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精选12篇)
系统管理 篇1
投资管理是一项极具系统性的工作, 投资分析、投资决策、风险监控、投资交易等各个环节具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性, 并且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制度和流程。因此, 投资管理行为需要完善的计算机系统予以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应用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针对某一类型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通过提供背景材料、协助明确问题、修改完善模型、列举可能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等方式, 为管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的人机交互式的信息系统[1]。由于DSS系统是模型驱动, 依靠模型库中的模型对实际决策过程进行抽象和模拟, 并进行计算决策。因此, 模型库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DSS系统的决策支持性能和动态可扩充性能。本文将针对投资决策过程, 基于面向对象法设计投资决策DSS系统的模型库管理系统, 重点研究模型库管理的动态实现。
一、投资决策流程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Simon将经济组织内的决策过程进行了归纳总结, 提出了决策过程一般模型[2] (图1) , 认为决策的过程分为三个环节, 即情报活动, 确定决策目标;设计活动, 拟定不同的可行性方案;选择活动, 选择最优方案。三个过程相互关联, 互相作用, 形成了决策的动态过程。
根据Simon的模型, 结合投资决策过程实际, 将决策过程一般模型具体化, 可以得出支持DSS系统逻辑的投资管理决策过程模型 (图2) 。
二、投资管理DSS模型库管理系统设计
2.1投资决策DSS模型库规划。
本文使用面向对象语言搭建模型库管理系统, 其基础思想是将投资决策问题划分为不同的类[3]。根据投资决策的特点, 模型库划分为知识模型类和数学模型类两个子类, 并将数学模型类按照投资决策支持的需要, 进一步划分细类 (图3) 。知识模型在投资决策DSS中表现为对投资决策任务的分析和推理以及风险控制规则, 是对投资决策规则的定义及行为的约束;数学模型是投资决策DSS进行分析决策的核心, 用以实现对投资决策问题的计算分析。其本质是输入变量 (X) 到输出变量 (Y) 的映射, 即, 包含输入变量、输出变量、数学表达式和算法对象四要素。以β指数模型为例, 如果投资者希望使用β指数模型选择收益波动小于基准值的投资组合, 则其一般形式是:
则β指数模型类可描述为:
类名称:β指数模型类
父类:数学模型类
属性:ri//输入变量集
rm//输入变量集
输入变量集
决策变量集
Get_Function//获取目标函数
Get_Constraint//获取约束条件
Simplex//求解β指数问题的单纯形法;
[结束]
各类模型从模型的结构角度可划分为原子模型和组合模型两种[4]。原子模型不可分割, 在投资决策DSS中负责进行基础的运算, 如计算期间收益率、价值波动率等;组合模型则按照自身的模型结构组合原子模型而成, 负责进行趋势判断、策略等的计算, 如计算收益率的持续性、风险波动率的变动预测等。
2.2投资决策DSS模型库管理系统架构。
模型库管理系统由模型库、模型字典、内外部数据库和模型库管理模块构成 (图4) , 模型库储存的是模型的代码, 在面向对象语言下模型库就是模型对象集;模型字典储存着各个模型的编码、方程式、功能, 模型在模型库中的定位等信息, 以供决策计算时模型库管理系统调用;外部数据库提供支持决策的外部参考数据;内部数据库不但用于提供内部决策支持数据, 还会根据系统的运算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实时跟进最新的内部管理情况。管理模块具备模型的运行, 存储和生成功能, 根据计算需求从模型字典中调用相应模型进行计算或生成新模型。
2.3投资决策DSS模型库管理系统运行流程。
模型库管理系统的运行流程首先是读取模型, 依照模型的属性执行模型的操作, 原子模型则直接进行参数取值和计算, 组合模型需要依照模型逻辑执行各个原子模型的计算, 并实现各个原子模型间数据的正确传递。原子模型结构固定, 组合模型的结构和运算逻辑可根据决策需要, 通过建模功能实现调整或者新的组合模型的生成。模型运算的结果会根据投资者在各个环节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 实现模型库管理系统的动态化。
结合图2的投资决策过程模型, 得出投资决策DSS模型库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如图5所示。
三、总结
模型库管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体现为充分实现DSS系统的动态运作。本文基于面向对象法, 结合对投资决策流程的分析, 从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模型类划分、系统结构和系统运作流程等方面论述了投资决策DSS的模型库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在其支持下能够保证投资决策DSS的性能和实用性, 满足投资决策的系统性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梯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
[2]何开伦, 李军.实用型营销决策支持系统原型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0, 14 (3) :64-67.
[3]王冰, 琚春华.面向对象DSS模型库设计[J].计算机时代, 2005, 6:15-17.
[4]TUNG X B.Decision Support in the Future Tense[J].Decision Support System, 1997, 19 (3) :149-150.
系统管理 篇2
摘 要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将给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带来很大的方便。它能实现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减轻实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实验产生巨大的兴趣。文章阐述了基于Web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思想,以及应用ASP技术实现其前台和后台信息交互的方法及过程。系统采用B/S体系结构,既满足教务管理用户集中、大量处理数据的要求,又满足了学生最大范围地使用该系统。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解决方案的论证,对应用领域进行调查分析,参考各种资料和进行数据库编程实践,成功地实现了基本的设计要求。我们设计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实验室管理,预约管理,实验项目管理,用户管理,公告管理等功能[1]。
关键词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B/S体系结构,预约管理,数据库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现状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2 系统设计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1.3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1.4 系统的开发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系统的关键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的开发工具...................................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运行环境Dreamweawer MX的主要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2.1.2 SQL Server2000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2.2系统的开发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2.2.1 ASP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2.2.2 B/S体系结构介绍...........................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用户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3.2系统功能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3.3系统开发环境需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系统功能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4.2要实现的关键功能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4.3系统数据流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 数据库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数据库的概念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5.2数据库的完整性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5.3数据字典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 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系统设计细节.....................................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 Web服务器的建立...........................错误!未定义书签。6.1.2 数据库服务器的建立........................错误!未定义书签。6.1.3 访问数据库................................错误!未定义书签。6.1.4 应用程序开发..............................错误!未定义书签。6.1.5 并发机制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6.1.6 安全机制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6.2登陆界面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6.3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6.4实验室管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6.5公告管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6.6课程管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6.7项目管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6.8预约管理设计与实现...............................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6.1用户登陆界面
图6.2系统主界面
图6.3管理员密码修改界面
图6.4学生信息查询界面
图6.5教师信息查询界面
图6.6查询学生结果
图6.7增加学生信息界面
图6.8增加教师信息界面
图6.9修改学生信息界面
图6.10实验室信息查询界面
图6.11修改实验室信息界面
图6.12增加实验室信息界面
修改功能和新增功能与上述修改、增加学生情况类似,这里不再重复。
图6.13空闲实验室安排界面
图6.14空闲实验室信息界面
图6.15发布公告信息界面
图6.16公告信息查看界面
图6.18课程信息查看界面
图6.19查看课程项目信息显示界面
图6.20查看项目信息显示界面
输入“软件工程”,查询到信息界面如下:
图6.23预约课程查询界面
信任管理,系统制胜 篇3
管理的核心源于对人性的把握,很多公司老板大多是从业务和技术出身的,他们对人性的认识缺乏足够深度,不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管理,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潮宏基所遵循的就是尊重员工、信任员工的理念,这是基于对中国东方文化的深刻理解,它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以法治企,也没有完全按照东方文化,过于讲人情,它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中国的企业只有找到了这个契合点,才会做得更强更大,更持久。
有不少企业老板对自己的员工缺乏信任,实际上,信任是一切管理的基础,只要存在合作,就离不开信任。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更像是一种婚姻的契约、心灵的契约,信任才是“长相厮守”的基石。
每个人都难免偶尔有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偶尔违反交通规则,偶尔占了别人的小便宜,甚至一些人偶尔的偷盗,等等。在这种情形下,人们一般都会产生相应的内疚感,进而出现自我控制的矫正行为。但是当人们感到组织的规章制度对自己产生威胁和不信任时,人们的内疚感就会相应降低,甚至趋近于零。不仅如此,人们还可能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到根据和理由,完成相应的心理调整。
如果管理者认为“员工太能偷了”,而不清楚许多不良行为正是来自于人们受到组织的威胁,自然就会建立一个铁腕的组织与制度来对付这种偷盗行为。如果管理者从来没有想到组织与制度也会促使员工偷盗,就会在这种博弈中进一步提高对员工的威胁,比如私设公堂,这毫无疑问会更加促进员工的不良行为,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尊重和信任员工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并且高效运转。在统一的理念下、规则下,不论是员工还是老板,大家都严格遵守规则。潮宏基也不例外,从潮宏基珠宝公司有魄力不设搜身制度,可以看出潮宏基不是单靠某一个制度进行内部管理,而是靠一个系统,一个所有员工都认可遵守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所有员工已经从适应到习惯,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境界。所以企业要以管理系统制胜,必须从文化和制度两方面进行双核驱动。
之前就有人问过,一个偶然因素起决定作用的成功案例别人怎么学?
