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我表露

2024-05-26

教师自我表露(通用7篇)

教师自我表露 篇1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都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或无关的个人信息, 包括个人家庭、朋友、经历及态度、意见、情感等信息, 用来解释概念、原理或是调节课堂气氛。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泄密”对于师生关系的融洽、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学生参与课堂都有很大作用, 学生也因此更愿意与老师接近, 更喜欢这样的老师, 从而更喜欢这门功课, 这无疑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技巧或智慧之一。

一、教师自我表露的概念

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泄密”, 在心理学领域叫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这一概念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德尼·朱拉德 (Sidney Jourard) 在1958年第一次提出, 认为一个人对他人表达个人信息并使他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就是自我表露, 也就是告诉别人关于自己的信息, 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和感觉的过程。[1] 此后, 不少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其进行过界定, 基本意就是为了让对方了解而进行私人信息、个人想法和情感的研究交流, 并将教师自我表露定义为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透露学生不知道的关于其自身的信息, 包括有意识地向学生透露关于个人信息、观点、生活工作经验和对即时事件的回应。[2] 我国学者何旭明、陈向明把教师的自我表露界定为个体将自己内心的感受真实地告知他人的一种分享过程。[3] 尽管不同学者对自我表露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但其本质是一致的, 即个体将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与事实、经验真实地与他人分享的过程。

二、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表露类型

关于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表露, 从已有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表露方式上

一般有言语信息的表露和情感信息的表露。言语信息表露, 是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表露自己的个人信息, 多指表露自己的学识、阅历, 教师的自我表露一般是通过这种方式表露出来。情感信息的表露是教师在课堂上喜怒哀乐形于色, 通过自己的表情动作、眼神等肢体语言流露出自己的爱恨情仇, 给学生以情绪感染。

2.从表露的言语内容上

分为描述性表露和评价性表露, 这种分类是按言语信息分类, 不包括情感信息。描述性表露主要是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表露;评价性表露指的是个人对自身感受或判断的自我表露, 包括自我评价、内心感受等。教师表露的主要话题包括教育和教学经验, 家庭、朋友和同事, 信念和选择, 兴趣爱好, 还有个人所遇到的问题。其中教学经验、信念和选择、家庭是较为普遍的表露话题。一般来说, 无论是哪个话题, 都跟教学内容相关, 或是解释概念、原理, 或是阐释思想观点, 或是道德说教。当然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 不乏个别教师故弄玄虚、浮夸炫耀的现象, 这当然应避免。

3.从表露的影响效果上

分为正负两个维度, 指的是表露的内容在其本质上的正负性。正性自我表露会对他人形成更大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正向动力, 对教学效果产生正面效果;负性自我表露一般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或者即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偏离教学内容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偏离教学方向, 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的。

我们认为,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关系, 这就不能不包含情感因素, 一堂课容纳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 学生不仅会关注教师的言语信息, 还会有意无意地关注教师的表情、相貌等非语言信息。适当的情感表露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工具, 积极、正向的情感表露能够产生最直接的情感体验并触动人的内在心灵, 所以本人所探讨的教师自我表露包括言语性自我表露和情感性自我表露。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表露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1.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制约, 还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情绪情感等诸多非智力因素有关, 据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学生的智力一般无明显差别, 导致学生之间成绩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着差异, 而学习动机是非智力因素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它是学习的内部动力, 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直接因素, 直接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表露往往起到激发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表露通常与教学内容有关, 或是教学内容的延伸或是借题发挥。教师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与学生分享, 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有些新知识, 学生在课堂上难以理解消化, 教师的现身说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二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一般来说, 受过高等教育的教师无论是学识还是阅历都要高于学生, 往往是学生心目中知识的化身和敬仰的对象, 教师的人生阅历和成功体验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并有可能成为他们今后人生追求的目标;三是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好奇之心人皆有之, 学生对于新鲜的或是感兴趣的话题往往抱有强烈的好奇, 尤其成年人的知识阅历、情感故事会吸引他们, 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有时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表露一些与讲课内容关系不大的信息, 如针砭时弊、调侃、自我嘲弄, 往往都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有些课程比较深奥、枯燥无味, 学生往往没有太大的兴趣。如果教师不失时机地来段精彩的“自白”, 学生会顿时如醍醐灌顶, 来了精气神, 不少教师之所以深受欢迎往往与他的这种讲课方式有关。我们记得一次上课时, 老师讲起自己上小学一年级的一个经历, 当时全班同学就他一个人留级了, 他自己很不服气, 回家后思来想去, 觉得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让他留级啊, 后来照照镜子, 明白了, 可能老师觉得班上属他相貌丑才让他留级的, 老师这段自我调侃顿时引起全班哄堂大笑, 明明这位老师长得很可爱嘛。笑声过后, 我开始喜欢上这位老师, 感觉他很有幽默感和人情味, 无形中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也由此更加喜欢上这门课程。

除了言语上的自我表露, 教师感情上的真实流露往往会通过表情、动作等表现出来, 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并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教师上课时总是感情充沛、和颜悦色、慷慨激昂, 用自己的真情来感染并打动学生。一般情况下, 教师如果表露了自己的喜悦和兴趣, 那么学生也会产生相应的喜悦和兴趣;教师如果表露了自己的厌恶, 那么学生也会产生相应的厌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研究发现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 喜欢别人的人最受人喜欢。[4]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要表露自己的兴趣, 喜欢自己的学生是学生喜欢老师和这门课程的最直接原因。有时教师会心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满意的点头更能激起学生内心激动地涟漪, 并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投入到学习中。

2.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现代教育倡导师生间的平等、友好和互助,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很多研究都表明, 适当的自我表露能增进彼此的好感。自我表露尤其是私人信息的表露与亲密性存在较大的关联。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表露, 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安全感和信任感。从心理学角度来讲, 自我表露遵循对等原则和互惠原则, 即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自我表露来判断自己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表露, 如果一方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把自己的信息展示给对方, 那么对方也就会在同等水平上用类似的私人信息加以回报。研究发现, 人们一般把自己表露给喜欢的人, 而且我们也喜欢把自己表露给别人, 人际关系和自我表露是双向互惠的。当老师向学生适当地表露自我时, 学生也会有一种向老师表露的愿望, 师生之间表露得越多, 人际关系越好, 学生与老师之间也就越平等, 教学活动进行得越顺利。现实中那些深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往往正是善于自我表露的老师, 而那些不善于自我表露、永远封存自己的老师似乎遥不可及、神秘莫测和高高在上, 即使学生想接近, 也不敢或是不愿。

3.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表露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以便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应当设法创造学生参与的情境和氛围, 激发参与式学习的动机。教师在课堂中适宜的自我表露, 会营造良好的课堂交流环境。已有研究表明, 教师自我表露有助于创造温暖、安全的课堂交际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愿意向老师表达自我, 从而使师生更好地彼此了解, 这种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当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有畏惧、疏远心理时, 学生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老师对话, 与同学交流, 增强合作意识, 发挥探索精神。

由此可见, 教师自我表露是一种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工具,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提高学生的学生成绩等等。教师在课堂中策略性地运用自我表露,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有效管理课堂效率、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感等具有很大作用。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表露的条件性

