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

2024-10-30

《江雪》(共10篇)

《江雪》 篇1

唐顺宗年间, 当时朝中执政的王叔文为了整治腐败的吏 (lì) 治, 大胆提出改革, 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也是王叔文集团的重要成员。

后来, “永贞革新”受到保守势力的反对而失败。王叔文被逮捕入狱, 柳宗元受到牵连, 被贬 (biǎn) 为永州司马, 十年后又被贬为柳州刺史。由于政治上失意, 柳宗元到柳州后, 终日郁 (yù) 郁寡欢, 整日闭门谢客, 以饮酒吟诗打发日子。空闲时, 就教书童柳植写字作诗。柳植是个13岁的少年, 聪慧可人, 经柳宗元悉心调教, 写字作诗进步很快, 他模仿主人的笔迹, 惟妙惟肖, 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 因此深得柳宗元的喜爱。

这年冬天, 地处南国的柳州, 陡 (dǒu) 然下起漫天大雪, 霎时, 山川尽染, 柳州成了银色的世界。柳州知府原本是个大草包, 可是他偏爱附庸风雅, 就在柳州南郊鱼峰上的“望江亭”摆设火锅, 烹 (pēnɡ) 调狗肉, 宴请柳州知名人士、文人墨客赴宴, 赏雪吟诗。酒过三巡, 知府要在座的客人每人作一首赏雪诗助兴, 并且规定赏雪诗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雪”字。那帮文人都是阿谀 (yú) 奉承的马屁虫儿, 他们一个个摇头晃脑地写出一些歌功颂德的歪诗, 把知府这个贪官污吏吹捧成公正廉明、爱民如子的清官。柳宗元不愿趋炎附势, 就独自大碗饮酒。轮到他写诗时, 他已酩酊大醉了, 挥笔写下了“千万孤独”四个大字后, 笔一丢, 便伏在案上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知府老爷久闻柳宗元才华横溢, 希望他能写一些歌功颂德的庆贺诗, 请名匠裱 (biǎo) 糊挂在府堂, 结果却只得了“千万孤独”四个大字, 心头十分恼火, 便吩咐随从卷起稿纸, 下山回府。

柳宗元的书童柳植见状, 知道大事不好, 主人得罪了知府老爷, 会有好果子吃吗?如果知府拿着“千万孤独”说主人对朝廷有不满情绪, 岂不是要置柳宗元于死地吗?怎么办?柳植不顾一切地追下山去, 拦住知府的轿子, 禀告道:“老爷, 我家主人醒酒了, 他十分抱歉, 命小的来取回那稿纸, 将那首未完成的诗写好。”

知府老爷听了, 便将那稿纸交给柳植, 没好气地说:“叫他快些写, 我在半山腰等着他。”

柳植拿了“千万孤独”的稿纸, 回到望江亭, 但柳宗元还是大醉未醒, 柳植焦急地大声呼唤, 都无法把他弄醒。柳植望着山腰知府的轿子, 望着漫天的飞雪, 不禁忧心如焚 (fén) 。这时, 在柳江江边, 不知什么时候停泊了一条小小的打鱼船, 一个老渔翁披着蓑 (suō) 衣, 戴着斗笠, 独自一人在垂钓。柳植触景生情, 顿生灵感, 大胆地拿起笔来在“千万孤独”四个字下面, 挥毫添上一些文字, 写成了一首名为《江雪》的五言绝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把柳宗元的“千万孤独”四字融进诗句, 珠联璧合, 浑然天成, 而且诗尾是一个“雪”字, 符合知府的要求。柳植写完诗, 忙向知府交差去了。知府看了诗稿, 见笔迹雄浑隽 (jùn) 永, 潇洒飘逸 (yì) , 以为真是柳宗元之笔, 于是如获至宝, 高兴地下山去了。

柳宗元在望江亭一直睡到傍晚时分酒才醒, 柳植连忙扶他下山。一路上, 柳植告诉主人, 他已模仿主人笔迹写了一首咏雪诗, 搪 (tánɡ) 塞了知府, 并且将原诗吟咏一遍。柳宗元听了, 连声叫好, 说:“柳植, 你写得好啊!这可是一首绝妙的寒江独钓诗, 也是一幅美丽的柳江风雪图。这首诗也抒发了我的心绪, 表达了我身处逆境、志气清高、不畏权势的节操!”

从此, 这首诗广为流传, 成为千古绝唱, 只是柳植这个原作者, 却一直默默无闻。

(选自《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

《江雪》 篇2

江雪

教学目标:

1、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看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每首诗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教师范读古诗。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设计意图:观看动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自学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动手书空写一写。(3)理解字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绝:尽。径:小路。踪:脚印,踪迹。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翁:指老头。寒:寒冷。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4)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5)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朗读提示: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5、填写诗句

6、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三、堂堂清作业设计 默写这首古诗

四、板书设计

江雪

孤寂的心境

柳宗元《江雪》的深度解读 篇3

如果我们在诗的“空白”处体味到在一片一尘不染,万籁无声的情境中,诗人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不怕寒冷、专心钓鱼的渔翁来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抑郁苦闷。那么,这就较前有了深入。再进一步,如果我们联系作者遭贬失意的创作背景就不难理解,那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正是对生命孤独的高峰体验,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幅接近死寂的画面上感受到渔翁的那种摆脱世俗一往独前,坚定求索,执着不懈的精神世界之光和对人的高洁脱俗、遗世独立、兀傲坚贞的生命情调的孜孜追求。再进一步,我们就会发现,《江雪》一诗的视角是一个由大到小、由点到面的倒三角形:千山→万径→孤舟→渔翁→钓丝。这里诗人以宇宙空间万象的广袤,来映衬自己饮吸无穷时空于自我的襟抱。这山川漠漠空间正是可以把诗人全身心安放进去的恒寂世界。于是诗人“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大观小,又以小观大,俯仰天地而后回归自我。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卡斯特维特罗曾说过:“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此言确矣!

