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学效果

2024-10-26

提升教学效果(通用12篇)

提升教学效果 篇1

思想政治课除了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外,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悟到人生的智慧, 感受成长的欢乐, 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品德高尚的人。笔者认为应用赏识理念开展教学, 能有效地实现这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场地布置要求。 (4) 基础施工图的识读。 (5) 基础施工流程。 (6) 施工过程中常见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7) 施工过程中突发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8) 施工环节质量监控的项目及评定标准。 (9) 施工验收标准。等知识点, 其中常见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质量监控的项目及评定、竣工验收标准方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是学习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应用

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 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的, 我们采取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教学方案。整体教学组织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教学法进行, 融任务驱动、小组讨论、视频演示、角色互换、现场答辩等具体教学方法于教学组织实施的各环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为学生下达任务单, 提供任务作业标准、任务作业程序及步骤说明书, 让学生在学中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理论知识及增强技能。完成任务后教师检验考核学生, 同时, 学生要反馈教学质量。所有项目完成后, 改变传统、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 采用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 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并重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并以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 推行开放式考核, 项目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

三、教学组织实施

在改革过程中, 以学生自觉性为前提, 能动性为基础, 教师以引导、指导为主要手段, 在教学组织中要准备大量的指导性资料, 包括课程标准、项目教学任务单、项目作业标准及工艺流程、考核评定标准等。教学组织实施以六步教学法为主线。

1. 资讯———任务下达。

教师描述的学习目标为基础, 下达任务书, 布置具体任务即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施工方案, 以汇报ppt、编制施工方案说明书和现场答辩的方式进行模拟实施。引导学生以互动空间为平台多渠道收集学习资料。

2. 计划———编制任务书步骤。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读项目任务书, 提炼整合资讯阶段收集的相关资料,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 合理分配任务, 制定完成本任务的工作计划。

3. 决策———确定施工方案。

据收集的资料和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确定基础施工的安全作业要求、施工流程、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以此制定施工方案, 确定一目标。赏识教育已是现代教育中一种最具有活力的教学方法之一, 积极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不仅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还有益于保护学生成长的天赋, 激发学生内心的潜力, 让学生快乐学习。

编制施工方案说明书的要点提纲。

4. 实施———现场模拟技术交底研讨会。

以组为单位按照计划完成“以制定基础施工方案”为主导的汇报ppt和施工方案说明书, 形成方案成果, 以“现场模拟技术交底讨论会”为平台, 组织三个小组分别以施工技术员、业主负责人、施工监理员的角色汇报各自的方案成果、对对方的方案提出质疑或提出改进建议。以此循环进行角色互换。

5. 检查———依据施工规范评定。

组织小组成员依据基础施工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工作要求, 针对各自所承担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 完成自评报告。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综合小组成员的自检报告和整合汇报答辩过程中各小组建议完善施工方案。

6. 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和方案成果并总结。

按照教师设计的评价项目即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方案设计能力评价、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团队合作能力评价、工作态度评价、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 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组织实施。

教学的实施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主导,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即通过角色互换, 现场模拟的教学方式强化专业能力目标的实现,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利于专业资料的整理归档, 提高了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也暴露出专业教学资源缺乏、实训条件不能满足能力培养要求等缺陷, 建议通过有效整合教学资料, 利用现有的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满足桥隧工实作训练的实训设备, 完善教学实施场所的设备配备等方式予以改进。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方案, 通过设置哪些模拟训练项目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以及如何完善评价体系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是今后改进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 2006, (08) .

[2]郝超, 蒋庆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高职课程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徐国庆.项目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J].职教论坛, 2005, (21) .

[4]姜晨光, 姜忠平, 王纪明, 潘吉仁, 彭建国.东海大桥结构安全监测系统构建的初步设想[A].中国测绘学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综合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

[5]范励修, 张均任.现行道路工程标准体系[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

一、课前赏识, 共同投入

鼓励学生在实践困难中积极探索和体会, 通过在实践冲突中的道德约束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与提升, 符合思想品德课程体系标准。因而依据思想品德标准, 每一门课都有“探究乐园”、“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课前笔者主要针对“探究园”, 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制作小品、角色扮演等。但是现实生活中轻描淡写的布置一般起不到好的效果, 绝大部分同学不会参与。笔者这样开展的:每学期讲新课之前, 我都先给学生上一节主题班会, 主题有“相信自己, 我很重要”、“我很棒, 我一定行”等激励自己的活动内容, 即是运用心理学上的“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首先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正所谓“自信是成功的一半”。然后在布置探究内容之前, 告诉他们奖励的办法,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同时笔者主动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去, 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表扬, 对他们的工作及时的给以肯定。这样, 得到表扬的学生更加主动, 没得到表扬的学生在努力争取老师的赏识。这样既能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 又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课堂赏识, 实现自我

课堂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阵地, 掌握知识要点的重要时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和激励, 这是作为人最深刻的思想动机。激励对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唤醒人在沉睡中的意志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受过激励的人其能力的发挥是受激励之前的好几倍。因此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不断地赏识激励学生去不断努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其主动参与学习。得到充分地赏识的学生会感到自己被充分信任和鼓舞, 带着积极的心态去学习, 不断地追求真善美, 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那么怎样在课堂赏识学生呢?

