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污染

2024-08-25

空调污染(精选9篇)

空调污染 篇1

目前国内大多数空调实际上只能解决一时的清洁与杀菌问题,但时间一久或者范围一大,很多空调都无力负担有效的杀菌和清洁功能,导致空调的换热器表面积满尘埃和污垢从而滋生细菌和病毒,并造成二次污染,危害人们健康[1]。因此,分析空调污染情况和传染病发病情况的关系对于指导空调清洗和疾病预防具有双重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检测设备

RRK-SK-II型定量采样机器人、天平CP324S-320g,恒温培养箱,生物安全柜。营养琼脂,沙氏琼脂,无纺布,密封袋,Tween-80,灭菌自来水。

1.2 采样方法、检测方法及判断依据

分别于2010年9月3日-9月9日和2011年4月11日-4月18日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总计10家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样品采集,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2]对样品进行检测。测定结果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相关要求进行评价,其中风管内积尘量≤20g/m2,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100 cfu/m2,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100 cfu/m2。2006-2010年哈尔滨市传染病发病概况数据来自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疾病监测网。

2 结果

2.1 冬季供暖期前后集中空调卫生检测结果

通过对哈尔滨市10家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采样检测(表1、2),冬季供暖期开始前的风管积尘量、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23.6%、27.0%、0%。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经过冬季供暖期半年的停用,在冬季供暖期结束前的风管积尘量、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的检测项目不合格率分别为50.4%、22.0%和1.6%。分析原因可能为:北方城市多有集中供暖,故空调在供暖期处于停用的状态,风管内经过半年左右沉积了很多灰尘和微生物,所以在供暖期临近结束的一段时间,集中空调的各项检测指标不仅合格率低,且超标严重。在供暖期结束至下一个供暖期开始前,集中空调使用频率较高,沉积的灰尘和微生物随送风进入各个公共场所,故供暖期开始前,各项指标超标率低[3]。

2.2 哈尔滨市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通过对2006-2010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传染病发病人数在5-7月份出现一个高峰期,其他月份的发病人数几乎没有太大的波动,哈尔滨集中供暖的结束时间为4月中旬,在4月份中旬开始使用集中空调后,5-7月份哈尔滨市传染病发病情况出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进入8月份后传染病发病情况趋于平稳,各月的发病情况相差不大。(图1)

3 讨论

集中空调引起人体健康损害和疾病种类很多,主要分为:传染病、过敏性疾病和其他综合性病症。通过空气传染的疾病都容易通过集中空调这种相对封闭的通风系统来传播。人们熟悉且最具有代表性的有:流感(包括甲型H1N1流感)、SARS和军团菌病。多数是由于粉尘、烟雾、悬浮颗粒等刺激呼吸道引发的。如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间质性肺炎等。据美国环保局和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在美国和欧洲的调查表明,由于集中空调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清洁,它已成为室内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近50%的室内污染源于集中空调。集中空调卫生状况不好会使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不佳,存在缺氧、粉尘颗粒过多、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细菌总数超标等污染现象,轻则是人感到疲倦、眼睛辛辣、呼吸道刺激,重则诱发孕妇流产、婴儿畸形,乃至癌症、白血病等。

通过对哈尔滨市10家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哈尔滨冬季供暖期结束前的风管内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超标情况要比冬季供暖期开始前的严重,分析原因可能为:北方城市多有集中供暖,故空调在供暖期处于停用的状态,风管内经过半年左右沉积了很多灰尘和微生物,集中空调的各项检测指标不仅合格率低,且超标严重。在供暖期结束至下一个供暖期开始前,集中空调使用频率较高,长期使用的空调,一般都积有大量灰尘,使得过滤器阻力增大,丧失过滤能力,造成室内空气的二次污染[4]。因此沉积的灰尘和微生物随送风进入各个公共场所,故供暖期开始前,各项指标不合格率低。

与此同时,通过对2006-2010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结果显示哈尔滨市传染病发病人数在5-7月份出现一个高峰期。分析原因可能是空调在供暖期处于停用的状态,风管内经过半年左右沉积了很多灰尘和微生物,哈尔滨集中供暖的结束时间为4月中旬,所以在供暖期刚刚结束的一段时间,沉积的灰尘和微生物随送风进入各个公共场所。在供暖期结束后集中空调使用频率较高,供暖期结束后的几个月传染病发病人数较其他月份高。因此,建议每年在供暖期即将结束前,即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启动前应清洗和消毒一次,以减少对公众的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质量。另外,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5]自2011年5月1日起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档案应当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和消毒情况。在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应当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或评价报告。国家相应法律规范的开展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基础,同时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提供了法律制度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陈文革,王怀记,吴林,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风险性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8(5):266-2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培训资料.2006.

