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8篇)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1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支撑下, 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装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 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 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2005年以来, 科技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启动实施了一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十二五”以来科技平台工作的重点由建设转向运行服务, 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持续开展。
一、科技平台的特点与认定评价构成要素
(一) 科技平台的特点
第一, 以整合为主线。科技平台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科技计划, 主要是针对现行体制下的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现状, 对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充分利用、挖掘并发挥科技资源的最大效益。科技平台工作紧紧围绕资源整合这条主线, 将盘活存量作为第一任务, 强调资源整合与互补。
第二, 以共享为核心。科技平台工作的核心目的, 是实现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有效利用, 推进那些可以共享、应当共享的科技资源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因此, 科技平台工作的核心是共享, 贯彻“以用为主、开放服务”的原则, 不共享就不符合科技平台工作的宗旨和方向。
第三, 以效益为目标。科技平台建设的效益, 不是一般简单意义上的效益, 它更多地体现国家有限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共享使用的效益, 更多地体现通过共享服务支撑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综合效益。科技平台工作以提供服务的数量、质量、效率、覆盖面作为衡量标准, 在考核标准上注重科技资源对全社会服务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第四, 突出组织管理和支撑队伍。在工作周期上, 科技平台不是短期行为, 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 是通过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持续支持形成的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基地, 建立有效的决策、执行、咨询、监督组织管理体系是保障科技平台健康发展的关键。科技平台工作突出推进科技资源为社会服务的特色, 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管理、技术和服务支撑队伍, 是科技平台事业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二) 科技平台认定评价的构成要素
第一, 资源整合。主要是指科技平台整合资源的能力、水平和达到的效果, 这既是衡量科技平台工作的基础条件, 也是保障国家科技平台科技资源“最新、最优、最权威”的前提条件。资源整合一般反映在科技平台的资源优势、规模、质量和信息化水平等方面, 注重科技平台本身要建立合理、有效、保障资源可持续积累的整合模式。
第二, 组织管理。主要是指保障科技平台正常运行、可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共享服务所需的组织机构、人才队伍、制度规范及相关条件等。针对科技平台涉及参加部门、单位较多的特点, 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是科技平台机制创新的重要内容, 也是保障科技平台运行服务的核心要素。
第三, 运行服务。实现科技平台良好的运行服务、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是科技平台工作的根本宗旨, 运行服务主要从科技平台服务涵盖的范围、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支撑效果、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来衡量。同时, 建立良好的运行服务模式是保证运行服务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四, 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保障科技平台长期稳定发展、向社会提供可持续的共享服务所具备的能力和水平, 主要反映在科技平台资源的可持续整合能力、科技平台服务的可持续保障能力以及科技平台持续发展所需的政策支持和支撑条件保障等方面。
二、科技平台认定指标设计思路
(一) 充分体现科技平台内涵与构成要素。
根据科技平台“以用为主、开放服务”的原则, 在科技平台认定指标设置中着重体现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资源上强调资源优势和覆盖面;二是在组织管理上强调具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三是在工作性质上将科技平台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持续开展;四是在服务成效上强调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对全社会服务的实际效果;五是在工作支撑上突出稳定的科技平台队伍和共享服务条件。
(二) 充分融合国家、部门、地方科技平台共性特点, 提高指标的普适性。
科技平台工作起步较晚, 很多工作机制和模式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作为国家层面研究制订科技平台认定指标, 首先需要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国家、部门和地方科技平台工作所反映的共性特点, 凝炼好的经验模式, 吸纳好的做法和共性要求, 形成共性指标进一步指导科技平台工作, 因此在指标研究上着力体现针对面广、普适性强, 突出科技平台的共性要素。
(三)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指标研究基于对各个层面科技平台实际情况的分析梳理, 能够量化的力求找到合理的量化标准, 确定定量指标;不宜量化的采取定性描述的方式。定性或定量指标确定的前提条件是真正体现科技平台的共性特点, 突出可适用性。
三、国家科技平台认定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思路, 设立4个一级指标, 即衡量国家科技平台门槛条件的四大类要素指标, 4个一级指标共下设13个二级指标, 如下表所示。
(一) 资源整合指标
1. 资源整合范围与规模是资源整合效果的直接体现, 也是国家科技平台与部门或地方科技平台区别的重要因素。
指标强调科技平台整合了跨部门、跨地方的优势资源, 覆盖本领域或本区域主要优势资源单位, 体现科技平台资源“最新、最优、最权威”的特点, 突出科技平台资源规模在本领域、本区域同类资源占绝对优势。
2. 资源质量是科技平台发展的生命线, 资源质量保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的资源整合、加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二是建立符合资源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准入制度, 严把科技平台资源的入口;三是所整合的资源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强调需求导向。
3. 资源整合模式是保障科技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鉴于不同科技平台资源类型、行业分布、管理模式等差别较大, 鼓励科技平台积极探索创新, 建立成熟的、适合科技平台特点的资源整合模式, 且资源整合效果良好。
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 是实现科技平台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的重要手段。资源信息化水平指标一是要求科技平台具备系统先进、功能完善、运行稳定、本领域知名度较高的科技平台资源信息运行服务系统, 达到通过信息共享带动科技资源共享的目的;二是要求科技平台数字化加工的资源量占已整合资源总量80%以上, 强调科技平台资源信息化的基础和水平。
(二) 组织管理指标
具备完善的组织机构, 为科技平台有效运行提供组织保障。根据科技平台管理特点, 组织机构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一是具有保障科技平台日常运行服务的专门管理机构 (如XX科技平台管理中心等) , 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二是具备符合科技资源特点、有效保障科技平台运行的决策机构 (理事会、领导小组等) 、咨询机构 (专家委员会等) 和监督机构 (用户委员会等) , 由科技平台管理部门、参建单位、专家、用户等共同组成。
建立有效的科技平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为科技平台运行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制度与机制二级指标主要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制定了有效保障科技平台运行服务的管理制度体系, 包括科技平台章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二是科技平台参加单位之间建立了责、权、利清晰的组织协调和利益分配机制;三是建立了适应科技平台运行服务特点的共享服务机制。
拥有一支稳定、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为科技平台有效运行提供人员保障。一是明确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设立科技平台运行服务专门岗位;二是要求科技平台总人数一般不低于50人, 其中维持科技平台运行的专职人员一般不低于20人;三是要求科技平台运行管理、技术支撑、共享服务人员比例合理, 满足科技平台运行服务工作需求。
良好的支撑环境是科技平台资源整合和共享服务的基础。支撑条件二级指标围绕资源保存维护和资源开放共享两个方面的支撑条件提出要求, 强调科技平台整合的资源具有良好的保存设施和维护条件, 实物资源要具有良好保存设施和场所, 信息资源具备相应的信息存储和网络运行条件, 同时要求科技平台具备开展共享服务所需要的工作场所和良好的研究实验开放条件, 确保科技平台运行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 运行服务指标
服务成效主要衡量科技平台对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支撑作用和效果。鉴于科技平台资源类型的多样性和服务方式的复杂性, 主要从两方面定性评价:一是考核科技平台在提高科技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效果;二是考核科技平台在国家重大专项、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重大工程、企业创新、民生科技、应急事件、科学普及等方面的支撑效果, 在评价上根据每类科技平台特点各有侧重。
服务范围主要体现科技平台服务的受众情况。一方面考核科技平台覆盖部门、行业、地方本领域主要用户单位情况, 强调国家科技平台资源服务覆盖面要广;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平台面向系统外的共享服务功能, 规定服务于科技平台参建单位以外的用户占总服务用户的比例不低于50%, 引导科技平台面向全社会开展共享服务。
服务模式是保障科技平台服务成效的基础和前提。鉴于不同科技平台资源类型和服务特点不一, 科技平台服务模式突出与科技平台自身科技资源特点相结合, 鼓励科技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服务内容, 达到有效促进资源共享服务的目的。同时, 明确科技平台具备规范化服务流程, 对外正式公布服务内容与承诺。
(四) 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资源持续整合与服务能力指标主要从建立科技平台资源可持续整合机制和提高服务深度、扩大服务范围二个方面保障科技平台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符合科技平台特点的资源持续整合机制, 能够不断提高科技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 这对于将科技资源整合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续推进尤为重要;二是科技平台面向用户需求, 具有开展科技资源深层次开发的能力, 能够充分利用科技平台资源开展深层次、专业化服务, 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领域, 这对保障科技平台发展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支撑保障能力指标主要衡量科技平台主管部门、参建单位对科技平台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情况, 强调要将科技平台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持续稳定支持和推进, 在人才队伍上要建立符合科技平台工作特点的人员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积极为科技平台运行服务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四、结语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认定指标的研究得到科技部计划司、财政部教科文司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 研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平台专家顾问组成员、相关领域专家、管理专家、平台负责人、资源用户代表等方面的意见, 并征求了相关部门以及地方科技与财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已由科技部、财政部正式发布, 成为规范科技平台运行管理, 深化科技平台共享服务, 引导科技平台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Z].2004.
