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2024-10-02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通用12篇)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篇1

常德市是湖南省最重要的棉花主产区, 常年植棉面积8万hm2以上, 占全省1/2强, 植棉优势非常明显。为了改善棉田环境, 充分发挥杂交棉的增产潜力, 现将常德市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播种育苗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土质肥沃、背风向阳、无枯萎病、黄萎病的地块作为苗床, 选用多菌灵或敌克松消毒苗床。在制钵前10 d, 每个苗床用适量复合肥与制钵土, 拌合均匀, 手捏成团, 落地散开, 堆成长条土堆, 用薄膜盖好, 等待制钵。根据苗床宽度, 摆钵以18~20个为宜。床地要求平整, 稍呈龟背形, 苗床不宜过长, 制完钵后要清沟排水。适时播种, 要求在4月15日前后, 最好不超过4月20日播种完毕。气温在15℃左右时抢晴天播种。播种后用地膜覆盖。膜内温度保持在20~25℃, 出苗至第1片真叶, 重点保温保湿, 当膜内温度超过38℃时, 揭开膜的两头, 温度较高时白天可揭膜, 晚上覆膜。盖籽土发白时, 要在15:00—16:00补水 (加少许多菌灵) 。对苗势旺的苗床应抢晴天揭膜晒床, 以苗茎1/3变红为度, 并及时间苗, 清沟抬床, 控苗旺长[1]。苗床前期主攻病害, 防烂根死苗, 后期控制虫害, 防无头苗的出现。根据天气情况每隔7 d左右采用600倍多菌灵灌蔸, 共进行2~3次, 每次选择在降雨前1~2 d进行。棉蓟马和棉蚜虫危害可用快杀灵1 000~1 200倍液, 或吡虫啉15包/hm2对水187.5~225.0 kg防治;发现红蜘蛛危害, 可用克螨特1 000倍液, 或扫螨净1 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地老虎, 可用2.5%敌杀死1 000~1 500倍液, 或功夫1 000~1 500倍液防治。

2 棉苗移栽

5月上中旬, 播种后20~25 d棉苗达到3叶1心即可适时移栽。应选择晴天移栽, 移栽时应做到起钵不破钵、装钵不堆钵、运钵不散钵, 以利提高成活率。根据棉苗的大小、强弱、分级移栽, 以深穴移栽不见钵、培土高度不超过子叶为标准。为了促使棉苗早发新根, 移栽时要施好安蔸肥。移栽时要做到“爽土”移栽[2], 不能在雨天或雨后土壤水分过多 (土稀) 时移栽。做到移栽同龄苗, 苗栽正, 不断苗, 不断钵, 不落坑, 不凸起, 不栽无头苗和病苗, 边栽棉苗边用细土垄好蔸。移栽时间最好在小满前移栽结束, 不栽6月苗。

3 苗期管理

栽后4 d查苗补缺, 一次性全苗, 补栽的棉苗要保证苗龄一致。棉苗移栽定植后要经常检查, 发现因立枯病、茎腐病等病害或地老虎为害而死苗缺蔸的, 要及时用预备苗补上。同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按照轻施苗肥的原则, 对营养钵移栽时已施安蔸肥的, 一般不施或少施苗肥, 以防苗期徒长;对未施安蔸肥的棉苗, 应看天、看地、看苗而定, 棉苗栽后7~10 d返青后, 用尿素3.75 kg/hm2加适量稀薄人畜粪, 对水750 kg追施提苗肥, 轻施, 少量多次, 少施或不施不经对水的人畜粪, 以免烧根死苗。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猝倒病、枯萎病、疫病等;虫害主要有棉蚜、盲蝽象、红蜘蛛、地老虎、棉蓟马等。防治方法与苗床防治用药相同。地膜棉应在6月底至7月初雨天或雨刚结束后及时揭膜, 揭膜后做好中耕除草工作, 切忌高温天气揭膜, 以防棉株出现生理性失水而导致蕾铃大量脱落。

4 蕾期管理

继续清理好三沟 (围沟、腰沟、垄沟) 和搞好中耕松土、高培土。深锄促根壮, 开沟防渍涝。分次培土壅蔸到第1果枝下, 做到培13~17 cm高的垄, 以增强抗旱、抗风、抗倒能力。合理整枝, 当第1果枝出现后, 要及时清除多余的叶枝和赘芽, 做到赘芽不过指、叶枝不过寸。当棉花现蕾后, 每株选留2个垂直行向生长的叶枝 (俗称“公枝”) , 其余的要及早整去, 在每个叶枝上现果枝时再打去边心, 并及时抹去赘芽[3]。对地膜棉已埋足基肥的, 不必再施蕾肥, 而应在7月初揭膜后立即埋施桃肥。对棉田前期未施足基肥的或非地膜棉, 需增施蕾肥。化控应掌握“前轻、后重、中适、少量、多次”的原则, 并结合看苗、看天、看棉地等因素进行。对长势偏旺需化控棉田, 一般蕾期用助壮素30~45 m L/hm2或用缩节胺7.5~12.0 g/hm2对水225 kg均匀喷雾, 长势偏弱的棉田少用或不用。蕾期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盲蝽象、红蜘蛛、棉蚜虫、金刚钻、玉米螟、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防治重点为盲蝽象、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兼治其他虫害。

5 花铃期管理

用盖草能去除田间杂草。及时施用花铃肥, 以“化肥为主, 农家肥为辅”为原则, 坚持三看 (看天、看地、看苗) 灵活掌握, 当棉田50%棉株见红花或10%棉株有1个硬桃时 (时间为6月底至7月上旬) 用复合肥375 kg/hm2或尿素187.5kg/hm、钾肥225~300 kg/hm2、过磷酸钙375~450 kg/hm2、饼肥750~1 500 kg/hm2混合均匀, 在距棉株30 cm处开沟埋施, 即每1.2 m的行距中间开2条沟。最好将以上肥料分2次施用, 每次施1/2, 第1次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 第2次为7月中旬[4]。棉花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此时气温适宜是秋桃增产的最有利时机。注意在重施花铃肥后还要普施盖顶肥, 一般在打顶后1个月内 (7月下旬至8月下旬含壮桃肥) , 看天、看地、看苗而定普施盖顶肥, 一般用尿素187.5~225.0 kg/hm2、钾肥150 kg/hm2, 分2次进行, 每次间隔10 d左右, 撒施于棉花行间。第1次施尿素150 kg/hm2, 钾肥150kg/hm2, 第2次施尿素37.5~75.0 kg/hm2。施肥后如遇天旱需要灌水, 水灌至垄高2/3处, 不能漫上垄面。做到内湿外干, 如果水上垄面因肥料数量多, 肥料全部溶解后容易烧死棉株。继续整枝, 及时剪除空枝。根据棉花的长势, 自下而上分次打去主杆老叶 (总盘数的1/3) , 荫蔽比较严重的棉田, 可以摘掉少量顶端主干叶, 或撕掉半边叶开天窗, 改善棉花通风透光条件。一般在7月底或8月初, 当主干棉株上果枝数达到23~24盘果枝、株高145 cm左右时, 即可打顶, 总体原则为“打顶在秋边, 时到不等枝, 枝到不等时”。对长势差、密度高的棉花要早打, 长势旺、密度稀的棉花要晚打。打顶的方法:摘去1叶1心, 反对“一把抓”。打顶最迟不得超过8月5日。根据长势长相合理运用助壮素或缩节胺化调, 一般助壮素用量为:花铃期45~60 m L/hm2;打顶7 d用75~105m L/hm2对水225 kg均匀喷雾;缩节胺调控用量为:初花期12~15 g/hm2;盛花期15.0~22.5 g/hm2;打顶后7 d先用22.5~30.0 g/hm2对水225 kg均匀喷雾, 至打顶后20 d, 再次用缩节胺75~105 g/hm2, 加尿素1.5 kg/hm2、美国进口多菌灵750g/hm2对水225 kg喷雾。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不停肥, 并用0.3%~0.5%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水喷洒叶面肥2~3次;如遇干旱9月上中继续抗旱不停水。继续加强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蛀食性害虫的防治, 做到10月上旬防治病虫不停药, 警惕天旱红蜘蛛大量发生。同时, 要注意后期棉叶蝉和细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6 吐絮期管理

吐絮后要注意遇旱浇水, 同时要继续搞好叶面喷肥工作, 补充叶面养分, 预防叶片早衰, 延长叶片功能期, 提高铃重。注意后期害虫, 尤其要注意盲蝽象、甜菜夜蛾的防治。

参考文献

[1]高俊山, 汤玉煊, 刘克峰, 等.汴棉6号棉花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6 (6) :53.

