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工作总结(共11篇)
中职语文工作总结 篇1
个人工作总结
宣化县赵川职业高级中学宋兴会
本人从2000年10月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回顾走过这几年的路程,收益良多。现将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从教以来本人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同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开发智力,培养想象和创造力,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为适应学生就业需要,语文教学正朝着改革的方向迅猛前进。本人结合的实际情况学习了别的教研工作者的新设想,训练发展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具体做法如下:
1、认真备课,坚持提前备课,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写好教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2、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3、注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把课前预习、训练拓展、反馈迁移各学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习环节结合起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文学习与课后训练相结合,做到听、说、读、写协调发展。在写作教学方面,将课堂作文和课下周记结合起来处理,既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写作教学任务,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写出了不少有思想、有情感、有文采的好文章。
4、做好语文背诵。一般来说,学生善于背诵和记忆,我利用学生在这方面的优势,加强学生的背诵和记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5、关心爱护和转变差生。总体说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语文基础较一般,当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时,我就给学生很大的鼓励,使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6、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通过学校领导的关怀指导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本人语文教学取得了一点点进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获得较大提高,但在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我们年轻的语文教师在工作经验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较大不足,需要向优秀的老教师借鉴学习和改善提高,教师对中职生需要语
文知识的把握还要在实践中加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令外,本人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同样也取得的可喜的成绩。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老师的互相协作下,我将不断鞭策自己,继续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力争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中职语文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发展现状,总结,反思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社会对于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起来。对于中职学校来说, 其主要是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院校, 语文教学是其教学的重要内容, 分层次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一、分层次教学的定义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指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兴趣以及接受能力、个性等方面有着许许多不同,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概而论, 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法, 最终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很好地接受知识, 促进其健康成长。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 长期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教学也已经成为当下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潮流, 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中职语文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操作
(一) 对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制定
以现阶段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 教育目标制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最终成果。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 应该对班级内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等进行考量, 为学生量身定制专属的教学目标。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他们的文化知识基础普遍薄弱, 学习能力与同龄初中和高中的学生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这在很大程度上为中职语文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作为其他课程的基础, 如果语文教学目标制定得过于简单, 则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必要的帮助;相反, 如果教师制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过高, 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有效吸收知识, 长此以往, 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果会得不偿失。因此,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和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
(二) 对中职语文教学过程进行分层制定
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分层制定之后, 教师接下来也应该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通过对某一中职院校同一班级的学生的语文基础进行综合测试, 我发现其差异很大,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 语文教师用相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则会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长此以往, 会让综合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让那些综合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失去学习信心, 这不利于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通过一系列的考察分析, 本文将中职院校语文教学的过程分层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1.同一目标、不同参与
在中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同的教学目标, 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来, 将自己的想法勇敢地表达出来, 在相互启发和影响的环境中共同学习, 互相督促, 共同进步。例如,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 就可以利用这一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提出一种应用文的形式, 让学习成绩相对一般的学生上台进行写作, 然后展开小组讨论, 再由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上台进行补充修改, 最后, 教师可以邀请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最终总结, 突出强调在这一应用文的写作中应该注意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同时还能很好地激励学习成绩一般和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而言, 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自尊心和自信心。这种一举两得的教学行为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2.不同目标, 不同参与
对于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的同学来说,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非常必要且符合实际情况的, 这样做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因此, 教师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一般来说, 教师都把班级里的学生分为学习成绩好、一般和学习成绩较差这三大类别。教师在课堂进行提问和互动的时候, 就需要根据这三类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设定不同的问题, 找不同类别的学生来进行回答。这样既能集中同学的注意力,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很好地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在课后练习方面进行分层
中职院校在进行语文分层教学的过程中, 将课后练习进行很好的分层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应该根据他们的特点, 布置与他们能力相符的课后作业, 既不能让学生觉得作业是一种负担, 又能让学生在课后对所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有效练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学习。
(四) 在课后辅导方面进行分层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后辅导也是中职院校语文教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课后辅导方面, 教师也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采用有序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差、学习成绩较低的学生, 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个别辅导, 尽快地将他们的学习成绩提起来, 促进学生成绩的整体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素质教育在我国得以全面推进。中职院校作为为我国经济发展输送技术性人才的重要场所, 长期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当下中职院校语文分层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 希望能为其未来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关颖.中职语文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 (35) .