[2]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Z].2005.
[3]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Z].2006.
[4]科技部发展计划司、财政部教科文司、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整合.共享.创新-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回顾与展望[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5]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6.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2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各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厅(委、局)、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特制定《“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科学技术部 财 政 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 育 部
二OO五年七月十八日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加快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为全社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有效支撑,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与实施原则
(一)目标
到2010年,建立与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搭建由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为主体框架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全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主要目标:建成资源丰富、面向社会开放的重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信息平台,率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建设和完善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推动全国仪器设备资源高效利用;新建一批大型科技基础设施,整合、优化各类重点实验室,初步形成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成以20余个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观测、考察数据中心和科学数据网为主构成的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科技期刊资源的50%以上,实时服务系统延伸到县市;在自然科技资源领域,农作物、林木、微生物等种质资源保存率和利用率实现大幅度提高;建成全国统一规范的科技成果与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在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建立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实施原则
1.有限目标,科学部署。贯彻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平台建设的有限目标,强化科学部署和严格论证,按轻重缓急分阶段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2.分层建设,分级管理。根据国家、行业部门(单位)(以下统称部门)、地方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分层次开展平台建设,国家层面的平台建设在部门和地方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明确各级管理机构的责任和权利,分级加强管理;促进军民优势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有机结合和高效共享。
3.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按照不同类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实现科技基础条件资源高效利用,积极推进与国际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互补、共享。
4.调控增量,激活存量。有效调控新增经费,调整支出结构,统筹协调涉及平台建设的经费,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有效调控新增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激活存量资源,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潜能。
二、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重点
(一)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1.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
对全国单台(套)价值50万元以上,总价值超过150亿元的科学仪器设备资源进行信息整合,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八个中心城市现有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依靠各地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推动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相结合,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提高科学仪器的综合使用效益。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和各级分析测试中心集聚了我国各类先进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是全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这些中心的能力建设,提高仪器设备装备水平,开展分析测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整合和推广工作,为基础研究、高新技术发展、行业技术进步提供支撑;在综合集成现有优势资源的基础上,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等领域新建若干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
2.研究实验基地
进一步强化“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在国家、部门、地方现有实验室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在生命、海洋、医学、农业、林业、地学等重要基础学科和部分前沿学科领域,组建一批重点实验室,为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建设若干为多学科研究服务并具有强大支撑能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支撑新兴学科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突破。
3.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体系
按照不同类型野外台站的特点,结合不同学科领域和区域科学发展的需求,以现有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遴选出百余个具有代表性的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在“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阶段稳步实施”的原则下,进行整合与布局,改造并完善野外台站动态观测与研究所需要的野外仪器设备、站内试验室、标本和数据存储等实验研究基础设施,分别形成生态系统观测研究台站网络、材料环境腐蚀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络、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研究台站网、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观测研究台站网,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4.计量基标准体系及检测技术体系
建立和完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体系,重点完善长度、力学、光学、热工、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电离辐射、声学、化学等计量领域的计量基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加强重要标准物质研究,建立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计量基标准。解决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的关键技术,建立完善计量基准标准共享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与国际接轨的检测资源共享体系。重点解决涉及国家与社会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贸易、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在线、快速测试技术及检测技术标准;着力解决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信息工程、生物技术、现代农业、大型工程等领域重要参量的有效测量;建立完善国家检测/校准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二)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1.植物种质资源
重点开展农作物、林木、多年生和无性繁殖作物、热带作物、牧草植物、药用植物、野生植物等种质资源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加强植物种质资源共享条件建设,形成新型共享机制,提高保存设施的水平,实现约45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实物共享。
2.微生物菌种资源
整合具有一定科学意义、有实际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细菌、真菌、病毒及相关的信息资源,重点开展农、林、医、药、食品、兽医、海洋基础研究及教学实验用微生物菌种资源的共享体系建设;建立国家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和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微生物菌种资源约10万株。
3.人类遗传资源
结合我国人种特点和民族众多的国情,以我国各民族生命健康和人种安全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遗传资源、特殊健康体质人群遗传资源、亚健康人群遗传资源为重点,整合共享人类遗传资源约15万份。
4.动物种质资源
根据国家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充分调研我国动物种质资源的发展现状,筛选、整合现有的畜禽、水产、特种经济动物、寄生虫、经济昆虫等种质资源,开展珍稀、濒危动物的种质资源库建设。选择具有种群数量优势的单位,进行种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5.标本类资源共享体系
重点开展动物标本、植物标本和菌物标本等生物标本资源的整合共享体系建设,实现约1000万号生物标本的整合共享;开展岩矿标本、化石标本和国家紧缺与战略性矿产资源的矿床模型整合共享体系建设。
6.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及实验细胞库
整合目前国内已有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开展常用实验动物品种资源的种子中心建设,建立以7~10个国家实验动物种质资源中心及20~30个功能独特的实验动物种源单位共同形成的实验动物遗传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开发、自主创新、国际合作等不同方式,不断扩大资源种类。建成细胞株(系)近千种、容量超过5,000份、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实验细胞库。
7.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
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规范,对植物、动物、人类遗传种质、微生物菌种、生物标本、岩矿标本和矿床模型、实验材料等资源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约1,100多万份(号)自然科技资源信息共享;形成自然科技资源虚拟博物馆,推动我国的自然科技资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三)科学数据共享平台
1.科学数据共享中心
针对国家长期布局的公益性、基础性科学数据采集系统持续积累的科学数据,重点对观测性、考查与监测性数据汇交整理,按照行业特点整合集成规模化的主体数据库,建设和完善包括气象、测绘、地震、水文水资源、农业、林业、海洋、国土资源、地质与矿产、对地观测等领域在内的10余个国家科学数据共享中心,实现数据采集、加工、保存的标准化、规范化,使科技人员可以方便地获取科学数据,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2.科学数据共享网
在数据资源管理相对分散的科学技术领域,集成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业和科技人员拥有的数据资源,按照学科领域构建主体数据库,在地球系统、医药卫生、基础科学、能源与交通等领域建设约11个科学数据共享网。按照统一的标准规范,建立科学数据共享信息发布系统;开展科学数据元数据资源目录库建设及其检索等系统的开发;形成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信息系统。
(四)科技文献共享平台
1.科技图书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按照“统一采购,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扩大科技期刊、图书、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声像文献等文献资源的收集和服务;到2010年外文科技期刊总量达到约30,000种以上;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网络服务系统为基础,加强与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系统、国家图书馆等科技文献信息服务系统的互联与对接,实现外文科技期刊网上资源种类占国际主要刊物的50%以上;向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和可定制的文献信息服务;实施精品战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影响力。
2.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文献资源为主,收集我国相关部门和世界各国的专利文献信息,使专利文献收藏数量占全世界出版专利文献总量的比例由目前的80%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立联合目录和全文数据库,构建从目录到全文的检索和传递公共服务系统。
3.标准文献共享服务系统
以国家标准文献资源为基础,整合行业、部门与地方标准文献,提高我国标准文献收藏比率;建设标准文献全文数据库;开发标准检索、阅览和服务系统,形成完善的标准文献的检索与传递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标准文献信息网的链接,拓展标准文献的资源和服务范围。
(五)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1.科技成果信息服务体系
以全国科技成果信息服务网络为基础,集成科技成果信息、技术交易服务、工程化中试、创业孵化相关的信息资源,完善成果信息资源库、技术交易数据库及创业孵化服务数据库,构建基本覆盖全国主要行业和区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共享服务网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深入到基层中小企业和农村。
2.公益与行业共性技术转化平台
建立行业技术评价推广服务体系,制定重大共性技术、公益性技术推广绩效评价体系;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间试验、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国家安全、社会公益领域和能源、材料、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每年选择建立10个左右公益与共性技术转化中心,提高公益性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构建国家、部门和地方在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转化方面的协同工作网络平台。
3.技术标准支撑体系
开展农业、能源、环境、公共健康与安全等方面的基础性、公益性技术标准研究和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开展与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工作相关技术标准的支撑性研究,提高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构建全国技术标准研究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整合建立与技术标准相配套的研究和验证的工作体系,提高技术标准研究能力。
(六)网络科技环境平台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用服务支撑系统
围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共享的目标,制定统一的平台信息系统标准规范,集成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和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资源,形成统一的平台应用服务系统,实现与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的互联与对接,向科技工作者和科研管理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信息服务。
2.网络计算应用系统
