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运动

2024-10-04

一体化运动(通用7篇)

一体化运动 篇1

运动人体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具有生命科学和体育学的多种特点,主要表现在知识点众多,且更新较快,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1]。但是由于体育专业学生长期受重实战轻理论的传统思维影响,运动人体科学的实验课程教学长期处于一种尴尬的不受重视地位。

针对新时期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高度重视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通过不同课程的实验项目,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深化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改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提高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实验教学质量,培养新时期体育高素质人才有重要的作用。

1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1.1实验课程教学依附理论课程教学,有被边缘化之趋势

现阶段,我国各个高校的体育专业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教学现象,教师们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是为了巩固理论教学而存在的,因此,有关的实践课程的管理、 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的选择都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也是如此,完全是配合理论课程教学设置的,一般的教学安排是在理论课程计划中设置一定比例的实验课时。此外,这种依附状态还导致实验教学不能发挥其独立性,实验的课程不足也使得实验教学效果不佳,最终导致了实验课程教学被边缘化。

1.2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互相交叉渗透

在运动人体科学的平台上,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课与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等专业课各自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相近的课程彼此独立,导致有些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且相互交叉渗透。例如:PWC170的测定,人体体成分测评、心肺功能测评等,这些实验在不同课程的实验课指导书中同时出现。类似这种情况的大量出现,导致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既是低效又有浪费之嫌。

1.3实验项目设置过于简单和教学方法过于陈旧

实验项目的设置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之一,而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相关课程的实验项目大多以基础性和验证性的实验项目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 也就无法充分让学生发挥其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而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进行操作,使得实验课程教学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1.4实验课程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与理论课程相比,实验课程教学不受重视,没有完善的考核标准,考核形式单一也是原因之一,目前很多体育院校的实验考核是以学生的考勤和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标准,而且考核成绩所占比例很小。实验考核指标及其标准没有规范性,不同教师的考核方法和标准都不一致,有的甚至根据实验报告的结果来评判,这种没有科学性和信服力的考核方法无法反映教师实验教学的真实效果和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着重考核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势在必行。

2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一体化改革的设想

为了紧跟高等教育体育改革的步伐,达到基础教育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提高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针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对实验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方法手段、考核标准等进行规范和改革集中体现在一条思路——独立设置实验课程。而独立设置实验课程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性质。必修课是指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该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一般能够达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础的核心课程。 为突出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避免一些畏难情绪的干忧,建议体育专业独立实验课程确定为必修课。

(2)课程开设时间。独立实验课程的主要功能是综合运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知识指导实践,理解和强化运动人体科学的基础实验知识,该实验课程的设置只有安排在基础理论课之后,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提议体育专业独立实验课程的开设时间为第4学期或第5学期,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微调。

(3)课程学时数。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时数是课程结构合理的关键因素。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教育环节,分别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要对长期以来理论课霸占学时计划的局面进行改革,使实验课在学时计划中占有科学合理的比例。建议体育专业独立实验课程学时数定为36~40学时,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4)课程学分。在课程学分设置时要根据现代课程改革、设置的发展新趋势。独立实验课程应设置相应的学分,有关具体分值的确定,按照相关规定,建议16~18学时为1个学分,认为2~2.5学分比较合理。

(5)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独立的合理的实验课程教学考核评估体系,重点是要加大操作考核所占的比例,重点考核实验技能、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建议学生的实验成绩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考勤(10%)、课题问答(10%)、实验报告(10%)和实验操作 (70%)等,具体的比例可依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3独立运动人体实验课程在内容一体化改革方面几点提议

3.1课程内容“模块化”设置

根据专业特征和课程特点,对相关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类整合,以教学任务为依据把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其中基础模块包括人体形态、人体机能、人体素质等3个课程模块,专业模块划分为国民体质监测、运动伤害防护、康复治疗和运动能力提升4个课程模块,形成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特点[2]。如体育教育专业(方向)可以选择重点学习国民体质监测模块和运动伤害防护模块,而体育保健专业(方向)则可以选择重点学习运动伤害防护模块和康复治疗模块。

