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精选9篇)
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 篇1
1 技术应用背景
中原油田地处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处的濮阳市, 油区分布东起范县、西临滑县、南到兰考、北至清丰, 面积1000余平方公里。其采油一厂至采油五厂的原油外输管网主干线, 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的2省、4县、9乡、126个自然村, 管线总近100km。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 中原油田就开始出现打孔盗油的不法分子, 到90年代中期和末期, 打孔盗油的不法分子活动日趋猖獗, 打孔盗油的工具经历了“手摇钻铁铳期”→“焊接期”→“卡子期”→“直接阀门空心钢钎期”→“侧接阀门空心钢钎期”5个时期的发展和变化;打孔盗油的方式经历了明孔→暗孔 (包括利用建筑物等掩体) →空心钢钎→地道 (暗孔的一种方式) 等4代的发展和演化;盗油集团化、专业化程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个人家庭为单位→。具体分工, 打孔、盗油、销赃互不见面具有黑社会性质的暴力团伙化组织。
油气储运管理处自1997年成立以来, 护线工作与不法分子长期展开着“明”与“暗”、“智慧”与“奸猾”“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几年来, 通过“科技+管理”的工作模式, 以自主研发为主, 以技术引进为辅, 以服务生产为主线, 形成了以管线监测为主的技术安全防护体系。
2 管道安全防护技术
2.1 微机监控系统
针对管道安全运行及不法分子日益猖獗的窃油行为, 开发了以“物质平衡原理”为基础的原油集输微机监控系统, 实现对管线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控, 对于管线泄漏、打孔窃油、低温、高压等事故工况能够及时报警, 便于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
多年来, 通过对该系统的不断升级完善, 先后增加了自动含水分析技术、在线密度计监控技术等先进技术, 实现了温度、压力、含水、密度、排量、输差的全面监控。通过该系统的使用, 极大地提高了管道运行参数监控的能力, 缩短了打孔窃油发现时间。据统计, 自1997年实施以来, 共计及时报警侦破打孔窃油413次, 事故报警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有效避免较大事故的发生, 减少原油损失, 单孔损油量由成立前的17.2m3/孔下降到0.88m3/孔, 为我处管线看护、打击犯罪、安全输油等做出了贡献。实现了对输差实时监控, 将输差发现时间由30分钟降低到2分钟, 大大减少了现场损油量。
本系统由于采用物质平衡法, 其原理简单, 施工快, 效果好, 在油田管网现有设备基础上不需要或需要很少设备即可实现管线的泄漏检测, 对油田来说是投资最少, 见效最快的一种。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监测泄漏可靠性好、报警准确率高, 测漏灵敏度高、设备简单、安装方便、造价较低等特点。
2.2 泄漏定位系统技术
泄漏定位监测系统通过负压波法、流量平衡法进行耦合并综合神经网络智能辨识的方法, 能准确判断出管道是否有盗油现象并准确定位出盗油点。工作原理:根据流体力学理论, 管线在正常运行时, 两端的压力、流量等参数是相对稳定的。当管线发生泄漏时, 由于管道内外的压差, 泄漏点会产生一个负的压力变化即负压波, 负压波通过一定的波速沿管道向两端传播, 本系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确定泄漏点的位置。系统原理图如下:
2.2.1 输差检漏法
输差检漏法主要是根据油气储运理论中管线的输入量之和等于管线的输出量之和的原理。但实际上, 进出口瞬时流量一般是不平衡的, 影响这一不平衡的原因有多方面:如流体有微小可压缩性;温度对流体体积的影响, 管线两端的温差会导致两端流量出现较大的差别;流量计本身存在一定的系统计量误差等。但在正常情况下, 这几方面因素所导致的输差是比较稳定的。如果出现输差的稳定状态被破坏, 比如出现输差较大的上升, 就可以大致断定管线有异常情况发生。我们采用实时监视输差的方法来判断管线是否有泄漏现象发生。
2.2.2 负压波法
根据流体力学理论, 当管线发生泄漏时, 由于管道内外的压差, 泄漏点会产生一个负的压力变化即负压波, 负压波通过一定的波速沿管道向两端传播, 本系统就是根据两个端点采集到的压力变化的时间差∆t, 来确定泄漏点的位置。
2.3 神经网络智能辨识
系统融入了神经网络智能辨识方法, 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系统对数据、各个模型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管线运行状态进行诊断, 排除管道故障, 给出合理化建立。本方法的融入提高了系统的报警准确率、定位精度。
该技术实现了定位精度≤±250米, 最小检漏量30L, 反应时间20s。该系统的成功研制填补油田技术空白, 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现已成功应用于我处主要输油管道监控, 有效减少原油漏失, 降低环境污染。
3 管道防盗系统技术研究
管道防盗系统原理主要通过声波传感器监测输油管道上的异常声音, 并对该声音信号分析判别处理, 对盗油信号发出预警, 实现了输油管道的防盗实时监测。采用DSP为信号处理的核心芯片, 能够满足大量监测数据处理的需要;开发的专家数据库并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可对复杂信号进行判断, 利用分站的时间差进行定位计算,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拓展性。
该系统利用高灵敏度传感器, 采用声波检测技术实现了对打孔窃油行为的提前预警, 达到了定位平均误差≤±20m的技术指标。该系统具有独创性、新颖性, 该技术属国内首创, 达到同类技术的国际先进水平。
利用“声波检测技术”研究开发了“输油管道防盗实时检测系统”, 该系统实现了对打孔窃油行为的提前预警, 有效遏制打孔窃油。系统报警准确率大于92.9%, 被打孔数下降91.8%。
4 综合应用情况
通过以上三个管道监测技术研发应用, 形成了一套利用管道防盗系统实现管道被破坏时的提前预警, 利用微机监控系统实现管道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 利用泄漏定位技术实现管道安全状态被破坏后定位的全方位管道安全技术防护体系。通过该体系的综合应用使看护的管线打孔窃油状况得到遏制, 被打孔数、损油量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环境污染、青苗赔偿随之大幅降低。解决了中原油田原油集输管线非法窃油猖獗的严重问题, 保证了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 对管道安全运行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5 建议与结论
十几年来, 针对管道看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 管道安全防护技术随着盗油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提高, 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管道防盗实时监测系统”预警定位在先, “管道泄漏定位系统”为补充, “微机监控系统”为手段, 从事前预警到事后查找的“全方位”的管道科技安全防护模式。
管道科技安全防护体系的应用有效的遏制窃油分子的嚣张气焰, 为我中原油田平稳生产增加必要的保障。避免国家财产蒙受损失和因为泄漏和偷油造成环境污染, 对油气管线的看护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我国陆上输油长输管道安全防护监测。
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 篇2
以实现“反腐败关口前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坚强领导、指导下,经历届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市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1978年至2008年,全市通过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逐步提高;通过查办案件,有效维护了党纪国法的严肃性;通过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较好治理;通过开展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逐步建立从体制、机制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长效机制;通过党内监督,使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正确行使和运用所掌握的权力,较好地防止了以权谋私行为;通过党风廉政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和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同时,通过履行政府行政监察职能,为保证政令畅通、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责任主体与监督主体的分离,确保监督实效。
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结合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大力推进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本期《廉政成都》专栏将专门介绍我市基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的又一创新举措,以飨读者。
核心提示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主要是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和方法,针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认真查找在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科学化管理。
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风险查找→风险预防→风险控制→超前化解权力运行过程中各类腐败的风险,防患于未然。
