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启示录(精选4篇)
高考志愿填报启示录 篇1
每年一度的高考, 是我国最重要的国考, 它承载着近千万个家庭的希冀, 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而作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部分———志愿填报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七分成绩定, 三分志愿拼”已成为多数考生和家长的共识。自从事高考招生考试工作以来, 我始终致力于高考报考方面的研究, 通过查阅材料、实地考察、听专家讲座、与考生交流等方式, 对高考志愿的填报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找到了在填报志愿过程中的一些内在的客观规律, 并由此总结出许多行之颇为有效的方法与技巧。
一、正确处理学校与专业的关系
选择读什么样的高校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中国的高校之间差别实在太大了。选学校比选专业要重要, 因为专业冷热有时期性, 而毕业于哪所学校则陪伴你一生。选择专业, 在市场经济下就业前景、待遇是主要参照系, 但也要兼顾考生个人兴趣爱好和个人的发展。如果学生不喜欢某个专业, 尽管这是个热得发烫的专业, 将来他也很难有所建树。
(1) 成绩超群的尖子生 (例如全市前10至50名) , 当然要报考名牌大学加热门专业。即使稍稍后几名, 考取名牌大学次热门和一般专业也是完全可能的。 (2) 成绩在中上阶段的学生是最难取舍学校与专业的。这些考生论成绩可以进名牌大学, 但不能上分数线高的专业, 如果把专业作为第一要素来考虑, 则完全可以上一般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这个层次的考生, 要么选择在名牌大学做“凤尾”, 享受高质量基础环境并且终身享用名校毕业生的光环, 要么到普通大学里“鹤立鸡群”, 拿特等或一等奖学金, 成为优秀毕业生。 (3) 成绩一般的考生, 名牌无望, 热门专业也吃力, 只要考上大学就行。除了北大、清华是公认最好的两所之外, 其他大学排位则见仁见智。从官方文件看, 涉及国内高校提的最多的词汇之一便是“211”工程, 并以能入围为荣, 能够考上这百所名校, 也可以算达到理想境界了。
二、填报志愿“四步走”
第一步:选好第一志愿。不管是哪一个录取批次, 第一志愿都是最关键的。从历年的录取情况看, 第一志愿学校的考生数量超过计划录取数量的情况十分普遍, 85%的院校录取的都是第一志愿的考生, 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更是占到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作为最重要的第一志愿, 考生在填报时, 尽量宁低勿高, 避免落选。那种冒险高填第一志愿而被录取的爆冷门新闻每年都会出现, 但这只不过是偶然现象, 绝不是规律, 不值得效仿。
第二步:做到两个兼顾。一要兼顾身体健康状况, 考生一定要根据自身条件, 坚决避开限制性专业;二是要兼顾学校和专业, 考生学什么专业, 在哪个地方上大学, 对考生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大关系, 考生要根据个人情况考虑清楚, 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第三步:处理好三个关系。一要处理好“我选学校”和“学校选我”的关系, 根据估分情况, 从实际出发, 从选我的学校中, 去挑选我选的学校, 做到量体裁衣, 看菜吃饭。二要处理好“个人需要”和“国家需要”的关系。一般说来, 国家需要的人才往往是社会着力发展的行业方面人才, 更加便于就业, 考生考虑个人需要无非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本领, 将来有所建树,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但却有可能面对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三要处理好“我填志愿”与“他人指导”的关系, 填报志愿是考生的选择权利, 应以考生的意志为准, 家长和老师要热情关怀, 悉心参谋。在考生、家长、学校意见不统一时, 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第四步:注意四个分散。一是地域要分散:不要都往大城市挤, 同批次成绩不很高, 要往比较偏远的地方报, 实际上这些学校教学质量过硬, 在国内外都有较好的口碑, 专业设置上也较有优势。二是专业要分散:填报志愿时, 不要看其他学生报啥专业, 就认为这个专业好, 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志趣、成绩、社会需求、学校收费、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考虑, 不要都往某一个和几个专业上挤。三是高分考生要分散:分数高的学生, 不要集中往某一个或几个学校报, 因为每一个高校都希望录取高分考生, 但如果高分考生都集中在一个学校, 就会增大落榜的风险, 即使被录取了, 专业也未必理想。四是学校要分散:如果一个班级、一个高中的考生都集中填报某几个高校, 势必会造成“撞车”“塞车”现象。
