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网络

2024-10-26

工程网络(共12篇)

工程网络 篇1

在数字信息大爆炸时期,随着网络工程设计、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经济的进步,传统网络工程技术及其信息管理、质量检测技术与现代社会进步的步伐明显不一致,且完全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例如成本高、耗时长等劣势,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工程技术的发展。因此,将我网络工程信息化程度高的国家的先进而又实际的网络工程信息化改革及质量检测的改革创新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以便于能够从源头上改革创新,从本质上促进网络信息化工程的发展,进而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的进步。

1 网络工程技术

1.1 网络工程技术的概述

网络工程主要是以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及其科学管理为内容的一门工程科学,也是网络建设过程中相关经验、规律与科学方法的总结和归纳。网络工程中所使用到的设备多种多样,如集线器、路由器、中继器、网关、网桥或交换机等。而网络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了方案的设计、规划、质量检测等内容[1],其中质量检测是网络工程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主要是对网络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归类、集成,并在建设完成后通过专家、科学技术、实验工具等方式进行质量检测,这就为网络工程的建设和进步提供了先决条件,特别是其在沿着信息化道路进行建设时,显得更加事半功倍。

1.2 网络工程的应用模型

网络工程应用模型就是指利用网络在计算机上进行信息处理的各种方式,如C/S(客户机或服务器模式)、P2P(对等网络模式)、FS(文件服务器模式)、B/S(服务器或浏览器模式)等应用模型[2]。其中FS服务器具备了安全保密措施、能够提供网络用户访问的目录或文件的并发控制等优势,还具备了分时系统文件管理的各项功能,虽然其功能较为齐全,但是其主要是在文件管理领域中使用,范围较为狭隘,并不能适应现今种类繁多的网络信息服务;C/S模式是一种开放式、集中管理、协作式处理融为一体的网络型作业模式,例如,客户机的运行主要是在工作站或微机上,具有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抗灾难性强、性价比高、系统扩充性能优质、用户界面良好等优势,但是同时也具备了管理困难、系统兼容性差、客户端资源浪费大等缺点,因此,其在20世纪90年代较为流行,而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中被淘汰得很快;B/S模型是C/S模式与结构的升级版,主要采用了使用率高、较为大众化的浏览器,是一种涵盖了Web技术的“瘦型”系统,具有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易懂、高端Web服务器、便于更新与修改、培训和开发工作简便、真正的平台无关性等优势,但是也有系统不稳定等缺陷;而P2P模型自从被创设出来后,一直受到大众的喜爱,并且其所能使用的领域正随着其系统的完善而拓展,其是一种通过系统的直接交换来进行服务和资源共享的模式,主要采用了星型或总线型的拓扑结构,在每台计算机之间使用相同的网络协议(如PPP即点对点协议等),这样就可以让每一台计算机都能提供服务、获取服务。

2 信息化工程

2.1 网络工程中信息化工程的概述

信息化工程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共享性、多元性、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其中共享性是指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协议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资源信息库,以便于客户能够通过文件服务器反射出的目录、词条等功能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多元性主要是利用网络信息的来源和种类的多样化、多元化来促进学生、工人等不同层次群体的多元智力的开发、多元文化的学习;而及时性和互动性主要是人们在了解到了实时更新的政治、时尚、体育等事件发生及发展动态后,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能力散发其自身的思想意识。

2.2 信息化工程技术的运用

信息化工程技术在网络工程、网络通信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其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新兴的产业如电子商务、“互联网+”中的创新企业、众筹、公路交通运输、数字化有限电视等。例如,信息化网络工程技术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运用[3],特别是在公路交通运输中的运用,信息工程技术所包含的内容颇多,如高集成度的硬件设备或产品、高智能的软件系统及其产品等内容,是一个系统性强、集成度高的整体性系统工程(如通信系统、联网监控和收费等系统),其蕴含了光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图像技术、通信技术等。信息化工程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工程中的应用具体表现在信息工程技术所采集到的数据资料与Auto CAD矢量图形的连结,让工程技术人员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网络进行查询、管理、检测等活动,这样不仅能够减少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的投资和运营成本,还能减少工程人员的工程量和时间,从而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作业效率和有线电视的安全性能。

3 网络工程的监测

3.1 网络工程监测的意义

目前,网络工程的结构和运用(如VOIP、视频会议等)越来越复杂化,对工程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网络工程的监测技术、方式、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工程的监测主要是对已连接在一起的计算机所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的协作来进行数据分析、解码,并通过网络反映给监测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以便于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充分了解网络工程的性能、运行状态,进行故障诊断和预警。例如,在公路交通运输中使用信息化工程技术并对其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不仅仅是公路交通运输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也是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行评价、鉴定和验收的主要证据,更是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工程改进的科学依据。

3.2 网络工程监测的内容

网络工程监测特别是网络信息工程技术是为工程建设保驾护航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主要包括了对网络系统与通信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连通性、延迟[4]、丢包率、延迟抖动、可用带宽及基本带宽等内容。其中网络信息工程的连通性是针对底层线路问题、路由转发是否一致等内容而言的,通过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来分析网络节点断连的原因。据网络工程所监测到的历年数据可以发现,路由转发表不一致(由路由的收敛不稳定或配置错误所引起的)将会导致网络工程中断,然后通过强大的网络工程数据资源库将路由错误扩散至另一个路由器,如果不能及时检测到并且适时排除故障,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路由器错误大范围扩散等)。延迟包括了单向延迟和双向延迟两种,其中单向延迟就是测量数据包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单向活动的过程,相对于双向延迟来说较为复杂,在接受端与发送端之间有很明显的时钟问题,而影响RTT(一个被发送到网络上的数据包)从发送端到接收端之间的历程时间因素主要包含了标准队列的长度、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拥塞等级等。

3.3 网络工程监测的标准

网络工程监测是依靠计算机所获得的云数据通过科学的云计算等计算方式和系统软件来进行数据的解码分析,从而得出网络工程的质量评价。例如,在信息化工程技术的质量检测过程中,通过详实的数据转码、解码分析后,能够充分了解到信息工程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并以此数据来进行改善,如在上文中提到的公路交通运输中的信息工程质量检测,可以依据整个信息工程的监测软件和系统对收费数据、车流量等大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分析,就能够知晓利用信息化工程技术所建设的公路交通运输工程(收费软件、车检器等)是否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可靠性。这就要求在对信息化工程技术进行质量检测时,需要严格依据技术标准和法律相关规定来进行,同时还需要以公正性、科学性的行业标准来进行质量检测的监督管理,以便于能够将信息工程质量检测这一项特殊活动按照不同生产、生活领域的要求来实现网络信息化工程的高质量化。

3.4 网络工程监测的方法

网络工程在进行质量检测时,一般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在信息化工程中进行质量检测是一般所使用到的方法为主动的方式。主动方式是工程技术人员主动发包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然后根据互联网络协议(TCP或UDP协议)中的网络信息、数据反馈来分辨网络工程的信息化程度、运行状况等。其所采用的工具主要为Treno(测试两主机之间的基本带宽)、Netpert(主要运用于复杂的基准测试)、Ping、Traceroute(采集发送包经过所有机械设备的时间信息)、Pathchar(对源节点—目的节点的性能评价)、Nettimer(基本带宽的测量)等。这些检测工具和方法的使用,能够客观地依据数据的分析和解码来进行信息化网络工程的质量评价,从而让该类型网络工程的监测系统和技术进行互补和优化,让客户能够享受到畅通、高速的网络服务。

4 结语

目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创设在不断改善,相关技术正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变得复杂化,特别是信息化工程技术。这就要求要对信息化工程等网络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可以采用主动的方式,按照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行业准则进行公正、科学的质量检测,以便于能够促进网络工程产业化发展,进而带动新兴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芳,申小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于发展[J].工业,2015(47):180.

[2]黄惠.网络性能的分析、评价、模型及其软件实现[J].中国测试,2012(6):101-106.

[3]黄芳,冯小飞,戈登峰.信息管理在公路试验检验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06(4):115-117.

[4]石恒华,何泾沙,许鑫.基于网络延迟的监测点放置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6):839-844.

工程网络 篇2

专业简介

学科:工学

门类:电气信息类

专业名称: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国防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计算机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及协议的研究、设计和开发,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成为知识面广,具有一定创造能力的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通信以及网络方面的基础理论、设计原理,掌握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接受网络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设备、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应用和管理维护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和网络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方法;

◆具有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能力;

◆了解计算机及网络通信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了解信息产业、计算机网络建设及安全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专业特色: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主要在于以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突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数字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适应网络通信和计算机两方面专业领域的能力。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离散数学、电路与电子学、数字逻辑电路、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现代交换原理、TCP/IP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组网原理、网络编程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技术及应用、软件工程与方法学、数字信号处理、网格计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生产实习、网络综合实验、软件课程设计、硬件课程设计、VISUALC++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编程与上机调试、电子线路、数字逻辑、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计算网络安全技术、实用组网技术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就业状况

电子信息行业、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独自外资企业、通信系统、电力电信部门和需求网络管理人才的各大中型企业。

院校分布部分

网络工程的整体设计概述 篇3

关键词:网络工程;整体设计;拓扑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3-0000-01

The Overall Design Overview on Network Engineering

Zhu Pe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Biology,Hengyang421005,China)

Abstract:Network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mpetus to the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and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pace.Construction enterprise network of the fundamental purpose,which is the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rovides the basis.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nets are not necessarily one-time massive funds,and when the money is not enough,can take step by step,hierarchical construction method.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desig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related content were summarized,hoped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fields.