如何做好中职语文课程改革工作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改革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教育亦趋向国际化。这种变化已经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不小影响,我认为其中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影响最为突显。我校是一所内地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是初中中等基础教育完成者。语文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素质方面又有不可估量的责任,所以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感兴趣“够用性”的学习呢?语文改革推出后,又该做到哪些改变呢?这就是我今天要探讨的问题。要根据所改革的课本进行研究,清楚了解它改革的目的。
一、中职教学课程性质——相得益彰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在语文教学中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应该教会学生正确使用语言,不仅要学会自我表达,学会理解,学会交流。第二个任务体现在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
二、中职教学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
基本的语文素养包括:
1.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兴趣,树立自信
2.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我国的文字语言
4.熟练支配基础的语文知识,具有能适应今后学习、生活和生存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
5.让学生建立基本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6.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互帮互助等品质
7.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未来就业和创业奠定基础
三、中职教学课程结构的优化——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结合
(教学内容结构——语文出版社教材)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构成。
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160~180学时
2.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安排教学,教学时数为32~36学时
3.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不做统一规定
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均从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四、中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本专业和就业、实践相联系
1.着重发掘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之间的联系
2.增多口语的训练课程(以课本剧等形式)
3.侧重应用文方面的写作
4.可以模拟应聘方式,开拓语文方面综合实践的活动课
五、中职课堂教学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宗旨
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把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还给学生
2.改变以规范标准答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把自由思维的方式还给学生
3.改变以一成不变书本为中心课堂教学,把精彩多变的生活还给学生
4.改变以统一要求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把不同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5.改变以分数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把自主的评价权还给学生
比如对于一些单元的设计就是阅读,交流,实践于一体的。
第一单元 记叙类文章阅读
阅读与欣赏:
1.包身工/夏衍 2.落日/朱启平 3.寒风吹彻/刘亮程 妞妞/周国平
表达与交流:
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口语交际:讲解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制作贺卡寄深情
第二单元 论文类文章阅读
阅读与欣赏:
4.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5.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钱学森
6.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人和宇宙/奥辛廷斯基
表达与交流: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
口语交际:采访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广告得失巧点评
第三单元 诗歌散文欣赏
阅读与欣赏:7.再别康桥/徐志摩 8.故都的秋/郁达夫 9.门槛/屠格涅夫
诗三首:回答/北岛 一棵开花的树/席慕蓉 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表达与交流:文学作品的写作 口语交际:讨论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匠心独运话产品
由此可以看出其章节划分的非常清楚比较综合,所以在讲课时学生们也会比较轻松。对于新的改革教材弥补了以前的很多不足。
(1)体现鲜明的语文学科特点:考虑汉语言文字的自身特点,遵照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构建既综合又开放的教学内容体系,发挥综合效应。尤其是课后练习的设置要引导学生运用语文学习方法。
(2)以社会、学科和学生为基点:编排教材要考虑社会需要,从适应社会需求出发;注意将学科自身的知识逻辑与学生发展的心理逻辑相结合。应将社会需要、学科知识和学生发展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3)语文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语文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的源泉、时代的信息最容易与学生的思想感情相沟通。语文教材编写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
(4)与专业相结合:因为教材贯彻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技双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语文教材必须为专业服务,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人民出版社,2007-06.
中职语文教学总结 篇4
汽修焊接专业徐国梅
中职学生有共同的特点:不爱学文化知识,只想学一技之长,尽早就业。然而,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做基础,既便是有了一技之长,进入社会也无法与人交流、沟通,那么,就不会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施展所学的技能了。因此,根据学校的职业教学实际,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特点,总结近年来在教学教研活动中的经验教训,我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一、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把每一个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个性完整的人,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在教学中让他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用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人品的好坏,要看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学”贵于“问”,“好课应当越讲问题越多”。基于这一点,我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允许他们随时打断我的讲课,提出学习中的问题。比如在上莫泊桑的《项链》时,就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路瓦栽夫人不把丢项链的真相告诉佛来思节夫人?如果告诉她,不是就不用受十年的艰辛了吗?我让全班的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同学们踊跃回答,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看法,我都给予了肯定,并且问他们,如果是你,你会不会告诉你的朋友真相。有的学生说不会,也有的学生说会。我因势利导指出性
格决定命运,同一件事情因不同的性格就有不同的处理结果。这样,培养了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提高语文课趣味性,培养学生兴趣。
1、讲究授课的艺术性。授课的艺术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拿莫泊桑的《项链》来说,我问学生:“小说的结尾有两个特点:一是合乎情理;二是新颖别致。而这两个特点恰好就是续写的要求。那么,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会怎么样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一下好吗?”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进行大胆又合理的想象。这种教法,是从假设的角度出发,开发学生智力功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这是寻常思维训练所不能替代的。
2、创设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对文言文及诗词不感兴趣,一学习文言文或诗词时,就表现得无可奈何。我就用相关的音频、视频的多媒体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李白的《将进酒》时,我先放一段濮存昕的配乐诗朗诵,介绍了作者及其作品,再让学生听一遍,才进入诗句的讲解。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帮助下,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印象颇深,久久不忘。
3、加强知识积累,丰富文化底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人们口头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已经成为影响人们事业成功与失
