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2024-07-12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精选12篇)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1

1 引言

幸福观是人生观系统中有关幸福的描述,是人们对幸福目标、幸福动机、幸福手段、幸福标准、幸福效果等问题所持有的观念体系。幸福观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行为导向、情感激发的作用,它决定着人们选择幸福的途径与方法,其行为后果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当前,由于受社会发展和多重文化的冲击,部分女大学生对幸福的认知和评价仍存在误区。女大学生幸福观的正确与否不仅会影响到她们自我观念的形成、人生道路的选择及人生价值的实现,进而影响到她们自身的幸福人生,而且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风气的好坏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建构。鉴于女大学生幸福观的认识误区,矫正女大学生思想中的错误观念已迫在眉睫。关注女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状态,通过教育来增强她们的自我意识,促进她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真正实现自己的幸福愿望,进而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目标,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合理、科学、正确的幸福观,帮助每一位女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她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代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误区分析

女大学生幸福观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生活在经济全球化、国际思潮复杂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大背景下的当代女大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当前,由于受腐朽思想的侵蚀,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在追求幸福、获取幸福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在对某高校在校女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女大学生持有以下论调。

2.1 物质至上论

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偏重于满足物质需求的倾向。她们崇尚物质至上、物质崇拜、物质迷信、物质享乐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念:过分注重物质享受,认同“幸福就是享受”“及时行乐”;夸大物质幸福,忽视精神幸福;过分注重金钱,崇尚“有钱就是幸福”“金钱带来一切”等。她们追求物质至上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一些人眼里,对物质的消费和占有,成为能力的唯一标志、成功的最高象征、社会地位的集中体现、精神生活的不二依托。

2.2 权利至上论

女大学生们对权力的认知有“放大权利”的趋势。“权力至上”的观念与“权力操控”的意识已深入人心。她们坚信:有权就有钱,权力高于一切,有权走遍天下,无权寸步难行。她们对由“权力差异”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不公平现象感到愤愤不平的同时也认可了该种现象的情理性,同时对社会上的一些官僚腐败现象持悲观情绪。这种对权力的趋炎附势导致即将踏入社会的女大学生们感到迷茫,认为自己的拼搏和奋斗比不上“权力”的荫蔽。因此,她们滋生了急功近利的念头,否认幸福是靠脚踏实地的劳动与创造,否认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努力拼搏与积累的过程,不劳而获成为获取幸福的“捷径”。

2.3 自我中心论

当代女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唯我中心论”。部分女大学生把自我利益放在首位,形成了一种只注重自我价值,以自我为目的、他人为手段的“自我中心论”的价值取向。她们强调一切为了自我,把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崇尚“个人利益高于一切”;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看到和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很少考虑别人甚至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只希望得到别人关心、关照自己,而很少想到去关心、关照别人。

3培养女大学生树立正确幸福观的教育途径

获得幸福与感受幸福都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教育[1]。幸福观教育不仅仅教给知识,关键在于培养教育对象的幸福能力,从根本上使教育对象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使他们能够在漫漫人生路上学会找到正确的“感觉”,学会如何幸福地度过一生[2]。幸福是一种能力,认知幸福、感知幸福、创造幸福统摄于这一能力中,体现为对幸福的知情行的统一。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人生观的一部分,对在校女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尤为重要。

3.1 把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注重培养女大学生认知幸福的能力

幸福观属于道德范畴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与人生的目标和意义、与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理想有着密切关系。幸福观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把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当下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重大课题。幸福观因时代不同,阶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把劳动创造享受统一起来,把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统一起来,把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统一起来,为人们幸福愿望的实现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幸福观是多维度的幸福观[3],它强调生命是幸福的载体,体会和感悟是幸福的表征,劳动与创造是幸福的源泉,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是幸福的精髓。可见,社会主义幸福观是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延续与发展。对女大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要从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幸福观入手,帮助她们在理论上养成认知幸福的能力。

3.2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注重培养女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幸福能力的培养仅靠思想政治教育课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它需要有能让女大学生感知幸福的土壤。在一个充满幸福的氛围里,人们才能感受到幸福的存在,感受幸福和谐状态的存在,在需要得到满足中感知到幸福情感之所在。缺乏幸福氛围的人文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幸福能力的养成[2]。幸福观教育结合人文素质教育能给人以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生存、学习、交流、共处、做事、创新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和“至善”中就包含了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4]。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环境的陶冶,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启发学生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觉悟,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在学习中增长知识,不断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对世界、对人类和对自己时刻保持感恩、知足的态度,从而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

3.3 构建体验式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女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

培养女大学生幸福能力的关键在于提升和激发她们主动寻求、创造幸福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的真正本质,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享受与劳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并不排斥基本的生活享受和合理需要的满足,但这种享受和满足必须建立在劳动创造的基础上,是与劳动创造辩证地结合在一起的[5]。幸福观教育并不局限于学校课堂上有限的理论说教,还应借助于体验式综合实践课程来引导她们正确地处理享受与劳动的关系,让她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亲身经历中更好地实现思想和理论的内化,并准确地外化为切实的行动。

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是幸福观教育的必要途径,而整合学校、社区、家庭教育资源,构建幸福观教育体验式实践课程体系,则是培养女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将学校、社区及家庭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融为一体,成为一种现代创新型教育模式。首先,依托学校劳动基地,开设校内劳动实践课程。开展校内劳动实践课,是落实教养工程的重要举措。将劳动实践课纳入学生毕业实践的管理范围,与毕业证直接挂钩,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劳动实践课程。通过参加劳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使其养成勤劳动、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并能锻炼意志,进而形成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其次,利用社区优势,丰富实践内容。依靠社区教育力量,将社区作为学校的一个教育辅助资源,开发利用社区中的自然、人文、物质等环境资源,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再次,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与学校教育互补互促。学校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老师与家长的互动,需要家长的紧密配合。学校积极倡导家长了解和参与学校教育,借助各种联络方式,创建家校互动平台,让家长学习家教知识和了解学校的教育措施及孩子的在校情况。同时,通过共同举办一些富有创造性、趣味性、知识性、参与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探索、尝试、思考,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亲情的培养。最后,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致力于做好沟通与联络,共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幸福观教育活动。

4 结语

追求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费尔巴哈指出: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可见,幸福伴随着人的整个一生。幸福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幸福力是可以学习的,具备幸福力的人,能获得长久和持续的幸福感[6]。女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既是其本人的期望,也是家长和高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和谐社会发展之必需。女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关注与全方位的引导,社会、高校、家庭通力合作,共同构建有助于正确幸福观形成的教育机制与社会环境,从根本上解决当代女大学生日益严峻的幸福观危机。

参考文献

[1]王莉.当代大学生的幸福观及其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2]吴漩.让幸福在场——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建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0.

[3]邱吉.社会主义幸福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36.

[4]龚建萍.大学生人生现教育中的幸福观引导——以“基础”课教学中的切入点为例[J].职业教育,2013(5):175.

[5]何雨格.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6]王薇华.幸福力[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2011.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2

来源:北方文学杂志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陶蕊娜 纪晓艳(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乐山 614000)

内容摘要:至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据统计,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万,2002年145万,2006年更是达到了413万,到2010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00万人;10年间,就业人数增加了5倍之多,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女性人才的就业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就业难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女生的数量逐年成倍增长,其增长率占在校学生总数的比例从38.31%增加到43.95%,基本上已经撑起了“半边天”,但是就业率却远远低于男生。在中国目前就业形势总体严峻这样的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

(一)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1、求职过程中的性别歧视

很多参加了求职的女大学生纷纷表示“求职过程中性别歧视太正常了,没有办法!”,相当一部分女生一方面对此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近日,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完成了一项针对女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调查,该调查显示,2010 届女大学生就业签约率为21%,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29.5%。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岗位上明确表示“只招男生”或者是在最后录取的时候拒签女生。另外在全国妇联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中显示,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次面试或笔试机会;平均投出44份简历,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意向协议;90%以上的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特别是理工科女大学生“经常”感受歧视的比例最高。另外在工资待遇方面,女大学生更是遭受到了不平等的对待,由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周期、生育期、哺乳期等等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同等条件下在薪酬方面也只有男生的80%——90%左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女大学生晋升的机会也比男生也要小。

2、就业渠道不完善

根据女大学生择业的行为模式和男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很少会选择直接去就业单位拜访,更多会选择家人、朋友介绍。在遭遇求职失败后,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在短期内会表现出消极心态,同时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的比例比男生多才多21%。从心理特点的角度分析,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比较纤弱,心理上依赖思想较重、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在求职过程中,女大

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更易退缩焦虑、自卑自闭、不切实际,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艰难。另外女大学生择业选择的面较窄,大多数女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受传统就业思想的影响较大,更多关注的是一些轻松、稳定、压力小的行业,如国家机关、医院、学校、等就业单位。

3、女大学生的自身能力

由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对就业本身就缺乏自信,因而降低了自己的就业期望值。相对于男生,女生身体素质要稍差一些,意志薄弱,心理素质也不如男生坚强,对周围的亲戚、朋友有强烈的依赖性,有些女生进入人才市场内显得很羞涩,言谈举止不大方,显得很不自信;还有的女生去应聘工作时还要父母或男朋友陪同,没有独立自主精神。另外,“毕婚族”的出现,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也体现了女大学生对物质婚姻的盲目追崇。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女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们充分就业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发挥女性独有的优势,积极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华夏巾帼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素荣在两会上提出,社会发展了,社区服务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女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到社区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女大学生还应该从个人的实际出发,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就业或创业。据分析,女性生来具有语言能力高于男性的优势,另外女孩子的天性普遍比较柔和,容易与人相处,其次女性的忍耐力、其耐心和韧性均要比男性强。

2、完善学校课程,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青年歌唱家谭晶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建议高校设立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技能课程,尽早安排学生接触社会。”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针对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拓展训练,组织培训,积极参与实践等多种方式提高她们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适应能力等等。高校还应加强针对个别女大学生就业的辅导,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同时通过开展就业技巧、求职心理健康、求职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的讲座,增强女大学生的求职信心。

3、政府出面,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就业社会、经济和法律环境

在社会和谐发展的大前提下,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女大学生的就业的情况,应制订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女大学生就业干预机制:修正和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保障平等就业的法律体系;深入开展男女平等

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形成支持女大学生创业的舆论环境,为女大学生提供有效的职业指导、创业咨询,增强女大学生自我就业、创业的能力。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意识;自身素质;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进步,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女性就业率也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女性的权益和劳动保障体系也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但是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统包分配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制度改革,大学生们再也不能在象牙塔里“高枕无忧”了,而是同样投身于滚滚的就业浪潮中。近些年来,70%的一次就业率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遭遇了寒流。女大学生,由于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就业难情况在汹涌澎湃的就业潮中更加凸现。

1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和数据统计,大学生就业率超过了80%,就业形式似乎没有那么难,那么,难在哪里呢?

