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传达

2024-07-10

创意与传达(共6篇)

创意与传达 篇1

新世纪背景下, 在全球范围内已掀起了一轮新媒体的角逐。当今时代, 习惯运用新媒体收播信息的人群规模迅速膨胀, 大部分人逐渐形成了新媒体的收播方式, 尤其在观看视频时, 受众已从单一关注电视荧屏, 演变为将电视和网络平台相结合, 由此驱动了媒体广告的视觉传达效果得以提升, 因此, 媒体广告自然也就成为企业提升知名度、开拓市场、扩大销量的必要环节。不必怀疑, 纵观当代成功的广告如宝马mini广告, 无疑是在视觉上给受众以良好的视觉传达表现并具有鲜明的时代创意面貌。这些也正是当代媒体广告所要研究的重点。

一、媒体广告中的视觉传达

(一) 什么是视觉传达

我们通常所说的视觉传达 (Visual Communication) 就是通过相应的传感信号来传达相对应的信息。在媒体广告创作中, 广告设计师是视觉信号的创作者, 受众通过相应的媒体终端接受信号。在视觉传送过程中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这两个基本流程。其中“视觉符号”, 指的是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一切符号, 如摄影、电视、电影、艺术造型、各种设计、城市建筑还有各种文字, 也包括舞台设计、音乐、纹章学、古钱币等都是可以用眼睛看到的, 它们都归属于视觉符号范畴内。而“传达”则囊括了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内的信息符号传递。

(二) 视觉传达与媒体广告的有效传播

现代化的视觉传达不单单是给受众以视觉上的冲击, 还旨在能够提升相关产品认同度与影响力, 如:丰田汽车视频广告“有山就有路, 有路就有丰田。”它不仅在视觉传达上给了受众以良好的感官效应, 还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受众的认知度, 使其广告理念得以有效传播。现阶段大部分广告, 甚至你用肉眼所能看到的媒体类产品都与视觉传达相关。其视觉传达效果可以留住受众。因为视觉传达的“效果和影响”不仅可以提升有效信息的传达效果, 还可以形成强烈的艺术动感和感染力, 进而满足人们的情感和情趣需求, 使得媒体广告能更有效地传播扩散。

(三) 媒体广告中的视觉描述

在媒体广告表现过程中, 一般分为两种表现形式;

1) 功能性描述, 即主要侧重于介绍产品在特定的技术上、设计或功能上优于其他同类产品, 着重强调产品的理性使用价值, 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诉求形式, 这样的形式能够给消费者提供一个理性、科学的根据来选择其产品, 达到媒体广告的传达效果。

2) 情感性描述, 旨在通过情感诉求方面的表达让消费者有“感同身受”的心理, 并以传染性和带入性的特征传感符号让消费者得到精神层次的认同与满足, 进而使该产品达到促销的目的。诚然, 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情况下, 仅仅通过功能性的满足去吸引消费者从而达到占据市场的优势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商品, 其价值的表现已不再完全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 而是更多的集中在其品牌价值、认同价值上。当今社会, 在高新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 技术性的创新与突破在短时间内将无法迅速推进, 所以说当今产品其本身使用功能的饱和已成为事实, 然而, 商品市场无时无刻都需要新鲜的血液, 那么产品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就集中在是否拥有品牌、认同价值, 也就是说谁成功握住了情感诉求这张牌, 谁就获得了差异性, 就能为其产品贴上“时尚”的标签, 这一特殊价值的意识则是视觉上的、概念的、情感的、文化的。此时通过视觉传达过的产品“被冠名一种新的社会用途, 该用途丰富了纯粹的物质。”在数字技术飞速成熟的今天, 媒体广告中相应的视觉符号的创造与传递, 已然成为建立产品形象、增强品牌性、差异性不可忽视的手段。

二、品牌媒体广告与创意延伸

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 品牌企业市场价值观的形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品牌企业市场价值的形成已经由过去枯燥的产品价值转向形象化、多元化、全球化的趋势。由此, 各大企业也将注意力投向了能够提升其品牌效应的媒体广告上, 进而掀起了一场创意媒体广告的浪潮。