“前方有车辆出入,请小心驾驶”“请勿疲劳驾驶”……道路上的这些警示标志时刻提醒着司机安全驾驶,避免事故的发生。权力的运行也如同汽车的行驶一样,如果没有标志标线,没有“红绿灯”,没有交通警察,一些“事故”也就在所难免。我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犹如为权力运行装上了“预警雷达”。
今年以来,为构建符合本地和本单位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我市锦江区、新都区、双流县和市工商局等区(市)县和市级部门在全省率先“试水”,将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引入到预防腐败工作之中,积极探索建立廉政风险点预警防控体系。通过风险查找、风险预防、风险控制,将廉政风险预警防范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主动预防,超前防范,推动监督关口前移,以实现建立健全预防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目标。
党建专家认为,将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反腐倡廉工作中,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防控机制,是从源头上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具体措施,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新都区启动试点
从岗位到流程再到单位 风险要查准查全查深
【列出职权范围内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每个风险点对应具有可操作性的预防措施,并张榜公示,接受监督】
进入8月以来,一场大规模的“扫雷”行动在新都区斑竹园镇、军屯镇、卫生局、发改局、房管局、家具产业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6个单位全面展开。作为新都区第一批实施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计划的试点单位,上至镇长、局长,下到普通干部,每人都要对各自工作岗位认真分析,查找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各个科室也要按照职责定位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查找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同时,还要结合本单位特点,重点查找“三重一大”等方面容易出现的廉政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查找岗位风险?那以后是不是要比照着来挑我们漏眼啊?”很多干部在听说要求自己查找廉政风险时,有点奇怪,也很恼火。“查找风险点,目的是为了促进广大干部在敢闯敢试敢干中轻装上阵,减少滋生腐败的可能,从根本上保护干部。”新都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行动启动之前召开的动员会上,区纪委相关负责人的一席话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
分析历年查处的案件,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行动计划的实施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近几年来,新都区个别领导干部特别是重要岗位中层干部违法违纪,利用权力谋取非法利益的案件尚有发生,其诱因大多为贪念、侥幸心理和对岗位风险认识不足所致。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让试点单位的广大干部认识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目的、内容和意义,查找风险如同“扫雷”,让自己明白哪里是安全地带,哪些则是一触即发的“雷区”,需要隔离或排除。
为确保廉政风险查准、查全、查深,新都区要求要充分利用民主测评和社会评估结果,通过上下互查、干部互查、科室互查、群众查找,全面查找个人岗位、业务流程和单位三个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廉政风险经纪检监察机关审核备案后张榜公示。
对于由风险查找、风险预防、风险控制三个阶段构成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行动计划来说,查找风险只是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行动的第一步。接下来,该区将以岗位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单位风险为突破口,通过“找、防、控”三个环节,建立起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长效机制。对梳理出来的业务流程和查找出来的廉政风险,依托网上行政、业务流程的优化、固化和程序化,行政审批、重大事项决策等各个环节,实时监督、动态防控。
新都区纪委负责人表示,“查找风险点”实际上是在“晒”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从而“晒”出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要素,包括自由裁量权,由此筑起一道“防火墙”,装上一套“杀毒软件”。
市工商局推广试点经验
廉政风险预防监控
融入业务工作全程
【针对廉政风险点的类别和等级,初步形成长效防控机制的框架,以廉促政】
在新都区刚刚启动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行动试点,进展成效尚待观望之际,于今年3月份启动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试点工作的市工商局,目前已进入总结阶段,在5个试点处室和区(市)县7个试点局进行的试点经验将面向全市工商机关推广。
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的依托是什么?风险管理的效果如何评价?由领导定或自己评显然无法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这也必然将陷入以一种自由裁量来监控另外一种自由裁量的管理悖论。考虑于此,市工商局将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作为风险防范管理的日常内控制度,并形成了循序渐进的四个试点环节,即查找及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检查及考核防范效果,完善并形成操作规程。
在查找风险阶段,最初报上来的风险点,有的过于泛泛、不具体,有的则过度谨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决不能落于形式,风险点必须要找准。”局长谢述均的表态让大家看到了市工商局推进这项试点的决心。通过互查互找,并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经过大半年的试点,目前,市场监管、行政执法等7个方面的风险点排查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查找出49个业务环节214个风险点,这些风险点又被划分为一般风险、重大风险和特大风险三个等级。
提到这点,市工商局副局长薛敏不无感慨:“风险点查准了就等于为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干部装上了‘预警雷达’,提醒着我们要时刻绷紧廉政勤政这根弦。”
现在,在市工商局试点处室,人手一本《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手册》,各个职位的职责和权限,对各项工作何时做、何地做、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这些信息都一目了然。例如,在邛崃工商局制定的《工商所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手册》中,记者看到——廉政风险点位:注册登记;风险等级:一级;廉政风险点因素:接受申请人的馈赠或宴请,对资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登记申请作出准予受理和登记发照,造成不良后果;防范措施:狠抓预防教育制度和严格落实目标考核制度,对有问题苗头和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出示警示和告诫通知书。
在风险点查找的基础上,如何针对风险点建立日常的防控措施,有效地降低廉政风险的发生几率是风险防范管理的核心所在。
依托“金信工程”成都工商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运用,市工商局对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行政执法、消保维权以及内部人事管理等12个业务子系统实现了流程和环节控制。打开“金信工程”成都工商信息管理系统,一幅精细全面的动态流程图上,每一个工作岗位相应的风险点、预防措施和考核标准一应俱全。一旦哪个环节出现了异常,系统就会立即亮灯预警。在网上监控基础上,同时采取目标管理“三查合一”、专项审计、述职述廉等监督形式,加强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行使行政审批权的注册分局处于高风险管理工作,而如今,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融入了他们办理审批的各个环节,廉政风险防范与业务工作由 “两股劲”变为 “一股绳”,让他们工作起来更踏实了。
“预防腐败必须融入各项业务工作,实现无缝衔接,才有存续之基。”对于实施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的试点成效,谢述均的评价很朴素,他认为,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增强了预防腐败工作实效,目前来说,初步看到了“以廉促政”的联动效应。
专家视点
为领导干部“治未病”