1.教师要有自我表露的资本

教师在课堂上一般表露的是自己的经历和学识, 没有让学生真心敬佩的资本, 学生是不会买账的, 教师的学历、经历、业绩、品行等都是教师的资本。“只有知道自己的分量, 才能卖得起价钱”, 一位教师这样说, 否则即使想露, 也没有底气。通常越是学识丰厚、经历丰富的教师越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传达出的个人信息越能令人信服和欣赏, 即使谈一些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信息, 也能起到打破僵局的作用, 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吸引学生的耳目, 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相反, 缺乏资本的老师, 即使洋洋洒洒、口若悬河, 也不会真正吸引学生, 表露过多反而令人生厌。

资本不是先天就有的, 专业素质靠学习, 道德修养靠养成, 唯有不断积累, “本钱”才会越积越丰厚, 越积越精彩, 表露起来才更有力度和分量, 从而更令人信服和欣赏。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学习, 时常更新,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情景和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机活力, 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个天天拿自己那点“功绩”来说事的老师, 只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当然有了一定的资本, 也不要有意炫耀和自我卖弄, 给人一种狂妄自大、凌驾于人的感觉, 那样倒起了反作用, 学生不敢接近, 有可能师生关系还会僵化。

2.教师要把握自我表露的技巧

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效果, 教师需要自我表露, 而且要表露得精彩、恰当和机智。既要联系课堂教学内容, 又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要把握好表露的时机和技巧, 不能为了炫耀而夸夸其谈。

(1) 从频率上, 教师课堂上的自我表露不能太过频繁, 要适当插入, 起到承上启下或是点缀的作用。平时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 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适当地分享个人经验或故事,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有的教师上课不分主次, 频繁提起自己的家庭、朋友等等, 引起学生反感和厌烦。

(2) 从数量上, 教师的自我表露不能太多, 说明问题即可, 否则会有喧宾夺主、卖弄之嫌。记得一次外语课上, 老师谈起了他在国外的经历, 开始学生们很感兴趣, 半个小时过去了, 老师还沉浸在自己的昨天里, 直到下课铃声响他还没有从梦幻中走出来, 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教师对自己的表露把控不好, 不但浪费时间, 起不到辅助作用, 还会引起学生怀疑老师的责任意识和执教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身份多听听别人的课或是通过录像观看自己的课, 从中找出原因和改进的地方, 并加以避免。

(3) 从时机上, 教师的自我表露要把握火候, 不到表露的时候, 匆匆忙忙表达出来, 会令学生很不舒服, 自己也会有一种硬塞的感觉。有经验的老师往往抓住学生的心理, 向学生表露自己。如, 把一节课当做一个故事的展开, 教师发表见解或表明态度一般发生在课的高潮时刻, 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如, 下午第一节课或是一堂课的后半期, 学生往往容易犯困, 这时候老师来一段自我调侃或是幽默故事, 往往能起到提神唤脑的作用。

(4) 从内容上, 教师表露的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和性别,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欣赏的东西不一样。同样的东西, 学生的反应不一样, 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对于初中生来说也许不屑一顾;女生好奇的事情, 男生可能会无动于衷。所以教师的自我表露绝不是简单的无话不谈、无所不说, 要考虑表露的教育意义, 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尤其是对于学生的评价, 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和心理反应, 不要过于主观刻薄、伤害学生。

(5) 从情感上, 教师的表露一定是真情实感, 不能虚情假意。有些中小学课堂尤其是一些观摩课或是评比课上, 个别老师为了追求某种特殊效果或是迎合某些领导的口味, 故意表露出不自然的表情语调和话语, 甚至全程都在咧嘴笑, 显得有些做作, 与其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流露, 倒不如不露, 本来有些课或是课的某一部分是需要严肃的, 且人在思维状态时流露出的往往是安静。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表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恰当地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增强师生间的相互吸引和理解, 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教师的自我表露是一种综合实力的展示, 是各种工夫和智慧的自然流露, 教师在平时的自我专业发展过程中, 要自觉增强自我表露意识的培养, 注重自我表露的技巧和运用智慧的把握, 从而提高运用自我表露的能力, 真正发挥教师自我表露的积极效果,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我表露是指教师有意或无意地与学生分享个人的私人信息、想法和观点等。恰当地运用好自我表露, 能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融洽师生关系, 对课堂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时, 教师在自我表露时应注意分寸、把握时机, 并不断提高自我表露的水平和智慧, 以免起到相反的作用。

关键词:教师,课堂教学,自我表露

参考文献

[1]Jourad S M.The transparent self.New Yord:Van NostrandReinhold Company, 1964.

[2]冯佩佩.浅谈教师的自我表露[J].成功:教育, 2009 (11) :156.

[3]何旭明, 陈向明.教师的自我表露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质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 2008, 37 (8) :58-63.

[4][美]J.L.弗里德曼, D.O.西尔斯, J.M.卡尔史密斯.社会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197.

教师自我表露 篇2

心理辅导是人际沟通的艺术。它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地听受导学生讲话,准确地认同其内心体验,积极地响应其讲话内容,推动其从不同角度审视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与挫折,并通过适时地自我表露相关经历来增进与受导学生的情合。这一过程通常要求辅导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技巧。

1.概念

自我表露技巧(self-disclosure)指辅导教师通过与受导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推动受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依照伊根所言,辅导教师在来询者面前有效地表露其个人生活的有关经历、行为与情感已成为心理辅导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辅导教师在运用贯注、倾听、沉默、探讨等技巧中所表达的言语、眼神、面部表情、体态等都是自我表露的间接表示。在这层意义上,自我表露可传达辅导教师的关切,缩短辅导教师与来询者在情感上的距离,增强两者的情合。

伊根还认为,自我表露技巧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是模仿功能,一是挑战功能。其前者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受导学生分享个人成长中的奋斗与成功经历来激励受导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中的挑战,更好地成长;其后者的意义在于推动受导学生更具体地探讨其生活中所遇困惑与挫折的特性,更切实地寻求其自救良方并挖掘个人的潜力。因此,自我表露也是接纳与真诚的表现形式。但自我表露技巧不宜过分使用,那样不但会混淆心理辅导的核心与目标,也会使受导学生对辅导教师产生不必要的错觉与误会。事实上,自我表露是心理辅导界最富争议的一项技巧,其争论的焦点在于辅导教师自我表露到底会在受导学生心目中树立什么形象。有一派意见认为这样做会缩短辅导教师与受导学生的心理距离,树立可亲近的形象;另一派意见则认为这样做会使辅导教师对受导学生的成长产生偏见,使受导学生对辅导教师的作用产生疑惑。

总之,心理辅导界目前对自我表露尚缺乏共识,因此辅导教师在其运用中要格外小L.,` ,注意不要过分宣扬自我,忽视受导学生当前困惑与挫折的特殊性,并避免将辅导教师的自我成长当作心理辅导的中心议题。

2.举例说明

学生:老师,我控制不了自己,每天都在想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他学习也好,相貌也

好。我们班好多女同学都对他有好感,都想跟他接近。但他好像对谁都是一样地

不冷不热,我每天上课眼神都在他身上,我想不去看他,但做不到。

辅导教师:那你一定很不好受啦?

学生:是啊,每次我们在教室内碰面,或是在其他什么地方相遇,我都会心跳加快,激

动好半天。我好像觉得他对我也有意思,因为每次见到我他都会冲我笑一笑。真的,老师你说他是不是对我也有意?

