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也精彩(精选6篇)
第一课时也精彩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苏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旨在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初步学会设计生态系统的调查方法和尝试撰写调查报告,知道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教材从分析池塘生态系统开始,了解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到初步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初步知道如何去调查身边的生态系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表现欲强,但是小组的合作、探究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锻炼,需要教师搭建利于学生发展的平台。学生大多见过池塘,但是很少有人关注到整个池塘的结构,没有考虑过池塘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比如:缺乏整体联系、对于各成分的作用以及关系等,教师要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观察和分析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作用。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模拟池塘与现实池塘,建构生态系统概念。
3.初步学习科学调查,制定计划。
4.在模拟池塘的制作中以及领悟科学调查的过程中,确立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制作。
师生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透明饮料瓶或塑料桶、河边的浮萍、活虾、田螺、金鱼或其他鱼、水草(金鱼藻)、池塘水、小蝌蚪、细沙、淤泥、碎石等。
制作过程:
以学生印象中的池塘作为基础,选择材料制作模拟池塘,商量实验步骤,通过观察,学生实验的步骤一般为:
(1)把细沙洗干净(否则影响观察效果),淤泥可以套放在保鲜膜中,配碎石放在瓶底;
(2)加入池塘水(或者自来水加除氯剂);
(3)放置适量水草、浮萍(水草可以用碎石固定);
(4)加入小动物。
教师可深入小组做一些提醒:如果有蝌蚪等还需要在池塘底部垫石块等,能让动物浮出水面呼吸;自来水可按照比例添加除氯剂除去氯气。
2. 观察模 拟池塘 生 态 系统 , 并 对 其 成 分 进行归类。
小组展示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并且对其成分进行分类。
师:为了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我和大家一起制作了模拟池塘生态系统,下面我们一起请出模拟池塘,哪个小组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说说在里面添加了什么?
生:我们组的模拟池塘中放入了小金鱼、螺蛳、水草、浮萍等。
生:我们组还放入了清道夫、泥沙、石头、水。
(简单引导学生分析手中的模拟池塘的合理性,为以后的教学做铺垫)
师:同学们所说的都是模拟池塘生态系统的成分,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请参照活动二的表格,各小组同学一起商量商量看!
师:哪个小组先来试试?
生:我们的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有水草、金鱼、螺蛳、浮萍等,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3.比较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和池塘生态系统。
PPT展示现实中池塘的照片,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师:刚刚我们观察分析的是自己制作的模拟池塘,那真正的池塘和模拟的池塘有没有区别呢?
生:模拟池塘小,真正的池塘大。
生:模拟池塘的成分少,数量少,真正的池塘相反。
生:模拟池塘是我们做的,而真正的池塘有一些是天然形成的。
师:那同学们做的模拟池塘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呢?
4.建构 生 态 系统 概念。
师: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系统有大有小,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人工的有自然的,然而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组成成分呢?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同学们一起自学书上P38~39的内容,并完成活动四的1、2两小题。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尝试完成生态系统概念图。
(2)分析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和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学以后合作讨论,完成学案和黑板上的概念图。
师: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密不可分,相互依存,我们人类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与这个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人类肆意影响甚至破坏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分,这对我们自己有没有影响?大家说说看,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我们应该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
生:我们要节约纸张,保护树木!
生:我们要爱护动物,不污染环境!
……
师:各个小组在活动中表现非常的精彩。那哪个小组能说说什么叫生态系统呢?
生: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有……非生物成分有……
生:生态系统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组成的整体。
生: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
……
五、课后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模拟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学生通过体验加强感知,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内容。学生们在制作模拟池塘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他们更好奇自己制作的模拟池塘属不属于生态系统。在制作模拟池塘的过程中,也体现了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2.模拟实验的设计和判断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一节课的设计要有思路引领。本节课教与学高潮迭起,教学思路清晰新颖,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攻破重难点,也体现了连云港市“建构式生态课堂”的精髓。
第一课时也精彩 篇2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2、训练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4、学会生字,理解文中不懂的.生词。
5、在讨论的基础上能及时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学习重、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完全不同评价的理解。
【学习准备】
预习,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质疑并通过朗读,讨论解疑。
〖教具准备
1、抄有现代诗教育与孩子的投影片。
2、抄有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朗读诗歌引出课题
1、投影片出示现代诗教育与孩子引出课题。
2、由课题提出问题:
⑴ 为什么要打引号?
⑵ 分别是谁说的?
⑶ 为什么会这么说?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思考:
为什么会有两种完全不同评价?
3、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梳理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⑴ 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起了什么作用?
结合实际谈感受,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花时间使学生切实理解第一个问题,这对解决后两个问题起着关键作用。)
⑵ 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是多么幸运?