1.在教学中信任、爱护自己的学生, 为学生的成绩而感到自豪与骄傲, 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 向学生学习。作为人, 不仅仅具有生理安全需求, 同时也具有更高的需求, 那就是: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集体的肯定性评价, 同时, 这些需求也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动力所在。因而, 在课堂教学提问时候, 教师要善于激励学生, 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给予学生信任的关怀和鼓励。赏识教育给学生发展的重要机会, 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鼓舞了学生不断改进自我, 克服自身的缺陷和弱点, 让学生更加意识到了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 会不断地努力, 从而变得更加自信、自强和自爱。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 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了许多情境教学, 如模拟情境、竞赛情境、问题情境、视听情境等都能了解学生的需求, 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倾听学生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需求, 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让他们充分展示才华, 并对学生加以适当的引导, 更好地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2.在课堂中要尽量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作品”, 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分享自己成果的乐趣。每个人都在不断追求自我实现, 让自我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重视, 追求自己心目中的成功与喜悦。因而, 教师要善于扑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学生身上的亮点不断地表扬和欣赏, 不断地激励学生好好发扬, 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认可的喜悦, 以及自己的优点所在, 让其更加树立了学习必胜的自信。同时, 教师要不断地肯定学生的优点, 强化其优点, 对其缺点“点到为止”, 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提升。分享学生的优点和亮点, 分享他们的成果,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因此, 要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 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肯定, 课前的奖励办法在课堂兑现等,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因他的成功和努力而感到高兴, 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3.课堂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 给予信任和希望。课堂上常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答非所问的现象, 这时候, 教师要心平气和地鼓励学生, 给以学生自信和信任, 相信学生通过努力肯定可以回答问题的。教师要耐心地等待, 不能急于求成, 不断地提示学生, 激励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 在一次“同课异构”比赛中, 笔者去河南岸中学上课, 叫到他们班平时最沉默的女同学回答问题, 结果那位同学很害怕地站着但没回答问题, 于是笔者很温和地说:“同学们, 她已经很棒了, 正在努力地思考着, 我们耐心地等着。”不出所料, 她终于开口说话了。此时笔者首先表扬她:“你今天表现很棒, 大家听到你甜美的声音。”然后才带领同学们去分析她回答的对与否。因此, 面对学生未能掌握牢记的知识点,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 分析未能掌握知识点的原因,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给予学生自信和信任, 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 要利用多种教育方式来提醒学生, 让其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和挫折时, 教师要及时了解原因, 帮助其度过苦难, 挺过挫折, 鼓励其与困难和挫折斗争, 在困难面前不屈服。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自信, 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很关心自己的, 在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下, 相信自己一定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同时, 教师要不断地发现这类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及时表扬, 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希望, 这样, 这类学生在期望目标的激励下, 会不断地改进自我, 心中都有一盏希望之灯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进和努力。让欣赏和激励学生的赏识教育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及每个学生身上。

三、课后赏识, 共同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促进创造力, 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 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赏识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中提到现代教育应解放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 给学生广阔的天地, 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课后的赏识能鼓励学生持续发展, 同时, 教师也能更快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达到师生共同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采用了以下两种方式:

1.续课堂展示, 激发学生的持久的兴趣和参与度。课堂未展示完的学生“作品”, 适当在课后充分展示。例如:张贴的张贴在学习栏中、收集成小册子, 登在校刊上等;要表演的可在眼保健操期间或在班会课上继续。这些都是对学生劳动的赏识,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开展课外活动, 实现社会价值。“相信自己, 我很重要”在这环节就能很好地体现。笔者主动带领学生共同探究, 践行教材的“实践与评价”环节, 即教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当笔者讲到《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一章节时, 要求学生以“变废为宝”为主题的手工制作, 最后选出有创意的作品在学校展览。今年笔者还带领九年级的学生调查“三栋镇居民使用塑料袋的情况”, 以小组为单位, 写调查报告, 评选出有建设性的报告文件上交给镇政府参阅。同时, 把学生的这些成果记入“中学生成长记录册”中, 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实现人生的价值。

欣赏学生、激励学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赏识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是新课改的发展需要, 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它能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和知识能力的发展。

提升教学效果 篇2

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肖本寿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形容一个人有博学多才。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地理知识对于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高素质人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地理学习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大量繁冗琐碎的地理事物、地理数据、地理现象等的学习记忆更是其难处所在。任何知识的教学只有在学生有了切身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其站在学科方法论、学科视角、理解知识价值的高度去统摄具体知识点的时候,知识在学生手中才变得真正“有力量”,这样的知识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才有用,这样的教学也才是高效能的教学。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果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实践: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求知兴趣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改革,多媒体教学不断的推广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多媒体应用地理教学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领域。地理学科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五彩缤纷的自然风光和层出不穷的地理事件用多媒体电脑进行描述是最能发挥其功

(一)效创设情境的,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注意力集中,思维主动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兴趣又是一种有积极作用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的情境中极易产生,因此,利用课件与课堂内容相应的情境气氛,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二)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外,还要借助地图、挂图和其他教具教学,但一些挂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而且其内容又是静态的、无声的,给学生的印象依然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恰弥补了地图教学的不足之处,加大了课堂密度,又提高了课堂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三)化静为动,形象直观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教具主要是挂图并结合课本插图在教学中使用,由于不能看到地理事物的运动变化,学生便难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课堂上较为被动,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化远为近,生动逼真传统的课堂教学把知识局限在书本上,无论教者怎样发挥语言的才能和教具的演示,都无法直观、生动地再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发生和演变过程。

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只能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象其它教具一样,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使用的。

二巧设问题,达到预定目标

“问题”与“对话”是新课程改革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语,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对话

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他认为,要使教育有成效,提问是关键。前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认为,对话最基本的结构是“问题——回答”,人正是凭借问题吸引他人对自己的注意。

1.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如果教师的提问随意性大、目标不明,学生就难以理解设问意图、缺乏思维的方向,甚至误入歧途,白白浪费时间。有效的地理问题必须明确、具体,针对性强,能够为学生指明思考问题的方向。

2.问题应具有趣味性某些情况下,教师的提问是为了吸引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只有对地理学习充满兴趣,才会产生强大的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如何使地理问题富有趣味性?一是要恰当联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二是巧妙设置富有悬念的情境,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3.问题应具有探究性有位教育家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应该让学生就学科内容形成问题,具有对知识的好奇,然后再去探索,去寻求答案,解决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以教师的问题为引领,因此,问题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4.问题应具有层次性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同化理论,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的,认知的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

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还应发挥“裁判员”的作用,及时对学生

在对话交流中的观点、行为进行评价,指出问题回答的可取之处,鼓励其参与的积极性,还要明确指出其回答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使学生形成对地理问题的正确认识,也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自我评价体系。

