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发展趋势

2024-10-18

建筑发展趋势(共12篇)

建筑发展趋势 篇1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能源消耗居高不下。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绿色建筑快速发展,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绿色建筑到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以建筑工业化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不能以消耗能源和资源为代价,应以优化格局、提高质量、营造和谐人居环境,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为发展目标,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市是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的能源消耗结构中,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三分之一。建筑工业化作为一种集约集成、节能环保、绿色高效的新型建筑方式,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是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途径与必然选择,对进一步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筑发展趋势 篇2

3探索绿色建筑节能的改造

3.1做好绿色建筑节能知识的宣传工作

针对建筑行业,国家应实施一定的节能措施,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普及绿色建筑节能知识,提升建筑工作者的绿色环保意识,规范建筑行业建设发展所使用的节能材料,以此来保证节能工作落到实处。例如,可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外层结构采取保暖材料,利用泡沫的保温原理对墙面进一步防寒;也可利用同层排水原理节约水资源,使水可以循环使用,当然,必须要运用相关过滤系统保持水源的清洁,为人类的健康提供保障;在热水供应上,可以重视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以减少电量以及煤资源的使用,这也是高效节能的有效措施。政府要做好绿色建筑节能知识的普及,并推广到人群中,使全国人民都能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其宣传重点要以“为共同创造人民群众和谐生活”为出发点,以此来增加人们的节能意识,有利于节能工作的顺利开展。

3.2加强对建筑节能系统的运行管理

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条件是采取有效的手段规范节能环节各个流程,并优化建筑节能系统的运行管理,使建筑节能技术拥有独立的应用空间,从而达到节能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很多新兴技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将这些新兴技术应用到建筑节能系统运行管理中,能够合理安排建筑节能各项工作,完善各建筑环节的设计流程,比如可以应用建筑玻璃门窗替代原有的透明玻璃窗、铝窗。我国一些南方地区夏季日照充足,温度高,白天室外辐射会透过玻璃门窗进入到室内,提升室内的温度,在晚上制冷能量还会通过玻璃门窗流失,无形中增加了能源消耗。为此,需要结合新型技术更换原有的玻璃门窗,加强对节能门窗的使用,有效解决建筑门窗隔热节能问题。

3.3对区域能源进行合理规划

区域能源是城市、城区或者小区形成的建筑群,包括区域供暖、区域供冷、区域供电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区域能源的合理利用对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有关人员运用网络技术来规划建筑的使用面积,并配置相应的节能设备。建筑节能机制的特征不仅要保证建筑的使用周期,同时要将节能理念运用到建筑规划以及建筑设计中,以此来提高节能系统的使用率。而对于区域能源的合理规划则体现于,先改善供暖计划的运行模式,降低耗能量,以保证城镇大气环境不会受到浓烟污染。然后,加强人们在购房时对房屋结构的保暖意识,大力宣传建筑保暖的重要性,为进一步推动节能工作做铺垫。最后,以住户的供暖面积合理收费,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4加强对建筑施工污染的有效管理

建筑施工建设中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污染问题,比如粉尘污染、噪音污染、雾霾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建筑施工绿色节能发展需要做好道路运输和车辆的管理工作,在运输的时候做好洒水工作。在车辆运输的时候通过覆盖来降低扬尘。对于施工废弃物要集中进行运输管理。4结束语随着我国建筑体系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各个领域的资源造成很大影响,包括水资源、煤资源、森林资源等等进行极大的消耗。如不加以改善能源消耗的有效措施,就会导致资源逐渐被消耗殆尽,造成资源短缺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命健康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作为国民的一员,必须要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绿色建筑节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建筑节能是当下必须实施的任务,也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责任,节能技术不但可以降低耗能成本,同时促进绿色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相建波.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途径[J].中国房地产业:理论版,(7):313.

[2]陈凌.给排水在建筑中节能节水问题探讨[J].大观周刊.(33):160.

[3]陈丽,何鑫.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给水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5):77~78.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装饰材料 现状 趋势 环保 污染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13-01

一、前言

我国在装修材料的自我开发研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经过我国的相关的研究人员的努力,生产出了一大批比较新兴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如:轻质干挂式外墙保温装饰挂板、天然无水粉刷石膏、液体壁纸等。首先,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大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并且还有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这些生产设备在我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随着生产的产品相继投入了市场,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了一大步。到现在为止,我国的墙纸以及墙布的生产已经达到了每年4亿m2的水平,建筑涂装涂料已经有每年80万吨的生产能力等等。这一些数据都说明我国的建筑材料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建立起来。

二、建成了初具规模、品种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80 年代以来,全国掀起了开发和引进各种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热潮:一方面我国自行研究开发了一大批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另一方面从国外引进了 2000 多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生产技术和设备,这些生产线的建成和投产,使我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水平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了一大步。壁纸、墙布形成了 4 亿 m2的年生产能力;塑料地板形成了 1.62m2的年生产能力;化纤地毯形成 6000 万 m2的年生产能力;塑料管道形成 45 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塑料异型材形成 30 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建筑涂料形成 80 万吨的年生产能力;建筑陶瓷形成15.8 亿 m2的年生产能力;建筑卫生陶瓷形成 5500 万件年生产能力;铝型材形成 40 万吨年生产能力。发展的花色品种已达到4000 多种,基本形成了初具规模、产品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弱款色旧、档次低、配套性差,适应不了市场及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内的壁纸、墙布经十多年的努力,品种、花色虽有所发展,但和国外相比,花色品种还很少,款式也较陈旧,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壁纸生产厂家尚缺乏素质高的花型设计人员,花型的更新周期过长。因此,产品可选性较差,满足不了更高层次的需要,也难以参加国际市场竞争。

2.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流通市场混乱日前,国内装饰装修材料产品质量不稳定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生产企业不严格配方,没有认真执行工艺规程和产品标准造成的。

3. 产品结构的发展不合理我国新型地面装饰材料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无论品种档次及用量等方面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在地面装饰中,各种装饰材料的消耗比例大致如下:陶瓷墙地砖约为60%-65%,大理石、花岗石地面约为 10-l2%。塑料地板约为16-20%,木地板为 3-4%。有机类装饰材料和无机类装饰材料之比为 20: 80, 和工业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材料类别刚好相反,说明我国地面装饰材料的产业结构不太合理。

四、环保材料发展趋势

1.绿色石材绿色石材就应当从勘查、开采、加工等方面来考虑:

勘查:首先要了解区域地质情况,是否有专业的地质队伍进行勘查。首先是普查,通过普查,应掌握石材的花色品种、荒料块度、大致开采条件、交通水电、放射性水平等。开采:石材在开采前首先应进行材料的检测与分析及放射性测试,以便为下一步的开采和应用打下基础,提高荒料的出材率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加工:加工过程中所用的设备是否先进也是石材绿色化的内容之一,如大板锯切加工设备,目前国外所用的如框架锯机,多绳式金刚石串珠锯以及装有带型或链型刀锯的石材大板加工设备都可以做到加工尺寸大、效率高、寿命长。

2. 无甲醛人造板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种人造板所使用的木材胶粘剂基本上是脲醛树脂,脲醛树脂是由甲醛 + 尿素聚合而成的,给家庭装修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几个月内无法入住。实际上甲醛缓慢释放持续时间达 3—15 年。而无甲醛的人造板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经特殊合成工艺研制而成的胶粘剂,彻底摒弃了甲醛、尿素合成脲醛树脂为木材胶粘剂这些对身体造成危害的物质,胶合强度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无甲醛胶”系列产品已达到欧洲 E0 级和日本 Fc0 级标准要求,使用安全,是消费者可以完全信得过的真正的绿色健康产品。

3.墙体装饰材料

(1)壁纸、墙布由于具有花色图案多(有仿木纹、果纹、花草、石纹、纺织布等各个图案)装饰功能好、施工简单、价格适中等特点,是居民乐意采用的一种内墙面装饰材料。

(2)环保涂料以乳胶漆为代表的水性涂料就是目前最流行的环保涂料。建筑涂料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涂料可配成多种颜色,能满足人们的装饰需要;二是施工简便、工效高、工期短、具有配套的施工工具。三是价格低廉,维护更新方便等。内墙建筑涂料品种,主要类别有乳胶漆、水溶性涂料,溶剂型涂料等,乳胶漆、水溶性涂料等类产品。不过,乳胶漆主要用于墙面的涂饰,对于近年来掀起热潮的家具却不大适用,这就使非环保的溶剂型木器漆成为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元凶之一。近来,一种用于木制家具的水性木器漆应运而生,它以水为介质,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而且漆膜平滑光亮,避免了传统木器漆刺鼻气味,完全符合涂料环保化的发展趋势。含防水配方的乳胶漆一大特点是可洗擦。不过,一般的乳胶漆在经过多次擦洗后,会掉粉。

(3)防虫防霉涂料防虫防霉涂料逐步进入市场。防虫防霉涂料主要是在保持涂料装饰性的前提下,添加具有生物毒性的药品制成的涂料。因此,高效优良的且对人体无害的防虫防霉剂是生产优良的防虫防霉涂料的关键。

4.地面装饰材料

(1)化纤地毯是目前家居地面装饰中广泛使用的一类产品,具有绝热、保温、防潮、防噪音、抗虫蛀、抗静电、品种多、装饰华丽高贵等一系列优点,它与其弹性垫层一起。可为人们提供舒适的脚感;

(2)塑料地板品种多、图案多样,如仿木纹、天然石材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质感,能满足人们崇尚大自然的装饰要求;具有耐磨性、耐水性、耐腐蚀性;脚感舒适,特别是弹性卷材塑料地板,具有一定的柔软性,与木地板相比,隔音易清洁,与陶瓷墙地砖相比,不打滑且冬天没有阴冷的感觉;而且质量稳定,质轻施工简便,维修更新较容易,塑料地板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洗衣房、贮藏室、走廊、便餐室等地面的铺设。

(3)实木地板具有纹理清晰、耐磨损、硬度高、隔音等优点。主要用于地面的客厅、书房、走廊等处的铺设.

