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问题

2024-10-29

城管问题(通用12篇)

城管问题 篇1

城管执法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具体手段, 是城市良好发展的必要条件, 但城管执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 涉及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层面, 与每一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有着直接且紧密的联系。作为直接面向老百姓的基层政府管理人员, 其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民众对政府管理体制的信任和评价, 而现阶段我国城市管理中愈演愈烈的暴力执法行为, 不仅损害政府形象, 而且严重威胁了社会稳定, 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同时也与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理念背道而驰, 使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

1城管执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在城市管理中, 由于作为执法方的政府部门确有权力和责任对城市管理中的违章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 而执法相对人确实有许多是迫于生计而不得不从事违法行为, 所以, 两者之间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 执法问题的现状主要是执法人员的暴力执法行为, 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下面四方面:

1.1落后的城管执法观念

当前行政处罚是城市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目标的主要手段, 行政指导是辅助的管理手段, 这种方式很难使被管者心服口服, 被处罚的群众不但会叫屈喊怨, 而且也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的思想。在“官本位”执法观念的指引下, 执法方式简单粗暴。尽管执法部门突破“障碍”, 但执法效果并不理想, 并引发了很多矛盾甚至冲突。城管执法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背景下,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冲突, 传统管理手段与多元化社会中日益复杂管理对象之间的冲突。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政府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 政府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看成仅仅是政府的管理。公民主体在城管执法中的参与权被剥夺了, 执法部门与执法对象处于直接对立的境地。

1.2执法人员的素质低下

新形势下对执法队伍的素质要求在提高, 而我们的执法队伍构成复杂, 其中一部分执法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岗位基本素质培训, 并且有些执法人员公仆心不强, 作风不正派, 这都与我们重使用轻教育的城管执法观念有关, 为少数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提供了条件。在执法过程中, 以言代法、以权代法, 既不出示证件也不说明理由便直接进行处罚, 执法无程序或程序被简化掉的现象造成双方地位不平等, 这也严重损害了城管执法队伍的形象。

1.3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

城管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的, 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 然而在城管执法过程中, 尤其是影响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 很多情况下并没有遵循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案件中存在程序违法, 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 如没收商品不开罚单, 不说明情况, 执法方式简单粗暴, 甚至动用暴力将执法对象的商品推翻、捣乱等, 都严重损害了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根据有关部门在一个城市通过问卷调查的显示, 该市市民对城管卷查工作的满意率只有29.20%;32.43%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滥用职权, 不依法办事;22.78%的人认为某些监察人员有贪赃枉法行为;40.15%的人对城管监察部门的总体评价为“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城管执法中存在滥用职权、执法违法、随意收费、任意罚款、以权谋私等现象。

1.4相关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没有一部关于城管执法的专门法规, 现在城管执法的依据仅是《行政处罚法》中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城管执法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明显不足, 城管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处于一种尴尬境地:它不仅面临着执法相对人的质疑, 而且在与其他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同时, 也没有法律对城管执法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定职责以及履职范围等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 城管执法的范围不断扩大, 从市容环境到工商管理, 从城市节水到公安交通, 几乎无所不包。此外, 缺少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使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被城管执法者任意使用, 这就使城管执法方式简单化、粗暴化, 增大了城管暴力执法发生的几率。

2化解城管暴力执法的相关对策

2.1转变城管执法理念

城市管理人员应该明白他们的职责就是为社会弱势团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 而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是一种以城市为中心的决策产物, 传统的观念驱使, 使得城管执法者一开始就将被执法者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上, 把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定位在“如何惩治”上, 用管制犯罪的观念和手段来管理普通民众, 视那些摆摊的小贩们只是管理的对象, 这种暴力执法行为不仅解决不了弱势群体生存之艰和权力部门执法之难的困境, 长久下去恐怕还会引发更多更大的对抗和冲突。所以, 应该将暴力型执法理念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执法理念转变。

人性化的执法理念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念上, 但因为执法对象大都是由农村涌入城市的农民和城市里的下岗职工所组成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活动大都是为了维持生计, 因此, 政府的管理人员更应该做的是优先考虑穷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 适度降低行业管理的门槛, 建立一批摊位费便宜或不收摊位费的公益性市场, 实行分梯级管理, 将为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作为政绩的重要标准来对待。

2.2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由于相关法律规范不明确, 存在法律空白地带, 处罚设定宽泛, 法律规范实效性不强等诸多原因, 急需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出一部专门的有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 使城管执法部门能够得到执法相对人的更大认同。同时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压缩自由裁量权弹性, 避免出现随意收费、任意罚款、滥用职权的城管现象, 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2.3规范城管执法程序

城管执法, 不仅要严格遵循实体性, 而且还要严格遵守程序法。程序合法是实体合法的保障, 在实体合法的基础上重视程序, 才能保证行政执法行为本身的公正、合理, 才能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应该按照行政处罚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建立一系列程序性制度, 如行政处罚分级管理和备案制度, 行政处罚错案追究制度, 行政处罚证据及暂扣制度, 调查取证制度, 听证制度, 审查决定制度等, 并用有关监督力量保障各项制度规范化运行。

2.4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素质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 要适应新形势对城管执法工作的严峻挑战, 必须高度重视队伍建设, 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素质。首先, 要强化用人管理, 严把进人关, 严格参照工作人员录用标准和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考执法人员, 特别是应具备法律专业知识, 以逐步提高城管执法队伍整体的法律素质;其次, 要严格评议考核制度, 不仅在执法机关内部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而且要建立健全社会考核制度, 让公民参与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 从而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第三, 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崇法尚礼的思想道德教育, 建立一只知法懂法崇尚文明礼貌的执法队伍, 从而提供真正高质量的文明的服务。

摘要:文明的城管执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城管执法落后的管理理念, 城管人员的低下素质, 不规范的执法程序, 以及城管执法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 使得现阶段城管执法面临着失效的困境, 因此, 转变执法理念, 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 规范执法程序,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将有利于我国的城管执法建设, 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暴力执法,失效,人性化执法

参考文献

[1]赵荣福.试论城管执法工作的基本原理[J].城市管理, 2005, (4) .

[2]封挥.粗暴执法行为的诱因和对策[J].城市管理, 2006, (2) .

[3]黄祝山.城管执法的严格公正与文明[J].城市管理, 2006, (4) .

[4]王雁红.服务型政府与城管行政执法改革[J].科学决策, 2006, (4) .

[5]杨建顺.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城管执法的作用[J].法学家, 2006, (2) .

[6]周兴福.关于城管执法形象地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 2006, (8) .

城管问题 篇2

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我局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地措施,认真加以整改,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问题整改总体情况

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通过采取上级点、自己查、基层找、“三送”寻、部门提等渠道征求意见建议,累计征集到意见建议63条,经梳理共56条,其中:反映“四风”方面问题的8条;共有3条意见建议纳入专项整治;5条意见建议纳入制度建设;48条意见建议作为具体问题整改。我局制定了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建立了问题台账,明确了责任,落实了工作措施,进行销号整改。到目前为止,已整改具体问题47个,正在整改问题1个(关于不要因循守旧,每年过年都是树上挂小灯笼,要有创新问题)。

二、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情况

根据制定的专项整治方案,我局已经开展了三项治理。一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切实整治“脏、乱、差”问题,组织开展了治脏、治乱、治堵专项整治。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把握的收费标准不统一,干部职工素质偏差,应加强人员素质的培训,不能重收费轻管理问题,组织开展了文明执法专项整治。三是针对群众提出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不够强问题,组织开展了铺张浪费专项整治。

三、开展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制定的制度建设计划,我局制定完善了五项计划。一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公厕管理混乱问题,修改完善了公厕管

理制度。二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加强城管人员管理,统一城管制服,提升城管形象问题,修改完善了着装管理规定。三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学习风气不够浓的问题,修改完善了学习制度。四是针对群众提出的调研不深入问题,制定了工作调研制度。五是针对群众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做得不够好问题,制定了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城管执法冲突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暴力执法;权力冲突;解决方案

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在城市管理领域取得一些成效,特别是在执法人员的精简、执法效率以及力度提高、执法机制与执法队伍形象的改善方面尤其显著。但是受主、客观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制度以及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制度,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不尽如人意,呈现出许多矛盾和问题。

一、城管暴力执法

城管执法机构作为城市运行系统的控制者以及管理者,应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而绝不能违法行政,更不能暴力执法。但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政以及暴力执法现象较为普遍和突出。城管部门强制执法,对普通百姓特别是弱势群体,缺乏应有的关切,导致执法对象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得不到应有保障,成为城管违法行政的显著特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失业、无业人员大量增加,加上农村失地人员大量进城,使街头摊贩管理成为城市治理的大难题。而城管执法队伍作为城市管理的先头部队势必成为这些弱势群体的最直接对立面。然而,目前城市管理的执法观念落后、执法手段单一,很多执法手段主要是采取堵的方式,使用强制手段剥夺被执法对象的生产资料从而迫使其停止经营,以达到执法目的。在某些地方,城管甚至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直接目的,收缴罚款,丝毫不考虑被执法对象的生活境况、生存问题以及相应的合法权利。

管理者的管理目标定位不端正,造成社会矛盾的激化,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而当这些社会矛盾冲突到无法解决的时候,暴力仿佛就成了解决矛盾的最好手段,因此出现对执法对象进行人格侵犯、暴力侵害以及财产侵害的现象,更有甚者甚至将执法对象暴力致死。而城管与小商贩之间的这种相互对峙与冲突,甚至发展到流血事件,已成为全国很多城市城管执法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无论被执法对象的身份如何,城管队员都没有殴打他们的权力。因为被执法者与城管执法队员在私权上是完全平等的。

二、城管执法的权力冲突问题

根据行政法理论,一个完整的行政处罚权是不能被分割的,而相对集中的行政处罚权制度在部分职责以及职权的划定上,却分割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城管行政执法作为相对集中的处罚权制度的具体实施者,其行使的行政处罚权大都分离与其他机关,因此必然导致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城管机关与其他行政处罚权的机关之间必然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包括权力范围的划分、协调以及配合问题,但是如果协调、配合之间出现失误,则就会产生冲突,从而影响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效率,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优势则难以显现。

城市管理执法中的权力冲突可以表述为,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出现在城管综合执法机关与其他同样具有城管行政执法权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由于行政权力重新整合、配置所产生的职权立法缺失,抑或法定职权冲突的行政执法权力冲突。这一表述较科学地涵盖了从权力整合到权力冲突之间发生的一系列动态过程,基本涵盖了城管综合执法中,权力冲突的应有内容。

