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2024-07-14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精选12篇)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篇1

“叮铃铃,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响了, 此时的我正在与同事打乒乓球, 享受着业余爱好的愉快交流。“喂, 你好, 是李老师吗?我是张佳一的爷爷, 你现在有空吗?……”刚才还喜悦的心情此刻似乎一扫而光, 通话间多少有些不高兴。经过通话, 我察觉到这位老人与孙女的矛盾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他希望我能与他好好交流一下, 也与孩子谈谈心。我有心暂且推却, 改日面谈, 但面对家长的恳求, 我怎能好意思拒绝呢?

学生放学不久, 张佳一的爷爷徒步来到我的办公室, 满头大汗, 稍有些气促。我的心情也如波涛翻涌般久久不能平静, 早已在不断思索如何和老人、学生交流, 化解爷孙之间的“结”。待老人坐稳, 我先给他沏杯茶喝, 在这期间, 我和他聊了起来。从老人的话语中我才得知张佳一小朋友情况比较特殊 (父母离异) , 爷爷就算是孩子的家长。发生过变故的家庭, 爷爷奶奶奶更加一味娇惯孙女, 导致孙女淘气成性, 养成依赖心理强, 独断专横, 不懂得尊重他人, 不能够约束自己, 不爱学习等不良习惯。譬如, 那天, 张佳一同学在校玩耍, 中午回家吃饭有些晚, 爷爷唠叨了几句, 她又撒娇淘气, 甚至顶撞了几句, 结果话不投机, 他们的矛盾被激化了, 爷爷动手打了孙女, 奶奶忙着“护驾”, 致使家里乱成一团。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爷爷奶奶几乎没有办法了。类似的问题近年来时有发生, 令老人头痛。在谈话之中, 我无不觉察到他老人的用心良苦。于是, 我也在不断地思索着张佳一同学近期的表现, 将怎样去诱导她呢?

次日, 当我晨练回来后, 发现张佳一早早地来到了学校, 而且拿着语文书独自朗读名言警句, 声音悦耳动听……所有这一切, 很难使我和家长的描述联系起来。“你也喜欢学习, 喜欢朗读, 不亏在课堂上我发现你的普通话朗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 老师喜欢你这样做……”几句话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她脸上露出了甜甜的微笑, 显得很可爱!此刻, 我便又说道:“你一会儿, 肯定就理解背会了这几句名言, 能背给老师听一听吗。”“能!”多响亮的回答啊!“好!老师走了。”

不一会儿, 张佳一来到了我的办公室, 非常流利地背了那几句名言。其中有两句“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而不在于索取。”“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苏联) 高尔基。我还让她试着讲解了其中的意思。她也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我又帮她作了进一步的补充, 使她似乎明白了要好好学习, 懂得读书的快乐, 也要学着做人。“爷爷奶奶给你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你要懂得珍惜。作为爷爷, 可能是心急, 多时候唠叨, 你可能不理解, 但是作为孙女, 首先要尊敬爷爷奶奶, 体谅他们, 绝不能顶撞。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孩子们理解、体谅长辈了, 他们自豪!老师也高兴!因为他们不光夸奖你们, 也赞赏老师!你懂吗?”她微笑着向老师点头, 脸上的笑容是多么的灿烂!

通过这次交流我也知道了, 张佳一几次考试不理想, 是因为对学习没有兴趣, 基础较差。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导致她学习比较落后, 在她身上表现出破罐子破摔, 厌学、旷课、逃课、随便贪玩、照抄作业、蒙混过关等不良现象, 。

后来,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我又与家长进行过几次会面交谈, 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溺爱孙女的过错以及管理方法过于简单和粗暴, 应该与孩子平等而友好, 有耐心的交流, 从心理上、思想上帮助孩子解决目前出现的问题。此后, 在我的多次主动交流和关照下, 张佳一小朋友在德、智、体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又恰逢“六一儿童节”之际, 她光荣的被学校评为“优秀少先队员”, 荣获表彰奖励!自此, 她有了信心, 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学习, 博得了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称赞!

这次家长与我的主动交流, 给我的反思也不少。

首先, 作为班主任、一位德育工作者, 只有多走进学生的生活, 多掌握情况, 特别是密切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学生在校园中暴露出来的思想动向、心态偏差是教师与家长交流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的关键。

其次, 班主任创设家长主动交流的环境氛围, 有利于加强班级、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 教师、学校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 不但改进了家长的教育方法, 而且容易缓和矛盾, 改善家长与孩子、家长与学校等的关系。另外, 由于家庭教育的特殊性与隐蔽性, 又使班主任搭建起学生、家长、学校沟通的桥梁, 形成防微杜渐的好渠道。

再次, 班主任的工作也得到了全方位的能力提高。为了能在短时间的交流中、在不同类型的家庭中敏锐地发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需要班主任不断提高观察分析能力、控制局面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循循善诱能力等。

最后, 让宽容和激励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动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 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犯错误后更需要用温言细语来诱导。学生常有贪玩、厌学等现象, 对于这些, 做教师的要有心理准备, 在日常教育中要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争取把不良势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一旦发生, 也不要大惊小怪。大部分学生性格优柔寡断、意志薄弱, 容易犯错而自尊心又极强, 因此, 教师处理问题不能简单化、批评一顿了事, 而要充分了解内情, 设身处地进行换位思考, 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 多一点宽容, 多一点激励, 让他们在老师的宽容中自我醒悟, 在激励中成长和进步。

另外, 对孩子教育应着重采取“疏”, 而不是一味地“堵”, 要向他们介绍英雄模范和科学家、文学家的事例, 以激励他们增强信心, 树立远大理想。教师要有步骤的去指导、积极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对道德要求的体验和认识, 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

总之, 一次不经意的家长与我交流, 沟通的是家长和学生、老师、学校的心, 提升的却是我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业理解, 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感悟。此后, 我与家长、家长与我交流的次数多了, 时间多了, 我明显感到走的路多了, 心与心之间的障碍就少了;走的路远了, 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近了。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篇2

大家好,非常有幸能够在今天和大家就学生的教育工作进行共同探讨。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汇报展示活动,单从这点就可看出你们对自己的子女的关心和对我校工作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在座的家长是否知道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指学校教育,它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方面。有专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五加二等于零。”虽不能说他的观点百分百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他的意思是学校花了五天进行正面教育,一个双休日,学生们回到家里有电脑,来到街上有游戏厅、网吧,台球室,甚至还有很多负面的东西,因此造成了不少孩子已经形成了畸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很多不良表现行为。总结一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现一:不讲礼仪,缺乏教养。

表现二:纪律意识淡,行为习惯差。

表现三: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表现四:比较自我,团结协作能力不足。

表现五:爱发脾气,比较极端。

表现六:缺乏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

… …

各位家长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人,你会高兴吗?孩子能学多少知识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当然,一个人的成长和知识积累最主要靠的是老师,但他更不能离开家庭,因为家是人们最初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

我们首先要探讨的问题是:

一、什么是家庭教育?