辅导教师:你感觉呢?

学生:我觉得他对我有意。不然他不会对我笑的。

辅导教师:假使他真的对我有意,你想让他为你做什么呢?

学生:那他就该大胆约我出去呀,像看电影什么的。我一定会答应的,真的。而且我们

还可以一起做作业,让他帮助我。我们要是能一起考上大学,在同一地方上学就

好啦!老师,你是不是觉得我在胡思乱想?

辅导教师:我不觉得你是在胡思乱想。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学生:真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显的很兴奋。)

辅导教师: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曾喜欢过班里的一个男同学,也曾到了茶饭无心的地步,也曾觉得他对我有意,并产生过许多美好的幻想。

学生:那后来呢?

辅导教师:后来我与一位我最敬爱的老师谈了我的苦恼。她在耐心听我讲完话后对我说,你这么大的女孩子是很容易患单相思的,所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青少年心

理发展的特点。但爱情只有在双方同时产生共鸣时才有意义,才有味道。你现在这样放纵你的感情,而那个男同学却在一门心思地准备高考,你们现在谈情说爱

是不会有共同基础的。你如果要想使那个男同学看得起你,就去跟他竞争学习成绩,一同考上大学。到那时你就会有追求爱情的资本,也许到那时你不会再对他

感兴趣啦?还真说不定的噢。

学生:那后来呢?

辅导教师:后来我真的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考试成绩一路上涨。结果你知道后来怎

么样?

学生:怎么样?

辅导教师:我考上的大学比那个男同学的还好,他曾主动来找我交朋友,但我对他可没有

当初那份儿兴趣啦。

学生:老师,你真是太棒了!

辅导教师:那你觉得我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停止单相恋,振作起来。

辅导教师:你打算具体怎么做?

3.对话分析

在上述对话中,辅导教师巧妙而自然地运用了自,我表露技巧使学生看到她单相思的危险,并下定决心加以改变。重要的是,该辅导教师没有像一般家长和教师那样闻“恋”色变,教训学生要以学习为重,不要让感情的放纵误了自己的前程。与此相反,她首先肯定该学生的想法是合乎情理的,并将自己早年的类似经历告诉学生。这种同感的表示使学生一下子与教师产生共鸣,也使得学生愿意接受辅导教师的意见。最后,辅导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而是让

她自己去觉悟。这种同感、启发式的思想交流较往常那种干巴巴、冷冰冰地教训学生一通有效得多。

运用自我表露技巧可加强辅导教师与学生的同感共鸣,缩短两人间的心理距离。但如果用之过多则可能会事与愿违,使学生凡事都参照辅导教师的做法,而没有对个人情况的特殊性的探讨,从而增强对辅导教师的心理依赖。所以,人们在使用这一技巧时,要慎重考虑其后果,而不要在辅导当中过于表露、宣扬个人的以往经历。

总之,在运用自我表露的技巧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要首先理解学生。

◇ 要选择适当的电动机自我表露。

◇ 不要为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去刻意表露自己,甚至不惜编造假话。

教师自我表露 篇3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用户行为 自我表露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1-0010-05

[Abstract] Social media users’self-disclosure is studied in this article. Scale is developed based on Social Information Model (SIM),Reducing Clue Theory (RCT) and 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 (SIDE),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users’self-disclosure in social media. Self-disclosure can be divided into 6 dimensions built on factor analysis,they are information on social property,daily interest,study and work, attitude,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 privacy. Demographics of social media users is us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 to explore its impact on self-disclosure. We found that women are more inclined to disclose themselves online, whil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lso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gree of self-disclosure.

[Key words] Social media Users’behavior Self-disclosure

自我表露是人际传播的起点,是人们互通有无的前提。网络的出现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便利,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际传播结构和交流方式,带给了用户全新体验。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社交媒体更是逐渐成长为用户自我表达、获取信息、分享观点、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最重要的媒介,移动互联进一步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自我表露的需求。对广大社交媒体用户而言,除了关注他人之外,还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和日常生活。通过社交媒体的关注和交流显得特别平等、轻松和自然,同时还可以满足使用者获得关注的欲望,从而激发用户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表露。

1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1.1 自我表露研究综述

对于自我表露的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切入:自我表露的概念和评价尺度。自我表露概念由西德尼·朱拉德于1958年提出,指“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私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1],此后自我表露便被学术界多次研究,科兹比(Cozby)的研究称,自我表露指的是“个体将自己的隐私通过语言符号告知他人”[2]。国内对自我表露的研究始于心理学界,但有关自我表露的概念尚无共识。李林英定义为“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将自己内心的感觉和信息真实地表现出来的过程” 。

自我表露的评价尺度涵盖范围较广,可以将之概括为4个方面。自我表露的数量、内容、态度、时间和自我表露的目标受众。其中,数量指与自我表露有关的话题数量。有研究表明,不同网络用户自我表露的信息数量之间存在差异。有人喜欢分享近况和照片,有人却很少分享有关自己的信息。根据研究,人与人之间的自我表露是相互的,一个人信息暴露的数量和程度会直接影响对方的行动,同时,对方积极或消极的反应也会反作用于表露主体,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以往研究,自我表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身份、性格、个人经历、未来打算、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4]。一般而言,自我表露涉及的内容都与表露主体的隐私相关。浅层次的如自己看过的电影、做过的运动,更深层次的甚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等。根据自我表露的内容,可以将其表露态度分为积极、消极和中立。有实证研究表明,自我表露的态度与主体和表露对象的交往程度相关。遇到陌生人时,用户的自我信息表露态度积极,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表露主体会主动公开个人隐私信息。但是与自己亲密的人交流时,主体会倾向于率先发泄消极的信息,此后才会表露中性信息。

1.2 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

社交媒体以人际传播为服务核心,其依托标签、评论等功能,拥有鼓励用户自我表露的天然机制。这种新型传播环境下自我表露的途径和方式有了不同以往的极大改变,其表露形式更加多样,途径更加多元,符号更加复杂。

关于社交媒体自我表露的概念和理解,主要有三个理论对其进行阐述。社会信息加工理论(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SIP)、线索减少理论(Reduced Cues Theory,RCT)和去个性化的社会认同模型(Social Identity Model of Deindividuation Effects,SIDE)。社会加工理论和线索减少理论都认为,线索是进行信息处理加工的重要前提。由此说明,网络自我表露的目的之一是维持与交流对象的沟通,因为互联网的匿名性导致个体之间必须通过信息表露保持交流。社会认同模型认为网络空间中用户的个体意识会减少,对网络环境的认同增加,进而会引起更大程度的自我展露。以这些理论为出发点,研究者们对网络自我表露的概念界定基本分为两个维度:目的和表露形式。

nlc202309040117

目的维度的自我表露研究偏静态,强调自我表露的目的。认为其目的在于维持与其他人的沟通,分享经验,让别人了解自己。更有研究者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认为用户在表露与接收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满足。由于自我表露是一种互动行为,所以任何一方的信息表露都可以激发对方的信息行为,这个过程中会减少双方的不确定性,从而使沟通得以持续。社会加工和线索减少理论均认为自我表露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网络传播固有的特征导致的沟通障碍,维持用户之间的正常交流。表露形式维度的研究则动态地强调了自我表露的内容和特征。社会认同模型认为网络空间的去个性化导致用户自我表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有研究表明,网络空间的自我表露是网民互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用户开展网络行为的过程。