3.2课程内容“专题化”设置

专题化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堂课有个明确的核心问题, 问题可以来自于教材的提炼,也可以来自于运动实践。课堂教学紧紧围绕问题展开,能将理论知识与运动实践实现相互结合,对于解决实践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技能[3]。如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和“体育保健学”三门主干课程整合后根据所有专业的学习特点可以提炼形成60个左右的专题库,供各专业的任课教师选择讲授,这三门课程目前共开设学时约为144个,按照每2~3课时可以完成一个专题的讲授,每个专业可以讲授50个左右专题的教学内容。

3.3课程内容“层次化”设置

开展层次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依据,做到因材施教。设立多个教学层次更具有针对性的优势。 专题根据内容特征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实验模块+自选模块+自修模块”等5个专题模块[4]。其中前3个模块构成基础层次, 后2个模块构成进阶层次,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浅到深、由被动到主动,形成知识内容深度的层次性,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和需求主动自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技能性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

4结语

通过独立设置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改变了落后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作为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的课程,对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科研能力都有重要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摘要:针对当前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实验课程教学不受重视地位边缘化,教学内容重复相互交叉渗透,实验项目过于简单,教学方法陈旧滞后,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独立开设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并对独立设置实验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开设时间、课程学时数、课程学分及课程考核方式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独立运动人体实验课程在内容一体化改革方面要做到“模块化”、“专题化”、“层次化”三点思考,旨在为体育专业开展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课程改革,运动人体科学,一体化,体育专业

一体化运动 篇2

一、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特点

1. 内外结合, 拓展教学时空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使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联系得以加强, 将课内与课外有效地结合起来, 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竞赛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 初步形成了以课堂为基础, 以课外活动为补充、拓展与延伸、以竞赛活动为提高的互动发展过程,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技术和技能并重。学生在课内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课外是对课内学习内容的巩固、衍生和发展, 这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恰恰符合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深化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宗旨。

2.“学”“用”结合, 实现普及与提高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促进了“学”与“用”的紧密结合, 使课内外形成统一的整体。学生在体育课上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课外体育锻炼、竞赛等多种活动形式得到普及与提高, 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反馈又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学”“用”结合是在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的基础上, 通过参与各种形式、各种级别的比赛, 取得个人能力和价值的突破, 从而达到打好基础、提高兴趣、形成爱好、发展特长的目的, 真正实现普及和提高并重, 教学、群体和竞赛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 形成了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的良好氛围, 共同掀起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

3. 发展学习能力, 养成锻炼习惯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变了传统课外体育活动的自由状态, 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体育计划, 使之成为有课时、有计划、有管理、有组织、有辅导的开放型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学生除了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的体育课上学习知识与技能外, 还可以在以学生自身为主导、教师为辅导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根据兴趣特点发现、发展、发掘自身的运动潜能, 找到合适自身的体育运动, 进行自主、自发性的锻炼。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又为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达到掌握技能、形成锻炼习惯、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4. 改变评价形式, 完善评价体系

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下, 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具体表现被纳入体育成绩的综合评价之中, 关注了学生的长效发展, 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主旨, 改变原有的单一性、终结性评价为多元性、综合性的动态评价, 让学生能全方位地认识自己在运动方面、认知方面、情感方面的实际情况, 充分发挥了教学评价的激励效应, 从而更全面、更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保障学生课外锻炼的积极性和持续性, 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 为阳光体育运动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 体育意识有待加强

体育意识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三个方面, 它是发展学生体育行为的先决条件。但在现行教育体制下, 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 体育知识掌握有限, 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也不深, 很多学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恒心, 遇到困难不能克服, 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很多学校的体育锻炼仍流于形式, 浮于表面, 缺乏长效机制, 致使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遭遇诸多瓶颈问题。

2. 教学层次有待开发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其在运动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 需要在教学中区别对待。但由于班级设置、选课设置上的诸多因素困扰, 致使不同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按照统一的计划、进度实施教学, 共性有余、个性不足, 因而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递进性, 阻碍了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此外, 课外活动的教学也存在层次变化不明显、锻炼缺乏个体针对性的问题, 有限的师资条件使教师不能很好地照顾到各个不同层次学生的运动需求, 造成“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级分化现象, 很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3. 教学资源有待完善