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说话能力,像一块试金石,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智力水平和口语表达的技巧。语言要有感染力,就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俗言俚语登不了大雅之堂;没有知识的储备,搜肠刮肚,讲不出什么深刻的道理来。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业余时间搜集材料。在课上,我让学生记录我整理的名诗古语、俗语谚语、成语的来历,让学生做好笔记,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知识水平,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5
摘 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中等职业学校为我国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初级职业劳动者,承担着专业技能人才培训承上启下的重任,因此中职学校教育尤显重要,而其中语文教学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职教学中的语文教学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我国解决。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1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中职都存在理念偏差和模式单一等问题,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从教学主体来看,中职教师对语文教育的理解严重不足
很多人或许都觉得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于生产建设的专门型人才,只要其掌握了一门专业或技能,就可以在社会中立足。学校领导或者教师也认为学生学好了专门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某一项专业技能,那么学校就完成了育人的任务,该生也必将是社会的合格型人才。但是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当今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需要与人交流和沟通,而语文的学习就是为这种沟通打基础做准备的。若是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或者意思表达不明自,那么即使他专业技能再丰富也将不适应社会。在职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应该是一门必修课而非选修课,语文是一个人提高自身基本素质的关键学科,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从教学定位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定位出现严重偏差
当前很多老师将取得高分作为教学的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的例子,低能不仅体现在生活自理方面的低能,也体现在对所学知识掌握上的低能。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在于举一反三,并且有效应用于实践生活,但可能你物理学得很好,但是在家里电路出现故障时你不一定能修好。既然中职的主要教学重点是偏向于实践的,那么在中职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将教学定位在对于“语言”的学习和应用上。提高中职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最终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这些都该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和教学定位。
(三)从教学受体来看,中职语文教学要重视学生的需求
很多教师都有比较丰富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提供准确的学习信息,另一方面却也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发挥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由于自身经验丰富,在课堂上就容易形成以自己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用自己认为比较好、比较有用的知识无私地传递给学生,但是在这其中有一个矛盾,就是教师所教的不一定是学生想要的。新课改要求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主动学习,而教师则起着引导、协助和调控的作用。中职语文需要增加的是学生的人文素养,在通过对作品的美感等各方面把握的同时也积累了自身的经验。中职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需求,以学生的诉求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而又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从教学模式来看,中职语文教学存在“一刀切”现象
普通中学的语文教育有统一大纲,国家对其开设有详细的安排与要求,而职业教育由于不同专业对语文教学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使其在管理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监测标准,也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思路。中职语文教学的本质更加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围绕不同的专业方向和专业问题进行因材施教。
二、完善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
(一)明确语文教学工作的目标
中职教师在从事中职的语文教学活动时,注意把握好学习活动与未来职业活动的几个关系。第一,学习活动的对象是抽象的,而职业活动的对象是现实的,教师应当始终把抽象的知识放到现实的职业中去教学;第二,学习活动的方式是以知觉、注意和记忆为主的,而职业活动强调每个人的整体知识与能力的展示,教师应当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三,学习活动的动力是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多种原因,中职学生的求知欲总体上不够强。教师应当在各种场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会未来职业活动对所学知识的需求,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对现有语文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侧重于古今中外的文学篇章,体裁涉及面广,强调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的熏陶及各种文学体裁的鉴赏,初衷是好的,但却与中职教学实际不相衔接。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时间仅为一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语文基础普遍较差的学生全面地学好语文,确是件难事。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删去教材中的一些不适用的内容,少些生涩难懂、与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少关联的文言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现代文上,尤其是中职生较为生疏和薄弱的说明文体上,因为说明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
(三)利用电子技术辅助中职语文教学
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从事教学活动,已逐渐成为当前重要教学手段之一。作为具有创造性和审美趣味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积极地利用各种新型的电教设施,如幻灯投影、网络信息传输、多媒体等,借助声音、图像等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使一些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同时也让语文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观看多媒体视频来加深对文章的直观感受。此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上交电了作业或利用电脑写作等,既加深和巩固了所学的电脑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结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语文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语文教学在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的成败会直接影响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到中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素质,因此做好中职语文教学和解决目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中职语文计划 篇6
高一
一、阅读赏析
(一)现代文
《我的母亲》《芝麻官餐馆》《我的空中楼阁》
《致橡树》《相信未来》
(二)文言文、诗词
《诗经》《论语》
《曾子杀彘》《愚人食盐》
《念奴娇,赤壁怀古》《声声慢》
二、表达与交流
(一)口语交际
自我介绍
听话与说话
讲述我与---------的故事
电话交谈
介绍事物(汽车有关)
(二)写作
实践报告
便条
单据
高二
一、阅读赏析
(一)现代文
《科学是美丽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生的境界》《恰同学少年》 《雨巷》《我爱这土地》《热爱生命》
(二)文言文
《狐猪争功》《南辕北辙》
《将进酒》《沁园春.长沙》
二、表达与交流
(一)口语交际
介绍事物流程
演讲
应聘
(二)写作
总结
应聘书
求职信
合同(注意事项,写法)
中职语文工作总结 篇7
那么如何改变现状, 让学生爱上语文, 笔者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职业教育对语文课的定位
中职语文课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不仅仅是应付就业的一种简单手段, 是打好学生人文底蕴、提高精神涵养的重要学科, 不能庸俗化、功利化地低估了语文课在整个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同时,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简称大纲) 也明确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 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 它既是一门基础课, 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 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 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中职语文教学要首先要服从中职教育总的培养目标, 即为培养知识型、发展型、技能型人才服务, 其次应当在实施语文教学时关注教学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 有机融入专业元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显著提高;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应用语文,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人际交往、提高人文素质、完善职业素养的基础。作为从事教学的语文教师明确了课程的定位后, 才可能不断推进教改, 让教法跟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 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才能不断地提高, 真正发挥出语文在职校的作用。
