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量

2024-06-29

教学工作量(共12篇)

教学工作量 篇1

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是否应该有可供参考的统一标准?如果存在这样一个基本标准, 其数值是多少?这是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深化过程中必须给出的答案。当改革深化到办学主体能够自主地既考虑办学的社会效益又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的时候, 职工的满负荷工作量制会成为一种必然要求, 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标准则必然成为制定其他各类人员工作量标准的基本参考依据。因此, 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探讨的教师岗位是全职教师中的教授岗位, 工作量标准采用自然学时的计量单位) 。

一、确定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本标准, 是高等学校管理实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是教师本人、高等学校及政府主管部门同时关注的问题, 其核心是教师的满负荷工作量标准问题。遗憾的是由于各方面的复杂原因,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 实践中完全由各高校自行确定, 使得无论同类高校之间还是不同类高校之间的教学工作量标准出现差异很大的情况, 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况, 亟需规范和统一。

1.确定教学工作量国家标准的历程。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问题, 教育部早在1981年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高度关注。在这一年教育部针对部属院校颁发了《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试行办法》 (教干011号) , 采用工作小时的工作量计量单位, 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 每周工作5天, 每年工作42周进行计算, 每个教师的年标准工作量为1680小时 (8×5×42=1680) , 然后将教学工作又进一步细分为教学、实验、指导实习等11种情况进行折算。

作为规范全国范围的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的第一次尝试, 这一文件对于推动高校以量化的方式探索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标准, 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遗憾的是, 由于第一次探索所不可避免存在的缺陷, 在不同高校的质疑声中, 第一次努力经过4年之后夭折了。1985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 ([85]教师管字004号) , 在提出各高等学校对各级教师要有教师工作定额要求的同时, 认为“原教师工作量办法计算

较繁琐, 某些工作环节计量不尽合理, 对各级各类不同情况的学校照顾不够”, 把制定教师工作量定额的权力下放到各高校, 要求“高等学校应根据《高等学校教师职责及考核的规定》, 结合学校定编或岗位责任制的建立, 明确各级教师应承担的工作定额”。自此, 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不再有全国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高校根据自身的情况, 制定出了不同的教学工作量标准。这种做法的正面意义是充分发挥了高等学校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工作量标准能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 但其负面作用也同时出现:由于缺失了可供参考的全国统一标准, 学校自己制定的教学工作量标准向着畸重或畸轻两个方向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要么学校为片面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 以牺牲教育质量和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尽可能提高教学工作量标准;要么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尽可能减少高职称人员的教学工作量标准, 以致于教授基本上不再给本科生上课了, 需要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提出具体要求才能解决。

2.教学工作量现状及问题。

在缺乏统一的教学工作量标准的情况下, 各学校开始自定标准。关于高校教师实际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情况, 四川外语学院人事处课题组2006年完成的国家社科项目《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分析》, 对2004年重庆市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进行的统计颇具代表性[1], 结果是 (见表1、表2、表3) :

从这一统计结果中, 可以总结出如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标准缺乏客观性, 畸轻畸重现象同时存在;第二, 教授岗位教学工作量较低, 有近60%的人员教学工作量每周低于10学时, 其他岗位的教学工作量较高, 有近60%的人员教学工作量每周高于10学时;第三, 有1/3强的教师感受到过重的教学工作量已经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和自我发展。结论:确定统一的、可供参考的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 已经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

二、确定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的可能性

目前制约国家出台统一的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的因素, 实际上包括三方面因素:一是学校层次因素, 不同层次的学校对教师教学和科研要求的标准不同;二是学校类别因素, 不同类别的学校上课方式不尽相同;三是课程差异因素, 文科、理科、艺术类之间有差别, 基础课与技能课之间也有差别。这三种因素确实与教学工作量标准密切相关, 但并不是制约统一标准的决定性因素, 或者说目前已经不再是制约统一标准的决定性因素。这一判断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理由:

1.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是基于综合考虑教师的体力付出和智力付出后, 与社会上劳动者基本工作量标准比较后, 得出的教学工作量基本要求, 与三种制约因素无关。

高校的教学工作, 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工作一样, 其体力付出和智力付出也存在一个基本的比较。如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从1995年5月起又修订为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时制度, 并没有把高校教师作为特例排除在外, 说明高校的教学工作量与社会平均工作量之间存在可比性, 因此探讨这种比较关系具有现实可能。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学院和大学的教学、研究与出版委员会”1968年4月批准美国高等教育《教师工作量声明》时, 明确指出“要一个适合美国所有大学, 并能公平制定教师工作量的公式是没有的”[2], 但这并不妨碍出台一个旨在限定美国高等学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教师最高工作量的标准, 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2.随着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高校都制定出了自己的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 而且都按照法定程序得到了确认, 为探讨统一标准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持。

自1999年开始的、到目前仍然在进行和深化中的新一轮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把人力资源效益提升到与办学效益相同的高度, 既从人力资源总量上进行控制, 又从每一个岗位的满负荷工作量标准上进行控制, 尤其是作为各类人员基本工作量标准制定依据的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 各高校都下大力气进行研究论证, 并经过教学指导委员会或者教师代表大会批准, 成为教师认可的标准, 如 (表4) 。

3.国外高校在制定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方面已有成功的范例。在世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都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而且被实践证明是一个社会公认度比较高的一个标准:

(1) 美国。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在1968年4月批准的《教师工作量声明》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做了最高限额规定:本科教学工作量每周为12小时, 一学年承担需要分别备课的课程不超过6门;研究生教学的部分或全部工作量为每周9小时[2]。

(2) 印度。

印度规定, 一学年教学天数为180天, 每周工作5天, 每周40小时。具体内容分配为:教授每周教学时间为6个小时, 考试1小时, 辅导1小时, 备课6小时, 科研、指导研究生14小时, 读书及处理行政事务12小时, 计40小时[3]。

(3) 德国。

德国2003年6月召开的各州教育部长会议对大学教授每周上课时数做出规定:教授8课时 (每课时45分钟以上) ;高等专科学校的教授每周18课时[4]。

三、国际视野中的我国教师教学工作量标准探析

(一) 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工作量可能的最高标准

1. 探讨的依据。

第一,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关于最低数量的教师投入数。在教学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 要确定个人的最高工作量标准, 必须首先确定最低教师数。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的是国家评估标准, 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因此, 合格评估结果要求的最高生师比18∶1将作为探讨的依据。

第二,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这种发展实际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尤其是1999年的大规模扩招后, 使高等教育超越精英教育阶段而迈入大众教育阶段, 出现了教育阶段上质的变化;二是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如与本文探讨有关的班级规模问题, 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意见, 完全由各学校自行探索, 而事实上班级规模既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 也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密切相关, 国外对这一指标非常关注。这一背景下的探讨, 决定了探讨结果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2.探讨的方法。

本文将采用深入剖析一个学校的方法, 得出初步结论, 然后根据不同的限制条件进行修正。

被选为剖析对象的学校是河南师范大学, 是一所省属院校, 属于教学研究型的、具有教师教育特色的、初具综合性特点的大学, 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为优秀, 在民间的各类大学排行榜中具于中等较偏上位置,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探讨的结果。

本文选取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的教师和教学工作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见表5) 。

这里理论上人均年课时数135, 将作为理论上进行探讨的逻辑起点数, 然后再根据附加条件进行调整。

首先, 根据班级规模数进行调整。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的班级规模数据为平均92人/班 (见表6) 。

关于我国大学的班级规模数, 目前既没有国家政策上的权威标准, 也缺少学术方面的定量研究, 但是可以参考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完善国家的这方面做法。