[3]綦峥,刘晓秋,唐建辉,等.集中空调供暖期前后污染情况分析[J].环境卫生学杂志,2011,1(5):19-21.

[4]刘洪亮,张磊,冯利红,等.清洗消毒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空气质量改善效果的评价[J].卫生研究,2009,38(5):576-57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80号令《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S],2011.

空调污染 篇2

天气逐渐转暖了,空气开始变得潮湿,这使得细菌容易在常被人忽视的地方滋生。尤其是汽车空调散热片,由于冬天一直没有使用,加上空气潮湿,空调蒸发箱表面会附着一层灰尘和霉菌。如果在使用空调前未对空调系统进行清理的话,这些有害物质会随着空调管路吹入车厢中,影响健康。

WEPP2024空调清洁剂。通过专用的喷管,将药液均匀喷洒在蒸发箱表面,其中的可溶性药液将灰尘和其他污染物从金属表面冲洗掉,减少进入车厢中的污染物的数量。该产品需在专业人士操作下才能使用,由于效果显著,很多汽修店或美容店都选择它作为汽车日常保养品使用。您也可以自己购买WEPP2024产品,再交由专业人士使用,让您使用更加安心、放心。

WEPP2025空气清新剂体积小巧,使用方便。通过将瓶内的液体雾化后,通过汽车空调循环系统深入到空调的各个角落,清洗管路中的每一个角落。该产品车主自己便可使用,操作简便,只需几步便可完成整套操作。

WEPP2024+2025汽车空调清洁套装是一套专门针对空调系统清洁的系列产品,配合使用能够彻底清洁汽车空调系统,效果显著。WEPP产品均产自德国,原装进口,品质可靠。建议车主定期清洁汽车空调系统,给您增添一份健康的保障。

空调的重复污染导致新商机出现 篇3

空调,“重复污染”日益凸显

“随着北京、上海等地中央空调‘强洗令’续出台,南京人对空调的‘重复污染’开始重视起来。现在很多来卖场选购空调的消费者很多都会顺带间下空调的清洗问题,这在前两年很少见。”江苏国美电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南京人纷纷开始重视空调清洗的背后,更关心空调“重复污染”给健康带来的威胁。国家统计局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空调用户最多的国家,每百户家庭平均拥有量达到87.8%。与此同时,我国也是“空调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一个可以佐证的数据是,前不久南京对空调系统的一次。专项调查显示,家用空调散热片上的菌落数,最高超过国家制定的中央空调标准的10000倍。南京十几家医院皮肤科一项临床调查也发现,因为家用空调污染引起皮肤过敏等疾病的,竟占到此类患者总数的五成左右。

“因为是空气冷热交换的必经之处,空气中的灰尘、污垢不断累积在上面,再加上空调冷凝水造成的潮湿环境,很容易导致病菌大量繁殖,散热片正成为空调最大的细菌隐性污染源。”一家著名空调品牌南京地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污染”:催生新商机

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家电“重复污染”在引发南京人对健康担忧的同时,也给不少企业带来了新商机。“家电引发的‘重复污染’,仅仅借助一些普通的清洁、洗涤用品,是很难清除的。以空调为例,一些消费者以为在清洗空调时倒些消毒液就可以清除机身里面的污垢,但情况并非如此。空调散热片主要由薄铝片构成,强度小,表面容易损伤。加上结构复杂,普通的表面擦拭很难清除隐藏的污垢,更不用说是消毒了。”世纪联华店的有关负责人说。据他所知,讲究点的南京人通常会选择专业清洗公司上门服务,或者购买专业的空调散热片消毒剂产品自行在家清理。正因为这样,空调消毒剂等因为空调“重复污染”才出现的新奇商品,开始占据家电超市的醒目位置。

空调污染 篇4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的公共场所越来越豪华,集中空调也日益广泛地应用[1]。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空气质量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集中空调系统的送风质量[2]。目前公共场所的高度密闭性造成了集中空调的高能耗,使得某些公共场所的管理者忽视新风量的输入。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及其不合理的使用,已经成为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由于集中空调系统的长期运行、没有清洁消毒或者清洁消毒不彻底,往往造成通风系统内部污染,在集中空调开启时,污染物被带入室内,从而使集中空调系统成为污染物扩散源。集中空调卫生状况不好会使公共场所室内空气不佳,存在缺氧、粉尘颗粒过多、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细菌总数超标等污染现象,轻则是人感到疲倦、眼睛辛辣、呼吸道刺激,重则诱发孕妇流产、婴儿畸形,乃至癌症、白血病等[3]。因此,集中空调系统在为人们创造了节能、高效、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同时,其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因此开展集中空调卫生学评价,建立污染情况模型,并提出清洗建议,对我国的其他北方地区具有借鉴和推广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检测设备