依托成熟的网络计算技术,在全国范围规划建设若干个计算节点,在气象、地震、医药等领域开展网络计算环境系统和网络计算重大应用示范系统建设,为重大科学发现和前沿科学技术研究的突破提供重要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支撑服务。
3.网络协同研究与工作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网络基础设施, 建设分布于全国的视频、音频及数据交互服务系统,开发便捷的网络协同研究工具软件包,形成网络协同研究公共支撑系统;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远程操作应用示范系统,打破科研工作中的地域和时空界限,促进我国科研方式的变革。
4.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
联合有关部门,汇集国内现有的数字博物馆资源和相关科技资源信息,通过开展优秀科普作品评选征集活动、择优购买版权、扶持开发创作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把可利用的社会科普资源进行数字化入库,制定规范要求,综合集成,实现与相关科技信息资源的连接,形成全国科普数字博物馆,为我国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全民素质教育提供基础性支撑。
5.全国科技信息服务网
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成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库,提供分类科学、实用有效的科技信息;形成以1个国家级、30个省级科技信息服务节点及部分地区科技信息服务节点为支撑的全国科技信息资源加工处理、共享利用体系;建立县(市)科技信息服务平台试点示范,扩展基层科技信息的推广应用渠道。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平台建设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成立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平台建设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工作,对平台建设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和协调,联合审定平台重大建设任务,组织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发挥平台建设部际联席会和平台建设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障平台建设规范、有序地开展。
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办事机构设在科技部。
2.各部门、地方是平台建设组织实施的主体,负责本部门、地方平台建设规划和实施工作。
各地要根据本地特点和需求,成立本地方平台建设领导小组,采取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二)加大投入力度,明确投入渠道
1.各级财政根据需要安排平台建设资金;原有用于支持文献、数据、种质等资源采集,仪器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建设的经费渠道保持不变,并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2.各地方财政负责地方平台建设的投入,各部门负责落实本部门平台建设的经费,中央财政平台建设专项经费主要支持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
3.政府资金要发挥引导、调控作用,调动有关企业、社会组织的积极性,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等为平台建设投融资提供便利条件。
4.各级财政应根据需求安排平台运行经费,运行经费要与绩效考评挂钩。具体管理由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强化监督管理
1.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实行对平台建设项目和运行全过程的规范管理。
2.建立以绩效考评为基础的奖优罚劣制度,对执行良好的项目、运行服务效果好的平台和在平台建设中有特殊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给予表彰,及时调整或中止执行不力的项目,充分体现“谁先共享,谁先受益”。
3.平台建设工作要公开透明,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数据库,及时将平台建设项目和平台运行情况向社会公示,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4.财政部门、科技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平台建设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实行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1.强化牵头部门(地方)的权利和责任。平台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储备及滚动支持的机制,对于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平台建设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确定拟实施项目的牵头部门(地方),由牵头部门(地方)负责,联合各有关部门、地方根据整体框架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方任务和责任,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保障平台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
2.实行资源整合、制度规范以及队伍建设三结合的项目管理模式。在平台建设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度规范、标准规范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要结合具体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平台建设同时开展,项目验收时,每一个建设项目成果都应成为服务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资源共享平台。
3.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管理机制。资源共享平台必须建立、健全资源汇交管理制度,制定可行的共享服务方案,保障一定规模的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持续增加、不断汇集和对社会开放服务,有一批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和稳定的工作场所;组织管理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成立用户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对平台的运行服务加强监督指导。
4.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培养方式。建立符合科技基础条件工作特点的人才评价标准,设置相应的岗位,在有条件的领域推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设置与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相关的学科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人才,开展从事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有关工作的专业科技人员技能培训和在岗继续教育工作;形成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
(五)营造共享的社会环境
1.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形成公共资源共享的文化,宣传和弘扬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提高社会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
2.通过平台的开放共享,创造社会成员享有使用科技资源和参与科技创新的公平机会;与科普活动相结合,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支撑。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3
任何系统方案的设计都必须建立在深入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而深入的系统分析首先必须要对用户也就是使用对象进行详细的分析。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和转移的基础,是科技人才成长的摇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性支撑体系。科技创新正在经历从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的过程,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经济实践活动为舞台的面向全社会的新一代创新模式,是一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广泛参与的崭新的创新形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正好适应了这一创新形态的信息需求。在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形态下,对用户进行详细分析就显得更为迫切,更为必要。
二、平台主要服务对象与需求
任何系统的建设都必须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否则系统的设计就失去了方向。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为知识和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提供科技资源和基础设施支持,为科技创新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的大型服务支持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从事或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学者、学生、技术人员,以及各级各类关注科技创新、制定相关推进创新活动制度与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科技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主要分布在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各级各类企业的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开发中心、设计研发部门。
另一类平台的服务对象,就是科技资源、基础设施与条件的提供单位的相关人员,参与平台建设的相关人员,以及负责平台运行的管理、维护、完善的相关人员。
(一)开发与运维管理人员及其需求
对于开发与管理者而言,根据他们的工作特点,他们的需求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实现平台的安全可靠持续运行与全系统统一管理。
(2)方便快捷地完成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科技资源与条件相应的数据与信息的上传下载、交换与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对平台运行的有关数据、信息和数据库的管理和维护能够及时提供服务支持。
(3)能够及时对支撑平台运行的软件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提供支持,包括开发测试工具与环境的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服务器与客户端软件、Web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系统支撑软件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4)通过建立系统运行网络监测体系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统一的系统安全管理,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能够安全、平稳、健康的建设和运转。
(5)通过相应的技术与工具,及时掌握系统各种设备和部件的工作状态,实现硬件系统的监测管理与维护,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持续运行。
(6)开发、整合与集成工具与环境支持
(7)开发工作交流与技术研讨支持
(二)终端用户及其需求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终端用户主要是广大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人员和科技管理部门的人员。平台的首要任务是为从事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各类人员提供科技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平台,为科技创新的研发活动和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撑,为制定相关推进创新活动制度与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管理决策活动提供支撑服务。根据这些工作特点和服务表征,他们的具体需求如下:
(1)界面简单友好、易于操作,能提供安全可靠的个性化服务
能够提供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全方位服务。
提供统一的登录入口,并在相关应用服务系统的支持下,提供一站式服务。
通过人机界面友好技术为用户提供表现形式多样丰富、使用灵活方便的个性化服务。
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务。
导航易用,使用户可以尽可能少的操作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2)提供真实可靠的科技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的相关数据与信息
为用户提供充分共享、真实可靠的科技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关数据与信息。有别于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的局面平台应提供准确的经过筛选的信息,在信息资源建设时就进行认真的信息甄别,剔除虚假信息和伪信息。
(3)为用户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能够提供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平台能够获得科技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关的数据与信息资源的统计、汇总、分析、发布决策等服务支持,能够获得科技创新和科研活动所必要的实验、仿真计算等方面的支持,能够获得适宜的科技成果转移交易环境。
(4)提供多种检索途径,可供用户选择适合自己的检索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检索,提高检索效率。
(5)能够获得所感兴趣的科研对象多样化的、全方位的描述。
三、平台建设应采取的服务对策
针对上述用户需求,应采取如下的服务对策:
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一般而言,用户在获取信息时总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由于平台的用户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在这一点上就更为明显,他们从平台获取信息的针对性更高。这是由平台的功能与科学研究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决定的。由于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都较高,故对平台提供的信息资源无论在信息的量的方面,还是在质的方面都有比较高的要求。
提高资源的潜在利用率所谓潜在利用率,是反映用户所需要的某种特定知识信息的信息量程度。平台在选择信息资源时,必定要考虑它们隐含的知识信息是否是用户迫切需要的,还是一般需要或者根本不需要。信息资源的吸收利用率与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同用户所想获得的资源的相关性和表现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信息服务中,用户一定希望平台能够提供对自己最有价值、最能发挥效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提供的方式上,所提供的信息能符合用户的获取习惯,并且省力、方便、易用。
增加资源的适用性,有效性由于平台的功能与科学研究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的适用性要更高,所得到的信息并非完全是求全、求博、求大,还是要根据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把其中掺杂较多的简单信息、冗余信息、垃圾信息淘汰掉,提高所提供资源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资源的可靠性准确可靠的信息资源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信息的吸收利用率及信息服务的效益都是建立在所提供内容的准确与可靠的基础上的。对于平台用户而言,信息资源内容的准确、可靠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任何不可靠的信息和可靠性不高的信息都是用户不愿意使用的,它不能使用户获取有效信息,无助于用户问题的解决,甚至干扰用户的研究开发工作。
资源的相关性信息资源的相关性选择就是用户从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出发,为了在更为宽泛的相关领域查找有用的信息资源(对跨领域学科和新兴学科用处更大),这种信息选择的面往往很广,所选出的信息往往很全,但量很大,对于用户使用极为不便,因此,需要在求全求博的基础上力图求优。
源的资泛性,多样性,立体性(图文声像视频),全方位性现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特点,要求对能够对科研对象在各个方面进行详尽的、多样化的、立体的描述。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或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平台以网络形式则可以以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
资源的实时性和及时性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4