三、报考志愿常见误区及解决方案
误区一:对有关部门公布的政策和信息了解不到位, 道听途说, 导致填报志愿失败。解决方案:要确认三方面信息来源, 首先是网上查看今年的招生计划、招生章程等政策, 其次要了解过去三年相关高校在当地的录取线, 最后要了解各招生院校及招生专业的情况。
误区二:直奔热门专业, 出现冷热失调, 造成分数不够或同等分数的考生“扎堆”。解决方案:在选报志愿时, 应弄清以往的热门与冷门, 必须着眼于自己未来的发展, 选报合适的专业。有的专业虽然目前不算热, 但三四年之后也许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误区三:着眼名校, 忽视现实。有的考生填报志愿时, 希望自己能被名校录取, 志愿几乎全是同一层次的名校。一旦第一志愿落空, 后面的志愿均没有回旋的余地。解决方案:应该保持志愿之间的合理“梯度”。在慎重选择第一志愿后, 第二志愿应与第一志愿以及其他志愿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
误区四:缺乏专业意识。不考虑自身特点, 为了上某院校而选择与自己“背道而驰”的专业。解决方案:应根据自己的成绩决定院校, 同时考虑兴趣、个性以及自身的潜能等。此外, 要考虑身体、地域以及是否服从调剂等因素, 所有志愿必须填满, 并尽量填“服从”。
填报志愿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分析各种信息, 认真分析考生的综合素质, 认真分析拟报考的院校情况, 积极进行咨询, 在学校的指导下稳妥、审慎填报好志愿。通过自己的努力升入到理想的高等学府, 回报国家、学校和家长多年来的关心、教育和培养。
高考志愿填报启示录 篇2
首先,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要随意放弃。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未来规划、自身综合实力等因素选择学校及专业,结合考生自己的想法、家长的意见和老师的建议,然后再做出综合判断,慎重对待每一个志愿。
填报志愿时,不要将自己固定在某一批次或某一类专业,而放弃填报其他批次、其他专业。即使你有着非本科不读、或非重点本科不读的想法,也不能随意放弃某些批次的志愿,尤其是第三批次志愿。最后,不要忽视填报外地院校,对每一位上海考生而言,填报外地院校都是值得珍惜的机会。
其次,对学校和专业的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①该校今年在上海地区的招生计划人数、往年的录取成绩、优惠政策的实施方法、专业录取的操作程序(是否采用级差分、专业录取的依据等)和体检、口试要求等等;②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培养方向、去年该专业录取分数等情况,以及收费标准、语种要求、住宿条件;③该高校或专业近三年来的最低录取线与招生人数 (包括计划数和实际录取数),以及自己所就读高中近三年来的各批次录取率。
再者,注意“坡度原则”。①同一批次的志愿中要有坡度,建议A志愿冲一冲,B志愿稳一稳,C志愿守一守,D志愿托一托,即A志愿可以略高出自己的现有水平一点,B志愿和C志愿以适中为好,D志愿要略低于自己现有水平。②在不同批次的志愿中也要有坡度,特别是在本科提前批次和专科提前批次里,防止志愿“倒挂”。③在搭配各类专业时,也要有一定的坡度,在选择是否愿意调剂时,要认真阅读调剂种类,如“全部愿意调剂”、“全部不愿意调剂”等。
考生在志愿中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应该是根据考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和未来规划,结合自身综合实力确定的,而这些学校之间的顺序则应该按照录取分数线从高分到{分页}低分排序,专业之间也应该是从高分到低分。但是由于高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只有在全部考生录取完成之后,才能明确,所以考生只能通过历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推测判断。
在按照顺序排列的同时,要尽量避免出现浪费志愿的情况。
另外,高校招生简章最主要的就是反映了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办法,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项,就是考生和家长必须特别要注意的,第一项是关于招生政策、加分政策是怎么表述的,另一个就是专业的录取准则,是分数优先还是专业优先,设不设专业级差等等。如果对招生章程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既可以参加招生咨询会了解具体信息,也可以打电话到高校进行咨询,一般而言,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和咨询会更好一些。另外提一个建议,除了向高校了解该校的情况以外,还可以向在校大学生咨询。
◎志愿建议
零志愿考入北大清华的机会不大,可以考虑放弃。
提前批本科志愿国际关系学院(北京)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等。