(4)强化木地板具有木纹实感好、耐磨、抗冲击、防潮、阻燃、抗静电、防虫蛀、尺寸稳定、安装保养方便等优点,主要用于首层地面的铺设。

五、结束语

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篇4

回顾多层与小高层住宅的发展5部曲

住宅属于社会基础生活类消费品, 像其它社会产品一样, 经历了时代更迭与换代发展过程。纵观近年来的高层塔楼及多层住宅, 大致有5次划时代的变迁与升级。

第一代:经济节约型。

这一代住宅的典型代表, 是一组电梯服务8户的井字塔楼或一梯3~4户的多层住宅。平均每户面积约60~70平方米, 除了较小的卧室与客厅之外, 仅有阳台、厨房、厕所等基本设施, 布置紧凑, 尽可能降低公用面积。小区总体布局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服从高容积率, 追求建造数量, 户型不在乎朝向。

第二代:经济适用型。

这一代住宅无论高层还是多层, 在上述经济节约型的基础上, 开始调整住房起居室布置, 争取宽阔景观, 避免相互干扰。每户平均面积适当增大, 注意小区总体规划, 保证了住宅作为生存资料所需的基本居住与休息功能, 并适量增加公用设施。

第三代:发展转变型。

这一代住宅为适应、改善居住环境, 户型避免正西朝向, 改善室内通风条件, 厨卫趋向半封闭空间。高层平均户型面积增加到80~100平方米左右。多层住宅, 更是以一梯两户代替了一梯多户, 接近绿地, 拥有景观。小区总体设计方面, 更注意空间的完整性和公用设施的齐全性, 属于由经济节约型向舒适型过渡的转变型住宅建筑模式, 旨在塑造、提升居住质量。

第四代:景观舒适型。

这一代住宅的主要特征, 是全力改善和提高住宅居住的舒适度。高层的每层户数由8户减至4~6户, 户型平均面积增大, 并根据朝向和景观分别设置大小不同的户型。大户型的厨房和卫生间面积也相应增加, 并设置贮藏室、工人房。多层则大多变为一梯两户的大户型, 有的还增加了电梯, 顶层、底层增设复式户型。此外, 小区的基础服务建设更加完善, 有会所、健身中心、大型停车场及物业管理, 小区绿化规模成倍递增, 一般都建有小区内的中心广场和公用庭院。

第五代:生态文化型。

这一代住宅不仅追求舒适, 而是旨在创造健康、怡人的乐居环境, 它从空间、布局、文化、效益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性规划, 打造人类、住宅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融洽共生。注重利用大环境资源 (自然、地理、文化、交通、社会等) , 使小区与城市空间、用地环境良好协调。小区整体布局方式, 努力营造阳光普照、空气清新、绿地静美的生态之景。不仅有赏心悦目的楼房空间, 户户能均享的精致庭院, 还有人车分流的安全通道, 以及供人们居住、交往、休闲、健身的活动环境。具体来说, 住宅单元构成符合整体设计规划, 地产商往往因地制宜构筑户型, 力求户户有良好朝向、景观及通风环境, 降低楼层电梯的服务数量, 减少户间干扰。户型大小符合国家制定的居住标准要求, 并能以多元化的户型适应消费者个性化住房选择需要。深层体贴构建户内生活环境, 厨房、洗手间、储藏室、工人房、设备间、服务性落地阳台等均有效组织、合理布局, 电气供应、油烟排放、空气调节、垃圾收集处理, 均能妥善安排。对于外部自然环境, 有分层次的系列性绿色体系和生活配套设施体系。既有大的绿色景观, 又有小区内的绿色庭院, 以及每户的绿色生态阳台与户内庭院。小区拥有超市、美容院等生活配套设施, 有会所、幼托等文化性配套设施;小区内拥有良好的智能化体系, 安保、通讯、物业管理一应俱全, 计算机系统与宽带网络共同构筑现代化小区配套体系。

当今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住宅需求观念

随着社会高速运转, 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对住宅建筑提出了更新要求, 这一切也都直接影响了建筑师对住宅小区的规划和住宅设计的改良。住宅市场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畅想生活和空间的梦之领域, 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新的小区、新的住宅去适应新的变化和新的生活, 建筑师既要以一名普通居者的身份去理解和体会生活的改变和需求, 同时又要肩负创造生活、创造时代的责任。

在快速发展的今天, 住宅建筑应借鉴以往的实践与经验, 积极判断未来发展、未来模式与空间, 为人们提供一个家之所向的居所。随着现代住户对居住空间和氛围要求的提升, 以往单一的行列式规划已不能适应今天的多元化要求, 具有院落式的布局、相对封闭空间的住宅组团, 更能给住户带来领域感和安全感。另外, 住宅组团形式也在发生新变化, 组团的规模经过了小组团→大组团→再次回归小组团的发展。人们在重视大环境的同时, 越来越重视组团内部的空间环境和自身宅前屋后的空间, 这是最接近人们自身的半私有空间和私有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 人们在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 对家的留恋要求越来越高, 半私有空间和私有空间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室内外空间交流的一个过渡。同时, 空间类型也从地上模式逐步向地下空间延展。

未来住宅的综合发展趋势

建设部在面向、针对各大城市指导建设时指出, 建造符合二十一世纪的大众住宅, 是我国住宅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其中, 对于小康型住宅建设标准提出了明确要求:套型面积较大、平面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充足、住宅环境舒适等, 并对厨卫设备、门斗、水、电、煤气、绿地、垃圾处理等问题都提出了指标性界定。

未来住宅的发展应在原有标准基础上, 满足住户更多维、多层次的要求, 不断改善住宅品质, 更强调以人为本的住宅建设, 突出住宅的舒适性、节能性、智能性。未来住宅设计及小区规划, 秉承人类宜居为核心灵魂方案, 塑造自然优美的室内外环境, 符合人的长远生活轨迹。住宅功能更合理, 让居住者能在其中方便、安全、卫生、舒适的享受家庭幸福时光。住宅内部房间齐全, 动静分开、洁污分离, 主要居住的房间阳光充足, 各种设施齐全, 能满足家庭最大限度的节能需求。加深住宅群的文化内涵, 保护和发扬具有独特地区、民族性的住宅群。

未来的住宅设计标准的跨越式提高主要体现在:一重视环境设计。作为设计行业主导力量的房地产设计,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限制, 环境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加快设计院体制的改革深化、加速设计师业务水平提高, 是我国住宅环境水平提高的当务之急。二是强调立体绿化。垂直面上多做绿化设施及小品, 多种垂直植物, 真正实现空间环境的绿化。三是讲求舒适性, 舒适设计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永不褪色。四是注重节能与环保。绿色建材的使用尤为重要, 无论住宅设计还是在家居装修中都应大量采用绿色产品。细节设计的科学化, 注定不论室内还是室外, 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建筑师以居者的身份来设计和研究不同类型的住宅设计。切身研究每一个细节, 如窗的大小、位置、开启形式、所用材料等, 选择、分析最佳配比方案。由于建筑师、设计师对住宅的未来使用具有前瞻性, 在平均住宅使用寿命50~70年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为今后的发展和改造留有余地和可能性, 例如在空间上尽量不用承重墙, 在电信、电力等用量上留有充分余地, 为今后发展、改造提供可能。

加快未来住宅的科技化步伐

信息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促使住宅向科技化方向发展。新式小区随处可见用户智能控制器, 具有三表读数和报警功能;用户可视对讲机, 有效杜绝无关人员进入各单元楼;声控、光控照明系统, 控制电源自动开关;VOD视频点播, 可在家中点播影视歌曲节目;智能网可实现网上购物、家庭办公、证券交易、远程医疗、家庭教育等。智能化住宅充分利用现代化4C——计算机、通讯与网络、自控、IC卡技术, 通过有效智能传输, 将安防与多元信息服务通过智能化综合布线进行系统集成。

社会科技进步, 令住宅建筑逐步运用高科技手段满足现代人“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生活方式。住宅建筑科技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节能应用技术。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先进的空气净化技术、绿色照明技术、先进能源利用技术, 建筑外围护结构方面有外墙幕墙、遮阳、门窗的节能技术等。二是环境与生态保护应用技术。如园林绿化与景观研究技术, 绿地节能、节水、环保设施应用技术, 室内声学环境与区域噪声的控制与监测技术。三是水资源利用技术。包括中水利用技术、雨水利用技术、节水设施应用等。四是绿色环保建材及产品。包括绿色环保建材应用技术, 再生或可再生材料应用技术等。五是智能化服务系统。如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等。六是结构设计与施工新技术。包括新型的结构计算、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配套关键技术等。

目前, 我国处在实现全面住宅科技化、搭建基础网络平台的初级阶段, 需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 随着科技化设计的不断深入加强, 更安全、便捷、舒适的科技化宜居住时代即将到来!

