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共11篇)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 篇1
Java语言中出现的异常即用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每一个程序员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个没有出现任何错误的程序。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即引入一系列的异常处理技术对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出现的异常进行处理。异常是指程序的运行的过程中, 出现的异常错误。如文件不存在、数组下标超出范围、除数是0等。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不仅要求要能检测出这些错误, 并且能对这些错误进行处理修正。目的旨在处理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问题在哪里发生, 为什么问题会产生以及问题该如何解决。
1 Java语言异常的结构与分类
Java语言异常的定义, 即因程序执行错误而产生的异常对象。往往与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机制相互对映。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机制可以用来辨别、筛选、和解决异常。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机制工作效率较高。不仅可以让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更加完善、可靠、健壮还有利于解决异常。其他以往的异常处理技术, 往往采用的是执行一条跳转指令或者结束程序的进程或者异常发生时调用级别较低的函数处理等来处理异常。
1) Java语言异常的结构。
在Java中的系统类Throwable的子类涵盖了系统中所有异常类, 项目Object产生Throwable, 然后Throwable相应产生了:Exception和Error两个子类。Exception主要是指, 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可能捕获的异常。Exception类派生的还有Runtime Exception这个极其重要的子类, 在Java中Exception类和Runtime Exception类一同被称作是Java程序运行时产生的异常。例如除数为零或者下标超出范围这类异常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Error一般是由系统异常引起的, 不但不可恢复, 而且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被程序检查获取的。主要是指Java虚拟机 (JVM) 异常或者系统异常, 代表了严重的系统异常。
2) Java语言异常的分类。Java语言异常的种类有两种, 一是系统定义的, 一种是用户定义的。系统定义异常的种类有很多主要包括:非法的输入、输出引起的Io Exeeption异常、由数据类型匹配引起的Numbcr Fomat Exception异常、由算数错误, 比如除数为0引起的Arithmetic Exception异常、由下标超出范围引起的Index Out Of Bounds Exception异常、由中断引起的Interrupted Exception异常等。系统自定义的异常种类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 用户就自己定义异常。该过程中的异常对象是由程序员依据程序的需要来创建的。为使程序可以自动抛出异常, 程序员在创建的过程中, 最先应当创建的是异常的种类。运用Exception建立新类, 通过继承来使创建的子类可以与父类拥有同样的处理代码和接口。
2 Java语言异常处理的种类和优势
Java语言异常处理的原则指的是java程序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各式各样的运行错误, 这些错误会产生对应的异常的对象, 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则是把这些异常对象进行采集统一处理。把正确的代码和异常的代码分类处理。Java的异常处理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Java程序进行执行时, 若在此时产生了系统可查出的异常, 那么系统会自动产生一个和该异常相匹配的异常类的对象, 同时这个异常对象会被送到Java运行时所在的系统, 这个异常处理即抛出异常。第二、如果Java程序运行时所在系统接入到异常对象, 会自动查询能解决这一类异常的程序代码, 然后这类异常对象就统一由这一程序处理, 该异常处理就是捕捉异常。第三、假如Java程序运行时所在的系统不能查询到处理这类异常的匹配的程序, 则系统自动强制结束程序的运行, 然后采取利用处理缺省异常程序的方法来处理。
1) 处理种类。
抛出异常可以理解为:用Java语言编写的程序在运行的时候被检查到有可以查出的异常, 因此而产生了一个与之匹配的异常的类的对象。这个与异常匹配的对象中涵盖了错误的种类和发生异常时的程序所处系统的状态情况。抛出异常有两种:一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throw语句指定抛出异常。二是系统自动抛出异常。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throw语句抛出异常是指在main函数中调用throw语句将异常抛出。系统自动抛出异常是指除了用户定义之外的异常均可由系统抛出。比如, 当数组下标超出范围时, 系统识别异常并且把异常抛出。此时, 系统把异常与系统中的预定义的错误种类进行匹配识别, 然后匹配成功来终止程序的执行。捕捉异常和终止程序结束异常是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 系统不知道如何去处理错误, 会将异常向上抛。如果Java程序运行时所在系统接入到异常对象, 会自动查询能解决这一类异常的程序代码, 然后这类异常对象就统一由这一程序处理, 那么就会捕捉异常进行处理, 假如Java程序运行时所在的系统不能查询到处理这类异常的匹配的程序, 则系统自动强制结束程序的运行, 然后采取利用处理缺省异常程序的方法来处理, 那么就是终止程序结束异常。
2) Java语言异常处理的优势。与传统的异常处理方式, 比如:一条跳转指令、结束程序的进程、异常发生时调用级别较低的函数处理等相比, 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把异常进行了分类, 识别了异常的种类让程序员清楚地知道哪里发生异常, 发生了什么异常以及异常产生的原因, 还把错误代码和正确代码进行了分离, 利于处理, 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和安全健壮性。不仅可以对异常进行分类管理还能使异常被系统捕获, 并且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使程序员工作的效率得到提高。
3 结论
Java语言异常处理的技术把正确代码和异常代码进行分开处理, 体现了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的优点和先进性。但是, 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会增加程序运算量, 给计算机带去处理Java语言异常的其他开销, 所以相关编程人员应当注意异常的处理, 在编程的过程中, 科学合理的使用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对于编程工作者写出健壮可靠的代码是十分有必要的。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不仅能提高程序整体的可靠性, 还能避免编程人员在工作上出现重大的错误, 有利于编程工作者的编程工作。身为一名编程工作者, 应当加强对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的运用能力。
摘要: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是Java语言的重要技术特点, 准确科学的处理Java语言中存在的异常, 这样做对于维持程序的健壮性和可靠性是特别关键的。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分析的主要原理就是在理解了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分析的主要思想之后, 在Java语言的所处环境中, 对Java中出现的异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质性的检查指导, 并且对这些异常加以处理, 使之得到解决。本人研究了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的思想和概念, 并且对Java语言异常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找到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Java语言,异常处理,结构,分类,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袁小英.基于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 (16) :115, 158.
[2]韩瑞峰.J a v a异常处理机制及应用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8 (2) :25-27.DOI:10.3969/j.issn.1671-1491.2012, 02, 009.
[3]夏宇.基于JAVA常见异常处理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8) :183, 182.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 篇2
W E N S H A N G O L D E N W E N S H A N F O R E S T C O.,LTD.异常案件处理办法(试行)
一目的
本办法旨在规范指引金光纸业在文山丰产林项目公司(简称公司,下同)异常案件的处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及时、合法、合理、高效处理异常案件,营造有利于林浆纸项目发展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司利益。二异常案件含义及主要案件分类界定
本办法所称异常案件系指妨碍林班有效经营管理以及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损害公司利益,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案件,包括但不限于:森林火灾、林地林木权属纠纷、盗伐、盗窃、滥伐、破坏生产经营、非法放牧砍柴、滥垦、征地占地、临时占用、非法占地、移动损坏标志、偷采矿产、其他案件(水土流失、病虫害、冻害、水涝、旱灾、风灾、偷采野生植物、偷猎、非法经营木材业等)。
处理异常案件,除提请案件处理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外,应当努力通过各种方式、循相关渠道取得当地政府、林浆纸(业)部门等党政部门的支援或协助。1 森林火灾
(1)森林火灾系指因各种自然、人为(故意或过失)以及因暂时无法判断之状况发生的林地火灾,云南省一般每年12月1日至次年6月15日,为全省森林防火期。每年3月1日至4月30日为全省森林防火戒严期。(2)森林防火期内,在森林、新造林地内,严禁下列活动和行为:
(一)烤蜂、烧山狩猎和使用火药抢狩猎、烤火、烘烤食品和野炊;
(二)上坟烧纸、烧香、燃放鞭炮;
(三)使用火把照明、吸烟;
(四)其他非生产性用火。
(3)森林防火期内,确需在林区、林缘进行生产性用火的,必须经村民委员会(相当于村小组)同意,报村公所(相当于村委会)、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批准。经批准进行的生产性用火,必须落实防火措施,有专人负责。
炼山造林、烧牧场,必须提前10天报县(市、区)森林消防指挥部批准,发给用火许可证。经批准的野外用火,必须落实消防措施,按批准的时间、范围,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进行,由批准机关指定专人监督实施。森林防火戒严期内,在林区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4)引起森林火灾案件的责任人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行政处罚、赔偿公司损失和追究刑事责任),并先由当地林业局或授权的当地森林公安机关(无森林公安机关的,由地方公安机关管辖,下同)或乡镇林业站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提请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2.盗伐(1)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森林保护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数量较大的行为:
(一)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及擅自砍伐他人自留山上的成片林木;
(二)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三)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2)法律责任
(一)构成行政处罚的规定:不足0.5 M3或幼树不足20株,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3至5倍的罚款;0.5 M3以上或幼树20株以上,责令补种盗伐株数10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5至10倍的罚款。
(二)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2—5M3或幼树100—200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20—50 M3或幼树1000—2000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100—200 M3或幼树5000—10000株),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对公司造成的损失,责任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盗伐案件首先由当地林业局或授权的森林公安机关、乡镇林业站管辖。3.滥伐
(1)指违反森林法及其他保护森林法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数量较大的行为:
(一)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数量、树种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三)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2)法律责任
(一)构成行政处罚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以立木材积计算不足2M3或幼树不足50株的,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2至3倍的罚款; 2 M3以上或幼树50株以上,以立木材积计算2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50株以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5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3倍至5倍的罚款。
(二)构成犯罪(追究刑事责任)的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10—20M3或幼树500—1000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50—100 M3或幼树2500—5000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对公司造成的损失,责任人应承担赔偿责任。
(四)盗伐案件首先由当地林业局或授权的森林公安机关、乡镇林业站管辖。4.权属纠纷
(1)权属纠纷系指因林地林木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产生的争议。(2)法律规定:
(一)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二)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三)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四)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3)林班责任人应当随时掌握并报告权属纠纷发生情况,发生权属纠纷(特别是公司给付承包费、已经发包造林的林地)时,采取初步处臵措施后,应当毫无迟延地向公司提报;因权属纠纷引起的各种异常案件均与该案合并提报。
林地权属纠纷发生后,积极协调争议方协商处理,签订协议,协商未成的,为排除对现场作业的干扰因素,建议争议各方先行搁臵争议,交政府部门确权处理,并不得影响我方正常作业。涉及争议地的所得部分提存有关部门或留存我方,待争议处理后,按权属比例或我方原合同约定原则再行给付,根据处理结果对合同作相应变更或补签合同。5.征地占地
(1)征地(包括征收和征用)占地系指勘查、开采矿藏和修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工程,需占用(相对于国有土地)或征收征用(相对于集体土地)公司林地的按照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给予补偿的合法活动。(2)上述工程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用地单位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含补偿协议书),经审核同意后,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预交森林植被恢复费,领取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用地单位凭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占用或者征用林地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受理建设用地申请;
(二)占用或者征用防护林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的,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及其采伐迹地面积35公顷以上的,其他林地面积70公顷以上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用林地面积低于上述规定数量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占用或者征用重点林区的林地的,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审核。
(三)用地单位需要采伐已经批准占用或者征用的林地上的林木时,应当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申请林木采伐许可证。
(3)法律责任: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4)征收征用或占用土地的,公司有权依法获得补偿;征地占地案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处理。
(5)占用公司林地,占用土地人持有征地占地审批文件,未与公司洽商处理或虽有洽商处理但未达成意见的,应取得乡镇人民政府、县林浆纸、县人民政府等部门支持,向乡镇林业站、土地管理部门或县级林业局林政资源部门详细反映、了解情况,提报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处理。6.临时占用
(1)临时占用林地系指临时占用人基于一定需要占用公司林地向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并依法给予公司补偿的活动,一般不超过 两年。
(2)临时占用各类林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临时占用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林地面积不满二公顷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二公顷以上不满十公顷的,由地州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十公顷以上不满三十五公顷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十五公顷以上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二)临时占用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林地面积不满十公顷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十公顷以上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临时占用其他林地面积不满十公顷的,由县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十公顷以上不满三十公顷的,由地州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十公顷以上不满七十公顷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七十公顷以上的,由省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临时占用林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使用期满后负责恢复林业生产条件并应当对林地所有者或者经营者进行补偿。(3)办理程序
(一)临时占用单位向林地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用地申请,并送有关材料占用林地的地点、面积、范围的说明及有关资料等。
(二)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用地单位与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临时用地协议书。
(三)按规定支付补偿费。
(四)经批准并交纳费用后,到申请的林业主管部门办理临时占用林地手续。
(4)占用公司林地,占用土地人持有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审批文件,未与公司洽商处理或虽有洽商处理但未达成意见的,提报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处理。7.非法占地
(1)非法占用林地系指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占用公司林地的行为。
(2)占用公司林地,未与公司洽商处理或虽有洽商处理但未达成意见,初步了解没有发现占用人持有国家有关部门审批文件的,按非法占用案件处理,应取得乡镇人民政府、县林浆纸、县人民政府等部门支持,向乡镇林业站、乡镇土地管理部门或县级林业局林政资源部门详细反映、了解情况,提报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处理。8.破坏生产经营
(1)破坏生产经营系指由于泄愤报复(包括林地林木权属纠纷)或其他个人原因,采用拔苗、破坏林木、损坏林道、集材道、运材道、培育生产种子苗木、贮存种子苗木木材、汽车等林业生产服务设施等方法破坏公司生产经营的行为。等行为。
(2)法律责任:除赔偿公司损失外,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发生该案的,当地乡镇无森林公安机关派出机构的,应当按照就近原则,努力取得当地乡镇政府支持向当地乡镇地方公安机关派出机构提 报调查、采取措施,同时以《异常案件报告表》的形式提报公司处理,当地乡镇设有森林公安机关派出机构的,应直接提报查处。9.放牧砍柴
(1)砍柴放牧系指违反林业法规,在幼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内 放牧砍柴,致使公司林地受到毁坏的行为;因泄愤报复或权属纠纷等原因,放牧致使公司林地受到毁坏的,按放牧砍柴、权属纠纷与破坏生产经营案件并案处理。
(2)法律责任: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
(3)发生该案的,视情况提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授权的森林公安机关、乡镇林业站查处。10.滥垦
(1)滥垦系指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及其他毁林行为。(2)法律责任:,进行开垦、采石、采砂、采土、采种、采脂和其他活动,致使森林、林木受到毁坏的,依法赔偿损失;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补种毁坏株数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树木,可以处毁坏林木价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3)该案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授权的森林公安机关、乡镇林业站处理。11.偷采矿藏