三、巧用比较教学,重组知识妙掌握

所谓比较教学法就是要打破地理要素的分割,如区域分割、学科分割,加强地理知识的综合性、直观性、系统性,提高教学效果。下面就气侯知识作简单的剖析。我们知道,要分析气候就需要首先分析气温和降水,不同的气温带和降水带组合成不同的气侯带,而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和洋流因素。比较教学法不仅是异类比较,还有同类比较。如讲解热带的主要气候类型时,在讲解了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几种主要气候类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热带气候中不同气候类型的形成主要是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结果。

优化教学资源 提升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教学资源;家长;教师;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如今信息发达、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主动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事实上,笔者认为教学资源简单地讲可以分为人力与物质两方面的资源。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心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不容家长缺席的。而教学的物质资源,则是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各种可以利用的物质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教案、视频、图片、课件等,当然也包括教具、基础设施甚至教学环境等。那么,如何使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迅速成长,本文从协调教学资源中教师、学生、家长三者的关系,并且使其和物质资源有机结合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明确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地位,确认其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职责

学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同时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这三者中,学校和家庭因素的可控性最强,两者如同绿叶托红花,相辅相成,如果学校教育的主导性和家庭教育的基础性能够完美衔接,那么孩子的身心、才能、品德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教育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为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好家长这一有效资源,使其成为学校工作得失的评价者、学生成长教育的协助者。传统的观念认为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学生是构成教育的主要实体;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经由学校各方面的运作,协助教育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学校无疑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大责任,而家长也因此对学校产生依赖,甚至认为学校是教育学生的唯一组织。美国前总统布什在1991年9月4日的演讲中提及美国教育系统的失败,他认为“家长应该为自己孩子的行为负责,我们对于教师有太多不真实的期望,我们甚至期望教师们都是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与辅导员”。对学校与教师过多的期待,只会加重教师负担而又显得不切实际,而学校教育若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辅助,往往会事半功倍。

因此,家长需明确自身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地位,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促进孩子的学习。当然,如何采取措施,采取什么措施,措施实施的有效性怎样,这些都需要家长自身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地学习相关知识,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大多数教师在作为教育者的同时也是一名家长,如果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不时地和家长沟通,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案。那么,相信各位家长都能很好地担负起父母的职责,做一个出色的家长。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体可采取这些措施:首先,家长应注意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其次,有些家长在孩子情绪或成绩出现波动时,不会冷静地分析原因,而是一味地训斥,其实这种处理方式对孩子的成绩根本没什么帮助,相反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产生更深层次的失落。最后,家长和教师需多平台、多渠道地及时交流,互通信息,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二、教师需不断扩充自身内涵,并指导学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被定义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这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的“以教师的教”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跨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成为新课程下教学的主要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素质的要求都是相当高的。教师除了要对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责任感、持续的热情以外,还必须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充实自己,达到业精于勤。俗话说:“教师不能半桶水”“在深的水里才能摸到最好的鱼。”学生学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老师专业知识水平的制约,如果教师本身对教材分析不透,对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准,那么,学生听过这堂课只会概念不清,获益甚小,甚至有可能和前面的知识混淆,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情况。把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新知识适当地补充于教材之中。当然,除此以外,加强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校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把他人的资源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资源,对教师个人的发展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育关注的对象,是衡量实现教育目标的样本,是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现代社会的建设者不再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人,他们更需要的是要有坚韧的毅力、良好的创造力和高度的执行力。而素质教育强调的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可逐步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选择学习方式,检测和评定学习结果,自主补漏和矫正等。笔者相信,经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逐步培养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教学面对的这个学生资源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需根据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地进行学法指导。

三、教师需利用好各种教育的物质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

早期的教育,教师借助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把知识传授给了学生,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生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得到发挥。近来,人们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媒体成为师生相互沟通的中介物,媒体再也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通道”,而是构成认知活动的实践空间和实践领域。

传统的图书馆、资料中心这些学习资源环境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日新月异的变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教学资源。网上教育资源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教师需了解教育资源的分类及其特点,便于高效地获取资源,也能更好地在实际教学中利用这些资源,教师教的过程本身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

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

随着教育活动的不断全球化、国际化,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在对教育寄予更多期望的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加强学校教育者与家庭教育者的相互联系、相互合作,正确指导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合理摄取教学资源,为其所用,这些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实践,以期实现教育资源的利益最大化,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颜辉荣,徐金贵.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报告[J].江西教育科研,1998-06.

[2]唐晓明.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06.

[3]家长是学校的同盟者[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运河实验中学)

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篇4

一、认清教育现实, 转变教育观念

职业教育已经是国家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 必须既要看到职业教育的前景的光明, 又要认清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 不能坐等职业教育的春天, 更不能抱怨职业教育的严冬, 而应积极主动投身于职业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 汲取新的教育理念, 紧跟时代的步伐, 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发展变化, 不断改进和发展教育理念, 更新教育思想, 钻研教育技能, 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育方式, 从而为社会培养出知识、技能、道德操守较高的实用性优秀人才。

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 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较高的技能水平, 并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强化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缩小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差距, 使走出职校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真正体现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优势。因此,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积极加强技能培训, 掌握前沿的专业技能, 除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外, 还要广泛涉猎一些基础学科知识和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 开阔视野, 以有助于触类旁通, 更有效地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 顺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师的要求。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师, 是完整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是教学活动的参加者, 教与学的互补与共振才能产生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注意:

1.注重言、谈、举、止、形的修养, 加强自身形象的塑造。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的个人榜样, 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走进课堂, 站在学生面前的教师必须是以职业角色展示个人形象, 因而, 教师职业着装要大方得体, 语言要简练、幽默、逻辑性强, 教态要亲切自然, 心态要平和积极, 教法要灵活多变,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 让学生喜欢上老师进而喜欢他的课。

(2) 精心备课, 安排好教学内容, 设计好教学环节, 提高教学的艺术性、实用性, 加强教学的趣味性。一成不变的课堂不可能永远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教师要学会因时、因地、因科目、因生源、因专业、因突发事件而灵活多变地设计教学, 调整教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尽可能使用实物、挂图、模型、视频、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 将抽象的理性知识感性化, 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弥补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欠缺,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和教学重点的掌握。