历练住宅人文生态篇章

现代居住文化的核心, 应该是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满足居住者的使用要求和精神要求, 强调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 融入人文因素, 将历史文脉、地区习性和周边影响作为创造理想住宅建筑的重要参数, 尽量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当地元素融入到住宅建筑中。这样的融入, 并非只是简单的借鉴外型, 而是真正从人们的生活习惯上去考虑, 使居住在其间的人, 能够体会到强烈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现代住宅建筑在平面布局、功能设置、空间利用等方面努力探索, 以满足不同人、不同家庭的需要。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 最大限度的、合理的分配使用空间, 按照人的心理行为、生理行为和需求, 设计室内布局和功能分区。住宅区的道路交通展现当代人的出行需要, 应尽量采取立体交通形式, 步行道、车行道尽可能分开, 结构布局适应当代人的社交需要, 提供居民休息、交流、行动的科学聚合空间。注重设计住宅廊道、组团庭院、小区绿地公共交往场所等, 符合当代人审美需求, 提供实用、舒适、贴近自然的感觉。社区功能方面, 按照当代人注重健康性的发展需要, 呈现安静、无噪声、无污染的环境, 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绿地丰富、室外活动空间宽阔, 具有识别性强的景观特征。住宅建筑在总图布局和景观设计时, 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自然元素, 对地形地貌尽量不进行大的改动, 同时也要有意识的从生态平衡的角度去再造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 让鸟语花香充溢我们的生活周遭。

浅谈未来住宅建筑发展趋势 篇5

方法:本文首先将外国业界和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再分析目前世界最著名的摩天建筑的特点,最后探索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

结果: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业内分析都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很多建筑设计师们本来会以自己不同的角度去设想未来的建筑发展趋势。有的是纯粹从未来主义这个角度设想的,有的学者则是从美学美感的角度去设想,有的则是从本身的生态学和科技的发展去设想,或许他们的想法都是行得通的。因为他们毕竟是现有的建筑去思考,我们还发现近些年世界上最前卫的超高建筑物分析推论,我们得出了它们都具备的共同特点,就是绿色环保、且智能化水平相当高,最重要的是它还在人与大自然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最终实现人类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当我们以一种科学的角度去观察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会发现其实未来的建筑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期待。

关键词:未来住宅;

可持续发展;

高智能化 论文类型:研究报告 目 录 摘 要 I 目 录 II 1 绪论 1 1.1 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1.3 关键词及定义: 1.4 研究对象 2 1.5 研究方法 2 1.5.1 外国业界的研究成果 2 1.5.2 国内的研究成果 2 1.6 研究步骤 3 2 研究结果 4 2.1 西方建筑 4 2.1.1 迪拜纳赫勒港湾大楼 4 2.1.2 芝加哥旋转塔 4 2.2 中国建筑 5 2.2.1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5 2.2.2 望京Soho 5 2.2.3 上海中心大厦 5 3 讨论 6 3.1 超高层建筑的可行性 6 3.2 智能建筑势在必行 6 3.3 探索新型建筑材料 7 4 结论与展望 8 4.1.1 结论 8 4.1.2 展望 8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声明.........................................................................................................................................12 1 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

人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几乎每天都能遇得到衣食住行这四样事情。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那种年代早就已经过去了,住也不再是片面地要求“有瓦遮头”,而是要求怎么样才能住得更舒适、更好呢。

尤其是近几十年我们国家的科技水平发展速度很快,高楼大厦每天都在拔地而起,人们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越来越高,人们也在探索着未来我们怎样才能住得更加舒服,更加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有鉴于此,本文就根据已有的一些资料去分析,究竟未来我们的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呢?比如说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它又能不能应用到我们的住宅建筑中呢?比如说我们住宅建筑常用的钢筋混凝土如果有一天没有了,那将会有什么更好的材料去替代它呢?等等等等,基于这些疑惑,笔者就觉得对这个领域一探究竟,就是为了探索出未来住宅建筑发展的新道路。

1.2 研究目的及目标:

通过对当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最有名的建筑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发掘它们背后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我们未来的住宅建筑应当具备哪些特点。

1.3 关键词及定义:

未来住宅;

可持续发展;

高智能化 未来住宅:不同时代、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对未来住宅建筑的要求或许是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未来住宅建筑乃至整个建筑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进步也为未来住宅建筑实现舒适度更高、更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支撑。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被广泛提出来了,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的发展,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的住宅建筑不仅仅要满足目前人们的实际需要,并且还要考虑到这些建筑不会对未来几十年、数百年乃至更远时期的自然环境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这便是可持续发展的精髓所在。

高智能化:衣食住行,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几乎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事情,片面的居住功能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人们追求的是住进去以后会感觉很舒服,可能会充满着艺术气息,可能会由人工智能替代许多日常重复的工作等等,这些这些都是提高住宅建筑的强有力的措施。

1.4 研究对象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都是在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尤其是前人从生活中积累到的经验或者研究成果,就成为了我们研究未来住宅建筑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1.5 研究方法 1.5.1 西方业界的研究 其实在很久以前,建筑设计师们的脑海中就已经幻想着未来住宅建筑是什么样子,只是由于当时的机械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还不是特别高,很多想法也只是处在幻想阶段,并不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实现。不过,他们把当时自己的想法通过纸和笔记录了下来,对我们研究未来建筑领域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后人把他们的这些奇妙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发现外国朋友们对未来建筑的幻象构思主要分为了以下这几个阶段: 回首到两百多年前,在刚进入19世纪的时候,工业化水平开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得益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当时的建筑师们,甚至包括普通的市民在脑海里都会经常想着工业化的这种技术能不能应用到我们的建筑当中来呢!当时许多享有盛名的建筑师都曾经发表过自己对未来建筑的一些真知灼见。在文艺复兴时期,身为建筑师的霍华德就曾经发表过自己对未来建筑的构思想法,并将这个幻想在自己心里的未来建筑取名为“理想城”,并由此掀起了一股构思未来理想城的热潮。

当进入了20世纪以后,直至今天,建筑师们逐渐将自己的这些看似很难实现的奇思妙想都融入到建筑了,科学的进步为他们增添了不少的动力。我们知道,在上世纪,中国以致全世界的人口进入了一种爆发增长的趋势,人多就意味着需要提供的居住地方就要多,这样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活需要,所以在那时候,福斯特、杨经文等建筑师就提出了超高层建筑的设想,这种设想可以大大地提高居住的空间,将居住空间往更高的纵向发展,也是一种出于实际考虑的设想。

有一些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则是更倾向于考虑危机防御方面,比如伍兹就曾经提出了战争建筑的设想,而也有一些建筑师则是更看重居住的舒适度方面去考虑的。可以说每一种建筑的构思都是基于满足当前人们需要的同时,力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1.5.2 国内业界的研究 反观国内的对未来建筑的研究成果,又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去设想。但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偏向于对其中一个方面去研究,并没有很系统地、很完整地去对整个未来建筑领域进行研究。

比如说知名建筑学者陈锐曾经发表过《不可思议的未来建筑》,在他的设想论述里,融合了很浓的未来主义的色彩。而徐敬的《放眼未来建筑——信息化战略》就从科学化的角度去论述,将科学的发展融入到自己对未来住宅建筑的设想里。而有些专家学者则是从美学角度去联想,比如说出自杨维平和罗春美这两位学者笔下的《高技美学、生态美学与未来建筑发展趋向》就是将生态和科技之美的元素带入到未来建筑中。还有像任军教授提出的《未来建筑的历史》,则是通过归纳前人对未来建筑的想法,提出关于若干点关于未来建筑的可能性思考。又比方说巫纪光教授提出的《未来建筑文化概念与表述特征》则是从建筑材料、空间以及类型学等方面深入探讨未来建筑的发展发现。

1.5.3 社会学者的研究 社会学者,其实说的就是他本身并不是专门研究这方面的,但他们也发表过对未来住宅建筑的一些看法。比方说在一些科幻的电影中,虽然看上去觉得好像是他们杜撰出来的,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子,我们知道,在许多的科幻影视作品中,往往给观众们呈现出更有立体感的建筑,而这些建筑往往都是融入了导演们或者编剧们对未来建筑发展的一种设想。比说说在《世纪大战》这部电影中,我们就看到了在未来的城市里,人们可以自己驾驶着飞船穿梭在摩天大楼间,这种情况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哦。

在百年前,汽车才刚刚被发明出来,你看到了今天,汽车已经成为了我们出行的常见交通工具,很多朋友人均拥有的汽车数量就超过了两台。尤其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么热,并且也兴起了无人机技术,所以这些科幻作品中人们驾驶着飞船穿梭在超高层建筑之间也不是一件不可能不会实现的事情哦。

1.6 研究步骤 首先我们将国内外知名的建筑学者发表过的关于未来建筑构思的重要参考文献都归纳在一起,选用最有代表性的文献去深入挖掘研究,当然,就算是其他行业的学者、社会学家都建筑提出的一些奇思妙想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将他们宝贵的想法汇聚在一起,我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窥测到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了。研究结果 2.1 西方建筑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一个地区的建筑都会带有当地很浓重的风土人情色彩,尤其是近些年一些国际上著名的最新建筑,加入了许多时尚的元素和环保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2.1.1 迪拜纳赫勒港湾大楼 众所周知,迪拜有着“沙漠奇迹之城”的美誉,数几十年前它还是一个中东地区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后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跃身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食油出产国之一。尽管它的面积很小,人口也只有160万人,但它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近年来新建了许多很前卫的建筑,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至。

至今为止,迪拜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建筑——迪拜塔。但其实迪拜还有一个新的世界最高建筑,只是它还没建成而成,它就是位于新迪拜城区的纳赫勒港湾大楼。它总高1037米,由150部电梯组成,是一栋名副其实的摩天大楼。由于它的高度落差实在是太大了,你在电梯里就可以看到两次日落,分别是在塔底和塔顶各看一次,是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2.1.2 芝加哥旋转塔 顾名思义,它是坐落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栋建筑,在2012年就已经竣工完成了,它也被视作为未来建筑的一个特点。它虽然只有300英寸的高度,不如迪拜塔那样高耸入云,但这座旋转塔被誉为整个北美地区的第一高楼。它的外立面为游客提供了360度全景的视觉体验,是很有特色的摩天大楼。