吐温-80灭菌自来水,沙氏琼脂,0.22um滤膜,无纺布100×100cm,SLI-700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恒温培养箱SLI-200,371型CO2培养箱,生物安全柜HLB2448-BS,YP102N电子天平。

1.2 样品来源与标准方法

2004-2006年分别在哈尔滨市的51所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了采样检测,采样及检测方法分别按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实施指南GB/T18204.8-2000》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4]对采样样品进行了检测。采样结果以《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相关要求进行评价,其中送风口细菌≤500 cfu/m3,军团菌不得检出,风管积尘量≤20g,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100 cfu/m2。

2 结果

2.1 冬季供暖期结束后集中空调卫生检测结果

2004-2006年3月16日-3月22日,即冬季供暖期结束前后对哈尔滨市3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在140份采样样品中,送风中细菌总数测定值为1.7×104~5.8×105 cfu/g,与该检测项目的标准值104 cfu/g相比,合格率为0%,且最低超超标率1.7倍,最高超标率为5.8倍。风管内表面积真菌总数测定值为8.7×103~9.6×106 cfu/g,与该检测项目的标准值3 000 cfu/g比较,合格率为0%,最高超标率高达3200倍。风口风管积尘量的测定值为1~33 g/m2,与该检测项目的标准值2g/m2比较,合格率为6.7%,最高超标16.5倍。总体看来,此次的30家公共场所140个采样点的污染程度为中度~严重,且合格率为0%。(表1)

2.2 冬季供暖期开始前集中空调卫生检测结果

2004-2006年7月17日-8月3日,即冬季供暖期即将开始前后对哈尔滨市21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如表2所示),在315份采样样品中,送风中细菌总数测定值为54~580cfu/cm3,与该检测项目的标准值500 cfu/cm3相比,合格率为86%,且最高超标率仅为1.2倍。风管内表面积真菌总数测定值为1~170 cfu/cm2,与该检测项目的标准值100 cfu/cm3比较,合格率为91%,最高超标率为1.7倍。风口风管积尘量的测定值为10.18~19.98 g/m2,与该检测项目的标准值20 g/m2比较,合格率为100%。军团菌的检测中有14%检出,合格率为86%。总体看来,集中空调系统经过约4个月多运行,送风中菌落总数,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风口风管积尘量和军团菌等指标都有明显的减少。

2讨论

通过对哈尔滨市51家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显示,在冬季供暖期结束前后的送风中细菌总数、风管内表面积真菌、风口风管积尘量等检测项目的合格率仅为0%-6.7%。集中空调系统经过约4个月多运行,送风中菌落总数,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风口风管积尘量和军团菌等检测项目的合格率升高至86%-100%。分析原因可能为:北方城市多有集中供暖,故空调在供暖期处于停用的状态,风管内经过半年左右沉积了很多灰尘和微生物,所以在供暖期临近结束的一段时间,集中空调的各项检测指标不仅合格率低,且超标严重。在供暖期结束至下一个供暖期开始前,集中空调使用频率较高,因此沉积的灰尘和微生物随送风进入各个公共场所,故供暖期开始前,各项指标不合格率低。

因此,建议每年在供暖期即将结束前后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一次,因为中央空调因其结构特点,在使用中有传播病毒和有害菌的隐患[5]。中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的超额死亡已达11.1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入院人数已达22万人,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室内空气污染所致健康危害的经济损失高达约32亿美元[6]。因此空调通风系统如不按期清洗,其污染严重影响了公众的身体健康,降低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质量。

摘要:目的 为了解哈尔滨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状况,加强监督管理和提供清洗建议。方法 根据北方特有冬季供暖期的特点,首次提出通过监测供暖期前后的污染情况。通过对51家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采样检测,建立北方城市特有的污染趋势变化规律。结果 3月16日-3月22日的采样中,显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菌落总数,送风真菌总数,风口风管积尘量100.0%超标,均属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在7月17日和8月3日的采样检测中,结果显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菌落总数,送风真菌总数,风口风管积尘量总计有28.6%的超标和嗜肺军团菌检出率。结论 建议最佳清洗时间为供暖期结束后,本文的检测结果和清洁工作的建议方案针对国内外其他具有冬季供暖的地区具有借鉴和大范围推广作用。

关键词:集中空调,公共场所,北方城市,检测

参考文献

[1]郭艳,何伦发,李玉,等.中山市2006~2008年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338-1339.