在美国, 班级规模是作为大学排行的一项重要指标, 小班比例越高, 对排名靠前越有利。它将班级规模分为两类, 一类是班级规模 (1) , 指20人以下的班级;一类是班级规模 (2) , 指50人以上的班级。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02年美国大学和学院“排行榜”中提供的相关数据, 可以看到美国大学和学院班级规模的一些情况。在有权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和学院以及有权授予学士学位的综合学院中, 按照4个区域 (即北部、中西部、南部、西部) 进行排行的结果[5]如表7、表8所示。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美国大学的班级规模主要以小班为主, 超过50人的班级非常稀少。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来说, 参考价值最大的是综合学院的班级规模, 而这类学校的班级规模同样是以小班为主。这里笔者取美国的大班人数底限作为我国班级规模的正常数, 则理论上人均年课时数应该为:

135×92/50=248 (课时/人、年) =6.6课时/每周

其次, 根据对科研与教学要求的不同比例来进行调整。河南师范大学2007年对教师全部工作量的要求包括教学和科研两部分,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0%和40%, 如果不考虑科研的要求, 则通过教学完成全部工作量需要的课时数为:

248课时/60%=413 (课时/人、年) =11.5 (课时/每周)

这一数据具有比较大的实践意义, 它是在教育部规定的最低教师数投入的基础上测算出来的, 而这一最低教师数投入并不与本科院校的层次相关, 因此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不同比例要求, 核算出教师的最高教学工作量标准。

第三, 根据职称系数进行调整。就教授、副教授、讲师三个岗位承担教学任务的标准来说, 虽然国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实践中各学校掌握的标准基本是公认的0.8∶1∶1, 因此教授岗位可能的最高教学工作量标准是:

413×0.8=330 (课时/人、年) =9.1课时/每周

以此最高标准为基础, 不同层次的学校可以根据对教师教学和科研的不同比例要求, 确定教授的教学工作量基本标准。

(二) 关于探讨结果的国内评析

对上述探讨结果的合理性, 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析:

1. 教育部198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的试行办法》规定的标准。

该办法规定每个教师的年标准教学工作量为1680小时, 教授上课的工作量计算方式为:

开新课工作量=计划学时× (5-7)

由此可以推算出教授如果完全靠上课完成全年工作量的话, 需要承担的最大课时数为:

1680/5=336 (学时) =8.4课时/每周

这一数据与探讨结果之间的差额小于1课时/每周, 考虑到1981年的生师比比目前的生师比要小许多, 现在教授的工作量标准当然要高于当时的标准, 说明这一探讨结果从历史比较的角度来说是合理的。

2. 重庆市教师实际承担的教学工作量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重庆市高校教师在大部分有科研工作量要求的情况下, 仍然有58.8%的教师承担每周超过10节的教学任务;从表2可以看出, 教授中承担每周超过10节教学任务的有43.36%;在表4中笔者有意选择一些学校的公共课或基础课的标准, 主要是因为学校对这些岗位的科研工作量要求低一些, 更便于与探讨结果进行比较, 如果考虑到科研工作量的话, 探讨结果与表4的数据会非常接近的。从这些实际数据来看, 说明本文的探讨结果有着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持。

(三) 关于探讨结果的国际评析

为了进一步评析探讨结果在国际视野中的合理性, 本文主要选择世界上发达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印度来进行教学工作量方面的比较。

1.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相关统计。

根据笔者2006年9月底在美国进行的对以宾夕法尼亚大学为代表的美国大学的考察, 美国大学教师的岗位职责被明确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部分。关于教学工作量,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在1968年通过的《教师工作量声明》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做了最高限额规定。在假定一学年上课不超过30个教学周、并且没有对研究、管理、咨询或学校的其他职责有额外要求的前提下, 教学工作量的最高限额为:本科教学工作量每周为12小时, 一学年承担需要分别备课的课程不超过6门;研究生教学的部分或全部工作量为每周9小时。这一标准是教授协会凭经验确定的, 实际上教授不仅要承担教学任务, 还要同时承担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因此在同一声明中, 同时提出了最适宜的教学工作量建议:最大限度的课程量并不一定是首选的教师工作模式, 要达到有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本科生教学每周为9小时;部分时间制和全日制研究生层次的教学每周为6小时[6]。在教学实践中, 美国大学教师正常的学术工作每周超过50小时。其中, 专职教师的课程量存在较大差异, 从研究型大学平均每周大约6节课, 到多数4年制院校平均每周8至10节课, 再到多数初级学院平均每周14至16节课。

由此可知, 无论是最高教学工作量标准还是有效教学工作量标准, 本文的探讨结果都略低于美国的标准, 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是相吻合的。

2. 印度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的相关统计。

印度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比较规范, 从授课的班级规模到教师的工作时间分配都有明确的规定:“研究生班级授课规模为40-50名学生, 辅导班为10-15名学生, 实验课每班10-15名学生。每门课程每授课三次就应有一次辅导课, 辅导课应占全部教学时间的25%, 授课和辅导课每节均为1小时。教师授课一般不超过两门。教师不管有无授课任务, 留在系里的时间平均每天应有5小时。”[3]印度规定一学年教学天数为180天, 每周工作5天, 每周40小时。大学拨款委员会任命的普那亚专题调查委员会提出了中央大学文科院系教师周工作40个小时及其时间分配的意见:教授每周教学时间为6个小时, 考试1小时, 辅导1小时, 备课6小时, 科研、指导研究生14小时, 读书及处理行政事务12小时, 计40小时。从中可以看出, 即使在承担科研工作量的情况下, 教授每周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上课时数也在10课时以上, 高于本文的探讨结果。

结论:综合各方面的比较, 我国高校教师中教授承担的最高教学工作量9.1课时/每周是比较合理的, 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校, 可以根据对教授工作内容的不同要求, 在此基础上进行下调, 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副教授和讲师岗位的标准。另一方面, 我国在班级规模方面的探索还没有权威的结论, 而班级规模又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标准密切相关, 这是在完善教学工作量标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四川外语学院人事处课题组.重庆市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状况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5) .

[2]美国高校教师的工作量与业绩产出[J].世界教育信息, 2002 (09) .

[3]李建中.印度高校内部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12) .

[4]陈永明.德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现状与特征[J].集美大学学报, 2007 (01) .

[5]文东茅.中美著名大学规模与结构的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 2002 (06) .

[6]程晋宽.美国大学教师工作量浅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6) .

教学工作量 篇2

兹有我校教师,自担任职称(或自年月毕业)以来,课时量如下:

1、20-20学年,任教年段:,任教班级:,周节数:,学年节数:。

2、20-20学年,任教年段:,任教班级:,周节数:,学年节数:。

3、20-20学年,任教年段:,任教班级:,周节数:,学年节数:。

4、20-20学年,任教年段:,任教班级:,周节数:,学年节数:。

5、20-20学年,任教年段:,任教班级:,周节数:,学年节数:。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教学工作量 篇3

一、档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基础和依据

在高校,档案是学校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最令评估专家信服的历史证据。它原样地保留着当时高校档案形成者的历史真迹,如果没有档案作依据,就难以准确地阐明历史事件,难以科学地总结学校发展的历史和规律,任凭高校领导怎样雄辩,评估专家也不会凭空相信。只有依靠档案,专家才能对一个评估单位进行客观、公正、全面地估价。专家组通过实地查看、个别访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测试、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校园建设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和分析,最后作出定论。

以我院为例。外交学院于2007年5月28日至6月1日,接受教育部委托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的评估。“在对我院的考察期间,专家们认真阅读了《外交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自评报告》;审阅了相关材料;听取了院党委书记秦亚青教授的工作汇报;与外交部干部司召开了毕业生座谈会;观看了学院评建工作宣传片与学生自主举办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参观了学院建设发展成就展;考察了8个教学单位和9个职能部门;分别召开了6个专题座谈会;考察了学生晚自习以及图书馆阅览情况;随机听课17门次;抽调评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160份、学生试卷290份、学生实习报告20份;对50名学生进行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测试。专家组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严格的检查。经过考察,专家组对我院本科教学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评估结论为优秀”。

可以说,丰富的档案资源在评估工作中的凭证和依据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直接影响着学校评估工作的过程和结果。离开档案谈评估,是不可想像的,是虚假的。

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推动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