现实世界中所有的真实案例都不具备普遍意义,因为所有的商业成功都有偶然性,很多成功企业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战略和方法往往来自于环境所迫。
管理其实没有什么定势,管理来源于实践,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一定要照搬潮宏基的制度,而是多了解本行业成功企业的关键因素,吸取其管理的精髓,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不管是海尔的流程再造、华为的系统打造,还是潮宏基不设搜身制度,都是找到适合自身的一个管理系统,并且运转良好。最终才成为企业制胜法宝的。
系统管理 篇4
继20世纪60年代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Gordon B.Davis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学科的Ph.D学位课程后,许多大学纷纷成立了MIS学科,开设了相关专业,从事MIS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是介于管理科学、数学、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一个边缘性、系统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和计算机的应用是MIS的三要素,也是管理现代化的标志。
目前,全国各高校的许多专业都开设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因为专业背景不同,开设课程的面向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要求也有很大的不同[1]。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学生,不仅要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功能和结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和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作为信管专业核心专业课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系统分析员的主要课程之一。[2]该系统虽然最终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呈现的,但却不能像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那样,由教师完成问题的分析、处理算法的设计等;也不能像软件工程的实验教学那样,仅重视单纯技术而忽视管理学科知识。因此,设计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一直是困扰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3]。
1 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职业目标是系统分析员和企业信息管理师。管理信息系统是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学生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建设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具有如下特点[4]:
1.1 综合性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学科,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应用数学、管理理论、计算机技术、运筹学等相关知识。因此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不仅要学习相关的管理知识,还要学习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学习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这个要求也是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1.2 实践性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还要通过实践掌握信息系统建模的全程,通过实践而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
2 信管专业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现状
2.1 过分偏重管理,等同于一般管理类专业要求
授课内容没有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区别对待。课程教学重点在于经济管理知识或信息学知识,对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中的技术支撑不够突出,只介绍的MIS系统开发的常用方法以及如何组织系统开发,具体的系统开发技术和实现细节涉及不足,也没有专业的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这样实验教学过程中势必只注重演示型的实验,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能力。
2.2 只重技术,忽略管理特征
由于学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加上许多前导的计算机类课程,使学生对于本门课程产生误解,认为管理信息系统就等同于综合的程序开发课程,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方面,对管理思想、理论比较弱化,实验教学变成了管理信息系统开发[5]。实际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应在管理思想、理论的支配下,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将计算机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起来,既要偏工又要偏管。
3 实验内容的具体设计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应该在学生学完了管理类课程(比如管理学、会计学、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管理等)和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SQL Server 2000、程序开发语言java、c++、c#、asp.net等等),掌握了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开发系统的技术后开设的,是前面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是本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一般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
3.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
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实验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应当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确定实验内容。根据教育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单元有:
知识单元一:信息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该部分的实践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到社会中调查、分析各种信息系统,加深对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这可以与管理生产认识实习相结合。
知识单元二: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建设和维护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开发工具的使用。在实践环节中应使学生加深前面学的技术的了解。
知识单元三:信息系统的应用。使学生认识组织中常用的各种信息系统,熟悉其功能和组成,比如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知识单元四: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评价与运行管理)。
前面三个知识单元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组成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最后实现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知识单元四)。因此,第四部分是实验环节的重点,其他三个知识单元是贯穿于知识单元四的实现过程中。
3.2“管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和两个阶段。第一,是认知层次,通过演示操作和流程观察及案例分析了解有关应用理论,让学生感性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第二,是应用层次,通过典型管理信息系统的模拟操作应用,构建学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是开发层次,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及其课程设计,按照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开发能力的培养。一个阶段是随着教学进展的基础实验,另一个阶段是课程设计,实现一个真正的MIS系统。
3.2.1 基础实验
课程实验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相匹配,即:实验内容、实验时间应该与理论教学的进度一致[6]。因此应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开展基础实验,目的是加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这里采用“同个系统贯穿始终”的实验方法,在开始做实验时,学生就将系统确定下来,将这一个系统的开发过程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当然选做的系统应该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比如学生补考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企业人事管理系统,运动会成绩统计系统等等。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进展完成课题的系统分析和设计任务,所有图表都要用VISIO2003工具绘制完成。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基础实验(表1)。
3.2.2 课程设计实验
因为在开始基础实验前就进行了选题,每完成一个基础实验的同时,也就完成了课程设计涉及的相关部分。因此,课程设计实验主要根据前面的基础实验,进行系统的程序设计和调试,也就是系统实施部分。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擅长的系统开发工具。实验的内容决定了实验室的配备,课程设计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实验配备[7]。
硬件:实验室中,应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web应用服务器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用机。将他们已TCP/IP协议互连成局域网,每台机器可连接到Internet。
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SQL2000 Server数据库。web应用服务器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IIS等服务组件。学生机上安装Visual Studio.NET等必要开发工具和一些模拟教学系统,比如ERP系统等。
4 结语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核心课程。通过这里设计的实践教学,真正使学生明确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和总体规划方法,掌握了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研制方法和开发工具,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了系统分析员的基本素质,能够较快适用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严京滨,于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72-74.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5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蔡淑琴,石双元,汤云飞,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验教学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4):84-86.
[4]王晓煜,王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21-222.
[5]吕永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07):108-110.
[6]郭零兵,余晓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21):111-113.