二、转变职教观念, 做有职教特点的新型教师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成也师, 败也师。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 调整教师的角色和行为, 倡导师生共建课程文化, 十分重要。”[2]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期待新型语文教师。做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型教师, 我认为除了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和观念转变外,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清楚, 我们的学生到底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教学相长。教学实践中我发现, 我们的学生最需要的并不是对文章的段落理解及高深的理论, 他们重视的是实效, 他们认为能对自己的事业或者对自己的人生有帮助的, 便乐于接受, 否则, 便认为是没用的。当然, 学生的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 但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要改变他们的观点, 首先要完成我们自己的角色转变。我们首先要走进学生内心, 才能成为他们心灵的引路人。我们要想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就得按他们的所需所想来决定教什么。教师的作用就是主导, 抛掉原来的那种唠唠叨叨、费力无效的“一言堂”和以重知识以考学为目的的普教模式, 由原来的面面俱到变成懂得取舍, 成为具有职教特点的新型老师。我认为这是中职语文改革的第一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三、合理取舍教学内容, 突出实用性
中职语文课程既然定位于一门为专业技术理论课服务的基础课。有了为专业课服务的定位, 中职语文教学就应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尽量与专业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
(一) 让教学内容回归生活
知识本身没有深浅之分, 但教法却有好差之别。好的老师会把知识以恰当的方法做媒介, 尽可能多地传授到学生那里。中职学生的基础差, 特别对一些传统文化往往提不起兴趣, 但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了解它们, 继承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中, 我会从一些简单的句子入手,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从中体会它富含的哲理。由简到难, 利用学生喜欢的方式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和各地的风俗习惯。点滴渗透, 润物无声, 传统文化不再是曲高和寡的天书, 而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回归生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明白语文不仅能够记录自己, 还能让我们阅读他人;不仅能让我们创造未来, 更能让我们穿越历史。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的介绍更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无处不在的魅力。它不仅是文学, 更是哲学, 是人生。学生在享受文字的过程中变得成熟、深刻、快乐。我想如果语文能这样地被人们所理解, 那也就实现了现在提倡的“大语文”的观点。这要比简单的认识几个字, 会几个语法更能体会语文真正的作用。
(二) 把教学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职业的需要、社会的需求, ”[3]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不应以统一的模式进行, 应当各有偏重。偏重是指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内容安排和教学方式向专业“倾斜”。比如旅游专业的, 可以增加一些古今著名的游记散文欣赏, 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多开展诸如讲故事、即兴演讲、答辩等活动。另外, 中职语文只有与专业结合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它的特点及作用。这就对中职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能教授语文, 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用语文更好地成为学生学好专业课的有力武器。同时, 在结合的过程中, 学生会对语文的工具性认识得更加透彻, 会更主动地、更快乐地去学习语文。比如学汽修专业的学生, 他们对汽车感兴趣, 却对语文毫无兴趣, 他们甚至认为学习语文是没有用的。这了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的观念, 我们可以提前收集了大量关于汽车的文化, 在课堂上适时地给他们讲, 并且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语文给予我们的乐趣。学生非常欢迎这种形式, 而且有很多同学一下子就对语文产生了兴趣。其实与专业结合也就是与学生的兴趣想结合, 语文一旦与专业相结合, 便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将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要求语文教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课堂设计变“教”为“导”, 教师主要是扮演“导演”角色, 创设符合文体、切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情境, 巧妙地策划好课堂进程的每一步, 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4]在语文课堂, 必须首先让学生成为自己抉择的主人, 鼓励学生积极沉思、认真反思、大胆质疑, 在质疑中引导学生从“知其然”进入到“知其所以然”;多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观点,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学生只要在你的课堂上愿意表现自己了, 那他的潜能就能更多地被发掘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可以安排课前演讲、相互分享精彩文章等环节, 让每一位同学都喜欢上表达、独立思考、与人交流。这些环节的调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锻炼了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 为他们走上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也符合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宗旨。一旦把学生积极心态建立起来, 整个课堂氛围将会变得轻松愉快。
五、改革教学评价, 注重形成职业综合能力
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的要求,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针对学生的文化、思想和心理特点, 中职语文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核心, 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5]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受应试教育的枷锁, 评价单一, 更多是在学期末给学生一个学科成绩, 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作为职教语文教师, 我们应根据职校学生的特点, 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 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 强调形成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 淡化分数的量化。比如可把考查内容分为四块:语文基础知识测试、阅读能力、口头交际、专业有关文体写作活动, 并分阶段进行考查。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多种途径, 不断加强各阶段和模块的评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不断完善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不断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 使更多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为一名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教师, 怀揣着对语文的热爱跟对职业教育的一份责任, 我愿意用我的实际行动为职教语文教学改革奉献一份力量。
摘要:中职语文课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但现实生活中, 学生却拿它“不当回事”, 甚至在一些教师眼中语文课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更是困难重重, 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十分常见, 甚至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困扰着学生与老师, 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定位产生了消极影响, 也严重的挫败了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本文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入手, 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目的是通过教学的改革, 让中职学生爱上语文, 真正发挥出中职语文的功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定位,转变观念,主体意识,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于冬《中职语文特殊性及对策探析》,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年, 第12页.
[2]刘倩《成也师, 败也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期待新型语文教师》.
[3]杨翾《中职语文教学定位思考与实践》.
[4]张湘溪《中职语文课堂的困惑与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年, 第29页.