诗中的渔翁(即作者)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后超越了原来的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宇宙意识与庄子的宇宙意识一脉相承。作者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平常心——不为外物所拘,安闲自若,就能从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对抗性矛盾中超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在这种境界中,宇宙不再孤悬隔绝,不再是人的异己的存在;而人的生命情感也不再孤单、有限,不再是与宇宙本体相乖离的存在。人的生命本源被提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作一例看。浩瀚无边的白雪天地之中,那一位独自默默垂钓的老渔翁,不畏严寒,不怕孤寂,死一般的寂静中,显示的不是人的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天荒、地老、江宽、雪大,挺立其中的乃是凛然的生命强力,兀然不屈的心灵境界,这就是《江雪》的昭示万代流芳百世的精神主旨。白茫茫的天宇下,这个孤独的渔翁,简直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赫然在目,凛不可犯,令人仰视,肃然起敬。这个渔翁的形象,正是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而受打击遭贬谪后,诗人内心情志的外化,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傲情怀的人格化身。从文学角度看,写法简单、朴素至极,实无可言;从文化心理角度看,正有一种根源于最深的生命体验之美;从艺术手法说,此诗是缩龙成寸,化大为小,注目于精神之大,却落笔于形象之小,而又以大背景衬小形象,以小形象显大精神。

柳宗元的例子表明: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有一种特殊素质:这个诗人必定有顽强的生命活力,必定有一种兀傲不训的人格力量。正如胡晓明所说:“荒寒幽寂之境,归根究底,实为中国文人名士生活艺术中的一种品位,实乃中国文化所伸展而出的一种生命之诗情。”中国诗人在山水里倾吐悲情,又在山水里清濯悲情。“一钩掣动沧浪月,钓出千秋万古心。”漫漫风雪中,那一帧无限苍凉的独钓寒江的老渔翁的背影,渐渐趋向安宁,趋向止泊,竟那样充溢着生命满足的幸福感与自足感!如此的宇宙天地之美,如此的返璞归真之美,如此的心灵充盈之美,如此的生命自强自足之美,天若有情,岂不感动!所以说,任何一个真正在大自然山水中受到过感动的人,都能理解那句耳熟能详的名论:每一片风景,都是一种心境。

明人胡应麟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一个“闹”字,则点出其中健旺刚猛的生命活力。正是山水自然,使柳宗元从心田里涌起了生命之诗情,从中汲取力量,变胶执为洒脱,来濡活自己的心灵。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诗人在写山水,而是山水自然在“写”诗人,写他们生命中的缺憾与痛苦,执著与坚韧。清人况周颐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即词心也。”(《蕙风词话》)“词心”,即中国诗人面对宇宙自然所感悟到的生命意识;不具这一份词心,就缺少了作为诗人最基本的感情特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诗人的心灵从芸芸众生、茫茫尘世之中上升起来,游目骋怀,超越狭小的的身观所限,昂首天地,将其生命人格与精神情感,伸张于无限开阔的宇宙空间。诗人在山水之间为自己也为人类找到了遮风避雨的庇护所和回归与超越的自由路径。诗人心灵空间的无限与安宁,正是人类精神生命无限向上的证明。也就是说,在人们的现实人生体验中,宇宙和社会、自然与人文并没有能够实现应有的统一和融合,诗人们因此感受到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人文对自然的异化,这就难怪李白有诗云:“旷然小宇宙,弃世何悠哉!”(《游泰山六首》之一)诗人们渴望在精神上离弃世路的羁绊和喧嚣的拘挛,以进入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而这种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需要的是他们的“词心”,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最深刻的诗情,实在已经打通了最微至的生命哲学。

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诺瓦利斯曾经动情地说:诗是对家园的无限怀想,哲学是对精神故乡的不停追寻。所以说,柳宗元的《江雪》,正是以朴素无华的语言,将中国哲学的深刻意蕴,化而为形象生动的人生智慧格言,让我们透破人生的壁障,获取开放的心态,撑开精神的世界,舒展苦闷的心灵,从而抵达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二十个字的绝句中,千载之下的我们依然会看到一个与流俗决绝、誓不妥协的柳宗元在千山鸟绝而万径踪灭中独卧孤舟,独钓那中唐的满天风雪。

参考文献:

[1]王惠.荒野哲学与山水诗[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0年.

[2]吴晟.中国古代诗学探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3]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欧阳代发等.珠吟玉韵[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5]李元洛.诗词风景[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9年.

[6]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M].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

[7]冷成金.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版社,2012年.