(1)偷采矿产系指未取得采矿许可擅自采矿的行为。
(2)法律责任: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的,责令停止开采、赔偿损失,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拒不停止开采,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3)偷采矿产案件由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处理,国家有关部门积极配合,该案无论是否取得采矿许可,只要采矿威胁、侵占、毁坏公司林地,未与公司洽商处理或虽有洽商处理但未达成实质意见的,按偷采矿产和非法占地案件并案提报处理。12.移动损坏标志
(1)移动损坏标志系指擅自移动或者毁坏林业服务标志的行为。
(2)法律责任:擅自移动或者毁坏林业服务标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原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
(3)该案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授权的森林公安机关、乡镇林业站处理。三 依据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经营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四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异常案件的处理。五 处理部门及其职责
1.公司实行林政部门主导异常案件制度,林政部门的配臵可以在林务部设立,也可以逐级设立,总体负责异常案件的管理、跟踪和督办以及处理机制的拓展;根据案件的性质,法务部门对林政部门和林场处理异常案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2.林场、林政及法务部门都是处理异常案件的部门,相关部门或人员应密切配合。
(1)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不大或涉案标的2000元(含)以下的异常案件一般由林场处理;(2)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大或涉案标的2000元以上的异常案件一般由林政部门处理;
(3)对公司生产经营构成重大影响或牵连诉讼和刑事案件的一般由法务部门处理,对牵连法律问题的生产技术性异常案件仅提供法律建议;(4)经公司总(副)经理特别指示交办的案件可不受上述金额、标准限制。
影响是否重大应当从案件是否对林班的有效经营管理构成重大影响、案件的危害程度或持续负面影响、侵权人(次)数、侵害(动机、工具、手段、面积等)、社会关注度等方面综合判定。
3.处理部门必须坚持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切实、高效地处理异常案件,并及时将处理过程或结果反馈至上级部门或主管,上级主管都负有对异常案件处理进行及时组织、领导、协调和支援之责任。六 处理程序及方法
(一)报告
对事后发现或对正在发生的异常案件经林场现场尽职处理后,林场应在发现后48小时内填写《异常案件报告表》(附件1)(情况紧急的立即提报,事后补办),根据《异常案件报告表》规定的程序和权限,报告案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由相关部门签署案件处理意见,最后由总经理综合多方意见,形成决策。
《异常案件报告表》中案件发生详细情况栏根据案件性质说明定植时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现场尽职采取了何种措施等,案发时开始,现场责任人应毫无迟延地进行线索摸查,保存有关证据材料,为案件进一步处理提供便利条件。
请求事项可包含对案件合理合法化处理的意见或建议,应尽可能详尽,林场得根据案件性质和本办法规定的原则合理提供具体处理方案和处理部门,以供权责主管参考。
(二)报案
案件承办部门或人员根据立案标准及公司领导决策进行具体事项的操办,对需向政府主管机关报案处理的,应具以书面形式,包括案件发现者、当事人、时间、地点、证人证言、损失情况及对案件的处理请求等基本内容。报案书由林政部门拟制,经法务审核;情况紧急的由林场先口头报案。
1、构成刑事案件的,依法报主管机关查处及追究刑事责任。在公诉机关提起公诉前公司案件承办人员可代表公司与对方当事人对损害赔偿进行和解,也可在追究刑事责任进入诉讼程序后,由我司提出附带民事诉讼,以达成追偿经济损失或持续维护林浆纸基地建设之利益。
2、尚未构成刑事案件的异常案件经总经理批准,依法报政府主管机关查处,同时通报相关单位如当地村委会、林业站。当事人因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接受行政处罚,如限期恢复原状、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同时因该行为而造成我方物质损失的还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三)处理现场:
1.现场人员对正在实施的不法行为在表明身份时应立即予以制止,可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以制止不法侵害继续发生和防止损失继续扩大,并及时电话报告上级;在事态难以控制或情况紧急时,应毫无迟延请求当地执法机关依法予以制止、扣留作案工具及扣押有关责任人员,必要时及时请当地村委会、林业站、乡镇政府、森林公安或当地派出所协助处理;相关部门怠于处理的,应毫无迟延地报告相关主管处臵。2.收集有关证据,对现场拍照留存,照片应一底两片,交政府主管机关一份,公司存档一份。
3.现场被政府主管机关确认并请示公司后再进行清理,现场遗留有财产的,在清理前应有人员看守。
(四)跟踪案件处理情况
主要由案件承办人员或指派人员在职权或授权范围内跟踪督促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办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案情进展情况或请示处理办法。
(五)追偿损失
1.确定损失:以给我方造成的直接实际损失为准。如有评估机构作出的损失评估报告则依之,如没有,则按我方制订的相关规定评估。如因侵权行为造成林地永久流失的,则将我方承包期限内的预计可得利益计入损失范围。
2.追偿时间:从损失确定之日起,案件承办人员就可代表公司对当事人提出具体的索赔要求,每次索赔时应保存有关证据,一般要求有书证,并注意时效性,一般是两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3.追偿损失可先由林场或林政部门与当事人协商,法务部门、财务、总务等相关部门配合,若不能及时取得赔偿或补偿,经公司总经理核准以诉讼方式索赔的,由法务部门处理。
(六)结案
1、经主管机关处理过的侵权人已经得到处理、我方损失得到全额赔偿或持续维护林浆纸基地之利益已达成的案件或已超过诉讼时效、其他长期积压无法处理的案件,由案件承办部门或人员制作《结案报告表》(附件2),并依报批程序逐级呈报到公司总经理决定是否结案。
2、结案后应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对原有事实及现场状况需做变更的,由相关部门及时调整,同时通知林场执行处理结果。
3、结案后,整个案件材料应完整归档,作为该林班档案的组成部分,交公司档案部门保管。
七 各异常案件承办部门应定期将待办案件(纯粹技术性的异常案件除外,如病虫害、风害等)汇总报法务部门,法务部门根据案件的性质、进度及难点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推进案件的解决进度。对于需要诉讼或即将超过诉讼期限的案件,及时进入诉讼程序,或采取有效措施,使诉讼时效得以顺延。
八 公司逐步设立异常案件奖惩办法,以促进异常案件及时有效处理。
凡违反本办法规定,对异常案件负有提报、处理、配合、组织、领导、协调、支援等责任的责任人怠于履行职责,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或其他损害的,按照公司有关规定予以处分或依法追究。
九 本办法经权责主管签署生效。
变电设备异常处理与运行事故处理 篇3
【摘要】变电设备是变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用电需求调节电流和电压,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电能。然而由于变电设备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工作人员的主观失误,导致变电设备在运行时常常会发生异常状况,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给变电站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本文将对变电设备的异常状况进行分析,并论述发生异常状况和运行事故时需要采取的应急策略,以降低变电站的损失,保证变电站的可靠运行。
【关键词】变电设备;异常情况;运行事故;处理策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正逐渐向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的变电站仍然处于半自动阶段,很多变电设备还需要人工操作,这增加了变电设备的运行风险。为了降低变电设备的故障率,使变电站能够始终保持平稳运行,应在平时做好变电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并在设备故障时第一时间采取应急策略,同时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和管理,从而提高整个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一、变电运行异常原因分析
1、变电电气设备的制造与设计不符合安全性
变电设备的质量不符合标准是变电运行异常的重要原因之一,质量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在采购设备时没有从实际情况出发,导致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变电站的环境无法支持设备的运行需要;二是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较低,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极易出现各类故障。由于变电站的资金有限,在引进设备时过多的考虑了设备的价格,却忽视了性能的重要,生产厂家为了迎合变电站采用了较低的生产工艺和劣质的原材料,导致设备的价格低廉,同时性能也不具优势,在运行时经常会发生异常,不仅需要耗费变电站大量的维修资金,而且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饱受威胁。
2、变电操作员工的工作失职,忽视安全操作
目前很多变电设备仍需要人工操作,因此变电站对工作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和工作技能,嚴格遵守岗位制度,做好交接班工作,以确保工作人员都能够高效的完成日常工作,并灵活应对工作中的各类突发情况。但是有些工作人员疏忽懈怠,在操作设备时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违反了设备的使用规定,仅凭自身经验行事,造成了变电设备的异常。这类现象在变电设备操作中较为普遍,而且对所有员工进行实时的监控是一项非常困难工作,所以解决员工操作问题已成为决定变电站安全运行与否关键。
3、变电设备超期运行,老化现象严重
变电设备往往都是超负荷工作,基本上需要24小时连续不断的运行,再加上变电设备内部的温度较高,使得变电设备的老化速度加快,工作效率因而发生大幅度的下降。如果不及时降低设备温度,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变电设备的老化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变电异常的风险也会显著上升。此外操作人员的违规操作也会加剧变电设备的老化,使设备在使用期限内发生各类故障,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变电站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4、安全管理缺陷,电力运行规范标准不健全
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存在很多漏洞,在发现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后大多只是口头批评教育,缺乏强有力的惩戒手段,导致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很好的威慑作用,工作人员在接到上级指令时经常玩忽职守,消极怠工,工作态度较差,变电设备异常运行状况屡见不鲜,难以根治。