(3)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平等、民主的课堂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效果。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在课堂的提问、实验的演示、角色的体验等环节精心设计, 大胆设疑, 巧妙引导, 让学生去思索、去探究、去总结、去体验、去感悟, 完成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培养优秀学生

成功的教学活动往往伴随着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 在最佳心理状态下, 学生的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 培养其最佳学习心理状态。这就要求职业教师要改变重视智育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学习, 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交往的实践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 客观分析中职学生在性格、知识、能力、特长、天赋、智力、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性,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活动, 尊重每一位学生, 既有统一要求, 又要注重个体发展, 在注重培养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 通过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帮助学生克服影响其成长的不良心理障碍, 树立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需要国家宏观上的扶植与投入, 更需要我们每一位职业教师全身心的努力, 立足本岗位,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果, 让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辉.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与创新之路.职业教育与研究, 2010.6.

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论文 篇5

一、我国现阶段语文教学现状

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一些教师只是盲目地、片面地进行教学活动,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选择。比如,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但是过于花哨的画面,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减少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不能很好地区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道这节课重点要学什么内容。可见,盲目地使用多媒体不但没有提高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一些高中语文课堂缺乏活力,气氛沉闷。语文课堂听不到读书声,听不到争论声,只有老师播放多媒体的声音、学生记笔记的声音。课堂完全由教师主导,学生被教师支配,学生课堂参与度低,这样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只是为了取得成绩而机械地记忆,缺少独立思考。长此以往实现高中语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等的理念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看法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果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谈起,但就老师这一方面谈,我认为主要有提高老师的素质和改变教学方式这两种方法。

(一)提高语文老师的素质

1.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科研能力。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教师不能只依靠以前的教学经验传授知识,想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俗话说得好“文史地不分家”,这就要求语文老师不仅要了解本学科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还在此基础上熟知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够做到在课堂上将学生需要的知识融会贯通,改变语文教学过程中枯燥、单一的模式。语文老师还需要有一定的语文科研能力,并且要特别注重教法的研究,这样就可以慢慢地实现由“教师匠”到“学者型教师”的转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魅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学生青睐,教学效果会不断提升。

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高中生面临升学压力,再加上青春期的萌动,心情容易波动。这就需要老师适应学生各种心理变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中语文老师提高素质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与理解,更是心灵对心灵的耕耘与创造。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教师正确对待工作压力,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从而能提高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了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就要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做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创新。创新能力能否提高,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总之,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时刻谨记“活到老,学到老”,做一位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及科研能力。练就过硬的心理素质,不仅要做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还要做学生生活上的领路人,及时疏导他们的疑惑。当他们心理上健康有序时,学习上才会健康有序。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式

1.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要让学生树立信心,有意识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再次,老师们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及对学生们创造适合思考的学习环境,把学生的求知欲调动起来,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把他们的思路打开,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在对学生引导时,要善于挖掘问题的深度,要尽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如在讲《雷雨》时,让学生探究“周朴园时而表白没忘旧情,时而惊慌恐吓,他对待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让学生自由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及理由。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比如说“要是爱鲁侍萍,他为什么要对她威逼利诱?”,“作为资本家代表的周朴园如果不爱鲁侍萍,那他为什么要保留以前家具陈设的样子,为什么还那么清楚地记着她的生日”等等。我相信,如果对学生能够进行开放性、探索性的思维训练,教学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妙利用多媒体,优化语文教学手段。高中语文教学单纯的讲解,学生听久了会感觉乏味,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一定要用得恰到好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上图文并茂,使学生加强对教师所讲内容的理解,比如讲《蜀道难》时,老师单纯讲每句话的意义,学生体会不到蜀道难的具体情况,当看到那“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危险的图片时,学生才会悚然。当讲到“杜鹃啼血猿哀鸣”时,由于学生长期生活在城市,对杜鹃和猿猴不了解,这样就不能对这样的场景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当播放动画听到人烟稀少的山林中杜鹃的啼叫猿猴的叫声时,学生才会感同身受,心有悸动。板书与多媒体的巧妙结合,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比如要营造琵琶女命运悲惨的气氛,在朗读《琵琶行》时播放《高山流水》背景音乐,学生就可以很好地进入情境,体会白居易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苦与无奈。

3.利用表演和学生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课堂教学。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倡合作学习。除了在教学中采取分组讨论、小组讨论、辩论会等形式鼓励学生学习交流,发表见解,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外,还可以让学生把有些课文中的故事表演出来,或者是让学生走上讲台代替老师讲一讲。在讲《雷雨》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上台表演话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人物形象进行诠释,这样的课堂气氛既活跃,又达到了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了解人物形象的目的。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让学生上台表演三个故事,学生化了妆,打扮成课本上人物形象,把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主要人物塑造得惟妙惟肖,可以说这种表演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学生在娱乐中学到语文知识。高中文言文最难讲,课堂气氛最沉闷,可以采用讲读课文老师讲,自读课文学生上台讲一讲这种方法,在学生代表讲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听并纠正他讲得不对的地方,老师在学生讲完后,要对内容进行总结。我发现,学生听学生讲课甚至比听老师讲课还认真,文言文教学采用学生讲的方式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结语

素描教学效果提升之管见 篇6

【关键词】 素描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33.9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11-001-0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全国各大艺术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素描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们的重视。许多家长从小学阶段就注意对孩子的素描专业的培养,而中学阶段的美术教学,素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定的美术专业技术水平和一套特殊的教学方法,并在平时的素描教学中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素描专业水平。对于我们中学美术教师而言,究竟该如何去提升素描教学的效果呢?