[8]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江雪》 篇4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 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在参与中明诗意、悟诗情。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 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其情感, 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通过补充的两首诗, 与《江雪》进行对比阅读, 使学生由此及彼, 不局限于一首诗、一节课, 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获得民族文化的深层滋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学会1个生字, 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 体会诗人不屈的精神和孤独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读通诗句

1.出示《江雪》一诗。

2.全诗只有寥寥20个字。请大家自由读几遍, 读正确, 读通顺。

3.指名读, 纠正读音, 学习“孤”字。

4.再读古诗, 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 掌握好古诗的节奏。要有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变化。

(初读古诗, 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 才能由字形进入字义, 为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内涵打下基础。古诗是汉语言独特的文化现象, 学生会读仅仅是学习的第一步, 接下来的读出节奏, 是在读正确基础上的深化, 帮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音韵美。)

二、读懂诗意

1.边读边思考, 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

2.借助交流, 重点理解下列词语:

a.“千”“万”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虚指手法。我们以前还学过哪首诗中也用了这样的手法?“千”“万”该怎么理解呢?

b.“鸟飞绝”“人踪灭”是什么意思?

c.联系学过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野径云俱黑”“书山有路勤为径”, 理解“径”。

d.理解“孤”, 并指导书写“孤”。

e.结合“君看一叶舟”“刻舟求剑”, 理解“舟”。结合插图, 理解“蓑笠翁” (课件出示图片) :这幅图中什么是蓑?什么是笠?什么是翁?

3.指名说说诗意, 全班评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交流。教师的预设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 掌握学习古诗的规律。教师的教围绕学生的学服务, 没有被预设牵着鼻子走, 这样的课堂才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呈现出生态和谐的一面。)

三、读出画面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如果要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 你觉得该画些什么?展开想象,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仿佛看到的景象, 看谁说得具体些? (引导抓住“绝”“灭”体会是不能画鸟和人的。)

2.你觉得这幅画是______的世界。

a.与“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比较:

寒冷、凄凉———是啊, 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茫茫白雪覆盖了群山, 飞鸟已躲进自己温暖的窝巢, 山间的小路也因为厚厚的积雪而更加人迹罕至。这是一个多么寒冷的冬天啊!

b.与“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比较:

寂静、空旷——漫天大雪覆盖了千山万径, 天地之间茫茫一片, 没有飞鸟, 没有行人, 死一般的沉寂。

c.与“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比较:

孤独———在这样空旷而又凄凉的背景之下, 在冰天雪地的世界, 渔翁独自一人, 冒着风雪, 默默垂钓, 多么孤独, 多么寂寞。

d.提示:将每一行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一读, 你发现什么?

e.这是一首藏头诗, “千万孤独”是一般的孤独吗?不, 这是指非常的孤独啊!这短短的20个字, 浸透了诗人无言的孤独。谁来读出这种孤独? (配乐练习有感情朗读)

(诗中有画, 让学生说画面的做法, 既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过程, 又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再通过诗句比较, 感受诗中景物的凄清、人物的孤独, 在有感情的诵读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 最大限度地突出课堂教学的高效。)

四、读懂作者

1.这样的雪天, 没有鸟儿飞翔的身影、欢快的叫声, 没有人的喧哗、嬉戏, 只有一位老人静静地、孤独地坐在寒冷的江边。 (出示图片) 你有什么疑问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吧!

a.出示:寒江鱼伏, 钓岂可得;如可得鱼, 钓岂独翁哉!此翁意不在鱼也。 (朱子荆)

b.理解:寒冷的江水, 鱼潜伏水底, 怎么能钓到鱼;如果能钓到鱼, 怎么是一个老翁呢?这位老翁的用意不在于鱼也。

2.“诗言情, 词言志”。诗其实是诗人的心情, 也只有读懂诗人的心, 才能真正读懂诗。柳宗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出示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关心人民疾苦, 力主政治改革, 可是却遭到了当权派的打击和排挤。他参加“永贞革新”失败后, 九月被贬为邵州刺史, 途中又被贬永州司马, 十一月到达永州。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改革志士来讲, 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柳宗元的母亲来永州不到半年就逝世。可是, 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 几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 导致他身心受到严重的摧残, 这时的诗人真是集国忧、家祸、困苦于一身呀!

3.这是一位怎样的老者?你想到些什么?

4.同学们, 让我们随着这幽怨哀婉的音乐, 一起走进这幅冰冷的画面, 走到这冒雪独钓的老渔翁身旁, 听听他的内心独白吧!播放音乐, 引读:

a.群山覆盖着白雪, 江面飘洒着雪花, 蓑笠翁也成了白雪世界里的一座雕塑。多么孤独、寂寞的柳宗元啊!———

b.面对政治上的暴风雨, 多么坚强不屈的柳宗元啊!———

5.补充两首古诗, 诵读一遍: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壶酒,

一人独钓一江秋。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6.比较与《江雪》有什么异同?