知名党建专家、四川省委党校教授 彭穗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新都等地探索实施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行动,将现代管理科学引入党风廉政建设形成的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结合实际细化惩防体系,有很强的创新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领导干部在查找风险的过程即是教育过程、完善过程,通过梳理,每个领导干部明晰自己手中的权力容易在哪些环节有风险,触及了红线将受到怎样的惩治,应该如何预防,给运行中的权力装上“预警雷达”,使领导干部树立起“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思想,筑起抵御腐败的铜墙铁壁。另外,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环环相扣的预警防控体系,使腐败运行起来更加困难,增加了腐败的成本。这项创新工作的效果也许不会立竿见影,但肯定是润物无声的,有助于帮助广大干部“治未病”。
对于我市各地纷纷探索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彭穗宁认为在试点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对权力运行中的风险点的排查必须严格;二是要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通过完善的程序来监控权力;第三是要制定好出现问题后如何严惩的问责机制,使这项创新试点工作落到实处。
后记
多地试点
除新都区和市工商局外,我市锦江区和双流县也探索了廉政风险点预警防控体系的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面很广,廉政风险点预警防控,发动每一位行政人员主动识别岗位腐败风险点,行政业务人员不仅熟悉工作职责,还能把反腐工作与各项具体业务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了反腐与业务“两条线”、管理与预防“两张皮”,通过查找岗位廉政风险,便于关口前移,“对症下药”,弥补漏洞,防患于未然。另外,也让少数有非分之想的人闻警止步。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篇3
1 环境预警监测概述
环境预警监测是指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连续性分析, 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事件的环境监测活动。环境预警监测要体现超前性和预防性。环境预警监测的原则即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环境预警监测的主要任务是查明辖区内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隐患, 制定出控制污染的措施和建议, 最大可能地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
2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包括预警资源、监测设备和监控机构。环境监测机构在环境监测活动中发现监测数据明显异常或者显著变化的, 应当分析原因, 借助专家库和分析工具进行扩散模拟预测污染发展状况, 核实预警信息后联合地方政府、消防等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报告, 制定应急监测方案, 进行快速溯源、应急监测, 最终撤销警报或进入应急处置, 即接警处理、警源分析、警情判定、预报发布、警患排除或应急处置五个方面。
3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 预警监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 各级环保部门尚未形成健全的环境预警监测体系, 基层工作人员发现环境问题主要依靠临时判断, 无法获取可靠的预警信息, 无法准确发布预报, 无法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整合资源, 加强预警预案管理, 建立集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
3.2 信息储备不够全面。
针对每一例有可能造成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源目前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库, 监测预案简单笼统, 不能事先对环境污染事件、环境风险源深度剖析, 无法评估事件发生概率, 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就导致一些地方应急监测无的放矢, 应急监测预案“失灵”。因此, 各级环保部门在未发生任何突发环境事件之前就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 合理配置应急资源, 建立预警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
3.3 预警监测能力滞后。
很多地区由于资金投入缺乏长效保障, 应急监测设备匮乏, 监测技术储备不足, 难以监测污染因子浓度和排放量, 不能科学预测污染物变化规律。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往往需借助上级和其他监测站的力量, 降低了监测效率。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环境预警监测能力, 应通过多元化投入, 加强技术能力储备, 形成“省级强高端、地市现特色、县级重基础”的监测建设格局, 建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联动作战体系。
4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应用
4.1 平战结合, 常态化管理。
按照“预防、预警与应急并重”和“平时重防范, 险时抓应急”的原则, 把环境预警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 并对预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环境背景空间数据、风险源数据、危险品数据、监测分析方法数据、应急监测人员组织数据、专家数据、设备设施数据、应急预案数据、环境污染事故预警系统数据、应急预警分析模型数据等实时更新, 定期进行预防性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一旦出现异常的环境变化, 结晶人员可以利用现有预警平台快速分析原因, 结合污染源的类型、分布、强度及当地气象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等, 得出准确的预警信息[3], 立即上报有关负责人处理。
4.2 快速定位, 定量化筛选。
对接警污染源进行分析, 通过对复杂的环境因素再进行筛选, 找出对环境污染贡献最大的因子, 并注重各因子的相互关联和累积效应性, 相应计算出环境将要受到污染的量值, 作为环境污染的警兆, 为及时发现警情, 发出警报奠定基础, 以达到避免警情的发生或减少污染危害的目的。
4.3 警情判定, 可靠性评价。
警情判定是预警的前提和基础, 发现警情后应首先进行现场初步调查, 拟定合理的评价大纲, 确认评价的技术路线, 根据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评价单元, 选择评价方法, 建立环境污染数据库和图形库, 对污染程度进行容量的评价和分级, 并根据每一特征污染物的污染效应模式对各环境要素作出可靠的风险评估。
4.4 污染模拟, 准确性预报。
环境污染预警是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 环境质量预测的核心是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 扩散规律的定量描述, 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变化的预测, 实现定量描述。如:在以燃煤为主要能源的城市, 可通过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量预测、人口变化等来预测大气环境的变化, 利用污染物扩散模型和多种GIS空间综合分析功能, 模拟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以不同功能区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警戒线, 根据大气环境质量预测结果, 给出大气污染扩散的动态变化趋势, 从而达到警度预报的目的。
4.5 及时跟踪, 综合性整治。
根据环境污染警度预报的结果, 对于不同功能区进行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最大浓度控制, 采取相应的综合整治对策, 通过减弱污染源的有利影响因素遏制最大污染因子发展, 以达到排除警患的目的。若不能在短时间消除警患, 则立即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快速转入科学应急处置, 由点到面锁定控制区域, 疏散和保护人民群众, 实现污染程度最小化。
结语
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建设与应用可以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及时掌握环境污染的动态规律, 了解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 提高环境管理工作效率, 真正服务于科学发展,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但基于目前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尚不成熟, 仍需要各级环保部门的共同努力, 努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近年来, 国内外接连发生了河南济源血铅超标、紫金矿业污染、墨西哥湾井喷漏油等多起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危害了人类生命与健康, 破坏了生态环境。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国内外环境形势, 阐述了建设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重要性, 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 为环境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
关键词:环境预警,建设,应用
参考文献
[1]秦丽平.浅谈环境预警监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20 (23) :218.
[2]周佩德.境预警监测应走向常态[R].江苏省:射阳县环境保护局, 2008:55.
[3]冯文钊, 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4, 17 (1) :9-11.