系统管理 篇5
本软件根据来电马上得到客户的详细资料,购买意向,销售记录,售后服务记录,投诉/建议记录,回访记录,迅速完成客户的报修,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功能强大的处理流程和统计报表会成为各类售后服务企业的好帮手.本软件可用于售后服务企业的呼叫中心软件来使用,操作和使用上都比较容易上手.主要功能如下:
★ 来电号码和客户资料自动弹出
● 可直接看到客户的详细资料,如姓名,电话,地址,归属的业务员,e_mail等其他联系方式等等
● 可直接看到客户的来电记录,曾经有过什么购买意向
● 可直接查询客户消费积分和积分兑换情况
● 可直接看到客户的销售记录,售后服务记录(售后更换备件的明细),投诉/建议记录,回访记录
★ 灵活的参数设置可使录入数据成为一件轻松的工作
● 商品销售单位设置,同时可以设置该销售单位下的技术负责和销售代表(在销售统计中可按照销售代表统计销售量
● 商品名称型号设置
● 维修备件设置
● 自定义编码设置
● 本软件提供5个自定义的字段,可以根据用户行业的特征来自定义这5个字段的含义,比如电脑行业可以定义成硬盘id号,显示器id号,汽修行业可以定义成发动机号,车架号等等以此类推
● 售后服务单/销售单据打印设置
● 客户积分设置,一元对应多少分,积分是用什么来计算
● 录音功能设置(注:该功能需要支持录音功能的来电采集设备,在购买的时候请和我们的销售人员确认)
● 其他综合设置,如:售后服务类型,回访方式,回访客户反馈意见,回访目的,备件报废类型,备件入库报废经办人等等
★ 销售处理
● 销售记录查询
● 欠款不欠款记录查询,并可对欠款记录做回款处理
● 任何时段的购机统计
★ 售后处理
● 打印派工单及单据状态流转(待处理,已出单派工,售后完成,审核完成)
● 售后完成后的数据录入,单据状态流转,单据查询
● 最近需要定期维护的记录查询(来自购机记录的设置),可单条或批量生成售后服务记录
● 任何时段的售后服务统计 ★ 投诉/建议处理
● 投诉/建议处理(查询记录,处理结果的录入,单据状态流转(处理中,处理完毕,审核完成)等等)
● 任何时段的投诉/建议统计
★ 回访处理
● 回访处理(查询记录,回访结果的录入,单据状态流转(处理中,处理完毕,审核完成)等等)
● 最近需要定期回访的记录查询,可查询销售以后没有回访过的客户是哪些,售后完成以后没有回访过的客户是哪些等等
● 任何时段的回访统计
★ 审核处理
● 有审核权限的管理人员对已完成的售后服务记录,投诉/建议处理记录,回访记录做最后的审核或取消审核
● 处于审核完成的各类记录不能再被修改,删除
★ 维修备件管理
● 维修备件入库管理
录入入库单
● 售后人员领取备件管理
录入出库单
● 维修备件报废管理
录入报废单
● 售后人员名下备件清单查询
◆ 售后人员领取备件明细/汇总
◆ 售后人员维修消耗备件明细/汇总
◆ 截止目前售后人员名下备件清单(领取-消耗)
● 维修消耗备件明细查询(支持模糊查询)
● 任何时段的维修备件出,入库,报废统计
★ 综合查询统计(当天或某段时间)
● 新录入客户统计
统计某段时间新添加的客户数量
● 按接线员统计报修数量
可做为考核接线员工作量的依据
● 按时段统计报修数量和备件,交通,服务费用金额和百分比(当天或某段时间)
● 当天销售,售后,投诉,回访的数量汇总统计
● 客户综合查询统计,可按以下两个条件组合查询统计
1.大于等于多少,等于多少,小于等于多少
2.1 购机应收金额,购机已收金额,购机未收金额,购机次数
2.2 售后备件费用,售后服务费用,售后交通费用,售后金额合计,售后服务次数
2.3 投诉/建议次数
2.4 回访次数
★ 客户积分统计管理
可方便的查询客户的积分情况,客户兑换积分的情况,客户兑换礼品的数量。可实现单个客户的积分兑换,也可实现批量客户积分的兑换
★ 知识库自动维护
在做售后处理的时候,可根据客户提出的故障现象查询故障处理知识库,在电话中就可以指导客户来解决一些可能是非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故障,可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在做投诉/建议处理时,可根据投诉的内容查询投诉处理知识库,可辅助处理人员用更恰当的方式来处理客户的投诉
上述两个知识库可自动根据系统的运行来自动维护,更新,也可以在系统中手工进行整理
★ 开机提醒
可设定提前几日对将要到期需要定期维护的记录,将要到期需要定期回访的记录做自动开机提醒.
★ 灵活,方便的派工单打印,可根据需要自主设计销售单或派工单的格式
支持多种打印机(宽行,窄行,微型打印机等)
★ 统计处理过的报表均可导出到Excel或word中
供数据的二次利用,和通过网络的分发给其他相关的管理者使用
★ 来电客户留言管理
★ 客户资料的方便查询和录入修改
★ 黑名单客户的设定
★ 来电日志的查询
来电,去电号码,通话起始截止时间,通话时长,播放通话录音等
★ 客户组的功能
把不同的客户按不同的客户组(可以是业务员或区域等)进行分类以便管理和统计
★ 客户资料的导入导出(Excel)
★ 单机版本和网络版本合二为一,使管理和应用更方便
购买一套就是单机版本,购买多套,简单的设置一下就可以实现共享数据,构成网络版本
★ 用户权限的管理使公司客户资料更加安全
● 修改客户组名称
● 删除客户组
● 修改客户资料
● 删除客户资料
● 删除来电日志
● 客户档案导入导出,日志导出
● 删除留言
● 修改留言
● 删除记录权限
● 修改记录权限
● 备忘录管理权限
● 参数设置权限
● 购机处理权限
● 售后处理权限
● 投诉/建议处理权限
● 回访处理权限
● 审核处理权限
● 维修备件管理权限
● 综合统计权限
● 客户积分管理权限
★ 一台电脑最多可支持管理8路电话的来电
本软件在销售的时候标准配置是一路的设备,如需管理多部电话,请向销售人员说明,需要额外增加费用
系统瘫痪考验应急管理 篇6
10月10日13时28分,中国民航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离港系统主机发生故障,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众多机场的离港系统整体性瘫痪,多个航班被迫延误,在时隔50分钟之后,14时18分中航信离港系统恢复正常,各机场航班也相继恢复起降秩序。
如此大面积的系统瘫痪事件,无疑再一次给民航的应急管理敲响了警钟,因为,这已经不是中航信第一次发生类似问题。就在今年1月11日上午10时30分,中航信北京总部服务器出现故障,导致系统死机长达20分钟,成都双流机场受害最大,40分钟后系统才恢复正常 ,上千名旅客因此而延误了行程。如果这是一次长时间的系统瘫痪,损失将非常严重,在计算机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加强应急管理,建立相应的备份系统,也由此更显得重要。
备份系统存有缺陷
据中航信运行部工作人员透露,在此次大面积机场瘫痪之前,中航信曾经做过一个针对纸质客票的备份系统,广州、上海等地的机场都拥有这一系统,所以,在10月10日的故障发生后,白云机场启用备份系统降低了损失,而没有建立备份系统的机场则应急能力明显偏低,事故中瘫痪了将近一个小时。
在事故发生后,各方面在总结原因时,仍然没有对危害的重要性有所深刻认识。“此次离港系统瘫痪并没有给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在上海的浦东和虹桥两大机场,都拥有相应的备份系统。”东方航空公司总经理助理夏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系统瘫痪后,我们及时启动了备份系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工作。”但对于系统为何瘫痪,他表示并不知情。
广州白云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白云机场的备份系统在这次事故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他们同时也表示,虽然备份系统可以暂时替代原有系统,但它在工作效率上比起原来的系统还有不少差距,许多人工操作过于烦琐。
虽然对于拥有相应备份系统的机场,这样一个事故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对于那些没有备份系统的机场来说,就没那么乐观了。中航信工作人员表示,对于那些没有备份系统的机场,只能改为人工执机,由执机人员手工打出旅客的订票信息,并核对其身份证号。这样一来,工作效率将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乘客的登机时间,也会造成更长时间的航班延误。
中国民航离港系统建设于1988年,是引进美国Unisys公司的USAS产品,属于为航空公司和机场旅客服务的大型网络系统。中航信通过其全球分销系统(GDS)、离港控制系统和客位控制系统向国内各地区航空公司、旅行社和机场提供可靠、高效的旅行代理、机场登机手续办理和航空公司定位服务,系统规模列世界前5位,每天处理超过50万人次旅客的订座和离港操作。有统计数据表明,中航信订座系统和离港系统的每秒最高交易处理量近5年来呈持续大幅增长态势。
据中航信技术人员介绍,目前中航信的生产系统是dorado 280主机和Unisys的CS7802主机,正是Unisys的CS7802主机上面运行着ICS(Inventory Control System,订座系统)和DCS(Departure Control System,离港系统)。因此,全国各大机场的离港系统都依赖这台CS7802主机,由于离港系统对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较高要求,所以全国各大机场几乎所有的离港系统都由中航信来集中提供。
鉴于这次事故,中航信运行部的这位工作人员透露,明年中航信将会筹备一个新的项目,主要就是针对电子客票的本地备份,以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度发生。
信息系统非常重要
有专家表示,信息管理统一化能给行业和企业带来便利,使得信息管理更加方便,更容易降低运营成本; 但同时,过度集中的信息管理模式也可能带来过高风险。一旦系统的某一节点或环节出现故障,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大面积甚至全局系统瘫痪。
但即使如此,信息化集成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专家也认为,不能因为风险存在就“因噎废食”,不必在信息管理统一化上过于踌躇。厦门航空的信息部总经理王洪建也认为,系统的瘫痪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这让许多已经习惯了使用计算机系统的员工非常不适应,利用信息系统的优势由此体现得非常明显。
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于2004年8月5日正式投入运营,新机场目前的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停机坪空间可以停放66架飞机,每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110万吨。目前的机场一般要运行400多套系统,机场内的业务流程甚至超过500个,而且这些系统和业务流程之间不能进行互操作。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情况却非如此,借助中航信的信息系统集成了来自机场各个角落的信息流,然后把这些数据保存在机场中央数据库内,并向机场各部门提供信息。该系统还将为未来的协调规划、日常运营控制、集中计费和报表功能提供便利。10月10的离港系统瘫痪也是新白云机场投入使用后,第一次出现大型的系统故障问题。