通过评估,学校真正把教学当作了中心工作。过去很长时间未能理清的思路理清了,过去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学校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都前进了,学校真正有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可以说,评估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机遇。通过评估,被评学校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地抓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对档案工作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评估工作是对档案工作的检查

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对高校档案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档案工作的质量和管理标准,推动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评估需要大量的佐证材料支持观测点,评估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测试了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编研等工作状况及馆藏情况。也只有馆藏丰富了。才能为教学评估提供充足的支撑材料。

2、教职工的档案意识进一步增强

评估使教职工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认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同时,评估有效地宣传了档案工作。在评估的准备阶段,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位教职工,所有参与材料准备的人员都真切感到,没有原始档案和数据作为支撑材料,再好的自评报告也会空动乏力。档案在评估中作用的不可替代性,使校领导和广大职工更加配合档案馆(室)开展收集工作,并主动将自身在教学实践、科研活动中有特色的材料归档保存。在外交学院,评估工作刚刚结束,有些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兼职档案员就立即着手归档工作。

3、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学档案的规范性

通过评估。加深了人们对平时积累档案材料重要性的认识,深刻体会到“案结卷成”、“平时归档”的重要意义。通过评估,教职工能更好地执行档案工作规章制度,他们感到:正是有了完整、系统、准确的档案信息资源,才满足了高标准、严要求、多角度的观测点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需要。同时。评估有力地推动了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原来组卷的不科学不规范,通过评估显现出来,这就使人们在以后的归档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4、推动了高校档案工作的开展

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引起教育和文化的国际化。为使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既适应我国又适应全球经济发展所需用的人才,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果。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定期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估,使得作为评估基础和依据的高校档案工作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因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需要并依据了大量的档案材料,我国还将实行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甚至还要进行其他形式的评估,这些工作无疑还要依据档案,离不开档案工作的有利支持。

三、由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引发的思考

第一,为了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的开展,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是否也应当邀请一些档案工作专家参与其中。

细心的人们会注意到,在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中,有高校书记、校长,有教务处长、评建办主任,还有一些专家,等等。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主要以档案为基础,为凭据,这就让人们想到:在今后的评估工作中,可否请一些档案工作专家参与,这不仅有利于档案工作,更利于评估工作,利于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任何工作,只要领导重视就能做好,档案工作也不例外。

凡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取得好成绩的学校,领导都很重视评估工作。高校档案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经历过评估并取得好成绩的高校,领导同样重视档案工作,其档案工作肯定不错。但我们不能否认,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中,有些高校领导对档案与教学评估的相互依赖关系认识不够明确,忽略档案在高校评估中的重要性,有的高校没有让档案工作人员参与进去。当然,作为高校档案工作人员,要想使档案工作得到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也应当积极主动去争取。

第三、档案人员的配备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根本。

任何事情都是靠人去做的,高校档案事业的成败关键也在于人。目前,很多高校都在着手档案信息化建设,“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但高校在档案人员配备方面,普遍都存在问题。一方面,高校档案人员配备不足,一人兼数职,使得档案人员穷于应付档案基础业务工作,而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工作做得很不够。另一方面,高校档案人员整体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在知识结构、人才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比如有的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知识严重老化,特别是缺乏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有的高校把一些无档案知识的人员充实到档案队伍中,让他们去看摊守业或安度退休前的时光,等等。这些做法不但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开展,甚至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第四、经费投入是做好档案工作特别是实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保障,在高校各部门经费的使用和分配上,不能重此轻彼。

教学工作量 篇4

一、思想上强化三个“意识”

1. 保持工作激情的意识:

工作激情就是对某种工作强烈的关注和热爱。作为二级学院的教学负责人,刚上任时精力充沛,思路开阔,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始终精力充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驾轻就熟,失去了新鲜感,工作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对于这种情况,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辜负学校对自己的信任,不要愧对学院教师对自己的期待,就像刚上任时一样,时刻保持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激情,这样才能做好每一项教学管理工作。

2. 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的实质是定位问题,不要把自己定位成管理者,而要认识到自己是一个服务者,既为学校服务,又为学院教师和学生服务。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向上面对教务处各部门领导和同事,向下面对学院全体师生,工作既繁琐量又相当大。我的想法是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时刻想着为领导分忧、为职工解难,设法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遇到责任从不推委,将问题处理得更加圆满。增强服务意识,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管理理念,依照教学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在二级学院层面,更多的是要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建议、意见和需求,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承认教师的劳动和付出,热心为教师服务,尽力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既要求教师从严执教、严谨治学、刻苦钻研,又要积极为他们营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和学术环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

3. 强化教学质量中心意识。

(1) 明确教学管理职能:形成了由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学秘书、各教研室主任及教研室秘书组成的教学管理队伍。教学院长和秘书负责教学管理工作,落实教学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拟定学期开课计划、下达学校教学任务、安排调度教学活动,办理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事务、组织完成教学档案整理等;教研室主任负责教学活动的组织落实,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拟订课程建设计划、师资培养计划,实施课程建设,组织完成教研室档案整理等。 (2) 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学院制订了《公共卫生学院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从学院领导到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明确。 (3)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了《公共卫生学院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工作规范》、《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工作基本规范》、《公共卫生学院教学管理规范》、《公共卫生学院实验教学工作规范》、《公共卫生学院临时调课规定》、《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等一整套完备的规章制度,基本涵盖了学院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使教学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注重发挥规章制度在教学管理中的规范和刚性约束作用,有效预防和遏制了教学事故和教学差错的发生。 (4) 健全教学监控体系:组成了学院领导、学院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员、教研室教师组成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颁布了《公共卫生学院关于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听课制度的规定》、《公共卫生学院关于成立教学质量监控专家督导组的通知》,实施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三级听课制度、教学工作座谈会制度、新开课试讲制度、预实验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对于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及时向有关教研室和教师通报,尤其是注意安排专人向具体教师全面客观地单独反馈,并要求其提出改进措施;另一方面,在学院教工大会上进行通报,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5) 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学院注重质量工程建设,质量工程立项项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逐年提高。主要包括:国家及品牌特色专业、河北省大学生创新教育高地、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流行病学》和《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是河北省精品课程。平时学院注意及时抓落实、跟踪和反馈,积极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6) 加强毕业论文、实习的管理:毕业论文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首先,加强毕业实习基地的建设,通过严格考察,新增加了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军区CDC为我院毕业实习教学基地,使毕业实习教学基地增加到了10个。其次,加强对毕业实习带教老师的管理,严格审查各实习基地兼职教师的资格,让高水平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第三,强化毕业论文的管理:学院对毕业论文质量监督包括前期监控、过程监控和结果监控。前期监控包括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师资的配备、资料检索和准备、选题和审题、任务书等。例如,在学院实习的学生将原来教研室各自负责的开题、答辩等环节,改由学院统一组织实施,并颁布《关于加强和规范本科生开题报告的通知》,并将有关文件抄送各实习基地,要求参照执行。过程监控则应包括学生写作过程,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结果监控是指答辩过程、成绩评定、答辩后修改定稿、指导教师签字负责等。通过对毕业论文全程动态监控,确保了论文的文质量。

二、教学运行过程中做到“三化”

1. 常态工作“规范化”:

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很多是围绕学校整体教学运行而进行的常规和日常管理,目标就是要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工作任务,确保所承担的教学任务能够及时、圆满地完成。例如教学任务的落实与下达、教材征订、学院教学检查、考务工作的落实与安排、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此类工作属于日常教学必须的,每个学期大同小异,这类工作要做到提前谋划、标准规范,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运行。

2. 临时工作“及时化”:

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许多临时性的工作,例如某项检查、教改课题的申报、某项数据的汇总提交等;对于这类临时性的工作,在认真领会上级和教务处精神的基础上,要做到及时布置、尽快保质保量完成,不影响学校和学院的整体工作。

3. 突发情况“合理化”:

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意外情况,如教师突发急病不能上课、教室或实验室突然停电、实验设备突然故障等,对于此类情况要做出快速且合理的处置,尽可能让教师和学生满意,将对教学的影响降到最低。

教学管理是一门科学,涉及到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各方面工作。医科大学的教学工作又有其自身特点,作为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只有不断学习教学管理知识,保证教学工作良性和高效运行,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军, 黄咏梅, 李东升.高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研究[J].黑龙江教育, 2010, 9:41-42.