教学资源是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基础, 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顺利实施的物质保证, 也是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载体。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推广和深入, 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 成为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制约因素之一。许多学校对体育投入严重不足, 也没有将场馆建设、器材设施添置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 致使场地器材短缺, 不能很好地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

4. 课外管理有待规范

很多学校将课外活动作为体育课程的组成部分, 将其纳入体育成绩的评定范围, 在制度上保证学生的参与率, 但与课堂教学相比, 课外活动的学习环境更为轻松和自由, 往往形成参与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的局面, 这给课外活动的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 教师疲于统计锻炼考勤, 很难认真组织实施课外锻炼内容, 更妄谈合理评价锻炼效果, 造成教师、学生共同应付完成上级任务的消极思想。

三、优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对策

1. 培养体育锻炼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鉴于学生体质连年下降的现实问题, 要切实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教学中除了传授学生动作技能外, 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通过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宣讲,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

2. 实施课内外分层教学, 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实施课内外分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保持锻炼热情, 激励学生达到更高标准。在具体的操作方面, 教师可以按项目要求设置不同等级、不同难度的课程, 如基础班、提高班等, 初学者可选择教学目标低、进度慢、难度小、内容少的基础班;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选择教学目标高、进度快、难度大、内容多的提高班, 每一级都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 从源头上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素质条件和个人兴趣自由选择相应等级难度的课程。同样, 课外活动也应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进行划分, 并指定学生参与到各个不同层次的课外体育活动中。

3. 优化教育资源, 加快体育课程建设

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保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物质基础, 学校要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 加大对体育的资金投入,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统筹规划, 使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得以改善。此外, 还可大力开发多种体育资源, 针对生均体育活动面积不足的现实问题, 可积极联系社会公共体育场馆, 促进其向周边学校提供便利, 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中。

4. 发挥体育骨干作用, 加大课外活动管理力度

课外体育活动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 学生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是指导学生将课堂学会的知识融会贯通、逐步深入。针对课外活动指导教师少、学生多的现实状况, 应积极培养和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 使其在教师的统筹安排下逐步参与到课外教学、考勤、评比等辅助工作中, 加大、加强对课外活动每项工作的管理力度, 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既缓解教师的管理压力, 又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体化运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排除全身感染、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研究组男32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37.83±6.26岁,骨折至治疗时间为6.39±1.06小时;左侧骨折25例,右侧骨折20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7.62±6.37岁,骨折至治疗时间为6.41±1.14小时;左侧骨折24例,右侧骨折2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由骨科医生负责治疗、康复科医生负责康复,未给予系统化的康复训练。研究组则采取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给予手术治疗,进入手术室后监测生命体征,行全麻气管内插管,取上臀下段后侧入路,充分显露骨折端,根据分型行内固定治疗;以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为依据制定个体化的康复处方,术后早期(2周内)嘱患者多咳痰及深呼吸,进行患侧趾与踝关节的主动屈伸训练,每个弯曲动作保持不少于3s,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绷紧腿部肌肉后放松;术后中期(1个月)指导患者行屈髋、屈膝运动,每次10min,并循序渐进地进行等张收缩锻炼,直腿抬高后小范围屈膝屈髋;后期进行髋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指导患者扶墙行髋关节主动屈伸,两腿间距离与肩同宽,作大腿屈伸与摆腿,交替重复数次,以恢复关节活动角度和肌肉力量,进行对抗性专项练习。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标准[3]

优:肘关节活动无障碍,屈曲>130°,伸直丢失<15°;良:肘关节轻微活动障碍,屈曲>120°,伸直丢失<30°;可:肘关节较大活动障碍,屈伸>90°,伸直丢失<40°;差:肘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

1.3.2 并发症

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骨不连或延迟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序分类资料以频数(f)和平均Ridit值()表示,采用Ridit分析,由DPS 15.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优良率为82.2%,对照组优良率为57.8%;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2.2 并发症

