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职业院校

2024-05-14

供销社职业院校(精选12篇)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1

摘要:积极建设、沉淀、发展和完善办学特色, 走特色办学的创新发展之路, 已成为当前各职业院校的发展共识。当前, 供销系统正处于深化改革, 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要抢抓深化改革机遇, 迎接发展挑战, 必须顺势而为, 确立先进的办学理念, 明确办学目标和使命,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坚定不移的走特色办学发展之路。前提就在于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内涵的深度剖析。

关键词: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内涵

0 引言

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伊始, 职业院校特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职业院校特色办学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点之一。强化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走特色办学发展之路成为各职业院校落实“市场导向”的客观要求。作为全国职业教育成员之一的供销系统职业院校, 要强化特色意识, 培养办学特色, 走特色办学发展之路, 必须明确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厘清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与普通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共性与差异, 铺平供销系统职业院校特色办学之路。

1 研究现状

针对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属性和表征的研究著述角度各异, 数量众多, 各方观点林立杂陈, 无有统一之界定。或认为办学特色是立足自身和社会实际, 长期积淀而成的, 有别于其他院校的独特风格和机制 (严正广, 刘迪吉, 2001) ;或认为是职业院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优于其他院校的, 能在以后办学实践中传承、积累, 形成优良传统的单个稳定特性和优势, 整体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 (李名梁, 谢勇旗, 2006) ;或认为是在充分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据学校的主客观条件, 在正确、科学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经过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奋斗的长期办学实践, 逐步积淀并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创新性的办学个性及风格 (谢战锋, 2007) 。也有学者认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应分广义和狭义 (陈哲, 2007) , 有的认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具有多义性,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 (闫智勇, 2011) , 有的认为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层次有点、线和面的特色, 面的办学特色才有可能构成院校的特色 (杨江云, 2013) , 有的学者又对办学特色与办学特点、办学声望、办学效益、办学优势等作了对比分析 (许衍海, 2006) 等。上述诸多研究成果, 对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定义, 多为描述性、经验性的, 抽象性、思辨性不足。研究对象多为职业院校, 针对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内涵的研究, 暂未发现有学者关注。

2 办学特色与特色办学

2.1 特色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英文译作“characteristic”或者“feature”, 即不同于一般、有个性, 而且这一个性能够形成传统、代代相传。用来描述对象的色彩和风格, 并无优劣、好坏之分。现实生活中, 往往用来描述对象的独特的、卓越的色彩和风格。特色具有鲜明的参照性、阶段性、积累性和受益性。参照性指特色是对象之间比较的产物, 参照对象不同, 结果不同;阶段性指特色是对象发展到一定阶段呈现的表征, 不同阶段, 表征不同;积累性指特色无论来自历史沉淀, 还是后天培育, 必须历经长期的积淀;受益性指特色一旦形成, 会带来广大、长期、稳定的受益源。

2.2 办学特色

纵观学术界的研究成果, 能清晰发现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符合实际”“合乎规律”“长期积淀”属性, 内核具有“优于同类”“独特”属性, 状态具有“整体”“系统”属性, 目标具有“利于育人”“利于发展”属性, 发展具有“传承”“稳定”属性。办学特色不同于一流院校, 一流院校具有一元可比性, 而办学特色则是多远属性, 不具备完全可比性;办学特色也不同于办学特点、办学优势、办学传统、办学名声、办学影响、办学成果、办学规模等概念, 办学特色是一所院校具备的, 能够给育人、办学带来积极影响力的全局性特征, 而其它概念大多是碎片式的、局部的表征。办学特色体现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专业结构、育人模式、师资实力、管理模式、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

2.3 特色办学

是院校确立特色发展方向, 明确办学特色内涵, 并围绕办学特色目标, 对全校人、财、物等各项办学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不断优化办学效益的发展策略。特色办学与办学特色之间, 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关系。办学特色是特色办学的前提和基础, 特色办学能促进办学特色的凝练、提升。

3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3.1 供销系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规定, 政府授权供销系统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进行组织、协调、管理, 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由此可见, 供销合作组织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 是连接城乡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 随着“三农”经济的发展, 全国供销系统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办社宗旨, 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着力构建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 发展势头良好。当然,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供销系统总体发展还比较缓慢, 整体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都不强;经营服务网络薄弱, 基层组织建设欠缺;系统经营理念、人才储备有待提高;农合联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不完备, 作用不明显;各区域、地区供销社发展不平衡。

3.2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

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 从上世纪末起除师范、医学、公安类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外, 其他专科层次普通高校须逐步规范校名后缀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职业院校由此而来, 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开展的职业教育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 实用为本, 承担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供销系统职业院校是隶属于供销系统的职业院校, 除承担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的使命外, 还需要围绕供销系统的发展, 根据供销系统的战略方向, 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3 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有5个方面的属性:

(1) 形成的积累性。体现在时间坐标上的长期基础上, 即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必然经历时间的反复煎熬而来。特色与时间之间有紧密关系, 但时间与特色之间却并非正向的必然逻辑关系, 特色的形成必然经历时间的积累沉淀, 长期的办学却未必能凝聚出特色。

(2) 内核的独特性。特色是参照对比的产物, 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是在同类院校的比较中与众不同的显现。办学特色必须具有鲜明的院校风格、鲜明个性或优良特质, 是“人有我优, 人有我特”中, “优”与“特”的综合属性, 是职业院校办学中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3) 状态的稳定性。办学特色的积累性注定它必须经得住时间磨洗和历史考验。它不是贴标, 更不是口号, 绝无一蹴而就之可能。要形成成熟的办学特色, 必须有一以贯之的办学精神、清晰明确的办学主张和先进优越的办学理念;必须有系统完整, 且经实践成功检验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整套利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相对稳定的高效办学机制;必须有独具院校个性色彩的人文校园文化体系。

(4) 目标的促进性。办学特色不是用来展示的广告, 亦非装点门面的摆设, 它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能对职业院校育人的根本使命产生实质性优良影响, 有利于职业院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5) 发展的持续性。办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建设、沉淀、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它发展的持续性既体现在院校师生长期实践、提炼, 并凝聚成优良传统的历史概念, 又体现在与时俱进, 随院校发展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优化的发展概念。

据此, 本研究将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归纳为:职业院校立足办学内外环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前提下, 长期积淀形成的, 有利于提升育人水平和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 优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稳定、与时俱进、可供传承的整体特质和系统属性。

3.4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

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员,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必然具备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全部内涵。此外, 还具有下面2个属性: (1) 服务的针对性。供销系统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 不能绕开供销系统服务“三农”的使命来建设、沉淀、发展和完善。必须立足于服务“三农”来凝聚办学特色, 围绕办学特色, 整合现有人、财、物等各项资源, 服务于“三农”建设。 (2) 使命的双重性。职业教育的使命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而供销系统职业院校还需要正视供销系统的特性, 围绕供销系统的发展, 凝聚办学特色, 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为供销系统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4 结语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具有形成的积累性、内核的独特性、状态的稳定性、目标的促进性、发展的持续性、服务的针对性、使命的双重性等七个方面的属性, 前5个是供销系统职业院校与其他职业院校的共性, 后2个为供销系统职业院校的特性。

供销系统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可归纳为: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供销系统发展策略, 立足院校办学内外环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前提下, 长期积淀形成的, 有利于提升育人水平和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 优于其他院校的独特稳定、与时俱进、可供传承的整体特质和系统属性。本研究针对供销系统职业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但对特色的凝聚, 特色办学的现状分析, 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金川, 何欣.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组成要素和条件因素[J].职教通讯, 2005 (09) :26-28.

[2]闫智勇.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涵究竟是什么[J].职教论坛, 2011 (07) :18-21.

[3]杨江云.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思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13 (01) :49-55.