第一批本科志愿A志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或华东政法大学等;B志愿:上海大学或东华大学等;C志愿:上海金融学院或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D志愿:选择一所外省市院校。
第二批本科志愿A志愿: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或上海海事大学等;B志愿:上海金融学院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等;C志愿:上海理工大学或上海政法学院等;D志愿:上海海洋大学或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等。(其余两志愿略)
1.高考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2.20北京高考志愿填报表(样本)
3.年高考志愿填报:如何选择专业
4.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注意四大步骤
5.2014广东高考志愿填报表(样式)
6.2014年吉林省高考志愿填报表
7.2014高考平行志愿报考方法
8.2014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安排表
高考志愿填报案例点评 篇3
以下案例中的考生均为云南省2014年的文科考生。
考生张伟,509分,高于二本线9分。二本院校志愿为:A.南阳理工学院,B.台州学院,C.淮南师范学院等5所院校,专业均填足6个专业且专业服从调剂。录取过程中,该生考分刚好达到A校的进档线,电子档案被投进A校,由于专业服从调剂,考生及家长均认为百分之百地会被A校录取。但录取结果却出乎他们的预料——该生落选了,电子档案被A校退回省招生考试院,只有参加下一步二本的征集志愿或等待三本的录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A校的招生计划中有两类专业情况:
第一类,普通类,共有5个专业,共招7人。
第二类,中外合作办学类,有1个专业,共招1人,该专业下有“仅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字样。
在录取时,由于该生的考分最低而排在最后录取。这时,第一类的专业已全部被前面的高分考生挑完了。该生又没有填报第二类的专业,也不能录取。他原本以为所填的“专业服从调剂”是统管这两类专业的,第一类录不到时便可录到第二类,是万无一失的。而事实上,“专业服从调剂”对第二类却不起作用。因此,他被A校退档而落选。
点评:该生在二本批次的志愿填报中,5所院校的梯度合理,A、B校是“冲”,C、D校是“稳”,E校是“保”,且各院校的专业都是服从调剂,按理说被录取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缺乏经验,该生在“专业服从调剂”与“仅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两者的比较中,错误地以为前者已包含了后者,导致了填报错误而落选。这里还应该注意,凡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学费都是较高的。此外,还要看清楚有关文字要求,若有限制,一定要谨慎填报,若有疑问,还可拨打该院校招生办的电话咨询。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失误,提高填报质量。
考生吴燕梅,605分,高于一本线40分。一本院校志愿为:A.中国政法大学,B.华东师范大学,C.山东大学,D.西南政法大学,E.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且专业均服从调剂。投档录取情况:A校差26分,B校差22分,C校差14分,D校差8分,E校差17分,均未能被投档而落选。
点评:该生的填报有其合理的方面,如院校的地区分布多样化,专业都服从调剂等。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最致命的失误是5所院校均要求过高,虽有梯度,但均属于“冲”的层次。特别是最后一所E校,本来该降低要求,是“保底”的,却“冲”得更高。这样,结果自然是无法被投档而落选了。
考生刘波,542分,高于二本线42分。二本院校志愿为:A.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大连大学,C.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且专业均服从调剂。他没有填报后两所D、E院校。投档录取时A校差19分,B校差9分,C校差2分,他因此不能被投档而落选。
点评:按云南省招生考试院规定,每个批次都可以填报5所院校,但该生在二本批次上只报了3所,自动放弃了2所的宝贵机会,造成严重失误,导致首次录取失败,只能参加二本的征集志愿或下一个批次的录取了。我们发现,在每个批次的征集志愿时都有考分较高的考生参加征集。征集志愿时,好学校、好专业的征集计划很少,但填报的考生很多,竞争会更加激烈,录取的分数自然也就会比首次录取时高很多。这时,即使是剩余的一些学校、专业,考生一般都要浪费不少考分才能获得。因此,首次志愿的填报至关重要。
考生肖泽宇,532分,高于二本线32分。二本院校志愿为:A.河北金融学院,B.滨州医学院……投档录取时,A校差8分,B校超1分……B校2014年在云南省招录7个专业共16人。该生所报B校的专业是:1.中医学,2.市场营销,3.护理学,4.应用心理学,且专业服从调剂。最终该生被B校录在调剂后的特殊教育专业。这个专业是该生最不愿读的一个专业。