7.小结:看来, 景色不同, 流露出的感情也不同;人生经历的不同, 心境也不同。读一首诗得读出诗句背后潜藏的情感, 贴近诗人的心脏, 聆听诗人心底的呐喊, 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

《江雪》评课稿 篇5

王老师执教的《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山水诗,描述了一幅冰天雪地寒江,没有行人、飞鸟,只有一位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1、教学程序清晰。从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到局部讲读加深理解,最后到总结课文整体研读。这种教学结构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具有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能收到好的效果。

2、王老师充分地利用“图资源”,从图入手感知诗意,注重写字指导。

3、王老师在指导朗读上,要求多度感悟,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如初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这是最浅层次的朗读;然后强调要读出节奏,进一步加深读的要求;接着要求读出画面,读中想象,这是高层次的朗读。在利用学生对全诗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要求学生叙述古诗描绘的画面,然后问:看着这幅画面,你产生了什么感觉,学生说:孤独、凄凉、平静、寂静等。带着这样的感觉去读,读中悟情,朗读的层次更高了。

《江雪》 篇6

为此,我尝试着通过以下几方面教授古诗,探索是否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意境,从“我要学古诗”转变成“我爱学古诗”。

一、课前激趣,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喜好精心设计导入课题,能使学生觉得教师讲课“有味道”,古诗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教授《江雪》前,我从实际出发,抓住孩子们喜欢唱歌这一点,课前先让孩子们跟唱《春晓》《江南》《静夜思》等新学堂歌,然后导入:“刚才这三首诗分别体现了春天、夏天、秋天三个不同季节。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写冬天的诗。你们想听吗?”一下子就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江雪》。

二、反复朗读,想象画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教学亦是如此,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通晓其义。

《江雪》是一首极具画面感的古诗,想让学生一下子就体会出“诗中有画”这一点很难。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诗歌,个别朗读,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再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通过这样的听读想象,学生能在脑海里勾勒出诗歌的大致画面。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边复述边通过简笔画一步步将《江雪》一图展现在黑板上,这就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诗意,更易读出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三、抓住字眼,领悟意境

古诗教学,有时一字一词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在品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时,我利用幻灯片的动画技术去掉了“绝”和“灭”,让学生直观看到“绝”和“灭”的消失并让他们再读并想象:“没有了“绝”和“灭”会变成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就回答了:“我仿佛看到了很多鸟在山上飞,有很多小路。小路上有很多人的踪迹。有很多人在说话。”

尔后,再通过重现“绝”和“灭”,再让学生想象加了“绝”和“灭”后“此时变成了另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回答出:“我看见了千座山被白雪覆盖了,鸟儿都绝迹了。路上,人的踪迹也都没有了。”

通过展示句子和图片的对比,使学生能很好感受诗人用词的精妙,更容易理解一“绝”一“灭”展示出两种不同的画面表现两种不同的心情,进而体会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环境的冷寂。

在品读“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时,我先让学生思考:“在这个寒冷的下雪天里,山上没有了鸟,路上没有了行人,没有声音,这样的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感受到了寂静/孤独/荒凉。”然后,学生通过朗读与思考,寻找规律找出诗眼“孤”、“独”并试着读出诗人的“万千孤独”。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抓住关键字眼,反复推敲,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诗意,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味古诗的美之所在。

四、了解背景,挖掘心境

古诗年代久远,学生很难从字面的意思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因此,在《江雪》这首诗的预学单中,我要求学生查找“诗人柳宗元的简介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课上,再选择性地出示诗人写作背景相关资料,要求学生从中找出诗人“万千孤独”及“冒雪独钓”的原因,进而使學生理解出诗中的渔翁就是柳宗元自身的写照,挖掘出渔翁不是在钓鱼,也不是在钓雪,而是在钓一种“理想”、一种“希望”,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五、拓展阅读,深入感悟

教学中,我们想依靠课本的古诗文让学生感受意境,理解诗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通过适当延伸,拓展阅读,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走近诗人。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江雪》中的渔翁形象,我设计了拓展阅读。通过介绍《题秋江独钓图》这首古诗,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再让学生思考两首诗的异同点。学生能够很好地回答出:“都是在江上钓鱼;都是一个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更有的学生懂得抓住“高歌”一词来说明《题秋江独钓图》的诗人心情是惬意开心的,而《江雪》诗人的心情却是孤独苦闷的。

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能进一步重新感悟渔翁,感悟诗人的写作心境。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人生经历不同,诗人写作心境也不同,写出来的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相同。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江雪》 篇7

《江雪》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这是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一首古诗, 学生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应该说已经很熟悉了, 有一大半的学生课前就已经会背诵, 但大多数学生只知道这是一首描写冬天的古诗, 对诗的内容, 尤其是诗人当时的写作背景, 所要表达的情感等却知之甚少。

二、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古诗文的要求:“把握诗意, 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 体会诗人的情感, 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教学《江雪》这首诗时, 我把理解诗句, 感受诗歌丰富的内涵作为教学重点。因为距诗人所处的年代十分遥远, 学生与诗人的情感难以产生共鸣, 所以我又把体会诗的情感, 感悟诗的意境作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单元要求及学生的发展需要, 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能读准后鼻音“径”“翁”, 正确书写生字“孤”。

(2) 理解本诗字词的意思, 能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2.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 并背诵。

(2) 能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 想象本诗描绘的画面, 并用笔绘画出来。

(3) 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读古诗———想画面———悟诗情。

3.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渲染、想象画面、绘画、朗读等多种方式理解本诗内容, 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体会诗人坚强不屈的人格。因此, 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 以及写作背景。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 但往往还是习惯于形象思维, 对诗中描绘的画面比较感兴趣, 正处于形象感性思维向抽象理性思维过渡的重要时期, 因此, 教学时要注重教给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学会从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中感悟诗人的情感。

