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2024-11-29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精选10篇)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篇1

0 引言

在实际的测井过程中, 存在着油水井处于连续生产状态、井况复杂多变、整体施工过程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情况, 难以对单一个体进行操作培训和考核, 不能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以至于长期以来对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采用提问、口述、笔试的方式进行, 造成培训效果不理想和考核评价准确性下降。此外, 在某些发生概率极小, 但是一旦发生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井况, 很难通过普通的培训方式来处理。

研制测井培训考核模拟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用现代的计算机仿真技术[1]来解决测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技能考核问题, 使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能跟上技术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 使测井工程主要技术队伍的技术水平的提高有保证。

1 系统功能

测井培训考核模拟系统主要包括培训和考核两大功能, 具体分为7个模块, 如图1所示。

每一个模块具体功能如下。

(1) 测试现场操作模拟训练的主要功能:

完成对井口工、绞车工的操作培训。井口工、绞车工的操作通过教师机发送到图形机, 用三维动画形式显示其操作过程和结果。

(2) 测试现场工艺模拟训练的主要功能:

按照注入井、产出井、工程类三类测井工艺完成对各工种人员的模拟培训。其中, 注入井主要包括:五参数测井、电磁流量测井、氧活化测井、相关流量测井;产出井包括:阻抗、噪声、同轴线相位找水仪;工程类包括:井径、单磁定位、前磁定位、声波。

(3) 测试操作与工艺考核的主要功能:

对各工种人员的操作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考核, 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4) 测试理论培训的主要功能:

通过多媒体教学、交互式三维动画形式完成对井口工、绞车工、操作员的理论培训, 使培训人员学习和掌握测井的基本知识、仪器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操作方法。

(5) 测试理论考核的主要功能:

从试题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试题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并给出成绩评定。试题只涉及选择题。

(6) 学员与成绩管理的主要功能:

完成对培训人员基本信息和培训考核成绩的管理和打印。

(7) 历史测井数据管理的主要功能:

对已测井的历史数据进行管理。操作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时, 其原始数据就来自历史井的数据。

(8) 系统自检的主要功能:

检测井口装置、绞车、模拟机各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2 系统结构

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2]:主控软件子系统, 工艺软件模拟子系统, 多媒体子系统。三者通过网络连接, 完成数据交换;主控软件子系统与井口设备和绞车、工艺软件模拟子系统与模拟机前端都是通过PLC[3]连接和通讯;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总体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

2.1 主控软件子系统

该系统为管理员操作, 主要对各工种的学员的基本信息、培训考核成绩进行管理;完成对使用工艺软件模拟子系统的学员进行通信, 包括发送历史测井数据, 接收学员培训考核完之后的成绩;与多媒体子系统之间的通信, 使学员可以通过动画来了解和学习测井仪器现场组装施工过程及井下测井仪器的工作情况;完成对井口、绞车等设备信号采集与自检。

系统界面是在C++builder6.0[4]编程环境下进行开发, 使用iocomp控件与绞车控制台和井口设备的PLC[5]通讯, 读取绞车控制台、井口装置的状态。通过SQL Server数据库, 完成对题库管理, 测井历史数据的存取及对学员的培训考核后的成绩管理。通过网络, 根据当前学员的操作发送数据包到多媒体子系统, 完成与多媒体子系统的通信。

2.2 工艺软件模拟子系统

该系统主要对学员进行各种测井工艺的培训及考核;接收从主控软件子系统传来的测井历史数据, 还原为现场测井所采集的数据;根据测井数据实时会址曲线, 完成测井数据的实时打印;与实时绘制的曲线同步显示井深结构、底层、测井仪器的状态;判断学员在每一种测井工艺的操作流程是否正确, 并在考核状态下, 进行评分并将分数传送到主控软件子系统, 并完成对模拟机的自检。

系统界面也是在C++builder6.0编程环境下进行开发, 使用iocomp控件与模拟机上的各种器件进行通讯, 通过ADLINK DAQ2501来模拟测井仪器的各种信号, 使用热敏绘图仪完成测井曲线的绘制。

2.3 多媒体子系统

该系统通过接收主控软件子系统的命令来显示响应的图形和三维实时动画[6], 包括:测井现场, 对各种测井设备的使用说明、原理及内部构造的展示;测井现场操作及测井仪器状态, 如井场环境、绞车、井口设备、测井仪器、地层等部分。

该系统主要通过3ds max进行三维模型的绘制, 包括整个测井场景的三维建模, 井口 (油井、水井、气井) 、仪器车、吊车, 所有测井仪器的三维建模, 测井与试井仪器的内部结构, 井下三维建模:套管、油管、底层等;使用三维模型制作三维动画, 展示每种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工作条件与连接方式;使用Adobe Premiere编辑生成的动画片断, 配音;使用Authorware7对动画进行组织, 制作多媒体交互式教学软件;把所有三维模型生成数据文件;使用C++Builder6.0和OpenGL2.0编写三维显示程序。

3 系统硬件结构

通过在测井现场调研、分析、讨论, 测井培训考核模拟系统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PL2000模拟机

PL2000模拟机由操作员操作。模拟真实PL2000地面操作系统的面板功能和测井软件功能。同时接收教师机发出的模拟井下仪器信号, 完成模拟测试信号的接收、显示、记录和打印功能;向教师机发送井下仪器的控制信号以及操作员的操作信息、参数设置信息等。

(2) 教师控制机

教师控制机由教师操作, 实现功能有:测试模拟系统管理;完成特定地层特征的模拟、井况模拟、管柱结构参数的设置、仪器状态、测试故障设置以及测试信号的产生;接收各操作员的操作信息;记录学员的操作并加以评判及管理等。

(3) 图形机

图形机负责图形动画处理。包括测试场景的显示、井口操作的动画、井下管柱结构图形模拟、井下仪器升降过程的动画模拟、出现故障时的井内动画等。结果送往投影仪, 在幕布上显示。

(4) 绞车操作台

绞车操作台由绞车工操作, 它模拟真实绞车控制台面板和操作功能。实现的功能包括测试电缆的起下控制、电缆速度控制、仪器遇阻和遇卡的判断、应急处理和井深、张力等参数显示等。

(5) 井口装置

井口装置由井口工操作, 包括油井井口、水井井口和气井井口。该装置模拟井口现场操作的功能, 井口阀门开关状态、井口工的操作顺序等信息反馈到可编程控制器。

(6) 可编程控制器

实现对井口装置的数据采集, 绞车相关参数的显示;利用现场总线实现与教师机的数据通信, 将学员对井口装置及绞车的操作情况发送至教师机, 同时接收教师机发送来的参数信息并在井口装置及绞车操作台上显示。