城市管理执法中权力冲突的表现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权力冲突主体的不平衡性。在城市管理执法中权力冲突中,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作为一方主体,保持不变,而与其职能相关的不特定的其它政府职能部门则是其发生冲突的另一方权力主体。因此,冲突一方主体恒定不变,而另一方主体则随着具体职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表现出冲突主体的不平衡性。

二是城管执法的法定性。法定性则是指产生权力冲突的权力主体在行政执法中,具有行使权力的法律依据,发生冲突的行政权力时有法律、法规或其他相应规范性文件的依据。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出权力限度的“越权行为”所造成的冲突则被应排除在本文的“权力冲突”之外的,因为这种非法行使权力造成的冲突,其自身不具有合法性。依法行政是行政执法的普遍性原则,将行政权依据的法定性作为城管综合执法权力冲突的特征则是为了排除“越权行为”。

三是权力冲突客体的一致性。一致性是指两个同一类型的行政权力作用到同一权力客体,从而发生权力冲突的现象,不包括不同行政权对相同或不同权力客体的管辖情况。

四是冲突结果的非制衡性。行政法层面的权力冲突是根据行政权力内部职能部门重新配置,因为重复配置、职能交叉而引发的职权冲突则是权力配置不合理的表现,这种行政权力内部的冲突便无法如宪法中三权冲突一样保持制度的稳定和平衡,实际上是体现出一种冲突的非制衡特性。

三、城管执法工作的建议

1.转变理念,提高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素质

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城管理念,城市管理必须要以人为本,将保障人的生存权放在首位。城管在严格执法过程中,不要伤害特别是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来源,这是城管执法最基本的底线。其次要创建高素质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这就需要提升队伍的政治素质,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队伍凝聚力,有效增强执法人员执法工作的责任心以及使命感,从而树立广大执法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此外,还要积极提升队伍的业务素质,使执法的政治、社会以及经济效果有机统一。

2.优化内部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行政资源

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所在,当前城管职能配置应围绕城市市容、环境治理以及城市建设秩序开展。对过于依赖部分行政管理的活动,反而会影响执法效能的处罚权,从而不宜集中。另外,优化层级职权分配,进一步明确城管职能的层级分配工作,对明确由下一级组织承担的行政处罚权,原则上上一级则不再行使处罚权。当然,创新的城管执法模式也是改变困境的一种有效方式,来适应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在维护好城市管理秩序的同时,也能较好解决和处理社会矛盾,将不稳定因素降到最低。

3.加强协调配合,促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良性互动

城管问题 篇4

关键词:城管执法,内部督查,管理机制,主体制约

一、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制的不足之处

当前, 我国已经在法律法规中对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制作出一系列规定, 其所涉及的构成要件、主客体、程序等方面都有详细说明, 但是现行的内部督查机制仍与权力制衡理论有所冲突, 仍需进一步理顺其内部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 构建更为科学的制约体系, 从而实现这一机制的总体督查效应。从近年来城管执法实践上看, 城管执法内部督查力度不断加大, “摸着石头过河”正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总体来看, 城管内部督查仍存在诸多缺陷。

(一) 内部督查设计不合理。

1. 督查依据急需整合。

由于我国始终贯彻实践先于立法的行政逻辑, 城管执法实践至今仍未有中央层面立法支持, 全国各地城管普遍采用借法执法的方式。城管执法法律依据尚且如此, 城管内部督查依据更是严重落后、缺失, 尚未从国家层面出台一部专门的督查法律来为城管执法工作进行指导与约束, 由此带来的是内部督查机制不严密、不健全。

2. 督查机构内部分工不明确, 权责划分模糊。

在体系结构设计上, 相关督查部门的职责与权力没有明确规定, 执法力量非常分散, 内部督查存在交叉区域, 同时也存在空白区域。总体来看, 目前国内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制的严密性不高, 在整个机制的设计之初并没有从法制角度出发。

(二) 内部督查主体制约薄弱。

行政主体的内部督查主要分层级督查和专业部门督查两种形式。层级督查由于是组织内部由上级主管对下级的督查, 本质上仍属于自查自纠范畴, 往往存在公正公开性薄弱, 透明性不足等缺点, 容易引起群众质疑。其中行政复议、行政审计与行政监察本质上都是行政机关的自我内部督查, 督查结果遭到质疑在所难免。专业督查对于自身的行政行为缺乏行之有效的督查模式, 没有强而有力的制度来管控督查部门的督查工作, 特别是其不作为行为, 这样会使得最终的督查结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 城管执法过程督查缺陷。

城管执法内部督查的依附性直接导致了督查走过场, 大搞形式主义, 例如城管督查倾向于突击性检查, 一来工作负担小, 二来无碍于人情世故, 然而这样的督查模式忽视了常规城管执法的督查检查, 严重偏离应有的督查重心。当前的督查机制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其多侧重于事后作用和惩戒环节, 并没有侧重于事前和事中的督查工作, 其没有发挥应有的预防作用。内部督查应该覆盖于城管执法工作的各个方面, 然而现实状况中, 其仍存在很大的空白区域。

(四)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方面存在不足。

督查工作人员自身存在一定不足, 主要表现在没有构建科学而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相关的工作程序没有完全落实, 在督查过程中的专业性不高等。当前督查工作的重点在于城管执法工作人员的作风与纪律方面, 而对其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及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方面是否妥当、是否触犯行政纪律、执法主动性自觉性等方面的督查较少。科学的考核体系应全面考核城管执法人员各方面情况而得出客观的判定结果, 这是城管内部督查的重要工作内容。此外, 在对执法过错人的责任追究方面也存在问题。督查部门往往在实际操作当中表现为惩罚力度不够或不作为, 责任追究成为空话, 难以落实到实处, 起不到威慑执法人员的效果。

(五) 行政督查成本过高。

在城管内部督查中普遍存在随意督查、重复督查、突击督查等督查成本较高、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公共管理中强调政府机构扁平化管理, 然而在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构中仍然存在着部门增多的现象, 预想督查效果将稳步提升, 而结果却恰恰相反。随着部门的增多, 中间审批环节冗长, 行政效率低下, 随之而来的还有行政责任的相互推诿扯皮, 督查成本高企, 督查结果堪忧。

(六) 督查结果反馈途径较少。

现实中, 城管执法部门并不重视督查部门的查处意见, 很少会采取实质性的措施来针对督查意见作出修正。督查结果并没有与城管执法部门的工作绩效与考核相关联, 还没有被纳入其考核体系中。在处罚不当和行政不作为方面还没有出台明确的规定, 并没有就整改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也没有就整改结果的反馈程序作出详细规定。

二、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制的完善

针对目前我国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制的运作现状, 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良, 从而提升我国城管执法内部督查机制的效率。

(一) 完善内部核心的督查机制。

1. 完善分权制约机制。

从本质上讲, 分权制约机制是实现权力相互监督的一种模式。在城管部门展开工作的时候, 行使权、决定权与督查权应有效分离, 这样做能够使得权力适当分散, 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各种权力在被运用的过程中都能够相互制约与监督, 这样做能够杜绝权力的滥用, 可以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的执法工作, 使得相对人的权益有所保障。

2. 健全内部督查机制。

“凡应享有的权力必须授予, 凡授予的权力必须控制 (制约和督查) , 无控权无授权”。内部督查机制应该能够覆盖城管执法部门工作的各个方面, 健全内部督查机制对于城管这样的执法部门尤为重要。

3. 重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机制。

城管工作人员在实践工作领域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而没有认真地履行行政职权, 导致其所认定的事物出现错误, 所适应的法律不恰当, 执法程序没有按照既定要求进行, 最终的执法结果出现错误, 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这个时候应追究执法工作人员或部门的过错责任。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能够使得基层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更加标准化与规范化, 实现依法执法与文明执法, 这是提升城管工作水平的重要路径。

4. 构建督办整改机制。

督办整改机制是城管执法内部督查工作有序进行、实现督查效果的关键保障。第一, 加强跟踪工作。内部督查部门应加强督查力度, 第一时间发现城管执法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督促城管执法部门尽快解决, 并对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跟踪。第二, 及时反馈相关结果。内部督查部门应及时汇总相关的督查结果, 真实地反映城管执法部门的实际工作状况, 城管执法部门应对督查结果加以重视, 积极展开整改工作, 内部督查部门对整个结果进行检查。

5. 实行政务公幵机制。

政务公开能够提升权力运行的透明程度, 这也是城管执法内部督查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信息不对称是滋生腐败问题的重要原因, 是导致行政执法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因素。不透明的状态下, 权力暗箱操作有可能发生。所以, 在城管执法的过程中除了机密事项之外, 都应该通过有效途径向社会公开。

(二) 完善各种配套机制。

依据当前城管执法的实际状况, 进一步完善各种配套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包括相应的物质保障、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等。

1. 物质保障机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政府部门应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 并配置相应的执法物资。

2. 合理的考核机制。

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 从工作人员的业绩、素养、品行、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改变其执法工作状态。这是保障城管执法工作人员履行相关职责的重要保障。

3. 有效的监督机制。

我国城管执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5

内容摘要: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形式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保障城市的良性发展,城管执法应运而生,但在实际的执法过程中,城管执法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执法不规范、暴力执法等现象,分析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执法程序的不规范,执法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城管执法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到位,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被管理人员素质底下等,解决了上述问题,城管执法工作将得到大大的改善,更有利于城市建设规范有序进行。

关键词:城管执法

问题

原因

对策

前言: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形式之一,在现代社会中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往往在一个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代表和展示着人类文明的最新发展高度。而在全球化的进程当中,各国之间的竞争也逐步演变为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之间的竞争。要使城市在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对之实行有效的管理。城市管理可以说是城市工作的永恒主题,城管执法作为城市管理的支撑力量,面对面为老百姓提供服务,处在风口浪尖之上,众目睽睽之下,是政府关切、群众关心、媒体关注的焦点所在。多年来,我国的城管执法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认可,但城管执法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城管执法基本问题概述

(一)基本问题界定

1、什么是行政执法?

这是个常用的模糊概念。我们有必要明确其含义。广义的执法是与立法相对应的,而行政执法是狭义上的执法。行政执法是指建立在近代国家权利力的立法、执法、司法三分立的基础上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行使行政管理权,贯彻实施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的活动。

行政执法具有以下特征:执法主体的法定性和国家代表性、执法具有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执法具有极大的自由裁量性。

行政执法的功能有:实施法律的功能、实现政府管理的职能、保障公民权利的功能。

行政执法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有: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正当程序原则、效率原则、诚实守信原则、责任原则。

2、什么是城管执法?

城管执法是指在实现国家公共行政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城管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法律规范,以达到维护公共利益和服务社会的目的的行政行为。城管执法贯穿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城市的规划、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运行都离不开城管的工作。城管执法为现代城市的运转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3、城管执法的范围有哪些?