科技基础条件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保障。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资源整合的主要载体。多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建立了较完善的体制机制和人才队伍。《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进一步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布局,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更加突出平台的开放运行和为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加快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网络建设,构建国家科技资源调查的长效机制,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标准化工作。按照分层建设、分级管理的要求,加速中央和地方优质资源的衔接互动。”《广东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把建设科技基础平台作为知识创新推进工程的发展重点,指出:“围绕关系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技领域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建设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主要抓手。
科技基础条件是指支持科技创新(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物质和信息保障,主要包括大型科技设施及装备、实验室、科技文献资料及科技基础数据、科技规范和标准、生物种质资源及标本等各种硬件和软件[1]。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的系统化支撑体系,主要涉及到物质保障、信息保障等硬环境建设以及制度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等软环境建设。
2 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知识经济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已不再由一般资源的占有量和一般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所决定,而是取决于对科学技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2.1 国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因应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新形势,世界各国为了提高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都把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建设与合理配置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1],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提高公共科技设施的利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美国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方面一直遥遥领先。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对于发展美国科学研究基础设施的解释:“研究基础设施作为一个术语的定义是,为了满足科学和工程界的需要或是为了科学家完成他们的研究任务所提供的必要的工具、服务、设备装置[2]。”可见,美国科技基础条件的作用重点体现在设备共享和平台服务,主要做法是资助研究型大学、兴建国家实验室和注重信息共享[3]。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大力贯彻实施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全球变化研究法案》,带动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新一轮发展。1993年,美国政府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把信息资源建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使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美国能源部每年支持其所属的30多个国家实验室的经费达近百亿美元。欧盟在2007年起实施投资544亿欧元的第七个研究框架计划,首要目标是增强欧盟的科技基础能力,有效转化科研成果被首次列入框架计划。澳大利亚政府于2001年推出《国家重点研究基础条件计划》,重点投入在科学、工程和建设研究的昂贵大型设备或专业化设备。日本在《面向21世纪的产业技术开发战略》中提出建设高水平、高效率的先进研究开发设施。
国际科技合作研发基础平台的典范是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其创立于1954年,是规模最大的国际性实验组织、世界上最大型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也是全球信息网的发祥地,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20个成员国组成。CERN的研究宗旨是以国际合作方式从事纯粹基础科学的研究,设立了数据处理能力强大的大型计算机中心,协助实验数据的分析,供其他地方的研究员使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中枢系统。
2.2 国内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2004年以前,我国在科技基础条件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国家投入形成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不能为全社会共享、战略性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严重短缺和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整体布局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大量投入,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理念逐步得到广泛认同,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平台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已经形成。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从2002年开始建设,其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方针,取得了积极有效的进展,以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图书文献、科技成果转化、网络科技环境等六大领域为基本架构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体系初步形成,跨部门、跨区域、多层次的资源整合共享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科技资源整合共享的制度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为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4]。目前,我国各地区(各省)已基本建立了地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东部和南部建设发展较快、基础较好,西部和中部建设较慢、基础薄弱,整体来说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面临着资源共享缺乏法律层面上的支持、课题制无法支撑运行服务、开发技术有待完善、平台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平台运行服务人才队伍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诸多问题[5]。
2.3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
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实施意见精神,围绕国家目标要求,结合广东实际需要,遵循“整合、共享、创新、发展”的建设方针,有效地整合和优化配置全省的科技资源,强化开放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以共享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构建了实验室体系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大型仪器及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以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平台。实验室体系布局得以不断完善,聚集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科技人才,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新成果,为广东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共建成生物种质资源库24个,保存种质资源总数7万多种36万份,现已成为全国建库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涉及生物门类最多的省份;目前全国三分之一的进口药品在广东进行实验动物检验;广东每年检验的化妆品产值占全国70%;有效支撑了生命科学研究和相关产业发展。2006年开始,广东省联合广西、福建、海南共建泛珠4省区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享平台,泛珠网资源共享的大型仪器共计6 525台,其中广东5 317台,参与共享工作的单位527个,专业实验室1 545个。泛珠网50万元以上的仪器中,已有超过1 550台进入国家大型科学仪器数据库;目前馆藏科技文献量达160万册,购买了130多个中外文数据库的使用权,并可远程检索各种国外科技经济数据库多达400多个,还有大量的电子图书、论文、专利、标准等文献,覆盖了几乎所有的文献种类和学科领域;建设形成了以广东省科技信息网为核心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包含106个金科网分中心的服务网络,大大提高了全省科技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水平和办公效率,加强了省市县科技部门的信息交流效率,成为了科技资源信息化管理、服务和共享的有效载体。
3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特点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体现战略性、公益性、地域性、分散性、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一是战略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战略的重要保障,对社会发展和民生具有战略意义。
二是公益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是社会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其资源要对全社会开放共享,因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具有公共产品的政府主导投资和社会公益性特点。
三是地域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本地区科技资源创新服务的基本支撑,能有力提升本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要有别于广义上的科技平台,一定要突出本地区的服务特色。
四是分散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纵向是层次化的,不同层次的平台具有各自的服务特色;横向由同一层次分散在各资源提供单位的资源库和资源服务系统所组成。虽然同一层次的各个平台物理上是分散的,但它们的管理和对外服务是集中的,也就是要达到松散和集约的有机统一。
五是基础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平台,包括设备、元数据、资源库等。
六是长期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是一项跨学科的长期性工作,关系政、产、学、研等众多环节,只有建立长效机制,才能定位准确,方向明确,发展有道。
4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工作
4.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2012年7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再次吹响我国科技创新的号角,大会作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开启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征程。早在10多年前,敢为人先的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有力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实现了科技创新水平的历史性跨越。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经过多年的建设,为广东科技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管理不到位、活力不充足、奖罚不分明等体制机制问题。在下一步的发展中,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必将对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资源共享立法进程,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要克服科技资源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相互交叉、效率不高的不足,对管理模式进行改革[6];要着力管理协同(政府宏观调控)、资源共享、利益风险、竞争激励、人才培养等运行机制体系的建设[7]。
4.2 制定平台管理办法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已有实验室管理办法等子平台的相关法规,但缺少对整个平台的管理规范,很有必要制定《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管理办法》,对平台的资金来源、管理机构及其职责、项目管理、经费与资产管理、建设与运行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和指引。
4.3 重视总体规划设计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作为地方科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必须使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必须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改善创新的物质环境;必须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突出区域特色;必须坚持差异化的战略[8]。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增强区域竞争力为目标,争取到2015年建设成为广东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撑平台。制度和人才建设是保障,信息化是手段,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是目的。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要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的精神,坚持“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开放共享,市场导向、创新体制,政府主导、多方联动”的建设原则,另一方面要打造自身的特色服务体系,科技资源设计按照“物理上合理分布,逻辑上高度集中”的原则。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为“123”体系,即“1个核心,2个保障,3个层次”。1个核心:以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核心;2个保障:政策法规保障和绩效评估体系保障;3个层次:国家平台层、省级平台层和地市平台层。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层次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1)国家平台层:
国家平台偏重于对科技活动上游的支撑;偏重于对基础研究的支撑;偏重于对大型科技项目提供服务;偏重于为长远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工作提供支撑;偏重于对宏观和共性科技工作提供服务[9]。国家平台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战略规划,建立标准规范,开展理论和方法研究,进行顶层设计,管理大型科技项目。
(2)省级平台层:
地方平台既是国家平台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国家平台必不可少的有益补充[10]。地方平台偏重于对科技活动中下游的支撑;偏重于对技术开发、产业化提供支撑;偏重于对中小型科技项目提供服务;偏重于为中长期、战术性和现实性科技工作提供支撑;偏重于对中微观、个性与特色科技工作提供服务[9]。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由公共平台和特色平台组成,其中,大型科学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科研基地(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和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公共检测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共享平台等构成了公共平台;具有广东特色的实验动物检测、数字人体构建、医学检验检测、信息工程评测、省级科技项目管理、创新资源服务等构成了特色平台。省级平台具有数据接口上接国家平台、下接地市平台。
(3)地市平台层:
由省内各市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成。市级政府按照国家平台和省平台建设要求,结合本市特色,构建本市平台,并具有数据接口与省平台进行对接。
上述三个层次之间通过数据接口进行信息交换。
4.4 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对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进行的一种探索和尝试,涉及专业领域宽、范围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国各地的建设经验表明,人才队伍是平台顺利建设的根本保证,因此,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主要工作,特别是重视科技管理与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评价和奖励制度;此外,还要加强对平台使用人员开展学习与培训。