教学工作量 篇5

一、指导思想

围绕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的质量意识,坚持以“指导”为主的原则,将“督导”与“指导”相结合,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积极探索教学督导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实施多方面、多环节、多形式的督导,有效控制教学质量,促进良好教风学风建设,促进我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确保创建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目标的实现。

二、工作重点

1 、加强对重点专业、省级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监督和指导。

2、加强教师日常教学质量监控,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

8、做好青年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教学指导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主要工作内容

1、随机检查讲座。讲课的重点主要是这学期授课的老师,随机抽样是听课的主要方式。教学督导每周至少参加4次讲座。

2、进行质量评估。通过倾听和评价,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的监督,实事求是地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评价。进一步规范教学评价形式,能够系统全面地反映学生对教师的公正评价。认真组织学生评教。

4、加强沟通和反馈。督学应通过课后评论、书面反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与被督导教师沟通。充分听取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思路,对教学改革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反馈。

5、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教学需求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随时抽查学生上课和实习训练,注重学风建设。

7、成立重点学科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修订完善重点学科培养方案。

8、督促已立项的研究项目按照研究计划分阶段完成研究任务。

9、在教研室开展深入研究,主要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总结调研中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和领导。

10、定期报告教学督导情况,及时反映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情况。

四、主要措施

1、督导办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督导水平。

2、深入教师,倾听他们的声音和意见。

3、深入学生,了解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和要求。

4、及时沟通老师的想法和领导的要求,协调干群关系。

5、出去学习一下其他学校的教学督导经验。

6、认真填写各种清单,做好教学督导原始数据的积累。

五、具体安排

1、全程随机检查讲课,全校所有老师至少会检查一节课的教学。

2、第二周是教案教案抽查活动周,是检查全校教师的教案教案和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3、第五周是高级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周,要求全校所有教师至少听一节高级教师示范课。

4、第七周是学科专业案例教学与研究的活动周,要求每位40岁以下的教师都要上一节案例教学与研究课。

5、第九周是教学检查和学生评教周,进行期中教学检查,组织学生评教。

6、第十四周是中青年教师培训周,组织相关教师培训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技能。

7、第十六周是青年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周,具体内容为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课件制作竞赛。

8、第18周是期末教学检查活动周,用于期末教学检查和优秀教案评选。

9、重点工程建设。2月底,我们将完成对主要专业人员培训计划的修订。争取在3月底前完成省级优秀专业、精品课程、专业带头人三个项目的年度建设计划。

教学工作无小事 篇6

关键词:教学工作常不足性;教学过程八环节;校企合作特色班

大学本科教学中,学生的利益主要是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因此以教学为中心,教学工作无小事。但从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来看,教学工作由许许多多的“小事”组成。正如国家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所列出的那样,教学工作共有7个一级指标加1个特色项目,19个二级指标,44个观测点等方面来考评,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与商榷。

一、教学工作的三点认识

首先,要对教学工作有高度认识。即充分认识到教学工作是对人进行培养教育的最重要工作,是关系到学生们切身利益的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人才建设、人群素质的工作。只有从这个高度出发,才能认识到高校教学工作在高校里的重要性,才能把握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才能理解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校进行教学评估的重要意义,才能自觉地做好各项具体的教学工作,自觉地把“迎评”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才能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

其次,要正确认识教学工作与教学评估的关系。有人认为教学评估冲击了教学工作,劳民伤财。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不是对立的关系。评估目的和意义是促进高等学校及主管部门进一步重视教学工作,加大教育资源配置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和切身利益。评估的实质是检验“三个符合程度”:①学校的发展目标与两个需要(社会需要,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的符合程度;②学校教育资源的配置(包括人、财、物)与学校发展目标的符合程度;③学校的教学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程度。由此可见,评估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开展,有利于教学工作向规范化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不是阻碍教学工作,评估工作和教学工作是相协调一致的,前者是推动后者的一种手段。

第三,要认识到教学工作的常不足性。教学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高校教学工作庞大而细化,难免有一些问题存在,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因此,在教学工作检查中,常常是表扬得少,批评得多。但正是这种“检查——改进——再检查——再改进”的过程,推动了教学工作的进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逐渐形成学校办学历史文化的积淀。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障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二、课堂教学无小事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老师的性格、脾气、秉性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老师的语调、行为、形象等都会给学生留下印象,甚至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言行,一定要慎重。

有些人上课的随意性很大,认为晚几分钟上课或早几分钟下课都是“小事”一桩,所以时常发生迟到、早退、擅自变更上课时间甚至不来上课的现象。其实,这决不是“小事”,是一种拖拉、散漫、不守时的风气。老师的拖拉、散漫会影响到学生,高校大学生的拖拉、散漫会影响到未来的社会。特别是我们高师院校的学生大多又是未来的老师,会影响到下一代,这样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地漫延开来,将会形成我们整个社会的拖拉、散漫、不守时的坏风气,影响我们国民整体素质。这决不是骇人听闻的剖析,这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有的教师认为,上课与评定职称关系不大(够工作量即可),费时费力(改作业、带实验)报酬又不高,不如搞科研名利双收;或者认为教授、博士给大学本科生上课是“大材小用”,所以时有发生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其实大家都明白,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最主要任务。所谓教授,就是要“教学”、“授课”。真正的大师是经常性地给本科生上课的,例如世界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在90余岁时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

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大有益处:①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对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②教授知识面较广,可以把当代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自己的成就溶入在课堂教学中;③一般来说,教授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讲课效果好,教授上课能普遍提高教学质量。

三、规范教学无小事

教学工作有着严密的程序和环节,有着自身的教育教学规律。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看似“小事”,却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如授课的过程有备课、讲授、实践(验)、批改、复习、指导、考试(查)、评讲等八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且要规范。所以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等知识,具备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技能。这些正是我们高师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的主要区别所在。但是近年来,由于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精英式高等教育已转向大众化教育,综合性大学也可培养师范学生,师范院校也可招收非师范学生。高校的不断扩招,随之带来了巨大的教育压力,师资匮乏、教学任务重、新教师的培养不到位等,使得高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下降的危险。

现在授课过程的八个环节人们较重视的只剩下讲授、考试两个了,且还不规范。其实每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如备课写教案,要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选择授课方式、组织课堂语言等,这是授课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可以说备课备不好,上课也上不好。但目前有的老师轻视这个环节,上课时只拿本教材(或者PPT)念一念而已,不能按要求带齐“五大件”(教材、教案、教学计划、教学过程进度表、学生名单)。除此之外,备课还应该要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性格特点,甚至不同学生的不同知识基础和思维创新能力等,以便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但有的老师给学生上了一学期课也叫不出几个学生名字;有的老师上课时脸朝着天花板,不看学生表情,只顾自己讲课;有的老师不带领学生做实验;有的老师不给学生布置作业;还有的老师不给学生辅导、答疑、讲评;而有的老师则给学生“辅导”得过分,把考试的原题都给学生讲解了;有的老师在考试之后改卷子时不按标准给分,随意性大,不做试卷分析;甚至个别道德不良的老师拿考试成绩做交易,强行向学生推销物品等。这些教学中的件件“小事”,积累起来,势必影响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

四、实践教学无小事

实践教学在高校中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训、实习、科技文化创新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内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应用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能力、改革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既要在实践教学中体现,又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得到培养与提高。