三、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读古诗

1. 看画读诗导入

“诗是文字写就的画, 画是图案构成的诗”,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在教学起始时, 我出示三幅精美的图画, 让学生吟诵画中隐藏的古诗, 从而导入新课。这样既复习了旧知,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初读诗歌,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对于《江雪》这首诗, 学生在平时诗歌积累时就已经能熟读成诵了, 因此我在教学时避免零起点, 根据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来组织教学。直接检查学生的诵读情况。教学字词时并不是面面俱到, 而是在选择重点时有所侧重。指导学生读好后鼻音:“径”“翁”, 结合已学古诗和相关图片理解“径”和“蓑笠”, 进而理解“蓑笠翁”。在指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时, 我教给学生读五言诗的方法, 标出节奏线, 学生很快就能达到要求。

第二板块:想画面

理解诗意是古诗教学的一个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其当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不难看到,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逐字、逐词、逐句的分析、理解, 教学成为机械、呆板的分析, 成了对诗句意思上的“单一求证”, “肢解”了古诗, 甚至造成学生学古诗时“死记硬背”的现象。

我认为, 古诗句意思的理解完全可以在基本意思不变的情况下, 寻求灵动, 寻求“模糊化”。古诗语言的高度凝练及时空的悠远, 对于学生来说, 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总体而言, 其语言还是通俗易懂的。在引导学生把诗读正确, 读出节奏之后, 我并没有谈到半句关于理解诗句意思的话语, 而是巧妙地引导学生借助诗句, 想象画面, 将黑板作为画纸将画面描绘出来。

在读诗中想象画面, 在想象画面后, 描绘画面, 并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从诗中哪个字词体会到的”, 让学生聚焦关键的“字象”“词象”, 对学生进行“语言的直觉”训练, 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初步的梳理。

这一部分的教学, 了无痕迹地把诗句的理解和诗句的朗读水乳交融、落雪无痕地结合在一起, 把学生看到的“画面”和教师引导学生将画面变得丰盈, 形象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第三板块:悟诗情

古人云:诗言志, 歌咏言。所以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它是在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 就是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教学中, 我通过抓关键字、让学生看图、音乐渲染、感情朗读等方法, 引导学生体会渔翁的孤独, 使渔翁孤舟独钓的形象深深地扎在学生的脑海中。

《江雪》 篇8

许渊冲这样翻译该诗: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1]

唐一鹤这样翻译该诗:There isn’t a single bird

In the multitudes of mountain flying.

There isn’t a single man’s foot-frint

On thousands of mountain paths existing.

There is only a solitary boat with an old man

An alpine rush and a bamboo hat he is wearing,

Fishing alone on the cold river

In the snowing.[2]

许先生用了四行aabb (阳韵) , 唐先生用了八行各行压韵 (耳韵) 各自翻译了此诗。从翻译上, 前三句的文本理解基本上是差不多的, 但在最后一句的处理上, 许先生用了“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而唐先生则用了“Fishing alone on the cold river In the snowing.”可见许渊冲先生用了“钓雪”的直接翻译, 而唐则使用了“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钓鱼”。下面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检验孰优孰劣。

一、谐音在诗歌翻译综合中的构成作用

诗意就是诗歌的意味, “意味”是文学作品中极力追求的一种优雅的风味, 它是包孕在作品深处的一种审美经验, 由诗文本与读者阅读共同构成, 它能有效地诱发读者的想象力, 唤起读者美的联想, 使读者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 获得一种隽永回味、寻思领悟的审美体会。“诗意”英语称之为“significance”。“诗意综合”不是文章段落意思的归纳概括所形成的“诗义 (meaning) ”。“我们所说的所谓‘综合’就是指诗的意味, 它不是直接意义的给予, 而是需要读者根据作品语言形式提供的丰富意象、意蕴和曲折的情节而不断投射情感体验的活动, 它是诗的形式技巧、诗歌的意象和读者体验回味三方面的综合效应”[3]。同理, 在唐诗的翻译中, 这种“诗意综合”能不能被某种恰如其分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而让读者不断投射情感体验, 获取美妙的“意味”, 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学创造的最高法则是作家如何利用诗的技巧形式, 把内心感受诗意地传达出来, 文学阅读的最高法则是如何在阅读体验中获得审美经验。过去人们谈论较多的是诗词“平仄压韵”、对仗和谐带来的韵律美、音乐美, 而很少关注到词句的压韵、对仗等谐音错落还能给词义、意境的构成带来转换和融合。