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非常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例如它配备了一个完整的雨水循环系统,可以将平时的雨水收集起来,用来灌溉植被用的,并且还可以根据河水去实时调控大楼的温度和湿度,这是非常不错的。利用高端科技将环保和舒适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此外,它还提供了像节源环保的地下停车场、专为了驱赶鸟而特制的大面积玻璃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相处。

2.2 中国建筑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建筑融合了前人的智慧和思想的结晶。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迅速提升,也诞生了不少在国际上负有盛名的建筑物。

2.2.1 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它坐落与深圳中央商务区,可以称作是深圳的一座地标式的建筑物,它总高646米,建筑面积超过了64万平方米。大厦内设置有透明的观景台,你可以在这里就能轻松俯瞰到整个深圳的靓丽景色,并且四周都采用了透明度比较高的玻璃制作而成,让你360度无死角俯瞰到脚底的美景,让你会有一种凌空入云的感觉。

尽管它并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但它却有用了世界上最高的观景台,让人们可以从数百米高的地方凌空俯视观赏,这或许也是构成未来建筑的一种很重要的元素吧!2.2.2 望京Soho 被誉为北京的三大新地标建筑之一的望京Soho,建筑面积超过了52万平方米,主要是由两座200米左右的塔楼组成。这座建筑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外观部分,两座塔楼并不是很平铺直叙地摆放在一起,而是呈现特定的角度,给人一种无比遐想的空间。并且它采用了鹅卵石的设计风格,包括它的纹路也是一圈一圈的,尖端很圆润,如同两个不知道放大了多少倍的鹅卵石,很有动感。

这座望京Soho的建筑物内同样是提供了给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塔楼内主要由写字楼和商铺组成,现在许多新建的摩天大楼几乎都是这种模式操作,既具备办公功能,也具备了许多现代化的娱乐设施,而且凭借着高度的优势,还自带观光的功能,这或者也是未来商业建筑方面的一大特色吧。

2.2.3上海中心大厦 它位于寸金寸土的上海陆家嘴金融区,总高632米,它在建成之初就成为了当时我国第二高的大厦。它总共有127层,与陆家嘴的另外两栋超高层建筑物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架构。而它的外观设计最为突出的地方就在于它底部和顶部的差异,从它的底部一直往上旋转,到了顶部后竟然与底部旋转了整整90度的直角,很有气派。

并且它的建成还融入了许多环保绿色的理念,并因此还通过了美国的LEED绿色建筑认证,可见它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在功能方面,它集聚了娱乐、休闲、观光、商业等一系列的功能,完全满足了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需要。因为它还提供了多家酒店,供游客们在这里歇息,当然如果你想每天都能欣赏到这样的美景,你也可以在这里长住下来,那就是最好的享受了。

3讨论 3.1超高层建筑的可行性 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新建的地标式建筑物都是很高的,并且世界最高建筑物也屡屡被洗牌,仿佛就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起码会引来世界关注的目光,也使得当地的城市品牌影响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其实高层建筑的诞生之初只是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因为地球村的土地面积就是不变了,人们要想获取更多的人均居住面积,那就只能往纵向发展。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就算不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比如说很多新开发的楼盘层数都是很高的,一般都有三四十层,那未来随着我们人类科学的进步,是不是还能起得更高呢?一栋大厦里就能同时容纳近万人,甚至于十几万人、几十万人,是不是可以通过不断增加层数就能将这个问题完美解决呢? 只要我们不断地将层数累计,甚至将我们目前一个城区、一个城市的人口都装进一栋大厦里,那岂不是更好?但这个问题在业界还是比较有争议的,许多专家学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首先他们会担心这些超高层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还有就是资源消耗的问题,超高层建筑一旦多了起来以后,会不会出现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呢? 其实,从建筑本身来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我们人类提供一个安心出身之所,最重要的是能满足人类的生活需求。但如果片面地追求建筑的高度,甚至就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将整个城市的人口都装进一栋建筑中,那或许不是一件好事情。

3.2智能建筑势在必行 目前在很多人的家庭里都会使用智能家居这种设备,尤其是在别墅中,智能家居早就已经成为了别墅的标配。我们回到家,走到哪个角落,那里就会亮起灯来,并能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甚至你还可以不用动手动脚,直接语音控制就能完成整个操控。当你走了以后,室内的灯就会自动熄灭,既方便又环保,这只是智能化在家居方面的应用。

尤其是近些年,人工智能这一话题是很热的,人们将它应用在了许多领域,比如说快递分拣呀、无人机呀、无人驾驶呀等等,都为人们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其实,在建筑方面,其实早就用上了这种智能的设计,比方说我们家里的电力系统、水里系统等,都是在终端就可以查看和操控,很方便。而在未来的住宅建筑发展趋势下,这种智能化的应用的水平只能是越来越高,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就是为了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

在当前的智能建筑方面,通常是由5A系统来组成,分别是代表着通讯自动化的CA、代表办公自动化的OA、代表消防自动化的FA、楼宇自动化BA,以及代表报案自动化的SA,在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农名工去搬砖头,去砌墙,可能只需要一个工人在远隔千里之外的地方,在电脑面前轻轻地用鼠标一点就能让机器人自动实现将楼房建起来的效果,甚至可能只需要一个人坐在舒舒服服的室内环境就能控制成千上万的机器人同时在开工,你还别说,按照目前的科技水平,这种现象应该会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了。

3.3探索新型建筑材料 根据现代的建筑发展历史推断,未来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必将让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很大的高度。同时新的建筑材料也会导致新的建筑类型出现,推动未来整个建筑界水平往前发展。

我们知道,在现代的建筑材料里,绝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钢筋混凝土,这种钢筋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尽管它在目前来讲使用比较广泛,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建筑材料,但除了它以外还有没有其他能够替代钢筋混凝土的材料呢? 答案当然是有的,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现了天然的磁铁,并最终将它应用在了指南针方面,为人们出行指明了方向。而最近一段时间,有科学家竟意味的发现,其中这种磁性材料完全是可以融入到我们的建筑中,甚至可以成为未来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

科学家设想将这种磁性的材料移植到建筑中,就能使建筑有更大的可调控的空间,甚至还可以通过电流去控制磁场。当我们的墙体嵌入了这种磁性的材料之后,使得墙体和墙体只见、地面与楼顶面之间的距离都能变得更具有可调控性。甚至还可以将电梯淘汰掉,我们就可以通过乘坐这种磁性的材料随意穿梭在建筑内部的目的地,可以说它会比现有的电梯会更加的安全可控。当然了,这种想法是十分美好的,但离它诞生到广泛使用还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去磨合才能最终被人们所接受。

另一种目前比较火的新型建筑材料就是光能源材料。我们知道,光环境是一栋建筑物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我们知道,现在这么多高楼大厦,你只有站在窗台边才能更好的感受到自然光的滋润。但是在内部的光就明显缺失了,就只能通过照明的灯光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新兴的光材料则是食用激光技术和导光材料做成的。它能将光最大化,利用光的技术建设的虚拟墙可以用于多媒体的展示,节省了很大的空间,这就是将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表现。

4结论 4.1结论 经过我们的研究分析后,发现其实未来住宅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超高,我们在本文中也跟大家探讨了关于超高建筑物的可行性问题,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高度智能化,通过人工智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解放人工的双手。第二个部分就是采用一些新兴的建筑材料代替已有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这些都是我们觉得未来住宅建筑最有可能发展的方向。

4.2展望 对于未来而言,我们始终是充满期待的。同时未来也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是从现有的资料和大家的共同讨论下试图勾勒出未来住宅建筑的发展趋势,但事实上它是不是按照我们的这种设想去发展呢,还是实际上的发展会比我们的设想还要好呢?这个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我们可以当一回历史的见证者,当多少年后回过头来再看看今天的推论是否都已经实现了。

致 谢 历史数月终于将这篇论文整理成文,在这段日子里,笔者查阅了许多的参考资料和文献,带给了我无限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尤其是在查阅归纳的过程中,使自己对于未来住宅建筑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尽管经历过无数遍的挫折和困难,但依然无阻笔者对这领域的热爱之情,当然最后也是与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关怀和帮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尤其是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没有了她不厌其烦对我提出的文章修改建议,和推心置腹的沟通交流,笔者是无法完成此片文章的。在撰写的过程中,她给了许多意见和素材给笔者,使笔者始终很享受这个过程。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当支持,肯定大家斧正!参考文献 [1] 徐敬.放眼未来建筑——信息化战略[J].科技信息,2009(16).[2] 喻晟.智能建筑——未来建筑发展趋势[J].武汉轻工设计,2007(2).[3] 冬青、刘湘欣、王仕,未来建筑空间的发展趋势与新型建材的开发[J].建材发展导向,2004(2)[4] 曹世铎,浅谈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一一于自然的心灵感悟[J].建筑科学,2011(6)[5] 罗春美、杨维平,高技美学、生态美学与未来建筑设计发展趋向.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9x)[6] |美]詹姆斯•特拉菲尔,未来城(赖慈芸)|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 赵继龙、刘建军、赵鹏飞,数字建筑的形式、美学与伦理m,建筑师,2009(2)[8] 陈艳蒙,绿色建筑一一未来建筑的犮展方向|1|,天津建设科技,2008(B07)[9] 王小龙,未来建筑:考验你的想象力[J],住宅与房地产,2006(5)[10] 陈易,生态文化与未来建筑[J],现代城市研究,2001(1)[11] 李向辉、汤喜辉,趋同一一对建筑未来的思考⑴,建筑与结构设计,2006(1):

