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2024-09-29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共6篇)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篇1

关于填报2011年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的通知

县直各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系统自建设以来,填报口径日趋完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财政预算管理日常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根据市财政局通知要求,现就财政供养人员信息数据填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填报范围: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

二、填报要求:2011年数据填报口径维持上年不变,各填报单位要根据2011年人员变化情况认真进行数据更新工作,认真核实2010年数据,在更新时修改错误数据,形成2011数据。

三、填报项目:包括单位基本信息,单位基本数字,人员信息。其中:单位基本信息按实际情况如实填报;单位基本数字应与2011年决算表数据一致;人员信息应填报的人员包括在职人员(由本单位发放工资人员)及离退休人员(在本单位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相关人员的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工资等数据要认真落实。各项数据以2011年12月为准。根据机构改革和单位人员变化情况,认真进行数据更新工作,确保人员信息真实、准确。

四、系统版本:2011年地方财政分析评价系统仍使用2.0版本,如没有系统的在预算股拷贝安装包自行安装。

五、上报要求:请各单位于2011年 12 月20日前,将2011年数据库文件上报我局预算股。

2010年11月24日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篇2

所谓财政供养人员, 通常是指由财政来支付个人收入以及办公费用的人员 (不含优抚人员) 。在我国, 财政供养人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财政供养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党政干部;二是各类事业单位人员;三是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离退长休人员。广义的财政供养人员除上述三类人员外, 还包括军队。本文的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狭义的定义。

二、编制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的必要性

我国的财政供养人员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如何使财政供养人数的增速低于同期的GDP增速, 低于国家财政收入增速, 就要编制一套真实、完整、准确, 详细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资料。近年来, 为了统一上报口径, 提高工作效率, 财政部每年都下发新的会计软件, 采用由下而上的办法编制财政供养人员信息, 为人员众多的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信息的编制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 不仅加快了编制速度, 还使信息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软件的应用

(一) 安装软件

将下发数据存放在电脑D盘根目录下, 双击“SETUP”, 按提示依次点击“下一步”, 重启计算机, 在桌面双击图标, 单击“新建数据库”, 以自己单位名字命名数据库, 确定后进入数据库, 询问是否进行系统初始化时单击“是”, 在磁盘目录选择中选D盘, 确定, 系统自动关闭后重新进入系统。

(二) 单位基本信息表

单位编码中输入6位单位编码 (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 ;单位名称、地址、邮编如实填写;其余信息均可点下箭头, 进行选择处理。

(三) 单位基本数字表

事业编制数及事业工勤编制数可依照最近一次编委批文填写, 参公单位编制数填到行政编制里;学生数可按统计年年末在校学生人数填入;一般预算拨款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7-1表5栏;专项拨款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6表4栏, 专项拨款数小于或等于一般预算拨款;基金预算拨款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7-2表5栏;预算外收入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7-3表5栏;上级补助收入事业单位可不填;本年收入合计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1表23行;全年人员经费支出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5-1表2栏+37栏;全年公用经费支出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5-1表1栏-2栏-37栏;专项经费支出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5-2表1栏;全年实际支出:是由上面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3项求和自动生成的, 应为取数来源于年终决算表的财决01表80行。在填写单位收支情况表时, 要注意单位是万元, 保留2位小数。

(四) 人员信息表

1、统计对象。

事业单位中经政府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的在职人员 (含长休) 及离退休人员。遗属、临时工不纳入统计范围。对于纳入统计范围的人员, 原则上是工资关系在哪个单位, 就有哪个单位负责填报。

2、现有人员的信息修改。

先对现有人员信息进行核对、修改, 完善在职人员的隶属处室信息, 修改工龄, 工龄可进行批量处理, 方法如下: (1) 在人员信息界面, 单击右键, 勾选“是否可以进行区域选择”。 (2) 按住shift连续选择需要做批量处理的人员记录或按住Ctrl键间断选择需要做批量处理的人员记录。 (3) 单击右键, 选择“批量处理”下的“计算工龄”。工龄=统计年-参加工作年+1。

3、在职转离退休人员操作。

单击人名, 单击右键, 选“退休处理”, 点击“是”, 双击人名, 修改明细。 (退休处理后序号颜色为绿色)

4、新进人员操作。

在最后一条记录下, 单击右键, 选“新增记录”, 依次录入新增人员各项信息。

5、减少人员操作。

单击人名, 单击右键, 选“减少人员”, 选减少方式, 填备注原因, 确定。

6、人员工资信息。

此部分需对应统计年12月份工资手册和工资表填报。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对应手册的基本工资, 地方出台津补贴对应手册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 实际执行月工资对应手册的应发合计;离退人员的基本离退、休费对应手册的基本离退休费, 地方出台津补贴对应手册的津补贴合计, 实际执行月工资对应手册的应发合计。实际执行月工资中不含13月工资和补发工资, 单位元, 保留至个位。