据南航广州白云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如今在白云机场登机的乘客已经有70%以上的使用了电子机票。截至2005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5个(不含香港和澳门),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使用中航信的离港系统。虽然也有航空公司自行研发的离港系统,但由于销售系统由中航信提供,离港系统中很多旅客信息由销售系统采集获取,因此很难将销售系统和自建的离港系统统一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再加上备份系统一时还无法建立起来,东方航空公司总经理助理夏毅表示,对技术的依赖已经开始造成手工操作的不熟练,而这将导致机场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缺乏足够效率。为了应对这种突发情况,东方航空公司一直保持对相关人员进行紧急事务应对培训,以使工作人员能在系统瘫痪时,快速有效地为乘客办理离港业务。
尽快完善备份系统
据IDC研究报告预测,中国未来5年的IT外包服务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到39.9%,而涉及灾难备份领域的基础设施服务、业务持续性服务和系统管理服务的复合年增长率更是高达52.1%,是IT外包服务中增长最快的。灾难备份,特别是集中式关键业务的备份,已经成为关键业务执行部门的统一认识。
IT业界在寻觅优化“业务持续”方案的努力已经曙光渐露。作为中航信的合作伙伴,Unisys通过在分立存储阵列提供数据备份及自动化故障切换支持,以便使得企业的“业务持续”方案在距离、速度及成本方面三全其美。“过往业务持续领域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瓶颈,就是企业必需在三个条件中做出取舍,一是数据中心与灾难恢复站点之间的距离; 二是从灾难时间中恢复过来的所需时间; 三是企业愿意支出多少成本。企业最多只能选择做好其中两个条件,例如原有系统与应变设备距离越远,恢复速度就较慢。如果需要快速的恢复速度,企业便要做出更大的投入。”Unisys大中华区系统与科技事业部销售总监张和平解释说。
但张和平的解释,仍然无法帮助中航信在系统瘫痪时脱离窘境,而全国范围内的航班及乘客延误,也已经发生。“这不是成本投入的问题,而是平时是否积极研究如何应对危机状况了,有关部门这方面的工作,显然没有做好,否则就不会出现如此大面积的瘫痪了。”有评论称。
在日前记者向中航信询问事故原因时,该人士解释说,由于离港系统庞大,涉及的各方面因素也比较多,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不但前后端产品出现问题,如果整个系统日常维护做得不好,或者操作人员进行了误操作,都有可能出现系统瘫痪的情况。因为该系统处于24小时不停机状态,所以要在不停工的情况下查出问题所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中航信表示,致使离港系统瘫痪的原因是主机文件损坏所致,而对于为何主机文件出现损坏,或者出现损坏后为何没有立即查出,中航信则没有做出说明。
系统管理 篇7
会计档案管理系统是通过扫描仪的扫描, 将纸质的会计档案转化成电子式的会计档案, 然后再用OCR技术将会计档案的电子化影像建立精确的索引, 实现档案的电子化, 最后采用容量大的存储设备对会计电子档案进行长久的保存。
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 可以将会计档案的信息进行分享, 提高会计档案保管与其他环节的工作效率。比如, 会计档案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 提取相关的管理数据, 然后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有关管理信息。
二、会计档案管理系统中与金融系统有关的两个特点2.1形成过程的严密性
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 都是要取得凭证的。会计人员在接到原始凭证的时候, 要对其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进行一系列的审核, 并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 在根据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来登记账簿, 接着是根据账簿来定期地在销存软件中形成了有机整体, 所以说, 会计档案的形成过程是十分的严密的, 会计档案管理系严密性远远超过了其他的一般的管理系统。
2.2记载事物的连续性强
资金的运转是一个无休止的过程, 她的具体的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会计为了完整地反映和监督资金的运转全貌, 必须系统、连续地予以记录、计算、分析和评价。所以, 会计工作中所产生的会计档案本身就具有连续性, 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 再到进销软件中的财务报表, 时间上依次连接, 内容上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整体。
三、什么是金融系统
金融管理系统是关于资金流动、集中和分配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一个由连接资金盈余者和资金短缺者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一起构成的有机体。广泛被家庭、公司、政府为了执行金融决策而使用的机构, 囊括了股票、证券和债券的市场, 当然还涵盖了保险公司和金融中介机构。金融系统的资金是通过金融系统从资金盈余者流向资金短缺者的。
四、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
(1) 在金融系统建设中, 要形成的文件数量是很多的, 而且系统建设必备文件又不是同于一般的技术文件。在系统建设的每一个阶段, 为了总结和协调的需要, 要产生很多详细的技术文件, 而且还得在这些文件的基础上总结系统建设的每一个阶段的必备文件。 (2) 着眼于成本差异分析的传统管理会计理论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经济环境, 金融系统决策者所要考虑的不仅是数据化的指标核定, 更加需要着眼于成本的分析与执行者行为的结合。金融系统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个盈利性的系统, 通过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型的三者结合, 实现净利润的最大化。膨胀不断的经济使业务和会计信息量大大增加, 所以, 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变成了金融系统内部管理机制扥首要选择。 (3) 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具有用户管理的功能, 可以实现对系统管理用户的维护, 比如说是新增系统用户, 对系统用户信息进行修改过着删除, 这些都是可以用在金融系统上面的, 金融系统是一个中介机构, 里面有证券、债券、保险等的市场, 设计道德用户也是很多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 利用会计档案系统的用户管理功能可以对金融系统里面的大批量的用户信息进行保护。 (4) 机构维护也是会计档案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让用户按照ABIS中的机构隶属关系, 从而来进行增加机构的操作, 或者是用于机构信息的修改以及机构撤并后机构的删除和隶属关系变更后的维护。 (5) 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一定的统计功能, 便于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范围、档案的种类或者是保管的状态对会计档案进行统计, 计算出档案的记录数。而金融系统里面是有资金盈余者的资金流向资金短缺者的一方, 中途肯定时候金额的交易, 那么利用窥觊档案管理系统的统计功能可以更为清楚地记载交易的数量和情况。
五、结语
本文大概讲述了会计档案管理系统在金融系统中的应用, 只有将会计档案好、管理系统的功能和优点真正运用到金融系统当中, 才能真正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余绪缨.管理会计.辽宁人民出版社.1996
[2]宋斌, 马恺.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福建金融.2004-05
系统管理 篇8
关键词:售后服务满意度,透明车间,模块功能
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透明车间管理系统的背景
近5年来, 中国汽车行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年产量以平均17%的增长率, 逐年递增。尤其是2009年和2010年两年, 产销量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 中国汽车年产销量从此迈入千万辆大关, 一举跃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市场。如图1所示。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几大乘用车合资汽车公司, 如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北京现代、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和神龙汽车等都加快了建设新工厂的速度, 并且不断的推出新车型。此外,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 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异军突起, 如比亚迪、吉利和奇瑞公司, 在2010年更是挤入年销售总量前十的行列。现在汽车行业领域里, 汽车产品越来越丰富, 产品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小, 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汽车销售环节得到的利润在逐年下降。因此, 汽车公司需要从客户满意度出发, 对售后服务环节越来越重视。一方面, 把一个首次消费的客户转化为长期客户, 并最终成为此品牌的忠诚客户, 汽车售后服务环节的客户满意度是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原因, 随着汽车产品微利时代的到来, 从汽车生产环节到销售给客户过程中得到的利润越来越小。在国外成熟的汽车销售额中, 汽车售后服务市场是汽车产业链中最稳定的利润来源, 可占据总利润的60%—70%。在美国, 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利润率高达整车生产环节利润率的10倍以上。
