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管理系统

2024-07-22

维修管理系统(共12篇)

维修管理系统 篇1

一、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四炼钢连铸生产线上的应用

1. 概况

四炼钢连铸生产线是武钢股份设备维修总厂于2010年8月推行的第一批零故障管理生产线, 在此生产线上有24台设备实现零故障管理。其中, 观察量点检387项, 动态量点检144项, 工艺量点检118项。动态量点检的数据采集和趋势分析是对风机进行预知维修的科学依据。

2. 效果

四炼钢连铸生产线推行零故障管理以来, 已创造连续22天实现设备零故障的新记录。对八台蒸气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全方面监控、趋势性分析, 并采用现场动平衡等技术手段, 使生产线上的八台蒸气风机全部实现了预知维修。

二、炼钢连铸蒸汽风机实现预知维修的方法

1. 风机

风机是工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机械设备。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展, 现代风机设备朝着轻型化、大型化、重载化和高度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同时, 也出现了大量的强度、结构、振动、噪声、可靠性、以及材料与工艺等问题, 风机损坏事件时有发生。

(1) 风机分类

风机分类可以按气体流动的方向, 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斜流式和横流式等类型。按作用分类可分为蒸汽风机、除尘风机等。

(2) 风机性能参数

风机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压力、功率, 效率和转速。另外, 噪声和振动的大小也是主要的风机设计指标。流量也称风量, 以单位时间内流经风机的气体体积表示;压力也称风压, 是指气体在风机内压力升高值, 有静压、动压和全压之分;功率是指风机的输入功率, 即轴功率。风机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称为效率。

(3) 风机设备存在的问题

风机在冶金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作为通风、除尘、抽风等关键用途的设备, 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 由于风机在高速运行中容易产生积灰、结垢、磨损等各种问题, 造成风机转子不平衡的故障率比较高。

(4) 风机发生故障的判断基准

(1) 从振动的频率来判定

风机在异常的情况下, 由不同原因而发生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分类大致如表1所示。

(2) 振动大小判定法

此表适用于转速为 (600~12 000r/min) 的大型旋转机械振动烈度等级

(5) 炼钢连铸蒸汽风机 (离心抽风机) 的参数 (见表3)

(6) 风机结构简 (图1)

(7) 炼钢连铸蒸汽风机的作用

蒸汽风机主要对生产连铸坯冷却后产生的蒸汽进行抽出, 避免蒸汽对设备的破坏和对操作的影响。

2. 蒸汽风机实现预知维修的方法

蒸汽风机是炼钢连铸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在风机介质中混杂有大量的保护渣和水蒸汽, 转子在运行中容易产生积灰、结垢和磨损等各种问题, 造成风机转子不平衡的故障率比较高, 平均1~2个月发生一次, 对设备零故障运行影响较大。为了保证连铸生产线连续无故障运行, 需要对蒸汽风机采用预知维修的技术手段 (通过移动点检、趋势分析和现场动平衡等方法) 。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四炼钢连铸线上应用以来, 在日常点检中利用RH711数据采集仪每天对蒸汽风机进行测振, 测试结果在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进行频谱和趋势分析, 根据大型旋转机械现场测定振动烈度评定等级 (GB11347-89) 表 (表2) , 在系统中对风机振动幅值设定四个报警门限值, 振动有效值超过7.1 (mm/s) 为一级报警, 超过11.2 (mm/s) 为二级报警、超过18 (mm/s) 为三级报警、超过28 (mm/s) 为四级报警 (停机值) 。点检采集的幅值信息若超过门限值会出现报警, 若达三级以上报警就应该对谱图进行分析和诊断, 根据诊断原因采取相应维修措施 (如紧固、润滑、对中和现场动平衡等方法) , 来降低振动值, 以确保风机能够正常运行, 避免故障的发生, 实现预知维修。

以四炼钢三流1#风机为例, 每天对其进行点检采集振动值, 形成趋势分析图 (图2) , 很明显地看出在2010年12月30日14:43:18所测振动值为19.27mm/s, 产生三级报警, 通过频谱分析 (图3) , 只有一倍频幅值超标为26.555mm/s, 根据表1诊断为转子不平衡故障, 采取现场动平衡方法后振动值下降到3.033 mm/s (图2、4) , 之后振动值一直趋于平稳, 避免故障的发生, 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实现了蒸汽风机的预知维修。

三、结束语

1.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采用手持式巡检仪可方便地采集设备的多种状态数据, 如振动、温度等测量参数、观察量参数和过程控制的工艺量参数, 保证信息获取的客观全面。

2. 充分利用网络优势, 实现数据查询、系统运行以及并行访问的高效率, 为各层次管理、技术人员快捷、高效的获取相关信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3.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总厂层、工区层以及作业区对设备信息的不同需求, 有效支持了设备管理工作的全员性。

4.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 (B/S) 体系结构, 统一有效的管理数据库, 保证了大量设备信息的保存和方便使用。

总之,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为生产线全部设备保持零故障的能力、为实现设备预知维修创造了充分必要的条件。武钢设备维修总厂开发应用的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维修管理系统 篇2

汽车维修业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行业,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经常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汽车维修企业和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必须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对汽车维修质量实施综合性管理。

第一节汽车维修质量与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一、汽车维修质量与汽车维修质量评定参数

(一)汽车维修质量

汽车维修是一项技术服务,因而汽车维修质量是汽车维修服务活动是否满足与托修方约定的要求,是否满足汽车维修工艺规范及竣工质量评定标准的一种衡量。

由此可知,汽车维修质量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汽车维修服务全过程的服务质量,包括维修业务接待、维修进度、维修经营管理(主要指收费)的质量水平;另一方面是汽车维修作业的生产技术质量,具体是指维修竣工汽车满足相应竣工出厂技术条件的一种定量评价。

(二)汽车维修质量的评定参数

汽车维修质量的主要衡量标志是经维修的汽车是否符合相应的竣工出厂技术条件。这里所讲的“技术条件”即汽车主要性能参数(也可称为质量特性参数),是汽车维修质量的主要评定参数。

1.动力性

汽车的动力性通常用发动机功率、底盘输出功率和汽车直接档加速时间来衡量。

2.燃料经济性

汽车的燃料经济性通常用汽车经济车速百公里油耗来衡量。

3.制动性能

汽车的制动性能通常用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或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车轮阻滞力、制动系统协调时间和驻车制动力来衡量。

4.转向操纵性

汽车的转向操纵性通常用转向轮的侧滑量、转向盘操纵力及最大自由转动量来衡量。

5.废气排放和噪声

汽车废气排放和噪声主要用怠速污染物排放量(汽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量(柴油车)和噪声级来衡量。

6.密封性

汽车的密封性有汽车防雨、防尘密封性和连接件密封性两个方面。

7.可靠性

汽车各总成部件的连接状况,灯光、仪表的工作状况等。

(三)维修企业的汽车维修质量

维修企业的汽车维修质量反映该企业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信誉,其主要标志是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质量监督抽查一次合格率、返修率、投诉率,以及汽车维修质量纠纷和质量事故发生的情况等。

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一)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概念

1.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定义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指采用一定的检验测试手段和检查方法,测定汽车维修过程中和维修后(含整车、总成、零件、工序等)的质量特性,然后将测定的结果同规定的汽车

维修质量评定参数标准相比较,从而对汽车维修质量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判断。

2.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目的对于汽车维修企业,进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目的是为了对汽车维修过程实行全面质量控制,判断汽车维修后是否符合有关质量标准,对竣工车辆检验代表汽车维修企业,同时也代表托修方验收维修质量。对于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机构,进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为了实施行业质量监督。

3.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方法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方法分为两类:一是传统的经验检视方法,二是借助于各种量具、仪器、设备对其进行参数测试的方法。经验检视方法凭人的感官检查、判断,带有较大的盲目性;仪器仪表测试可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测试和分析,准确地评价和掌握汽车技术状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汽车不解体检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在室内或特定的道路条件下,不解体测试汽车的各种性能,而且安全、迅速、准确。

4.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工作步骤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是一个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工作步骤:

(1)明确汽车维修质量要求

根据汽车维修技术标准和考核汽车技术状态的指标,明确检验的项目和各项质量标准。

(2)测试

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测试维修汽车或总成有关技术性能参数,得到质量特性值。

(3)比较

将测试得到的反映质量特性值的数据同质量标准要求作比较,确定是否符合汽车维修质量要求。

(4)判定

根据比较的结果判定汽车或总成维修质量是否合格。

(5)处理

对维修质量合格的汽车发放《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对不合格的维修汽车,记录所测得的数值和判定的结果,查找原因并进行反馈,以便促使维修工序改进质量。

(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分类及检验内容

1.按检验对象分类

1)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2)自制件、改装件质量检验;

3)燃料、润滑油及原材料(含外购、外协件)质量检验;

4)机械设备、计量器具等质量检验。

2.按检验方式分类

(1)自检

自检指维修人员对自己操作完成的工作,认真地对照汽车维修技术标准,自我进行质量评定(是否合格,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杜绝不合格维修质量)。自检是汽车维修中最直接、最基本、最全面的检验。自检中维修人员对维修质量进行自我评定,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自检的关键,这一环节保证了,整个汽车维修质量才有保证。