专家的解释:传统的说法(即狭义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局和影响。

广义的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无论是父母对子女,还是子女对父母,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同辈人对同辈人,一切有目的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我的理解:家庭教育就是孩子生命成长的教育,就是帮助孩子们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充分挖掘孩子潜质,注重行为养成,让孩子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孩子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家长教育和家庭教育,就是对“根”和“干”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如果一棵树的“根”和“干”都没有长好,很难想象他将来会长成栋梁之材!

二、为什么现阶段力推家庭教育?

一是贯彻党和国家对家庭教育的要求。

2014年“六一” 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学校少年队主题队日活动时就指出了家庭教育的必要性,2015年春节的团拜会上,总书记在讲话中说到:“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2015年,教育部随之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更体现出了政府现在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二是家庭教育工作现状也亟待改进。

家庭教育的“非理智性”日益严重。家风的严重缺失普遍存在。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歌唱家李双江的儿子李天一,因为犯罪进了监狱,在监狱中竟然出现了好几次自杀的行为;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举动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父母的溺爱造成了他脆弱的心理素质,从天到地的生活状况让他无法承受,所以才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无疑是一个父母溺爱儿子的典型,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但父母溺爱子女的现象并不是个例,现在好多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全家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只要孩子和别人发生冲突,错总在对方,因而造成了许多家庭教育的怪现象。

缺教少护

教而不当

重智轻德

重知轻能

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因此家长的素质亟待提高。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知道 良好的家教和门风是最大的家庭财富: 教孩子厚道做人是最基本的家风

教孩子从小学会独立承担责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不要害怕犯错误,而要害怕他没有承担错误的勇气。

三、如何加强家庭教育?

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1、家长要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存环境

物质环境

合理为孩子选择生活物品(不能说孩子要名牌手机咱就买,要名牌衣服咱也买,要引导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心理环境

建立恰当的父母角色(要有为人父母的样子)

注意亲子沟通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平时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学会倾听。不要简单粗暴,轻易地破坏你和孩子心灵之间沟通的桥梁)

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幸福的基础,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

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我们平时在招生的时候,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就把他送到你们学校,长呀!其实家长可能没有想到孩子听到父母这句话,他也就自我放弃了,因为没有目标,他会失去学习的动力,甚至在学校里没事找事。所以,家长应该对孩子有合理的愿望,帮助他确定学习的目标。)

2、引导示范

作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积极向上、向善,还要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比如星期天孩子因为某些原因不愿上学,想撒谎请假,我们有的家长纵容孩子的做法,向孩子妥协,帮着孩子一起欺骗班主任。家长的这种做法正确与否不用说大家也明白,最终伤害的也只能是自己。)

我们如果把孩子比作一辆二轮车,家庭是其中的一个车轮,学校教育是另一个轮子,如果其中的一个车轮原地不转,只有另一个车轮起作用,车子能前进吗?(只能原地打转,越转越晕,难明事理)再比如两个车轮都转,但方向、用劲节奏不一致,又会出现什么问题?(不但两个车轮费力没效果,车速也不会快,走得也不平稳,晃晃悠悠)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家庭、学校不认真教育不行,都认真教育了,两者没有沟通步调不一致,孩子也不能健康成长,因此必须要实现家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建立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加强和学校的合作交流

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让他在同龄人中更优秀是每个家长的心愿;让每个孩子成才,桃李满天下,是所有老师的期望。因此,作为一名家长,要重视与老师的沟通,因为教育孩子是家长、老师、孩子三方面的事情。在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中,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合理的方法,让沟通更畅通一些。下面就家长和班主任如何正确沟通提几点建议:

家长与班主任的沟通技巧

1、保持良好的心态

(1)沟通不丢脸,目的要明确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有一些问题,否则他就不是孩子,与老师多沟通,可更快地解决问题,让孩子少走弯路。我们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针对孩子存在的问题与老师沟通,而不要陷入面子、是非之争。比如我们有的家长会在孩子入班后及时将自己孩子的缺点告诉班主任,希望老师多留意,帮助他改掉缺点;这样的做法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新班主任对学生很不熟悉,要做到了解学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他能够早早知道学生的情况,他会提早制定好预防措施,做到有的放矢。(2)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体谅班主任,有些家长会把学生出现的问题反映给班主任后,希望老师能够尽快解决,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达不到他的满意,就会产生误会。现在学校中每个班有三四十名学生,有的甚至四五十名。做为老师是不可能把心思完全只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的。对于出现的问题,老师只能是和孩子谈过以后,希望他能够改正。但如果要求老师每天都盯着这名学生,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老师在这时也非常希望家长能够在反映问题之后,同老师共同协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共同去教育孩子。毕竟,老师的一双眼睛要分给全班几十名孩子,而家长的一双眼睛只要监督好这一名学生。因此如果家长对老师的情况多了解一些的话,就不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想法了。

2、平日里要加强交流

(1)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交流

很多老师在往往接班以后,都会把自己的电话、微信和QQ号留给学生,方便学生有情况有问题及时联系。有些家长怕影响了老师的休息时间,孩子没出事打扰什么老师呢?其实不然,大多数老师都是有着强烈责任心与职业道德的人。她们会认真地在电话中、在微信或QQ中交流孩子情况的,不错过鼓励孩子的良机。

(2)利用书信交流

把孩子在家的情况或者孩子学习生活上出现的一些疑问,写成纸条或者书信让孩子带到学校里,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3)常到学校去看看

有些家长从开学那天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老师就再也没见过他,直到学期结束时和老师的短暂见面,这显然是不够的。家长每学期到学校去两到三次为适宜的。第一次:开学一个月后。无论学校还是学生,在这个时候都已经基本上调整到正常状态了。到学校去,可以向班主任了解一下孩子入学后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第二次:期末考试前一个月。

到学校和老师一起针对学生本学期在学校和家里的表现做一个交流,商量一下今后共同努力的方向。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在学期中,到学校去看看。电话交流次数,根据突发情况而定。如孩子生病请假,孩子成绩下降或临时出问题等,应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

但家长到学校去也要注意几个问题:

A、去前,先和教师沟通一下,看看老师一般什么时间没有课。一般情况下,最好先和老师预约一下时间,并大概说明一下沟通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B、在合适地时间把孩子叫来,一同对孩子做出鼓励与要求,效果会更好。

3、沟通中避免出现的错误认识

(1)有些家长在孩子犯了错误后,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拳打脚踢,这是错误的,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极坏的影响,也会让老师感觉尴尬。还有些家长在和老师谈话中,总是会说到:自己工作忙,孩子就全交给老师了,该打就打之类的话。虽然看得出家长对老师的充分信任。但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只需要学校教育就行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要。家长应该向老师表明,教育孩子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希望能多得到老师的指点。