一、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首先我们要明确素描教学的目的,它是美术课的基础教学内容,应该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我们要知道,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因此笔者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素描教学训练要本着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因此,在素描基础练习的选择上,我们要避免“变形”的手法,因为在打基础的阶段,“变形”容易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关注学情,因材施教

虽然不同学科教学的内容不同,但是基本教学方法与理念是相通的。素描教学同样讲究分析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个性特点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们知道,素描教学是启发学生直观地面对客观事物,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对象,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象, 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 在经验过程中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和技能, 这也给素描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保留学生的个性绘画风格,使学生由好奇转向对知识的探求,由此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素描绘画能力。特别是在讲授理论性知识和技法表现时更要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绘画能力,还要将兴趣和绘画能力进一步提高以至上升到一种知识水平, 使之感受艺术美,为此, 教学中通过课堂的基础训练, 学生在初步掌握了素描写生的基础上, 及时带领学生初步掌握素描写生。? ? 在学生写生过程中,摆放一些学生平时感兴趣的东西,如一些季节瓜果蔬菜、独特的瓶罐餐具、学习文具、废弃的物品……使学生在视觉上有新鲜感,不因画素描的单调而丢失学习的兴趣,画学生想画的,可以提议让学生自己收集写生的东西,这样不光符合学生的想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判断力。

三、循序渐进,鼓励为主

学习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接触了美术课,素描的学习就一直穿插于其中,因此,学习的路程并不短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分阶段去实现具体目标和要求。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基础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把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表现出来。为了打好坚实的基础,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分阶段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长期作业和短期作业相结合,写生与临摹相结合。另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在学生学习课程中穿插一些课外知识,鼓励学生多看一些大师的经历及其作品.以及他们的主张和特点。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开阔眼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一一双慧眼看学生,发掘他们的素描练习中的闪光点,鼓励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具体地说,素描训练中,我们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训练。鼓励学生尝试喜欢的表现方法和语言,这样能够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的艺术潜质也能够被发掘出来,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各方面素质,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学生,学习很积极,也很下功夫,但是成绩并不是很好。有时看到别的同学画的比自己好,就开始着急,结果越急越画不好。这时教师就应及时与学生沟通,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利用“共享教案”提升教学效果 篇7

实施原则:利用网络技术能够提高信息的整合度, 以及实现资源的共享化。在学校工作中, 将教育教学工作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就可以形成一整套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共享教案”的首要目的就是实现教案资源的整合、共享和传输。下面我们以Serv-U FTP服务器软件为例, 简单介绍一下我校“共享教案”的实现过程。

第一步:配置前的准备。

由学校网络中心组织, 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搭建网络系统, 为信息的录入做准备。首先, 在Serv-U FTP服务器软件安装完毕后, 于服务器E盘上新建一个“共享教案”的文件夹, 作为匿名访问用户 (Anonymous) 的根目录, 在“共享教案”目录下为每个教研组建立一个文件夹, 作为存放教案文件的主目录。

第二步:信息员用户的建立。

打开Serv-U管理控制台, 在“用户”中点击“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 打开后点击“向导”按钮。下面以数学组创建管理用户为例, 信息员设置用户名为“shuxue”, 点击“下一步”, 密码是Serv-U默认生成的复杂密码, 也可以修改为用户自定密码。点击“下一步”, 根目录选择E:共享教案数学组, 访问权限设置为“完全访问”, 然后单击“完成”, 该用户就可以通过校园网在“数学组”文件夹下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了。数学组的信息员就可以通过校园网上传本组的共享教案了。我们用同样的方法为其他教研组建立用户。

第三步:匿名用户的建立。

共享教案栏目的建立是为了服务于广大教师, 对于非信息员用户, 我校系统中还要建立一个登录校园网就可以匿名访问的只读账户Anonymous。被授权用户在“用户”中点击“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账户”, 打开后点击“添加”按钮。登录ID设置为“Anonymous”, 密码设置为空, 根目录选择为“E:共享教案”。然后点击标签目录“目录访问”, 点击“添加”按钮进行设置, 文件权限只给“读”权限, 目录为“列表”权限, 子目录赋予“继承”权限, 这样, 普通教师登录FTP服务器浏览到的共享教案就是只读属性了, 这样可以加强共享教案文件的安全性。

Serv-U FTP服务器搭建完成后, 我们就可以通过校园网的任意一台计算机进行访问了。信息员可以利用自己的授权账号登录FTP服务器进行添加、删除、修改教案的工作, 未授权教师可以通过FTP服务器的匿名账号Anonymous登录服务器进行教案下载服务。

提升语音教学效果有妙法 篇8

首先, 用汉字或汉语拼音粗略替代单词读音。如two标成“兔”, I标成“爱”等;其次, 单词辨音能力差。在小学高年级的试卷中出现了辨音题, 而这道题的失分率比较高;第三, 识记单词有障碍。学生常机械记忆回忆单词, 很少的同学可联系单词的发音、利用读音规则来完成识记, 特别是长的单词记忆, 光凭死记硬背是很难完全记牢的, 如果学生按照读音规则便轻而易举。

那么, 如何让学生习得规范、自然的语音、语调?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渗透语音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师, 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着手教学。

一、利用汉语拼音, 迁移音标教学

语音教学重视音标教学, 音标教学则注重对音素的运用。英语中将音素分为20个元音音素与28个辅音音素, 如何认读、拼读音标, 对基础阶段的学生来说还是颇具难度的。英语教师就是要将难度降低, 从听、说、练等方面来引导, 使语音教学具有趣味性, 符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接触汉语拼音, 对拼音的掌握正处在适应期, 此时接触音标教学, 势必会将两者联系起来。虽然我们不赞成学生用汉语拼音和汉字来注释单词读音, 但如果我们能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 就会发现其实这样的方法也是可行的, 只要用得其法, 学生就能从中收获学习的快乐。比如在教授辅音音素[t][d]时, 我首先让学生来认读汉语拼音中的t、d, 然后再示范音素[t][d]的发音, 让学生仔细分辨两者不同。通过比较, 学生很快就发现:t, d这两个汉语拼音里就有[t][d]的发音, 只是汉语拼音后面多了个的音, 只要把音去掉就是音标的正确发音。如此教学, 不会将学生原有知识孤立, 而是将其进行了有效迁移。