在当下企业价值形成因子中, 其产品价值与品牌价值间的比重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企业的品牌价值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产品价值本身的增长, 比如南方黑芝麻糊:小时候的味道, 勾起了大家对母亲的怀念, 这也正是该媒体广告的品牌创意延伸。产品企业的品牌价值在总体市场上的比重加大, 与此同时, 产品企业品牌所勾勒的价值对企业生命力的影响是举足轻重和实际存在的。例如:不同品牌的蛋糕在其产品生产成本上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但其品牌的差异给企业带来的连带经济效益却形成巨大的反差。

当今社会的物质产品极大地丰富, 加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以及社会市场的成熟, 推动了人类消费观念的逐步转变, 当代消费者观念的改变也引起了各大商家的战略性思考, 即由单一的物质到精神层面, 如耐克的创意加之其产品精神“just do it”的媒体广告, 从其单一的产品机能价值转向更加重视产品的意义

在物质极其丰富发达的时代, 各类产品的使用性价值在决定产品市场价值方面所表现的因素正在日益减弱, 但其带给消费者精神层面的认同尤为重要, 如宝马轿车、三星电器、苹果电脑、阿迪达斯运动服装等, 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时更加重视这些产品所呈现给消费者的品牌意义, 即理念和地位的象征, 品牌创意延伸成为当今市场竞争中的利剑。在当今的社会中, 消费者在选择性消费时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传媒与广告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大, 并将会给创意延伸赋之予多样化的传播形式。

三、视觉传达与创意融合是未来媒体广告的着重表现趋势

在人类文明史的各个历史阶段, 科学领域与艺术领域一直都是互相关联发展的, 当今时代的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媒体广告的理念式转变。可以说, 在现实生活中新媒体的视觉传达技术已经实质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设计模式、传播形式以及欣赏方式, 视觉艺术正在植入式地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带有设计模式的创意性视觉广告的引入, 如:中国好声音中的加多宝植入性广告, 主持人华少背后大大的加多宝让我们在购买凉茶的时候不经意地会选择加多宝。新媒体广告设计是当代数字技术发展和多元化创意相组合的发展趋势, 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全面推广, 我们应该有机地将视觉传达与品牌创意设计相融合, 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 抓住机遇, 视觉传达与创意的有效组合是未来媒体广告行业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当代媒体广告, 作为引导消费者的重要手段, 不能只是单一的注重其功能效用, 更应该通过相应的创意与视觉传达的表现展现其品牌价值以及产品理念的塑造, 从而适应消费者多方位的需求, 不断适应市场竞争。总之, 优秀的媒体广告不仅可以改变产品的命运, 还能够改变消费者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美) 威廉·阿伦斯.当代广告学[M], 丁俊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2] (澳) 马克斯·萨瑟兰.广告与消费心理[M], 瞿秀芳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3] (英)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 刘精明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4]袁恩培, 谢燕平.现代观念型包装设计的理论初探[J].包装工程, 2004, 25 (4) :196-198

[5][俄]康定斯基点·线·面[M].罗世平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6]曲国先.蔡丽娟.从互联网络到视觉传达[OL]中国设计在线, 2002, (3) .

[7]胡飞.基于网络媒介的交互设计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 2003 (3) .

[8]鬲波飞.网页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12)

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探赜 篇2

视觉传达设计产生已久,从简单的符号逐步发展、转化成为图形信息。可以说,所有的视觉传达设计均离不开有效的图形创意。也就是说,图形创意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图形创意过程必须运用客观手段和有效方法。本文主要研究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重点介绍了图形创意的特征和手法,其研究意义十足。

1.图形创意的特征

通常而言,与文字相比,图形创意更具象征性、个性化和审美性。首先,图形创新的象征性。所有的图形设计均离不开其特殊的象征性,象征性作为图形设计的基础,也是其精神所在;其次,个性化特征。优秀的图形创意离不开个性化特征,个性化能够提升图形创意的视觉体验效果;最后,审美性特征。图形创意的审美性特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情趣,提升用户体验感。

2.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图形创意设计人员需要根据人们的特殊需求,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强化图形创意的个性化。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基础为对图形和空间的科学理解和充分认识。由于图形创意设计人员的出发点、侧重点不同,所以造成最终图形创意设计作品有所差异。尽管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手法较多,但是均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手法大致包含以下六种:

(1)线形创意。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的主要语言组成要素,线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作用非常大。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线形划分为两类:一是几何线形;二是自由线形。其中:几何线形给人一种理智、冷静、规则的视觉感受;自由线形给人一种粗犷、奔放、宽松的视觉感受。线与线通过重复、交叉等形式,能够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立体感、光线感和视觉感,可以改变线的单纯性。同时,通过线与线之间的完美组合,能够向人们展示出惟妙惟肖的创意图形。因此,线形创意手法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创意设计师所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

(2)面形创意。与线形相同,面形同样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主要语言构成要素,面形的效果更为强烈,主题更加鲜明,个性更加突出。通常将面形划分为三类:一是几何面形;二是自然面形;三是偶然面形;也可以划分为具体面形和抽象面形两个类别。在面形创意手法运用过程中,设计人员一般采取交叉、重叠、裁剪等方法,给人一种趣味性、层次化、个性化视觉感受。面与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氛围,呈现出完整的视觉效果。通过将线与面、面与面有机关联起来,能够满足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需求。

(3)平面与立体形态的塑造。本质层面而言,平面形态具备一定的生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深层次了解和掌握平面形态,将可以发现其潜在的优势和特色。平面形态更加注重边缘轮廓的变化,立体形态更加重视三维变化。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设计必须将平面与立体形态有机关联起来,唯有此,方可给人一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和良好的视觉感受。

(4)立体主义的表现。改变传统平面图形视觉格局,通过对立体学派艺术作品进行研究,不难发现,立体主义更为系统、全面,能够将作品的结构进行分解,然后对分解的结构进行重新组合,最终形成全新的艺术作品。与三维立体存在一定差别,重组的作品给人一种多维视觉感受。因此,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在视觉传达设计图形创意中具备美学特征,其意义十足。

(5)矛盾空间的运用。矛盾空间通常是通过空间原理进行视觉空间的创造,并且对面和边的共同运用和有效转换,进而将不在同一空间上的两种事物有机关联在一起,给人一种视觉错觉,看似处于同一空间,其实处于不同空间。矛盾空间能够激发人们的探索兴趣和想象力,带给人们不同寻常的感受。纵观国内外艺术作品,不难发现,诸如学者埃舍尔等人的艺术作品,均大量运用矛盾空间手法进行了相关形态怪异、形象特别、夸张离奇作品的设计,该手法能够为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提供基础。

(6)有意空间与无意空间创造。通常而言,有意空间由人为创造,表现出较为平静、理性和生动化特征,给人一种特别的视觉感受和强烈冲击。无意空间表现的较为自由、随意,给人一种无目的、无标准、无规则的意识形态和视觉感受。通过将有意空间与无意空间有机关联起来,能够实现图形创意的最佳境界,有利于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力的完整呈现。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艺术产业的改革和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力、鉴别力逐步提高,对视觉传达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大幅提高,要求图形创意设计人员能够在满足人们感官需求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创意手法,突出图形创意的简约化、个性化和创新型特征。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创意人员来讲,要不断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从根本上意识到图形创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重要性,确保图形创意作品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作者单位: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创意与传达 篇3

一、视传专业特点、发展趋势及其毕设的实践形式

视传设计作为艺术设计重要的专业方向, 是以设计目的为先导, 利用视觉符号、图形、图像等视觉元素将特定的信息传递给受众, 并对其产生影响的过程。视觉传达发展至今, 视觉元素的载体不断更迭, 从纸媒到P C网络再到移动网络, 从二维到三维再到多媒体, 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交互, 从纯阅读性到提升受众的视觉感受, 其形式、风格在不断演进, 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形态、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重要推动力。视觉元素作为传达设计者思想与被设计对象特征的核心载体, 必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这也是专业价值的体现。在教学中, 它是检测学生对所学专业核心课程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于视传专业来说视觉元素的构思创作是整个设计的关键。