(2)有些家长认为被孩子请到学校去以后,肯定会面对老师的一番“唠叨”,所以推辞不去。其实这是一种不良做法。因为既然是学校要求见家长,就说明孩子肯定有问题出现了,积极配合学校来解决纠正孩子的问题才是上策,一味的躲避最终很可能即妨碍了孩子的成长,伤害了家长的利益,又伤害了学校的利益。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篇3

一、利用节日契机营造活动的空间,增进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体验

5月9日的母亲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一年当中最容易被人遗忘的节日里,我和孩子一起为孩子们的母亲准备了节日的祝福。虽然母亲节并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是对于天下的母亲来说,如果能在这一天得到自己子女的节日祝福,这对她们而言是最大的幸福,孩子也可以从中获得教育。

母亲节这天,全班40位学生站在教室门口亲自迎接自己的母亲。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了,小黄同学的妈妈一直没有出现,原来他的妈妈正在兰州,确实是赶不回来。为此,小黄同学悄悄地躲在了教室的一角呜呜哭泣。孩子们知道了,便你一言我一语去安慰小黄同学。

就在这时,我决定改变活动安排。因为小黄同学需要的正是我们所有人对他的关怀。“同学们,虽然今天小黄的妈妈因为在外地不能回来,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电话让她的妈妈和他说说话。”随即,我给小黄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小黄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和他的妈妈说话。一切尽在不言中,大家都被这情景感动了。细心的我发现,这时所有的孩子都显得与平时特别不一样,他们非常认真地倾听着别人的说话,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分明察觉到了他们内心深处所萌发的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是那样的强烈。孩子们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同样的声音:“原来有了母亲在我的身边,所以我才是幸福的。”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表演了诗歌朗诵、舞蹈、小品等丰富精彩的节目。所有的母亲都在这一天激动地流下了眼泪。直到今天,活动过去这么久了,家长与我交流的时候还会提起这次十分有意义的活动。或许,在他们的脑海中,过去那个淘气任性的孩子已经不见了,现在,孩子们已经比以前懂事了,能够设身处地地为父母考虑了。我想,这就是活动体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吧,孩子们真的长大了。

二、利用丰富活动的开展,在“玩”的过程中增进“亲子交流”

学校一年一次的运动会如期举行。在这次运动会上,新设了一个“亲子游戏”项目。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体育比赛,增进学生与家长的协作精神,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比赛很有意思:父亲和孩子的脖子套在一张报纸的两个大洞里,要求两人用最短的时间跑完50米的距离,而且纸不能破损。练习中,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努力,遇到困难一起解决,面对失败互相鼓励,教育的效果不言自明。有位家长告诉我,这是他第一次和自己的孩子玩得这么开心;他觉得与孩子交流顺畅了。以往他和孩子的交流只是停留于那种说服管教式的说话教育,日子久了,孩子也厌烦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不管比赛的结果如何,孩子与家长体验到了协作的默契、交流的深入,我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生活,是孩子的快乐的源泉。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如能创设各种与孩子接近的情境,进入孩子的“空间领域”,有时甚至放弃自身的某些兴趣、爱好,参与到孩子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去,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将爱心与期望传递给孩子,这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在共同游戏、娱乐中,家长与孩子亲密联系,共享欢乐此时,孩子能自然地打开心灵的门户,推心置腹地将心理话向家长倾诉,而家长也仿佛回到了儿童时代,并不时地对孩子说些令人振奋、鼓舞的话。这样,自然地就建立了富有情感色彩的亲子关系。

三、利用谈话契机创造交流空间,家长与孩子共同体验情感的交流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浪费、攀比等现象比较普遍。有很多家长一讲起这些事就感到十分沉重,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懂得勤劳节俭的重要。

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十分有必要给学生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父母创业的艰辛,懂得珍惜美好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我设计了一次以访谈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主题是“爸爸妈妈的创业史”,让学生通过访谈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的创业史,做出如报告、图片、文章等形式的材料,在班队活动中进行交流。

在活动中,孩子们带来了他们准备的材料。其中,有个孩子写道:“爸爸妈妈刚创业的时候,也是他们刚结婚的时候。他们带着自己身上仅有的一千元钱到杭州旅游,为了省钱,他们吃盒饭、住招待所,一趟杭州下来只花了二百元钱。剩下的钱全部带回来了,因为爸爸妈妈知道创业之路刚刚开始,什么都要注意节省。”还有个孩子写道:“爸爸做生意经常要把货给客户送去。为了省下钱,保证按时送到,每天早上五六点他就起早,自己骑上三轮车把货给人家送去。即便是在下着大雪的寒冷冬天,他也坚持自己送货……”孩子们太幸福了,他们没有经历生活的磨练,自然体会不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但是,他们能用自己的心里话描述父母创业的艰辛,其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心灵的震撼。

一次与家长交流所带来的思考 篇4

当今通讯工具迅猛发展, 手机大量涌入校园。 我为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 本着“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的原则, 在一次班会课上特意对此现象开了主题班会, 强调不允许学生带着通讯工具进课堂, 更不能在课堂上响起“刺耳”的铃声。 结果第二天, 在我的课堂上, 当全班学都全神贯注地听课时, 一位平时很调皮的叫周建雄的男生手机响了, 我一气之下没收了他的手机, 并通知他母亲星期五来学校领取, 趁机了解该生在家里的情况。 没想到这次家校联系, 是一次很失败的联系、很痛心的联系。

接下来, 该生在开学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几次撒谎, 共从家长手里拿走七百多元钱, 骗家长说:班里每天下午放学后参加课外活动, 很累很渴需要买水, 还给残疾人捐款等。 各种各样的理由, 似乎花钱很正当。 可家长怀疑这现象不正常, 于是到学校问清情况后, 简直肺都气炸了, 晚上把孩子接回家, 什么也没问, 就一顿毒打, 手臂和小腿上到处都是紫色的伤痕。第二天, 孩子照样上学, 没一点异常表现。 可是在放学回家的途中, 一溜烟进了网吧, 主城区的大小网吧就像自己家一样, 自由穿行, 一天一夜不路面, 看见家长找他, 可他躲起来不让家长发现。 第三天下午, 家长来到学校找到他, 当着学生的面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孩子表面认错了, 也写了保证书, 可事情远没有结束。 在这以后的一周多时间里, 这个学生就开始向班里的个别学生诈钱, 五块、十块、二十块, 不论多少都归他。 这之后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再一次和他母亲电话交流, 可第二周的早上他没来学校, 离家出走了……最后过了三天才返回了课堂。

这件事情结束之后, 我一直在想, 我错了吗?错在哪了? 我始终认为在学生心中, 最亲近的人莫过于我这个班主任;我耕耘三尺讲台, 是用爱心、恒心关心爱护每个学生, 尊重他们的。但这位学生的离家出走, 让我觉得, 这次我跟家长配合是很失败的。 也许对这件事情的处理, 从头至尾都错了, 但我又不知错在哪。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 我的心一直很痛, 脑中常闪现着这一幕, 真是挥之不去。