4.5 推进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评估是对资源提供单位进行运行服务绩效的考评,是支撑平台高效运行的重要举措。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组织评估平台运行状况和服务效益,制定科学的运行服务绩效考核指标,细化分级指标,主要考核平台的服务数量和质量、社会和经济效益、科技支撑效果、客户满意度、机构运行状况、制度落实情况以及资源维护与更新。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示,对评估结果优秀的,予以滚动支持。
4.6 加快信息平台建设
信息平台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资源整合共享的主要手段,提供各个子平台信息的集约服务。国家平台已建有“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www.escience.gov.cn),其既是中国科技条件资源信息汇集交流中心和信息发布与成果展示窗口,也是科技资源管理决策的支持系统和中外科技资源信息交流的枢纽,除提供仪器设备、自然资源、科学数据、成果转化、科普资源、科学文献、野外观测站等共享服务外,还提供了权威的政策导向、领域发展的最新动态、精确专业的科技搜索、完整真实的数据库资源和及时响应的读者互动与反馈等信息服务。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信息平台(广东省科技资源共享网)是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门户网站。首先要建立运行环境,包括高性能计算平台、海量数据存储系统、宽带接入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开发工具等。其次要建立应用系统,部分开发技术可移植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的程序代码和开发构件,如元数据本地审核技术、基于GIS的信息检索技术、分布式大规模网站实时监测技术、面向专业领域的主题搜索引擎技术、检索结果的在线聚类技术、大规模分布式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技术、新闻采编发布软件、站点评估监测系统等,具备信息整合、资源共享、科技检索、统计分析等功能。要制定自身的元数据(Meta Data)标准,规范数据库设计;要根据国家共享网的要求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实现与国家共享网和地市平台的数据对接;要建立特色平台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应用系统。
5 结束语
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基础支撑,在平台后续建设中,各级领导要带头重视,要充分认识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难度,协调好各个平台的关系,方能做到事半功倍。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平台建设向集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发展。
摘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社会基础设施,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广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经验和平台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点工作,强调要加强总体规划设计和绩效评估。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情况,特点,重点工作,总体设计
参考文献
[1]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25-26
[2]刘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英文术语的等效对应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04(2):31-32
[3]罗珊.国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经验启示与借鉴[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8):75-78
[4]戴国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进展与“十二五”发展战略[R].北京: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2012
[5]侯燕燕,陈会忠.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0,42(6):1-5
[6]丁学东.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2-14
[7]范道宠.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与机制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2010,(21):117-119
[8]魏淑艳,娄成武.我国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27(9):42-47
[9]杨易承.浅谈国家和地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关系[J].石河子科技,2010(2):5
大数据背景下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5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挖掘,非结构化数据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科技创新重要性日益显现。支撑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各国普遍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优化和加强作为强化竞争优势的一项国策。在此背景下, 2003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就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 由研究试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 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 建立以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整合为主要目标, 从而促进我国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 大数据 (big data) 一词逐渐被人们接受, 它是海量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数据的总和, 具有数量大、实时性、多样化的特点。它代表着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 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的存在, 使无论是商业、经济或者其它领域, 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判断不再流行, 数据和分析将成为决策行为的基础。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再是根据问题寻找数据, 而是如何从数据中发现问题, 以何种思路做数据整理和分析。大数据背景也对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数据背景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机遇
(一)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功能更容易实现
国家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就是为了通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 打破科技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 在现有的基础上对科技研究所需设施、器材、文献和数据等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 构筑科技创新资源服务的共享平台。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一个信息收集、分享的平台, 利用信息具有的公共品属性, 更好地实现信息的价值。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功能在大数据时代将更容易实现, 大数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据规模巨大且增长迅猛,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快速发展, 各类企业数据增长迅猛, 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以几何倍形式增长;数据来源的渠道也逐渐增多, 网络日志、社交媒体, 以及遍布各地的传感器网络等都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这意味着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收集数据、获取信息、分享信息将更加便利, 成本也更低。
(二) 科技基础平台条件建设的必要性上升
大数据时代拥有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和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等特征, 数据类型包括音频、视频、网络日志、图片和地理位置等信息, 这些数据信息量很大, 信息感知无处不在, 但利用这些数据需要对它们进行“提纯”。以上特征对我们的数据驾驭能力发起了新的挑战, 它要求有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更好的分析方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 政府和企业等组织机构也逐渐意识到数据和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前者正成为组织内最重要的资产, 后者正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但如何去培养和利用这种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新的问题。要应对这种挑战和解决这个问题, 由各个组织、企业和机构自行解决, 那将得不偿失。不仅数据本身具有公共品的特性, 数据的处理、分析也具有相似的特性。通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在数据收集过程中, 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分类、归集、分析和处理, 可以使各个组织、企业和机构更便利搜索和利用数据, 从而节省大量的交易成本。这方面, 美国已经采取了类似的措施, 2012年3月, 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 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奥巴马政府以“未来的新石油”来定义数据, 明确表示未来国家的核心资产除陆权、海权、空权以外, 还将包括对数据的占有和控制能力。
二、大数据背景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带来的挑战
(一) 技术挑战
大数据对科技基础平台条件技术的挑战, 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大数据背景下, 数据规模巨大且增长迅猛。从TB级别跃升到PB乃至EB级别, 由此带来存储设备的要求, 但更大的挑战来自于后者。软件的挑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首先, 分析工具尚未成熟。传统分析工具主要用于结构化数据, 可现在存在大量非结构化数据, 同时数据的实时性需求上升。这些都要求针对大数据开发新的分析工具, 但目前大部分与大数据相关的分析工具, 尤其是非结构化数据分析工具, 往往是由致力于研究高效处理大容量信息的互联网志愿者进行开发。因此, 与传统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套件相比, 大部分技术在成熟度和可访问性等方面都还不够完善, 同时帮助其他数据分析人员熟悉的相关补充分析工具也很有限。其次, 缺乏相关领域的技术人才储备。大数据分析往往面对的是原始数据, 其中包括大量非结构性数据, 分析也主要基于预言建模或未来趋势分析, 对于这种程序模型开发、应用的要求比较高, 一般业务用户和传统数据分析师也很难掌握。
(二) 检索、分析的挑战
原有科技研究分析逻辑是从关系到数据, 现在相反, 更多的是从大量数据中去发现问题。这种测量将令“错误发现”的风险增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帮助数据使用者去收集、分析和共享数据, 那么就要面临数据分析的挑战。这种挑战来自于数据检索和挖掘这两方面。首先, 在大数据时代下, 数据和信息呈爆炸性增长,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也拥有了相对应增长的信息。与过去信息贫乏的时代不同, 信息泛滥同样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的利用产生困难。相较之依靠手工、卡片检索的过去, 如今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技术、数据库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变得更加快捷方便, 但也面临由于数据和信息数量剧增带来的数据“胀库”的问题。往往由于需要的数据被埋没在大量不需要的数据中, 因此在数据检索时性能急剧下降甚至无法响应。所以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让使用者在“数据海洋”中准确而快速地找到所需信息。其次, 由于大数据时代,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量非常大, 数据密度相对就会比较低, 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帮助使用者更加便利地抽取和挖掘有用的数据和信息也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海量数据、半结构、非结构性数据盛行、数据来源多样化的大数据时代, 传统的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已不能适应需要, 因此, 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中对于适应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分析工具的开发变得非常重要。
(三) 数据安全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 网络攻击、黑客和个体隐私问题都会给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数据带来安全问题。首先,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聚集了大量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能是复杂、敏感的, 它们都可能吸引更多的潜在攻击者。同时, 数据的大量汇集, 使得黑客成功攻击一次就能获得更多数据, 无形中降低了黑客的进攻成本, 增加其“收益率”。另外, 现今黑客的组织能力、作案工具、作案手法及隐蔽程度比以前都更加厉害, 这也使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安全形势更为严峻。最后, 个体隐私泄露的风险也随之而来。数据的集中存储和部分敏感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尚未界定增加了个体隐私泄露的风险。
三、面对风险,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应如何应对
(一) 应对技术的挑战
首先,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应该不断对获得的数据提纯, 以便简化存储, 从而减轻硬件的压力。一方面, 大数据的价值密度低, 要通过大量的分析提纯工作才能找到有价值的数据。而从数据分析角度上看, 数据新鲜程度与数据的价值是成正比的。其次,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应该重视开发更加强大且富有表现力的数据分析、处理工具, 比如更好的编程语言支持, 通过编写简短的程序就能清晰地表达出对数据的要求, 以及能够提供更好交互性的工具。可视化数据分析工具的开发、应用代表了这一方向。
(二) 应对检索、分析的挑战
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量大、形式多所带来的查询性能下降、无法查询甚至无法响应等问题, 可以通过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开发和利用来解决。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 提取隐含的、事先未知的但有潜在应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其包括结构型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和文本数据挖掘等。针对数据特点,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发、运用相关数据挖掘工具, 能帮助使用者在浩瀚的“数据海洋”中准确而快速的找到有用信息, 从而提高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应用效率, 并从海量原始档案数据中发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三) 利用大数据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数据安全提供新支撑
大数据一方面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带来信息风险, 另一方面, 如果我们能妥善利用大数据, 它也能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信息安全提供新机遇。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商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 能更好地刻画外部数据异常行为, 并从中找出数据风险点。通过追踪以数据形式隐藏在大数据中网络、黑客的攻击行为, 结合大数据整合技术找到攻击源头, 能更有针对性地应对外部数据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范道宠.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运行机理与机制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 2010 (11) .