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探讨 篇4
关于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的探讨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监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调整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以构楚我国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作 者:胡潮列 蔡杰 作者单位:佛山市三水区环境监测站,广东・佛山,528100刊 名:科协论坛(下半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ASSOCIATION FORUM年,卷(期):“”(4)分类号:X22关键词:环境监测 预警功能 在线自动监测
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 篇5
1 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近年来, 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各类生产也在不断增加, 一些生产企业只注重生产效益, 却忽略了环境保护这一问题, 从而导致我国环境质量普遍下滑, 在这一形势下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进行全面的环境保护势在必行, 它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我国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相处发展的重要体现,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可以从四个角度来阐述:
1.1 使环保产业逐渐趋于规范化
就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现状而言, 我国环境保护尚未形成一个规范化产业, 只是由各级环保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可以说是符合了时代需求, 促使环保产业逐渐趋于规范化。硬件设施相关配备是建设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基础, 而培养专业人才是保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平稳运行的重点与关键。此外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可以提高系统整体运行效率, 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1.2 符合我国环境安全的政治要求
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环境尚未达到一个安全的状态, 环境污染、外来物种侵入及生态破坏等现象还在不断影响环境安全。目前我国环境安全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比如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及环境监测预警力度不够等,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满足了我国环境安全的政治要求, 可以对我国各区域的环境质量及治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 能够及时发现我国各区域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环境安全。
1.3 满足了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
由于环境保护覆盖面积较大, 涉及到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这一特点给环境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仅仅依靠人为力量是无法实现环境的全面保护,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能够辅助管理人员进行全方位管理, 通过监测预警的方式及时发现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采取环境管理措施。
1.4 提高了我国环境整体质量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实现环境保护预期目标的重要途径, 对提高我国环境整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及意义。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应根据环境管理实际情况, 从而加大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提高我国生产生活中的环境质量与安全。
2 先进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方法
2.1 建立完善的先进环境监测运行机制
不同地域其所存在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建立先进环境监测语境体系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环境实际情况, 建立完善的先进环境监测运行机制, 以此来规范当地环保保护相关部门及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环境监测运行机制可以是横向组织机构运行方式, 也可以是纵向组织运行机构、还可以是各项管理制度, 比如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信息与反馈机制、制约机制等, 总的来说不同的监测机构、不同的环境监测目的, 应建立与之相应的监测运行机制, 实现环境的合理化与制度化管理监督, 使我国环境质量逐渐呈上升趋势。
2.2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设备
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设备是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因素, 它是开展各项环境监测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实验室环境监测技术力量较强, 而环境预警能力则相对较差, 其不能对环境的污染源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控,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先进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设备建设中, 应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对设备加以创新, 有针对性的提高环境监测预警设备的功能性。
2.3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技术人员队伍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专业素质高度与环境监测预警工作效果有着密切联系,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是环境监测预警工作的执行者, 因此要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应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技术人员队伍, 提高环境监测预警技术人员整体水平。只有建立具备高素质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技术队伍, 才能充分发挥环境监测预警先进设备的硬件优势, 实现环境监测预警的根本目标。
3 结语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我国各区域及各级环保部门做好环保工作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施力度不够, 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帮助环保部门及工作人员实施各项环境保护活动, 让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意义。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从设备、运行机制及技术人员三方面入手, 使三者相互配合, 共同维护我国环境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云飞.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重要性分析[J].绿色科技, 2012, 7 (05) :209-210.
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 篇6
关键词:患者安全,医疗风险,风险预警
1 前言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当前全球医疗界的共识,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疗服务提供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和根本所在。国际上有关医疗风险管理和患者安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 但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还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患者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宏观上涉及法律制度、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建立, 微观上涉及系统实现的具体方法、措施和手段等。为此, 需要我们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探索研究我国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法规政策, 倡导患者安全文化和临床风险管理理念, 对患者安全管理及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进行系统设计, 推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流程, 掌握并使用临床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通过宏观体系建设和微观措施保障, 把外部监管与内部监测结合, 临床风险管理原理、方法、标准、工具与网络技术结合, 构建一个全国统一有效的运作系统, 形成对患者安全与临床风险监测的快速反应和交流机制, 从而达到促进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经验学习交流、识别和降低医疗风险、全面保障患者安全的目的。
2 患者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预警监测国内外现状研究
2.1 典型国家经验总结和问题分析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在患者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预警监测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 笔者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两个方面。
2.1.1 宏观方面。