这两种概念界定维度相互补充,共同描述了网络环境中的自我表露现象。将互联网环境聚焦到社交媒体,本研究将其定义为,自我表露是表露主体向他人进行信息互动的过程,指表露主体通过社交媒体,自愿将自己的信息和内心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

1.3 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使用者特征对自我表露程度的影响。首先采用量表的方式测量被访者自我表露的内容与程度,其次分别用不同的人口统计因素做自变量对其进行研究。根据已有的实证研究和本研究目的,做出假设如下:

H1:不同性别的使用者其自我表露程度无显著差异;

H2: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使用者其自我表露程度无显著差异;

H3:不同婚姻状况的使用者其自我表露程度无显著差异。

2 数据收集与指标测量

2.1 数据收集

本研究依托自科基金项目“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及管理机制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数据收集,通过专业调查公司发放问卷。研究样本覆盖了我国除海南省、港、澳、台之外的所有省份和直辖市,有效样本量为3000。其中男性被访者占比55%,女性被访者占比45%。

2.2 指标测量

借鉴已有的自我隐瞒量表(Self-Concealment Scale,以下简称SCS)和自我表露指数量表(Self-Disclosure Index,以下简称SDI),加上国内其他自我表露相关研究结果,本研究制定了自我表露量表。

自我表露与自我隐瞒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对自我隐瞒的测量可以从另一个维度研究用户的自我表露。中文版的自我隐瞒量表由王才康[5]翻译修订,内容主要涉及个体隐瞒自己的“秘密”,包括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的形式,项目为1—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自我隐瞒程度越高。自我表露指数量表由米列尔(Miller)[6]编制,量表包含10个项目,要求被访者分别面对自己的父母亲、最好的同性朋友和异性朋友的时候,回答自己的自我暴露程度。此量表用来调查青少年自我表露的状况,得分越高说明自我表露的水平越高。中文版的自我表露问卷是由心理学研究者陈会昌和李林英初步修订的,在国外量表的基础上针对不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项目进行调整。对调整后的量表进行因子分析,针对四种不同目标人群的自我表露。本研究借鉴自我隐瞒量表和自我表露指数量表中的部分参数,采用五级量表,测量主体的自我表露程度和表露对象的选择。

2.3 测量结果

2.3.1 信度检验

信度分析主要针对问卷测量时回收数据内部的一致性及稳定性。本研究采用SPSS20.0对问卷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度量的可靠性分析对回收数据的信度进行检验。一般认为,克伦巴赫(Cronbach’s Alpha)值大于0.6的时候可以说明数据通过信度检验,大于0.7说明数据的信度较好。依照此标准,本研究数据的信度分析结果如下。其中,在删除社交活动、消磨时间等题项之后,自我表露的克伦巴赫阿尔法(Cronbach’s Alpha)值提高至0.935。

2.3.2 效度检验

本研究采取因子分析来检验量表效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大方差法旋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以因子载荷大于0.5为标准。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

对各自变量做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前6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累积解释率大于67%,符合因子分析要求。检验统计量(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906,该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变量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凯撒(Kaiser)认为:检验统计量值大于0.9表示非常适合,0.8以上表示适合,0.7以上表示一般。检验统计量值显示本研究的自变量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Bartlett)球形度检验显著性为0.000,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在0.586以上。由此可见,整理后的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具有比较好的效度。

将6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社会属性”“兴趣日常”“学习工作”“态度观点”“个人性格”“个人隐私”。可以看出,代表自我表露的6个因子,依次体现了表露主体对个人信息的公开程度。姓名、年龄等用于判定个人属性的信息为“社会属性”,用户选择对这种信息进行公开,从而方便其他网络用户查找;兴趣爱好、学习工作是对日常生活行为的展露,偏向个人行为;态度观点是被访者对其他事情的看法,属于比较私密但是可以公开的信息内容;个人性格开始关乎内心,个人隐私信息包括被访者的联系方式、收入水平等信息,属于相对隐私的个人信息,不仅网络用户选择不予表露,现实社会中的个体也对此类信息也有所保留。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3 数据处理与假设验证

3.1 被访者自我表露状况描述

对量表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可以代表自我表露的6个因子,分别计算每个因子的平均得分,得分越高说明表露程度越大。其中“社会属性信息”的平均分最高,为3.83分。社会属性信息包括被访者的姓名、性别、职业身份、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特征。说明用户更倾向于将此类信息分享给其他朋友。其次是兴趣爱好和态度观点,个人隐私信息、学习工作得分偏低,个人性格包含的信息类型得分最低,为2.75,说明用户在社交媒体使用时不会轻易暴露个人性格。

nlc202309040117

研究发现,基于社交媒体建立的虚拟社会网络会趋向与现实社会网络重合,这两者的迁移关系会使表露主体更加在乎虚拟社会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基于此,他们逐渐扩大了自我信息的表露,其中包括个人真实信息、个人喜好,甚至个人情绪。

在自我表露信息的6个维度中,个人的社会属性信息、个人喜好等表露程度较高,个人性格表露程度最低。因为社交媒体提供了方便的朋友搜索功能,公开更多的社会属性信息有助于自己更方便地被相同属性的人查找到,从而有助于扩大用户的好友圈和网络人脉。由于社会属性信息的暴露,网络匿名性被逐渐消解,这种网络身份会逐渐实体化。发生在活动状态和肢体语言缺失的社交网络环境下的自我表露,多数会采用照片这种直观的方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彰显自己。但无论使用目的如何,人们都会对隐私有所考虑,在此界限内进行适度展露。

3.2 基于性别的自我表露的状况比较

以性别为自变量,自我表露程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Wilks’Lambda=0.92,F=210.36,p<0.005。说明被访者总体在自我表露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数据显示,男生对目标人群的自我表露水平平均低于女性,并且这种差异显著存在于对母亲和朋友的表露水平中(F=121.37,p<0.005;F=89.24,p<0.005)。

研究就性别对自我表露6个因子的影响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差异化分析,发现在态度观点、学习工作和个人性格3个维度上,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从均值上看,女性在兴趣日常、学习工作和个人性格维度的自我表露程度都显著高于男性。研究结论不支持假设1。

已有研究表明,无论是现实社会还是社交媒体,男性自我表露的水平均低于女性,本研究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在对好友的表露过程中,男性的表露水平显著低于女性。较多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解释这个结论,其中性别因素和现实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角色期望有关。

3.3 不同受教育水平之间自我表露的状况比较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验自我表露的六个维度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发现在学习工作(P=0.003)和个人隐私信息(P=0.002)两个维度上,被访者的自我表露程度差异显著。而在其他维度上不具备显著差异。研究结论不支持假设2。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样本在学习工作上的自我表露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学历水平样本,而高中及以下样本更容易展现自己在兴趣爱好和个人性格方面的信息。在态度观点维度,本科学历的表露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结果见表3。

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和现居住地等其他人口统计信息对自我表露各维度无显著影响,结论支持假设3。