1.1就业机会上的倾斜性。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更多的用人单位则在岗位和数量等方面明显向男生倾斜,或者明确限定哪些岗位可以考虑招收女生,或者招收女生的数量明显少于男生。由于拒招女生,使得一些优秀的女大学生尚未进入赛场,就被取消了竞争资格;由于限招女生,许多成绩优异的女生与成绩平平的男生被归为一类。就业机会上的倾斜性,必然会造成就业竞争上的不公平性,“择优录用”成了“择男录用”,“优胜劣汰”成了“男胜女汰”。

1.2 就业条件上的苛刻性。

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对女生的条件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大多数单位特别注重女生的身高相貌;有的单位对女大学生提高考核分数的要求;有的单位对女生的文艺特长比专业水平更感兴趣;有的单位甚至把“没有男朋友”也列为录用女生的条件。

1.3就业岗位上的局限性

女性职业过于集中和层次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中国女性的职业分布相对集中于教育、卫生、饮食服务、文秘和演艺等行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越小。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当代女性人才的全面开发,使女性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并助长某些社会偏见的形成。

2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2.1从传统文化观念看,存在性别歧视和职业性别隔离[1]

中国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设置了一套文化模式和评价体系,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意识中,男性理所当然地取得有限的劳动机会和丰厚的报酬,男性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掌握了主导地位,女性被局限于低层次的劳动,被视为难以担当具考验和挑战性质任务的柔弱角色。因此,社会中仍存在性别歧视,也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

2.2 从劳动市场看,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存在较高的劳动成本约束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劳动市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企业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必然也在雇用劳动力方面精打细算,而雇用女性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成本,这点成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性的主要原因。

从女性生理来看,女性担当生育后代的角色,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其工资福利由单位负担,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都面临结婚生子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回避这样的年轻求职者;而从长远考虑,女性工作时间短,对其退休金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又高于男性,受这些劳动成本的约束,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一再冷落。

2.3 从教育看,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女性也享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女性关怀和女生成才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这种对男女生理心理因素的差异和各自优势的忽视,的确掩埋了女性可发掘的潜力,没有最大地发展女性的优势,在模式化的教育中,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缺乏相关就业技能和心理指导,家庭及自身的期望值、就业规划等不够合理,造成了女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选择被动等难题。

2.4 从自身看,女大学生也受心理和观念上的误区影响

女大学生除了女性心理影响外,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限制,在思想上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独立。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较男生而言比较保守,追求稳定且往往带有点浪漫色彩,有些女大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而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女大学生则是过早地将目光锁在婚姻家庭中,局限了自身的发展,缺乏社会竞争力。

3 女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3.1 准确定位,科学制定职业规划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准确定位、及早制定职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学习目标、职业理想、职业计划,而是大到最终职业目标的步骤、途径、方法等。女大学生可以通过美国著名就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职业人格能力测验”,测量个人职业倾向,评价、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还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和朋友的交谈,接受并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认清自我、认清形势,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怎样干”,才能科学制定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要关注职业发展前景,调整和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及早准备,树立自信,努力寻找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点。

3.2 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储备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加强各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勤而不惰、优而不庸、乐而不倦、安而不躁。女大学生的学习不要局限于书本,教材,要广泛涉猎与自己有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寻求各种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研究方法,拓宽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就业“含金量”,在求知过程中处于优势。在做好自己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技能的培养。如果期望能作高校教师,那就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考取普通话证书;积极参加讲课、评课、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应变能力。

3.3 以正确、发展的观念指导就业行为[2]

首先,走出误区。要走出过去考虑物质条件,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这些误区,用真才实学,从“零”做起,脚踏实地,最终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二,注意培养多方面的素质。把握将来的就业趋势,“专业井蛙”已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未来需要的是不仅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第三,树立服务意识。女大学生在个人利益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候应树立报效祖国,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应该过分追求声誉和金钱,而应站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上来择业,以贡献社会。第四,提高法律素养。女大学生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3.4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体系[3]

(1)强化政府责任,保证就业性别平等。解决女生就业难的问题,光靠舆论的呼吁与妇联等组织的维权,实际效果非常有限,需要政府部门参与其中,通过政策引导来解决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要充分考虑性别意识,保证就业的性别平等。加强执法力度,明确法律责任,建立监管机构,惩戒歧视行为,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就业市场机制,保证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加大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力度,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2)实施差别教育。完善教育机制,转变社会观念,营造和谐的人文性别环境。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高校也尝试因“女”施教,即所谓的“差别教育”,它是指高校承认、重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并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进行适当的女性教育。当前,在少数高校中已经有了这个意识,并且加强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女性性别研究”开设一些课程,面向女大学生,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3)利用媒体效应,增加舆论的影响。传媒应大力宣传成功女性的事迹,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对其勤奋、刻苦、耐心等诸多优点进行大力宣扬。使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这样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改变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要抛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确立性别平等的观念,就业公平意识。

4 结语: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所以在社会需要竭力改善这一问题的同时,女大学生也应该乐观勇敢地面对现实,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去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总之,女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环境和机会,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信在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注下一定能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

参考文献:

[1] 韩俊卿.对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5(1):191-192.

[2] 张文秀.浅议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引进与咨询,2006,22(6):140-141.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4

继中共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后, 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这一核心任务。而和谐社会和幸福广东的建设都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增长, 因为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感受, 其内涵是很丰富的, 既涵盖物质生活, 也涵盖文化生活, 以及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继十八大关注民生的号召下, 全国有100多个城市也提出了要建设幸福社区, 可见, 幸福是党和人民的追求。在这个背景下, 对城乡居民以及各行业人士幸福感的研究日趋增多。

一、文献回顾

幸福感的研究集中在城乡居民、老年人、大学生和教师、志愿者等人身上。如, 贾梦、高健研究了授受性社会支持对退休老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史卉、何瑾、樊富珉撰写了清华大学研究生压力和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 谢爱武研究了领导干部的幸福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严育、施建农对无锡地区志愿者幸福感和个人困扰进行研究, 郭永玉、李静则对武汉市居民幸福感现状作了调查与思考。

其中, 又以教师幸福感研究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因为一个教师是否快乐和幸福不仅关系到国家教育的发展, 也关系到学生心灵的发展, 更不用说教师自身的生活质量、职业成就感和生存意义。部分研究是针对整体高校教师作的, 如邱秀芳通过对5603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 发现:高校教师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女教师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教师;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都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高级职称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教师, 助教的生活满意度最低;20年及以上教龄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好于其他教龄的教师。部分针对教师中的不同群体展开, 如马秀敏对121名高校青年教师做了调查, 结论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现状不容乐观。在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7个维度 (职业本身、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成效、工作情感、工作环境、躯体健康) 中, 薪资待遇成为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首要因素。幸福感强的年龄段集中在36~40岁;学历越高, 幸福感越低, 职称越高, 幸福感越高;并据调查结果提出对策提升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王陈则通过小样本调查高校知识女性的幸福感, 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女教师整体幸福感水平较高;均显著高于男教师。已婚者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婚者, 幸福感与目标达成程度、心理状态相关度更高。张灿茹选取苏州市的两所高职院校为样本, 调查显示, 高职院校教师满意度从总体上看处于中等水平甚至偏下, 不容乐观。此外, 还有不少针对中小学教师和农村教师幸福感的调查。

综上所述, 对教师幸福感的研究集中在中小学和普通高校, 而对高职院校类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较少, 对高职院校女教师幸福感的研究更少。而高职院校女教师的比例较高, 她们幸福与否直接影响高职教育的质量, 也影响学生的幸福感和和谐、幸福社会的建设。因此, 有必要深入、全面地了解高职院校女教师的幸福感。

二、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结合前人的研究, 本调查以广东高职院校女教师为研究对象, 探讨高职院校女教师幸福感现状及其影响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探求提高高职女教师幸福感的途径, 并以此推动女性研究和幸福广东的建设, 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意义。

本调查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个案研究, 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称和不同岗位的女教师作随机抽样, 选取了20位女教师,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展开了调查。样本选取比较科学,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取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原因是:第一, 作为女校, 女教师比例较高且重视女性人才的培养, 而且其高职教育已有13年, 处于中等水平, 在高职院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二, 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课题组成员大多为该院的教师, 所以取样比较方便。

三、高职院校女教师幸福感现状分析

(一) 个人基本情况分析

1. 年龄分布较均匀, 21~25岁占5%, 26~35岁占25%, 36~45岁, 共占40%, 46~55岁占30%;

95%已婚, 80%为在编人员, 岗位分布以教学、教辅人员为主, 占75% (见表1) ;教龄较长 (见表2) , 说明教师职业的稳定性较高;税前月均收入集中在5501~7500元 (见表3) , 在广州市处于中等水平。

2. 教师的知识水平较高。

教师的学历较高, 硕士研究生占60%, 本科35%;职称以讲师和副教授居多, 职务分布均匀, 各个层次的教师都有 (见表4) 。

(二) 职业幸福感分析

1. 高职女教师对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满意。

调查表明, 65%的人认为高职教师的社会地位处于中下层;40%的人认为回报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 50%的人认为付出和回报的比例有些失调;50%的人不同意教师的工资已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这个说法;收入同其他行业同年龄的人相比, 60%的人满意度一般。

2. 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稳定和假期长。

只有25%的人是因为热爱教师职业而选择;但仍有65%的人认为教师这个职业适合自己。

3. 工作压力大。

60%的人压力很大, 并认为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工作, 而造成工作压力大的前3位原因依次是职务升迁和评职称问题、科研压力和事业单位改革;因此, 有15%的人厌倦工作, 20%的人难以言表, 只有10%的人表示喜欢, 25%的人喜欢但有压力感, 70%的人经常盼望假期。有趣的是, 婚姻家庭关系处理和赡养老人问题没有成为压力的来源, 表示女教师在家庭这个领域还是胜任的。

4. 幸福的影响因素分析。

75%的人认为还好, 仍有10%的人认为不太幸福。而导致幸福的主要原因是:婚姻家庭幸福、健康的身心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朋友圈。相反, 导致不幸福的原因排序分别是:评价机制不合理、工作压力大和事业单位改革, 没有归属感。60%的人认为校长对教师的幸福感影响大。