Keywords:Network engineering;Overall design;Topological structure

一、网络结构规划

良好的层次设计为网络的可靠性、网络性能和网络的可扩展性都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目前,网络面临的是不断增长的对性能和可扩充性的需要。除此之外,网络还必须保证提供一些关键特性,例如高可用性、可管理性和灵活性等。随着网络上承载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增多和新技术的推出,如何设计网络以满足这些不断增长的需求,已经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候了。但是基本的设计原则没有明品改变。主要变化产生在网络设备和技术的选择范围更大,可以支持更多的网络应用,并且能够提升扩充性及可用性。新增加的功能特性应包括QoS、多层服务、主下带宽的提升、增加千兆端口的密度、更强的交换能力等。我们设计建设的是提供一个高性能的、具有扩充能力的,能为新增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基础环境的网络。采用模块化和可扩充的多层次网络体系结构来解决局域网设计方面的挑战。此种网络设计提供了很多优点。包括良好的扩充能力:可以方便的增加相应的模块;容错能力:部件更换,提供冗余网络服务;与设备的冗余能力结合,如热插拔部件,可以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网络增长的潜力。可预测的流量模式:包括各种条件下(正常工作与故障条件)网络的各种行为。

二、网络层次划分

较大规模的网络设计通常要遵循层次化设计模型。在网络系统设计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层次的网络体系结构。具体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一)核心层。核心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处理高速交换的数据,与此同时要为各汇聚节点提供最佳传输通道。

(二)汇聚层。汇聚层的主要功能是汇聚和集中接入层的相关访问路径,对路由聚合和访问控制等活动负责。良好的可扩展性是我们对汇聚层设备所提出的要求,更多的相关设备的连接可必须的。

(三)接入层。接入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用户的接入,主要和用户直接连接,和用户直接打交道。因此会经常收到各种方式的攻击。这就對接入层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来优化我们的网络结构,让网络的不同层次设备承担不同的任务,以确保整个网络结构清晰,便于维护和管理,便于以后的网络扩展。

三、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的原则

网络拓扑结构是网络设计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确定好框架结构,才能进行更细的实施,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所谓的先进性指的是技术方面的要求,要求我们在网络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先进的组网技术。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很好的利用现有的设备,这实质上也就是在实用性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现有的资源,做出适当的选择。

(二)网络有效性原则所谓的“网络有效性原则”是从网络承载能力和对资源的共享能力两个角度所提出的要求。网络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并发用户突然增多的情况,如何应对这一危机,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信息流量采用不同的访问结构。

(三)网络实时性所谓“网络实时性原则”就是要保证网络用户在传输数据的时候延迟要小,数据传输及时。网络延时的种类有很多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来积极应对。

(四)网络可靠性及安全性安全与可靠是组网重要原则之一。保证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就是要求我们在组网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数据不丢失,同时积极预防非法环路及广播风暴。网络管理技术是保证网络可靠性及安全性的手段和措施之一,我们要随时采集相关的网络信息,监视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通过相关故障的排查来降低风险。网络安全性应防止非法用户进入,合理选择网络操作系统及系统软件、实施口令及访问权限保护、目录及文件保护。为了防止病毒感染,除了选择企业网络版防病毒软件及硬件外,对网络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五)合理选择网络平台所谓“合理选择网络平台”原则是通过对于合理网络平台和接口的选择。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提供保证。网络的软硬件平台包括:信息集成平台(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端对端柔性通信平台TCP/IP、应用支持平台、网络互连平台、以及网络管理平台等,保证网络平台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以及应用软件在平台上的可移植性。

通过对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对于网络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整体方案,希望能够对网络工程整体设计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对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道元.信息网络系统集成技术.清华人学出版社,2010年3月

[2]李鉴增等.宽带网络技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1月

[3]时信华等着(译).网络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8月

网络安全研究在网络工程中的实践 篇4

网络安全主要是指对网络系统的硬软件以及系统中的数据资料进行保护,不会因为恶意的入侵而使其遭到破坏或者泄露,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不会因为偶然原因使其中断,或者损坏,使得科研资料或者数据资源受到损坏。网络安全技术首先是物理方面的技术,包括对关键设备的保护,例如交换机, 大型计算机之类的。保护这些重要的设备,除了严格遵守网络安全规定,还要排除火灾,辐射,断电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 因为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硬件设备,直接关系着机房的安全。 尤其是在建设计算机设备机房时,在网络工程中的设备机房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有关标准。除此之外还要对访问数量及其权限加以控制,对到访的互联网用户,必须要对他的访问权限进行审核,这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确定他的身份认证及其口令是否正确。当然管理员也可以设置到访用户的访问权限,对网络资源进行严格的监控,并对其进行各级权限的配置。防止信息的泄露,与恶意损坏。

为了防止流行于网络中的病毒,进一步保护服务器的安全,我们需要在网络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与网络防火墙等。此外,网络安全技术还包括对到访信息加以过滤、对数据进行备份、开通数据镜像等等一些安全措施。在以上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中,防火墙的技术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为防火墙可以有效阻止外部的恶意的攻击,防止黑客对系统植入木马与释放病毒,从而对网络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对于一些辅助性的安全措施,比如认证技术、证书认证,数字签名,智能卡技术,密钥管理,到访用户管理等。

对于网络安全的定义,现在普遍认为,网络安全就是一门设计计算机,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密码技术,应用数学,信息论等多种学习的综合性的集合。简单来说,网络安全就是指存储在计算机上的数据及其网络系统中的设备受到保护,不受破坏,持续的进行服务不发生中断的现象。网络安全的本质就是网络的信息安全及其设备安全。网络安全的意义随着不同的角度而有着不一样的定义,不能一概而论。但是从广义上来说,涉及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完整性,隐私性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方向。个人或者企业单位,都希望自己的资料拥有一定的私密性,避免其他人对其侵犯。安全的网络上需要同时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在保护数据信息等一些的基础上,还要防止淫秽信息,反动信息等信息在网上进行传播。因为网络是全球性的,传播速度较快,影响也极为严重。但是要明确一点,网络安全技术并不能完全杜绝这些破坏和侵扰,只能在最大程度上对其进行防范。或者在受到侵害时,使得损失降到最低。

网络工程通常情况下规模非常大,一般的网络工程系统, 预计拥有一百多个终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对网络工程的需求非常的多。例如,文档、软件、资源的共享,打印机等硬件设备的共享等,甚至还包括管理服务器账号,对终端用户进行认证管理,远程传输数据,不间断的系统服务,发布信息,管理到访用户等。尤其是规模庞大的企业单位,对网络工程设备也非常重视,在资金上进行投入也较多,网络工程系统的管理员一般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任职资格。

在保证整个网络系统安全的前提就是网络的物理安全。 在网络工程的设计与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网络工程自身的弱点特性,使得耐压值特别低。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不受电,火灾,辐射,雷电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网络工程受到侵害。总而言之,物理安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地震, 火灾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有电源故障,人为的失误等一些自身因素,所以在设计中要采取高可用性的硬件增强其物理的安全性,为网络系统的安全做足前提准备。第二个影响网络系统安全的原因就是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在网络工程安全中也拥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网络拓扑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可靠性及扩展性。星形结构上现阶段最为稳妥的网络拓扑结构。在星形结构中,是以中央节点为其中心,采用单独的线路桥连中央节点与其他节点,即使相邻节点之间的通信也要经过中央节点。企业网络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这一链接方式。其优势在于管理维护都比较容易,节点扩展也比较方便,只需要从交换机或者集线器中拉一条线就可以实现,移动起来更为方便,将需要移动的节点移动到相应的节点就可以。在发生故障的时候, 也方便将故障进行隔离,而不会影响整个系统。当然也存在其自身的缺点,安装极为费时费力,所需的费用也高。如果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则直接会造成整个网络的瘫痪,所以对中心节点的要求特别高。第三,网络系统的完全。我们通常所说的网络系统是对网络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的统称,而系统的安全就是整个操作系统包括其硬件平台是否值得信任,网络系统安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这些重要设备不受损害而采取的措施。 但是,基于目前的计算机发展水平,还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来供大家使用。无论是Microsoft的Windows,还是Mac的os, 或者其他的系统,比如linux,银河等系统,都有开发者留有的Back-Door。因此可知,没有绝对安全的操作系统,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一般大家使用的都是windows操作系统,还有mac的os以其操作极为方便快捷,强大应用平台,成为大家日常办公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其计算机的安全,我们在应用操作系统时,随时保持操作系统的安全更新,为漏洞打上安全补丁,其操作系统就可以自动解决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风险。对于网络硬件平台的保护,可选的保护措施就很多。现今阶段网络硬件的生产厂家非常多,所以网络硬件安全产品也是非常丰富的。第四,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关系我们经常所使用的办公软件,所以它涉及面极为广泛,所以使得系统的安全也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在工作的时候,用得较多的软件,比如,office、QQ、email等等,使得应用系统不断更新而且不断增加,在更新或者添加新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安全工具进行检测,是否有病毒等,也可以随时发现漏洞并及时地进行修补,保护操作系统的安全。另一方面,应用系统的安全性关系到隐私信息的安全。其中信息泄露,未经授权就对数据进行访问或者修改,破坏系统的可用性等等,都与系统的安全性息息相关。一些重要信息得到破坏,对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影响都是极为严重的。因此,对重要信息的保护要采取多种加密,保证传输信息的完整与机密。在网络系统中安装防火墙,并与IDS进行有效的关联,若有危险的入侵者,则在第一时间报警并将信息锁死。最后,我们要安装网络扫描器对其进行安全扫描,分析与检测网络设备中的安全漏洞。系统第一时间检测出安全漏洞并对其加以描述,提出相应的防范方案给用户选择。系统的安全评测要在主机上进行操作,全面的扫描主机并进行分析,严格划分它的安全等级。如果系统的安全状态在被完全确认后,系统扫描会提供相应的数字指纹锁定系统配置,用以防止有人非法访问并入侵系统。数据库的扫描是对数据库风险进行评估检测的工具,利用数据库的扫描,建立并制定数据库的安全规则,生成安全运行的报告,准确反馈出安全风险存在的位置。

当代信息化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事业单位甚至个人用户都使用互联网,所以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工程系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才能满足逐渐增加的信息管理。网络安全技术就是要尽大程度上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不会被非法窃取或者进行破坏,更要防止病毒入侵系统。但是安全技术只能做到一定程度上的防范,并不能杜绝所有的风险。网络安全的作用是用于最大程度的进行防范,达到降低损失的目的。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信息化关注的热点。因为电子化办公的普及,使得网络系统急速扩张。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已成为重中之重。而作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支柱的网络工程,在网络的高速发展阶段显得颇为重要。网络工程的安全影响着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中信息的保密程度。所以本文就简单描述网络安全技术,并且对网络安全在网络工程中的实践,从需求,拓扑结构,系统安全,网络扫描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分析。其目的是为其他的网络工程在进行安全性建设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提供一些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安全,网络工程,安全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晓华.浅谈几种常用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J].山西电子技术,2011(1).