3.4 自我表露目标的差异

本研究中的自我表露对象借鉴了SDI量表,将其分为父亲、母亲、最好的异性朋友和最好的同性朋友。问卷发现,在目标对象的选择中,按照倾向对象从低到高可以排列为:同事<同学<亲属<父亲<朋友<母亲。这与前人类似研究结论一致。有研究做过青少年亲子沟通,结论发现,家庭中女性成员比男性成员在沟通中更为主动,母亲可以作为对话的发起者,并且更倾向于接受表露观点,这决定了母亲比父亲更易成为表露对象。以朋友为表露对象进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问卷结果的基础上配以深度访谈。访谈发现,对朋友表露的频率较高的原因在于与朋友之间存在兴趣、态度等方面的共同特点,拥有共同话题会造成表露程度相应提高。这与已有研究一致。“若朋友与自己性别不同,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被访者可能会选择主动隐瞒自己的一些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自己的表露水平。在表露行为上,对朋友的偏爱高于父亲”[7],可以看出朋友在被访者人生阅历和世界观形成等方面更为相似,彼此不存在“代沟”,沟通起来障碍较少。

上述结论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朋友和父母的程度上,女性对母亲的表露程度远高于其他群体。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母亲和朋友这种目标人群对女性和男性有着不同的心理含义。对女性而言,母亲是所有表露中最安全、最能理解自己的对象,对母亲进行表露,不用担心任何问题,而对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进行的表露总存在顾虑,从而抑制表露程度。但是男性在处理朋友和父母之间的表露问题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群体年龄越小,越倾向于向父母进行自我表露。帕皮尼(Papini)对此进行过专门研究,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小越倾向对父母进行自我表露,随着年龄的增长,表露对象开始由父母转向朋友。并且研究者认为“随着被访者与其他人逐渐形成同伴关系,这种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填补了此过程中父母的缺位”[8]。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年龄因素造成自我表露行为的差异在社交媒体和现实生活两个不同环境中差异不显著,所以本文不做深入探讨。

深访结果进一步发现,表露水平越高的群体越感到满足。以家庭为例,以家庭成员为表露目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群体。有研究发现,孩子对父母的表露可以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增强孩子的归属感,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9]。

同时有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存在一定风险,与父母之间存在秘密,可能有利于青少年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情绪[10]。基于此可以推断,在一定程度内,其自我表露水平越高,表露主体便会越幸福。这可能与三个原因有关,首先,表露程度反映了被访者与他人谈论或分享感受的意愿。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会获得较多亲密关系的支持,比如父母和朋友。这种支持增加了他们积极的情感。第二,自我表露程度高的人,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缺点或负面情绪,这样他们无需承受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第三,与他人的适当沟通,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会促使表露主体以更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4 结论与讨论

真实,是社交网站的最大特点,之前网络中的匿名性和虚拟性被持续弱化,人际传播中个人身份的真实性逐渐凸显。这是由传播者推动的,是传播动机和传播效果的共同需要,基于此,社交网站中的信息传播越来越体现出人际传播的特点。社交网站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势必以让渡一定的隐私为代价[11],这就决定了使用者在自我表露中存在着权衡。在距离的远近、隐私信息的选择、信息公开与否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根据不同类型信息的不同表露情况,本研究设置了自我表露量表,初步考察了被访者自我表露的内容和基本情况。发现除个别涉及隐私的个人信息之外,被访者倾向通过社交网站公开必要的和一些可选的社会属性信息。同时,社交网站推出好友搜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公布的信息进行检索,有助于扩大使用者的人际关系网。

nlc202309040117

在使用量表考查被访者自我表露内容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人口统计特征中的部分变量对自我表露各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用户自我表露都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影响会因为自我表露维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女性高于男性,本科生的自我表露程度均值高于其他学历水平群体。这也证实了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结论:“自我表露的内容和程度会因人而异”[12]。

本文只是根据内容将自我表露进行分类,未考虑自我表露的形式等因素,还可以将自变量从人口统计变量拓展到其他社会化动机等因素。这些都有待于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注 释

[1]Jourard S M. The Transparent Self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1971

[2]P C Cosby. Self-disclosure: ALiterature Re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73, 79(2):78

[3]李林英. 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Derlega, V. J., & Berg, J. H. Self-disclosure: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M]. New York: Plenum, 1987

[5]王才康. 中学生的自我隐瞒倾向:因素结构与发展特点[J]. 应用心理学,2002,8(2):15-17

[6] Miller L C. Berg J H. Archer R L. Openers: 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4(6):1234-1244

[7][9]李董平,余苗梓,王才康,等. 青少年自我表露和自我隐瞒的特点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 中国发展与教育,2006(4):88

[8]Papini D R, Farmer F F, Clark S M,et al. Early adolescent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emotional self-disclosure to parents and friends[J]. Adolescence,1990,25(100):960

[10]Finkenauer C, Engels R C M E, Meeus W. Keeping secrets from paren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ecrecy in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002, 31(2):123

[11]Monika Taddicken. The Privacy Paradox in the Social Web: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erceived Social Relevance on Different Forms of Self-Disclosure[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14(19):249

[12]蒋索,邹泓,胡茜. 国外自我表露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2008(1):115

(收稿日期:2015-11-01)

教师自我表露 篇4

一、教师自我表露的概念

在心理学的范畴内, 表露是一种泄密的行为, 是使用一定的方法来令他人了解自己的行为, 这样的过程就叫做自我表露。教师自我表露本质上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真实的经验和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令学生对兴趣发生了质的改变。

二、教师自我表露的类型

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表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1. 表露方式上

在表露的方式上, 自我表露分为语言表露和情感表露。语言表露就是通过自己所说的话传达给学生们需要了解的信息, 一般教师都会通过谈论自己的阅历或是学识来实现这种方式;情感表露就是把自己的心情用眼神或是某种肢体语言展现出来, 带动学生把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

2. 表露的语言内容上

在表露的言语内容上可以分为描述和评价两种类型。这两种表露的方式, 主要的特点是信息具有绝对的真实性, 是对自我的一种判断, 教师的表露内容通常主要以家庭、同事或者是朋友为主, 描述关于他们的一些事情。评价形式就是教师对于一些学者和书籍中的一些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多方面地启发学生的认知有一定的作用。

3. 表露所产生的效果

表露所产生的效果通常有两种, 分别是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正面的效果, 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负面的效果是指有些教师对这一表露的方式不会进行正确的表达, 包括太过于虚伪或是浮夸, 这样会造成教学质量的降低。说明了只有适当的教学表露才可以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过度的表露不能够起到碰触人心的作用。

三、教师的自我表露对激发学生兴趣的质的影响

1. 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成果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首先学生的智力水平是进行学习的前提;其次是学生的需求, 包括兴趣和信念等外在因素。根据可靠的调查和研究表明, 中国的儿童智力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之所以造成学生成绩的有好有坏, 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度。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作为整个课堂的灵魂人物, 对调整课堂气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表露也跟所传授的课程有关, 这种表露可以说是对相关内容的一种延伸和深化。

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 是说一个教师在讲述自己的学习经历的时候, 说自己曾经被留级过, 年少的自己以为是因为长相丑陋所以才被大家排斥, 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使得学生们都忍不住地笑起来, 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位可爱的老师。通过这件事学生们更喜欢这个老师, 从此也对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所以说教师的自我表露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师生关系产生的影响

现在,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育体系中一直倡导的, 并且正在实行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表露自己私密的情感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可以信任的感觉。自我表露遵循着平等的原则, 教师通过这种方法把自己的信息表露出去, 学生也会对这一信息进行对等的回应。

3. 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的影响

高效有序的教学需要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教师应设法把课堂打造成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环境, 所以教师的自我表露就做到了把课堂的环境创造一种令人感觉温暖的环境, 在这样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会减少对教师的一种戒备的心理, 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本文对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我们不难发现, 在教学中, 只有教师学会了适当表露, 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新颖的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质的改变, 对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一定会创造出更加高效和完善的课堂教学。

摘要:教育问题是每个国家都必须重视的,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人们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教师在课堂上的表露不仅包括传授的知识和语言, 也包括形态、动作和表情上的情感表露,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种表露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教学的过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自我表露,兴趣,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冯佩佩, 浅谈教师的自我表露[J].成功:教育, 2009 (11) :156-157.