4 应用前景分析

通过测井模拟考核系统, 可以对测井工程技术人员和测井专业的学员进行部分测井工艺原理及测井新工艺技术方面的直观教学和训练;对测井岗位的技术工人进行本岗位的操作训练和考核;能解决测井专业学员在课程中的演示性实验、操作训练和熟悉工艺过程及操作过程的训练, 缩短培训周期, 提高培训效率。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传统培训、技能鉴定需要投入大量的设备和能源及原材料消耗, 因此, 培训、鉴定的成本高, 严重制约了我国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而模拟培训是当前技能培训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它可以极大的降低培训费用, 节约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它研制成功必将开辟一条测井培训、鉴定、考核的新思路, 为测井技术的继续教育以及我国测井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摘要:通过在测试现场的考察, 发现测井技术技能培训存在效果不理想、考核评价结果不准确等问题。针对大庆测试服务公司研制的PL2000测试地面装置, 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三维实时动画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测控技术及数据库技术与测井技术相结合, 开发了测井培训考核模拟系统, 从而达到了提高测井行业培训及考核的效率的目的。从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结构与硬件模块等几个方面详细说明了系统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测井,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培训考核

参考文献

[1]肖田元, 等.系统仿真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郝海亮, 薛安克, 孔亚广.采油仿真培训系统设计[J].机电工程, 2008, 1:18-21.

[3]宋伯生.PLC编程理论、算法及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Herbert Schildt, 等.C++Builder技术大全[M].周海斌, 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5]SIEMENS Inc.SIMATIC S72200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SystemManual[M].SIEMENSInc, 2004.

[6]张静, 陈汶滨, 刘组云, 等.基于面向对象的钻井模拟器图形系统设计[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 2007, 29 (2) :144-146.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篇2

XX省省赛技能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的用友杯沙盘模拟大赛从2005年开展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今年是第九届。大赛得到了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据不完全统计,仅2012年的大赛全国各地就有上千所院校参赛,是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中最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沙盘比赛的成绩体现了一个学校商贸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届比赛的XX省赛区决赛将于2013年6月1日—2日在XX职院举行。为在此次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提升商贸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积极性,展示我院商贸类专业师生精神风貌和职业技能水平,特选拔XX系5名优秀学生组队报名参加比赛。并根据《第九届用友杯沙盘模拟大赛XX省省赛比赛细则》,制定技能培训方案。

二、培训对象

通过对XX系2011级及2012级三年高职学生进行甄选,选拔出5名心理素质良好、应变能力强、熟悉沙盘操作、具备一定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优秀学生,组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对其进行训练。

三、组织机构

组长:XX

组员:XX、XX、XX

四、培训方式及内容

(一)培训方式

由指导老师对参赛学生的沙盘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训练,辅导的内容应参照比赛的要求。选拔出5名选手后利用晚自习和周末进行训练。(具体培训安排详见附件1:参赛培训安排表)

(二)培训内容

1、熟悉沙盘模拟竞赛规则;

2、熟悉沙盘竞赛系统;

3、制定竞赛策略。

五、培训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共计8840元。详见附件2:参赛及培训费用预算。

1:参赛培训安排表。2:参赛及培训费用预算。

XXXXXXXXXXXX院XX系

XX教研室 二○一三年四月

附件附件

附件1:

沙盘模拟竞赛参赛培训安排表

XX学院XX系 XX教研室

二○一三年四月

附件2:

参赛及培训费用预算

一、课时费:折100课时×20元×2人,共计4000元。

二、商战系统试用版:100元/月,1个月,共计100元。

三、文印费:财务报表、经营流程表等训练资料的复印,共计200元。

四、培训辅导交通费:20元/次,25次,共计1000元。

五、参赛交通费:带队教师(1人)、辅导教师(1人)、学生(5人),共7

人,120元/人,共计840元。

六、参赛会务费:1500元。

七、参赛住宿费:150元/房/晚,4间房,暂定2天,共计1200元。合计:8840元。

XXX学院XXX系

全息模拟通信系统 篇3

【摘要】 为解决社会现状局限通信方式所带来的麻烦,构建全新的人际网络,并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充分融合,推出在娱乐、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全新用户体验。本文提出一种零距离交流的全息模拟通信系统,通过云端实现通信的全样本、全时空、全过程的感知与呈现。让你置身于不同的场景,让对方360°无死角地观看,实现不同场景的同空间化,达到零距离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全新用户体验 全息模拟 全方位感知 同空间化 零距离交流

一、引言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驿站、信件到电报、电话,到现今的移动互联网通信[1],通信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存的通信方式如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带给了人们很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一方面使得通信方式变得简单快捷,另一方面让通信变得形象化。

虽然现存的通信方式缩小了通信距离,增强了通信效果,但仍不能实现零距离的全方位感知通信,让人们体验到远程无间的交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消除人与人之间距离,

实现全方位感知与呈现的全息通信系统(Holography Analog Communication System,HACS)。HACS 系统将双方用户的信息以光的形式进行采集,然后通过一系列信息处理方式转换定式格式的文件,借助高速传输的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最后通过用户终端设备将对方用户所在的空间信息全样本、全时空、全过程的感知与呈现。

二、系统设计

2.1 HACS系统概述

用户以自己 IP 地址作为账号以及相应的登录密码登录终端(PC、Android Wear、iPad、 iPhone 等)程序进入系统,并通过终端程序向对方IP(即对方的通讯码)用户发起应用请求,等待对方用户确认之后,获得对方用户提供的一个云端开放接口。双方的终端程序通过网络端口获取云端数据,经嵌入式系统的分析、处理、转换成相应的定式文件格式,并传输给投影系统。随后用户控制嵌入式系统向用户采集系统发出启动信号,让采集系统的扫描仪(多个传感器组成)采集当前用户所处的空间环境信息,然后进行网络信息传输到云端。同时投影系统收到嵌入式系统的控制指令,将从云端获取的通信数据经嵌入式系统转化后的光电信息,采用全息投影技术[2-3]投射到当前用户所处的空间,从而实现了整个过程的通信。

三、系统实现

3.1感知层

感知层主要由采集系统和嵌入式系统两部分组成。采集系统由分布在用户所处空间环境的传感器节点构成,以这些传感节点全方位捕获用户的空间信息,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嵌入式系统完成传输信号的进一步转换为可直接通过网路传输通信的信息(在此系统中我们称这种可以直接传输的信息为HACS制式文件信息),并更新同步到云端。采集系统和嵌入式系统是实现用户全方位信息采集的关键,采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感知设施,完成信息的采集,嵌入式系统是采集系统与网络层链接的中转站,完成用户空间信息的解析、转换、传输。