二、基于变电运行异常情况处理分析
1、变电设备异常处理程序
首先,在变电设备出现异常情况之前,通常伴有一些征兆,例如电源指示灯闪烁,设备的电压、电流突然升高或下降,或者是设备的噪音增大等等,工作人员在发现这些症状时要密切留意变电设备,随时观察和记录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向技术人员汇报设备的真实情况。其次,技术人员应与工作人员交换意见,仔细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志,通过比较不同时刻、不同环境的变电设备,分析变电设备异常运行的原因,制定设备的维修方案,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申请变电设备的停电维修。最后,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维修方案操作,快速、准确的排除故障,更换受损的零部件,使变电设备尽快恢复功能。在维修完毕后,应用专业设备检测变电设备的电压、电流是否正常,在确保变电设备不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之后才能恢复供电。
2、变电设备异常处理的注意事项
第一,变电设备异常后要立即关闭设备电源,悬挂维修指示牌,禁止其他工作人员进入维修区域,保护好变电现场。第二,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在平时应重视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不断学习变电设备的相关知识,详细了解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便在变电设备异常时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尤其是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变电设备的使用要求和岗位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身,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变电设备运行事故处理控制策略分析
如果发生了变电设备运行事故,应立即控制变电设备及其周围设备,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针对设备反应失灵,如投入自动重合闸装置的线路,在跳闸后仍没有自动重合的设备、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工作电源,在跳闸后备用电源没有自动投入使用,而且在没有任何异常情况而出现故障跳闸状况,都可以采用强送电措施。针对另一种情况,比如保护装置误动,并没有事故发生的象征而出现跳闸;后备保护装置在外部故障确定切除后,检查安全无误,可以试用电。
变电设备跳闸后强送电和试送电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要点。首先,变电设备跳闸后,分析跳闸的具体原因,如果有影响强送电的因素存在,比如断路器“偷跳”现象,绝对不允许对变电设备进行合闸操作,以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二,在分析可强送电前,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强送电作业过程中,电流强度变大,电压急骤下降的状况,要马上切断线路,避免与故障线路混搭。第三,强送电线路和试送电作业线路必须区分开,对线路的情况进行仔细检查,保证送电操作稳步正常地进行。
小结
由变电设备异常引发的运行事故会给变电站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还会严重损害变电站和用户的利益,因此变电站应重视变电设备的管理工作,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变电设备,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监督,经常检查设备的运行日志,使设备得到正确的保养和维护,降低变电设备的故障率。在发生变电运行事故时应立即组织技术人员紧急抢修,避免事故的扩大和蔓延,同时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督促其在工作中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以减少变电站的损失。
参考文献
试析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 篇4
1 Java语言异常化处理的优势
Java语言对于程序中的异常问题的处理,往往首先在于对异常进行分类,借助不同结构和层次分类后能够对单项异常进行准确处理。异常处理实现了程序代码中出现错误段与正常段的分离,对于程序的可读执行性增强。错误在发掘后,会被传递到执行事件管理的调用堆栈中。异常处理技术能够主动捕获未发觉的错误并进行处理。这些技术优势确保异常处理的准确性大大提升。
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一般借助5个关键字“try、catch、throw、throws、finally”完成。基本思想为:先用try语句对存在疑问的局域进行监管,当try语句内有异常,则会及时被抛出,程序代码随着catch语句块的执行得以实现异常捕获并处理;通过throws语句方法声明并执行抛出,后在内部完成throw抛出异常;finally语句一般在return实现执行前处理,一般结构如下:
2 Java语言的异常分类
Java语言一般会根据特殊性的层次结构来进行对象化分类。首先看Java语言的类层次结构,异常类语言基本出自Throwable的子类,而可以按照逻辑错误Error类和Exception类来扩展Throwable子类分支。
在两类分支中,Error及其子类体系基本围绕程序运行错误及系统资源消耗殆尽等异常进行展示,语言编译单元不会直接检查整个Error及其子类体系。而Exception类又可以直接扩展为3类分支:运行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输入输出流异常(IO Exception)和用户自定义异常类,最后一类分支可以用图式**Exception表示。运行时异常(Runtime Exception)属于程序编写运行的错误,语言编译单元不会直接检查,因此与逻辑错误Error类一同可以称之为未被检测的异常。当出现未检测异常后,大多数依靠程序员的个人能力挖掘错误并及时修改。而输入输出流异常(IO Exception)和**Exception用户自定义异常类,则属于已经接受检查的异常。当程序员要对这些异常展开处理时,需使用“try-catch”来完成语句的捕获,当然也可以使用“throws”语句产生申明行为,完成异常部分的抛出,以便完成最后的编译工作。
通过上述的结构层次划分,可讲Java语言的异常分为用户自定义类或系统定义两种。用户自定义的异常一般就是由程序编译人员对程序的内在逻辑进行解读,根据需要创建特有异常对象,这些异常都与程序中的异常错误积极对应。在对自定义异常进行创建或抛出阶段,第一步应该使用Exception的子类创建方式定义异常类,并有效延续Exception类逻辑得以实现。Java语言是面向对象的语言,因此用户自定义的异常类与Exception类都有相同的面向对象相接的端口,也在这些端口中能够解析中定量的代码。通常,自定义用户异常的格式如下表示:
如下列代码段:
而由系统定义的异常类别,则可以包含在系统运行或程序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自行预见的异常错误。系统条件中的类的定义同时也囊括了程序运行的错误信息,并附有合理的解决处理方案。如表1所示,可以将相应的系统自定义异常标识与异常缘由一一对应。
当然,无论是系统定义异常类还是用户自定义异常类,都不能单独成为描述系统全部异常状况的概括,同时也就无法准确地返回到用户需要了解和获知的详细信息。
3 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应坚持的原则
3.1定义异常位置的层次感
Java语言出现异常情况后需要处理,应先定义异常类,按照不同的类别将异常的实际反应与不同的目标对象进行对照例化。可以将定义Java语言的异常类当作是构建一棵大树的主要躯干部分,同时大树的每个部位可以对应在程序中出现的异常,这些树干部位都已经提前做好定义。当没有找到树干的定义异常部位后,就需要按照增添方面完成对新的异常树干位置的补充。异常分类的不同定义,因此具有了层次化的位置处理,在后期的程序代码维护中便于处理,同时其一一对应的关系能够帮助用户更快地通过异常找到导致的原因。
3.2声明异常的精准化原则
在对异常进行声明时坚持精准化原则,能够更快对应找准异常产生的缘由。例如,当输入输出流异常IO Exception类的体系运行时,往往在定义My Read方法中,需要声明其属于输入输出流异常IO Exception类,而不会因为IO Exception类属于Exception类的子类分支,将声明改为Exception类,具体的语句格式可见:
通过精准的声明定位,能够将语句后部分的抛出位置指定的更加具体。
3.3异常try语句块的简易原则
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中,常需要将各种异常可能性置于较大容量的try语句块中,这样整合的做法就是非常有利于程序的编写。不过也会导致很多的不利结果:try语句块容量加大后,相应的异常数也会增多,在海量数据中挖掘报错的原因无疑增加了难度。同时,大容量的运行容易导致系统在解读和运行程序时内存或CPU处理超负荷损毁的风险加剧,无疑为程序编码的运行效率产生不小的制约。
3.4避免异常遮掩
容纳语言异常的try语句块在接受处理并抛出后,如果同时伴随catch或finally语句块中出现已检查异常抛出,就有会部分异常因间隙的存在被遮掩。处于被遮掩状态的异常将无法及时传播,而最后阶段的外围异常则会传递到调用堆栈。这样的情况下,程序很可能在运行中因异常的遮掩累积而出错停止。而且,想要重新寻找异常的导致原因,还需要让异常不受遮掩,也就是避免在try语句块抛出后立即伴随catch或finally语句块抛出。
3.5异常段自动隔离
很多Java程序语言都存在可循环的执行语句。当执行语句在运行中持续循环后,一旦产生异常,那异常就会在这样的循环结构中反复执行,从而直接影响到其他程序语言,出现更多的异常。异常处理技术中常会采用中断跳转模式,即程序运行中出现异常会中断运行,并跳转到其他位置。如果在循环中大量出现异常段,只会让程序的运行频繁跳转,不仅增加运行消耗,使得程序的执行速度降低,而且特别容易出错,还无法有效查询到错误发生的原因,一般上如果不把异常段与循环结构体主动隔离,则主程序的报错很难实现有效恢复。
3.6异常事件的资源清理
在Java语言中,异常事件产生后会产生包括操作痕迹的资源,常用finally块来完成清理。finally块的使用应在开始资源释放前就得到更为准确的应用,要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若因两个以上资源同时定义一个finally块,则可能存在其他资源出现申请错误或释放错误,这样就不太利于第一资源的积极释放。异常事件处理中,必然要注意finally块与资源申请语句的对应呈现,才能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4常见两种异常处理方式
Java对于异常出现后的处理,往往将可识别的错误包装成对应的类对象,统一集中在对象程序段中实现处理。对于异常代码一般有两种处理办法:
4.1 try...catch语句
try...catch语句方法的使用,便于捕获并及时处理异常事件。catch语句可实现多个排列,以便保障不同异常的对应,例如:
4.2 throws语句
在Java语句中存在很多异常有时较为难处理,可以借助方法声明,由throws语句完成异常事件的抛出。例如: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只要简单抛出就行。若某方法可以简单抛出异常事件,则在用于方法调用的多层次嵌套结构中采用调用,Java虚拟机就能够主动在有异常状况出现的代码块中重复地读取扫描往返寻找,一直待异常代码块完成最终处理为止。异常快被找出后将由catch语句执行处理。
当然,如Java程序存在的系统要采用方法调用直接追溯到堆栈最底层后,调用main()方法寻找异常时,若尚且未找到异常处理码,就需要按照下列步骤完成处理:
(1)调用print Stack Trace()方法。这一方法可以将调用栈的出现异常的信息数据直接打印。
(2)若异常线程认定为主线程,程序运行就会直接受影响被终止;但如果认定为非主线程的异常,则单线程的终止不会影响其他线程的运行。
5结语
Java语言异常处理技术可以正确识别出错与正常的代码,并分离式处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在异常处理同时,要注意随着程序运算量的增加可能导致计算机的运行变慢。因此,对于广大编程人员而言,采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异常处理应该需要慎重对待,要在异常处理工作中保持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夏宇.基于Java常见异常处理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8):182-183.