从原诗来看, “绝”、“灭”及“雪”是压韵的, 但又不全是, 但至少可以理解为“谐音”关系。在译本中, 唐一鹤注意到了这种“谐音”关系, 所以用了“flying”、“existing”、“wearing”、“snowing”四字来入韵, 并且将最后一句翻译为“In the snowing”的状语短语。谐音是诗歌诗意综合的重要手段。读者可以从诗句“独钓寒江雪”入手, “作者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 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给人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 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 使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水天不分, 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4] (P933) 。其一, “独钓寒江雪”的语法结构, 如果将“江雪”看成一个词, 那“独钓寒”该作何理解呢?其二, “江”与“雪”所形成的诗意却又是如此主观、空洞。2002年有学者分析说:“雪野宏阔并不能突出它的寒冷、孤寂甚至凄清, 正是‘钓雪’表现出其冷已非一般意义的寒冷。而是生理上的冷上升到心理、精神世界的寒冷与孤寂。”[5]该学者认为“钓雪”是本诗的关键所在, 才能产生凄神寒骨的震撼效果, 他没有从“钓雪”本身来解释这种理解的合理性, 其实只是主观臆断, 一种主观感受罢了。他认为“寒”、“雪”二字是来修饰“江”的, 那岂不是变成了“钓江”吗?意义何在?笔者认为, “绝”、“灭”及“雪”是“谐音”关系, 从而给全诗带来“由虚到实”的真实, 再“由实到虚”的意境与诗意综合。正是诗句的末尾一个“雪”字将前面所有的场景生动化了, 如果没有这一“雪”字, 前面19个字都为“虚”景, 无人知道作者想说什么?反之, 也正是全诗在补足了“雪”字后, 这一“实”景的背后才产生了深沉的涵义, 由此而“虚”, 诗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上下关系。可见, 在译本中, “绝”、“灭”及“雪”的“谐音”关系是不可破坏的, 因为这种谐音关系制约着诗歌篇章的意义构成。再者, “fishing snow”的语义合理性也需要考证。

二、结构张力在诗歌翻译综合中的构成作用

“结构有两个方面意义:外观形式, 指文学作品外在的组织形态和框架层次, 属于作品表层形态的静态把握;内在形式, 指文学作品内在意思表达所呈现的层次和段落组织” (蒋济永, 《过程诗学》, 219) 。这里要讨论的“结构”指内在形式, 而对于“张力结构”, 蒋济永通过大篇幅的论证认为, “我们揭示的‘结构’内在与作品, 跟作品的篇幅、外在形式关系不大 (基本上没有多大关系) , 而直接跟作品内部意义的矛盾相关, 这种源自作品内部矛盾的对立因素和关联, 就是意义的张力结构” (蒋济永, 《过程诗学》, 230) 。而“张力, 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矛盾因素在本文这一统一体中对立, 或差异性因素形成对比, 或本文中虽无对立以及对比, 但本文已与客观世界构成对比或者对立, 在这种种对立、对比中产生的某种呈无限延伸、扩展趋势的力。它同时具有离心和向心的特征。一个本文中可以而且常常有多种涨力” (沈天鸿, 《现代诗学》, 115) [6]。美国新批评理论家爱伦·退特 (A.Tate) 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说“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 张力就构成了诗的意义之源。作品内部的结构张力是诗意产生的重要基础, 根据“张力结构”这一理论观点, 下面从结构张力角度来分析《江雪》蕴涵的诗意体验。

在译本中, “snow”一词给全文罩上了深沉的涵义, 形成“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的景象, 然而, 正是在这样的景象中, 有人“fishing in the snow”这是一对强力的对比, 这种对比使文章产生了独特的魅力, 让人产生多样的文本解读方式。“对立或对比是生成张力的根本性方法”。“对立因为总是必然地意味着紧张的对峙, 这种紧张的对峙在一首好诗中又必然地被置于一个统一的基调与结构之中” (沈天鸿, 《现代诗学》, 115) 。

在许渊冲的翻译中, “snow”已经与“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等前三个句子失去了联系, 从而显得异常“突兀”, 其难以形成“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的场景, 更失去了与“独钓寒江”的对比。而在唐一鹤的翻译中, “In the snowing”除了强调了诗歌的意境之外, 还交代了“在天寒地冻, 冰天雪地里, 有一个人在独垂钓的事实”。“V-ing”使用更是增强了画面的生机感。

三、结语

通过分析谐音、结构张力在诗歌诗意综合里的重要作用, 读者可以发现, 这种经常用来分析唐诗诗意综合的方法, 可以检验译本在保留原作韵味及诗意方面的成效。通过上述的分析论证, 似乎唐一鹤先生在对原作的传达上更胜一筹。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英汉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唐一鹤.英译唐诗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6.

[3]蒋济永.过程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周汝昌, 周振甫, 霍松林等.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

[5]纪永贵.寒江独钓钓什么——柳宗元《江雪》诗解析[J].名作欣赏, 2002, 2:88-89.

《江雪》 篇9

一、景物比对, 走进诗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的情感都是以景物为载体, 想要体会诗词的意境, 必须要走进诗词丰富的画面之中。我先让学生从色彩上比对:

师:诵读《渔歌子》前两句, 你脑子里呈现出了什么色彩?

生:白、红、青、绿, 五彩的颜色。

师:如果要你画一幅画, 你最想画什么?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桃花、青山、白鹭、绿水……

在轻缓灵动的音乐声中, 学生闭目想象, 仿佛能听到流水的欢唱, 白鹭的鸣叫;看到粉红的桃花, 青翠的山色, 而自己则像是走进了江南的美景中, 想要歌唱这生机盎然的春天。那么, 《江雪》呈现给人的是什么呢?