3.2 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由一个大容量的云存储构成,可以实现用户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存储。处于感知层的嵌入式系统可通过用户使用的终端程序控制,完成从云端获取数据和向云端传输数据。当用进行全息模拟通信时,用户的空间信息源源不断地通过采集系统,经过嵌入式系统的处理,最后到达网路传输层,通过高速网络技术完成对空间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而对方用户可以实时通过终端程序获取传输过来的数据。

网络层最主要的是用户双方通过网络层提供的网络端口实时进行全息模拟通信的数据传输,使得通信双方在必要时能够感觉到对方处于自己当前所处的环境,仿佛对方置身同一空间。

四、应用领域

HACS 不仅能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甚至会引导一场通信革命,在立体电影、电视、展览、显微术、干涉度量学、军事侦探、金属内部探测、保存珍贵的历史文物艺术品、信息存储、遥感,研究和记录物理变化极快的瞬时现象、瞬时过程(如爆炸和燃烧)等方面都可以应用,通过模拟出各种难以描摹的实体场景,给我们全样本、全时空、全过程的感知与呈现。

五、结束语

本文所述的全息模拟系统,应用了当前前沿的全息技术,结合嵌入式技术、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不仅影响并改变人们的通信方式乃至日常生活,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定会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此HACS技术引发的不仅仅通讯史上的一场革命,甚至可能触及并改变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群。

参 考 文 献

[1] 肖志辉. 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 电信科学. 2009, 25(10):30-36

[2] 刘绍龙. 李中豪. 全息技术在我国视觉艺术领域的应用研究[C]. 科技风. 2011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篇4

为了能够使带电作业更加安全、稳定和科学的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传统的带电作业的培训方法受到设备、指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培训的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能提高供电部门带电作业的能力水平, 开发出一套三维模拟的带电作业管理培训系统, 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全部特征。以流畅自然的三维虚拟技术, 系统动作风险的检测与评估, 将带电作业实现全程化管理。

1 系统的构成

本系统采用基于脚本的动态建模环境, 将零件的脚本建模、设备通过零件的组装, 再加上场景的设计于一体, 能够实现所有模型的动态化。这种动态化的模型, 可以通过模型参数和外部的各种数据结合, 模型可以活生生的展现在面前。而且基于脚本的建模, 每个模型文件只有几k, 一个场景中, 显示几百个设备, 速度依然流畅。另外, 模型的建模非常方便, 可以根据需要, 快速的定制出各种可以重用的三维模型, 适合各种需求。

采用三维方式进行监控及其效果展示。支持三维建模及其组态功能。带电操作管理及三维培训系统就是采用基于脚本的动态环境, 实现基于实时数据的三维虚拟监控及动态化, 具有美观流畅的展示效果。可以用数据、图表、动画等形式, 进行集中、动态、实时、交互演示各种场景的功能。图1为系统的组成框图。

2 系统功能实现

通过采用层次建模的方法, 对人物、场景以及工器具按照虚拟场景中的各种尺寸进行模型的建立。然后采用Quest 3D软件进行交互式的动作设计, 同时采用Kinect体感外设实现培训人员与虚拟场景的交互, 完成受训者通过自身的动作对虚拟设备进行操作, 实现培训内容。

2.1 几何建模

带电作业管理及各种模拟的功能情形如下: (1) 场景模型, 能建立虚拟自然环境和建立虚拟电气环境; (2) 人物模型, 能建立带电作业中不同的作业角色模型; (3) 工具或器具模型, 不仅可以建立各种诸如吊车或者斗臂车等特种车辆, 还可以建立类似于各种防护装备用具、工具等。

2.2 行为建模

在模拟仿真的作业环境中, 可以以一个实际工作的人的身份去进行虚拟化的作业, 内容可以包括虚拟出工具, 还可以虚拟出使用工具对作业的操作过程, 有较好的交互性, 例如虚拟的去进行螺丝的拧固、穿戴安全服装等等。

2.3 场景驱动

场景驱动执行引擎负责实现虚拟人和物体的交互, 并使虚拟场景活动起来。为了实现场景的驱动需要定义虚拟人如何在三维虚拟场景中进行行动以及虚拟环境如何发生变化。虚拟人和设备的行为和运动控制过程相互配合实现现实场景的模拟。有了场景驱动这一环节, 才能够保证人和虚拟的场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实现了人在虚拟现实中的活动。

3 系统功能

3.1 操作培训

“带电作业管理及三维模拟培训系统”中培训仿真功能具有以下几项带电作业培训内容: (1) 断支线线路引线; (2) 断跌落式熔断器上引线; (3) 更换柱上开关或隔离开关; (4) 组立或撤除直线电杆; (5) 直线杆改耐张杆并加装柱上开关或隔离开关; (6) 更换柱上变压器。

3.2 动作风险检测与评估

在不同的电压等级、不同的天气环境下, 电力设备的实际安全距离是不同的, 应实现安全距离、安全空间范围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计算。根据培训人员操作虚拟人的动作轨迹进行安全距离检测、空间触碰检测等一系列的动作风险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以确定该动作是否发生危险。若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 会提示报警操作者, 并且会对此次操作就行记录, 用以作为某位学员的某个培训的操作动作是否该进行多次操作的依据。

3.3 协同作业

协同作业是指多个作业者进行合作、配合的完成某一个作业任务, 这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 颇为常见, 因此, 这也成为了仿真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实际工作中, 很少的情况是操作者单独进行操作的, 因此协同作业的设定, 属于本系统培训的主题。协同作业的人数过多, 也会导致系统的复杂性和难度呈正比例的增加, 因此本系统协同作业的人数不超过三个。

3.4 培训结果管理

对参加带电作业培训的人员形成完整的培训记录。并可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对习惯性违章操作的部分进行多次强化培训。 (1) 培训课时记录:可以对每个学员在培训过程中所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一个系统的学习管理, 每个操作对应固定的培训时间, 每个合格的学员必须通过所以的全部的课程。 (2) 引进补训制度:某个学员的某些操作没有达到标准, 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最终达到合格的目的。 (3) 结果统计分析:对某些学员常见的错误类型进行统计,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4) 效果反馈:针对学员的一些常见问题, 合理的改变培训计划, 对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4 系统应用效果

通过对三维虚拟仿真系统的应用, 应用效果显著, 具体的效果如下: (1) 误操作率更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很多误操作的来源在于培训的初期, 学员不良的习惯造成后续的误操作, 因此通过三维仿真虚拟培训后, 可以在训练中培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误操作的产生。 (2) 操作效率更高:在经过了虚拟培训后, 学员的操作手法更加趋于系统法, 舍掉了许多无效的动作, 且在操作过程中, 有更加良好的操作舒适度, 不会过度的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情绪。 (3) 更好的协同:通过协同作业的培训, 学员们不仅掌握了如何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合作。不会产生因为指令不明, 或者时机不合适而造成的工作阻碍或者延误等一系列的问题。 (4) 培训效率高:制定出了完善的训练计划后, 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训练完成后, 即可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培训过程基本不受场地, 天气环境等的限制, 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5 结语