2010年, 中国售后服务市场销售额的增长率为44%, 高于汽车销售37%的增长率。在未来几年, 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和汽车老化, 售后服务市场将会是中国汽车行业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也是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 各大汽车公司都在努力提高售后市场的客户满意度, 用来提升整个汽车品牌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从而依靠售后服务领域提高整个企业的利润率。J.D.Power亚太公司公布的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 (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 排名来看, 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得分品牌汽车公司共有21家 (2009年和2010年公司变化不大, 只是分数排名的变化) , 如图2所示。与之对应, 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排行前二十位汽车厂商在这21家售后服务满意度较高的中占有15家, 比率达到75%。详细请见表1。其中, 一汽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和东风日产有两款以上的车型在销售排行榜前二十位。显而易见, 75%以上的用户在选择乘用车的时候, 会选择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高的厂家;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高的厂家, 往往有多款车型都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 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在用户选择汽车的时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售后服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某品牌、某车型的市场销售业绩, 成为汽车制造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败的关键。
●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 (CSI) 高于总体水平的汽车公司■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 (CSI) 低于总体水平的汽车公司
J.D.Power亚太公司调研总经理梅松林博士曾表示:“排在客户满意度最前列的品牌具备一些共同的优点, 包括高效的客户服务流程, 以及对于流程和标准一贯高质量的执行。只有兼具训练有素的服务顾问、优良的服务设施及到位的服务流程, 才能确保客户获得一流的售后服务体验。”
当前, 各大汽车厂家的4S网络经销店积极推行的透明车间管理系统, 就是在现有的售后服务流程的基础上, 旨在提高整个维修过程的透明度和效率, 从而提升整体的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 最终达到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竞争力的一套综合电脑管理程序。
二、透明车间管理系统
1、透明车间管理系统的定义
透明车间管理系统是一套切入到整个汽车售后服务流程中的维修进度管理系统。它是采用先进的电子看板管理技术, 用现代科技设计的一套集电脑软件系统、车牌识别系统、视频采集系统、互联网络系统、语音播报系统以及大屏幕终端显示系统为一体的综合电脑管理程序。
在汽车售后服务行业, 实施透明车间管理系统后, 可以自动监管从预约和接车修理到出厂过程的所有数据, 并将这些大量的枯燥的数据提炼出来, 以“抬头就能看见”的方式显示在大屏幕上, 并能把大量的数据以报表的形式导出, 使管理变得简单、快速、省时, 服务变得透明、公开、精细。如图3所示。
2、透明车间系统的模块功能
举例说明, 东风雪铁龙现有的一套完整售后服务流程—售后服务九大步骤。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提升服务流程的效率, 让顾客维修保养汽车的过程中, 亲身体验到舒适、快捷和透明化的服务, 引入了透明车间管理系统。在现有服务流程不变动的基础上, 把各个功能不同的模块切入到每一个服务步骤中, 使服务变得更加细化、简单和快捷。
透明车间管理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所对应的服务对象不同, 根据现有售后服务九大步骤, 每一个模块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对象。而且每一个模块的功能对于九大步骤地实施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以确保售后服务流程高质量的执行, 让客户“零距离”得体验到整个服务流程。从表2中我们可以对于透明车间系统的各个模块的功能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
不同的汽车公司4S网络经销店售后服务流程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的内容略有不同, 所以在开发透明车间管理系统的时候, 对于系统模块的功能定义略有差异, 但总体来讲, 表2所列的系统模块基本上满足了售后服务流程中的要求。根据需求, 透明车间系统可以拓展新的功能模块。一汽大众公司为4S网络经销店所开发的透明车间管理系统, 增加两个功能模块,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环检接车和钣喷流水线模块。PDA环检模块能够方便服务顾问在预检环节快速的了解车辆状况, 并能够实现现场出具工单。钣喷流水线模块则实现了车间钣喷业务相关各个角色之间的信息互通及钣喷业务的合理统筹。
3、透明车间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
目前, 几大汽车厂家如一汽大众、上海大众、长安福特和东风日产等所采用的透明车间管理系统, 几大系统开发商主要采用C/S (Client/Server) 结构或者B/S (Browser/Server) 结构。数据库系统采用SQL2000、DB2或ORACLE。开发语言则有JAVA和C#两种。具体方式是采用LAN网络将各个节点设备和一根总线相连, 如图5所示, 同时与DMS (Dealer Management System) 数据库有接口, 可以任意调用DMS数据库里面的数据。或者, 透明车间管理系统嵌入到DMS系统里面, 作为DMS系统的一个大的功能模块, 或者子系统。
三、透明车间管理系统的意义
透明车间系统的具体优势, 对于4S网店来说:预约维修可建议最佳的到厂时间段;缩短接车员的接待时间;最大化调配利用工位资源;最大化提升维修班组的工作效率;第一时间发现异常, 并介入调整;让管理变得简单, 提高管理效率;让数字说话, 提供各类电子报表, 为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提供事实依据。从客户的角度来说:节省客户等待时间;让车主感觉温馨和放心;提升品牌服务形象和美誉度;提高客户忠诚度, 并吸引更多客户, 步入良性循环。
透明车间管理系统, 把汽车售后服务带入到了电子化信息时代。这套系统可以准确控制车辆维修中的从预约、接待到派工、维修以及到最后的完工质检、交车各个环节的时间节点, 合理地进行调度派工, 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 最终提升了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参考文献
[1]J.D Power亚太公司:2009年中国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调研报告[R].2009.
[2]张民:奥迪轿车售后服务的透明车间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 2009 (12) .
[3]林绪东:如何提高汽车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J].广西轻工业, 2010 (8) .
系统管理 篇9
1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具有的特点
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 将学生学籍管理的整个过程转移到互联网上进行, 让教务处以及各分院行政管理人员均能实时地参与管理所有学生的学籍信息, 从而有效解决过去学籍管理中所所具有的工作量较大、错误繁多、流程比较繁复以及审核过程过于复杂等问题。将计算机技术与Web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建模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集结学校各部门的数据, 组构成一个学生学籍网络管理系统[1]。
该系统在设定各种简单到复杂的学籍管理流程时无需专门的技术, 并且能够支持多个部门的多个人协同完成数据的导入、修改以及导出等工作。同时, 该系统还能以现实中的部门权限层次及范围作为依据, 对人员角色及权限进行快速定位, 并且能方便地备份和恢复数据, 使得管理规范及数据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此外, 该系统还能将操作员修改过的用户名及操作时间和IP加以保留, 从而方便跟踪查询非法操作或者误操作的现象。同时, 该管理系统还能给用户提供转专业、各系专业、生源区域、宿舍安排等多种查询模式, 用户可以通过选择查询条件, 查出所需的学生信息。
2 计算机信息管理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1) Web技术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作为一种典型的分布式应用结构, Web的客户端主要目的是将信息内容展示给客户[2]。由静态向动态逐渐发展并完善起来的Web客户端开发技术, 其服务器技术通常由ASP、CGI、PHP以及Servlet等技术组成。并且该技术还具有多方面特点, 首先, Web技术的图形化和方便导航, 能够集合图像、声音、视频等于一体, 在一页上同时将具有丰富色彩的图形及文本性能显示出来, 是Web在当前应用十分普遍的重要原因, 而在此之前的Internet网上信息仅仅只以文本形式显示。并且, 利用Web技术, 仅仅需要从一个链接向另一个链接跳动, 便能实现于各页以及各站间的浏览, 所以该技术的导航十分方便。其次, Web技术能够跨平台进行访问, 由于用户是通过browser浏览器软件实现对www网址的访问, 因而不受系统平台的限制。并且由于图形、视屏等大量的信息占用的磁盘空间较大, 而利用Web技术, 可以在不同站点存放所需的信息, 使用时只需利用浏览器选择站点即可。
(2) E/R模式———当前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采用的主流开发模式。E/R模式的网络技术架构在当前的应用最为广泛, 鉴于它与互联网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所以其在采集和查询信息上的优势非常明显, 并且因为该架构主要是网页界面, 因而比较容易设计, 且所需的维护成本较低, 同时开发难度也不大, 并且由于其具有的平台无关性, 在升级维护上也比较方便。利用WWW浏览器可以对Internet网上各种由Web服务器产生的数据、文本、图像、视频以及动画等信息进行访问, 而产生这些信息的Web服务器还能够采取多种方式连接在数据库服务器上, 并将大量的数据在数据库服务器中进行实际存放。通常除了在客户端保留WWW浏览器, 而其他任何用户程序均可以由Web服务器下载到本客户端, 下载时可以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来解释执行与数据库有关的指令, 然后再经由Web服务器向用户反馈。E/R模式的基本流程是请求、处理和应答, 其具有的优点包括:分布比较广泛, 查询、浏览业务较为方便;服务器功能可通过增加网页来添加, 因而扩展业务比较简便;具有极强的共享性等。