两个月过了, 没想到的事情又发生了。 一天下午, 学生都在静静地认真自学, 教室里安静极了, 人人都在圈点批画, 我仔细审查了一下, 发现上次离家出走的周建雄正在画一张美女的照片, 像三班的某个女生, 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 轻声地说了句:“可以给老师看看吗? ”他很不情愿地将那张画给了我, 之后他趴到桌子上, 脸上写满了愧疚的表情,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下可完了, 老师一定会在班级公开批评我的。 ”我走到讲桌前, 沉思了片刻, 便将它放到衣兜里, 继续观察学生的自学情况。 可周建雄同学却坐不住了, 他不时抬起头偷偷地看看我, 好像等待老师的批评。 看了几次后, 发现我无动于衷, 他便开始写作业。 下课了, 我请他到办公室, 他耷拉着脑袋, 用余光看着我, 我让他坐下, 他却哭了, 边哭边说:“老师, 我错了, 我不该画画, 不该在自习课上画画, 求老师不要在班级批评我。 ”我说:“老师要想在同学中批评你, 就不会把你请到这里来。 ”他会心地点了点头。 我说:“你能不能实话告诉老师, 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他想了想后, 详细地叙述了他与三班这名女同学友好相处、互写字条情书的经过, 原来这幅画是他思念那位女同学而画的。 我因势利导, 以诚相待, 对他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育引导。 我将画拿出来, 对他说:“这幅画, 画得很有功底, 说明你的美术才能极棒, 你应在美术课上和课外时间, 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行吗? ”他爽快地回答“行。 ”我补充说:“同学间正常的友情, 老师不反对, 但必须得有一个度, 如果超出了友情的底线, 那就变了味, 就成了爱情。 ”他点头同意。 我趁热打铁地说:“现在是学习的关键时期, 我们应把注意力放在学知识上, 让自己不断地充电, 谈情说爱以后毕业后有的是时间, 再说, 你长得帅, 又会打篮球, 有这些特长, 以后即使不搞科研, 从参军这个这条路发展自己也很不错。 别辜负了老师和家长对你的一片期望, 努力吧, 老师也祝福你学有所成。 ”他笑了, 笑得那样轻松, 笑得那样自信, 我的心里也满足极了。 然后我又说:“十年之后, 你找不到女朋友, 老师帮你找, 怎么样? ”他连声说:“谢谢。 ”

我这次潜隐式教育的尝试, 避免和消除了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和戒备心理, 平复了学生内心的波澜, 学会了情感上的进退自如, 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教育, 思想有了转折, 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由此可见, 对待学生, 教育方式只有不断改变, 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班主任家长沟通交往经验交流 篇5

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尤其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和家长的沟通交流更是家长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状况的重要途径,所以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我就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和家长沟通交往方面总结的一些心得和大家进行一下交流。

现代教育管理工作充满了新时代的特点,对班主任也有新的要求。现在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都有着非同往常的重要性,而孩子的教育又是重中之重,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仅希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寄托了家长们深切的期望,对班主任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长对班主任的评价往往来自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老师的脾气性格、工作方式向家长评价自己眼中的班主任,而家长通过某些带有情绪喜好的学生言论,往往也会对班主任产生某些倾向性的印象,从而对班主任的工作以及学校的管理方式产生抵触情绪。而此时班主任能否与家长及时沟通,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其实学校、家长、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出发点是相同的,但所站角度不同,会在教学过程上、手段上发生分歧。班主任不能被动的去处理这些分歧,按着自己的方式不管不问,殊不知一个班级有六七十号人,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老师的印象都会成为学习成绩好坏的因素,而学生出于对老师的敬畏又一般不会向老师提出,这就需要班主任和家长多进行交往,从平时的谈话中了解到学生对教学的意见,也使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及时的了解,同时也消除了对老师的一些误会。使老师、家长、学生之间有一个良性的互动,使班主任在工作中也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明显。

一个班有六七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同样,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也不相同,对孩子的管理方式也各有千秋,每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的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谈话技巧和语言艺术。

1、通过多次的沟通,对于素质较高的家长,班主任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措施,听取家长的意见,毕竟家长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对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采纳,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在我和家长的交往中发现,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措施是很好的,我们可以借鉴。

2、对素质不高、对学生管理较少的家长,我们尽可能的少报忧,多赞美,往往这样的家长也清楚自己孩子的不足,对学校的期望较低,一般是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在和家长沟通中要表现出和优秀生同样的重视性,多说孩子的优点,激发家长对学生的爱心和期望值,对孩子的成长不要报以灰心,改变他们听之任之的态度,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管理中,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为学生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3、对于溺爱型的家长,应首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不足委婉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同时应听取家长的意见。这种类型的家长一般都站在自己孩子一方,即使学生严重违反了学校纪律也不让老师批评自己孩子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真诚的与家长交流,讲清娇惯孩子的危害,耐心的热情的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

4、对于学习成绩较差学生的家长,要让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面对最头痛的“学困生”的家长,首先要有信心。不能在可怜的分数面前无话可说,不能面对家长的失望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学困生,不能用成绩这个惟一标准来评价学生,要尽量挖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但一次不能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孩子很笨,没药可救”这样的话。在说到孩子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缺点是语气要委婉,不回避。只要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篇6

关键词:沟通;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年轻父母为了生活和工作,顾了自己就顾不了孩子。为了让父母能够安心工作,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他们大多数认为孩子年龄小,到幼儿园只是为了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那就是老师的事情。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就一股脑都推给老师,认为自己白天上班,孩子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最多,所以一定是老师没教好。家长对老师不信任,老师也就不太想和家长沟通。其实家长与老师应该是一种合作关系,是朋友,是伙伴。幼儿园与家庭是影响幼儿发展最主要的两个环境,而老师与家长则是这两个环境中最主要的施教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师与家长本来就该是一种互相信任,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还是会令不少老师头疼不已。其实就目前来说,我们与家长的联系方式与沟通渠道也很多,如:家访、半日活动、家长会等。可是在具体实施与操作中,常常能够听到老师们的不满,大多数都是说家长不理解。如果家长与老师之间一直处于这种局势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是很不利的。所以,加强老师与家长的语言沟通能力极其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相处、交流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为基础。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与信任,这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我们要做到经常与他人沟通,才能获得他人的理解与信任,同时这也是为人处世必须要做到的事。工作时要友好真诚及时地与家长进行沟通,很快就能拉近与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成为好朋友,让家长对我充满信任,为今后良好的沟通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建议大家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做到与家长建立好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教师还应该虚心地向家长学习,虽然家长不一定是一名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也不乏一些很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二、与家长积极沟通,团结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沟通是双向的,教师应该随时给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一些学习与生活情况,而家长也应向老师反映一下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只有通过这样相互沟通与了解的方式,才能够在教育上取得一致。

三、与家长沟通时,态度一定要端正

对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热情真诚地对待,不管有没有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都要与家长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关系,这是取得良好沟通效果的前提条件。

