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养

2024-11-02

集中供养(共4篇)

集中供养 篇1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交通的日益便利, 人口流动性的增加, 流浪精神病人呈现增长的趋势, 给城市的面貌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流浪精神病人既是危险人群, 也是需要社会关怀、求助的弱势群体;孝感市政府将流浪精神病人集中到社会福利和医疗康复中心的供养科救助救治。收治中的一小部分精神病人康复后能记起自己的家庭住址和亲属的名字, 将由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回家;而大多数精神发育迟滞 (智障) 的病人无法提供线索、无法查找到其亲属, 政府则将他们安置下来进行集中养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共安置流浪精神病人45人。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3版) 》 (CCMD—3) [1]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年龄约8~74岁, 其中女17人, 男28人。诊断:精神分裂症16例、精神发育迟滞19例、情感性精神障碍3例、癫痫性精神障碍4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3例。合并症:合并关节畸形4例、高血压3例、外伤4例、皮肤感染5例、胃溃疡3例、脑瘫2例、帕金森症1例、双下肢烧伤Ⅲ度1例。

1.2 方法

对流浪精神病人的集中养治管理进行回顾性探讨。

2 治疗与护理

2.1 入院时

流浪精神病人大多是衣着不洁、蓬头垢面, 有些合并躯体疾患、躯体残障甚至生命垂危。救助站工作人员只能提供他所观察到的情况, 不能提供详细的病史;由于病人长时间流浪, 几乎不与人交流, 缺乏关爱照顾, 加之有精神症状, 入院后一般都表现为接触差、思维贫乏或散漫、精神科检查欠合作, 病人对医护人员的问话不回答或答非所问, 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2], 对采集病史、进行医疗文字书写、入院诊断及治疗护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只能靠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严密观察病人的症状, 然后进行综合判断。

2.1.1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做好入院后的卫生处置

流浪精神病人在外流浪期间倍受歧视、饱受饥寒。每当救助站工作人员送入院时表现为恐惧、疑惑甚至充满敌意。护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 热情耐心地帮其理发、修剪趾 (指) 甲、洗澡更衣、必要时进行灭虱、同时做好口腔卫生、尤其注意女病人会阴清洁。多巡视问候, 让病人感到温暖、愿意接受帮助和治疗、并逐步与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流。

2.1.2 认真进行体格检查, 及时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

由2~3名护士、护工帮助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在协助医生进行精神科、神经系统检查和体查时细心观察病人的外观、情绪和精神状态, 迅速判断病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有效的帮助和对症处理。及时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 包括脑电图、X光、B超、血液、必要时做螺旋CT等, 为诊疗、护理、书写病历及安排病室提供可靠依据。如发现患艾滋病、梅毒、乙肝、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应立即按传染性疾病管理上报并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2.2 入院后

2.2.1 护理工作:

护士一般遵医嘱给病人服用口服药, 极少数进食差者给予补液;新入病人前三天需每日测量生命体征、其他病人只每周一普查生命体征, 若不适则随时测量。基本上是让他们像在家中一样生活, 这样护士、护工就有大量的时间与病人在一起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和健康教育。

2.2.2 救助工作:

认真落实护理部制定的《流浪精神病人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流浪精神病人存在严重的认知和功能衰退, 他们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尤其是二便不能自主。按照管理规定的要求, 原康复医院正副高职称的医务人员带动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病人的基础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护理、睡眠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行为训练, 尽量让流浪人员过正常人的生活。中心护理部将供养科的医疗护理质量同样纳入医院质量管理控制考核范围内。参照湖北省医院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与医院其他科室一起每月进行质量考核评价, 并及时进行质量反馈, 分析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从而保证基础护理月月达标。

3 体会

3.1 流浪精神病病人的来源分析

3.1.1 经济因素

精神病治疗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 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3], 在我国医疗保险体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 一些贫困家庭因无力负担为病人治疗的费用而发生放弃、遗弃精神病病人的占流浪精神病人的50%。

3.1.2 家庭因素

父母离异、家庭解体导致病人无人监护出现走失;父母道德品质低劣, 认为残障孩子留在身边需时刻照顾很麻烦而丢弃。部分流浪精神病病人回家后缺乏必要的监管, 重新流入社会再次流浪[4]的占流浪精神病人的10%。

3.1.3 疾病因素

供养科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人中合并躯体疾病达19%;伴有智力障碍者占30%。提示流浪精神病人的健康状况需要我们的高度关注[5], 早期进行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很有必要。

3.2 护理经验

3.2.1 工作人员与病人进行亲情式的沟通、零距离接触, 在日常技能训练和健康教育中给病人提供的情感支持越多, 病人遵医行为的效果越好。

3.2.2 健康教育要持之以恒, 工作人员要将健康知识转化为病人行为改变, 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需要长期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6], 尤其是智障的精神病人, 更需要反复的教育和强化。

3.2.3 医疗保险和慈善捐赠等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提供了保障。

3.2.4 医务人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娴熟的业务技能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的便利和流动人口的增多, 各城市的流浪精神病人变得越来越多, 我国精神疾病患病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至现在的15.56%。精神病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给城市的市容管理及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精神科护理人员应更好地护理这类特殊群体, 为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 (CCMD-3)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68.