[4]虞晓东, 李建伟.近10年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41-44.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2

供销社领导赴外省市供销社考察报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云南省供销社赴青海河北两省供销社学习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展思路,促进我省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省供销社党组的统一部署及和润培主任的指示精神,9月17日至29日,省供销社组织本社副主任段继红、办公室工作人员江峰、红河州供销社主任王正华、纪检组长施宝光、办公室主任武如昌、合作指导科长陈永刚、经济发展科长赵章才、文山州供销社副主任吴志标,建水县供销社主任李健、个旧

市供销社主任赵正辉、开远市供销社主任张剑南、石屏县供销社主任普玉华、金平县供销社主任花云、文山县供销社主任罗启文、建水县供销社资产管理中心主任白仕文等一行15人,由省供销社副主任段继红、红河州供销社主任王正华和文山州供销社副主任吴志标带队,赴青海、河北两省供销社,就如何引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如何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特别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的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团首先听取了青海、河北两省供销社领导同志的情况及经验介绍,随后双方交流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供销合作社有作为才有地位的认识和体会,最后实地考察了青海省平安县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店大蒜专业合作社、海东署光商贸有限公司署光超市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中心、乐都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和河北省石家庄市废旧物资回收公司玉铜旧货中心及华北商贸城、正定县城关供销社华安机电商场及瑞天大厦。所到之

处,所见所闻,令学习考察团成员耳目一新,精神一振。通过考察,真切感受到了青海、河北两省供销社在改革发展方面取得的新成效,真切感受到了两省供销社干部职工奋发向上的新风貌。几年来,两省供销社在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城乡流通服务网络改造、做大做强供销社社有企业和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等工作中展示了大手笔,他们一手抓本级企业发展,一手抓系统为农服务,在完善城乡服务体系建设中实现了提质提效,在谋求供销合作事业发展中做到了有为有位,真正找到了活力源,增强了生命力。青海、河北两省供销社的成功做法,使学习考察团成员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他们的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省供销社系统学习和借鉴。现结合我省供销社工作实际,将学习考察心得报告如下:

一、青海、河北两省供销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青海省供销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1、基本情况

青海省供销社创建于1950年,历史上曾与国营商业几分几合,1999年底,在省级行政机构改革中,省供销社机构正式单设。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有6个州社、19个县级社、78个乡基层社和6个省社出资企业,共有在职职工2923人。全系统年商品销售总额6亿多元,占农牧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左右。青海省供销社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发生亏损,到1999年末,全系统累计亏损达到亿元。从开始,全省供销社系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企业进行了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为主的改革。通过此次改革,共计减少冗员2700多名,解决历史债务亿元,并于一举扭转了多年连续亏损的困难局面,从此实现5年连续盈利。

2、主要做法

一是积极引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帮助广大农牧民实现增产增收。全省供销社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后,各级

供销社紧紧依托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业和骨干产品,引领农牧民成立农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系列化服务,帮助广大农牧民实现增产增收,促进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已成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8个,带动农户15000多户,每年为每户农牧民增加收入200多元。如:7月成立的平安县草制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35人,社有资产82万元,主要利用麦秆编制民用温棚草帘、铁路车皮保护草垫等产品,年加工销售草帘、草垫、草墩30多万条,实现销售总收入200多万元,实现纯收入40多万元。以专业合作社牵头成立的平安县草制品加工营销协会,由于对草制品的生产实行严格的原料采购、产品质量、产品规格、产品商标、产品售价“五统一”,大大提高了全县草制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总计加工销售各种草制品50多万条,实现销售总收入620多万元,实现纯收入120多万元,仅麦秆涨价一项就为本县及邻县10000多户农民增加收入150多万元。平安县草制品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立,既有效解决了当地麦秆处理难和农民打工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更重要的是彻底解决了当地农民焚烧麦秆污染环境、影响飞行的老大难问题。再如:成立的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现有入会会员1070人,入股资金总额247万元,协会下设1个农产品购销公司、1个生产资料配送中心、1个瓜果蔬菜配送中心、1个信息服务中心、1个科普服务队、18个村级农产品种植分会、84个购销服务点。协会首先是依托信息服务中心和农资配送中心,为农民做好产前的信息咨询和农资供应服务。几年来协会在建立“乐都兴农信息网站”和8个“乐都兴农科普活动室”的基础上,还为下属的村级购销服务站和农产品种植大户订赠《青海科技报》200多份、为会员编印《兴农科技信息》30多期、印发各种实用农技资料0

多份、制作农业科技展板50多块、培训农民9400多人次,总计向入会农民免费赠送各种农资商品10多吨、优惠供应各种化肥8700多吨,累计让利达到20多万元;其次是充分发挥试验示范作用,为农民做好产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几年来协会已建立精品西甜瓜、西红柿、辣椒、紫皮大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试验示范基地12个,总面积达到1600多亩,另外还采取举办培训班、购发科技光盘、聘请专家辅导和组织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等方式,指导入会农民发展农产品的专业化和科学化种植,确保了农产品品质和产量的提高;第三是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和实行二次返利,为农民做好产后的产品销售服务。几年来协会已签订农产品种植订单130多份,购销辣椒、大蒜、洋芋、绿萝卜等农产品37600多吨,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多万元,总计向农民返利79000多元;第四是通过实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协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几年来协会通过各种渠道向省发改委、省

财政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科委、省供销社等部门报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专业协会以奖代补、青海省品牌资金支持、辣椒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双百市场工程”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项目6个,争取到各种资金支持100多万元。

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扎实搞好农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工作。,省供销社通过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把全省农畜产品经纪人的培训工作职能争取到了供销社,并且争取到了省级财政每年70万元的培训专项资金支持。截止目前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培训农畜产品经纪人5000多名,其中3100名通过统一考试取得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全省农畜产品经纪人协会会员帮助广大农牧民推销各类农畜产品20多万吨,销售总额达到7亿多元。

三是积极构建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尽量方便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首先是

争取到省级财政的资金支持,建立了每年40000吨的省级化肥储备和500吨的农药省级储备;其次是依托全省供销社的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和农资商品经营大户,建立了16个化肥配送中心,发展了1226个农资连锁店和农资农家店,年化肥销售总量达到15万多吨,供销社化肥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第三是通过实施“双百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建设,建立烟花爆竹、食盐、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等连锁经营网点260多个,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确保了广大农民的消费安全。

四是通过建设一批短平快的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自以来,全省供销社系统通过实施构建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储藏配送中心、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搞好农畜产品经纪人培训、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等90多个项目,共

计争取到国家各级政府的无偿扶持资金3500多万元。

河北省供销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1、基本情况

河北省供销社系统现有11个市级社、152个县级社、1630个乡基层社,共有在册干部职工11万人,资产总额亿元。以来,省供销社、11个市级社和48个县级社机关共935名职工纳入参公管理,所需经费也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省供销社机关现设置15个处室,共有在编干部职工152人。省供销社现还有出资企业13户,直属商贸学校1所。,全省供销社系统完成商品购进总额327亿元,比增长%。完成商品销售总额亿元,比增长%;汇总实现利润总额亿元,比增长%;全系统实现汇总盈利的县级供销社达到127个,占县级供销社总数的%。

2、主要做法

一是按照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探索符合本社实际的改革发展路子。,省供销

蛟河供销社借电商焕发生机 篇3

2014年5月,依托遍布乡(镇)的供销网络和专业合作社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蛟河市供销合作社与省供销社投资300万元,建设开通了“东北货网上商城”。这一电商平台打造了“供销社+网上平台+实体经济”的销售模式,在互联网上推介和销售蛟河市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等相关认证的特色名优产品。

在百度搜索“东北货网上商城”,打开店铺网址,可见产自蛟河的各种东北特产一应俱全。这里不仅有黑木耳、林蛙油、葡萄酒、人参、核桃等土特產品,还有松花石、根雕等地方特色工艺品,产品共计7大类近300多种,所有的产品均使用由国家工商总局批复的商标“东北货”。

2015年11月,蛟河市供销合作社再次入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电商平台“供销一家”,使之成为与“东北货网上商城”并行的又一个网络销售平台。自2014年5月到目前,蛟河市供销合作社线上线下商品销售总额已达到700万元,其中电商平台销售额达200万元。