[2]林立.教师课堂自我表露对学生评价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 (09) :82-86.

自我表露研究综述 篇5

自我表露最先是由Jourard提出、界定并开展发展性研究的。他最早认为自我表露是个人将有关自己的信息表露给目标人[1]。后来他在《透明的自我》一书中将其界定为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 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过程[2]。

2 自我表露研究的焦点

2.1 自我表露的主题

Jourard的自我表露问卷 (JSDQ) 涉及了观点态度、兴趣爱好、工作 (或学习) 、金钱、个性和身体6个主题维度。Shechtman和Vurembrand (1996) 测查了少年儿童自我表露的8个方面主题, 包括家放庭、朋友、自我、违纪、自己行为的评价、情感表达、活动、态度。Papini等人 (1990) 重点调查了12~15岁的青少年对父母和朋友情绪方面的自我表露, 主题包括沮丧、快乐、嫉妒、焦虑、愤怒、平静、冷漠和恐惧。

2.2 自我表露的对象

自我表露的对象或目标人主要包括父母、兄弟姐妹、配偶、亲密朋友及陌生人。目标人或表露者与目标人之间的关系会影响个体表露水平、频次和可能性。许多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对他们喜爱的或亲密的人——父母、配偶或亲密朋友等表露[3]。

2.3 自我表露的互惠性

Jourard (1971) 最早提出自我表露是互惠的观点, 他使用“双向影响”来描述“表露引起表露”的观点[1]。Dindia和Allen (1992) 对自我表露互惠性的研究进行元分析, 结果证实存在自我表露的互惠性。研究者提出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认为从表露者那里获得的亲密表露信息会增加对表露者的喜爱和信任;第二种认为人们获得他人的表露信息时要反馈相当的信息;第三种认为表露的互惠性仅仅是听者模仿的结果。

2.4 自我表露与性别

大多数研究表明自我表露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Jourard早期的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表露得多。Dindia和Allen (1992) 对205篇自我表露的相关研究报告的元分析表明女性比男性往往有更高频率的表露, 性别差异在同性伙伴的自我表露中更显著[4]。

2.5 自我表露与人格特质

Jourard将自我表露看作是健康人格的标志和原因, 认为自我表露是与其积极人格特征相关的稳定人格特质。有研究表明高个人自我意识的青少年有更高的意愿对同伴表露, 从而导致较少的孤独感[1]。高水平的个人自我意识与个体对内部自我的更准确、更详细的认识相联系, 而这些认识正是自我表露的素材。

2.6 自我表露与亲密关系

自我表露与亲密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夫妻、兄弟姐妹、恋人和朋友之间, 涉及两个角度, 一是亲密关系中影响个体自我表露的因素。二是自我表露对亲密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影响。大量的有关成人自我表露研究已经表明, 自我表露对友谊、恋爱和婚姻等亲密关系的形成发展的重要作用。

2.7 自我表露与孤独感

研究表明自我表露与孤独感的关系存在三种可能:自我表露导致孤独感的降低;孤独感导致自我表露的减少;某个中介变量影响着孤独感和自我表露。许多研究者认为缺乏与他人交换亲密信息的能力和机会是导致孤独感的主要原因。

2.8 AIDS/HIV表露

大量研究表明, AIDS/HIV表露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导致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表露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支持, 缓解压力, 降低焦虑和抑郁等。消极影响是个体要冒被拒绝、受歧视、失业、被家人和社区排斥孤立的危险等[5]。

2.9 儿童性侵犯表露

儿童性侵犯是一个可能对受害者的心理和适应产生破坏性后果的重大社会问题。有研究发现约30%~80%的儿童受害者在其成人前不会自觉地表露曾遭受的性侵犯, 个体平均延迟表露的年限是3~18年。已有研究也表明儿童性侵犯不表露的主要原因有对表露结果的恐惧、自责、缺乏自我意识等, 其中儿童对表露结果的恐惧被认为是最强的抑制因素。

2.1 0 情绪表露

消极情绪的压抑或回避会提高生理唤醒水平, 诱发不良心境的产生和损害认知功能。大量研究表明痛苦经历的情绪书写表达能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最好的证据来自大量书写情绪表露或书写表达范式的研究[6]。

2.1 1 创伤表露

创伤性事件对个体健康有消极影响, 将这些创伤性经历表露出来有利于减轻这些压力源对身体的负面影响。Pennebaker等人 (1988) 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 书写个人对创伤性事件的看法和感受能减少大学生去医务室门诊的次数, 且增强其免疫功能。Rosenberg (2003) 对30名接受肿瘤门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研究发现, 实验组的被试在身体症状和健康保健上明显改善。

摘要:自我表露是社会心理学、临床咨询和治疗的重要概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自我表露的概念及自我表露研究的焦点。

关键词:自我表露,研究焦点

参考文献

[1]Jourard S M, Lasakow P.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J].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1.

[2]Jourard S M.The transparent self[M].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 2001.

[3]李林英, 陈会昌.大学生自我表露的调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J].2004, 20 (3) .

[4]蒋索, 邹泓, 国外关于自我表露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8, 11.

[5]房超, 方晓义.父母与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 11.

教师自我表露 篇6

自我表露是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人际关系学等领域重要的研究主题。最早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JOURARD提出, 是指让目标人了解有关自己的信息, 目标人就是将个人信息与其交流的人。后来他又进一步将自我表露界定为, 告诉另外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信息, 真诚的与他人分享个人的、秘密的想法与感情的过程。近四十年来, 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有一下几类:一是考察自我表露的特点, 如性别、年龄、偏爱的目标人、表露内容的等方面的差;二是考察自我表露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如个体的表露水平对特定关系的影响, 特定人群的表露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是考察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自我表露对咨询有效性有何影响。跨文化研究表明,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化下, 自我表露的特定有显著差异。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下的自我表露是有意义的, 而国内关于自我表露的研究较少。大学生群体是心理迅速变化发展的一群人, 研究大学生自我表露有助于加深同伴关系的认识, 有助于加强人际交往, 有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很多, 但对于什么是社会支持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例如SARASON等人认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对想得到或可以得到的外界支持的感知。CULLEN认为,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从社区, 社会网络或亲戚朋友那里获得的物质和精神帮助。MA-LECKI等人则认为社会支持是来自于他人的一般性或特定的支持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提高个体的社会适应性, 使个体免受不利环境的伤害。文献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定义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情境影响、知觉到的支持和行动化的支持。不管如何定义, 社会支持都具有的普遍的增益作用, 对个体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促进作用。社会支持水平越高, 个体身心健康水平也越高, 伴有良好的身心状况。

