有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重要使命。如“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在体育课上可鼓励学生选择游泳项目,提高其自身的职业素养。中职教育的大多数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快的反应、身体协调能力,因此体育教学也要对学生进行锻炼,如健美操课、篮球课等,在运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达到学生的专业要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添砖加瓦。鼓励学生将自身专业的知识带入体育课中,如设计体育器材的设计,可由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体育器材,提高学生动手的动力。体育活动在发挥学生的专业特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本身专业的热爱以及对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技术进步重要基础,因此,创新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创新。如可在体育课上开展篮球、拔河等比赛,由学生自己组织并自行探索有效的竞技方式等;或者由学生自己设计游戏环节、制定游戏规则等,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他们进行创新的能力。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从不同专业的同学身上学到不同的专业知识,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促进身心健康。

六、结束语

总之,中职教育注重对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专业的实用性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向。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形式下,中专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也要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应对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挑战。中职体育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活动、课外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中职教育要以体育教学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英语教学理念的探究 篇3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在中职教育中,注重的是以人为本,教学的理念本身就与一般高校不同,相较于知识的探索,更注重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经验,对学生的机能培养非常重视,是以单方面的切入点来实施教学。其中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实际应用,比如多媒体教学,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英语的奇妙之处,以实例的方法传授知识,形式上的改变却大大提高了中职英语教学的效率,这种方式也显然更适合中职学生,在课堂上要更自由开放地进行教学,让学生实现自我学习、互相交流以及生活实践的平台,要贯彻这个理念不断创新。

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进行教学

中职英语注重交流和阅读,要让学生学会表达,理解文章的大意,找出中心,经常给学生一些经典文章,经验多了,自然也可应对自如。梳理好知识结构,一步步地踏实走好,鼓励学生问出“为什么”并分析问题,接着让学生自主解决,抛弃以往不顾学生想法的填鸭式教学。中职英语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教学,而是为了学生毕业的道路,所以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地学习英语,实际与理论结合才是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明确中职的教学理念,从而实施。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学生要时常阅读一些英语文章,掌握大量词汇并能对基本的语句作出反应,扩大自己的视野,对文章的理解是相对来说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动自己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敏感度,注重留意其中重要的信息,要会听关键词,把握真正想要阐述的目的,理解清楚,判断需要应对的问题,抓住其本质,从中寻找规律,把握好存在的相似点和反差。

二、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这些都是中职英语教学理念中所必需的,增强学生的经验与能力,生动地开展一堂具有代表性的中职英语课。先用多媒体展示一下本章话题的内容,展出一些丰富的特色食物,加入一些学生比较了解的类型,再用英语标注上名字、特色以及产地等,以这种方式引入教学,接着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数量表达的食物,让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表示数量词,例如:tow pieces of bread;a bottle of milk;a box of biscuits等,接着再用多媒体加上教师的叙说展示法国厨师家Jean Geoges的故事,叙说他的厨师经历,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这位有名的大厨师身上学到一些经验,以此为切入点转到本课的教学上来。Favourite Food这个词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可这样询问学生:有在家煮饭煮菜的经历吗?有的话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样就有了基本的话题意识。先让学生写出自己做菜的步骤或者相关经历,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则做菜的视屏,在经过短暂的五六分钟后让学生用英语复述视屏的步骤,每个学生最少说一句,结束后让学生同桌之间用英语进行这方面的交流。例如,A:We’ll prepare many kinds of foods for the food festival. B:Wow,Can I join in it?A:Yes,Of course B:What shall we prepare?A:First,Prepare some materials.

如果不懂得怎么表达可以请教教师,讨论后可以让两个学生上讲台前表演,一个表演炒饭的动作,另一个则用英语表达,烘托课堂的氛围,游戏结束后学生对话题二的基本内容,了解得差不多了,接着就要从写作开始着手了,要由浅入深,先在黑板上拟出一道菜的简单步骤,让学生用英文来表达,例如:开始,把肉切成块状;下一步,在锅里放入适量的油;然后,把肉放进锅里炒,等肉呈现出白色加入酱油;最后,加入盐,炒几分钟后出锅。在此基础上可以慢慢填充,加深难度,循序渐进地教学,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在课后让学生查阅一项相关的知识拓展知识面,这才是真正的中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活跃气氛带动学生积极地实践起来,具有一定的自由与生活性质,这就达到了中职英语教学的理念,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参考文献:

谭燕兰.新大纲理念下的中职英语语法优化教学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7).

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篇4

一、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启发

1. 我国古代教学理念的概述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一书之中。《说文解字》中也对教育一词进行了详细解释。教育, 简言之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它是人类文明传播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手段。我国古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为中国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国古代教学中, 主要以“自由讲学”和“自学”为主, 重视问难论疑和读书指导, 以建立学派和著述等作为学术研究的常用形式, 鼓励学术发展, 重视德育, 尊师爱生, 开门办学。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是泱泱大国教育思想的结晶和集成, 在德育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 古代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教学工作的启发

面对中职学校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难度相当大。他们可以深入地学习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 为我所用, 用来指导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比如说, 在墨子的教学理念中:老师要培养学生们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道德涵养;重视教育的实践功能,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强调力行实践、主动施教, 老师要积极主动地对学生们进行教育, 而且要在实践中积极创新、及时地总结经验,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带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此同时, 还要注重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价, 针对学生们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