对发展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思考 篇4

一、合作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首先, 社会经济工业化进程加快, 要求培养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工业化国家的实践证明, 职业教育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柱。

其次, 是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我国目前将有近2亿的农民从农业岗位向城镇职工岗位转移, 由于文化程度低, 缺乏技能影响了他们的生存、发展和权益的保障。合作社的主要阵地在农村, 所以为“三农”服务是合作社的宗旨, 是供销合作社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三, 是实现合作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一方面因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法制建设的相对滞后, 以及政策变化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另一方面由于合作社内部缺乏竞争机制,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一度陷入了困境。这些只有通过加强合作社职业教育与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树立市场竞争意识, 才能有效的促进合作社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合作社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合作社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合作社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制约。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政策及财政扶持力度很大, 但从目前政府教育经费投入来看, 存在着隶属部门不同的差别与存在嫌贫爱富、扶优弃劣的严重问题。经费不足已经制约了合作社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合作社职业教育定位不准, 特色不突出。从各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可以看出缺乏合作社领域相关专业、缺乏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 在有些专业上几乎为空白, 更别说特色;三是校企合作不深入。由于企业与学校责、权、利不明确, 企业担心承担风险及损失, 加上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所以企业的积极性不够;四是“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落实不到, 从企业聘请的有实践经验的却不会讲课, 缺乏“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与职称评审办法;五是缺乏合作社系统内中高职衔接机制, 没有真正搭建起中高职的衔接的“立交桥”。

三、对发展合作社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合作社职业教育经费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一是继续积极争取政府对合作社职业院校的投入。从政府来讲, 要认真制定职业教育院校生均经费标准, 要确保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和生均事业经费逐年增长, 使职业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从合作社来讲, 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有关政策, 积极参与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合作社要通过立法与制度, 保证合作社职业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要探索合作社职业院校享受公共财政扶持的机制与办法, 逐步提高合作社职业教育经费水平。三是经费投入大力引进社会力量。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结合我国国情, 职业教育不可能由政府大包大揽, 而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 如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等各方面的力量。

(二) 准确定位, 坚持为“三农”和合作社服务的正确方向

合作社职业教育就要紧密结合合作社行业的发展趋势, 突显“立足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特色, 根据行业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 调整培养目标。各职业院校要突出重点, 培养面向“三农”和“新网工程”重点领域急需人才, 加快培养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管理、资本运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 针对“三农”特点, 也可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立足行业, 积极开展面向合作社的培训工作, 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和定向、定岗培训, 为系统输送大批实用型人才。

(三)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是建立能够反映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资格体系与准入制度。二是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培训, 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要包括实践技能培养, 即为职业教师提供到企业、到生产第一线接受技术训练的机会。三是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入职教育要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水平与师德建设为重点, 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挂职锻炼、现场考察。加强校企合作, 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制定对校企合作企业的优惠与奖励政策, 明确对于校企合作成效显著的企业的奖励措施。二是支付给学生的实习报酬可以在企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按规定扣除。三是对企业捐资助学的费用应从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四是对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展产学结合, 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就以税前予以扣除。五是进一步行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及职工技术培训制度, 明确企业员工教育培训费的提取比例与范围, 并对培训经费实行监督与管理。

(四) 积极做好合作社内部职业教育中高职、本科衔接工作

一是转变观念, 将中职毕业生作为高职院校的主体生源。要加大对中职生的对口招生力度。二是研究探索具有合作社行色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真正架起一座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立交桥”。三是进一步完善本科师资班招生与教学工作。在指标下达、报名、考试、录用等环节充分发挥群众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制度约束毕业生, 要求其尽可能的回到原学校任教, 防止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⑴蔡丽琴.发展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思考, 《中国供销合作社经济》.2003 (1)

⑵郑丹.构建中国物色的合作社教育体系.《青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4)

奉节供销社简介 篇5

县联社现有主任1名、党委书记1名、副主任2名、纪委书记1名。

内设机构:办公室、政工纪检科、财务审计科、业务发展科、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科;核定编制18人。

改革与发展:从2001年起,经近十年全社完成了18家企业改制,基本卸掉了历史包袱,走出了发展低谷。2005年开始以更灵活的机制、更优质的服务、更贴近“三农”的措施进行第二次创业,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作经济。按照本县地理、气候情况,在高山发展药材,中高山发展烟叶、中山发展蚕桑、低山发展脐橙、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路子,到2011年,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32个,覆盖31个乡镇,入社农户70455户,农民入股金额达2.077亿元。代理组织经销农产品、废旧物资1152万元,销售生产、生活资料达亿元,金云药材、石冠药材等专业合作社的“夔党”,向日本、东南亚出口300余吨。2011年,我社领办的八阵、草堂等四个专业合作社被授予市级先进示范社称号。奉节农产品综合市场正在建设中。

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有关农村经济工作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

(二)研究拟订全县供销合作社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指导全县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起草供销合作社事业有关文件。

(三)按照政府授权对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及农副产品等经营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负责指导全县供销合作社系统做好化肥储备和供应工作。

(四)指导推进全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指导系统推动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加强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开拓培育城乡市场;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参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人员的培训工作。

(五)依法管理运营本级社有资产,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指导社有出资企业改革发展;对社有出资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对基层社社有资产进行指导监督管理。

(六)协调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关系,指导主管社团的业务工作及成员社的业务活动。

(七)负责全县烟花爆竹统一归口经营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承担全县烟花爆竹专营管理的日常工作。

(八)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奉节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设5个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 办公电话:56550770

负责综合协调本社机关各项工作;负责本社各项会议的组织召开及规定事项的督办;起草本社综合性工作规划、总结;负责公文、信息、机要、保密、信访、文书档案及接待工作;管理机关事务,统一调派和管理机关车辆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机关职工考勤,确保正常工作秩序;指导所属企业和本机关的安全保卫、稳定工作;负责指导系统移民迁建中的各项工作。

(二)业务发展科 办公电话:56564786 按照上级党委、政府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指导本系统的业务经营和发展;指导全县供销系统各企业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调整经营结构,更好地为“三农”服务;推进“两社两化”建设,指导、协调、规范成员社及全县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抓好政策性商品的经营指导,连锁化经营及市场建设;利用本地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推动农业产业化,拓宽助农增收服务经营领域;负责全系统商品流通计划、统计工作和帮乡扶贫及基层指导工作;研究制定供销合作事业发展规划,争取各项扶持政策,指导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三)资产财审科 办公电话:56523146

按照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制定本系统财务管理办法。指导管理监督检查本系统的财务会计核算及财务会计报表工作,建立健全财务会计档案。负责社有资产的营运、管理和督查,健全社有资产的转让、出售、租赁等收益管理制度,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本系统经营责任制和企业领导离任审计及其它专项审计工作。做好财政、税务、银行等综合部门的协调工作,为企业创造宽松的外部经营环境。制定机关经费收支计划,资金使用,费用管理,努力做好增收节支工作。负责做好机关办公楼日常管理工作。

(四)政工纪检科 办公电话:56523145

负责机关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机关离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负责机关及企业的行政监察,党的纪律检查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负责抓好全系统企业工会、妇代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工作和本机关的计划生育工作。负责社管干部的培养、考核、招聘、任免以及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全系统劳动工资、社会保障及干部、职工统计工作。指导企业搞好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险、技术职称及职工培训、教育等工作。

(五)烟花爆竹专营安全管理科 办公电话:56551007 负责全县烟花爆竹统一归口经营管理业务指导工作。指导系统烟花爆竹经营网点设置,督促落实烟花爆竹市场有序供应。

主任:胡建 办公电话:56554188 主持供销社全面工作,分管财会审计科,负责新合作资产经营公司全面工作,负责供销系统维稳工作。

党委书记:朱忠金 办公电话:56554278 主持供销社党委全面工作,分管政工纪检科、华兴烟花爆竹公司,分管安全工作,负责生活资料公司改革后期以及信访维稳工作,指导供销系统改革改制工作。