通过对虚拟现实的三维交互系统的研发, 提供了详细且规范的操作流程, 在通过教学实训时, 能过不断的学习各种专业的流程和技术, 并且此系统有可重复性操作的方法, 不断的进行学习和训练, 最终可以实现全面的, 完全的掌握操作技能, 而且无风险性。

该系统的优势为:能够反复的安排实际训练, 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小;在犯错误的情况下, 可以有时间纠正, 并且不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对关键步骤可以反复不断的进行训练, 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针对每个学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定制化项目;良好的交流机制, 可以在不同的区域和地方的学员之间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

通过对此系统的应用发现, 该系统能够从源头上杜绝较多的习惯性误操作, 可以规避较多的风险。这是一个较为积极的信号, 但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系统的完备性不足, 仅仅只适用于少于三人的协同作业, 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 协同作业的人数远远不止三人;系统的交流性欠缺:各大电网的从业人员希望通过这么一个系统来进行工作上的交流等此功能较为欠缺;完成的指令不够系统和全面:针对某些过程, 动作的过程规定的还比较粗糙, 不够精细, 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综上所述, 任何一个培训系统的设定只是为了辅助员工进行更好的操作, 但这只是虚拟的环境, 若是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合格的操作人员, 还需要不断的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学习, 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操作人员。

摘要:配带电网作业的培训因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而效果不佳, 本文从虚拟现实的方面出发, 开发出了基于三维技术的带电作业模拟培训及管理系统, 通过模拟仿真, 进行虚拟现实交互操作, 可对培训人员的进行培训, 同时也可实现协同作业以及动作风险评估, 为带电作业的培训提供了有效的方式。

关键词:带电作业,三维模拟,培训仿真,协调作业

参考文献

[1]贾京山, 鹿秀风, 闫胜利.浅谈带电作业培训中三维仿真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2, 33:58.

[2]陆新秋, 苏晓, 潘继华, 邵波, 吴鹏, 钱磊, 付鑫.输电线路高空检修作业三维仿真培训系统研究[J].中国水运 (下半月) , 2014, 01:76-78.

[3]陈伟, 方琪, 平原, 张召亮.Quest3D在电力系统仿真培训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学, 2013, 01:223-225.

沙盘模拟培训的教具设计 篇5

谭俊峰

由于目前国内沙盘模拟培训中,所采用的沙盘教具多出于对CELEM的某种模仿,故我们常常看到的沙盘模拟培训教具中的生产设备设计为:手工线、半自动线、自动线、柔性线。

2005年人众人公司委托我设计沙盘模拟教具时,我对全面运营模拟沙盘的内在逻辑重新进行了设计,于是,对生产设备的设计也有了些新变化。

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加入人力资源决策要素,从而使整体模拟过程中“研产销人财物”这六项管理核心决策要素都已进入沙盘之中,并将人力资源与生产设备配合起来。二是将柔性生产线调整为专用生产线。

这里要讲一讲为什么我将柔性生产线调整为专用生产线。

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柔性生产线的灵活性很强,而专用生产线基本无灵活性可言。但这还不是调整的主要原因,其实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能力”。

而“生产能力”又将影响到沙盘模拟培训教具的整体安排,包括数量、重量、是否方便携带等等。正是出于这种教学及教具上的考虑,而非沙盘逻辑设计的核心,才使得更多的沙盘教具中均与国外一致,它们保留了柔性生产线。

因为,在一般设计中,即模仿国外沙盘的设计中(包括用友ERP沙盘、金蝶沙盘、ITMC沙盘、什么什么沙盘之类),生产能力非常小,因为它的设计中手工生产线需要三个步骤才可以生产出产品来,通常是三个季度,这显然会减少生产能力,为了教学的需要(包括市场需求、小组间竞争、模拟的成效等),沙盘教具应达到一定的产能,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比如竞争性及盈利性),于是,这种沙盘中就出现了灵活性及生产效率都非常高的柔性生产线。

但就如同我在其它文章中论述的一样,企业经营决策不等于算术题,更不能用数量数字来影响有效决策,传统的几分之几个产能的模式就无形中增加了数字对管理决策的影响,管理者真正需要通过学习培养的是决策能力,而非数学基础上的某种设计。

基于此,我将手工生产线重新设计为一个季度则可以生产出一个产品,按此逻辑,半自动、自动将大大提高生产能力,于是,也就不需要柔性生产线了,也就改成了专用生产线。

说到底,有两个要点:一是管理者培养决策力需要学习的是什么?我个人认为要简化数字影响,而培养战略性思维,即整体逻辑及经营策略。二是教具安排上如何更适合?我个人认为要尽量简化与经营决策无关的因素,尽管会增加教具的数量,使得携带与管理可能不容易(至少重量多了),但也许更便于学习。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篇6

1 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结构及功能介绍

DTS系统采用开放式结构, 可提供4个培训/研究环境同时运行 (2个教员, 2个学员) , 供调度中心不同用户进行培训、系统分析或反事故演习使用。一个培训环境可连接多个学员、教员界面。

DTS培训室布置的典型方案:配备专门的模拟培训室, 由学员室, 教员室和观摩室构成。学员室的配置考虑到兼作备用调度室, 与实际调度室一样, 配置了学员工作站和调度电话系统。教员室配置1个教员台和教员工作站, 观摩室配置大屏幕投影和音响系统。学员室、教员室和观摩室用单向玻璃或普通隔断。

DTS的功能包括DTS 3个基本组成部分, 即电网仿真子系统、SCADA/EMS仿真子系统和教员控制子系统。第一部分是DTS对电力系统的仿真, 电网仿真子系统包括对一次系统即线路、变压器等一次设备的仿真、对二次系统即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仿真和远动RTU的仿真, 再现电网工况;第二部分是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仿真, 调度自动化仿真子系统保证给调度员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与在线调度自动化系统完全一样, 只不过处理的是DTS的仿真数据, 再现调度员工作环境;第三部分是DTS的培训支持功能, 教员控制子系统包括教员对DTS系统的控制功能、教员对仿真电网的控制功能以及教员充当下级调度/厂站值班员的操作功能, 包含完成培训所具备的监视、控制和分析功能。