四、提升高职院校女教师幸福感的对策

(一) 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

在问到哪些措施能够提升幸福感时,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高教师工资福利为首选, 第二为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第三为加强尊师重教的意识。

(二) 倡导尊师重教的意识和行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他们的奉献是默默无闻的, 只有获得尊重, 才以激发教师的潜能, 更好地做好培育学生的工作。

(三)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帮助其晋升, 减轻工作压力

教师的职称直接跟待遇挂钩, 而职称的获得除了上好课外, 还必须有相应的科研水平, 因此, 学校应当对教师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和训练, 帮助他们去参加评职称, 以减轻心理压力。

(四) 建立合理公平的考核制度

教师与其他相比, 尤其是跟企业职工相比, 其智慧性和能动性非常突出, 也决定了对教师的评价不能一目前教师的考核标准比较烦多, 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成为重中之重。

(五) 妥善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把维护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事业单位体制的改革, 改变了传统的铁饭碗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给教师队伍带来了恐慌。如何平缓过渡改革?只有把教师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才能稳定人心, 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和潜力。

参考文献

[1]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 2003

[2]邱林.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及其与大三人格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 2003

[3]王陈:高校女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D].汕头大学, 2005

[4]史卉, 何瑾, 樊富珉.清华大学研究生压力和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

[5]邱秀芳.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

[6]毛荆利, 周末, 巢传宣, 章建明.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7 (3)

[7]郭永玉, 李静.武汉市居民幸福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6)

[8]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5

《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13级公共事业管理

指导老师:符文品老师

黄开腾老师

学生:李炯辉(组长)

邓智聪

蔡罗明

何弛宇

叶子菁

易佩瑶

林俏仪

2014年5月

中国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得大学生在就业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日益呈现。尤其以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特别明显,许多女大学生因自身生理特征,社会传统观念等因素,在就业中容易受到性别歧视,但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公民平等权,也不符合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所受到的性别歧视问题和现状,进行深刻的研究讨论,总结出原因,再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女大学生 就业 性别歧视 原因 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的就业歧视问题很严重,其中女性就业歧视问题则更为突出。2010年7月,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为数众多的女性大学毕业生都表示,在求职过程中感到了歧视。这种状况,严重侵犯了女性的人格尊严和宪法赋予女性的劳动就业权,抑制了女性潜力的充分发挥,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影响了社会公正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危害了社会稳定。

本文从就业歧视的概念与女性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与案例,深入总结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方案。

一、就业歧视的概念与表现

(一)就业歧视的概念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益而进行的活动。而就业歧视是指因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观点、民族血统或家庭出身所造成的任何区别、排斥和偏见,并由此产生剥夺、损害就业或就业机会均等的影响。总而言之,“就业歧视”就是条件相近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某些与个人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无关因素的影响,无法与他人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从而使其平等就业的权利遭受侵害的现象。

(二)女性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

就业歧视的基本特征是对求职者和员工区别对待。但并非所有的 区别对待都构成就业歧视。通常有三种情况不构成就业歧视:一是出于职业本身的客观、特殊需要。二是因某种临时特别情况出现需要给予的特别优待。三是因某类人群的劣势而给予特别的照顾。

判断是否构成就业歧视的总原则是职业的客观需要,具言之即:雇主的差别对待行为应基于合法的目的,实现目的的手段应该是适当的、必须的,目的和手段之间应当有必然的联系。凡是不符合职业的客观需要的差别对待行为即构成就业歧视。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80年)将性别歧视定义为:“基于性别而作的任何区别、排除和限制,其作用或目的是要妨碍或破坏对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承认,以及妇女不论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享有或行使这些人权和基本自由。”

综上,我们认为,女性就业歧视的认定标准是:就业时用人单位提出与职业的客观需要无关的、基于性别的提问或要求;与职业的客观需要无关的性别定岗和差别待遇;女性因怀孕而受到歧视性差别对待;不顾两性差异,一味追求绝对等同。

二、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与案例

性别歧视是各种歧视中历史最长、最突出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广告中都公开注明要求应聘者“须为男性”或“男性优先”。在条件相当甚至更优秀的情况下,女性经常仅仅因为性别问题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种情况在高学历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中更为普遍。

(一)我国女性就业歧视的现状 :

1、女性就业机会远少于男性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招聘中,大多对求职者提出性别要求。绝大多数提出性别限制的职业和职位既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也不属于具有合理性别要求的特殊职业和职位。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广告中没有明确提出性别要求,但最终还是录用男性,有人称这种现象为隐性歧视。因此,女性的就业机会远少于男性。国内某高校对某1068名大学本科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女生一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生低8.7个百分点。

2、人为设置女性就业障碍

与人为削减女性就业机会相伴生的是人为设置女性就业障碍。为数不少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女性提出身高、外貌气质、婚姻状况、生育状况等与职业客观需要无关的要求,导致现实中发生了一些诸如“就业容貌歧视”和“就业身高歧视”等诉讼案例。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中对女性求职者明确提出婚姻和生育方面的限制。

3、女性就业中的“玻璃天窗”现象

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求职者明确提出性别要求和限制,在使用中对男女两性员工区别对待,导致女性就业和职业生涯中出现“玻璃天窗”现象,即:女性就业者大多集中在轻型、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而女性在高科技产业中所占比例较低;女性在商业、社会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工作的比例超过男性,在金融保险、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以及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工作的比例接近于男性;技术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位多由男性担任,女性职位主要集中在行政助 理、销售员、收银员等职业层次较低的岗位;女性进修、晋升的机会少于男性。这种“玻璃天窗”现象,使女性在平等地进入高级职业层、获得有职权的位置和相同的报酬,甚至在就业行业和就业类型的广度方面都受到阻碍。

4、女性在职业生涯中遭受的其他不公正待遇

(1)女性基于其特殊生理现象而产生的权益受到侵犯。由于女性自身的生理原因,在女性职业生涯中会出现一些特殊时期,即:特殊生理期、怀孕生育期、哺乳期、产假等特殊时期,并因此产生了女性相关权益。现实中,女性的这些权益时常受到侵犯。女性因怀孕、生育遭到解雇或降职、降级的情况,在私营企业较为严重。有调查显示:有近半的用人单位没有落实女性怀孕的权益,而女性特殊生理期的保护则最差。

(2)男女同工不同酬。有些工作男性得到报酬,女性却没有;或同样的工作,女性得到的报酬比男性少。这种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存在。我国也同样存在这种情况。据有关权威部门的统计显示,在我国不同的行业中,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3)男女退休年龄及退休金待遇不平等。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造成了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情况,这也属于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之一。男女退休年龄不同,限制了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机会,同时也损害了女性的经济利益,导致男女退休金待遇的不平等。

(二)案例 案例1:2008年上海文化研究中心实习生招聘启示为例,招聘人数:3人;招聘要求:一是硕士及以上学历,党员,男性优先;二是对文化领域的人才工作、产业政策、行业状况、公共文化管理方面有一定研究;三是有较强的责任心。招聘要求中的第一点就提出了男性优先的原则。这些例子不胜枚举,如被誉为中国最权威、最公正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和省公务员测试,即平常通俗所说的“国考”和“省考”,也存在这一问题。

案例2:2012年11月23日,原计划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的首场女大学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终因无法邀请到用人单位而无奈取消。但由此产生“毕业生就业难,而女大学毕业生就业更难”的话题却引起了整个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

案例3:2012年7月25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30号院“巨人教育”楼前,刚刚本科毕业的中山大学女生郑楚然跟其它9个女孩,一边唱着改编后的《最炫民族风》,一边跳着舞,以行为艺术的方式抗议巨人教育集团因性别原因拒绝将某些工作岗位面向女生开放。这是女毕业生提起首例就业性别歧视诉讼。

案例4:今年22岁的晓景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某专业大四的学生,她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自己就奔波于哈市各个人才市场,可跑了近一年还是没有找到工作。“我学的是市场营销,在找工作时我发现,很多单位都明确表示不招女生,好不容易遇到一家愿意招女生的,看到我以后说,我身高不够,他们要招身高在164厘米以上的。真不明白他们招的是员工还是模特。” 从事某品牌手机销售工作的万女士说:“我们在筛选简历时,对于男生往往只看实践能力、学历这些东西,而对于女生却要考虑外貌身高这些因素。”

2003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对62个定点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67%的用人单位提出了性别限制。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曾在2010年8月发布《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68.98%的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明确要求。该百分比超过了非残疾、户籍地域、身高长相、政治面貌、无病原携带等,位居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歧视类型第一位。调查报告还显示,43.27%的大学生遇到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性别是男性。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普遍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颁布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和两个《妇女发展纲要》。同时,《教育法》、《劳动法》、《刑法》、《民法》、《继承法》等许多法律也都鲜明地体现了男女平等的原则。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将坚持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不断促进性别平等和两性和谐发展,我们将继续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及舆论等多种措施,使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真正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女大学生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

(一)女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中就存在着性别歧视,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显现的性别歧视,即女生一次性就业率低于男生,或女生就业数量少于男生。女生就业时劳动力市场没有向她们提供数量平等的就业机会和与能力相符的劳动岗位,致使一定比例的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在录用名额中明确规定了男生多于女生的比例,甚至言明男生优先,这种性别歧视现象较为普遍。二是潜在的性别歧视,即女生获取工作机会时在岗位、工资待遇等方面做出让步或牺牲,也就是说女生的就业质量低于男生。

此外,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健全,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市场信息还不够畅通,市场交易还不够规范,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等等,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交易成功率较低,最终导致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

(二)政策法律的不健全使女的女大学生就业在事实上处于不利地位

女性是人类自身再生产的载体,在人类的繁衍、文明的延续方面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基石。保护女性的劳动就业权利,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国际组织对国际社会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我国在保护妇女劳动就业权利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女性就业权利的实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就业机制正在形成。但从总体上看,由于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和设置最有效的保 障机构,立法的内容仅停留在一般的原则性内容上,因而无法确切保障女生的就业平等权。我国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建设上,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不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法规的内容计划体制色彩浓厚,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等等,堵塞了就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