8〜10 [12] 文荟,2007:预测未来[N],科技中国,2007(2)封面故事,未来建筑材料:打造我们更坚固、更舒适的家园⑴,华东科技 附件:

网络学院毕业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系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本人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论文中依法引用他人的成果,均已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论文内容未包含法律意义上已属于他人的任何形式的研究成果,如果本论文有摘抄他人的研究成果,被他人追究责任,则本人负全部责任,与指导老师和学校无关。

本人如违反上述声明,愿意承担以下责任和后果:

1.交回学校授予的毕业证书;

2.学校可以在相关媒体上对作者本人的行为进行通报;

3.本人按照学校规定的方式,对因不当取得证书给学校造成的名誉损害,进行公开道歉;

4.本人负责因论文成果不实产生的法律纠纷。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2019 年 02 月 26 日 毕业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属学校。学校享有以任何方式发表、复制、公开阅读、借阅以及申请专利等权利。本人离校后发表或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署名单位仍然为西安交通大学。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2019 年 02 月 26 日 导 师 签 名:

日期:

探究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趋势

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技术是兴建房屋建筑的规划、勘察、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总称。

建筑工程技术与衣食住行紧密相关,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工程建设的推进,建筑物的高度跨度不断增高增大,施工难度不断增加,促使工程材料、工程结构和施工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如阿联酋迪拜建成的哈利法塔,高度已经达到828米,日本大分体育馆主跨达到274米。另外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渗透到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绿色建筑技术已经成为时代发展潮流,绿色环保性工程材料日益受到人们重视,高强轻质材料在工程结构中大量使用,满足了高大复杂的结构形式,发挥了结构潜力,绿色施工成为四节一环保的关键环节之一。科技的进步促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渐加深、视野更加开阔,总体体现在更安全、更经济、更环保、更高效等几个方面。

1、工程新材料的应用

在新材料的发展过程中,钢材和混凝土材料的改进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钢材的高强度化、高耐久性已成为钢材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高强度钢材的使用除有利于节省钢材、提高利用率和结构安全程度外,降低工程造价。国外发达地区的钢筋主力级别已达500MPa,780MPa级的钢材正积极推广使用,国内【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0】提出了“优先使用400MPa级钢筋,积极推广500MPa级钢筋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有助于减小结构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在经济上已有一定的空间优势,国内工程应用成功的HSC/HPC已达C120级。另外,新型结构材料的大量出现,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比传统工程材料具有更轻的质量、更高的抗拉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等特点,为工程结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四节一环保的时代前提下,建筑材料的“4R【可更新、再循环、可再利用、减少能耗】”的特性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如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绿色墙体材料等。

2、建筑工程新结构的发展方向

随着社会生产和人类发展,传统的建筑结构已开始向多种结构形式优化组合的新型结构方向发展,衍生出了各种杂交组合体系、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体系,以充分发挥不同材料和体系的各自优点,建筑结构形式的突破与创新集中体现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空间建筑、生命线工程等。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以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和框架——支撑体系为主。组合结构和混合结构已成为国外高层/超高层建筑的热点,组合结构的使用能够充分提高钢材和混凝土的利用率,尤其在约束条件下使用高强混凝土更能体现其强度优势,混合结构则既具有钢结构的技术优势,还具有混凝土造价相对低廉的特点。大跨空间建筑的跨度不断增大,空间结构形式也趋于多样化、高效轻型化,有传统的钢性结构发展到半刚性、柔性结构,如所穹顶结构、张弦梁结构、弦支穹顶结构等。建筑物的高度和跨度不断增加及体型的复杂,因设计烈度的欠准确性和结构非弹性破坏机理的复杂性,使得结构减震控制技术应运而生,按照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来划分,减震控制技术可分三类:被动控制技术,半主动控制技术和混合控制技术。

二、建筑工程新材料的发展

建筑工程的发展首先是工程材料的发展,建筑材料的更新是新型结构出现与发展的基础。高强度材料的出现首先是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轻质材料是减轻建筑自重、节约材料用量提高构件运输和吊装效率、减少地基荷载及改善建筑物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轻骨料混凝土的出现将对建筑工程产生深远影响,如1997年我国高强陶粒、高强度陶粒混凝土的问世,标志着我国轻骨料混凝土的研究、生产、应用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建筑设计结构耐久性普遍较差,已引起普遍关注,因此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社会生生产生活成本,由此耐久性混凝土、耐久耐候钢材、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建筑施工新工艺的发展

建筑结构和材料技术的推动,促使涌现出一批新的施工工艺,如焊接钢筋网片技术、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配送技术,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四、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

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满足建筑抗倾覆和地基基础稳定性要求,因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了基础埋置深度的比例,随之涌现了形式多样的深基础工程,其施工已经成为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五、减震控制建筑技术的发展

减震控制建筑技术有传统的以抗为主,逐渐形成以空为主的结构减震控制技术,传统的抗震方法是依靠主体结构本身的非弹性状态来消耗地震能量,而隔震、消能、减震、和各种结构震动控制技术,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一条新的抗震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叠层橡胶隔震技术、屈曲约束支撑技术等。

六、高层/超高层,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稀少,建筑物不断地向高空和地下发展,其高度大、结构施工难度高、作业空间小、平面布置困难、工期长、材料设备垂直运输量大等,使的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按结构材料主要分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和组合结构施工技术,其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解决模板、混凝土和钢筋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钢结构施工主要解决钢构件加工、安装和连接的技术问题,组合结构施工主要体现在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技术应用。

七、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

绿色建筑是一种在规划、设计时充分考虑并利用了环境因素,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少,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空间,拆除后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其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形成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其核心理念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既要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源,又要降低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绿色建筑可表达为:绿色建筑=绿色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运营、绿色拆解。绿色施工技术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目光对传统的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资源等,主要应用有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与现场产生的废水利用技术等。

结束语

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 篇7

一、绿色建筑技术的概念

绿色建筑就是指依照国家颁布的相关建筑方面法规, 运用相应的科学技术, 同时实地考察来根据当地各种自然环境特征, 使得竣工后的建筑与周边的人文环境能够有机协调融为一体, 达到建筑与环境和谐存在而不发生污染现象, 此外, 绿色建筑本身还需要有一定的自我环境调节能力, 面对环境变化时也能够满足建筑物内大部分人群的正常工作、生活和一般需求。最好的情况是建筑、人、环境三者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不管是在节水、节电、节能方面都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污染最小化。做到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较小, 从而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二、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大致可分为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和主动式节能技术。最初, 人们在被动技术上做了很多突破, 但现在, 随着技术的进步, 在两个方面目前都具有极大的发展和成果。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1. 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节能技术, 具体指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技术、有利于自然通风的建筑开口设计等实现建筑需要的采暖、空调、通风等能耗的降低。它主要涉及到建筑规划 (选址、朝向、绿化、体型) 、材料 (如结构、墙体、门窗、屋顶与地面等) 、建筑设计 (自然通风、采光、日照、遮阳、立体绿化等) 。维护结构的更新换代是其中一个重点。

(1) 墙体材料:各种新型的自保温墙体, 如无机复合烧结页岩砖、各种发泡混凝土保温砌块。2009年, 英国工程师甚至发明了一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水泥, 虽然存在很多质疑, 无法作为大体量建筑现实的替代品, 但仍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与绿色环保建筑的发展方向。

(2) 外保温板材:裸板和复合板材。除传统的难燃性EPS、XPS、酚醛、聚氨酯板、岩棉板外, 还有二氧化硅微粉真空隔热板等新型板材及相应的复合板材。这些新型板材大幅度降低传热系数, 给建筑穿上了一件保暖隔热的“外衣”, 同时, 在防火和外装饰上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3) 门窗玻璃:从传统的中空、热反射、LOW-E镀膜, 到真空玻璃、中空暖边、阳光控制镀膜、百叶中空等等。

2. 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

主动式技术指通过机械设备干预手段为建筑提供采暖空调通风等舒适环境控制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主动式节能技术则指在主动式技术中以优化的设备系统设计、高效的设备选用实现节能的技术。

(1) 光电幕墙。可以在屋面使用光电板遮阳屋顶, 墙面使用光电板幕墙。采用“光电幕墙”技术, 既可以节省传统建筑材料, 又可以产生能源, 可以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还有着不需燃料, 没有废气, 无余热, 无废渣, 无噪音污染等优点。这就是“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

(2) 建筑设备节能: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湖水源热泵、冰蓄能、LED照明。

(3) 可再生能源: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热系统等。

(4) 水资源利用:雨水收集回用、中水回用和使用相应的节水器具。

(5) 室内环境控制:高舒适度, 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6) 低温辐射技术:如楼板、墙体供冷技术以及新风地下预热、预冷体系。

三、结语

建筑节能工程是以整合设计 (IDP) 为基础, 以被动式节能技术为主导, 主动式节能技术为辅助, 优化适当采用可再生能源, 通过成体系有针对地应用科技, 获得高舒适与低能耗, 进而达到节能减排、低碳营造生态社会的目标。绿色建筑技术是一项值得在庞大的建筑工程事业中长期发展与坚持的任务。虽然现阶段, 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在中国依然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问题, 技术上的要求还是赶不上西方的先进科技, 但是随着政府的大力支持, 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潜力是空前巨大的。在今后的建筑事业发展过程中, 中国应不断的吸取外部先进的技术, 再结合自身的特点, 为我国的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毛贤君.张天宏绿色智能建筑新技术发展应用[J].江苏建材, 2009 (3) .