(1) 上述四国均建立了由政府部门主导, 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为技术支撑的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例如在美国, 由隶属于美国卫生与福利部的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部 (AHRQ) 、65个病人安全组织 (PSO) 以及美国医疗风险管理协会 (ASHRM) 、美国卫生管理评估委员会 (JCAHO) 等若干专业机构和行业组织组成, 旨在预防医疗差错、促进患者安全、减小对患者的潜在伤害, 保障医疗质量, 促进支持科研项目[1]。加拿大医疗风险管理机构由加拿大卫生部主管, 由非政府组织加拿大安全用药事件研究所 (ISMP) 和加拿大安全信息协会 (CIHI) 具体推进执行医疗安全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澳大利亚患者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政府机构为医疗安全与质量委员会 (ACSQHC) 及各州卫生署, 非政府组织为病人安全委员会 (APSF) 。英国则由英国卫生部 (NH) 直接管理的政府机构英国国家病人中心 (NPSA) 负责, NPSA下又分设国家报告与学习服务部 (NRLS) 、国家临床评价服务部 (NCAS) 以及国家研究伦理服务部 (NRES) 具体执行相关工作。 (2) 制定了促进患者安全的法律法规、国家级指南或报告。例如美国国会2005年颁布了《病人安全与质量改进法案》[2], 鼓励成立患者安全组织, 构建安全文化, 鼓动资源的报告和信息共享。2008年美国卫生部又发布了《病人安全法规 (2009) 》[3], 提出在保密权基础上, 建立医院、医生与其他卫生机构向病人安全组织 (PSO) 自愿报告的协作框架, 促进患者安全事件的分析。 (3) 普遍建立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及对应的网络平台[4]。美国在28个州均设立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在全国有4个自愿性和半强制性主要报告系统, 安全用药规范协会 (ISMP) 主管的用药差错报告程序 (MERP) [5]和药典委员会 (USP) 主管的用药差错事件报告系统 (MEDMARX) 为自愿性的报告系统, 用于用药差错事件的上报。联合评审委员会 (JCAHO) 主管的警讯事件数据库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DC) 主管的国家医疗安全网 (NHSN) 为强制性的医疗质量安全报告系统, 警讯事件数据库主要用于收集分析数据, 包括警讯事件的综述、根本原因分析法 (RCA) 、行动计划与随访, NHSN主要用于医院感染数据的报告, 为医疗机构提供感染控制的相关信息[6]。英国的患者安全事件报告系统管理由国家主导, 包括NPSA主管的强制性国家报告与学习系统 (NRLS) 以及服务质量委员会 (CQC) 主管的强制性严重事件报告学习框架 (SIPL) 两大系统, NRLS旨在收集、整理、储存上报的患者安全事件报告, 确定伤害风险, 通过系列报告与警示等形式提供反馈信息, 帮助医疗机构采取预防与应对措施, 促进患者安全。SIPL是现有卫生服务提供组织的严重事件或事故、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补充, 强制性要求国家卫生服务体系 (NHS) 资助的所有卫生服务机构将所有致死或严重伤害事故上报NRLS, 并进行学习。加拿大建立了由CIHI主管的自愿性用药差错报告和防御系统 (CMIRPS) , 用于收集分析传播医疗事件信息, 加强用药系统安全, 减少可预防的事故[7]。澳大利亚病人安全基金会 (NSAP) 建立了全国性的半强制不良事件处理系统 (AIMS) , 收集全国的医疗差错事件信息, 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管理与学习, 以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8,9]。 (4) 完成了患者安全科学核心基础理论研究和本国基础数据的收集、分析, 研究结果相关的政策建议受到了政府最高决策层的重视, 患者安全领域的国家和社会投入明显加大, 国家对司法方面干预也有所加大。例如美国医学研究所 (IOM) 、英国国家病人安全中心 (NPSA) [10]、加拿大病人安全研究所 (CPSI) 、澳大利亚国家安全与质量委员会 (ACSQHC) 等机构在风险事件定义、分级、评估以及患者安全管理与干预方面均已形成基本的理论体系, 来支撑国家在相关方面实践工作的开展[11,12,13]。
2.1.2 微观方面。
(1) 制定、实施了“临床风险管理促进患者安全”的系列指导方针、标准、规程和建议[14]。例如英国NPSA发布的《病人安全七个步骤参考指南》 (Seven steps to patient safety-The full reference guide) 、澳大利亚ACSQHC的《病人安全管理指南》 (Measurement for Improvement Toolkit (2006) ) , 分别以行业规范的形式指导、监管和控制患者安全[15,16]。 (2) 应用RCA、失效模型 (FMEA) 等科学方法分析和评估医疗风险, 常用风险的评估工具包括风险评估清单、概率风险评估、风险矩阵等。4个国家在评估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时均用到了RCA, 而JCAHO还要求评审医院每年运用FMEA进行主动风险评估, 明确系统潜在故障及其效应, 以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加拿大用药安全研究所 (ISMP) 也推荐使用FMEA。此外, WHO还开发了对于信息系统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推荐使用的患者安全事件定性评估方法。 (3) 在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层面加强患者安全与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培养, 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能在具体的专业服务中自觉应用临床风险分析和评估技术。例如美国骨科研究院 (AAOS) 针对骨科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并向医务人员公布研究结果, 开展一系列活动号召医务人员减少医疗差错, 防范医疗事故[17]。 (4) 创办了Journal of Patient Safety (《病人安全杂志》, 美国) 、Clinical Risk (《临床风险》, 英国) 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isk And Safety In Medicine (《国际医药风险与安全杂志》, 欧洲) 等学术刊物, 患者安全科学研究蔚然成风。
当然, 在积累成功经验的同时, 上述四国在相关工作开展方面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探讨。一是对患者安全文化体系建设的有效性需要评估, 对患者安全事件的强制和自愿报告系统的优劣势需要整体综合评价, 对于惩罚或鼓励的报告机制需要从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二是技术上如何改进患者安全事件报告的方式、方法, 如何使报告系统的整体流程和报告表的模型更为简单有效, 如何改进患者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 以及如何在宏观层面上有效地对报告的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反馈和追踪。三是基于临床专科的风险管理及预警监测系统经验缺乏, 针对临床专科微观层次上的患者安全风险管理原则、标准、方法和基本工具, 以及临床医疗技术人员对患者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交流和报告的态度与能力等均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2 国内经验总结与问题分析
2.2.1 国内经验总结。
我国政府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在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 通过制定各种医疗质量规章制度、完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各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组织开展各项质量督查活动, 为保障患者安全、防范医疗风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其次, 初步建立了国家层面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包括卫生部建立的强制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暂行报告”系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建立的“药、械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等, 使国家级强制性报告体系逐步完善。而在上海、浙江等地建立的区域性医疗质量监控系统和护理不良事件网络上报系统, 为区域性半自愿半强制的非惩罚性医疗不良事件报告体系建设开拓了先河[19]。在医疗机构内部运行过程中建立的医疗、护理、传染病、医院感染、药品不良反应等相关报告制度, 以及在临床专科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操作干预措施方面的不断改进和完善, 为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经验。
2.2.2 国内问题分析。
相对于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 我国患者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 在医疗风险多因素多环节的新形势下, 仍缺乏系统化监管手段的顶层设计, 基于法律制度和监管机制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并未真正建立, 医疗风险事后处置向前瞻性预防管理的转化措施和技术仍亟待完善。在宏观层次上, 国家 (地方) 患者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预警监测系统的建立, 有赖于我国 (地方) 患者安全组织和数据库的组建, 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的支持, 以及我国患者安全科学的创建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微观层次上, 医疗机构也需探讨本机构内患者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预警监测系统的建设, 在临床实践中, 医务人员对其职责范围内的患者安全风险的识别、分析、评估、交流和报告的态度与能力等, 这些方面均需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更有效和持续的研究和加强。
其次,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体系建设方面, 我国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系统运行效果与主动报告和共同学习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普适性患者安全文化还有待推广, 在信息系统、管理模式和运行制度设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 (1) 医疗技术实施过程中, 固有的临床风险因素还不能很好识别。 (2) 缺少标准的安全事件的分级、分类标准和方法。 (3) 风险因素提取困难, 合理的指标设定提取、预警模型设计建立、量化分析预警监测值等工作还需要深入的专题项目研究并逐步完善。 (4) 现存数据信息不全, 风险因素分析利用不够, 反馈学习机制没有建立。 (5) 目前实行的强制报告主要的问题是医疗机构对信息报送工作积极性不高。分析其原因, 一是有害怕被惩罚的顾虑, 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害怕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后会受到惩罚, 以及可能带来的名誉损失或者经济上的额外支出;二是担心增加工作的负担, 安全事件的上报会给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三是事件报告后的风险承担、责任归结以及审查处理方面均有待进一步研究明确。
最后, 基于临床专科的风险管理及预警监测系统所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同, 仍处于探索阶段。依据重点高风险学科优先管理的理念, 结合我国目前骨科、重症医学科医疗安全风险管理现状, 笔者在卫生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通过项目研究, 组织相关临床专家尝试探索基于骨科和重症医学科的临床风险识别、因素分析、评估方法、质量关键领域控制以及规范化操作干预等管理控制措施, 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然而, 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临床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风险控制和安全操作的规范, 如何在临床建立系统有效的患者安全早期预警与干预体系, 建立临床风险事件分析、评估、反馈机制, 这均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完善。
3 患者安全管理与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思路设计与建议
纵观上述四国在患者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 都是根据本国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针对本国实际需求施行的, 且仍在继续完善之中。笔者认为, 在我国开展相关工作, 不可照搬复制他国模式, 而应在借鉴他国系统设计理念和具体方法工具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建立具有本国特色的患者安全管理和医疗风险预警监测系统, 并且形成一套完整的闭合式管理流程模型, 在此基础上不断通过政策影响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建议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推动实现。
3.1 逐步完善我国患者安全与医疗风险管理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系
3.1.1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进行《患者安全立法》专题研究。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基础上, 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卫生体系和医疗服务的特征, 以及立法体制的特征, 采取立法研究的方法, 进行《患者安全立法》专题研究。确定患者安全立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和内容, 患者安全活动、患者安全评估系统等相关术语的定义, 自愿报告者的权利和接收报告者保密的义务, 患者安全数据库建立的法律支撑, 政府支持和技术支撑, 为培育患者安全文化、鼓励患者安全科技创新、设立患者安全组织和开展患者安全活动、规范患者安全风险监管创造法律环境。
3.1.2 建立健全组织管理体系, 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管理模式。