二、利用词汇教学, 提供口语实践

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一直是教师教学的方向。除了大量的听说、模仿, 还应该提供实践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 还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 进行词汇的扩展教学, 在不知不觉中渗透音标的概念。如:在教授字母组合ea发[i:]的音时, 我先出示四个单词“eat, read, ice cream, sea”让学生感知音标, 然后让学生回忆找朋友“teach, tea, teacher, peach…”最后才给出生词“meat, treat, beat, pea, leaf…”学生迅速且准确读出生词, 学以致用, 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思维。词汇教学是语音教学的主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 要求学生注意听音并看着老师的嘴型来模仿, 达到亲身实践的目的。同样, 教师也可以利用以旧带新的方式来归纳、总结发音相同的一类词汇, 比如“week, pen, ten→weekend;cat, watch→catch”等。

三、利用视频资源, 转换学习形式

在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的今天, 除了文本、黑板、实物投影等资源外, 更引进了电脑多媒体。多媒体是将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的有机组合。通过这一媒介, 可以播放与语音相关的一些视频教学, 如《国际音标教学》中音标的Flash教学, 利用学生对动画的喜爱, 将学习与动画有机结合, 加强了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 国际音标的系统引入开始的时间段不宜太早。根据《英语课标标准》中语音的目标描述, 结合自身实践, 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到五年级, 这个时间段是最佳时期, 从一开始的元音音标, 到之后的辅音音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 循序渐进,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利用歌谣顺口溜, 加强语音记忆

琅琅上口的歌谣, 滑稽搞笑的顺口溜, 令学生更容易接受语音教学, 尤其是一些难以区分的音标, 比如[θ][δ], 仅仅从嘴型上要区分这两个音, 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 我设计了两句搞笑的顺口溜:

(1) 嘴巴想对三、十三、三十说谢谢。“mouth think three、thirteen、thirty thank”。

(2) 剧院学数学, 吃东西, 渴了;回家洗澡, 瘦了。“theatre maths, things, thirsty;bath, thin”。

两句简单易懂的句子, 将小学阶段接触到的[θ]的单词大略地归了类, 这样学生练习中碰到语音辨别就不会那般手足无措了。

除了[θ][δ]难区分, 字母组合oo的辨音也是一大障碍, 我同样为学生设计了一句:“厨师单脚在教室里看好书。 (cook foot classroom look good book) ”粗略地归纳了短音[u], 不全面但加强了记忆。

对于元音音素, 我则利用rhyme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ei], “Namename, what’s your name?Kate, Kate, my name’s Kate.Game, game, let’s play a game.Plane, plane, I can make a plane Great, great, let’s make and play.”

提升教学效果 篇9

一、优化导入方法, 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中, 导入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直接带领学生阅读篇章内容, 学生学习索然无味。为此, 教师要主动优化阅读导入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情境引出与阅读相关的背景知识, 从而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4 年级下册中的“Unit 5 Seasons”这一单元时, 教师以图片情境方式引出主题season,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图片创设情境, 利用能够突出四季特征的图片, 吸引学生。如, 教师展示一幅学生在雪地里滑雪的图片, 然后问学生:Can you guess which season is it? 学生跟着画面的信息回答winter. 教师继续利用问题与学生互动: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winter? 有学生回答“I like skiing”;有学生回答“I like making snowmen”……通过互动方式, 教师引出其他三个季节, 学生阅读兴趣已经被激发出来, 从而积极投入阅读活动。

由此可见, 恰当的、符合学生兴趣的阅读导入相当重要。教师要结合学生认知需要, 利用创设情境引出与阅读相关的内容, 从而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

二、优化提问方法, 促进学生阅读

小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 面对篇幅较长的阅读文章, 难以抓住文章的中心。为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读起来更有方向感, 快速掌握篇章内容。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5 年级下册中的“Unit 4 Seeing the doctor”这一单元时, 教师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如下:

(1) What’s wrong with Su Hai?

(2) What should Su Hai do?

(3) What’s wrong with Mike?

(4) Does Mike eat lots of sweets?

(5) What’s doctor’s suggestion?

以上阅读问题的设计紧密结合阅读篇章内容, 学生带着问题很快融入阅读活动中, 进而很快掌握文章内容。此时, 教师再重复问题, 以抽查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为了促进学生运用英语句型解决生活问题, 教师还可设计提问:“If you have a toothache/headache, what should you do?”由此, 学生结合刚刚的阅读, 回答出教师的问题。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并且发散问题设计, 引导学生将课本中内容运用到生活实际当中, 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运用所学内容。

三、优化合作体验, 增强阅读理解

阅读过程中, 读一遍, 并不能得到非常深刻的体验。要想让生活经验尚不丰富、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发展的小学生全面理解阅读内容, 教师还必须给予学生合作体验学习的机会。在设计合作体验活动中, 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类合作体验活动, 以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合作活动, 引导学生再次阅读, 并以活泼的形式展现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增强学生阅读理解效果。

例如, 在学习小学英语6年级下册中的“Unit11 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单元时, 教师设计角色扮演活动, 引导学生合作体验,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三人为一个小组, 然后分配角色, 将故事演绎出来。在每一个小组中, 学生可以自主分配角色, 或者互换角色练习, 从而可以让成员有机会体验不同的角色。如旁白部分, 学生负责引出故事背景内容, 如:“There was a large and strong l⁃ion in the forest.One day, a mousewalked by and woke the lion up.”此时, 狮子出场, 表现出生气并且想要吃掉老鼠的样子, 老鼠开始求情…….