又如, 我国古代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重视考试评价方式的科学化和多元化。在《三字经》中明确地提出:“性相近, 习相远”的观点, 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在教学工作中, 必须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注重差异性教学, 开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工作, 因人而教、因人而考。不能单纯地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成绩进行硬性的评价, 而是要将学生看成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个人, 要及时地肯定学生们的努力和成功, 纠正学生们成长过程中的错误。相信学生们的美好未来, 表扬他们每天的进步, 从而可以让学生们在班主任的肯定、关心、尊重、期望和表扬中自强自信, 从而可以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1) 在班级管理中, 班主任要认识到现阶段学生们的心理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 大部分是中考失利的学生, 因此, 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和叛逆心理, 缺乏自信。在教学工作中, 班主任要立足于学生们的心理特点, 进行积极、鼓励的教育, 树立起他们对于人生对于学习对于职业的信心和勇气。

(2) 班主任的教育工作要贴近学生们的生活, 切忌空洞。班主任要善于以幽默的故事, 声情并茂地对学生们进行感化和教学, 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学生们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3) 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即生活。因此, 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 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 在实践之中学习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与此同时, 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解决实际问题。

(4) 高效、充分地利用班会的时间。班主任要给所在班级的学生明确好职业优势和职业定位, 树立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给学生们介绍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 引导学生们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定位, 让学生们在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中不断成长。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生们的现实状况和认知发展规律, 以及我国古代教学理念的精华, 详细分析了我国古代的教学理念对于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启发。从多角度出发, 提出了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教学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摘要: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增大, 西方的腐朽思想的侵袭和腐蚀以及中职学校教学环境的变化, 这类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的难度也随之增大。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 简单分析中国古代教育理念对中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启发。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中国古代,教育理念,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洋.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革探究——读与写[J].教育教学刊, 2011 (10) .

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篇5

四川省自贡职业技术学校 黄英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英语水平的现状,英语教师应该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确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确立“基于实践”的教学观和“言语本位”的课程观、构建“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

关键词: 中职英语 课改理念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应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必须把英语教学更多地视为一个学生主动进行言语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应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为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渗透以下新课改理念:

一、树立“人才”的新理念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凡是一个正常的人都是具有多种智能结合的有机体。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是智能的倾向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因此针对英语基础极差的中职学生我们在教学中首先应坚持“ 以人为本”的理念。弱化传统观念中“好学生”和“差学生”的界线,从 “人人都可以成才”为切入点,主要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1)解决学生由不爱学到爱学的问题;(2)解决学生由学不会到学会的问题;(3)解决学生由不会到会学的问题。

二、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学习是学习者心理倾向和能力的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学习者自身的变化。教学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要逐步确立和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也就是塑造和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

就英语教学而言,英语教学过程可以描述为英语教师通过言语活动促进学生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从而形成英语运用能力。换言之,学生主体观是能力目的论的必然推论,其内涵是,学生是言语活动的主体,也是言语能力发展的主体;促进学生主体的言语活动是开展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的主要环节。

三、确立“基于实践”的教学观

基于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英语课可被视为言语实践课。语言知识课中,学生获得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信息;言语实践课中,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的言语实践活动获得英语能力。英语能力的形成依赖于言语实践——即反复操,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遵循“激活-输入-有控制性的训练-适量输出”的教学流程。

从根本上来说言语能力是“习得”的,而不是“学得”的。“习得”是现代语言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个体通过言语活动学习言语的过程。“习得”强调的是言语主体的“亲历性”,这种“亲历性”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英语教学必须有学生主体的操作实践,即通过丰富具体的语言感受和运用,才能最后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始终突出语言的实践性: 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任务驱动学习(task-driven)、语言的输入量(language input)和真实语言(real language)实践的机会;强调语言环境(language surroundings),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教学,用好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强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广泛的教育资料,拓展学习渠道。

四、构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英语的学习,主要在于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积淀有两个心理学前提:一个是主体的亲历性,学生主体必须真实参与言语过程;一个是环境的“真实性”,即为主体的“真实的”言语活动提供同样“真实的”言语环境。因此,为了切实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真正变讲授型课堂为交际型课堂,变知识型课堂为言语型课堂,就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人文活动,如会话、采访、自我介绍、订计划等;解决问题,如描述工作程序、完成指定任务、根据图表进行讨论;游戏,如猜谜、竞赛;学科活动,如报告会、研讨会、新闻广播等等。

我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五、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

英语教育者要培养的是使用语言的人而不是语言学家,是能“用这种语言讲话”的人而不是“谈论这种语言”的人。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误区是把英语看作与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一样是一门知识课,所以导致英语教学长期摆脱不了“耗力较大,收效较小”的局面。学习英语是学习语言运用,即言语。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是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对英语语言进行感受——领悟——积累——运用。

因此,英语教师必须确立言语本位的课程观:英语教学是以言语内容为中介使学生获得言语规律和技巧的教学活动;英语课的本质是通过开展言语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言语能力)。

中职英语应该是实用的英语,为用而学,学而有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中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入学时已有的基础是十分有限的,但是他们的提高空间可以是无限的;中职学生的学习障碍是客观存在的,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样的。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只要我们不放弃,勤思考,多实践,职业学校英语教育一定大有希望.参考书目:《外语教育学》(2004年浙江教育出版社)

