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实力(共3篇)
自身实力 篇1
天津二轻集体工业联社认真贯彻落实总社一系列要求, 按照张德江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和总社“七代会”会议部署, 坚定不移地推进“五个坚持”, 围绕天津二轻集团“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任务, 找准定位, 加速发展与转型升级, 开创了天津二轻联社工作新局面。
2011年, 天津二轻联社在进一步做好资产清晰、产权明确的基础上, 借助二轻发展定位、工作思路、工作举措, 统筹做好联社发展和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工作。2011年天津二轻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247亿元, 增长18.3%;实现利润3.1亿元, 增长6.2%, 人均年收入达到4.4万元, 增长19%。大力实施“6+3”工程, 形成“现代骑行文化、文化创意、绿色智能家具、体育竞技健康、现代家电和新兴材料精密加工制造”六大制造板块和“生产性服务、人才和资金运作”三个服务平台新格局。
针对天津二轻联社特点和管理模式, 我们以企业结构调整重组为主线, 以围绕二轻六大板块和三个平台建设为主攻方向, 加快集体企业改革、招商引资步伐, 推动以资产为纽带的联合及资本运作,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监督, 进而不断发展天津二轻集体经济, 做实做强联社, 实现转型发展。
—、学习贯彻总社“七代会”精神, 指导联社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1年天津二轻联社将学习总社“七代会”部署和中央领导讲话精神作为一项主要工作, 认真抓好学习贯彻和落实。组织各分社领导和集体企业主要负责人集中学习, 重点解读张德江副总理在总社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同时我们按照总社“七代会”部署,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进行了认真讨论。认清了形势, 坚定了信心, 一定将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和总社的布置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总社“十二五”规划为统领, 形成适合加快天津二轻集体工业发展的共识与思路, 真正把天津二轻联社改革发展置身于总社和天津二轻集团的整体发展布局中。按照“十二五”规划和战略目标,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加速项目建设速度, 加强科技支撑能力,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逐步发展壮大天津二轻自身实力。
二、矢志不移推进五个坚持, 加快联社持续快速发展
1、坚持集体企业结构调整, 加快向集约发展迈进
一年来,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集体企业调整重组工作:一是全力解决好退出企业职工历史欠债。2009年我们有80多户集体企业退出了市场, 但多年来拖欠职工的债务并没有解决。我们积极筹措资金1亿多元, 组织人员, 统—审核各企业拖欠情况, 清偿2万余名职工的历史债务, 企业职工也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人员和内部债务包袱基本解决。二是利用联社自身特点和部分企业现有的资源优势, 加强企业与资源整合, 实现优化配置, 又有23户退出企业进行了破壳重组, 预计到2012年底, 退出企业破壳重组工作基本完成。三是强化了退出企业剩余资产的管理, 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利用腾出来的资产和偿还职工债务后剩余的资金, 加快联社发展, 以存量资产招商, 用盘活资金建设项目, 创新联社新的管理模式, 努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拓展二轻集体企业发展空间。
2、坚持项目建设, 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二轻联社的发展, 走“专、精、特、新”路子, 从注重发展协作配套产品等方面寻找项目, 形成自己的技术和产品优势。
在项目建设上, 继续坚持二轻集团做“控股”, 联社做“参股”的投资思路。一是做好铝箔项目, 逐步延伸产业链, 实现向新兴材料产业转型, 联社投资的铝箔项目已经在天津静海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二是逐步恢复传承工艺美术产品。天津二轻原有的一些产品如地毯、帽业、金银首饰、乐器、漆器还是具有一定市场, 还有部分美术大师、工艺师等适用人才。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 建立了地毯大师工作室, 合资成立了隆庆百泰首饰有限公司, 逐步恢复传统手工艺产品, 与现代创意结合起来, 实现文化创意板块的二次发展。三是打造绿色家居智能板块。“红韵中国”品牌推广项目在天津已开设3家店面, 拟再开设2家, 并在外省市开设1家。拟投资3000万元成立天津圣弗朗投资有限公司, 借助天津家具行业知名企业, 打造天津二轻家居销售旗舰店、体验馆。
3、坚持创新驱动, 加快用新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步伐
在强化技术创新上, 根据专、精等特点, 着力在科技支撑上下功夫。一年来, 围绕六大板块抓技术关键点, 组织相关部门及有关人员就六大板块前沿技术、适应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逐个板块调研, 找出短板, 加速解决。自行车、家具、家电、皮鞋、地毯、工具等产品不断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加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提升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着力发展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 培育科技“小巨人”, 运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来降低成本, 提高附加值, 增强竞争力。2011年我们共有16户企业被天津市有关部门认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同时, 充分利用现有的无形资产, 巩固老品牌, 打响新品牌。