以生活例子具体说说幸运和不幸运。
⑶ 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结合第二题,以简笔画形式来理解。
4、小组合作,探究,解疑。
5、班内交流、汇报成果,教师点拨,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三、小结
四、作业
准备下节课的辩论赛。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母亲:鼓励 父亲:批评
兼而有之(幸运)
让第一课时也焕发熠彩 篇3
一、 搜集资料是必修课
通过搜集资料,学生不仅开阔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课文。比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课,由于爱因斯坦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久远,学生对于爱因斯坦记忘我工作以至成了“怪人”难以理解。幸好初读前很多学生查阅了关于科学家的一些相关资料,诸如爱动脑筋的爱迪生坐在鸡蛋上孵小鸡,还把钥匙错当成鸡蛋放在锅中煮着吃;华罗庚一边看书一边拿面包蘸墨汁吃,还直夸面包香等。这些相关的科学家的趣闻,让学生理解了爱因斯坦作为一个科学家对于事业的痴迷程度。因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
搜集资料还可以收到触类旁通,巩固记忆的功效。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了解到李白有“诗仙”的称号,还了解了“诗圣”就是杜甫,“诗鬼”就是李贺。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记住了三位诗人。
二、 巧妙安排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多而杂,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通常让学生分四步读课文,其他的环节巧妙地穿插在四步读书中。
第一步读课文是要求学生:1. 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 在读书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朗读过程中发现课文中有的字音或词语容易读错,可以挑出来提醒大家。还可以把不好读的句子标出来,带领大家读几遍。“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么多人的学习团体中,通过学生们的挑挑拣拣,第一遍读课文时遇到的障碍几乎被排除干净。而且,我们把提醒别人的这种行为定义为“助人为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在读书的时候就会格外细心和用心,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习惯。
在读完第一遍课文后,我会把字、词教学穿插进去,要求学生读课后生字、词语,看看自己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它们。在读生字的时候,我还让学生尽量给生字组词,多多益善,看谁组的词多。我们也把这一环节总结为“集思广益,各显神通”。用这样的宗旨要求学生既可以让他们在语境中识字,又可以增加积累他们的词汇量。在学生熟读生字的基础上,我又让他们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看看有没有自己写起来最拿手的,找出来指导大家写,这一要求大大提高了学生练字的热情和写字的水平。有的学生在指导大家写字的时候,连写字习惯也一并指导了。魏书生曾说过“学生能干的事情老师不要干”。既然学生能胜任的工作,我们干吗还要越俎代庖呢?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自己学习,这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体现吗?
第二步读课文是和第三步结合在一起的。第二步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在扫清字、词、句障碍的基础上,第二遍朗读,学生应该能够达到正确、流利。
第三步读书是对第二步读书的检验。请一名同学在各自的小组中把课文读一遍,别的同学先不提意见,给读书的同学自我评价的机会。因为只有学会自我评价,才能自觉提高。在此基础上,别的同学再作出评价,意见就很少了。
第四步读课文,要求学生默读,读完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谈话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话语中的精髓,并恰当引导学生延伸话外意思。
通过四步读书,就可以把第一课时琐碎的学习任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基本训练得到落实,真正体现了本色语文的精神。
展现第一课时的精彩 篇4
1.读正确。于永正老师说过“书不读通不开讲”,因为第一课时要为第二课时的深入阅读做充分的准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每个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流利。在课程标准中,对朗读每个学段都有要求:
第一学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学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学段: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随着年级的升高,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其实,这也是我们在第一课时里阅读教学的要求。在第一课时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流畅。这时,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朗读教学上。我们平时在课堂上总批评学生将课文读得“磕磕巴巴”的,反思一下:我们给学生多少朗读时间?我们又给予他们多少指导呢?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文都读不流畅,“其义”是难以“自见”的。
在讲新课之前,我们都要布置预习作业,因为这是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一环节对学生学习新知识非常重要。我认为,让学生写预习作业应是开放的,一部分学生写,一部分学生可以不写,一部分学生可以在书上写,一部分学生可以在预习本上写;预习的内容包括字、词,查找相关资料(作者的资料,写作的背景和时间等),朗读课文,预习完课文后的感受,提出一两个自己不懂的问题等。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预习的内容。实践证明,开放的预习激发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保证了预习的效果。学生课前预习做得好,在课堂上就能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最低起点回答识字、组词、朗读课文,到最高境界质疑问难、理解课文内容、探究写法特点等,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这样,在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课堂学习的效果就达到了最佳状态。