[2]贾明, 朱海潮, 魏晨辉, 潘盛德.绿色建筑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J].陕西建筑, 2009 (5) .

探讨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 篇8

一、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按照形式美的规律, 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 使建筑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它是通过建筑形象表现出来的。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建筑审美水平的提升, 建筑形象在建筑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建筑的形象包含客观形象和审美的双重含义, 它构成手法多样, 对人的感染力也多种多样。不同特性的建筑要求具有与之相配的建筑形式, 比如纪念性建筑或者其他需要表现庄严的公共建筑, 应使用对称的建筑形式, 给人端庄、雄伟、严肃的感觉, 不对称均衡较之对称均衡显得轻巧、活泼, 对于庄严的建筑就不适用了。不仅建筑本身存在韵律, 建筑和建筑之间也存在韵律。韵律是任何物体各要素重复出现所形成的一种特征, 一个建筑物的大部分艺术效果, 就是依靠这些韵律关系的协调性、简洁性取得的。不同建筑物之间的韵律能够赋予城市以音乐美, 从而给城市规划注入活力。信息时代的来临, 呼唤新的空间和造型以体现其时代特征, 现代建筑艺术逐渐走向抽象的表达。

二、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节能, 节地, 节水, 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也称为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将向环保型材料、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三个方面发展。

1.绿色设计

绿化走进建筑。屋顶花园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温度, 而且能够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增强城市的“呼吸”。在建筑物外墙面上种植攀缘植物, 同样可以降低建筑物的温度, 甚至对外墙材料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和屋顶花园一起让“绿色”建筑真正实现了视觉上的绿色, 使建筑物亲和自然的效果更加突出。

2.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

环保型建筑材料要求亲和环境。环境亲和的建筑材料应该耐久性好、易于维护管理、不散发或很少散发有害物质。当 前建筑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于石材类、板材类、涂料类及水泥等方面, 绿色建筑的发展将催生具有更优性能的环保型材料取代这些“垃圾”建材。现代基础工程中环保型建材主要包括: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虽然这些材料造价相对高一点, 但是, 伴随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执著追求, 这些材料将被逐渐广泛应用起来。

3.绿色施工

(1) 节材 :对钢材、木材、混凝土等都有精确预算 , 优化材料方案, 减少废料产生。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 减少库存。料场设置于加工场旁, 减少材料二次搬运。就地取材, 距施工现场20km以内的大宗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总量的72%。优化大钢模配置, 增加钢模周转次数。进行各种废材再利用, 如木方接长、短钢筋制作成马凳。优先采用高效钢筋和螺纹接头等节材效果明显的新技术。

(2) 节水 :办公室、生活区均采用节水器具 , 如节水龙头、脚踏淋浴开关, 公共厕所采用自助冲洗装置。底板混凝土后期养护采用砌砖、胎模、蓄水养护。对竖向混凝土构件的养护, 采用洒水后包裹塑料薄膜保水的方式, 减少用水量和养护难度、次数。在现场设置两个蓄水池, 将基坑井点降水排出的水汇集后, 用于绿化灌溉及部分降尘洒水用水。

(3) 节能:设定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区用电控制指标, 定期进行计量、对比分析, 并制定相应的预防与纠正措施。办公区、生活区的照明灯具均采用节能灯, 生活区的宿舍白天拉闸断电。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生活区浴室、食堂安装太阳能供应热水。施工区现场优化施工机具配置, 在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 根据实际情况将投标时选用的90KW的K50塔吊变换为75KW的FO23B塔吊, 一方面节省了投资 , 另一方面有利于节能降耗。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面, 相邻作业区域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减少机具数量。

(4) 环境保护:

①噪音与振动控制:购置HS5633型声级计两台, 对施工场界噪音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设 备。购置1000M2隔音屏对重点噪音区域进行隔音, 避免、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②光污染控制:夜间室外施工时照明灯加设灯罩, 透光方向尽量垂直集中在施工区域范围内。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防护措施, 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③水污染控制: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 (如搅拌机处等) , 将废水收集过滤沉淀达标后进行集中排放。办公区、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 食堂设置隔油池等, 进行三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总均分男生 (M + SD) 女生 (M + SD) t堂设置隔油池等, 进行三级沉淀达到排放标准总均分男生 (M + SD) 女生 (M + SD) t后排放。后排放。

三、建筑智能化质量

浅析智能建筑发展趋势 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发展趋势,生态化,绿色化,建筑化,思考

1 智能建筑概述

1.1 智能建筑的概念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变化,智能建筑还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国际上至今并无统一的定义。在我国,修订版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物为平台,兼备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一体,向人们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

1.2 智能建筑的组成

1.2.1 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形图像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对建筑的电力、空调、电梯、冷水机组、热力站、给排水、消防系统、保安监控、出入门控制等设备实行全自动的综合监控管理,包括楼宇自动化管理、出入管理、磁卡识别系统、保安监控系统、防火系统以及各种设备控制与监视系统等。它们建立在综合布线系统之上,将完成如下基本功能:各类参数的实时控制和监视、各种动力设备的起停控制与监视、各种设备运行状态显示、设备非正常状态的报警、动力设备的节能控制。

1.2.2 通信自动化系统(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该系统提供建筑内外的一切语言和数据通信,主要包括:(1)以程控交换机为核心的电话、传真等为主的通讯网络;(2)建筑内的局域网,把建筑内的各种终端、微机、工作站、主计算机与数据库等联网,实现数据通信;(3)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先进的通信自动化系统既可传输语言、数据,还可以传输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不同功能用途的建筑,对通信要求有所不同,应根据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应用系统。

1.2.3 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ition)

该系统由高性能的传真机、各种终端、微机、文字处理机、主计算机、声像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与相应的软件组成。主要用于文字处理、办公服务、公文文档等综合管理、电子票务、电子邮件、电视会议,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

2 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概念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已经享有一定的知名度,我们传统认识上的智能建筑,常规上或多或少关系到为大楼提供灵活的管理系统、能够控制的体系、提供这些可能被称作辅助功能和辅助器械的机械自动化运动,但随着“灵敏材料”等新概念的提出,智能建筑这一构想,将会带来更多更大更综合的变革。

2.1 绿色化

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考虑到那些会影响我们行为标准并与能量能源有关的事物,例如Jesticot和Whiles设计的威尔士人生活博物馆的未来之屋积极地和被动地开发太阳光;世博中展出的伦敦零碳馆(见图1、图2)实现零能量操作。绿色化的智能建筑不仅已经开发出用日光架和日光反射器等增强日光、自动风挡控制通风、吸声挡板静音、光电效应发电、晚间百叶隔热等控制功能,还具有能够实现零能量操作、电力自治、生命周期的自我检测和与使用者绑定管理责任等“绿色因素”。

2.2 生态化

智能建筑提供的建筑形态等,包括建筑外形以及建筑构造,都有助于减少供暖制冷、照明或通风所需要的能量。正如Kalter Kronter所说:“智能设计意味着它要尽力使我们的建筑与大自然相协调,无论在有利还是不利的条件下,都要保护建筑的高质量并了解它们的动态(和不可预测)性质。除此之外,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力学、仿生学等技术都会逐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领域中,例如模仿向日葵“向日性”的heliotrop商住楼(见图3)、模仿花瓣一样能自动合拢的丹麦幻想住宅。

2.3 人工与天然智能结合

通过赶超人类思维的过程,人工智能赋予物体执行与人类行为相似的功能,可以模仿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可通过学习、推理、决策和执行决定四步完成。自然智能区别于人工智能,指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天然反应系统,例如皮肤冷热温度调节功能、哺乳动物皮毛的季节变化等。在Brain Atkin所著的《智能建筑》一书中指出,智能建筑必须具有下述三个条件:(1)建筑必须“知道”其内部和外部正在发生的事情;(2)建筑必须“决定”效率最高的途径来为居住者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3)建筑必须迅速对居住者所提出的要求做出反应。真正的建筑智能应该是人工和天然的智能结合,并且通过预测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传统意义上讲“智能”定义没有延伸到建筑的自主“健全”领域和通过对建筑结果本能自动变化来维持最有利环境条件的领域。具有学习和自治的反应机理,而不是简单的机动自动化控制,是我们未来智能建筑的研究方向。

2.4 传统与现代渗透

生态化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分为:低技术、轻技术及高技术。低技术通过精确的技术分析,不用或用很少的现代技术手段来达到建筑生态化的目的;而轻技术则通过最新的建筑技术来使得建筑物更轻更灵活,从而节省建筑材料和运输费用;高技术则是积极运用当代最新的“高技术”来提高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营造舒适宜人的建筑环境,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其中高技术也同样需要经常使用一些传统技术手段,所不同的是建立在科学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以先进技术手段来表现。例如,杨经文Roof Roof住宅(见图4)从马来西亚的传统庙屋的遮雨和阻挡入侵者的百叶等多层过滤设施获得启示,把建筑设计成一个“环境过滤器”。吸取传统的精髓,创造更适合于特定地域和特定文脉的高技术生态化的现代智能建筑将会成为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研究课题。

2.5 建筑化———由表皮走入功能和空间

建筑物的外墙体是一个防水、抗寒、通风、透光、不受大气影响的外结构包装部分。它是室内外的分界点,提供安全、隐私、出入口和视域,并调整光、热、声、空气等各种形式能量的流量。我们现在可以讨论智能外围护结构的潜在性能,即类似人类皮肤,由“下丘脑”控制,可以自然模拟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并能造成形状和材料的改变;也能够发展去学习惯例模式,对特定条件作出最适当的反应;不仅能控制自己,也能帮助或指导使用者进行控制。在智能表皮挖掘潜力的时候,智能技术也不该仅仅只停留在空间的大小的可变性上和体型上符合结构功能性和生态功能的切削方面。植物的大量引入,大量的过渡空间的使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空间形态,还使得建筑节约了能耗和改善了室内环境条件,但我们需要智能技术为空间和功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增强渗透,绿化与建筑的交织(建筑与自然互生抑或是建筑消隐在大自然中),功能置换(不仅仅限于扩大或缩小空间,也不限于灵活分割空间,而是通过寻找功能共性使得把建筑物的现有功能换成其他功能成为可能)。