副主任:王祖寿 办公电话:56521203 分管业务发展科,负责农村合作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两社两化”发展工作,负责农资公司、土产公司、建筑公司、明通公司、储运公司改革后期以及信访维稳工作,负责煤炭公司、白帝瓷厂改革改制以及信访维稳工作,负责合作商店有关工作。

副主任:周繁荣 办公电话:56551017 分管改革办公室,牵头负责供销系统改革改制工作,负责平皋、新民、甲高、吐祥、兴隆基层社改革改制以及信访维稳工作。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6

关键词:供销社;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010-01

供销社是一种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它是立足于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成立的,目的在于组织协调管理农副产品经营和农业生产资料,减轻农民经济生产压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供销社的发展速度比较滞缓,还跟不上当前发展形势,这与供销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比如融资手段落后、制度不合理和利益分配不公平等,我们应该立足当前,深刻剖析,找出解决对策。

一、供销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供销社投资制度存在漏洞,不够完善。供销社要对投资项目的规模,风险,是否可行等进行评估,这主要依托于供销社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制条例,根据投资制度进行全方位综合的分析与调查,并结合市场的需求进行评估,才能保证供销社投资的合理性和低风险。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供销社的投资制度没有及时跟进,继续完善改进,这导致供销社没法科学有效的进行建设和发展。

2、供销社融资体制单一,方法滞后。供销社运行的最重要因素就是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供销社就没法正常运转,供销社成立初期,国家对于供销社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加大了供销社的资金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导致了国家对于供销社资金的倾斜政策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供销社融资规模减少,融资程序复杂,政策帮助不明确等都加大了供销社融资的难度,供销社融资的手段和方法也比较落后,缺乏创新,导致了财务管理中矛盾的日益加剧。

3、对员工薪酬分配不合理。供销社对于员工薪酬分配依然根据传统的学历、工作时间等空泛的因素,对于员工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是否完成年度业绩目标等没有进行科学规范的考察与重视,不仅提高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会会影响供销社整体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4、资金审批不到位和出入账核算存在误差。资金审批和财务入账核算是保证供销社资金准确,保障供销社财务管理有序开展的重要环节。当前供销社在审批资金时由于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员工在审批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审批,资金金额较大时则会造成财务的浪费。工作人员没有一定的职业素质,不能严格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方法,态度不严谨,导致在财务出入账时存在误差,很有可能会酿成大错,对于供销社以后的发展也产生不良影响。

二、供销社财务管理中问题存在的原因

1、相关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合理不完善。制度具有根本性,同一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保证供销社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出现一系列问题充分说明供销社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够细致,不够完善,不够科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节奏,没有紧密联系国家的一系列惠农经济政策。

2、对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还不到位。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政府离不开监督,如果没有人民的监督,我们将会犯大错误。同理,供销社在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的一方面重要原因就是针对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到位。目前的财务管理监督往往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没有切实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导致财务管理秩序紊乱,不利于供销社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完善供销社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员工素质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供销社的前进步伐和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对员工要进行基本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规章等的系列培训,并进行相应的考核,提高员工的财务管理技能,保证工作更加高效、科学地进行。

2、完善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完善供销社的财务管理制度,广泛听取供销社内部和外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研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统筹兼顾,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更新和改进,同时提高员工遵守管理制度的意识,促进供销社财务管理更好的发展。

3、强化财务管理监督力度。对于供销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监督主体要加强监督,深入一线,切实落实自身的职责,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发现一处,处理一处,不流于形式,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工作进行监督,严格按照监督管理机制进行操作,强化规范监督体制,为供销社财务管理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

结语: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帮助农民提高收入水平,供销社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改进,反思,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监督,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切实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与时俱进,大刀阔斧,甩开膀子多措并举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供销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英.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74-75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7

一、树立“打造大供销、发展大行业”的理念,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围绕“三创三建”, 即:创大龙头型企业, 建龙头带动行业;开拓新领域, 创实体型企业, 建产业园区;完善机制体制, 创管理型企业, 建集团化企业的总体要求, 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格局。要加快物流配套体系建设, 重点发展第三方物流, 整合现有物流资源, 推动传统仓储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培育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管理水平高、技术装备先进的物流配送企业, 形成大供销、大行业新格局。依托正定国际物流园、装备制造业物流外包园、小商品加工制造园等, 打造“十亿元级信息物流产业基地”;依托再生资源科技物流园, 打造“十亿元级城市矿山基地”;依托北方农产品物流中心、北方农资物流配送中心、食盐储备物流配送中心、华北物流配送信息中心、供销大厦服务中心, 打造“十亿元级物流产业集群”。县 (市) 区社强力推进县域商贸综合体建设, 努力打造县域高端服务业发展平台、县域现代流通网络体系建设平台和县城居民高品位居住消费休闲平台。逐步形成供销社的企业群、产业带, 构建起供销社的产业发展新格局。2012年全系统谋划和建设项目101个, 规划总投资93.65亿元。其中, 市社直属单位谋划和建设项目40个, 计划总投资54.65亿元, 完成投资16.8亿元。

二、树立“建设大网络、开拓大市场”的理念, 着力构建农村现代流通新体系。

立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 深入

□文/毕凤鸣

推进“新网工程”, 着力构建“双向流通、综合交错、城乡互动、工贸结合”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一要大力培育网络龙头企业, 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以物流配送和信息化建设为重点, 推进龙头企业上档升级, 全面提升“新网工程”连锁配送效率和网络销售功能。年内培育龙头企业达到29家, 建设配送中心达到78个;二要加大基层网点改造力度, 提升网络终端服务功能。按照“形象新、环境美、功能全、服务优”的标准, 建设覆盖全市农村的放心农资超市。年内完成160家放心农资超市建设任务。新建和规范日用品超市达到2, 000家, 规范发展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站达到3, 200家;三要强化网络的“双向流通”功能, 提升网络运营管理水平。大力开展“农超对接”, 加快培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 开辟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 为农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和农产品流通提供优质服务, 切实解决农民消费不安全、不方便、不实惠等问题。全面启动品牌市场建设工程, 建设农产品基地总数达到50个, 培育各类交易市场总数达到40家以上, 其中国家级批发市场2个, 省级批发市场6个。

三、树立“培育大平台、服务大三农”的理念,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传统的“农业、农村、农民”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 农村需求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对供销社为农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必须以“大三农”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供销社工作, 拓宽服务内容, 创新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层次, 要着力推进“四大平台”建设。一是规范合作经济组织平台。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大力发展专业社联合社, 推动与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型超市、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的对接, 发展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促进横向一体化规模经济和纵向一体化产业经济发展, 增强农民抗御市场风险能力。2012年发展乡级农合联办事机构达到200家, 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 800家, 建设专业社联合社10家, 实现助农增收2.3亿元;二是培育科技创新平台。要扎实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生产,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 建立技术培训平台, 培训专业社骨干成员、技术能手, 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尽快启动“网上供销”, 紧扣农村、农业、农民信息需求, 健全信息收集、发布机制, 不断提高信息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 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 覆盖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信息网络;三是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围绕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积极打造一批形象新、环境美、功能多、服务优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不断推进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四是拓展金融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农业保险、金融担保公司、村镇银行“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金融保险服务体系, 拓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 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 建立起具有特色、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安全统筹农业保险体系。

四、树立“推动大开放、建设大集团”的理念, 着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以更大的力度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和机制, 为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和动力。一要加快基层社组织体制创新。着力打造组织完整、服务功能齐全、社会形象良好, 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 努力成为政府用得上、农民靠得住、经营服务好的农村基层合作组织。年内新建或改建新型基层供销社136家;二要深化社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社属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要建设大集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区域化发展的需要, 加大社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力度, 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形成大集团带动、大市场拉动、大连锁联动的发展格局。