[2]郭宁晓,潘国新,沈力光.2006年宁夏地区宾馆饭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调查[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8.30(1):52-5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M],2006.

[4]王宏伟.集中空调的健康危害与预防[J].口岸卫生控制,2009.14(4):8-9.

[5]金银龙,刘凡,苏志,等.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控制[J].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空调污染 篇5

关键词: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调查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是指为使房间或者封闭空间中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 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它以其制冷/制热快, 使用方便、无噪音等优点被广泛地使用, 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需求。但其卫生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空调通风系统的长期运行、安装和管理不合理、消毒清洁不当等原因, 已经成为建筑物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1,2]。为了解大连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状况, 有效预防空气传播疾病的流行, 笔者于2013年对大连市18家公共场所进行抽样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大连市内18家有集中空调的场所, 对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水中的嗜肺军团菌进行检测。

1.2 采样与检测方法

送风中PM10和微生物指标:PM10检测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C进行检测;微生物采样用JWL-6型六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 空气流量28.3 L/min, 采集5~15 min。检测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D进行。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积尘中微生物:取样采用定量取样机器人和人工擦拭法, 取样面积分别为50、100 cm2。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H、I进行检测。冷却水: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检测依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附录A进行。

1.3 数据分析与评价

各检测指标均依据《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进行评价。送风中PM10应≤0.08 mg/m3;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500 CFU/m3;β-溶血性链球菌不得检出;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应≤20 g/m2;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100 CFU/cm2;冷却水中不得检出嗜肺军团菌。

2 结果

2.1 送风口空气检测

18家单位集中空调送风口空气样品检测结果显示,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β-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均为100.0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合格率均为89.19%;其中4份细菌总数超标, 超标值范围510~1 200 CFU/m3;4份真菌总数超标, 超标值范围530~2 100 CFU/m3。检测结果见表1。

2.2 风管积尘检测

18家被调查的单位中, 风管内表面的积尘量合格率为91.30%。其中2份不合格, 超标值最高为80 g/m2;真菌总数合格率为95.35%;其中2份真菌总数超标, 超标值最高为2 700 CFU/cm2;细菌总数合格率为100.00%。检测结果见表2。

2.3 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

18家单位18份冷却水均未检出嗜肺军团菌。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宾馆、餐厅、商场、影院、写字楼、展馆、医院、候车 (机) 楼等城市公共建筑都设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它在满足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等要求的同时, 其卫生问题已经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资料表明, 建筑物空调通风系统生物性污染所造成的人体健康危害主要有传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 其中以空气传播方式的呼吸道传染病为多见, 如军团菌病、SARS及结核病等[3]。

调查结果显示, 2013年大连市18家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中,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PM10) 、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合格率均为100.00%。这得益于近几年夏季达沃斯会议在大连举办和2013年全运会在大连有分赛区, 相关单位加强了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监管力度, 开展了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和消毒工作, 效果显著。

本次调查阳性结果主要集中在送风和风管内表面积尘中的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 特别是真菌总数, 与徐丹[4]等调查的结果一致。原因是由于大连的海洋性气候, 夏季时间长、空气湿度大、空调使用时间长和频率较高、有利于微生物特别是真菌的生长繁殖, 容易造成集中空调的污染。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长期运行中, 多数使用单位只清洗空调面板和过滤网, 清洁消毒不彻底, 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范围应包括风管 (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 (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空调冷却水塔。建筑物中集中空调各通风系统都是互通的, 一旦某一局部空间空气受到污染, 被污染的空气将被回风管道的回风口吸入, 能迅速随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输送到建筑物中的各个空间, 造成整个建筑物的空气被污染, 对长期在集中空调环境中的人群产生健康危害, 因此, 清洁消毒工作相当重要。

通过对18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调查, 建议:今后在实施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预防性和竣工验收评价时, 要规范设计与安装, 预留风管检修口, 确保管道设计、过滤设施等达到卫生要求;加大日常监督监测力度, 定期对运行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进行监测和卫生学评价;培训建立专业的集中空调清洗消毒队伍;同时集中空调使用单位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和消毒制度, 定期清洗消毒空调, 保持空气清洁, 消除卫生隐患。

参考文献

[1]陈卫中, 楼晓明, 任丽华, 等.2009年浙江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污染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1) :197-198.