2 如何利用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开展反事故演练

2.1 利用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的2种技术路线

WEB方式:将上一级调度的DTS服务器运行电力系统模型 (PSM) , 数据传至WEB服务器, 远方的下级调度员和厂站值班员通过WEB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参与联合反事故演习。根据安全要求, 可设为交互式 (即允许远方参演人员设故障、进行复原操作) 和浏览式 (只允许远方参演人员以共享电力系统数据方式参加反事故演习, 设故障、进行复原操作的指令均由上级调度的教员进行) , 参演人员的权限由教员统一设置管理。

分布式DTS方式:上下级的DTS采用同一运行方式同时启动, 相互间交换联络线界面的数据和系统共有数据 (联络线潮流、联络线两端电压、系统频率) , 交换各自的操作事件。各自管辖的设备由各自的教员进行故障设置和复原操作。

WEB方式的优点为实施方便, 管理简单;缺点为对下级调度管辖的设备详细建模时PSM规模较大, 有时常常不够详细。分布式的优点为对下级调度管辖的设备建模可较详细, 演习时环境一致性也较好;缺点为实施时需增加上下级DTS各自的交换数据通信接口, 调试维护时协调工作量较大。

2.2 教案制作、管理与使用

教员的培训教案包括启动仿真所选的最初的运行方式 (开关刀闸状态、负荷、出力、变压器抽头位置以及保护装置的投退状态) 、仿真系统运行的系统负荷曲线和培训时电网将发生的事故。从在线系统取实时数据生成培训教案是最有效的方式。培训中操作控制包括启动、结束、暂停、恢复、回退、快照、统计和报警等。教员对仿真电网的控制功能主要是设置电网故障, 故障来源有培训前教案、教员临时在厂站图系统图上增加的故障、学员错误操作引起的故障和特定条件引起的故障等。

2.3 培训后评估

目前主要有下面一些做法:

(1) 教员根据学员调压和电气操作的记录, 借助快照回顾功能, 作出定性评估;

(2) 将一些典型题目的答案存在教员台, 把学员的处理过程与标准答案比较, 并根据学员处理引起的停电、失电量、失负荷量以及越限等情况, 给出定量的分数。

与传统的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相比, 具有反事故演练功能的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扩大了参加反事故演练的地域范围, 可使参加演练的调度员和厂站值班员在重点演练自己所管辖设备的上下级调度时, 所共同面对的电网发生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检验和演练各单位反事故预案和措施的适应性, 让一线运行值班人员进一步熟悉电网各种严峻的运行方式。检验各单位之间事故处理预案的衔接性, 从而达到锻炼队伍、提高运行人员在发生事故时的快速正确决策能力的目的。该系统是提高调度人员技术水平, 熟悉系统状态, 保证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工具。

3 总结与提高

目前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得较好:一是用DTS进行全网联合反事故演习。导演预先指定方案, 分几个阶段, 主要演练电网事故发生后学员的判断和处理, 使用次数不多但教案复杂, 参与人数多;二是用DTS进行事故预想。教员一般是调度班班长 (或班组培训员) , 每次考虑一种有一定难度的事故, 由学员判断和处理, 这种使用可以做到经常化, 用于培训各级调度中心的调度员;三是DTS中保护动作的结果对实际保护整定值进行校验。DTS学员台对SCADA功能进行校验, 往往能发现现场保护整定的缺陷和SCADA系统在线运行难以发现的问题。尽管如此, 目前的DTS系统仍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许多DTS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 由于人员的变动, 维护跟不上, 难以正常运行, 这就对DTS维护和使用的制度化提出了迫切要求。因此, 应用具有反事故演练功能的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立DTS系统维护管理办法, 从制度上保证和规范DTS系统的使用;

(2) 与其它相邻电网实现实时数据的共享, 相互提供对方DTS所必需的基础实时数据;

(3) 对用户所在的电网以外的外部电网部分要做出合理正确的实时动态等值方案, 外部电网的实时动态等值数据应包括外部电力网架、发电和负荷3个部分;

(4) 开发和用户验收时应将PSM的真实性作为首要的合格标准, 包括联络线潮流在内、外部系统发生故障时能有逼真的事故支援功率、频率变化和电压变化;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篇7

随着城市大规模建设的进行,塔机的使用量持续增加,随之而来的塔机施工安全成为非常突出的问题,机毁人亡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从发生事故的原因及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施工安全和生产效率与塔机司机的操作正确与否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大量的建筑设备实行租赁,塔机司机的流动性增加,塔机司机的需求量急剧上升,但司机的培训一直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目前采用的塔机司机培训方式周期长(2~3个月),而且无法使受训人员在实际操作环境下熟悉操作技能,因而受训人员不能很快进入独立操作或上机操作不熟练、不规范,带来了安全隐患。

虚拟现实技术是新兴技术,其中虚拟职业和技术培训是其主要应用的一个方面。国外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相当广泛,而国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是对国外成果技术的消化和创新上。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塔机安装操作培训系统安全性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使受训人员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下,在模拟训练机上反复熟悉操作要领,从而解决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无法及时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问题,又可免去受训司机直接在塔机实物上操作的高昂费用,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可以实现对多种工况的模拟,从而大大缩短学员的培训周期,并提高培训质量。

2 研究的主要内容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研制的“塔式起重机训练器”,根据三维视景生成原理,参考起重机司机安全技术考核标准,在对塔机结构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D-MAX软件建立虚拟场景和塔机模型,并将模型导入至Virtools软件中。本研究实现了在国内首次运用Virtools软件开发塔机仿真模拟器,实现了基于Virtools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解决了系统实现过程中的若干个难题,并成功地实现塔机模型的手柄控制[1]。

2.1 塔机安装的虚拟过程

由于塔机机体庞大,各部件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与重量、连接部位多、重心高,塔机拆装属于高空作业,危险性大,技术性强。在塔机事故中,拆装过程发生的事故占相当大的比例,且都是比较大的事故。为了安全完成塔机的安拆工作,这就要求设计出的塔机虚拟安装系统建立在计算机控制技术、仿真技术、数据传感与通讯技术基础上,在室内模拟完成塔机的安装,有效地降低塔机安装培训费用,缩短培训周期,提高培训效率。

2.1.1 塔机安装过程

塔机安装过程如下:(1)安装塔机预埋支腿;(2)安装基础节,用8个主销连接4个角,每个角2个主销,然后用1个立销从主销孔中插入空位,最后在立销下部插入开口销,并打开开口;(3)安装标准节,方法同上,需安装2个标准节;(4)安装顶升套架(直接用汽车起重机安装);(5)安装回转部分;(6)安装回转塔身和塔尖部分;(7)安装平衡臂和相应数量的平衡重;(8)安装起重臂;(9)安装剩余平衡重。最后进行整体的调试。