2.读框架。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思路与故事梗概。读框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记得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才能清楚作者的写作意图,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第一课时中安排这样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减少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减轻了学生们在第二课时中的学习压力。
3.读思考。古人云:“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的第二条就是:“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所思考,敢于质疑,质疑是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无论是些浅显的问题,如词语,还是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如历史背景、课文延伸的内容,学生都需要在课下读书、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解决。只有这样,对于涉及课文的核心问题的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深入。
第一课时也精彩 篇5
一、异曲同工导出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其深刻依据之一就是需要安排一定的活动, 从而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让新知识的植入有一个清晰稳定的“固着点”。对于刚接触的课文, 教师能否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让第一课时教学闪出第一道美丽, 导课方式尤为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 教学情境的创设, 精彩的导入,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掌握, 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种多样的导入法:扣题质疑、创设情境、图片展示、故事导入、激情述说……让学生在音乐、画面、故事中情感得到震撼, 思维得到刺激, 由此萌生浓烈的阅读期待, 从而主动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
如上《谈礼貌》时, 在导入课题时, 我设计扣住“礼貌”, 巧妙谈话, 借“免去师生问好直接上课, 好吗?为什么?”这一问,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引出课题, 说明礼貌的重要性, 为学习课文作铺垫;执教《小露珠》时, 让学生猜谜语;执教《九寨沟》时, 播放课件, 伴随音乐, 展示一幅美丽和谐画面……
不同的导课方式, 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未成曲调先有情, 真正达到了“青萍一点微微发, 万树千枝和根拔”之效。
二、独具匠心读出精彩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书不读通不开讲, 就是语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将课文读正确, 读顺畅。如何有情趣地在第一课引导学生喜欢读书, 把课文读准、读顺、读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首先要确保读的时间。根据年级的学情, 文体特点,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个体参与朗读的时间, 尤其是保证个体自读的时间, 读的方式不限, 以确保每位学生读完, 基本读好, 决不能流于形式, 匆匆收场。
其次注意读的目的和层次。学生认识事物有规可循, 超越了“规”, 思维就会受阻, 指导学生朗读要经历一个“粗读———细读———精读”过程。如在执教《槐乡五月》时, 就注意了读的层次性:1.借助拼音反复读, 扫清字音障碍, 让学生能正确读;2.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放《茉莉花》音乐, 欣赏槐乡风景图片, 听师范读;3.想象槐乡美景, 入情读。在初读课文时就指导学生感悟课文, 是要让他们走进角色, 体会情感。一旦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学生读起课文来, 自然能够虚心涵泳,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再次让学生乐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游戏场, 课堂中的每一个问题的解决或每一项活动的开展, 就相当于游戏者闯过了一个关口。在执教《谈礼貌》一课时, 我借用层出不穷的电视节目的形式, 把游戏的精神融入这节课的教学中, 把对字词、课文的检查设为闯关。对词语进行组块, 一组是讲礼貌的词, 一组是待人不礼貌的词, 我反复引导学生诵读、说体会, 读了这些词有什么感觉?你还知道哪些讲礼貌的词?舒服、暖融融;温文尔雅、绅士……学生的发言精彩不断, 他们在诵读中了解了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以及与课文的联系。课文闯关时, 我改变了以往逐段朗读的方式, 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故事练读, 多样的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读得投入, 听得专心, 评得有模有样。逐层推进的闯关游戏, 引发了学生渴望解决问题一试身手的欲望。孩子们亲身体验, 理解感悟, 乐在其中, 以至学习结束时还意犹未尽。
对于第一课时应该完成的任务, 如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词语等, 独具匠心的形式变化, 让学生学有乐趣, 第一课时这篇“文章”也做活了。
三、余音绕梁抓好引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语文第一课时结束时, 让学生质疑, 启发学生思考, 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一曲终了, 余音绕梁。”会引起人们无限遐想, 给人以艺术享受。一位老师执教《花木兰》一课开始, 用两幅图的比较来引导学生质疑:看了这两幅图, 你有什么问题?通过质疑, 巧设悬念, 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理, 让学生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之间构成一定的美学距离, 从而紧扣学生的心弦, 产生阅读动机。在课的结尾, 再次留疑:“为什么说花木兰是一位女英雄?”以此唤起学生的读书欲望, 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 从而达到课虽下、趣仍浓、思无限的艺术效果。
第一课时也精彩 篇6
如何紧扣课标的学段目标,既强基固本,彰显中年段的特色,又突破千课一面的模式,高效地完成这四项任务,需探寻突围之路,领略别样的风景。
一、导入新课,意在激趣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到达课未始、兴已浓的佳境。
1. 扣题质疑
很多课题是文本内容的精华浓缩。紧扣课题,引导学生质疑,往往能一下子抓住文本的核心问题,让学生知晓明确的学习目标,激活阅读的期待。
比如针对苏教版第八册“特殊的葬礼”这个课题,学生会提出:“特殊的葬礼”是指一场什么样的葬礼?为什么说它特殊呢?学生质疑出的问题直指文本的核心内容,是教与学的主要目标。
2. 背景链接
有些文章由于内涵丰富或者离现实遥远,如果在课的开始阶段呈现背景资料,把人物、事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可以让学生对人和事有深刻的了解。