实验教学在中学阶段仅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但在大学里,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独立的一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手段,理工科教学离不开实验。纵观近几百年的每一项科技进步也都离不开实验。因此,实验室的开放情况、实验室建设和生均占用教学仪器设备值的情况、有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及效果、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情况等四项内容是重点观测内容。一般高校都重视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费的投入,如我校每年都投入上千万元的实验设备购置费,大大改善了实验设备的硬件条件。但实验室综合效益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数量、能力及积极性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参与实验教学的主动性、能力性、自觉性等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习可分为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师范类学生需要进行教育实习,非师范类学生需要进行专业实习。我校曾是传统的师范大学,为浙江省基础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历来对教育实习非常重视,至今仍由教师统一带队与实习学生吃住在同一实习学校,手把手地进行教学传、帮、带。但目前在实习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愿意接纳教育实习的学校越来越少,实习经费支出越来越大,缺乏富于经验的带队老师等。对于非师范类的专业实习,更有待于加强与社会的接触,与厂矿与企业的沟通,共建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例如,我们行知学院外聘了200余位企业家和老总作为兼职教授,举办了15期“校企合作特色班”,让学生提早进入企业实训实习,实现学校与企业直接对接。

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各高校教学质量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浙江省教育厅也明确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衡量各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决不是一件“小事”。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对毕业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不仅需要写作知识,更需要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阅读能力和资料检索能力,同时还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思辨能力。但是,有的师生把毕业论文看成教学工作之外的“小事”,抱着走过场的心理来对待,这样自然写不出好的毕业论文(设计)。另外,还存在着毕业论文(设计)的格式、要求、标准等不规范现象,这些也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五、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教学中心地位的宣传力度,形成一种氛围。学校要把教学上的相关文件、条件、要求、奖罚制度及迎评的相关材料等统一编印成册发给大家,达成共识:教学工作无小事。第二,加强教学艺术的培训与培养,特别是对年轻的新教师举办培训班,恢复过去高师院校中的教研室活动功能,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相应课程的负责人。第三,加大奖惩力度,同科研工作一样,对教师教学也进行四级梯队人才工程建设。第四,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选择进行定位培养,分类分层次进行教学。如可将学生分为三类:①考研和准备进一步深造的学生为一类;②具有教学技能准备当教师的学生为一类;③具有一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准备从事科技、文化工作的学生为一类。第五,加强教学过程的规范性管理,修正或制定相应的教学工作规范标准,高度重视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加大实习经费投入,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建立较牢固的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后勤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保障 篇7

一、积极组织后勤人员参加学习, 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做好服务育人工作, 认真执行上级颁布有学校制定的有关后勤工作制度。组织好后勤处的全体人员, 进行业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并努力提高后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让全体后勤人员认识到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投入到后勤工作中来。

二、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

学校是个系统, 后勤工作是学校系统的子系统, 目标和学校总目标是一致的, 要抓好校容校貌建设, 改变学校环境, 净化校园, 美化校园,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舒适的学习环境, 大量的工作都需要后勤人员来完成。长期以来, 学校后勤工作就是管好钱和物, 一些琐碎的事情, 都要找后勤。比如, 教学用具:粉笔、黑板檫、桌椅、清扫工具等。冬天需要取暖, 锅炉需要维修, 保温, 桌椅坏了要维修, 环境需要改变, 校园需要美化, 等等, 这些琐事都要后勤人员去做。但事实上, 后勤工作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 认为后勤工作的同志都是干不了教学工作的, 事实并不是这样。实践证明, 后勤工作是不平凡的, 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工作量又是非常大的, 也是很辛苦的, 它要服务于全校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后勤工作也是抓好学校全面管理的一项重要有机部分, 更重要的是后勤工作同教学一样, 也肩负着传达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路线任务, 它能做无声的思想政治工作, 为保证教学工作操心费力, 不厌其烦。后勤工作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进程和发展, 影响办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校后勤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起保障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需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学校全面管理,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把学校建设好管理好办好, 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以教学为主体, 后勤即抓管理, 也要抓好思想工作, 抓好教学, 抓好生活关心师生的生活, 是她们安心学习, 心情舒畅, 专心工作。学校的一切任务都必须通过后勤去实现, 后勤工作的好与坏, 效率的高与低, 都直接影响其它部门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说: “学校已建的实验室、卫生室、图书室和自制教具及冬季防寒取暖, 都得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为学校的教育是领先于学校的一切工作, 后勤工作在为完成教育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校园美化工作

优美的环境能提高人的素质, 努力创建优美的校园环境, 进一步美化校园、绿化校园, 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体会美的享受。优美怡人的校园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 它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集体美感。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的管理良好, 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向往学习, 扩大知识面的浓厚兴趣, 从而发展学生的智能。各种设备配备科学符合标准, 都有助于学生良好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如宽敞明亮的校舍、整洁卫生的食堂伙食、规范高效的安全卫生制度等, 同时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对学生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以, 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 使其真正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作用, 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校内苗木、花草、草坪的栽培与管理, 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通过环境育人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热爱校园、保护校园, 从审美与品德上教育学生。

五、学校后勤工作安全性的功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后勤人员热忱的态度、良好的形象、规范的工作促进素质教育。在服务上不能满足于“饭菜香、电灯亮”, 要提高服务质量, 对特殊学生 ( 如伤病残学生) 要提供特殊服务。后勤部门应当定期对学校的房舍、廊柱、牌架、运动器械、车棚以及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学校的水、电、气、炉等有专人负责, 各负其责, 杜绝事故发生; 体育用品应有专人管理, 严格出借领用制度; 除此以外, 还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谨防食物中毒;注意流行病、传染病的防治。还要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防偷盗、防失窃。要加强对后勤人员安全专业知识的培训, 提高后勤人员对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应变能力。如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掌握紧急救助方法等, 使师生感到置身学校, 处处安全放心。主要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 后勤各部门要加强内部管理, 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 协调好其他部门工作。

2. 加大对电、用水、消防、食品卫生的检查、抽查力度, 把各项工作做实, 做细、做到位。

3. 增强后勤服务保障意识, 努力提高服务态度、服务档次, 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解决大家的问题及困难, 为教育教学做好后勤保障。

4. 加大对文印室、图书室、储藏室及配套室的管理, 节约开支。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也是一门科学, 有它的条理性、规律性、科学性。它是学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学校教学保障的后备库和强有力的助手。它的好与坏关系到学校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进行, 因此说, 做好后勤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保证。同其他各项工作一样, 是以教学为中心, 整个学校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 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 全面关心学生也是后勤工作的宗旨和根本任务, 充分发挥后勤工作的主导作用, 调动后勤人员的积极性, 让他们努力奋斗, 克勤克俭, 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地工作, 这也是抓好学校全面管理不可轻视的工作, 为此, 后勤工作应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虽不直接参与教学, 但所做的一切细锁、繁杂的工作, 都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坚持“后勤工作必须服务于教学工作中心”的原则, 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教学工作总结 篇8

经过一年的实践, 使我深刻认识到, 新课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它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并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的教学使我感触颇深, 它使我深深认识到;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 只要我们肯付出, 课堂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为了劳而有获, 无愧于自己的教学, 为了探求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之路, 寻求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 使自己的教学走一条捷径

为了充实自己, 我利用课余时间, 阅读了生命课堂构建, 学科新课程理念, 并积极参与各种课题的研究。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 也使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使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是针对人的, 教师只有怀着一颗童心, 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也只有这样的师生, 才会成为朋友, 学校才会成为乐园;尊重学生的人格,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讲究批语的艺术, 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运用赞美艺术鼓励他们, 让他们看到进步。有句话说得好:给孩子一点希望, 他会还你一片阳光。

二、用“四心”武装自己, 平等对待学生, 创设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

四心即:以慈心见严格、以耐心见细致、以童心见真诚、以爱心见亲情。在这一年的教学中, 我不断用“四心”武装自己, 指导教学中的言行。在这种理论指导下, 我平等对待学生, 用真心接纳每一位学生, 创设民主气氛, 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 使学生敢于参与教学, 在这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愿学、乐学、喜欢学。一年以来, 我始终用真心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一群可爱的学生, 正是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学生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 给予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 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 我和我的学生都会共同面对。针对自己的教学, 我也总结了四句话;用我的语言激励学生、用我的微笑温暖学生、用我的目光相信学生、用我的言行感化学生。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 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回忆往昔、激励导入、师生共同感悟、活动快乐你我四个步骤。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我查找了许多故事、诗歌, 充实自己的教学, 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近几年来, 我一直以游戏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深受学生欢迎。每当进行比赛的时候, 几乎全班同学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四、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活动, 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俗话说:有压力, 才能有动力。作为学校的教研员, 我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 我不但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在这一年里, 我本人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 不断地琢磨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也不断学习并深入钻研教育教学方法,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为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我积极参加业务进修, 认真参加每期新课程培训, 学习新课程标准, 研究新教材学科体系, 探讨新课程教学方法。