[2]张之幸, 邬颖麒, 沈隽, 等.2007~2011年上海市某区公共场所集中空通风系统监测结果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12, 28 (7) :872-874.

[3]谢文芳, 周哲华, 富小飞, 等.嘉兴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9) :2289-2292.

空调污染 篇6

1 调查方法与内容

1.1 样品来源

1.1.1 对象

随机抽检全市宾馆、饭店 (三星级以上) 15家、大型商场 (包括超市) 15家。

1.1.2 采样位置

在每个公共场所送风管或送风口进行采样。

1.1.3 采样数量

送风管采集不同断面样品3份或不同送风口采集样品9份。

1.2 检验方法和项目

检验方法按《规范》实施指南、《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 (GB/T18204-2000) ;检验项目为:空调系统风管内积尘量、积尘中菌落总数及积尘中真菌总数。

1.3 评价标准

依据《规范》对空调管道污染程度进行评判。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次共抽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单位30家, 属严重污染1家, 严重污染率为3.33%, 中等污染为29家, 中等污染率为96.67%抽检单位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无一家合格, 不合格率为100%。

2.1.1 大型商场、超市抽检15家 全部在送风管维修口设采样点, 其中13家设3点, 2家设2点, 共计检测样品43份, 经检测15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均属中等污染。其中风管积尘量为2.0~13.0 gm-2, 平均7.2 gm-2;积尘中菌落总数为3.9×104~5.8×105 cfug-1, 平均2.0×105cfug-1;积尘中真菌总数为8.7×103~2.4×106cfug-1, 平均3.1×105cfug-1。

2.1.2 宾馆、饭店抽检15家 7家在通风管维修口设采样点, 其中2家设2点, 其余设3点;8家在9个不同客房送风口设采样点, 其中1家设8个采样点, 其余设9点。经检测1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属严重污染, 污染率为6.67%, 中等污染为14家, 污染率为93.33%。其中风管积尘量为1.0~33.0 gm-2, 平均8.2 gm-2;积尘中菌落总数为1.7×104~3.8×105cfug-1, 平均1.2×105cfug-1;积尘中真菌总数为1.0×1049.6×106cfug-1, 平均8.9×105cfug-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建筑物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全封闭式集中空调系统。建筑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引发的传染性疾病是空调系统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的最大危害, 其中最有代表性为“军团菌”, 因此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问题备受关注。特别是2008年春季我国部分城市暴发流行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 因为不能排除建筑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传播“非典”病毒而不能运行使用, 再一次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公众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能成为传染病的一种空气传播渠道的高度重视。

3.1 以前我们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比较陌生, 相关的卫生检测工作还未开展, 也没有卫生条例可依, 此次《规范》的出台, 无疑对今后的空调系统卫生检验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使我们有标准可依, 有规范可循, 空调系统的卫生检测会更加规范、完善。

3.2 此次通过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管道积尘量、积尘中菌落总数及真菌总数的监测, 我们发现空调通风系统管道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抽检30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无一家合格, 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使用集中空调系统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定期对其进行清洁, 空气传播性传染病流行期间应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3.3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 及时对不合乎卫生要求的空调系统进行停机, 建立空调系统管理档案, 实行发放卫生许可证制度, 定期监测。加强空调系统管理和清洗, 是防止不良建筑综合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3.4 空调系统污染的发生原因, 往往不纯属空调系统中设备和装置本身的质量问题, 与空调系统在设计、施工安装与运行管理上存在的卫生问题也有一定的关系, 质量部门要加强对空调系统设计审核, 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对空调系统使用单位运行管理。

空调污染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96 家不同建筑物中抽取19 家商业建筑, 8 家办公建筑, 共计27 家正常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单位, 且每家单位均设开放式冷却塔。监测时间为2012 和2013 年的6—8 月份。

1. 2 仪器和材料100 mm ×100 mm采样框, 100 mm ×100 mm无纺布 ( 用精度0. 000 1 g天平预先称重) , 密封袋, 消毒棉签, 10 ml生理盐水管, 6 级筛孔空气撞击式采样器 ( 空气流量28. 3 L/min, 采样5 min) , 9 cm直径营养琼脂培养基平皿; 9 cm直径沙氏琼脂培养基平皿; 9 cm直径血培养基平皿, 美国TSI公司生产的SIDEPAKTMAM510 个人智能防爆粉尘测试仪。