城管执法的工作范围大体来说就是管理城市的市容市貌、违章建筑、环境保护等,市容市貌中规定,任何市民及单位不得乱拉乱挂、乱贴乱画,即使是个人财产也必须遵守城市管理规定。

(二)城管执法产生的时代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也逐步加快,城市区域加大,人口迅速增多,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城市的特性以及市场的不完备性都决定了城市需要管理。为了保障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城管执法应运而生。

(三)城管执法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城市管理步入正轨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行政处罚法》出台后,以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施为标志,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1997年国务院批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算起,我认为中国的城管执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试点的启动阶段。自1997年初开始截止2000年9月,以国务院法制局对北京市宣武区的批复为标志进入了试点的启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广西、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湖南、江西、四川、贵州、海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1996〕13号文件)要求,向国务院报送了进行综合执法试点的请示。其中共有16个设区的市 获得批准开展试点工作,但南宁市由于阻力很大并没有真正开展试点工作;廊坊、深圳只是进入筹备阶段,其他地方进入试点的工作阶段。这一阶段国务院法制局(1998年后为法制办)在批复函中使用的是“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这一概念,所以,在机构名称上使用了综合执法大队、综合执法局等多种称呼。由名称决定,一些执法装备,如执法车辆和服装等在配备时就带有“综合执法”字样,以至于到现在仍继续使用“综合执法”的标志。这也是现实中对“综合执法”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两个概念混用的原因之一。从职权上看,获得批准的城市主要行使前述的“7+X”项职权。这一阶段的最大成绩就是在行政执法领域点燃了改革的星火,为这一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第二阶段的工作提供了经验。

2.试点的规范化阶段。自2000年9月至2002年8月,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63号文件)为标志进入试点的规范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国务院法制办在批复函中使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概念,先后批准了62个设区的市 开展试点工作。至此,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工作扩展到除云南、甘肃、青海、西藏以外的大部分省市。获得批准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城市开始使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名称。在职权上继续沿用“7+X”职权,但有的城市已经根据本地实际适当拓展了职权。在队伍建设上,基本上做到了参照公务员的标准进行录用与管理。在管理体制上,探索出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即市区两级政府双重领导,市局(支队)-区局(大队)-街道中队三级管理。同时,在规章制度建设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所有的行政执法局在成立前后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一阶段的规范化发展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深入开展确立了框架。

3.全面推广阶段。自2002年8月至今,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02〕17号文件)文件为标志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17号文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这就使该制度进入了全面推广阶段,也标志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开始进入了正常运转阶段。中国大陆31个省的省会城市都开展了该项工作,山东、浙江等省已经在辖区内所有城市开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6年6月末,全国共有308个城市开展了这一工作。在这一阶段,各地根据文件精神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把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与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工作结合起来进行。在职权、运行机制、执法领域等方面与第二阶段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实现了更加规范化的运转。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实现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经常化,保持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初步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精简了行政执法机构与人员,降低了行政执法成本;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审批权与监督处罚权的分离,为改革现行行政管理模式积累了经验。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也面临着很多困难与挑战。因此,需要各级政府提高认识,加强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组织领导;在行政立法上总结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经验,在条件成熟时开展专门的城市管理立法工作;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最佳途径。

二、国外城管执法现状

相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国外的城管执法有不同的做法。在其他国家,城管执法的任务主要由警察来完成。

(一)法国“城管”人性执法 法国是个浪漫的国度,城管执法也比较人性化。以巴黎为例,巴黎的游商小贩和北京的也没太多两样,有推着小车卖烤玉米烤土豆烤栗子和各色水果的食品贩子,有在一块大布上放着些旅游纪念品警察来了提起布的四角就可以快速转移的纪念品商贩,有周围总是围着托儿在那儿不停地交钱参与猜纸牌骗术诱惑游客加入的骗子团伙,还有靠艺术细胞在街头给人画像的三流艺术家。基本上也是有放风的,“城管”一来骚乱声一起大家就一窝蜂散开。警察驾着警车在执法时既不会狂按警笛,也不会大声吆喝,当骑着高头大马的“城管”走上桥时,眼疾手快的商贩全跑开了。当遇到有违法的现象时,“城管”态度非常好,就例行的检查,没看见罚款没看见没收物品没看见肢体冲突。“城管”在检查了证明材料(可能是身份证明)后让民众签了个字,警告一下就走向下一个巡逻点了。

法国城管执法表现出对民众的一种尊重,也是对权力的正确理解。

(二)美国“城管”法治化

美国不需要城管,正如中国城管设立之前也没有城管,美国的法律在执行的时候非常严格,因此在城管方面也表现出法治化的特点。以纽约为例,纽约街头也有很多小贩经营各类商品,他们大多都是有营业执照规范经营的商人。警察在街上执勤发现有违规现象,当场进行管理、处罚,如果规定了不能在某地摆摊,而某人却在那里摆摊,或者无营业执照摆摊,却不服从管理的,会移送法院处理,因此摆摊的代价非常大,小贩们不敢随意违法。

(三)比利时的“城管”规范与宽松并行

有“欧洲之都”之誉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有城管,且看重规范,以维护市区的整洁和交通;但规范的执行,却比较宽松。

在布鲁塞尔,申请执照比较简单,只要向联邦政府出示身份证,以及当地政府相关证明文件即可,批准过程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小商贩们缴纳的税收、管理费很低,比固定商店少得多;在市区街道的“流动商贩”,可以在规定的街道范围内流动;对无照商贩的处罚相当宽容,许多时候只是警告。

布鲁塞尔城管执法的宽松,在于特有的城市管理理念,这就是注重增加城市的“人气”,体现城市的“包容”:兼顾市容整洁和市民生活,开放部分公共场地,允许有序设摊,坚持以教育为主。

在这样的宽松管理下,矛盾不致过分尖锐,冲突可减少到最低程度,城市管理的目标依然可以实现,和谐由此而生毫不足怪。

难怪,在布鲁塞尔,密集而紧凑的街道网、华丽的市中心广场,街道上间或点缀着的花摊、水果摊或是小吃摊,不仅没影响城市的整洁,反而增添了许多“人气”。

三、我国城管执法出现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城管执法出现的问题

1、城管执法程序不规范,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

首先,城管执法人员是代表政府的,一定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然而在实际的城管执法过程中,尤其是关系到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时,很多时候并没有严格遵循法定的程序。在行政处罚过程中,程序违法、徇私枉法人为剥夺当事人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如随意没收商品,罚款不开罚单,不说明具体情况,执法方式简单粗暴,甚至动用暴力将执法对象的商品推翻、捣乱等,都严重影响了城管队伍的社会形象,同时也严重侵犯了被管理者的权益(主要是商贩的权益)。

其次城管执法处罚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不严。如广州某城管所查处了两起无照摆摊案件,一个罚了1000元,另一个只罚了200元。同案不同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执法人员行使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时不够规范。同时也给他们形成了良好的腐败的环境。

2、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保障

街头乱摆乱卖的商贩大多是下岗职工、进城农民、残疾人,他们处于社会的底层,属于弱势群体,没有能力租铺面进行正当经营,法律意识淡薄,在自己的“利益”收到侵害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来对抗执法。

如2011年11月12日,湖北宜昌市城管局伍家岗大队执法人员在城区万达路治理占道经营,突然遭到弹弓袭击,6名队员全部被射出的石块、钢珠打中,一队员头被打破入院缝了2针,现场执法车辆挡风玻璃被打穿,随即粉碎。2013年3月16日,湖北英山城管执法局城东执法大队大队长段金寅在执法过程中,遭违建者熊某某背后偷袭,头部被锄头重击。在送医院后,段金寅医治无效死亡。

3、城管执法人员暴力执法

相当一部分城管执法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法制意识,执法方式粗暴简单,从而引发大量的野蛮暴力执法现象:

如2011年06月17日,江西南昌青云谱区城管人员在省城洪都南大道417号一家烟酒店执法时,与怀孕8个多月的女店主发生争执,致其手指出血严重,同时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

2011年11月15日,在贵阳市云岩区三桥农贸综合批发市场门口,两名城管执法人员没收了一位张姓女子的卖煎洋芋的餐车。在张姓女子央求城管归还餐车并拉餐车的过程中,一名城管对她拳打脚踢,打她耳光,打得她全身疼痛,另外两名城管则在一旁观看。城管打她时,由于无力还手,只能紧紧抓住对方的衣服。可打她的城管将上衣一脱,打着赤膊继续打她,直到将她打倒在地,在围观者的指责下,他把衣服扔在城管车的副驾驶室内就跑了。

(二)城管执法出现问题的原因

城管执法出现各种问题,形成了一个怪圈,主要是因为以下原因:

1、执法程序的不规范,缺乏专业的培训机构

由于从事一线工作的城管人员大多是一些无编制人员即协管人员,他们大多没有较高的学历,文化素质偏低,法律意识淡薄,执法观念不强,也没有专门接受过岗位培训,因此在执法过程中比较机械、死板,不会灵活处理问题,只能处理一些简单的事情,一旦问题比较复杂,难以解决,他们就无从下手。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于是他们就胡乱执法,与群众之间的矛盾就由此产生,城管的形象也由此损坏。

2、城管执法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目前中国还没有一部直接针对城管执法所制定的法律法规,仅根据《行政法》、《行政处罚法》、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地方政府规章和地方人民政府文件的相关规定执法,显然不能有效的解决城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缺少严格的执法程序,使得城管执法程序任意性很大,城管执法是人制而非法制。这样就会导致人们的一些合法权益受到威胁。如在执法过程中,城管人员为了达到执法目的,强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乱开罚单、强行没收东西、殴打他人、任意妄为。而在另一方面,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些都导致城管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暴力违法执法的现象屡有发生、屡禁不止。

四、改善我国城管执法问题的对策与思考

(一)规范城管执法程序,确保城管规范执法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的健全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才是立国之本。”目前,立法工作滞后、法律法规不健全已成为阻碍城管严格执法的瓶颈。当务之急,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改善城管执法现状。

(二)健全城管执法保障机制,确保城管安心执法

城管在执法过程中由于双方有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容易发生意外,城管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有时就得不到保障。健全城管执法保障机制,能够使城管执法无后顾之忧。

(三)建立完善城管执法用人制度、专业机构提升执法人员整体素质

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直接管理的政府部门在选择执法人员时要严格把关,还要对城管执法人员进行专业的上岗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执法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处理各种实际执法过程中的复杂问题,对群众来说才有信服力。

(四)建立健全城管执法监督机制

各行政机关及上级部门应明确自身职责,加强监督力度,认真、及时、有效监督城管执法,城管执法得到有效的监督,才能让其警醒,没有可乘之机,任意执法。

(五)加强群众宣传增强公民守法意识

群众不懂法,不守法是执法艰难的一个重大因素,利用各种社区活动,法律讲座,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整体素质,才是解决城管问题的根本办法。

(六)树立“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人性化执法理念

城管执法说到底还是为群众服务的,这是城管执法不能忘却的初衷。所以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执法”的执法理念。政府部门也可以借鉴外国的经验,给小摊小贩以适度宽松的氛围,如申请执照的程序尽可能简单快捷,降低小商贩们缴纳的税收、管理费,在市区街道划定区域,允许流动商贩在规定的范围内流动;对无照商贩的处罚适当宽容,如此小商贩的对抗情绪和违法现象自然会减少,执法也就顺利了。

五、小结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城管执法是社会管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城管执法水平的高低,既是城市综合实力的表现、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城市民众素质高低的外在反映。

城管执法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现实性和地域性,牵涉到公民权利义务,同时又与社会生活和社会管理紧密联系。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问题,对它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它的变革,需要从根本上入手,国家和地方相互配合,各机关相互联系,大众的广泛参与,才能使城管执法健康稳定的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及时处理,解决好问题,城管执法将会为我们城市的发展、我们国家的运行、人民的利益发挥巨大的作用。

我们大家都是城市管理的受益者,都应成为城市管理的理解者、关注着、支持者和参与者,希望大家在城管执法过程中,少一点指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厌恶,多一点尊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参与;少一点阻碍,多一点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把城市建设好、管理好!