四、与家长沟通时要注重个别化,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

因为幼儿的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家长的性格、心态、素质也有所不同,老师这时就要多费点心,要根据每个幼儿及其家长的情况与特点,采取个别化的沟通。家长不同的职业、经历、能力、素质等都成为他们参与教育活动的有利条件。但只要是本着教育儿童为目的,以理解、尊重、平等、自愿为原则,家长是会满足教育需要,积极支持老师工作的。

教师如何与家长交流互动 篇7

学生所受的教育, 主要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 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长对自己子女的身心特点比较了解, 因此要做好学生工作, 与家长沟通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结合笔者实践谈谈教师应如何处理好与学生家长的关系。

一、尊重家长, 做一位耐心的倾听者

家长最熟悉、最了解自己的子女, 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最有发言权, 教师为了教好学生, 应该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有些家长在和老师交谈时免不了要唠唠叨叨说好多, 自己在家里是怎样为孩子操心, 给买什么吃的, 给多少零花钱, 怎样看孩子学习。这时教师一定要耐心倾听, 这样做首先使家长从心理上觉得教师尊重自己, 自然就产生配合的倾向;其次, 在听家长说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 便于教师对症下药进行管理。我班的董平同学因父母离异一直由奶奶看护, 性格内向,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经常独自坐着流泪, 老师问话他也不说。当我看到这种情形, 便及时去家访, 了解他在家里的表现。老人伤心地诉说着有关孙子的每一件事, 我了解到他的情况后, 我就经常主动和学生交谈, 安排他参与班级管理, 不断地鼓励他, 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渐渐地这位同学性格开朗了, 学习上进了, 对自己也有了信心。

二、尊重学生, 与家长真诚沟通

对于教师与家长交往, 如开家长会、家访等, 学生和家长都比较担心, 他们往往将教师作为一位“告状者”来看待, 学生怕老师家访, 家长怕被老师请到学校。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师与家长缺乏沟通;二是教师不注重与家长的交谈方式。上海著名教师黄静华老师说:“一个有爱心的教师也是一个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的教师。”心理学家也曾用两组智力相同的学生做实验, 一组经常给予鼓励、夸奖, 而另一组经常是批评指责,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 爱夸奖的一组的学习效果明显好于受批评的一组。既然夸奖有如此好的效果, 我们又何不把它用于我们的教学中呢。家长是孩子的直接监护人,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与其让家长以失望的心态对待孩子, 还不如满怀希望助孩子成长。因此在与家长的交往中我总是坚持先说优点, 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抱有信心, 其次才是指出缺点与不足, 引起家长的重视。我总是对家长说:“你想让你的孩子做得更好吗?只要你能坚持发现他的优点, 坚持鼓励他, 相信他会做得更好。”这话说起来容易, 可要坚持做到的确也很难, 但是为了孩子, 为了我们的教育, 我相信每位教师都能做得很好。

三、与家长建立团结协作的合作关系

家长把自己的子女交给学校, 教师把自己的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为了这共同的爱, 教师与家长应该团结协作共同教育好学生。教师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过程中, 应平等地与学生家长共同商讨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措施。有些教师为了省时间、图方便, 不注意交谈方式, 对家长开口就是命令的口气, 让家长感到很不舒服。有些家长文化水平有限, 教育中不注意方式方法, 自己高兴的时候, 孩子干什么都行, 自己不高兴的时候, 对孩子就横挑鼻子竖挑眼, 甚至体罚, 也有些家长平时不管孩子, 出了问题之后再教训。其实父母的爱应该是感性加理性的爱。一味地迁就、忍让只会造成孩子的惰性思想。做为一名教育者不仅有教育学生的责任, 也有引导家长改变不当教育方式的责任。家长素质提高了, 也会对孩子形成榜样作用, 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二年级时我班有一名从农村转来的学生, 也许由于环境的变化使孩子感到好奇, 放学路上就这儿转转, 那儿望望。有一天中午竟在一个商店看了一中午电视, 下午一到校, 家长就气呼呼地来到办公室, 说要把孩子领回家好好收拾一顿。我劝住了家长, 叫来学生耐心地寻问他不回家的原因, 结果他说家里没人和他玩。我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又和家长进行了交谈。原来这个孩子平时写作业特别慢, 孩子一回到家, 家长就让写作业去, 这使孩子觉得家就像个牢笼, 觉得还是在外面自由。我和家长一起分析之后, 认为他们平时在家里把孩子管教太严。玩是孩子的天性, 只要我们注意观察, 发现孩子的兴趣之所在, 根据他的活动特点, 合理安排, 总会有转变的。在学校我也加强了对该生的管理, 只要他能按时完成作业就提出表扬, 路队上专门有人护送。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该生有了明显的进步, 写作业速度快了, 还有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家长也对孩子越来越有信心了。

浅谈教师如何与家长交流 篇8

1. 有的放矢, 切忌空谈

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在于了解反映学生情况, 争取家长的配合, 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得以有效结合, 搞好教育工作。这要求家访的目的要明确,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内容要具体且真实。每次交流前都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备课”: (1)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 选择有效的交流谈话方式。 (2) 掌握学生在校的表现, 各科目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 以便家访时能深入沟通, 提高家访的实效。

2. 主动热情, 切忌冷言冷语

教师与家长交流主要表现双方言语的交谈, 以及在交谈过程中情感的碰撞, 真正目的是能够取得家长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教师与家长谈话态度要热情, 特别是对那些难以接近的家长、学习困难生的家长, 说话时更要有诚意, 不要单纯指责学生的过错甚至借机告状, 推卸责任。更不能一味责怪家长, 恶语相加变相地教育他们, 那只能扩大家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 从而使家长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反感与隔阂;教师应心平气和地帮助家长, 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 寻求改变的方式方法, 让家长觉得教师是真心关心学生、尊重家长, 因此乐意与教师交谈有关学生的一切情况、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

3. 尊重家长, 虚心接受家长的意见

教师能否听取来自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尤其是批评, 甚至个别家长因误解、偏见而对老师的指责, 是衡量一个教师的素质和修养高低的标准, 也是能否密切与家长的关系、得到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的关键。所以一个尊重家长的教师, 必须是虚心听取并接受家长意见和建议的教师。教育是双向的, 谈话交流同样是双向性活动, 交流虽然是以教师为主导, 但并非是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 要注意彼此间的联系。不仅家长可以如实地讲, 学生也可以坦诚地谈, 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任何教师无论他经验有多丰富、理论有多深厚, 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所以, 教师要想全面了解一个学生, 仅凭自己的经验和理论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和家长联系, 才能全面地了解学生, 甚至在家长那里教师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而这些情况对于教育其他学生, 也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不是家长的支持、配合, 教师可能会蒙在鼓里很长时间。因此, 教师应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与他们达成共识以改进自己的工作。