已有研究表明自我表露与人格中的外向性高度正相关, 主观幸福感与外向性呈正相关;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有相关;而社会支持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见, 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但目前二者的关系研究尚为空白。

基于以上的分析, 本研究一方面旨在考察大学生自我表露的一个整体状况和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另一方面, 拟对大学生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 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师范大学2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 涵盖一到四年级的不同班级, 从性别、文理科, 年级三个方面来研究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的关系。共发放220份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 收回有效问卷205份, 占92.4%。其中男70名, 女135名;文科生93人, 理科生112人;大一31人, 大二39人, 大三73人, 大四62人。

(二) 研究工具

1. 自我表露指数量表

该量表共12个题目, 采用五点评分的计分方法, 算分时先将反向题目反向计分 (1=5, 2=4, 3=3, 4=2, 5=1) 。反向题目为2, 4, 5, 8, 9, 10。然后将所有12个题目得分相加。你可以将自己的分数与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 (Kahn&Hessling, 2001) 。男生平均分为36.33, 标准差为8.98;女生平均分为42.21, 标准差为9.16。

2.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该量表已经在国内二十多项研究中应用, 从反馈回来的意见看,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已有研究表明,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预测结果与身心健康结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性, 即该量表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社会评定量表分为三个维度:客观支持, 主观支持以及利用度。计分方法:第1-4条、8-10条, 每条只选一项选1, 2, 3, 4项记1, 2, 3, 4分;第5条分A, B, C, D四项记总分, 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记1-4分;第6, 7条, 如回答“无任何来源”记零分, 回答“下列来源”者, 有几个来源就记几分。

(三) 施测过程

主试将抽取的大学生集中进行团体测试, 统一指导语, 并要求被试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全部问题。

(四)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对收集的有效问卷数据使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的差异分析

1. 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的性别差异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得分 (t=1.082, p>0.05) , 社会支持总分得分 (t=-1.143, p>0.05) , 客观支持 (t=-1.062, p>0.05) , 主观支持 (t=-1.201, p>0.05) , 利用度 (t=0.336, p>0.05) , 所以这几个因素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

2. 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的文理科差异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得分 (t=0.867, p>0.05) , 社会支持总分得分 (t=0.886, p>0.05) , 客观支持 (t=2.645, P<0.01) , 主观支持 (t=-0.266, p>0.05) , 利用度 (t=0.087, p>0.05) 所以除客观支持在文理科上有显著差异外, 其余因素差异不显著。

3. 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的年级差异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得分 (F=0.886, p>0.05) , 社会支持得分 (F=0.823 p>0.05) , 客观支持 (F=2.366, P<0.01) , 主观支持 (F=0.267, p>0.05) , 利用度 (F=1.696, p>0.05) 所以这些因素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

(二)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及其因子的相关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 大学生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总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表露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相关不显著。大学生自我表露和利用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四、讨论

(一) 大学生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

对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性别差异分析发现, 女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男大学生, 但是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男生的自我表露水平显著低于女生不相符合。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 社会文化通常要求男性坚强、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一切, 而对于女性则要求他们在沟通当中与他人感情相融, 可以展示自己的柔弱。这也是女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男生的原因。第二,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院校, 培养的学生将来多半都是从事教师职业, 而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就是学会沟通和理解, 因此男生的自我表露水平较高。第三, 安徽师范大学的男女生比例失调, 女生远多于男生, 所以在样本选取的时候女生也远多于男生, 这也可能是造成在性别上男女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对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文理科差异分析发现, 文科生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理科生, 但是之间并无明显差异。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文科生要求感性思维更多一些, 而理科生要求理性思维更多一些, 这也可能是文科生自我表露水平高于理科生的原因。第二, 安徽师范大学是一所师范类学校, 要求学生学会表达, 不仅文科生需要表达理科生也同样需要表达, 这也可能是造成在文理科上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对大学生自我表露的年级差异分析发现, 四个年级的自我表露水平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与前人研究结果:年级越高, 心理发展越完善, 自我表露水平越高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 今年的大一学生已经是标准的90后, 他们善于并且喜欢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个时代的学生无论从思想成熟度还是心理成熟度都要高于80后的学生。这可能是造成年级差异不显著的原因之一。第二, 在样本的选择上, 因为一些原因, 四个年级的样本数量上有一定的差距, 这也可能造成年级差异不显著的原因。

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分析发现, 社会支持总分在性别、文理科、年级上差异都不显著。而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三个因子中只有客观支持在文理科上有显著差异, 文科生显著高于理科生。这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第一, 当今社会是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 大部分又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再加上社会对大学生的重视, 所以大学生们所获得社会支持还是相对较多的。第二, 客观支持是指从外界获得的支持, 文科生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多, 而理科生埋头研究比较多, 这也可能是在客观支持上, 文理科有显著差异的原因。

(二) 大学生自我表露和社会支持关系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能够看出,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 即获得的社会支持越高, 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水平也就越高。但是, 大学生自我表露在与社会支持的三个因子的相关中, 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都与自我表露没有相关, 而利用度与自我表露显著相关。也就是说单方面获得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都对自我表露的影响不大, 只有在利用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提高自我表露的水平。

在大学生活中, 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一个学生如何进行人际交往应当算是其中重要的一课, 这不仅是在校园里, 更是在以后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 走向社会的必修课。而自我表露作为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现如今, 大学生获得高的社会支持可能并不难, 但是要想提高自我表露水平还得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鼓励彼此交流和了解, 这样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也有助于在人际交往当中学习自我表露的能力。

五、结论

基于分析结果与讨论, 能够得到以下结论:

(一) 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在性别、文理科、年级上差异均不显著。

(二) 大学生社会支持总分水平在性别、文理科、年级上均不显著。大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三个因子上, 除客观支持在文理科上差异显著, 其余因子上均不显著。

(三)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自我表露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上不相关。大学生自我表露和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

摘要:采用自我表露指数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探讨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 (1) 大学生自我表露水平中等程度以上, 女生均分高于男生, 但是差异不显著。在文理科以及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 (2) 大学生社会支持水平中等程度以上, 女生均分低于男生, 但是差异不显著。在文理科以及年级维度上的差异同样不显著。 (3)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 (4) 社会支持中的三个因子中,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不相关, 大学生自我表露与利用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鼓励彼此交流和了解, 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也有助于在人际交往当中学习自我表露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Jourard SM.The transparent self (2nd ed) .Litto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Inc.1971.

[2]Miller L C, Berg C H, Archer R L.Openers: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disclosu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44 (6) :1234-1244.

[3]Papini D R, Fammer F F, Clark SM, et al.Early adole-cent ag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emtional self-dis-closure to parents and friends[J].Adolecent, 1990, 25 (100) :959-976.

[4]Purves D G, Erwin P G post-traumatic sress and self-disclosure[J].The Journal of Psycholgy, 2004, 138 (1) :23-33.

[5]Edward C E, Murdock N L.Characteristics of therapist self-disclosure in the counseling process[J].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JCD, 1994, 72 (4) :384-389.

[6]Kito M.Self-Disclosur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 among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5, 145 (2) :127-140.

[7]Sarason B R, Pierce G R, Shearin E N, Sarason I G, Waltz J A, PoppeL.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nd working models of self and actual oth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 60:273-287.