[2]姬翔宇.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估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7).

[3]付安民,兰少华.网络工程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关系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2(7).

《网络工程师》 篇5

1、针对不同规模的网络,制定合理的网络架构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2、负责完成网络安全项目的实施,文档的管理;

3、负责对网络进行安全咨询、深度安全评估和安全加固;

4、在出现网络攻击或安全事件时,提供紧急响应措施,尽快恢复系统及调查取证;

5、能够解决网络相关的日常安全问题,对最新的安全动态和技术进行跟踪;

6、能顺利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

任职要求:

1、计算机或信息安全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熟悉各种网络协议和通用的网络设备;

3、具有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和实践经验,包括系统安全检查和系统加固技术;

4、熟悉网络监控和协议分析产品,熟悉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漏洞、攻击检测技术;熟悉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等安全产品;

5、要有独力的规划、设计、实施骨干网络的能力;

6、能够搭建及维护局域网,确保网络稳定及信息安全;

7、精通网站设计和建设,熟悉基于广域网的信息交互平台开发;

8、熟悉有线网络产品的系统设计、配置,对局域网络有一定的基础;

工程网络 篇6

王旭东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信息产业部在规范互联网市场秩序、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一是法制建设与网站备案等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二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初步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三是能力建设、技术研发和参与互联网国际治理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四是系列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今年2月启动的“阳光绿色网络工程”系列活动,已取得了积极进展,社会效果良好。

会议强调,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和“阳光绿色网络工程”。通信监管部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依法加强管理;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法制意识和自律意识,坚持依法办网、文明办网,并加强技术业务创新,大力推进绿色网络文化建设;要做好协调统筹,既体现每项工作的不同特色,又突出系列活动的整体效果。要着力解决电话用户实名制和统一SP代码等重点难点问题。

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健全和完善互联网管理长效机制。一是要加强法制建设,为加强互联网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电信企业网络信息安全责任体系;三是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四是要加强对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作的指导,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和督促各类网站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五是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和“垃圾邮件举报受理中心”的工作。

通信网络工程施工管理 篇7

对施工项目而言, 质量控制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 在进行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 坚持“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社会主义商品经营的原则是“质量第一”。通信工程项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使用年限长, 是“百年大计”, 是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切身利益, 所以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自始自终把“质量第一, 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2) “以人为核心”, 人是质量的创造者, 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人作为施工的直接组织者、操作者、指挥者, 调动人的积极性, 加强质量意识教育, 不断学习通信施工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以提高人的技术水平、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因此, 质量控制必须“以人为核心”, 以人的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 促进工程质量。

(3) “以预防为主”, 就是要从对质量的事后检查把关, 转向对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 从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查, 转向对工作质量的检查, 对工序的检查, 这是确保工程项目的有效措施。

(4) 坚持质量标准, 严格检查, 一切用数据说话。项目管理者联盟文章质量标准是评定工程项目质量的尺度, 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 二者是经过科学论证后而制定的。工程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 是要经过严格检查, 以测试的数据说话的。

(5) 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工程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 应面对事实, 尊重科学, 正直地、公正地、不持任何偏见地、遵纪守法地处理问题, 杜绝不正之风, 做到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 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热情帮助的态度。

2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因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环境等, 事前对上述因素严加控制, 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 人是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 作为控制对象, 要避免产生失误, 作为控制动力, 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导作用, 为此, 除了加强对施工队伍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 劳动纪律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 专业技术培养, 健全岗位责任制, 改善劳动条件, 激励人们的劳动热情外, 还要根据工程特点, 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 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高的工序或操作, 应由技术熟练, 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来完成, 严格禁止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操作, 对不懂装懂, 无技术知识, 有意违章的行为和苗头, 要坚决制止。总之, 在使用人的问题上, 项目经理应从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全面加以控制。

(2) 材料控制。对于工程项目来说, 质量是关键, 器材是保障, 项目经理要了解器材的质量、性能、特点、技术参数。必须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正确合理地使用。特别是通信线路方面的器材, 更应该注重适用于使用地点的气候条件, 地理环境因素, 掌握信息, 验证产品的合格证, 使用许可证、入网证, 杜绝“三无”产品, 以旧充新, 以坏充好的伪劣产品, 避免器材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3) 机械控制。项目经理不但要用好人, 正确检验好器材, 还要正确合理地使用好机械设备和仪表等, 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测试方法、技术要求, 选用合理的机械设备和仪表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和仪表的校正。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 “操作证”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交接班制度, “技术保养”制度, “安全使用”制度, 机械设备检查制度等, 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4) 方法控制。项目经理要懂得制定施工方案, 做出施工组织设计, 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 还应切合实际, 解决施工难题, 加速进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确保质量。

(5) 环境控制。通信工程项目, 由于点多面广, 施工周期长、流动性大等特点, 对不同的工程,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也不同, 要根据工程技术环境、劳动环境、工作环境等具体条件和特点, 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环境因素, 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尤其是施工现场, 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 杜绝“野蛮”施工和违规施工, 保持器材工料堆放有序, 道路畅通, 工作场所清洁整齐, 施工程序井井有条, 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3 通信工程施工管理控制的方法

(1) 对施工项目管理全面负责的管理者, 是施工项目的管理中心, 在整个施工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具备一有知识二有经验的前提下, 抓好施工项目的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特别是质量控制, 因为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 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 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速度, 甚至同国家财产和安全, 社会环境的安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要深刻认识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最重要一环。工程质量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项目经理在实际工作中, 应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 既要对建设单位的成果性目标负责, 又要对企业效率性目标负责, 切切实实抓好每项工程的质量。

(2) 例如在程控交换机软件测试时, 调测人员贪图省时省力, 对常用的、重要的数据指令都逐一测试, 而对个别尚未开放或开发的新业务功能以及日常维护中难于用到的数据命令, 不作测试, 在软件测试签收本上以“OK”填上交差。在竣工验收时不可能对每条数据命令一一验证, 交付使用后, 需要用到这些命令时, 就暴露出问题, 命令无法使用。从上述的两例不难看出, 不重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控制, 不在施工过程中严肃认真排除一切有害于工程质量的因素, 不按施工规范要求, 是很难保证工程质量的。由于工程项目施工涉及的面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 再加上工程项目生产流动, 结构类型, 质量要求, 施工方法, 建设周期, 自然条件等不同情况,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必须抓住、抓好。通信网络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原则为:对施工项目而言, 质量控制, 就是为了确保合同, 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 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测, 监控措施, 手段和方法, 在进行施工。

(3) 要经过严格检查, 以测试的数据说话的。贯彻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工程项目经理在处理质量问题过程中, 应面对事实, 尊重科学, 正直地、公正地、不持任何偏见地、遵纪守法地处理问题, 杜绝不正之风, 做到既要坚持原则, 严格要求, 秉公办事, 又要谦虚谨慎, 实事求是, 以理服人, 热情帮助的态度。

光纤网络的提速工程——光纤到户 篇8

为了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光纤入网已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城市家庭带宽达到20M.农村家庭达到4M。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按照国家工信部的要求,正在大力推进实施FTTB (光纤到楼)和FTTH(光纤到户)网络改造,重点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目前公网运营商已逐步实施光纤到户,电信企业进行光纤到户改造时,为用户免费更换终端接入设备。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职工生活小区配套的宽带网络建设与国家同步,优质高效地服务好广大管道员工,今年根据计划开始实施某能源公司职工生活小区光纤到户通信网络系统建设。

近年来,宽带光接入(FTTX)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迅速,其中FTTB与FTTH是最为主流的两种接入方式。FTTB是光纤连接到楼,FTTH则是光纤直接连接到每个用户家庭,具体说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ONU)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光纤到桌面)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FTTH的优势主要是:

⊙无源网络。从局端到用户,中间基本上可以做到无源。

⊙传输距离长.具有高带宽优势,上网带宽可以保证10M,100M甚至更大。

⊙支持的协议较灵活,网络承载能力强大,可以满足家庭宽带、电话、电视、视频监控、环境监控、安防监控等多业务需求,实现“多网合一”。

⊙光缆到家,网络节点少,障碍少。

⊙网络运维管理简便。通过网管系统可实时自动发现新入网设备,支持设备的自动配置,实现新入网设备即插即用,实现远程集中配置管理、状态监测及故障排查等。

FTTH的显著特点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鉴于FTTH的技术优势,从前瞻性和先进性的角度出发,职工生活小区光纤到户工程需选用FTTH宽带接入方式。

二、技术体制对比

随着宽带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网上新业务层出不穷,使得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持续增加,以PON(无源光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光纤到户将主导宽带市场。目前实现FTTH主要有两种标准,即EPON和GPON,两种技术体制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1所示。

EPON和GPON作为光网络接入的两个主力成员,各有优劣,互有补充。下面从几个方面对它们做一简单比较分析:

(1)速率。与EPON只能支持对称1250Mb/s单一速率相比,GPON支持多种速率等级,可以支持上下行不对称速率,下行速率为EPON的2倍。

(2)传输效率与实际带宽。由于采用线路编码与成帧长度不同,导致EPON传输效率与实际带宽低于GPON.GPON实际下行带宽为EPON的2.5倍,而成本构成上差异并不是太大。

