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

2024-05-27

大理白族(共12篇)

大理白族 篇1

摘要:本文提出彩花石装饰艺术这样一个新的概念, 并把它增加为大理白族建筑中, 与木雕、彩绘与粉饰、砖雕与石雕、泥塑这四大建筑装饰艺术同等地位的第五种建筑装饰艺术, 并着重从历史文化渊源、运用的广泛性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证。

关键词:彩花大理石,大理白族,建筑装饰

大理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繁荣文化的民族,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实用美观的建筑, 其“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建筑形式, 以及其精美的雕刻、绘画等建筑装饰艺术, 历来被人们所欣赏、研究和称颂。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装饰艺术却历来被专家、学者们所忽视, 那就是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

一、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简介

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实体而存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它与建筑造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建筑造型含有建筑装饰的内容, 为建筑装饰提供了条件, 而建筑装饰又是建筑造型的发展和深化。

大理白族自古就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装饰艺术, 尤其是木雕、彩绘与粉饰、砖雕与石雕、泥塑这四种装饰艺术更是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被专家学者们统称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四大建筑装饰艺术。

但是,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与深入的田野调查, 得出一个结论, 大理白族建筑中还有一种建筑装饰艺术, 无论从历史文化渊源、应用范围、艺术成就等, 都足以与木雕、彩绘与粉饰、砖雕与石雕、泥塑这四种建筑装饰艺术相提并论, 那就是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所谓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 是指以一块或多块彩花大理石为主要材料, 运用多种表现手段和组合形式, 对大理白族建筑进行装饰的一种装饰艺术手法。

大理石在大理开采和利用的历史源远流长, 故而大理有“地以石而名, 石因地而灵”的说法。大理出产的大理石, 比较有名的有“彩花”、“云灰”、“苍白玉”三大类。其中, “彩花”以其美观的图案而尤其惹人喜爱, 按其色调的不同, 又被分为“绿花 (春花) ”、“秋花”和“葡萄花”和“水墨花”几个品种。“绿花”, 整体色泽呈绿色、花纹图案一般为深绿色, 因所成图案葱翠泛绿, 春感盎然, 所以也被叫做“春花”;泛黄色、褚褐色、花纹赤色的称为“秋花”, 因其图案类似秋天的景致而得名;呈黑色、紫色花纹的叫做“葡萄花”;只有黑白两色, 而且花纹类似中国山水画的叫“水墨花”。彩花大理石所呈现的天然画面十分丰富, 千姿百态, 气象万千, 有山水林木, 有花草虫鱼, 有云雾雨雪, 有珍禽异兽, 有奇岩怪石, 有古今人物, 有四时景色, 有琼阁仙境, 好象其就是一座天然艺术博物馆, 各种壮丽的画卷应有尽有。

大理白族的工匠们运用自己的独特技艺, 结合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 把彩花大理石与白族建筑的特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不但丰富了建筑立面, 起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 而且这种就地取材的装饰手法, 用纯天然的图案来装饰建筑, 使得建筑装饰更加的自然和谐, 华丽而不造作, 含蓄、低调的满足了白族人们对建筑的装饰需求。

二、历史文化渊源

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应用历史非常久远, 而作为一种古老的装饰艺术, 千百年来被沿用至今, 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装饰中的重要性。

1. 白族人们注重居住条件, 是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自古以来, 大理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鱼米之乡, 而大理白族人民更是很早就把种植水稻当做了主业, 这便导致了大理白族人们的居住习惯, 注定不同于一般的游牧民族, 定居生产是其最主要的民族特征之一。注重居住条件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理白族人们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外来人, 吃香香;本地人, 住大屋”, 大理白族的这些古老的歌谣就是大理白族人们注重居住条件的最好表现。大理白族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成为了包括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内的各种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2. 汉文化的渗透与融合, 是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产生的推动力

南诏国时期, 当时的统治者出于某些原因, 极力的推行和仿效唐朝文化与制度, 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内, 很快的促进了大理白族文化的繁荣和进步。而且大理白族人们对于外来文化的学习, 既不盲目排斥, 也不一味盲从, 而是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背景, 巧妙的吸收、容纳、消化, 既不被同化, 也保证了自身的先进性。

正是因为汉文化的渗透, 彩绘、山水画、题字等建筑装饰手法开始运用在了白族建筑中。汉文化的杰出代表——中国山水画开始出现在了大理白族建筑中的照壁、山墙、厦廊、门头、屏风等多个部位 (见图一) 。意蕴深厚的中国山水画被用以表现主人的文化素养与的审美情操, 但是, 很快, 大理白族人们发现了更好的装饰艺术手法——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一些原本该画上中国山水画的建筑部位 (如图二) , 用一块类似中国山水画的彩花大理石来代替, 既满足本来的构图需要, 又是非常自然的就地取材, 毫无夸张和做作成分, 更是体现了地域特色, 而且不怕风吹雨淋的材质也使得美观性也更加持久, 可谓一劳永逸、一举多得。

三、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各个部位的应用

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无论豪门大宅还是寻常百姓家, 随处都可以看到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的痕迹。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建筑部位, 如大门、照壁、厦廊、围屏等重要的建筑部位, 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更是被频繁使用。这也为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名列大理白族建筑中五大装饰艺术之一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依据。

1. 装饰大门

大门是大理白族建筑中的精华所在, 它不只是一个建筑的空间的入口, 同时也是整个院落建筑群组的第一个建筑形象, 而且, 大门建造的艺术水平高低, 还显示着主人的经济实力, 是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形式。所以, 在大理无论豪门还是普通人家, 都会非常重视大门的建造。而大门的装饰, 往往就是围绕着彩花大理石而展开的, 这也说明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装饰中的重要地位。

民居中最为华丽精美的大门——有厦“三滴水”, 大门两边一般就是以彩花大理石配合彩画、泥雕等来进行装饰的。这种装饰形式一般采用对称的手法, 中部角高高翘起, 檐下斗拱相互重叠, 直到花枋花罩, 两边泥画、彩绘沟边、打底, 各镶嵌一块精美的彩花大理石。这两块大理石一般要求拥有形似山水画或者风景画纹路, 而且两块大理石的纹路一般要求景物、意境、色彩、质地比较相近。越是花纹精美、光泽艳丽, 而且两块大理石意境越是吻合, 则越能彰显大门的精美华丽。除此之外, 斗拱下面的横枋也常常镶嵌一组彩花大理石, 配合彩绘、泥雕、木雕, 将整个大门装修得琳琅满目, 华丽富贵。一滴水大门较为简洁、朴质, 但其翼墙也往往会镶嵌两块大小适度、造型精致的大理石。门楼的装饰也常常会用到彩花大理石, 或者以一块圆形大理石为主题, 镶嵌于中, 四周辅以与之相呼应的小块大理石, 或者中间体字, 横枋上镶嵌彩花大理石作为配饰, 做法有点类似照壁的装饰。

2. 装饰照壁

白族人称为“风水壁”的照壁, 在大理白族民居中, 几乎是家家必有, 照壁一般用大理石或者砖砌成, 以白色为底色, 装饰精致入微, 大理白族除木作以外的所有装饰艺术手法都可以在照壁中找到。这一方面说明照壁在大理白族建筑院落中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 作为装饰照壁最重要的手法之一, 也说明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中的重要性。

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不同风格的照壁装饰中都有着类似的用法。如 (图三) 以大理州纪律检查委员会大院的照壁为例, 照壁一般立于院落东边的照壁, 让阳光最早的照射在照壁上, 给全院带来吉祥与幸福。照壁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 青瓦盖顶的墙体, 各种工艺手段, 不遗余力的装饰, 使得照壁成为整个院落的精气神所在。而这种精气神, 往往着重体现在起着画龙点睛作用的彩花大理石上。彩花大理石一般裁成圆形, 镶嵌于整个照壁的正中间, 周围辅以泥雕和彩绘, 象征天圆地方。而其它装饰, 一般都是为了完善和加强这一构图, 在照壁四周的辅助装饰, 也往往还会用彩花大理石来作为点缀和呼应之用。

3. 装饰厦廊

大理白族建筑三房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的建筑形式中, 内院三面或四面的走廊成为厦廊, 厦廊一般雕梁画栋, 铺地、墙面、顶面装饰一般都装饰得非常精美, 走在其中, 入目四周各种山水、花鸟鱼虫等装饰, 每个角落都有不同的精彩, 给人步移景异的感觉。而彩花大理石在厦廊的装饰上也是很常见的。一块块彩花大理石被镶嵌在一排矩形或菱形的装饰框里, 结合泥雕、彩绘等手法, 共同组成一套“连环画”。

4. 装饰围屏

白族建筑中, 厦廊尽头的墙面是一个类似屏风的墙面, 称作围屏。围屏的装饰, 无论檐下还是两边, 一般都有呈矩形框的装饰形式, 这些框里经常会排列一块块的彩花大理石, 所有的装饰元素, 又经常会众星捧月般的环绕着中心的一块彩花大理石, 这种做法有些类似照壁和门楼。

5. 装饰其它部位

总体说来, 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中的应用时非常广泛的, 几乎在任何建筑部位、陈设上都可以找到彩花大理石的身影。而且, 只要有彩花大理石出现的建筑部位, 这里的装饰一定是以彩花大理石为中心的, 这也更说明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在大理白族建筑装饰中的重要性。

四、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的艺术成就

彩花大理石对大理白族建筑的装饰效果是非常独具韵味的, 千百年来, 它不只获得了大理白族工匠和白族居民们的亲睐, 而且也被历朝历代众多文人墨客所称颂, 并且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名列大理白族建筑中五大装饰艺术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古代的一些文人雅士早就写诗撰文对彩花大理石装饰画进行赞美, 到明清时期更盛, 如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杨升庵曾这样赞美道:“何年巧匠研山骨, 缩人君家石屏中;”明朝白族思想家李元阳也曾在他的诗文里面这样写道:“丹青为骨白如肌, 压倒人间老画师”;清代著名著作家阮元也曾写道:“惟此点苍山, 画工不得比, 一始叹造化奇, 压却绢与纸”;白族著名诗人赵藩也曾写道:“云山泼墨奇无匹”;蜀中五少年之一的毛瀚丰也曾道:“不渲染而丽, 不雕琢而工, 此诗画之极诣魄, 不化而沦于石中, ……天地寓于石也”。而将石画赞美到极致的要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了, 他在《游记》中写道“块块皆奇, 俱绝妙著色山水, 危峰断壑, 飞瀑随云。云崖映水, 层叠远近, 笔笔灵异, 云皆能活, 水如有声, 不特五色灿然而已。”“故知造物之愈出愈奇, 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 而画苑可废矣。”

五、结束语

无私的苍山还会给人们奉献更多精美的彩花大理石。但是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彩花大理石的开采也不可能不是无限的。而且很多凝聚着白族人民智慧精华的彩花大理石装饰品、尤其是建筑装饰品, 在拆迁、改建和自然风化的破坏下, 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与悲哀。

期盼苍山大理石能够更早的实现科学开采, 更期待更多的人认识、欣赏、保护彩花大理石装饰品以及彩花大理石装饰艺术。

参考文献

[1]吕品晶: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装饰.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1s

[2]章用秀:天然石画---大理石的鉴赏与收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3-07

大理白族 篇2

------服饰文化

实践单位:

大理学院古城校区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2011级通信工程本科班

实践时间:

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一、实践目的:

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也不能忽视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扎根在边疆的风俗文化。它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有时为了庆祝丰收或是庆祝节日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悦的心情,有时以唱歌、唱戏或是扭秧歌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不仅让人们在劳作的同时使自己更加开心也可以增加节日的浓厚气氛。从大的方面说它能够展现我国历史悠久的一种文化,也可以展现出我们丰富的民族特色。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这种多样的风俗文化既展现了各民族的特色,又使文化源远流长,既让人们得到了欢乐,又让人们活动了身体,具有很深的意义。现在面临着各国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开发风俗文化,汲取其中的内涵,具有举足轻重意义。所以在现代社会,关注传统文化,关注风俗文化绝不是搞思潮,而是深入群众,挖掘其中的内涵,结合现实,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此次实践活动为大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同学通过张雅老师的号召展开,本小组的人员有王渊,方瑞,刘柳,丁魏魏,焦媛,谷贤贤,刘蓉,杨玺成。在本次实践中,要求首先了解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源,了解白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过程,发展经历的变迁,及白族人民对本名族服饰的美好期望,服饰的寓意,以及在未来少数名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前景,大众对白族服饰文化的了解深度等。

二、实践内容: 本次实践主要进行了问卷调查,图片展示,对扎根大理的居民进行采访等活动。中国的风俗多种多样,我们参加的社会实践调查主要着手于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大理的几个城乡中,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意义几个地县进行深入的调查。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名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女子头饰代表大理的“风花雪月”,舞蹈道具霸王鞭;男子身着扎染马褂,舞蹈道具八角鼓。白族现有130万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以洱海为中心,其余分布在的贵州毕节、安顺和湖南的桑植县。白族服饰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

三、实践结果:

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山光水色,亮丽风流萃于一身的白族服饰,以风花雪月的精心搭配,在中华民族的服饰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并以其形色俱佳的语言,向世人诉说着白族文化的古今和未来。

白族服饰也许与白族人民崇尚白色有关,不论男女服饰,在坝区或山区,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并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材、相貌配以其他色彩布料加工制作出精美、鲜艳的外装。一眼望去便给人们美观大方、色彩分明、线条突出的感受,很富有地方民族特色,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象和美感。