参考文献:

1、张波、刘江涛:《现代城市管理学基础教程》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0,(1).2、梁贤娴《论城管执法现状及法律规制》2013-01-29

http://wenku.baidu.com/view/b6950d1b6c175f0e7cd13727.html

城管问题 篇6

关键词:数字城管;智慧城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99

现代化城市的迅速发展,导致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运行失调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管理之间的矛盾,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整个城市的有序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正在努力探究,试图寻求一种更为合理的、更加适应当今信息化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代化城市管理模式,近年来,我国主要城市也进行了一些城市管理模式的尝试,从前期数字城市管理模式,再到目前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思考逐渐完善与发展[1]。

1 数字城管

1.1 数字城管的含义。数字城管,即数字化城市管理,是指运用移动通信技术以及信息化手段,通过对整个城市的所有的城市管理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处理,以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其工作原理是将每个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管理系统之中,这些元素包括;路灯、井盖、邮筒以及电话亭等等,例如某街道上的一个路灯不亮了,无须拨打投诉电话,只需要运用GPS定位系统进行追踪,城市管理部门就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下,城市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1.2 数字城管的实施历程

(1)我国数字城管的首次尝试。2003年,网络化城管的课题首先在北京东城区开展研究,2004年10月正式上线运行,这是我国信息化城市管理模式的首次尝试。经过一年左右的运行,东城区信息化城管项目得到了广泛的高度评价,2005年7月,被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2)确定首批试点城市。随之,国家组织在全国主要城市进行推广,并且确定了杭州、扬州、上海长宁、上海卢湾、深圳、武汉江汉区、烟台、成都以及南京鼓楼等十个试点城市(城区)。2005年8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该系统是由东城区政府和数字城管课题人员共同编制而成。2005年9月,南京鼓楼区数字城管系统率先投入运行,这也标志着数字城管的全面推广拉开了帷幕。

(3)数字城管的全面开展。2006年3月,国家建设部公布了第二批数字城管试点城市,包括郑州、诸暨以及台州等17个城市。随之,同年4月,杭州与扬州数字城管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试点工作顺利开展,试点城市的良性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同年建设部颁布了42号函,确定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面推广数字城管,包括一些具备综合条件的县级市。

2 从数字城管到智慧城管

2.1 数字城管的存在问题。随着我国数字城管的模式不断推行,一些阻碍城市发展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1)总体管理意识薄弱。由于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根深蒂固,主管数字城管项目的领导没有足够的重视。数字城管关键在于城市或者城区的政府行政机关的建设,并且最重要的是政府工作人员切实保证实施,在信息系统搜集到城市元素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立即采取对策解决问题,为城市居民排忧解难。但是,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政府领导对数字城管认识不到位,一贯只有重视城市经济发展的思想,而忽视了城市管理的信息化,虽然在体制上确认了数字城管项目,但是实际操作没有落实,政府领导的不重视也直接导致了相关部门的执行力不够,阻碍了数字城管的发展[2]。

(2)数字城管建设水平有差距。虽然数字城管在多个城市或者城区进行了试点,但是各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特别是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本身就比较缺乏,在实现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我国的国情,而且还需要根据城市自身的特色,来进行数字城管模式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各个城市的数字城管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而且同一城市或者城区的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化发展程度也存在差距,不利于数字城管的全面推广。

(3)全面推广重效率、轻质量。我国数字城管的城市管理模式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广,但是许多城市在实行过程中,专注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硬件设施的建设,甚至是通过不断地新建与扩建显示数字城管的蓬勃发展,没有真正将其用于实际的城市管理活动中,信息化城市管理的使用效果不明显。

2.2 智慧城管的兴起。数字城管的局限性日益暴露,随着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新兴的信息化技术逐渐发展,智慧城管应运而生。

(1)智慧城管的含义。智慧城管是指通过新兴的信息化技术,包括物联网、信息融合、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城市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并且进行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智慧城管与数字城管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2)智慧城市的特点。智慧城市是智慧城管的前提条件,智慧城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也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总体看来,智慧城市具有全面物联、充分整合、协同运作与激励创新的主要特点,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下,才有可能发展智慧城市管理模式。

3 智慧城管的意义

智慧城管能够自动获取信息,监督管理活动更加细致入微,城市管理职能更加多样化,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更加智能化,同时赋予人性化的执法手段,在城市资源整合方面更加全面具体,可以说,智慧城管在极大程度上对数字城管进行了改良与发展。

4 智慧城管的发展策略

4.1 全面物联,拓宽管理。将整个城市的公共管理设施纳入全面的物联网系统中,各个城市元素通过智能传感设备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智能化的“互联”的城市管理系统[3]。由此,智慧城管可以监管城市的公共建筑、环境管理和治安监控以及城市管理活动中涉及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宽了城市管理的领域和范围,丰富了城市管理的内容,能够充分利用视频识别与物联网等高新科技,进行能为智能化的全面感知和识别,能够实现城市管理服务和对象的高度整合,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4.2 充分整合、深化协同。在全面物联网的系统之下,智慧城管可以收集城市管理数据,这些海量数据能够实现在不同的城市管理部门直接的交流与共享,城市数据经过不同部门的分析与处理,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协调服务,政府部门和居民之间能够更好的配合城市管理的工作,逐渐形成城市协同治理、政府协同办公以及面向市民、面向区域的协同管理。

4.3 坚持民本、公众参与。智慧城管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广大市民,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因此,智慧城管需要设立各类在线服务平台,给与市民一个全方位的服务与交流的空间,在城市管理中,政府要大力倡导公众参与,坚持“以人为本”的民主观念,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民,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最终推动城市的良性发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最初尝试的数字城管,推动了城市管理模式的改革,使得城市管理模式变得主动、精细、综合而现代化、网络化,但是数字城管并没有深入解决传统城市管理模式中的存在问题。然而,智慧城管在整体上全面地体现了智慧城市整合、民主、创新与智能化等理念,更加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宋刚,邬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2(09):53-60.

[2]吴坚.基于数字城管的智慧城管建设初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01):83-88.

[3]房立洲.“云时代”智慧城管的发展维度与理想模型[J].上海城市管理,2012(04):12-16.

作者简介:张沈莘(1979.09-),本科,网络工程师,通信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城管、视频监控和信息化项目管理。

城管问题 篇7

评选活动, 首先在《楚天都市报》、《中华建设网》上同时刊登17位候选人事迹材料;群众根据17位候选人的事迹, 以报纸投票和网络投票两种方式, 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武汉“最美城管”杨维勋、襄阳“和谐城管”高勇、宜昌“柔性执法”李西全、黄石“亲民执法”周顺生、鄂州“金牌所长”周凤英、神农架“励精图治”韩春芳、黄冈“努力创新”贺群新、天门“默默奉献”张美平、荆门“大爱真情”李凤英、恩施“美丽人生”王大梅。3月18日晚, 在襄阳市举行了“第一届湖北十佳城管人”颁奖晚会, 为首届“湖北十佳城管人”评选活动划上圆满句号。

第一届“湖北十佳城管人”

最美城管 杨维勋

“平心看待岗位, 诚心服务感化, 公心纠正违章”, 三心工作法, 凝聚真情一片。文明执法, 从不掀摊, 面对占道经营户, 不仅耐心规劝, 更会想方设法, 排忧解难。骑车巡查, 一天20公里行程, 风风雨雨从不间断, 一部陪伴了他10年的老式自行车, 被誉为“史上最牛执法车”, 年近花甲人不老, 真不愧“最美中国城管”。

和谐城管 高勇

他是最勤奋的城管, “腿勤、口勤、手勤”, 他是同事们眼中的永动机;他是最真诚智慧的城管, 人性管理、艺术执法, “全程式说理”, 微笑融化坚冰, 说理解开疙瘩, 让城管与商户成为“鱼水”关系;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干事”的新时期城管精神!

柔性执法 李西全

拆违建, 真是难, 钉子户, 更难缠, 且看他, 只因亲民为民爱民, 妙招迭出, 屡破难关!一劝:劝导, 提醒, 不怕嘴皮磨烂;二算:换位思考, 真心为当事人算账, 算了经济算安全;三拆:柔性执法配合刚性管理, 菩萨心肠也须霹雳手段。好一个“三步走”, 步步精彩, 一年拆违两万平方米的纪录, 更令人啧啧赞叹!

亲民执法 周顺生

既是指挥员, 也是执法员。黎明即起, 率队直奔复杂路段, 劝导、守控占道扰民摊点。终教车畅其流, 人畅其行, 阳光闪闪, 笑声飞溅, 一座城管执法岗亭, 一扇便民服务窗口, 为群众做好事, 事无大小, 都是爱的奉献。亲民执法, 心系弱势群体, 主干道严禁, 次干道严管, 背街小巷规范思路, 更昭示公仆情怀, 赢得赞誉一片。

金牌所长 周凤英

26载环卫生涯, 干了19年所长, 任云卷云舒, 花开花落, 就是不愿离开这一行。坐机关, 虽清闲, 回基层, 心更爽, 扫垃圾, 治理垃圾固城;掏厕所, 清除卫生死角, 哪里脏, 哪有她, 周周跟班劳动:哪里臭, 哪有她, 回回打得硬战!给城市美容, 把生活扮靓。老所长, 好榜样, 带出一支优秀团队, 星光闪闪, 照耀四方!