在创新管理和营销模式上, 建立符合六大板块产业发展的管理架构和新的营销策略, 利用物联网、体验馆、直销店等营销方式, 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经营领域和生产性服务业。
4、坚持强化资产管理, 加快建立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
一年来, 不断强化对联社资产的管理, 尤其是土地房屋和商标等有形、无形资产的管理, 建立统一管理, 统一处置, 统一使用机制, 实观了资产监督、管理、运营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联社从管企业向管资产转变, 把联社资产管理和运营纳入统一规范和有序轨道。突出资产调控职能, 对资产的流动、组合、出租、处置采取统一调控措施, 以便更好地实施二轻整体规划目标和战略重组。进一步梳理整合历史遗留的沉淀资产, 夯实资产质量, 防止资产流失, 保持联社资产的保值增值。
5、坚持联社自身建设, 加快创新联社工作思路
几年来, 二轻联社抓住深化改革、经济转型这一重要时期, 突破现有框框, 拓展运行空间, 履行好联社资产所有者的经济职能, 本着六大板块和三个服务平台建设, 坚持调高、调优、调强的发展思路, 不断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在推动合资合作、进入战略新兴产业上, 选准时机和项目适时进入;在专、精、特、新产品上, 大胆实践, 提高竞争力;在资本运作上, 创新工作思路, 实现资本效益最大化, 实现转型发展。联社以惠泽投资公司为载体, 实施好内部资金运作和担保功能, 逐步形成二轻的金融融资平台, 为内部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需求进行融资、资产拆借、担保等做好服务。不断加强联社机构和人员管理, 确保联社工作有序、资产清晰、管理到位、发展有位, 逐步壮大联社自身功能, 加速天津二轻联社的发展。
2011年, 天津二轻联社虽然在项目建设、资源整合、卸掉包袱、谋求发展、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与进展, 但整体上经营规模不大、效益不高、项目进展慢、人才匮乏, 自身建设还亟待加强与提高。
展望天津二轻联社2012年工作,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快”精神, 继续坚持融入到二轻整体发展的大局中, 围绕大力实施的“6+3”工程, 以创新为动力, 以加速联社改革调整步伐、加大调整所有制结构力度为重点, 坚持招商引资、兼并调整,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为抓手, 来谋求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对集体企业结构实施大手笔、动大手术,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
——谋求以明晰产权为基础, 推动资产组合、资本融合等新的发展途径;
——转变联社职能, 从行政管理为主向资本运作、资产调控为主转变, 发挥存量资产的最大功效;
——进一步理清资产, 夯实基础, 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监督, 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实现联社资产保值增值, 为全面实现联社“十二五”规划目标而努力。
自身实力 篇2
2013年09月12日 09:33来源:环球网
把握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主动权 路阳
最近,“南海行为准则”(下称“准则”)这个词常见诸报端。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东盟特别外长会的消息稿中,也提到要就“准则”举行磋商。笔者在此谈谈自己的拙见。
首先,“准则”并非新事物。南海问题是本地区部分国家之间的老问题。上世纪90年代,这个问题引起东盟的关注。1992年,东盟外长会通过《关于南中国海问题的宣言》,首次提议制定“南海国际行为准则”。其后,东盟外长会多次提出制定“南海地区行为准则”。事实上,在《宣言》签署后的10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一直在就“准则”保持对话,这是中国信守承诺的表现。
其次,我们对制定“准则”应有充分信心,并积极参与。从地理大发现到今天的600余年间,西方国家几乎主导了整个世界规则秩序的制定。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也是一个主动参与并影响规则制定的机会,这在我们近现代史上是不多的。作为后发崛起的中国,我们当然要学习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和先进的经验,学会运用规则的力量,学会掌握制度的权力,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政治。
前段时间,笔者在一本国际关系类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这样表述,本世纪前10年中国外交的最大失误(如果硬要找的话),是没有充分估计到自己快速增长的国力及其对地区和国际格局的重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笔者觉得该文有些道理。我们对自己实力要有客观理性的评价,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妄自菲薄。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与东盟国家谈出一个增进各方互信,有利于维护中国长远利益,也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准则”。