《英语教学法》(200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适应角色转变,扎实开展团的工作

———共青团铁东区委书记的述职报告

2011年是适应角色转变、思想进一步成熟的一年。这一年,自己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立足本职岗位,较好地完成本线的工作任务。自己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素质、工作作风等各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总的来说,收获很大,感触颇深。

一、以德为先,进一步提升个人思想素质

过去的一年,我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以一个团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个人的道德修养、党性锻炼、思想素质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一是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作为一个团干部,我的一言一行、我的自身形象将直接影响到团委各成员,甚至更广大的青少年。因此,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每时每刻提醒自己,从小事做起,注重细节问题,做到干净做人、公正做事,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工作,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诚实、守信、廉洁、自律,起好表率作用。二是党性锻炼得到不断加强。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我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牢记党的宗旨,在团的工作中,以广大青少年的权益为出发点,务求时效。三是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高。一年来,我继续加强学习,积极参加理论中心组学习,经常自发利用休息时间学习,积极参加团省委组织赴井冈山

掌握团的基本运作方式程序,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沟通了解,增加感情,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有关情况,以“活动”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和水平。一年来,我立足以活动来促使自己尽快适应角色,迎接挑战。今年五四,团区委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为依托,以“五四火炬传承九十二载生生不息,铁东青年投入人居环境立志强区”为引领,积极开展了“共青团路,红领巾街”,“铁东青年林”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深化了理解,使自己对团务工作有了全面的、系统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提高团的业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以绩为先,进一步完善团的组织建设

把《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到实处,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依托党建,从政策层面来解决和落实基层团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一是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积极争取党组织在团干部配备上的重视和支持,基层团干“转业”得到了很好的安排(叶赫的荣威,住建局遇良,卫生局王国宴等);二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积极争取专项,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从团省委争取经费三千元,共计三万六千元;三是团的基层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按照“1+4+N”模式,通过换届调整选配了大批乡镇(街道)团干部,变原有的“团干部兼职”模式为现在的“兼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及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实际,来刻苦磨炼自己。勇于剖析自己,积极开展自我批评,净化自己的灵魂。不断增强拒腐防变意识。在思想上、在行动上、生活中争作表率。在团区委开展“争做勤廉表率,竭诚服务青年”主题教育,召开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活动动员会,全面启动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活动。按照学习贯彻区委、区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精神,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工作计划。我们根据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要求,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立了团区委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并由我任组长。按照“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明确了单位正职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每年约谈团干部一次,就有关廉洁从政个人“不准”和“禁止”行为适时对所管的团干部进行廉政谈话。

现代教育理念下中职生物教学探索 篇6

关键词:现代教育 生物教学 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是教师素养的核心。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用“爱”教学,并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效益等。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推广,传统的教学方法受到冲击,中职生物教育工作者必须更新观念,学会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教学方法中合理的部分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提高整体效益,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

教师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将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根本。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要师德并重,教书教好书,育人育好人,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用“爱”教学,用自己的真诚打开学生的大门。学生敞开心扉,教学工作就完成一半了。同时,教师应该知道,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以学生为核心的,倡导师生合作,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知识面、实践能力,将智慧与知识链接,占据成功的制高点。在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领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他们营造创新的环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益。

二、在现代教育理念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生物教学

1.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认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几个环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而现代教学方式则是将这几个环节融为一体。通过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得知,在学习中,我们所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所发挥的作用越大,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入,越不容易忘记。现代教育方式的使用,使得我们在微观、宏观领域的认识更加透彻,对一些运动规律的了解也更清楚。通过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认识,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现不同生命的情况,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记忆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幻灯片、相关的电影、录像等设备,可以让学生从单纯的文字记忆,转向文字、图像、动态三重记忆。在学习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时,如果利用显微镜,就可以看到细胞内部的具体组成;通过先进仪器,又可以将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放大很多倍;使用X光摄影时,可以观察到人体骨骼的运动、消化器官的蠕动、血液的动态。再如,在规定的时间内,观察胃肠消化食物的过程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电影等媒体,运用一些特别的拍摄技术,就可以在短短30秒时间内观察到长达3个小时的胃肠消化过程。这些方法,有利于通过大屏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扩大观察范围。

3.推动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

抽象、动态、微小,是生物学科的三大特点。例如人体内部的细胞组织、神经组织等等,这些用肉眼看不见,更不能用手摸到,这就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再者,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理解能力都比较低。因此,我们要通过视听媒体将生物知识化繁为简。比如,在讲有关消化道特殊运动——蠕动时,应用教学录像就可以清楚、形象地展现出“蠕动”的全过程,使得原本枯燥的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增强了同学们的理性认识。而且,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暂停播放进行讲解,把课堂气氛调动起来,学生的积极性也随之调动起来了,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三、应注意的问题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不可以忘记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过时的东西,已经不适合时代的潮流,但仍有值得借鉴的东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现代教育理念,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工作,同时一些最基础的东西更不能忘记:求实,不仅仅指的是教学,做人也是,要严谨务实,联系实际;求活,灵活运用各种方式方法,结合传统与现代;求新,注重创新方法,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

总而言之,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我们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在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同时,吸取传统理念的精华,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生物教学方式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升华。

将职业素养理念植入中职语文教学 篇7

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大胆植入职业素养理念,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着眼于与未来的职场对接,将成为一名准职业人的思想渗透给学生,在学生的心里埋下一颗职业的种子。为此,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学做人,守规范。