(五) 审核、备份与上报

1、数据审核。

编审处理页面上方“审核”按钮, 选择单位, 单击“确定”, 审核通过后才可上报。但是, 以下情况除外: (1) 审核后点击页面上“强制审核”左边的白圈, 下方主页面如有显示未通过信息, 需按提示修改正确后方可上报。 (2) 审核后点击页面上“提示审核”左边的白圈, 下方页面如有显示记录, 需先核实, 有错则改, 无错确认, 确认后方可上报。确认方法是:单位基本数字表或人员信息表, 在主页面单击右键, 单击“提示审核确认”。强制审核必须通过, 提示性审核经确认后方可上报数据。

2、数据备份。

系统维护,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备份, 选择备份文件存放目录, 开始备份。

3、数据上报。

数据传送, 本单位数据上报, 选择上报文件的存放路径, 确定。 (文件上报后不许改名, 否则主管部门无法接收)

(六) 特殊情况处理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篇3

填写说明

1、此表由申领供养直系亲属待遇的单位和社保机构分别填写。

2、待遇领取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按待遇领取人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所示内容填写。

3、死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证号码、出生日期:按死者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所示内容填写。

4、离退休类别: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的类别,指离休、老工人、退休、工伤。

5、离退休批准日期:由当地政府指定的劳动保障部门或社保机构批准其离休、退休的日期。

6、死亡原因:按因病、因工、非因工分类。

7、死亡日期:指离退休人员医学死亡日期。

8、供养直系亲属:指按照《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45条规定主要依靠离退休人员个人收入维持生活的成员。

9、供养关系:指供养直系亲属与死亡人员的关系。

10、开始供养日期:指供养直系亲属按规定开始领取供养待遇的日期。

11、终止供养日期:指按规定终止供养直系亲属领取供养待遇的日期。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篇4

为进一步落实通知精神,首先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相关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此次自查活动的行动方案作了统一安排。并强调各部门要把清理工作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务求工作落实。

二、认真开展宣传,落实工作作责任。

在自查工作中,我镇注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把清理自查工作溶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中,利用机关学习讨论的机会进行自查工作宣传,使大家充分了解文件精神,深刻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到了思想上的认识统一。整个清理工作由镇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对此次清理工作的范围、清理对象、部门责任人都作了明确的规定,镇人事办、财政所、人才服务与劳动保障所、民政办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保证了全镇清理自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严格工作纪律,清理效果良好。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篇5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对吃“空饷”问题开展督促检查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05‟25号)、国家人事部•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管理防范虚报冒领工资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26号)、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编办•关于开展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通知‣(鄂人[2006]7号)、省人事厅†关于认真做好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鄂人函[2006]90号)和市人事局†关于做好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的通知‡(黄人薪[2006]3号)等文件要求,为严肃机构编制、干部人事和财政工作纪律,杜绝和防止单位和个人虚报、多领、冒领财政性资金等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在全县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工作,是严肃组织、人事、编制和财经纪律,规范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工资管理,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相互配套协调的约束机制,堵塞人员经费管理上的漏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做好这项工作,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依法行政和低成本行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加强党风、政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

开展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清理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下大力气抓好自查清理工作,确保取得实效。

二、范围对象

这次清查的范围主要是全县各级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人员。清查对象重点是:

1、在编不在岗人员,如停薪留职、带薪留职、自动离职、长期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者;

2、非组织选派离岗学习人员;

3、调离后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人员;

4、死亡后家属仍在领取工资或离退休费人员;

5、虚报、多领、冒领工资津贴和补贴、补助人员;

6、离退休人员到龄不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在编在职人员领取工资人员;

7、长期患病未按规定领取病假工资人员;

8、受处分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工资降级及服刑未按相关规定停发工资的人员;;

9、其它形式违规领取人员经费的人员。

三、方法步骤

(一)自查阶段(10月16至10月26日)

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首先要分别对本系统、本单位人员的有关情况进行逐一自查摸底。自查工作由各单位(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政工、人事工作的领导牵头,各单位纪检监察、政工人事和财务人员参与清理专班。清理时,要根据本单位(部门)人员花名册和工资发放名册,逐人进行清理。对在职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工作所在部门联系,对离退休人员情况判断不准的要及时与被清理对象户口所在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联系。根据清理结果填写•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加盖单位公章,经办人和负责人签字,并在规定时间内送报到阳新县人事局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公示阶段(10月27日至11月7日)