从表面上看, 视传毕设的实践形式应包括两个方面:一, 原创且完整的视觉元素 (如图形) 体系, 包括设计概念确定及形式展现。它是考量设计者对主题的把握程度, 对设计手段、技巧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二, 对载体的发掘和最终应用效果。视觉元素需要展示载体来完成其传递信息的功能。设计者可以选择二维、三维或多媒体等形式来展现视觉元素, 传播信息。例如, 二维载体包括招贴、型录、卡片、胸章标牌等平面印刷品;三维载体包括以图形等为展示主体的包装、装置、建筑外立面、室内空间、景观、雕塑等;多媒体包括Motion Graphic (动态图形) 等以图形为内容、以时间迁移形成视觉残像为基础的动画形式。二维媒介是最为传统且相对易于把握的载体, 它便于大量复制, 传播范围广泛, 其中招贴甚至成为视觉艺术的一种经典表现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 它也是毕设常用的作品形态之一。随着纸张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式微, 招贴逐渐成为学术价值远大于适用价值的形式。而视觉艺术的发展使二维载体种种维度的局限性逐渐显现, 人们越来越不满足其展现信息的方式。三维载体作为二维形态的拓展, 它的优势在于真实性和体量感, 对受众的信息刺激也更强烈;多媒体由于融入了时间概念和多感官互动途径, 因此视觉信息传播事半功倍, 体验也更丰富。

从本质上看, 视传毕设的实践形式应为用最合适的形态来融合理念与价值, 即寻找概念性与适用性的平衡。图形、符号、图像作为视传设计的核心元素, 是由形、色、质构成的视觉信息集合, 设计者利用视觉心理和表现技巧对信息进行编码, 同时考虑其传播载体的合理性以及对载体本身价值的提升。例如, 近年来作为毕设常用载体形式的文化衫, 其本身既是服装又是饰物, 前者是其遮身保暖的功能性体现, 后者则是其展现着装者个性的审美性体现, 而图形在其中成为形成差异化和提升附加值的关键因素。设计理念的创新性、编码形式的独特性、载体选择的合理性决定着设计作品的层次。

二、视传毕设概念性与商业设计适用性的关系

视传设计实质上是服务社会与消费者的一种社会化行为, 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这种实践性和它服务的对象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也意味着其创作要受制于客户的要求, 是“带着镣铐的舞蹈”。商业化是设计实践的特性, 一件设计作品往往要通过设计者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协调来完成, 同时要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的需求往往左右着设计的方向, 商业的逐利本质使商业设计更强调设计的适用性。

视传毕设作为在校生的终极作品带有明显的学院派气息, 概念性较强,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文化性、思辨性。设计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以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重点, 使得最能体现学生学业水平的毕设作品往往缺乏对真实市场的关注、对商业设计规则的遵守。

在毕设指导过程中。教、学双方常会为作品概念性的适用可行和适用性的保守平庸而争论不休。实际上商业设计需要毕设作品的开拓勇气和创新思维, 而毕设作品同样需要遵守一定的适用性规则来为设计工作作准备。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成为设计教育者和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概念设计与视传毕设的概念性体现

现代传媒与心理学认为:概念是人对能代表某种事物或发展过程的特点及意义所形成的思维结论。它也可以被简单理解为人们认识事物的符号集合。概念设计即以概念贯穿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 具有思辨价值, 利用创新思维平衡着人、生活、环境的关系 (绿色设计即是人们在深刻思考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系统性设计概念) 。它存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 不断纠正甚至颠覆着既有设计理念、形态, 推动设计不断变革。

视传设计的概念性体现在图形、图像、符号语义的前瞻性和深刻性, 表现方式和传达语义途径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传播应用媒介、材质的多感官化、多元化、跨界化等几个方面, 以此不断提升视传专业对设计本质的观照。在毕设作品中, 以上诸方面体现在选题的关注方向、创意构思的原创程度、载体表现的感知度和效果等。

视传毕设作品的概念性应以对人-生活-环境关系的关注度作为判定标尺, 以原创度作为衡量标准。这里的原创有内容和层次的区别。内容方面分语义、形式、载体等角度的创新思考和实施:独有的表现主题即为语义原创, 这要求学生在选题时充分考虑研究课题的排他性, 别人未涉足的领域往往意味着独特和困难, 如毕设作品《饕餮脸谱纹饰设计》 (图1) ;形式的原创即表现的元素样式风格新颖, 夺人眼球, 这需要扎实的专业基本功, 如毕设作品《“90后低度酒”包装设计》 (图2) ;载体的原创即媒介的选择对于语义、形式的传播和解读具有独创性。层次方面分理念原创、表达原创。前者指设计思维指导下的创作理念, 如鲁宾之壶的正负形效果正是基于视知觉心理与创作意图的融合进行构思;后者指表现理念的技巧, 如靳埭强先生使用真实图像与水墨晕染效果融合的方式来表达东方的人文气息。在视传毕设创作中应当引导学生慎选主题、深化理念、巧思形式、善用技巧、精择载体, 将视传毕设概念性的价值充分体现。