(3) 数据库技术 (SQL Server) 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 数据库的地位不可替代, 其设计优劣与系统效率及实现效果直接相关。对数据库技术的合理应用, 能够令数据存储效率有效提高,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将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技术应用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 因为SQL Server的界面风格与Windows比较相似, 且拥有许多向导功能, 因而安装和学习比较方便;并且SQL Server与Windows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也比较好, 在构建异构系统的互操作性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同时, SQL Server还具有丰富的图形化管理工具, 从而在很大程度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此外, SQL Server技术还具有动态的自动化管理与优化功能, 且可靠性较好, 管理方式比较简单, 能够有效实现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学生日常管理、毕业管理、学号信息查询管理以及退出功能管理等功能。
3 结束语
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之中, 利用Web技术, 只需选择www浏览器, 便能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查询;E/R模式的应用, 利用网页界面, 能够迅速访问由Web服务器产生的数据、文本、图像、视频以及动画等信息;而利用SQL Server技术, 则能有效保证学生信息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种结合Web技术、E/R以及SQL Server技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具有迅速检索、方便查找以及信息充足等优点, 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量。
摘要: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在学校的决策和管理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应当给学校的决策者及管理者提供充足的信息以及简便迅捷的查询手段。而应用计算机技术, 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有实现迅速检索、方便查找以及信息充足等优点, 从而有效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蒋晓琴, 沈娟萍.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科学时代, 2012, (21) :88-89
系统管理 篇10
为了解决行业用户大量多媒体资料数字化保存、检索和共享发布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声像管理系统。声像管理系统是传统媒资管理系统拓展形成的解决方案, 它提供针对多媒体资源的数字化采集、远程传输、存储管理、在线发布等一系列应用服务, 轻松满足用户对各种多媒体资源的精细管理与即时发布需求, 从而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
本文结合某单位实施的声像系统建设, 简单介绍声像管理系统的架构, 详细分析播出环节的系统设计、网络架构、业务功能及系统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改进措施[1,2,3]。
1声像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架构根据用户方技术发展规划, 按照安全稳定性原则、先进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设计, 考虑技术的前瞻性、可扩展性、高兼容性和高性能, 提出了如下设计方案, 其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该系统主要由收录、制作、存储分系统、播出分系统组成。
收录部分由收录服务器、视音频编码器、控制/编单工作站等设备组成, 实现对20路TS流文件的UDP收录, 并将收录的素材存入存储部分。
制作部分由高标清非编工作站、配音工作站等设备组成, 实现对采集的声像信息、文字、图片等数据的非线性编辑。
存储部分由在线盘阵、磁带库、应用服务器、编目检索工作站等设备组成, 实现声像资料的保存, 提供声像资料上下载、资料编目、检索查询、迁移等功能。
播出部分由视频服务器、播出二级存储、应用服务器、工作站 (上载审片、播控、监控) 等组成, 实现2个标清频道的播出。
本文的工作重心是对播出部分的架构及相关技术做介绍, 具体如下。
2播出平台系统架构、业务功能及关键部件的详细设计
2.1播出平台系统架构
按照规划, 本次项目建设要能够承担2个标清频道, 通过新建的存储子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互联互通, 并与原先的播出系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线路信号融合。从系统建设的整体架构上分析, 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子系统:播出备播库 (二级缓存) , 内容的存储管理、调度与传输网络, 播出网络系统, 播出控制系统, 播出网络软件系统, 控制与网络系统监控部分。除这些应用系统之外, 还包含网络互连及相关的硬件支撑系统, 结构如图2所示。
2.2播出平台业务功能
根据要求播出分系统能够实现2个频道的播出, 其中具体的功能如下:
1) 节目上载、审片功能:可通过对总控矩阵的调度, 将播出节目直接上载至播出服务器, 并具备手动审片功能。
2) 节目单编辑功能:通过节目单编辑软件, 针对每个不同频道, 设定播出串联单的模板, 每天 (每周) 导入模板, 做简单调整生成播出节目单。
3) 迁移功能:通过同步迁移软件发布并迁移节目素材。
4) 自动技审功能:对导入二级存储的节目素材进行自动的技术审核, 对素材的视频和音频技术内容以及素材的编码封装格式进行自动审核, 对于没有通过技审的素材进入人工审看环节。
5) 人工审看功能:对未通过自动技审的节目素材进行人工审看, 对技审内容进行补充, 审片包括批量审片和快速审片。
6) 素材管理功能:对硬盘素材进行同步、迁移、回迁、删除等操作, 并且可以对素材进行查询、管理等。
7) 自动播出功能:通过播出软件对不同源的节目进行定时播出、顺序播出、定时插播、顺序插播、手动触发等多种播出方式, 支持帧精度切换。同时具有主备自动倒换、设备控制、日志记录等功能。
8) 播出统计、查询功能:对播出情况、完整的播出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记录日志方便系统工程师进行系统维护。
以下针对主要的子系统设计作详细地介绍。
3关键部件详细设计
播出平台关键部件主要包括:视频服务器设计、二级存储部分设计、播出控制系统设计。
3.1视频服务器部分设计
播出视频服务器全部采用单机架构、本地存储模式设计。在每个频道内部, 视频服务器的备份采用1+1备份方式。
3.1.1播出视频服务器通道设计
本方案中配置了主备2台OMNEON-Mediadeck-7000视频服务器设备。每台服务器插入2块板卡, 1块编解码板卡和1块解码板卡, 编解码板卡可以完成2个编解码通道, 支持MPEG-2格式视频的录制和播放, 解码板卡可以完成2个解码通道, 支持MPEG-2格式视频的播放。
每台视频服务器的通道如图3所示, 1个编解码通道负责节目上载, 1个解码通道负责解码审看, 2个播出通道负责2个频道的节目播出。主备视频服务器物理上完全独立, 采用模块插入, 板卡和电源均采用热插拔, 主备视频服务器的通道设置以及功能完全一致, 保证了播出系统的安全性。其中审片通道输出到监看大屏进行观看。
3.1.2视频服务器业务量计算
标清素材最高码率12 Mbit/s, 音频按照2声道音频计算;相应音频容量:如果音频全按24 bit量化, 48 k Hz采样计算, 则有
3.1.3视频服务器存储容量
2台主备视频服务器, 负责CH1和CH2的主备播出以及上载审片。通过下面计算, 满足需求。
本次配置的服务器每台的有效容量为6 Tbyte, 按照2个频道每天24 h新增节目量考虑, 计算服务器可存储的天数。
两个频道的每天的播出量为
服务器可存储天为
3.1.4视频服务器带宽
每台OMNEON Media Deck 7000 FTP的带宽为100 Mbyte/s, 一般从二级存储到播出视频服务器以5倍速传输。
5倍速×2频道×14 Mbit=17.5 Mbyte (5)
单台OMNEON Media Deck 7000完全满足5倍速二级存储到播出视频服务器的峰值带宽。
3.2二级存储部分设计
存储体架构设计如图4所示。
二级存储是备播的核心设备, 上载采集工作站将素材根据策略迁移到二级存储体。备播缓存区中只有符合迁移策略, 且通过MD5校验、技审及人工复审的节目文件才能够进入备播缓存区, 因此备播缓存区定位为合格的待播节目存储区。二级存储体设计为完全备份方式, 关键环节均为备份。
在硬盘播出系统中设置二级缓存是为了扩展播出服务器的存储容量, 以及实现播出分系统与全系统之间文件交换的中转存储。
1) 存储容量
播出二级缓存的有效存储容量约为20 Tbyte物理容量, 本次系统配置20 Tbyte的有效物理容量。按照每天24 h新增节目量考虑, 二级存储可存储的节目素材天数计算如下
2) 读写峰值带宽
播出网存储体的有效带宽约为150 Mbyte/s, 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3) 存储并发峰值带宽计算
并发峰值带宽:2个标清频道, 同时以5倍速往二级备播写素材。考虑到外网备播和播出内上载并发的情况, 上载系统至备播的峰值带宽等于外系统备播峰值带宽。
2频道×14 Mbit×5倍速≈17.5 Mbyte (8)
4) 标清文件自动技审读带宽
14 Mbit×2频道×10倍速≈35 Mbyte (9)
5) 人工复检
2台人工复检工作站带宽为
6) 视频服务器读共用存储体
带宽=码率×每台服务器播出频道数×服务器数×倍速。
标清文件读并写入主备播出服务器带宽为
14 Mbit×2频道×2台×5=35 Mbyte (11)
根据上面计算, 并发混合峰值读写总带宽为
此次存储体配置有效带宽150 Mbyte, 满足实际系统需求。
3.3播出控制部分设计
播出控制部分设计主要围绕文件播出开始至结束的阶段进行设计。该部分设计以节目单为总线, 围绕节目单的编辑、修改、更新, 播控工作站的控制播出, 应急上载审片及头尾检测的处理, 机动备份播出系统的跟随播出与控制, 以及授时与守时的具体实现方式展开, 具体如图5所示。
主要特点:
1) 控制2个频道的播出, 播出控制工作站互为主备, 播控工作站1为CH1的主控制工作站和CH2的备控制工作站, 播控工作站2为CH1的备控制工作站和CH2的主控制工作站。
2) 当主机出现故障时, 备机通过心跳线检测自动倒换, 接管所有播出的控制权, 且软件界面上有备机接管的提示语。
3) 采用422控制方式对主要播出设备进行控制, 安全稳定。
4) 每个频道配置一台RS-422倒换器, 对控制信号进行选择控制。
5) 每个频道受控设备主要有视频服务器的主备播出通道、主备播出切换器以及键控器。
3.4系统监控部分设计
系统监控是确保播出系统安全播出的重要辅助手段, 是整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监控系统将对播出系统内各个环节的设备、信号、业务流程、软件运行状况等监控与监测。