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多着白色对襟上衣,外穿镶花边黑领褂,下穿白色或蓝色肥宽裤子,头缠白色包头,肩挎工艺考究又实用的绣花挎包。而在山区或与其他民族居住的白族男子,在白色对襟衣外面穿一件羊皮褂或腰系蓝色土布腰带。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白族妇女服饰,虽各地有所差异,但都盛行以白色为尊贵,因此白族妇女不论老少,都爱穿白衬衣,着加工制作精细、鲜美的艳红色、蓝或浅蓝色领褂,下穿灰蓝、绿色布料加绣花边裤角的裤子,脚穿绣花鞋,腰系加工精致,上面镶边处绣有花、鸟等图案的绣花短围裙。白族妇女一身的服饰,不论老少,不仅显得十分协调,而且还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

各地白族的服饰,既有某些相同之处,也有许多自己鲜明的特色。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的人,都对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刻的印象。阿鹏的服饰,上身着白色对襟衣,外套坎肩,下穿白色或蓝色宽裤,头缠白包头,肩挂绣花挂包,这种装饰色调明快大方,彰显白族男性的英俊潇洒。“大红领褂白衬衫,艳蓝围腰花飘带,叫人不得不喜欢”,说的是白族金花的服饰。这一服饰的基本构件为白色右衽大襟衣,外加领褂(又称坎肩,无领)和围腰,下穿花边裤,式样多为紧身和束腰,色调上也追求明快大方,对比强烈。发式为辫子盘头顶,缠以鲜红头绳,然后用绣花或彩色头巾包裹,左侧垂下雪白的缨穗。戴银质耳环,领褂右衽佩有银制“三须”、“五须”。手上喜戴银质、珐琅或玉石手镯的和戒指,脚穿绣花鞋。这一身打扮,结构映衬协调,色彩飘逸,对比明快,线条婀娜多姿,难怪有一位诗人曾吟诗感叹: “独辫明灭系红绦,满头云锦分外娇。流苏俏向红颜窥,鬓云暗把刘海招。紧袖白衫洱海怜,绛红领褂苍山绕。”

白族飘带 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少用红线。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带端部位皆挑绣蝴蝶。

白族首饰白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妇 女、儿童佩带的金银首饰。有扭丝镯、扁桃镯、剪链、八仙、帽花、戒指、耳环、三须、五须、针筒、耳勺、牙签、冠针、围腰牌、蝴蝶、龙凤等数十种。白族姑娘出嫁时要制一套首饰,有蛇骨链,三须、五须、银质挂链,悬上针筒、金鱼等饰物;还有金、银,玉、藤手镯,纽丝锡,扁桃镯,串珠镯,小腿镯等。以玉器手镯和银质技链最为名贵,戴此二物者是已婚妇女的象征;还有各种戒指、耳环、管子、帽花、八仙、冠针、龙凤、蝴蝶、头排锁、围腰牌,顶圈等。现金、银、玉器首饰已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名贵手表。

白族童帽服饰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南、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区。男女幼童头饰。以鱼尾帽为母体,演变出虎头帽、猫头帽、狮子头帽、兔子头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种形式。均以彩绣装饰。常用图案有梅花、菊花等。帽两端缀以圆形银饰,正前上方饰琥珀、玛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种造型的银饰品。有的在头顶两侧装弹簧绣球,在帽尾缀银铃。

白族头巾白族头饰工艺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丽江、兰坪等地白族聚居区。按工艺可分为四类: 挑花头巾。蓝布底白线挑花,用几何针法挑制各种图案。青年人头巾挑花艳丽、繁多。随年龄增长,花纹图案不断简化。蓝底白线挑花这一反彩线挑花的色调,是白族妇女头巾最突出的特色。刺绣头巾。流行于洱源西山、乔后等山区。以天蓝或浅绿色布为底,边为锯齿形彩线挑花,中间绣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红大绿突出。扎染头巾。主要流行于大理周城地区。用白布以靛蓝扎染。朴素、明快。多层头巾。流行于剑川三河、丽江九河等地。除有较简单的蓝底挑花外,多用头巾包扎造型与层数区别长幼。少幼女童的头巾为单层,用红线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红线将双层头巾在头上环扎一周,翻披在后;婚后妇女则戴多层头巾,少则八层,多则十余层。无论层数多寡,最上边一层定为蓝色,挑制白花。老年人头巾层数减至三五层,以黑线挑花。

白族头饰白族服饰与时俱进,有了较大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据史书画记载,古代的白族先民身着“绛裙襦、黑头囊、金珐苴、画皮靴、首饰抹额、冠金宝化鬓、襦上复画半臂”。“霓裳彩斗、云鬓花垂、清歌互举、玉步徐移”,现在这种装束已不存在,就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族服饰也与现在的白族服饰有着较大的区别。过去白族服饰崇尚简洁明快的风格,现在为适应审美的需要,不断向五彩缤纷、色调丰富的方面发展。最突出的是金花头饰的创新,这一顶漂亮的头饰囊括了大理“上关花、下关风、苍山雪、洱海月”的优美景致。那发辫下盘着的绣花头巾,犹如盛开在山顶的山茶、杜鹃,代表大理四季盛开的鲜花;头巾一侧垂下雪白的缨穗飘飘洒洒,象征着终年吹拂的下关风;而绣花头帕上精心梳理出茂密雪白的绒毛,形象地表现了苍山顶上那冰清玉洁、经夏不消的皑皑白雪;美丽的发辫似一轮弯弯的月儿挂在花海之中,象征洱海上空升起的一轮明月。从这充满浓郁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的头饰,我们不难看出白族人民极具智慧的审美情趣和对家乡、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男子头饰简单。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都用蓝、黑色头。古时曾用八角巾作头饰。保山阿石寨则用7米多的长白布或黑布作包头。妇女头饰复杂,常用的有鱼尾帽、花头巾、白缨穗、银簪、冠针等。大理、洱源等地妇女头饰、发型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幼童(含男童)以戴帽为饰,少女以花头巾、白缨穗、独辫发缠绕为饰,少妇以蓝布挑花头巾为饰,老年妇女则以黑布头巾为饰。

白族绣鞋刺绣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类: 其一为船型绣花鞋。盛行于大理海东、下关山区、洱源等地。以鞋体象木船得名。以船形为母体,演变出鸡冠鞋、鱼型鞋等。共同特点是:鞋头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帮全部刺绣。常用图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鸡、蟹等动物。鲜艳夺目。其二为圆口绣花鞋。即系带圆口布鞋,各地均盛行。仅在鞋头绣一组图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对称。上述两类为妇女穿用。姑娘从小即学,一双接一双,日积月累,到婚嫁时已数十双,甚至上百双。接新娘的队伍中有专人挑鞋,示新娘勤劳、能干。其三为绣花凉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与布壳粘合,剪成所需鞋帮形状,滚上边,绣以几何图案或二方连续图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头钉上绣球。通常只在节日盛会或赶集约会时穿用。

白族妇女的衣饰白族妇女的衣饰堪称造型与色彩调配的艺术杰作。青年女性的衣饰,主要有头帕、上衣、领褂、围、长裤几个部分。上衣多用白色、嫩黄、湖蓝或浅绿色,外套黑色或红色领褂,右衽结钮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或深色短围腰,下着蓝色或白色长裤,或上下一体,色调一致,或衣、褂、裤、围腰各为一色,于多色块对比中求和谐。有的以嫩黄色上衣,配同样颜色的长裤,点缀大红丝绒的领褂,有的以湖蓝色或绿色上衣,配上黑色丝绒领褂,再以镶深色边、缀深色带的浅色围腰抬色,明快之中显素朴,秀艳之中见端庄,醒目大方,毫无细碎之感。

白族妇女的头饰白族妇女的头饰比较华丽,往往与其上身穿着相映成趣。不同地区的白族妇女所戴头饰有不同特点。大理的妇女皆戴头帕,未婚者编独辫盘于顶,辫上多缠红白绒线,左侧垂有红白绒线流苏;已婚者多挽发髻,用腊大理市白族姑娘绣花服饰。大理市白族中年妇女蜡染镶边服饰。染或扎染花布为头帕。洱海东部地区妇女爱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上簪子,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的青年女子则喜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鱼属帽”之类;鹤庆一带的白族妇女所戴帽子像个大圆盘,形状别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各地妇女都爱佩戴耳坠,戴手钧镯。“要得俏,一身孝”。尚白的白族,以白色作为服饰的基色(大理)。白族男子一般穿白衫、长裤、裹腿、草鞋、外罩黑领褂,或皮质或绸缎,质料考究,俗称“三滴水”,腰系兜肚,下著黑色或蓝色长裤。

剑川县白族服饰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人生产劳动、生活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在服饰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洱海东部地区)男子则外套鹿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绣花兜肚,下著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则各地不同。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掖结纽处接“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编独辫盘于顶,已婚者改为挽昌。海东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佐,或缩以管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剑川未婚女子则戴小帽或布满玉兔银泡的“鼓钉帽”或“鱼尾帽”。大人小孩均喜报羊皮。约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内地城镇妇女,多有缠足者。后来,随着社会风气的进化,已逐步废弃。解放后,白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民族服装也向着更有利于生产,更美观大方的方面发展 大理白族是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中经济较为发达,文化水平较高的民族。早在3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以磨制的石斧、石刀、骨角器作为生产工具,生息和劳动在洱海地区。长期劳动形成的审美观和民族风情,突出体现在白族服饰中,白族崇尚白色,衣物以白色为贵,再配以色彩对比明快而映衬协调、挑绣精美的披挂,充分反映了白族人在服装艺术上的高度智慧。

男子头饰 白族男子过去常戴八角帽、八角巾、布里子飘带麦杆草帽以及白色包头、黑包头等。包头两边绣花,吊有玻璃圆珠缨穗。衣饰有“三滴水”、“五滴水”、对襟褂子。多件三包多钮普通衣。钮子多为银或,黑领褂。还有多层多包的麂皮褂。一丈多长的白布腰带,短宽裤脚普通裤。中老年腰系的装草烟的麂、羊皮兜,很有民族特色。鞋子有“象鼻鞋”、布制凉草鞋,鞋尖鞋帮往往缀上缨花。老年人穿的有红缎万寿鞋,翅头鞋等。男子服饰,现多已改变成汉族服装,只有在绕三灵、火把节等民族节日才能看到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

妇女头饰妇女头饰中少女头饰极为讲究,最有民族特色,喜欢梳独辫,用一块挑花头巾,把它叠成长条形加在上面。再用红头绳绕着长长的独发辫,把辫子挽上,发辫成龙,挤在中间,上成龙马角,下成龙凤尾。头巾上的缨穗系到左耳下,风吹飘摇,银珠闪闪发光。额上缨花发垒成串,既显示了少女长发美,又突出了发辫下色彩鲜艳的头巾,非常满酒自如地渲染了白族少女发型和头饰所特有的风韵。过去海东少女结婚前要戴一顶绣花的凤尾勒,前有两对细弹簧支撑的彩球,两侧为绣花的翅膀,后用银链连接,套在独辫上面,远望去似一只鲜艳夺目的金凤凰。婚后女子一般不再缠独辫裹头巾,把头发梳成三辫盘在后脑上成为挽髻,梳成皇后头,上罩黑丝网,网着一椭圆型的发套,插上管子,外套凤凰帽或绕头巾。比起姑娘来,色彩渐趋淡雅。中老年妇女为高髻,裹以腊染,扎染黑色头巾,给人以庄重之感。妇女的衣饰也因年龄不同而略有变化,主要是在色彩的选择和花边的运用及围腰的长短上的区别。少女穿白色、水红、粉蓝的无领大襟衣或衬衣,外罩红色、浅蓝色领褂;领褂有金绒的,灯芯绒、毛呢或化纤的。色 彩因年龄而定。少女、少妇喜水红色,老年妇女喜黑、蓝色。用一条宽五寸左右,长几尺的绿色腰带,将腰部紧紧束起,再系上围腰。妇女从老到少都系四方围腰。一般少女喜短围腰,单层,白、绿色,镶花边,绣福寿花、万字花、石榴花、蝴蝶花等图案,连以绣花“鸭舌”和飘带。把围腰盖在膝盖以上,恰到好处地显示青春朝气和女性柔美的体态。中老年妇女围 腰过膝,双层,色彩由暖色转向冷色,花色由繁变简。妇女围腰上还有一条绣花飘带,两端是两片双面绣花。

白族的裤子

过去中青年妇女要穿绲边红、绿衣裤,绲衣、绲裤均为宽袖宽裤管。现裤子均改变,几乎与汉族相同。过去妇女还常穿各式绣花鞋,红缨花碎布麻草鞋,现多已废弃。下雨时老年人穿的厚板底市制雨鞋,是一种很有民族特色的雨鞋。

白族服饰的发展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等,人口159万,主要聚居于云南西部,以洱海为中心的地带,少数分布在云南保山、丽江、泸水、姚安、昆明、元江等县和四川、贵州、湖南等省。白族是我国西南边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之一,服饰文化表现出绚丽多姿的独特风姿。

远古时代 想必白族的祖先过着群居生活。以打猎、捕鱼为生。以树叶来避寒,遮羞。经考古发现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经掌握纺织技术。剑川海门口、大理挖色鹿鹅山、大理苍山、宾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分别出土了石质纺轮,骨质或角质针具,证明纺织物开始问世。白族先民也开始有简单的服饰,当然服饰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的主要功能无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诏时期,大理地区的丝纺织业已大量出现。“工文织”,含纹纳花的丝织品大增。1974年云省、大理州有关单位到大理州洱源县三营火焰山塔进行调查,在塔中发现了大理国时期的丝织品,且保存情况良好,经鉴定为白绢一幅,丝绸三块,这对于研究当时的丝织工艺确实是一份难得实物资料。