[2]刘柏林, 刘华林.大桃型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中棉所55关键栽培技术[J].中国种业, 2010 (2) :66.

[3]田守芳.棉花南繁高产快熟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 2005 (4) :38.

[4]郭承君, 任树雨, 张海燕, 等.抗虫杂交棉华丰7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6 (5) :36.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篇2

标记杂交棉套种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标记抗虫杂交棉一号(以下简称标记棉)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选育,朝阳市引进,经过4年的试验、示范,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抗病、高抗棉铃虫等特点.由朝阳市种子管理站主持完成的`<标记抗虫杂交棉一号引进筛选与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开发项目>荣获朝阳市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动朝阳市棉花产业的发展,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解决标记棉“宽、稀、简”栽培方式与土地、光热资源浪费的问题,从标记棉间、套作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入手,进行了标记棉套种马铃薯试验,其试验效果和效益深受棉农欢迎.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作 者:王文宏 WANG Wen-hong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种子管理站,辽宁,朝阳,12 刊 名:杂粮作物 英文刊名:RAIN FED CROPS 年,卷(期):2009 29(2) 分类号:S562.04 S532.04 关键词: 

杂交油菜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篇3

一、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目前各地推广的杂交油菜品种,均属半冬性核不育型,苗期生产快。播种过早,易早花早蕾,迟播又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因此各地要结合具体的气候条件和种植制度,选择适宜的播种期。一般三熟制稻田,宜在9月下旬播种育苗。可选择花生地、黄豆地、烤烟地,近年未种过白菜、甘蓝、萝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地,也可利用收获较早的中稻田及零星空坪隙地做苗床。苗床与大田按1∶5~6的比例留足专用苗床。提前翻耕晒垡,减少病虫来源,苗床亩用种量200克,做到稀播匀播。苗床每亩施土杂肥3000~4000千克、磷肥25千克、氯化钾10千克、硼砂0.25千克,均匀撒施,精细整地,按照2~3米的宽度分厢,开好厢沟,便于管理。将厢面反复整细、整平,撒施腐熟灰肥,填充孔隙,防止出现油菜种播种过深,做到均匀播种。出苗后3~4叶期间多间苗1次,并喷施1次150ppm浓度的多效唑,追施1次稀薄人粪尿或1%~2%的尿素液肥。苗期施用2.5%敌杀死2500~3000倍液防治蚜虫、菜青虫。

棉地油菜可在9月上旬至中旬初播种,直播油菜宜在10月上中旬播种。

二、适期移栽,合理密植

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苗龄已达到35~40天,叶龄不超过7.5叶时,正是移栽的有利时机。因杂交油菜生长势强、繁茂性好,移栽密度保证每亩7500~8000株,棉地油菜7000~7500株,直播油菜每亩留苗1万~1.3万株为宜。移栽时注意取大剔小和剔除杂交油菜中混杂的不育株,以保证纯度。移栽后适时浇下定根水,以保证成活;遇到秋旱时,应坚持做到及时浇水,促发根成活。

三、合理施肥

杂交油菜要坚持“基肥足,苗肥早,薹肥稳,花肥巧”的施肥原则。

1. 基肥

一般每亩施猪、牛、羊栏肥等有机肥1500~200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30~40千克、氯化钾30千克、硼肥1~1.5千克,或用等量的有机肥加配25%油菜专用复混肥(含硼)50~60千克。

2. 苗肥

以氮肥为主,施肥要早,一般在油菜移栽活棵后及时追施第一次苗肥,每亩用尿素6千克或碳酸氢铵15千克,对水或用稀薄人畜粪水500千克浇施;第二次在油菜开盘期施用,用量酌加。对于长势差的油菜,视苗情增加追肥施用次数。

3. 腊肥

以有机肥为主,在入冬以前(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上旬)用土杂肥、厩肥、人畜粪、火土灰等撒施于油菜行间,通过浅中耕拌入土层,增温防冻,生长旺的应早施。

4. 薹肥

根据油菜长势长相确定,施用时间通常在2月初,一般每亩用尿素3~5千克加水穴施。花肥一般采用根外追施方法,每亩用尿素1.5千克和磷酸二氢钾0.15千克加水75千克于初花期喷施,长势好的田块可不施尿素。

5. 硼肥

施用要早。缺硼时,油菜苗期会出现不长新叶、叶脉褪绿转黄、叶柄细长、叶片上有紫红色斑块、根系弱、根皮变褐色甚至根颈膨大等症状;到了花期,出现叶片肥厚、叶边倒卷、叶面凹凸不平、花枝畸形(或矮化或伸长)、花粉发育不正常、只开花不结实或籽粒极小等现象,造成油菜减产。为保证杂交油菜优质高产,必须施用硼肥,一般每亩用硼砂1.2~1.5千克,以基施为主;中后期如果出现缺硼症状,在油菜现蕾期,最迟不能超过抽薹期,选晴天每亩用硼砂0.1~0.15千克加水喷施。

四、加强田间管理

1. 培土壅蔸,防冻保苗

其主要作用是加厚表土层,扩大油菜根系的活动范围,促进根系发达;压灭厢面残枝落叶、杂草和病菌,增进地力和减少病虫害;增温保肥,特别是施肥后壅蔸,既增加土壤的保肥力,又可提高表土层温度,有利于防冻保根。第一次培土在封行前,8~9片叶时(即11月中下旬)进行,围好根颈,要求泥土不打叶、不压苗心。第二次培土在12月中下旬进行,结合追施腊肥,壅根保叶,将猪牛栏粪肥铺施于油菜行间蔸边后,进行培土壅根,以土盖肥,能够防止肥料流失,也有利于有机肥料的分解,但此次壅土不宜过厚,否则会影响油菜基部的光照和腋芽的发育,植株开盘失调。培土壅根可与中耕松土相结合,与加深厢沟、围沟相结合。

2. 冬前除草

冬前是油菜田第一出草高峰期,此时草龄应抓住冬前化除适期,根据田间草相,抢抓11月下旬冷尾暖头,在杂草2叶期前后对油菜田突击化除。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高效盖草能(5%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60~80毫升或精禾草克(5%精喹禾灵乳油)50~70毫升,加水30~35千克均匀喷雾防除。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好实多(30%草除灵悬浮剂)50~60毫升,加水30~35千克均匀喷雾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上述两类药剂混合喷雾防除。

3. 防止早苔早花

在栽培中常见到播种过早、缺少水肥、密度过大、冬季高温、品种退化、迟播迟栽的杂交油菜,往往冬季容易出现早苔早花现象,造成油菜体内营养消耗。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摘除,并及时追施碳酸氢铵10~15千克,借以促进营养生长,抑制生殖生长,使油菜达到增叶长枝和积累养料,再次提高防御低温的能力,保证安全越冬。

4. 抗旱排渍,防治病虫

遇冬旱天气,须结合施肥适时引水沟灌,或浇水抗旱。春季雨水较多,须及时清沟排渍,减少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冬前防治蚜虫,可用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春后防治霜霉病,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菌核病,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作者联系地址: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邮编:413100)

抗虫杂交棉邓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 篇4

由育种单位提供邓杂1号父母本, 按其生产方法杂交制种。

1.1 制种田栽培管理

制种田栽培管理, 原则上与大田生产基本相同, 只是父母本为不同棉花品种, 种植方法稍有不同。

1.1.1 父母本的种植比例。制种田父母本比例为1∶ (5~8) , 人工剥花母本1 500 棉/667 m2左右 (行距1.17~1.30 m, 距株0.33~0.40 m) , 父本250~300 株 (株距0.23~0.27 m) , 父本应集中在制种田两头, 可以双行种植。