(3)传输距离与最大分光比。主要受光模块性能指标的限制。最初EPON标准只规定了PX 10和PX20两种光模块,GPON标准规定了CLASS-A,B,C三种,但是由于CLASS-B,C模块的实现成本过于高昂,至今没有应用。因此,GPON最大128的分光比及理论上的60公里传输距离无法实现。随后EPON标准增加了PX20+及PX20++光模块,GPON标准增加了CLASS-B+.C+光模块,目前实际普遍应用的是PX20+和CLASS-B+.两者光功率预算基本一致,甚至PX20+比CLASS-B+还略高,因此,实际应用中两者的传输距离与最大分光比是完全一样的。

(4)基础协议。由于EPON标准是以802.3体系结构为基础的,因此,与GPON标准相比其协议分层更简单系统实现更容易。由于目前以太网芯片的成熟性,其系统成本更低。

(5)业务支持。GPON支持全业务的设计,对TDM类业务支持有天然优势,而且封装简单、开销低,满足了高效传输变长数据包的要求,且可以满足未来新业务的传输要求。

(6) QoS保证。GPON具有“源模式TDM”支持能力,能够支持传统TDM E1业务,同时能够提供时钟同步以及电信级QoS保证。而EPON的TDM支持采用电路仿真实现,其QoS以及时钟同步方面不如GPON,对传统业务支持起来有困难,可靠性也不是很好。相对于EPON,GPON的标准更加完善。

(7)网络保护机制。EPON和GPON均有完善的网络保护机制。但目前实际应用中,对于接入层网络整个行业都不考虑保护,这样可以降低工程投资。

基于以上对比,本职工生活小区光纤到户工程选用GPON作为FTTH的技术体制。

三、系统架构

光纤到户网络一般由局端OLT (光线路终端设备),ODN (无源分光网络)和ONU (用户终端设备)构成,具体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1))光线路终端设备

OLT设备为无源光接入系统的局端设备,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一方面将承载各种业务的信号进行汇聚,按照一定的信号格式送入接入部分以便向终端用户传输,另一方面将来自终端用户的信号按照业务类型分别送入各业务网中。

OLT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部署于综合业务汇聚点,综合业务汇聚点应尽量选择在核心节点机房或汇聚节点机房。考虑到生活小区分布和现有通信网络组网情况,以及减少光纤链路损耗,本工程设5个汇聚机房,实行分片汇聚.以保证新增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这样不仅拉近了终端ONU和OLT之间的距离,使链路损耗降到最低,而且保证了用户的高带宽及网络的稳定性。

(2)无源分光网络

无源分光网络作用是为OLT和ONU之间提供光传输通道,它的功能是分发下行数据,并集中上行数据。

为了便于维护,减少ODN故障点,降低光通路的衰耗,本工程主要采用一级分光结构,仅在特定场合,如用户分散,只有零星用户需求时,出于节省光纤资源的目的,才考虑采用二级分光结构。整个网络的ODN部分不做备份路由,但主干及配线光缆均考虑一定的富余纤芯,富余量20%~50%。

(3)光网络单元

ONU是系统的用户侧设备.用于终结从OLT传送来的业务。与OLT配合,ONU可向相连的用户提供各种宽带服务,如互联网浏览、IP电话、高清电视、视频会议等业务。ONU作为FTTH应用的用户侧设备,是“铜缆时代”过渡到“光纤时代”所必备的高带宽,高性价比的终端设备。

根据功能的不同.ONU有单业务(网络),双网合一(电话和网络)和三网合一(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之分。由于有线电视归地方广电部门统一管理,因此本工程用户终端采用双网合一的ONU,仅考虑提供电话和宽带网络服务。

由于某能源职工生活小区的用户数较多,对网络的需求也不同。本次光纤到户工程考虑的ONU规格有3种,分别为1FE+IPOTS,4FE+2POTS和4FE+2POTS+Wi-Fi,其中大部分为1个网口加1个电话口,足以满足一般用户的使用需求,另外还考虑配置端口更多甚至带Wi-Fi的高端ONU来满足有更高要求的住户的需求。

四、结束语

光纤到户旨在实现职工住宅小区的光纤到户网络改造,本工程涉及某能源单位基地16个生活小区,惠及13500职工用户,提供超过10M的数据宽带及语音的接入。本项目建设顺利实施,职工住宅宽带速度有了极大地提升,满足了智能家居对信息传输速率的要求,为智能家居的实现提供了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满足了广大职工的诉求,有利于队伍维稳和舆情管理工作,以共同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摘要:本文对宽带光纤接入类型,方式进行描述,并对EPON和GPON两种标准,技术体制和主要技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论述了职工生活小区光纤到户工程选用GPON技术体制理由,并重点介绍了光纤到户网络的系统架构,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和单元配置,以及生活小区光纤到户系统网络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FTTH,EPON,GPON,OLT,ONU

参考文献

通信工程公司的信息网络 篇9

1.1 课题背景

河北通建是一家以通信工程为主业, 涉及通信工程设计、设备调试维护、软件设计、招投标、网络优化集成等多领域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公司建立了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了科学高效的核心管理、专业管理运行机制和严密的制度体系, 全面构建母子公司体制, 使其各司其责、相互协作、规范运作, 实行一切靠制度管理。但通信工程行业做为通信行业的一个分支,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通信行业的脚步, 公司要力争以信息管理系统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 构建起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现代化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产品创新体系与工艺创新体系, 实现产品成本和质量的精细控制。

基于公司目前的信息化管理及业务需求, 结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及信息系统的应用特点, 公司拟采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 持续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公司于2001年开始实施自动化办公系统, 将各子公司大部分业务处理纳入到了系统中。后于2005年又全面升级了OA系统, 并集成了工程管理系统, 从工程的收入、支出、质量、进度等多方面出发, 对工程业务层进行了自动化管理。在此期间, 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原来规划实施的OA及工程管理系统已经很难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

由于原系统的业务局限, 使得好多非相关业务进入OA系统进行处理后, 造成业务数据的急剧扩大, 使效率大大下降。

由于公司业务处理方式的变化, 原OA系统也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局限和问题, 如人力资源模块中的员工管理方式变化造成OA无法管理所有员工、现在OA系统由于系统平台的原因, 可维护性较低等。从而造成目前的公司信息化建设不能为高层提供全面、真实、及时的决策依据和相关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 公司领导决定立足原OA与工程管理系统的实施经验, 深入调研, 慎重选型, 进行新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 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

1.2 课题研究意义

在公司迅速发展的同时, 公司高层慎重决策, 决定实施符合集团发展的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 由此可见, 此次信息管理系统的成功实施对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公司将完成以下任务:即实现生产、质量和安全一体, 质量设计和控制进入生产全程, 成本管理覆盖生产流程, 仓库管理信息化, 采购信息化, 销售网络化, 工程管理信息化, 人力资源管理, 实时办公、远程办公系统, 拥有商业智能和可视化的信息中心、数据仓库及知识获取系统。建立全面、统一、共享的企业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进而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本项目的实施将以其明显的通信工程施工行业特性为通信工程行业各大中型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提供良好的借鉴和带动作用, 进而为行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推动作用, 并为之提供信息管理系统集成应用的经验。

1.3 通信工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施现状

近几年, 我国众多企业在积极实施信息管理系统, 现已有数千家企业应用信息管理系统。而通信行业依靠其对IT技术和资源的掌握, 始终走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最前沿。但通信工程行业做为通信行业的一个分支, 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却远远跟不上通信行业的脚步。

大多数的通信工程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管理储备和技术积累, 信息管理系统之所以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就是因为它改变了企业原有的不合理的业务流程, 去除了无效作业, 提高了业务流程的效率。因此, 在大多数企业实施信息管理系统的过程中, 都要经历业务流程重组 (BPR) 或者业务蓝图设计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主要是找出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 并规划企业未来的业务流程。由于施工企业业务流程复杂, 同时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 在初期的业务流程的改进并不是彻底的。因此,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 他们更适合持续的业务流程改进。

2 流程优化

过去几年, 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 通过技术引进、持续扩能, 企业实力迅速提升。随着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 原来的管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 其表现是, 管理体系中的规范, 在实际业务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执行, 原有管理信息系统中业务处理过程与实际业务也没有良好匹配;并且, 原有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其他相关管理规范和制度以及实际业务之间存在差异, 由此成为提升企业执行力的瓶颈。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引入和强化流程管理, 建立起以业务为纽带、以顾客为核心, 关注价值 (而不是关注过程本身) 的管理文化, 由职能型向流程型组织转化。

2.1 流程管理体系优化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面向业务、关注价值、以顾客为核心的、高效简洁的企业管理模式, 形成企业管理创新文化, 提高持续改进能力, 奠定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基础。

流程管理体系的理想境界如下:

1) 建立和完善以客户 (广义的客户) 为中心的流程模式;

2) 流程应能简捷、合理地概括公司经营活动;

3) 通过管理流程绩效来衡量公司、部门、人员绩效;

4) 梳理出适用于流程管理的组织架构;

5) 建设出充分及时反映流程执行状况的工具;

6) 建设出推广、管理、深化的长期团队。

2.2 流程优化原则

流程优化在企业实践中是一项持续改进的工作, 不可视为一成不变, 或认为经过一次设计后从此再无更改, 一本万利。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是一个客观事实, 为了保证企业的流程体系适应企业的需要, 要遵循如图1所示的三个通用原则。

2.3 流程优化方法

根据流程优化的原则和要求, 并采用价值链及ABC分析方法, 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诊断, 识别流程的关键点。

从结构式来看, 流程都有四个构成要素, 即活动、活动的逻辑关系、活动的实现方式、活动的承担者。从概念而言, 它们是流程的四个相互关联的要素, 但在不同企业的流程里, 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其中至少有一个是关键因素。