治疗过程中,研究组只出现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2.2%;对照组则出现切口感染3例、深静脉血栓1例、骨不连或延迟愈合2例、内固定松动2例,发生率为17.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肱骨远端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通过积极手术治疗后可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王哲[5]研究指出,传统手术康复效果欠佳,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在临床应用广泛,贯彻于肱骨远端骨折治疗的始终,医生需详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制定骨折治疗方案,在选择手术切口、内固定方式时尽可能减少组织损伤,同时需考虑术后患肢的康复训练[6]。杨淞等[7]研究结果表明,在康复训练的同时,需正确评估骨折的稳定性及软组织损伤的修复程度。在内固定方式选择方面,应根据骨折形态考虑,术中操作尽可能精细、规范,减少肌肉、神经损伤,防止骨膜过度剥离;在内固定术后早期行运动康复治疗,通过运动康复安全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确保骨折稳定、固定可靠及软组织完整,从而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避免肘关节功能障碍。因此,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康复治疗和运动康[8]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旨在探讨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组优良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8%(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植智云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证明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勇,戴闽,熊朝霞,等.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在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中应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31):70-72.

[2]陈树清.运动疗法在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中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43-44.

[3]侯晓玲,李凤兰,刘莉慧,等.肱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影响因素的临床护理研究[J].华西医学,2014,29(1):118-120.

[4]高曦,黄朱宋,关勇,等.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钢板固定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1-12.

[5]王哲.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在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0):58-59.

[6]林冬杰,蔡延禄,陈万安.康复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30-132.

[7]杨凇.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29(1):56-57.

[8]梁池章,何清华,唐穗香,等.中医四联疗法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功能康复的前瞻性对比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20(9):17-19.

一体化运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120例在肱骨远端骨折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有560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肱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其中男769例, 女351例, 年龄 (35.1±8.5)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臂丛法麻醉或静脉全身法进行麻醉, 自上臂下段后侧入路, 以常规法将尺神经暴露, 将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开后呈现出骨折端, 按照骨折分类选取适宜的钢板内固定、克氏针或螺钉进行固定。

研究组患者以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康复方法进行治疗。参照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制定针对患者具体情况的个体化康复方案。对患者的患肢处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肩关节、腕关节、手指关节等依据患者评分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仅在患者骨折手术后给予传统康复疗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周, 1、3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和出现并发症概率等。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 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均予以13~49个月的随访工作, 平均时间为 (30.8±4.5) 个月。研究组有392例 (70.0%) 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进行治疗392例 (70.0%) , 克氏针及应用螺

钉固定手术168例 (30.0%) ;对照组有376例 (67.1%) 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术, 克氏针及螺钉固定患者有184例 (32.86%) , 两组患者手术方式相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2周患者效果对比:研究组560例患者中有优136例 (24.29%) , 良249例 (44.46%) , 差175例 (31.25%) ;对照组560例患者中优80例 (14.29%) , 良232 (41.43%) , 差248例 (44.29%) , 两组优秀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术后1个月进行检查, 研究组560例患者优259例 (46.25%) , 良229例 (40.89%) , 差72例 (12.86%) ;对照组560患者优123例 (21.96%) , 良262例 (46.79%) , 差175例 (31.25%) , 两组优秀率存在明显差异 (P<0.05) 。术后3个月, 研究组560例患者中优374 (66.79%) , 良150 (26.79%) , 差36 (6.43%) ;对照组560例患者中优218 (38.93%) , 良234 (41.79%) , 差108例 (19.29%) 。两组患者在3个时期检查的优秀率均存在明显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出现并发症患者60例 (10.71%) , 其中切口感染患者15例, 软组织并发症患者20例, 深静脉血栓患者1例, 肺栓塞患者1例, 骨不连或延迟愈合患者4例, 内固定发生松动、断裂患者3例, 全身并发症16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者有101例 (18.04%) , 其中有切口感染患者20例, 软组织疾病患者22例, 深静脉血栓患者1例, 肺栓塞患者2例, 骨不连或有延迟愈合患者10例, 内固定发生松动、断裂患者12例, 全身并发症患者34例。两组并发症出现概率存在较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在患者出现肱骨远端骨折症状时, 早期因为手术水平和内固定材料受到限制, 在传统临床医学中通常都应用手法复位进行保守性治疗, 一般均需多次复位, 而且会持续制动以便能够使骨折愈合, 而此方法导致肘关节出现僵硬状, 肌肉发生萎缩, 还有的骨出现畸形愈合现象, 使得其功能有障碍感。伴随科技发展,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康复治疗方法逐步运用到医学临床中[2]。