四、商业设计与视传毕设的适用性体现

商业设计也称商业视觉设计, 是以商业信息传播和商品宣传推销为目的, 具有明确的功利性, 也体现着设计的服务本质。它促进着商业的发展, 提升着人们的生活品质, 同时加速了商业文化的推广。笔者认为, 商业设计区别于学院派设计最明显的特征即为适用性。适, 切合、相合;用, 使用, 使人、物发挥其功能;适用即能够符合要求, 充分发挥作用和价值。商业设计中的适用性表现为:明确设计对象的目的、应用范畴、相关法规及其功能性要求;应用形式、材料、制作实现的可行性, 并以此指导设计行为;符合受众接受能力、审美意识、社会心理及禁忌;表意深刻、巧妙、新颖、准确;形式独特、简洁、醒目等。例如设计一款企业标识, 要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品牌理念、产品特点、应用范围、受众特征, 用充分功能化、强烈排他化、明确识别化、形式艺术化、实现简易化的图形、色彩进行创意制作, 而绝不单纯是表达设计者的艺术风格 (如图3笔者作品《徐州香祖SPA会所标识设计》) 。

视传设计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其毕设作品是学生结束学业走向设计一线的汇报成果, 所以适用性应是其重要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以充分的调研来掌握设计对象的相关信息, 以此指导设计方向;利用设计技巧结合传播原理准确、合适、完善地执行表现;在深入理解材质、制作工艺、载体特点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制作。设计教育从重艺轻商逐步认识到商业项目实践对于在校生的重要性, 也举办了一些诸如“校企联盟”的活动, 但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甚至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公司少之又少, 学生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去创作, 所以毕设作品中体现出的适用性普遍具有一定的主观特征, 如毕设作品《济南“大明湖雨荷茶”系列包装设计》 (图4) 。

五、如何寻找视传毕设中概念性与适用性的平衡

如何处理概念性和适用性的关系, 既是视传毕设这种特殊作品 (学业汇报与工作演练) 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也是衡量毕业生专业能力的综合指标。笔者认为, 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在教与学中寻找两者的平衡:

1. 通过日常基本功训练提升概念设计思维和独立创作的能力, 包括思维、记录、执行三方面。

思维是先导, 通过反复训练辐散、辐合、抽象、形象、意象等设计思维, 并确定设计构思步骤、路径, 塑造和完善创作的思维状态。同时通过优秀设计师经验分享、公司案例实践、真实项目的征集比赛来了解商业设计创作中的适用性细节, 并不断加入到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去。记录是构思和执行的过渡。手绘作为记录和表现创意、磨练造型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最能捕捉思维火花的方式, 也是创意执行的脚本。电脑软件的不断进化往往使学生急功近利, 追求特效的冲击, 却忽视了手绘这种最基本但最有效的创作手段。设计的概念性需要强烈的原创冲动, 如果离开手绘, 设计师要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会变得困难, 这在以视觉元素为核心的视传专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手绘代表着思辨的创作状态, 用笔自由地表现思考的轨迹, 记录思考瞬间获得的点滴灵感, 再在反复修改中完善想法。同时注意学习商业设计中始终围绕适用原则修正方案草图的过程, 这种习惯可以有效地平衡设计中的概念性与适用性。执行决定着传播的最终效果:对设计软件工具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构思的实现;对不同媒介、材质、制作工艺的熟悉程度关系着与受众直接接触的展示载体的取舍。以商业案例的形式学习软件制作, 多接触设计成品的材质和媒介, 强化对真实项目载体传播价值的感性认知, 可以事半功倍地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

2. 加强理论学习, 提升文艺素养。

理论是从设计实践中获取的理性总结, 包括设计史论、设计美学、设计师访谈等, 此外还应涵盖与视传专业相关的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知识。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协调实践与理论间的关系, 可以有效提升对设计表现的认知水平。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扩充, 可以从更加宏观或微观的角度去认识文化、解读文化符号, 从而拓宽设计概念性与适用性的思考角度。譬如加强对传统图形纹样的研习, 并强化对形式美感的训练, 同时关注审美潮流, 可以创作出具有传统意味的时尚图形, 兼具概念性与适用性特征。人文与艺术是提升设计层次的重要支撑, 也间接影响着视传设计中概念性的关注角度与适用性的品质水准。通过对古典、现代文学的积累, 对后现代多元文化、艺术样式的去伪存真, 可以有效地促进设计思考的维度和深度。