4. 选择适当的交流时间、地点、方式

教师应尽量多家访, 少请家长到学校。如果学生犯了错误, 教师让学生请家长, 学生不敢不请, 家长不敢不来。然而, 家长有自己的工作, 让学生请家长会打乱家长的计划, 因而家长到学校就有了几分不情愿, 这对解决问题不利, 也是家长与教师对立的原因之一。如果教师能抽出时间到学生家中去家访, 最好选择放学后或双休日, 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 这会让家长觉得教师负责, 把孩子交到这样的老师手里放心。因此, 教师说同样的话, 在学生家中说比在学校里说效果更好。同时,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话的机会, 有利于消除消极因素, 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 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此外, 教师要控制家访时间, 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这样会更有利于家长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

5. 交流应不断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

从教育体系来看,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都不容忽视。忽视一方都有可能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而目前我国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环节, 由于家长的身份地位, 特别是素质上的差异, 反映到对孩子的教育上自然也不相同。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 (1) 重养轻教, 养而不教。 (2) 重言教, 轻身教。要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使之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统一步调, 提高整个教育体系的整体效益, 是教师的一项不可或缺的任务。而有效途径是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配合学校教育, 完成培育下一代的伟大使命。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 篇9

一、用爱心培养良好的感情, 让家长安心

首先教师要以热情、友好、耐心的态度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 从一开始与新入园幼儿的家长打交道就要以真诚、友善、亲切、温和的态度对待家长和孩子, 用一颗爱心去关心孩子, 和家长培养良好的感情, 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以后的交往中他们就会以信任、理解的态度来支持教师的工作, 这样, 就可以为今后的相处与交流打好感情的基础。

新入园幼儿大多都有入园焦虑, 家长也同样会有, 他们要将自己形影不离的“掌中宝”交给陌生人看管, 都会有些不适应、不放心。他们会多方问询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哭了没有?吃饭、睡觉怎样?表现如何?并且会观察孩子的表现, 感受教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程度。因此, 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给予更多的帮助, 引导家长和孩子尽快克服入园焦虑, 逐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以细心呵护孩子, 让家长放心

对于小班的新生来说, 入园焦虑最明显的就是哭哭闹闹的不愿和家长分开。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在孩子们入园晨检时, 除了语言、行为要有亲和力外, 事先还要准备一些能吸引孩子的东西, 比如小零食、小贴画、小玩具等来吸引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让孩子高兴、愉快地进入幼儿园, 融入集体生活, 这样, 孩子是面带笑容和家长说“再见”, 那家长就会感到放心;反之, 如果孩子是在哭哭啼啼的状态下和家长分开, 那么家长也会为孩子担心一天。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因孩子多, 教师难免有照顾不周的地方, 因此在离园前排队清点人数的同时, 一定要对孩子进行认真的检查, 他们的小手小脸有不干净的地方, 要帮助他们清洁整理, 冬天的时候看看衣帽、手套、口罩是不是穿戴好了, 个别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可能有将鞋子左右穿反的情况, 要提醒孩子纠正, 让孩子们以良好的状态出现在家长面前。在家长接孩子的过程中, 要有目的地与个别家长交谈, 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突出的、反常的表现要及时向家长说明, 如午睡时孩子咳嗽、食欲不佳等等, 对于个别孩子常规需要加强改正的地方, 要婉转地向家长提出, 与之协调好家园配合共育的问题。

三、搭建家长参与的亲子平台, 让家长开心

(一) 班级创设家园联系之窗

在家园联系之窗定期张贴一些教育新闻、教育动态以及关于健康育儿等方面的知识和家教经验, 供家长学习分享, 定期贴出孩子们绘画、手工作品、活动照片等, 与家长共同欣赏品评。另外, 把班级电话和教师个人的联系方式张贴出来也是对家长的信任, 更方便家长有事及时与教师的交流。

(二) 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可以请几位性格爽朗、较重视孩子教育、时间充裕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 平时把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转达给老师, 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也向老师反馈。如果平时老师遇到什么难题, 可以请家长委员会出面, 大家共同出谋划策, 解决问题。

(三) 让家长参与、了解幼儿园生活

这些年来, 我园开展了家长开放日, 课堂风采展示、幼儿成果汇报、艺术周文艺汇演、诗歌美文朗诵等有声有色的活动, 让家长走进课堂, 及时了解幼儿园生活、见证孩子在园的点滴成长进步。平日里匆匆忙忙送完孩子就走的家长, 根本没机会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如何过他们的幼儿园生活的, 所以请家长走进课堂, 让孩子向家长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经过这样的活动, 孩子们感受的是愉快, 家长收获的是喜悦, 增进了老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亲密程度, 更方便家园交流合作。

四、掌握方法技巧, 让家长舒心

首先, 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和家长交流时, 一个礼貌的微笑和的友好的招呼, 都能使交流气氛更加良好, 使沟通更加顺畅有效。

其次, 教师要掌握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和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平视对方, 语言要柔和, 让对方感受到你倾听的耐心与真诚的态度;礼貌让座或请家长坐下来和你对话;在晨检迎接孩子或下午送孩子离园时, 热情主动和家长招呼回应等。

再次, 关注每一个孩子, 告诉家长孩子的点滴进步。在日常工作中, 注重孩子的安全、能力的发展、习惯的培养, 关注孩子在幼儿园内的表现, 多给与孩子肯定和激励, 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度过每一天, 以愉悦的心情离开幼儿园, 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和家长除每天接送孩子进行口头交流, 也要告诉家长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点滴成长进步, 这样家长会感觉他的孩子得到了老师的关注与关心, 在沟通上会更加容易;还可以通过各种家园联系方式, 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 赢得家长的支持信任, 让沟通在这样一种“一切为了孩子”的情感氛围下进行, 更有利于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支持的建立。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以爱心去培养感情、以细心去呵护孩子、以耐心沟通家长, 再辅之以良好的态度、适当的礼仪、正确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得到家长的参与、理解、支持, 幼儿园保教工作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上我说的只是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所做的一些细碎平常的事, 而怎样与家长有效交流沟通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去摸索和思考。

摘要: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合作伙伴, 教师应掌握和运用一些沟通技巧, 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 做好家长工作, 争取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理解、支持, 形成强劲的家园教育合力, 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篇10

一、因势利导,家校合作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的正确引导和良好教育。班主任在工作中,首先要和学生的家庭、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加强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因势利导、让学生形成比较健全和健康的人格。

如,我刚接手的班级,通过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发现班里部分学生表现不是很好。其中有两个学生因为一本练习册产生了矛盾,练习册丢失的张同学把矛头指向了李同学。我不露声色,暗中对李同学父母和本班学生作了一番调查,了解到李同学在家排行老二,由于学习成绩差,渐渐失去了父母的宠爱,哥哥也不喜欢和他在一起玩。家庭的冷遇,使他的内心觉得压抑,由此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思想。再就是他缺乏正确的道德教育,意志薄弱,很容易受个人欲望驱使。由于没有及时教育,这一不良行为从家庭蔓延至学校。