中职语文工作总结 篇8
语文教学作为中职学校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更应该顺应这一趋势,将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质作为本学科改革发展的目标。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科学有效地为相关行业及劳动力市场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基于此,中职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狭隘地定义在如何解决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效结合上,还应该考虑中职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创业的需要,凸显职教特色,侧重职业素质的养成。
一、中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受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为了让中职生毕业后可以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学校和企业往往会不遗余力地谋求中职生技术技能的发展,而忽略了中职生素质的发展。然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各大企业不仅要求中职毕业生拥有相关的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这也就要求中职学校对相关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革。
而综观现在中职生的现状,普遍存在着职业道德素质缺失、心理素质差、专业素质不足的问题。职业道德缺失主要表现在中职毕业生到了工作岗位后,缺乏时间观念和规则意识。例如,上班迟到,无故旷工,工作拖沓,上班时间擅自离岗或者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散漫随性,等等;另外,从很多企业的反馈情况来看,中职生缺乏诚信品质,与多家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内任意辞职,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缺乏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追求与能力不符的待遇。中职生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意志力不坚定,社会适应能力不足,自我感觉良好,遇到挫折和困难就逃避;没有足够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容易与人产生矛盾和冲突。专业素质不足体现在中职生在就业中往往缺乏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他们不能充分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知识储备不够,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找不到更新知识结构的途径和能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二、中职语文教学对职业素质发展的作用
国家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将中职语文课程的性质概括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和各类专业中职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中职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语文除具有极强的工具性,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为中职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奠定基础。这些对中职生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职业心理的健康发展、职业能力和职业兴趣的养成都大有裨益,主要体现在:
1.语文课的道德内容教学,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语文学科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职生的道德产生影响,无论世界如何变化,对于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要求都不会消失,它会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培养中职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可以由此逐渐提高中职生的道德素质。
2.语文课的文化知识教学,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文化素质。
每个专业领域的发展,靠的不仅仅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还要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只有具备了文化基础,才可以使中职生在专业领域里不断进步,适应随时变化的就业市场和职业转换以及职业发展。文化知识的欠缺会导致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变通能力变弱,这样的中职生面对变化的市场结构和工作环境就无从应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可以夯实中职生的文化基础,为他们的终身教育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进而提高中职生的职业素养。
3.语文课的正反典型形象教育,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语文教材选编的过程中,已经注意到对中职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在选择课文的时候,编者往往将一些正面的形象作为学习的榜样,鼓励、激励中职生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与此同时,也会选择一些反面的例子,让中职生学会辨析,学会改变,从侧面影响中职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不断成长、成熟,以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强化心理素质。
4.语文课阅读、写作、口语等教学,能培养中职生良好的业务素质。
中职生的语文教学就是在初中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他们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对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他们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打造中职语文“活力课堂” 篇9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近几年,“活力课堂”的理念在我校日益推广,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活力课堂应该是目标明确、多元的课堂;科学、高效的人本课堂;能够有效整合并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课堂;自主探究的课堂;链接生活的课堂;充满激情的课堂……
在活力课堂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职业中专班学生的特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授课内容“活”
虽然每册书都有教学大纲作为授课内容的依据,但我认为,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
比如第二册中,基本篇目包括《讲讲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些老课文,我只要求学生粗粗浏览,把握“论点、论据、论证”这三要素就行了,因为,这些政论文的观点虽然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对于90后的学生毕竟遥远了一些、生硬了一些。
而包括《照片摄于1924》《登泰山记》在内的几篇不在考纲内的文章,我却多花了一些课时让学生了解,因为,我教的学生是旅游管理专业,凡是跟这个专业相关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不管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应该有所了解,甚至包括每一首古诗词。毕竟,导游这种行业需要“腹有诗书”的自华之气。《照片摄于1924》,可以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那段苦难历史,而《登泰山记》更可以让学生了解风景名胜泰山的景点,到实地导游时可以滔滔不绝,令人叹服……
二、讲授形式“活”
因为是职业中专,某种程度上而言,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教学任务又不是很重,教学时数也绰绰有余,所以笔者经常在课堂讲授之余,运用各种形式传授同样内容,以加深学生理解。
教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对于名著文本阅读不够,甚至有人根本没看过完整的一遍,让学生单纯依靠课堂的学习很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我在课前就让学生看了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几集精彩片段,使他们对情节有了大概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来讲解课文,学生对于文本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更深一点。而且,我还上网找了原著中诗词的精美的动漫视频,让学生欣赏,比如《枉凝眉》《红豆曲》《葬花吟》等,使学生对于人物性格理解更为到位。
再比如,教授《鸿门宴》这一课文时,因为是文言文,而且篇幅不短,学生根本无心阅读,而全文翻译似乎又不很必要,所以,我就找了切合文章情节的视频片段放映,这样一来故事情节不言而喻,再来解析其他要点就比较容易了。
三、课堂语言“活”