流程关键点的识别就是要找出对流程的动作产生深远影响的要素。通过流程评估与诊断, 对企业的流程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 经过以上工作剥离出来的活动正是进一步进行流程优化的基础。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对这些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也就是新流程的优化设计过程。

1) 简化和集成横向活动。删除不必要的活动 (非增值的活动) , 合并重复活动。

2) 压缩纵向组织, 适当授权, 将决策点置于工作进行之处, 变职能管理为过程管理。

3) 将控制、检查、核对等大量重复性的工作由管理信息系统完成, 消除单独由人工检验核对的工作量, 提高流程的效率。

4) 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的“一次性”处理和共享机制, 将过去串行处理的一些流程转成并行处理, 提高效率。

5) 消除流程瓶颈, 把流程看成一条高速公路, 则流程瓶颈就是公路上的关口 (检查站、收费站等) 或车道过少的路段。清除瓶颈的方法有, 将形式主义的检查撤消, 也就是说在设计流程时, 要尽量减少多余的环节。

2.4 业务流程优化

根据制定好的优化方法, 对已经确定的流程进行优化设计。

这一节以物资采购流程为例, 具体介绍本次实践流程优化工作过程。展开对业务流程的优化。

公司现有采购管理流程是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与手工处理相适应的, 因此为了合理组织物资供应、减少库存, 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结合管理信息化系统搭建的信息技术平台, 对现有的业务管理流程进行诊断、优化。

2.4.1 分析原有流程

全面分析现有业务管理流程, 包括:

1) 明确业务管理工作的范围

2) 诊断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3) 根据调研收集到的资料, 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质按量提供生产所需的各种资源。包括:制定采购计划、签订合同、物资入库、货款结算、物资出库和库存控制以及合理分配采购资金、合理调配运输工具等管理工作。

主要流程如下:

1) 各施工部门填写材料申请, 包括数量。

2) 各施工部门与物流中心询价, 确定大致。并计算出材料总价。

3) 报工程管理部工程主管审批。

4) 如果材料款大于10万元则报工程管理部主任审批。

3) 物流中心通过一定的方式确定了采购价格后, 确认是否执行采购, 若是则实施采购, 否则早各施工部门重新提出材料申请。

4) 物资将直接送到各施工处, 到达指定目的地后, 各施工处分别计量、检查物资质量, 对不合格材料拒收并通知物流中心。

2.4.2 分析诊断问题

通过分析诊断, 企业现有物资采购管理流程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网下执行步骤过多, 共享率低, 出错率高

这两个流程中, 询价步骤与申请流程转采购流程的数据转换均为网下人工执行, 效率低下不说, 还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错误。流程所有数据均采用附件形式, 需要人工处理, 且由于格式不统一, 无法自动分析汇总, 也就无法实现工程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2) 采购流程耗费时间长

各部门之间的收集、交换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各类单据和报表, 由于人工处理这些单据和报表, 信息不能共享, 延误了单据和报表的传递, 致使工作效率低。

3) 人力资源浪费, 办公开支高

工程材料申请与采购流程主要涉及三个部门:施工处、工程管理部和物流中心。在人员结构上, 这三个部门都由一个领导作为总负责人, 下面有几个分管不同业务的主管。据了解, 工作量很大, 很繁琐, 容易出错。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新流程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减少资源浪费, 增加信息系统利用率

2) 优化采购流程, 缩短采购时间

3) 高效、充分地利用信息。

具体流程分析结果如表1。

2.4.3 新流程设计

通过对原有物资采购流程的分析, 新物资采购管理流程优化说明如下:

1) 消除了所有网下操作, 提高信息共享率, 提高执行效率。

2) 采购由库房主管发起, 优化操作步骤。

3) 审批结束后, 领导将审批后的采购计划通过网络直接下达给采购主管。

4) 将原附件形式的采购申请改为列表式, 为以后的数据分析预留接口。

3 系统需求分析

3.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如表2所示。

3.2 功能性需求

3.2.1 工程管理需求分析

在目前正在运行的工程管理系统中, 公司高层对分公司、子公司工程的各项数据无法做到很好的监控, 同时也无法做到实时的跟踪和监督, 无法得到有效的统计汇总数据。工程管理系统在财务上的数据不准确, 无法形成公司高层需要的决策支持信息。工程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无法做到无缝的结合等。

新系统将在很大程度解决这些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工程通过规范的数据支持公司高层的实时跟踪与监督、实时的统计汇总数据。与财务部门系统预留接口, 将与工程相关的财务数据直接导入到新系统中, 以方便形成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

3.2.2 材料供应管理需求分析

目前公司的采购业务由物流中心与服务中心负责, 全部通过原有信息系统及手工辅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 没有通畅的信息传递平台, 加大了人工工作量, 而且数据复杂, 效率低下, 容易出错。这些原因给采购部门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 同时也容易出现采购失误。新的信息系统将实现从采购至入库、使用、回收等过程纳入到统一的平台上来, 从而实现快捷、准确的采购申报流程, 实现跨部门的信息共享, 可以有效解决目前供应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3.2.3 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分析

目前, 各种人事档案的管理、人员调配、薪资福利、绩效考核等的各种信息都通过手工的方式进行处理, 缺少平台化的系统支撑, 严重的影响了日常的工作效率和人事统计分析的准确性。

拟实施的管理信息系统应对对组织管理、职位管理、人员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实现信息化。

3.3 非功能性需求

安全性:系统要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系统中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不能有重大的安全隐患。包括:网络环境、操作系统、应用系统、备份系统、数据安全等。采用有效的技术和工具, 防止非法入侵, 并能监测网络安全中的漏洞, 排除安全隐患。

稳定性:要求系统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不论是在低负荷还是在高负荷的情况下系统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高效性:系统具有较高的处理能力, 能够处理较多的客户连接, 而且系统在进行集中批量处理时也能高效运行, 响应时间能够满足今后在一定时期内的业务需要。

先进性:系统采用的技术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是目前技术发展的潮流, 并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可维护性:系统要具有非常好的可维护性, 提供良好的运行日志, 提供界面友好的管理界面, 系统易于扩充和部署。

综上所述, 公司原有的信息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企业管理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使领导决策信息不能及时完整地提供, 在此种情况下, 公司需要一套有着先进管理理念、管理功能强大、技术构架领先、可以实现集中管理的信息系统。

4 系统设计

4.1 系统功能结构

根据前期需求调研, 从功能架构上看, 系统由决策支持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综合办公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分公司扩展子系统构成。其中工程管理子系统又可划分为成本管理、收入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材料管理、机具管理、仪表管理等模块, 综合办公又可划分为公文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后勤管理等, 人力资源子系统又可划分为考勤管理、培训管理等, 分公司扩展子系统则包括了专门针对分公司开发的实用工具, 如库房管理、车辆管理、工具管理等。以下仅以人力资源子系统为例进行阐述。

4.2 系统体系结构

在整个系统中, 各个功能子系统内部的软件架构设计采用三层结构:UI层、逻辑层、数据层。

4.2.1 UI层

接入层是业务系统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 由接入逻辑构成。接入逻辑分为接入界面和接口服务。对于系统使用者 (内部和外部) , 提供多样化的接入界面, 实现对业务逻辑的接入;对于与系统相联的外部系统, 向业务逻辑层提供一组接口服务, 业务逻辑层通过接口服务完成与外部系统的数据交换。UI层使用B/S结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访问系统。

4.2.2 业务层

业务层处于接入层和共享数据层之间, 通过数据层的数据操作对象访问业务数据, 向接入层提供统一的业务逻辑过程实现业务逻辑。业务逻辑层由一些功能模块组成, 这些功能模块由相应的功能组件组成, 是系统进行业务处理的逻辑容器。接入层通过业务逻辑层的相关业务组件访问共享数据层, 并实现相应的业务功能。

4.2.3 数据层

数据层是系统的基础, 数据层中的数据子层存放系统中用到的所有数据。数据层的数据操作组件向业务层提供统一、规范的数据操作对象, 用于屏蔽业务数据的存储、组织和访问的细节, 实现业务数据的充分共享。业务层必须通过数据操作组件访问业务数据, 这些业务数据包括共享数据和私有数据。数据层中的数据组件组成数据操作组件库。

1) UI层:将企业不同角色的相关人员通过Internet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协同工作, 并能有效整合第三方的系统。

2) 业务流程:可灵活配置的流程引擎。其中业务流程和工作流都是可视的, 企业可以随时查阅每一项业务的流程规则、路线、处理状态及参与者, 用户的操作也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

3) 业务服务:提供统一的接口标准, 使所有的业务都作为功能插件连接在业务流程上, 这些服务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决定是否使用甚至更换。

4) 基础平台:将包含有各种底层存储、计算和传输的技术细节通过封装进行屏蔽, 有效降低系统集成、应用部署的复杂度。

4.3 系统设计理念

4.3.1 核心设计理念:协同商务, 集中管理

1) 协同商务

从企业内部来看, 构建核心企业的最佳业务流程, 通过信息流, 协同各生产经营单位和部门的商流、物流和资金流, 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提高核心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2) 集中管理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最大障碍之一。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 各类不同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特色, 但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是一切现代化管理模式得以顺利实现的基础。

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业务基础数据的实时垂直采集; (2) 管理信息穿透各中间管理环节的直接统计汇集; (3) 管理指标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

4.3.2 设计思想

河北通建信息化的总体设计思想是:以工程施工的监控为基础, 物流、资金流的合理组织和协调控制为重点, 通过信息流贯通协调物资流和资金流。

在具体的设计思路上, 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施工管理———构建企业经营管理的模拟平台:通过全面计划预算的编制和分解, 描绘企业的经营管理蓝图;通过对工程施工中进度、质量、成本、收入等数据的实时汇集, 为公司高层对公司运营的控制与评价提供依据和标杆。

在市场预测基础上将工程收入详细划分为施工收入、工程收入、分包收入等内容, 制定详细工程施工计划, 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调整, 为协调质量与进度、质量与成本、进度与成本等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种种关系, 为市场需求、协调生产和协调材料的采购、协调资金提供指导性的预测和支持。