当然, 在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我会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言行, 使自己“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一学期的教学, 在紧张而繁忙之中就这样匆匆而过。教学实践告诉我;教与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的过程, 这个过程属于学生, 也属于教师自己, 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 才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 才能守住教学中永远不变的东西;师生共同成长, 共同快乐。

教学工作量 篇9

教学工作量的统计和审核, 是教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而烦琐的工作。在计算工作量时, 通常根据不同人员的工作量计算公式, 不同课程、不同职称、不同授课对象的工作量系数, 反复查寻系数表, 逐一计算。在整个过程中, 不仅计算工作量大、速度慢、时间久, 而且容易出错, 影响工作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及各种评定结果。

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从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管理现状和问题为出发点, 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管理业务流程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调研, 并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需求分析和研究, 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 设计并实现了新疆农业大学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 旨在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教师和管理者的手工填写的麻烦, 同时能够方便的进行统计和汇总的工作, 使教师及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为将来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 需求分析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教师教学工作量包括课程教学工作量和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工作量。教学工作量包括课堂讲授 (含理论课、实验课) 、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实习 (含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文献综述等项工作量。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工作量包括完成教研课题、教研获奖、发表教研论文、试卷库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项工作量。

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填报、处理、认定流程, 主要涉及到的人员有:教师、学院教学秘书、教务管理人员、教务处领导。具体描述如下:

1) 教师

描述:教师以表格形式填报自己的课程教学、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工作信息, 并提交该内容至所在院系教学秘书。

2) 学院教学秘书

描述:教学秘书针对教师提交的表格, 进行审核及工作量计算, 为每一位老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赋分。最终, 按照教务处要求, 完成学院各项教学工作量的统计, 并将教师个人工作量信息、学院教学工作量统计信息提交至教务管理人员。

3) 教务管理人员。

描述:汇总各学院教师工作量信息、各学院工作量统计信息, 并进行审核工作。最终完成教师工作量的认定, 以及完成学校整体教学工作的统计信息, 提交教务处领导。

4) 教务处领导

描述:对各学院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教学检查, 考核各学院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最终将工作量信息汇总、入库存档, 并上报主管校领导。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模块图

基于学校目前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的特点, 系统总体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模块、教学信息管理模块、信息统计模块、信息查询模块等四个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模块图, 如图1所示。

其中:

1) 系统管理:由管理员分配各级领导、教务管理人员、学院教学秘书、教师等用户的用户名、密码和权限。

2) 教学信息管理:具有权限的教师 (包括本单位教师、外聘教师) , 填写本人的教学相关信息, 并进行上报。具有上报权限的学院教学秘书, 可按学期对本院教师工作量情况进行审核, 并可进行灵活的信息维护。

3) 审核信息管理:具有审批权限的教务管理员可对上报数据进行逐个审核, 并将审核反馈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学秘书处。

4) 反馈信息管理:学院教学秘书根据教务管理员的审核反馈信息, 进行数据的维护, 以保证数据的准确。

5) 教学工作量统计:根据学期或学年对工作量情况进行汇总, 生成统计报表, 并转存至综合信息表中。

6) 信息查询:可对教师、学院在不同学期进行工作量情况的查询, 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导出。

2.2 系统的整体构架

系统采用三层B/S模式, 架构在.NET Framework上, 采用Windows2008操作系统, IIS作为Web应用服务器, 程序开发工具是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数据库采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采用ASP.NET开发Web应用层和Web表示层。系统总的构架可分为三层, 数据库层、Web应用层和Web表示层;而Web应用层又根据需要分为业务外观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系统框架层四层。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的总体构架层次图, 如图2所示。

2.3 数据库设计

根据教师教学工作涉及的内容:课堂讲授 (含理论课、实验课) 、批改作业、指导实验、实习 (含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文献综述等项工作量。教学研究及教学建设工作量包括完成教研课题、教研获奖、发表教研论文、试卷库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等, 建立E-R图, 如图3所示。

2.4 用户权限设计

在系统用户访问控制方案设计时, 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用户访问控制, 即用户登录时系统赋予的权限;另外, 还必须考虑用户访问控制的管理问题。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模型, 不仅能够实现传统访问控制的功能, 还能够灵活地进行配置以适应系统的不同需求, 方便权限的管理,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在用户与权限之前增加了角色对象, 权限与角色相关联, 角色再与用户关联, 实现了用户与访问权限的逻辑分离, 更符合用户、组织、数据和应用特征。如果一个用户身份发生变更, 只需要将其角色改变, 而不必将其用户权限一一更改。本系统中, 用户、角色、权限的关系图, 如图4所示。

3 系统实现

3.1 教师教学工作量汇总

实现对教师个人工作量及学院所有教师工作量的汇总。汇总表格如表1所示。

3.2 教学单位工作量统计

实现对教学单位工作量的统计。统计表格如表2所示。

4 结论

本文采用MVC设计模型, 以Windows 2008作为操作系统平台, 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 利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 设计并实现了教师教学工作量管理系统。设计中从整体考虑, 建立严格的参照完整性和科学的数据库结构, 对数据库的安全进行分级、分类设置和管理, 提高了数据库的安全访问能力;数据冗余少, 具有更高的数据一致性、可操作性。能够及时、准确、直观地管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数据, 解决了手工操作和统计时易出错和烦琐等问题, 极大地减轻了教务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明.高校教师工作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 2012, 12:138-140.

[2]张爱中.关于高校教师工作量考核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1, 24:68-69.

[3]陈洵.对高校教师工作量统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和设想—以韩山师范为例[J].黑龙江教育, 2011, 7:17-19.

教学秘书工作探讨 篇10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创新

教务管理工作全面协调和负责教学的运行,是实施教学的中心。教学秘书在教务管理队伍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在教学管理中起着桥梁的作用,主要沟通协调教务处和各教学单位的相关工作,教务处和上级领导的决策,都是由教学秘书来执行的;日常的教学工作和一些教学信息的反馈也是由教学秘书来完成;还有各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各二级学院之间的沟通和联系,也少不了教学秘书的参与和联络。因此,教学秘书的综合素质、能力和观念意识都影响着教学的水平,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是教学单位,在教务处的领导下进行各项教学活动。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受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的双重领导。教学秘书不仅仅要做好二级学院领导的助手,还要作为教师、学生的沟通“桥梁”,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管理,具体操作教学行政事务,其工作繁杂又琐碎。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秘书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遇到预想不到的问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影响着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而且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而教学管理工作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之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1. 协助二级学院领导处理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

教学秘书的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如统计教师工作量,排课,调课,学生毕业设计的安排等;检查教学进度,检查教学质量,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反映;协助召开教师会议,组织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或学习经验交流;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每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及考务工作,教学档案管理,等等。教学秘书在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教学事故,所以只有抓住重要环节,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井然有序。教学计划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教学秘书要协助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制订教学计划,并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协助教学助理将教学任务下达给各教研室,落实到每位教师。同时还要协助教学助理处理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发生的各种问题,定期检查教师上课的情况,检查教师是否迟到早退,以及学生的出勤情况等,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此外,教学秘书还要做好期末考务工作、补考工作和学生成绩管理。从学期初补考,学期中的各类等级考试和专业技能考试直至学期末的期末考试,考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因此,做好考务工作对保证考试正常进行尤为重要。在考试前,教学秘书要加强学生考风、考纪的建设,审查学生的考试资格,学生证、身份证一定要齐全,并办理相关的缓考、免考等手续,以严肃考场纪律;协助教务处制订考试安排表,落实监考老师。在考试结束后,教学秘书要督促教师认真批改试卷,将学生的成绩输入成绩管理系统,并对成绩进行认真审核,最后将各班成绩表进行存档、分析。