[2]侯经川等.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引证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2 (12) .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6
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了知识就是未来最为关键的经济资源,知识对国防科技的发展不言而喻。知识管理近年来已成为各个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关注的焦点,知识的运用及有效率的传承对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经营策略有重要影响,也已经成为构建国防科技工业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同时,国防科技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和利用方式也已成为决定国家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强弱的关键因素[1]。随着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不断完善,组织间的知识分享必然会不断深入。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在核心技术、研发经验、管理方法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知识的传承及融合对国防科技工业会产生深远而巨大得影响,研究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研究该平台组织间的知识分享机制。本文通过深入的问卷调查,利用统计方法得出影响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的关键要素,进而得出相应的促进策略及分享模式,有助于进而进一步优化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加深国防科技产业的凝聚力及竞争力,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 理论基础
2.1 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
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是指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构建一个由科技文献、科学数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等物质和信息资源集成的,由政府投资建设的,适应政府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需求的,为一定区域内的科技研发组织和个人提供公平使用机会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服务系统[2]。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受到政策、投资、技术、社会、经济、第三方评价等外部要素的影响和制约[3]。所以,构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共享系统要综合考虑内、外部各方面要素,分析问题不全面或考虑问题偏颇, 都会导致共享系统不能良性运行[4]。
目前,多数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的研究仅涉及了物质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多从策略的角度展开研究。西方国家认为加强研究国防基地与基础设施建设是抢占战略制高点、在世界范围内争夺研究人才、增强和保持国家国防综合竞争能力的物质保证。在战略上十分重视基础条件的投入、建设,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建设一流的实验设施,并用先进的技术改造传统设施[1]。通过资源共享及加强集成创新,西方各军事强国不断加强建设、改进、完备本国的国防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以设施共享和相互协作的方式,发挥并逐步提高本国国防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的整体力量。强调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各国政府在增强国防科技能力建设方面起到主导用,其中有形资源建设和科学信息共享是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5]。通过充分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建立适度开放共享的机制,提高国防科技资源的共享功效[5]。
从世界各个国家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情况可以看出这样几个共同点[1]:政府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国防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与发展,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基础条件与设施的信息化及网络化建设,加强资源的共享,并在政策法律上予以保证,促进军民两用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目前我国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建设仍然存在着军民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国外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经验对我们改善国防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2 组织间知识分享的影响要素
影响知识分享的因素很多,这里对其进行整理。从沟通角度看,知识供给者由于害怕知识转移损害自身利益,而接受者也可能害怕改变而产生抵触情绪[6]。从交易的角度来看,交易是否产生与交易双方获得的利益有关,需要从双方的意愿来考虑。从学习的观点出发,知识分享与信息分享的含义不同,信息是较为公开的获取而知识则需要对方的同意才能够分享,所以知识的分享不但需要传播者同意,还需要帮助接受者理解并学习信息内容,这就需要从分享意愿的角度考虑[7]。知识分享涉及许多人际的交流、互动程序,因此即使合作双方皆有意愿进行行知识分享,但若缺乏行使知识分享程序的相关能力,如沟通、传递信息及解释等,仍然会使知识分享效果大打折扣,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转移机制和知识的释放能力是知识分享能力的主要衡量要素[6],所以组织间的知识分享涉及到了分享意愿、分享能力及分享绩效三个方面。
2.2.1 组织间的知识分享意愿。
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意愿的因素包括如下:首先为参与意识, L Miguel 等[7]认为,企业的伙伴若能够积极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有助于维护双方的关系,也有助于知识的创造等,所以,知识分享意愿受到参与的影响;其次为信任,翟东升等研究表明[8],人际信任与员工知识分享意愿呈现强相关,好的信任关系有利于企业隐形知识的分享。郑平等认为[9]管理者可信行为、和睦交往型与团结一致型组织文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等因素对于成员知识分享行为都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组织间的信任,是指组织相信另一方会开拓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措施,强化企业与利益方之间的信任,建立各方双赢的关系。为了促成组织间的知识分享,组织间需要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第三为承诺。于伟等研究发现[10]如果员工或者组织存在不安全感,其分享意愿就会降低,组织或者团队有必要通过制度的形式消除其不安全因素,承诺即为有效的保障措施。承诺是维持一个良好且长期的关系的重要表象,也体现了一种想要持续发展关系的意愿。合作伙伴间承诺的形成有助于组织间合作关系的维持与协调,有助于双方关系层面的提升,进而实现组织间知识分享的推进。
2.2.2 知识分享能力。
影响知识分享能力的首要因素为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吸收能力是组织发现、吸收外界有价值信息并将其应用为于商业目的的能力。Lane P. J.等认为[11]吸收能力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表现在降低学习障碍上,吸收能力强则组织的学习能力也强。吸收能力代表了合作过程中知识转移的落实,对于合作的学习绩效有正面影响;其次为转移机制,知识转移机制提供知识提供者和接收者之间从正式化到非正式化的各种互动,无论是正式的训练还是非正式的接触都有助于知识的转移和流动[11];第三为知识特性。知识一般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知识,Howells J等发现[12]显性和隐性知识可以从可见性及可传达性两个方面探讨。可见性高说明知识已经具体化,有利于分享,可传达性考察知识是否易于内化,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理解及吸收。
2.2.3 知识分享绩效。
知识分享绩效主要评估增值知识资源是否有效,Edvinsson A.等认为[13]知识分享绩效除了进行财务衡量外,还需考虑进行知识转移过程的投入转化问题。Morrison T,D.Roth则认为[14]知识分享绩效不但考虑财务因素,还需要考虑整个组织在分享过程中在竞争能力、整体效率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的变化,同时还需要关注员工及合作者的满意程度。因此,知识分享绩效需要从财务绩效、组织绩效及合作满意度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2.3 假设提出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到,在衡量组织间知识分享时,可以从知识分享意愿、知识分享能力及知识分享绩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将这些要素进一步分类细化,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构建主题、架构、策略方面与一般的企业战略联盟有相似之处,也有其不同之处,基于这些考虑,可以从合作关系、知识分享意愿、知识特性、知识分享能力及分享绩效这五个方面研究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知识分享机制,合作关系和知识分享意愿会影响到知识分享能力,知识分享能力则会影响知识分享绩效。具体假设如下所示:
H1:平台组织间合作关系对组织间的合作时的知识分享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
H2:平台组织间合作时知识分享意愿对知识分享绩效无显著性影响;
H3:平台组织合作关系对组织间合作时的知识分享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H4:平台组织的知识特性对组织间合作的知识分享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H5:平台组织间合作时的知识分享能力对知识分享绩效无显著性影响;
根据假设,提出研究模型如图1 所示: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样本
本研究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构成组织作为研究的对象和样本。从20011 年4月至2011 年9 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邮件等方式对西安、成都、沈阳等地区的国防科技产业企业、行政机构及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企业负责人、科研管理人员、研发负责人及高校科研人员。本次研究共向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130份,共回收114 份,其中未完全作答的问卷10 份,填写错误的问卷6份,这些问卷均在分析时被排除,得到最终有效问卷114份,有效回收率为87%,问卷数量满足大样本的要求。此次问卷的量表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级量表, 即:非常好( 用5分来表示);很好(用4分来表示);好(用3分来表示);一般(用2分来表示);差(用1 分来表示)。合作关系借鉴文献[9]设计的5个问题,知识分享意愿借鉴文献[6]共5个问题,知识特性借鉴文献[8]共4个问题,知识分享能力借鉴文献[11]共6个问题,知识分享能力借鉴文献[10]共5个问题。
3.2 信度和效度分析
在问卷回收后,以SPSS17.0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本研究将以Cronbach'sα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分析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到,合作关系、知识分享意愿、知识特性、知识分享能力及分享绩效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051、0.6309、0.7187、0.7144及0.8504,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然后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效度检验,KMO的值在0.7以上,符合要求,分析结果见表1,各指标旋转因子载荷都在0.7以上,且方差解释率均高于64%,因此,问卷的效度也比较好。
4 研究分析
这里采用线性回归来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由于样本量超过100个,所以可以假设样本服从正态分布。以D-W值(Durbin-Watson检验)作为检验准则检验样本的独立性,若D-W介于1.5-2.5之间,则显示误差项之间不存在自我相关现象[10]。
4.1 合作关系、知识特性对知识分享意愿的回归分析
由于知识分享意愿有两个要素,因此用二个回归关系来探讨合作关系、知识特性对分享意愿的关系,如表1、表2、表3、表4所示: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代表p<0.001