南诏时期大凡华贵的衣服,都要用精丝织成的丝、锦、绢缝制而成。南诏王、清平宫的服饰皆用锦绣,外缀虎皮,异常灿烂。在唐代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对所描绘的王族和官员的服饰,作了详细的描述。《南诏德化碑》碑阴载用“二色绫袍”做功臣赏赐品。《释名·采帛》:“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轻且薄,以精丝纺之。为了使服饰更加美丽,人们除了在衣服上制作刺绣图案,达到美化服饰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诏向大唐朝廷献演大型歌舞《南诏奉圣乐》,还以别的方式来表达,演员们穿南诏民族服饰,衣裙、鞋帽上彩画鸟兽草木花纹。“八彩”艺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演进。所以说南诏时期白族织染刺绣、工艺美术方面的造型设计水平之高,在我国南方是少见的。它将织、染、绘、绣融为一体,是唐代白族地区纺织业和服饰艺术蓬勃向前发展的显著标志,对研究当时的白族服饰艺术,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南诏大理国时期,白族上层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对固定下来,相应的百姓服饰质量也有所提高,出现了刺绣的服饰,绢类面料虽没官家华贵,仍不失质粗形美之感,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服饰有一个显著特点:注重色调与装饰彩染和刺绣较普遍。服饰的类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社会习俗、文化情趣及生产力发展水平。构成白族的“服装文化”。这一文化对以后元、明、清的白族服饰的演变一直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

近代

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变革,白族的服饰相应也发生了变化。但白族服饰的形成总是受到特定的习俗、风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编排。美国著名的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习俗在形成个人的行为中起的作用远超过了个人对传统习俗所能发生的任何影响„„。”故南诏大理文化在现代白族服饰中遗制犹存,赁白族服饰自成一体、别具一格,始终保持着不同于其它民族的独特传统。[1]

“族标”作用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白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模式,而作为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白族服饰。其服饰艺术文化同样具有不能忽略的社会功能作用,即它对族人们的凝聚力,也就是它的“族标”作用。该凝聚力使白族人民得以生存、发展。费孝通先生说过:“为了加强民族团结,一个民族总是设法巩固其共同心理,它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并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不难想象,如果没有这凝聚力,白族的先民也不能在这强族如林的条件下,走过那漫长的历程,并顽强地生存下来而成为现代的民族。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的自治州。长期以来,形成了“民族小聚居,兄弟民族大杂居”的格局,其传统服饰看起来大同小异,实则不然,不论它们多么雷同,白族仍可从服饰上的特殊标记“族标”来识别其族属。白族女服饰主要以无或小领襟旁扣内衣及胯或及膝;年青者多以白、浅蓝、雅布色。随着年龄的偏高、色调逐渐加深;偏于蓝色、黑色等色调。外罩为灯芯绒领褂,年少者及腹;年长者稍长点。腰上系有绣花腰带,围腰重下摆和飘带,下着浅色扭裆宽脚裤,脚穿牛皮底的绣花鞋或绣花凉布鞋。包头多以挑花印染的方巾或色彩艳丽的毛巾制成。发辫盘于其上,年老者则夹于头后。成年者耳、手上多有饰物,胸前常挂银质三须、五须。而新娘服较为特别,头戴由上百个五颜六色的小绒球制成的帽子,身穿以大红大绿为主色调的衣服,想必人是借用吉大利之意吧。白族男服饰:多为白色对襟上衣,钮扣大多九至十个,外罩是黑领褂或羊皮领褂,下身也是扭档宽管裤,脚穿剪子口的牛皮底鞋;头戴白色或浅蓝色的圆形大包头。不可忽视的是族标的作用。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传统服饰上,而且在同一白族支系的内部其各支系的服饰也常常表现出很强的支系特点。由于当时的地理环境或社会经济的不同,在服饰的制作和使用上有所差异,各自传承至今。白族其传统服饰亦然。大理州鹤庆县的白族服装,女头戴大方帽,戏称“海军陆战队”,剑川未婚者头戴布满银泡钉的花鼓帽、鱼尾帽;大理洱海东岸白族戴双缨鱼尾帽、鼓钉帽。洱海渔民好戴瓜皮帽。穿层数较多的露脐的短上衣,层数愈多愈好看,也称“千层荷叶”;穿三层且内长外短的称“三叠水”,人们视之为俊美、富足的象征。白族的另一支系勒墨人身穿火草布长款上衣,头戴用圆珠子串连而成的帽饰,胸前佩戴玛瑙珠串,依串珠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贵贱„„。但白族服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怎样修饰却不能在围腰中心作任何装饰的,因为围腰正中这一块正盖在肚子上,其上不绣任何图案,其意为做人不能有“花花肠子”之心。是的,勤劳善良白族人民也和其他兄弟民族一样为了加强民族内部的凝聚力,使白族人民更加团结亲密,并能排除各种艰难困苦,使白族人民不断的向前发展。白族的祖先将会用各种手段和机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每个成员都必须坚持穿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强化这种民族感情的有效手段之一,这种传承下来的传统服饰正是白族人民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斗争的物化。这的确是一种民族群体意识的象征,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表现。在风俗文化活动中 人们的衣着也是值得思考的。人们衣着有同有异 既可以表现一种整齐美 表现出一种团结意识 又可以表现出一种参差美 表现出个人不同的魅力。在大部分的舞蹈中 一般衣物和动作都是整齐划一的 那我们就可以从中学到这些 去开创一种新的文化活动形式 表现出一种别样的美丽。其实 要挖掘深层次的东西就是这些表演者身上所表现的一种精神 一种来自内心的愉悦。俗话说 心诚则灵。在集体活动中 大家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还怕表演不好吗 所以不管是农村还是舞台上的艺术 都要在个人中寻找共鸣 寻找从内心散发的那种欢快的力量 用每个个体所凝聚产生的力量来感染大家 让大家感受到这封凝聚力。这就需要那些大艺术家 从基层中寻找这些东西 从实践中总结这些东西 来创新文化活动 创新文化。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的文化内涵 篇3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既浓缩了白族的民族风格和传统文化,又表现出了其强烈的文化寄寓思想及与建筑相适应等特征,成为大理白族艺术智慧的结晶。白族建筑彩绘融合了多重文化元素,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借助独特的彩绘方式蕴含了丰富鲜明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祈福禳灾,安居乐业;兼收并蓄,多元融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方面。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彩绘是构成大理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部分。白族建筑彩绘广泛分布于寺庙建筑、民居建筑和公共建筑上,是白族工匠对建筑进行一定的装饰绘画基础上产生的。大理白族建筑彩绘的装饰部位主要分布在门楼、照壁、山花、围屏、门窗、梁枋、壁画、天花、梁柱等部位。建筑彩绘既可以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牢固性和建筑表面不受自然因素的侵蚀伤害,还能有效地遮盖建筑材料和结构等方面的表面缺陷。这些广泛分布的彩绘装饰,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通过彩绘独特的色彩、图案、内容等要素,在文化的碰撞中整合出新的因素,以丰富的语言形式表达了深邃生动的文化内涵。大理白族建筑彩绘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经过白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传承与保护,蕴含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原始的还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装饰艺术都以其独特的环境艺术之美,滴滴点点、洒洒落落地展现着一种文化气韵”。大理白族建筑彩绘作为一种文化物质载体,它既继承发扬了白族人民独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又潜移默化地传播了文化本身。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构思巧妙,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独特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祈福禳灾,安居乐业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蕴含着白族人民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白族建筑彩绘图案大量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谐音与双关等艺术手法,来表达内心对美好愿望和永恒理想的诉说追求。凭借抽象的艺术语言来寄托对于幸福、平安吉祥和富贵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白族人民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以及纯真、朴实无华的性格特征。在大理白族建筑中,彩绘图案多姿多彩,每种不同的彩绘图案,所代表的寓意也不尽相同。白族建筑上的彩绘装饰图案主要分为动物类、植物类和文字纹样等。这些装饰图案构成了白族建筑装饰文化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丰富的社会意义,体现了深邃的意境。

白族建筑彩绘装饰图案中的植物题材图案在建筑装饰中最为普遍的,它主要以绘画的具象方式和精巧的表现形态出现在建筑装饰构件之中。如吉祥草、如意云和月季插瓶等组合绘制图案,寓意万事如意、四季平安;石榴、佛手、仙桃合称“三多”,寓意多子、多福、多寿;兰花、灵芝与牡丹相组合寓意兰芝富贵。莲花图案在白族建筑彩绘中应用比较广泛,白族人常用莲花图案装饰山墙,有高洁清廉、以屠火祥之吉祥喻意,展现出一种朴实雅致的美。

装饰图案中对动物的运用比较广泛,既有象征富贵长寿的鹿、鹤、龟等;也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鱼、春燕、鸳鸯、蝙蝠等;还有一些充满民间气息的白兔、牛、羊、鸡、蜻蜓等等。龙、凤的形象在白族建筑彩绘中具有突出的地位,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如“飞龙在天”寓意大富大贵;“双龙戏珠”寓意盛世吉祥;“百鸟朝凤”、“凤穿牡丹”寓意富贵吉祥;“龙飞凤舞”、“龙凤呈祥”寓意国泰民安、婚姻美满。这类题材主要体现在门楼、照壁、围屏等构件上,配合青瓦白墙,显示出一种虚实相生、相得益彰的美。通过神奇的构想创造出了完整、丰满、独具特色的图案形象,充分表现出诗一般的情趣。

在围屏、照壁、墙垣等处,常常运用大量文字纹样装饰,各种艺术字体的汉字,如“福、禄、寿、喜、平安、吉祥、如意”等字类纹样,多为吉祥之意,最直观的表达了人们的乐生思想。还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字是引述典故,表述主人姓氏。如杨姓人家题“清白传家”、“四知家风”等,出自汉昭帝时廉洁奉公的丞相杨震得典故,借此倡导洁身自好的美德传统;张姓人家题“百忍家风”,典出唐代九代同堂、家业兴旺的张公艺,教育家人互相体谅。另外还有“福寿安康”、“苍洱峻秀”、“风花雪月”等题字,表达了白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家乡秀美景色的赞美和自豪。这些文字无不透露出白族人民对稳定和睦家庭的追求和知足常乐的心态,表现了一种安居乐业的理想情怀。

“白族艺匠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美的追求,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将动物、植物、器皿的自然属性和特征加以延长和引伸,形成各种趋吉避凶的装饰图案和抽象‘符号以表示驱鬼、避邪、拜祭、祈福等意味,以此求得神灵和祖先的庇佑。”表达了人们祈福禳灾的美好追求。经过代代相传,许多彩绘装饰已经形成固定的文化寓意,寄托了白族人民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与安居乐业的民族理念,折射出白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兼收并蓄,多元融合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在题材上包罗万象。琴棋书画、江河湖海、日月星辰、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亭台楼阁、人物故事、诗词歌赋、神话传说等等,无奇不有。比如既有反映白族民间故事《蝴蝶泉的传说》《本主故事》等内容,也有三国、水浒故事。

彩绘装饰手法上多种多样,大胆尝试。在白族建筑中,彩绘通常与其他建筑装饰手法结合使用。彩绘与泥塑相结合的手法通常在白族建筑中的门楼和照壁上使用;彩绘与木雕相结合的手法常在门窗、梁枋处使用;彩绘与大理石相结合的装饰手法大多在照壁、围屏、门楼和腰檐下使用。这种融合吸收其他建筑元素的彩绘装饰手法,与建筑整体的协调适应,体现了白族人民对于艺术的不懈追求与热爱精神。

多元文化对于大理白族建筑彩绘有着深刻的影响,至今在许多彩绘图案上我们仍然能看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这与白族本身就是有着开放包容心态的民族密不可分。将军洞“双凤戏莲”山花体现了白族自己独创的民族文化;张家花园中的“鹿鹤同春”则吸取了汉族的吉祥长寿文化;宝林寺中的“八仙过海”、“唐僧取经”等,折射出了白族建筑彩绘装饰的佛教文化;“五福捧寿”来源于道教长生不老的理念。“在后来的宗教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原的儒释道三教开始慢慢融合,再加上大理白族木雕内有着浓郁的原始崇拜与本土文化色彩,三教成为白族思想与文化心理的主要组成部分,白族社会的运作以及‘三教合一的哲学理念,在白族民间传统门窗装饰艺术中有很好的体现”。同样,宗教文化在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艺术上的运用也是十分广泛。在白族彩绘装饰中,融入了白族传统文化、汉族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周边少数民族地域文化、原始宗教文化等。

大理白族建筑彩绘由于其在内容、手法、文化上的兼收并蓄,呈现出一种多元融合的文化艺术美,鲜明地体现出白族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地域性特征。既具有简朴实用的实际功能,又呈现出精美亮丽的观赏功能;既兼顾了高雅艺术的追求,又使普通百姓明白易懂,显得雅俗共赏。它汲取了众多的民间艺术,表现出白族人民博大的气度与开放的心态。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在当今时代,白族建筑彩绘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传统的彩绘一般是与泥塑、木雕、大理石、封面砖、瓷碗盖等相结合,而随着时代发展,一些现代文化也融合渗透进白族建筑彩绘文化中。在喜洲公共建筑上,汽车、轮船、飞机等现代元素也成为彩绘题材。大理白族建筑彩绘内容上的现代化:八荣八耻、国旗、少先队员等各种彩绘图案。材料的运用上上也呈现代化,玻璃、瓷砖、宝丽板、钙塑板等各种现代材料也运用在彩绘装饰中。大理市泰安桥上的彩绘除了明丽的彩绘绘画,还有大理精神、诗词歌赋等文字内容与绘画融为一体,更是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这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彩绘装饰思想与白族人民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质密不可分。白族艺匠通过各种装饰手法把白族人民在不同时代下的美好愿望蕴含在彩绘建筑装饰中,白族建筑彩绘装饰成为了这种信念与思想的物质载体,与时代共同成长。白族人民性情温和,心胸开阔。自古以来,对于各种优秀外来文化,具有学习吸收的精神。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多元融合的精神使得白族建筑彩绘装饰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在当今时代里仍能保持生机勃勃的活力。