[2]夏先波.Java JDK实例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 篇5
【关键词】 疑似預防接种异常反应 分类 处理方法 原因
【中图分类号】 R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332-01
1 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及处理方法
1.1 正赏常反应
这种反应是由制品本身特性性所引起的,其性质和强度随制品的不同而不同,如接种活疫(菌)苗,实际上是一次轻的人工感染。有些死疫(菌)苗还保留着某种程度的毒性。正常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反应两种;局部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热、痛现象,如局部红肿硬块直径超过5厘米者称强反应,大都持续多3~5天;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6℃以上为强反应。除体温上升外,有时、还有头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约持续1-3天。
1.2 加重反应
这种反应是指反应的性质与正常反应相同,但程度较重,或发生反应的人数超过正常比例。一般认为,如果强、反应的发生比例达5%以上时,就称为加重反应。
正常反应和加重反应的处理相同,正常反应可不作任何处理,经适当休息第二天就可恢复正常。对少数较重者,局部可作热敷,但卡介苗接种后局部严禁热敷。全身症状可对症治疗,高热、头痛应休息并给予复方阿匹林等解热镇痛药物等
1.3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主要的异常反应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①晕厥(晕针):一旦发现小儿出现晕针,应马上使其平卧,保持安静,并喂以热水或糖水,即可缓解。严重者数分钟后仍不见好转,可注射氟美松4mg或0.1%肾上腺 0.3~0.5ml并严密观察病人BP、T、P、R的变化,同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②无菌性脓肿:无菌性脓肿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注射局部产生红晕者,形成硬结、局部肿胀、疼痛轻者,针眼处流脓重者形成溃疡者。未破溃前有波动感轻者自行吸收重者破溃排脓,有时深部溃烂形成脓腔,长期不愈。处理方法:不同程度的脓肿应给予不同的措施,避免一刀切。干热敷可以促进脓肿吸收;脓肿未破溃者应抽脓,不宜切开排脓;脓肿破溃或形成空腔者,应切开排脓,扩创剔除坏死组织。为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应冲洗伤口,引流通畅,如有继发感染需用抗生素配合治疗。③过敏反应:由于接受疫苗注射而引起的一类变态反应,包括:包括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其中以过敏性休竟最为危急,起病越急,反应越重。常在接种后几分钟至20分钟内发生,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冷汗等。重者可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脉搏快速而微弱以至模不出。重者需立郎抢救,即使患者平卧、头位放低,注意保暖,并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毫升,必要时可重复注射;如血压继续下降(收缩压在80毫米汞柱以下,甚至测不出,脉压差少),可用间羟胺、氢化可的松加入葡萄糖盐水中静脉滴注等。
1.4 偶合症
受种者在接种时处于某种疾病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或者,受种者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在接种前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未如实提供受种者的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原有疾病急性复发或者病情加重。偶合症与疫苗无关,不属于异常反应。常见的偶合症有急性传染病、内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婴儿窒息或猝死。鉴别处理原则:接种灭活疫苗,不可能引起相应疾病;接种活疫苗,需结合临床资料、病原学及其他检查;原因不明或多因素,由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诊断;明确偶合症诊断后,向受种者耐心解释。
1.5 心因性反应
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的反应,是一种和精神因素有关的急性休克反应。这一类反应不是疫苗直接引起的,而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所致,多发生在儿童集中的场所,属群体性反应。病人的临床表现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不符,大多属于神经官能性反应。各种症状在睡眠和注意力转移后减轻,预后良好。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丧失知觉,促其苏醒,苏醒后酌情给予镇静剂,暗示治疗、物理治疗,尽可能在门诊治疗,发作频繁不合作者,请精神神经科医生会诊处理。
1.6 事故
由于接种对象选择不当成未注意禁忌症、接种部位、剂量和途径的错误引起、无菌操作不严或因注射用具消毒不彻底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接种事故大多数属于责任问题,因此须加强接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就可避免事故的发生。
2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原因
2.1 生物制品的质量,包括制造疫(菌)苗的菌(毒)株、纯度与均匀度问题:污染杂菌和致病菌,以及其他生产工艺中存在问题。质量不好的制品、可以引起加重反应。但制品生产国家都有严格检测制度,目前使用的各类制品一般都是安全可靠的,反应都是很轻微的,反应持续时间也较为短暂。如果由于制品原因引起的反应,则一旦发生人数较多,且常出现在使用某些批号制品或某次接种人群中时,要特别注意记录每次接种制品的批号,以便及时发现这类原因。
2.2 生物制品使用,包括疫苗的冷链系统是否符合要求,疫苗的储存不当,造成疫苗的质变,接种对象不当(含未严格掌握禁忌症等),接种途径错误,接种剂量过大、部位不正确,接种前未往查或未摇匀制品,消毒不严或错种等。
2.3 个体的因素,如过敏体质、免疫功能不全、精神体质因素等,如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制品”(特别是免疫血清),易引起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给免疫缺陷人接种活疫(菌)苗,易扩散引起全身感染,给精神体质的人接种,可引起晕厥)休克、癫病发作等
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为尽量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采取有效的防患措施。1规范接种门诊工作程序,提供优质服务。2建立健全的接种门诊登记制度和问诊制度。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消除疫苗使用过程中引起的异常反应的发生。4加强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减少心因性异常反应的发生。5使用正规渠道的疫苗,注意监测疫苗储存温度。
参考文献
[1]高秀敏.常见预防接种反应原因及其处理体会.中国社区医师,2008,8(133):88.
[2]周吉坤,王钊,于竞进.预防接种与安全注射.中国计划免疫,1998,4(3):177-180.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 篇6
异常处理是程序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程序设计的一大难点,从C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如何用if...else...来控制异常了,然而当同一个异常或者错误如果在多个地方出现,那么你每个地方都要做相同处理,相当的麻烦!Java语言在设计的当初就考虑到这些问题,提出异常处理的框架的方案,所有的异常都可以用一个类型来表示,不同类型的异常对应不同的子类异常(这里的异常包括错误概念),定义异常处理的规范,在1.4版本以后增加了异常链机制,从而便于跟踪异常。
2 Java异常处理知识
异常是程序中的一些错误,但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异常,并且错误有时候是可以避免的。比如说,程序代码中少了一个分号,那么运行出来结果是提示是错误java.lang.Error;如果程序中使用了语句System.out.println(11/0),那么因为是用0做了除数,所以会抛出java.lang.ArithmeticException的异常。
有些异常需要做处理,有些则不需要捕获处理。在编程过程中,首先应当尽可能去避免错误和异常发生,对于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情况则在考虑异常发生时如何处理。
Java中的异常都是用对象来表示。Java对异常的处理是按异常分类处理的,不同异常有不同的分类,每种异常都对应一个类型(class),每个异常都对应一个异常(类的)对象。异常类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Java语言本身定义的一些基本异常类型;二是用户通过继承Exception类或者其子类自己定义的异常。Exception类及其子类是Throwable的一种形式,它指出了合理的应用程序想要捕获的条件。
异常的对象有两个来源,一是Java运行时环境自动抛出系统生成的异常,而不管你是否愿意捕获和处理,它总要被抛出,比如除数为0的异常;二是程序员自己抛出的异常,这个异常可以是程序员自己定义的,也可以是Java语言中定义的,用throw关键字抛出异常,这种异常常用来向调用者汇报异常的一些信息。
Java异常处理通过5个关键字try、catch、throw、throws、finally进行管理。基本过程是用try语句块包住要监视的语句,如果在try语句块内出现异常,则异常会被抛出,程序代码在catch语句块中可以捕获到这个异常并做处理;还有一部分系统生成的异常在Java运行时自动抛出。也可以通过throws关键字在方法上声明该方法要抛出异常,然后在方法内部通过throw抛出异常对象。finally语句块会在方法执行return之前执行。Java异常处理的一般结构如下:
catch语句可以有多个,用来匹配多个异常,当匹配上其中一个后,执行catch语句块时候仅仅执行匹配上的异常。catch的类型是Java语言中定义的或者程序员自己定义的,表示代码抛出异常的类型,异常的变量名表示抛出异常的对象的引用,如果catch捕获并匹配上了该异常,那么就可以直接用这个异常变量名,此时该异常变量名指向所匹配的异常,并且在catch代码块中可以直接引用。
Java异常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程序的健壮性,所以可以在catch和finally代码块中给程序一个修正机会,使得程序不因异常而终止或者流程发生意外的改变。同时,通过获取Java异常信息,也为程序的开发维护提供了方便,一般通过异常信息就很快能找到出现异常的问题(代码)所在。
3 如何定义和使用异常类
在Java程序设计中我们如何定义和使用异常类呢,在此我总结了如下几种:
3.1 使用已有的异常类
假如为IOException、SQLException。伪代码如下:
3.2 自定义异常类
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异常类,我们也可以通过创建Exception或者RuntimeException的子类得到一个自定义的异常类。例如:
3.3 使用自定义的异常
对于自定义的异常类,我们可以用throws声明方法抛出自定义的异常,并用throw语句在适当的地方抛出自定义的异常。例如:
在某种条件下抛出异常
3.4 异常转型
对于比较难懂的异常类,我们也可以通过将异常转型(也叫转译),使得异常更易读易于理解。示例如下:
4 小结
异常处理为控制具有很多动态运行时特征的复杂性程序提供了一个强大的机制。程序运行中有错误是可以预料的,但却是不可避免的。当程序出现错误时,要力争排除环境错误,继续运行程序,这就是异常处理的任务。对于Java中具体的异常处理类,这里没有一一说明,有兴趣读者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Schildt H.Java 2参考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76-190.
[2]贾永庆.Java程序异常及其处理[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7(3):38-41.