(2)互检

互检指下一道维修工序对上一道维修工序的质量检验,如汽车二级维护作业中,安装制动摩擦片时对制动鼓(或制动盘)的工作表面加工质量进行检验。过程检验员对维修过程中维修操作人员维修质量的抽检也属于互检范围。互检重点是对关键维修部位维修质量进行抽检把关,以免给后道维修工序的工作甚至维修竣工汽车造成不必要的后患、故障和返工。

(3)专职检验

专职检验指对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关键点(维修质量控制点)进行预防性检验及整车维修竣工出厂的把关性总检验。汽车维修企业应根据其规模配备足够的专职过程检验员和竣工出厂的总检验员,严把汽车维修质量关。

3.按汽车维修工艺过程分类

(1)进厂检验

进厂检验是对送修汽车进行外部检视和交接(严格地讲,进厂送修车的外检并不属于质量检验的范畴),必要时进行简单的测量和路试以验证报修项目的准确性。

进厂送修车交接检验的目的在于填写双方认可的汽车交接清单,办理交接手续,承修方通过对送修汽车的外观和行驶检查,制订修理计划。送修汽车的进厂检验可由检验部门专职检验员配合生产部门进行,也可由生产部门的调度员兼任。

在现行的汽车维护制度中,要求汽车二级维护前应进行各部分技术性能参数的检测诊断,为确定附加作业项目提供分析依据。这种维护前检测也可归为进厂检验的一种。汽车或总成送修前应进行修前检验,即送修技术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以免超前维修或失修。

(2)零件分类检验

大修汽车或总成解体、零部件清洗后,应按技术标准进行检验分类,将原件分为可用的、需修的和报废的三大类。分类的主要依据为:是否超过修理规范中的规定的“大修允许”和“使用极限”。凡零件磨损尺寸和形位误差在大修允许范围内的为可用件;凡零件的磨损或形位误差超过允许值,但仍可修复使用的为需修件;凡零件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修理成本太高的,为报废件。

(3)汽车维修过程检验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又称工序检验,其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的零件装配到总成或部件中;防止不合格的总成或部件装到整车上。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没有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没有整体质量保证。汽车维修过程检验一般由承修人员负责自检,专职过程检验员抽检,维修中的关键零部件、重要工序以及总成的性能试验均属专职过程检验员的检验范畴。汽车维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必要的维修质量控制点,由专职维修过程检验员进行强制性的检验。

汽车维修过程检验是控制汽车维修质量的关键,而质量控制点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中需要控制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质量控制点设在关键、重要特性所在的工序或项目中,保证质量的稳定;在汽车维修过程中,重复故障及合格率低的工序,对下一道维修工序影响大的工序中应设几个检验点,使影响该工序质量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是很必要的。如发动机总成修理中,气缸的搪磨加工质量,影响发动机装配质量和工作性能,应视为质量控制关键部位,严加控制。

(4)汽车维修竣工出厂检验

汽车维修竣工出厂检验必须由专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承担。一般在汽车维修竣工后、交车(或送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站或检测中心检测)前进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对照维修质量技术标准,全面检查汽车,测试有关性能参数。汽车检验合格后签发《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并向用户交付有关技术资料。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后在质量保证期内汽车发生故障或损坏,承修方和托修方按有关规定“划分和承担相应的责任”。

(5)汽车的返修鉴定

返修是对维修质量不合格汽车的补救和纠正措施。汽车返修的检测、判断工作应由

质量检验员负责。检验员通过检验和鉴定,分清责任,组织、协调和实施返修,并登记、填写汽车返修记录表。

(6)汽车维修质量评定检验

经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认定的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站(或检测中心)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竣工车辆进行质量评定的抽检。

第二节汽车维修质量管理

一、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概念

汽车维修质量取决于许多相关因素,实践表明,旨在改善维修质量的一些个别与零散措施都不能产生对汽车维修质量进行整体控制的预期效果。为了提高汽车维修质量,必须系统地实施一些综合管理措施。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为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所进行的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检验、处理及信息反馈等各项活动的总称。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应理解为一种经常性的和有计划的工作过程,应贯穿于汽车维修服务全过程,其目的在于完善工艺方法和维修组织形式,以保证修竣出厂汽车的技术状况及其使用性能的最佳水平。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是汽车维修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二、汽车维修质量管理职能

(一)制定汽车维修质量方针和目标

汽车维修质量方针即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政策性法规,如交通部发布的第28号令《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及必须遵循的规章和标准、质量管理制度等。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目标指经过全面质量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所要达到的质量评价指标,如竣工出厂检测一次合格率、返修率等。

(二)汽车维修质量控制

汽车维修质量控制指为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满足汽车技术状况要求,所采取的维修技术活动。汽车维修质量控制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汽车维修质量的控制对象,即确定所要控制的汽车技术经济指标,如汽车二级维护竣工,发动机动力性能应满足: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额定功率的85%;

2)制定作为汽车维修质量控制依据的标准;

3)确定评价和衡量汽车维修质量控制对象的方法,一般应以各项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4)衡量和评价被控制对象,即衡量和评价维修汽车的各项技术性能指标;

5)说明经维修汽车的实际技术状况与控制标准之间的差异;

6)找出差异的原因,采取纠正措施。

(三)汽车维修质量保证

所谓汽车维修质量保证指为使车主确信维修竣工出厂汽车能够满足汽车维修质量要求所必需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1.质量担保(外部质量保证)

汽车维修企业在汽车维修质量方面对托修方的一种质量许诺(担保),并具有充足而确凿的汽车维修质量证据。如与托修方签订汽车维修合同、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实行出厂合格证制度、汽车维修企业必须执行汽车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等。

2.汽车维修质量保证工作(内部质量保证)

为了保证汽车维修质量,汽车维修企业必须加强从待修汽车进厂、维修过程、修竣质量总检验到出厂前送检(送汽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站上线检测)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如质量教育工作、质量信息工作、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以及强化汽车维修质量检验(汽车进厂、维修过程及竣工出厂检验)制度,建立汽车维修技术档案等。

质量保证与前面所讲的质量控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只有在生产技术活动中,严格质量控制,使汽车维修服务及竣工质量要求全面满足了托修方的要求,质量保证才能提供足够的信任。

三、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部门或企业质量管理机构,为贯彻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方针和目标,依据有关法规、标准制定的管理规章,如明确汽车维修质量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方针及目标,提出实施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等。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是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目前,汽车维修行业实施的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及持证上岗制度

汽车维修生产中配备合格的检验人员是汽车维修质量的根本保证。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做好对各维修企业(或业户)质量检验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定工作。只有通过认定的检验人员才有资格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否则视为无效。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要加强对质量检验人员的管理,对责任心不强、弄虚作假者要及时处理,吊扣其质检人员上岗证及质检人员编号章。

(二)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以汽车维修企业自检为主,实行专职人员检验与维修工人自检、互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道路运政管理机构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对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质量进行抽查,以加强日常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三)汽车维修配件、辅助原材料检验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纠纷调解办法》明确指出:汽车维修企业作为承修方,在汽车维修质量事故中承担“使用有质量问题的配件、油料或装前未经鉴定”的责任。为加强对汽车维修配件质量控制,避免因使用有质量问题的配件、辅助原材料而造成的汽车维修质量事故,企业应落实对配件、原材料的检验工作。

(四)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管理是对汽车维修、检验过程中所用计量器具、检测仪器的管理。严格执行计量器具定期检定、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是计量管理的中心内容。

(五)汽车维修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这是质量信息工作的保证。只有做好汽车维修检验原始记录并妥善保存,才能为质量管理提供可靠的质量评定依据和反馈信息,有助于保证和提高汽车维修质量。

(六)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

对进行二级维护以上维修作业的汽车,实行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是保证汽车维修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汽车修竣后要经专职检验员按验收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出厂合格证。《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由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和发放。

(七)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

汽车维修质量除要求经维修恢复汽车技术性能外,还要求汽车维修质量稳定,保证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因此,实行汽车维修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是提高汽车维修质量、维护用户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质量保证期的长短是根据维修作业的级别、作业的深度来确定的。目前,汽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整车修理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

驶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一级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2000公里或者10日。其他机动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机动车行驶6000公里或者60日;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机动车行驶700公里或者7日。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从维修竣工出厂之日起计算。

(八)汽车维修质量返修制度

在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造成汽车的故障和损坏,维修企业应优先安排返修,并承担全部返修费用,如因维修质量造成机件事故和经济损失,由承修方负责。

四、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综合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管理的全面性。它体现在:

管理的质量是全面的,管理质量的方法、手段是全面的,是全面质量、全过程、全员参加、运用全面管理办法的质量管理。

1.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是“全员”参与

这里的“全员”指该组织机构中所有部门和所有层次的人员。因为,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全方位的,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质量。因此,质量管理应渗透到生产全过程,落实到全方位。只有全员提高质量意识,全方位抓质量,才能确保最终的产品符合质量要求。当然,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该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教育和培训是这种管理途径取得成功所必不可少的。