励精图治 韩春芳

一副柔肩, 担起重任, 敢于突破, 勇于创新。励精图治, 全面推行“四化”管理;率先垂范, 竭力打造城管精兵, 莫道女性柔弱内秀, 当城管也敢挺身碰硬。占道经营的小贩佯装醉汉, 恶言恶语威胁, 面对挥舞的尖刀, 她耐心细致说服教育。为何毫无惧色?只因为胸有凛然正气, 肩担神圣使命。

努力创新 贺群新

群新群新, 勤于钻研, 努力创新;创新创新, 城管工作, 面貌一新:开“门前四包”管理, “拍照取证”、“黄牌督办”, 强力推动全民城管, 遂看楚天城市, 黄冈率先“无藓”;创新网格化管理, 实行八类人员进网络, 改写了黄冈城管往事;科学开发使用城市公共资源, 实现户外广告五年零审批。

默默奉献 张美平

一头老黄牛, 一只领头雁。默默奉献, 名利过眼淡如水;爱岗敬业, 事业在心重如山!起早贪黑, 一把扫帚, 扫过十二载春秋;无怨无悔, 全部身心, 扑在责任路段。风雨潇潇一身泥, 脏活累活抢着干;烈日炎炎一身汗, 苦活累活干在前。最难忘, 雪压冰封北风呼啸, 脱掉棉衣袖子高挽, 下水道中掏杂物, 激情似火化严寒!

大爱真情 李凤英

选择了环卫这一行, 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 一份艰辛。24载春秋轮转, 一把扫帚描绘出多少感人的情景。她是贤惠的妻子, 慈爱的母亲, 为了工作, 却不惜愧对家人。蹲在路边给孩子喂奶, 滴滴奶水也滋润着人们的灵魂;丈夫出了车祸, 她纵然万分焦急, 手中的扫帚还是不停地挥动, 挥动着对城市的大爱真情。

美丽人生 王大梅

城管问题 篇8

一、城管执法形象的现状

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于某一事物的一种总体评价, 是该事物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公众心目中的这个形象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 而是由事物的一系列具体而又客观的印象要素所构成。

近年来, 湖南城管打砸商铺、延安城管暴踩商户脑袋、云南昭通城管殴打盲人……有关城管打人的报道层出不穷, 2013年更是被网友戏谑的称为“城管年”, 在一份“你对城管执法的印象如何?”的网络调查中, 1174张有效投票中有650票选择了“不好、经常性野蛮执法”占总票数的55.27%。另一份“您对城管执法队伍在城市管理中总的评价”的网络调查中, 共有140人参加了问卷调查, 其中“不满意”的有68票, 占48.6%。由此显然可以看出公众对于城管的不满程度。在网络上也流传这各种城管暴力执法的恶搞图片和视频, 这对城管执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城管负面形象产生的原因

由于城管执法于法律并无充足依据, 于执法并不尽如人意, 于执法程序并不完善严格, 城管越来越多的被理解为一个贬义词, 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确实存在个别城管素质低下, 暴力执法

城管作为公务员队伍中一个群体, 其录用程序也是相当严格, 同时作为执法者, 也理应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而现实中却并非如此, 城管队伍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有经过选拔录用的公务员, 也有没有编制的协管人员, 有的甚至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完整的法学教育和正规的岗位培训便上岗执法, 服务意识较差, 在商贩拒绝惩罚时不够淡定, 以暴制暴, 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一系列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曝光。

(二) 城管执法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

城管是中国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一支执法队伍, 《泰晤士报》称城管是“中国地方执法者, 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常常会卷入一些公众冲突事件”。《卫报》称城管是“一些处理轻微犯罪和无序状态的雇员”。印度媒体称城管“主要任务就是驱赶街头无照商贩, 以及检查各类许可证”。由此可见, 国外媒体认为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确, 城管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执法环境的影响, 各地城管的执法效果也不尽相同。既然处于初步试验阶段, 关于其有关方面的立法也就不够完备, 事实也确实如此,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 仅仅《行政处罚法》的部分条款可作为城管执法的依据, 而其执法需要其他部门配合时常苦于缺乏法律依据而造成推诿, 行政相对人在拒绝惩罚时城管也无充足的法律依据对其进行制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管的暴力执法。

(三) 网络媒体对城管形象过分歪曲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 充斥着杯光酒影与烟雾弥漫, 也潜伏着激烈的利益厮杀。在网络这个公共空间, 公众或现身说法, 或指桑骂槐, 或添油加醋, 随意发表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只不过, 这种表达很多时候都成了老百姓自说自话的“独角戏”, 鲜有城管参与互动。中国人历来讲究“脸面”, 一旦任何有损“脸面”的事情发生, 单位也好, 个人也罢, 本能的反应就是“遮丑”, 总是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城管自然也不例外。

与此同时, 每一次城管暴力执法事件的曝光, 网络媒体必定会大肆报道和批判, 融入夸张的成分, 意在使公众产生共鸣, 继而一传十、十传百, 一件事情演绎出上百种剧本, 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 也不得而知了。这对城管形象的树立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三、重塑城管执法形象的时代意义

首先, 重塑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有利于增强其执法的公信力。有执法, 必然会有反抗。而歪曲的城管形象会极大的降低其在公众中的权威, 继而降低对于行政相对人的威慑力, 也很容易受到公然的挑衅。而实际上, 城管执法的根本目的是城市更加美好, 为社会公众营造更加适宜居住的环境, 而并非大家所理解的城管干的都是伤天害理之事, 重塑城管执法形象, 有助于公众对城管多一份理解, 少一份抱怨, 自觉遵守行政法规, 尽可能的减少与城管的冲突, 共同为构建美好城市而努力。

其次, 重塑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有利于增强其执法的内动力。不被认可、不被尊重, 这无疑会增加城管的心理压力, 久而久之, 在面对商贩时会渐渐丧失耐心, 造成暴力执法的恶性循环。而重塑其良好形象, 使社会公众对其更多认可和尊重, 也会无形中增加城管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这样一来, 在执法过程中会积极履行职责, 更加人性化执法。

再者, 重塑良好的城管执法形象有利于增强公众的归属感。美好城市的构建需要每一位城市人强烈的归属感, 只有人人都把城市这个大环境当做共同的家去建设, 城市才会发展的更好。重塑城管执法形象, 使公众真正认识到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而不是滥用职权、无恶不作的政府, 就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促使社会公众为城市建设献言献策, 贡献各自的一份力量。

四、关于重塑城管执法形象的几点建议

(一) 提高城管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要严格城管的录用制度, 尽可能多的挑选受过系统法学教育的高素质人员, 其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尽可能的减少素质水平较低的协管人员的录用。其次, 加强城管考核制度, 定期对在职城管进行岗位培训并考核, 综合考虑该时期内其执法情况和公众举报次数, 对表现较差的人员予以警告并做出必要处罚。再次, 建立内部榜样机制。对考核中能力较强、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 分享执法经验, 为其他人员提供借鉴, 促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 增加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

法律作为执法强有力的保障, 在城管合理执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也是解决城管暴力执法、随意执法的有效手段。因此, 有必要丰富城管执法的法律依据, 使其在惩罚行政相对人时有据可循, 在需要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时免碰钉子, 通过明确的执法依据和执法程序, 可以使城管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程序做出行政行为, 权责明确, 进而也可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同。

(三) 发挥网络媒体的正确导向作用

真相出炉前, 口水早已纷飞;真相出炉后, 流言不攻自破。在信任稀薄的时代, 真相尤其需要表达, 需要传播。当下, 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可是依然有许多“沉默的声音”需要被打捞, 需要被倾听, 网络媒体也应担负起还原事实真相, 提供正确导向的责任。

对于网络上城管形象的负面报道, 媒体有责任及时调查, 弄清事实, 对于城管的错误执法行为也不应过分夸张, 丑化城管形象。网络作为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 与生活密切相关, 媒体有义务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避免误导广大公众, 进而激发公众与城管乃至政府之间的矛盾。

五、结语

城市管理是建设美好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环, 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执法者, 当然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工作, 城管应积极履行职责, 人性执法;对城管, 社会公众应给予的是多一分尊重, 多一分认可;对公众, 城管应提高服务意识, 严格依法办事, 这是美好城市建设的动力, 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推动力。

摘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城市管理的日益加强, 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执法者现今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然而社会公众对城管的整体评价偏低, 这严重影响了城管执法的公信力。本文从《城管来了》一书对城管形象的描述出发, 阐述城管执法的现状, 分析城管执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 进而提出几点重塑城管公众形象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管执法,暴力执法,重塑形象

参考文献

[1]郭勇.城管执法的现状与超越[J].钦州学院学报, 2010.10.

[2]王春业.论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形象的重塑[J].西部法学评论, 2012.2.

城管问题 篇9

随着城管改革的深入, 出现了“城管业务外包”这个购买社会服务的新举措。

在深圳, 城管业务外包已由来已久。从2007年起, 深圳市城管局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在全市配备使用城市协管员, 运行至今已有5年。深圳之外, 多个省份的多个市、区也效仿其推行了“城管外包”。

深圳的城管外包, 一度被认为是创新机制。然而, 多个推行“城管外包”的城市先后出现城管协管员开山寨车执法、收保护费、殴打小贩等现象, 深圳南山区城管业务外包甚至引发凶杀案、涉黑案。于是舆论风向大变, 诸多专家、律师、人大代表和普通群众纷纷呼吁重新考量这种管理制度。近日, 深圳市城管局透露, 该市会从设立准入门槛、服务过程全方位监管、引入第三方评价体系等三方面重新完善服务外包政策的制度设计;而在此前, 郑州市“城管外包”则已寿终正寝。该市的“城管外包”尝试, 被市领导批为“以暴制民、以违法制止违法”。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 “城管外包”的初衷, 是探索社会管理创新, 出发点良好。但民众并不买账, 媒体、公众也纷纷口诛笔伐。这场播下“龙种”, 收获“跳蚤”的尴尬, 究竟能否避免?城管外包, 究竟是否可行?