此外,关于“准则”进程如何推进,众说纷纭。作为地区大国,中国把握“准则”方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王毅外长上个月对此有过精彩的论述,制定“准则”要坚持四项原则:一要合理预期,“速成论”不现实;二要协商一致,寻求最广泛共识,照顾各方舒适度;三要排除干扰;四要循序渐进。各方应继续落实好《宣言》,积极推进海上合作。在此过程中,协商确定制定“准则”的路线图,一步步向前推进。
勇担责任、拥有主见、坚持原则,这就是“准则”问题上的中国道路和中国自信。▲(作者是北京学者)
华媒:安倍外交围堵中国 高估自己低估北京实力
2013年05月06日 10:54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王栋 中新网5月6日电 由钓鱼岛争端所引发的中日关系对峙局面依然持续,境外华文媒体高度关注中日关系的走向,舆论认为,安倍试图借“外交迂回”方式逼使北京让步,显然是一厢情愿。在中国的外交攻势下,安倍显然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北京的实力。
日本“围堵中国”之势升级
香港《经济日报》6日刊载《围堵升级 日新招大打经济牌》一文,文章指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任逾4个月以来,一直以“外交围堵”作为抗衡中国的重要手段。除迅速访问越南、泰国和印度尼西亚东盟三国外,还派员访问菲律宾、新加坡和文莱等东盟国家。加上近日分别与和印度领袖的会谈,已涵盖中国周边主要国家。安倍更计划于本月底访问缅甸加强经济合作,包围中国之势进一步升级。
台湾《旺报》6日称,年初迄今,安倍晋三及其内阁成员的足迹也遍及美、欧、俄、印度、东盟国家与中东地区。安倍内阁强化日美同盟、修复日俄关系、对外提高经济诱因和推动“价值观”理念的外交战略布局,表面上为提升日本的战略地位与扩大全球和区域影响力,实则为增加自身抗衡北京的筹码。
麻生太郎近日访问印度时强调,日本与印度有必要扩大海洋安全合作,强化海上自卫队和印度海军的关系,又相信印度洋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将会提高。香港《文汇报》指出,这是日本欲拉拢亚太国家围堵中国。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近日称,安倍政府打出民族主义的姿态,让美国紧张,让韩国愤怒。迄今,美国的战略很理性,尽管中国冷对这一战略。然而,如今奥巴马政府担心的是,安倍把日美安保条约当成护盾,他躲在护盾后面,与中国在东海问题上对抗。
香港《经济日报》6日文章指出,日本副首相兼财相麻生太郎访问印度发表演讲时,建议印度与日本、美国、澳洲组成海上联盟力量,又与印度就引进日本高铁技术和合作、开发稀土资源达成共识;分析指日本拉拢印度旨在抗衡中国。
麻生太郎还指日本“过去1500多年来,与中国关系从来也不顺畅”。香港《明报》6日援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贾秀东的分析指,麻生的言论是配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的“民主菱形”战略部署,企图拉拢印度、美国和澳洲,提高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同时达到牵制中国的目的,其中日本和印度位处中国的东面跟西面,正好可以两面包围中国。
但贾秀东也指出,印度虽然愿意与日本发展经贸关系,但不见得会完全配合日本。稳定周边环境 中国亦开展外交攻势
香港《经济日报》还说,在日本积极拉拢邻国的同时,中国亦展开周边外交攻势。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5月1日至5月5日访问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文莱东盟四国。王毅表明这次访问发出的最重要信号,是中国新一届政府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愿把东盟放在周边外交的首要和优先位置,冀提升与周边国家关系。
同时有分析认为,王毅近日访问东南亚四国,试图避免该地区在南中国海问题上一致对抗中国,新加坡《联合早报》6日援引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的观点强调,中国不希望南中国海纠纷打乱东南亚的稳定与秩序,“这才是中国最终的目标”。
王栋还指出,稳定的周边环境对中国而言才是有利的,以利益划线的政治对立游戏并不符合这一目标。
台湾《旺报》6日文章指出,随着钓鱼岛领土争端愈演愈烈,中日近期的外交动作亦转趋频繁。双方新一波的外交竞逐,势必牵动东亚地缘战略的格局。
自身实力 篇3
2009年的中国机床工业并不能用上面的数字代替, 更为重要的是, 我国机床产值从世界第三跃居世界第一, 机床工具仍旧保持了高增长速度, 令人眼前一亮。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年里, 机床行业运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从全行业看, 低档产品生产少了, 中高档、专用产品生产多了;二是自主创新成果显著, 开发了一批高速、精密、复合、多轴联动数控机床以及一批大规格、大吨位数控机床新产品, 特别是重型金属切削机床发展迅速;三是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四是企业经营方式开始转变, 如大力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制造成本, 企业供应链进一步优化, 为用户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等。
此外, 在出现以上积极变化的同时, 行业内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更加突出。比如, 行业生产的主导产品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低档产品产能过剩与高档产品能力不足, 国产高性能功能部件与主机发展配套失调, 科研计划成果多但产业化应用效果不明显等。因此, 2010年全行业必须突出战略重点, 明确主攻方向, 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为此, 国内机床工具的龙头企业纷纷展望未来。
济二机床:希望与压力并存
2009年, 是济南二机床克服金融危机影响, 生产经营再创新高的一年。