2.全面质量管理与组织及社会受益的目标是一致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内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所说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有质量就有效益”就是这个概念。另一方面,通过质量管理让“社会受益”也是必要的。“社会受益”意味着在需要时应通过全面质量管理满足“社会要求”,即满足有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能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这是一个组织应尽的社会义务。因此,全面质量管理是确保企业收益、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上述概念,全面质量管理的性质应理解为:

1)一种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

2)更强调了对人员能动性的激励;

3)全面质量管理导致了长期的全球管理战略以及组织内的所有成员为了其组织自身及其成员、顾客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而参与的概念。

(二)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

为实施汽车维修质量全面管理,将管理工作的各项内容分别落实到一定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由承担汽车维修各项管理责任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所形成的管理系统叫汽车维修质量管理体系。

交通部第28号令《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办法》明确了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和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对汽车维修质量管理的职责,为汽车维修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实现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

关于企业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分析 篇3

关键词:c#.NET;Framework;ODBC SQL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09-01

目前许多单位部门所用设备的管理采用简单的电子记录方式登记存档,在设备维护上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完善,新更换的设备使用信息和更换情况往往不能够及时的反应到已有的电子档案上。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每个部门并不能够及时了解部门内部或者其它部门设备维修的详细情况以及产生的相关费用与花销明细,必须亲自到电子台帐处查看才能了解,导致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的浪费。目前的这种管理现状在设备的管理上出现了盲区,为了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本文研究分析设备维修管理系统来进一步完善设备的管理。

本系统的设计包括数据库的设计,系统整体版面的设计和系统程序开发代码的编写。

程序开发的最关键,最基础的部分就是数据库的设计,一个符合标准规范的数据库在后续程序开发的过程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数据库的设计规范,首先考虑数据量的大小以及数据处理问题,在本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选择了SQL serv-er数据库;在数据库中具体表的设计时,由于系统要求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所以必须设计用户表来完成对用户权限的划分;再就是具体的设备维修,不同的设备要分别建立不同的表结构,并且要根据具体情况在遵循数据库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增加表结构以方便后台程序的设计和代码的书写。

系统整体版面的设计主要是依附方便使用的原则,在具体设计时采用了树形结构,这样以不同的用户登录时就会很明显的出现对应的不同的树形管理架构,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很方便明了的进行操作;在系统的版面美观问题上主要采用Photoshop CS4,Flash CS4来完成图片和背景的设计,从而达到整体版面美化的效果。

本系统在程序开发代码的编写上采用c#.NET进行整体的设计开发。c#.NET是ASP.NET技术和c#语言相结合来完成Web应用程序的开发的一种技术。各种语言只要符合通用语言标准,都可以在NET平台上运行,而ASP.NET是最新的Web应用程序。c#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种面向对象的、运行于NET Framework之上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是微软公司,NETwindows网络框架的主角。把微软正在推行的,NET技术和C#语言相结合来建立Web应用程序,其安全性和可升级性都大大胜过普通的ASP程序,并且可以花费比传统的ASP方法更少的时间去建立Web应用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也非常实用的一种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

本系统的开发使用过程首先必须严格遵守的就是权限明确,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使用权限,以保证透明公开管理的前提下资料维护的安全性。所以首先必须要求进入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正常进入系统进行具体的操作。其次就是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权限,系统用户权限整体分为四部分:超级管理员、软件设备管理员、硬件设备管理员和部门管理员;每个用户具有什么权限由超级管理员来划分,用户的增加也有超级管理员完成。在具体各项功能的实施过程中,采用c#.NET进行整体程序的设计开发。

该系统满足的要求和实现的功能有:收集、储存、分析与设备相关的数据,建立设备信息数据库;正确、合理选择设备。为企业提供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技术装备;正确安装、调整和验收工作;用户根据不同权限对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的维护,包括添加、修改、删除;能够快速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直观形象的以各种列表、图表等形式显示处理结果;用户可以对设备信息数据库进行有效地维护,保护各类数据表的添加、删除、修改等,使数据库可以随着设备的增加不断的得到扩充;根据需要及时地、有计划地改造与更新设备,以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素质;统计分析结果要求形成报表的形式,保存重要的工程资料,推动其信息的共享和再利用。

本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结构化编程方式、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SQL语言来实现数据访问以及模块化设计的方法。进行面向对象风格编程时,把一个问题分解成有关部件的子组,用这些子组来考虑有关的代码和数据,再把这些白组组织为一个层次化的结构。最后,把这些子组翻译成称作对象的自主式单元。关系数据库的研究与应用是当今计算机界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各种数据库产品形形色色,各有千秋;这种情况一方面给用户带来好处,另一方面又给应用程序的移植带来困难。微软公司的ODBC技术解决了这些难题,它可以用来在相关或不相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存取数据提供应用程序设计接口,是目前数据库应用方面很多问题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和标准接口。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访问数据库的标准语言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整个系统划分为相互独立的若干个功能模块,通过内存公用区、临时文件两种方法,实现各个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使得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既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又具有良好的人际交互性能。需要满足数据创建、查询、插入、更新、删除等功能。

设备维修管理系统的开发要根据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开发,通过此系统的使用可以使各项设备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同时也实现了一些管理资源的共享,为以后的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基础。把设备进行信息化的管理适应社会进步发展的要求,适应当前国家提出的节约成本的管理要求,真正实现科学化的管理,科学化的办公。

参考文献:

[1]安家明,浅谈企业设备管理系统的再造,锅炉制造。2010,3

[2]朱建兴,部门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9

[3]特罗尔森,c#与NET 3.5高级程序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

维修管理系统 篇4

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 铁路通信设备的维修方式也在不断地改进和更新, 以往的维修体制是以视情维修和预防维修相结合。所谓的视情维修也就是随坏随修, 即修复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就是人们所说的定期维修。平面无线调车系统是用于指挥铁路行车专用的无线传输调度系统, 是供值班员、信号员、调车员和机车司机相互联系的专用设备, 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和调车作业效率。由于该设备的维修问题日益突出, 莱钢运输部适时应用RCM维修理念, 对铁路通信设备做出维修决策, 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平调系统设备的维修中, 不仅使维修体制更加科学有效, 也确保了铁路通信设备能够长时间的安全与稳定运行。

1 平调系统介绍

1.1 设备功能

平面无线调车系统主要用于指挥铁路行车作业, 是值班人员、调车组成员和机车司机之间联系的通道, 山东钢铁集团莱芜分公司运输部的平面无线调车系统的工作频段为400 k Hz~420k Hz, 系统由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机车设备3部分组成。

(1) 固定设备为车站值班员使用的区长台, 由128信道TK-868GC高性能对讲机、12 V稳压电源、天馈线组成, 用于和机车司机、调车员、连接员之间的语音通话联系。非常有利于多区域、多台机车作业的调车指挥。

(2) 移动设备为行车人员 (调车员、连接员) 使用的调车手持台, 以实现调车指令的发送。是由天线、电池和对讲机等构成。主要负责调车作业指令的编码与发送, 既是整套平面无线调车设备的重要装置, 也是调车作业的导航器。

(3) 机车设备即是机车控制器, 机车司机使用的室内固定设备等, 使用机车110 V电源, 由机控器、司机话盒、司机话盒转接器、扬声器及连线、色灯及连线等组成。主要用于司机和值班员、行车人员的语音通话联系, 对行车人员的调车信号进行解码, 并通过色灯进行信号显示, 通过扬声器进行语音提示, 用以指挥司乘人员正确行车。能对调车作业指令的编码进行接收、解码, 给出色灯显示和语音提示及语音回示, 是整套平面无线调车设备的核心。

1.2 平调系统主要设备性能指标

任何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都会出现性能退化等问题, 因为性能的退化是设备使用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因素, 而且一旦其性能下降到用户期望的最低性能标准以下时, 该设备就失效了。平调系统主要设备的性能指标情况, 表1。

2 平调系统功能故障分析

由于设备的每一种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都会出现故障, 也会存在多种故障状态, 为了确定其功能故障情况, 需要弄清其全部功能及结构, 并针对各个功能进行功能故障分析, 找出对应的全部故障模式。例如, 实现“在调车区域内实现有效语音通信”功能时, 可分析为“语音通信通道中断、无法实现远距离通信和语音提示异常”3种功能故障, 而其中“语音通信通道中断”又可以具体分析为:送话器PPT键损坏;送话器接口连接不良;天线异常;区长控制器电源异常;区长控制器主板异常等5种功能故障模式。

3 平调系统逻辑决断分析

3.1 传统的逻辑决断图与方式

考虑选择维修工作时, 首先要研究该项工作所要预防故障的技术特征, 然后对照RCM提供的该项工作的适用性准则, 检查该工作是否适用。只有当满足了适用性准则中的所有条件时, 才能认为该项工作是适用的, 否则, 就可认为该工作不适用于所要预防的故障。