发生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入院之后需要进行有关的检查项目, 在对骨折治疗方案予以制定时需仔细考虑什么治疗方式更能够促进患肢实施运动康复效果。通常手术内固定方法可以确保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及早实施系统性康复训练, 及时完善患肢功能, 所以一体化康复治疗通常都会应用手术内固定法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骨折患者都会发生软组织损伤症状, 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软组织会加重受损程度, 一体化治疗中, 内固定物需依据骨折实际形态予以选择, 手术过程中, 其切口及入路扥等方面均需尽量进行组织受损程度, 实施手术操作时需要尽量确保其精细化、规范化, 降低肌肉、骨膜所发生的切断、剥离与碎骨片游离, 在手术实施切开、止血、结扎等环节中尽可能降低手术所造成的创伤程度。而且对肱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内固定术后需尽可能及时予以运动康复, 运动康复过量有可能会造成组织严重水肿、还会瘢痕生成量上升, 会功能康复造成不利影响。在一体化治疗当中, 需根据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对每个患者予以针对性康复方案, 实施规范性康复治疗措施。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分参照《骨折患者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3]。

本文选取了1120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 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后2周, 1、3个月所检测到的优良率相比较对照组显著要高, 其差异具有较为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出现并发症距离相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由此可以表明, 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能够较为有效的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其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增加了治疗效果, 降低了并发症出现概率。

参考文献

[1]陈晟, 戴闽, 帅浪岫, 等.影响肱骨远端骨折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回归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9, 17 (8) :633-634.

[2]万细珍, 戴闽, 张斌, 等.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一体化对肱骨远端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11, 51 (11) :10-13.

一体化运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70例产妇, 其中, 年龄为21~32岁, 平均年龄为25.2岁, 要求产妇在产后1、3、6个月定期来我院进行复查。将本组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5例, 给予实验组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进行治疗, 对照组不采用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方案。

1.2 治疗方法[3]

测量两组产妇的体成分, 主要包括全身脂肪分布 (FD) , 下肢肌肉分布 (MD) , 全身脂肪含量 (BF%) 三项数据参数, 利用计算机营养软件系统监测两组产妇的营养成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5进行统计分析,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α=0.05,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产妇的体成分相比较:实验组产后1、3、6个月的FD、MD、BF%三项指标与对照组三项指标相比较,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体成分 (body composition) 指在人体总重量中, 不同身体成分的构成比例。肥胖成为产妇普遍出现的问题, 文献研究表明[4], 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均是可以加强产妇的产后恢复功能, 促进他们的FD、MD、BF%三项指标的变化。个体化的营养与运动指导不仅对早日促进体脂恢复, 降低产后肥胖的发生有效[5,6]。

本文可以观察到:实验组产后1、3、6个月的FD、MD、BF%三项指标与对照组三项指标相比较,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 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的肥胖综合征, 应该鼓励产妇做适量的锻炼、运动, 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调整好产妇的饮食结构, 有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杲桂荣, 于珊.个体化的营养与锻炼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11) :68-69.

[2]侯艳梅, 单瑞芹, 于珊.产褥期个体化营养与锻炼对不同分娩方式母婴健康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3) :463-465.

[3]Coleman-Cowger VH, Dennis ML, Funk RR, et al.Comparison of the Addiction Severity Index (ASI) and the Global Appraisal of Individual Needs (GAIN) in Predi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rug Treatment Programs for Pregnant and Postpartum Women[J].J Subst Abuse Treat, 2013, 33 (1) :34-41.

[4]于珊, 侯艳梅, 单瑞芹, 等.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对产后康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17 (19) :1145-1147.

[5]蔡江华, 沈满.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暖宫贴应用于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 (中旬刊) , 2013, 13 (4) :63-64.