一方面, 市场营销实现多领域突破。锻压设备赢得一汽大众等一批合资汽车企业高技术订单;与比亚迪股份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2009年先后六次签订大宗供货合同, 刷新单个用户订货额之最。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市场分布更加广泛。在航空、航天、发电、新能源、高铁等领域赢得批量订货;签订首个数控落地镗铣床出口合同。
另一方面, 技术研发取得丰硕成果。积极承担国家重大新产品研发任务,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 巩固、发展竞争优势。数控大型多工位压力机、大型快速全自动冲压线、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及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四项科研开发项目, 入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面对2010年的形势与任务, 相对充足的订单任务与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并存;世界经济调整筑底阶段, 希望与压力同在;经济形势好转的同时, 国家政策调整、遏制通胀等因素, 相关行业发展存在变数。
目前, 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40辆, 距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空间。预计未来几年, 汽车产量将以每年200万辆的速度增长, 未来1~2年, 锻压设备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数控机床方面, 航空、航天、军工等行业设备需求保持稳定的同时, 铁路行业在国家8600亿元投资带动下, 设备需求将进一步趋于旺盛;船舶、工程机械、冶金等行业, 也将在国家拉动政策影响下逐步复苏, 形成新的增长点。
昆明机床:新的一年再创辉煌
2009年, 昆明机床在行业内的主要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排名名列前茅, 并再次荣膺“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百强”称号。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这是全体员工团结一心, 共同奋斗的结果。
展望新的一年, 公司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挑战主要来自市场的变化, 全球机床市场萎缩, 产品需求结构改变, 市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产品的盈利空间将进一步缩小。然而, 庆幸的是, 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 正在向集群化、信息化、服务化和品牌化的方向发展, 国家出台的振兴装备制造业规划以及实施高档数控机床重大专项等一系列措施表明, 未来几年必将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些挑战和机遇给机床制造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为实现企业新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新的一年充满新的希望, 昆明机床坚信, 在“创为先、质为本、精为魂”的企业精神激励下, 昆明机床一定能创造新的辉煌。
上海机床:走“专、精、强”之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经历了由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阵痛”后,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 以“调结构、上水平”和“做稳、做健康”为抓手, 通过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推进技术与制造创新、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等措施, 不断提高自身“免疫力”, 企业产品、技术及整体经济呈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2010年是企业能否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发展战略上, 公司将继续围绕“调结构、上水平”这个中心, 转变增长方式, 坚持走“做专、做精、做强”磨床主业的发展之路, 并依托国家发展战略, 产品不断满足航空、航天、铁路、军工、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需求。在技术与制造创新上, 以落实、推进和实施超重型数控轧辊磨床、难加工材料轴类零件超高速精密外圆磨床、精密、复合、数控磨床、数控切点跟踪曲轴磨床、纳米级精度微型数控磨床等五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为契机, 淘汰落后的产品结构, 优化设计和制造, 实现产品升级, 推进大型、专用、精密数控磨床产业化进程。
同时, 还将通过较大规模的工厂技术改造, 扩大制造厂地, 改善生产装备, 提升制造能力。在内部管理上, 深化组织结构调整, 以市场和产品技术发展为导向, 加大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力度, 推行流程再造, 进一步改变粗放型状态, 强化管控, 完善和健全适应“专、精、强”的管理体系, 提高生产、技术、质量等各项基础管理水平, 促进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
齐二机床:着力战略转型
未来3~5年, 公司整体思路是面向全面发展, 着力战略转型。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
(1) 着力实现由产品结构调整向产业结构调整转型, 借助外源产业合作优势, 延伸增值重型机床产业链, 形成符合长远发展的区域产业构架。
(2) 着力实现由产值增量向效益增量转型, 通过精细管理和管控体系构建, 追求经营效益最大化。
(3) 着力实现由产品制造向现代先进制造服务商转型, 由产品系列覆盖发展成为产业装备需求整体解决。