传统逻辑决断图的判断依据主要是功能故障的影响类型, 这就需要对设备的每个故障模式进行分析, 即FMEA分析。分析得到故障后果后, 再根据4种不同后果选择相应的决断图入口进行维修方式的判断。这种判断方法既细致入微, 又可对所有设备及其故障模式和故障后果考虑详尽。但是由于设备种类繁多, 对每种设备都要进行FMEA分析, 再加上决断图中的众多判断条件也需一一回答, 而使得传统方法显得很繁琐, 不利于实际使用, 需对其进行改良。

3.2 改良后的逻辑决断图与方式

结合实际工作, 对传统的逻辑决断图进行了改进。一是以设备为对象和以故障模式为对象相结合, 可使繁琐的工作更为简化。二是对维修方式分类进行的简化, 主要是从设备运行可靠性及经济性的更高要求出发, 只考虑事后维修、定期维修和状态维修这3种常见的维修策略。

3.3 按故障模式特征选择维修策略

由于复杂设备故障模式的数量很多, 主要从后果是否严重、状态是否渐变、状态是否聚集和状态是否可测等方面, 渐进判断并合理选择维修策略。对于后果不严重、状态突变的设备故障, 主要采用事后维修的策略;对于状态渐变、离散且不可测的设备故障, 主要采用定期维修策略;对于后果严重、状态渐变、聚集且可测的设备故障, 在技术、经济可行的条件下, 应采用状态维修策略。

3.4 经过逻辑决断图判断的维修方式 (表2)

4 平调系统RCM分析后确定的维修大纲

为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在平调设备运行、维修和管理方面, 提出了经过RCM分析后的维修大纲。

4.1 机车控制器

(1) 每月试验与区长台、电台通话是否正常, 语音是否清晰, 天线、色灯、话盒、扬声器、电源连接线等有无破损、连接是否牢固;每月检查时钟误差是否<5 min。

(2) 每2个月对机控器录音情况进行回放测试, 看其数据是否正常;对天线绝缘和驻波比参数进行测试, 看其是否满足规定的参数范围。

(3) 对机控器主板各芯片及扬声器, 可让它们运行到功能故障为止, 而不必对其进行定期校验/试验。

4.2 区长控制器

(1) 每月检测区长台按键是否操作灵敏, 话盒是否送话正常;天线及电源连接线有无破损, 连接是否牢固。

(2) 每2月对天线绝缘和驻波比参数进行测试, 查看是否满足规定的参数范围。

(3) 对区长控制器及外置电源, 可让它们运行到功能故障为止, 而不必对其进行定期校验/试验。

4.3 移动手持台

(1) 每月检查手持台砝码按键是否操作灵敏, 天线座内是否有塑料等杂物, 天线内置导电芯片是否完整。建议车务部门每月对手持台电池的内阻进行测试。

(2) 每季度对手持台进行清扫, 对功率、静噪、最大调音度、频偏等参数进行测试, 对不合格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对信号发送和语音通信等情况进行试验。

(3) 对手持台主板各芯片及外壳可让它们运行到功能故障为止, 而不必对其进行定期校验/试验。

5 总结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是一门系统工程, 涉及产品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从方案论证、研制设计到生产制造、使用维护, 可靠性问题都贯穿于始终。通过对铁路通信设备中平调设备可靠性研究中出现的故障问题, 提出相关的维修策略, 进一步说明维修策略模型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而且要建立确实可靠的维修策略体系, 这样可以为今后铁路通信设备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何钟武.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7.

[2]戈猛.维护管理中维护方式选择与维护能力评估研究[M].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006.

维修班组管理细则 篇5

(三)实施班组建设积分兑现奖励机制,规则如下:

1、积分规则:

(1)员工“日考核”(采用员工绩效考核结果)考核为优秀员工的,加2分/次;

(2)员工“月评星”考核为当月星级员工的,加5分/次;

(3)班组被评为厂当月“星级班组”的,班组所有员工(含班组长)加5分/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员工除外);

(4)八型车间考核在中心前三名的区队,区队所有员工(含所有经理及班组长)分别加10分/人、5分/人、3分/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员工除外);

(5)生产辅助单位在公司半年度班组建设考核中获得前五名的单位,所有员工(含单位领导、机关科室人员、车间经理和班组长)分别加15分/人、14分/人、13分/人、12分/人、11分/人(发生不安全行为员工除外);

(6)员工获得单位、公司、集团及以上荣誉的,员工本人积分分别加10分/次、50分/次、100分/次;所在班组其他所有员工(含班组长)分别加2分/次、5分/次、10分/次;所在车间其他所有员工(含车间经理和班组长)分别加0.5分/次、2分/次、5分/次;

2、扣分规则:

(1)单位发生一起重伤及以上事故,单位所有人员积分归零,事故所在车间所有人员本年度内所有人员再扣除50分/人;

(2)单位发生一起轻伤事故,单位所有人员积分扣除20分/人,事故所在车间所有人员本年度内所有人员再扣除30分/人;

(3)员工发生一起不安全行为,员工本人积分归零,员工所在班组安全积分扣除10分/人,员工所在车间安全积分扣除5分/人;

(4)员工发生一起人为责任事故,对责任人扣除10分;

(5)班组内部发生影响内部团结和单位形象的事故,员工积分归零。

深化检修管理 降低维修成本 篇6

关键词:五级责任体系RBM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0引言

安全生产和成本控制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设备检修管理则是二者的基础。神木公司不断探索科学的设备管理体系和符合自身实际的检修模式,逐步建立起了以设备治理为主线,以风险评估为核心,以人力资源本地化为基础,以五级责任防护体系为保障的设备检修管理体制。通过几年的实践,各级人员责任清晰,设备检修策略合理,提高了设备可靠性进而降低了检修维护费用。

1背景

神木公司地处陕西电网北端,由于机组建设周期较长,设备选型落后,系统设计不合理,安装遗留隐患多等因素,使得,2000年到2001年的投产初期,机炉管道泄漏、高压系统阀门泄漏、汽机轴封打火、滑销系统故障、电气和热工保护反复误动等原因被迫停机26次: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是摆在神木公司面前的重大课题。

2管理模式概述

通过这十年来的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总结如下:

2.1设备五级责任体系的建立五级责任体系以专业技术攻关组为核心,以健全的检修管理信息平台为手段,以不断提高设备可靠性为目标,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带头人、技术支持单位的作用,集运行巡检、普通点检与精密点检、劣化倾向性管理为一体的设备管理责任体系。它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对设备进行动态管理的一种方法,与状态检修、优化检修相结合,提高设备的管控水平。

五级责任体系包括:运行人员的巡回检查为第一级责任制,核心是落实运行人员的发电主体责任,以规程、标准为依据,以点检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以运行分析为支持,确保设备的可靠性;维护人员的点检、及时消缺和定期保养设备是第二级责任制,其核心是转变检修人员的职责,由单纯的修设备向管理设备的职责转变;点检员按点检标准、点检计划进行精密点检为第三级责任制,在设备点检体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技术支持单位(设备制造厂家、科研院所)对设备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技术支持来解决重大技术难题为第四级责任制:以总工为首的专业技术攻关组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估为第五级责任制——通过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专业会,对整个设备系统的健康进行评估,合理组织和调度各级责任体系的运做,搞好设备治理和总体评估工作,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五级责任体系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每级都有各自的设备管理职责,遇到重大问题时可通过专业组技术攻关组来协调运行、检修、点检及技术支持体系的工作,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2.2RBM评估设备管理五级责任的落实,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机组非计划停运也由投产初期的每年10次左右降低至2008年的O次,但随着发电利用小时降低,煤炭价格过快增长,发电成本压力逐步增大,神木公司通过优化检修策略来调整设备的检修周期和检修项目,以RBM为平台制订了符合公司实际的检修标准。

RBM(RBM-Reliability BasedMaintenance)即可靠性维修,以设备可靠性为基础,以主动维修为导向的维修体制。首先对所有设备所处的系统、子系统进行分级,然后进行设备的重要度分类评估,对高重要度的设备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与低重要度设备一起制订检修标准。

2.2.1设备分级首先按照功能的不同将电厂的所有设备分为汽轮机系统、锅炉系统、电气系统、热控系统等大系统,然后将各个系统细化到具体的设备,为下一步的设备分类、评估作好准备。

2.2.2设备重要度分类设备体系建立后对各个体系中的设备进行重要度分类,将所有设备划分为高重要度设备或低重要度设备。主要依据设备对发电系统的影响(危害程度)、对安全性的影响(S)、发电质量的影响(Q)、设备修复费用(C)、设备修复期间(D)等因素来确定设备的重要度。

2.2.3高重要度设备的风险评估高重要度设备发生故障会给安全性、发电输出功率以及经济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保证该设备的可靠性,对其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以制定出最合理的(最小限度的必要的)检修策略和标准;若风险程度超过允许范围时,需要进行使之达到允许范围的检修策略和标准的变更(检修内容的强化、检修周期的缩短),以及进行设备改造、零件更换、设备运行计划等方面的变更以降低风险。

风险大小判断依据:

风险=危害程度×故障易发度

危害程度主要考虑发生故障后对人身、环境、电网的影响,以及发生故障后的修理费用、工期等因素。故障易发度主要考虑设备或各部件在检修周期内的缺陷发生率、事故发生率及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同类型设备或部件的事故发生率及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设备或部件的老化趋势等因素;通过这4个因素的计算可以得出该设备或部件的故障易发度。

风险辨识表

2.2.4高重要度设备检修标准的优化高重要度设备的检修标准以风险评估决定的风险等级为基础,参考设备规格说明书、定期检修记录、技术文件、评价对象设备历年运转实际情况、今后的运行计划、生产厂家的技术说明书、运行数据等信息,充分掌握设备的特性,确定设备的检修标准。

风险度为A类的设备,采用定期检修,不延长原定检修周期。风险度为B类的设备,在得到专业技术会议的研究同意后,可以适当削减检修内容以及延长检修周期。风险度为C类的设备,在取得专业技术会议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削减检修内容以及延长检修周期。风险度为D类的设备,在专业技术会议取得意见一致的前提下,削减检修内容以及延长检修周期。

无论高重要度设备或低重要度设备,检修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其重要度相应发生变化。如:定期检修实施后取得新的检修数据时、发生技改、设备变更等情况后,还要进行风险度的再评估,针对再评估后的风险度,进行检修标准的修订,每次检修标准修订的结果必须通过专业技术人员来讨论确定。

2.3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我公司地处偏远,机组容量小,在检修队伍的组织方面有很多制约因素,特别是在C/D等小规模计划检修中体现尤为突出,找不到合适的检修队伍和无法按计划停机检修事件时有发生,给公司的检修组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为规避上述风险,保证检修质量,公司从2004年开始逐步实施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本着“以我为主”的组织管理思路,培养自己的核心检修队伍,通过在维修班组适当补充生产雇员,形成以检修技术核心和辅助工作

岗位相结合的班组构建方式,2008年由于人员的流动,通过对班组进行优化组合,由原来11个班组,优化至6个班组,大大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成本和自主检修能力。

3管理效果总结

神木公司在建立设备管理五级责任体系、引入RBM系统和实施检修人力资源本地化等检修管理措施以来,设备管理责任得以落实,检修策略进一步优化,检修质量得到保证,设备可靠性逐步提升,检修成本逐渐降低。

3.1设备可靠性提高“五级责任体系”的建立明确了各部门与各级人员的设备管理职责,设备管理不留死角,RBM检修策略管理平台的搭设,使检修趋于标准化,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人为因素的影响,设备的可靠性得到提高。07、08年由于设备原因发生机组非计划停用1次,较06年以前每年3次左右明显减少。

3.2设备检修策略优化根据我公司的实际和设备运行状况,我们对设备的重要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划分,并对每以个设备进行了风险评估,将设备总体划分为系统设备、电气相关设备、热工相关设备,分别对设备的重要度进行了分析对比,如下图标显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设备进行了检修策略优化,针对不同的设备将检修周适当调整,达到优化检修,合理检修的目的,检修周期变化如下表:

从上图标看出,#1机组RBM分析后检修周期延长的占40%,缩短的不到1%,不变的占59%。这样就达到了设备检修的科学合理管控,即控制了生产成本,也可以达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了设备检修的盲目性和人力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现象的发生。

3.3维护费用降低以前,如给水泵等重要设备,每次停机都要检修,检修维护费用很高,存在过修现象。通过RBM的评估,确定为低重要度设备(因为有备用),优化了检修策略——延长检修周期和缩减检修项目,从根本上降低了检修费用,特别是C/D级检修的人工费。

2005年与2006年相比,机组检修的费用下降了10.7%,同时人工费用下降了40%,到2007年、2008年,机组C级检修费用较以前近一步下降,修理费用为2005年的70%左右,热工费用控制在2005年的40%左右,09年A修费用是08年A修费用的91%,大大降低了费用,节约了成本。

3.4检修队伍得到培养壮大,检修质量得到保障目前检修队伍已能满足C/D级计划检修要求,检修的安全、质量、进度得以保障。近两年未发生一起由于检修质量原因造成的机组非计划停运事件,也未发生人身轻伤及以上不安全事件。

3.5技术资料得以完善RBM搭建的简便易懂的软件平台,对设备台账、检修履历、设备分类、风险评估、检修标准等进行全面管理,在每次计划检修和定修后录入相关检修记录,包括发现的缺陷、检修项目、备品备件更换等信息,使得设备管理技术资料得以完整的保存,便于维护人员随时掌握设备历史状况,同时作为年底检修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

4结束语

维修管理系统 篇7

1 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1 维修人员素质不高

很多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要性, 所以在医院的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 启用的维修人员的准入门槛较低。使得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且没有加强培训, 导致维修人员没有掌握基本的医疗器械维修知识, 维修技术逐渐落后。同时, 我国从事医疗器械维修的人员基本为中等学历, 且其维修经验大多是从实践中获得, 掌握技能相对单一。因为维修人员很少受过BME教育, 在进行维修时, 思维方式也相对落后, 难以发挥更大的维修潜能[3]。因此, 一旦医院的医疗器械出现故障, 就会耗费大量时间进行器械维修, 不仅对医疗器械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 还会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

1.2 维修技术落后

由于经济发展较快, 对于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医疗领域, 先进的技术设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因此, 各大医院纷纷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然而新的医疗设备与电子、机械等各个学科实现了有机结合, 所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这无疑给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4]。目前, 大部分医院的维修技术还停留在传统医疗器械的维修层面, 检测器械故障的仪器也相对落后。因此在医疗器械发生故障时, 就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找到出现故障的地方, 效率低。

1.3 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目前, 很多医院对于其医疗器械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国内并没有专业的维修机构对医院的医疗器械进行维修, 因此, 仅靠医院进行医院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的制定存在片面性。虽然一些医院采用规范化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但实际上, 大部分规章制度只注重形式, 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管理。尤其是在维修人员的管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如对维修人员的学历、构成以及其上岗能力等均没有明确规定, 导致医院医疗器械出现问题时, 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时间长了, 运用医院医疗器械进行病情诊断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医院的信誉问题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1.4 忽略日常维修和保养

如果不能对医院的医疗器械进行及时的维护和保养, 医疗器械很容易发生故障。从目前情况看, 很多医院没有做到对医疗器械进行日常保养。虽然会有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检测, 但是也很有可能造成检测设备存在遗漏问题, 使得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甚至会留下故障隐患。

2 维修管理措施

2.1 加强培训, 重视队伍建设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院的医疗器械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为了紧随时代的发展潮流, 应加大对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使维修人员尽快掌握维修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 不断提高其自身的维修水平。同时, 应该扩大维修人员的交流范围, 如维修人员去国外进修或与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学习和交流等, 不断更新自己的维修知识, 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医院也要重视维修人员的队伍建设, 提高维修人员的准入条件, 如事先对应聘的维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成为维修人员[5]。同时也要加强相关资料的审核, 维修人员的必须具备相关的从业资格。

2.2 建立维修管理系统, 提高维修效率

由于医疗设备不断地更新换代, 加之维修人员技术方面存在缺陷等, 一旦医院的医疗器械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存在故障等, 很难做到及时、有效地维修。因此, 可以建立科学的维修信息数据库, 对维修记录进行有效归档, 为日后出现类似故障提供维修方法, 从而提高维修效率。随着数字信息化的发展, 各大医院可以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记录进行分类管理, 维修人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维修信息, 及时了解设备的情况, 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中已经录入的维修记录, 全面掌握医疗器械在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其进行重点维护, 减少医院医疗设备故障发生。建立科学的维修管理系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预测, 并为评估医疗设备故障提供参考依据。

2.3 完善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框架

加强医院对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视程度, 从医疗器械的采购、使用到设备的维修和报废都要进行严格分析。同时, 加大对医院医疗器械的维修投入, 从购置费到维修费等都要进行成本分析, 以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也要对维修人员以及维修记录进行严格管理, 要求维修人员具备相应的维修资格, 并熟练掌握维修技术。同时, 将医疗机械的故障原因以及维修管理等进行记录, 建立比较完善的维修档案, 以便实现医疗机械的分类管理。鼓励各大医院建立维修管理领导责任制,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提高其管理能力, 健全医疗器械维修管理制度。

2.4 日常保养和定期故障检查

对医院医疗设备进行日常保养, 如检查好电压和电源之后再运行设备。在医疗器械用完后, 对其进行清洁, 做好防尘措施等, 可减少故障的产生。同时定期为医疗器械进行故障检查, 尤其是要对医疗器械的精度、状态以及设备的性能做好检查, 以保障医疗器械的损耗有效减少, 也能减少故障的发生, 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各大医院可以建立健全的相关维护制度, 定期安排维修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洁和除尘, 同时检测医疗设备的性能, 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使其可以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 维修管理效果

我院肾内科共引进63 台血透机。在2015 年上半年, 我院并未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管理前, 每月均有30 台出现故障, 故障率为47.6%, 且维修180次;2015年下半年实施维修管理后, 医疗器械每月出现故障数降低至20 台, 故障率为31.7%, 且仅修了130 次。管理后, 其故障率明显降低 (P<0.05) 。

4 总结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 许多医院陆续引进先进的医疗器械为患者进行临床诊治。正确运用医疗器械, 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也提升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日常医疗器械的维修与管理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忽视对医疗器械进行维修和保养、维修人员素质不高、缺乏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维修技术落后以及难以及时对先进的精密仪器进行维修等。鉴于此, 应改革维修管理措施, 加大医院对医疗器械维修的重视程度, 不断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提升对维修人员的培养等, 尽最大可能延长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器械故障。

参考文献

[1]周忠军.医院医疗器械维修难点与管理手段现代化[J].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4, 20 (1) :80-82.