(三)女性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

我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试点并推行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是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用工制度而出台的保护妇女就业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妇女的权益。但由于以下原因:生育保险制度在执行上缺乏应有的刚性;各地生育基金的统筹方案不规范,法律监督不力;人们在观念上不重视,企业参加生育保险不积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企业女职工生育的费用一般与实际支出差距较大,超出部分还要由参保企业承担,增加了妇女就业企业的负担和劳动力成本,给妇女就业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从推行到目前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省市还没有完全实行。同时由于女性退休早,在经期、孕期、生育期和哺乳期对工作产生一定影响,平时因子女和家务拖累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生中实际在企业的劳动时间比男性少工作5—8年;女性的寿命长,平均比男性多领几年退休金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女性就业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因而,作为市场主体的用人单位,从其自身的经济效益考虑不愿意录用女生,致使女大学生就业难。

(四)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薄弱 一是就业指导形式单一,有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就是搞几次讲座,内容局限于信息发布、政策宣讲和执行、提供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条件和机会、技巧培训、协议办理等服务性工作;有些高校虽然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没有把就业指导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指导作用不突出。二是就业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太少,缺乏指导的知识和经验,不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和能力来指导,致使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与大学生的需求反差明显。三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在其他年级很少进行就业指导。

(五)“男强女弱”的社会观念不利于女大学生充分发挥潜力 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在社会公众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社会上许多人对女性存在偏见,认为女性生理、智力、体力逊于男性。一些官员和经济界人士对女性就业歧视现象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对女性持有偏见的不仅限于男性,一些女企业家、女经理身为女性,却也对女性存有偏见,不愿雇用女性。这反映出我国公众的社会意识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是很严重的。

(六)雇佣女大学生使用人单位增加了其经济成本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部分用人单位对女性的能力和价值的认识有偏差,加剧了女性在就业中的不利处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 自身面临改革、改制、精简的压力,影响了其对女性就业群体的吸纳能力。劳动力市场对私营中小企业和非正规就业领域监管不力,使得这些企业中的女性就业歧视现象更为严重。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女性的生育成本,加大了企业的负担,成为产生女性就业歧视的重要原因。

(七)女性本身就业观念偏差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客观原因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以外,还有许多来自于女大学生本身的,不可忽视的主观原因。

四、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政策方案

(一)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市场

我们认为,就女大学生就业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就业市场,对于招收女大学生就职的用人单位可以由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或税收优惠,及时清除现有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涉嫌女性就业歧视的条款,消除女性就业中的制度歧视,为今后反歧视法和反就业歧视法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

(二)完善相关立法

1、制定反歧视法和反就业歧视法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反歧视基本法,已经有学者公开发表了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这两部法律应尽快纳入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规划中,以便反女性就业歧视有法可依。

2、完善现有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和相关诉讼程序法 我国现有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劳动法》等相关条款需进一步完善;应明确专门歧视领域禁止歧视的范围,改权利宣告性规定为禁止性规定,以解决规范的有效性问题。修改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把反就业歧视纳入诉讼范围,为反女性就业歧视提供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

一旦用人单位的行为被认定为构成“就业性别歧视”,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即可通过非正式程序,如协商、和解以及劝服等手段,劝诫其放弃歧视行为,若这些程序无法奏效,委员会可直接对其予以行政处罚,并可主动免费为受害人提起就业性别歧视诉讼。而就业性别歧视是对求职者或受雇者的平等就业权的侵害,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一旦被判决歧视成立,受害人可向用人单位要求因这项歧视所造成的损害之金钱赔偿。反就业歧视法应明确规定对违法者处罚的种类、对受歧视者的救济措施和具体赔偿标准等,特别是可通过制定惩罚性赔偿标准,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使其不敢违法。

(三)强化社会公众平等就业意识

现实情况表明,目前在我国的主流社会意识中,对女性就业的偏见和歧视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集体无意识,已经构成严重的社会歧视。要消除这种歧视,就必须在全社会进行平等思想和观念的教育,使政府、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牢固树立男女平等,就业机会平等的意识,为女性公平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政府采取措施进行必要干预

为应对女性就业歧视的严重局面,政府应进行必要干预:一是 采取平权措施,消除女性就业时遇到的障碍。二是推进生育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将生育成本社会化,实行国家、社会、个人的合理分担,是目前解决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较好措施。但由于生育保险不是全国性的强制险种,很多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不实行这一险种。因此,需要政府采取措施进行推进。三是加强监管。政府劳动监察部门应发挥行政权力的优势,加强执法力度,切实保护女性的平等就业权。

(五)高校教育改革促进女大学生就业

目前一些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在各大高校间“遍地开花”,一时间某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造成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的恶劣就业形势。

针对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高校应针对女性进行必要的改革,开设一些适合女学生的课程和专业,发挥女性独有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开设一些就业指导讲座,指引女大学生在求职展现自己的风采。

(六)改变自身观点,多渠道就业

许多女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愿找一些较安稳、轻松、待遇好的工作,对一些条件较差的基层职业或是高难度高挑战的工作敬而远之。许多数据表明,多数女大学生向往“铁饭碗”和“一业定终身”,这导致女大学生求职“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女大学生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改变自身观念,认清现在的就业形势,明确自身的就业优势与特长,不满目跟风,不要只要求轻松高待遇的工作,适合自己力所能及的才是最好的工作,放弃一味的求稳心态,灵 活就业,多渠道就业,才能在就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五、结语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6

关键词: 女大学生 便秘 危害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3973 (2010) 04-078-02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其危害很少导致住院治疗或有生命危险,因此对健康的不良影响常被人们忽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提升、科技的更新,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在悄悄的发生改变。现代化自动化代替了手工劳作,转基因食物替代了纯天然食物,从而使患便秘的人数越来越多。它将严重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

当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由于社会、学习、就业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造成了生理、心理巨大的负担,从而引起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紊乱,遭受便秘病症的困扰。特别是女大学生。笔者将针对在校女大学生便秘现状与预防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如何预防便秘提出可行性建议,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1 在校女大学生便秘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1.1 对象

对湖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各年级在校女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与学生座谈的方法,了解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便秘情况。内容包括排便状况、生活习惯及便秘后采取的预防措施等。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3份,回收率97.7%。 1.3 结果与分析

被调查的293名女大学生中有171名同学患过便秘病症,患病率达58.36%。

(1)171名患者根据排便频率可大致反应便秘程度的严重性

表1排便频率

(2)患便秘同学中有107名患便秘同学感觉便秘已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其中11名同学觉得严重影响。

表2 受便秘影响程度

(3)171名便秘同学中有158名同学知道便秘对人体的一些危害,仅13名同学不是很清楚其危害;142名同学已经加以注意并采取一些有简单效措施来预防和治疗,但还有29名同学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措施,其中16名同学知道便秘的一些危害,仍置之不理。

(4)女大学生患便秘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生活习惯和精神因素。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面临着学习和就业的多重压力,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饮食结构也不合理,睡眠质量不高,情绪波动较大,还由于长时间的上课、自习缺乏锻炼,久坐导致肠道蠕动不充分等原因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排泄系统。根据对女大学生的随机调查显示:

表3在校女大学生便秘171例原因(多选)

以上结果令人担忧,被调查的293名女大学生中便秘患病率竟高达58.36%,其中118名同学感觉便秘已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和生活。值得欣慰的是便秘同学中73.68%便秘频率在2-3天一次,属轻度便秘,如果及时预防和治疗基本能够完全治愈。而且大部分便秘同学已意识到便秘的危害并开始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2 便秘的概述及分类

2.1 便秘的定义

便秘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的病理现象。

2.2 便秘的分类

便秘分类方法很多,根据病因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便秘;根据发病部位分为结肠性秘直肠性便秘;根据发病时间的缓急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便秘等。

3 便秘对女大学生的危害

便秘对人体危害极大,对各类人群它又有着其特殊的危害,便秘与很多疾病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女大学生为青年女性其危害更大。

3.1 便秘与乳癌有关

近年有资料表明:每周排便次数在两次以下者,乳癌的发病率比每日排便者高出五倍。专家发现:便秘者的粪便中存在一种致突变原,经测定,该突变原与目前已知的几种致癌物质类似。这些致癌突变原经肠道吸收后,可随血液循环进入对其相当敏感的的乳腺组织,这样发生乳腺癌的的可能性变明显地增加了,另外,肥胖妇女兼有便秘者,乳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3.2 便秘与胆结石有关

正常人每天从大便中排泄相当数量的胆固酵,而便秘者胆固酵的排泄受阻,易在胆囊中沉积形成胆结石,临床中胆结石患者便秘的占多数。

3.3 便秘与痔疮有关

有痔疮者患便秘人数较多,因为便秘者在排便时要使劲屏气,日长时久肛门周围血管压力增加,肛周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发生静脉曲张,引起痔疮和出血。

3.4 便秘与痤疮的关系

现在在很多女大学生都患痤疮(青春豆),临床发现长痤疮者普遍都患有便秘,这是因为便秘都粪便中的有害物质吸收过多,就易患痤疮。

3.5 便秘与头痛的关系

有人发现患偏头痛的女性和血管性头痛患者,患便秘的很多。这是因为便秘者体内毒素吸收增加,血液因此混浊,血浆浓度增加,脑血管供血不容易引发血管头痛和失眠,易怒,烦躁不安等症状。

3.6 对心理的影响

便秘的慢性伤害意味着患者要长期地寻求治疗,她们会觉得焦虑、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亢进,过度警觉,神经衰弱,记忆减退。这些问题限制了女大学生的个人生活,妨碍人际交往,影响她们学习、工作和娱乐,成为她们拥有快乐的严重障碍。

4 病症的预防保健

便秘病症重在预防,随着现代人们对便秘重视程度的提高,要求对便秘的预防保健更加经常化,系统化。应该在发病前,去除发病因素,防止便秘的发生。

4.1调整生活习惯

(1)多进食水果、蔬菜,少吃辣椒,芥末等香燥热性食品(包括吸烟、饮烧酒)。

(2)不要强忍大便,经常作提肛运动,每日3~5次,每次5~10分钟。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处清洁、干燥。

(4)缩短排便时间,排便时间宜在5分钟之内,不宜过久。如遇排便困难,不要勉强用力,应采取适当润肠措施后,于次同样时间再进行排便。最好坐位,不用蹲位。

(5)如偶尔发生便秘,可于早晨空腹饮50~120ML淡盐水,少吃或不吃泻药。

(6)久坐可影响肛门直肠部静脉回流及肛管粘膜上皮下移,从而导致肛肠痴患的发生,因此作为需久坐上课自习的女大学生来说,应适当增加活动,变换体位如参加课间操,散步等等。参加合适体育活动有助于避免肛肠疾病的发生。