从上表1、表2可以看出方差解释率为(51.5%和40.1%),合作关系的两项要素与知识分享意愿之间的D-W数值均在1.5—2.5之间的合理范围,说明变量均为独立,积极开展合作、建立互信关系与知识分享意愿间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双方合作关系越趋向于积极开展合作、建立互信关系时,彼此的知识分享意愿会越高。表3、表4为合作关系与知识分享能力的关系表,两项因素的方差解释率为(39.1%和44.2),员工教育水平有二项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双方合作关系的达到一定水平后,知识分享能力会由于频繁交流而提高,合作关与员工教育素质之间存在一定影响关系,同时还应当考虑其他影响平台知识分享能力的因素。
4.2 知识特性对知识分享能力的线性回归分析
注:*代表p<0.05
注:*代表p<0.05
由表5、表6可以看到,知识特性中只有知识易于传播教授一项因素对于知识分享意愿没达到显著水平,方差解释率较差(29.2%和28.9%)。可以认为分享的知识越具备易于表述的特性时且合作双方的交流越频繁,知识分享能力越强。知识易于传播教授与员工的教育水平存在关联,但是使用此模式时候要注意其他因素的影响。
4.3 合作关系、知识特性、知识分享意愿及能力对知识分享绩效的回归分析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 *代表p<0.001
注:*代表p<0.05,** 代表p<0.01,***代表p<0.001
从表7、表8可以看到,整体而言,合作关系、知识特性、知识分享意愿及能力对于分享绩效的方差解释率达到了较高水平(51.1%和32.1%),显示模型对知识分享绩效有相当强的预测能力,可以断定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的知识分享绩效,可以从合作关系、知识特性、知识分享意愿及能力几个方面入手。
5 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对策
从研究分析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如表9所示:
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的知识分享绩效受到积极开展合作、积极学习、积极帮助学习、员工教育水平、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较大。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意愿与合作双方是否在合作过程中积极寻求学习机会并帮助合作者进行学习有关,分享意愿的高低与开展合作的积极性有关。由于国防科技产业企业间的互信度很高,所以互信度对知识分享意愿及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能力与员工教育水平及交流模式有关,员工教育水平、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及吸收速度、自主服务意识都会对知识分享能力产生影响,平台组织间的互动、信息渠道的顺畅也会对知识分享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平台组织间合作的态度及合作程度、对顾客需求的一致性都有利于提高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的意愿及能力。在知识特性方面,知识的易于表达、传递及理解有助于提高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能力。因此,在构建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时,要强调以下几点:
(1)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保证三方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促进研究机构将知识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建立三方的定期沟通机制,这样有利于新知识、新技术在平台组织间广泛传播,高校及研究机构重视要企业培训,以提高知识的理解及吸收。
(2)提高平台组织员工的素质,知识分享的主体是员工,员工的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开放程度决定了知识在组织间的分享能力,要优化员工梯队及科研团队,鼓励员工深造学习,进而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拓宽管理层的视野也有助于知识的分享。
(3)建立专业化信息平台,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产学研机构紧密联系,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组织间的有效沟通,提高知识的传递、分享速度,进而提高知识在组织间的分享及内化。
(4)注重知识管理,应当建立产学研一体的知识管理平台,实现知识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通过对知识不断地积累及挖掘,使知识更易于理解及在组织间传递、吸收及内化。
6 结论
知识管理近年来已成为各个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关注的焦点。在分析知识分享的相关文献后,总结出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的要素,对要素进行进一步的分解、整理构建出研究模型。以国防科技产业企业及高校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平台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对知识分享意愿有显著性影响;平台组织间的合作关系、知识分享意愿及能力知识特性对知识分享绩效有显著性影响;积极的合作关系对知识分享能力有显著性影响;知识易于表述对知识分享能力有显著性影响。因此,构建国防科技条件平台时要强调注重产学研的合作、提高平台组织员工的素质、建立专业化信息平台、构建知识管理系统平台等几个方面。
摘要:在分析知识分享的相关文献后,总结出影响组织间知识分享的要素,并对要素进行分解、细化。以国防科技工业企业及高校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检验。对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及回归分析,找出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组织间知识分享的关键要素及相互关系,发现组织间的合作关系、知识分享意愿及能力对知识分享绩效有显著性影响。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7
日前, 山西省科技厅下达2014年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省城高校、院所及企事业单位47家获得经费资助965万元, 占全省平台建设项目资助金额的72.6%。其中经太原市组织申报的山西国信凯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白血病分子诊断产品开发平台建设”、山西锦地裕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基于CAD/CAM/CAE/CAPP的机械电液新产品快速设计加工共享平台”等6个项目获得经费资助135万元。该批项目的实施对于进一步加强省城科技条件建设和提高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服务功能、构建开放互动的区域创新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篇8
关键词: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公共政策,开放共享,路径
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越来越取决于科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作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科技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指出,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在信息、网络等技术环境下, 由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设施和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信息、自然科技资源等组成, 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 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1]。为了贯彻落实《规划纲要》, 在新设立的“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中,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上升成为与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并列的国家科技主体计划。平台建设的核心是资源共享体系的形成, 而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 是通过平台共建协作的利益主体在政府宏观调控下, 合作方式共同使用平台资源并享受其效用, 达到预期目标效益的过程[2]。
而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工具, 是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对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部门与地方规章、条例、办法、细则、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随着我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运行费用的持续增加, 人们对于平台的建设和发挥的效用也越来越关注, 地方、区域甚至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统筹运行、管理和使用这些基础设施平台, 制定科技平台开放共享的有效路径显得十分必要。无论是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 从法律层面对科技资源共享做出了法律规定, 例如第四十六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应当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资源共享的机制, 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还是国务院最近颁布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2-2030年) 》对科技平台开放共享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健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制度, 最大限度发挥其公共平台作用。健全用户参与机制, 形成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多方共建、共管和共享的局面。统筹安排开放共享配套条件建设, 提高设施科研服务能力。将开放共享程度作为设施运行考核的重要指标, 根据评价结果配置运行资源。
1 我国科技平台建设与开放共享情况
截至2011年底, 正在运行的试点国家实验室6个, 依托院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60个, 依托企业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99个, 军民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 港澳国家重点实验室14个,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05个;共有国家工程中心294个, 包含分中心在内为307个, 这些中心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以现有的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为基础, 整合建成105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 初步形成了生态系统、材料腐蚀、特殊环境和特殊功能等国家野外观测台站网络[3]。
“十一五”期间, 中央财政累计投入科技平台建设专项经费约为29.1亿元, 启动了42项平台建设专项项目。2011年, 共有23个国家级平台通过认定[4], 在研究实验基地与大型科学仪器设备领域, 共有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中国应急分析测试平台、国家计量基标准资源共享基地等5个平台通过认定;自然科技资源领域, 共有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国家微生物资源平台等8个平台通过认定;在科学数据领域, 共有林业科学数据平台、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等6个平台通过认定;在科技文献领域, 有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国家标准文献共享服务平台2个通过认定;网络科技环境领域, 有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和中国数字科技馆2个通过认定[4]。
“十一五”期间, 在国家层面推进了1.7万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 (单台套原值50万元以上) 、135万份自然资源实物、970万号标本、4000余种标准物质, 22万种科技图书、6万种科技图书、6万种科技期刊、138万余条标准和技术法规、41万项科技成果信息, 以及160TB的科学数据等大量科技资源的整合、开放和共享[5]。
尽管我国科技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与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
(1) 认识方面的偏差。长期以来, 重建设, 轻管理的意识长期存在, 政府及社会对科技平台开放共享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国家科技平台政策许许多多, 但关于平台开放共享的政策则不多见,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科技平台开放共享进展缓慢, 水平较低。