[2]徐峰.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维修管理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18 (21) :56.

[3]周令.医疗器械维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3 (26) :299.

[4]张斌.浅析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与管理的对策[J].医疗装备, 2013, 26 (9) :84-85.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设计 篇8

为适应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 最大限度地加强管理, 降低消耗, 提高平时和战时工作效益, 有必要需求研制一套较为实用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装备器材目录管理系统, 以实现装备器材目录管理的信息化。

1 用户需求分析

系统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种:普通用户和总部用户。不同级别用户的需求如图1所示。

普通用户主要通过系统进行器材信息的浏览、查询、检索, 迅速定位和找到所需器材信息, 查看器材的基本信息和对应的图片信息, 并通过系统进行器材信息的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 并将数据上报至总部机关用户。

总部用户能够接收普通用户上报数据进行汇总、按照标准格式生成器材目录报表。

2 系统功能模型搭建

根据用户需求, 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维修器材标准库管理、目录制定、目录变更、目录查询、导入导出和系统管理。如图2所示。

依据系统功能模型, 系统主要包括装备目录与维修器材目录两个模块, 每个模块都应该具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功能, 维修器材目录还应具有数据上报与汇总的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1) 能记录登录用户的基本单位信息及单位代码。 (2) 能添加、修改装备类别、类型及装备名称。 (3) 能逐个添加装备代码、装备名称、第一底图厂、器材代码、器材名称等参数信息。 (4) 能按用户的需要完成装备信息查找工作, 并可将数据导出为Excel表格, 也可将已有的装备器材目录Excel文件导入到系统中, 以减轻信息录入工作量。 (5) 能实现上下级之间的数据流转, 生成上报数据包, 接收上报数据包。

系统各功能模块组成图如图3所示。

3 系统工作流程

维修器材目录编写存在工作量大、复杂性高、专业性强的问题, 为解决此问题, 在设计系统时着重从如何确保器材目录录入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便捷的方面出发, 并将装备做出明确分类, 使最终生成的器材目录更为准确与直观。器材目录编制管理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4 数据库设计

根据收集的信息情况,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数据库中需要的实体为单位、用户、装备、器材和器材分类。根据实体间的关系, 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的E-R图如图5所示。

5 小结

开发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 实现装备维修器材管理的信息化管理, 能够解决装备维修器材目录管理不规范、数据零散、上下级单位器材目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同时通过数据库便利的查询统计功能, 可有效解决人工分析大数据量时存在效率低、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只是进行了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的设计, 下一步将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

摘要:针对维修器材目录制订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 研究了其业务流程, 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分层、从下至上、两级汇总的器材目录管理模式, 建立了基于业务权限的用户功能模型, 可解决数据零散、不集中以及上下级单位器材目录信息不一致的问题, 大幅提高器材目录的制定效率。

关键词:维修器材,目录编制,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霞, 梁志豪, 王玮.关于装备维修器材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J].电源技术应用, 2013 (09) .

[2]代冬升, 冀亚林, 李会杰, 李铮铮.装备维修器材管理业务流程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 2009 (11) .

[3]张昇, 刘建国, 游伟.维修器材数据仓库维度建模研究[J].物流科技, 2008 (10) .

[4]张洪举.武器维修器材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3.

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9

1 系统分析

系统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用户,分别是:操作员、管理员。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系统提供不同的功能。

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系统的操作员用例图如图1所示。

管理入库信息:对入库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维护维修单:对维修单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查询信息:通过筛选项查询所需信息,包括客户信息,入库信息,汽车配配件产品信息,维修单信息。修改密码:用户可自己修改密码。

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系统的管理员用例图如图2所示。

管理员比操作员多了管理客户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的功能。

管理客户信息: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管理产品信息:对零配件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

2 系统设计

2.1 模块结构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按照结构化的系统设计方法,汽车维修公司管理系统的功能将系统划分为注册登录模块,信息添加模块,信息删除模块,信息修改模块,信息查询模块,导出报表模块。如图3所示。

1)注册登录

注册登录模块管理用户的注册和登录功能。用户登录有两种用户,即普通用户和系统管理员。

2)信息添加

信息添加主要是向系统中添加新的信息,主要包括:

添加客户信息:录入客户的类别、名称、地址等信息。

添加汽车信息:对客户的车辆进行登记。

产品类别录入:对零配件产品类别信息进行添加。

产品信息录入:对零配件产品信息进行添加。

入库登记:对入库零配件产品进行登记

维修单登记:对维修单产品进行日常维修登记。

库存报警设置:对库存下限报警量值进行设置。

其模块结构图如图4所示。

3)信息删除

信息删除部分对系统中各种已经过时的或错误的信息进行删除,主要包括:

删除客户信息:录入客户的全部信息。

删除汽车信息:删除客户的车辆信息。

删除产品类别:删除不需要的零配件产品类别。

删除产品信息:删除不需要的或过时的零配件产品信息。

4)信息修改

信息修改部分需要及时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

修改客户信息:修改客户的相关信息。

修改汽车信息:修改客户的车辆信息。

修改产品类别:修改有变化的零配件产品类别。

修改产品信息:修改需要更新的零配件产品信息。

修改密码:已登录用户修改自己的登录密码。

5)信息查询

信息查询主要是对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查询。主要包括:

查询客户信息:根据客户的名称或地址查询客户的信息。

查询产品信息:根据零配件产品名称或产品类别查询零配件产品信息。

入库查询:根据需要查看入库的详细信息。

维修单查询:根据需要查询维修单的详细信息和费用。

6)导出报告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将查询出来的入库信息和维修单信息生成Excel报表。

2.2 数据库设计[5]

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系统数据库E-R图,如图5所示。

2.3 程序流程设计

下面以对客户信息进行管理的流程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

3 结论

基于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维修企业的日常维修业务、维修客户信息,以及维修零配件信息管理的基本功能。使用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对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及实现。系统开发后有效地减轻了维修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使企业业务信息化,有助于企业领导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进.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2]朱海曦.汽车维修与检测行业管理信息系统[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

[3]李奇峰,王继成.基于B/S和C/S混合模式的汽车维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2(1):51-53.

[4]王少锋.面向对象技术UML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汽车维修厂管理系统的设计 篇10

1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意义

1.1 有利于解决繁琐的汽车维修管理工作

汽车维修厂的业务非常多、数据信息非常复杂,依靠人力很难完成汽车维修、配件、客户档案建设、员工管理、企业经营数据分析等工作。特别是随着现代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与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紧密结合,汽车已经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客户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记录和整理企业日常业务情况,管理工作非常繁琐,很容易出现差错,给业务查询、业务办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而利用计算机对汽车维修、企业配件进货销售等情况自动化管理,已经成为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1.2 有利于促进汽车维修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方式。目前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汽车维修企业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人力成本,而且方便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汽车维修厂管理人员对企业业务发展、客户资料、配件消耗、技术资料、员工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随时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并根据市场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弥补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2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分析

2.1 汽车维修管理流程分析

整个汽车维修业务流程大致是以下这样的:客户直接将车开到维修厂维修或者打电话预约上门进行维修,前台接待将情况登记以后,安排好相关的工作人员做好维修接待的准备,顾客到现场以后,详细了解顾客汽车故障,并通过系统为每一位客户建立一个独立的维修项目,顾客车辆登记单和维修单,包括客户需要更换的零配件以及相应的维修人员。然后按照客户的需求,系统数据库自动为客户的维修项目进行报价,并自动计算相关的费用清单,以便结算的时候及时打印客户清单。将维修清单和维修报价单让顾客浏览,并请客户确认车辆故障和维修服务。最后车辆进到车间检查,通过检查再次确认维修项目,并请客户确认,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2.2 设计思想与需求分析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开发的时候必须满足多方面的需求,比如数据库信息的实时搜索,数据库资料的变更要求。首先系统的前端设计必须满足多位客户同时访问客户端,且搜索反应不能超过5秒。同时必须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客户数据库资料的安全。另外系统还要做好备份,一旦系统出现故障,可以及时恢复相关的数据信息。其次,根据不同的人员,系统必须设置不同的权限,比如汽车维修厂管理人员能够查询客户信息和企业经营情况,客户无法查看企业经营数据信息和其他客户的资料,要做好系统权限和数据权限功能。再次,系统必须具备简便性。简便性就是前端应用系统,界面要干净简洁、一目了然,通过系统界面,顾客能及时找到自己想要查询的相关信息,操作界面最好方便快捷,不能设置繁琐的操作方法。最后,必须保证系统具有扩展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必须保证系统未来升级和扩展性,从而延长系统使用寿命,即便系统升级也不会影响资料库数据资料。