(一)

深圳试水

长期以来, 对城管部门来说, 人手不足是一大问题。据了解, 几年前, 深圳市综合执法编制只有1500多个, 到位率只有70%, 一线执法人员更为紧缺, 最少的执法队只有10名执法人员。

对此, 深圳提出“政府购买服务”的市场化手段和多渠道招录执法人员。城管服务外包首先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试行。

2007年11月, 西乡街道引进深圳鑫梓润物业公司, 在辖区划出2.07平方公里作为试验田, 协助街道完成包括城市绿化、消除四害等六项市政管理服务, 但有一个“苛刻附加条件”:辅助管理乱张贴、乱摆卖、乞讨等七项城市管理执法。西乡街道要求协管员在执法过程中, 只能通过告知、提醒、劝导“六字诀”协助实施城市管理。在服务外包后, 原有的执法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查处违建等工作上, 协管员处理不了的问题, 执法人员会在第一时间赶到支援。最初, 这项措施备受质疑, 执法权怎能外包给私企?但相关部门一直强调, 城管外包的并非执法权, 协管员无权查处乱摆卖, 劝导无效则通知城管处理。

城管外包试行之初, 确实极大缓解城管执法人员紧缺问题, 起到较好效果。当时,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唐娟也评论说, 城管外包确实降低政府成本, 提高效率, 让市民享受优质服务, 又给企业带来利润, 可谓多赢局面。

于是, 全国多地纷纷效仿“城管外包”。2008年6月,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办以每年217万元的“外包”费用, 将辖区红瓦寺片区内1.9平方公里的城市管理工作移交物业公司;2009年10月, 郑州金水区开始推行“城管外包”的做法……而就在最近, 湖南邵阳市城管局宣布将执法权委托给1000名监督员, 委托他们替城管上街执法。这些不穿制服的监督员罚款所得的80%作为提成。

乱象浮现

但事实证明, “城管外包”虽然给城管部门省了不少事, 但外包物业公司人员却容易出现违规违法行为。

据郑州市法制局统计, 2010年一年的时间里, 连续发生六起物业公司人员违法粗暴不文明执法案件, 花园路街道办、东风路街道办、未来路街道办、南阳新村街道办等委托的物业公司员工在行使执法权过程中与群众发生多起冲突。此后, 郑州市政府坦承“城管外包”实际效果不理想, 该市城管工作下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不会再这样运作。

实际上, 这样的情况在深圳同样存在。物业协管与小贩频频产生恶性冲突, 甚至有些协管向小贩收取每月2500元保护费。

一些“问题公司”也被发现进入了政府的服务采购范围。2010年起, 深圳市鼎弘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大量从政府承揽城管服务外包工作, 该公司拥有多辆外形酷似城管执法车的车辆, 以及假牌、套牌、报废车辆。该公司还经常独立执法, 清缴单车或没收小贩商品。

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引起全国轰动的龚波事件。被深圳警方打掉的以张某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组建物业管理公司, 并采取“围标”等方式竞标得到南山区粤海街道城管外包业务。张某豢养的“马仔”骑着有城管标识的摩托车或电动车, 以城管协管员的名义驱赶小贩, 霸占摊位, 向摊贩收取“保护费”。其间, 协管员龚波与烧烤摊主发生冲突被刺死, 龚波家属还要求追认其“烈士”称号。正是此事的曝光, 使得“城管外包”广受质疑。

(二)

操作越界

虽然相关部门一直否认协管员独立执法, 称只能劝导乱摆卖, 不具有执法权, 但实际运作中, 限制往往形同虚设。

深圳一名基层执法队负责人表示, 从目前城市乱摆卖情况严重现状来看, 城管外包必然导致暴力执法, “城管队员有权查扣物品, 还是管不住乱摆卖, 经常引发冲突。协管员上阵劝说更无法解决问题, 最后就是以暴制暴。”他认为, 这也是有的物业公司协管员有纹身, 行事似流氓的原因, “不这样, 镇不住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城管认为, 应该说, 在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人力紧缺情况下, “外包”的做法, 对增加执法力量, 维护市容环境, 在一个时期, 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很显然, 由于部分物业管理公司人员良莠不齐, 相关部门监管不力, 导致乱象种种, 矛盾越发突出, 独立、暴力执法, 涉嫌权力寻租收取保护费等问题就难免时有发生。”他认为, 如果原意是让市民享受优质服务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 最后却给市民“政府部门甩了包袱, 接手企业捡了便宜”的感觉, 那有关部门就难逃推卸责任之嫌。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赵平安也指出:“城管外包”在市容维护方面会使用很多市场化的手段, 比政府更有优势, 也更能发挥作用。但这种做法, 对缓解城管矛盾并没有决定性的意义, “猫捉老鼠”模式、管理与被管理的矛盾仍然存在, 政府全面推广这种城市管理模式前应更加慎重。

监督疏漏

有人认为, 只要严加监督管理, “城管外包”模式完全可以趋利避害。

南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监察大队大队长冯雨对恶性事件的发生心情复杂。他说, 这些“问题公司”本来都是具备物业管理资质的, 具有法人资格, 是按照正常招标竞标程序获得城管外包服务的。“原来也没有人界定他们是黑社会, 知道是黑社会我们还会用啊?”

冯雨表示, 城管外包服务中, 与物业公司签订合同, 约定工作任务和法律框架, 一般的协管任务是巡查、发现、教育宣传、劝导乱摆卖等, 但没有赋予他们执法权。协管员受执法队员的业务指导, 独立巡查, 再由执法公务员进行监督, 当外包人员出现问题时就会追责执法公务员。冯雨称, 虽然按照制度和规定, 对于外包服务的每个环节都进行了掌握, 但是没有发现外包服务公司有违法行为, 其下面的队员也未汇报。

“我们平时都进行教育、组织学习法律法规, 再出事就是个人行为了。”冯雨认为, 城管工作外包服务人员的行为很难控制, 因此, 一旦发现任何违背合同约定就进行处理解聘、辞退、罚款等。

对于龚波事件, 他认为是其超出工作职责范围干了违法事件, 是其公司的行为。“我们要吸取教训, 警觉不能再出这样的事, 进行外包服务还要慎重考虑, 还能不能用外包服务?到底是弊多还是利多?”冯雨表示, 现在他们只能够靠加强队伍管理和加强队员教育来进行监管, 将会和上级部门领导一同探究完善外包服务的规章和制度。

(三)

创新要有边界

城管外包似乎不能只从“政府采购社会服务”这个角度来解读, 因为这里首先涉及到行政权能否转让的问题。

多名业内人士指出, 城管的行政执法依据来源于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条例等, 这些都需要行政执法机关中有执法资格的人员来实施。作为执行者, 将“城管外包”出让给物业等, 并不合乎法律规定。

实际上, 在郑州市叫停该市的“城管外包”时, 该市法制局坦承, 这一行为违法将行政执法权承包给物业公司, 法定执法主体不作为, 造成行政执法缺位, 严重违反了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朝聚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认为, 社会管理创新, 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 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 依据社会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 研究并运用新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 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

由此来看, 社会服务是商品, 可以流通、买卖、甚至无偿转让, 但是行政权力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的权力, 它具有法定性、专属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同时它还具有不可处分性, 即行政职权不仅表现为法律上的支配力, 还包含着法律上的职责要求, 实际上是职权与职责的统一体, 故行政主体对其拥有的行政职权不得任意转让和放弃。

杨朝聚指出, 政府的社会管理创新要有边界, 技术性的咨询业务可以委托, 比如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做一些分析报告, 但涉及行政执法性事务, 不能委托。例如, 可以引进物业公司打扫卫生, 但执法权不能委托。否则就是乱创新, 违法创新。可以购买的社会服务没有一项是以行政执法权力作为执行前提的, 因为行政执法权力是不能让渡的, 在行政执法机关内部如果监督不严, 都会出现权力滥用的情况, 何况外包出去?

改革必须前行

那么, “城管外包”是否必须取消呢?

“有关深圳城管外包制度的反思甚嚣尘上。主流的意思无非是:城管外包是行政行为的过度市场化, 亟待纠偏。一方面是呼吁公共服务专业化、市场化, 一方面又因涉黑而对城管外包制难以宽宥——因噎废食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涉黑能成为取消城管外包制度的理由吗?如果这个逻辑成立, 那么, 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了。”知名时评人邓海建坚决反对取消“城管外包”。

他认为, 深圳城管外包的问题, 表面看是涉黑, 实质是外包中权力与责任的断裂。换言之, 从目前情况来看, 深圳城管部门只做到了购买服务、却未曾有效监管服务, 于是给了“黑化”可趁之机。没有人因为贪腐就否定了公务员制度, 同样, 涉黑也不是取消城管服务外包制度的理由。值得警醒的反倒是拒绝外包的反思——如果出事了就收回来政府做, 那么, “有限政府”何以实现?越来越精细化的公共服务岂非要催生“超级政府”?

还有人搬出国外先进经验:上世纪80年代以来, 英美等国都相继大力推行了“购买公共服务”制度, 并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一种主流模式。“购买公共服务”, 一能减轻政府负担, 有效防止机构冗员化;二能有助于以市场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防止公共服务垄断化;三能为其它公共服务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的范式, 有助于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新公共秩序。何乐而不为?

“在市场与民间组织不断勃兴的今天, 公共服务外包制度已是不容置疑的大势所趋, 如果城管外包制度死在涉黑的阴影里, 这到底是公共管理与服务的进步还是倒退?”邓海建质问道。

由于工作性质及人员素质等各种原因, 城管在民众间口碑一向不好, 常有打人者、打砸者, 而当舆论关注这些事情时, 当事人往往是城管协管, 这不仅不能显出城管执法者的清白, 反而会让人更加反感这一群体、更加质疑城管执法权力的严肃性。

记者了解到, 武汉大学8名科研小组成员曾历时3个多月完成了一份长达5万字的《城管网络形象分析报告》, 试图探讨城管执法信任危机等焦点问题。其中就提到了城管“雇佣军”的问题, 矛头指向“城管外包”。据该报告分析, 首先, 城管队伍在引入其他力量时, 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完备的培训, 导致执法不规范。其次, 授权不清晰。城管外包的应该是服务, 而非执法权。“雇佣军”并不具备执法权, 但管理的缺失、权限的模糊使得许多“雇佣军”的腰比“正规军”还粗。报告认为, 城管部门改革的出路在于, 必须由城市管理者向城市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一些网友表示, 因编制等原因, 城管等部门招收协管员协助工作, 初衷可以理解, 但是协管员穿上城管制服就能上街执法, 这不仅是一种对百姓不负责任的态度, 更是对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的亵渎。正如派出所会招收一些协警和保安弥补警力不足一样, 但是协警和保安必须在民警的带领下工作, 必须依法协助民警工作, 没有独立办案的权力, 城管协管的作用也在于此, 他们可以协助城管执法者工作, 但是自身不应该成为执法者, 更不能成为违法者。至于像湖南邵阳那样, 以委托的名义将执法权交予监督员, 然后将80%的罚款返还奖励给监督员, 就更是赤裸裸地拿法律当儿戏了。