1. 3 方法现场采样是在集中空调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 门窗关闭1 h后; 在每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选择4 个以上代表性部位, 用撞击法进行随机抽样和无菌采样。集中空调系统的冷却水和冷凝水选择1 个以上部位。按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 下称《规范》) [2]附录C-F、附录H和附录I的要求进行检测采样。检测指标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管道的积尘量、细菌、真菌总数; 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 ( PM10) 、细菌、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

风管表面积尘量依照《规范》附录H的要求, 采用人工擦拭法采样。送风中PM10依照《规范》附录C的要求, 用SIDEPAKTM AM510个人智能防爆粉尘测试仪 (美国TSI公司) 直读测定。冷却水和冷凝水中嗜肺军团菌依照《规范》附录B的要求, 于每个采样点无菌操作取水样约500 ml作为样品, 送实验室检验分析。按《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 394-2012进行检验及评价。

1.4统计方法仪器监测和样品采样检验后的数据经核查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 再将数据库全部转入SPSS13.0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方法采用均值、百分率计算、χ2检验, 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建筑物内集中空调基本情况被调查的27 家公共场所面积均大于2 000 m2, 20 家使用以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为主的空调系统, 7 家使用全空气式通风系统;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年限在1 ~ 23 a之间。清洗情况: 已清洗单位22 家, 占81. 5% ; 其中商业建筑已清洗单位18 家, 66. 7% ; 办公建筑已清洗单位4 家, 14. 8% ; 5 家均未清洗。

2. 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项卫生指标检测结果2012—2013 年期间共监测集中空调单位建筑27家, 合格19 家, 合格率为70. 4% ( 19 /27) ; 集中空调监测包括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积尘中细菌总数和真菌总数; 送风中PM10、细菌总数、真菌总数、β-溶血性链球菌, 共计861 项次, 合格835 项次, 总合格率为97. 0% 。见表1。

2. 3不同类型建筑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合格情况不同类型建筑物集中空调的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和送风口的 β - 溶血性链球菌合格率均为100% , 其他5项指标合格情况。对不同类型建筑物这5 项指标的合格情况进行 χ2检验, 发现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 ( χ2= 1. 323, P > 0. 05 ) 、风管内表面的真菌总数 ( χ2= 0. 032, P > 0. 05 ) 、送风口的PM10 ( χ2= 0. 849, P > 0. 05) 、送风口的细菌总数 ( χ2= 0. 875, P > 0. 05 ) 和真菌总数 ( χ2= 1. 323, P > 0. 05 ) 的合格率在不同建筑物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2. 4 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本次调查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冷却水和冷凝水进行检测, 检测项目为嗜肺军团菌, 共检测样品82 份, 其中14 份检出嗜肺军团菌, 合格者为68 份, 合格率为82. 9% 。见表2。其中26 份冷凝水中4 份检出嗜肺军团菌, 56 份冷却水中10份检出嗜肺军团菌。14 份检出嗜肺军团菌的水样中, 11 份为LP1 型, 1 份为LP3 型, 2 份为3 种血清型LP1、LP5、LP7 同时污染; 检出嗜肺军团菌的分型以LP1 型为主, 占78. 6% ( 11 /14) 。

3 讨论

从2 年集中空调监督监测结果来看, 27 家单位清洗空调比例81. 5% ( 22 /27) ,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总合格率为97. 0% , 合格情况好于余晓辉等[3]、郑朝军等[4]的调查结果, 这与上海市人民政府于2011 年12月1 日起正式实施《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5]有关及与建筑物管理单位请专业空调单位及时清洗和日常空调维护有关。

嗜肺军团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 能引起军团菌病, 有关文献报道已证实空调冷却塔、冷凝水等是引发军团菌病并造成其流行暴发的主要来源[6-7]。我国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地开展的各项检测和调查也发现, 集中空调冷却塔水中军团菌阳性率较高[3-4], 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 这与冷却塔水未持续消毒处理有关。国内相关文献报道, LP1 型是引起军团菌的主要病原体, 空调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达到一定浓度, 可引起感染军团菌病甚至暴发的结果[8]。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14 份空调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 其中11 份为LP1 血清型;提示今后应重点加强对空调冷却水LP1 血清型嗜肺军团菌的检测; 同时,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研制水中嗜肺军团菌快速检测方法并加以推广应用。

建筑物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全面清洗消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应针对不同场所系统运行特点, 采用正确的清洗、消毒方法并推广应用。经过清洗、消毒后的系统管理单位应委托有相关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检测, 确保清洗消毒效果, 避免运行过程中再次发生污染, 使其达到有关卫生标准。

参考文献

[1]金银龙.集中空调污染与健康危害控制[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6.