五、树立“弘扬新文化、打造大品牌”的理念, 着力塑造新时期新供销、新形象。

按照铸魂、育人、塑形的要求, 充分挖掘和传承文化资源, 打造供销社品牌文化。一要大力实施“三名”工程。以“育名牌、创名企、树名店”为主要内容, 深入开展诚信经营,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打造新时期“诚信供销社”品牌形象。2012年创建符合标准要求的名企达到10家, 名店达到200个, 名牌达到30个;二要以文化加强管理。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管理层面, 树立文化管理理念, 以文化视角总结企业经营理念, 提炼核心价值, 弘扬企业精神, 展示企业特色。同时, 加大宣传力度, 把握特点, 突出亮点, 展现供销社新形象;三要以文化建设队伍。继承发扬“背篓精神”、“扁担精神”等供销社传统文化, 树立“三讲”、“三忠”、“三敬畏”理念, 弘扬团结拼搏、忠诚负责、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供销社精神, 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 昂扬向上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六、树立“外延大扩展、内涵大提升”的

理念, 着力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坚持外延发展和内涵提升并重, 不断强化社属企业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提高监管水平和经济运行质量。一是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 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 推进企业决策科学化;二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商务运营模式和经营方式, 提高社有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同时, 不断开辟新领域, 瞄准新产业, 发展新产品, 增创新优势, 抢占新市场, 培育一批新的效益增长点, 增强供销社的竞争实力;三是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加强规章制度建设, 强化基础工作, 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建立各级、各个环节的严格责任制度, 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四是提高财审管理水平。加强资产管理, 严格按章办理, 按规操作, 跟踪问效, 对社有资产使用、资金流向、投资控制、“三重一大”等事项进行重点监管。采取经济运行分析会的形式, 为决策提供依据, 有效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要加强审计监管, 对项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审计, 规范企业行为;提高财审工作人员素质, 规范工作行为, 严肃工作纪律, 提高财会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七、树立“构建大和谐、幸福供销社”的理念, 着力营造更优更好的发展环境。

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努力建设幸福供销、和谐供销。一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组织保障。以开展“提效能、强服务、创一流、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形成党建工作与系统发展双向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二是建设廉洁供销, 强化纪律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廉政准则》, 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目标, 扎实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扎实开展“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专项活动, 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规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 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严防违规违纪案件发生;三是建设素质供销, 强化智力保障。大力实施干部职工素质提升工程,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教育群众, 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 以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四是建设绩效供销, 强化作风保障。扎实推进目标绩效管理, 在“建立更加科学严谨的目标体系、建立更加规范完善的考核机制、切实抓好绩效考核工作的完善提高”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提升目标绩效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全面提高工作效能和执行力;五是建设法治供销, 强化依法行政。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大力加强法制建设。要高度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确保执法队伍严格、公正、高效、文明执法, 树立供销社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六是建设幸福供销, 强化人文环境保障。不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营造公道正派、风清气正、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 确保系统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事故防范,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女、老干部的作用, 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良好局面, 为供销社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宽松环境。■

[提要]本文就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阐述, 并对我国公益广告未来发展提出前瞻性建议。

关键词:公益广告;创意;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F713.8文献标识码:A原标题:中国特色的公益广告发展探析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中国的公益广告从1986年诞生,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逐显其特色。但是, 我国公益广告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 自身传播体制也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都影响着公益广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随着工业化大生产和商业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下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逐渐凸显, 历史悠久的广告文化也在外界社会压力与自身发展中探寻着一条突破其传统商业色彩的自我拓展之路。这就要有别于传统形式的标语、告示、铭牌等将言论和主张广布于众的信息载体, 在新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衍生出“公益广告”这一新兴媒介样态。

一、公益广告概述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8

作为农村流通领域的一艘企业航母旗舰,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2月10日正式起航。据了解, 中国供销集团是由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有限公司、中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全国棉花交易市场、中合联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海南果蔬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等12家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直属企业组建而成, 集团现有总资产380亿元, 2009年实现汇总经营收入756亿元。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表示, 成立供销集团目的是为了整合供销合作社资源, 扩大规模效益, 提升社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9年11月,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网络经营服务建设, 并“支持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日用消费品连锁骨干企业, 加快传统经营网络改造升级, 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农村零售终端建设, 逐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的连锁经营体系。”中国供销集团的成立, 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企业整合迈出了关键一步。

曾经的农村流通大鳄

供销合作社系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50年代,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前身——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成立, 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生产产、、渔渔业业和和手手工工业合作社。

1953年, 我国结束了国民经济恢复阶段,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新时期。鉴于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所领导的手工业合作社将单独建立组织系统和全国性领导机构, 城市和工矿区消费合作社改为国有商业, 信用合作社划归中国人民银行, 渔业合作社划归水产部管理。因此, 中央决定, 将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改组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1958年以后, 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 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 后又两次分开。1982年, 在机构改革中,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第三次与商业部合并, 但保留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牌子, 设立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 保留了省以下供销合作社的独立组织系统。

如今, 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形成一个拥有省 (区、市) 供销合作社31个, 省辖市 (地、盟、州) 供销合作社44个, 县 (区、市、旗) 供销合作社2377个, 基层社21106个;社有企业49350个, 事业单位529个的庞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据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供的数据显示, 2009年, 供销合作社全系统汇总收入达1.2万多亿元, 实现利润130.2亿元, 同比增盈17.4亿元, 增长15.4%。其中, 县以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4.7%;基层社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6.8%。

一直以来,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由于庞大而分散, 下属单位各自为政, 系统内缺乏龙头企业, 无法形成规模优势。供销总社通过与各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由供销总社出资入股地方供销合作社企业, 以资产为纽带, 对供销合作社系统资产进行整合, 实现联合发展。

全国供销总社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供销集团公司将会吸纳有实力的地方供销社下属企业参股, 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资源整合。

这场自上而下的整合, 其核心就是股份制改造, 中国供销集团成立之初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例如, 中农集团85%的业务是化肥业务, 中农依托这一核心业务成立了“中农控股”。在中农控股股份制改造过程中, 供销合作总社占股51%, 同时, 吸引了战略投资者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海油以及5家基金公司的进入。中国供销集团其余11家下属企业, 也在积极寻找战略投资者。据了解, 新合作商贸公司正在和俄罗斯投资公司洽谈股权合作, 俄罗斯投资公司很可能出资1亿元左右人民币获得超过10%的股权;另一个全资持有的大型企业“中再生公司”也在与多家投资者接触。

李成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引入平安保险不仅解决了供销集团发展的资金需求, 同时也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李成玉表示, 供销集团公司与所属企业以资产关系为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实行管资产和管人相统一的职责, 通盘规划发展战略, 规范完善管理体制, 健全市场经营机制, 加快推进所属企业改革发展。所属企业作为独立企业法人,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供销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进行资产保值增值考核和效益考核,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股权分散之惑

2009年,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品销售总额为10369.30亿元。按此规模, 如果供销社体系能顺利整合, 无疑将成为中国农村流通领域的航空母舰。然而, 供销社体系过于复杂, 各级供销社分权而治以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使得这艘“航母”的整合工作困难重重。

“供销社全国整合没有基础, 每个地方供销社都有下属企业, 这些企业的形态、管理水平、经营规模都不一样, 无法进行全盘整合。”上海商学院管理学院教授周勇告诉记者。目前, 供销社系统共有各类企业49350个, 其中涉及批发零售、商品交易、餐饮服务、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房地产开发等多项业务。要将这些不同形态、不同行业的企业全部整合起来, 难度巨大。

此外, 由于各地供销社各自为政, 一些地方供销社下属也培养了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 这些企业并不愿意并到总社来。“就好比自己的小日子不错, 不愿意与上面的婆婆一起过。”周勇说。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 各地供销社培育出优秀的企业之后, 往往卖给系统以外的企业, 导致花落别家。例如, 成立于1996年的江苏省零售巨头苏果超市原本是江苏供销社旗下的零售企业。2009年, 苏果超市销售额突破330亿元。2002年9月, 华润万家收购苏果超市39.25%的股权, 然后通过两次增持, 2005年, 华润持有苏果85%的股份, 成为控股股东。如今, 苏果超市成为华润万家布局江苏的一枚棋子。