职业中专的学生都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年轻人了,很多社会经验已经具备,社会知识已经拥有,所以,跟他们交流时不需要像对初中生那样通俗浅显,许多课文内容可以和人生哲理相结合,这样一来可谓寓教于乐,既掌握了文章要点,又接受了思想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教授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的节选,在讲到翠翠初次邂逅傩送后情愫暗生时,我就联系现实引申了两点:第一,在现在的年龄层次上,不可避免的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就像翠翠的心动,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关键是怎样把握与疏导。一切以学习为重,有自制力的人才可能成为最后的成功者;第二,少男少女的懵懂只是朦胧暂时的,就像翠翠的失落,成熟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的感情才是长久的,所以,现在为了所谓的感情而浪费学业是得不偿失的。这样的分析过后,从眼中能明显看到学生心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理念,我相信那是健康正确的思想。
四、评价方式“活”
一般情况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常见的方式是问答、作业、测试等,针对职业中专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任务,更关键是学生的现实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以单一的作业、考分为准绳,而是灵活变通,采用各种恰当的评价方式,既使自己对学生能有公正全面的了解,又因为每人都能有表现自己某一方面才华的渠道,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授小说时,我让学生在自行查资料预习的基础上,进行讲故事比赛,既让他们充分预习了文本,又让伶牙俐齿的学生有了用武之地;教授诗歌时,在充分讲析理解的基础上,举行背诵比赛,使得一部分学习虽然刻苦却因天赋不足的学生有了赢得掌声的舞台;教授散文时,更是形式多样,除了背诵、口头赏析外,还让学生进行仿写,然后选择优秀范文贴在教室文学园地里,这样一来,更使那些慧于中而讷于言的学生尽展风采……
五、作业设计“活”
作业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作业设计也是“活力课堂”中尤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除了常见的一些作业形式外,我还尝试过以下形式:
教授《鸿门宴》时让学生编写、表演课本剧;教授《包身工》时,让学生进行社会采访,调查一些私营业主用工无良的行为。教学难度较大的文言文时,我进行分层作业,从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出发,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而对于自读课文,我经常布置“自主型作业”,即学生自主选择、设计作业内容或者学生自己设计学习思路,搜集与新课有关的信息材料……
有人说,智慧有其鲜明的外部特征:愉快、欢悦、幸福,这是智慧的表情。要让学生智慧起来,首先就要让他们愉快起来、自由起来,只有愉快的心态和自由的氛围才可能有智慧火花的闪现。有了这个前提,在加上老师富有智慧的设计和启发,学生的智慧之火被点燃了,课堂也就有了灵动的旋律和七彩的光芒。
中职语文差异法教学 篇10
中职语文差异教学方法探索
王玉姐
摘要:本文从相关理论依据出发,从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着手,结合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阐述了差异教学方法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应用。关键词:差异,中职语文 教学方法
所谓差异教学是指首先承认学生个体许多方面存在不同,诸如智力能力高低,接受能力大小,应用能力程度,兴趣爱好不同,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再立足于这些差异,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采取不同措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差异教学对中职教育来说显得更为突出,就中职语文来说更为重要。中职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不只是一门工具课,而且是一门基础课,是中职教育各专业理论课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加强中职语文教学显得格外重要。而中职教育的对象大多是中考落第生。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心理素质脆弱,学习兴趣低落。对语言能力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应用能力存在很大差异。而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面向社会实际,要学会熟练掌握一种和多种实际应用知识的特长,这就要求加强培养学生个性化教学。这是社会实际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自身的需要。如何根据这些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学生个性现状,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中职教育面临思考的问题,也是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差异教学法正是着眼于这些特点而被许多教育工作者积极应用和采纳。以下就多年中职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进一步探索。
1,差异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霍华德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想象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认知智力等多方面智力能力的集合。这些智力集合主要包括四个特征,即多元性,差异性,创造性,开发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智力组合,不同的聪明范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质。而这样的差异不应该成为教学的负担,而应该把他当为一种宝贵的资源。教育的目的是应该正确引导和发掘这些存在的差异,并尊重差异,因材施教。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使每个学习者成为可用之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1]。
2,中职语文教学现状特点分析:
中职学校的学生因其“职业”的特点,从迈进中职学校大门开始,就决定了学习的目的性,即它是社会性的,并和社会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学习。他们要学好职业技能,掌握实际应用能力,把握职业方向,关心就业形势。要掌握职业技能,中职语文教学更为重要,首先中职语文本身学习动机就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而且他是各专业技能课学习的基础课程,掌握任何一门专业技能,离不开语言能力的运用,离不开语言能力的支持。社会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是和语言能力的运用密切相关的。分析中职语文教学现状无外乎从两个方面着手,也就是教与学的关系问题。首先从学生方面,中职学生生源来源于中考落榜学生,这类学生反应在语文学习程度上的特点是:基础差,底子薄,学习缺乏意志力,自我学习能力差,语言运用能力反差大等等,对语言的掌握程度良莠不齐。有的善于阅读懒于写作,有的善于口才疏于思考。。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大差异。再从教师方面来说,中职授课往往还遵循一本书,一只笔,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简单,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往往流于“字词校音,作者简介,分析段落,归纳中心,作业练习”这样的形式教学方法。教学缺乏生动性,启发性,创造性。往往一堂课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样的教学得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差异教学方法探索:
如何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的现象特点,结合自己教学对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从事中职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差异教学法得到许多教学工作的认可,并积极探索寻求结合自身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以下就差异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加以具体分析阐述:
3.1,检测差异,分群教学:学生学习存在差异是必然现象,而中职学生语文各方面掌握程度,接受程度差异性大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应该本着从这些现象的实际出发,找出存在的差异性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可进行一定形式的单项摸底测试,譬如,阅读,写作,听说,散文,诗歌,古文,综合测试等等一系列的摸底侦测手段,再根据观察,了解,倾听判断学生掌握知识面的程度,根据这些不同的程度,把所教学的对象按不同的层次分成若干个群体,教学时加以区别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优势,合理建立互帮互学群体,取长补短,对于个别群体或者单个教学对象接受能力差的还可以定性辅导,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群体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学习效果收效最大化。