2.1.2 塔机虚拟安装的实现步骤

1)用3D-MAX软件建模。塔机模型的细节都要添加,用3D-MAX软件绘制出塔机各个部件模型。各个部件分别是:顶升套架、标准节、底架、附着装置、回转、配重、平衡臂、塔帽驾驶室、塔身、行走台车架等。

2)把各个部件模型输入到virtools软件中。

3)在virtools软件中实现上述塔机安装过程。

4)添加必要的物理属性,保证系统的沉浸性。在操作中要考虑到实际安装的规范要求,譬如,塔机钢丝绳吊钩的位置要求。

在PC机上就可以模拟出塔机每一步的安装过程。

2.2 塔机操作训练系统开发

2.2.1 进展

1)成功实现软件对手柄的支持,模拟塔机操作控制台功能。

2)解决了系统中的若干难题,如起吊钢丝绳的视觉模拟、吊物的更换等,使系统更逼真的模拟现实。

3)在Virtools软件中建立了塔机操作、考核平台,并对其数据库编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4)能够模拟自然环境(雾、风天气)。

5)能够模拟考核和评分项目。

6)重物类型包括木桶、长棍、木块和石块。

其不足之处如下:模型过于简单,吊绳的视觉效果不够完善;没有足够的物理属性(如惯性、弹性等)保证其沉浸性;起重机负载重物类型单一;施工现场模拟情况不够真实。

2.2.2 改进

总结塔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机构,分析塔机的工作过程,使用虚拟现实仿真建模软件,为包括塔机、高层建筑以及起重物等在内的几何模型库进行物理属性的添加。

1)把3D-MAX中的塔机模型导入到Virtools中,并完成模型的操作控制。

2)尝试用Virtools中的physics library模块添加必要的材料属性,包括重力、质量、摩擦力、弹力、力场、物理行为设定和车辆物理属性设定等。

3)改进塔机的负载重物的范围,包括:长短、粗细、大小、形状等不同的重物。例如:木桶、水泥桶、钢筋、楼板等。

4)添加土地、楼房、街道等细节。

5)增加一部分障碍物,例如未完工的施工场地中的施工设备。

水平臂塔机为本系统的核心模型,可完成塔机的所有动作,具有现实的动力学特性。虚拟控制面板应完全参照实际操控面板制作,并暂时将其映射到键盘上,通过键盘实现对虚拟塔机的操作,最终达到驾驶室内控制手柄的操作。

2.3 塔机操作训练系统的安装

1)基于更加贴近现实情况的要求,设计出符合驾驶室底座的回转体,用来实现现实情况下的驾驶室的转移角度,并绘制回转机构CAD图。

2)把制造出的回转机构与驾驶室合理安装,使手柄的旋转能够控制驾驶室的角度偏移。

3)调试系统,使之在键盘操作下能够正常运行。

4)熟悉BTP-C318手柄的操作系统,控制VR系统操作仿真系统的运行,并安装到驾驶室中。图1为回转机构和驾驶室的安装示意图。

保证场景有足够的真实程度,更大限度的达到训练的要求,操作训练系统安装在真实的塔机驾驶室中,要求全面考虑各个硬件的安装和PC平台与驾驶室的信息连接。虚拟平台控制系统应最大程度地参照实际塔机操作面板设计,通过安装在驾驶室中的操纵手柄实现对虚拟塔机的操作。

3 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3.1 虚拟现实技术

环境建模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内容,只有设计出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有效的模型,虚拟现实系统才有可行度。虚拟环境建模的目的是获取实际环境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应用的需要,利用获取的三维数据建立相应的虚拟环境模型。本课题主要采用视觉建模。

人机交互技术是虚拟现实系统的一大特点,可以实现更自然、友好的交互方式。

在虚拟世界中的碰撞技术,首先要检测到碰撞的发生及发生碰撞的位置,其次是计算出碰撞后的反应,所以碰撞检测技术是虚拟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应用virtools软件实现动态交互功能。虚拟现实的软件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关键,考虑virtools软件可完成基本交互功能,并且具有经济快捷的虚拟制造特点,所以通过3D-MAX或Pro/E等软件来进行三维建模,再利用virtools实现动态交互功能[2、3]。

3.2 三维模型和场景的建立

利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和3D技术,生成虚拟环境,如工地、建筑物、标志、车辆、人员以及天空背景等场景,其中建立模型是系统中最关键的步骤,主要建立塔机模型、训练项目场地模型、天空模型等。模型均由3DS max软件建模得到,为了降低模型的复杂程度从而降低对电脑性能的要求,系统中忽略了次要景物并简化了塔机模型,降低了环境的复杂程度.

3.3 实验条件

基本硬件为HP xw8600工作站1台(声卡、图形卡、音箱、网卡齐全);BTP-C318手柄;塔机驾驶室;回转底盘;3D背投。

基本软件为:3DMAX2009、Virtools Dev4.1。

4 结语

塔机模拟安装及操作培训系统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和塔机安装及操作仿真相结合的一种训练系统。使用该系统可帮助培养高素质的塔机安装和驾驶人员,从而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塔机模拟安装及操作培训系统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手段将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勇,孟宪颐.塔式起重机仿真训练器的研制[J].北京建筑工程学报,2006,(10):19-22.

[2]王重华,梁岗,梁承姬.集装箱起重机仿真驾驶训练器[J].系统仿真学报,2002,(7):904-921.

模拟培训系统论文 篇8

1 麻醉住院医师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

麻醉住院医师培训是培养麻醉学专科医师的关键阶段,关系到麻醉学专科医师的整体水平和发展后劲,具有战略性的重要地位。要求麻醉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仅要掌握麻醉常见病例和突发事件的诊断和处理,还要培养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使住院医师直接以患者为对象进行临床技能训练的传统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且以往单一的“师带徒”式的麻醉临床带教方式存在的削弱其主观能动性、限制其思维与想象力的弊端。因此,如何能提高住院医师临床的综合思维和临床操作能力,是搞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关键。为此,我科将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引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克服了传统教学单调、抽象的缺点,解决临床典型病例不足、病人配合困难的问题。通过情景化的模拟教学,不仅使住院医师的思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使住院医师的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增加了其临床心理承受能力[1]。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为住院医师临床技能和思维的培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使住院医师在模拟的临床场景中能够更好的掌握医学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和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

2 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在麻醉住院医师培训中的作用

2.1 提高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培训是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临床麻醉教学涉及大量的临床操作,如:气管内插管、硬膜外腔穿刺、中心静脉穿刺、桡动脉穿刺、神经阻滞穿刺等有创操作。要想熟练掌握各项麻醉技术技巧,最好的学习对象莫过于病人或真实的人体。但是,如果让住院医师在操作技术尚未规范、熟练的情况下直接在病人身上实施操作,将有可能给病人造成心理和身体的双重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目前,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具有很好的仿真性,可进行重复操作与训练,并具有记录和保存功能,还可暂停操作以供临场即席讨论,或重新模拟正确示范。通过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的反复训练,可以使住院医师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基本的操作要领和相关的临床麻醉技能。且训练过程不受医疗安全、医患关系、医学伦理等因素的干扰[1,3]。