与苏果有着类似命运的是浙江供销超市。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起家的浙江供销超市在农村市场以及二三线城市占据着重要的市场地位。浙江供销超市是商务部“万村千乡”的试点企业, 它在业内有着“农村沃尔玛”之称。2008年, 物美超市以1.51亿元控股浙江供销超市。

业内人士指出, 在系统内成长, 企业做大之后却卖给系统外的企业, 这一现象说明供销社系统本身较为松散, 同时反映出那些收购方拥有更好的管理机制, 给企业所有者开出的条件“更诱人”。

押宝新网工程

与股份制改革并举的, 是全国供销社近年来全力打造的“新网工程”。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流通产业,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决定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 (简称“新网工程”) 。“新网工程”事实上是全国供销总社在农村市场“跑马圈地”的主要举措。

管理水平则成为供销社系统重新“攻占”农村市场的一大考验。“供销社系统的一些网点资源是非常好的, 但它需要改进管理水平, 用现代零售技术武装自己。”原华润万家苏州区总经理陈静阳对记者说。

信息化促进基层供销社改革 篇9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信息, 要实现我国农村流通跨越式的发展, 信息化成为必要手段, 而基层供销社要想继续保持在农村流通中的主导地位, 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不但可以给社员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服务, 还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实力。我们可以把基层供销社的信息化分为内部信息化和对外信息化:内部信息化主要是指合作社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对外信息化主要是指通过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实现与市场的连接。

1 基层供销社的内部信息化

基层供销社的内部信息化指的是, 通过农村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等信息技术和手段,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信息化水平, 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组织的效用。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 一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在开展过程中, “村村通”等工程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但由于多方面原因, 仍然有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不到位;另一方面, 因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手段比较落后且单一, 造成农村政务信息流、民生信息流不畅等问题。各类信息交互的不畅, 极大的降低了涉农政府组织的执政能力。对此, 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社员集资购置设备

通过集资筹集资金, 购买电脑, 安装宽带, 并对广大的社员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的培训, 使得人人会使用电脑, 实现供销社的信息化。

1.2 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基层社办事效率

通过办公自动化等信息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 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增强基层社办事透明度。

1.3 大力推广“农信通”服务

“农信通”是基于手机、农村信息机等移动终端, 通过短信、话音、WAP等方式, 满足农产品的产供销、农村政务管理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需求, 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保障农务畅通、方便了解民生信息的信息手段。基层社可与移动合作, 在广大社员中推行“农信通”业务, 为社员提供农业新闻、农业科技、农业气象、农产品行情、务工信息、法律援助、紧急预警等信息。“农信通”可通过语音热线服务、短信息服务和互联网服务三种途径实现。

2 基层供销社的对外信息化

基层供销社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者,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进行, 供销社如何带领社员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 从而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挑战。搭建“产—供—销”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 实现农业的电子商务, 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 为农民提供了生产、生活等各类综合信息。

2.1 构筑统一的信息网络体系

由政府成立统一的信息主管部门,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 集中建设统一兼容、资源共享、高效适用的各级网络中枢软硬件平台环境, 形成以省农业信息网站为龙头, 以市、县网站为骨干, 以乡村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基层社各专业合作社通过访问统一的信息网络体系共享信息。

2.2 建立电子商务系统

将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各种龙头企业、流通企业、中介组织等连接起来, 形成统一的电子商务系统, 包括:采购、销售、电子订货、社员服务等子系统, 实现基层供销社和供应商、客户、社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如采购子系统根据基层社的生产经营需要及库存的情况, 通过B2B的采购平台, 采购各种生产资料等;销售子系统通过建立营销网络, 宣传产品, 保持与客户的经常性联系, 了解其需求, 并为其提供售后服务;通过电子订货系统更好的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节约库存和运输成本, 提高产品销售的效率;除此之外, 社员服务系统为社员提供各种服务, 包括各种种植和养殖技术、农产品信息、国家政策、娱乐休闲信息, 甚至用工信息, 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加强社员们的信息意识。

2.3 打造特色农网

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尤为重要。一方面, 基层社要利用信息技术, 形成统一提供交易和商务服务的门户网站平台, 与地方网站、专业行业网站联通, 把传统的营销方式和现代的网络营销模式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 引导和鼓励各大农产品市场、农业研究机构、信息服务类企业合作, 开发农业资源, 整合各类涉农信息, 建立综合性共享数据库, 提供何种特色信息和服务。

2.4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农产品的销售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 采用现代流通方式, 通过连锁配送等形式, 将供销社的批发零售企业连成网络, 并与社会上其它企业合作, 形成农村商品销售的大网络。将供销社的商品市场, 特别是农副产品市场与全国的各种市场连结起来, 形成全国性的农副产品市场网络, 使产品顺畅流通。采用连锁形式对农村连锁店实行采购、配送、经营、核算、价格、管理及形象的统一管理和集中监控, 实现了经营资源、品牌资源、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相互共享。建立统一管理、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现代流通连锁模式, 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5 建立安全的网上支付体系

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产业链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农民思想比较保守, 若网上出现不诚信交易, 势必影响农民对网上交易的信任度, 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认证体系。网上安全电子交易认证服务由较为权威的第三方来承担, 比如供销合作总社, 为申请的用户颁发一个电子证书, 通过设置用户名和密钥来确认用户身份, 保障网上交易和网上支付的安全性。此外, 建立以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农村金融机构为基础的农业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在供销社电子商务平台上设置一个交易平台, 利用类似于支付宝的支付工具, 保障交易的安全性。买方收到货物且满意后, 通知该平台通过先前设置的支付工具将货款划转到卖方账户, 每笔交易结束之后也可对买卖双方的信用进行登记, 建立信用档案之类的数据库, 供以后的交易参考。

3 解决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落脚点, 即通过基层供销社这个基层载体, 形成具有供销社特色和优势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政策、农业技术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 农资供应和生活消费品购销等方面的信息及服务。

3.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社员提供信息

在村级视频会议系统的基础上, 配套建设适合农民远程科技教育培训与信息传播的远端网络教室。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专题农业视频会议, 为相应的生产户和感兴趣的农户提供市场引导和技术咨询。

3.2 设立村级信息点

对于没有办法上网的地方, 合作社通过在村级设立信息点, 指定专人负责信息的采集上传和公布, 开设信息公布栏的形式, 使信息真正进村入户, 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 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沟通市场, 推介农产品, 使农民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

3.3 广泛推广农村信息机

农村信息机是在普通移动电话终端的基础上, 集成了方便农民使用的手写输入电子屏幕和自动启动大喇叭的电子控制技术, 能随时传播党中央政策、村务通知等重要信息。从而解决了信息入户的难题, 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又一重要途径。

3.4 推出“供销通”业务

“供销通”业务是中国移动与全国供销合作社合作, 为解决农村信息“收集难、发布难、交换难”推出的。“供销通”充分发挥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信息资源优势, 为基层供销社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电子信箱、网络界面以及短信、语音等无线接入方式, 为广大社员提供信息采集、存储、检索、监测、发布等信息流服务;订货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等商流和物流的管理;资金归集、结算、身份认证、支付、收费充值等资金流管理和电子商务;商品防伪、诚信体系建设等公共服务, 使之逐步具备全面的商品流通管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新华, 唐志、杨雪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化模式探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4 (4)

[2]方礼德.关于农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 2004 (8)

[3]张宇婷, 刘培刚.供销合作社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经营模式创新[J].经济与科技, 2007 (11)

[4]程刚, 温茵茵.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农村信息化为突破口[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1)

供销社基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探讨 篇10

从目前供销社社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情况看, 大型的社有企业尤其是上市社有企业, 内控制度建立和实施情况较好, 而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供销社基层企业的内控制度状况令人堪忧。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县级联社和基层社有企业负责人内部控制观念不强