一体化运动 篇6

关键词:个体化营养,运动指导,产后康复,运动能力,临床价值

很多女性在生产后会出现激素分泌紊乱情况,导致新陈代谢能力大幅降低,自身体质量只增不减,形成产后肥胖症。肥胖症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骨关节病等多种并发症,给产妇的身体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必须减少产妇产后并发症、增加产后康复训练[1]。本文对产妇进行个体化营养和产后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93例,均无新陈代谢疾病和肝肾功能障碍。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5~45岁,平均32.7±4.6岁,孕龄24~35周,平均29.7±3.5周;初产妇33例,经产妇13例。对照组年龄24~41岁,平均32.5±4.4岁,孕龄25~36周,平均29.4±3.4周;初产妇31例,经产妇16例。两组产妇年龄、孕龄、生产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仅进食普通营养品且不进行运动;观察组则给予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具体如下:①医院为产妇配备专业的营养师,结合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和饮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根据患者每日所需能量进行合理的营养成分配比,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②产妇每天记录自己的饮食,在身体情况允许条件下进行适量运动。③检查产妇的身体情况,及时发现饮食方案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检测产妇分娩前、产后6周、产后3个月、产后6个月、产后1年的运动功能情况(下肢最大肌力、股骨颈抗骨折能力、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损伤程度),比较两组差异。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Pearsonχ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两组产妇下肢最大肌力在产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抗骨折能力在产后6周、3个月、6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活动范围在产后6周、3个月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6个月、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损伤程度在产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体成分即在人体的总重量中,不同身体成分所占的比例。肥胖是产妇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文献表明[2]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可以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改善人体全身脂肪分布、下肢肌肉分布、全身脂肪含量等3项指标,不仅可以帮助产妇恢复体脂,还可有效解决产后肥胖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妇下肢最大肌力在产后1年内均逐渐恢复,但同期相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进行了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其饮食比对照组更加合理,且在长期的中低强度有氧运动中增加了脂肪的供能比例,从而增加了肌肉分布和肌力;还消耗了体内的大量脂肪,降低了脂肪含量,瘦组织质量增加,从而使产妇的体型保持健美[3]。而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折、结缔组织炎症等腰背综合征的发生均与运动不足有关,通过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的介入,除增强了肢体肌力外,股骨颈抗骨折能力亦得到增强,两组产妇膝关节活动范围亦在产后6周、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1年时差异便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尽早对产妇实施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可减少围产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个体化营养和运动指导可显著改善产妇的肥胖问题,适当运动改善了产妇的肌肉分布和肌力,个体化营养调整了产妇的饮食结构,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

参考文献

[1]杲桂荣,于珊.个体化的营养与锻炼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1):68-69.

[2]何良霞.个体化营养与运动指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3):183-184.

一体化运动 篇7

关键词:三位一体,防治,学龄儿童,肥胖

1 问题的提出

肥胖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敌,它不仅影响形体美,而且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重要是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加速衰老和死亡。大量动物及临床研究表明:有很多疾病是由于肥胖引起或与肥胖有关,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骨关节病、Ⅱ型糖尿病、胆囊疾病、动脉硬化、脂肪肝、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 等。可以这么说,如果你是肥胖症患者,那么你就加入了亚健康人群的队伍,更可怕的是这些由肥胖引起的并发症已经成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医学博士Jamie Mcmanus进一步指出:在一些地区,5个人当中有2个人因超重肥胖影响到健康,需要减肥;2个肥胖人当中,有1人死于肥胖引起的并发症。肥胖俨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而言,通过对比2000年、2005年、2010年的三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我们发现,我国居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存在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略降、肥胖率上升的问题。这样的结果与2007年泛美卫生组织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相一致,报告显示肥胖现象最近出现了两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一是逐渐向青少年发展;二是由第一世界向第三世界蔓延。可见,防治肥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本文着重从运动、教育、营养三位一体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2 对肥胖症的相关探讨