点评:按云南省招生考试院规定,每所院校可报6个专业,但该生在B校上只报了4个专业,放弃了后2个专业的选择权,造成了严重失误,被录取在自己最不想读的专业上,后悔莫及。本来B校还有3个专业可供挑选,该生前4个专业挑的都是较好的专业,录取分数较高,而该生分数只超B校的提档线1分,竞争力不强,显然不可能被录取到这4个专业,但若后两个专业能填上自己相对能接受的其他专业,则被录取的可能性很大,这样就不会带来上述的遗憾了。因此,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将可用的政策用足用够,每所院校的专业均按喜爱程度及一定比例的好差搭配原则填足6个;若院校的专业不足6个的,有几个便按上述原则填上几个。这样,就可避免类似的错误。
考生李硕,彝族,应届生,448分,高于一专线18分,差三本线2分,差二本线52分。该生不愿读三本及专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几所二本院校,打算若不被录取就去复读。该生在志愿确认之前找到了我们,我们指导其增加了二本预科批次的填报,即在二本批次之后再报一个二本预科批次:A.商丘师范学院,B.武夷学院。结果他以超6分的考分被B校的预科录取。考生及家长皆十分满意。
点评:根据有关规定,凡少数民族考生均可填报省外院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一本、二本、三本、一专、二专等均有预科批次,每个批次可报2所预科院校。考生一般均在指定的某高校预科培训基地读完1年预科后,第二年进入被录取的高校正常学习。因此,预科考生比普通考生多读1年预科。我们发现,很多少数民族考生及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不知道可报预科批次,有不少少数民族考生因此而无法受益。大多数情况下,同一院校的预科会比该校普通批次降低20-70分来录取,这是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的优惠和照顾政策。
此外,为了照顾“贫困地区”的考生及“本省农村学生”,国家及云南省分别实施了“国家专项计划”及“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投放专门的招录计划及设立单独的填报批次,对符合有关条件的考生,同一院校大都在常规批次录取的基础上降低20分左右录取。但在这两个批次的征集志愿时,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大胆地填报。因为在符合条件的考生录不够时,为了不浪费招录计划,学校也会将不符合条件的考生择优录取。
志愿填报启示录>>>
1.认真阅读所填报高校当年的《招生章程》,对照自身情况查看是否有限制。尤其需要注意,少数高校只录取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在各校的《招生章程》中均有说明。
2.填报时注意“志愿梯度”。即院校投档线水平、专业录取分数都应遵循一个比一个低的梯度原则。此外,地区之间也应合理搭配,防止单一化。
3.注意填报志愿有关知识、相关政策的学习。把握住对自己有利的政策,才能有的放矢、稳操胜券。
高考资讯: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篇4
总原则:以考生在学校或区里的排名作为确定自己报考实力的基准,而不是将某几次考试的分数值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更不能想当然地指望高考时超常发挥。
1.重要考试成绩的科学分析
平时成绩:北京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研究信息表明,高考成绩与平时学习成绩的年级排名基本一致。根据学生高中阶段尤其是高三期间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年级排名,其基本实力可以大体判定。家长要注意对历次考试成绩稳定、波动、渐升、渐降等不同情况做符合实际的分析。
模拟考试成绩:一模给压力,二模给信心。一模相对偏难,二模相对偏易。一模试题在难度、区分度、知识点、热点(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把握上更接近高考,但由于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时间,学生变化较大。评判高考实力一般以一模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依据。但考生要认真分析哪一次模拟考试的成绩更接近自己的真实水平。
各区教研中心在一模二模后都要统计分数,给出相当于去年一本、二本、三本线的分数(分文、理科)。你就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一模二模成绩大体推算出在区里的位置。假如XX区2007年一模520分相当于2006年北京市一本线531分(区排名600),你的孩子一模525,则将来区排名约在600名以内。
2.以校、区排名推算位置
校排名(年级排名):北京四中每年能考上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在150名左右,某考生在年级排行120名左右,该考生报考北京大学基本上有把握。