3. 注意多专业方向的交融学习。

设计专业属于交叉学科, 每个专业方向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 同时与其他方向有着复杂的联系, 跨界设计逐渐成为大设计时代的主流。以视觉元素作为核心传播途径的视传设计如果与工造专业融合, 可以使产品更能满足当前消费者求变求异的心理需求, 营造多彩的物质生活;与舞美专业融合, 可使舞台的视觉效果更具形式美感和时代气息 (可参照2010年春晚美轮美奂的舞美背景设计) ;与景观专业融合, 可使城市的众多街景更富看点 (如苏州相门桥的中国结主题景观雕塑) ;与服装专业融合, 可使其在不改变款式的前提下极大地彰显个性 (如文化衫) 等。在深入学习和实践视传专业技能的基础上, 积极发掘与其他专业方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 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提升概念设计的意识, 也会对设计的适用性有更深刻的认知。

视传毕设是专业课程的终极整合和日常积累的集中展现。作为教师应在课程教学和毕设指导中从以上三个方面循循善诱, 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设计、执行习惯;作为学生应结合课上专业学习和课下自觉训练, 系统而有序地培养自己对设计概念性和适用性的理解, 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结语

视传毕设应该是绚烂多彩、让人玩味的艺术展还是琳琅满目、商业气息浓郁的案例展?这取决于对概念性与适用性在视传设计中如何体现、平衡的认知, 需要在日常教与学中进行点滴的关注与积累。通过毕设作品可以让学生整合在整个专业系统学习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创作技巧、执行水平, 并结合一定的实践经验完整地进行演练,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为毕业后设计工作做好业务准备和心理调整。

参考文献

[1]李超德.设计美学[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4

[2]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6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创意与传达 篇4

1 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

1.1 针对性的对课程进行设置

我国的艺术设计产生的比较晚,长期间之内处于一种进行模仿以及经验类型的情况,培养出来的人才比较少,对于课程目标的设置不是特别明确,教学实践中未能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结合这一情况来看,需要对于视觉传达等专业类型课程构造的体系中具有的一些不足之处着重的进行调整,让课程的设计能够满足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使技术以及能力更加的突出,着重的对其进行培养。结合视觉传达具有的特征以及对于应用类型人才的需求,把专业的课程以及实践的项目两者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的文化水平,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大程度的提高了学生的准也文化水平以及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1.2 基础的课程教学要突出适应性的特点

视觉传达的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有设计素描、三大构成等。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对学生的文化水平进行培养,为日后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培养出优秀的视觉传达专业的一些人才,需要学生接受良好的基础知识教育,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使专业课的基础知识学的更加扎实,在具有良好的基础知识之后就可以大胆的进行创新,例如可以把传统应用的素描改变为设计的素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此外,要让学生到室外进行写生,把造型的创造以及主题的创作作为基本的内容,从整体中对设计的基础课进行把握,满足专业课程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生的感悟能力以及自我探索以及创新的能力。

1.3 对于专业课程的设计着重考虑实用性

学生在把基础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之后,需要把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对于视觉传达设计的课程需要强调教学中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逐渐创设视觉的传达设计专业各个方向的一些工作室、实验室等,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选择更加的自由,使专业之内的合作得到优化。这样既能够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得到凸显,实现两者之间的一体化管理,把应用能力的构造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有效的进行避免。主要具有以下四方面的体现:1、把课堂的教学与校园文化的创建两者结合起来,在学习设计方面的基础课程时,要融入实践的训练,不但使校园得到美化,还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2、课堂的教学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各样的这样能使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得到发扬,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既能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培养,又能为地方的经济服务;3、课堂教学要和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参加更多设计之类的比赛,使学生在竞赛中看到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4、课堂教学中设计的作品要转化为一定的商品。积极的为学生的作品举办展卖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卖,形式非常多,内容也非常的丰富。

2 使教学的基础设施更加的完善

文化创意的发展应当和社会发展相一致,既要增加学生的专业文化知识,又要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学校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创建视觉的传达室以及相关的一些实践基地,积极的与其企业进行合作,使学生在日常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付诸于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继而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修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的扎实。

3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想推进文化创业产业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对教学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践能力不够重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的经历不足,未能把教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

4 结语

文化的创新是的当前社会新发展的一种产业,对社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文化的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视觉改革的发展需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需求,不断促进过程的改革以及创新,使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明.从创意思维训练到视觉语言研究——关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02:1 52-154.