综上所述,大理白族建筑彩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白族人民祈福禳灾的美好追求和安居乐业的民族理念。在历史的发展中,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文化的交融与兼收并蓄,它凝聚着白族文化的精髓,寄托了白族人民以人为本的艺术追求和理想情怀,对现世生活的积极态度与乐观心态;表达了白族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积极思想。

(指导教师:饶峻姝)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 篇4

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市境东巡洱海, 西及点苍山脉, 大理市属于地震易发区, 白族民居建筑在架构上采用了一些有效的防震措施;由于大理地区风大, 且风向多为西南风和南风, 所以, 房屋大多数为坐西朝东, 这样既避免风直接吹进屋内, 且由于大理西高东低, 该朝向便于采光;由于大理地区在雨季时期雨水较多, 在建筑上民居的屋顶均为瓦顶, 且用“封火檐”, 以避免大风将瓦片吹掉, 增强防风的功能。

二、大理白族民居装饰特点

大理民居最大的装饰特点就是民族个性, 每家每户都有所不同, 有自己的个性特点, 他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装饰艺术方面[1]。白族民居具有建筑功能实用性, 布局灵活性, 设计多边性, 构造合理性, 材料使用的经济性, 外观造型的民族审美性, 反映出白族的特征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三、喜洲典型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

1、严家大院民居建筑装饰

严家大院由一进四院和一栋洋楼别墅组成。为“六合同春”式白族民居, 两院通过楼上的檐廊相连为一个整体, 为“三坊一照壁”形式和四合五天井形式组合而成的院落, 主房四方均居西, 每院风格不同, 各门的立柱、飞檐、灰雕等做工精细彰显气派。

(1) 门楼装饰

严家院正门门楼为三叠水的形式, 类似一个小三开间的牌楼, 它有两个形式的门楼 (图1) , 一种:为“平头”有厦门楼, 屋顶两端起翘稍短, 这是白族传统的瓦木结构门楼形式;另一种门楼形式是纯欧式装饰的砖石结构门楼形式, 这就形成了白族民居中典型的在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风格, 大门做成拱形形状, 颜色为中国红和黑色搭配, 显示了典型的民族特色, 檐下有排列整齐的斗拱装饰, 拱形门上部以浮雕彩画装饰, 边梃两侧贴有门联, 门框上部有门簪装饰, 门簪上雕有动物装饰, 在门簪上部安放匾额, 大门两侧的墙壁为不加粉刷和贴面材料的“清水墙”[2], 其上面的砖缝用灰浆勾填, 防止雨水侵入的同时看起来更为整洁、朴实和干净, 下方墙裙用青石板制作, 台基是用自然石砌成的“如意踏跺”形式, 为三级阶梯, 来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

(2) 外墙装饰

严家大院白族民居, 其外墙用白灰两色抹面、青石砖垒成, 与檐上的装饰相结合, 使建筑明亮而秀丽。山墙用封面砖整齐排砌, 形似蜂巢, 通过缜密构思的山墙装饰, 有意识地运用线条、色彩、绘画, 甚至雕塑等将特色凸显, 图案形式多种多样, 图案气势奔放流畅, 别具风格。[3]其山尖部位为装饰的重点部位, 呈半圆形卷棚顶形式, 且悬挑出山墙面一定的距离, 这种做法丰富了民居建筑造型, 是喜洲白族民居建筑中不可或缺的符号性标志, 屋檐下部是装饰的重点部位, 用凸出的砖石以分格。而上面做成浮雕形式的灰塑装饰, 形成了白族民居自身的特点。 (如图2)

(3) 照壁装饰

严家大院中的照壁, 集石作、泥作于大成者, 为软心包框墙, 正中壁心以白灰粉刷, 做成素面, 周边做成花纹图案压边, 也是院落装饰重点。照壁为三叠水的形式, 壁身被分成三部分, 接两面厢房, 使院落形成封闭庭院, 中间壁身比两边的宽, 两侧略矮, 很窄照壁, 高度与两侧厢房上层的檐口是平齐 (图3) 。

(4) 角楼

照壁顶高度和厢房两重檐齐平处设有一处装饰与实用功能为一体的八角形小亭子, 为八角形, [4]作为较高规格的住宅形式, 走马楼常常多栋组合, 用于四合五天井及三房一照壁的平面布局。由于其楼上走廊互相通达, 故当地又称之为“走马转角楼”, 院落以“走马转角楼”连成一个整体, 楼上楼下均有回廊, 串联所有的房间, 从上到下分为三层, 屋顶、出檐等一应俱全, 亭身被分割且各个部分在重檐屋顶两坊相交处进行彩绘, 不仅在民居中起到装饰作用, 还能防止在发生火灾时火势向其他建筑物蔓延。 (图4)

(5) 檐廊

廊子在园林中是不可缺少的建筑之一, 在白族民居中廊子被用在宅院中。

严家院民居为六合同春形式民居, 其形状多为方形, 楼上楼为环往复形式的回廊, 檐下斗拱装饰材质或为木质, 颜色全部是传统的中国红, 柱用黑色, 突出雕刻技艺的精妙, 体现出浓重的民居特色。

(6) 门窗花坊

严家院和祥和民居都有槅扇门, 雕刻非常讲究, 每扇门上镶有精美的木雕画, 内容以一些中国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为题材, 雕刻镂空成精美的图案。在窗上雕有各样子的木雕装饰, 这些木雕图案一般选用的是“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和蕴含富贵、平安的花卉图案。

2、祥和居建筑

杨家祥和居位于喜洲镇城北村文乐园南侧, 与严家大院不同的是它在传统民居特色基础上融入些许现代元素, 但仍不失白族民居的装饰特色。“三坊一照壁”建筑形式, 分为三层, 一层为本家所居住, 二、三层用以招待客人或租于游客临时居住, 主体建筑为西北两院相连, 门朝东, 照壁在东。

(1) 门楼装饰

采用殿阁造型, “有厦出阁式”门头装饰客观上反映了喜洲白族匠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装饰技巧。由两层青瓦翘脊组成, 周围镶嵌着各种花纹的大理石, 上面绘画山水花鸟。

大门采用缅甸红木木材制作, 给人以厚重、安全感。屋檐下的有装饰繁华的木雕装饰, 檐下两侧有雕饰盘龙的立柱, 重檐装饰, 屋檐的下端出挑, 木质斗拱排列繁复, 额枋、雀替等都采用华丽的木雕装饰, 在檐下门框上方的门簪也雕有精美的木雕。 (图5、6)

(2) 照壁装饰

祥和居照壁是该院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照壁采用三叠水形式、庑殿顶式建筑, 与严家大院不同的是, 照壁比较华丽, 中部镶有圆形的大理石屏, 大理石屏上绘有彩画 (图7、8) 。在上、中、下三个框带之处, 有两根突出壁面的线条勾勒两个切角的矩形框, 并在框带上施以彩画结合浮雕, 装饰的彩画部分多以蓝、黄冷调出现, 这是色调的统一;其次是形, 不论是檐下还是两边, 都呈现出各种各样框内的各种装饰, 在形上有了一个“框”的感觉, 达到了形

的统一, 照壁上方被分割成多段框形彩画, 并在框形内部刻有象征大理风光的诸如大理崇圣寺三塔、“福禄寿”圆雕雕塑, 以大理石彩绘画“渔樵耕读”四重形象的浮雕装饰彩画。

(3) 外墙装饰

祥和民居建筑有三层, 其外墙装饰也很讲究, 其外墙用青砖铺底白色粉灰抹面, 墙顶有封火墙, 砌墙上面的筒瓦面处理手法严谨, 瓦陇线角直挺, 凹凸明显, 有庄重之感, 屋檐下面也是装饰的重点, 在中间填绘山水、动物、植物等彩画, 其中在靠近街道的北部外墙第二层楼墙上绘有扇形的彩画, 绘着大理三塔山水风景, 其山尖部分以“人”字形状为主, 山尖部位贴面砖并沿山墙层面一圈, 并用白灰做成莲花、卷草、盘龙等富贵、吉祥的图案, 为浮雕的形式, 在体面上强调大的凹凸形式。 (图9)

(4) 檐廊

祥和民居是三坊一照壁民居, 与普通民居廊子不同的是其檐廊围绕三坊制成;其整个檐廊、廊柱都用统一的金黄色及相近色, 显示出该民居的富裕、庄重的特色。

檐下封檐板有许多雕成“如意云”的图案表达了白族人民对传统民居建筑所寄予的情感与厚望。[5]檐廊下横披、挂落、雀替、垂花柱等都用木雕形式做成, 尤其是祥和民居中的垂花柱雕成镂空的双层绣球形式, 垂花柱上面雕刻游龙盘在上面形象丰富, 生动活泼, 象征意义极强。 (图10、11)

(5) 门窗花坊

祥和居为三层建筑, 除了底层采用传统民居门窗形式, 采用隔扇门、槛窗外, 在二、三层中将房间做成一个一个的小隔间, 门用现代一扇门的形式却不改窗的制作形式, 还将窗做得更加精美, 且各层的门窗装饰图案不同, 将槛窗做成玻璃形式并在周围做有木雕, 裙板上做许多精美的浮雕彩画。

四、总结

根据对上述大理白族部分典型民居建筑装饰的分析与研究, 其装饰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材料以当地石材为主, 结合多种材料的应用, 注重地方特色与外来特色的结合。 (2) 色彩方面, 在白族的词汇中, “白”不仅是一种色彩, 而且是美和善的象征, 崇尚白色, 是白族人民的普遍风尚, 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心理。

(3) 在技法上在该民族建筑构件的制作上, 应用了许多工艺技法, 镂雕、透雕、浮雕、

圆雕都应用其中, 如木作构件中的门楼、隔扇门、槛窗、二楼护栏、垂花柱等应用这些手法, 将建筑构建雕刻精美;同时彩绘也是白族建筑装饰艺术的组成部分。

(4) 在纹样上纹样样式都围绕“福、禄、寿、喜”等装饰题材而制作, 这些都是白族人民运用吉语图案来寄托他们对幸福、吉利、长寿的期盼。无论是在房屋装饰上, 还是在功能的注重上, 都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文献

[1]徐游宜, 沈德坤.论大理白族民居彩绘装饰艺术的传承[J].云南建筑, 2007年第5期

[2]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9.

[3]李长杰.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 (三)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30.

[4]王其钧, 谈一评.图解中国古建筑丛书民间住宅.[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62

[5]赵勤.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

[6]张增祺.云南建筑史[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1999.

大理白族 篇5

摘要:今天的中国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着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地处西南边疆的云南也不例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物质和精神文化等方面。本文对大理剑川县和鹤庆县白族居民的语言、建筑、服饰、宗教信仰、传统节日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对其进行了客观论述,总结分析了白族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现代化 文化变迁 大理白族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2-0013-02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文化变迁是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产生和滋养文化的大环境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本身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变迁并不是传统文化及其内涵的全部丧失,而是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互渗、整合和文化重构,传统因素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面对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变迁往往会呈现出一种被动的状况,甚至会朝着消极方向发展,因此,面对现代化的进程,我们要引导传统文化以积极主动态势参与到变迁中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我们以在大理的剑川县和鹤庆县的调查资料和对当地人民的访谈为基础,分析大理地区现代化背景下白族文化的变迁。关注大理白族文化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我们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变迁是有积极意义的。

二、研究背景及现状

(一)研究背景

文化变迁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村民们的生计方式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一样的生活状态与方式。现代化进程必然会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

(二)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白族社会文化的变迁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对大理白族地区婚丧习俗变迁方面的研究。②对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③关于白族服饰文化变迁以及对白族服饰文化特色及其意蕴和白族服饰制作工艺的研究。④关于云南大理白族手工艺品传统文化的变迁方面的研究。

在现代化背景下,云南大理的传统文化在物质、精神等层次上都经历了和正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社会变迁。本项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尝试,主要探讨现代化背景下白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白族社会文化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希望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三、研究方法

本选题运用民族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文献整理和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大理地区白族文化的变迁进行分析,了解现代化进程产生的社会影响,对白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提出建议。

四、物质文化变迁的现象分析

(一)服饰的变化

不同地区的白族有着不同的服饰。鹤庆县白族服饰的基本色调是红色和黑色,宽松大方是基本款式。建国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服装也逐步改变。剑川县白族男子服饰各乡稍有差异,区别不大。1950年以前头戴线织套头,上身穿大襟短衫,套穿毛蓝、黑、白等色??襟汗褡数件,腰系布带或丝带,小腹前裹肚兜,外罩羊皮褂或鹿皮褂,下身穿毛蓝火黑色宽口长裤。1950年以后,服饰变化不大,布料质量却有很大提高,毛呢和仿毛类衣料大量进入中老年服饰,青年人开始追逐流行款式。随着现代化不断深入,两个地方的绝大多数人穿着基本和其他民族无异。

(二)建筑格局的变化

白族人把民居建造看成人生中一件大事,是造福子孙的万代根基。白族建筑历史悠久,“一正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和一进几院”是白族建筑中较为典型的。1980年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建筑从材料到结构布局发生明显变化。在剑川县几乎随处可见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或楼房,这些新建房屋,不再是传统建筑而是富丽堂皇的新式住宅,但也保留着一些当地的特色,如用木雕装饰,壁画,在院中设池塘、假山等。在鹤庆县,房屋的形式大多为“三坊一照壁”或“四合五天井”布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当地建筑格局的变化,但与剑川县相比较而言,鹤庆县的建筑保留更完好一些,走在街道上,可从建筑了解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两个地方的建筑格局、形式进行对比,说明政府对传统建筑的保留有着重要作用。