(7)保持有规律的休息,身心愉快,避免精神刺激等。

4.2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1)肛门部疾病常互相诱发。如肛周湿疹,滴虫病、瘙痒症与痔、肛窦火、肛痈、肛瘘、肛裂等相互诱发,同时又可导致便秘。而便秘又加重上述疾病,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及时治疗原发疾病。

(2)各种肠炎、胃病、肝胆疾病,心、肺、肾疾患,神经系统疾患,甲状腺机能亢进及不足,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等与便秘的发生、发展均有关系,所以上述疾病均要积极治疗。

(3)提高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水平,可防止或减少便秘的发生。

4.3 气功保健预防法

气功的腹式呼吸对腹腔器官是一种有节奏的按摩,可使胃液分泌增加,隔肌活动范围比平时增加3~4倍,腹腔内发生周期性的变动,从而可促进胃肠蠕动,调节腹部脏器功能,改进内分泌的调节,食欲大振,腹部舒适,大便通调,从而达到治疗便秘的作用。

4.4 按摩保健预防法

按摩法用于保健,尽量每日一次。揉腹:双手叠放于腹部,从右下腹开始,向上揉至肋下,拐向左,揉至左肋下,拐向下,揉至耻骨部。从轻至重,从重至轻的按揉,舒适为止,一般约20分钟至半小时左右。

4.5 捏脊预防法

捏脊用于防止便秘或其他肛肠疾病,每日一次为佳。 沿脊柱两侧用双手指提起皮部,从骶部至颈下,共三次。被捏脊者有稍微疼痛的感觉为宜。

5 小结

文章根据女大学生便秘现状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列举了一些有效预防方法。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便秘症及其对我们身体的严重危害,对症下药使已患病者早日康复,无病者主动预防。

建议在校女大学生应多关爱自己的身体,从当前开始认真对待排便问题,排便通畅能使心情愉悦,容颜焕发,从而才能保证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申小莹.西安某高校大学生焦虑状况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3): 311-312.

[2] 宋文舟.疑难病中西医结合诊治丛书.便秘[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5-49.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7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显得尤为严峻。导致女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既有传统观念的作祟, 也有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影响;既有社会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更有女大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因此研究女大学生就业, 既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需要, 也有消除性别歧视、维护社会稳定的深层次要求。

1 高校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1 高校扩招, 大学生就业人数急剧增加

随着高校的扩招, 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十年翻了5倍。据教育部统计, 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 随后每年呈递增形式。到2012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0万人,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会超过699万, 大学生就业人数再创新高。其中女大学生的人数也在持续增加, 以笔者所在的湖北师范学院为例, 在校的女大学生比例达到了70%, 文科专业如中文、外语的女生比例更是高达90%, 女大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都有很大提高。

1.2 经济增速放缓, 提供就业岗位有限

2008年, 全球遭遇经济危机, 世界经济不景气,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对就业的拉动能力减弱, 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减少, 一批企业缩减规模甚至关闭。目前用人单位有所减少, 受学生青睐的事业单位、公办学校比较少, 而毕业生又比较多, 加之女生偏向较稳定的工作, 就业中的供求矛盾日益尖锐。

1.3 社会规范不完善, 女生遭遇性别歧视

尽管《劳动法》明文规定, 女性在就业时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机会, 而现实中, 女生或多或少地遭遇到就业性别歧视。湖北省的一份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表明, 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 有40%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的经历。在招聘中考虑到成本问题, 用人单位通常更倾向于招收男生, 虽然表面上没有触及法律, 但是一句“同等情况下男生优先”的招聘要求, 却将很多优秀女生拒之门外。

2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析

2.1 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影响

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 传统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 造成男女择业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对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不同的礼俗待遇。《诗经·小雅》曰:“乃生男子, 载寝之床, 载衣之裳, 载弄之璋;乃生女子, 载寝之地, 载衣之褐, 载弄之瓦。”

这些习俗反映了世人对男孩和女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培养是有重点的。在一些人的观念中, “男主外女主内”, 男人做事业, 撑起这个家, 女人洗衣做饭, 照顾好这个家。还有的用人单位认为, 女性要生育会耽误工作安排, 而且女性退休早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部分岗位如采矿、海关缉私等行业不适应女性工作。传统性别观念造成男性群体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 对妇女工作能力的怀疑, 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

2.2 社会法规不健全

我国《劳动法》中明确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国家为保障女性公平就业, 颁布了保护女性就业的法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缺少相应的监督, 这些法律规范很难得以贯彻落实。在招聘会上, 由于大学生多而岗位较少, 用人单位利用供求关系中的优势, 在就业过程中实行了一些带有歧视性要求的招聘, 而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位缺少惩罚的法律条款, 致使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 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

2.3 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成熟

高校培养方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脱节。当前情况下, 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学科结构不尽合理, 人才的培养落后于社会形势的发展。教育方式较为落后, 教学条件设备较差, 教学中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 这就使得女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普遍较差。在期末考试中, 尽管女生的成绩往往优于男生, 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 在应聘中不能将书本知识迅速转化为应用技能, 这大大降低了女大学生的求职能力。

2.4 女生自身原因

由于女生行事谨慎、不爱挑战冒险, 所以女大学生择业时更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岗位。据一份对师范院校的调查统计, 63%的女生愿意从事教育培训, 8%希望进入政府机关工作, 11%的女生倾向于IT行业, 15%女生有意从事金融服务业, 3%女生喜欢从事其他工作。由此可以看出, 女生喜欢稳定的、竞争力小的职业, 这就使得女生的就业范围比较窄, 相应的就业机会更为激烈。另外在求职的过程中, 女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好, 所以在就业时对自己的期望也相对较高, 她们希望在大城市上班, 不愿去艰苦的基层就业, 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女生的就业难度。

3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 转变传统观念, 塑造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

传统的性别观念在大学生求职中造成了性别歧视, 因此要消除男尊女卑、男生强女生弱的不良思想, 确立性别平等、男女就业公平的观念和意识。全社会要致力于消除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 广泛树立公平竞争意识, 广泛宣传男女平等思想, 提高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关注;媒体要加大对成功女性的宣传, 树立多样、良好、成功的女性榜样;同时要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 完善社会对男女价值的评价体系, 充分体现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

3.2 完善法律体系,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保障女生平等就业最有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立法, 明确对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惩罚标准, 针对招聘单位对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的担忧, 国家要建立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切实保障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利益, 达到用人单位和女生的双赢;另一方面要认真落实、严格执法。政府要尽快落实相关的政策, 切实保障女生就业的公平权利, 并赋予劳动人事局、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一定的监督权利,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的秩序, 加大对性别歧视的打击力度, 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3.3 加快高校素质教育改革, 提高女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上,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 高校可尝试因材施教, 使开设的课程更有弹性, 方便女大学生自我发展。高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针对女生在就业时胆怯的心理状况, 对她们进行心理疏导, 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观念。通过树立优秀女毕业生的先进典型, 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女生。

3.4 女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女大学生自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不受传统观念束缚, 要坚信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改变人们的偏见心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应积极展示出自身的优势, 要有抗挫能力, 要充满信心。同时在大学期间, 女生一方面要认真学习专) 业知识, 掌握必备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锻炼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 通过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 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随之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其中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由于受传统观念、社会法规不完善、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女生自身的身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女生的择业问题日益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根据形势的变化, 积极探索女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途径, 提高女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女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1]张四平.师范女生就业难的原因调查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0, 9.

[2]李升学.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弱势问题的原因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7.

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篇8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抽取5所高校一、二、三、四年级各100名女大学生, 共4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高校4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7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

1.2.2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2.3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有关文章30余篇。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现状

2.1.1 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总体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所占比例较高, 分别为44.9%和49.3%, 这说明大多数女大学生主观上已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体育锻炼有较高的需要, 这是值得高兴的, 但仍有一少部分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和“不重要”, 分别占3.7%和2.1%, 这足以说明还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很肤浅, 这就提醒我们仍然要进一步从主观上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另外, 更重要的是积极鼓励她们参加体育锻炼, 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使她们切身感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1.2 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态度是对待人或事物较一贯的、较固定的心理倾向。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 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不言而喻, 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 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

调查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很薄弱, 这主要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有较大关系。如虽然大学生生理、心理都已趋向成熟, 但仍存在好静、胆怯、耐疲劳较差等特点, 再加上生理周期的特殊生理变化, 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锻炼意识和锻炼行为。同时, 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安排、内容结构等方面也可能影响到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从中得知, 我们应吸引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不断满足其特有的体育需要, 多途径地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2.1.3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 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层次的, 这也正是由于她们本身的文化素质较高, 而需求也较高, 并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增加体质、休闲娱乐是体育锻炼最本质的功能, 也是多数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因为女大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 她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知识结构, 而且她们还要求自己在气质方面更为典雅大方, 在体态上更为健美匀称, 也有14.5%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健美瘦身。

2.2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2.2.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度、持续时间、强度

从表4可知, 我校一、二年级女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以1~2次居多, 其次为每周3次以上, 但仍有其他一小部分不参加体育锻炼或体育锻炼特随意。表中, 随着年纪的增长,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发生了变化:总体上看三、四年级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逐渐减小, 并且从不参加的比例逐渐增大, 四年级增长到42.8%。可见考研、就业等四年级毕业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导致这些女大学生很少有时间或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从表5、表6可知, 女大学生大多数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都比较短,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则是全身微微发热占32.4%, 微微出汗占31.8%, 无感觉的占12.7%。

从表4、表5、表6可知,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小, 并从访谈中得知, 大多数女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并不一样, 而且能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并不多, 一般都是随心所欲、没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所以说, 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一定的计划性、科学性, 这与培养她们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2.2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选择的时间段、场所、参与形式

从表7可知, 早上和下午是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间段, 分别占32.7%和44.9%, 这无论从人体生理还是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而言, 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都明显比上午、晚上好得多。

从表8可知, 学校体育场地是我院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同时校内空地、寝室也是一部分女生所选择的体育场地, 表明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还很薄弱。访谈中得知, 多数女大学生希望有对外开发的室内体育场馆。

从表9可知,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同学一起, 占47.5%, 这说明大多数女生随从性和依赖性较强, 缺乏锻炼的主动性。

2.2.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从表10可知, 女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前五位分别为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乒乓球、游泳。可见节奏感强, 动作优美、轻盈的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占主要地位。而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前五位分别是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 从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最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 跑步散步虽然在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小, 但在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中占首位。从表10、表11可见, 那些对抗性、竞争性强、运动负荷大的运动项目女大学生很少参加,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如好静、胆怯、耐疲劳较差等左右着她们去参加一些对抗性不强、负荷较小、动作美观且简单的运动项目。