1.1.2 适时播种, 一播全苗。父母本分开育苗, 育苗移栽, 4月上旬播种, 3片真叶移栽。育苗方法及苗床管理、移栽与大田相同。

1.1.3 栽培管理。 1) 水肥管理。要施足底肥, 667 m2施农家肥3~4 m3, 移栽前667 m2穴施或条施俄罗斯三元素复合肥15 kg+多抗生物菌肥2 kg, 蕾肥稳施三元素复合肥10~15 kg, 视苗情偏心肥碳铵25 kg, 花铃期重施三元素复合肥35~40 kg, 7月底8月初酌情追施盖顶肥尿素5~10 kg, 全生育期一般不用喷打助壮素。7月中旬—8月中旬要注意对父本花叶面喷肥, 3~7d喷施一次。2) 去杂。为确保种子纯度, 制种前应根据父母本典型性状, 去掉母、父本田中的杂株;人工剥花制种过程中, 及时清除母本田中遗漏的自交花、自交桃, 父本株上没有用于授粉的花朵及已成的棉桃也要摘去。3) 整枝。母本现蕾后, 结合整枝去掉下部2~4个果枝, 集中成铃。7月25日打主茎顶, 每株留果枝14~16个, 为提高成铃率, 8月底打完边心。4) 浇水。全生育期遇旱要浇水。尤其在花铃期遇旱, 初絮期遇旱仍要坚持浇水。5) 施肥。母本授粉后2 h不要喷洒液体农药和液体肥料。6) 治虫。注意防治棉铃虫、红铃虫、棉蚜等各种害虫。

2 人工制种技术

2.1准备工作

制种人员一般应在6 月底—7 月初留拇指指甲, 667 m2准备20 cm长的红色或鲜黄色毛线3 000 根, 以便支雄后挂线作标记, 在制种期间667 m2需两三人。

2.2 杂交部位的选择

由于第一颗枝上的成铃容易烂, 且种子发育不好, 故第一果枝一般不作杂交。一般从第二果枝上开始靠近主茎的第1~2果节作杂交为好。

2.3 去雄

每天14:00以后, 按花序找花冠变白、变软、急剧伸长, 花露出苞叶顶部的花茔, 即为第2 天上午要开花的花蕾为去雄对象。为了减少母本自花授粉的机会, 剥下的花冠和雄蕊尽量集中堆放, 当天去雄完成后最好把所有母本花冠和雄蕊带出制种田。去雄后随即在蕾柄上放一根毛线, 以便是于翌日授粉时寻找。

去雄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指甲不要掐入过深, 以防伤予子房;2) 去雄不要弄破子房白膜;3) 不要剥掉苞叶;4) 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拉断柱头;5) 去雄彻底, 不留花药。去雄后应注意严格检查去雄效果, 去雄质量的检查主要有三方面:1) 去雄必须彻底;2) 尽可能地将翌日开花的花蕾一个不漏地去掉;3) 在上午受粉及下午去雄时发现已开过的花应立即摘掉, 以确保制种纯度。

2.4 授粉

2.4.1 授粉时间。去雄后, 授粉一般在次日8:00—11:00 进行, 天气晴朗可提前授粉, 天阴温度低、湿度大时, 棉花花药不易散粉, 可以适当推迟授粉。当遇花不能开裂时, 可将花药放在阳光下略晒, 待花粉散出开始授粉。

2.4.2 授粉方法。上午等露水干后, 待花粉充分散粉, 从父本上直接摘花, 将父本的花冠外翻, 露出雄蕊, 左手扶住母本将父本花粉轻轻涂抹在柱头上, 一般每一朵父本花可给5~6朵母本花授粉。

2.4.3 授粉注意事项。一是当花粉不多时, 及时换另一朵父本花。二是可将父本花收集在一个小布袋内, 将布袋挂在胸前, 用一朵取一朵。三是无论一朵父本花能给几朵母本花授粉, 均要求授粉充分均匀, 柱头上每个心皮要授到, 尽量减少歪嘴桃。四是受粉应争取有效授粉时间, 力争上午授完, 常温保存的花, 下午授粉效果较差。五是父本花开放后遇雨水浸渍, 或母本授粉后2 h内遇雨水冲刷, 花粉容易破裂失去活性。六是要注意天气预报, 若下午已给母本去雄, 第2 天上午可能下雨, 可在天黑前或第2天清早把父本将要开放的花蕾摘下包好做低温处理 (将父本花放入含有4~8根冰棍的壶中, 或装入小蓝里吊入井下, 有条件的地方可放入冰箱下层冷藏, 若不采取人为措施, 只好停止剥花, 天晴后应摘除所有已开的花和幼铃, 重新开始去雄、授粉。七是整个制种期间母本田若有开放的花和自交成的铃都要立即摘除。

2.5 授粉过程中异常天气的应变措施

2.5.1 若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可通过灌水增湿降温的方法解决。棉花虽属喜温花光作物, 但气温高达35 以上时, 散粉、受精均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若天气出现持续高温趋势时, 可在夜间灌水, 最好采用沟灌或活水串灌, 并维持3~5 h, 同时严禁白天高温时灌井下的冷水, 避免蕾铃脱落。

2.5.2 雨停后补充授粉。由于棉花柱头一般生活力均在2 d以上, 因而受粉后若遇雨, 等雨停后可再次授粉, 从而可挽回部分损失。

2.6 制种结束, 拔除父本

到8月20日制种结束, 当日拔除所有父本植株, 并利用腾出的地块种植蔬菜等作物, 以增加收入。

2.7 摘除花蕾

制种结束后连续5~10 d摘除母本果枝末端的花和蕾, 并同时清除自花授粉成的铃。

2.8 检查测后

制种结束后, 组织有关人员对制种田逐户进行纯度考察和产量预测, 登记备案。

2.9 及时收摘、晾晒

凡落地的籽棉作杂花处理, 不计产量。新收籽棉要及时晾晒。收、贮、晾、晒操作过程要严格防止混杂、错乱。杂交棉收购时要667 m2限制数量, 限制级别、限制水分、限制时间, 专收、专放、专轧, 确保种子质量。母本制种铃吐絮要畅, 杜绝摘张嘴花;F1籽棉要单收、单晒、单放、单轧, 做好标记, 绝不能混杂。

3 加工

轧花前后, 应彻底清理轧花车间和机具。杂交棉要用在指定的棉花保种轧花厂加工, 加工质量, 破子率不超过2%, 杂交种可轻剥短绒, 包衣剂包衣。

4 贮藏

做好贮藏保种工作。挂藏室和种子库要有专人负责, 经常保持干燥, 在贮藏期间保持种子水分12%以下。注意防热、防潮、防火、防杂、防鼠及虫害。经常检查, 确保种子质量。

5 检验

种子管理部门对原种质量每年进行田间和室内检验, 符合标准的种子发给合格证。

6 种业公司依法经营

由种业公司上包装, 包装上标明品名 (邓杂1 号F1) 、重量、发芽率、含水率、包衣剂名称含量及品种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依法进行示范推广。

摘要:邓杂1号棉花杂交种具有抗虫、抗病、优质、高产的栽植优势。基于此, 在借鉴外地的经验和以往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出邓杂1号杂交种的高产栽培方法, 为推广邓杂1号栽植与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棉花高产杂交制种技术 篇5

杂交棉在新疆棉区的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种植的杂交棉棉种大部分是从内地引种,存在许多无法保证的因素.为使棉花杂交种子本地化,以确保棉种的纯度,降低成本,从播前准备、播种方式、田间管理以及操作技术等方面总结了棉花杂交制种高产技术.