3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1 总体架构设计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是适用于汽车维修厂、汽车快修店的专业的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是针对汽车维修行业开发的汽车管理软件,简单易用,适合只有基本计算机操作水平的客户使用。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它的开发设计主要包括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和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必须具备相对完善的功能,而且操作要简单方便,便于顾客操作。后台数据库的建立要求系统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3.2 数据库设计

在设计的时候,系统开发人员必须考虑汽车维修数据的特点,无论使用哪种记录方式或者工具,数据库都能满足记录和分析的功能,能够及时存储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系统数据信息非常庞大时,搜索引擎依然能具备搜索功能。第二,规范每一个命名格式,不同的数据产品命名也有不同。一些产品的具有特殊符号,在输入的过程中,编写代码时候采用大小写的敏感形式,命名对象的名字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30个字符。第三,调整数据里的性能。确定计算机的配件设置和网络设计以后,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必须满足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考虑到数据的逻辑性,是为了避免冗余数据,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数据提取速度,让数据之间的表达更加清楚。物理性则是为了确定数据访问频度和数量大小,以便系统在频繁的访问下依然能够保持稳定。

3.3 详细模块设计

1)核心设计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主要分维修管理、库存管理、基本资料、分类查询、权限管理几个方面。其中维修管理功能模块是核心模块和基础模块,主要是包括接待记录、材料领取、客户结算、收费记录等各个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各自独立,不会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运行。

2)数据存取

数据存储主要是系统能够保存车辆维修信息、客户信息、配件信息、员工信息、库存表和供应商信息。管理人员进入数据库以后,能及时了解到汽车维修商的运营状况,一旦发现库存中缺少什么,能够及时采购,从而避免采购不及时,无法对客户车辆进行零配件的更换。企业也能及时发现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

3)客户接待

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在设计维系管理系统时,可以设置客户接待子系统,提高接待的效率。顾客根据自己需求,进入到客户接待界面,设置不同的子项目,客户按照系统提示一步一步操作,从而减少人工接待的工作量。

4)维修报价

根据顾客需求或者汽车故障,系统会自动按照顾客需求进行分类,呈现维修的价格:比如汽车零配件的价格,不同型号、不同厂商之间的价格,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了解,从而明明白白的消费。

5)人员派工

通过人员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很容易查询到每一个人处于什么状态,哪一个员工正在休息,哪一个员工正在工作,从而更好地调配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6)维修领料

目前,很多汽车维修厂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配件的管理不严格,特别是一些比较小的零件,维修以后不及时整理,随便放置在维修间,当做报废零件扔掉了。每到月底盘点清仓的时候,会发现损耗比较严重。而通过管理系统,每一个零件都有一定的编码,哪一个技术人员使用了,系统能够及时记录下来,建立库存管理系统,包括零配件的采购信息、材料报损登记、入库统计、出库统计、材料退回供应商管理处等等。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及时归还,那么系统自动记录,月底盘点的时候,管理人员很容易就掌握相关的情况。从而有助于企业建立高效的管理制度,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库房管理上,库房拥有多少配件,缺什么配件,配件什么时候出库入库的都可以查找出来,使人一看就明了,避免了以往库房统计不易的情况。

7)完工审核

汽车维修以后,客户人员通过电话通知客户,客户到现场确认车辆维修情况,对车辆维修进行检查,确保车辆维修情况,顾客签字确认。然后系统根据客户的情况,对维修项目进行审核,然后通过确认。

8)费用结算

为了便于财务管理,汽车维修厂在设计管理系统的时候,维修结算功能要简单明了,通过管理系统能够很直观的了解汽车维修的工时费、管理费和配件费,系统根据这些费用很容易计算出顾客维修的费用,从而将服务费用公开透明。结算时维修的清单等一目了然,使客户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汽车维修结算应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第一步汽车维修完成以后,系统进行结算,自动统计相关的维修费用:包括配件更换、服务费、工时费和管理费等。第二步则是系统自动统计车辆的维修项目金额,并列出维修项目清单,工作人员对项目清单进行核对,如果确认准确无误,打印出来由顾客签字确认,如果不对,可以在系统上进行修改,并重新确认。第三步打印结算清单,让顾客确认,如果顾客没有异议,那就进行结算。顾客付款以后,要开具相应的维修发票,并打印出车辆出厂放行条。

4 结束语

汽车厂维修管理系统能够提供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目前很多厂商的汽车维修管理系统只针对企业内部,往往只能在局域网内实现管理,还无法实现互联网远程查询,还有汽车维修厂的成本管理和设备管理方面还处于空白,汽车维系的调研和分析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零配件管理和维修项目管理,这些还缺乏统一的编码,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还需要维修厂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保有量每年都在增加,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了1.72亿辆,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汽车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在给汽车维修企业带来商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汽车维修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数据登记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汽车产业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然而如今的国内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软件存在不少缺陷,严重影响汽车维修厂的发展。该文主要从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设计的意义、构建汽车维修管理系统思路以及如何实现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汽车维修厂的经营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汽车维修,汽车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参考文献

[1]夏雨.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山东工业技术,2015(20).

[2]王伟.汽车维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测试[J].价值工程,2013(17).

[3]陈晨,张凯华.车辆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电脑应用,2015(11).

[4]余航,曲杉.汽车维修配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开发应用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1).

[5]薛红华.试述汽修管理系统的设计[J].湖南农机,2011,38(3).

[6]高芳.汽车维修保养管理系统需求分析[J].活力,2011(11).

[7]崔忠燕,高洁,张旭等.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5).

维修管理系统 篇11

【关键词】上料系统;震动给料机;振动筛;称量斗;皮带机

引言

高炉炼铁生产是冶金(钢铁)工业最主要的环节。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高炉上料系统是炼铁高炉重要组成部分。上料系统以矿槽、焦槽为界,前部分是原料供料系统,后部分是上料系统。通过对上料系统设备的技术管理及经济管理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包机与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相结合,对关键设备计划预期检修、主要设备诊断修理和简单设备事故维修相结合,尽可能避免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备件采购费用。本文主要介绍后部分上料系统的设备管理维修及改造。

上料系统

在高炉生产中,料仓(又称矿槽)下所设置的设备,是为高炉供料服务的。其所属的设备称为上料设备。上料系统的基本职能是按照冶炼工艺要求,将烧结矿、球团矿、焦炭等各种原燃料按重量计量组成一定的料批,按照规定程序给高炉供料。

上料系统其主要设备有棒条阀,振动给料机,振动筛(梳齿式棒条筛),称量斗,K1、K2,J1、J2、J3,F1、F2、F3皮带机,主皮带机(简称主皮带),液压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及除尘系统。该系统上料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设备管理

为了保证设备原有设计的运行标准及技术状态,最大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所采取相应的各项技术措施,不断推行“操检合一”设备管理办法,包括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和及时维修、排除故障,易损零部件的修复更换、部分简单备件的制作、更换下来零部件的修旧利废和对存在缺陷设备的改造,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设备零故障的保证措施

为了确保设备安全可靠性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维修思路,推行“操检合一”的设备管理方式,消除设备的潜在故障。消除设备故障从小事做起,尽可能保持设备的原有状态,岗位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加强设备的点检、润滑等基础管理工作,将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避免设备故障扩大。修正、改造存在缺陷的设备,根除设备劣化的现象,避免人为失误造成设备故障。

2.设备包机

岗位操作工是设备的直接使用者和操作者,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检查和润滑工作;岗位工也是设备管理中最直接的数据采集者。岗位工在操作及巡检设备时发现的故障和缺陷及时反馈,经维修工修复好设备后进行确认和试验。维修工负责对制定故障设备进行维修,并反馈维修结果;同时维修工还负责包机设备的点巡检工作,监督岗位工对设备的润滑和合理操作。

为了更有效地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上料系统设备实行双包机制度,每台设备的包机人有岗位操作工和区域负责维修工共同包机,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由岗位工和维修工共同完成。使每台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合理分工、责任明确,既保证维修工和岗位工之间相互监督,又防止岗位操作工只是操作、使用设备,维修工只忙于处理故障、维修设备。从而更好地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为了明确责任,上料系统每台设备都有指定的包机人,分别是岗位操作工、机械包机人和电气包机人,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包机人各负其责,承担相应包机设备的运行维护、检修和保养工作;包机人熟知所承包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具备及时发现故障和处理常见故障的能力,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

3.设备点巡检

为了进一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作业率,加强员工的责任心,保证设备点巡检质量,并且做好设备检修与维护保养工作,把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缩短故障的抢修处理时间,保证设备性能稳定,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3.1上料系统设备要求:

定期检查筛体、衬板磨损情况,振动筛上面严禁有杂物。

振动给料机:吊挂完整可靠,螺栓齐全,无漏灰现象。

振动筛:激振器运转正常,运转声音正常,筛子无断齿、筛子不堵,筛前舌头衬板不能超过衬板厚度的2/3。

称量斗:称量斗衬板磨损不能超过衬板厚度的2/3,扇形门关闭灵活,液压传动系统灵敏可靠,无跑冒滴漏现象,清理干净传感器周围的落灰或杂物。

皮带:改向滚筒、托辊、滚筒(包括配重吊轮)运转正常,皮带无破损、无跑偏、跑料现象。

电机:底座紧固可靠,机体清洁、散热槽无积尘,温度<65度,无异音,各部位螺丝齐全有效。

减速机:无漏油点,温度<65度,运行平稳无异音,油位符合要求,机体表面清洁。

联轴器(液力耦合器):保证与电机、主动轮同轴度,工作时无异响;

配电室:设备声音正常,温度适宜,环境温度<35度,室内无积尘、地面无积水,无异味。

除尘设备:运行正常,无漏灰现象

安全设施:安全网、安全护栏、安全防护罩,灭火装置等安全可靠、齐全有效。

3.2上料系统点检内容

3.2.1给料机、振动筛。

给料机:用来将料仓的炉料输送到振动筛的装置;

振动筛:用来筛去焦炭,烧结矿,球团矿和其他材料的粉末;

点检内容:检查电气控制连锁装置,灯光信号和各种防护措施是否灵敏可靠;注意电流大小;检查电机声音及温度;观察激振器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的声音;检查筛底的磨损状况,超过技术规程时需更换;检查振动筛部件是否有松动或碰撞现象;检查各给料机吊挂是否安全可靠;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检查筛箱内、外及周围有无杂物、筛箱内衬板磨损情况。

3.2.2称量漏斗是接受经过筛分的炉料,按照配料要求卸如相应的皮带机。

点检内容:检查扇形门动作是否灵活;检查液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有无跑冒滴漏现象,各控制阀是否灵敏可靠;检查传感器等电气控制系统性能是否完好可靠;

3.2.3皮带机。

皮带机点检内容:检查皮带落料是否偏离中心,皮带是否跑偏,是否有卡、擦、磨等现象;检查皮带是否严重磨损,皮带裙边是否损坏;检查各托辊、改向滚筒运转是否正常;检查电磁除铁器是否正常,及时清理电磁除铁器上的铁块等;检查皮带减速机是否漏油,运转声音和振动是否正常,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各部位连接螺栓是否紧固齐全;检查皮带张紧装置运转是否正常; 检查各部滚筒运转是否正常,对于磨损、损坏、轴承损坏的皮带滚筒要及时更换和检修;检查电机运转是否正常,润滑、散热情况是否良好,各部的地脚联接螺栓是否紧固。

3.2.4其他。

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检查各种信号,拉绳开关及制动安全装置等是否完好、灵敏可靠。

4.设备改造

为了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上料系统部分设备做相应的改造。上料系统,其设备给料机、振动筛、受料斗、称量斗、三通分料器等很容易磨损。虽然,这一系列设备内部都安装了耐磨衬板,但由于每天要输送大批量的焦炭及所配的炉料,一块12mm厚的耐磨衬板一般寿命为八到十个月,但耐磨衬板的价格却远远高于锰钢板、普通钢板好几倍甚至十几倍,为了降低成本费用,对上述设备进行相应的改造。在称量斗、受料斗、三通分料器等设备内部的易磨部位将一定的尺寸18mm厚的锰钢板(16Mn)按次序焊接在耐磨衬板上,作业中形成料打料、料磨料的方式,从而将耐磨衬板的使用寿命由原来的十个月延长到一年半左右。振动筛舌头部位,根据振动筛舌头部位的尺寸大小,将尺寸适宜的皮带(更换下来的皮带)用螺栓固定耐磨衬板上,从而减少了耐磨衬板的更换。一方面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将费皮带进行合理利用,另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创造了效益。

5.结论

本次对炼铁上料系统(皮带上料)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的陈述,通过对设备的技术管理及经济管理相结合,对设备进行包机与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相结合,尽可能避免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备件采购费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上料系统设备合理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严允进,《炼铁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 第二版.

[2]周顺圣,《机械维修与安装》,冶金工业出版社.

[3]时亲林、李鹏飞,《冶金设备维护与检修》,冶金工业出版社.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篇12

在过去, 汽车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维修任务的分配、查找数据、人工管理客户信息及车辆信息等, 不仅管理程序琐碎, 工作任务繁重, 汽修工作效率也难免低下, 影响了企业的壮大与发展。从功能方面来看,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出现, 能够促使修改、删除、添加信息变得更加简单、准确, 对车辆及用户信息实现信息化、统一化管理, 简化以往繁琐的管理流程, 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更好的规划汽修事项, 促进企业朝信息化、现代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

简单来说, 开发该系统的主要目的即提高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工作效率。汽车维修行业工作内容琐碎、繁杂, 且业务量极大, 若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极易出现差错。而一种基于B/S结构的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可令我们切实感受到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以B/S结构为依托的汽车维修管理系统具有统一的、跨平台的应用环境, 有效解决了传统平台当中网络系统与应用系统的异构性问题, 辅助经营者作出正确决策, 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 实现快速、有效、安全管理。

2 系统技术环境支撑

本系统是以J2EE位技术依托的系统, 利用EXTJ界面、Spring轻量级管理框架、Hibernate管理数据框架以及Web应用框架为研发基础。主要由下述三部分构成, 即数据持久层与服务层、控制层以及视图, 并兼具数据打印功能, 具有高度的技术性、智能性, 能够帮助汽修企业更好的对车辆维修信息及客户个人信息进行记录与管理。

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几种支撑系统环境运行的核心技术, 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借鉴, 具体如下:

2.1 J2EE技术

J2EE是kava2的平台企业版, 其技术核心包括众多功能模块、技术性规范与相关指南, 并且, 在这些指南与规范当中有服务架构、不同类型的组件与模块以及技术层次等等, 它们都具有统一的标准与规格, 使得平台的兼容性、运行稳定性较好。不仅如此, J2EE技术还能够简化、规范系统的开发及部署过程, 加强系统的可移植性、重用价值与安全性, 因而在业内占有重要地位。

2.2 B/S体系结构

所谓的B/S结构, 即服务器与浏览器结构, 是在当前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趋势之下设计的一种以C/S结构为基础的新型结构。在该结构当中, 若要确保事务处理与信息管理的有效性, 需在服务器上完成, 只有少数事务在浏览器上进行, 而用户端操作界面则需在WWW浏览器上完成。

本系统涉及到的技术种类较多, 笔者便不一一赘述, 下面主要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论述。

3 汽车维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的设计思想

本系统是以当前汽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为基础设计而成的, 体现出管理思想、信息智能化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旨在实现高效、快捷、安全性管理。其采用的设计思想如下:

(1) 界面友好化设计。在设计系统界面时, 力求方便与友好;

(2) 简洁化设计。从功能上进行简化, 诸如:自动查询、自动填充录入数据等等;

(3) 模块化设计。按照汽车维修行业的对象及管理范围, 将其划分为独立且彼此关联的功能模块, 达到数据的高度统一, 便于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操作。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本系统的开发工具为My Eclipse 7.1., 利用Windows操作平台, 实现了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不仅如此, 在部署、调试、开发与设计环节, 均具有易操作、简单且便捷等特点, 因此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 由于所用开发技术与工具均无任何花费, 且只要有专业的程序员, 安装了必备的插件与数据库, 便可对系统进行开发, 所以, 在经济上可行。从社会可行性方面来看, 在如今科学技术、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 为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汽车维修行业开发一款适宜自身管理模式、高效率、简单快捷且低成本的管理软件是必不可少的, 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并充分满足了安全、实用、直观、简洁等要求。

3.3 系统的安全性及完整性要求

3.3.1 安全性要求

a.设置用户访问权限, 加强对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护管理力度;

b.在登陆主界面时, 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与用户名, 只有在通过验证之后, 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3.3.2 系统的完整性要求

a.结合需求分析、大体框架以及数据库分析等多个方面的数据, 揣摩各个模块之间的存在相关性与排斥性, 并通过设置正确、可靠、经济的参数, 确保各个数据之间的一致性与完整性;

b.按照需求分析及市场调研结果, 确保系统中涉及所有数据的完整性, 并确定哪些属性为空, 哪些属性则不能为空, 以免数据有所缺失, 对操作及管理工作均有所影响。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 私家车的数量亦大幅度增加, 带给汽车维修行业巨大的威胁与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 传统的管理方式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 为了对企业进行科学、全面、高效的管理, 利用计算机与信息化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与发展情况, 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开发一款简单、便捷、易操作、运行安全的管理软件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主流趋势, 因为只有这样, 方能提高汽修行业的管理效率, 降低总体投入成本, 进而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进步, 国人购买汽车的数量大幅度提升, 促使车辆维修需求大幅度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汽车维修已成为万众瞩目的行业, 若仍然采用纯手工的管理方式, 将会增加信息维护与查找的难度, 对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以及服务质量均有着严重影响, 笔者基于B/S系统结构, 提出了汽车维修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 旨在减轻工作人员的重压、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关键词:汽车维修管理系统,B/S结构,设计与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志江.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2006.

上一篇:聚合时间下一篇: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