根据我国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超重率分别为32.1%和39.8%,比2005年分别增长3.0个百分点和4.2个百分点;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肥胖率分别为9.9%和13.0%,比2005年分别增长1.9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成年人、老年人的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增长幅度,呈现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1]。人们认为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显超重与脂肪层过厚, 是体内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而导致的一种状态。首先, 对肥胖的界定不能单凭主观的感觉,而是要通过量化的标准。目前对肥胖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营养指数(充实度、密度),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体重指数(BMI),需要注意的是对所测结果进行肥胖标准的评价时,要注意人种及生活水平的差异,例如发达国家BMI的正常范围为20~50,平均值为22,发展中国家BMI的正常值为18.5,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是20[2]。其次,要想有效地防治肥胖症,就必须弄清肥胖症的成因。肥胖可分为三类:(1)单纯性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5%,简言之就是非疾病引起的肥胖,这种肥胖也是可塑性比较大的一种肥胖。往往是人们饮食失衡,使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身体生长和活动的需要,多余的热量转化为脂肪, 脂肪大量堆积而导致肥胖。(2)继发性肥胖,占肥胖人群的2%~5%, 是由于疾病引起的肥胖,继发性肥胖是由内分泌混乱或代谢障碍引起的一类疾病。(3)药物性肥胖,约占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药物在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同时,还有导致身体肥胖的副作用。

学龄儿童的肥胖绝大多数属于单纯性肥胖,大多数都是由于不合理的饮食和较小的运动量所引起,从此角度出发,本文主要针对学龄儿童的单纯性肥胖进行探讨。

3 运动、教育、营养防治学龄儿童肥胖的研究

3 . 1运动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3.1.1机理

肥胖症的预防和治疗的运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预防肥胖症的运动在于消耗体内的能量,而治疗肥胖症的运动,不仅仅消耗体内的能量,更重要的是运动中以何种物质为能源提供能量。运动的减肥作用是通过运动调节代谢功能,增强脂肪消耗,促进脂肪分解。人体在运动时,大量肌肉参加活动,而肌肉的运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胡民信等认为运动对肥胖防治一方面通过中、低强度运动加强儿茶酚胺激素调节效应,从而促进脂肪分解;另一方面,增大血流量达到对脂肪酸动员的显著效果。

3.1.2方法

运动被公认为最为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法。但是怎样的运动算是有效的运动。一般认为,以减肥为目的的运动应该是合理的时间 (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天中等强度持续练习30~60min),合理的强度(最适运动心率=心力储备×75%+安静心率)的运动,再如“有氧运动+低强度抗阻力练习”的练习方法也被人们所采纳。随着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可选用的运动方法也丰富起来。近年随着对人造氧舱的使用表明,低氧训练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可以作为一种调整肥胖机体血糖代谢的新方法。另外,Sheldahl提出“水中运动”是一种最适宜的减肥项目。“水中运动”即在水池中进行一些身体练习, 如蹬固定自行车、步行、慢跑等。与陆地运动相比,它的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第一,减轻关节承受压力负荷,减少运动损伤;第二,在水中可促进人体产热过程并加强散热过程,整体上增加热量的消耗,另外还可减轻运动中的热感觉,从而使减肥者尽快地适应并提高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3 . 2教育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龄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学龄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亡,作为学校、社会、家长,不仅仅要重视学龄儿童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也要重视学龄儿童健康的培养。体育健康教育学生在校接受是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健康知识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青少年肥胖的易感年龄段(7~9岁)的学龄儿童实施以“获得健康知识,掌握运动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干预,促进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学习等生活习惯,激发超重学生减肥的热情,最终达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3 . 3营养对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作用

营养对学龄儿童来说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由于学龄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应特别注意这个时期的学生营养补充, 要均衡、全面地摄入充足的热量和蛋白质以保证身体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紧张学习的需要。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良好的营养可以促进儿童的体格和智力的发育与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峰”现象,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因营养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形成了身材瘦长、低体重的“豆芽菜”;而另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却因营养摄入过量而加入了小胖墩的大军。造成这一现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营养知识的缺乏和饮食习惯的不合理。人体能量摄入和消耗间的动态平衡是人体保持健康状况的条件之一, 而科学的饮食、合理的营养补充可以促进儿童青少年体格的生长和智力的发育,提高学习效率,而不合理的饮食行为则将影响其健康成长。对于肥胖者来说,他们的主要问题是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失衡,能量呈正平衡状态,因此,健康减肥主要应减少身体的脂肪,并在减轻体重的同时增加瘦体质量,以此来保证肥胖者的健康。保持能量的摄入和消耗间的负平衡是减肥的最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4 结语

上一篇:电大《合同法》下一篇:大学寒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