作 者:张涛 李玲  作者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8团,新疆石河子,832148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334.2 关键词:棉花   杂交制种   高产技术   新疆棉区  

萝卜杂交制种栽培技术 篇6

萝卜杂交制种的途径有自交不亲和系和利用雄性不育系两种。自交不亲和系需通过蕾期授粉繁殖亲本,由于每荚结籽少,通常只有3~10粒种子,繁殖系数低,制种成本高,因此,萝卜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一代杂种。

1.亲本的保存与繁殖

萝卜的雄性不育性属于核质互作型,利用此类雄性不育系制种时,必须有不育系(杂种一代的母本)、保持系(繁殖不育系的父本)和父本系(杂种一代的父本)三系配套。以上三系每代均需采用过地留种法繁殖原种,而且栽培管理水平要高,采收肉质根时需严格选择,以保证原种的典型性。三系的繁殖最好分别设立隔离的繁殖圃,即设一圃繁殖不育系(圃内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种植行比为3~5:1),另设二圃分别繁殖保持系与父本系,严格防止生物学混杂,隔离距离需在2500米以上。

2.小株繁种

2.1 选地

在河西地区一般8月中旬开始育苗,选择沙质土壤的地块父母本按照1:4的比列同期育苗。

2.2 施肥

使用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散施后浇一个透水,等地块白皮以后收拾平整。

2.3.播种

按照20厘米*20厘米的株行距点播,播深为1.5厘米,上面覆盖黄沙。

2.4.收获母株

到11月上旬开始收获,收获时必须严格把关防止母株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伤口。收获后的萝卜按照大小分别用网袋就地包装。

2.5,储藏

选择干燥的地方深挖1.5米。长4米,宽2米的深沟或者地窖进行储藏,将网袋码放在深沟以后,上面覆盖玉米秸秆,根据气温增加或者减少秸秆的厚度,地窖里面储藏的萝卜开始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防止萝卜由于气温高而发芽或者腐烂。

3.移栽

3.1 选地

次年3月中下旬开始移栽。移栽的时候按照40厘米*40里面开沟,将萝卜放到沟里用土覆盖然后覆盖地膜。

3.2 父母本按照1:4的比列移栽

4.放苗

当母株发芽长到10.0厘米以后开始破膜放苗。

5.摘心

当植株长到30厘米左右开始分支的时候进行,主要是增加分支的数量,提高单株产量。一般单株分支达到7——15个。摘心后可以达到11——21个分支。

一代杂种的生产。一代杂种种子的生产可采用过地留种或自地留种,隔离距离应在l000米以上,制种区内,按4~5:1的行比种植不育系和父本系,生长前期结合间苗定植除去杂株,初花期要特别注意拔除不育系中出现的个别能育株,一般每隔l~2天检查一次,开花后父母本任其自然授粉,或人工放养蜜蜂辅助授粉,当75%左右有效花序开花授粉结束时,可撤走蜜蜂,拔除父本,以防父母本花序交叉。收获时易造成混杂。

若父本系与母本系的花期相差较大(10天以上)时,可先移栽迟花系统,后栽早花系统,以调节花期相遇。有时也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使父母本花期稍有差别,必要时可对抽薹过早的親本实行重摘心,即摘去植株主花,促进下部侧枝萌发,延迟开花。重摘心一般不会影响种子产量。

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7

一、选用良种

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推荐种植的夏玉米良种有川单29、川单15、川单30、雅玉2号、海禾1号等品种。不同的土壤质地和不同的小气候应种植相应适合的品种才能获得最理想的增产效果, 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4 500~5 000株。

二、精细整地

前作为油菜的田块二犁二耙, 前作是早玉米或豌豆的地一犁二耙, 前作是小麦的地一犁一耙。土壤要求整细、整平, 使土壤疏松细碎, 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保肥的能力;挖窝要整齐, 深浅一致。

三、适时播种

1. 播种时期

早春玉米播种一般在1月底至2月中旬, 地温稳定在12℃以上才能播种。有条件的应采用地膜覆盖保温技术措施, 避开霜期即可播种。我地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要等5月下旬至6月中旬透雨来临前后才播种。因此根据这一气候特点, 应准确把握时机抢时播种。

2. 严把播种质量关

(1) 种子处理播前5~7天要将玉米种子暴晒1~2天后进行精选, 去除残粒、小粒及杂质后进行药剂拌种。目前出售的玉米种子有的已经过包衣处理, 若未经药剂包衣处理的可用玉米种衣剂25g/袋拌1.5kg玉米种, 拌匀晾干后备用。玉米包衣处理可有效降低病、虫、鼠危害, 促进苗齐、苗壮。

(2) 播种方式有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育苗移栽主要选择条件是水源近且有保障, 土地肥沃, 易操作, 便于管理, 否则不能选择此方法。我地5~6月多高温干旱, 故大多采用大田直播方式播种。此法又分两种方式:一种为预先打窝法, 待透雨之前10~20天按规格把窝打好, 不下种, 下雨时才播种;另一种是等透雨来时直接播种。

四、规范化种植

应根据品种特点, 土、肥、水条件, 种植方式, 田间管理水平等因素, 合理确定每亩种植密度和株数。应根据株型、株高、土地肥瘦程度灵活掌握。一般应遵循“紧凑型品种宜密, 平展型品种宜稀;早熟种宜密, 晚熟种宜稀;早播宜密, 迟播宜稀”的原则。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 达到高产的目的, 应适当增加亩株数。在土地较平坦、土壤肥力较好的村组, 应扩大玉米规格化种植模式。对株型紧凑的品种可采用 (60~65) cm×20cm规格, 宽行窄株带状种植采用 (80+40) cm×20cm或 (85+40) cm×20cm规格, 保证亩密度5 000~5 500株;平展型品种单行条或窝播采用70cm×25cm的株行距, 宽窄行采用 (90+45) cm×25cm规格, 保证亩密度在3 800~4 500株之间。播种时应做到深度一致, 盖土均匀, 种肥应与种子隔离, 避免损伤胚芽。

五、科学配方施肥

1. 提倡使用农家肥、化肥配合使用

亩用农家肥1 000kg, 玉米配方专用复合肥35~40kg、过磷酸钙60~8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2kg, 混合后施入种植沟内覆土作底肥。

2. 早施提苗肥, 酌施拔节肥, 重施攻苞肥

在幼苗长到4~6叶时, 结合定苗和锄草每亩施肥15kg提苗;在玉米长出9~12片叶子时视苗情长势确定如何施肥, 不缺肥的不施, 长势弱的酌情亩施8~12kg拔节肥;大喇叭口期后亩用复合肥50kg+硫酸钾10kg混合追施攻苞肥。

六、加强田间管理

1. 及时补苗、间苗、定苗

待全田80%出苗后及时进行缺窝补种, 可以采取浸泡后的种子直接补种, 也可以取预育的玉米苗或多余的苗选择阴雨天气补苗确保全苗, 间苗宜早不宜迟。若间苗过迟会消耗掉大量养分, 使幼苗生长细弱, 不利于培育壮苗。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当幼苗长至3~4叶时拔去弱苗, 留下壮苗;当幼苗长至5叶时, 按适宜的株距进行定苗, 单行窝播的留双株, 宽窄行条播的留单株。如遇干旱严重时定苗时间可适当推后, 力争保全苗。

2.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适时中耕、除草、培土, 促进植株健壮生长。现在多采用化学药剂除草方法, 此法省工、省时、节劳力, 可及早控制草害, 减轻杂草和玉米苗争水分营养, 但也容易伤苗, 产生药害, 故使用方法应得当。根据除草时期不同, 可分为芽前封闭除草和芽后茎叶处理除草两种。封闭性除草应在播 (栽) 后下雨或灌溉湿润环境下用乙草胺或莠去津等喷雾。如遇雨水不足致使杂草已部分出苗, 玉米苗尚未出土时, 可加入适量的百草枯除草剂混合喷雾, 除草效果更好。茎叶除草时, 应把握百草枯药剂剂量, 并使用定向喷雾罩压低喷头, 防止溅到玉米茎叶上造成药害。

在有劳动力的情况下提倡人工中耕锄草结合施肥培土, 疏松土壤, 增强土壤通透性,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加速有机质分解转化, 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 促进玉米根系下扎, 起到抗旱抗倒伏能力。

3. 做好病虫防治

苗期应注意地老虎的防治, 除种子拌药播种外, 出苗后应用高效氯氰菊酯或率硫磷水剂对水喷雾1~2次;中后期重点做好玉米螟、蚜虫及粘虫和叶斑病、茎腐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等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田间观察工作。发现病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防治, 防止扩大和蔓延。