从新生入校的第一节课起,我就把职业素养的理念植入学生心里。让他们懂得,走进了职业学校,就迈向了职场之路,将逐渐成长为准职业人、职业人。而一个职业人,首先要有专业的技能,这样才能够为企业创造产品、品牌,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赢得利润;其次要有沟通能力,不管什么工作岗位都少不了与客户交流,沟通能力越强,就越受企业青睐;此外还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标准性强的行业,每个人只能完成部分工作,需要相互配合。

2. 学说话,会表达。

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模拟面试的场景训练,训练学生在面试现场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推销自己,逐步具备当众表达的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也有了敢于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勇气。

3. 学字词,能读书。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语文基础薄弱,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字尚不认识,理解课文就更有难度了。他们往往是在教师的提示下,才能磕磕绊绊地读完一篇课文,却不明白课文说的是什么,作者要表达什么意思。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认字,这样做,尽管教学进度会受影响,但是学生能学一点,会一点,懂一点,还是值得的。这样的日积月累,学生慢慢也就能读懂一些文章了。当然,我们这等于是给学生补小学语文知识。

4. 学写作,懂自荐。

职业学校的学生,都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现实,而写自荐信和个人简历是找工作要准备的基本文字材料。所以,我就把写作的基点打在教会学生写好个人简历上。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有一份好的简历,才会打动用人单位,才会给自己争取到一个面试的机会。我找好简历样本,带领学生分析:好的简历应该突出什么,回避什么;什么是必须写的,什么是不必写的;什么是应详写的,什么是点到即止的。然后布置写简历的作业,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体会写简历的技巧。通过这样的练习,多数学生能够写出一份较为完备的简历,为今后找工作打下了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语文教学探讨 篇8

中职语文教学思维模式亟需改变

(一) 从中职学生的特点看

中等职业学校的现实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在各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上, 其突出问题表现为:中职学生缺少独立性学习目标, 有厌学现象, 甚至有逃学情况发生。许多中职学生上课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连最基本的听说能力都没有, 何况读和写了。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不外乎一个是中职学生基础确实差, 另一个是中职学生和普高学生虽然在年龄层上是一样的, 但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能力层面都存在着明显差距。面对这一特殊情况, 很多中职教师犯了“一刀切”的错误, 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对中职学生用与普高相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实践证明, 如果用较高的教学标准来评价、考核中职学生, 便会使很多中职学生认为学语文好难, 从而没兴趣学习语文。依据实际情况, 中职语文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让中职学生掌握求职就业时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 以便助中职学生成为社会合格人才一臂之力。为此, 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中职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思维模式。

(二) 从时代赋予中职教育的特殊使命看

如今, 培养创新型、创造型人才的特殊使命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围绕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环顾四周, 我们很容易发现, 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都受到“分数棒”的指挥, 这样的教育指导思想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大部分中职教师、家长、学生节假日补补课, 考试排排名, 更有甚者, 某学生举报职高学习氛围不浓、考试太少……看来传统的教育思想影响不容小视啊!因此, 因人而异的创新教育难以顺利开展。若要完成这特殊使命, 必须按照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的个性, 同时为学生创造机遇平台。

(三) 从当今社会的人才标准看

中职教学要为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服务, 这是由“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宗旨决定的。如今企事业单位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在逐渐提高, 但从每年的实习生、应届毕业生回访中得知, 中职毕业生的表达能力太弱了, 有些毕业生很难正确地表情达意。简言之, 就是中职毕业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太弱了。对此, 在探寻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时, 要以调动中职生学习兴趣、促进中职生个性发展为依据, 为培养创新型、创造型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知识。

中职语文教学的相关探讨

(一)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切合中职学生的实际

职业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与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这三个方面。这一特色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语文教学是有区别的, 不能“一刀切”。

中职语文教师应依据中职学生所学的专业情况制定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目标, 同时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尺寸。在实际教学中, 如果教学难度太低, 中职学生学习压力不大, 学习动力降低, 懒惰情绪就会产生, 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 在“懒”字上怎能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反之, 教学难度太高, 中职学生因接受、理解有难度, 便会产生畏难情绪, 这样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中职语文教师要把握好教学难度, 懂得难易轻重的区分。现行中职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选修课文, 而且选的文章都非常精要。对此, 中职语文教师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有针对性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这样就有利于中职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文化课, 主要是为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的。这就要求确立专业化导向教学目标。具体而言, 就是要把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训练渗透到职业技术训练中去, 让中职语文教学为中职生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服务。这样既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有效完成, 又可以把握好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二) 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结合实用性、专业性

中职学校主要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 中职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灵活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空间。中职学生可以根据开学伊始的职业生涯设计规划蓝图自主选择专业。教学目标不同, 教学内容安排也应截然不同。在实践中, 由于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 中职教学必须有很强的灵活选择性。在灵活选择的基础上, 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安排要着重做到以下两个结合。