(2) 科技平台管理体制与方式不适应平台开放共享的要求。建设重复、分散、封闭和功能薄弱的问题非常突出。由于这些平台归属不同部门、不同区域、不同行业进行建设, 难以形成集约效应;科技平台的利用率低, 共享机制缺乏, 无法有效满足社会需求[6]。
(3) 整体国家科技平台还缺乏国家层面开放共享的整体规划, 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完善。从公共政策的角度, 学习国外的有用经验, 强化顶层设计, 加强政策引导和统筹协调, 促进部门与地方的联合, 强化科技资源和科学设施在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方面不断推进。
2 国际社会科技平台开放共享经验
在科技平台的共享方面, 国际社会以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等国家近年来奉行共享战略, 建立和完善共享制度, 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共享规范。
2.1 依法建立科技数据的共享制度
国际社会制定了各种政策法规保障科技信息公开。如美国的《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法》, 德国的《信息和通讯服务规范法》, 法国的《法国的信息社会法》等。美国政府在推动国内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方面的成绩显著, 20世纪90年后期以来, 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了以“完全与开放” (Full and Open) 共享国策为核心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体系[5], 2013年5月奥巴马政府发布了新的“政府信息实现开放共享”法规。为了提升政府效率以及政府数据向公共开放带来的社会福利, 政府信息作为一种资产, 管理贯穿其生命周期, 以促进开放共享。并且在任何可能和法律允许的情况下, 确保以多种方式让数据向公众发布, 让数据易于被发现、获取和利用。2012年欧委会发布一项政策文件, 要求所有由欧盟公共资金支持的研究项目公开其研究结果及数据信息, 并要求成员国制定相应政策, 提高公民获取研究结果和研究数据的能力。欧盟“2020地平线” (Horizon 2020) 研发创新框架计划要求欧盟及成员国必须加速完善一流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在线基础设施建设) , 统筹和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加强和完善产学研用的密切关系、推进和加速欧盟现代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
2.2 重视科技平台设施的共享
日本在加大政府对科研硬件投入的同时, 十分注重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对由政府投入的试验设备都制定了相应的使用条例。条例规定这些试验设备必须接受企业和社会的试验委托, 并向相关单位开放这些设备[7]。印度科技部1976年启动了“地区尖端仪器中心” (Regional Sophisticated Instrumentation Centers) 计划。印度的国际研究和协作平台Knimbus向外国大学提供服务, 将科学、技术和医学知识以在线内容的形式提供给受众, 将创造者和使用者联系起来。该平台已经和德国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正在和孟加拉国的25个大学建立联系, 并准备扩大服务, 将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某些欧洲国家的学校。
2.3 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平台
2013年3月, 欧委会在互联网上首次对外公布欧洲800座可对欧洲科技人员开放的科研基础设施分布图, 希望通过此举方便欧洲科技人员的研发创新活动, 最大限度地用欧洲研发创新资源, 从而拓广研发创新的视野。首批公布的对外科研基础设施, 均得到过欧盟及成员国公共财政的资助, 其中欧盟研发框架计划 (FP) 资助的科研基础设施80座, 成员国国家科技计划资助的720座。欧盟科研基础设施对外开放数量排在前5位的成员国分别为:德国137座、法国121座、英国104座、意大利85座和荷兰63座。根据欧委会2012年通过的欧盟及成员国科技资源共享的决定, 欧委会将进一步督促成员国加速科研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的步伐, 欧盟未来研发框架计划“2020地平线” (Horizon 2020) 资助的科研基础设施, 将自动纳入对外开放的分布图。
除此之外, 学术界对于科技资源共享模式进行归纳总结, 吴长旻概括了发达国家科技资源共享的三种模式:政策驱动式、仪器驱动式和项目驱动式[8];张云飞等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提出“以核促建, 集成增值”的科技资源共享模式, 各地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在政府相关部门的统一规划、布局和管理下, 逐步建立各类专项服务网络最终形成一个层次合理、职责清晰、管理有力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体系[9]。杨传喜等以系统论观点分析了科技资源共享的支撑体系, 认为科技资源共享必须以政府为主导, 以资源共享为核心, 以网络技术为依托, 以制度创新为切入点[10]。郑长江探讨了提升科技资源共享效益的基本路径:一是降低共享成本, 二是提升共享价值, 三是提高科技资源共享管理效率[11]。虽然已有学者提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基本路径, 但是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 本文平台开放共享是基于政策驱动模式, 利用信息网络, 构建我国科技平台资源共享体系。
3 我国政策驱动模式下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有效路径制定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建设是一项长期、浩繁、艰巨的世纪工程, 面对新的形势与需求, 对比国外经验, 我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效率低下主要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管理体制和方式不足, 和缺乏必要的顶层设计。科技平台开放共享需要利用地方、部委、国家层面的公共政策, 分阶段, 分层次, 分步骤进行, 制定和完善我国政策驱动模式下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有效路径制定。科研平台开放共享包括四层次:科研设施对外开放, 自由使用;设立公共网络, 其他研究人员可通过网络登陆科研设施, 实现对实施的共同使用和管理;对外合作, 联合申请科研项目;提升科技平台的科技创新能力。胡卓君认为为使共享可持续实现, 需要从机制上加以保证, 共享运行机制主要由共享导向、信息互动、有偿使用、风险分担、汇交投入、竞争激励等机制构成[2]。我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有效路径需要从地方、部委、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的公共政策, 实现各个阶段和层次的目标和任务, 地方层面主要负责本地区 (区域) 科技平台的开放共享, 区域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2];部委层面主要负责跨地方 (区域) 科技平台开放共享;而国家层面主要负责国家级科技平台的开放共享。具体内容见下表:
(1) 科研设施的对外开放。这一阶段建立共享导向机制, 通过媒体和舆论宣传, 进而统一全社会的思想认识和进行观念更新。要想实现科技平台的共享, 科研设施的对外开放是前提和基础。在地方层面, 各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 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出台相关的各种政策, 强制要求地区的科研设施向企业和社会开放, 为了应对科研设施开放带来的管理上的挑战, 需要制定《地方科研设施开放管理办法》、《地方科研设施开放实施细则》, 确定自上而下组织开放管理严密的限制, 为了鼓励和监督科技平台开放, 制定《地方科研设施开放绩效考评制度》, 定期对地区内的科研设施开放情况进行考评, 奖励先进;在部委层面, 由于区域间科研设施存在差异性, 协调区域间的科研设施开放, 实现跨区域科研设施的开放共享, 有利于企业, 社会充分利用科技资源, 应对科研设施跨区域开放共享管理挑战和鼓励动机, 制定《区域间科技平台开放管理办法》、《区域间科技平台开放实施细则》和《区域间科技平台开放绩效考评制度》, 这些需要在部委层面进行协调和沟通;在国家层面, 考虑合适的科研设施向国外的科研机构及组织开放, 制定《科研设施向国外机构开放管理办法》、《科研设施向国外机构开放实施细则》, 促进科研设施国际间共享, 增进国际间的交流合作。
目前, 我国在科研设施开放层面, 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公共政策, 如前面地方层面以山东省为例就制定了《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实施意见》、《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暂行管理办法》、《山东省省级新购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管理试行办法》, 基本上实现了科研设施向企业、社会开放的要求, 但是并没有制定专门的针对区域内、区域外和国际机构、组织的开放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2) 设立公共网络, 实现科技资源网络共享。建立信息互动机制, 主要是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 对平台资源本身的信息和共享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有效信息及时完成的进行汇总收集。欧盟一项研究表明, 目前, 欧盟研究机构25%的科研项目实现了数据的公开与共享, 到2016年, 60%的研究结果和试验数据要实现网上公开和共享。目前, 我国也已经建立国家层面的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 但是由于科研机构对他们研究数据的占有欲, 以及自上而下对科学数据有着严密的限制, 使得我国在科技资源网络共享阶段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存在统计缺失, 更没有制定相应的《网络科技资源共享目标要求》和《网络科技资源共享管理办法》。
(3) 对外合作, 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对外合作是我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的结果, 也是提升平台科技创新能力的手段。一方面, 公共政策需要在对外合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约束和规定, 在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的《科技平台对外合作管理办法》和《科技平台对外合作相关规定》;另一方面, 对外合作, 对于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制定《科技平台对外合作过程中取得成果的知识产权管理规定》等。在此基础上, 建立有偿使用和风险分担机制, 对于使用平台共享资源的收取一定的费用和共同承担科研项目的采取风险共担原则。
(4) 提升科技平台科技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科技平台开放共享的最终目的。在国家层面, 为进一步推进科技平台开放共享, 解决开放共享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应该尽快把制定和实施共享战略纳入国家科技发展的长远规划, 从国家科技政策的宏观层面对开放共享进行规范和指导, 制定《国家科技平台开放共享发展战略》, 地方和部委层面相应制定《地方科技平台开放共享发展战略》和《区域间科技平台开放共享发展战略》。这一阶段需要建立汇交投入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 要求平台建设经费投入包括初次投入、运行投入和更新发展投入, 每一部分的投入包括不同的层次的主体, 涵盖国内外政府, 企业, 公益组织和个人等;而竞争激励机制要求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施行严格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平台坚决予以淘汰, 而评优的平台给予奖励, 从而建立共享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
4 我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过程中意见和建议
我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是建立在一定数量的科技平台规模基础之上的, 而科技平台需要适度建设, 科技平台的建设容量需要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科技平台建设的类型和数量是基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 前者落后于后者, 将失去平台对于科技发展的支撑作用;而前者超前于后者, 将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科技平台开放共享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分阶段, 分层次进行, 针对每一阶段特点相应制定特定的公共政策和体制, 保证每一阶段的开放共享顺利实现, 从而最终形成我国科技平台开放共享系统。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推荐阅读:
“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国科发财字〔2005〕295号)11-30
国家科技平台07-18
国防科技基础条件平台08-04
国家科技11-21
国家农业科技园07-30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2-03
合肥国家大学科技园05-16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08-09
国家科技创新建设对策11-10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