3.2,以学定教,自主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是以定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集中表现,它始于教师备课,终于考试的过程。差异教学应该根据学生特点把以教师为中心积极转变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教学颠覆了传统意义的以定教学模式,立足以学定教,打造有效课堂,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位置,教师成为学生的“帮促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积极构建新的“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2]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积极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情景下合作的学习,目的就是要寻求适合于学习的教学途径,借助别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真实环境下积极的学习,是目标指引下知识建构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性的学习。因此教师应该首先了解学生不知道什么,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培养。尤其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师生互动,同学互动,互帮互学,比学赶帮等等,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这就对教师和学生有了新的要求。具体对教师来说,在新的知识讲授之前首先应该抛砖引玉,教师所做事项大致可归纳为这样过程:提出问题—课堂分析—集体讨论—针对辅导---解决问题—布置作业---巩固发展—循序渐进等流程模式。对学生来说可以总结为: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同学讨论---回答问题—完成作业---举一反三---温故知新,等等学习流程模式。当然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情况,灵活制定教学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互相合作,使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积极的创造性学习。如:《海洋与生命》,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不喜欢读这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教师提出问题:什么起源于哪里?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人是类人猿进化而来,所以起源于地球;传说女娲造人,所以起源于太空;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所以起源于爱情。然后把学生引入课文,阐明海洋是生命的起源。学生会带着解疑的心理迅速读完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并分小组自主学习,通过讨论来解析。
3.3,因材施教,指导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擅长诗歌有的擅长散文,有的擅长写作,有的擅长演讲等等,根据初步差异检测结果,某些方面突出的学生,可以优势辅导,加以点拨,使特点成为为特长,使兴趣成为爱好,使优势更加突出,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质,达到天生我才就有用。对某些方面不足学生,教师着重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找出差距,弥补不足,争取迎头赶上。在教学中,除了高效利用课堂45分钟,充分利用晚辅导的时间掌握学生的差异,给学生提供一个才艺展示的机会,组织活动“快乐大本营”,让学生自己组织,全体参与,节目多种多样:可以唱歌,可以朗诵,可以演讲。这样的活动不仅掌握了学生的差异,便于语文教学,也便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样的活动开展后,我发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掌握学生的差异后,我把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全班学生有统一的要求,也有个别目标。毕竟中职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对于那些基础差,性格内向的学生,鼓励他们练“一笔好字”,对于那些贪玩成性,初中从没有交过作业的学生,加强朗读训练和口头作文为目标。总之,让每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都有所收获。
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求 篇11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作者简介]王晓(1982-),女,本科,助理讲师,语文教育学。
美,是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美,是人最高生命世界,是人的最为内在的生命灵性,是人的真正栖居之地。审美是生命的至深需要,最高需要,是生命超越与升华的见证。
审美教育,是对人进行美的教育。没有审美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人,是不健全的人。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中职”)的语文教育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审美教育在职业教育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尝试探求中职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的践行之路。
一、润物无声的生命教育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长久以来,关注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就是教育的一个焦点。生命的教育离不开审美,而审美教育又能够培养、塑造人的生命意识,引导受教育者用审美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种种的人与事。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中必须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通过中职语文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生命境界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应做一个关注生命教育的有心人,应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自身应充满对生命的热爱。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教师对生命的理解与热爱,通过课堂互动来传递给学生。在教育的平台上,教师对生命的感悟,带给学生的将是最直接、最感性,也可能是最有效的生命教育。
其次,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相关生命教育的内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文化底蕴差,外在公共环境不良文化传媒的影响,导致中职学生的对生命的漠视已经到了令人忧虑的程度。所以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育理应担负起责无旁贷的审美化生命教育。
在讲苏轼的《赤壁赋》时,笔者运用审美化的阅读教学,结合苏轼人生几次遭贬经历,从宇宙与人生的高度看待人生的挫折和失意。要看到他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人生。
二、潜移默化的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即塑造健全的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
就其年龄阶段而论,绝大部分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具有强烈的表现自我的愿望,此时是一个人个性最张扬的时候,也是人格个性可塑性最强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加强审美教育对人的思想、灵魂的熏陶感化,人的道德建设就会打好坚实的根基。
当前社会,由于价值观的扭曲,“人格”显得格外脆弱。如何在中职学生的品德塑造中坚信人格美的力量,如超越和坚毅等品格,是对中职语文教师能力的考验。例如,在学习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这一文时,重点要告诉学生懂得尊重人、爱人,要以宽广的胸怀,真诚的善意待人,要不断地追求生活的真、善、美,这样你的精神品格才会得到提升,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善意。
三、语文教学的审美实践
(一)文本教学的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审美是一种在感化、陶冶中使其素质和品格升华的教育,是一种“发现”美之后而产生愉悦并乐于亲近、乐于接受的教育。
1.阅读教学“读”的审美教育。目前,中职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易流于形式,使得学生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无从提高,学生很难真正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审美阅读要能读出课文的思想美、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以此感染学生。教师除了自己善于诵读,还应善于指导学生诵读,经过反复诵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