城管问题 篇10

关键词:城管,执法,塔西佗,公信力

【大同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回顾】

2016年2月5日凌晨, 一段名为“山西大同城管打人”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开来。短短46秒的视频, 记录了城管打人的全部过程。视频显示, 事发在大同一处鞭炮零售摊位前, 现场共有7名身穿城管制服的人员, 一名城管突然爆着粗口踹向一名黄衣男子, 随后两名城管也参与进来。从视频里可以看到, 黄衣男子面部挨了几拳, 脸上有血迹。期间一名身穿红色羽绒服的女子试图劝架, 却被一名执法人员拦住, 之后双方散开, 最后执法人员将散落在地的鞭炮全部搬走。

随视频附带的照片曝光了执法人员乘坐的面包车和号牌, 其中一张照片显示, 这辆车身涂有“综合执法”的面包车车牌号被不明物体遮挡, 只有车后窗上有一个“4”。事后据大同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称“确有此事”。但对于事件的处理和细节, 该名工作人员尚不知情。

近年来, 诸如“城管殴打解放军”、“某某城管暴打孕妇”、 “某某城管脚踢七旬老人”等报道屡屡在媒体中出现。这不禁让我们反思, 城管作为执法人员, 负有维持社会秩序稳定、 维护社会环境整洁的职责, 但类似的城管暴力执法报道屡见不鲜, 导致城管陷入“即使说好话, 做好事, 也得不到信任”的塔西佗陷阱1怪圈。城管公信力逐渐下降, 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可, 从而与公众形成一种互不信任的尴尬局面。例如, 武汉城管为了改变城管形象, 进行换位思考, 扮成“卧底”进行“体验式执法”:白天当城管, 晚上扮成小商贩在天桥摆摊。然而, 在部分网友感叹“生活都不易”的同时, 城管又被另一部分人冠以“知法犯法”、“作秀炒作”的恶名。

面对城管执法频频遭到公众诋毁的尴尬局面, 究其原因, 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一, 城管在人民公仆形象下执法方式失当。在电视、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中, 通常会对政府和国家公职人员采取正面刻画的方式, 每天的新闻联播都在向公众传递国家安定繁荣、公职人员平易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息。长期接受电视、报纸熏陶的公众, 在媒介的涵化作用2下, 人们接受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认为执法人员应当时刻以人民公仆的形象为标杆, 服务于人民。但在上述事件中, 城管爆粗口, 对商贩施以重拳。这种暴力打压行为与“人民公仆”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 而且在执法过程中遮挡号码牌、试图逃避责任的行为, 更是引起了公众的愤怒, 动摇了公众原本建立起来的信任体系。

与此同时, 在执法过程中, 当执法行为与城管本人或城管部门的私人利益挂钩时, 执法方式的正当性也会大打折扣。该视频中显示, 城管最后将鞭炮全部搬走, 至于鞭炮最终何去何从我们不得而知。例如, 城管收缴的水果蔬菜等被当作员工福利分发下去、收缴的罚款与业绩和收入挂钩等情况频繁出现。 这种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执法方式, 也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城管执法公平性和正当性的质疑。

第二, 公民在网络匿名环境下的言论传播。该段视频是2月5日凌晨在微博上流传开的, 网民个人拍摄的画面, 加之醒目的标题和现场拍摄的真实照片, 一时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民纷纷发表评论, 集体声讨谴责城管人员的暴力行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裂变式传播方式, 在短时间内扩大了该事件的传播和影响范围。面对这种情况, 大同综合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并没有立刻给予正面回应, 只用一句“尚不知情”就草草了事。导致网络在“顺应民意”下完全承担了舆论监督的责任, 也使处于匿名状态下的个人, 弱化对自我行为的责任意识, 在不了解前因后果的情况下, 依据接收到的碎片化信息作出片面的判断, 单方面指责城管人员, 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人们在斯洛维奇不对称心理3的指导下, 通常会认为坏消息的来源比好消息的来源更可靠, 对于城管暴力执法等恶劣事件的真实性深信不疑。同时由于城管与自己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 为了免受其害, 在网络上发表恶意诋毁城管的极端言论, 煽动公众情绪。

另一方面, 城管执法的对象通常是农民工、下岗工人、老人等社会底层群体, 视频中的黄衣男子也只是一个贩卖鞭炮的商贩。他们是相对弱势的社会群体, 迫于生计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这种身份的特殊性使公众的评价向他们倾斜, 至于他们是否有错、到底有没有按规定摆摊、有没有诚信经营、有没有冲撞执法人员都被暂时忽略。经常可以看到城管执法时, 无论对方是不是弱势群体, 公众都会把他们当成弱势群体来对待, 这种思维定式使执法人员在暴力执法事件中遭受片面指责, 忽视相对人的不守法行为。民众情绪不理性以道德压制法制, 忽视法律的强制性, 利用同情心干预司法的公正性。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 不论城管的言行是否正确, 公众都不予理会。

第三, 媒体在利益诉求下的内容选择。凭借一段暴力视频引发的热议, 为某些不良媒体带来了商业收益。以利益作为导向的部分媒体, 在筛选报道内容时, 为了迎合受众的口味、赚取点击率和销售量, 在“公众想看的内容”和“公众应该看的内容”两者间选择了前者, 对新奇的负面新闻进行大肆报道和转载, 满足公众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网络中部分评论城管暴力冲突事件的负面报道, 对执法过程断章取义, 夸张某些不合理的执法细节, 相对于空洞无物的正面描述, 这种形象生动的报道方式往往更具说服力, 进一步强化城管在公众心中的丑恶嘴脸。事实上, 近年来城管人员一直努力回避暴力执法, 试图采用“微笑执法”、“眼神执法”、“献花执法”等更加人性化的执法方式。但由于妖魔化的印象由来已久, 使得城管的公信力难以在短期内建立起来。而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媒体中屡次曝光, 为公众营造出一种社会不稳定的紧张氛围, 对政府感到愤怒和抵触, 也拖垮了公众对执法人员的认同和信息度。

城管和民众的紧张关系与当前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 为了摆脱互不信任的尴尬局面, 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改善:

第一, 加大对城管队员的管理教育, 尽快提高整体素质。 做到仪表仪态端庄得体, 执法过程中尽可能使用文明用语, 亮明身份。通过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把国家法律法规传达到位, 在管理中健全制度建设、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同时也要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 并做出积极回应, 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 民众要保持理性思考, 不作妄加猜测的论断。面对铺天盖地的报道, 公众要作出理性判断, 明辨真假, 避免对新闻信息断章取义。在对事件做出评论时, 尽量避免极端言论, 倡导坚持善意回帖, 避免因线上言语伤害引发线下真实斗争。 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 理解城管执法的艰辛和重要性, 从而提高对城管执法的信任和支持程度。

第三, 媒体要积极弘扬正能量, 做有温度的新闻。媒体应该发挥安全阀的作用, 媒体工作者坚持专业性, 起好把关人的作用。褒扬社会上的正能量, 减少负面信息的传递, 引导民众树立对政府机构和社会稳定的信心。例如, 凤凰网设立的“暖新闻”板块, 专注于传递正面信息、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在社会上引起不错的反响。与此同时, 媒体要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统一, 赞扬正义的同时, 直面社会不正之风, 客观准确地对丑恶事件发表批评意见。

城管问题由来已久, 要改变城管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使之彻底走出塔西佗怪圈,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 尽快迎来双方和谐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陈静巧, 刘一萌, 齐经民.基于保障商贩利益做好城管工作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 (05) :118-119.

[2]房立洲.城市化语境下“大城管”建设初探——以杭州为例[J].科技通报, 2014 (01) :193-198.

[3]刘波, 王力立, 姚引良.整体性治理与网络治理的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1 (05) :134-140.

[4]乔同舟.事实、说话与冲突性事件的网络能见度——对系列“城管冲突”事件微博讨论的分析[J].新闻记者, 2015 (07) :85-92.

[5]沈阳.城管制度如何改革?[J].南风窗, 2011 (12) :41.

城管里的“韩寒” 篇11

从穿上城管制服的那一刻开始,宋志刚就变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符号。

他挨过各种方言的骂,骂他是强盗,是土匪,是鬼子。他被咬过,也被人用水果刀砍过,差点砍在大动脉上。

小贩们恨他,老百姓也不待见他;他听相声,相声拿城管开涮;他看话剧,话剧的开场便是城管追小贩。

他从超市拎着有价签的蔬菜水果回家,邻居会撇撇嘴:“哟喂,又扣啦!”他帮喘不上气的老外找医院,馬上有群众过来围观:“城管干吗呢,要打老外啦?”

相亲的时候,对面的姑娘总会打量一番眼前的大眼睛帅哥,半晌冒出一句:“我不在乎你是个城管。”

就连宋志刚本人,也曾在天涯网站上发帖子“起哄骂城管”。

当然,那时候的他还是一个警校学生,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会当上城管。

“我想着成为一个流浪的流氓艺术家,背一个破包四处逮姑娘,喷晕了弄走。”在他的新书《城管来了》里,自称为“720度无死角帅哥”的宋志刚是这样亮相的。

事实上,这个网名叫做“随风打酱油”的年轻人以前从没写过书,是个一碰议论文“准跑题的主儿”。而这本书是由他在天涯网站上发的名为《一个城管的日常见闻》的长帖改编而成。

在帖子里,他表态无照摊贩的存在是必须的:“是不会因为城管的存在而消失的。”抨击隔三差五的“运动式”执法,“都整治得跟画儿似的有个屁用:过了那个时间段,该怎么着还怎么着。”他也不回避暴力执法的话题,“人与人之间非得有一方或者双方都不像个人,靠着厮打辱骂才能保持秩序?如果真是这样,不管是百姓,还是基层公务员,都是悲哀。”

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帖子竟然获得了40万次的点击量与5000多次的回复。谈起帖子,这个25岁的年轻人打趣:“看见有插播小广告的时候就知道帖子红了。”

在城管队的同事们看来,“网络红人”宋志刚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溜儿”。书里介绍他是一个1.82米的帅小伙,他说“低调了,其实是1.84米”;有人说他是城管里的韩寒,他回应“过奖过奖,韩寒开车多快啊”。做微访谈时有人刷屏骂城管,他笑笑,回一句:“键盘卡了,得修。”

“他平时有点愤青,不够成熟。”领导则这样评价。

校车事故发生后,他在微博上评论“政府采购浪费那么多钱,给孩子们花点能死啊”;有网友爆出某大型国企用800万元的吊灯,他建议“用弹弓子都给它打了”;小悦悦事件发生后,他在网上写“做公民,不做路人”。

其实,这个北京延庆小伙儿从小就算不上个标准的好学生。中学时代,别人奔着考重点大学努力,他却在微弱的灯光下读伟人传记,琢磨切·格瓦拉、卡斯特罗和斯大林的人生,全班成绩大排名时“倒着数比正着数更容易找到”。

大学4年,宋志刚在河南一所铁道警官学校读书。毕业时,他随大溜儿参加公务员考试,琢磨着“只要混上公务员,就是扫厕所都干”。

结果他“连扫厕所都没抢上”,却成了北京海淀区城管监察大队海淀分队的一名队员。

“不就是抄小贩儿吗,容易。”宋志刚曾在北京站做过半年实习警察,抓过逃犯,也逮过插队的黄牛党,老百姓冲他竖大拇指:“人民的好警察来了!”