播出监控系统的监控对象主要包括:网络设备、播出备播库存储系统的检测和报警, 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的监测报警。
本次播出监控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 可实时监测数据库服务状态, 对播出控制系统工作站、服务器和应用服务监测和报警。
2) 对应用服务器、FTP迁移服务器等其他网络服务的监测和报警。
3) 实时监测系统内素材管理工作站、素材迁移进程状态。
4) 可实时对在线播出设备和播出程序监控。
5) 监控系统具有完善的监控状态日志管理, 能够实时记录整个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设备状态, 监控日志方便查询, 并且在发现问题时能够根据出现故障的情况, 结合日志给出智能性的判断。通过详细的故障日志信息, 可帮助相关人员对复杂故障问题进行事后分析、排查。
6) 播出监控系统可适配播出分系统信号全程监控系统的要求, 提供各种监测结果。
本次播出监控系统具有如下特性:
1) 监控对象广泛, 除了支持传统视音频设备的监控, 还支持播出软件监控、数据库软件监控, 以及业务流程的监控。
2) 监控配置灵活, 支持监控节点和监控内容的设置, 同时支持对AV设备相关参数的配置接口。
3) 信息展现方式直观多样, 支持多种显示方式, 包括设备布局图、机柜图、流程图等。
4) 支持报警策略配置, 支持故障影响范围的确定及进一步逻辑分析能力, 提供智能应急提示。
5) 多种报警通知机制, 支持声光图文即时报警、游动字幕提示等多种方式。
6) 监控信息支持分级权限管理。
监控的目的是监测播出系统各个环节的运行情况, 判断系统整体工作状态正常与否;当出现设备或信号故障时, 可对故障位置、原因快速定位, 并通过与故障内容相关的声光图文即时报警, 从而帮助值班人员快速应急、正确处理, 提高系统应急的效率。
4小结
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快, 多媒体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工作被越来越多的单位所重视, 为了解决行业用户大量多媒体资料数字化保存、检索和共享发布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声像管理系统。本文结合某单位在声像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实践, 详细分析了声像管理系统中播出环节的系统设计、网络架构、业务功能。媒资系统技术构架方法以及架构本身是否合理关系到媒资功能应用是否能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是否能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发展需要。该媒资系统的实践给媒资系统构建方法, 甚至业务的拓展以及异构系统间的互通提供了很好的应用经验。
摘要: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多媒体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工作被越来越多的单位所重视, 为了解决行业用户大量多媒体资料数字化保存、检索和共享发布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声像管理系统。结合某单位在声像管理系统方面的应用实践, 详细分析了声像管理系统中播出环节的系统设计、网络架构、业务功能。该媒资系统的实践给媒资系统构建方法, 甚至业务的拓展以及异构系统间的互通提供了很好的应用经验。
关键词:声像媒资管理,播出系统,MRM
参考文献
[1]吴俊华.媒资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10, 6 (8) :6319-6320.
[2]刘朵.电视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整体介绍[J].河南科技, 2006 (6) :36-37.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管理 篇11
摘要:文章在阐述竞争情报和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念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竞争情报的作用、管理以及反情报活动,论述了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必须做好竞争情报系统的管理工作。
关键词:竞争情报;竞争情报系统;CIO管理;反情报活动
中图分类号:G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0-0104-02
中国经济正处于快速的经济转型期,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度提高,中国企业加快了进入市场的脚步。决策者们正力图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依靠信息进行科学决策。情报成为企业决策中最敏感的字眼,一切迹象表明,竞争情报已经成为企业的必然动力。企业只有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提高企业效能,增强企业生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激烈竞争的需求。
1竞争情报的定义
竞争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简称CI)是关于有关自己、竞争对手、竞争环境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应竞争策略的情报研究,是企业为获得和(或)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决策行动所必需的信息和研究,是21世纪企业重要的竞争工具之一。美国竞争情报从业协会(SCIP)认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和非正规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成员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跟踪正在出现的非连续性变化,把握行业结构的演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的能力和动向,从而协作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
2.1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概念
企业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System,简称CIS)是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实践中新出现的概念。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 of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rofessionals,简称SCIP)前主席、匹兹堡大学商学院约翰E·普赖斯科特教授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成员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结构的进化,跟踪正在出现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变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方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中国竞争情报研究会名誉理事长包昌火研究员则指出:“竞争情报系统是以人的智能为主导,信息网络为手段,增强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机结合的竞争战略决策支持和咨询系统。”
2.2竞争情报系统的特点
CIS是新一代的企业信息系统,通常把战略信息系统和战略情报系统归入CIS之列。具体说来,CIS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CIS是一个管理系统,为企业经营战略管理服务。②CIS是一个竞争战略决策支持系统。③CIS是一个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系统。④CIS是一个人机系统,人的智能是该系统的核心因素。⑤CIS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其输入的是信息原料,输出的是竞争情报产品,时时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信息交换活动。
2.3竞争情报的整体作用
竞争情报是企业决策的智囊团,市场导向的轻骑兵,商品营销的预警机,技术交流协作的参谋长,市场投资经济价值的显示器,是现代企业生存的本领和技能。
①在宏观环境、行业的领域为企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提供早期预警。②收集先进的技术与经营管理上的成功模式、策略,为己方提供学习与借鉴的范本。③为企业决策层的重大战略决策提供情报支持。④为公司有关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战术情报支持。⑤锁定主要竞争对手,发现其弱点与不足,为公司决策层与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进攻策略提供有效的情报支持。
3竞争情报系统的管理
3.1系统规划竞争情报
系统规划是确保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所谓竞争情报系统规划,就是要建立一个实施和运用CIS的程序,以优化企业的信息资源,定制企业的战略目标。
3.2项目管理企业决策者和高级管理人员
向情报人员提出情报要求,情报人员与情报需求者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到底需要和使用什么情报,并将情报需求转换为专业情报语言。情报人员设计情报方案,拟定实施关键技术路线。通过信息系统获得二次信息,通过与竞争对手、供应商和客户直接交谈,获取第一手情报。企业情报人员通过人际网络,与销售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直接进行交流,进行情报沟通,了解一线作业者对一手信息的看法,修正一手数据。
3.3竞争情报人员管理
竞争情报收集人员通过合法渠道收集到情报后,传送给研究部门进行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炼出高价值、智能化的情报,供决策层及相关部门应用,让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好的战略决策,以此来赢得市场与竞争。人是关键性因素,对情报人员的管理尤为重要。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信息经理)直接对最高决策者CEO(Chief Enterprise Officer)负责,还要全面统筹调控情报系统各分支机构和部门。他们拥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灵活的商业经营头脑,因此选择优秀的CIO是建立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重要任务。