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既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同时很好地理解和巩固了故事内容。通过小组合作, 学生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与配合的重要性。

四、优化阅读评价, 强化学习动力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往往简单总结课堂教学,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尤其忽略了激励手段的运用, 因而学生的阅读动力不强。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学习动力, 教师要优化阅读评价, 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加以表扬, 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阅读兴趣。

例如, 在对小学英语6年级下册中的“Unit11 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单元进行评价时, 教师以激励评价为主, 推动学生阅读, 取得很好的阅读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合作表现, 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如, 有的小组学生虽然对话不是非常流利, 但是却将lion和mouse绘声绘色地展现出来, 故事主角形象非常突出。为此, 教师可以这样评价:“Your guys really do a good job, esp⁃ecially your performance.But if you putmore attention to the dialogue, it will beperfect.”在这个评价中, 教师首先表扬学生的角色扮演非常出色, 然后引导学生将关注点再放在对话上会更加完美。这样一来, 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同时也明确了改进的方向。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将激励评价放在至高地位, 进行激励点评, 同时指出其中不足, 促进学生改进。这样的评价容易让学生接受, 也能够催动更强的阅读动力。

巧用教学比赛提升足球教学的效果 篇10

一、技术比赛

(一) 运球比赛

1. 直线运球比赛:

全班分为4组, 每组排头各持一球站于端线。比赛开始, 排头运球到对面标志桶 (相距20m) , 再运回给第二学生, 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比赛。依此类推, 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名。

2. 弧线运球比赛:

全班分为2组, 每组派1名学生各持一球分别站于中圈与中线的两个交点。比赛开始, 这两名学生用右脚按逆时针方向沿中圈运球, 运至另一交点时, 第二名学生接力, 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比赛。依此类推, 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名。

3. 环形运球比赛:

全班分为4组, 站立于罚球区四角。比赛开始, 每组排头各持一球, 按逆时针方向沿边、端线运球一圈后给第二名学生, 第二名学生按照同样方法进行比赛。依此类推, 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名。每组四角各站一人, 运球者绕此人外面运球方为有效。

(二) 传、接球比赛

1. 迎面跑动传接球比赛:

全班分为4~6组, 每组6~8人, 每组再分为人数相等的2小队, 相距5m, 相对站立, 相互传球, 每组派一名裁判。比赛形式有三种:第一种, 按失误的先后顺序决定名次, 后失误的小组名次列前;第二种, 在规定时间内, 看哪组传、接球的次数多, 次数多者名次列前;第三种, 每组完成规定次数传、接球, 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名。

2. 行进间传、接球比赛:

按直线的方法进行。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大组, 每大组再以两人为一个小组, 两人相距5m, 站在端线处。比赛开始, 每组排头两人跑动中传、接球至另一端线 (相距25m) , 然后传、接球返回给第二组学生, 第二组学生按照同样方法进行。依此类推, 按完成的先后顺序排名。也可以规定传球次数或两人间的距离增加难度。

(三) 射门比赛

1. 原地射门比赛:

方法一, 全班分为4组, 每组一球一门 (用标志桶和标志杆代替) , 球门大小可调整。每人在罚球区线后必须射中1次, 未射中者继续射门, 射中为止, 第二名学生按照同样方法进行。依此类推, 射门次数少的组为胜。方法二, 全班分为2组, 每组10~20个球, 按顺序在罚球区线后轮流射门, 看哪一组射中的次数多。

2. 行进间射门比赛:

方法一, 全班分为2组, 在中线站立。比赛开始, 排头各持一球, 分别向罚球区快速运球射门 (在罚球区线后) 。然后在罚球区线上将已放好的球快速运回到中线交给第二名学生。依此类推完成比赛。方法二, 全班分为人数相等的2个大组, 每大组又以两人为一个小组, 两人相距5m, 站在中线处。比赛开始, 每组排头两人跑动中传、接球, 并向罚球区快速运球射门 (在罚球区线后) , 然后在罚球区线上将已放好的球快速传、接球返回给第二组学生, 依此类推完成比赛。

二、小场地比赛

1.计分赛

此方法适用于人数较少的班级。全班分为两排, 采用第一排与第二排轮流累计射门次数的方法进行比赛 (在四分之一场地进行) 。两排报数, 第一节, 两排前5名学生比赛, 第二节两排第6~10名学生比赛。依此类推。当人数不是5的倍数时, 可以采用6对6或7对7的形式进行比赛。每节10分钟, 中间不休息。累计射门次数多的组为胜。

2.淘汰赛

此方法适用于人数较多的班级。全班分为四排, 采用组与组之间淘汰赛和附加赛的办法进行, 全场比赛方法与计分赛相同。

3.梯次赛

全班按上课队形分为4组, 将1、2组定为A队, 3、4组定为B队。A队与B队进行全场比赛。比赛分两轮进行, 第一轮, 从四组中各挑选5名队员, 1组与3组、2组与4组比赛。第二轮, A队和B队各挑选5名队员比赛。两轮累计射门次数, 次数高的队为胜。这种方法既使大多数学生得到了锻炼, 又使部分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挥, 使比赛更精彩, 学生的积极性更高。

4.邀请赛

邀请同时上课的其他班级进行全场比赛, 基本按照正规比赛方法进行。这种方法既能加强班与班之间的联系, 增进他们的友谊, 又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水平。

三、安排教学比赛的注意事项

提升教学效果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效果;策略

一、起承与转合

阅读教学空间着力于什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重心偏离,“进”得去,却“出”不来。“进得去”即课堂教学陷入对课文内容和知识研习的误区,在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时“精耕细作”,忘记了“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出不来”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培养,语文学科的言语性不明显,学生的说写训练落空。因此,阅读教学要处理好“进”与“出”的关系,抓好起承转合,提高教学效率。

1.起——突出主题。“起”是开头,新课的学习,要有良好的开端,此环节主要任务是展示学习主题,明确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有迫切要阅读课文的要求。

2.承——对话文本。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载体是文本,文本价值的实现途径是读悟文本。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文本特点确定语悟重点,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新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在读悟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在具体教学中,要丰富读的方法,开辟悟的途径,培养学生感悟和赏析的能力。

3.转——形成能力。语文教学主要不是文本内容,而是以言语表达为主旨。阅读教学中要把教材文本当作“一个例子”来剖析,不能止于读悟文本,而应致力于学生形成能力结构。结构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它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和兼容性。学生掌握了结构就具有了解决不同新问题的工具。因此,教学过程中,对课文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进行恰当的取舍确定学生言语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

4.合——总结教学。阅读教学的课堂小结,要归纳整理课堂已经学过的内容,还要提炼结构要点,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同时,明确指出不足与努力的方向,并对取得进步的学生进行肯定、鼓励,达成情意目标。