美、英、澳、加四国在1999年-2001年间先后由国家投入成立了四级管理的患者安全管理机构, 其运行管理机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以国家或州与地方政府为主导, 专业组织机构整体协作的运行管理模式。比如澳大利亚卫生保健安全与质量委员会、新南威尔士州临床优质委员会, 英国国家病人安全中心等均在政府主导下实现技术支撑;二是以非政府组织主导, 专业组织关注专项领域运行管理模式。如美国、加拿大的相关组织。借鉴四国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建议建立国家主导下的由政府部门领导、非政府专业机构或组织协同的运行模式, 整合地方现有医疗风险管理系统, 推进中央、地方以及医院分级的系统化管理。政府部门领导并协调患者安全和质量促进总体工作的同时发挥专业组织机构的作用, 开展相关研究, 集中专家力量, 制定目前较完备的事件分类分级及其识别、响应机制, 数据采集标准、上报途径流程, 生产和传播安全证据。实行国家、省市地区、医疗机构分级管理, 每一级的安全管理部门各尽其责, 特别是在医疗机构内部强化临床风险管理意识, 从而形成医疗质量管理与风险防范的安全网络。
3.2 推进患者安全事件报告及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3.2.1 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医疗安全风险预警监测系统。
借鉴国际经验, 笔者提出我国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体系建设的三种形式: (1) 警讯事件报告:国家强制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国家强制医疗安全事件报告系统建立的目的在于加强医疗安全监管。2011年1月, 我国卫生部下发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20], 为我国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平台。但是对于上报系统的配套规范、制度, 分级管理体系的流程和标化, 运行机制的效率评价和监督, 反馈追踪预警机制的建立, 还有待在实践中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 (2) 公众事件报告:自愿性患者安全事件报告系统。即医务人员通过自愿报告, 公众通过投诉、举报或其他机制进行的事件报告。与强制性报告系统的行政监管目的不同, 自愿性报告的目的则更侧重于安全系统的交流和学习, 发现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医疗体系中的缺陷, 推动持续的质量改进。在报告范围和内容上, 自愿性报告包括内容更加宽泛, 因此更利用对潜在医疗差错的识别和分析。 (3) 临床风险识别与评估:临床风险识别评估系统。即临床工作人员对患者安全与临床风险的内部评估与预警监测系统。可由国家设立专项, 通过选择试点示范, 开展多中心临床风险识别、评估、管理及预警监测的实证调研和干预工作。其基本理念是以患者安全为目标, 以“循证”为基础, 通过医疗服务规范化, 临床风险因素分析技术普及化, 识别医疗服务各领域、各专科、各流程和各环节威胁患者安全“坏的做法”, 改进存在安全隐患的所谓“可接受”的做法, 推广患者安全好的做法, 实现患者安全。
3.2.2多种措施促进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和预警监测系统的完善。
(1) 研究起草《患者安全事件报告管理规范》。通过法律规范保障, 推动医疗安全事件的收集, 加快医疗风险与危害确认, 保证医疗机构与患者安全信息共享。在《患者安全事件报告管理规范》中明确关于患者安全事件的报告程序、自愿报告的激励制度和强制报告的问责制度, 制定鼓励自愿、保密的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具体策略, 制定强制报告的问责处罚具体手段和要求, 制定报告的响应应急机制和追踪反馈机制, 制定应急事件的处理措施及报告绩效的评价和监督标准。 (2) 研究制定患者安全事件信息要素功能。制定患者安全事件信息系统要素功能, 使其具备:第一, 安全信息收集功能, 及时收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的相关信息。第二, 安全信息的分析、分类功能, 对收集的医疗安全事件信息进行分析, 一方面针对事件发生的专业、事由、对象等因素做出定量的分析;另一方面, 通过对安全事件发生经过的分析, 判断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形成定性分析报告。第三, 信息反馈功能, 做好事件的处理, 利用报告的信息平台, 定期或不定期向医疗机构发布反馈信息, 对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反馈和干预。 (3) 研究制定《报告系统分析评估方法/工具标准管理规定》。一个快速、准确的临床风险分析、评估机制, 一套统一的医疗安全风险的术语、分类、标准和评价指标, 都需要一套常用的临床风险分析、评估方法和工具。借鉴国外经验, 使用RCA和FMEA, 结合临床安全事件进行分析, 通过循证的方法找出流程中或设计上的潜在风险或缺陷, 追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环境, 建立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的预警监测模型。 (4) 研究制定《医疗安全事件分级标准管理规定》。英国、澳大利亚的医疗风险评估标准高度一致, 先按严重程度分级, 并有可执行的标准。建议建立规范化的患者安全事件分级标准, 这个分级标准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医疗安全事件分级。参照国内外经验, 医疗安全事件的分级工作应分为识别事件实际结果、识别事件再次发生的可能性、事件严重程度分级以及采取相应行动4个步骤。 (5) 确定患者安全事件优先行动领域。根据医疗安全风险因素调查分析和事件分级标准, 确定患者安全事件优先行动领域, 比如严重伤害警讯事件, 重大或异常医院感染事件, 药/械使用安全事件, 危重症患者识别与响应事件, 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事件等。 (6) 进行安全事件案例分析。对安全事件报告的案例数据进行分析, 探究我国患者安全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和重点人群, 查找我国医疗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 形成年度或专题安全事件案例分析报告, 给公众以反馈, 完善我国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和预警监测体系。 (7) 开展高风险学科临床风险预警监测及干预控制工作。建立临床风险监测及干预控制机制, 对不同维度和环节的风险源进行识别预警, 建立规范化技术操作流程, 持续开展临床风险管理安全技术操作研究, 开展临床风险管理与技术操作培训, 形成一种“自下而上”的患者安全报告监测运行环境。
3.3 倡导患者安全文化
有效的患者安全事件系统, 不仅取决于信息收集技术, 更取决于一个好的文化环境, 使医务人员、患者和利益相关者愿意报告。医疗安全文化是医疗服务安全管理有效进行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国家、地区以及医院每一级的组织内部, 倡导和培养安全文化, 建立开放、公平、责任和利益并举的文化氛围, 在全国范围推行报告制度的宣传贯彻, 开展报告系统的培训讲座, 提高医患双方对此项工作的认知, 逐步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
3.4 推动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与分担机制
隧道塌方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篇7
由于塌方产生原因的多样性,造成了塌方预测的巨大困难,但是,随着大量工程数据和经验的积累,土木工程实验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的飞速进步,特别是新奥法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后,超前地质预报和工程监测以及施工反馈技术相结合,使得隧道塌方预警系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完善的系统。目前,关于隧道塌方预警预报体系的警戒值,国内外的相关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都有一定的规定。
规范规定: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的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视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暂停开挖[1]。隧道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总相对位移值均小于规定数值。当位移速率无明显下降,而此时实测位移值已接近该表所列数值,或喷层表面出现明显裂缝时,应立即采取补强措施,并调整原支护设计参数或开挖方法。
1塌方监测预警体系
根据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特性,本文设计了基于第一级预兆预警值和塌方预警值的两阶段五级报警体系,见表1。
2塌方判断体系和五级报警体系应用实例
某隧道为夹心连拱四车道高速公路短隧道,隧道出口左线掌子面围岩主要为弱~微风化灰岩夹页岩,薄~中厚层状,局部岩芯见溶蚀痕迹,裂隙较发育,部分裂隙被方解石脉充填,脉宽一般为2 mm~5 mm。围岩稳定性总体较好。覆盖层中的浅层滑动现象较为常见,隧道洞口边仰坡稳定性较差。出口右线掌子面围岩主要为弱~微风化灰岩夹页岩,厚层~巨厚层状,局部岩芯见溶蚀痕迹,裂隙较发育,部分裂隙被方解石脉充填,开挖后稳定性较差。
隧道2007年9月8日凌晨在隧道进口左线K163+376~K163+440发生塌方,本文选取了处于塌方区的监测点ZK163+410处监测数据做位移与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见图1)。
根据隧道ZK163+410监测数据分析整理出各发展阶段的洞周收敛相对值、最大收敛速率、最大负值收敛加速度、最大正值收敛加速度,如表2所示。
根据第一趋稳阶段判断指标(Ⅳ级围岩最大下沉速率小于第一阶段最大下沉速率的1/20的同时最大收敛加速度为局部最大正值)和第二阶段判断指标(Ⅳ级围岩最大下沉速率小于第一阶段最大下沉速率的1/20的同时拱顶下沉相对值每日变化值小于-0.000 01)可以迅速判断出围岩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根据第三阶段判断指标(Ⅳ级围岩拱顶下沉相对值每日变化值小于-0.000 05),曲线发展阶段大致可以如下所示:
6月24日~7月8日,第一阶段,此时拱顶沉降的速率较大。
7月8日~7月21日,经历第一趋稳阶段进入第二阶段,此时围岩相对变小。
7月21日~8月2日,经历第二趋稳阶段进入过渡阶段,需要注意的是第三阶段持续13 d,比较短暂。
8月2日~8月26日,第四阶段,此时围岩位移变化速率较大,进入突变阶段,是塌方的第一级预兆。
8月26日~9月8日,此时最大下沉速率继续增大,是塌方的预兆,意味着进入破坏阶段,当拱顶下沉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衬砌和围岩将发生塌陷破坏。
根据五级报警体系可以看出在第三阶段处于第一级预警的第Ⅳ级报警等级,在第四阶段处于塌方预警的第Ⅳ级报警等级(一个以上测线或测点达到预警值150%,变化速率连续三天超过5 mm/d),在第五阶段处于塌方预警的第Ⅴ级报警等级(一个以上测线或测点达到预警值变化速率连续三天超过
3结语
通过对大量现场量测数据整理和分析,并且结合有关规范提出监控量测预警值和五级报警体系。以某隧道塌方作为工程实例,对基于监测曲线的塌方判断体系和塌方预警值及五级报警体系进行工程验证,结果证明监测曲线的塌方判断体系可以准确判断监测曲线的发展阶段,塌方预警值及五级报警体系对隧道塌方具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参考文献
[1]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构建 篇8
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欠缺,这不但困扰着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工作正常开展,也给交通运行、环境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对交通环境监预警体系的构建进行介绍。
1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问题
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基础支持力欠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法规建设滞后,机构、人员编制不够,队伍素质不高,经费难以保障。
(2)技术保障力欠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网不健全,技术设备和方法落后,数据的权威性不能保证,技术体系亟待完善。
(3)环境管理薄弱,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环境执法乏力,环境管理职责缺位,整体运行效能不高,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4)社会参与力欠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与交通环境监测和管理部门沟通渠道不够。
(2)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任务难以落实
由于交通环境的自身特点,环境监测预警的监测断面以及监测时间段难以持续的固定,存在较大的变动性。交通环境监测的日常监测预警与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结合以及实施需要有效的机制来保证。