五、精神文化的变化

(一)本民族语言的变迁

大理地区白族居民比较多,但也有许多其他民族的居民,他们的语言很容易受到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白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自己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只能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承本民族语言,但口耳相传有很大风险性,会使自己民族的语言逐渐淡化,从而导致白族传统的语言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消失。我们进行调研的两个地方就有很大的差别,剑川白族占比达到8984%,其中有95%以上的人口都讲白族话,有些老人甚至都不会讲汉语,小孩只有上幼儿园才会有老师教他们讲普通话;但他们现在所讲的白族语言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渐趋汉化。鹤庆县白族人口有164448人,占总人口的5909%,鹤庆地区少数民族种类较多,所以被潜移默化的程度较大,在鹤庆县只有比较年长的人才会讲白族话。这一变化说明随着现代化发展人们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

(二)原始宗教信仰的改变

古代白族自然崇拜范围甚广,包括天地、水火、动物、植物,尤以动植物为普遍。剑川佛教以密宗为主、禅宗次之,《新纂云南通志?宗教考》说:“滇之佛教,传闻于汉晋,兴隆于唐宋、昌于元,盛于明,而衰落于清。”剑川白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现为:视坟山为神圣不可侵犯之地;把丧葬看作人生仪礼中庄严的大事,丧葬仪式隆重,民间有“顶棺执葬”传统习惯;1950年以后提倡厚养薄葬,努力简化丧葬仪式等。鹤庆地区对丧葬也较为重视。建国后,提倡简朴,实行丧葬改革。近年来,封建陈规陋习又沉渣泛起。两个地方宗教信仰区别不大,现在人们大多信仰佛教;白族原始崇拜历史久远,但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进步,许多崇拜已经消失。

(三)节日文化的改变

节日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纽带,承载着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感受,承担着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剑川民族节日主要有:娃娃街、青姑娘节、梨花节、古城隍庙会、尝新节等。①而鹤庆当地的白族和汉族的传统节日大体接近。建国后,各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庙会逐渐消失,但为活跃城乡经济,促进物资交流,当地政府利用传统会期,组织物资交流会,如正月天子庙物资交流会等。以这些节日和婚丧大事作为载体,使当地的许多文化得以广泛流传并延续下来,例如:鹤庆的洞经音乐,剑川的木雕。现代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各民族间交流逐渐增多,随着白族与其他民族联姻现象的增多和各地白族居民住所的分散,白族传统节日则有逐渐淡化之势。

六、结语

任何民族的文化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都会历经很大的变迁,这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理地区的白族文化的变迁根据以上描述可发现:

(1)变迁活动的发生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完全消失,而只是现代文化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在大理地区白族传统文化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有所改变。现代物质与精神文明的侵入,引发了传统文化及其内涵发生变化。

(3)在白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发挥着重大作用。

七、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流动加速以及各民族间交往日益密切,各民族间文化相互影响,使大理地区传统的白族文化融入了现代主流社会文化成分,同时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对大理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概括为以下几点:

⑴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频繁、便捷。大理地区白族社会文化变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深,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大理白族传统的社会文化习俗,从各方面影响着大理白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也使得白族居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

⑵受主流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大理境内主要居住的是白族,但也有许多其他民族,近年来,当地白族居民离开自己的居住地到其他地方打工的人逐渐增多,人口大量流动至其他城市并渗透到各行各业,白族居民已开始慢慢地接受和适应当前的主流文化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调查中发现白族社会文化受附近汉族文化的影响较深,从语言、服饰、民居建筑、婚丧习俗、宗教和传统节日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⑶受其本身优越的地理位置影响。大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及时得到了开发,推动了大理的经济发展,也提升了大理和大理白族的知名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理境内有许多白族人到旅游景点经商,思想文化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为大理的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参考文献:

①鹤庆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鹤庆文化艺术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5:167.参考文献:

大理白族 篇6

走进大理,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节日还是平常日子,只要有心,你会常常听到一阵阵古意斑斓的音乐,从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白族本主庙、文昌宫,甚至是白族庭院、节日舞台上飘然而来。那音乐时而庄严,时而静肃,时而激越,时而飘逸,时而柔婉,时而轻曼,时而悠扬,时而舒缓。渐渐地,你的心灵深处一种飘飘欲仙的超脱感,神秘感,净化感便油然而生。那感觉仿佛就象置身于遥远的古代,沐浴在唐风宋雨之中,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这种音乐其实就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大理盛传的、被音乐界称为“世纪末元音”、“广陵绝响”的中华民族音乐瑰宝——大理洞经古乐。

据考证,大理洞经古乐,肇始于唐宋南诏、大理国时期(故又称南诏古乐),产生、形成于元末明初。历史上最早的洞经会是元大德至至大年间(公元1297——1311年)成立于大理苍山中和峰玉皇阁的道源社和段府的华云社。到了明嘉靖年间,四川新都状元杨慎与白族文学家李元阳、赵雪屏等又分别在大理、下关成立了叶榆社和三元社两个洞经音乐组织。从而使大理洞经音乐真正走向了民间,并广泛流传到了周边地区。丽江的“纳西古乐”就是在这一时期从大理传播过去并与当地民族民间音乐融合演变而成的。故学术界一直认为大理洞经古乐是“纳西古乐”真正的本源。就连丽江大研古乐会会长宣科先生,在1999年大理南诏古乐学会成立大会上也坦言,“纳西古乐”是明朝时期从大理传到丽江的。

大理洞经古乐保存完整,音乐内容丰富,音乐形式多样。就内容来说,主要吸纳了道教音乐、儒教音乐、唐宋音乐、南诏大理国宫廷音乐、龟兹乐、佛教音乐、南北曲、江南丝竹及各种大理文人雅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等十多种音乐成分。就其形式上来说,又主要分为声乐和器乐两部分,声乐部分有领唱和伴唱两种,演唱时有两种乐队伴奏,一种是丝竹乐,一种是吹打乐;器乐部分则分为大乐曲牌、细乐曲牌和锣鼓曲牌三类。而且大理洞经古乐的曲牌十分丰富。据统计,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独立成套的各类曲牌多达1000余首,其中有表示开经威仪的《三通鼓》;有虔诚请圣的《诗章》、《南洋洲》等唐宋宫廷音乐;有来自唐宋诗词、江南丝竹的《小桃红》、《浪淘沙》、《越调》、《朝天子》、《甘州歌》等;有见于南北曲的《十样锦》、《清和颂》、《一江风》、《山坡羊》等,有来自域外的《龟兹乐》;有见于南诏时期的《南诏奉圣乐》、《诏王操戈》等,也有歌颂孔子、元始天尊的《孔子歌》、《元皇赞》;有道教音乐中的《十供养》、《玉皇赞》;有大理文人雅乐《五华晓钟》、《点苍叠翠》和大理民族民间音乐《蜜蜂过江》、《酸辣子》等等。这些曲牌在长期的演奏中有机结合,既形成了大理洞经古乐古朴典雅、庄严崇高、礼乐兴邦、教化育人的独特主题,又形成了柔美清正、飘逸悠扬、超凡脱俗、若空谷之风、天外之响的艺术风格。是一种既有道教音乐的飘逸,宫廷音乐的典雅,江南丝竹的柔美,儒教音乐的浑厚,又有各种民族民间音乐风韵的独特民族民间音乐品种。堪称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2002年,作为洞经古乐的发源地,大理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洞经古乐民间艺术之乡”。

大理白族民族节事旅游探析 篇7

1.1 民族节事

民族节事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方式, 深深蕴含了文明以及对历史与价值的特殊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在接受我国古代传统节日节事的同时, 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少数民族节事。我国少数民族节日, 如傣族的泼水节 (农历清明后十天) 、彝族的火把节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七八月间) 、回族的开斋节 (十月一日) 等。

1.2 节事旅游

对于节事旅游的概念, 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赵睿 (2001) 认为, 节庆旅游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向往, 有可能被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节庆庆典活动的总和。陈文君 (2002) 认为, 旅游节庆是指以各种节庆活动为依托, 经过一定的旅游开发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现代旅游产品。而章平 (2000) 研究的经济活动主要指“经济文化节”, 即以经济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项旅游活动。李力和崔卫华 (1999) 认为, 旅游节庆是指一些内涵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或一次性结束的特殊事件。李玉新 (2003) 明确提出由节庆引起的旅游为节庆旅游 (二者不应混为一谈) 。此外, 兰铁民、何放对特色节庆、李布和文晴对节庆文化、张伦书对节庆、史铁华、何玲、王子新和樊中红 (2003) 对旅游节庆都作了定义。从以上定义可总结出, 节事旅游的概念有一共同的核心, 即强调以某地特有的节庆作为旅游资源, 并以之为依托的旅游活动或事件。

节事旅游的分类, 学术界采用的分类方法不同, 内容也不同。从主题性质分析, 可分为商业类、文化类、体育类、政治类和科教类等;从商业性上分析, 可分为“以旅游促旅游的节庆”和“旅游为媒、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节庆”;从文化特征上分析, 可分为政治类活动、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传统的地方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地方特色节庆文化活动以及专业性较强而民众参与性较差的节庆活动;从城市的节事活动上分析, 可分为传统节庆型、商务型、博览型和体育型;从“命名物”这一形象载体分析, 可分为工业性产品节、物产节、自然景观节、人文景观节、历史文化节、生产经营活动节、休闲娱乐活动节等七类。此外, 从主办者身份来看可以分为官办、民办、官民联办的节庆;从组织形式来看又分为独办与联办的节庆;从举办地点来看还分为本地节与异地节。

1.3 民族节事旅游

民族节事旅游是以地方民族文化为基础以民族的某一文化为主题, 通过民族服饰、音乐、歌舞、体育、宗教信仰、民间工艺以及民俗来表现主题, 烘托主题, 在固定地点或区域周期性举办, 有特定主题, 主要目的是在于加强外界对于该旅游目的地的认同, 融旅游、文化、经贸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庆典活动。

民族节事旅游“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精华, 是该地区或民族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 旅游者参与其中, 不仅能便捷地了解和考察异域他乡的民俗文化, 而且在大众性的狂欢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获得情感的共鸣、交流, 身心的愉悦”。它还是一个地区民俗文化的最佳载体, 旅游者观赏或参与当地民俗节庆活动, 可以直接了解和感受当地的民俗文化, 获得丰富的旅游经历和知识。

民族节事旅游以其主题的鲜明性、内容的丰富性、场地的灵活性、参与的广泛性以及产品的文化性而赢得市场。许多具有文化内涵, 主题突出, 注重民族文化挖掘, 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节庆都能举办得很好, 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如大理的“三月街”、南宁的“民歌节”等等。

民族节事旅游主要的特点有:地域性、多样性、多元一体化、节律性、迁移性、模式性、神秘性、敏感性、稳定性、群众性、传统性等等。

2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现状分析

2.1 大理旅游背景概述

大理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澜沧江以东、金沙江以南, 是滇中、滇西北、滇西交通枢纽, 目前已初步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大理自古就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 是云南省北进川、藏, 南通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要塞。首府下关东距昆明市338km, 西距中缅边界瑞丽市580km, 为滇西的经济、交通、信息中心。

大理白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 是云南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白族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在大理繁衍生息。唐宋时期, 大理先后出现了南诏国、大理国。大理白族先民不仅创造了独特的本主文化, 而且还吸收了秦蜀文化、古越文化、荆楚文化、吐蕃文化和古印度文化, 形成特色鲜明的大理白族文化, 具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美誉。

大理拥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 有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石钟山石窟、南诏铁柱等历史遗迹, 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此外, 还有羊苴咩城遗址、大理城遗址、喜洲民居建筑、周城等古代建筑遗迹。

大理神秘的异质文化迥异的自然风光对国内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目前已形成了华南市场、华东市场、华北市场和西南市场等几大国内客源市场。经多年的发展, 大理已开拓了一定规模的东南亚市场、港澳台市场、东北亚市场和欧美市场等国际客源市场, 是云南省对海外游客最具有吸引力的主要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

2.2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发展现状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可谓丰富, 但在当前,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中, 除了“三月街民族节”、“绕三灵”和“三道茶”这几个比较大型的节事活动有一定知名度外, 其他一些白族独有的, 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事活动, 但并不为人所知。而这几个大型的节事活动, 由于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多具有满足游客猎奇心理的商业表演性质, 失去原本丰富的社会含义。过度商业化, 导致游客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片面理解。在开发过程中, 一方面促进民俗风情与民间工艺的发展, 为民俗注入新的活力, 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传统民俗和民间工艺的沦落与异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白族社会文化形式遭到过于商品化的开发。那些特有的民族节事活动, 也因受到商业化的影响, 而失去了原有的民族色彩和风情。许多需要在特定时间、地点以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 却为迎合游客的心理而加入过多现代内容, 成为随时都可能搬上舞台表演的旅游项目, 从而失去了其传统意义上的民族文化价值。

3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从当前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发展现状可见,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首先, 大理白族重要节事的旅游资源开发, 除了现有的比较大型的节事活动“三月街”外, 其他民族节事活动鲜为人知。大多数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事旅游活动, 只能在特定戏院或广场看到, 且大多是以商业性质的晚会、展会形式出现, 游客只是一个旁观者, 很难融入到活动中去, 缺乏特色和互动性, 难以吸引广大游客的眼球。