情况了解清楚后,我和他的父母针对练习册丢失一事进行了交流,要求家长从认识上、教育方法上配合学校、班主任做好李同学的思想工作。我选择了一个适当的时机,因势利导地和李同学谈话。我说:“你需要练习册是吗?”他点了点头。我说:“这是好事嘛!说明你有求知的欲望,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只不过你的方法不对,不应擅自从别人的书包里拿走,而应该向别人借,你说对吗?”他又点了点头。我见他有所触动,就由浅及深,进一步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帮助他找出犯错误的原因,鼓励他放下思想包袱。老师的话字字恳切,句句在理,且又符合实情,使这个男孩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改正。这个事件证明,因势利导、爱护学生,家校合作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可以达到预期目的。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与学生沟通交流,情感交流不可缺。因为情感是教育信息通向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要架设这座“桥梁”,关键在于教育要寓理于情,以自己积极的情感体验影响学生,努力创设愉快、宽松的谈话氛围。这样才能引起积极的回应,使学生愉快地、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如,有一天上课时,我刚走进教室,一个男同学就站起来说:“老师,我的书包被人拿了!”我说:“什么时候丢失的?”他支支吾吾地说:“是打铃前几分钟不见的”。此时,我看他满头大汗很不自然的表情,断定这个贪玩的孩子是忘了带书包,怕挨老师批评,就编了假话来搪塞。于是,我就说:“你别急,说不定书包在家里等着你呢!快回去看看吧!”不一会儿,他果然背着书包来了。事后我和他进行了一对一的谈话,了解到他是因为中午贪玩而忘了带书包,怕老师批评,就说书包不见了。接着我给他指出他的行为是一种不诚实的行为。这次谈话始终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这样不仅使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而且还主动提出愿意接受同学们的帮助和监督。人们在愉快的情境中交谈,易产生求同和包容心理,能增强对对方观点的接受性,减弱排斥性。这一心理学研究成果,为我们班主任运用谈话对学生进行教育提供了帮助。

三、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学生虽然年龄小,都是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但他们对好话和坏话、真话和假话还是能听得出来的。班主任在进行集体或个别谈话时,一定要尊重事实,入情入理,甚至要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

如,我班有一位男生,不但学习成绩差,且不遵守纪律。他唯一的“亮点”就是体育成绩在全班位列第一。开学不久,他因影响课堂纪律被我找来谈话。当时我只字未提他上课违反纪律的事,因为这对他来说已是“老生常谈”了。我说:“你有一个方面,全班同学都比不过,你自己知道吗?”他看了我一眼,没吭声。我又说:“我知道咱们班体育成绩最好的就是你,这可了不起!”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短短一席话,居然成了他以后进步的起点。后来,这个学生不仅能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毕业前夕还被评为“学习积极分子”。学生中难免存在个体差异,只有根据这种差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语言进行教育,才能达到谈话的目的。如果我当时选择的不是“因人定调”,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教育,而是狠狠地训斥一顿,说不定那个男生会“破罐子破摔”,课堂纪律无法保证,极有可能连原来体育优势都要倒退。

四、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这就决定了教师语言的个体差异性。班主任要善于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譬如,对领悟快、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一般宜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言词要含蓄、婉转,对胆小内向的学生,应化严肃于幽默之中,以班主任的态度、语气消除其紧张情绪;对个性强、脾气执拗的学生,则要“刚柔并济”;对那些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学生,应多肯定他们的长处,“长善可以救失”,用学生自身的优点,克服自身的缺点。记得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赏识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至关重要,可以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尊重、相信、鼓励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

探析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技巧 篇11

关键词:教育教学;班主任;学生;交流;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129-01

古人言:“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在教学中,交流是师生沟通的最常见方式之一。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做到乳水交融,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过程的成败。班主任工作表现尤为明显和突出,在工作中,班主任常与学生打交道,涉及的师生问题多角度、全方位,贯彻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可谓 “朝见口,晚见面”,像邻里关系相处着;“远亲不如近邻”,班主任与学生通过交流,深入沟通,巧施技巧,可使师生关系达到乳水交融。下面就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技巧略陈管见。

在班主任生涯中,本人实施“六心”教育,并巧妙地融入一些画龙点睛的技巧。“六心”教育:“真心交换情感;诚心打动心扉;关心铸就团结;爱心赢得信任;细心洞悉世界;全心营造和谐”。

在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中有“六心”教育作为依托,但有一定的技巧可循,班主任应注意表情、语言、距离、情绪和环境等方面的心理效应,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技巧。

一、真心交换情感,诚心打动心扉

班主任与学生交流的前提应表露着亲切、关怀的情感。凯洛夫说过:“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心理学家莫勒比恩有一个公式值得借鉴:感情表露=语言+声音+面部表情,也有一定的占有比例。在进行个别谈话时,班主任亲切、真诚、自然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受到对他的关爱,从内心萌发对班主任的尊敬与信赖。所以在与学生个别交流,班主任要根据个性不同的学生、性质不同的事和不同的环境与氛围,恰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情。德国谚语:一两重的真诚,其价值等于一吨重的聪明。让学生感觉到你的心是真的,他才会与你交流情感;让学生看到你的诚意,他才会向你敞开内心的世界,达到“心诚能使石头开花”的境地。

二、关心铸就团结,爱心赢得信任

谚语 “有了巧舌和诚意,你能用一根头发牵来一头大象” 说得好。有了真诚之心作为奠基,关爱两心就成了推动交流技巧的助力器。在真诚之心运作下,学生与你倾心交心,同时巧施关爱,关爱他的学习;关爱他的生活;关爱他的困难、挫折、迷茫。用亲切、自然、风趣、幽默的语言,增强与之交流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助于形成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消除学生的疑惧心理,从而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开诚布公地说出心理话。真诚在先,关爱跟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但关爱之心,必须坚持平等、尊重原则,切不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要放下教师架子,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尊重他的个性、人格,给他以亲切感,学生才会感觉到你的真诚,感受到你的关爱,才会信任你,交流才能得以纵深,问题就能挖究出来予以解决,达到交流的目的。

我班李家星同学,是个双困生,思想不求上进,上课睡觉,外出上网,夜不归宿,一直是同学们、老师眼中的差生。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与他谈过三次话,第一次:在校园里漫步畅谈,谈他的家庭、他的现状、今后,让他感受到我的真诚。第二次:家访。与其及父母倾心相谈,关注他的发展,给他向上的动力,使其及父母感受到我的关爱。第三次:转换角色,跟他交朋友,与他亦师亦友。告知他“做任何事情,没有坦途。有压力才有动力,有目标才会拼搏”的道理,并及时定下学习目标,后来他端正了态度,学习有了明显进步,成为班中优秀生。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种子”。我用真诚播下种子,用关爱育出了硕果。