3.4人员培训
日本管理学思想家中郁次郎曾说过,“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的关键就是要从人们的过往经验中挖掘隐性知识,以满足人们日益个性化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的需要。”对于员工企业应尽量做到:
①举办培训、开设讲座,让员工了解最新的竞争情报知识,了解哪些竞争情报知识最有价值。②让竞争情报知识成为每个员工的知识库,智囊团。③让竞争情报知识在员工中最大程度流动起来,提高竞争情报知识的利用效率。④让竞争情报知识辅助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做“好”事情。⑤让员工在碰到问题时能够及时找到解决方案,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人和信息。⑥把老员工老专家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沉淀下来,让更多人学习。⑦防范人员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4企业反情报活动
反竞争情报(Counter Intelligence),是专门针对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对本企业所进行的竞争情报活动而展开的一种通过对本企业自身商业活动的监测与分析来对本企业的核心信息加以保护的活动。因此,反竞争情报活动不仅包括研究企业自身的防御方式与途径,还要充分分析竞争对手对本企业的竞争情报活动,以保护本企业各类核心秘密信息。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竞争情报系统,能够应用多种情报分析方法与信息技能对角逐市场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与评估,却缺乏对自身的充分认识和恰当的保护,而忽略了竞争对手对自己的数据搜集、对抗及其情报防范,以至于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对此企业有必要对自身的信息进行自我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建立企业内部人员基本信息保密制度。②加强全体员工情报意识,签订保密协议。③完善企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保密制度。④设立监管部门,加强有效监督与管理。⑤在产品展览、产品鉴定、订货、交易等过程中,控制宣传透明度。⑥妥善处理企业废品,预防潜在危险。⑦隐真示假:情报工作是花费人力、物力、财力都很大的一项工作,适当散布假情报,事实上也就保护了我方的敏感重要信息。
5结 语
综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一切的竞争、对抗究其本质都是一种“知行能力”的竞争,亦即认识与行动能力的竞争与对抗!企业竞争性情报实质上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帮助我方既能知己,又能知彼;既能知先(相对于对手),又能知全;既能知微(事物的细节与蛛丝马迹),亦能知重(事物的关节,问题的重点)。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新型的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竞争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参考文献:
[1] 王煜全.情报制胜:企业竞争情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 张永超.竞争情报创新与发展[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系统管理 篇12
关键词:OA,PM,WebService,系统集成,负载均衡
1、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唐钢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简称OA系统) 和设备管理系统 (简称SAP PM系统) 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SAP PM系统是建立在SAP系统应用层面上的, 这就需要大量的SAP用户来维持运行, 而SAP用户成本较高, 从而加大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成本。二是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张及各部门办公业务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使用OA系统来进行日常办公, 原有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系统负载。
本课题着眼于OA系统, 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削减SAP用户数量并在不添加硬件服务器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2、研究的总体思路
2.1 OA与SAP PM集成的整体思路
OA与设备管理系统的集成方面主要目标是节省成本较高的SAP用户。首先在立项时计划做SAP内部审批的相关业务, 但是这样省下的SAP用户较少, 预计在20至30个。唐钢设备管理系统是使用SAP用户的大户, 并且应用业务层次较为深入, 因此在该项目中主要针对四级PM模块进行削减用户, 数量可达110至120个。这是一个新的尝试, 国内没有成功的实施案例, 这样就导致系统设计经验先天不足。在项目开始阶段依照原有设计, 选用单纯的JCO方式去连接SAP系统。但是随着项目的进行, 发现四级PM模块中设备的搜索帮助和关联帮助仅仅以JCO的方式是不能高效运行的, 并且OA系统使用的是文档型数据库, 与SAP系统中关系型数据库有着本质的不同。为解决系统查询效率问题和数据库异构问题, 经过项目组反复论证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模式, 即把SAP系统定义成一个拥有强大处理能力的设计实例, 把OA系统定义成一个只拥有展现功能的设计实例, 用JAVA开发中间件WebService供两个系统调用, 这样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2 解决OA系统负载过大的整体思路
负载均衡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 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 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其次, 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节点设备上做并行处理, 每个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 将结果汇总, 返回给用户, 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并制定相关的优化策略来解决OA系统高负载的问题。
3、技术方案
3.1 OA与设备管理系统集成的技术方案
最初设计的技术框架如下图:
图1是该项目最初的设计框架。也是OA系统连接其他系统使用最为成熟的设计框架。在此框架中借助OA系统的应用平台, 实现对SAP系统中相关数据在办公系统中的交互, 其核心在于数据的交换。在OA系统和SAP系统建立数据接口, 将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自动提取到OA系统的某一个应用中, 之后OA系统进行逻辑处理, 把这些数据通过相关技术的调用最终展示到前台。
但是上述模式存在弊端, 瓶颈在于应用文件的创建效率上。OA系统是文档型的数据库, 每一个应用文件就相当于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表中的一个元组。如果一项操作需要涉及到很多数据时 (比如查询操作) , 系统就需要生成大量的应用文件, 这时候OA系统如果再进行调用的话, 就会使系统负载大幅提高, 甚至会使系统崩溃。
为解决这一困难只能重新设计技术框架。大体上有两个思路:一是引用第三方平台进行重新开发, 这样做的好处是项目实施经验充足, 因为唐钢大部分三级系统与四级系统的集成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这样做会导致项目成本及后期维护成本增加, 因此这一方案被否决了。二是在原有框架中使用中间接口, 由中间接口提供程序应用规范, 利用url传递参数, 就相当于绕过了“某一应用程序”这一系统短板。这样既不用增加成本, 而且假使四级设备管理系统发生改动, 只修改中间接口即可。通过项目组内部论证, 采用第二种设计思路设计程序, 如图2:
3.2 硬件负载均衡技术方案
原来的OA系统运行速度低, 严重影响办公效率, 解决方法除了升级原系统的软件、硬件系统外还需要使用硬件负载均衡技术。此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系统运行速度, 而且能够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但是在应用该项先进技术后发现服务器集群间出现了大量的复制冲突文档。
负载均衡技术的常规思想是服务器负载的平摊, 是以服务器为出发点来制定负载均衡策略的。比如说某一时刻A服务器的负载比B服务器负载要大, 这时新用户来访问服务器的时候负载均衡设备就将本次连接分配给负载较小的设备上, 即B服务器。这时这个用户在编辑B服务器上的M文档, 而也有另外一个用户在编辑A服务器的M文档, 当M文档被A、B服务器同步时, 就产生了复制冲突。复制冲突产生过程如图3:
为解决这一问题, 项目组通过分析打破常规负载均衡策略, 以用户访问方向作为突破口, 根据OA系统的B/S模式特性以URL作为负载均衡策略的基线实现业务分流, 大幅度降低复制冲突的放生。比如上述案例中不管任何用户访问M文档, 都被分配给了A服务器。若想访问N文档, 任何用户都被分配给B服务器。这样复制冲突的问题便得到解决, 具体如下图所示:
4、研究的意义
通过OA与PM的集成为今后系统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 即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通过开发程序接口或者设计异构数据库的方法把业务结合在一起, 使系统间“取长补短”挖掘系统更大的潜能。
5、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凡事都有不足。最后总结、归纳以下三点不足之处:
(1) 设备管理系统用的是SAP系统, 其中的内部逻辑是不对外公开的。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涉及到的BAPI函数是经过尝试得到的, 并没有得到SAP官方确认。因此在数据交互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很可能引起系统无法正常响应。
(2) 系统的压力测试是通过软件工具测试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设备大修等生产情况, 因此系统压力有待现实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