其次, 大理白族的其他本土化节事, 在开发力度上也十分欠缺。如“绕三灵”, 作为大理白族最盛大的传统歌舞节日, 远远比不上南宁的“国际民歌节”。白族“火把节”相比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火把节”更是少人问津;“朝鸡节”、“耍海会”、“石宝山歌会”、“葛根会”等节日, 很多游客连听都没有听过, 更不用说前来参加和参与了。

再次, 节事活动相关旅游衍生品开发不足。民族节事的相关衍生品作为增加旅游收入, 提高旅游品位的重要手段, 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云南米线全国著名, 而既有当地特色的大理凉鸡米线、饵块、乳扇等却并没有打出应有的名气, 纠其原因, 不在味道, 而在于其民族节事活动的结合点和磨合点有问题。

最后, 节事活动与著名景点的组合和配合不足, 导致节事旅游资源的浪费。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石钟山石窟、南诏铁柱等历史遗迹和苍山洱海等风景优美的景点已经成为大理旅游的重中之重和依靠。但在与各类民族节事活动的配合中却略显不足。游客往往是更喜欢这些景点而忽略了民族节事活动。

3.2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开发过于商业化

对民族节事旅游开发过于商业化对民族节事旅游资源所特有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使得大理白族民族节事旅游没有树立起一个特别优秀的品牌和榜样。

在大理的各类民族节事活动中, 由于开发者对民族节事旅游资源的认识不足, 只是看到短期的经济利益, 过度的模仿其他旅游开发形式, 商业化模式严重, 从而呈现出当前大理白族民族节事旅游表面化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缺乏展现大理白族各民族的日常生活内容, 只注重节事活动的场面和形式, 忽略了本身的内涵;活动过程中, 形式过于程序化, 简单化, 缺乏参与性和互动性, 失去节事活动的互动互乐的本质。

3.3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开发经营模式不到位

民族节事活动是民族节事旅游的基本要素之一, 也是民族节事旅游发展的基础。民族节事旅游开发模式的不到位, 将直接影响到地区民族节事旅游的成败。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的开发过程中, 由于受到政策限制, 没有很好的发挥市场主导的作用, 而是盲目的模仿其他旅游形式和旅游开发模式, 使得大理白族节事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特色不够明显、缺乏整体规划、商业化性质严重。另一方面, 大理白族的节事活动, 普遍依托风景名胜的旅游资源和客源, 没有形成自身稳定的客源。

其次, 大理白族节事活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 过度的遵循原有模式, 自唱自合, 没有进行优化整合, 形成整体效应。

再次, 大理白族节事活动的开发应着力在整体策划、主题不够鲜明、互动性差等方面进行改善, 更好地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3.4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开发营销宣传不足

节事活动的宣传、包装和促销是促进民族节事旅游十分重要的环节。大多数的节事活动主要是为了吸引外地的游客, 但目前我国参加节事旅游的往往是散客, 团队很少, 这说明在宣传促销力度上有待提高。要使民族节事旅游走出“地方”, 拉动中远距离的游客, 还需要在宣传上加大力度。

大理白族节事旅游在宣传方面远远不如很多其他地方:如南宁“国际民歌节”、内蒙古“那达慕节”等。“三月街”虽然是大理白族最大的节事活动, 但是其宣传面也只是局限本地, 对于外地游客尤其是东部地区消费能力比较强的游客, 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三月街”。而很多外地游客来大理旅游, 主要是冲着大理的崇圣寺三塔、南诏国古城、蝴蝶泉等风景名胜的牌子, 却鲜有人了解大理白族节事活动。这说明在民族节事活动的宣传上还有很大的存在。

另一方面, 参与重要节事旅游活动的大都是大理本地人, 对于大理当地旅游效益收入来说, 主要的旅游收入都来自于外地游客甚至是海外游客。因此, 不做宣传, 不加大宣传力度, 使得民族节事活动对促进大理白族旅游经济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相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摘要:通过对民族节事旅游的相关资料的研究和分析, 结合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节事旅游的现状, 运用民族学、旅游文化学、旅游资源学、旅游营销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分析大理民族节事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理白族,民族节事旅游,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洁, 黄远水.我国节庆旅游研究综述[J].平原大学学报, 2006, (23) .

[2]刘扬武.火红的大理白族三月街[N].云南政协报, 2001, (3) .

大理白族 篇8

首先, 有必要了解一下, “什么是门楼?”这里所说的门楼不是指“城门上的楼。古代供瞭望、射敌之用。”而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为一户人家起到围护、分隔内外空间及交通疏散, 并兼有采光、通风和装饰等作用之物。大理白族门楼是体现白族建筑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 其形制与规模代表着整组建筑的等级, 是房主人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直接表现, 在民间流传着“房子有价门无价”的说法。门楼的出现是纯粹功能性的, 其最初的主要功能是标示着两个空间的转换, 并体现了一种权利的赋予。“民以食为天, 以居为安。”那么, 居住的要素便少不了门楼。白族门楼现在的特色是经过一个延续的历史演化过程而形成的。它在发展中不断吸收汉族以及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的优秀建筑技术和文化, 最终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特色的白族门楼。旧石器时代, 原始的人类寻找天然的洞穴作为自己的居住环境, 即“穴居”。在洞穴的出入空间设置一些阻碍物, 像天然的树枝、岩石之类, 这个时期的“门”基本是一种原始状态天然的形式;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 人类的文明从新时期文化到青铜文化以至“滇文化”, 终于构造了白族建筑文化的“原始底层”。自汉武帝于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 举兵灭“滇”后, 南诏政权在洱海地区崛起, 这时的白族建筑冲破了本土文化的封闭, 吸收中原文化, 把中原建筑的经验与自身新的需要结合起来, 开创了云南建筑走向“汉化”的道路, 此时便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白族“门楼”。可以看出, 大理白族文化的多元化和多层次化。

二、独特的大理白族“门楼”

由于各民族分布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 因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门楼文化。大理白族门楼不同与北方砖石材料的门楼古朴大方, 而是运用多种材料的结合和与众不同的工艺处理, 而产生出丰富的质感对比。在门楼的墙裙之下, 一般选用大理石料做基础;中部至门头选用灰砖并勾白缝;再往上是其装饰重点了, 这里是以木雕为主, 彩绘、泥塑、石刻等工艺为辅。因此, 大理民居的门楼向观者展示了上中下三部曲:稳重平滑的下部 (石材) , 质朴亲切的中部 (砖材) , 以及精细耐看的上部 (木材) , 尤其突出的是配以雕刻彩绘的上部。门楼根据其结构可分为有厦门楼和无厦门楼两类;从其形式上又可分为“三滴水门楼”、“一滴水门楼”及“歇山顶门楼”三种, 其中以三滴水门楼的形式最为瑰丽精美。通常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 即为普通的坡屋顶, 例如, 山西乔家大院的门楼, 朴素大方。白族的“三滴水门楼”显现了一种华丽, 其建筑十分精美, 飞檐翘角, 宏伟壮观。民居院落的入口有一重门、两重门或多重门之分, 在各个转折空间均设有照壁, 也说明白族门楼受到“儒”“道”思想观念的交织影响, 形成中国人特有的性格趋向——含蓄。其主要表现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上。从思维模式上看, 中国人是呈回旋式的, 而西方人是呈直线式的。白族民居的门楼总要通过转折、巷道、照壁等形式来避免直接开朝向外, 让你能从门头猜出这家人的地位财富, 又不让你直接看到里面, 真是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感觉。西方的古典建筑, 大多建在显露地势之上, 而门窗高大, 并且直接开朝外部, 毫无遮掩, 形成与中国相反的“外向”特征。

三、自然条件对大理白族民居“门楼”形成的影响

在建筑活动中的人对自然的调试实际上是指:“人们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取自然之利, 避自然之害, 造就自己安居的乐土。”

1、特殊的地理区位

门楼的建造是为“人”所用, 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 因此, 它一方面符合当时、当地的社会生活, 另一方面必然在一个“特定”的地点上建造。在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中, 真正具有地点性的唯有建筑, 因为它一经建好就不能移动, 形成相对稳定的居住环境, 这样的环境又具有渐变和发展的特征。因此, 白族门楼的形成首先表现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例如, 大理白族门楼的朝向, 最重要的原因是大理的山系大多属横断山脉, 其走势为南北向, 主风向是南风或西南风, 四季风向基本不变, 因此白族民居的门楼出于避主风向西南风, 大多开在东北角上, 所以大理民间流传歌谣说:“大理有三宝, 风吹不进屋的是第一宝。”它与我国传统汉式民居的传统朝向——坐北朝南, 也是不同的。

2、材料资源

建筑用什么材料, 首先决定于该地区的资源。不同的材料决定着不同的结构方法, 不同的结构方法决定着不同的建筑形式。白族门楼选择以砖、木为主的材料, 一定是与该地的资源有关。经调查发现, 云南的自然地理气候使当地木材资源丰富, 在大理地区又有丰富的卵石资源和埋藏很浅的料石资源, 当地人有开采加工石料的丰富经验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大理第二宝, 鹅卵石砌墙不会倒。”大理文化遗产之一的剑川木雕也说明白族匠人的木材加工技艺极为精湛。所以石料和木料用来做门楼的材料是切合当地的经济与技术条件的。

四、人文环境对白族民居“门楼”形成的影响

白族门楼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凝结, 因此它不仅仅体现着地理的自然条件, 还体现着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它是人思维的一种载体, 营造意识则是人的思维结构的一种表征。刘熙云:“宅者, 择也。”“择”, 说明宅的形式由人来选择, 满足人性, 也可以充分的说明门楼是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人文环境。

1、宗教与信仰

黑格尔说:“从客体或对象方面来看, 艺术的起源与宗教的联系最为密切, ……只有艺术才是最早的对宗教观念的形象解释”。建筑艺术之所以一开始就受到了宗教的青睐, 正是因为建筑艺术所具有的象征性, 使其能以感性和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 (绝对精神) 呈现于意识并成为神的象征, 而这种象征往往是通过颜色、数字、装饰等方式表达在建筑上的。比如, 建筑装饰的象征性表达, 它是借助雕刻、绘画、泥塑、包括各种材料的对比等形象化的手段来显示宗教、信仰的意义。表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表达吉祥的主题;二是象征了礼仪的等级。

与自然条件复杂, 民族众多, 社会发展不平衡及文化多元性等特征相伴随, 大理地区宗教文化的一大特点是:多种宗教同时并存, 既有原始的图腾崇拜, 也有佛教的信仰, 但以土信仰最为独特, 它们在白族民居门楼中很好的体现出来。例如, 门檐下有一种叫做“观音合掌”的木雕, 体现了白族人信奉佛教;而门檐下植物、动物和人物故事的木雕, 又充分体现了白族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吉祥如意等象征性内容。例如, 门檐下的叫做“一窝鸡”的泥塑, 代表家中六畜兴旺;门头上装饰着鱼的形状, 有“鲤鱼跳龙门”的吉祥之意, 在门口的石础上雕龙刻虎, 有镇宅保平安的寓意;在门楼的两侧, 多设有香炉, 这都是人们对宗教信仰某种心理上和视觉上的的追求。

2、审美

当门楼的功能初步开始得到确认时, 人们对它在美学上便有了新的要求。在这条道路上, 门楼的发展演变迅速, 很快就由起初的不自觉装饰——门的材料形成的天然装饰, 发展为认识到装饰的重要性, 从而演变为主动寻求和制造门楼的美。门楼上的装饰起初是单纯将图案表现在门楼上, 把一些有特殊意义的, 正如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古建筑的门上看到的, 特殊的图腾象征或吉祥纹样等装饰, 然而此时的装饰是单纯地表达了人性所需, 一般是依靠装饰的图案或雕塑来直接表达建造者或显示给参观者的某种心情或目的。

由于大理独特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的影响, 以及外来中原文化的渗透, 大理白族具有很多交叉的美学观。白族早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中庸之道便在门楼中体现出来。门楼非常讲究对称、平衡这一美学原则。比如, “三滴水”门楼对称的立面造型, 大门门头的对称飞檐斗拱, 门旁左右对称的石狮、石鼓甚至门楼上的香炉, 也是对称的。总体来看, 大理的白族门楼一般采用殿阁造型, 飞檐串角, 再以斗拱、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花砖、青砖等组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 显得富丽堂皇。

3、风水

大理白族在门楼上体现了当地传统的风水观。例如, 白族有“门通出入, 是为气口”的说法, 认为宅运凶吉与门楼的位置相配有关。有的民居朝向不正, 多取房屋坐向的前左角设门, 为青龙位, 称“宁为龙首高万丈, 不让虎首扬一扬。”对于大门设置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 难于达到理想的风水时, 常采取一些补救或改善措施, 如:“闪”:将门楼的朝向偏移以避直冲;“躲”:大门位置避开巷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大理白族民居门楼的形成是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文环境, 是由于人类的构筑意识以及居住需求。居住需求包括大理白族当地居民宗教信仰的追求, 审美的需求以及心理、认知上的需求, 它们是引起、推动并调节、控制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的内驱力, 而构筑意识则对居住行为和构筑行为带有指令的意义。

大理白族门楼不仅具有开闭启合的物质功能, 还有—种精神功能存在这中间, 并经历了“化物为奴, 化人为神, 化住屋为礼具”的漫长历程, 它是历代白族人生产、生活中对世界、人生认识的总结和反映。这种思想反映在门楼中, 以一种独特的“过渡空间”系统表现出来, 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时空观念, 又充分地满足了丰富多变的社会生活。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白族民居门楼的历史和功能引出独特的大理白族“门楼”概念, 并通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两个方面对大理白族民居“门楼”的影响, 来浅析大理白族民居“门楼”的形成因素。