七、适时收获

杂交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篇8

1 选用良种

目前, 生产上较好的杂交高粱种有泸杂4号、泸糯8号、泸糯9号等, 应根据生产条件和酿酒需要合理选用。杂交高粱在重庆海拔250~600m浅丘区适宜作再生高粱种植, 品种选泸杂4号较好, 生育期较短, 能保证再生高粱在11月顺利成熟。头季一般单产4.80~6.00t/hm2, 再生季一般单产3.75~5.25t/hm2。

2 适时播种

当10cm土层温度稳定通过12℃以上即可播种。作再生高粱种植栽空土和预留行时, 重庆海拔500m以下浅丘区的适播期在3月上中旬;作一季种植栽麦地时, 在4月上中旬播种, 以移栽时苗龄不超过30d为宜。高粱苗床地宜选用土质偏砂、肥力中上等的蔬菜地。土要深挖细整, 开好厢沟, 播前要精选种子, 进行晒后播种, 混泥撒播, 盖细土1cm, 施清粪水22.5~30.0t/hm2, 一定要地膜覆盖育苗, 出苗后及时揭膜, 3~4叶时定苗, 追施清粪水22.5t/hm2提苗, 如有蚜虫, 可用多杀菊酯喷雾防治。

3 合理密植, 配方施肥

杂交高粱六叶期抢雨后移栽, 过早移栽, 苗嫩根少, 对环境适应性差, 返青成活慢;过迟移栽苗老穗小, 产量很低。间套作一般种植6.0~7.5万株/hm2左右;净种10.5~12.0万株/hm2, 行距60~67cm, 窝距3cm。据分析, 每生产100kg高粱籽粒, 需要吸收纯氮2.6kg、五氧化二磷1.36kg, 氧化钾3.06 kg。多年种植实践表明, 单位面积杂交高粱施肥量与玉米施肥量相当。应提倡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或氮、磷、钾配施, 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块可施化学纯氮120~150kg/hm2、过磷酸钙450~600kg/hm2、清粪水22.5~37.5t/hm2。施肥方法以重底早追为宜, 在拔节前施完全部肥料。

4 加强田间管理

高粱移栽后应及时查苗补缺, 减少缺窝缺株。移栽成活后, 结合施肥进行中耕, 拔节前再结合施拔节肥进行中耕培土。

5 杂交高粱的病虫害防治

(1) 病害主要有紫斑病和纹枯病。苗期至孕穗期用代森锰锌2 250g/hm2喷雾预防紫斑病 (红叶病) , 连喷2~3次;纹枯病发生期在封行和抽穗期, 可用井冈霉素和代森锰锌进行防治。

(2) 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螟虫。高粱苗期注意防治螟虫和蚜虫, 一般螟虫用绿稻保150g/hm2或锐劲特600m L/hm2在苗期点心或喷雾防治;蚜虫用灭蚜威或吡虫啉喷雾防治;拔节期、散籽期注意用18%杀虫双水剂或千胜、绿宝素喷雾, 也可用杀虫双大粒剂点心防治穗螟等穗部虫害。高粱田应避免施用有机磷杀虫剂和敏感的锄草剂, 以免产生药害。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高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如玉米螟等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能达到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高粱质量、卫生安全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应大力推广使用。

(3) 敌百虫、敌敌畏、杀螟松、波尔多液等对高粱有药害, 切忌使用。

6 及时收获

90%以上植株穗下部籽粒硬化后, 应抢晴天收获, 脱粒晒干后, 妥善保管。尽量避免将鲜穗放在室内, 以减少来年穗部害虫的越冬基数。

7 再生栽培

(1) 施足保芽促芽肥。在头季高粱收获前7~10d施肥, 施人畜粪15t/hm2或尿素150kg/hm2, 以防蔸子老化, 并注意抗旱保芽。

(2) 合理留桩。为了保证再生苗健壮、整齐, 留桩高度以近地面2个节为好, 留桩3~4cm, 留桩高, 穗小不整齐, 产量低。留桩过低幼苗细弱。头季收割时, 弯刀要锋利, 砍秆时速度要快, 尽量减少茎秆的破碎程度, 以免茎秆破碎后引起腐烂, 影响再生。

(3) 及时中耕除草、定苗。头季收后3~5d, 揭去覆盖物, 进行第1次中耕除草, 并匀苗, 每株留再生苗1~2株;4~5叶时初步定苗, 留苗12万株/hm2左右。第2次中耕除草在拔节初期进行, 并定苗, 基本保持头季株数。匀苗、定苗时要除上留下、除弱留壮、除挤留匀。

(4) 施发苗肥。结合第1次中耕除草, 施35%复混肥450kg/hm2或BB肥300kg/hm2对粪水22.5t/hm2淋窝作发苗肥。结合第2次中耕, 施35%复混肥300kg/hm2或BB肥225kg/hm2对粪水22.5t/hm2作拔节孕穗肥。抽穗前1周左右, 施碳铵150kg/hm2 (或尿素75kg/hm2) 加氯化钾150kg/hm2对水作穗粒肥。

洋葱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篇9

1 洋葱三系配套的选择

洋葱的雄性不育性属于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类型, 在杂交制种中必须实行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父本系的三系配套技术。

1.1 洋葱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父本系三系的选择

1.1.1 雄性不育株的选择

洋葱自然群体中, 雄性不育株出现的几率比较大。雄性不育株一般生长势较弱, 花瓣、花丝、花药也较小。其形态性状有的缺雄蕊;有的花丝短, 花药不开裂或花药颜色较浅呈灰褐色, 也有的花药呈透明状;有的完全没有花粉或花粉粘集不发芽, 有的花粉完全败育, 所以选择不育株比较容易。

1.1.2 培育保持系

发现雄性不育株之后, 利用本品种或者其他品种的花粉给其授粉, 连续回交, 最后选育出不育性最高和与之相匹配的父本系作为保持系。

1.1.3 培育洋葱恢复系

培育洋葱恢复系需要经过多代自交, 按株系种植并进行综合性状的严格选择, 可获得多个综合性状优良的自交系。然后再与雄性不育系杂交, 进行配合力测定, 以配合力最高的株系作为恢复系。

1.2 三系亲本繁殖

三系亲本繁殖首先要做到隔离安全, 选择2000 m以上范围内没有种植其他洋葱品种和大葱采种田的隔离区, 采用成株采种法繁殖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及其恢复系。

1.2.1 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繁殖

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同圃繁殖, 用春播两年采种法, 将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按4~6:1的比例分区同时播种, 并将经过严格去杂去劣后收获的不育系留种鳞茎和保持系留种鳞茎分别储藏。来年春季将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按4~6:1的行比相间定植, 天然杂交授粉, 由雄性不育保持系提供的花粉使雄性不育系授粉结实, 繁殖雄性不育系;而雄性不育保持系正常自交结籽, 供下一代不育系繁殖圃用的保持系种子。在花期需进行放蜂促进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种子成熟后严格分行采收, 这样从不育系行中采收的种子仍为不育系, 可用于配制一代杂种的母本系以及下一次不育系的繁殖;从保持系行中采收的洋葱种子仍为保持系, 用于繁殖下一代洋葱种子的不育系。

1.2.2 恢复系繁殖

一般为节省成本, 恢复系可结合制种繁殖, 但连续小株采种容易引起种性退化, 同时容易造成杂交种和父本混杂, 所以, 严格地说应专设恢复系繁殖区, 以确保种性纯度。

2 洋葱杂交制种

2.1 种球的采收、贮藏

2.1.1 种球田间去杂

洋葱种球田的去杂一般进行3次以上, 在洋葱鳞茎膨大前由制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苗期去杂;洋葱鳞茎膨大中、后期是田间去杂的关键时期, 一般要逐块逐行排查, 去除早期抽薹株、弱株、病株、鳞茎膨大晚及地上部不符合品种性状的植株。

2.1.2 种球采收

2.1.2. 1 种球采收时间:

采收前两周控制浇水, 并对种球田再一次去杂, 待地上部管状叶自然倒伏后5~7天开始采收。

2.1.2. 2 种球的选择标准:

种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 选好种球是洋葱制种的关键。一般选择具有不育系和恢复系特征的种球, 株形匀称, 叶色正常, 叶鞘部分细而短, 葱头膨大快, 假茎倒伏时个体较大、球形周正、种球大小一致、球重150~200 g, 收获时外层鳞片未开裂、无病虫、无机械损伤且外形整齐的种球。