自查单位将†阳新县清理吃“空饷”人员统计表‡在本单位按政务公开的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天)。同时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单位上报的情况在全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

(三)核查阶段(11月8日至11月28日)

根据群众反映或举报的情况,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专班认真进行调查核实。

(四)整改阶段(11月29日至12月9日)

针对自查清理发现的问题,各单位要按规定认真整改并公示。

(五)检查阶段(12月9日至12月20日)

为确保清查工作取得实效,县清理领导小组将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采取重点抽查的方式,对各单位的自查整改情况进行深入

检查。对自查整改及时到位的既往不咎。对不重视、不按要求开展清查工作的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阳新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自查清理领导小组,县长刘圣华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李新国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编办、县财政局、县人事局、县监察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办牵头负责组织落实,县编制、人事和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自履行职责。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吃“空饷”问题的清查工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牵头抓,组建工作班子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为清查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落实责任。各单位要结合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清理措施,坚持“谁清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将责任落实到位。

(三)认真清查。各单位要按要求对本系统、本单位的机构编制和实有人员进行逐一核查,摸清家底,准确掌握财政供养人员的现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进一步完善台帐,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完善人员编制审核手续。要进一步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特别要加强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常性核查,建立监督约束长效机制。

(四)强化监督。为让此次清查工作公开透明,杜绝虚报、瞒报和谎报等行为,县设立监督举报电话(县人事局:7354361),各单位要将县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和本系统、本单位自查的人员有关情况及整改情况一并公开。

财政供养人员信息表 篇6

我区因病非因工死亡企业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

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办法的通知

桂劳社发〔2009〕90号

各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区直各单位:

为规范我区因病非因工死亡企业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办法,对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发放标准实行动态调整。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被供养人员范围企业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的范围,是指其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其中: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遗腹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被供养人员条件具备被供养条件的人员,是指依靠死亡人员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在供养者死亡当月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配偶或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三)子女未满18周岁的;

(四)父母均已死亡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五)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六)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供养直系亲属劳动能力鉴定,由市级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负责。

三、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标准

(一)离休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标准

企业离休人员以及符合《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贯彻桂劳社字〔2001〕87号文件有关政策问题的解答〉的通知》(桂劳社养险字〔2001〕35号)规定享受离休人员同等待遇的退休人员死亡后,其供养直系亲属每人每月按供养人死亡当月被供养人本人户口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00%发给救济费。

(二)企业职工和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标准

企业职工和退休(退职)人员死亡后,其供养的直系亲属每人每月按供养人死亡当月被供养人本人户口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发给救济费。

(三)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标准随被供养人户口所在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而同步自行调整。

四、供养直系亲属在享受救济费期间,受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暂停发放救济费,期满后仍符合供养条件的恢复发放救济费,停发期间的救济费不予补发。

五、享受救济费的供养直系亲属,到境外或出国定居的,停发救济费。

六、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员,按本通知规定计发的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以及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尚未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在职参保人员,按本通知规定计发的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所需资金由用人单位负责。

七、本通知下发前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病非因工死亡时,其供养直系亲属符合原有规定

而没有给予定期救济费的,现其直系亲属还符合供养条件的,可申请予以补办供养手续,救济费从核准之月起发放,之前不予以补发。

八、现仍在享受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的人员,其救济费发放标准一律改按本通知规定重新核发。原领取救济费的标准高于本通知规定标准的,按原标准发给。丧失供养条件的人员,从丧失供养条件之下月起终止救济费的发放。

九、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员死亡后,由其离退休(退职)时所在单位(已关闭破产企业由新建企业或企业留守工作处或社区)填写《企业因病非因工死亡离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申报表》,并提供有关材料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

申报企业因病非因工死亡离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须提供的材料包括:死亡人员供养直系亲属登记卡、死亡证明原件及复印件,被供养人员本人居民户籍簿,与死者关系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十、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享受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退职)人员,其供养直系亲属的资格认定和救济费的核定、发放由死亡人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定期对被供养人员的生存状况、领取救济费资格进行核查。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以及已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尚未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在职参保人员,其供养直系亲属的资格认定和救济费的核定、发放由死亡人员所在单位负责。

十一、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因病非因工死亡职工和离退休(退职)人员,其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计发标准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十二、本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除本通知第八条规定外,过去原有规定与本通知不符的,改按本通知执行,原有的规定自行失效。如今后国家和自治区有新规定的,从其新规定执行。

附件:《企业因病非因工死亡离退休(退职)人员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申报表》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上一篇:师范生应聘教师的自我评价下一篇:春联的来历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