创意与传达 篇5

关键词:图形创意,视觉传达设计,定位

在现代设计中, 图形是指画面中的视觉图像, 它的最大特征是以传播信息为目的。创意, 也就是创作中的想法, 它以寻求新颖、独特的某种构想为目的, 其核心是创造性。图形创意就是寻求视觉传达的独特性意念和构想。

可以这样说, 图形创意所创造的是超生活的、虚构的、重构的, 但又体现客观世界意义的、新奇的视觉体态。图形最能通过简洁的形式传达出深刻丰富的内容, 让人能很快接受其丰富的信息。创意图形区别于单纯的标记、标志及装饰图案等, 它是在特定的思想意识支配下, 寻找新颖、独特的意念、主意或构想而创作的图形创意训练。

图形应用在传播领域的作用是吸引人们的注意、引起兴趣和关注、传递一定的信息、加深受众记忆。现代创意图形体现的是创造性, 只有新颖独特的形式才能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 抓住人们的视线。从图形定义我们知道它是以传达为目的的, 优秀的现代图形无论是元素的选择还是表现, 以及形式美的法则, 都能够利用象征来向受众传达一定的信息或者观念, 同时也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图形创意的目的是使受众正确理解其中的含义, 最终结果是要创造出一个新的图形形象, 这种创新是现代图形设计的根本所在, 而不是现实形态的简单再现或拼凑。现代创意图形的表现元素师以具象物形为主的, 无论是用绘画、摄影等手段, 在表现上都要生动, 形态强烈, 有设计者自己的表现风格, 具有美感, 这样可以在传达过程中提高图形的吸引力、记忆度和亲和力。任何设计都要强调原创性, 图形尤其需要。现代图形强调的就是创造性, 对于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学习其方法, 取其灵感, 但在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才可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图形。

平面设计的基本构成元素是图形、文字、色彩, 作为三要素之一的图形设计是关键的一环, 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三要素的关系和信息的准确传达。好的图形创意设计可以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 通过视觉语言, 使人们彼此沟通理解, 可跨越地域的限制、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差异而进行无声的交流, 达到无声感染的艺术效果。这表明人们接受一种符合比逻辑概念快得多, 这也许就是图形为什么无法被日益发达的文字和语言所取代的一个重

2.绿化借景

设计师通过设计把室外自然引进室内, 这种设计手法称为室内设计室外化。通过墙壁开洞或者是透明的大玻璃幕墙, 直接把室外生动的自然景色引入室内, 使室内外环境融为一体。这种流动的开敞空间可以让使用者最直接的感受到阳光、新鲜空气或者茂盛的植物, 从而可以体验到自然气息和文化意境。

六、结束语

“意境”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与精华所在, 它是空间设计高层次的表现。传统的建筑室内空间布局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设计源泉。在营造空间“意境”时应注意在满足室内设计基本功能外, 更强调空间环境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室内各构成要素之间进行权衡, 才能在设计中取得不俗的效果, 营造出一个充满温馨及艺术情趣、别要原因吧。图形在很多地方起着文字无法起到的效果, 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的今天, 图形可以说是信息交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手段和方式。

在图形创意中运用最多的做法是将多个元素进行创造性的、超越现实的组合, 各元素之间以一种巧妙、看似真实、荒诞的形式结合成一个新的形象, 产生视觉和心理上的吸引力。

创意图形设计并不关心对事物的性质、原因的解说, 它追求的是事物可视的外部形态, 所以应在准确传达意义上的基础上多多注意形的准确性、美感、趣味和图形组织结构的精彩, 已达到在观者忘形生意的同时, 获得一定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图形创意设计贵在平中见奇, 把平凡的事物变成不平凡的, 把常见的形态变成不常见的形态, 体现出轻松、幽默、趣味性的智慧性的特征。一个主题内容的背后牵连着许许多多的相关因素。创意, 必须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采用与之相适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才能完整、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