2.1.2. 3 种球采收:

采收前两周控制浇水, 待种球田葱球可轻松拔起且较少带土时, 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采收时将葱球拔起后, 摆放于畦面晾晒1~2天 (注意不可日光暴晒) , 待假茎变软时将假茎剪留2~3 cm。种球选留的数量要比实际需要量多10%以上。

2.1.3 种球的贮藏

收获后的种球要及时进行贮藏, 根据种球的数量和贮藏条件因地制宜, 采用垛藏、堆藏、囤藏或冷库贮藏。贮藏期间要翻堆一二次, 防止葱球腐烂变质, 并及时清除腐烂变质的葱球。

2.2 制种田的准备

2.2.1 制种田的选择

由于洋葱幼苗对盐碱反应较为敏感, 应选择背风、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沙壤、黏壤、二潮土等中性土壤, 前茬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瓜类和辣椒为宜, 避免与葱蒜类作物连作。要求地势高燥, 土地平整, 排灌方便, 基肥充足, 其周围2 000 m以内不能种植葱蒜类作物。

2.2.2 整地施肥

洋葱制种田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 000~4 000 kg, 硫酸钾30 kg, 磷酸二铵50 kg。深翻细靶后整成高畦, 开好定植沟或穴, 沟 (穴) 内撤施复合肥, 亩施15~20 kg, 与沟土充分混匀, 不能与种球直接接触, 以免烧伤种球。

2.3 种球定植

2.3.1 定植前的准备

将储藏的种球取出, 分别筛选, 严防混杂, 剔除贮藏期间发芽、发病、腐烂种, 父本至少准备2 000株, 母本准备9 000株左右, 系上标签, 分别堆放。

2.3.2 大田定植

一般在4月底至5月中上旬进行大田定植。若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之间花期相差较大, 对花期晚的一方, 可以提前几天定植, 加盖地膜或塑料拱棚进行调节。定植时按行距25~30 cm、株距10~15 cm定植, 每穴栽母鳞茎1个, 不育系和恢复系按4~6:1比例种植, 即每定植4到6畦 (行) 不育株母本葱球定植1畦 (行) 父本葱球。定植方法为沟栽或穴栽, 开沟深度10~15 cm。栽时注意葱球要和土壤紧密接触, 防止架空。每亩栽植10 000株左右。早熟品种抽生的花茎较少, 可以适当密植。栽植时宜稍深, 鳞茎植入穴内, 顶部盖土2~3 cm, 以利于抽薹后不易倒伏。

2.4 制种田管理

2.4.1 肥水管理

定植后轻灌定植水, 让种球顺利扎根发芽。扎根发芽后要根据墒情和苗情适当控水, 避免种株生长过旺。入冬大冻前灌封冻水, 以保证种株正常越冬。翌年2月底3月初, 种株开始返青生长, 应及时灌返青水, 可结合浇水追施腐熟的稀粪水 (最好选用目前农村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 不仅肥效较好, 而且不易产生病虫害) 或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0 kg。此后保持土壤湿润, 以保证葱苗的旺盛生长。当花茎基本抽齐, 进入开花初期, 可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 kg, 硫酸钾15 kg, 磷酸二铵8~10 kg, 促花催籽。此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及降雨情况, 每10天浇水一次。浇水时直接随水冲施沼渣沼液, 使土壤保持湿润。尤其在花期, 应保证水分供应, 保持田间小气候湿润, 才能保证洋葱正常授粉受精。在种子授粉受精结束10天后, 若有条件可每隔7天用沼气池里的沼液进行叶面喷施, 可促进洋葱种子粒大饱满, 商品性好, 增产效果明显。若雨水较多时, 要及时排灌, 防止烂根造成减产。

2.4.2 中耕除草

定植灌水, 待种球扎根发芽后及时中耕除草松土, 防止草荒吃苗, 同时可避免种株生长过旺。年后浇过返青水后, 由于气温不断升高, 要及时锄草松土, 培根护苗。花薹抽出后及时拔除大草, 以免发生草荒, 影响产量。

2.4.3 田间去杂

在田间管理期间, 要结合中耕除草, 及时拔除雄性不育系中的可育株及父、母本中的杂株、劣株和病株。在开花授粉前, 要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制种田逐块逐行进行去杂。

2.4.4 人工辅助授粉

为提高杂交结实率, 增加种子产量, 要进行辅助授粉。每亩制种田可施放三四箱蜜蜂辅助授粉。若无法施放蜜蜂, 也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每天中午9~11时、下午16~18时, 可用鸡毛掸或布条轮流拂扫父母本花序, 达到人工授粉的目的。

2.4.5 搭架扶薹

为防止花茎倒伏造成花球腐烂减产, 在花茎抽齐后及时搭架扶薹。一般在种植畦四周按3 m距离用木棍或竹竿打桩, 桩高1.5~1.8 m, 桩至少入土50 cm, 桩与桩之间用绳子或铁丝拉成网状, 每相邻的三垄扣一架拱棚, 棚上可扣上塑料膜防雨, 防止花球潮湿生霉腐烂。同时, 在搭架期间去除抽薹过晚的弱小花茎, 以利于集中营养, 提高种子饱满度。

2.4.6 病虫防治

洋葱的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紫斑病、软腐病等真菌性病害。病害防治以防为主, 制种田要实行二三年的轮作制, 同时根据墒情和雨水情况合理进行田间水肥管理, 及时清除杂草。然后每隔7~10天可交替喷洒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倍液等, 以防治真菌性病害。5月中旬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的幼虫, 亩用50%辛硫磷乳油60 g兑水50 kg灌根。

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正是种子灌浆期, 高温多雨, 空气湿度大, 极易发生霜霉病和紫斑病, 导致花茎变色, 花球腐烂。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 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隔7~10天喷一次, 连续防治三四次。

灌浆期主要注意防治葱蓟马。蓟马形体较小, 一般隐藏在花球中, 不易被发现, 被危害后种子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 严重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所以, 在灌浆期可采用10%吡虫啉1 000~1 500倍液, 或50%辛硫磷1 000倍液、50%杀虫丹800倍液、20%灭杀毙乳油5 0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

3 种子采收、贮藏

3.1 种子采收

洋葱种子采收适期在花序完全开放后43~50天之间。由于洋葱不同种株之间花期不整齐, 为严防种子散落, 必须多次分批采收。当母本花球上有少数蒴果开裂而种子还未散落时 (一般花球有2/3变黑) , 即可将花球带20~25 cm花茎剪下, 并将5~10个花球捆成一束, 悬挂或摊晾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后熟。收种时注意不要将不育系和恢复系混收, 以防降低种子纯度。后熟过程中要翻晾一二次。花球后熟一周左右即可放于阳光下晾晒脱粒。父母本要分开晾晒, 要用纱网将花球和地面隔开, 待花球蒴果干裂时手工揉搓脱粒。脱粒后的种子仍需摊开晾晒, 选择晴天用清水漂去果梗、果皮、秕籽等, 迅速捞出后摊在纱网上晾晒直至充分干燥。

3.2 精选分级

洋葱种子晾晒至含水量低于6%即达到加工标准, 此时要及时精选分级, 严防机械混杂和鸟鼠危害。父母本要在不同场地分别加工, 同品种同组合的种子统一过筛、精选、整理, 除去果皮、石粒、秕籽等杂质。

3.3 入库贮藏

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篇10

在过去, 阜南县沿淮地区农民一般栽插的水稻品种多为普通杂交水稻或常规的水稻品种, 产量低、抗性差、米质差, 一般产量为5.25~6.00 t/hm2, 纯效益9 000元/hm2。2000年以来, 随着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和应用推广种植。根据阜南县气候特点、土壤土质等, 由阜南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牵头与有关单位合作开展了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 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科技攻关, 经过多年摸索, 研究制定出一套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并使其技术规范化。通过推广该项技术规程, 阜南县近5年来累计种植超级稻7.67万hm2, 总产量69万t, 产值16.56亿元, 带动周边县市超级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增加2万hm2以上, 比其他作物增产18万t,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该技术通过选择丰产、优质、抗性好的品种, 充分利用边行效应, 确保群体通风、透光 (以每3行为1畦栽插) , 采用“三浅一旱”水分管理技术, 使水稻产量指标达9.75~10.50 t/hm2。