一是结合实用性。

首先要重视对中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针对中职学生在口语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需要, 围绕现有教材上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训练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操作中, 应以礼节方面的交际口才、自荐求职方面的说服口才、专业方面的行业口才、展示才能方面的演讲口才为重点, 对中职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让中职学生能够较流利地朗读、有条理地讲述, 同时做到声音响亮、咬字清楚、语速适当、普通话正确。具体措施可以从抓中职学生的朗读着手, 由浅入深, 先让中职学生能够开口讲话, 放出自我的声音, 然后采用一些如自我介绍、演讲、朗诵等形式开展活动。诸如在晨读时段对中职学生进行经典诗词朗诵活动, 在语文课上对中职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 利用学校社团、主题班会、校园文化节等载体开展活动等等。中职语文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鼓励和推荐一些口语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经过训练和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之后, 中职学生基本都能具备与别人交流自然大方、听讲认真、表达自信的口语交际能力。这样不仅可激发中职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的热情, 而且可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奠定坚实的口语表达基础。

其次要重视对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各种信息铺天盖地, 如何利用、取舍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阅读水平。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中职语文教师要审时度势地培养中职学生的阅读能力, 开学伊始的教学计划制定中要包括周密翔实的阅读计划, 有条不紊地指导中职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阅读的范围要求是全方位的。除了课本必读之外, 还可指导中职学生多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时事报纸杂志、街头海报、电子书刊等等。在阅读的同时, 要求中职学生养成随时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读书笔记可以成为中职学生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对他们丰富课余生活、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关注社会、提升自我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要加强对中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中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 常会遇到诸如写请假条、定计划、写总结、签合同、发通知、设计广告、介绍自我、写求职信等方面的应用文写作问题。因此, 中职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堂的有效教学, 把应用文写作课上好、指导好, 同时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加强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能力训练, 以提高中职学生日常应用文的写作能力, 最终使中职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一必备基本技能。

二是结合专业性。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学生学好各科文化知识,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一段话明确了中职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要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质, 二要服务于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具体而言, 开展中职语文教学时, 一边要为中职学生日后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考虑, 一边要为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考虑。进入职高学习的学生虽然认识到了学习专业的重要性, 但往往不重视对文化课的学习。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认清这一现状, 潜移默化地将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巧妙结合, 钻研语文与专业的相互联系性, 让中职学生认识到语文作为学习工具, 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 进而引导中职学生重视、喜欢语文课。如对幼师专业可加强儿童文学教学;对旅游管理专业可开发旅游文学方面的校本教材, 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对酒店管理专业可开发餐饮文化教材;对于汽车维修专业、电子电工专业、数控技术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机械加工专业则可以要求学生结合所学专业, 写一些如发动机拆装、电器修理、机床操作、模具制作等体现操作过程的专业说明文。经过与专业结合的语文教学, 中职学生不仅可学到语文的相关基础知识, 而且还可获得相应专业知识的文化熏陶, 最终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为他们走上职业岗位平添一份自信。

(三) 教学方法要改变

一是要改变课堂氛围。课堂上, 在引导中职学生观察、发现、提出、探究、解决问题时, 教师要尽力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讨论问题时能够自主畅谈, 而不是被统一的答案禁锢束缚。这种课堂氛围的营造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大胆想象的鼓励和对学生不同意见、看法的尊重。

二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法引导中职学生分析课文。当然, 这些教学方式必须在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中职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进行。

三是要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中, 有了教室、教师、学生、教材、粉笔就可以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凭借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中职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但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中职学生由于受知识层面的限制, 对一些课文历史背景的了解、情感共鸣的产生是有难度的。如果中职语文教师把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那么具有情感性、形象性的文学作品就很容易为大部分中职学生所理解和接受。

(四) 教学对中职学生的评价要完善

对中职学校而言, 为了激励学校、教师、学生、课程等方面的发展, 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起导向作用的评价机制。就中职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评价而言, 不但要评价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 而且要评价其学习过程。要完善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 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 要建立新的中职语文评价方式。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 笔者深刻体会到, 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评价中职学生只能反映学习结果, 却无法反映中职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 而且统一化的成绩考核方式也不利于不同层次的中职生专业的良性发展。如果能改变对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方式, 那么每位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其次, 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中职学生在学校主要有两个学习目标, 即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所以, 对中职学生的评价不能用普高的那套方式进行, 而是可以采用将上课参与程度、作业质量、语文能力的运用情况、参与活动比赛情况、学习习惯等综合因素结合起来的评价方式。

摘要:中职语文是一门面向中职学生的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既为专业课服务, 又旨在提高中职生文化修养的课程,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在新形势下, 中职语文教学面临一些新问题, 要让中职语文教学完成“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应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 在实践中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苏占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

[2]缪水娟.教师角色转变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全纳教育理念与中职德育教学 篇9

一、全纳教育的五个特点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全纳教育至少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平等性。它要求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二是参与性。它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主体, 主张要全力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三是相同性。它的教育原则是向所有学生提供相同的教育, 接受普通课程, 在学生遇到困难、问题或挫折时给予及时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在学生取得成绩与进步时给予肯定、赞赏和鼓励。四是特殊性。它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兴趣和学习需求, 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不同专业和不同环境, 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 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五是合作性。它的立足点是集体, 解决的方法是合作。这意味着要能与不同个性、不同兴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合作, 也意味着对自己、对他人和对集体的工作要有一种责任感。

二、全纳教育的五个视角意义

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 中职德育教学践行全纳教育理念既是十分必要的, 又是非常适时的。

1. 从教育的本质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必然

中职教育是面向人人、服务社会的平民化教育。因此, 践行全纳教育理念是包括德育教学在内的中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德育教学的“应有之义”。它应该容纳所有的学生和学生的所有, 接纳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每一位学生。