[2]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

[3]余晓辉, 黄露, 许晓玲, 等.北京市东城区三星级以上宾馆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 :164.

[4]郑朝军, 王晓东, 王频, 等.上海市699家大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 2009, 25 (14) :1514-1516.

[5]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EB/OL]. (2011-12-1)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2407/node25451/u26ai28483.html

[6]蒋兴祥, 沈红, 赵霞贇, 等.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菌型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 19 (1) :185-186, 233.

[7]陶静, 洪亮, 张静, 等.上海市集中式中央空调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J].医学信息, 2010, 23 (3) :664-665.

空调污染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在苏州市区拥有中央空调的公共场所中随机抽取50家, 其中酒店31家, 商场9家, 超市卖场10家, 这些单位多为近年来新建或改建, 人流量较大。以无菌方法采集中央空调冷却水样约500 ml, 采集后常温条件下立即送实验室检测。

1.2 试剂

GVPC、BCYE、BCY培养基购自英国OXOID公司:军团菌检测血清由友康基业生物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生产:生化试剂由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检验方法

方法参照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2004) 附录A。

1.3.1 样品处理

1.3.1.1 过滤

取500 ml空调冷却水先用1000 r/min离心1 min, 取出杂质, 然后取上清液用孔径0.22 μm的滤膜抽滤集菌后将滤膜剪碎并用15 ml原水样充分洗脱备用。将洗脱的样品分成3份:1份作热处理, 1份作酸处理, 1份不处理。

1.3.1.2 水样的热处理

取上述洗脱液1 ml, 置于50 ℃水溶液中加热30 min。

1.3.1.3 水样的酸处理

取5 ml洗脱液, 调pH值至2.2, 轻轻摇均, 放置5 min。

1.3.2 接种与培养

取上述3种处理好的样品各0.1 ml分别接种GVPC平板, 按照要求放置于CO2培养箱中孵育10 d, 注意保暖。

1.3.3 鉴定

选取可疑菌落接种在BCYE平板、L-半胱氨酸缺失的BCYE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 37 ℃培养2 d, 凡在BCYE培养基上生长, 而在L-半胱氨酸缺失的BCYE平板和血琼脂平板上不生长的即为疑似军团菌, 然后用玻璃片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学鉴定及生化鉴定。

2 结果

2.1 军团菌检出结果

苏州市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50份冷却水中, 受军团菌污染的冷却水有38份, 阳性率达76% (38/50) , 其中酒店类31家, 25家检出军团菌, 检出率为80.6%;商场类9家, 4家检出军团菌, 检出率为44.4%;超市卖场类10家, 9家检出军团菌, 检出率为90% (表1) 。

2.2 军团菌的菌型分布

从苏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份冷却水样中检出的军团菌38株, 血清学以LP1型为主, 占到81.6% (31/38) ;LP4、LP6也较多, 分别为21.1% (8/38) 和26.3% (10/38) (表2) 。

3 讨论

军团菌属于细菌, 是一种具有高度暴发流行性的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 而集中空调冷却塔不仅为军团菌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 而且提供了传播的载体——气溶胶。本次调查发现, 采集的50份冷却塔水中, 受军团菌污染的冷却水达38份, 其阳性率为76.0%, 且在商场、饭店、酒店、超市、卖场集中空调的冷却水中均检出军团菌, 与国内其他城市的调查情况类似[3]。从表1中可见, 超市卖场污染最为严重, 达90% (9/10) 。经调查认为, 超市的空调系统长期开放而自然通风不佳, 超市里人满为患, 造成空气质量差, 从而也造成冷却水中军团菌的高阳性率。从血清型分布结果来看, 苏州市中央空调冷却水军团菌污染以LP1为优势菌型, 占检出率的81.6% (31/38) , 与文献中报道的水中军团菌分布情况一致[4,5]。

随着中央空调系统的日益普及, 军团菌的传播危险性也日益增加。苏州市区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军团菌污染是军团病流行或暴发的潜在因素, 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为了有效控制军团菌病的发生, 杜绝暴发, 笔者认为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措施:①应加强对拥有中央空调的公共场所的监督管理, 定期对冷却水进行检测, 掌握冷却水水体卫生状况;②定期对冷却塔进行清洗消毒, 更换水质, 除去适应军团菌生长的环境, 阻断军团菌生长繁殖的途径;③对空调冷却系统的水路和气路在设计上也提出了更高及更为合理要求。一方面, 新风口与冷却塔要有安全防护距离, 尽可能避免交叉污染;另一方面, 则应考虑对管道能进行有效消毒处理;④加强对军团菌有关知识的宣传, 提高人们对军团菌病有关知识的了解, 以提高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涛.军团菌的研究进展.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 (5) :7-8.