师:诵读《江雪》前两句, 看看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空旷的山, 孤寂的小路。没有鸟, 没有人。

在轻缓的古乐声里, 学生抓住两个字眼“绝、灭”, 感受到压抑和肃杀, 眼前仿佛一派白蒙蒙、灰沉沉的景象, 毫无生气, 诗句中透露出孤绝、凄凉的寒冷, 而这种冷, 是一种心灵的天寒地冻。

从景物比对, 学生查找两者异同:同样都有山、鸟, 但却迥然有异, 一个生机盎然, 一个萧条肃杀;一个花红柳绿, 鱼跃鸟飞;一个万籁俱寂, 人迹罕至。

从情感基调上, 学生有了把握。与其说这是季节的不同 (春天和冬天) , 不如说这是诗歌意境中, 作者心境的不同。情感的悲凉和凄冷, 使得诗境也显得惨淡晦暗。至此, 男女生对比朗读, 把握意境传达的情绪, 读出欢快明丽和孤寂凄凉的不同心境。

二、渔翁比对, 解读诗情

古诗词的精妙博大来自诗情的蓬勃。无论是字词的蕴藉还是诗境所提供的空间感, 学生都能够从中感悟到内在的言语之美, 并建立审美体验。

在对比鲜明的背景下, 两首诗词中的渔翁又有何不同呢?学生从《渔歌子》中看到:一个青箬笠、绿蓑衣的闲散垂钓者, 即使斜风细雨, 依然不归, 自得其乐;而从《江雪》中则看到一个孤舟上的蓑笠翁, 独坐一江寒雪, 执着垂钓, 冷也不归, 自我坚守。

两者的内心世界有何不同呢?学生从诗词的字眼中挖掘意涵, 解读诗情:春天下着小雨, 有着微风, 渔翁身着青色箬笠, 在明快的画面中欣然垂钓, 此时, 他心情淡然闲适;冬日天寒地冻, 渔翁的蓑笠被白雪覆盖, 辨不出颜色, 这时, 他心情凄凉、孤绝, 超然物外。

师:《江雪》中的渔翁, 你用什么字眼来表现?

生:孤, 独。 (孤舟, 独钓)

生:冷。 (天冷, 地冷, 人也冷, 心更冷)

学生从万物复苏的春日垂钓中看到了诗人淡然的身影, 并体验到他那忘我的心境, 是真的为钓鱼吗?当然不是。那是诗人通过垂钓表达诗情:淡然面对世间纷纷扰扰, 只一个人享受这宁静安详的雨境。同样, 在柳宗元的诗歌世界里, 也有一个不归的渔翁, 即使天寒地冻, 也“孤舟”、“独钓”, 孤寂而超然。

三、作者比对, 感悟情怀

孟子曰:诗无达诂。从诗词的意境上比对,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尽情解读, 只要符合诗词的审美即可。但值得一提的是, 诗词的主旨却需要从作者资料入手, 知人论诗, 才能更完整全面地理解诗词的意境, 感悟诗词的情怀。

师:我们来了解两首诗词的作者, 看张志和和柳宗元的资料。

从资料中看到, 张志和与柳宗元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受到当政者的排挤, 不得已隐居山林。但两者相较, 前者就显得旷达潇洒多了。唐代诗人、画家张志和堪称才子, 善音律, 16岁便受到皇帝赏识, 赐名志和, 志存高远, 被排挤后, 忘情于山水, 做和尚喜好垂钓, 自取名号“烟波钓徒”, 此后排除纷扰, 再也不愿回到官场。

而柳宗元则坚韧、隐忍得多。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家族世代为官, 后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牵连, 屡受迫害, 被贬为永州司马, 颠沛流离长达十四年之久。生活潦倒, 朝不保夕, 后被僧人所救, 在寺院中暂居多时。即便如此, 永州的十年间, 柳宗元坚持着自己的研究, 笔耕不辍, 《江雪》就写于当时的困境之下。

师:张志和和柳宗元, 两人分别在钓什么呢?

在时代背景下, 两个人的人生际遇并无太大区别, 但两者的人生态度却不同。张志和垂钓的是自己远离官场的自在, 无官一身轻, 洒脱自然, 随心所欲, 不须归就不归。而柳宗元钓的是对自己的坚持, 虽然风刀霜剑严相逼, 但他选择绝不屈服淫威, 不放弃自己, 即使冷到极致, 也自岿然不动。

《渔歌子》、《江雪》看似垂钓, 实则是诗人人生态度的体现。学生透过两者垂钓的追问, 理解感悟诗词中所蕴蓄的精神所在, 更透彻地把握古诗词。借此, 我带领学生朗读, 在对《江雪》后两句处理时朗读语调由沉郁变为坚定, 而《渔歌子》则变为旷达, 洒脱。

《江雪》 篇10

[学情前测及分析]下面以教学《江雪》一课为例, 《江雪》是柳宗元被贬之后写的一首诗, 当时他心情压抑, 塑造了一个“蓑笠翁”的形象来寄托当时清高又孤独苦闷的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寒意, 他并不是单纯地在描绘江上的茫茫雪景, 而是在抒发自己“独钓寒江”的孤独情怀。为此, 我在“教”的预设上是准备把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作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经验、年龄特点, 以及本课的古诗体裁特点, 设计了一份前测预习单。

[《江雪》前测预习单]