3 关于智能建筑的思考

3.1 现状

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许多被动式低能量设计中声称含有的效益在实践中并没有被真正的发挥;

2)英国政府曾做过调查:把建筑所需的机械服务资金费用拿出来,建造智能外围护结构,所需费用和传统建筑费用所差无几。但在中国,智能建筑还是富裕客户的玩具,还需要在经济能源、维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优势,使得人们日益了解智能建筑比原始极度浪费的建筑更经济实惠,并能够在缓和能源枯竭、污染及环境变化的问题中做出合理的重要贡献。

3.2 我们的职责

我们应该肩负一种职业道德:减少建筑能量的消耗,降低建筑物给地球环境施加的负担。包括在城市结构和建筑概念与设计方面,在使用材料和建筑构件以及使用能源方面,考虑建设建筑物消耗和拆除建筑物消耗方面,必须起到比过去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3 思考

1)建筑表面已经不再是静态的惰性障碍物,而是动态的环境过滤器,建筑表皮的智能化后,我们如何凸显建筑个性?当建筑表面已经成为能量的“控制者”,传递的是一种新的建筑美学观念,冲击着现有的建筑美学观,大量使用玻璃以及百叶,大量的仿生建筑,设计者们能否保持变化多样的美学形态?

2)绿色生态在中国设计师的实际过程中真正进行了生态考虑的建筑仍然很少,且对于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真正涵义和技术层面上理解贫乏,人们为建筑形式的追求和探索投入太多的精力。对于我们而言,具体的专业知识在计算和精准的设计方面也很难有精深的掌握,但是了解一些基本技巧和要点促使我们将生态意识如何转化成为建筑的实体是非常重要的。

3)充分利用旧的建筑,除了利用其废弃材料,是否可以将其改造成为智能建筑?

4)整合智能技术,生态设备等使其成为构成例如表皮一样的建筑自身的构成元素?

5)在摸索的道路上不是盲目跟风发达国家的建筑,而是思考符合我国自己的“原创”设计成果并实践之!

参考文献

[1]宋建峰,等.智能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李华东,等.高技术生态建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向阳.杨经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英)迈克尔.威金顿,(英)祖德.哈里斯.智能建筑外层设计[M].高杲,王琳,等译.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建筑节能材料发展趋势探讨 篇10

关键词:建筑节能,新型建材,发展趋势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深入, 建筑耗能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权威资料显示:建筑行业能耗占到了全社会总能耗的50%以上。因而建筑节能问题已越来越被政府和社会各界所重视,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深入人心, 国家在政策上对于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扶持。

1发展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 我国建材行业采用的是粗放型传统生产模式, 对自然资源重开发、轻保护, 对生态环境先被破坏后再治理的模式。在现代化工业生产日益发达的今日, 节能建筑材料的研发与生产被重视, 使用越来越普遍, 节能建材一方面提高了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 降低采暖空调能源损耗;另一方面又可改善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因此, 加大环保节能建材的研发扶持与推广, 是节约能源, 降低能耗, 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 同时又对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2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发展趋势

2.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在房屋建材中占70%, 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应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又要能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同时坚持“综合利废、因地制宜、市场引导”的原则, 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如粉煤灰、煤矸石、矿渣、旧城改造的建筑垃圾等。就其品种而言, 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等, 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

2.2 防水密封材料

防水材料是建筑业及其他相关行业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材料, 是建材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拥有沥青油毡 (含改性沥青油毡)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密封材料、堵漏和刚性防水材料等五大类产品。对于防水密封材料应重点发展新型防水材料, 扩大新型防水材料 (如SRS、APP、APO等改性沥青油毡和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的市场份额。

2.3 节能门窗和节能玻璃

目前门窗的制造材料从单一的木、钢、铝合金等发展到了复合材料, 如铝合金——木材复合、铝合金——塑料复合、玻璃钢等。应用比较广的节能门窗品种有:PVC塑钢门窗、铝木复合门窗、铝塑复合门窗、玻璃钢门窗等。而玻璃的性能对门窗节能效果影响最大, 目前节能玻璃主要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玻璃等。其中的中空玻璃及真空玻璃在节能方面比较突出, 尤其在北方建筑, 无论是住宅还是厂房与公用建筑均得到了普及, 对于冬季室内保暖效果显著。而热反射镀膜玻璃、镀膜低辐射玻璃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节能玻璃, 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率, 同时对红外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 既可以保证室内的能见度, 又能减少冬季室内热量的向外发散, 还能控制夏季户外热量过多地进入室内, 提供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将是未来节能玻璃主要应用品种。目前在南方沿海城市的写字楼开始使用。因为生产成本的原因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接受应用。

2.4 保温隔热材料

墙体特别是外墙的传热在建筑物总体传热中占比例最大, 我国多采用保温节能墙体。根据保温层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中空夹心复合墙体保温等几种。目前我国的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很快, 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与节能材料的创新发明是密不分的, 建筑节能以开发新型节能建材为前提, 必须有足够的保温隔热材料作基础。而节能材料的发展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 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 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 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

近年来, 我国保温隔热材料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泡沫塑料类保温隔热材料占市场额的近三分之一, 矿物纤维类保温隔热材料的产量增长较快, 但其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硬质类保温隔热材料制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我国目前常用的外保温技术体系包括:胶粉聚苯颗粒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无网聚苯颗粒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有网聚苯颗粒外保温、岩棉聚苯颗粒外保温、外表面喷涂泡沫聚氨酯和保温涂料等。在上述几种保温体系中, 保温涂料综合了涂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双重特点, 干燥后形成有一定强度及弹性的保温层, 符合外保温材料的要求。目前, 市场上新出现的节能保温隔热建筑材料有以下常见的四种。

(1) 岩棉板。

是以优质的玄武岩为主要原料, 加入适量的酚醛树脂, 经高温熔隔固化加工而成, 具有不燃、导热系数低、隔音、化学隐定性好等特点, 该产品广泛适用于冶金、电力、化工、建筑、船舶等领域, 是一种既经济保温效果又好的理想材料, 因不含氟、氯, 对设备无腐蚀作用。技术特性:保温性能、机械性能、防火性能良好, 酸度系数高, 具有更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纤维耐久性, 具有良好的吸音特性。可用于建筑行业的隔墙、吊顶、及内外墙的保温和吸音, 耐高温可达650 ℃。

(2) 橡塑板。

第一个优点是导热系数低, 而它的表面放热系数高, 因此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 橡塑板厚度比其他保温材料薄一半以上能达到相同的保温效果, 从而节省了楼层吊顶以上的空间, 节省投资;第二个优点是阻燃性能好, 材料中含有大量阻燃减烟原料, 燃烧时产生的烟浓度极低, 而且遇火不融化, 不会滴下着火的火球、材料具有自熄灭特征。属于难燃材料, 确保安全可靠;第三个优点是闭孔式发泡, 防潮性能好。该产品性能远优于玻璃纤维与发泡聚乙烯 (PEF) ;第四个优点是抗震性能好, 具有很高的弹性, 因而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冷冻水和热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震动和共振。其突出的优点还包括:突出的柔韧性能, 方便安装, 使用寿命长, 也可重复使用。能防止霉菌生长, 避免害虫或老鼠啮咬, 而且耐酸抗碱, 性能优越。是建筑墙面隔热和保护管道的理想绝热材料。

(3) 复铝箔玻璃棉毡板。

复铝箔玻璃棉毡为钢结构建筑提供了理想的保温吸声材料, 具有保温吸声效果好、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无毒、不刺激皮肤, 确保施工人员健康、外形美观大方等特点, 可适应用户对各式墙体保温隔热的需求, 施工经济、简捷方便、性能优异。也可广泛应用于房屋的隔断, 不仅具有降噪隔声效果, 而且施工方便、重量轻、厚度小、相应增大房屋的使用面积。

(4) 复铝箔PEF板。

复铝箔PEF板采用高科技塑性体合成技术, 由多种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高性能多功效产品, 具有反光、隔热、防水、降音等作用。质地柔软, 适合于各种曲面施工, 而且施工轻便、快捷, 成本低廉, 外观优雅, 且属绿色环保产品, 无毒无味, 使用周期较长, 是建筑防水、隔热、降音装饰的理想产品。其性能特点:由多层阻隔层组合而成, 具有很好的阻气、阻水作用。外层、PET的耐磨、抗撕裂和铝膜 (铝箔) 的阻断紫外线, 使其具有较高的耐候性。铝膜 (铝箔) 反射光性能、PEF阻断热能传递, 使其具有较强的保温、隔热作用。阻燃等级达B1级别。外观:银白色的铝箔层再压上花纹, 产品美观大方, 不吸灰尘的特性长期使用依旧如新。防水性能突出, 铝箔层完全隔绝泡棉层与大气的接触, 因此产品完全隔绝水汽的渗透, 真空吸水率趋近于零。防刮伤特点:采用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铝箔层, 它有效隔绝了外界对泡棉的机械损伤, 同时自身又能经受住一般的机械作用而不受损。防老化:铝箔层隔断紫外线对泡棉层的直接照射, 延缓了产品的老化。使用寿命:由于铝箔层阻断了泡棉层与外界的接触, 在防水浸泡、防刮伤、防老化方面对泡棉层起到良好保护作用, 因此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未来我国新型节能型建材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以下两大类:①首先,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建材, 发展资源节约型建材, 如降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 提高产品成品率等;其次要充分利用回收资源, 目前我国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以及旧城改造拆迁产生的巨大建筑废料, 可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替代原材料生产新型建材, 不仅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更重要的是可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②大力发展能源节约型建材, 发展能源节约型建材就是要发展节能型新型材料, 如镀膜玻璃、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总之, 节能环保型建材具有低物耗、低能耗、少污染、多功能、可循环再生利用等特征, 集可持续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清洁为一体, 值得广为应用。 [ID:7022]

参考文献

[1]杨旗.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7, (3) :84-86.