2) 材料申请采购管理:以材料申请单为核心, 材料物流流向为主线, 配合合同管理、采购价格控制、材料验收控制, 为公司物资供应业务的组织、监控和协调管理提供支持。

3) 财务管理:资金流是企业一切业务运行的血液,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保障。

配合公司所有工程施工动作, 结合现金流量计划和各种费用情况, 将工程施工中发生的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与工程管理密切结合, 实现资金流的高度信息化、自动化。

实现会计核算过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处理并支持期末业务处理的手动调整。

4) 项目管理和责任中心管理:支持某一项目的计划预算管理、项目的成本费用核算和控制等管理;支持利润中心、收入中心、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的计划预算管理, 利润、收入和成本费用等各类指标的核算与控制。

5) 管理决策统计分析:管理软件的总体目标之一, 是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平台, 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 为管理决策提供各类报表信息、各类指标查询及统计分析数据和随机的实时查询信息。

6) 技术架构

采用B/S结构:由客户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组成。

支持多数据库:SQL、ORACLE、SYBASE

7) 可扩展性和接口:本设计思想为集团型的管理方案, 具有一体化的设计, 组件式的结构, 模块化的设置。它是企业管理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充分考虑与其他业务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 支持数据的引入引出。

数据交换平台支持和其他系统的数据交换, 实现数据的无缝连接。

4.4 子系统设计 (仅以人力资源为例)

4.4.1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设计

人力资源包括以下子系统:组织管理、职位管理、人事管理、招聘管理、培训管理、薪酬管理、福利管理、绩效考评管理等。

4.4.1. 1 员工管理

员工管理是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 提供公司合同工与计时工的管理, 包括增加员工、编辑员工、减少员工和员工岗位调整四个功能, 各分公司若需要增加减少员工或调整员工岗位, 必须按特定的流程办理。这四个功能的业务流程如右图2。

同时本模块还需提供员工信息查询方法, 实现多角度的员工统计汇总 (例如按政治面貌统计、按受教育程度统计) , 最终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员工信息内容具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入职时间, 合同信息 (一条至多条) , 证书信息 (零条至多条) 、培训经历 (零至多条) 、所在部门、家庭住址、籍贯、个人电话、个人邮箱、公司电话、公司邮箱等。

4.4.1. 2 派遣工管理

公司员工中不仅包括合同工与计时工, 同时还包括了一部分劳务派遣工, 他们与其它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工作合同。我公司无法得到此类员工的详细资料, 所以这部分员工的管理要单列出来。

各分公司如需使用劳务派遣工, 则需要在此系统中提出派遣工用工申请, 信息包括用工数量、岗位、性别、学历、年龄等条件, 审批完成后即可与劳务派遣公司联系, 再将派遣工的名单及相关信息上报人力资源部, 审批完成后即可使用这一批劳务派遣工。具体流程如右图3。

4.4.1. 3 培训管理

河北通建将培训看成是提高员工能力的重要手段, 每年都有大量的员工被送去培训, 并有大量员工选择函授进修, 所以培训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本系统将培训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到信息管理的平台中, 实现培训管理的全过程自动管理。

员工培训的信息包括:姓名、部门、时间、主题、内容、地点、方式、组织单位、费用、性质等, 完成后还可填写证书的相关信息, 三个月后还要填写培训效果评估反馈等内容。培训所有信息均需按不同条件汇总查询。

培训从申请到结束流程如右图4。

4.4.1. 4 考勤管理与请假管理

正如人力资源管理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 考勤管理也是员工管理的核心功能, 在目前运行的旧系统中, 考勤管理很不完善, 并且由于工作关系, 部分人没有填写考勤记录的习惯, 导致请假系统运行也不是很正常。本系统将对此部分做大幅度的改动, 将要求公司所有员工 (包括招聘工) 按要求自行申报考勤, 各分公司每个月所得到的数据均来自员工每天申报的考勤。同时请假系统也将与考勤系统关联起来, 请假期间的考勤将不允许申报。员工每天的考勤信息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所在地、工作状态、简要描述、交通情况、住宿情况、加班情况等。其中交通情况包括起止地点、交通车辆类型、车票价格等;住宿情况包括住宿类型、住宿费等。

本系统充分考虑到公司员工对计算机的使用程度和方便情况, 为最常用的部分 (考勤等) 提供了两种申报方式:本人申报方式和项目经理申报方式。本人申报方式适用于网络公司等计算机普及率和使用水平均比较高的部门, 项目经理申报方式适用于施工部门, 可由项目经理代替申报考勤。

考勤申报的模式如图5。

请假模块将按照公司制度实现, 仅实现考勤部分, 对薪酬部分不做实现。具体流程如图6。

4.4.1. 5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相对比较简单, 是公司相关主管领导对负责部门的一个测评, 填写后人力资源部主管存档即可。如右图7所示。

4.4.1. 6 权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中另外一个核心就是员工权限管理, 本系统将会把权限管理贯彻至所有方面, 大点某功能模块的可能性, 小到一个流程的步骤的是否允许审批, 完全依赖权限系统。

本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授权管理, 当甲员工出差时, 可以将自己的权限授于乙员工, 这样乙员工可以临时获得甲员工的全部权限, 直到甲员工再次登录时, 乙员工临时获得的权限将被甲员工自动收回。

如果乙员工被临时授予权限, 那乙员工代替甲员工实施的操作行为将被以乙员工的姓名记录下来, 其后注明何时何人授予的权限。用于区别甲员工本人的操作。

5 项目总结评估

5.1 系统上线运行情况和整体收益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河北通建结合自身的企业管理特点, 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管理电算化、网络高效运作的成功经验, 整合业务、统一规划, 实施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 逐步推进信息化建设。经过一年的努力, 基本完成了项目一期规划和目标, 建立了科学统一的编码体系, 实现了工程管理/综合办公/人力资源的业务一体化管理。

目前, 本项目已经进入运营阶段, 目前系统运行情况比较稳定, 新系统对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2 项目带来的应用成果

1) 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以工程为中心的施工/管理一体化。以客户服务为核心, 实现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成本/效益等情况的实时跟踪, 融入到自动化管理当中。

2) 工程管理系统实现主工程管理/子工程管理/发票管理/回款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 分公司扩展模块实现了库房管理 (工具材料) /车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员工从聘用至离开公司全程跟踪服务。使整个公司的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

3) 财务系统与物流系统紧密集成, 物流凭证自动生成, 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收付款业务与销售、采购部门顺畅衔接。

4) 完成物流中心管理系统与财务、销售、采购等系统的数据集成。

5) 打破传统的数据接口方式, 全面使用网络进行数据传输, 消除了数据传输的滞后问题。

6) 借助设备管理系统, 使河北通建能够实现公司各部门的设备档案、设备日常维护信息实现集中管理。

7) 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建立完整的职位和职务体系, 对全公司的人事信息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校对。

5.3 项目带来的管理成果

1) 规范了企业的内部管理, 建立了统一的编码管理制度, 完善了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 业务信息的高度集中和流程的固化, 保证了业务数据的真实准确, 增强了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和事后责任的可追溯性, 减少了人为的因素, 提高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效率。

2) 实现了企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 信息化的实施使企业信息化的资源得到了集成和共享, 人力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物流更加高效快捷,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 培养了一支管理能力强, 专业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他们必将成为企业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 促进了企业管理的创新。信息化的实施, 淡化了部门意识, 强化了流程管理, 使企业管理由科室层次管理逐步向流程化管理转变。

5.4 个人工作情况总结

李磊: (业务流程优化) 负责业务流程优化的分析和设计工作, 设计出新的业务流程。

孙蓓: (系统需求分析) 负责系统业务调研、系统业务需求分析, 并对系统功能、性能和信息安全提出要求。

张明月: (系统设计部分) 负责设计系统的体系框架、软件架构和功能模型。

李兵: (系统选型部分) 负责对几家投标公司的指标对比分析, 综合评估。

张健: (系统测试和评估) 负责系统的测试用例的设计、系统性能测试的分析、项目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

5.5 下一步工作展望

在项目的后续实施过程中, 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 在后续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宣传信息管理系统理论, 并进行深入的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培训过程中, 在进行操作培训、业务培训的同时进行深入的理论培训。

2) 信息管理系统工程管理模块是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管理模块。虽然对于工程施工企业来说, 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依然是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核心纽带, 同时也是财务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核心对象。因此, 在项目二期的实施过程中, 应紧密结合设备管理模块和能源管理模块, 全面而深入地实施生产管理模块, 使企业数字化管理手段深入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中。

3)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缩减不必要开支, 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管理工具。在后续的项目实施中, 应加大力度, 将全面预算管理深入进行下去。深入挖掘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手段, 经过充分的沟通, 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深入, 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的神经系统。

摘要:通信行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近年来, 随着我国加入WTO等新形势的不断出现, 很多通信工程企业开始借助信息系统来提高管理水平, 实施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越来越多。信息管理系统蕴含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 实施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我国管理制度较为落后的通信工程企业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该文以河北省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通建) 为原型, 介绍了通信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意义和通信工程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根据特点从企业的需求分析、业务流程优化、系统总体设计、系统选型与评估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根据需求分析和未来的战略设想, 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 据此, 对通建企业信息化进行了体系结构设计和总体架构设计。在分析设计的基础上, 对系统软件选型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给出了系统选型的方案以及评估的方法和过程。在通建的信息化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紧密围绕企业实际,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和步骤为指导, 较好地为企业选择了切合实际的系统。实践证明, 企业信息化在通建的发展壮大、管理变革、创收增效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企业扩大竞争优势、建立实时企业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优化探讨 篇10