(3)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所处的自然环境类型越来越多,不同环境的环境因子选择以及预警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技术研发以及保障存在局限性。
2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2.1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概述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指以交通环境状况及变化过程为对象,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重大环境问题专项调查性监测任务而建立的一套先进的、完整的环境监测的法规制度、业务管理、技术装备、技术标准和保障体系。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将监测管理、监测网络、监测技术装备、监测技术标准、监测人才队伍、监测质量管理等基本要素体现在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4个子体系中,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体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运转高效、反应灵敏、数据可靠3个基本特征;实现及时、准确、全面、科学地监测和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地准确预警、及时响应和科学应对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的3项基本功能;完成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监测3项基本任务[1]。
2.2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组成
交通环境监测体系由4个子体系组成,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预警体系的结构和运行图见图1。
2.2.1 基础支撑体系
(1)强化交通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建成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真正发挥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作用,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是关键所在,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必须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2)加强交通环境监测法规建设
建立和健全交通环境监测执法责任制,监测人员和分析人员要做到落实责任、恪尽职守、协调联动、联合把关;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监测数据超过安全界限和国家规定的路段,要及时上报交通主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采取积极的处理和防治措施,对于干扰破坏监测工作或设备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健全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互相监督,环环相扣。
(3)加强交通环境监测投资建设
应制定有关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支持监测技术的研究,加强监测系统能力建设,实现监测机构的标准化。监测部门在完成常规监测的同时,要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监测水平,使监测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适应发展要求。优先安排资金购置专门设备,建设好应急监测队伍。
(4)加强交通环境监测机构建设
中国交通运输部实施的《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路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要求各类公路水路交通建设项目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施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监测。监测机构分一级站、中心站和监测站或化验室,三级设置组成交通环境监测网。按照要求中国目前交通监测机构远远不足,特别是监测站,因此必须加快交通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
2.2.2 技术保障体系
(1)加强交通环境监测网建设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监测网的重点建设任务应是:在国家环境监测网中优化调整交通环境监测网,实现环境监测资源和各类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开展优化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点位及断面、污染源和预警应急监测等任务。同时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的原则和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不断完善交通环境监测网,使交通环境监测网的监测任务和目标与国家环境监测网相互衔接、互为补充[2]。
(2)加强环境监测设备能力建设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装备能力需要重点形成与体系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技术装备能力:一是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监测环境质量状况的能力;二是加强污染源监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掌握污染源污染物排污情况和“三同时”验收监测能力;三是加强环境预警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装备能力,提升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响应能力;四是加强遥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遥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能力;五是加强环境监测与统计信息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信息化能力水平等。
(3)健全交通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技术需要重点形成与完善适合与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基础理论体系、技术路线体系、技术规范体系、方法标准体系等。通过交通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常规监测能力、自动监测能力、预警应急监测能力、环境监测信息能力,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进交通环境监测科技进步。
(4)完善交通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建设
加强交通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监测信息传输、数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交通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要求,以及及时准确的交通环境预报制作与交通环境服务要求。利用先进传输手段,提高探测信息传输能力,提高监测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利用先进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信息海量存储系统,完善实时资料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实现对各种资料集中统一存储、管理和共享,并方便异地实时使用。特别是广泛调研、搜集整理交通环境灾情资料,建立交通环境灾害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共享。
2.2.3 环境管理体系
(1)创新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符合中国环境监测的统一监督管理要求,同时要结合交通环境保护的特点,研究制定交通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环境监测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理顺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环境监测事业发展人、财、物保障问题等。交通环境监测部门需要认真履行环境监测职能,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内部的管理,加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科学评价交通的环境质量状况。
理顺环境监测预警运行机制,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建立国家环境监测网运行机制,合理界定国家环境监测网中国家承担、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地方承担的环境监测任务,明确国家与地方在国家环境监测网能力建设、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关系。对于交通环境监测预警,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开展环境监测任务,共同负责。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与管理
(1)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确立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基本要素构建质量体系框架,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2)建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为评价基础,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工作的实施方式、评价结果的判定方法。
(3)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制订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办法。研究建立新的监督管理模式、制定各类环境监测活动的质量监督方法和制度等。
(4)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先进标准的环境监测设备设施;研究快速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排污总量监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生态监测、固体废物及土壤监测等技术与方法;建立水、气、声、土壤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3]。
(3)加强技术执法和技术监督
技术执法能提高执法效率,减少矛盾,减少对交通环境的不良影响,技术监督是对监测人员规范工作的指导和教育,对交通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的反映。加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技术执法和技术监督,对于交通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2.4 社会参与体系
交通环境范围广,环境因素复杂,单靠专业部门的监测与管理,难以保证交通环境安全,还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社会参与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社会参与属性,可表示为公众监督、公众投诉、公众论证等,社会服务属性则表明公众投身监测、治理等,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公众的要求为公众提供监测方面的服务。可以说社会参与属性的主体是公众,对象是监测预警体系,而社会服务属性的主体是监测预警体系,对象是公众,两者之间是互相依赖,相互服务的。