但上班没半年,这个爱看《亮剑》、喜欢李云龙的热血小青年就蒙了。

上头开展“百日整治”强调文明执法,他穿着制服准备给无照商贩敬礼,手还没抬起来,人就跑没了。

轮到站岗时帮人指路,却被感谢:“谢谢警察同志。”

参加同学聚会,朋友们可劲地挤对他,有让他“抄一箱Zippo打火机的”,也有打镲“给我三千城管世界和平的”。

连分手的时候,都是前女友一边挣开他的手,一边在大街上喊:“城管打人啦,城管打人啦!”

宋志刚告诉记者,他没打过人。自打上班第一天起,指导员就来回播放各地城管暴力执法的录像,警告他“千万别动手”。

但这个“标准款的北京爷们儿”挨骂挨得“快疯了”,趁领导不注意时也跟围观群众在嘴上“互敬过”。

因为“暴脾气”的问题,他一度被停了外勤,在屋里写检查,兼看热线,接电话。

他想回延庆当警察,军人出身的老父亲不同意,他偷着给在出版社工作的发小儿打电话:“你们那里有扛水的吗?我去那给你们扛矿泉水都行。”

上班一年,好几个年轻同事辞了职。

宋志刚没辞成,只能“干一行爱一行”,值班时就“假装自己是市长”,琢磨起城市管理问题。

被他选为研究对象的城市有台北、香港、首尔,甚至宋朝时的汴京。他还愣是在史书里找到大宋开宝九年宋太祖赵匡胤关于城市管理的讲话。他发现,宋朝允许摊贩沿街沿河存在,只是会立有清晰的界标,凡超出界标经营影响到交通的会一律打板子,“说白了,就是得平衡市民整洁需求与便利需求的矛盾”。

现实生活中,每当有领导表示“有决心彻底根除北京的无照经营”时,宋志刚便暗暗念叨一句:“老头劈叉——扯淡!”

海淀区有个地方,小摊摆成了早市,堵塞交通。结果城管队找了个挺大的停车场,看早上七八点那会儿没人进出,便联系了小区业主,把外面的早市引到了里面。早市就摆俩小时,领头的小贩负责监督收拾垃圾。

“其实只要配合好了,真可以谁都不烦谁地搭帮过日子。”这事儿让宋志刚“心里很痛快”。

穿过附近的中国人民大学时,他也会去观察学生们组织的跳蚤市场:“你看大学乱吗?不乱啊!”

有时他也会“触犯众怒”。在中关村的广场上,有个唱歌的“中关男孩”挺火,结果宋志刚真扣了男孩的高音喇叭。

“你的音乐如果真的好,即使不插高音电喇叭,也是好音乐。”宋志刚并没有罚他的钱,“我不反对有梦想,但是觉得自己的梦想大于全世界就不对。”

还有一次,海龙商场附近有几个残疾女孩在唱歌,接到举报的宋志刚赶去处理。他把车停在百米外,摘下大檐儿帽挤进人群,冲女孩们做了一个“1”的手势。

“大哥,我能唱两首吗?”一个女孩看着他说。

人们的目光“刷”的一下集中在宋志刚身上。

“让她唱3首吧!”有人喊道。

“唱5首!”宋志刚豪爽地扬起胳膊,比划了一个“5”的手势,便离开了人群。

他远远地数着,女孩们真的就唱了5首歌。

“我没办法改变国家,只能在我的职权范围内做得更好一点儿,这是我的人性选择。”宋志刚收起了笑容,一本正经地说。

同事们记得,宋志刚帮刻章印字的妇女找过孩子,给家里真穷的小贩垫过罚款,还帮大妈搬冬储大白菜,给俩大爷苦口婆心地劝架。看见网上有城管暴力执法的视频,他也会“拍桌子骂街”:“暴力执法没戏,得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总有些事是这个小城管解决不了的。他所在的海淀分队曾设想和社区合作,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允许一些小商贩划片经营。拥有审批权的工商部门直接把函退了回来:“谁敢接这个雷啊。”

他想不通:“难道我是外星人吗?”

他毫不忌讳自己的质疑:“现在这个管理办法,令北京的居住者很不爽,也令我们这些所谓的管理者很不爽,领导们也未必爽。”

他总觉得,这个城市应该更宽容一点儿,更人文一点儿,更美好一点儿,总之,不该是眼前的样子。

但他没有放弃,他把这些故事都写进了帖子里,还不忘号召一番:“给市长信箱写信,写完复制100份,每天发1封,连发3个月,当偷菜那么玩,想让自己的身边好起来,咱们得自己想辙。”

他还期待国家能够立法,立个《城市管理法》,再立个《小贩管理法》。

他说:“活着,就要为自己的生活发声!”

而就在新书的结尾章节,这个一到夜深人静“就想跟我们局长聊聊,或者和市长聊聊”的“酱油哥”写道:“真有一天,我能站在市长面前好好跟他掰扯掰扯,我一定一马当先,谁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我得说痛快了。”

不过,一到天光大亮,他马上就会变回那个“没溜儿”的小城管。

他会用单田芳的腔调讲故事,唱神曲《忐忑》。他吃饭时总捋起袖子大呼小叫:“横菜来了。”他会在队里的扑克牌大赛前叫嚣着要拿冠军,然后在首轮被淘汰出局。他喜欢旅游,最想去美国或者印度,看那里的城市。他还有个梦想:有一天遇上一个无照摆摊的姑娘,貌美如花,家财万贯,为体验生活微服摆摊,被他扣下,然后深深地爱上他,带着全部家产嫁给他。

“要是单位把你的帖子封了怎么办?”记者问他。

“那我就再开个帖子,叫《另一个城管的日常见闻》。”他大笑。

他这样评价这种沟通方式的意义:“发帖不是为了城管,而是为生活的这个城市。发帖改变的也不只是自己的人生,还能改变城市里好多人的人生。”

宋志刚所在分队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志強分队。

2006年,37岁的城管李志强在执法时,被23岁的小贩崔英杰用刀刺死。

5年过去了,李志强的老父亲会把与辖区有关的报道做成剪报,几年下来攒了很多。他的妻子还在城管系统工作,女儿已经上了初中,“个子长得很高”。新书出了,宋志刚想给队长家送一本。

晚上7点,宋志刚和往常一样出去巡逻,天桥上的小贩喊着:“城管来了!”一哄而散。

他钻进执法车,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小贩们的身影又活跃在夜幕里。

“每天都是这样。”年轻的城管裹紧了大衣。■

城管问题 篇12

病魔肆虐, 她以惊人的毅力抗争

2007年12月, 匡立新到执法大队北湖中队工作。43岁的她, 工作出色, 是全局首批最佳办案能手, 正是朝气蓬勃大干一番事业的黄金时期。然而, 2008年10月的一天, 她做梦都没有想到, 厄运会突然降临:她被确诊患上了乳腺癌。

“完了, 一切都完了!前途、理想、幸福全没了!想到昂贵的医药费, 想到给家庭带来的负担, 那时的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回忆当初的情景, 匡立新感到痛苦万分。

亲人来了, 同学和朋友来了, 单位同事接二连三赶来看望!望着一张张关切的面庞, 想着还在上初中的儿子, 匡立新的心中升起了巨大的勇气。在手术和术后化疗这段炼狱般的日子里, 匡立新表现出来的坚强毅力, 令医生护士都感到吃惊。

手术后, 她立即回到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因为抗癌药的副作用非常大, 她的体重比原先重了很多, 浑身浮肿, 城管制服穿不上去。虽然执法大队特许她可以不用着制服, 但为了方便工作, 她主动停药, 希望体重能尽快减下去。当被问及“这样是否会引起病情复发”时, 她笑道:“停药半年来, 身体状况还算稳定, 和同事们一起开心工作, 对于调整心态很有帮助, 这也许是我最好的药”。

执法如山, 她是坚韧不拔的标杆

2009年3月, 匡立新和同事接手了一起泵房擅自挖掘城市道路案, 同时对泵房是否压占规划红线进行了调查。泵房在洪山区, 当事人是洪山区建设乡群力村村民, 泵房门前破损的道路又属于青山区管辖, 处理起来很棘手。匡立新和办案搭档多次到建设乡及群力村了解情况, 可是, 村干部态度强硬, 不愿配合执法工作。面对困境, 匡立新冒着风雨和同事们先后上门十几次,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打动了村干部。

“她简直就是一根筋。”和匡立新打过交道的渣土司机吴师傅介绍, 有一次自己漏撒渣土后看到路上有城管, 就想开车冲过去, 没想到一名女城管直接站到了车前, 吓得自己急忙踩刹车, 完全被这名女城管的勇气震住了, 乖乖下车接受处罚。

一同办案的同事说, 匡立新就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 成为了全局办案能手, 她的敬业精神和办案能力是大家公认的。

无私奉献, 她放心不下城管事业

匡立新的独子正在上初三, 面临中考的儿子正是最需要母亲关心和照顾的时候, 可是, 由于单位离家实在太远, 她每天早上5点就得起床, 晚上7点才能到家, 因此只能把快要中考的儿子送到婆婆家。

儿子抱怨:“妈妈, 到底是我重要, 还是你的工作重要?”作为一个单身母亲, 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 可是, 匡立新的心中, 同样放不下的是城市管理事业。

单位没有食堂, 同事们中午吃饭只能到附近餐馆凑和, 匡立新看在眼里, 主动从自家拿来炊具, 组建起中队食堂。队员们都说:“有了匡大姐, 中队就有了家的感觉。”

上班没多久, 匡立新发现皮肤起了大块的红斑, 身体很不舒服, 可是, 中队正在处理一处紧急拆除任务, 稍有拖延, 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于是, 她忍住病痛, 坚持和队员们奋战在拆违现场, 直到任务顺利完成, 才告诉大家自己的病情。

同事和家人都劝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工作那么拼命干什么?”

她淡淡地说:“死了一次, 才能体会到生命的可贵。城管执法工作是很辛苦, 但是我觉得能活着, 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就是一种享受。”

上一篇:第一课时也精彩下一篇:碳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