2.2.4 女大学生对出操的态度, 见表12。

从访谈中得知, 我校只有一、二、三年级部分院系存在出操现象, 对这些女大学生作了调查得到表12, 从表12可见, 持一般态度居多, 占48.9%, 持满意态度和反对态度的相差不大, 分别为29.7%和21.4%。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出操能促使她们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

2.2.5 班级组织体育锻炼的现状, 见表13。

从表13可知, 偶尔组织体育锻炼的比较多占84.9%, 经常组织的较少仅占11.4%, 但仍然有一小部分班级从未组织过班级体育锻炼占3.7%。调查结果提醒我们有些班级在组织体育活动上存在一定的失误,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女大学生都提到过希望班级多组织一些体育活动。

2.2.6 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见表14、15。

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运动竞赛表演的过程中, 对体育服务产品及与体育活动直接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品、精神产品等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女大学生对“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健康第一”的思想已经成为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从表14可知, 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存在, 但还比较浅薄, 41.2%的学生每学期的平均体育消费水平为30~40元, 并且从表15可知, 53.7%主要用于买运动服装、鞋袜, 25.2%的用于购买体育用品。由此可见。她们的消费水平很低, 并且直接用来参加体育锻炼的很少。从访谈过程中得知,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转变过程中, 她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 随着她们体育健身的需要, 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3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表16可见,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诸因素中, 缺少组织、无人指导占32.7%, 居第一位, 其次为缺少场地器材, 占21.8%, 运动场地有限, 特别是运动器材更少, 并且只供教学时使用, 平日学生根本借不到。还有通过对目前体育场地的满意程度的调查, 表17可见, 有43.6%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 还有17.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从表13得知, 有些班级平日组织体育活动并不多, 并且也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平时只是班干部、体育委员起到组织、简单说明、指导的作用。没有时间占第三位, 课余时间学生看课外书、小说、杂志的比较多, 特别是所调查的是女生, 她们并不像男生那样一有时间就跑到篮球场、足球场一拼就是一下午, 女大学生特有的相对好静的心理特点, 指使着她们侧重地参加一些相对静一点的运动, 没有时间并不是很有力的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理由, 而是自身就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足够重视, 自身惰性是有这种想法的源泉, 在调查中自身惰性占10.3%, 当然没有时间有时也是事实, 平日学习压力过大, 竞争的激烈, 不可避免有些同学抽出课余时间去学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总体而言, 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正确的, 态度是积极的, 但不可避免仍然有一小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很淡薄。

(2)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层次的, 并不是单一的, 但增强体质是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 同时休闲娱乐、健美瘦身等同样也是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3)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小, 并且随意性强, 缺乏计划性、科学性, 这与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并且随着年级的递增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逐渐减少。

(4) 学校体育场地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

(5) 女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最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

(6) 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存在。

(7)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 其中占前三位的是:缺少组织、没人指导;缺少场地器材;没有时间。

3.2 建议

(1) 强化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加强体育理论课的讲授, 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激发女大学生强烈的锻炼动机, 积极地引导我院女大学生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并达到享受体育、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其终身体育做好基础。

(2) 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应适合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教师应积极地向她们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手段, 并引导她们参加一些适当强度、运动量、易于普及的运动项目, 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从而引起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其在锻炼的同时得到满足, 增强体质并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在尽最大努力挖掘现有体育场地潜力的基础上, 尽量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器材设备配套的投资力度, 特别是室内场地的配置, 切实改善和提高锻炼的客观条件。建议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能借出各种体育器材, 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体育运动项目。

(4) 班级应多组织体育活动, 同时有可能的找到专门的指导老师, 使其活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有条件的话, 老师可以培养一批体育指导者, 引导她们去组织其他女生科学地、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史燕, 马云, 罗建萍, 蒋世玉.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1) .

[2]常乃军.山西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 2001, (7) .

[3]席玉宝.体育锻炼概念及其方法系统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 .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9

一、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分析

(一) 宿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 是指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 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心理关系。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 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1]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其中在同学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宿舍关系。因为宿舍是大家相对集中的地方, 是一个班级甚至一个个体的思想和精神面貌的体现。和谐、积极、友好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今后的发展是有益的;相反, 不和谐、紧张、消极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二) 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

目前高校女生宿舍一般由4~6人组成, 宿舍成员是随机组合的, 具有不可选择性。所以, 女生宿舍关系除了正常的和谐相处型以外, 还有不少存在问题的情况,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独立分派型。

在宿舍内部或宿舍之间出现小团体, 她们按照性格、志趣三三两两组成一派, 小团体内部团队意识强, 一般情况下彼此间相处融洽, 但是她们一般不会主动与小团体以外的人沟通合作, 交际圈子只限于很小的范围。

2. 贫富差距型。

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 贫困生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大, 直接或间接由“贫困”引起的矛盾在女生宿舍日益凸现。在这类矛盾中通常是由家庭生活优越的女生扮演主要角色。她们中有人受家庭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养成了骄纵、炫富、缺乏同情心的品性, 有意或无意地以富裕为标准把贫困学生排除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以外, 宿舍贫富壁垒就此形成。

3. 感情冷漠型。

大学的学习环境相对宽松, 宿舍成员由于自觉程度的不同逐步形成两极分化, 一类女生发愤学习, 力求上进, 在各方面都对自己有严格要求;另一类女生则自由散漫, 只求60分万岁。大家人生目标不同, 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 平时没有交流也没有感情, 宿舍气氛冷淡。有时甚至会因为学习作息时间或学习态度的不协调而产生矛盾。

4. 矛盾激化型。

宿舍内部矛盾激化, 这是属于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女生之间彼此敌对, 水火不容, 处处都是压抑、烦躁的气氛, 一有小事就起纷争, 争吵、谩骂甚至大打出手。笔者所在的系部就曾经有女生因为情感问题而纠集了社会上的流氓对同宿舍的另一名女生进行人身伤害, 这种情况严重危害了宿舍内部的正常生活, 也给学校治安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导致女大学生宿舍出现问题的原因

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女大学生宿舍会有这么多问题?为什么有些问题甚至已经到了不可缓和的地步, 以至于很多人选择在校外租房或者采取极端行为?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 女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特点所致。

女大学生处于青春中期, 生理和心理介于成熟和不成熟之间, 这是影响宿舍关系的重要主观因素。一是女生天性敏感, 所以在产生摩擦以后, 对对方就会心存芥蒂。现实中多数女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形成就是因为曾经的不愉快而在心中留下了“假想敌”, 并对“假想敌”产生严重的敌对情绪。二是女生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周期, 也具有情绪化的特点。“情绪化往往表现为一种行为的冲动性、短暂性, 甚至有时带有某种盲目性, 他对人的行为具有诱发性、维持性的功能。”[2]出口伤人、不计后果等冲动行为就是情绪化的表现, 会令原本矛盾的双方裂痕越来越大。再加上很多女生存在嫉妒、炫耀、虚荣的心理, 不能正视自身的缺点, 不能接受别人的优点, 也是女生之间容易产生矛盾的因素。

(二) 家庭因素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当今女大学生大多都是90后, 在家备受父母呵护, 不仅缺乏自理能力, 也缺乏与人相处的包容精神。刚入学的时候, 彼此在趋同心理作用下也许会收敛些, 日子久了就显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替别人着想的个性。再加上家长平时更关注的是她们的学习成绩而并非人际交往能力, 甚至有家长直接就把“机灵点, 别吃亏”、“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等利己主义思想灌输给孩子, 这样不健康的家庭思想教育显然不利于女大学生的人格发展。

(三) 社会因素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为各种思潮的产生提供了宽松环境, 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价值观念也随之涌来, 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确的价值观冲击着女大学生的心灵。伴随着新思潮, 她们还接受了“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信条, 竭力伸张个性和维护自我形象, 置别人的观点和利益于不顾, 这显然背离了现代社会倡导的团队合作精神。

就业压力大、女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的现状使得宿舍内部必然存在竞争。竞争未必不是好事, 但是有些女生往往扭曲了竞争的本质, 比如在谁的打扮时髦, 谁交的男朋友多等毫无意义的方面进行攀比, 在涉及个人利益的入党、评奖、选干等方面更是明争暗斗。几乎充斥着整个大学生活方方面面的竞争, 给看似平静的宿舍人际关系带来了层层涟漪。因此, 社会因素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三、建立文明和谐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的措施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似乎女人多的地方就问题多、麻烦多、矛盾多。女大学生虽然接受的是高等教育, 但她们同时也处于成长的过程, 心智不够成熟, 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 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比较幼稚, 有时甚至是固执、盲目、冲动的, 极易出现不良的人际关系。经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不必对女大学生宿舍出现的矛盾感到奇怪, 但是绝不能听之任之, 不采取措施, 否则会带来恶劣的后果, 对她们今后的人生发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 高校应加强培养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1. 多开设一些与人际交往有关的课程。

由于大部分女生在走进大学校园以前都没有很好地接触过有关人际交往的知识, 因此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开设相应的课程, 以选修课、培训班或讲座的形式向女大学生进行推广普及, 提高她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改善她们的宿舍人际关系, 建立文明和谐的宿舍风貌。例如, 笔者所在的系部由于女生较多, 就开设了公关礼仪选修课, 不少选修此课的女大学生都受益匪浅, 她们觉得自己在待人接物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不仅和宿舍的同学相处融洽, 而且对将来走上社会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帮助。

2. 辅导员应及时把握女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加强与女生的沟通和交流,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辅导员应该深入到女大学生中去, 倾听她们的心声、排解她们的忧愁, 做她们的知心朋友, 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 多开展一些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

如“宿舍文化节”。现在很多高校都有“宿舍文化节”, 相应活动有:宿舍才艺大赛、宿舍美化大赛、宿舍厨艺大赛、文明宿舍、和谐宿舍等等, 目的在于加强全宿舍的团结协作精神, 增进感情和交流。或者可以依据事实直接进行宿舍人际关系方面的等级评定, 并可将评定成绩作为入党、评优、选干、个人操行成绩评定的依据。

(二) 女大学生自身应注重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女大学生, 自身应注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 要树立健康的交往观念, 树立平等与人交往的观念。

与同学交往时不仅要避免带入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 还要公平合理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由于自身的优势而高高在上, 目中无人, 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意愿;也不要由于自身的劣势而自卑, 在宿舍中拒绝与人交流、交往, 以至于将自己排除在宿舍以外。