2. 从教育的主体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使然

中职生大都是在以应试教育、升学教育为主的教育环境里的“失败者”, 他们常常得不到大家的喜欢和关爱, 又易被其他人所冷落或歧视, 成为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不和谐音符, 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呼唤我们要全面践行全纳教育理念。

3. 从教育目标职业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应然

中职教育直接为生产、经营、服务和管理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其中包括思想、政治、技术、技能、道德等素质。这是对未来职业岗位的一种应然憧憬、设想和要求。因此, 应当全员育人, 全面负责, 全线服务, 做到一个不少, 一项不缺。

4. 从课程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自然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与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一致的, 均应当适应学生的需要, 提供学习各种课程的机会, 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以适合不同基础、能力和兴趣的学生。

5. 从教师视角看, 践行全纳教育是超然

作为德育课的教授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应该平等、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实现没有歧视、没有排斥、没有轻视的教育, 而且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 这种教育品格应优于常人, 这也是教师修养的超然境界, 只有这样才会取得真正的教学实效。

三、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践行全纳教育的五个方面的实践框架

根据全纳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五个视角意义, 笔者以为, 在中职德育教学中践行全纳教育理念应有五个方面的实践框架。

1. 以和谐课堂为依托,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发展

在观念方面, 作为主导的德育教师应当有全员接纳的理念, 因为接纳是教育的前提, 也是和谐课堂的开始。不管学生的表现是好还是坏, 不管学生是差还是好, 都应该积极地接纳、理解和宽容。

在基点方面, 教师应当把“为了课堂”、“在课堂中”、“基于课堂”作为着眼点, 学习新知识, 实践新理念, 研究新问题, 从传统的完成教学任务向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转变, 从教材的忠实实施者向教材的创新实施者转变, 从以讲授为主向以师生互动为主转变。

在情景方面, 教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 结合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活动, 为学生提供三种情景体验:参观生产实训基地、企业生产线和区域工业展馆, 了解企业的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 感受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情况。

在民主方面, 教师应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通过对话、辅导、交谈等沟通方式, 尽可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让学生敢于说真话。

在赏识方面, 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 放手让学生去探索, 将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当做重要的教学资源, 指导学生进行冷静分析, 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在答问、作业、讨论等过程中的良好表现, 及时作出认可、肯定和评价。

2. 以教材改革为重点,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提高

鉴于中职生底子薄、能力低、问题多的实际, 我们应对现有中职德育课教材进行有利于每一位学生提高的整、改、补、扩, 注重最精华、最实用和最实际的内容。整, 即对教材中抽象、烦琐、暂不需要的知识和学生不易理解的部分进行相应的整合。改, 即围绕具体工作任务作内容上的改进, 增加企业生产过程必需的德育内容;围绕具体工作过程作时序上的改进, 调整单元、章节和框题的学习顺序, 以适应与企业生产对接的需要;对教材中的艰涩部分作通俗化的修改, 注重用案例故事说明、诠释和证明教材的难点或热点问题。补, 即直接补充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内容, 包括新理念、新方法、新概念、新信息和新技术等, 提高中职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扩, 即根据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 对教材内容进行相应的扩张,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学生就业发展做好准备。

3. 以师生互动为基础,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锻炼

师生互动是践行全纳教育理念的基础, 应根据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 运用灵活多样的互动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广泛参与,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真正的锻炼。第一, 双向互动。比如, 由学生或教师从前一节课的内容中, 任选几个关键词写于黑板, 然后分别请一些同学把这些关键词连起来说一句或一段话, 之后教师进行有理、有情和有节的点评。第二, 热点互动。即运用所学的知识、观点对新近的、区域的、有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或现象进行力所能及的思考、说明和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 情景互动。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景材料导入, 通过通俗的、分层的、合情理的设问, 引导学生进行选择、分析和总结, 达到对知识的建构。第四, 讨论互动。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材中的案例故事:她为什么能够把自己的园艺公司经营成功?在寻找缘由中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第五, 生生互动。以目前社会上出现了哪些新职业为题, 让全班学生各舒己见, 然后由学生们推选一名同学将大家所提的新职业写于黑板,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以改革评价为机制,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成功

让德育教学没有歧视、排斥和分类,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德育评价机制的改革, 以适当的标准来满足学生广泛的需求。在这方面有以下一些元素可以考虑:在原则上, 评价语言应是学生喜欢的语言, 评价内容必须是学生能够接受且富有意义的, 评价情景应该不把学生置于不利地位;在方法上, 可以是实地检查、提交材料的评价, 也可以是反映过程、体现结果的评价;在体系上, 可以是终结性评价, 也可以是形成性评价;在结构上, 可以是笔试、口试、操作, 也可以是制作、作品、设计和参赛项目, 等等。随着前述评价机制的逐步落实, 将调动每一个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无论何种程度的学生, 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有所获益, 有所进步, 从根本上消除歧视差生的现象。

5. 以机动灵活为策略, 让每一位学生都获得愉悦

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或违规现象, 教师既要坚持依规处罚的原则, 又要采取机动灵活的策略,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愉悦起来。