区排名:某高校在海淀区往年一般录取到第1000名左右,如某考生两次模拟考试成绩为区排名800名前后,如报考该校基本有把握被录取。
3.调用各种可参考的有效信息
第一,填报志愿前与班主任沟通,了解自己两次模拟考试成绩的排名情况,了解本校各层次学生在历年高考中的录取档次比例数据,听取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对你填报志愿的建议。
第二,参加招生院校现场咨询和高校开放日,向高校招生办询问,了解高校往年在本市、本区录取人数及名次
第三,高考成绩自我估分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估分相对较准,学习成绩相对差的学生估分往往不准,偏高者居多。
4.戒躁求稳,留有余地
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走出只关注提档线的误区,而应当详细了解欲报高校近三年实际录取的“实线”--最低分、最高分、平均分。
最低分作参考报志愿风险非常大,多半要失败。
最高分意味着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有很大的自主性,把握大。
平均分最重要,最有实际意义,如果某考生的考分在该校录取平均分上下,被录取的可能性在不发生以外的情况下可以说稳操胜券。
由于考前估分误差较大.高考临床发挥无法预测等不确定因素多,填报志愿时一定要考虑周全,留有余地,求稳求准。和去年相比刚压线却一心想跳一跳“摘苹果”,落榜的可能较大。
高考发挥超常和失常两种可能都存在。高校招生有“大小年”之说,连续两个“大年”或连续两个“小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当年降分和提分两种情况也都可能出现。指望高考超常发挥和招生“小年”的冒险心理是极端不科学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教训十分深刻。华中科技大学200X年超招64人的情况下,55人未录取(39人未上一本线,16人上线考生未被录取),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要对各种信息作理性科学的分析,冷静客观地判断和评价自己的实力,不要考虑面子,不要盲目攀比,不要一味追求热门专业和大城市高校,不要完全听信招生院校的现场咨询,不要受朋友或同班同学的影响,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在具体操作上,中学期间学业优秀、平时考试成绩稳定、心理素质好的考生,填报志愿不用过于保守,2010高考《高考录取查询-高考志愿填报方法与技巧》。平时成绩起伏较大的考生、复读生,应该适当谨慎一些。
二、两种级差分与两种志愿
1.什么是分数级差
分数级差包括学校分数级差和专业分数级差。
(1)学校分数级差(又称志愿分数级差)
指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二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差。即:第二志愿考生按减去志愿级差分后的分数作为学校排分来确定录取。
学校在招生章程中一般都表示不拒绝招收第二志愿考生,但同时又作出一些限制性规定。
A.“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招收第二志愿考生”。“预留招生计划5%的名额招收第二志愿考生”。
B.设志愿分数级差。通常级差分在30-50分之间,个别院校高达80分,但也有些高校不设志愿级差。
(2)专业分数级差(专业级差分)
专业级差分一般在3-10分之间。也有学校不设专业级差分。
若考生的成绩未达到第一志愿专业的录取分数,则其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参与第二专业志愿排序。
2.第一志愿至关重要
招生院校当第一志愿人数比较充裕时,一般不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第一批重点高校录取第一志愿的人数比例很高。重点大学第一志愿的录取比例占被录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80%左右。
填好第一志愿极为重要。考生和家长要将填报志愿的所有精力和准备工作,用在使所报志愿能确保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上,力争不出现失误,要慎之又慎,稳之又稳。
如果因几分之差被一志愿院校拒绝,“下嫁”到第二志愿院校,损失的将是30分、50分,甚至80分。同一所中学或家属院内,高考成绩差不多的两名考生,一个上了北京理工大学,一个却上了北京工商大学,就是因为后者第一志愿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而以第二志愿录取到工商大学,冒险和侥幸心理导致了重大失策。
3.第二志愿不可忽视
很多考生出于自信,或家长不懂第二志愿的意义,在志愿表的第二志愿一栏为空白,放弃第二志愿。这是不应该的。这种情况下一旦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就会当年无学可上了。