2. 要学习交往技能, 学会沟通与合作。

要想建立健康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女大学生应该加强交往知识的积累, 把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今后走进社会取得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包括:积极参加各种人际交往课程的学习, 游刃有余地使用交往技巧排除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与人交往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豁达大度, 避免过于敏感、过分猜忌, 对小摩擦不要耿耿于怀;多做自我批评,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懂得“换位思考”, 逐步改变一些不良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真诚地对待别人, 主动关心集体和需要帮助的同学。

马克思说过:“认识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 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社交能力的问题。”在大学校园里建立文明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的环境, 能够使离开父母在外求学的女大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归宿感, 将有助于她们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 更有助于她们走向辉煌的未来。

摘要:宿舍关系问题如今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热点, 而女大学生宿舍关系敏感、易变, 极易爆发不良行为, 因此, 更值得人们关注。本文旨在分析女大学生宿舍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探讨如何建立文明和谐的宿舍氛围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女大学生,宿舍关系,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路海东.社会心理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10

1 女大学生创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1.1 创业机会、创业条件

当今时代,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加速转型, 社会结构改革逐步深入, 科学技术发展与世界全面接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更加开放和多元。“90 后”女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女性, 在传统道德和当代新观念的双重作用下, 往往对自己要求承担更多的家庭和社会责任, 即“上得了厅堂, 下得了厨房”。一方面是家庭责任的束缚, 另一方面是对个人事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的追求, 往往面临两难的境地, 这也是女大学生需要更多的引起社会关注的原因。“90 后”女大学生的大学生涯是其奠定自身未来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关键时期, 高校应帮助广大女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将自主创业能力教育纳入素质教育范畴, 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 为她们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做好精神与能力储备。

1.2 社会客观环境

由于受全球范围经济下渭的影响, 实体经济首当其冲, 遭受了最为严重的冲击。而我国在这场冲击中总体依然保持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同时全面部署经济增长新常态, 经济结构转型逐步进入深水区,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行业异军突起, 为女性企业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选择。经济形势的严峻挑战以及社会结构的加速变革同样是成功者的机遇, 并且从世界范围来看, 无论是欧美发达地区的国家, 还是经济影响力日益上升的亚洲国家, 抑或是其他欠发达的地区, 女性所创办和领导的工商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她们所创办的和管理的企业正在走出原始积累的阶段, 向现代化企业结构进行转变。

而在国内发展情况, GEM全球创业观察中国报告显示, 女性创业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因此, 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 不论是当下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提升途径, 社会要更新传统文化观念、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政府要促进经济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和法规建设;“90 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 凸显了现阶段女大学生在就业、创业中的弱势地位。因此, 加强“90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2.1 改变传统社会观念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消极影响

我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封建社会千年之久, 以伦理、道德、风俗等方式植根于人们的头脑中, 因此, 社会的两性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的。例如:子曰“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 女性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往往是受到压抑的。而“男尊女卑“”男主外, 女主内”等传统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模式, 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并得到传统社会的广泛认同, 影响和作用着人们的社会行为。这样一种观念和文化氛围同样也会出现在高等教育的殿堂里,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女性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期待, 使得新成长起来的年轻女大学生在心理上对自身定位受到压制, 尽管她们接受了现代高等教育, 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方式, 但在面临事业发展和角色选择等关键时刻, 得不到更多家庭的支持, 不可避免会感到恐慌以及信心缺乏以至退缩而顺从家人的安排。所以, 高校要从多方面给予女大学生以环境支持, 推动和影响大众对独立女性的认可, 营造一种两性平等的校园文化气氛, 使得她们能够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与能力, 描绘自己的事业愿景。

2.2 培养女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定位

首先, 要重视在思想观念上扭转传统的“女主内男主外”落后思想, 让她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和人格自由, 他们有充分的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未来, 而不是为了家庭而去妥协认命。培养她们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 摒弃嫁入豪门和不依靠不隶属于男人等一劳永逸的思想, 勇于付出不畏艰难, 实现自己的个人抱负和社会责任。其次, 要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诸如自卑与依赖、缺乏自主自立能力和竞争意识等自身存在的一些阻碍创业行为的因素。着重强化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帮助她们克服这些影响创业的不利因素。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系统的开展教育:

2.2.1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开展就业心理指导

创业精神是一个人品质态度的侧面体现, 女大学生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 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互助, 独立的新时代女性必须要有大局观念、合作意识和服务精神, 对一些小得小失正确看待, 个人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科学见解和主张, 养成理性积极的思维习惯和不服输的工作意识。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善于合作协调, 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她们走出依附于他人生活圈子的能力[2]。

2.2.2 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列举比较典型的女性成功创业的范例, 邀请本地区大家耳熟能详的女性企业家或学生中的创业实践者与女大学生当面座谈交流沟通, 通过分享创业中的酸甜苦辣, 消除对创业的遥远和畏惧感, 让她们更早的树立明确的创业志向, 明确创业目标, 使她们敢想、敢做、敢闯, 并且找准社会需求, 抓住契机, 使理想贴合实际, 有实现的基础与可能。

2.2.3 培养女大学生的面对困境的信心与勇气

通过现实事例教育培养女大学生面对困难和逆境时的决心与韧劲儿, 强化责任意识和不畏艰难勇于直面困难的意志品质, 积极引导她们正确看待就业挫折, 不因暂时的失利和挫折而丧失创业的信心与勇气, 用汗水和劳动赚取明天的美好生活, 用恒心和毅力确保将来创业有成。

2.2.4 开展形式多样的女大学生创业宣传活动

以“不拼不青春”等为主题开展宣讲活动、征文活动等, 普及朝气蓬勃的青年精神, 号召更多的女大学生关注个人创业就业问题, 引领“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新一代女性风尚[3]。

2.3 构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施平台和载体, 必须重视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充分纳入课程教育的系统中去, 糅合多元化教育资源, 从思想理论上、意志品质上和方式方法上,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加以引导, 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 发挥实效。目前, 国内在开设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方面仍然存在有很大的局限性, 专门针对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材则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 对现有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显得更有必要和意义。

2.3.1 改革课程内容设置, 实时更新教育内容

应针对当代女大学生个人发展与家庭观念的矛盾心理, 开设女子教育史、女性心理学等以解除心理障碍。针对创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 普及创业知识, 开设创业营销、创业财务管理、创业心理学等系列课程, 并且要将创业理念及时跟上时代需求, 满足学生需要。

2.3.2 改革教学形式, 创新教学方法

改革教学手段及方式、方法与革新内容相结合, 同步开展彼此协调, 打破引用过多的陈词滥调, 更多的吸引同学的兴趣, 尽量使用同学们容易接受的时兴语言, 将趣味和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法的创新本身就是对学生创业和创新的启发, 加强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以及其他课程的交叉多元融合, 并且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与弹性, 使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倡导一种自由、轻松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2.3.3 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机结合, 在理论方面拥有较深厚基础的老师不一定了解实际创业的辛酸苦辣, 因此, 邀请有创业经历或是当地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组织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建立密切联系, 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实时交流和分享创业点子, 结对帮扶, 邀请女企业家、女学者、大学生就业指导专家与女大学生进行现场对话互动, 传授他们的创业经验和技能等。

2.3.4 注重体验式教育, 加强创业实践比重

在学期年度实践教育中, 集中组织创业实践的参观见学活动, 随时掌握信息导向和创业资源, 积极开发体验式教学课程, 针对女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和特点, 整合多方社会资源, 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社会调查以及到企业挂职锻炼等活动, 引导她们积极参与创业实践, 加强与女大学生创业有关的体验教育, 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促成长, 提高创业的综合素质[4]。为在校女大学生初步描绘创业前景和创业蓝图, 进一步提高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2.4 打造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支撑体系

社会各界应为女大学生就业提供更为广泛的信息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 促进就业信息资源渠道畅通无阻, 使供需双方能够及时获取就业信息, 使就业信息对等, 共同开创和营造创业教育和两性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5]。

最后, 转变被动的就业观, 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例如杰出女性企业家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 凭借其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果敢不屈的品质在竞争激烈的家电领域开创了中国制造的新高度, 其产品和企业文化也受到业界的普遍肯定和广大消费者喜爱。2008年度《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张海迪, 她向不公命运挑战的进取精神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个人奋斗经历在中国家喻户晓, 她的故事每每给予人们强烈的心灵震撼。她曾说:“面临就业的女大学生, 要有自信, 要有劳动者的平凡心态, 善于尝试多种选择去实现就业目标”, 还要有“不管工作高低贵贱都是为社会服务的, 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价值观。要经受生活的磨砺, 勇敢地面对生活, 勇敢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 未来一定是光明的”[6]。

参考文献

[1]柯龙山.“90后”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探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8) :30.

[2]于丽君, 邵瑞.创业教育: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济宁学院学报, 2009 (10) :20.

[3]刁佳.基于TPB模型的90后女大学生创业认知调查及对策研究[J].成功 (教育) , 2013.

[4]吴益仙.论女大学生创业教育[J].浙江统计, 2006.

[5]杨琴.新形势下实施创业教育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J].改革与开放, 2010.