三、细心洞悉世界,全心营造和谐

在班级管理中,仅有真诚和关爱之心远远不够,更需要时刻走进学生的心里,与其融为一体,想其所想,学会用细心去洞悉他们内心世界的千变万化。既要综观群体的发展趋势,也要细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空间,这样才能缩小与个性相异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之间细心交流,可以及时并准确地获得彼此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给双方一种知无不谈、言无不尽的感觉,细心让学生感受到信任与尊重,有利于班主任通过学生一些细微的反应,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捕捉学生流露的思想,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的交流角度、内容和方式。在进行个别交流时,班主任需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路,表现出细心和耐心、希望与期待,才会收获实效。

我班欧光毅同学,学习非常差,在班上不与人说话,独来独往,静得可怕,是个性格内向的人。按常理看,一个安静的学生,学习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可他就是懒惰。我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他人品不坏。向班上其他学生了解并家访,知道他按时回家,做家务,孝顺母亲。原来,他是单亲家庭,父亲在他小学三年级时去世了,自小缺乏父爱的他,仅依赖母爱,所以母亲说“他在家是个好孩子”。细心知情,谈话便丰富了素材。我经常找他谈话,在学习上鼓励他,在生活上关爱他。由于他身体素质好,我用其所长,安排他担任体育委员,让他融入班集体,不再做“独行客”,在校运会中,他带领全班学生努力拼搏,获得了出色的成绩,受到了学校的奖励,赢得了同学的掌声。从我身上,他深深感受到了久违的父亲般的师爱。细心的观察使我发现了他;真诚和关爱使他重新定位自己,收获了自我。只有在谈话中表露出全心全意为班级学生所想的真诚感情,双方的交流才能产生共鸣效应,才能使班级朝着良好的局面发展,共同演奏出一曲和谐的美好“步步高”乐章。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不仅要用“六心”,更要辅之于技巧。在班主任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厚积新形势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创新教育方式,提高与学生交流的技巧,用我们的智慧去培养更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现在教育学.新编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郑雪主编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

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篇12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南风和北风比试, 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 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 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 顿时, 行人觉得春暖衣厚, 始而解开钮扣, 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 但是由于方法不一样, 结果大相径庭。在教育方面, 这则寓言向我们昭示了真理和法则:在教育中, 教师亲切的言语犹如温暖的阳光, 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它远比声色俱厉的批评更易于被人接受。我认为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要洞悉学生心理, 锤炼育人艺术

记得我在当班主任时, 新接班中有这样一位学生, 他聪明、活泼、可爱, 兴趣广泛。见到他后, 我就想把他定为临时班委人选之一, 可家访的交流, 我动摇了。他那曾经做过教师的爷爷对孙子各方面的期望值很高, 主动向我提出能否让其当班干部, 我说在开学后观察一下再决定。不料, 老人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孙子。开学后, 第一、二单元测验, 他的成绩皆不理想, 甚至作业也不认真完成, 我忽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找他单独谈话, 态度和蔼地说:“你是个聪明的好孩子, 在上学期, 你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一直很好, 还在数学奥赛中获奖, 可这两次测验成绩却令我大为震惊, 是不是因为当班委的事?”此时, 他的眼泪夺眶而出, 向我敞开心扉:认为没让他当班干部是老师对他的不信任。此时我耐心地开导他:“老师之所以这样做, 是想让你通过实际行动在同学中树立威信, 决不是对你的不信任。我觉得你更应该自强, 自己创造条件和机会, 而不是消极等待, 争取期中考后的民主选举入选。”

此后, 我不厌其烦地多次找他谈话, 等待时机成熟了再和其家长进行了联系。而电话的那头恰巧是他爷爷的声音, 我请其爷爷转告我的意见和看法。后来, 我又发挥他的特长, 让他参与班级出板报, 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 之后他的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

从这件事情中, 我深深感到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应有超前意识, 不要等问题出来后再去弥补。如果我在事先能与这个学生进行沟通, 并将我的想法告诉他的话, 也就不会产生这段误解了。也因此事, 我觉得:要做一个合格的、受学生爱戴的班主任, 不权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把自己所任的课教好, 更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洞悉学生的心理, 锤炼育人艺术,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二、要把微笑作为交流前提, 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法

微笑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灿烂的笑容, 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 给学生留下持久的影响, 当你想激发学生的斗志, 当你想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不妨轻轻一展笑容, 就胜过千言万语,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 在教育学生时, 千万不要吝啬你的微笑。

每周我在班会课上, 见缝插针地表扬鼓励大家时, 我注意观察了一下, 当我面带笑容表扬班干工作出色时, 孩子们尤其是班干们脸上都流露出高兴的神情;而当我对工作不卖力的班干部或调皮学生进行严厉训斥时, 孩子们都耷拉着脑袋, 表情严肃。由此, 我在思考:作为班主任, 工作时要讲究方式方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时刻把学生当小助手, 一切与学生有关的事都和他们商量, 尽量采纳他们合理的建议, 与他们共处时, 要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说话的语气, 把微笑作为交流的前提, 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法, 让学生在心情舒畅时接受教育, 效果要强百倍。

三、对待班级后进生要多些尊重, 少些歧视;多些宽容, 少些训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语重心长的讲“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对待学困生, 我同样尊重其人格, 且对其发展抱有信心。当我在班级一再表扬乐于助人的同学时, 当我把成绩差的学生位置调整到成绩优秀的学生旁边时, 我从他们眼睛里读到是理解、感激、信任和自信。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可见育人之不易, 人才难得。小树需要阳光哺育, 春雨滋润, 也需要裁剪砍削, 小树才能长成栋梁之才。在育人过程中, 我对待学生既是关爱、宽容、平等的, 同时也是严格要求、有错必纠的。一个调皮学生, 也是各科老师公认的学困生, 学习态度不端正, 日常行为规范也差, 有一次他撒谎, 我再三给他机会, 让他自己承认错误, 可结果他矢口否认。我通过调查, 弄清事情的真相后, 就背着同学严厉地斥责了他:“一个人一生中谁不犯错误?犯错误, 不要紧, 只要改了, 仍然是好孩子。你用谎言来掩饰真相, 则是错上加错。”又说:“其实你是个好孩子, 何必因撒谎而玷污了自己?不过, 老师还是信任你的。”此后, 这个孩子改了许多, 学习也认真了些, 成绩进步很快。

回想这一切, 我深感做一名称职的班主任是很不容易的。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 不仅要做到认真负责, 还要做到坚持原则, 公正廉洁, 发扬民主, 一视同仁, 更要温暖和热情, 关心他们, 和他们同玩同乐, 在情感方面, 要启发他们自我体验, 自我激励, 达到自我悔过, 自我调整的目的。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亲切的教诲, 使自己不断茁壮成长。

摘要:在实行新课改的新形势下, 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 如何进行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笔者从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上要洞悉学生心理, 锤炼育人艺术;从班主任的工作态度上要把微笑作为交流的前提, 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法;从班主任的工作情感上要对待班级学困生多些尊重, 少些歧视, 多些宽容, 少些训斥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方法。

上一篇:头颈部动脉下一篇:艺校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