3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运行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结构决定了体系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能力。基础支撑体系为体系的运行奠定了基础,技术保障体系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了保障,环境管理体系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方法,社会参与体系则是体系良好运行的补充。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只有4个体系共同协调运作,才能实现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行[4]。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保障交通环境安全的关键,也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的目的。要实现体系的成功运行,必须确保体系中每一环节工作的到位,从监测到数据分析,从警源确定到方案制定,从政府指导管理到公众监督投诉,从现场应急处理到补救措施等等。具体运行见图2。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运行主要步骤为:监测—识别—诊断—方案制定—处理—结果。
(1)监测
交通环境监测有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2种形式,人工监测最为常见,通过仪器对筛选的交通环境因子进行监测,而自动监测可以在交通主要路段设立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实现全机器的运作模式进行监测。
(2)识别
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识别交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与污染灾害的诱因或导致因素。识别也就是预警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寻找交通环境污染的原因,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到主要影响因素和次主要影响因素。
(3)诊断
对已被识别的现实诱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因素(现象)中主要的危险源,通过诊断给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据和保障。
(4)方案制定
警源确定后,需要提出预控方案,并通过专家学者对方案进行决策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并附以相关备选方案。
(5)处理
实施最优方案,按照方案进行实地交通环境污染治理,当出现处理失效时,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4 结论
建设先进的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加强交通环境安全管理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任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给出了体系运行的方式。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由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4个子体系组成。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是提高交通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该体系的建设,有步骤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从而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增强环境预警功能、强化环境安全管理,达到交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摘要:文章分析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问题,指出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欠缺;构建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建立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做到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地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满足交通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将交通环境安全系统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状态。
关键词:交通安全,交通环境安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万本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United Nations.Global Survey of Early Warning Systems[R].New York:2006.
[3]Bildstein O,Vancon J P.Development of a Propagation Model to Determine the Speed of Accidental Pollution in the Rivers[J].Wst.sci.tech,1994,29(3):181-188.
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 篇9
一、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意义
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 境内丘陵、盆地、谷地、台地纵横交错, 地形地质构造复杂, 属于气候变化敏感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季长、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突发性强, 尤其是台风、暴雨洪涝、寒冷、干旱、冰雹、龙卷风、雷电、地质灾害以及农业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自然灾害经常对全市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调查统计, 2010年度我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共69处。受地质灾害威胁总人数3996人, 受威胁财产10692万元, 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分布在市辖区西北角山区的小湘、禄步、乐城、河台、水南五个镇, 约占隐患点总数的70%, 30%分布在其它7个镇 (街道) 。高要市气象局通过对近几年资料分析, 在我市辖区内, 极端气候带来的局部强降雨仍然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另外, 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尚处起步阶段, 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不平衡, 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应急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信息指挥系统建设滞后。一些领域监测手段相对落后, 综合预警能力亟需加强。应急平台建设滞后, 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网络欠发达, 信息获取能力较差, 指挥协调不够及时。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因此, 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切实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 编制并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为加强肇庆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提高全市各级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发[2006]24号) 、《“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国办发[2006]106号) 、《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 (粤府办[2007]89号) 、《肇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肇府[2007]84号) 和《肇庆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有关法律法规, 县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 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 深入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风险评估,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和风险区划, 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实施编制本级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防御规划, 并逐年安排组织实施。
(二) 加强部门合作, 努力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时效和覆盖率
要提前做好强降雨和灾害性天气预报, 按照《广东省台风、暴雨、寒冷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及时发布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信号, 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气象预报信息。建立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短信、电视等平台, 将预警信息及时发布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加快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综合预警系统, 加强资源整合, 实现资源共享, 有效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三) 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保障服务工作
加快建设新一代气象卫星监测接收处理系统, 完善天气雷达网、自动气象站网、风廓线仪网、雷电监测网、农业及生态监测网建设, 形成完备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加密农村地区气象监测站点;实现台风实际路径预报时间间隔小于两小时;建立工程气象观测体系, 提高重大活动气象保障能力;加强森林火灾卫星监测能力建设, 完善林区现有联网气象站。
(四) 科学制作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管理, 规范预警信号制作发布流程, 确定灾害预警标准和分级预警责任, 提高制作时效, 明确预警影响时间、区域、等级和防御提示等, 做到用语规范、指导明确、操作性强, 真正起到气象灾害预警的警示和防御作用。
(五) 加快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
政府要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快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建设步伐, 并不断拓展信息发布系统功能, 落实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增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形式, 使各级气象灾害预警发布平台成为各级政府指导防灾减灾的重要阵地, 人民群众获取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
(六) 逐步加大气象灾害防御资金的投入力度
要发挥各级政府和社会部门各方面积极性,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公众服务、信息发布、应急指挥、灾害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投入。
(七) 大力开展全民防灾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要加强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加大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 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做好相关科学解释和说明工作, 增强公众抵御各类气象灾害的信心, 大力提高全民防范、抗险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广建, 范保松.河南省GPRS乡镇雨量监测系统[J].河南气象, 2005.
【监测预警与防控体系】推荐阅读:
监测预警体系09-05
监测与预警07-12
监测与预警系统09-03
财务风险监测与预警07-18
瓦斯监测预警06-09
事故监测预警06-27
监测预警分析系统05-15
水质监测预警系统06-08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10-03
水文监测预警系统论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