第一步:借助生字表, 我可以认真准确地读一遍古诗。

第二步:借助工具书, 我可以自己理解很多词。

第三步:我要画出自己最感触的地方, 及时在空白处记录下珍贵的阅读感受。

第四步:现在, 我开始尝试边想象画面, 边读古诗。

第五步:读了古诗, 我渐渐知道了。

第六步:古人说, 诗中有画, 你能将这首诗想象成一幅画吗?先试着说一说, 再写下来。

第七步:可惜, 最后我还是有疑惑的地方。

这样一张小小的预习单, 实则是有序可循的, 它配合着我的教学思路: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读出节奏, 诗词韵味, 丰富想象, 读出画面, 人景合一, 读出意境。这样有目的地一路导读而来, 心想着学生定有收获。事实上, 从他们的预习单反馈出来后, 我重新精简了一部分, 比如有40位同学已经知道“鸟飞绝”的意思, 有37位同学还不知道“人踪灭”的意思, 有17位同学在“第五步”中写道:“读了古诗, 我渐渐明白了雪真的很大, 环境很恶劣。”另外, 最可爱的结果就是“第六步”引起学生质疑, 有2位同学写道, “这样寒冷的大冬天, 怎么会想到要去钓鱼呢?明知不可为, 却还要去钓, 哎, 不郁闷才怪?这么冷的天去钓鱼, 不孤独才怪?”看着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 我意识到了, 很多同学已经读懂了字面意思, 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第一次教学片段]边想边画, “读”出画面。

同学们, 再读古诗要求更高了, 边读边感悟古诗的学习方法。

1.展开交流重点词的理解, 字典上“绝”的意思有如下八种, 文中应选第几种? (看来查字典, 在众多的解释中找出文中的意思, 也是一种很有用的学习方法。) “径”怎么理解?那么“万径”呢?刚好是一万条路吗?这里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那么“千山”呢?同样也用了夸张的修辞。请读出这种语气。

2.“蓑笠翁”怎么理解?边板写“蓑”字, 边说意思。

3.交流诗句的意思, 字词, 我们都理解了, 那么把它们串联起来, 说说诗句的意思。

4.出示诗意再读。

5.口中念着诗句, 心中想着画面再读。

6.把心中想到的画面, 绘成一副简笔画。

7.引导学生质疑简笔画中还缺什么?再添几笔雪花, 感受茫茫大雪。

8.进而创设情境, “在这寒冷的冬天, 没有什么, 也没有什么”想象这样的画面, 让学生自悟其孤独之感。

[课后反思]课堂上, 我努力做到:展开想象, 读出画面。诗中有画, 画中亦有诗。所以我让学生边想边画, 边画边感悟这茫茫大雪。书画本一家, 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 步步引领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究, 在参与中自悟古诗的学习方法, 先抓关键字, 通过字词串联法说说诗的意思, 接着根据诗意想象画面, 最后把停留在你脑海里的画面画下来。这样既理解了诗句的意思, 又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为进一步感悟人物的形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其实, 本节课, 我的立足点始终是“读”, 关注的也是反复吟诵, 确实, 对古诗而言, 关注“读”是一种好办法, 它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海中慢慢“活”起来, 字字生温, 句句入情, 这就是“读”带给我们的魅力。那么教学古诗, 除了关注“读”, 难道就没有其他好方法了吗?我想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语文, 我们聚焦的是学生的语用能力, 那么阅读应与表达同等重要, 也就是说, 我们的“体会”, 不光可以用我们的心“读”出来, 也可以用我们的笔“写”出来。我再次捧起课文, 换一个角度, 重新审视这首古诗, “前测预习单第六步”给了我灵感, 于是我又做了一次尝试。

[新的方案]分层想象, “写”出画面。

孩子们,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请插上想象的翅膀, 边读边想象, 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景?

1.走过“千山万径”。你的脑海中真的出现了一千座山, 一万条路吗?不是的, 只是很多很多, 数不清, 这时需要一种写作手法———夸张。这一点, 我们可以联系旧知识来理解, 我们常常说吃过很多苦, 叫“千辛万苦”, 走过很多很多山很多很多水, 叫“千山万水”, 所以诗中有很多很多山很多很多路, 就叫什么?“千山万径”

2.感受“茫茫大雪”。孩子们, 现在你脑海中的“千山”被什么覆盖了? (雪) 你脑海中的“万径”也被什么覆盖住了? (雪) 可是雪在哪儿?“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两行诗, 十个字, 我没有看到一个“雪”字, 可我却感受到了漫天大雪, 诗人用高超的写作手法, 描绘了一场铺天盖地的茫茫大雪, 厉害吧?好, 看着笔馋吧, 我们也动动笔吧。

练习写话:

多么大的一场雪啊!

3.感悟“千万孤独”。孩子们, 字字写来都是景, 细细品味总是情。在我们眼里, 一首诗是一幅画, 然而在诗人眼里, 一首诗表达一种心情, 只有懂他的心, 才会领他的情。我们来看这首诗每一行的第一个字“千”“万”“孤”“独”。如果说这幅画是有颜色的, 那就是茫茫大雪的颜色;如果说这首诗是有温度的, 那就是寒江雪的温度;如果说诗人是独孤的, 那到底是怎样的孤独方可写出如此冰冷的诗句。这里我们又感悟到了作者借诗寄情的写作手法。

上一篇:生命从何时开始下一篇:专业成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