(1) 美丽惩罚的策略。它包括四个方面:其一, 罚之有据。即要依班规、校规和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处理, 不滥罚、不乱罚。其二, 罚之育人。通过恰当的处罚方法, 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教育, 在学习上获得提高, 在能力上得到锻炼。其三, 罚之有商。即可以与学生商量处罚的方法, 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种与学习相关的罚法, 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 让其心甘情愿地接受处罚。其四, 罚之有情。即不为罚而罚, 而应从关心、爱护和维护学生的角度出发, 既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又让学生心情舒畅。 (2) 允许犯错的策略。允许学生在互动中出错, 因为不允许出错的课堂是不正常的课堂。错是为了不错, 错是为了发展。 (3) 减少约束的策略。在课堂上要减少对学生一些统一的思维约束、行为约束、讨论约束、规则约束等。 (4) 沟通理解的策略。跟学生说心理话, 与学生讨论最喜欢的话题, 让学生做最擅长的事情, 为学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与学生交学习上的朋友等, 这些沟通形式都能为全纳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慧生.课堂创新始于教师[N].中国教育报, 2010-1-8 (第6版) .

[2]林森.怎样才是教育家办学[N].中国教育报, 2010-5-11 (周刊) .

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 篇10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1. 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类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紧紧跟随国家的改革发展形式, 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态, 研究新问题。通过视野的开阔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知识储备。

另外, 教师除了进行自我学习之外, 还要对青少年的心理进行研究, 尊重其个性发展, 对学生加以爱护, 因材施教。只有这样, 才能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进行培养。继而塑造教师的独特人格魅力, 既是学生的老师, 又是学生的朋友。

2. 增强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思维, 拥有不满足现状、力求改变的精神, 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近年来, 新的教学思想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使用得当, 就能提高教学质量,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使用不合适, 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在教学过程中, 究竟使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来确定。教学方法并不是固定的, 而是随课堂而改变, 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维思考, 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 以此促使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中职教学内容十分丰富, 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遵循启发性的原则, 从而选择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

3. 优化教师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基本上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和记。由于内容枯燥、教学过程死板, 导致教学效果不能符合预期目标。而通过多媒体的应用, 能够实现立体化、互动式的教学。图文并茂、色彩鲜艳, 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 使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当然, 多媒体的使用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 要注重在运用语音图像的基础上, 启发学生思考。针对多媒体中出现的知识点, 要进行重点讲解,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媒体的真正效用。

4.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和保障。一方面, 中职学生由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偏差导致文化基础差;另一方面, 学科知识更新较快, 学生参加工作后仅依靠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 还要进行自身的学习和培训。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为其以后的自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式的重构

我国中职教育的形成, 源于自身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 其特点是崇尚文化、厚积薄发、注重道德修养。中职教育要想稳定持续地发展, 就必须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发挥中职教育的特点。重点来说, 中职教育应该对教学进行重构, 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加强岗位技能的培训。

1. 学历教育

中职教育中的学历教育包括两个方面:基本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具体有以下几点要求: (1) 以高中阶段的学历教育为依据, 落实文化知识和个人修养的教学内容。 (2) 职业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动机、态度等进行, 围绕职业理想、事业追求、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等开展教学活动。 (3) 学习职业规范, 了解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 (4) 培养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学历教育要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 (5) 加强对教育的质量评估, 组织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考试和考核。

2. 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技能培训

中职教育作为人生中一个职业学习的阶段, 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能够达到零距离上岗且综合素质高的要求, 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 中职教育最大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打好职业发展的基础。

中职教育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各种环境中职业能力的通用性和可迁移能力上。技能培养的目标是创造技能、智慧技能、复杂灵活技能, 关注学生的职业敏感性和创造性, 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岗位技能、技巧培训和学生的顺利就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为岗位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采用模块化的短期培训具有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式是可行的。

三结束语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职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学生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为此, 中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通过教学重构, 积极培育具有职业理想和追求、具有牢固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华.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推动中职教学改革[J].法制与经济 (中旬刊) , 2010 (8)

[2]赵纯红.更新中职教学理念让学生积极学习[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3 (9)

[3]梅其立.中职教育理念回归与教学重构[J].中等职业教育 (理论) , 2009 (7)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体育教学 篇11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职;体育教学

随着生本理念在教学中的逐步应用,生本理念教学方法已经逐步深入中职体育课堂。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构建新型中职体育教学理念,使学生能够占据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积极思考,形成体育能力,是每个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因此,中职体育教师要善于以生为本,构建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构建适合本班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

1.以生为本,教师首先要摸清本班学生的体育能力

在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思考教学策略。这就需要教师在刚接班的时候就要通过各种体育练习摸清学生的实际的体育技能。而在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的时候,教师也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测试摸清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在中职体育课上,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要能在体育课上有笑声,要能在课堂上积极运动,要能“出汗”,才能真正提高体育素质。

2.以学定教,积极构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体育能力的不同构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让教师的“教”能够真正为了学生的“学”服务,要积极构建学生喜欢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小组间既能积极竞争,又能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促进自主思考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善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积极锻炼,有效提高体育能力。

二、积极解决目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生为本构建教学方法

1.中职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中职体育教学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协作精神,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但是,在中职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从学校的角度还是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生的角度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是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不够,忽视体育工作,使体育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而且在教学资金上也投入不足,导致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器材,甚至个别学校缺乏必需的教学场地。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上也比较随意,缺乏常规计划以及常规设置。同时,有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不能适应生本理念下的中职体育教学,而且有些教师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学评价机制的缺乏也使得一些中职体育课堂出现自由散漫不能按照教学大纲以学定教的情况。