基于XPDL的工作流异常处理 篇7
关键词:工作流,XPDL,异常处理,一致性
0引言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 , 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 , 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和执行[1]。但是 , 由于工作流的规模和时间跨度上都较大 , 难免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异常情况 , 例如工作流实例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 , 导致工作流执行阶段的数据出现错误[2]。所以在工作流系统一致性管理方面 , 面临着考验。
XPDL[3]是WFMC给出的工作流过程定义语言 , 它从XML[4]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 对工作流过程做规范化定义。本文根据WFMC相关标准 , 从工作流模型中的XPDL模块入手 , 在工作流过程定义部分加入异常处理模块 , 保证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一致性。
1 工作流异常
1.1 工作流异常概念
工作流异常是指工作流没有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执行路线流转 , 包括流程建模阶段的不正确导致执行的不正确、流程执行时条件不满足、活动参与者之间通讯发生错误、所需资源无法得到满足等 , 都是引起异常的原因。基于工作流一致性技术就是起源于研究在工作流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工作流的恢复。
1.2 工作流异常处理
所谓的异常处理 , 是指在业务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时 , 工作流系统会提供一系列的处理方法 , 这些方法可以使人工处理、自动处理、或是两种方法相结合 , 来规避异常或是对异常造成的影响做补偿 , 从而使工作流重新回复到预期的继续执行。[5]
在这里主要针对工作流执行期间的异常 , 对提出对于异常处理的策略。下面对异常情况下的处理策略做了系统介绍。
1) 直接退出。
对于这种策略 , 简单而言就是一旦某个任务执行失败 , 则整个工作流实例停止运行。在整个工作流实例退出之后 , 所有被执行过的任务会全部视为放弃 , 不做保留 ;而所有已经被初始化 , 但还未最终完成的任务会被强制退出 , 流程将彻底终止运行。这种策略的实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 对系统的损失及代价也是极大的。
2) 无补偿回滚。
一般情况下 , 在流程实例出现异常时 , 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 , 不会采取直接退出的方式 , 而是希望通过采取某些措施 , 使工作流实例继续向下执行。所谓的无补偿回滚则是指使流程从失败任务之前的某一任务节点处 , 按照原来的顺序重新执行 , 直到最终完成失败任务。这种策略需要根据异常的情况来找到一个合适的起始点 , 继续执行 , 以期望能顺利通过失败节点。
对于起始点的选择有三种方式 , 第一种是回到整个流程的起始节点 , 另一种是按照预先设定的情况 , 回滚到对应的节点之上 , 最后一种是依次向上一级回退。
3) 有补偿回滚。
相对于“无补偿回滚”策略来说 , “有补偿回滚”加入了某种补偿机制 , 以消除之前流程结果执行失败所带来的影响。此策略可以把这个异常处理过程划分成两个部分 , 第一部分执行的是使执行错误的节点回滚到选取的起始点 , 在此阶段会执行补偿操作 ;第二个部分是从定义好的起始点按照原来的流程模板重新开始执行 , 以期望通过失败节点 , 继续流程的执行。
2 异常处理在 XPDL 模块的实现
过程定义是工作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XPDL (XMLProcess Definition Language) 是由工作流管理联盟WFMC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所提出的一个标准化规格 , 是工作流的过程定义规范。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在过程定义模块的一致性处理方法。
2.1 异常处理定义
根据XPDL规范 , 包Package的定义中并不包含有关异常处理的描述 , 因此无法在流程模型建模阶段引入对工作流执行期间所发生异常的处理 , 因此 , 为了将异常处理引入模型中 , 首先需要在包Package中引入相关的定义。其中对于Exception中的数据保留情况 ,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2 具体实例中一致性设计
下面根据以下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申请人A提出出车申请 , 可以把请求提交给部门领导B1、部门领导B2、和总经理C ;
若领导B1和领导B2中有一人同意 , 并且总经理C同意 , 则申请继续 , 把申请继续提交给派车负责人D ;
若领导B1和领导B2都不同意 , 或者C不同意 , 则申请撤销。
从流程定义可知 :领导B之间是或关系 , 领导B和领导C之间是与关系。
我们以一种情况为例进行分析 :假设在D处执行失败 , 并且D处的失败是由D之前的某处判断失误所致 , 使任务回滚到上一级 , 每回退到上一节点 , 就做一次判断 , 直至找到判断有误的节点 , 此处会根据流程中的“与或关系”做相应的处理 , 具体如下 :
1) D处执行失败, 回滚到上一级, 即B1, B2和C;
2) 假设是因为C处的失误, 因为C和B之间是“与”的关系, 所以必须在C处重新判断, 然后流程继续向下执行;
3) 假设是因为B1处的失误 , 因为B1和B2之间是“或”的关系 , 这时要根据B2的值做判断 , 如果B2值为Yes, 则B1处的失误可忽略不计 , 如果B2的值为No, 则对B1处重新做判断 , 流程继续执行 ;
4) 假设是因为B2处的失误 , 处理方法同B1处失误 ;
5) 假设B和C都没有失误 , 回滚到上一级 , 即A, 继续做判断。
对于此种依次向上回滚的情况 , 对全部数据都做保留 , 直至找到出错的节点 , 根据具体情况 , 对出错节点重新做判断。体现到流程定义中 , 如下 :
3 结论
本文对工作流进行了介绍 , 阐述了工作流中异常处理的方法。工作流过程定义是工作流中的环节 , 它完成了接口一的部分 , XPDL作为工作流的过程定义语言 , 具有可扩展性。在此基础上 , 在过程定义中加入了异常处理部分 , 通过设定流程中数据的保留情况 , 实现了对工作流一致性的设计。
参考文献
[1]The Workflow reference model.The 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Specification.WFMC TC00一1003, 1994.
[2]罗海滨, 范玉顺, 吴澄.工作流数据的一致性保护框架[J].计算机集成框架系统.2002 (4) :320-325.
[3]凌卫青, 王坚.XPDL2.0规范的过程控制模型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7 (9) .
[4]W3C.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1.0[EB/OL].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 篇8
1 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分析
1.1 继电保护装置异常分析
电磁继电设备是变电运行中一个重要设备, 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对电网进行保护, 但是当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 就无法正常的发挥功能, 对电网的保护作用也消失, 而设备出现了故障的时候, 也就有了保护据动。能够产生据动主要是几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继电器异常, 一个是系统的保护回路有问题, 一个是在选择电流互感器的时候选择失误。系统中的保护装置也有可能出现误动, 出现误动的原因也有几个方面, 一个是在接地上有多个点, 这样就使装置出口位置上的继电器励磁动作, 另外一个是继电器中的保护定值有偏差, 而使继电器的保护功能失去作用。影响继电器功能的可能是因为其系统的接线位置不对。调试继电器保护定值的工作较为繁琐, 而且一旦数值调试的不准, 都会使线路受挫。而且负荷电力较大的用户, 会使双回路中的一条出现故障, 从而导致停电。继电器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 继电器中的保护回路措施以及安全措施失去作用, 从而使继电器装置有异常。
1.2 自动装置异常原因分析
系统的自动装置有异常主要是有多个原因, 概括上说有6个方面, 第一个是自动装置中的自动功能混乱, 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在处理装置中, 其中的重合闸没有电源。第二个是自动装置没有稳定性, 主要是因为装置中的基础部分有异常。第三是, 自动装置中的功能无法发挥, 其原因是系统中的充电回路有异常状况, 使其电力的供应不足。第四个是, 装置中的重合闸连接片在接触的时候, 出现异常。第五个是, 装置中的辅助接触点并不能很好的接触。第六个是, 装置中的合闸有了损伤或是物理原因, 也有可能是化学原因造成的损伤。
1.3 中央信号装置异常原因分析
系统中有一个装置叫做中央信号, 其功能就是能够在系统出现异常的时候, 自动报警。主要是在系统中有误的时候, 才发挥功能。向值班人员报警, 提醒值班人员系统中有故障, 而且要马上处理。中央信号装置在系统出现异常的时候, 通过不同的信号发映出问题。中央信号装置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事故信号;一类是预告信号;另外一类的位置信号。其中事故信号的组成部分有两个, 一个是声音;一个是光, 发出信号的时候, 发出的信号可以是音响信号也可以是光信号, 而预告信号主要是将故障的信息传递出去, 传递的方式可以通过警铃传递。位置信号的功能主要是监视断路器的开关, 然后再传递信息。
2 二次回路故障查找方法
2.1 二次回路断路的检查方法
变电运行二次回路中出现异常频率比较高的就是断路, 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 可能出现多种故障, 因此为了能够解决问题, 必须清楚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地点, 这样才能保证变电系统快速的恢复。检查故障的方法可以使用导通法。这样方法主要是对测量电阻而判断异常情况, 而测量的工具一般使用欧姆表, 在测量的时候, 要将回路的电源断开, 这样就能让继电器恢复磁性。尽管导通法在测量上有作用, 但是使用这种方法还是受限的, 导通法一般只适用于回路中的电流是不同的, 而且不带任何电压的回路。检出回路中是否出现问题的另外一种方法可以是测电压降法。在测量电流线圈的时候, 将线圈的两端电压都调成零, 如果测量的电压很大, 那么就可以判断该电路中的电流流通不正常。
2.2 二次回路短路的检查方法
拆开每一分支回路, 对每一支路采用试投入法进行测量。实际测量过程中可以将每个回路的正极或负极拆开, 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回路进行逐次测量, 并在测量结束后将支路装回电路, 接上熔断器再测量一次, 一般情况下故障点都会在回路内。当找到回路故障部分再做具体分析, 利用仪表测量回路电阻, 该步只能够粗略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一些具体故障仅仅通过测量难以完成, 因此测量有时难以发现问题, 所以需要结合支路测量以及拆分的方法, 测量过程中出现熔断器熔断现象说明回路短路可能性较大。若在测量过程中熔断器正常, 则将其拔下换到相反极性熔断器再次测量。测量过程中若正极熔断器测量正常, 要在断开的负极熔断器两端测有没有电压, 若存在电压则说明故障发生于两熔断器下干线。若无支路回路拆下, 接入正极后再次进行测量。进行某一分支测量过程中, 熔断器两端存在电压或负极熔断器对地带正电, 表明该测量部分有异常, 需逐个检验元件性能。
逐级分段测量电压法。当变电运行二次回路中出现大面积短路故障时就需要采用逐级分段测量电压法。该种方法操作中首先需要撞上熔断器, 对另一端未装熔断器的部分电压 (或测熔断器下面对地电位) , 之后再结合逐级隔离开关以及拆线等方法进行分段测量。若测量中出现没有电压指示的情况则表明故障点被断开在以下网络。反之则表明故障出现在电源熔断器至被断开部分前的范围以内。通过这种测量方法能够逐渐缩小搜查范围。范围缩小后在进行具体故障点检查, 重视分析判断过程, 避免出现无效测量。若是交流回路还需要对其进行短路相别判定。当回路无异常, 测量过程中熔断器熔断, 说明故障在操作回路中, 合闸时操作熔断器熔断, 则故障主要在回闸回路内, 首先对该范围进行逐一排查, 其次精检各个薄弱环节。
结束语
变电站二次回路运行异常会造成变电站无法正常发挥其功能, 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和谐。变电站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多种多样, 需要对不同异常进行有效分类检测, 并及时消除各种异常带来的不良影响, 恢复变电站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海萍.变电运行中二次回路运行异常原因与故障处理技术[J].电力技术, 2012 (5) :179.