2.2 训练临床思维

在临床工作中,手术麻醉患者病情千变万化,麻醉医师能否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是保证手术患者安全渡过围术期的关键。大量医学文献都指出有许多医疗过失是由于临床紧急处置能力的有限及临床技术不熟练所造成的。因此,临床紧急处置能力的高低是病人生命是否有保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和紧急处置能力,及时对术中出现的麻醉问题做出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中之重。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使我们从旧式“see one,do one,teach one”的训练模式转变成仿真实境的整合教育。并为住院医师提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空间,使其处理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4]。

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不仅进行常见临床麻醉问题处理的训练,还可以模拟术中麻醉意外事件、麻醉并发症等情况[5]。如:局麻药中毒、支气管痉挛、恶性高热、呼吸心跳骤停等。围术期的麻醉意外及并发症需要麻醉医生快速作出诊断和处理,然而对于绝大数住院医师而言可能由于缺乏认识和经验不足而延误抢救与治疗。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通过情景化模拟麻醉突发事件,使住院医师在训练中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紧张的抢救过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与转归、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上级医师还可将病例相关的检查、影像图片、阳性体征等资料导入到病例中。并可根据住院医师的不同处理方式,随时调整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的参数变化,如果诊断错误,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Simman将显示病情恶化甚至死亡。而且麻醉过程出现突发事件时,往往需要多名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构建一个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医疗小组是救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SimMan综合人系统通过摄像装置将整个医疗过程记录下来,以便对每个角色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大家协调、沟通和管理的能力。住院医师通过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可将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和操作融为一体、融会贯通,能有准备的应对更为复杂的临床问题和突发事件。尤其使住院医师在病情判断、抢救流程、急救药品和仪器的使用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

2.3 医学培训和考核的标准化

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采用真实的患者作为考核平台,常常得不到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并且由于真实患者病情的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考核标准不统一,无法保证考试的客观性、公正性,不能准确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具有可重复性和标准化性,因此可以用来作为麻醉培训考核和住院医师临床能力考评的工具。解决了临床技能考核中缺乏统一考核对象与标准的问题。与传统的评价工具比较, 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不但可以考察住院医师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实际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考察住院医师在具体的场景中组织管理、沟通交流、观察和应变的能力。

2.4 SimMan用于教学的不足

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虽然可以大大缩短从学生到医生、从没有经验到成熟的过程,有效提高临床实际工作的能力,但不能完全替代临床实践。从技术上讲,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生面对是病人,需要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但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不能像真实患者那样将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告诉医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由于接受其机械性训练,缺乏对病人的关心和沟通交流,切忌只见疾病不见人。SimMan综合模拟人所包含的体征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疾病多种多样、复杂多变,而模拟人只能模仿其中的一些急性病症。特别病例的设计依赖教师的临床理论和实践经验,考虑不周就会影响培训效果。

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情景化的模拟教学,使受训住院医师能更好的掌握医学理论、临床技能、病例分析与突发事件的正确处理。模拟医学教学在中国才开始起步,但它是未来医学教育发展的主流,更是与世界医学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因此,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使用SimMan综合模拟人系统,不仅对麻醉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参考文献

[1]鲁开智,陈杰,陈金梅,等.SimMan综合模拟人在麻醉学本科实习学员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重庆高教,2009,22(1):19-21.

[2]朱萧玲,陈绍洋,熊利泽.医学模拟教学与临床技能的培训[J].医学教育探索,2006,5(7):650-651.

[3]冯志平,张大辉,刘秀.Simulation Medicine教育提高临床技能的认识与分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26(1):97-99.

[4]杨璐,李民.模拟教学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当代医学,2008,14(23):58-59.

“模拟胃”在装备培训中的应用 篇9

关键词:模拟胃,电动洗胃机,培训

1 引言

电动洗胃机已普及到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患者少,练习少,基层医护人员操作生疏。为了让基层医护人员能更好地应用电动洗胃机,了解电动洗胃机的结构特点,并经十几个批次的洗胃机培训,结合实际操作,发现自制的“模拟胃”在学员学习中对电动洗胃机进、出胃管路的理解有指导意义,对熟练操作电动洗胃机有很大帮助。

2 应用

2.1“模拟胃”制成

备1 000 m L量筒(不锈钢或玻璃量筒均可)和1∶5 000高锰酸钾溶液1 000 m L。

2.2“模拟胃”在洗胃过程中的应用

2.2.1“模拟胃”准备

1 000 m L量筒一具,加入1∶15 000高锰酸钾溶液[1]1 000 m L,把“模拟胃”固定在床头。

2.2.2 把胃管放进“模拟胃”中

按下“出胃键”,高锰酸钾溶液通过胃管进入洗胃机,依次经粗滤网、细滤网、排污管进入污桶,玫瑰红色高锰酸钾液染红了通过的管路,解释了整个出胃路径。按“进胃键”,配置的温开水洗胃液通过进胃路径灌入“模拟胃”中。红色的出胃管道和红色的进胃管道,解释了洗胃机进出胃的路径。

3 效果评价

3.1 模拟胃评价

“模拟胃”模拟了胃的容量,通过电动洗胃机“出胃键”的控制,阐明了出胃路径。操作电动洗胃机时因为进、出胃路径的不同,按键时虽然能按照按键的语言提示操作,但不能理解进胃和出胃在洗胃机中的运行路径,使用“模拟胃”增强了对技能操作的理解。

3.2 拓展思维

电动洗胃机是通过自动控制时间来控制进胃或出胃液量,“模拟胃”能加深对控制时间段、进出胃液量的理解,更有利于实际操作。

3.3 问卷调查

99%的学员认为增强了学习兴趣;98%学员认为增强了学习和理解洗胃机操作原理的能力;95%学员认为增加了临床操作洗胃机感性认识。

3.4 掌握程度

通过模拟胃的实际操作,99.5%学员能掌握洗胃机的操作。

4 结论

(1)“模拟胃”能很好地与护理知识有机结合,如“模拟胃”使用的液体是1∶15 000高锰酸钾液,模拟了洗胃液的实用配制,弥补了学员临床见习的缺陷。

(2)与临床操作密切接轨,使学员能直接观察动态高锰酸钾液在管路中的运行,增强了学员对洗胃机管路运行路线的了解,增强了学员的感性认识,提高了训练质量。

(3)训练方法新颖,学习热情高,巩固和加深了对医护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操作中,加入液体方便,使用简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5 结束语