1 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一般选用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在当地适应好的杂交超级稻良种, 如两优培九、Y两优1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皖稻153、红莲优6号等。种子质量要达到国家标准[1], 将选择好的品种, 提前1~2 d晒种, 用强氯精浸种 (40%强氯精20 g对水5 kg, 浸5 kg种, 48 h后清水冲洗) , 可大大减少杂交水稻的恶苗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害的发生和蔓延。浸种后催芽破胸露白后, 即可进行播种。

2 培育壮秧

旱育秧苗根系活力强, 移栽后起秧快, 分蘖旺盛, 可节约秧田、省工省时、减少投入[2,3]。一般于5月15—20日播种, 大田用种量为15.0~22.5 kg/hm2。苗床应选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无污染、排水方便、离大田较近、易管理的旱地或菜园地, 用三元复合肥450 kg/hm2+绿先机三合一复混肥600 kg/hm2作底肥, 多次翻耕, 达到肥力均匀后做畦 (苗床做成畦宽1.2 m、沟宽0.4 m、沟深0.2 m、环沟0.4 m) 。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地播到整碎、整细、整平的苗床上, 盖土压实后 (最好是用过筛的细土覆盖) , 用60%丁草胺1.2~1.5L/hm2或丁恶乳油封杀杂草。出苗前温度控制在20~25℃, 如遇高温晴天, 应通风降温、炼苗。秧苗在2叶1心时追施断奶肥60 kg/hm2, 选择在晴天17:00以后均匀喷雾, 在拔秧前4~5 d, 再按120 kg/hm2撒施送嫁肥。齐苗揭膜后 (2~3叶) 喷1次透水, 移栽前一天傍晚浇1次透水。秧苗2叶1心时喷1次吡虫啉+敌百虫+75%肟菌戊唑醇, 以防治稻象甲、稻蓟马及苗期病害, 待秧苗3~5叶时 (5月底前后) 用10%吡虫啉+5%锐劲特750 mL/hm2+40%毒死蜱1.5 L/hm2防治灰飞虱兼治白叶枯病。

3 整地移栽

由于超级水稻对肥水要求比较敏感, 因此要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田块, 同时要求灌溉方便、水利设施齐全, 远离工厂、医院等污染源。前茬作物收获后翻耕晒田, 移栽前一天上水, 施足底肥。秧龄25~30 d, 充分利用边行效应, 确保通风、透光, 栽插密度为25 cm×17 cm, 走道40 cm, 栽22.5万穴/hm2左右。这种方法能获得较多阳光和空气, 使秧苗多分蘖、根系伸展空间大, 能更好地从土壤中吸取养分。秧苗有分蘖的栽1株, 无分蘖的栽2株, 秧苗要浅栽, 灌水活棵快。每3行留一走道。

4 肥水管理

底肥施三元复合肥6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饼肥750 kg/hm2。分蘖肥主要施氮肥, 在移栽后5~7 d追施尿素120 kg/hm2、氯化钾75 kg/hm2;穗肥在分蘖够苗、晒田复水后施尿素45 kg/hm2;粒肥在水稻破口前用美洲星 (水稻专用) 900 mL/hm2对水450 kg喷雾1次, 在抽穗扬花后喷第2次。水分管理采用“三浅一旱”原则, 即:浅水移栽、浅水活棵、浅水促分蘖 (水层在3 cm左右) , 待分蘖苗数达到预定苗数的80%左右开始搁田, 控制分蘖。如遇特殊原因, 雨水较多无法搁田时, 则上深水控制分蘖。中期全田总苗数达到预期穗数80%时及时晒田, 将有效穗控制在预期目标, 抽穗后一直浅水勤灌, 浅水养穗。后期间歇灌溉, 养根保叶, 活熟到老, 收获前7 d左右断水[4]。

5 病虫草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综合考虑有害生物、有益生物及其环境等多种因素, 以选用抗病品种, 培育壮秧为原则, 获取最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分蘖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叶瘟病, 当稻纵卷叶螟幼虫达100头/百丛时, 用杜邦·康宽150 mL/hm2对水600 kg均匀喷雾;稻田稻瘟病秧苗病叶率达10%时, 可用75%三环唑900 g/hm2或75%肟菌戊唑醇与杀虫药同时喷施[5]。

孕穗期至灌浆期重点防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 防治方法:当二化螟幼虫达60头/百丛、稻飞虱幼虫达150头/百丛时, 可用10%阿维菌素+吡虫啉+75%肟菌戊唑醇对水750 kg喷雾, 或用杜邦·康宽150 mL/hm2+吡虫啉+75%肟菌戊唑醇对水喷雾可兼治;针对稻曲病、稻瘟病, 可在破口期前7 d用75%肟菌戊唑醇150 g/hm2对水喷雾, 如遇连续阴雨天气, 7 d后再补治1次, 施药要注意交替、轮换和安全用药。水稻移栽后5~7 d, 待种苗活棵后, 用14%乙苄可湿性粉剂750 g/hm2拌细土撒施。

6 适时收获

9 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适时收获。当穗轴上下干黄、穗上部2/3的枝梗变黄、穗下部谷粒变硬时, 是水稻最佳收获期。

参考文献

[1]封益林, 刘菊华, 杨卫建, 等.粳稻塑盘旱育抛秧特点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1) :49-50.

[2]顾兴花, 李耀立, 刘福久, 等.水稻塑盘旱育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 :87.

[3]蒋良才, 赵玮.水稻软盘旱育抛秧的技术组装[J].安徽农业科学, 2000 (3) :297-300.

[4]周丽芳, 毛盛河, 王小明, 等.水稻免耕抛秧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6) :115-117.

杂交食葵栽培技术 篇11

杂交食葵适应性较强,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仍以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的黑土、黑钙土栽培更为适宜,因为在这种土壤上种植的葵花产量和含油量均高于在瘠薄土壤上种植生产的葵花。

杂交食葵是需肥量大的作物之一,连作会使同种养分消耗过多,地力难以恢复,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连作还会使寄生性杂草、病虫害逐年加重。为克服这些不利因素,杂交食葵的种植应实行轮作,一般采取4年轮作制。

2.整地、施肥

2.1整地杂交食葵整地包括秋季整地和春季整地。秋季整地要在秋季作物收获后及时秋耕,深度20~24cm。春季整地,根据一些地区春季干旱多风的气候特点,认真做好整地保墒工作,如果春季多雨墒情好,也可在播前整地,已避免由于播种较晚,整地太早出现的草荒现象。

2.2施肥杂交食葵产量高,需肥量大。在籽实形成过程中,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因此,整地前最好对土壤进行测土检验,在弄清本地土壤成分的基础上施足基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结合施用化肥。ha施有机肥30 m3、优质复合肥300~350kg,最好选用硝酸磷钾肥做基肥,如没有农肥的地块,ha可增施50kg钾肥,向日葵所需钾素比其他作物多,增施钾肥以增强抗倒伏、抗病能力,提高产量。

3.播种

3.1准备工作播种前将种子放入25℃~30℃的温水浸泡3~4小时,捞出摊开,在25℃~30℃的暖室内堆放一昼夜,当部分种子的种皮开口露芽,大部分种子萌动时开始播种。有条件的农户也可在浸种时加入适量的微肥或杀虫剂和杀菌剂。

3.2播种

3.2.1播种时间 杂交食葵生育期短,应适时晚播,根据生育期保证10月5日基本成熟即可。北方地区适宜播种期应是6月20~25日夏至前后,最晚7月上旬出苗,适时晚播可使开花授粉期延后,躲过高温多雨季节,有利于媒介昆虫授粉,抑制菌核萌发,减少空壳率。

3.2.2播种方法根据地力和品种决定种植密度。正常情况下每ha保苗2~2.5万株,株距60~65cm 。密植每ha不高于3万株,株距50~55cm 。播种采取点播方式,点种后踩一脚。杂交食葵的籽大、皮厚,种子顶土能力差,因此覆土深度不能超过3 cm,覆土后镇压好,做到不暄、不硬,没有明显硬盖即可。每亩播量一般在400~600g。