改制后的公司制、股份合作制供销社基层企业, 其性质和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企业的法人资格更加凸显, 企业领导的经营管理权限也更大。但由于历史原因, 基层社有企业的领导人, 缺乏必要的法制观念与风险意识, 内控意识较弱。

(二) 供销社基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到位

根据社章, 在县级供销社联社设立理事会, 对社有企业管理经营的财产 (含经营中增值的财产) 拥有所有权。改制后的供销社基层企业虽内部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 但法人治理结构仍不到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改制后的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一是股权过分集中、社有股权一股独大, 导致县级 (市) 联社对改制企业的行政干预继续存在。二是员工平均持股, 造成股东人多意见多,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改制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经营管理。 (2) 改制后的供销社基层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失衡, 存在较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使经营层内部的权力失去了有效的制衡。 (3) 改制后的供销社基层企业董事会的产生和运作在程序上不规范。董事会人员的构成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及经验而不合理;监事的身份审核和监督的手段不到位, 经营决策、分配制度等按股表决, 削弱了对小股东的权益保护。由于供销社基层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远未完善, 内部控制缺乏主体, 从而使内控制度无法建立和落实。

(三) 供销社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缺失

企业文化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供销社基层企业分布在农村, 服务于农民, 从管理层到员工, 普遍缺乏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 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和风险意识较弱, 依法决策、依法办事和依法监督的意识不强, 导致基层企业员工“雇佣”观念极强, 对企业缺乏应有的“忠诚度”和“责任感”, 从而使基层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失去根基。

(四) 县级联社与所属社有基层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关系尚未理顺

一方面, 县级联社在所属基层供销社改制后, 其身份和职能从原来的直接行政领导改变成控股、参股、资产出租和行业管理。但县级联社的理事会对交给基层社有企业经营、作为合作发展基金的社有净资产行使所有者权, 其资产股份仍“一股独大”, 加上传统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影响, 对下属基层企业仍然进行行政干预, 导致供销社基层企业无法独立、有效地进行内部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 一些县级联社, 只在经济利益上对参与企业经营的社有净资产行使控股权, 而对供销社基层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及人财物的管理不够, 无实质性的控制和监督。

(五) 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缺少依靠流程的内部控制

(1) 缺少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工程项目、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和传递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 不能对企业的经营进行系统控制和管理。 (2) 偏重事后控制。通常在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后才采取措施, 致使内部控制成本升高, 而收效甚微。 (3) 缺乏预见性。供销社基层企业对于外部宏观环境以及经济业务的变化缺乏一定的预见性, 处理新的经济行为、新的业务及新的问题时, 难以找到处理的制度依据。 (4) 缺少依靠流程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基于流程的控制。通过对企业日常活动流程上的控制点设立控制制度并实施有效控制, 防止跨越流程、逃避内部控制的行为发生。而供销社基层企业大都按业务内容选择性的制定部分控制制度, 无法体现流程的控制节点, 只能实行经验控制, 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六) 供销社基层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基础薄弱, 内审制度缺失

主要表现为: (1) 执行会计法规不到位。企业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经办人、财产保管人员职责权限不明确, 一人多岗等违背相互牵制制度的现象普遍存在;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的决策和执行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 (2) 以事后会计控制为主, 内控严重滞后, 控制风险加大。 (3) 内审制度缺失。目前供销社基层企业基本上没有内审机构, 少有企业制定内审制度。即使配备有内审人员, 也归属财务部门管理, 导致内部审计监督形同虚设。 (4) 基层企业的外部监督不力。由于供销社基层企业规模较小、遍布农村, 所以难以形成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 致使企业的监督机制严重弱化。

二、建立、实施供销社基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对策

(一) 强化县级联社和社有企业负责人及员工的内部控制理念

1.建立全员内控的理念。首先, 必须增强县级联社和企业负责人的风险意识。企业领导人是内控制度建设的关键, 县级联社的支持是保障。企业领导人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增加风险意识, 在日常管理中, 用内部控制制度约束人和事。其次, 实行责任追究制。建议将基层社有企业的法人代表作为内部控制的第一责任人, 将各级联社的一把手作为监督社有企业内控制度的直接负责人。要求基层社有企业配备执行机构和人员, 完善监督评价体系, 并由各级联社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落实。再次, 通过专门培训等多种形式, 加大对社有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力度, 形成县级联社、基层社有企业负责人和全体员工全方位重视内部控制, 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激发全员参与内控的积极性。

2.加强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准则制度的学习和理解。将工作流程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绩效考评等融入到员工的工作理念中, 促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执行相关岗位内控制度。

3.让全体员工共享建立实施内控制度带来的利益。完善内部控制, 职工工作强度必然有所增加, 但也会有效防范企业层面和重要业务流程层面的风险, 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也使得员工自身的劳动安全得到保障, 自身经济效益必然随之增加。

(二) 进一步完善社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为社有企业建立实施内控制度提供保障

1.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供销社基层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多元投资, 尤其是供销社外部的投资者, 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股权结构, 妥善解决好已改制社有企业股权分散平均和县级联社“一股独大”的突出问题。

2.建立健全董事会制度。股东 (代表) 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董事会、监事会对股东 (代表) 大会负责, 经营班子等执行层对董事会负责。优化董事会、监事会的成员结构, 增加股东监事在监事会中的比例, 以法律规范的形式做出硬性规定。杜绝董事长、总经理由一人担任, 董事、监事、经理人员职务重叠交叉、主体错位、监事被董事会和经理层控制的现象发生。应选择懂经营、善管理、会理财、有威望的专门人才进入监事会, 坚决杜绝把监事会当作安置闲散员工的机构, 将监事会的监督作用与股东权益紧密结合, 强化监督的力度。

3.扩大监事会的监督权限, 加强监事会管理力度。强化监事会的职责, 赋予监事会人事弹劾权。同时, 应由监事的委派方和股东会定期对监事会的工作进行考核, 以考核评估的结果决定监事会监事的去向, 并确定其报酬。由于监督不力造成公司损失, 在追究经营者责任的同时, 监事会应承担连带责任。对“龙头”供销社基层股份制企业还应规定有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

4.进一步明确县级联社的理事会、基层社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权、责、利, 制定企业内部权力机构和股东大会的运作规则, 使企业各层次均拥有不同的权限, 各项职务行为均有遵循的规范, 形成层层控制的立体控制体系。

(三) 重视和强化供销社基层企业的文化建设, 优化内控的环境

改制后的供销社基层企业, 经营形式更加多样, 经营范围和领域更加拓展。首先, 发掘、创建、培育和倡导“热爱供销、服务‘三农’、合作共赢、创新发展、追求卓越”的特色理念。其次, 完善基层供销企业的社员股份制度, 克服职工的“雇佣”观念, 强化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提高向心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为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第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行为守则, 建立健全岗位职责, 强化风险意识。第四, 充分发挥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 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 优化内控环境。

(四) 强化县级联社的同级监督和对下属社有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督

县级联社可通过下属基层企业的董事会、独立董事等形式, 参与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设计, 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监事会议事规程和有效保护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的措施。同时制定下属社有企业内控制度的报批制度, 对社有企业已经建立的内控制度进行审核, 保证内控制度的规范和合理。设立社有企业监事会常设机构, 最大限度地保障监事会成员能独立行使监管权力, 使县级联社在下属社有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 真正起到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五) 分步建立和健全依靠流程控制的内部控制体系

基层社有企业的内控体系, 在满足内控基本目标的前提下, 应以会计和审计控制为基础, 分步进行, 最终实现全面的“制度控制”。首先, 按照购销存等基本环节梳理确定相应的业务流程, 并按各环节的业务流程确定内部控制的风险点, 并将各风险点单元化, 确定相应的控制点、风险评价标准、控制措施及内部监督制度等, 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制定基本业务控制制度。其次, 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如重大工程项目、重大采购业务等, 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再次, 建立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内控制度, 并将预算按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予以落实, 变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第四, 强化内外部监督机制。将内部的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 对内部控制制度缺失进行整体评价, 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改正, 接受财政、审计、社会中介及税务机关的监督。