[2]陈琴, 朱大风.分裂症病人家属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5, 10 (3) :27~28.

[3]吴冬凌, 李红, 刘雪琴, 等.城市无业流浪人员精神病病人住院治疗的特征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 2005, 8 (9) :45~47.

[4]方亚明, 邱友胜, 张春玲, 等.流浪精神分裂症病人临床特征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7, 17 (5) :296~297.

[5]梁影.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J].当代护士 (中旬刊) , 2012, 3:86~87.

[6]薛欣.护士健康教育专职化、专业化初探[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2) :61.

集中供养 篇2

甲方:镇敬老院

乙方:村委会

丙方:(五保供养对象)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进一步做好五保供养工作,经三方共同商定,特订立以下协议:

1、根据丙方申请,乙方安排,镇人民政府批准,甲方同意接受丙方入院集中供养。

2、甲方免费给予丙方在吃、穿、住、医疗、丧葬等方面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提供营养卫生的饮食服务和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按时发放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花钱,切实保障丙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3、丙方发生重病或病危时,甲方应妥善护理或委托丙方亲属来院协助护理,如丙方亲属愿意接回护理,甲方适当发给护理费。丙方生病住院医疗费用按甲方规定执行。

4、丙方必须服从甲方领导,严格遵守敬老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讲究文明礼貌,搞好团结互助。不打人骂人、不得违反纪律,丙方如出现严重违纪现象,甲方有权解除供养服务协议,并不得重新接受入院。

5、丙方必须爱护公共财物,凡甲方配置的财物,丙方必须认真保管使用,无故损坏由丙方按价赔偿。

6、丙方要克服依赖思想,尽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有健康的心态,遵守国家法律,不向甲方、乙方提过高或不合理的要求。

7、丙方的责任田和遗产处理按《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及相关法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8、乙方应积极配合甲方做好丙方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丙方在敬老院严重违规被甲方退回或丙方要求离院回家散居供养,乙方应负责妥善安置,帮助丙方解决实际困难。

9、乙方应定期到敬老院看望丙方,丙方病故后,应协助甲方或丙方亲属料理好丧葬事务,甲方按规定承担丧葬费用。

10、丙方若是享受五保的孤儿,在年满16岁后自然终止五保待遇(升学除外),其财产仍旧归丙方所有,终止五保待遇其基本生活仍很困难的,参照其他有关救助办法给予基本生活救助。

11、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报县民政局一份,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三方必须共同遵守。

甲方:(盖章)代表人签字:

乙方:(盖章)代表人签字:

丙方:(签字、手印)

集中供养 篇3

一直以来, 五保对象都是我国农村最弱势、最底层的群体, 因此作为保障他们正常生活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里的重要一环。这里的五保供养制度是指对农村社会中“无经济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 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或者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吃、穿、住、医、葬等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的一项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该制度从1956年开始至今, 虽然历经坎坷, 但还是坚持了下来, 并且不断得到了完善, 特别是在免除农业税以后,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自2006年3月l日起施行以来, 将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 完善了管理与监督措施, 强化了法律责任, 确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构架, 五保供养制度也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鉴于我国五保对象的主要群体是无依无靠的老年人以及小部分孤儿和残疾人士, 因此, 广大学者在研究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时候往往将其作为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制度来展开探索, 本文研究亦如此。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对农村五保老人一般有两种供养方式:一种是在福利院进行集中供养方式, 称为集中供养;另一种是政府每年拨一定数量的经费给五保老人所在的村, 由村负责照料五保老人生活的供养方式, 称为分散供养。本来两种供养方式都是国家所支持的五保老人养老方式, 奈何如今却出现全国各地大力发展集中供养, 追求“集中供养率”的提升而忽视分散供养的奇怪现象, 为此, 笔者特别针对该现象做了有关梳理, 阐释集中供养火热发展的原因, 分析过度发展集中供养的弊端, 最终力求达到五保老人的供养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尊重五保老人养老的自主选择权, 使两种五保供养方式得到平衡发展, 真正让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国内学者对五保供养制度的主要围绕三个层面在进行:首先是对该制度本身发展过程的探索, 包括对其历史脉络的梳理, 对整体制度框架的搭建以及对该制度在法律方面发生的变迁、转折的思考 (吴晓林、彭忠益, 2007;宋士云, 2007;王先进, 2007;肖林生, 2009;陈晨, 2010;韩君玲, 2012) ;第二个方面则是对五保供养制度所包含的社会救助理论做一定的剖析, 用理论来支撑五保供养制度的运行实施, 也将该制度作为某种理论的实践形式 (任丽红, 2008;何小勤, 2011) ;当然近期研究的最多的当数五保供养制度在不同地域实践模式以及在各地实践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其中就包括对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对比研究 (汪文新等, 2006) , 而且许多研究者都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方式上面, 积极探索集中供养的新模式 (程文娟2007;杨光明, 2012;李治2012) , 对集中供养率的追求更是遍地可见 (顾定洋2006;) , 很多地区甚至将集中供养率的提升作为地方官员的政绩表现之一, 由此可见, 很多研究者都认为集中供养方式优于分散供养方式, 所以要大力发展集中供养方式。