关键词:大理白族门楼,自然条件,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洁.论空间设计符号的演变——浅析“门”与“人性”.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 第7卷, 第06期

[2]杜耘隆.大理白族民居外大门装饰.装饰杂志, 1990年4期

[3]郑绍江.滇西北乡土民居的门文化.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0年第3期

[4]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7年2月

大理白族 篇9

大理作为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 也是最大的白族聚居地, 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自古就有“文献名邦”的美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白族人民, 在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 也传承了千年的信仰体系与信仰仪轨。随着学界对大理关注度的提升, 白族仪式和仪式音乐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之一。

本文通过对音乐学界近20年来, 以“大理白族仪式音乐”为主体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讨论的成果进行了回顾, 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内容进行了梳理, 试图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的可能性。

(一) 仪式音乐作为主体研究对象的成果

近二十年来, 以“大理仪式音乐”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成果中, 概述、介绍性的成果是主体, 在研究视野与方法上具有代表性, 在论文撰写上具有示范性, 其中以仪式音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主要有以下几篇:

1. 罗明辉《剑川白族道教“奠土”仪式与音乐》[1]作为专门记述该仪式的文章, 作者根据自身的实地考察, 从仪式和音乐两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展示了剑川白族道教“奠土”仪式的实际应用与进行方式, 以及其音乐的构成形式和使用特点。该文是运用“仪式音声”理论对白族仪式音乐进行研究的典范之一。

2. 周凯模《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为例》[2], 从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出发, 同时结合音乐人类学和宗教学等方法对大理地区的本主节祭仪式进行了考察。从仪式中的性别关注出发, 详细记录了本主节祭中的音声活动, 重点论述了女性在本主节祭中的地位与作用。文章关注仪式中参与的非常态人群, 利用民族音乐学的视野去研究她们与仪式中用乐的联系。

3. 范雪《大理白族“绕三灵节祭仪式”中的音声叙事》[3], 该文以白族“绕三灵”为主要研究对象, 以曹本冶先生的“仪式音声”研究理论为基础, 运用“仪式音声”的研究方法, 详细记录了大理“绕三灵”仪式活动以及活动中的音声内容, 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分析、人类学解读。

(二) 以音乐形态为主体对象的研究成果

以中国传统音乐学理论为支撑, 从音乐的形态出发, 研究音乐 (乐器) 在仪式中的功能、作用等, 把关注点放在音乐本体上, 针对单个音乐形态进行研究。代表性成果有:

1.杨刘忠《白族“绕三灵”活动中的音乐歌舞形式及特点》[4], 详细梳理了白族“绕三灵”活动中所应用的音乐、舞蹈种类, 研究了这些音乐、舞蹈的形态特征, 以及在活动中的运用规则。

2. 张文《白族青姑娘节及其音乐特色》[5]对白族青姑娘节祭仪式活动进行了概述, 重点论述了“青姑娘”节祭仪式中的音乐及其音乐形态, 对音乐形态中的唱词、行腔、调性、旋律等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三) 以乐种研究为主体的研究成果

从民族音乐学或人类学的角度, 对大理白族仪式中所运用的乐种 (如:洞经音乐、大本曲、白族吹打乐、山歌小调、戏曲) 进行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

1. 赵全胜《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6]以白族唢呐为切入点, 研究了白族唢呐的特点, 梳理了白族唢呐曲的类型与曲牌, 详细论述了白族唢呐在白族民俗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 以及白族民俗活动对白族唢呐发展的影响。

2. 丁慧《本主崇拜·人神共娱·音声和谐——从云南白族本主信仰仪式看大本曲与吹吹腔的音乐行为》[7], 从仪式戏剧研究的角度出发, 研究了白族本主信仰仪式中戏曲音乐与信仰之间的关系。

3. 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析》[8]一文中, 把白族唢呐锣鼓乐①分为物质民俗性、社会民俗性、精神民俗性、文化民俗性四类。

(四) 其他视域下的研究成果

1. 丁慧《论云南白族仪式中的戏剧》[9]一文, 从戏剧研究的角度出发, 对白族仪式中存在的戏剧进行了梳理和研究, 并对仪式中戏剧部分的用乐进行深入研究, 为我们揭示了仪式研究的多元性。

2. 李建富《戏台之上的白族祭祀音乐考察》[10]一文中, 作者把视角聚焦在白族地区的戏台这一特定空间中, 叙述了祭祀仪式过程, 对祭祀仪式中的用乐进行了概述。

上述研究中, 罗明辉和周凯模两位学者的文章在研究视野与方法上具有代表性, 既展示出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又体现出了研究的深度。

二、对大理白族仪式音乐研究的思考

(一)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方法论选择的思考

从大理白族仪式音乐近20 年的研究成果来看, 本土学者在中国传统音乐学科理论的指导下, 对大理白族仪式音乐进行研究, 关注在仪式活动中的音乐形态与表演形式, 揭示了仪式音乐中音乐的形态、表现规律。随着研究的深入, 有学者在“民族音乐学”和“仪式音声”理论的指导下, 把仪式与仪式音乐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

1.“民族音乐学”概念与方法

什么是“民族音乐学”呢?让·纳蒂艾对民族音乐学学科的描述是这样的:“民族音乐学对诸音乐体系的科学分析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对人种的描述来看, 它是一个集音乐学、人类学、人种学乃至语言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我国民族音乐学家伍国栋先生是这样表述的:“民族音乐学是音乐学系统中一门研究世界诸民族传统音乐的学科理论, 它的基本特征是将某民族现存的传统音乐置入该民族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去, 通过该民族成员 (个体或群体) 是如何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去构建、使用、传播和发展这些音乐的考察和研究, 阐述其有关音乐的基本特征、生存规律和民族文化特质。”因此, 民族音乐学是建立在民族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理论技术与学术方法基础之上的, 以研究音乐行为为目的的音乐学科。它同民族学、人类学一样, 是一个兴起于西方的学科, 在进入中国以后进行了长期的本土化学科理论与方法建构的过程。然而, 民族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主要在以美国为主的北美国家发展, 局限性比较明显。曹本冶先生在谈到“仪式音声”理论提出的缘起时, 对此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民族音乐学是西方音乐学者为了他们对‘他者’音乐的研究而建构的学科。对‘他者’兴趣的焦点对‘我者’的关注, 在立场和观点, 不一定吻合。所以它的一些‘理论、方法学’在世界各地的普遍性不是必然的……这个学科源于西方, 有其在自身文化语境中的脉络”, 经过中国化、中国语境下的“民族音乐学”是进行白族仪式音乐研究理论基础与途径。

2.“仪式音声”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曹本冶先生的“仪式音声”理论是民族音乐学中国化进程的产物①, “仪式音声”理论体系认为“信仰体系”概括了属“思想”范畴的“信仰”和属“行为”范畴的“仪式”。作为仪式行为的一部分, “音声”对仪式的参与者来说是一个增强、延续、扶植和辅助仪式行为及气氛的重要媒体和手段。对“仪式中音声”的研究, 从“音声”切入, 置“音声”于仪式和信仰的环境中探寻其在信仰体系中的内涵和意义, 这个理念, 是与“音乐学”属性的“民族音乐学”对“文化中音乐”的定位一致的。

“仪式音声”是立足于“思想∽行为”这一学理基础来研究信仰中的“仪式音声”的, 它的研究以“音声”为起点和终点, 在仪式音声研究和民族音乐学研究理论中国本土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仪式音声研究框架”。按照“仪式音声”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思维和方法学来看, 从个案研究中梳理个案中“音声”、“仪式”以及“仪式场域”中“内、外”人们的思想内涵, 通过个案中“近∽远”、“内∽外”、“定∽活”三对关系的分析来研究大理白族在“近信仰”或“近世俗”仪式中所展示的“思想内涵”与族群特征, 也是大理白族仪式音乐研究的方法途径之一。

(二) 关于大理白族仪式音乐研究的思考

大理白族 篇10

一、大理白族木雕工艺概述及行业现状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手工艺正随着现代进程的迅速发展而面临生存危机,许多手工艺由于后继无人的技艺传承问题或者不被现代生活所需要等原因被迫退出历史舞台。尽管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在进行,但是仍有许多的手工艺渐渐消失。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去保存它们呢?这实际上不只是文化工作者,同时也是当代艺术设计师们、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们应该去思考的问题。以云南省为例,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去世,年轻人不愿继承和从事这类辛苦的手艺活,彝族苗族的刺绣工艺正逐步退化萎缩,这种现象同时也出现在其他的木雕、银饰、剪纸等传统手工行业中。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产品对技艺要求高,无法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是行业古老、缺乏创新,跟不上现代化生活的脚步,与现代人生活需要和审美观出现落差,导致市场萎缩。而大理白族木雕产品设计课程的设置就是针对这些情况,希望通过为传统工艺注入现代设计理念的方式,拯救一个古老的行业,让这种古老的工艺能以崭新的面貌出现,最终打开市场为普罗大众重新接受。

大理白族木雕源于大理州剑川县,始于公元十世纪。白族人民在吸收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后,逐步形成了独特精湛的木雕技艺,剑川县素有“木匠之乡”的称号,目前云南的木雕产业也以大理剑川为中心,剑川木雕主要以整体性、写实性和传统性见强。雕刻技法有浮雕、线雕、透雕等,雕刻选用的木材有云木、红木、西南桦、缅甸红木等,木雕的内容以花草、动植物图案为主,也有神仙传说故事的题材,常见的有“八仙过海”、“八仙庆寿”等。木雕图案有香草、纹龙、纹凤、狮头、凤头、云纹等,变化多端,独具匠心。传统白族木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传统工艺,结合了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并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现有剑川木雕产品主要运用在建筑和居家装饰方面,比如仿古建筑的斗拱、门楣、格子门窗、家具,居家用品的文房四宝、茶盘、桌上器皿等,又或者是小型线雕壁挂、壁画类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中建筑方面的运用为大型木雕,目前多以机器切割结合手工后期精工处理的方式进行大批量生产,小型木雕比如笔筒、小型壁挂等多为手工制作,以小批量生产为主。

但是我经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木雕工匠大多只注重雕刻技法的传承,图案设计和传统作品相比,有图案简化的趋势,许多作品线条图案粗糙不精致。除了个别实力雄厚的木雕工厂有设计人员进行图稿设计之外,大部分的小型加工厂或者作坊都是参考购买得来的图稿进行描绘雕刻,这类图稿以中国传统图案和工笔花鸟线描图稿为主,纯个人创作的极少。而产品类型方面,无论是大工厂还是小作坊,木雕产品多为传统已有的产品类型,很难看到有新的应用设计。总而言之,现在的白族木雕工艺是有技术无设计,如果不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注入现代设计理念,不在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寻求创新,白族木雕就会停滞不前,最终将因市场的萎缩而在历史舞台消失。

二、大理白族木雕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可探索的方向

针对以上提出的大理白族木雕工艺行业的特点和现状,木雕设计课程教学目前进行了可发展方向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可发展方向。

(一)木雕图案再设计

传统木雕中的线雕是以雕刀刻画线条构成图案,雕刀灵活的手法和力度形成作品的层次感和观赏价值,目前的线雕作品多以传统花鸟人物造型为主要创作内容,大部分的工匠都参照购买得来的白描图稿进行制作,无独创性,线雕人物大多造型呆滞和无变化,画面构成没有故事内涵,大多以单纯表现女性曲线身材为主,观赏性不强,内容空洞。云南是多民族地区,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神秘和美丽的传说故事,这些文化资源都可作为创作蓝本,如果在教学中能更好地利用本土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并结合现代图案设计手法,将为木雕产品带来崭新的面貌。以学生作品《木之本》剑川旅游产品记事本装帧设计为例,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大理白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的火把节和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初一石宝山歌会为主题进行创作。火把节的传统习俗是村村寨寨竖起大火把,夜晚时青年儿童都手持小火把,列队迎宾,手抓松香粉,对着火把撒向行人,泼火以示祝福。香粉一燃,火光冲天,寓意带来光明幸福吉祥如意。设计者从中提炼出夜晚和火光这两种重要元素进行图案设计,最终定稿以“火苗”“月亮”“祥云”“舞蹈的白族少女”等构成画面(见图一),人物的设计风格定位为现代插画风格,线条简单动感切合主题。石宝山歌会的表现沿用类似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石宝山歌会是白族人民抒发情怀赞美生活的盛大聚会,也是以夜晚和篝火为背景的节日,最终定稿以“火堆”“黑夜”“弹唱三弦的白族男子”等元素构成画面 (见图二) 。在产品雕刻制作时,尝试选用有别于传统着色的颜料,传统线雕作品多采用红、黄、蓝、绿、黑等高纯度色彩进行着色,而《木之本》则选择了金色和黑色来表现,一方面是为了更突出火苗、夜晚的主题,另一方面是寻求一种突破。但是尽管最终成品色彩效果在突出形体方面很到位,但是由于金色颜料过软,在雕刻时雕刀无法着力,导致作品中一些细节的表现比如手指、头发等都欠缺人意,无法体现精致之美。木雕设计课程不同于其他设计,对木雕工艺各方面的熟悉了解是构成该课程的基础,由于教师在工艺经验方面不够成熟使教学成果不够理想,这将有待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善。