(六) 健全社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夯实基层社有企业内控基础

首先, 建立健全会计岗位责任制, 严格执行相互牵制制度, 从制度和程序上限制会计人员的“越权”行为, 完善稽查核对控制制度, 减少或消除“内部人控制”行为。其次, 建立资金内部结算和预算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指标。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的有关规定。第三, 建立定期财产盘点和债权债务清理制度, 杜绝财产流失, 使企业资金周转步入良性循环。第四, 建立和完善供销社基层企业的审计控制制度。建立内审机构, 配备内审人员, 对内进行审计控制。外部可委托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中介机构 (如会计师事务所) 进行审计监督。

(七) 增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 提高各项内控制度的实施效率

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评价和奖惩制度, 形成以“绩效”为核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公正评价, 奖优罚劣, 提高执行和实施内控制度的效率。对于基层社社有企业来说, 内部控制的起步较晚, 各项制度的基础薄弱, 内控制度的良性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且不同地区的基层社有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所以, 基层社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能一刀切, 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分期分步建立和完善, 并分步组织实施。

摘要:近年来, 供销社系统进行了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体制改革。改制后, 社有企业尤其是基层企业的性质和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部监控的“真空”, 如何建立改制后的供销社基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付诸实施, 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针对当前供销社基层企业的内控制度现状, 提出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供销社,基层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解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11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这距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供销社改革”过去刚两个月。如此迅速地将改革落地,表明了政府为农服务的决心。

正如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强调的,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供销合作社要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因此,《决定》提出,推动供销合作社由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加快形成综合性、规模化、可持续的为农服务体系,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加快发展供销社电子商务

《决定》对农产品流通做了全面部署。其中提到,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

将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市场建设纳入全国农产品市场发展规划,在集散地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现代物流中心,在产地建设农产品收集市场和仓储设施,在城市社区建设生鲜超市等零售终端,形成布局合理、联结产地到消费终端的农产品市场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决定》要求,顺应商业模式和消费方式深刻变革的新趋势,加快发展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其实,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及电子商务如何发展时就为大家指明了方向:到农村去。

随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交通部、农业部、国家邮政局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力推农村物流,这也向外界传递了明确信号,农村电子商务将是今年政策力挺的领域。

3月17日,商务部再为农村电子商务加了“一把火”,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透露,今年有多项涉及农村电商的政策出台。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另外还将启动一个新的电子商务专项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主要内容。

在国家力推农村物流的大背景下,供销合作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应该并且也能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正如《决定》提出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供销合作社系统打造成为与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行更高效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在农资等领域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

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也是《决定》的一个重要内容。《决定》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供销合作社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开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试点,增强为农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供销合作社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与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担保公司。

此外,《决定》还强调,推进社有企业并购重组,在农资、棉花、粮油、鲜活农产品等重要涉农领域和再生资源行业,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支持社有企业承担化肥、农药等国家储备任务,鼓励符合条件的社有企业参与大宗农产品政策性收储。

据了解,目前A股有多家上市公司是有供销合作社控股或参股的公司。其中,辉隆股份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首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敦煌种业参股股东中有敦煌市供销合作社、金塔县供销合作社、瓜州市供销合作社等。另外,新野纺织、湖南发展等都有供销社参股。

供销社职业院校 篇12

一、我社参股资本企业运行情况

近年来,我社先后参股合办了肥料公司、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再生资源公司和油茶开发公司。其中肥料公司是我市设立最早的开放办社的企业,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42万美元。公司成立后的最初几年由市社直属的农资总公司出资65%,处于绝对控股的地位。2002年公司股份进行了调整,农资总公司出资调减到10%,另外两个自然人组成的公司分别占60%和30%,股份调整后的2002年至2006年,农资总公司对该合资公司的投资完全按照投资比例参与企业决策,分享企业盈亏,但由于对该公司的投资比例过低,对合资企业几乎没有经营和管理权,更没有决策权,合资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一无所知,企业报出的会计报表年年亏损,农资总公司的参股资本不但没有增值反而减值。2007年农资总公司提出实行保值固定分红方案,否则要求撤换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收回投资,经反复协商,该方案被合资企业全体股东接受。近两年农资总公司的参股资本不但可以保值,还有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红利。

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公司成立于2002年,由市社下属的赣州市再生资源公司出资45%,原市物资局下属的一个企业出资55%,公司设立后的3年内两个出资企业抽调职工经营,因该企业经营的是垄断业务,尽管企业管理水平一般但还有一定的效益,近两年采用对外招聘经营者,实行抵押确保上缴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后,企业效益成倍增加。

再生资源公司是我社直属的赣州市供销大厦与赣州市经营废金属的几个大户在2005年6月合资兴办的一个集废金属收购、挑选、剪切、压块、销售的企业,赣州市供销大厦出资15%,是该公司的小股东。根据合资企业章程和股东大会协议,市社向合资企业委派会计负责人,企业会计负责人按股东会议要求,组织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并为合资企业所有股东提供真实的财务情况,赣州市供销大厦每年按股东会协议向合资企业收取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股金红利,近三年企业运行正常,股金既能保值又能按协议足额兑现红利。

油茶开发公司是2007年底我社下属的赣州市华昌资产经营公司与3个油茶经营和生产加工大户合资兴办的企业,我方出资20%,在合资企业中也是小股东,也采用固定分红的方式分享红利,因企业经营不到一年,该方案还在执行之中。前3个合资企业我社近几年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供销社参股资本均实现了保值增值的目标。

二、供销社参股资本保值增值的主要措施

供销社的参股资本要实现保值增值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本人认为至少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设立国家支持、鼓励的合资企业,特别是对供销社有政策扶持或供销社传统经营项目的企业

。从我社设立的几个合资企业看,一个是汽车报废回收企业,这类企业是国家只允许少数几个行业可以设立的企业,进入门槛高,竞争不太激烈,投资回报较高;废旧物资和化肥是供销社传统经营的主营业务之一,不但有经营管理经验,还有人才,并且国家有关监管部门支持供销社经营,所以合资设立这方面的企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油茶开发企业也是国家目前重点支持和扶持的行业。选择设立这几个方面的企业,一是便于供销社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二是有利于参股资本的保值增值;三是便于供销社为合资企业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选择有经营能力、守信用并有一定资金实力的经济组织或个人进行合资合作。

供销社参股企业,因其出资少,一般不参与企业经营,合资企业主要由大股东经营或由大股东聘请经营者经营,为此大股东要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并有一定的资金实力。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合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大股东抽回资本金,并在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不能满足经营需要时,大股东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同时合资股东特别是大股东必须守信用,按企业章程和股东决议办事。只有这样小股东的经济利益才有保障,供销社的参股资本才能保值增值。

(三)采用协议方式确保供销社参股资本的保值增值。

供销社参股资本在合资企业中的比例较小,没有控股权,若按投资比例行使经营、财务决策权,供销社几乎没有话语权,很难了解到企业真实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即使合资企业实现了经济效益,也很难分享到红利,为此不宜按股份比例行使决策权和分配股利,应采用其他办法。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股东按照实缴的比例分配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红利或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一般按实缴的股金比例分配红利,但经全体股东约定同意后,可采用其他办法分取红利,据此供销社参股资本拟采用事先约定的固定分红办法进行分红。固定分红的金额一般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本的社会平均利润,另一部分是资本的风险利润,前者一般按照银行实际执行的贷款率确定(即按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上浮20%—30%),后者根据投资风险的大小确定在投资额的5%—30%之间。我社近几年对三个参股企业的股金分红比例在20%至35%之间。此外为能真实了解合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合资企业的会计负责人可由股东会约定由供销社委派,这样不但可以保护供销社参股资本的安全,还可保护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因为供销社委派的会计负责人能够站在公证的立场上反映并处理合资企业的经营和财务情况,一般不会被合资企业的大股东所左右。

(四)尽量为参股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企业持续、有效的经营。

上一篇:物联网发展困境下一篇:高校合唱指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