[2]陈荣莉, 陈丽, 陈荣英.节能建筑与节能材料的发展方向[J]黑河科技, 2001, (3) :21-22.

关于建筑室内装修及其发展趋势 篇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和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良好的室内装修不仅能带给人们生活的乐趣和居住的舒适感,也能给人们带来美得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新建筑材料的创新和发展,使得室内的装修也呈现多多样化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建筑室内装修进行探讨,并浅析其发展趋势。

室内装饰装修的原则及要素

1. 建筑室内装修需要注重色彩要素和空间要素的匹配。作为室内装修的最为基本的要色,空间要素和色彩要素在室内装修的初期设计以及施工完成都是极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装修时应充分重视。空间要素指的是对于一栋房屋建筑内其空间尽量合理化,并要能够给予居住或工作于这个房间内的人一种舒适和美得感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点是建筑室内装修和装饰的最基本任务。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创新,通过运用一些先进的装修和装饰技术,来给予建筑室内空间新的形象。而色彩要素是指整个室内其在色彩的搭配和设计方面能够更好的适合于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的需求,要有助于健康等。一个建筑其室内的色彩能直接对一个人的心理、情绪以及健康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遵循一般的色彩的律时也要随着潮流和审美进行适应性的变化。

2. 建筑室内装修需要严格考量光影要素以及装修材料要素。光影要素就是能够把外部的自然光线更好的引入到室内来,以此消除室内空间的封闭感和黑暗感。通过光影要素的选择,我们可以营造一种自然亲切、丰富多彩的室内环境,给人们带来清新和舒适的感觉。在室内装修和装饰时,材料要素应根据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配置和选择。充分利用不同种材料其不同的质地、色泽等属性,来获得千变万化的装修效果和风格,同时,还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历史特点。

3. 建筑室内装修的原则。主要有:(1)建筑室内装修需要满足人们的使用功能需求,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建筑空间大小以及比例不同,来合理规划和配置控制,使得使用效果以及整体效果都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2)建筑室内装修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室内装修功能是首要考虑因素,但精神需求也不可忽略。可以通过设计与施工使得建筑能够突出某种意境以及构思,这样会增强艺术感染力。(3)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这是装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就是说建筑室内装修需要体现当地民风和民俗,要完美的结合。

建筑室内装修与装饰

建筑室内装修与装饰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地面的装修与装饰。建筑物的地面可以说是我们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地方,这是建筑室内装修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实际装修过程中,应该要保证地面与我们室内的整体装修风格一致性,合理划分不同部分之间的图案、结构、色彩,并根据使用功能特定制定装修方式来确保其装修的质量。

2. 墙面的装修与装饰。墙体是室内一个面积很大的部分,我们在进行装修时要注重墙面和室内整体装修风格的协调性,二者要保持高度一致,同时也要强化墙面的物理性能,这些都要求我们在装修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使用用途来采取不同的装修方式。但是,保持墙面的艺术性,以及与整体装修风格艺术性的统一是必须注意的。

3. 屋顶的装修与装饰。屋顶是一个室内空间的组成部分,也是室内装修和装饰过程中最具备活力和色彩的地方,我们在进行屋顶装修时,通过灯具的选取和光线的设计增强装修效果,使室内空间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4. 室内软装饰。所谓室内软装饰,就是诸如不宜、玻璃、金属等。通过这些装饰材料的选择以及设计,能更好的体现室内装修风格,并且体现人文气息,给居住者带来美的享受,同时也带来居住的舒适感觉。

建筑室内装修的发展趋势

1. 个性化的装修风格。随着新材质的广泛使用,更加突出装修和装饰的个性化。许多新型建材受到了年轻人的广泛喜爱,比如采用防水木质的材料,可以将卫生间改造成一个桑拿房,用优质的钢化玻璃做屏风,造一个透明的淋浴房等。选用这些优质建材,既新鲜又时尚,而且使得装修后的室内更加个性化。不锈钢材质被运用于最新上市的脸盆系列中,法金色会被创意性地使用,同时镜面效果、斑驳效果、交叉及磨砂效果等丰富的表面效果可供购买者多重选择。

2. 在客厅装修用色方面逐渐流行“重装饰,轻装修”的趋势。目前,家居饰品的种类也是琳琅满目,人们开始喜欢用各式家居饰品来装扮房间,而且随着季节的变换或心情的变化,利用不同饰品,来改变家居风格。例如:几幅精致的油画挂在墙上可以代替影音墙的效果,还给家里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在客厅与餐厅的交界处插上几棵人造竹子,可以起到分隔作用,还会有大自然的感觉,并且可以节省装修成本。

议建筑节能及发展趋势 篇12

1国外节能已成风尚

德国低能耗建筑根据建筑能耗大小划分为三个等级:低能耗建筑、三升油建筑、微能耗/零能耗建筑。德国低能耗建筑是德国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低能耗建筑的推广主要通过政府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联邦政府、州政府、官方及半官方专业机构的实施推进,以及通过税收等手段引导企业开发相关技术产品,引导业主消费者建设、购买和使用低能耗建筑。

美国一家大学曾设计建造了一种四居室的生态房。它的热能来源于人工散热、阳光及使用家电设备所产生的热量;用电依靠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用水是从屋檐流下来经过处理的雨水;粪便和污水流入一个堆肥坑里,经发酵后供花园施肥用。美国一家建筑公司用回收的垃圾建筑房屋,而旧报纸、纸板箱则成了屋面的主要原料,并作为墙面的绝缘体。美国国立资源保护委员会总部则是以废旧回收物品的再生材料为主要材料建筑了绿色办公室。日本1997年建成了一栋实验型“健康住宅”。除了整个住宅尽可能选对人体无害的建筑材料外,墙体还被设计成双重结构,每个房间建有通风口,整个房屋系统的空气采用全热交换器和除湿机进行循环。

2我国的能源及建筑节能现状

我国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能源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可采储量居世界第41位,而一旦平均到个人消费量,就非常低了。从能源利用效率来看,目前国内能耗高,能源效率低,而且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有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能耗比重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3我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从1986年开始,针对北方地区寒冷和严寒气候带的居住建筑要求达到节能30%的目标,由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布实施了行业标准JGJ 26-8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后来为了达到建筑节能50%的目标,建设部经过修订后于1995年批准发布了JGJ 26-199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2000年,《建筑节能管理办法》颁布;2001年颁布实施了GJ 134-200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3年又颁布实施了JGJ 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还颁布实施了第一部GB 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4住宅建筑节能途径

建筑节能住宅不等于节能技术的堆积和罗列,采用了保温隔热材料、安装了中空玻璃窗、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不等于实现了建筑节能,需要从住区规划、建筑设计、材料设备选择、施工安装到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综合考虑。

1)设计:影响建筑节能设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体形、朝向、日照间距、窗墙面积比、室内平面设计等,另外阳台底部的处理、外墙颜色等因素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建筑物的节能效果。

a.节能性住宅的朝向选择应考虑冬季能有适量并且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及主墙面,夏季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并要有良好的通风,冬季尽量避免冷风吹袭。房屋的朝向要有利于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实现建筑节能。

b.体形系数是建筑围护结构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体积之比。体形系数越大,说明单位建筑空间所分担的热散失面积越大,能耗就越多。因此应尽量控制较低的体形系数,加大建筑长度或增加组合体,建筑体形不宜变化过多,减少外墙凹凸。

c.表面面积系数是除南墙面积以外的其他外表面积之和与南墙面积之比。从节能的观点出发,表面面积系数越小越好。因此,建筑物长轴沿东西方向的长方形体形最好,正方形次之,而长轴沿南北方向的长方形体形的建筑节能效果最差。

d.建筑物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对节能亦有很大影响。对正南朝向来说,一般长宽比愈大,冬季的热越多,而夏季的热越少,就越节能。

e.窗墙比为围护结构窗口面积与整个对外面积之比。窗的热耗在建筑物的总耗热量中所占比重相当大,因此适当减少窗口面积以降低热耗。

f.飘窗的使用虽然丰富了建筑立面,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过多使用飘窗不利于住宅节能。

2)围护结构是建筑物主要的热量损失部位,改善其保温、隔热性能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热稳定性,降低采暖、空调能耗,实现建筑节能。

a.外墙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要散热部分,目前外墙外保温是常用的保温措施。

b.外门窗是住宅热量散失最薄弱部位,可采用钢塑复合窗和塑料窗,可避免金属产生的冷桥,以提高外门窗的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

c.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对顶层住户的影响显著,应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及屋面构造。目前常用的形式是倒置式屋面。

3)地球拦截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目前全球电力消费量的1 500倍。而在现在技术条件下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只占理论资源量的很小一部分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巨大潜力

参考文献

[1]程建华,王辉.节能建筑的能耗分析[J].山西建筑,2006,32(11):126-128.

上一篇:江南水乡的胡杨树下一篇:资产证券化中的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