[2]万超群.军团菌病防治研究进展.疾病监测杂志, 1997, 12 (2) :69.

[3]侯常春, 刘洪亮, 刘新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效果评价.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 (4) :314.

[4]沈红, 赵霞赞, 何婷婷, 等.大型公共场所空调冷凝水军团菌污染及人均感染水平的研究.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18 (4) :602:605.

空调污染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调查朝阳区42家3~5星级宾馆饭店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每家饭店抽取二三套空调系统, 每套系统抽取1、2个风管内表面和1、2个送风口。

1.2 方法

1.2.1 送风口细菌总数的检测采用撞击法

将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集口置于空调送风口下风向15~20 cm处采集1 min, 采集细菌后的营养琼脂平皿经35~37 ℃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

1.2.2 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的检测采用擦拭法

将正方形取样框 (10 cm×10 cm) 置于风道内壁, 用消毒棉签涂抹100 cm2后放入0.01%的生理盐水中, 做10倍梯级稀释后取适宜稀释度1 ml倾注法接种平皿后培养计数。

1.2.3 评价依据

集中空调送风中细菌总数≤500 CFU/m3, 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100 CFU/m2[1]。

1.2.4 统计方法

数据整理用Excel, 数据统计用SPSS 11.5软件。

2 结果

2.1 不同采样地点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送风口空气样品147件, 合格率为69.4%;风管内表面样品115件, 合格率为99.1%。二者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9.433, P<0.01) , 见表1。

2.2 不同星级饭店细菌总数检测结果

三星级宾馆饭店共检测34件样品, 合格率82.4%;四星级宾馆饭店共检测143件样品, 合格率79.0%;五星级宾馆饭店共检测85件样品, 合格率88.2%。不同星级宾馆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27,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为了提高北京市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确保2008年北京奥运会安全顺利召开, 北京市“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制定了《关于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方案》, 要求使用集中空调的场所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清洗。在各宾馆饭店的空调清洗工作完成后, 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在清洗工作刚完成后检测仍有一定的不合格率, 可能有以下原因:清洗工作不彻底, 有些难清洗部位未清洗干净;绝大多数宾馆饭店的集中空调系统只进行了清洗而未消毒;多数空调系统只有简单的新风过滤装置而没有安装净化消毒装置, 而安装了消毒装置的系统也有一部分没有正常运转。

不同采样地点细菌总数合格率有差异, 可能是以下原因:空调管道内壁多为金属材料制成且内壁较光滑, 清洗相对较容易, 清洗后短期内管道表面条件不利于细菌生长, 所以检测合格率很高。影响送风口细菌总数指标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原因可能是风机、盘管、翅片、过滤器、冷凝水盘等空调部件不易清洗彻底, 且在空调运转过程中这些部位更易积存尘埃, 盘管、翅片、冷凝水盘等部位在空调运转中形成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又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 这些因素造成送风口细菌总数合格率偏低。

不同星级宾馆之间合格率差异无显著性, 反映出在集中空调的运行管理过程中各宾馆共同存在很多问题。调查中发现, 在“清洗方案”发布之前有多家宾馆自开业以来从未对空调系统进行过清洗或者只对过滤网等局部进行过清洗, 宾馆的管理者并未认识到空调污染将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多数宾馆的集中空调管理无负责人, 无管理制度, 有些空调管理负责人对集中空调相关的规范、标准等也认识不清[3]。

为了保障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的卫生质量, 保障人民的健康,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加强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监督检查和监测, 加强空调系统卫生管理相关规范的宣贯;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加强法律意识, 建立健全空调系统卫生管理制度, 做好经常性检查、检测、清洗、消毒工作[4];安装符合卫生要求的消毒净化装置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06.

[2]陈悦, 林海江, 袁东, 等.上海市部分空调系统微生物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环境与职业医学杂志, 2004, 21 (3) :214-217.

[3]陈绍运, 覃羽乔, 何林锋, 等.南宁市星级宾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 (1) :39-41.

上一篇:教学策略网络下一篇:放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