(1) 工期紧迫:通信工程项目通常随着市场发展目标需要或企业发展规划应运而生,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若不能在规定的工期内完工, 不仅会影响到投资收益, 还会因为工期延长而错过市场拓展时机, 制约企业的后续发展。因此, 在实施通信工程的过程中, 工期十分紧迫。 (2) 工程中包含着若干预先不能确定的因素:通信工程各环节难以控制的因素较多, 进展不好把握, 必须高效率地去协调、控制, 如设备的到货时间、站址的落实、传输管道的开挖、传输电路的租赁等等。这些都是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 在管理上要求必须对项目进行预测管理, 动态控制, 工程前期做好充分准备, 详细计划。 (3) 需求复杂:通信工程的范围宽广, 涉及通信系统的各个专业。不确定因素较多, 形成的需求目标通常呈现出多样性, 并且不像建筑工程那样具有可视性。最终需求不易一次甚至几次描述清楚, 因此经常因需求不清或变更, 而造成争议、扯皮、返工等现象。需求变更和管理贯穿于整个通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2 通信工程项目网络优化方法

2.1 绘制网络图

目前在我国通信工程中, 经常用以表示工程进度计划的网络图是双代号网络图。这种网络图是由若干表示工作的箭线和节点所组成的, 其中每一项工作都用一根箭线和两个节点来表示, 每个节点都编以号码, 箭线前后两个节点的号码即代表该箭线所表示的工作。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时, 要正确地表示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遵守有关绘图的基本规则。否则, 就不能正确反映工程的工作流程和进行时间计算。绘制双代号网络图一般必须遵守以下一些基本规则: (1) 双代号网络图必须正确表达已定的逻辑关系。 (2) 双代号网络图中, 严禁出现缺口和循坏网络。 (3) 双代号网络图中, 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4) 双代号网络图中, 在节点之间严禁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线。 (5) 当双代号网络图的某些节点有多条内向箭线或多条外向箭线时, “一项工作应只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编号”的规定下, 线法绘图。当箭线线型不同时, 可在母线上引出的支线上标出。 (6) 绘制网络图时, 箭线不易交叉。

2.2 时间优化

通过网络图, 计算网络时间参数, 找出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 显示各工作的机动时间, 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从而使管理人员心中有数, 抓住主要矛盾, 合理安排人力、物力, 寻求最短的工程周期。如果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 说明此工作产生的偏差必将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此时需对对网络计划进行调整: (1) 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即通过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达到缩短工期。 (2) 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通过压缩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在不改变工作间的逻辑关系的条件下加快施工进度。 (3) 采取技术措施, 改进工艺设备和提高技术水平以缩短工期。采用以上方法后, 势必使原关键线路转化为非关键线路, 而出现新的关键线路。这时还可按此方法对新的关键线路进行调整, 直至将关键线路上的各作业时间之和等于规定的工期数为止。

2.3 资源优化

所谓资源就是完成工作所需的各种人力、材料和机械设备和资金等, 不会消耗掉的称为非消耗性资源, 如人力、机械设备、周转材料等。资源优化是将整个网络计划的过程分成若干时段, 考查每个时段上各工序资源需要量之和是否满足资源曾、量的限制, 从而合理地调配和使用资源。首先通过工程项目网络图计算计划投入资源, 然后根据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需要, 将资源库中的资源分配到有关工作上, 再根据各工作的进度统计出每个单位时间内项目对各种资源的需要量。并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比较, 分析实际资源与计划间的差距, 如果资源需用量超过资源限量, 应及时地采取措施或调整计划, 形成新的网络计划图。

在工期规定的条件下寻求资源的均衡安排,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 工期固定一资源均衡的优化方法: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使各单位时间资源需求量均趋于平均水平、高峰低谷现象减少到最低程度, 从而可以合理而有效地利用时间和空间, 减少资源的储存和临时设施的数量, 节约施工场地, 降低工程成本。这种方法称为。 (2) 资源有限一工期最短的优化方法:是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配套的资源需要量受到某种资源的限制时, 如果不增加资源数量会迫使工程的工期延长或不能进行。此时在资源受限制的条件下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 使各单位时间资源需求量均满足资源限量的要求, 以保证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通过遵循有限资源在各工作之间合理分配的原则, 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 使工程项目时刻处在受控状态, , 最后达到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2.4 成本优化

工程建设中工程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工期与费用的关系位缩短工期, 直接费用增加, 间接费用减少;反之, 延长工期, 直接费用减少, 间接费用增加。因此, 工程成本优化是对工程周期的长短及其所需费用大小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分析, 通过逐步减少时差, 寻求工程的直接费用与间接费用之和为最低的赶工日程。在通信工程项目建设中成本优化方法如下: (1) 根据上述计算的时间参数, 确定网络图的关键线路, 从压缩关键线路上费用率最小的作业时间着手缩短总工期, 节省费用。如投入足够的劳力去开沟敷缆, 投入较多的技术力量去搞平衡、接续、测试, 就可能缩短整个工期, 而对其它非关键工序, 则可少用人力, 利用自由时差, 在紧后工序中最早开始时间之前完成即可。 (2) 如网络图上有两条以上的关键线路, 应在这几条关键线路上同时赶工, 赶工的天数最好相同。如采用流水作业法, 将配线电缆的编扎和焊接分两段施工, 后序工作插人前一个工序, 缩短了关键线路, 也就缩短了工期。 (3) 安排赶工时, 应一步一步进行分析, 先安排费用率低的作业, 后安排费用率较高的作业。当直接费用的增长额等于间接费用节约额时, 仍然可以赶工, 因为这时在经济上虽没有效益, 但时间上可以提前竣工。如果直接费用增长额大于间接费用节约额, 则可停止赶工。

3 结语

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中运用网络优化技术, 不仅在计划制定期间求得工期、资源、成本的优化, 而且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 通过信息反馈, 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和调整, 能够保证项目预定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青.通信网络生存性优化和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 2003.

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篇11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能力;评估方法

从1998年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全国有包括“985工程”“211工程”高校在内的三百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网络工程专业,大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国家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的指导下,通过各学校的多年努力,目前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方向与专业能力设计、课程体系与课程大纲修订等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是,如何对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进行客观、公正地测试与评估,如何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教学成效进行验证,是各学校面临的一个棘手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能力可分为“基本技能”和“专业能力”。基本技能是通过网络工程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后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1],这些能力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专业能力是通过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后应该掌握的能力[2]。本文将围绕网络工程专业能力定量、定级评估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基本技能及评估方法

在专业能力训练之前,学生在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还应具备操作系统技能、程序设计技能和数据库系统使用技能三种基本技能,具体技能要求和验证方法如表1所示。

上述三种基本技能可以交叉组合,组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技能。例如,在Windows 2008操作系统环境下,采用Java和JSP编程语言以及Eclipse开发工具,使用MySQL数据库系统和IIS Web服务器系统,进行B/S模式的网络应用系统(如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再如,在Redhat 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下,采用C或C++编程语言以及GCC开发工具,使用Oracle数据库系统,进行C/S模式的网络应用系统(如实时数据采用、通信、分析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及评估方法可采用案例式方法,即设定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要求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工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和完成的质量,对学生单项技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采用20分制。学生掌握的单项技能越多,得分就越高,作为基本要求,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分应不低于60分,即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三个一”:1个操作系统+1种编程语言+1个数据库系统。理论上,学生最多可得540分(3种操作系统*3种开发环境与编程语言*3类数据库)。

我们定义网络工程基本技能成熟度模型(Bas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for Network Engineering):NEB-CMM = (OSi + PRj + DBk), 其中i, j, k = 1, 2, 3。NEB-CMM基本技能成熟度

二、专业能力及评估方法

除了上述基本技能外,网络工程专业各专业方向还应具备特有的专业能力。根据2012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指委发布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要求,网络工程专业能力归纳为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开发、网络协议的分析与设计、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以及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等六个方面[1]。

为了对这些专业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估,将各种专业能力分解成若干能力点,然后给出各能力点的评估与验证方法。

1.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能力(NP)

本能力强调对已有网络协议的工作过程进行在线分析能力及根据需求对未来网络应用系统中实体间的网络通信协议进行设计与实现的能力(见表3)。

2.网络设备研发能力(ND)

本能力侧重于嵌入式环境下,网络设备中在用的网络协议的模仿与实现能力(见表4)。

3.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NA)

本能力强调在不同网络应用背景下,新型网络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功能、结构与应用模式的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能力(见表5)。

4.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NE)

本能力强调网络系统组网需求分析、技术方案设计与论证、工程实施过程中的设备安装、配置与调试方面的能力(见表6)。

5.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NM)

本能力侧重基于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网络系统的管理与维护能力(见表7)。

6.网络安全保障能力(NS)

本能力侧重网络安全机制实现、网络安全策略制订、安全系统部署与使用的能力(见表8)。

三、专业能力评估环境与实施建议

上述专业能力的训练、评估与验证环境如下图所示,该平台将涵盖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在四年的专业能力训练与评估过程中所要求的所有软、硬件设备。例如,组网工程用到的设备和系统、基于B/S的网络应用系统开发用到的网络环境、WEB服务器系统、Eclipse开发平台等都包含在该训练平台中,各学校可以按照学生的规模,以4~8人为1组,配置NEP-CMM能力训练平台。

专业能力测试与评估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预先准备,然后提出书面申请,由专业课程(包括实验课程)老师组成的专业能力评估小组,根据专业能力评估表,对学生申请的能力逐项进行评估和积分。评估的时机可以安排在课程结束时,也可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进行,每个学生可以申请2次评估,每次评估的能力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评估结束后,由学校或学院向学生发放本学校认证的专业能力成熟度证书。

目前高校教学的重点正在从知识讲授向能力培养转变。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在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大纲指导下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学资源的投入、学生的基础与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和内容等都对学生毕业时掌握的专业能力水平有较大的影响。专业能力评估是对一个学校及其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水平的全面检验,客观公正地评估能促进课程教学与能力训练方法的改革,这种能力导向也能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曹介南,徐明等. 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金保工程网络平台建设研究 篇12