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 篇11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20所本科院校的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受身心发育特征的影响,其运动惰性渐增,生长发育水平的机能指标欠佳,笔者建议:各院校要加大课余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养成有规律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女大学生;课余锻炼;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科技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在电子商务时代,女大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浏览电子文件、上网购买日常生活与学习用品,从而减少了身体锻炼时间。导致湖南省高校一部分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发育水平的机能指标欠佳,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及肌肉爆发力处于国家标准较低水平,前景令人担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尽管有种种因素,但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1]。为此, 加强对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具有—定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选定湖南省2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中南大学等10所本科院校,10所高职高专学校。

(二)研究方法。(1) 访谈法。首先,笔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民政职业学院、湖南工业职业学院的20个班级4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自由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看法。发现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其中引起笔者注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身体好,没有生病,锻炼不锻炼都没关系,其次,了解他们大学期间对于体育课的看法。发现他们也是对大多数体育课内容不感兴趣,上体育课的目的是玩或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学习,体育知识匮乏,喜欢轻松的游戏,不喜欢累人的素质练习。(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于2015年4月1日至20日进行,选取了中南大学等20所省内高等院校,每个学校分发问卷50份,合计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968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

表1:调查样本个人基本信息一览表

注:由于个人基本信息部分,有少数同学没有作答,或填写不完全,故此处的样本总量与有效问卷总量有所不同。

(3)数据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

Microsoft 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并运用Excel进行常规数理统计,用百分比对统计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4)逻辑分析法 。运用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论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南省高等院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

析。(1)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表2: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统计一览表(N=943)

从表2的数据看, 68%的学生偶尔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活动;29.8%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仅2.2%的学生课余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

表3: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形式统计一览表(N=943)

从表3的数据看:68.8%女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形式主要是和同学一起进行锻炼, 26%的女生与男朋友一起锻炼,3.2%的女生个人自己锻炼。

(2)课余体育锻炼主体项目

表4: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统计一览表(N=943)

(注:将羽毛球与小球类分开进行人数统计原因是由于羽毛球人数比例相对较高,而其他小球类项目人数比例较低)

从表4的调查统计数据中可知,97.3%女大学生比较喜欢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是慢跑,其次是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等项目。可见,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主要倾向于有韵律感、节奏感的塑造体形的运动项目。

(3)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目的

表5: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目的统计一览表(N=943)

由表5的调查结果数据中看,97%的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强身健体,89.2%的女生则是为了塑造自己的体形,80.4%的女生是娱乐休闲,67.2%的女生表示自己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还有释放压力,其中,在这部分女生中,又主要以大三和大四的女生居多,随着大学生活的即将结束,她们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

(4)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段

表6: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统计一览表(N=943)

从表6数据中看,75.6%的女生选择傍晚,12.8%的女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主要是选在没有课的时候进行;仅有9.2%的女生表示她们的主要锻炼时间是在早晨进行,从这些数据结果可以看到,傍晚进行体育锻炼是女生比较钟爱的时间。

图1:女大学生每周课余体育锻炼次数统计一览表(N=943)

(5)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强度及持续时间。为了了解湖南省本科院校的女大学生所进行的课余体育锻炼是否符合国家基本体育锻炼的标准,她们能不能成为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并以此说明她们所进行的课余体育锻炼是否有效:从图1中统计可知,72%的女生每周的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在三次以下,28%的女生平均每周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是3-6次,每天一次或是以上的没有。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湖南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每周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偏少,多数女生每周的锻炼次数达不到体育人口所要求的每周的锻炼标准次数。

图2: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平均每次锻炼强度统计一览表(N=943)

从图2的数据统计中看,55%的学生每次课余体育锻炼的出汗程度为“微微出汗”,可见,她们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是低强度;9%的女生没有出汗,这部分女生的体育锻炼的所需强度意识为薄弱;22%的女生课余体育锻炼 “出汗很多”,同时呼吸明显加快,这部分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强度基本上达到锻炼所需的中等强度标准;14%的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程度为全身大汗淋漓,呼吸超快,心脏都要跳出来的感觉,这部分女生的课余锻炼强度相对来说属于高强度的锻炼,甚至已达到运动训练标准,这种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其实是不提倡的。

图3: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统计一览表(N=943)

从图3中统计情况看,70.5%的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25.5%的女生的锻炼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4%的女生的课余运动时间在60-90分钟。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湖南省本科院校的多数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偏短,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女大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持续锻炼时间标准。从以上对湖南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基本情况(参与人数比例、参与形式);参与动机;课余体育锻炼项目;课余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次数、每次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分析中看出,湖南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整体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大多数女大学生课余有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并明确体育锻炼目的、目标,但是,整体课余体育锻炼意识还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不是很合理,每周参与的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偏少,强度偏小,持续时间偏短。

(二)制约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1)主观因素。

表7:影响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主观因素一览表(N=943)

从表7的结果数据中显示, 84%的女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80%的女生面临就业的压力。79.6%的女生是自己的课余时间不够用。67.6%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兴趣,但更爱吃美食、逛街、旅游、聚会或者上网,因此,学习压力让她们将课余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还有一部分女生是自身身体条件两个极端的人,有36%的女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身材方面都比较好,或是一部分女生认为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太差,致使她们觉得不用或不敢进行课余体育锻炼。

总的说来,影响本科院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她们对课余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面对就业压力自身知识能力不够,面对学习和考研,她们将自己的重心完全放于提升知识能力方面,同时,由于自己体育技能技术水平较差和自认为自己身体条件不错或太差,因而,没怎么进行课余体育锻炼。

(2)客观因素

表8:影响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客观原因一览表(N=943)

从表8中的调查统计中发现,76%的的女生认为学校提供不了或者是没有提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所需的场地和器材,72%的女生课余体育锻炼比较少的原因是由于学院或系部没有有序的组织,71.2%的女生不经常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是没有体育锻炼氛围,66.8%的女生则认为影响自己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外界条件还有缺乏教练员的指导,60%的女大学生还认为自己不怎么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是社会就业压力大,58%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多次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

四、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湖南省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是:女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各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她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支持更多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价值观教育,树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是就业压力大,上网时间过多,没有形成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2)场地、器材不足以及体育馆设施陈旧则是影响湖南省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客观原因。各校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利用率,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其次则是缺乏组织与专业指导。 (3)高校应采取措施,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在课程设项上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积极引导,提高自身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楠.我国学生体质调查 胖而无力危及国家竞争力[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3)

[2] 王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183.

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现状分析 篇12

一、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偏差

总体上来说,女大学生的择业观的主流是好的,越来越趋于理性化。据调查统计,女大学生在求职方面考虑的因素表现出极大的集中性。有56.3%的学生选择的是“行业发展前景”,排名末三位的分别是“就业竞争程度”、“社会需求程度”和“工作强度”。[1]这说明当代女大学生更关心工作能否体现自身价值,而不是工作是否轻松。此外还有11.6%的女生选择“出国读研”,29.2%的女生选择“国内读研”,[2]这说明许多女大学生希望通过考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期望能继续深造,努力提升自己,以便将来能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当然,由于受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女大学生出现不良的就业心态,择业观也发生了偏差。

(一)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多元的文化和思想在交融和碰撞,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处在象牙塔里的女大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在选择职业时考虑的因素,女大学生最看重的是“薪酬福利待遇”,此外还会考虑到“工作稳定有保障”,但考虑“社会需要”的比重很低,只占9.15%。[3]到挣钱多的地方去,现已成了一些女大学生的主流选择,她们并不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发展道路。这说明女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当问到“你的选择与国家的选择发生冲突时,你将怎么办”时,50.9%的学生回答是“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4]。这种选择一味强调个人利益,社会奉献意识淡化,较少考虑如何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使得价值取向失衡。

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再加上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挫伤了女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使得部分女生产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择业观念,大学里涌现出“毕婚族”(毕业即步入婚姻殿堂)。不少女大学生认为女性的压力比男性小,事业有成更好,一事无成也没有多大关系,她们把扮演好家庭角色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定位。

(二)择业空间单一化

在调查中,对“最希望就业的地区”问题,女大学生中64.6%选择“国内一线城市”,14.9%选择“国内二三线城市”,只有2.4%选择“县城、乡镇、农村和其他”。[5]这说明女大学生择业时比较看重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可以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即使是生活成本高也在所不惜。许多女大学生认为她们当初考大学就是为了脱离以前生活的狭小的城市,进入大城市生活。和未曾读过大学的同龄人相比,她们投入了更多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以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但到了就业市场中,却发现自己的预期收益与成本之比与他人相比,差距太大,容易产生被剥夺感。但若回到原先生活的城市,又感觉“面子”的缺失,因此“宁愿待在大城市哭,也不愿待在小城市笑。”

(三)择业方式依赖性强

女大学生的择业方式有学校推荐、到用人单位自荐、参加人才交流会、父母或亲友介绍等。其中,参加人才交流会是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式。这表明女大学生择业的主动性增强,愿意通过竞争来获得就业机会。但是我们也看到,女大学生选择“学校推荐”与“父母或亲友介绍”来实现择业的比例要高于男大学生,这表明女大学生在择业方面的依赖性较强。当代大学生中的独生子女比例越来越大,而其独立性明显减弱,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性较强。因此,大学生在择业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家庭因素的左右。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女大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意识和勇气,在择业时完全由父母做主,有一些父母出于对子女的溺爱或担心子女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不允许子女自己做主,有一些父母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子女就业铺平了道路,不用子女操心就业。当然,更多的则是大学生在经得父母同意后才作出择业决策。女大学生由于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因而很难独立作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选择。

二、女大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培育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女大学生必须纠正择业观的偏差,培育正确的择业观,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更新传统的择业观念

女大学生必须进行择业观念重塑,更新传统择业观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观念。传统“择业观”是只有当公务员、进事业单位、端铁饭碗才算就业,只有能留档案、能落户口的才算就业。而如今要树立一种“大就业”的观念,即只要有一份工作,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不管是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可行的。

女大学生还要转变依赖性强的“等、靠、要”思想,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业”不再是一个新名词。创业带来的效应在于不仅解决自己的就业,创造社会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更突出的是它突破传统,培养了创业精神。在西方发达国家,女大学生群体投身创业是非常普遍的,在美国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经济直接驱动力。女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努力走创业之路,现代择业观将会使女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大为拓宽。

(二)优化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

高校应根据女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女性的成才规律调整设置课程,优化女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如上海、广东等一些高校开设“女性学”的公共选修课,希望能够在学生中建立起性别观念,让他们在毕业进入社会后把男女平等的观念自动地引入工作和家庭当中。比如中山大学的《妇女、性别与文化再现》课堂上还在学生中展开“什么样的妇女是理想女性”、“女人是否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讨论。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提供有力的指导和训练。

此外,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女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的试探期,在这个阶段,她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考察、探索职业。同时,在此阶段,她们对社会职业的发展趋势并不十分清楚,择业目标往往模糊不清,亟须专业人士给予指导。然而,虽然许多学校都开始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在择业观教育上指导不够深入,指导课老师大多并非专职人员,而是由辅导员兼任,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老师,使得该课程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没有经过系统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和培训的女大学生在自主择业时往往信心不足,就业困难。

(三)营造良好的择业氛围

女大学生择业观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合力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在社会中的宣传作用,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女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择业环境。学校可组织丰富多彩,适合女性特点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系列讲座、女性沙龙等,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及时掌握女大学生择业心态的变化,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家长也要给女大学生一个合理的空间,培养她们良好的个性和独立处事的能力,并积极支持其进行自主创业。总之,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女大学生性、婚恋、择业观调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fo/marry/2010-08/06/content_20652151_5.htm.

[2]女大学生性、婚恋、择业观调查.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info/marry/2010-08/06/content_20652151_5.htm.

[3]张新勤等.当代女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南宁高校女本科生为例[J].高教论坛, 2010, (8) .

[4]郑洁.当代女大学生就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重庆市高校的女大学生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 2004.

上一篇:有关物质分析下一篇:效益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