(4) 着力实现由产品运营向资本运营转型, 通过首发上市, 构建国内外产业资源整合资本运营平台。
(5) 着力实现由自主创新向高端技术引领转型, 通过国际技术引进和国际技术源头企业并购, 构建高端技术核心优势。
未来一个时期, 我们将通过自身努力, 发展壮大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装备制造业板块, 推动集团转型升级进程, 助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工贸一体化大型企业集团构建。
秦川机床:艰难苦困玉汝于成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2009年也是秦川集团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一年。
借助高端产品, 秦川顺利实现了保七的增长目标, 全年实现销售收入46亿元;围绕“双核“驱动战略 (以创新性技术研发为先导的装备产业群和以先进制造与管理技术为引导的零部件产业群) , 秦川集团稳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在应对危机中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技术创新方面, 集团适用于大批量精密齿轮磨削的数控蜗杆砂轮磨齿机技术和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为机床行业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在申请“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过程中, 秦川集团中标九项, 表现不俗;通过并购重组, 秦川集团以51%的股权比例控股宝鸡机床集团, 再次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技术改造方面, 相继完工的成形磨齿机、龙门式复合加工中心、铸造工业园等项目, 从根本上提升了公司精密机床的装配环境以及对大型产品的加工能力;在销售策略上, 秦川不仅打入汽车行业, 而且还开始进入风电、光伏等重点新兴行业。
对于机床工具行业来说, 2010年是“喜中有忧, 忧中有喜”的一年, 公司将继续围绕“三高战略”, 瞄准新兴产业, 以国家重大专项为抓手, 加大内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力度, 强管控、调结构、抓质量, 把秦川集团打造为中国的精密数控机床和数控功能部件的产业化基地。
汉江机床:高起点、规模化发展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造成企业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经济效益明显下滑的复杂形势, 2009年, 汉江机床围绕“练内功、促进产业升级;抓调整, 确保健康稳定发展”的工作方针, 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 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及时向国家申报“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螺纹加工设备”和“高速、重载、精密滚珠丝杠及直线导轨”两个重大专项, 争取享受国家扶持政策, 促进产业升级;同时, 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新产品开发,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生产经营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 2009年企业实现货款收入3.2亿元, 与2008年相比, 略有增长。
新的一年, 汉江机床将借助秦川集团的协同优势, 按照“十一五”规划确定的“高起点、规模化”的发展思路, 充分发挥螺纹磨床和滚动功能部件两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核心技术优势, 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 加快机床和滚动功能部件两个重大专项的实施进程, 迎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的到来。
法因数控:持续改进, 创新发展
法因数控的2009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 是不负众望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 公司员工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发展:公司销售合同创造了历史新高;上市一周年即获“中小板上市公司五十强”称号, 股票价格一路上扬;募投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产;还成功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910万元;科技创新方面承担了济南市重大专项;公司所起草的一项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并成功入选山东60年60个品牌;省部级项目数量与质量也节节高攀;技术中心的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绩效考核, 成效明显, 稳步向前……
新的一年公司将继续实施“重点突出主业、适时纵向延伸、适度横向拓展、创新合作并举、建设人才队伍”的发展战略,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记者小结
汽车是机床工具的主要应用行业, 所以这些企业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产品要在汽车制造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他们已将做大、做强中国汽车工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机床工具行业和汽车行业协作共赢, 中国工业将快速步入强国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