2. 院长助理(教学助理)的得力助手

教学秘书不但要周密细致地做好日常工作事务,而且要能够为学院领导拾遗补漏,协助领导下达和督促其他人员完成任务,组织好教学检查、教学观摩、优质课件评选、评教评学和学风建设情况,及时收集学生对课堂的意见和要求,做好通报和反馈工作,收集实施工作时的反馈信息,及时客观地向学院领导汇报,为领导作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意见或建议,并要充分发挥承上启下、协调左右的作用,准确地领会领导的要求,及时地传达给各位教师和学生。

3. 协调与沟通的作用

教学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只有与人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得到必要的信息,获得他人的鼎立相助。教学秘书的协调意识体现在工作中是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为人接受的组织能力和较强的亲和力,要善于营造一个与同事和谐相处、与学生和睦共处的工作环境,为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创造条件。在工作中,教学秘书既要完成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所布置的各项工作,又要学会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以及二级学院与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融洽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要经常协调本院教师与学生有关教学的事宜,在协调中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做到到位不越位,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减少、消除不必要的冲突,使大家同心协力、步调一致地完成各项工作。

二、教学秘书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对于保证教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整个教学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学秘书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此,教学秘书提高自身素质有着必然性和重要性。

1. 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教学秘书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学秘书要掌握很多基础教学和管理材料,分析教学管理中的问题,研究其规律,增强理论研究能力,所以教学秘书除了努力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外,还应该熟悉本学院开设专业的专业知识,因为教学秘书要安排课程,安排实验,会涉及一些科研、精品课程的建设的资料整理等,还经常与学生干部接触交流,所以熟悉本学院开设专业的专业知识,会使教务工作做得更好,而且对与学生沟通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我院是机械类的,学生在实习或平时的上课过程中会到工厂里去实训,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疑问,如为何某课程的知识在实训或实习的过程中都用不上,或者某课程开设的课时太少等,教学信息员(学习委员)就会反馈给教学秘书,如果教学秘书对机械类专业的知识有所了解,就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沟通解释,与学生有一个良好的交流。

2. 应不断学习计算机的应用知识

21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掌握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成为现代办公人员最基本的能力,高校教学管理也不例外,我院也实行信息化教学管理,以教务管理为中心,将教学计划管理,课程管理、学籍管理、学生网上选课、评教,排课、调课等都纳入教务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来进行教务管理,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对教学秘书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简单的文字处理外,教学秘书还应熟练地使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要提高Exce软件的应用能力。利用Excel表进行成绩管理、数据的分析等,教学秘书要能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不仅提高工作的效率,而且分析数据的结果准确。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学秘书经常要分析师生比例,教师各层次的占有率,考证通过率、平均分等,使用了Excel表,数据很容易得出来,而且不会花很多的时间。教学秘书往往负责本学院教学资料的整理归档等,很多时候要利用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反映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的能力,所以教学秘书必须努力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并将它应用于教务管理工作中。

3. 应提高思想品德素质

教学秘书面对繁杂的事物性工作,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工作中,教学秘书应本着为教师、学生服务的宗旨,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工作,这是做好教学秘书的关键。教学秘书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才能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任劳任怨地做好每项工作。

三、要加强创新意识,完善教务管理

创新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加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使教务管理工作达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是教学秘书面临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是以对事物有清晰的、正确的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教学秘书应该从教务管理的深刻认识中寻找突破点。首先,高校的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培养计划每年都要更新,更新的信息来源于教学过程,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要不断、及时、准确地获取教学过程中的瞬时信息,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各方面的工作关系。其次,高校的教学具有连续性,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管理要连续进行,不可中断,不可脱节。因此,教学工作的计划性与教学秩序的稳定性对促进教学的连续性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创新,创新可以出现在某个阶段或某个环节。如:如何利用电子系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性与档案管理,如何高效率地、正确地进行考试安排与通知、成绩整理与归档,等等。保持教学的连续性与发挥教务的创新性是统一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学秘书要在这些连续性的工作中创新。教学秘书只有不断加强创新意识,才能在日常教学管理中真正做到高效率与高质量的统一,完善教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朱云飞.高校教学秘书素质之我见[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 :215.

[2]张晓梅, 赖剑明.高校院系教学秘书的素质和能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7, (6) :191.

教学工作量 篇11

关键词: 胡格教学模式 教学团队工作 教学改革

德国拥有世界上独特的职业教育体系,多年来,中德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广泛的合作,对中国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在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探索上一直走在德国职业教育的前列,该州著名职业教育专家托马斯·胡格老师独创的“胡格模式”更是代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最高水平和未来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2014年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引入“胡格教学模式”,以试验班的形式开展教学改革探索。

所谓胡格教学模式,便是 “能力模型、课程大纲、方法大纲三位一体的课程和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行动导向为基本教学原则,培养“受教育者具有独立,负责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教学团队的建设是关键。

目前,职业学校仍以学科设置方法设置课程为主,教师也被分类为某单一学科教师。在当前制度下,职业学校教师有以下局限:(1)各自为战,对学生要求不统一;(2)理论教师实践能力偏弱、实践教师理论能力不强;(3)缺乏职业指导能力。这些局限严重制约了学生能力目标的实现。而且胡格教学模式的特点之一是打破学科体系,按职业实际要求,以项目为载体开展学活动,所以很多相关知识是学生没有学过的,显然一个学科的教师很难完成一个实际项目的教学,所以教学团队的建立和发展是关系到胡格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关键。当然,组建教学团队并不是把几个学科的教师简单拼凑在一起就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打独斗”惯了,要让教师团队形成统一目标并发挥作用并不容易,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边培训边摸索,利用一整套团队工作方法来确保教师团队工作的实施。

一、建立教学团队

胡格教学模式培养目标有一个很清晰的表述,就是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是职业行动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受教育者在学习阶段普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模拟未来的职业行为。教师同样也是采用团队方式来进行组织教学,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由六位不同学科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根据团队建设理论,形成团队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领导层支持;(2)要有固定空间;(3)参加团队的动机。满足前两个条件并不难,重要的是第三个条件,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所以要形成教学团队并使其正常运转,就要激发个人参加团队的动机。建立团队时,在德方培训师的指导下,每一位成员都做了这样一个作业:我为什么要参加这个团队?采用自画像的方式,在自画像的周围尽可能多地写出参加团队的理由,借用这种方法唤醒内心的动机。在团队建立之初,我们一起完成一个团队作业:团队宣传画。这幅画在德方培训师的建议下,一直挂在教师团队工作室中,激励团队成员坚持下去,不忘初心。

二、团队成员角色定位

所有团队成员都有角色分配,每个人都有适合其角色分配的任务,这是构成良好团队成功工作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中,不同科目之间的教师各干各的,相互交流较少,加入团队后,教师不清楚自己在一个团队到底胜任什么样的工作。马杰里森和麦卡恩(Margerison & McCann)的团队角色理论认为:在成功的团队中应当有八种角色,有些团队成员会扮演两种以上的角色。

根据表格统计团队成员喜欢的角色,帮助团队成员进行角色定位。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多个活动进一步帮助团队成员进行角色定位。比如做一个实施性作业,是设计团队推销报纸,做一个是观察性作业,需要团队协作的“过河游戏”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体会自己更适合怎样的角色,体会到自己角色的责任。

三、团队目标的表达

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向何处去,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样一个目标通过怎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呢,如果仅是一句口号,没有可操作性,那这样的目标迟早会被团队成员忘掉。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团队目标以合同形式展现,所有团队成员签字,团队成员都要为之努力。合同主要内容如下:

1.会议策划:每次团队会议必须有详细的策划,会议必须是有效的、可控的。会议议程(主持人、发言、方向等)、会议准备(时间、地点、议题等)、会议分工(谁做会议记录、谁控制会议时间等)都非常明确。

2.文件管理:为了便于共享,会议记录格式、教学文件格式等形式上统一;文件收集、保管等都有统一通道和要求;团队工作制度以书面形式固定。

3.团队氛围:团队成员之间通过活动加深了解,形成默契。团队活动如何开展、何时开展对形成好的团队氛围起很大的作用。

4.外围条件:团队所处的环境、决策层、所面对的学生分析;教学团队所需的教学软硬件支持、办公场所、待遇、与领导层沟通频率等。

5.团队目标:包括总的目标、阶段目标、任务实施、动态任务团队成员分工都会出现在合同里。

四、团队维护

1.判断团队所处的位置。好的团队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布鲁斯·塔克曼(Bruce Tuckman)的团队发展阶段模型可以用来辨识团队构建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团队发展的五个阶段是:(1)形成期;(2)震荡期;(3)规范化;(4)执行期;(5)终止期。依据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动力场分析理论可以知道团队所处的位置,如果不清楚所处的位置,轻率前进,会被困难打回来。

2.形成团队沟通文化。好的团队成员间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和反馈。乔哈里资讯窗(Johari Window)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隐藏区、盲区、未知区。真正而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公开区内进行,通过有效的反馈和沟通不断扩大开放区。

“胡格教学模式”的培养目标定义为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职业行动能力是多元而又动态的,靠某一两个教师显然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因此构建教学团队来进行教学活动,是不二的选择。教学团队中的教师通过团队工作方法,视角不再局限自己的学科,自身原先欠缺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工作实践中,教学团队与学生的学习团队互相促进,相互融合,目标得到统一。当然,团队工作理论是一套庞大而深奥的体系,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团队每一个成员不畏困难,用心体验才能发挥团队应有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玉清.创建高绩效的项目团队.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薄跃萍.德国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研究.天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教学工作量 篇12

1. 教学秘书的作用

1.1 参谋和助手作用

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基层管理者。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人员, 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当好所在院系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他们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 协助领导制订出具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安排。在课程安排、教材选用、确定任课教师、考试安排、教研室活动计划和教学工作考核等方面, 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必要的准确信息、依据和建议, 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

1.2 沟通和协调作用

教学秘书因工作需要经常与学校教务处及各院系、各部门进行联系, 特别是与本院系的教师和学生联系, 在这些联系中要学会有效地沟通。只有与人良好地沟通, 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 才能得到重要的信息。协调是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秘书一方面要完成教务处、院系领导所布置的各项工作, 另外要学会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协调与各部门、各学院之间的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经常协调本院系教师与学生有关教学的事宜, 并在协调中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 处处以集体利益为重, 自觉维护院系的形象和声誉。

1.3 监控和提高作用

教学秘书作为基层管理人员, 要对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秘书要积极协助院系领导进行教学质量检查, 经常了解教学情况, 加强教学信息反馈工作的管理。另外, 教学秘书在教务处的指导下, 协助院系领导对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定期展开评价。开展教学工作评价, 要明确目标, 抓好基础, 突出重点, 坚持“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原则, 坚持教学工作评价经常化与制度化, 实现教学工作与日常教学管理相结合。

2. 教学秘书工作的特点

教学秘书在高校整体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直接影响院系工作的开展。因此, 对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必须有深刻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 这对进一步做好教学秘书工作,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 服务性

教学秘书的宗旨是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这是教学秘书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秘书需配合院系领导和教务处制定、修改大纲, 安排各项课程的教学进度, 整理汇总学生各科成绩, 保管各类与教学工作有关的文件、档案。其一, 教学秘书要为院系领导服务, 做其教学参谋, 对日常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 为其提供参考性意见。其二, 教学秘书也要为教师和学生服务, 向上汇总传递教师和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向下落实和完成院系领导制定的各项教学政策, 并监控和管理日常教学工作有序进行。

2.2 管理性

教学秘书从事的是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常规管理, 包括教学运行管理、教学例行管理和教学档案管理, 它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秘书从每学期的开学初至期末, 始终围绕教学, 负责处理具体的教学事务, 从而保证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

2.3 灵活性

教学秘书主要是协助院系领导管理全院的教学工作, 院系领导是决策者, 而教学秘书是执行者。院系领导在管理上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 教学秘书在执行决策, 以及处理一些突发性、偶发性事件时, 应根据当时的情况, 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做灵活处理。

2.4 繁杂性

从工作的内容来看, 教学秘书工作几乎涉及全院系教学管理的各个方面, 范围广, 工作量大, 具有繁杂性的特点。从教学工作安排, 教案、教学日志等情况的检查, 到学生重修与补考、教师调课与代课、考试与监考安排及督促教师命题、管理试卷, 等等, 既有常规性的教学管理工作, 又有突发性的教学异常情况, 工作面面俱到, 繁琐而复杂。这就要求教学秘书面对多样和复杂的工作, 能沟通协调, 合理安排, 使得每一项工作都顺畅、正常地进行。

2.5 责任性

教学秘书工作是一个对责任心要求非常高、容易出责任事故却很难出成绩的岗位。在这个岗位上, 各项工作琐碎、繁杂, 必须认真负责, 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教学秩序, 甚至造成教学事故。因此, 教学秘书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

3. 教学秘书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教学管理不只是一般的行政管理, 而是兼有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因此, 作为高校的教学秘书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相对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是确保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得以顺利进行和实施的重要保障。

3.1 应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什么样的思想决定什么样的行动。这就要求教学秘书要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信念, 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热爱教育事业, 不怕辛苦, 脚踏实地, 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其次, 教学秘书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 摆正自己的位置, 认清自己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 要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甘为人梯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3.2 应树立良好的教学服务意识

教学秘书应该做到:首先, 要尊重教师, 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高校的本质是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的根本在于教师。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尊师重道, 不仅体现在学生要尊敬老师, 更重要的是教学秘书应树立尊敬老师的观念。无论是在教学工作的布置和执行中, 还是在为教师提供服务的过程中, 都要始终尊重教师, 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其次, 应简化工作流程, 提供高效服务。教学管理的本质是面向教师, 开展好教学工作服务。因此, 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始终将服务放在管理的首位。一是尽量为教师分担;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对于教师因故不能按正常教学计划授课而请假或调课的申请, 应严格按照教务处要求申请并报批, 记载要及时确切。教学工作量列表要让人一目了然, 有理有据。服务学生, 应抱着一种平等友好的心态, 耐心地为

WENJIAOZILIAO

学生解答问题。

3.3 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秘书作为联系院系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之间的纽带, 其工作任务重, 涉及面广, 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人, 这就要求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工作中, 遇事不慌、不烦、不怕, 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自己经常保持稳定、开朗、乐观的心境。用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服务精神感染老师和学生, 建立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 形成宽松愉悦的工作氛围。

3.4 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

一个好的教学秘书, 必须熟悉教学工具, 具备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档案归纳整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工作要耐心细致, 善于计划统筹, 总结经验, 摸索规律,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一方面要善于协调沟通各方面的关系, 沟通各类人员的联系, 从而形成合力, 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善于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从中收集第一手资料, 为学院领导及上级教学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此外, 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即熟练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技能, 使信息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此外, 要勤于学习专业知识, 熟悉本院系各专业的基本情况, 促进教学工作创新。

总之, 教学秘书工作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秘书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教学管理工作将更加繁重和复杂, 教学秘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最基层管理者, 是教务管理部门与院系之间的桥梁, 是师生联系的纽带。教学秘书的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秘书的作用、工作特点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 浅析教学秘书应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教学秘书,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池碎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用的再认识和素质要求的几点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8 (2) .

[2]李丽虹.浅谈高校系级教学秘书的能力结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2 (2) .

[3]王新华, 李炎婷.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及素质要求[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09 (5) .

[4]王诚怡.关于做好高校教学秘书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3) .

上一篇:钢板桩防护下一篇:智能温室控制系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