[2]彭丽静.对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的分析[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 篇9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规范化
1 深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工作的现状
1.1 机构与职能
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1] (以下简称《办法》) 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以来, 深圳市及其所辖8个区中的7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能按照《办法》第11条的规定, 成立相应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 负责辖区范围内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调查诊断专家组的组成也符合《办法》中规定的“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药学等专家组成”的要求。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相关医疗机构都非常关注、支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工作, 市及7个区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已经相继开展工作, 且日趋正常化、规范化。坪山新区因为成立较晚,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也在积极筹办中, 其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职能暂由市里履行。
1.2 标准与经费
自2005年6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 (以下简称《条例》) 第46条规定“因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造成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的, 应当给予一次性补偿”。“因接种一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 补偿费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在预防接种工作经费中安排。因接种二类疫苗引起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需要对受种者予以补偿的, 补偿费用由相关的疫苗生产企业承担”。“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时至今日, 《条例》施行已经5年有余, 但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尚在制定中。关于补偿费用的来源, 虽然《条例》有明确规定, 但广东省卫生厅在其下发的文件中规定, 省里负责非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各自市级财政解决, 广州市更是下放到区级财政解决, 可能是考虑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缘故。深圳市在每年的免疫规划项目经费中安排50~100万元, 专门用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到目前为止, 运转正常, 尚未出现经费短缺的问题。
1.3 惯例与个案
《条例》施行以前, 深圳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补偿均按照卫生部1980年1月22日发布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进行, 即报销全部的医疗费用。又鉴于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尚在制定中, 对经过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为异常反应, 或者经过市医学会鉴定为异常反应者, 仍然按照前述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报销全部的医疗费用, 一直沿袭下来, 形成惯例。且广东省卫生厅在2006年9月5日粤卫函[2006]639号文件《关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鉴定有关问题的批复》中明确答复:“在国家和省具体办法出台前, 我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断和补偿工作, 仍按照卫生部1980年《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和省卫生厅《关于成立广东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的通知》 (粤卫[2002]3号) 的规定执行”。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亦会采取特殊办法处理。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法规规定的程序没有完全落实
卫生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第3章“申请与受理”中第10条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 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第11条中还明确规定“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报告后, 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 交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现实的情况是, 深圳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 不是“应当及时向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而是习惯性地第一时间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严重者或者比较麻烦者, 同时还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又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向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故对“需要进行调查诊断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 全部不是由区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交由”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 或者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交由”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诊断, 而是全部由区或者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出决定, 直接“交由”区或者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
2.2 法规规定的职责与人员配置不相匹配
卫生部办公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在《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2010年6月3日印发执行) 中明确规定:“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AEFI报告后, 根据报告内容, 核实AEFI的基本信息、发生时间和人数、临床表现、初步诊断、疫苗接种等情况, 完善相关资料, 做好深入调查的准备工作。经核实为需要报告的AEFI, 应进行个案调查”。深圳市2008年报告AEFI个案149例, 2009年报告AEFI个案658例, 2010年报告AEFI个案773例, 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 必将呈现上升的趋势。以每个个案从现场调查到完成调查报告需要2个工作人日计算, 则其工作量是庞大的。以目前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现有人力资源, 是不可能完成如此巨大量的工作任务的。因此, 大多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将现场调查与撰写调查报告的任务全部、或者相当大的一部分下放给街道防保所去完成。没有街道防保所的, 就将其直接下放给发生地的预防接种门诊去完成。
2.3 部分工作人员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理念与做法不够理性
例如:调查诊断不及时;调查诊断书不能及时送达, 或者送达时签收手续不完备;借支医疗费用以现金支出, 且借支用于医疗费的现金远远超过医疗费的实际发生费用;探视慰问金过高、表态比较随意等, 均给后续的处理带来很大的麻烦。还有如按照现有政策补偿到位, 或者经双方协商达成协议并履行完毕, 可还是不断地上访, 就是不去法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对待“医闹”, 一些工作人员缺乏耐心, 缺乏方法, 缺乏手段, 一味地希望快速解决, 最好一下子解决, 殊不知这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个正常现象。
3 对策
3.1 遵法守规, 按规则办事
(1) 树立法律、规章至上的理念。有法律明文规定的, 依法律;没有法律明文规定, 但有规章、文件可循的, 依规章、文件;法律、规章、文件都没有明文规定的, 才具有自由裁量权。使用这个自由裁量权, 要慎之又慎, 因为一旦开了口子, 后面就难以收拾。 (2) 规矩一旦定下来了, 无论是何人、何单位, 都要坚决执行, 包括程序、过程、结果等。在规则范围内不能搞例外, 例外的只能在规则范围外解决。 (3) 在卫生系统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要积极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纠纷纳入司法体系解决, 鼓励当事人诉诸第三方解决, 比如按照仲裁裁定、法院判决结果执行等。依据仲裁裁定、法院判决的结果执行, 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财务部门都是认账的, 会省去不少的烦扰与担忧。
3.2 适当增加人力资源投入
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 法规规定的工作任务完不成。把工作任务下放给下级去完成, 只能是权宜之计。何况还容易出现拖慢进度、质量下降、传递中差错等消极影响。 (2) 由现阶段传染病疫情形势所决定。当传染病发病率很高或者比较高的时候, 传染病控制是最重要的;当传染病发病率较低或者很低的时候, 则传染病的预防, 包括免疫预防就愈加显得重要而突出了。 (3) 与可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增加有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四苗预防六病到现在已经是20余种苗预防20余种病了。2010年深圳市共接种各种人用疫苗近700万剂次。预防接种总量如此之大, 发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数量必然也大, 工作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 (4) 社会成长与进步过程中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了, 社会进步了, 尤其是科技信息的发展、公民素质的提高、维权意识的觉醒, 还有山西疫苗事件等负面案例作背景等, 在可预见的若干年内,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量及其纠纷均将上升。