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院校要适当拉开档次,给第二志愿录取留下足够空间。否则,会导致步步落空,全线崩溃。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须准确锁定能招收第二志愿考生的院校。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与欲报考院校联系咨询,须得到准确答复是否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是否存在专业级差分等附加条件。二是阅读欲报志愿院校当年的《招生章程》,对招收第二志愿考生是如何规定的。
北京市本科批次的第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对同一科类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分数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从A到C学校的志愿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计划余额的学校。平行志愿投档时各学校的调档比例统一为100%,相同分数的考生符合同一所学校投档条件时同时投档。各批次的平行志愿实行一轮投档。
4.有序排列专业志愿
有的考生成绩高于所报志愿学校的最低录取分数但仍未被录取。其原因在于:所填的几个专业录取分数都比较高,其成绩没有达到所报专业的要求;或者当第一专业未被录取时,第二专业按照级差分又达不到所需分数;而且专业不服从调剂。
对欲报高校的专业选择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并进行排序:考生的高考实力,考生的兴趣爱好,该校以往的录取情况,该校所规定的专业排序规则。
要阅读《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在北京招生录取分数分布统计》和欲报院校招生宣传资料中上一年度的相关信息,就能对所报院校的专业排序作出初步判断,再向该校招生办作进一步了解并征求意见,就能选定专业及其排列顺序。
5.不要指望附加分取胜
各高校是按计入附加分的总分投档,但进档考生录取专业时是按实考分排序、分专业的。
若高校按招生计划的120%提档,最终被退档的很可能是靠附加分进档的考生。所以按实考分报志愿才有把握。
三、学校与专业的选择
1.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实力
北京大学孙东东教授将高校分为综合性大学(名牌综合大学)、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准综合大学(多科性综合大学)、师范类院校、专业院校等五种类型,对于帮助家长在填报志愿时从总体上把握和认识高校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按照国家教育部公布的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共分为理工类和文史类两个大类,11个学科门类,71个类别,250多个专业。
理工类(4个学科门类):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文史类(7个学科门类):文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
理工类中的“工学”包括21个类别:地矿类、材料类、机械类、仪器仪表类、能源动力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水利类、测绘类、环境安全类、化工与制药类、交通运输类、海洋工程类、轻工纺织食品类、航空航天类、武器类、工程力学类、生物工程类、农业工程类、林业工程类、公安技术类。
其中“电气信息类”包括7个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学校实力:我们从《挑大学选专业》这些书中可以了解全国高校大排名。这是根据各高校的教授、院士、硕士点、博士点、科研成果、科技论文、仪器设备、图书等评分排定的,大体能反映高校的办学实力,但不尽科学和完善,社会各界对此议论也较多。
我们要从总体上认识高校的大体排名位置。还要了解下列情况在排名中的特殊性:高校合并规模越大排名越靠前;有医学院的大学排名靠前,理工科院校排名靠前。
专业实力:市面上的很多资料也有对全国高校专业大排名。这只能作为大体的参考依据。要注意校内新开专业、弱势专业尽量不要报考。如学中文专业应报首都师范大学,而不要报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物工程应报中国农业大学,而不要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国际经贸、金融学专业应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而不要报中国农业大学。
在此基础上关注欲报大学及其相关院系和专业的师资状况,查阅有多少教授、副教授、博士点、硕士点。
【高考志愿填报启示录】推荐阅读:
高考填报志愿五大注意事项_高考志愿10-22
网上填报高考志愿八项注意_高考志愿09-06
高考填报志愿流程01-19
高考志愿填报学校10-25
高考志愿08-19
广东高考志愿填报:平行志愿怎样填报08-10
高考后怎样填报志愿06-11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表08-12
2021高考填报志愿时间09-14
如何填报高考平行志愿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