图形创意, 在弄清了我们的设计是“向谁说”“何时说”“何地说”等问题之后, 就应结合已经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的大体方略、对策, 切入对具体的“怎样说”这一问题的研究, 并且应当确立画面中阐述信息内容的文字式语言方式, 这是一个对表述方式进行探寻的过程。许多没有创意经验的设计师在创意过程中往往到图书馆、资料库把各种设计参考资料乱翻一气, 希望得到点启示, 而其结果往往是要么一无所获, 悻悻而归, 浪费了很多时间;要么是从别人的类似题材的设计中得到一点“启发”, 而作品大有抄袭痕迹。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就是没有经过一个理念推演推理过程, 以至于查找资料时毫无目的性。

不同的时间阶段, 大众心理状态和审美需求也不一样, 设计是时代风尚的变化, 将直接影响大众的兴趣和爱好, 比如在色彩摄影技术还未普及之时, 你运用彩色摄影图像的信息形式, 给人的印象是先进、新颖, 而在今天, 黑白图像有时似乎更具韵味。同样的东西, 不同时间体现出的内涵, 寓意就不一样, 创意必须融入这一内容的考虑。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诉求重点, 设计即应因此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形式, 采用不容的形象为画面主体。

总之, 创意必须结合丰富的内容进行策略性思考和设计定位, 才可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张鹏;《图形创意》[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8年9月;

创意与传达 篇6

一、文化创意产业下视觉传达专业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视觉传达专业是一门实用领域的设计, 同时设计也是一门人类生产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其过程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文化创意产业下对多学科的交融要体现了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从业者单一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 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再是局限在平面空间领域了, 跨学科、综合化、科技化是它的主要特征, 它普遍的涉及到人际、环境、科技等诸多要素, 对设计师的要求不但要有职业技能, 还需要晓畅社会人文、传播理论、材料学等从业相关知识。那么, 在教学中, 就要加强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筹集整合丰富的知识资源, 以适应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人才需求。

二、文化创意产业下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特色

我国现阶段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 在某些方面受到一些传统模式的束缚。因为我国的设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是对早期的一些西方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种模仿。我们在借鉴吸收西方艺术教育的过程中, 在课程的结构上注重基本功的训练, 而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以及艺术生的扩招, 进而致使整体学生能力和文化素养普遍降低。

现阶段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多元化、系统化, 使学生成为既有专业研究能力, 又有实践操作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为使学生能够成为创新与应用能力并举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过程, 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要贯穿于我们教学的始终, 应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既要有思维训练方面课程又要有真切的实践。例如, 以实际案例为课题内容的全新课程形式, 模拟实际工作情境, 围绕案例展开丰富创造与想象, 引导学生进入职位角色, 探索创造思维方法, 为踏入岗位准备。

2. 重视实践课程,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达到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并举的培养, 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第一、第二课堂联动的形式, 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 使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开阔的眼界, 对推崇创造力的行业影响很大, 必要的社会调查和专业考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走出课堂学习外界设计文化, 参加各种设计作品比赛, 设计展览, 使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市场、贴近社会, 增强实战能力, 实现与企业的衔接对接。

3. 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创新产学研合作。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大学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途径, 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创新平台、共享技术设备资源、共建实习创新基地、吸收同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来校任教等方式, 以提高教师和学生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进而改变与行业标准相脱离的状况。

三、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教学团队要求

现在, 很多高校中, 设计专业高学历的教学团队并不缺少, 但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学队伍尚是制约高校设计实践教学的主要因素。今天, 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有了重大的改变, 从过去单纯的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引导者转变。在这个过程, 教师的工作角色变得更多重, 既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老师, 又是创造思维的启发者, 既要有较好的人格魅力, 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所以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有着更高的考验。

四、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强融合性及高附加值的特点, 市场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 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竞争的必然条件。设计行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推动力之一, 时代背景为我们设计教育提供了广袤的空间, 也指明了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向, 作为教学工作者会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 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 提供优良的储备人才。

参考文献

[1]谷彦彬.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饰, 2005

[2]潘志琪.试论文化创意产业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方向[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6

[3]樊华, 周庆责, 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上一篇:创造性利用下一篇:大棚草莓的高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