3.3 努力实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规范化
电容器异常跳闸的分析与处理 篇10
关键词:电容器;保护跳闸;原因分析;处理对策
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减少系统能量损耗,改善电压质量,提高功率因数,对提高电能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
在长期运行工作中,因为运行环境、人为因素以及设计方面的问题,电容器故障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设备的稳定运行。但在电容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发现,并非所有的事故跳闸都是由电容器本身故障引起,如不能认真分析故障原因,对电网设备及电容器本身都会埋下安全隐患。
1 事故过程
中原油田供电服务中心所属220kV变电站带的4座35kV变电所,在10kV侧分别装有多台BWF-11/3900kvar和1200kvar容量的电容器组,所带负荷性质均为高压压缩机、配电变压器,2015年内多次发生在运行的电容器组过流保护动作跳闸情况,(过流值整定为1.6倍额定电流,时限0.5S),动作值为1.7-1.8倍的额定电流,运行人员检查电容器组未发现异常,检修人员初步怀疑电容器内部有故障,经对跳闸的电容器安装的CT极性、变比及保护回路和定值反复进行检测,并未发现问题,保护传动试验也正常,重新投入运行时一切正常,经调取故障录波发现,故障录波显示电流波形存在有大量的谐波分量,经与同系统的其他4座站结合,同时间存在站内投运35kV主变压器或站用变的操作,分析为谐波造成电容器过流保护动作跳闸。
2 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故障录波,发现故障电流存在谐波分量,主要以三次谐波为主,经过保护人员查找资料深入分析,在大容量变压器合闸时会产生励磁涌流,而励磁涌流中,包含着很高的谐波分量,其中以二、三次谐波为主。由于此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装置,配置电抗率为6%的串联电抗器,6%的电抗率虽然能对5次及以上谐波有抑制作用,但在3次谐波下使串联电抗器与补偿电容器的阻抗成容性,出现谐波电流放大现象,所以当上级变电站变压器合闸产生大量谐波时,该站无法有效消除系统产生的谐波,上级变电站主变投运时产生的励磁涌流中的谐波波及该站10kV网络,由于网络的高次谐波施加于电容器组后,由于谐波频率高,使电容器的容抗减小,通过电容器组的电流增大,即在基波电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谐波分量,基波与谐波幅值叠加后,出现尖峰值较高的电流,使电流波形发生严重的畸变,特别是当系统的谐波频率达到某一特定值时,电容器可能会与系统发生并联谐振或导致该次谐波电流放大到几倍甚至数十倍,因此当电容器运行电流超过保护整定电流时,其保护将动作跳闸。
3 分析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电力电容器非故障状态下过流保护动作跳闸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内投入了较大容量的变压器,造成了系统内电压的突变和大量的谐波分量。这是引起事故的根本原因,从保护动作情况看与电容器自身故障造成的相同,但从触发根源上有很大的区别,保护人员不仔细地分析故障录波无法确切地发现故障根源。
4 应对措施
4.1 为避免电容器受上级电网扰动影响而造成保护动作跳闸,经查继电保护有关资料,可以通过提高过流保护的时限而躲过扰动的影响,但因该处所属变电站已是电网末端,各级保护时限较小,再增加过流保护时限会造成各级保护无法配合,因此我们决定将电容器过电流保护定值调整到额定电流的2~2.5倍,使其能躲过因系统电压波动而引起的过电流。
4.2 在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高次谐波电流主要是3、5、7……奇次分量,因此我们主要考虑奇次谐波对电容器的影响,在10kV母线上安装滤波器以吸收网络中各次谐波电流,改善电压质量。
4.3 为限制谐波对电容器的侵害,考虑电抗器与电容器相串联,其感抗值的选择应该在可能产生任何谐波下均使电容器回路的总电抗对谐波为感抗而不是容抗,从而消除谐波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利生.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及维护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吕俊霞.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与技术[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0(04):61-64.
[3]吴鹏.交直流滤波器及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及维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 篇11
关键词:噪声,信噪分离技术,低频弱信号保护减去法,信噪比
1 引言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 噪声的出现会降低速度分析的精度, 影响反褶积效果, 破坏有效波的连续性, 严重影响地震剖面的质量。因此, 要获得高质量的地震剖面, 就必须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
地震资料去噪处理可分为叠前去噪和叠后去噪, 一般来说, 叠前去噪是压制噪声的主要处理手段, 而叠后去噪是叠前去噪的补充。本文主要针对低频干扰进行叠前去噪处理。
2 地震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1 地震噪声的定义
在地震勘探中, 检波器接收到的地质信息中含有多种扰动。在这些扰动中, 只有可用于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才称为有效波, 我们把所有的干扰波统称为地震噪声。
2.2 地震噪声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特征, 噪音的分类有很多种, 我们主要从数据特征上着手, 将地震噪声分为规则噪声 (相干噪声) 和不规则噪声 (随机噪声) 。
一类是规则噪声:声波、面波、浅层折射波、50Hz工业电干扰及次生干扰等等, 其特征是有一定的视速度和主频。
另一类是不规则噪声:风吹草动、大地微震等, 其特征是能量相对较强, 无规律性, 随机出现。
2.3 面波
2.3.1 面波的形成机理及分类
在无限均匀介质中, 只产生纵波和横波, 它们都是体波。但在地表与空气接触的自由表面或在不同弹性介质分界面上, 还会产生特殊的波, 这类特殊的波因为只沿界面附近介质传播, 所以又称之为面波。
面波是地震勘探中常见的噪声, 分为三种:分布在自由界面附近的瑞雷 (Rayleigh) 面波;在表面介质和覆盖层之间存在的SH型的勒夫 (Love) 面波;以及在深部两个均匀弹性层之间存在的类似瑞雷面波型的史东尼 (Stoneley) 面波。在地震勘探中观测的面波, 主要是沿地表传播的瑞雷面波,
2.3.2 面波的特点
面波具有较低速度、较低频率、强振幅的特征。它在叠前记录中一般分布在近偏移距道上。由于介质的频散效应和吸收衰减作用, 面波的能量会随着深度和传播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 同时, 其频率由高向低变化, 形成“扫帚状”, 即发生频散。在本工区单炮低频成分主要是面波。
3 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本工区的主要干扰波之一为面波, 全区普遍存在面波干扰, 对近道产生严重的影响, 其频率在10Hz以下, 视速度在100-500m/s左右。在对原始记录分析时的单炮频率扫描, 可以了解面波的大概频率范围。再根据工区中不同地区单炮的面波在频率、能量级别或视速度等方面与有效波存在的一定差异, 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及参数对工区资料进行去噪处理。
3.1 信噪分离技术去除面波
信噪分离技术主要是去除面波, 根据视速度和频率的特点, 对面波进行提取, 采用信噪分离技术, 在面波区域内去除面波干扰。这种去噪方法主要是在设计的窗口内进行去噪。常用的窗口设计的是动校窗口设计。时窗定义之后, 滤波器的频带可根据区域中所要滤除的噪声频带来选择低通、高通, 将噪声的范围排除在频带的范围之外。
3.2 区域异常处理 (zone anomaly process)
3.2.1 区域异常处理基本原理
区域异常处理是对资料进行区域噪音衰减处理。该处理共分三个模块, ZAP-PICK (振幅统计量计算) , ZAP-DECOMPOSITIO N (振幅统计量分解) , ZAP-APPLY (区域异常因子计算及应用) , 该模块是基于振幅能量统计的一种地表一致性的去噪手段, 其原理是假设地震道符合地表一致性或近地表一致性这一条件, 那么接收到的地震数据在共炮域、共检波点域、共偏移距域、共CMP域的某一时窗内能量趋于一致。
如果某一道受到了强噪音干扰, 那么这一道在这个时窗内的能量将异常于其它道, 我们就会把时窗内的振幅进行均衡处理。
3.3 低频弱信号保护的减去法去噪
本次处理应用了基于振幅能量统计原理的区域异常噪音衰减 (ZAP) 方法, 对常规区域异常噪音衰减 (ZAP) 技术做了创新, 应用于面波衰减。该创新技术能够在有效衰减面波的同时, 较好地保留低频有效信号, 做到最大程度的保幅处理。因此我们称这项创新技术为“低频弱信号保护的减去法去噪技术”。
4 应用效果分析
4.1 单炮对比及频谱分析对比
对原始单炮记录进行去噪处理的结果对比:
通过单炮及频谱分析对比, 可以看到新方法处理后的单炮记录有效波的低频成分保留较多。我们可以说明低频弱信号保护的减去法去噪技术这种方式处理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5 结论
(1) 面波的存在, 会严重降低资料的信噪比。当有效波频带的主频较高, 和面波频带几乎没有重叠或者面波分布区域和有效波分布区域几乎没有重叠时, 用信噪分离技术就能使面波得以有效的消除。当有效波的主频偏低, 和面波频带重叠部分较多的时候, 就需要根据工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块和流程。
(2) 本工区采用“叠前低频弱信号保护减去法去噪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 通过去噪前后的频谱分析, 叠加剖面以及信噪比属性图, 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该技术在本工区的应用效果很好, 可以很好的保留有效波的低频成分, 提高资料的保真度。
参考文献
[1]地震勘探山东.东营,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6
[2]渥伊尔马滋.地震资料分析—地震资料处理、反演和解释/[美].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6.8
【工作流异常处理技术】推荐阅读:
工作流异常处理08-21
工作流异常05-09
工作异常08-22
瓦斯异常区综采工作面09-10
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工作汇报01-14
员工工作失职处理通报05-14
安全工作应急处理预案07-18
订单处理工作职责09-02
做好公文处理工作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