在上苏教版第七册《虎门销烟》一文时,我截取了电影《林则徐》中有关虎门销烟的背景片段让学生观看,这样的背景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同时也被林则徐的拳拳爱国之心所感动,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3. 导语渲染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就像磁石,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执教苏教版第五册《军神》一课时,我设计的导语是:在十大元帅中,有一位元帅被称为独眼将军,他就是当代的孙武。他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好谋善断;意志顽强,坚不可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走近这位伟大的“军神”。
二、初读课文,重在感知
把课文“读通、读准、读顺”应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说:“让每一个孩子读通课文,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良心所在。”
1. 留足读书时间
有人做过调查:两课时的教学结束后,抽查学生读课文,能流畅朗读的占1/3,朗读基本正确的占1/3,还有1/3的学生竟然读不通课文。这样的数据令人深思。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要急着赶教学进度,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太少,因而初读课文的环节被虚化了。学生读书犹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只追求读完,不追求读好,遇到拦路虎,就绕道而行,因此读书质量不高。为了提高中年级学生读书的质量,一方面要加强课前预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要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得字字响亮,不错一字,不少一字,不多一字。
2. 变换朗读形式
如果让学生一遍又一遍机械地朗读课文,学生会产生疲劳与厌倦,教师要变换不同的朗读形式,让学生始终保持着读书的热情。
通读全文可以自由读,朗读重点段落可以采取同桌合作读,理清课文脉络,采用默读,检查朗读采用指读、竞赛读、分角色读等。
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如有错误,教师应及时纠正到位,不要轻易放过。学生读不好,教师还可以范读。范读具有示范性、感染性,便于学生模仿和学习。
3. 明确读书目的
学生每读一遍课文都应该带着目的去读,这样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比如第一遍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第二遍指名读课文,重点纠正字词的读音,指导一些难读句段;第三遍默读,让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层次。
4. 理清脉络层次
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阅读教学提出的目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要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最简便的方法是找文中的过渡句和总结句,因为过渡句和总结句清楚地表明了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没有过渡句和总结句,可以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
三、词语教学,新在重组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段词语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中年级词语教学如何突破固有的机械理解的模式?可以巧妙取舍,重组词语,尝试词串教学。
1. 根据理解词语的方法组串,让词语教学“活”起来
执教苏教版第八册《番茄太阳》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词串教学:
第一排:盲童忙碌碧空如洗(紧扣词中重点字理解词语)
第二排:蔬菜亲戚捐献(结合生活积累理解词语)
第三排:清脆青翠(通过比较理解词语)
这样的词串教学,学生不仅捕到了“鱼”,还得到“渔”,提高了解词的能力,词语教学也鲜活起来了。
2. 根据词语描写的对象组串,让词语教学“富”起来
依据文本的内容,按词语描写的对象归归类,重组词语,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还能初步感悟文中的人、景、物的形象。
在教学苏教版第八册《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词串教学:
第一排: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
第二排:专心致志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如履平地
让学生边读词语边想象画面,说说脑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把词语想象成画面,不仅感受到了黄河的险恶,而且还感受到了艄公的沉着冷静。这样的词语教学不再孤立,伸出了更长的触角,变得丰富起来了。
3. 根据教学思路组串,让词语教学“厚”起来
课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暗藏了文章的线索,如果教师能把文本解读到位,慧眼识珍珠,巧妙组合,就能赋予它更深刻的内涵。
在教苏教版第七册《但愿人长久》这课时,我安排了这样的一组词语: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先让学生说说这三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围绕这三个词语提问:苏轼为什么心绪不宁?他埋怨什么?后来为什么心里又感到宽慰?这样的词语教学不再枯燥单薄,很有厚度,成为理解文本的抓手和主线,真是独具匠心,妙不可言。
四、质疑问难,贵在坚持
“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提出的目标。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探究文本的起点,也是学生成为阅读主人的开始,遗憾的是这一教学环节常常被教师省略。主要原因是教师认为学生提出的问题价值不大,浪费时间,于是越俎代庖,一问到底。
其实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为第二课时细究课文作好铺垫,达到了情韵在胸,绕梁不散的目的;学生主动发问,还反映了他们在积极、主动地探究,在问与思的过程中不断地体验,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再生,为自己的生命给力。
对于中年级来说,质疑问难要加强方法指导。首先指导学生用什么词语来提问。比如学会用“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等词来提问;其次指导学生学会捕捉提问的切入点。指导学生从题目、关键词句、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质疑,提出切合文本价值的有效问题来。
质疑问难之路,虽然有时崎岖坎坷需要导航,有时枝丫纷繁需要归并梳理,但它是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的必经之路,教师只要坚守,并持之以恒地训练,终究会有花开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