设计者:沈艳艳%%指导老师:黄绮璘

设计者:沈艳艳%%指导老师:黄绮璘

(二)产品创新设计

目前剑川木雕产品主要集中在建筑和居家生活装饰方面,可以称之为传统型产品,新型产品有笔筒、小件壁挂等旅游产品,云南大理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旅游产品开发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设计到位并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木雕旅游产品很少。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开发出新型的旅游产品,从木雕工艺、材料、实用性等方面启发学生进行产品创新设计。以学生作品《蝶》木雕餐具设计为例(见图三),设计初期,学生计划设计有木雕装饰的桌上器皿,但是在进行早期创意时很难摆脱传统器皿造型来进行设计,无法打开思路,总是停留在“在圆盘子上做装饰”这类的想法上,在课程中看了大量的现代器皿造型设计后,经过教师启发,从产品的造型上去寻找突破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用木雕装饰上,而从木雕装饰的传统纹样中寻找灵感,从而确定了以表现大理著名景点蝴蝶泉为思路以蝴蝶为造型的组合餐具设计方案,并延伸出产品的系列化,同时摒弃木雕繁冗的雕刻手法,以简洁的现代风格在组合餐盘的表面用线刻的技法进行装饰。这种突破,既利用了木雕工艺在雕刻产品造型方面的优势,又赋予了成品现代感,实用性强,使木雕产品融入现代生活气息,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设计者:罗蕊%%%指导老师:黄绮璘

(三)工艺应用设计

由于白族木雕工艺从一开始就是应用于古建筑的设计和装饰,因此木雕一直给人以粗犷大气的印象,但是木雕在表现小型物件时也是有优势的。教师启发学生从工艺应用方面去思考创新,不要把木雕工艺的应用仅考虑为建筑或者家具,而是希望学生能突破传统思维创造出崭新的木雕产品。以学生作品《俏佳人》木雕小镜旅游产品设计为例(见图四),该作品将木雕工艺与女性便携式梳妆镜结合,以柔媚的女性肖像为设计切入点,通过半浮雕的木雕技法来表现作品,作品具有立体感,在该作品中一改以往木雕笨重粗犷的风格,细致的工艺与女性这一主题一拍即合得到很好的体现,产品精致小巧时尚,作为旅游产品便于携带又具有当地特色,易得消费者所喜爱,可以说在产品定位、工艺和设计的结合、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方面都比较理想。

设计者:秦伟伟指导教师:黄绮璘

三、结语

大理白族木雕产品设计课程是发展地方特色设计课程的探索,目前课程的设置主要包括木雕知识学习和木雕产品设计两大部分,在课程中,对木雕工艺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是这门课程的基础,学生如果不去认识木雕工艺则在进行设计时无从下手。但是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设计师,单纯地学习木雕技术是这个课程所需要避免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现代设计理念来改变一个传统古老的手工艺行业,使一门传统手工艺行业能找到新的生存之路,这也是本课程由始至终应该贯彻的教学思路。该课程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改进,希望随着课程不断深入,教师经验不断积累,这门课程能成熟起来,真正做到产学结合,培养出优秀的木雕设计师,能给木雕这个古老行业带来新生。

参考文献

[1]王抗生.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民间木雕[M].湖北: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6.

[2]徐华铛.中国传统木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3]谭均平.木雕工艺[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2.

[4]夏风.破解传统木雕动物花卉之谜[M].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7.

大理白族 篇11

评审委员会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研究的资深专家组成,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严肃、认真、负责地反复磋商,才精选出这50篇获奖论文。

50篇论文涉及白族的考古、族源、历史、经济、政治、文化、宗教、语言、艺术诸方面,集中代表了20年来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研究的成就。50篇论文观点新颖,见解独到,资料可靠,论证允当,内容丰富多彩,风格各有千秋。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严守实事求是的学术规范,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却不因循守旧,囿于陈说,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独辟蹊径,大胆创新。

30多年前,我师从方国瑜教授研究白族的历史与文化,从唐代初期洱海地区的族类研究开始我的学术生涯。我多次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做田野研究,收集白族的历史资料,拜访白族学者。当时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了南诏史研究会,1990年又成立白族学会,出版研究通讯和刊物,推动白族历史文化研究,培养白族研究的人才。在大理,我拜访白族老一辈学者张旭、杨永新、李一夫、杨延福、吴棠、周祜、尹明举、施立卓、张楠等,得到他们亲切、热情、无私的指教。田怀清学友带我考察了大理的重要考古遗址,给我许多珍贵的拓片、图片、资料、文章。我还先后结识了白族研究的中青年学者赵寅松、张锡禄、李晓岑、张宽寿、杨政业、谢道辛、李学龙、李东红等,他们给予我许多帮助、引导、启发,使我在白族研究中获益良多。在昆明的马曜、王云、李缵绪、段鼎周等前辈学者我更是时常登门求教。他们的论文我都认真拜读,从中得到诸多有益的启迪。他们是我敬仰的良师益友,我在白族历史文化研究中有所收获与他们的关心、帮助、指教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文章获奖当之无愧,他们实事求是、认真严谨、诲人不倦、助人为乐的品德更是值得称赞。

50篇获奖论文的作者有的是白族研究的开拓者,如马曜、张旭、王云、李缵绪等。他们扶持、培育的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已是白族研究的领军人物和“青胜于蓝”的后起之秀。50篇获奖论文,三四代杰出学者,显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研究薪火相传,具有无限的活力与灿烂的前景。

白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居住在洱海周围的白族先民创造的古代文明,在中华文化史上别具一格,光彩动人。白族是在唐代南诏时期,以洱海地区土著居民古代“洱海人”和“昆明人”为主体,不断融合迁入的僰人、哀牢和汉人移民逐渐形成的。唐代中期,随着南诏政权的强盛,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诏首领隆舜自号“大封人”,标志着洱海诸蛮经过一个世纪的冲突与融合,形成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民族:白族。

自公元9世纪下半叶以来,白族在云南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洱海地区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白族文化成为云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云南的历史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世界历史上亦有不可忽视的一席之地。

19世纪中叶,西方学者开始研究南诏与大理国历史文化,白族研究不仅进入了近代学术研究的时期,也进入世界学术研究的领域。这一时期的白族研究以西方的视角和表述为主导。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充满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功利,无论是史料,还是史事的研究与诠释都存在明显的讹误与错乱。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开始关注白族研究,对白族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取得巨大进展,各种田野研究留下许多重要的民族志材料。这时的研究以中国学者的研究和表达为主,对西方的研究提出了质疑、纠谬。白族研究进入科学研究的时期。

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随着政府组织的民族识别、社会历史调查、民主改革、社会主义建设的进展,白族研究活跃起来,进入了以社会进化论与阶级斗争为纲的研究时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时中国学者逐渐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中外学术交流正常开展,新资料的发现,新理论的吸纳、新方法的运用、新学者的加入,将白族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白族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一門重要学科,白族研究由历史、语言、宗教诸方面的研究扩展到白族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而提高到理论上的深入探讨。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学者对白族的研究,出现了一批思想敏锐、心胸开阔、眼光独到的本土学者。他们为深入研究白族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组织了白族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白族学会。创办了《白族学研究》和《白族文化研究》两个同仁学术刊物。召开了多次本土的、国际的学术研讨会。白族学会在推动白族研究、白族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交流诸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我自己也从白族学会及其刊物中获益良多。

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我们的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西化,以城市建设为例,香港学习西方,以纽约为样板;深圳学习香港,全国上下学深圳;城市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没有特点和个性。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少数民族文化不仅更加被边缘化,而且更加被愚昧化。在主流文化的有色眼镜中,少数民族文化就是“蒙昧”、“落后”、“愚笨”。需要自认为是“先进”的主流文化来“启蒙”、“开发”。但是,“先进”的主流文化中不乏对地方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愚昧无知。学术研究中以西方各种莫名其妙的现代理论来剪裁、篡改、曲解地方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做法,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面对以“现代化”名义操控、糟蹋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浊浪,我们必须保持民族文化的优点、优质、优势。这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团结本土学者一以贯之的宗旨。这也是《大理州白族学会20年(1990~2010年)获奖论文50篇》出版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 田蓓蓓

大理白族 篇12

鹤庆新华村的白族白族银器按应用功能可分分为饰品系列、用品系列、收藏品系列、宗教法器四大类, 以下就对白族银器分类进行阐述:

一、饰品系列

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器的饰品系列, 按装饰部位主要分为:头饰、颈饰、胸饰、手饰、腰饰及其他饰品。饰品的主要作用是人的佩戴更显华贵美丽的特点, 显现各民族人的民族文化区别, 有些少数民族就喜欢穿金带银, 如白族、傣族、苗族、藏族等少数民族。鹤庆新华村白族银饰也是数量销售最多的产品。饰品的起源最初为遮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 开始向着修饰部分转化, 衍生出了以修饰为主的各种装饰。饰品就是装饰和佩戴的, 有些饰品可以起到美化、修饰的作用, 好的饰品可以让人焕然一席的感觉。饰品的系列大部分是由小的银件组合而成, 比较大的饰品是腰饰品, 因为其特殊的位置, 跨在腰上, 所以面积很大。饰品因为其佩戴在外表的缘故, 都体现着精美、富贵、等特点。在构成上因为中国元素的丰富, 也是万千不同, 每一个饰品、每一个类别的饰品都不会相同。但是饰品的构成元素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新华村银器饰品的构成也是一样, 有些基本的造型设计元素还是可循的。

鹤庆新华村饰品的组成, 主要是按照点、线、面不同体积的白银组成。在点和面之间主要是用线连接。这里的点可以理解为用饮料加工的小球, 线可以理解为银条, 面就是银片。几乎每个饰品都不会离开这些基本的元素组成。在文理上, 基本是由植物纹、动物纹、鱼纹、水纹等组成, 图案主要为一些吉祥图案, 代表美好的寓意, 如蝴蝶纹、健康长寿、幸福吉祥等, 以暗喻幸福吉祥。对于纹样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单独纹样、连续纹样、和综合纹样。在饰品里用得最多是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因为饰品体积小, 不可能用过多的纹样。只能尽量少的纹样, 进行细致的刻画。

二、用品系列

鹤庆白族银器用品系列, 按用途不同可以分为:酒具、茶具、烟具、餐具等, 品类繁多, 造型各异。银器的用品系列主要作用为工具的使用, 其次才体现其美的价值。用品系列的银具的构成大部分是用大块的银片打制而成, 最后经过焊药的焊接, 把银器连接成一个整体。在用品系列里比较有突出特点的是寸发标师傅的“九龙系列”。在九龙系列里最有代表性是“九龙壶”。九龙壶是一套酒具, 又一个酒壶、一个托盘、八个酒杯组成。一壶酒正好倒满八个酒杯, 不多不少, 一滴都不会外漏。壶整体造型端庄, 细劲, 流腹, 壶的柄为一条龙形, 另一侧为弯曲的流形, 以圆柱串珠横板。壶的全身有九条龙, 其中壶盖、壶柄、壶嘴上各有一条龙, 壶身满附六条龙, 神态各异, 异常的美丽。八个酒杯口形为圆行, 杯身下为莲花形底座, 底部向外, 呈现喇叭状, 酒杯的大小很适合人的手的拿和握。酒盘也是圆形的, 盘内刻着龙、八仙、藏八宝等图案。此套酒具设计非常巧妙, 是云南大理白族银器艺术的典型之一, 也是其精美艺术的代表之一。

三、收藏品系列

随着近些年的收藏价值的升温, 白银本身的价值就在几种贵金属之中, 加之工艺人的精美手艺在银器上, 使银器具备了更好的收藏价值。收藏品系列主要包括十八般兵器、仿古三足酒杯、九龙屏风、银画等。有些酒具等也被收藏, 如九龙壶、九龙火锅等, 游客买走之后, 并没有用它们喝酒、吃饭, 而是放在家里收藏起来, 所以说收藏的白族银器不一定就是只有艺术价值而没有实用价值的器具。十八般兵器突出的是造型各异的兵器, 这些不具有实用价值, 只是具有欣赏的艺术价值。仿古三足酒杯, 是人们对于古代祖先文化的一种继承, 人们希望有那么一套酒杯, 来回味先祖的文化。九龙屏风、银画这些都是只有装饰作用的艺术价值, 把他们摆放在家里显得有地位和艺术价值, 满足人们内心渴望的一种显示。

四、宗教法器系列

西南地区是少数民族文化丰富的一个源泉, 因为这里的少数民族居多, 每个少数民族的信仰不同, 他们所信仰的教也不一样。为了满足各自信仰的不同需求, 这里的打造的法器也不同。云南大理白族地区主要信仰道教、佛教等。其中佛教还分大乘和小乘佛教。白族银器打造的法器主要为藏族同胞打造的法器, 主要包括银经盒、银佛盒、佛香炉、转经筒、佛箱、五香盒、净水壶、净水碗、佛塔、佛灯、银念珠、烛台、法号、护身符等、宗教人物主要有观音、护法等。宗教法器里面主要以藏族地区需要的藏传佛教器具为主, 这些器具外形图案大都相同, 包括莲花、宝相花、卷草纹、麒麟、观音、护法等, 纹饰以云雷纹、水波纹等。题材以一些神仙故事为主, 以表达人们对佛教的信仰。

白族银器的艺术特点可以说是白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集思广益、民族文化结合带来的结果, 这其中的艺术精华值得我们去学习, 但是有些传统的东西我们需要继续继承, 还需要结合现代人的思想进行创新, 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白族银器文化特点作为祖国大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只奇葩, 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摘要:云南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也是少数民族文化最多的省份。大理鹤庆新华村的白族银器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只奇葩, 在它的精美华丽背后展现着耐人寻味的艺术特点。作为白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体现的是一种历史文化价值, 显现出来的是大理白族文化多样性和复合化的特征, 本文就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器的艺术特点进行论述。

关键词: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器,银器特点

参考文献

[1]、韩澄, 鹤庆白族金工历史[D], 北京, 北京服装学院, 2007年, 第四页

上一篇:抗裂水泥稳定碎石下一篇:主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