电动洗胃机是现代临床上非常普及的一种医疗装备,如何让这种装备在现代的科技练兵中起到很好作用,是培训机构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十几个班次的培训,将“模拟胃”应用于洗胃机操作培训中,用“模拟胃”容量代替胃的容量,用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形象演示管路的运行路线,使学员能直观感受洗胃机的工作原理,更深更快掌握洗胃机的操作方法,而高锰酸钾溶液的使用更贴近了临床洗胃液的配置。

笔者把洗胃机和“模拟胃”结合在一起,模拟操作整个洗胃程序,简化了操作步骤,贴近了临床操作,解决了基层部队实际洗胃少、操作不熟练的难题,为基层的洗胃模拟训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模拟驾驶培训的不可替代性分析 篇10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 (GB/T30340) 在定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时, 首次明确将培养驾驶学员的安全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规范驾驶技能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形成成为驾驶培训的终极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2012年颁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在原有的《大纲》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实用性驾驶技能培训的调整, 在科目二、三中增加模拟培训实现实际教学中难以完成的内容。这个调整也引起了社会广大驾驶培训人员的重视, 引导出:一个初学驾驶的人应当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经多年的管理和实践, 笔者认为:驾驶技能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实车训练获得;规范驾驶技能、驾驶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更多地需要模拟培训, 并且模拟培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

一、获取规范驾驶技能的不可替代性

驾驶培训涉及教练员和驾驶学员。传统的教学模式依靠教练员的言传身教、学员反复模仿;教练员的传授能力和学员的模仿能力是培训成功的关键因素。无论传授还是模仿都有明显的个人特征, 难以避免随意性。首先, 教练员各人教学能力不同, 各自对教学大纲、动作要领的理解和传授方式不同;且同一教练员在不同的工作环境、心理状态下的教学也会不同。这导致依靠教练员将标准化、规范化的驾驶技能进行批量传授变得不太可能。其次, 学员从性别、年龄、文化层次、动手能力到理解能力各有不同, 这使得学员掌握规范驾驶技能的程度不一。

对于第一点, 可以通过电化教学方式予以解决, 即将规范的操作要领制作成电子课件, 可以无差别地重复演示给学员, 实现“教”的标准化、规范化。但对于第二点, 被动形式的电子课件却无能为力, 这就需要互动形式的模拟驾驶培训来解决。也就是将平面化的电子课件拓展成立体的动作示范, 由驾驶模拟器来检验学员模仿的标准化程度, 并不断地与标准动作进行比对, 给出修正指示。通过反复的量化的模拟训练, 规范学员的驾驶行为, 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直至掌握标准的驾驶技能。这种教学模式是靠人为教学很难实现的, 模拟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适应复杂驾驶环境的不可替代性

驾驶是人、车、路、环境等各项因素相互作用的活动, 不同的驾驶环境必然对驾驶行为有不同的要求。我国地域广阔, 包含了平地、山地、丘陵、沙漠、草原等各种地貌, 雨、雪、雾、冰等各种气候, 也造成了各地不同的复杂驾驶环境。特别是城市建设的高速推进, 高架、高速道路驾驶培训无法在实车教学培训中实现。学员只是在规范的场地、道路上学习, 熟悉的是常规的驾驶环境。实现新驾驶人从培训环境到实际驾驶环境的转换, 适应各种不同的实际驾驶环境对于培训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目前的驾培模式下, 驾校只是负责完成规定科目的培训, 驾校不会也不可能在培训过程中实现突破式训练, 中间的转换适应基本靠学员自己摸索。而模拟驾驶培训可以模拟不同的驾驶环境, 让学员对复杂驾驶环境有了直观的认识, 并能掌握相应驾驶环境下的基本操作和应对。这样平原地区培训的驾驶人不至于到了山区不知所措, 南方人到了冰天雪地的北方也能免于惊慌失措。

三、突发情况处置的不可替代性

遇到突发情况慌了手脚、处置不当, 往往酿成大祸。所以, 对突发情况的处置应该是驾驶培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遇到爆胎、制动不灵等突发故障以及需要紧急避险时, 驾驶人应如何应对?这在驾校的实车培训中是无法提供针对性训练的, 一般通过理论性的演示、讲解完成。但对于一个要到实际环境中驾驶的学员来说, 全面了解和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重要的。如何实现这一教学?只有在能够实现全面互动教学的模拟培训环境下获得。模拟驾驶培训可以通过相应突发问题的程序设计模拟出各种突发情况, 培训学员的反应处置能力, 逐步形成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这是学驾之初最为重要的一环, 这类知识的掌握会对驾驶人员养成良好驾驶习惯起决定性作用。但事实上往往不被重视, 原因有多种, 一是以前不具备可以互动教学的模拟教学设备;二是教学人员对这一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三是驾培机构为减少成本不愿意投入。

四、培养安全意识的不可替代性

对驾驶学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贯穿于整个培训始终。理论学习中, 通过安全教育、警示片演示;实车培训中, 教练员也会有意识的进行安全教育。这种言传身教式的安全意识培养方式, 因其着力于讲解传授一方, 而忽视了接受方, 效果并不明显。学员安全意识是什么程度并无量化的结论, 也缺少改进的方向。模拟驾驶培训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场景和情况处置让学员通过互动模拟进行应对训练, 来测试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 得出分析报告, 再有针对性的设置培养方案。即模拟驾驶培训可以将安全意识的培养从单方面的“教”扩展到“教学互动”的立体模式, 让学员从操作实践中真正体会到不安全驾驶导致的后果, 从感性方面对什么是安全的驾驶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这个环节是一个初学驾驶人员真正能单独上路驾驶的必不可少的训练, 而事实上在我国所有驾校中并无这样的课程, 这也是导致新拿证驾驶员交通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以上的四个方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全面掌握驾驶技能、形成安全驾驶的习惯, 模拟培训必不可少。

但从我国目前的现状, 驾校很少有针对性地或超前研究优质的培训模式。有带头企业自觉地从消费者的需求、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研究提高产品的质量, 推进行业的发展, 这样的行业才有生命力。而目前我国存在的应付式培训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仍有可观比例的学员拿到证后不会开车, 更谈不上培养安全文明合格的驾驶人。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位驾驶人深思!

Windows.视窗

模拟驾驶培训在机动车驾驶培训过程中, 对掌握规范的驾驶技能、学会适应复杂驾驶环境、处置突发情况、培养安全的驾驶意识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 应该形成完整的驾驶培训体系, 从而提高培训质量, 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上一篇:回归本真的体育课堂下一篇:燃气浓度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