2.充分发挥教师职能作用,以生为本构建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

中职体育教师以及相关负责领导要充分发挥教师职能作用。首先,从理念上要重视体育教学,要在硬件设施上尽量满足中职体育的要求;其次,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能让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断提高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体育文化以及体育活动的氛围。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体育知识竞赛、开展体育为主题的班会等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耳濡目染,能够充分将体育新思想、新观念加以理解地运用,能够合理地利用体育教学场地,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使用教学器材,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快乐体育的主人,能够成为课堂的

主体。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教学

在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己任,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体育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中职生的年龄大致在15~17岁之间,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于任何类型的学习都不是很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兼顾班级每一个学生学习体育的特点,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入手,同时在完成学校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兴趣开设校本课程,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开设体育兴趣班,引领学生积极发展

在中职体育基础教学的基础上,学校可以组织部分学生进入课外体育活动小组进行训练,并在班级体育教学中进行渗透。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操、健美操的训练,还可以开设体育舞蹈课程,让学有所长的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改变思维,要能够将体育锻炼自觉融入生活之中,能够自觉参加学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活动。

四、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难以掌握的动作要领

在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难以掌握的动作要领,单凭教师的讲解示范是无法完成的。在动作完成的细节部分,教师要依靠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慢动作,让学生能够看清动作的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相关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真正融入体育课堂,真正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

总之,在中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中职体育锻炼,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并在教师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发展所长,提高体育技能,并进而形成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1]张华均,田继凤,蔡启明,等.生本教育的探究与实践[J].写作,2010(16).

[2]黄福祥.浅谈中职教育中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校论坛,2011.

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理念的转变 篇12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的转变

纵观当前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无孔不在”, 为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要适应社会需求, 在不违背新课标要求的前提下, 适时转变教学目标,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是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让学生掌握综合布线及网络构建应用技术。二是培养广告设计技术员, 让学生能够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三是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员,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文字处理及表格处理能力。四是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网站制作员。五是培养多媒体软件制作员, 让学生能够从事计算机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的转变

新时期的教学计划应与时俱进, 改变传统教学中就教材论教材的教学计划, 而应根据教材内容, 拓展教学, 借以培养学生的技能, 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来回报社会, 突出专业特色。笔者在制定三年制网页制作专业教学计划时, 确定每学期用尽量多时间在机房进行网页制作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 使每个学生在网页制作方向上有自己的特长。具体安排为: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教材的转变

随着社会对中职生就业门槛的提高, 学生必须学的有一技之长方能立足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来说掌握实用的计算机知识更能够被社会认可, 为此教师必须精选教材, 同时对教材的相关内容进行删减, 进行有选择的教学会更“实惠”一些。一是对纯理论的教材知识应进行有选择的教学;二是深入分析的纯理论型课程, 开设《网页设计》、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制作》、 (Flash动画设计》等面向市场对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战型”课程, 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够即时进入市场、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转变

1.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新时期的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按照新课标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时代“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特色。为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进行计算机视频教学

由于现在的计算机软件, 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 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 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 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 视频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

3.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一是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二是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 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 既明了, 又生动形象。三是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四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 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4. 实施网络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 (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 、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一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不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学习, 而且学习的过程不受时间限制。二是网络教学模式不受选修人数的限制, 学校可以集中优秀教师主要放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对网上辅导作补充等等。三是中职学生每修完一科, 可在指定时间到网上参加考试, 如获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五、中职计算机教学考核机制的转变

我们知道现在的中职学生的大多文化基础低,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如果按照现有的对学生进行考核办法, 势必会出现以下情况。一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定会出现60%不及格, 这势必会影响教学计划的完成, 不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能够打击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是由于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为此对中职学生的考核方法要进行重新设计, 以便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是采用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对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考核, 要结合该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特点, 所以对其考核就是以考核动手实践能力为主, 上机能力占60%.平时表现和作业总评占20%.平时技能总评和技能考核占60%.期末理论考核占20%。二是对中职学生采用弹性学分考核制度。在弹性学分考核制度下只要学生修完学分, 就可以提前毕业, 如果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某些原因没有修满学分, 也可以在外工作闲暇之余回校补修, 只有修够学分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到毕业证。在弹性学制下中职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是必须要学习的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而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自己学习的课程, 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来获得学分。这种考核制度充分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 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方针。让学生在达到自己心愿的情况下能够愉快的接受学习。三是学分来源要渠道广泛。传统教学学生学分的取得必须是通过学习、考试来获得, 这种方式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够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此要创新学分的取得方式, 学分的取得不仅通过学习考试取得, 而且还可以通过参加竞赛、获得奖励等渠道取得学分。这样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比赛、各种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使中职学生有一种争优、创优的良好学风。

总之, 中职学校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使学生在校期间得以全面、和谐的发展,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创新。为此我们计算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学生为本, 不断探索研究, 总结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 让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应用到了各行各业, 这种态势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而且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证, 当然也对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中职计算机教学目标的转变, 中职计算机教学计划的转变, 中职计算机教学教材的转变, 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转变, 中职计算机教学考核机制的转变等五个方面的转变来说明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必要性。为此中职计算机按照新课标要求在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 要与时俱进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

上一篇:课堂实录下一篇:石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