[8]Malecki C K, DemarayM K.Measuring perceived so-cialsupport,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s social sup-port scales[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 2002, 39:1-18.

[9]Cullen F T.Social support as an organizing concept forcriminology:Presidential address to the academy of criminal justice sciences[J].Justice Quarterly, 1994, 11:527-559.

教师自我表露 篇7

微博在国内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微博网民使用率, 从2010年13.8%提升到48.7%;使用人数从6311万提升到24, 988万, 同比增长296%。

随着微博的迅速普及, 其使用门槛低, 使用方便的特点, 让人与人的交流、信息的传递更加通畅, 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庞大的用户群、海量的信息再加上把关不严甚至没有把关, 谩骂和对骂的“口水战”、造谣与辟谣的“攻防战”几乎每天都在微博上演。以“郭美美事件”为例, 2011年6月20日, 郭美玲以“郭美美Baby”的帐号, 在新浪微博上公然炫富, 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商业总经理, 迅速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无数网民质疑红十字会的公信力。虽然红十字会在6月22日发表回应, 否认郭美美与红十字会的关系, 但是仍遭受质疑, 收到捐款数大幅度下滑, 河南红会称2011年为此收到捐款下滑5000万, 深圳红十字会则反馈7月收到捐款仅5000元。大量虚假、误导的信息在微博上泛滥, 对社会正常秩序带来影响。人们在享受微博分享、传播、获取信息便利的同时, 也面临信息泛滥、虚假和误导的风险。

北京市2011年12月推出《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规定》提出, “后台实名, 前台自愿”。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 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在实名制的推动下, 微博用户的真实身份会被微博服务商以及相关部门所掌握, 存在隐私风险以及社会风险。例如:因微博服务商保护不当, 个人身份信息被黑客获取;又如微博服务商转卖用户资料, 或者根据资料对用户进行商业营销;也包括在微博上转发不当言论、传播虚假信息, 能被迅速定位, 存在被追究责任的可能性。

用户在微博上自我表露的意愿, 会受到使用者特性 (Consumer Behavior) 、感知风险的影响。如不同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生活形态、社会地位的用户, 感知隐私风险、社会风险的程度有差异自我表露的话题、尺度也有差异。

本文的目的从使用者特性和风险感知理论出发, 综合分析实名制政策出台后, 微博用户自我表露意愿的影响及其因素。

二、理论综述

1、微博

微博, 即微博客 (Micro Blog) 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 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

目前有数家企业提供较为成熟的微博服务, 如:Twitter、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等。

2、使用者特性

产品的使用意愿, 会受到使用者特性的影响。可以将消费者特性依据一般性至特殊性, 排列在一个连续尺度上。

表1的分类是描述性和预测性的区分, 从左到右, 预测能力次第增强。如:意愿比偏好更接近购买, 因此由意愿预测购买行为, 比由偏好预测购买行为更加准确。同理, 用生活形态预测购买行为, 比人格特质描述购买行为更加准确。但是, 知觉、偏好、意愿, 较难客观观察和测量, 人口统计、社会经济、人格特质、生活形态这四个描述变量相对容易观察和测量, 也有一般意义。又因为本研究不牵涉实际消费能力统计, 所以再排除掉社会经济。最后, 本研究选取人口统计、人格特质、生活形态三个构面, 以衡量使用者特性的影响效果。

人口统计, 是指研究对象的个人背景数据, 一般包括人口数量、质量、人口分布等。常被作为研究消费者或经济预测的基本变量。

人格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 它表现一个人人格的特点的行为倾向。

生活形态是指某一社会或其中某一群体在生活上所具有的特征, 这些特征足以表示出这一群体与其他社会或群体之所以不同, 而具体表现于一动态的生活模式中, 所以生活形态是文化、价值观、资源、法律等力量所造成的结果。

3、感知风险

感知风险分成下列两个因素:1)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consequence) , 消费者对某件事情是否发生的主观概率;2) 后果 (Consequence) , 如果事情发生后, 其结果的危险性[8]。对于信息系统来说, 感知风险会对用户的接受产生影响。

可以用八个纬度对互联网电子商务来衡量感知风险, 即隐私风险、时间风险、财务风险、支付风险、绩效风险、社会风险和来源风险[9]。其中时间风险、财务风险、支付风险、绩效风险和来源风险不适用微博场景, 因此本研究的感知风险指隐私风险和社会风险。

隐私风险, 微博服务商可能会不当利用个人信息以及进行电子商务。

社会风险, 因使用失误而受到他人嘲笑、疏远而产生的风险以及被追究责任的风险。

4、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 (self-disclosure) 是个体对他人表达情感、想法与观点的窗口。日常生活中个体有时会回避自我表露, 个体在决定是否表露这些信息时会考虑危险和代价, 包括个人危险和关系危险。

三、结论和未来研究方向

1、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文献, 本研究最终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 不同人口统计因素的微博用户在感知风险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2) 不同人格特质的微博用户在感知风险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3) 不同生活形态的微博用户在感知风险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4) 不同人口统计因素的微博用户在自我表露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5) 不同人格特质的微博用户在自我表露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6) 不同生活形态的微博用户在自我表露各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7) 感知风险对微博用户自我表露产生消极影响。

2、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将根据需要开发出成熟的量表, 选择合适的微博用户进行实证研究获得现实数据支持;研究方法包括调查问卷等

目前, 暂时没有针对微博上感知风险和自我表露的量表。但是微博是互联网产品的一种, 在历史的研究中, 互联网产品里关于使用者特征、感知风险及自我表露的研究较多。未来的研究将基于已有的互联网产品相关量表, 结合微博的实际情况, 开发出符合微博调查的成熟量表。选择合适的微博用户进行实证研究获得现实数据支持。研究方法包括面谈和调查问卷等。

摘要:微博, 作为新型的社交网络产品, 已经改变人们信息获取、分享、传播的方式。北京市2011年12月出台了《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 《规定》提出“后台实名, 前台自愿”, 微博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 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在《规定》的影响下, 微博用户的自我表露意愿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自我表露意愿会发生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使用者特征及感知风险视角研究实名制下微博用户自我表露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变化。

关键词:微博,使用者特性,感知风险,自我表露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 2012.1.

[2]朱继东, 李晓梅, 《实名制规范与微博的健康发展》, 2011.12

[3]《红十字会陷信任危机》.http://news.ifeng.com/society/special/guomeimei/.

[4]Labay D G, Kinnear T C.Exploring the Consumer Decision Process in the Adoption of Solar Energy System.Joumal or Consumer Research, 198l, 8 (3) :271-278.

[5]Reynolds, F.D.&Wells, W.D., Consumer Behavior Mcgraw-Hill, 1977.

[6]McCrae R R, Costa P T, Busch C M.Evaluating comprehensiveness in Personality Systems:The California Q-set and the Five-Faetor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86, 54:430-446.

[7]Lazer W.Life Style Concepts and Marketing in Stephen Greyserm.Toward Scientific Marketing, 1963, 18 (3) :140-151.

[8]Cunningham, S.M., The major dimension of perceived risk, Boston:risk 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r, 1967, 82-108.

[9]Anne-Sophie Cases, Perceived risk and risk-reduction strategies in Internet shopping, Distribution and Consumer Research12:4October2002375!394

上一篇: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学下一篇:防雷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