二、利用情境,提升阅读体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创设有效情境对开展阅读教学非常重要。创设情境,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利用好情境,必须找到情境的基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形成对文本或事物的兴趣,并在阅读中获得自我体验,形成文本、自我及语言的互通,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目的。

1.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情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始和激发兴趣能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文。在阅读开始,根据教材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生心理体验,或者根据教材相关内容的背景或根据画面或人物设置问题情境,激起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可以利用“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优美的画面激起学生的兴趣,设置草原是什么样子的?教师通过学生阅读,让一名学生以导游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优美的草原风景。又如,在教学《望洞庭》一文时,围绕“和”字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品味,体会到月夜静谧、安详的柔和之美,月光、山、水之间的和谐之美,白、碧、青等构成的和色之美,从而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愉悦心情。

2.拓展情境境界,体验生命感悟。许多文章是作者对生命体验的物化,有的是内心独白,有的则借助作者塑造的人物呈现自己的人生理念。特别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编选的课文,经过了层层遴选,更是文质兼美,蕴涵丰富,寄托着作者对生命的意趣,奇妙无穷。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探悉作者的内心世界,读出本质意义,进行心理换位,与作者产生共鸣,形成心理认同。然后跳出课文,联系生活进行反思,进行自我生命体验。例如,在教学《观潮》一文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后自我介绍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并把自己参观的风景名胜拍下的照片带进课堂,一边展示自己的照片,一边向大家介绍自己浏览的风景。这样,学生就能深切地感受文中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从而产生共鸣。

3.抓住重点词句,强化情境体验。课文中某些关键词、句往往起着主导作用,它们关系着全文的阅读,反映着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主旨。为此,我们教学时应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进入课文的具体情境。例如,在教学《草原》一文时,通过分析重点词、句,强化学生的体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草原的景象,伴着优美的音乐,并在音乐中开展全班泛读,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进行体验,这种深细的阅读过程,是一种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智力活动,通过这样智力活动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和阅读能力得以加强。

三、加强综合,突出重点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加强综合,突出重点”这一策略至关重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注重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质和语文综合能力。

1.立足教材,引导学生阅读。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学生的初始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窄。因此,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立足教材的基础,引导学生阅读。

当前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思想情感,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充与积累语文知识。例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首先引导学生浏览全文,然后激发学生阅读情感的方式是利用课前设计活泼生动的语言,时刻牵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充满激情的范读,尽可能将文章中出现的美妙景色、情感一览无余地呈现在学生的脑海里,让学生感受文中张家界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与此同时,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掌握描写景色的方法与技巧。

同样要启发学生学习课外知识,也应立足教材。通过课内的导读示范,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的名篇佳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知识。例如,教学《珍珠鸟》一文时,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一些课外描写小动物的文章,如老舍先生的《猫》,如此开展相关阅读,长此以往将会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2.实施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王道。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尊重个体阅读的差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情感,同时存在不同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实施激励策略,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培养兴趣,然后矫正阅读方向。

实施个性化的阅读策略要求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引导其自主阅读,同时构建学生间的交流平台。例如,在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结果表达自身最初的感受。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对文中提到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感兴趣,很受感动;有些学生则被文中的提到的深厚的战友之情感动了;有些学生则被文中表现出来的革命时期的艰苦岁月所感动。这就是个性化阅读所带来的效果。

3.开展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知识面。课外是课堂的延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积极引导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构建学生间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在完成阅读的情况下认真交流与分析。

提升教学效果 篇12

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进步,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现状,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笔者作为在政治教学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浅谈自己的看法。初中政治课程的内容,相对于语文课程的内容而言是枯燥无味的,和英语课程相比,又因其少了一定的陌生性而使初中学生减少了对其的好奇度,这也就使得初中学生在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时,对政治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要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转而探索新的、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九年级政治《学会合理消费》这一章节时,因为初中生基本处在只花钱、不挣钱的阶段,开始对教学内容的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可以先组织他们调查家庭的消费结构,让他们了解父母辛苦挣钱的不易,逐渐培养他们感恩意识的同时,引导他们合理消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差钱》、《钟点工》等与消费相关的小品,为课堂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并在恰当的时候引出相关的学习内容,明确细分问题,让好、中、差学生各抒己见,从而使学生在与同学和老师的愉快、融洽的交流过程中不断掌握基本的课堂知识,学会利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当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之后,定会因此而产生成就感,那么学习中的乐趣和成就感便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

二、鼓励初中学生质疑,在疑问中拓宽思维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在初中政治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一定不能忽略初中学生的质疑所发挥的作用,当前多数教师仍在使用“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面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却昏昏欲睡。要知道,这样无论是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还是自身道德的修养都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他们根本没听进去,也没学进去,所以在进行初中政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充分调动可调动的因素,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激发学生质疑思想,活跃、拓宽他们的学习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不断拓宽学习领域

为有效推进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政治理论知识都是社会实践的升华,是对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系统化的反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还能有效地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例如,教师在教授九年级第六课“行使政治权利中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时,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行使的权利和体会行使权利必要性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从而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

初中生在教学活动中占主体地位,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了有效地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教师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会直接表现于自身言行中,从而作用于学生对老师的认识。当教师思想道德水平高时,那么自然会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得到学生的信服,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努力学习,反之亦然;其次,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影响教学结果。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体现在其对教学内容的讲解上,还体现在其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因材施教上。学生作为学习个体,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如在学习成果上,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好,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在学习动机上,有的是因为学习而学习,有的则是因为知道自己要什么而学习;在学习方法上,有的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有的则灵活运用其他记忆法,这种种的不同组成了一个班级,而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求教师以学生为基础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从而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

马克思曾经说过:“创新思想就像一颗种子,它是人的生命迸发出的最鲜活的、最灵活的火花,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种子,还在于启迪和唤醒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得种子发芽、成长。”马克思的这段话,体现着创新教育的思想。随着新教材的推行,教师应该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和引导。

参考文献

[1]赵彦笋.试谈对新课程下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的认识[J].学周刊B版,2010(0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丁志旺.新课标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0(33).

上一篇:排气歧管下一篇:工程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