4.田间管理

4.1查苗补苗杂交食葵出苗后应及时检查苗情,对缺苗断条地块,要立即补种或移栽,以保证全苗。

4.2早间苗、定苗食葵苗期生长快,发育早,有强向阳性,出土不久就开始形成花盘原始体,小花开始分化,因此必须及时进行间苗,要求一对真叶间苗,两对真叶定苗。如果地下害虫严重,定苗时间可晚些,但最晚不得超过5~7片真叶。

4.3中耕出苗后如有较大降雨,可在雨后铲趟,目的是降低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提高地温和蹲苗;如没有较大降雨,地块也不荒的情况下,可以不铲趟,出苗20~30天,株高25~30cm 时,进行一次铲趟,目的是松土、灭草,铲趟可结合追肥进行。

4.4追肥追肥大都使用速效化肥,如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后期追肥用速效钾肥也有较好效果。

追肥的时期要根据食葵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肥量、土壤供肥能力和施用基肥种类与数量来确定。追肥量一般每ha施复合肥150kg,深施10cm。也可在盛花期喷施叶面肥2~3次,选用的化肥有锌肥、硼肥、磷酸二氢钾等。

4.5灌水 出苗到现蕾,需水量占一生需水量的22%,稍旱有利于根系发育;现蕾到开花需水多,占一生需水量的60%,土壤水分充足才能保证花盘正常发育和开花授粉;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一生需水量的17%,土壤水分应该保证充足。

有条件的地方根据降雨情况,可于现蕾、开花和灌浆期各灌水一次,可增加产量,提高种仁含油率。

4.6人工辅助授粉和打杈授粉一般分兩次,第一次在花盘有1/2管状花开放时,另一次在大部分花盘中心已开花时,授粉时间于上午8~11时进行为好。授粉有两种方法,一是做一个与花盘大小相仿的粉扑,一株接一株轻扑花盘,稍加磨擦效果最好,另一种方法是于花盘开花时用手轻握相邻两个花盘互相轻扑,此法简单,但效果不如前法。

5.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常发生的病害有叶斑病、菌核病和锈病,害虫主要是向日葵螟。

防病治虫应在气温达18℃~20℃时进行,每ha用五氯硝基苯30~45kg,加湿润的细沙土150~225kg拌匀,撒在向日葵田的地面上,抑制菌核病的萌发,15天后再撒一次药。8月上旬,在向日葵螟幼虫发生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2~3次。

6.适时收获

杂交食葵终花后35~40天,干物质积累、油分积累达到最高峰,种子含水量下降到30%以下,花盘背面变黄,茎秆变黄,大部分叶脱落,果皮坚硬时,可以收获。

大大白菜杂交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篇12

1 选地

大大白菜杂交制种需要有2000 m以上的隔离区, 所选杂交制种地块的周围隔离区范围内应无其它大白菜、苔菜、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开花杂交制种。

2 播种

2.1 播种时间

大大白菜杂交杂交制种一般于12月中下旬播种, 根据品种采用亲本同期或错期播种。

2.2 播种前准备

大大白菜杂交制种采用阳畦育苗。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 在上冻前应建好阳畦, 每亩杂交制种田需阳畦30 m2。阳畦最好建在栽培田, 用生土打墙, 墙厚50~60 cm;熟土回填, 床土厚10 cm。打成后, 后墙高70~80 cm, 前侧距地面10 cm, 宽1.5 m, 长度依地而定。在阳畦北侧80~100 cm处搭设风障。如一畦不够长可建二畦, 其中近风障畦做育苗畦, 另外一畦做分苗畦, 两畦用一道风障。要注意畦间距, 以免影响后边的畦采光。同时配制好营养土。营养土可用每方土或每10 m2苗畦掺入腐熟的圈肥0.3 m3、复合肥1.5 kg混匀而成。用2.2 m长的木棒搭架, 准备2.5 m宽的无滴聚乙烯膜, 并备足草苫。播前10~15天即应把营养土回填于苗床上, 与熟土充分混合, 盖上薄膜进行烤畦。

2.3 播种、育苗技术

2.3.1 播种:

适时播种是培育壮苗获高产的基础, 一般在12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前一二天或当天上午, 阳畦内放大水浇透, 以满足整个育苗期需水。待水渗下后随播种随覆土, 覆土厚0.5 cm。播完后在畦上面立即盖严薄膜, 并在膜上盖草苫。苗出齐后可适当覆一层干细土, 保墒增温防病。以后打开北边薄膜, 进行小放风, 白天温度不高于25℃。即使是阴天也应揭开草苫, 防止苗子不见光造成黄苗。

2.3.2 苗期管理:

按高温出苗、中后期平温长苗和低温炼苗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管理, 培育壮苗。注意及时揭盖苫子, 早晨8点揭苫子, 下午4~5点盖苫子。当苗出齐后应及时放风炼苗, 风口和风量由小到大, 逐渐增加。中午最高畦温控制在22℃左右, 夜间保持最低温5℃以上。待苗长至两叶一心时进行分苗, 株行距10 cm×10 cm, 大苗栽在前面, 小苗栽在后面, 到定植时苗子大小基本一致。定植前15~20天, 白天逐渐揭去薄膜, 夜间由晚盖、少盖到完全不盖膜, 以逐渐适应露地气候环境, 增强种株的耐寒能力。这样培养的幼苗节间短, 根系壮, 侧根多, 叶片厚, 色浓绿而平展, 可见叶片达10~12片。

3 定植

3.1 定植时间

杂交制种大大白菜一般于3月上旬开始定植, 3月中旬必须定植完毕, 否则影响产量。

3.2 定植前准备

杂交制种大大白菜于2月中下旬达到8~10片叶时要加大放风量进行炼苗。炼苗要循序渐进, 从少盖草苫到不盖草苫, 直至晚上不盖薄膜, 以使苗子逐渐适宜外界环境。

3.3 杂交制种田的施肥与整地

由于杂交制种田在3月上、中旬定植, 所以要求尽量冬前整地。大大白菜杂交制种株是浅根系作物, 即不耐旱又不耐涝, 但要求养分及水分供应充足。为满足大大白菜杂交制种增产的需要, 须施足底肥, 一般亩施腐熟鸡粪1~2 m3, 硫酸钾复合肥50 kg。

3.4 定植技术

大大白菜杂交制种按品种要求边行两亲本隔株 (行) 定植, 株距40~45 cm, 行距50~55 cm。定植时先按1.0 m垄距起垄, 按株距摆苗, 要求苗子带土坨。然后浇水覆土, 浇水要浇透, 栽后将苗子扣在地膜内。

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在地膜上扎眼放风时间, 如晴天气温在15℃以上, 栽后应马上扎眼进行放风, 防止烤苗;如气温低, 阴天, 可定植后3~5天再扎眼放风, 并逐渐加大放风量。一般定植后7~8天即可破膜放出苗子, 在膜下时间过长, 易黄叶。苗子放出后应及时埋根覆土, 防止跑墒、倒伏。当植株50%抽薹10 cm左右时, 根据土壤墒情可以浇一次小水。

4 田间管理

4.1 浇地与施肥

杂交制种大大白菜苗期切忌大水漫灌, 只要墒情较好一般前期可不浇水, 待主茎抽出10 cm左右时可浇一次小水, 以利二级侧枝发生。此期如果底肥足、长势好可不追施氮肥, 如缓苗慢、长势弱则少量追施氮肥, 以每亩冲施7.5 kg尿素灌墩为宜。

4.2 除虫防病

杂交制种大大白菜主要害虫为潜叶蝇、菜青虫、蚜虫, 可用抑太保、灭幼脲、齐螨素等防治;主要病害是白粉病、霜霉病, 可用乙磷锰锌、甲霜灵等防治。

4.3 花期调节及授粉期管理

根据两亲本的长势进行花期调节。凡两亲本长势不协调的, 可打去先开花的亲本顶尖, 差别过大的亲本打顶要狠。两亲本长势协调的可打去双方顶尖, 促进侧枝生长。

花期要注意保护授粉昆虫。

5 收获

上一篇:生产总量下一篇:迁移与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