2003年,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开始着手构建金保工程的建设工作, 金保工程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以中央、省、市三级网络为依托, 支持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宏观决策等核心应用, 覆盖全国的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电子政务工程。黑龙江省于2011年7月基本完成了金保工程一期的建设工作。首先, 完成省级数据业务中心建设, 包括已形成了数据业务中心、应用级同城灾备中心、数据级异地灾备中心和每日增量数据备份的“两地三中心四备份”数据业务平台;其次, 完成业务专网系统建设, 形成覆盖所有县级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及业务经办机构的业务骨干网络, 实现了部、省网络联通工作;再者, 完成全省统一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和使用, 以原劳动保障部统一软件标准为依托, 结合黑龙江实际, 设计、开发了省级统一的社会保险和就业系统。不仅如此, 还引入了监理机制, 由第三方来负责在整个项目建设的监督防范工作, 实现了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网络建设情况

按照全省大集中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除哈尔滨和大庆两个地市建立分布式数据中心之外, 全省所有地市的数据全部集中在省级数据中心, 因此, 2003年省厅租用联通IDC机房, 设立“金保工程”专区, 专区面积约82平方米, 布署核心网络设备、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设备。核心路由器采用华为NE系列产品, 核心交换采用华为8016交换机, 核心服务器采用HP 1280服务器, 建立了省级数据中心。辅助设备和管理等由联通公司负责。为确保系统平稳、高效的安全运行, 省级数据中心采用了主备模式, 主备数据实时同步, 主机房设备出现故障时, 备份机房设备能够顺利切换, 即按照国家二级机房建设了系统灾备中心, 设在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在此基础上, 0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数据安全等级, 在牡丹江联通IDC机房, 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采用定时数据同步方式, 对中心数据备份, 基本解决了由意外不可抗力造成的数据安全问题。形成了灾备中心备份、异地数据备份、主数据中心全库周备份、主数据中心增量日备份的四备份机制。此外, 哈尔滨、大庆两市采用的是分布式数据库。其中, 哈尔滨市2006年初完成硬件平台的搭建, 两台IBM590双机热备做数据库服务器, 两台IBM570双机热备做应用服务器, 另有10多台PC服务器做各种应用, 包括网站, OA, 数据备份, 网络防病毒, 程序更新, 与外部接口等。

(2) 网络运行情况

省级、地市级数据中心运行正常, “两地三中心四备份”的数据管理模式能够较好地满足系统现阶段应用。由联通公司托管的两处“金保工程专区”具有服务专业的优势, 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由信息中心直接管理的灾备机房具有管理方便的优势, 实现新增业务的快速性和灵活性。

2 网络平台的建设

2.1 局域网

市、县与省数据中心采用基于互联网VPN技术的接入方式, 街道、社区采用内外网互联的接入方式。省厅业务内网覆盖了机关每个工作节点, 支撑了机关办公等系统的运行和使用, 并与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内网联接, 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内网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2.2 广域网

黑龙江省基本建成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业务专网, 已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现了双线路链接, 覆盖省本级相关业务人员800个终端点, 已与13个地市中心实现联网, 占省内地市总数的100%。已实现部省市三级网络贯通, 支撑了联网监测、财务数据交换、基金统计报表、基金监管、异地业务、视频会议等应用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省与地市之间的联网采用主备双线路, 主线路依托黑龙江省电子政务网实现连接, 备份线路租用10M互联网光纤, 采用INTERNET OVER VPN技术实现连接。各地市的城域网向基层延伸, 覆盖了街道、社区等业务经办机构以及定点医院、药店及税务、银行等服务机构。如图2和图3所示。

2.3 网络系统建设完成情况

(1) 网络基础服务

建立了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视频会议系统, 省本级视频会议室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各个地市视频会议系统已成功完成连接工作。具体建设工作情况如下:2006年7月,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了多点控制单元、视频会议终端、会议控制服务器等设备。由省劳动保障信息中心负责建设全省统一控制的省级视频会议控制平台。指导各市 (地) 及部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全省统一标准, 建立各地市级及县级分会场, 并全部接入省级会议控制平台。2008年, 补充建设了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视频会议室。2010年, 完成了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视频会议系统扩容, 加大了地市分会场的接入承载能力。至此, 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视频会议系统能够控制88个768K用户、41个分会场。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视频会议系统已运行近6年, 累计承办各级会议80多次, 其中国家级会议60多次, 省级会议17次, 市 (地) 级会议2次。截止目前系统运行稳定, 使用过程中未出现断会、会控失败、无图像、无声音等重大事故。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视频会议系统每年节约各级会议开支约40万元, 在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 服务器、存储备份、运维系统

建设完成了支撑办公内网、业务专网、互联网应用系统运行的三网服务器系统、数据存储和备份系统、综合运维管理系统。2003年黑龙江省金保工程通过项目采购, 购买了用于数据中心建设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资源, 购买了两台高端小型机HP Alpha GS1280和一台EVA3000磁盘阵列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用来支撑全省业务数据处理及储存的需要, 同时将一些原有的服务器进行扩容组成应用服务器集群, 为全省各级经办机构提供软件应用服务。通过调研分析及对主流服务器及灾备技术的研究和实验, 选择了同构的容灾模式。采购了两台IBM高端小型机P595、DS4800存储和四台IBM P550服务器, 更换了原有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 并将它们分别部署在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使用磁盘复制技术、数据库日志技术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了黑龙江省金保工程业务系统数据零丢失的目标。数据中心和灾备中心服务器系统包括58台PC服务器、23台小型机、3台磁盘阵列、4台SAN交换机及相关备份软件, 对重要应用数据库服务器数据进行备份。综合运维管理系统包括网络和系统监控系统、运维管理系统。业务专网生产中心、外网和内网均部署了综合运维管理系统, 对三个网络的主要设备和系统进行监控, 并统一展现和告警。另外, 对日常运维进行流程化管理, 包括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等, 并对配置信息进行管理。

2.4 应用系统建设完成情况

黑龙江省“金保工程”的软件应用模式, 采取了以省级大集中模式为主、市地分布式式管理模式为附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其基本原则是养老保险采用全省大集中模式管理, 其他险种县 (市) 级必须走大集中模式, 市一级在原业务管理模式基础上在一定时期范围内可以先按分布管理方式管理, 待信息系统做全面升级后将其纳入全省大集中模式中管理。金保工程整体架构采用B/S/S三层模式, 涵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各项行政管理及业务经办的全过程各项工作, 包括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的无缝联接, 基金财务管理、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与其他各系统综合查询、基金监督、决策支持、统计分析系统无缝联接。软件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社会保险与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系统、财务管理软件是源头性软件, 直接承担着各地业务、财务经办任务, 这两者之间通过财务接口建立数据联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扩展出不同的应用。一是跨地区的业务与服务, 通过与上级异地业务系统的数据交互, 实现异地转移、异地退管、异地就医的业务联动;二是本地的业务与服务, 通过与基层管理系统、网上社保查询系统交互数据, 实现对社会公众的查询服务和业务受理;三是部门内部的数据服务, 通过监测数据上报系统、财务接口系统、统计报表系统等提供结果性业务和财务数据, 实现大集中数据管理, 并进一步支持数据分析、基金监督、宏观决策等业务需求。

2.5 金保工程大集中网络平台功能结构

如图4所示, 黑龙江省金保工程采用统一的全省大集中网络平台, 软件的开发、应用和维护亦采用全省大集中模式, 实现了资源的高度集中与共享。

全面推进了企业养老表现系统建设及应用工作, 如, 除森工、农垦、大庆等外, 共计184个市、县及行业机构上线运行, 所管理的在职人数为368.4万人, 退休人数为224.4万人。并且此网络平台运用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手段全面开展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如截至2010年底, 全省办理就业业务人数为8110384人。在全省金保工程网络平台上, 并轨、解欠两项阶段性民心工程实现了业务经办与管理的全程信息化, 配合并轨工作, 推进失业保险系统应用。不仅如此, 开展全省各地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系统以及工伤保险系统建设。这项工程是切实关系百姓福利的民生工程, 已经实现了省直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和省金保中心实时联网, 实时结算等。

2.6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情况

完成了所有非涉密网络系统和省级部署应用系统, 以及部省视频会议系统的定级、备案、整改和测评工作。等级保护测评平均符合率为77.5%, 各系统等级保护符合性指标为基本符合等级保护相应级别要求, 总体风险等级属于中下水平。

3 结束语

金保工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完善已建信息系统城市的劳动和社会保险信息系统, 建成省级劳动保障数据中心, 建成连接省、市、县、街道、乡镇、社区的省级广域主干网以及市域网, 并上联中央网络中心, 形成安全可靠的中央—省—市三级网络系统, 以实现业务经办的全程信息化, 实现劳动就业信息共享和异地就业, 省内跨地市、跨省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异地就医和异地离退休人员业务经办和管理服务的信息交换与共享, 实现劳动力资源信息、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业务信息和各类统计类信息的“网络扫描”, 实现劳动和社会保障基金的非现场监督, 实现社会公众对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有关服务要求, 实现与相关部门的横向信息交换。黑龙江省“金保工程”是全省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程, 它以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系统软件平台为基础, 建设“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系统和社会保险应用系统”, 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和决策支持等核心应用, 完成与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参保单位与个人、街道社区、税务、民政 (低保) 、财政、医院药店、工商、技术监督、银行、邮政、人事、统计等外部系统的信息交换, 并最终实现以“数据集中、应用集中、物理集中、安全集中”为主要特点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业务的“管理集中”。按照全省“大集中”的模式进行金保工程的建设, 实现全省同人同省同库, 劳动和社会保险基金最终实现省级统筹。

参考文献

[1]吕丽娟.金保工程网络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建设[J].信息网络安全, 2005 (6) :13-15.

[2]陈辉.强化金保工程信息安全建设的对策探讨[J].软件导刊, 2011 (3) :143-145.

[3]刘云峰.金保工程软件开发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8.

上一篇:提升教学效果下一篇:公司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