二、五保供养:社会偏向于发展集中供养的原因分析

1、霞光计划

霞光计划, 指民政部于2007年1月开始启动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设施建设霞光计划”, 该计划在“十一五”时期, 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利用发行福利彩票筹集的彩票公益金, 修建、改建一批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及散居五保对象的集中居住点, 集中解决各地农村五保供养设施滞后的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 民政部积极推动“霞光计划”的实施, 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 纷纷提高供养标准和加大敬老院的建设力度, 崭新、整洁的敬老院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 一些省份层层下达集中供养人数和集中供养率指标, 并将其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有的地方甚至提出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的硬性目标, 期望在较短的时间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提高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不得不说, 霞光计划确实是近几年来各地集中养老迅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为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以及资金基础。

2、批量养老, 机构养老节省投入、便于管理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统计》显示2010年到2050年, 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由12.3%上升到31.1%。中国作为亚洲地区的第一人口大国, 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五保供养的老人的数量也逐步攀升, 而五保集中供养相对于分散供养方式能够更为高效地保障五保老人的日常生活, 在老人的吃穿住医葬方面能够提供更为直接和便捷的保障, 由于集中供养方式此种管理的方便性, 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基层政府管理人员的青睐。当然, 包括霞光计划在内的政策扶植, 五保集中供养工作一直都在持续向前, 国家和政府的对其发展的关注度也持续增大, 财政投资力度也在逐步增加, 从而使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得到不断改善, 这固然是一种纵向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从横向上来看, 现如今在集中供养下的五保老人也只是能够维持基本生活, 远远达不到普通农村的平均生活水平, 同时, 五保集中供养方式对老人心理方面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片面追求五老供养方式的集中供养也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

三、片面追求集中供养的弊端

1、乡村干部为满足指标赶人进养老院

很多乡镇以及村里干部为了达到省市规定的一层层“集中供养率”的指标, 经常规劝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对于规劝不听的老人还不惜用哄骗甚至更加强硬的手段 (例如直接将五保老人的家产变卖充公) 迫使五保老人进行机构养老, 而对于五保老人自身的养老意愿不管不顾。事实上在现实中, 有一些五保老人并不愿意入住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之所以不愿入住敬老院集中供养, 其主要考虑因素是:首先, 经济上“不划算”, 有的老人拥有一定的私人财产, 担心入院后“充公”。加之供养标准提高后, 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标准的差距缩小, 尚有部分劳动能力的老人确实不愿意入住, 因为那样的话生活费就不能自由支配, 感觉“不自由、不划算”;第二, 观念、生活上的不适应, 老人们大都恋乡眷土, 加上多年的独居生活, 很多五保老人担心适应不了异地集中供养的生活, 不容忽略的是, 确实有部分老人的个人生活习惯与敬老院标准化的生活制度格格不入, 从而引发矛盾, 造成很多五保老人情绪不佳;第三, 一些敬老院和社会福利中心在位置选择、建筑布局上欠合理, 老人们入院感觉不方便, 五保老人一旦住进养老院就再也不能回到原先的村子里去, 因为只要五保老人住进养老院, 其家产就会立即被卖掉充公, 即使再回到村子里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中。