《荷塘月色》一文,要让学生感受月夜下清华园荷塘的唯美。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把集中景物描写的四、五自然段多读几遍,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优美的画面,使课文形象化,让学生观察想象,激活思维,进入意境,最后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轮读,个体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以读为主,将课文的情感渗透入学生的心灵,使其体会到生命的律动,心通其情,意会其理,产生无穷的美感。这样那外在的自然美与学生内在的心灵便相互迭印,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自然而然地发于心而诵于口了。不难发现,通过让学生在朗读时把情感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体会文中的情境,感受到声情并茂的音韵美,就能把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变为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2.从课文的人物形象中发掘美。“人物形象美”是指人物的“外在美”和“内在美”,中职语文教材中不乏以“人物形象美”为描写对象的作品,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以作为审美典型,对学生有强烈的审美教育作用。如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Q;勤劳淳朴、真挚善良、坚贞乐观的白洋淀青年妇女;战胜自卑、自立于世的沙子;为了一挂项链备尝人生百味的马蒂尔德等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都强烈地震撼着青少年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个链条。用“人物形象美”的美学力量去激发学生爱美、憎丑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地美的教育。
例如梁晓声的《普通人》中的“父亲”:在作者对父亲的回忆中,从“父亲”的外表、衣着来看,他似乎不怎么美,然而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却显示出一个朴实、热忱、真诚的普通人形象,他是中华民族千千万万普通人的一份子,通过此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呼唤,对真善美的追求。
3.在推敲品词析句中,引导学生欣赏语言美,理解课文鉴赏美。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味美,鉴赏美。
如《再别康桥》一诗,在学习诗句第2-6节时,让学生紧抓住诗人对康桥的依恋、赞美和柔情这一情感基调,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清泉、浮藻……这一系列的自然景物在诗人笔下是如此超凡脱俗、清纯飘逸、洁净无尘:明明是岸边的杨柳,却说是“夕
阳中的新娘”;明明是河中的波光艳影,却说是“在我心头荡漾”;明明是一潭清泉,却说是“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结合下载的康桥美丽图片、以及诗人所写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来品赏体味诗人遣词造句之形象生动。原来,诗人把康桥世界,作为他心灵中的理想世界了。现在,诗人置身于这个理想世界中,置身于这个自己曾经获取青春生命乳汁的地方,给予自己智慧和自由情怀的美丽母校,他不由产生了“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冲动。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感受一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了解诗人追求爱、自由和美的做人处世的标准。
4.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在审美化教学活动中,审美想象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如果说审美感知的作用是为主体进入美感世界打开大门,那么审美想象就是为主体在美感世界里遨游插上了翅膀。
杜甫的《登高》是作者用一生的血泪铸就的艺术经典。教学时,先激情导入,再引导学生联想杜甫23岁时写下的《望岳》,诗中所吟出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想象杜甫年轻时建功立业、立志攀登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为整体鉴赏创设情境。再加上教师动情的朗读,营造鉴赏氛围,开辟审美天地,诱导学生的情感体验,那么,一个曾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之志而如今却老无所成、护病断炊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最后,还可以播放贝多芬的《悲怆交响曲》,融会情感,引领学生进入审美天地,激发其审美想象力。
(二)文本教学的审美创造
审美教育不只是培养人静止地观赏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人的审美创造力。在文本教学中,教师通过读、赏、思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理性的提升,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感悟,学生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地,作品里、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了学生的心中,净化了他们的心灵,提升了他们的人格。但由于学生审美经验和审美理论知识的不足,在审美时难以形成自觉的审美感受。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审美观照时,应联系现实,将自己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与学生们共享,沟通师生情感,使其由形象的感知上升到运用想象与联想获得独特的感悟,从而将审美活动推向更高级更深刻的阶段——审美创造的阶段。
1.在写作教学中,表现美。写作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同样蕴含着美的契机,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写人写事,让学生感受社会美、形象美;通过写景,让学生感受自然美;通过状物,让学生感受到物态美。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在学习完《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后,笔者指导开展了写作训练:“什么是真正的美”。作文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他们懂得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生观、什么样的心灵、什么样的思想作风、怎样的服饰打扮才是真正的美,然后作文,这样的作文练习,无疑是对学生的一次情操教育和审美教育。
2.在口语教学中,表达美。学生在写作中能表现美,在口语方面同样能表达美。在现代信息社会中,通讯设备现代化,口语交际增加了,这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当前中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确令人忧虑,讲不清一件事情或一个道理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弱点,引导学生以审美的心理来待口头表达训练。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前三分钟即席演讲”的形式:课前先拟好几个热点话题,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如“读书是否有用”、“谈心中的偶像”、“中学生不该上网”、“如何对待男女同学的交往”等等。演讲时从三个方面要求学生:一是语言美,就是用语要文明得体流畅;二是仪态美,姿态要自然;三是思辨美,就是内容要有思想性和审美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不少学生在演讲时仪态自然,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妙语连珠,使听者获得美的享受。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对提高学生的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3.在课外活动中,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语文课堂范围之内,应该从课内起步,逐渐向课外延伸,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一体化。笔者在担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的同时,还兼任该班的班主任,在制定班级德育计划时,笔者有意识地把审美创造和“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语文教学因地制立地开展美的活动,鼓励学生多接触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比如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绘画、摄影、音乐、舞蹈等;另一方面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办墙报、搞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甚至形式多样地组织每周的主题班会。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创造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的能力。
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挖掘出语文学科丰富的审美资源,把语文的学习延伸到艺术的领域、生活的领域,从审美的角度去看语文,学语文,那么,我们就可以凭借语文学科自身的美和创造语文教学的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感受到生命的尊严感,心灵上受到美的净化,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和促进中职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2009]3号).
[2]翁铁慧.以生命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人格(在《2005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上的发言).
【中职语文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反思09-23
中职语文07-14
中职语文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11-19
中职语文课堂08-15
中职语文阅读10-23
中职语文口语10-29
中职语文基本素养05-17
中职语文模块教学05-25
中职语文情趣教学08-27
中职学生语文能力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