2、集中供养机构盲目发展硬件, 五保老人“失语”严重

虽然在各种政策的扶持下, 集中供养的机构和设备在逐步发展和完善, 但是在集中供养机构的人员配备上面仍然很欠缺, 很多地方的机构只配备有食堂工作人员, 负责五保老人的衣食住行, 没有专业的护工和社工, 这直接导致了集中供养方式的片面发展, 集中供养方式下的五保老人虽然有吃有穿, 但是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 相反, 很多五保老人表示在养老院通常会遭受到歧视和侮辱, 因为远离了自己熟悉的社区,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 五保老人也没有经济收入, 处在农村边缘位置上, 社会地位低下, 加之五保老人的向上诉求渠道不畅通, 所以他们的人格与尊严经常遭到损害, 这种人格与尊严的损害, 既来自养老院的工作人员, 也来自院内其他五保老人。

3、集中供养老人频频出走

五保供养制度对五保户 (尤其是五保老人) 的生活稳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 城市以各类养老院、老年公寓的形式集中照顾老年人, 为我国老年人养护以及社会化养老也开辟了新的途径。然而, 集中供养的老年人出走现象屡见不鲜,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巨大反思。集中供养养老方式是否满足老年人的养老诉求?也有研究者对此专门展开了相关研究, 张昭对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行为进行了分类探讨, 将其分为不适型出走、恋家型出走、受挫型出走和失落型出走四种类型, 并且仔细分析了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原因, 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是非自愿选择的结果, 无法适应新的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带来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正式正是迫使集中供养老人出走的根本性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五保供养制度应当平衡、健康发展

1、“集散共进”、“集散结合”, 尊重五保老人的自主养老意愿

虽然集中供养方式可以为更多的五保老人提供较充实的物质保障, 但是五保老人的养老方式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应该在五保老人自身的选择上面。因此,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集中供养方式的发展, 对于分散供养体系的健全也要下足功夫, 切实保障选择分散供养的五保老人也能够拥有比较充裕的物质基础, 缩小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的待遇差距。同时, 我们可以将两种供养方式结合起来, 保留五保老人的私人财产, 可以让五保老人在家住几个月之后再到养老院住一段时间, 让五保老人充分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和养老环境。

2、对集中供养的投入应当全面化, 加强引力, 减小推力

对集中供养的发展, 应当是加强其吸引力, 而不应该再出现村干部硬性要求五保老人去养老院的事件。事实上, 加强集中供养方式的吸引力的重点在于提高集中供养机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配备齐全的工作人员, 加大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投入, 秉持专业的服务理念。政府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加强工作人员与五保老人之间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会直接影响到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生活满意度, 同时, 各级政府也非常有必要利用多种宣传工具, 积极作好尊老、敬老的宣传工作, 让农村居民认识到尊老敬老爱老是宪法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定期回乡探望

集中供养 篇4

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的意见

成府发〔2007〕58号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国务院《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国发明电〔2007〕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补助水平的通知》(川办函〔2007〕218号)要求,结合成都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及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中心城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家庭月人均收入230元提高到245元,其余区(市)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在当地现行标准基础上按不低于15元的额度增加,调整后全市城市低保补助水平提高到月人均补差120元左右。

各区(市)县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水平和物价情况适度提高,补助水平按不低于40元的额度增加,调整后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水平由年人均补助不低于260元提高到不低于300元。新标准从2007年8月1日起执行。

二、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

对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对象,其供养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增加10元,从每月每人160元提高到170元。新标准从2007

年8月1日起执行。

三、不断充实救助内容

充分发挥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的作用,针对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需求,运用救助体系信息平台,及时、主动提供各项救助。

积极探索对城乡低保边缘困难群众的救助方法,合理设定救助范围和救助内容,针对不同情况,分类救助。

积极探索劳动就业、帮扶脱贫与城乡低保的有效衔接,多渠道帮助有劳动能力的城乡低保对象发展生产,实现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采用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有条件的低保对象积极参与公益劳动,开展邻里互助,实现日常生活服务需求的互动补充。

积极推行廉租房政策,搞好“安身工程”和农村敬老院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的居住条件。

四、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惠民工程,要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各区(市)县、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把此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领导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民政部门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及时提出工作建议;财政部门要做好低保、五保资金预算,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劳动保障和农业部门要做好劳动就业、扶贫开发与城乡低保政策的衔接工作,为城乡低保对象提供就业

和脱贫帮扶服务;物价部门要根据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的变化,为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提供物价补贴;教育、卫生等部门要针对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的困难搞好主动救助。要坚持做好城乡低保网上申请、审核、审批,不断提高救助工作水平。切实加强对农村敬老院的管理,确保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水平和供养安全。进一步加强基层低保、五保工作队伍建设,解决好基层低保、五保工作所需经费,逐步改善工作条件。

上一篇:系统管理下一篇:现状及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