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信息化论文

2024-07-19

网络电视信息化论文(共12篇)

网络电视信息化论文 篇1

人类的数学能力与所使用的学习工具和研究手段是分不开的.技术发展和数学发展之间的联系是贯穿整个历史的.数学的发展可以导致新技术的出现,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数学的发展[1].以现代数学技术为技术支撑点, 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学思想、方法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呼唤数学教育的信息化.电子计算机环境下各种形态的技术在数学教学、研究中的适度应用, 必然会促进数学的内容、方法、应用模式以及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数学自信心等发生重大的变化.

1 数学的信息化教学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在漫长的数学教育过程中, 形成了相对固定和行之有效的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把数学推上了从来未曾有过的重要地位, 信息时代就是一个“数学化”的时代, 数学已经从国民经济和科技的后台直接走到了前台.人们呼唤“大众数学”, 需要“用数学”、“数学能力”和“数学自信心”.传统的观念、内容、方法、媒体在需求上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计算机进入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数学的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 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和现代教学设计技术, 广泛开发教育资源, 合理优化教育过程, 以实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和增强数学素养的目标.[2]

现代教育思想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双主体 (教师和学生) 教育、创新教育等, 现代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新行为主义、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折中主义等学习理论和发展教学、结构-发现教学、最优化教学、多元智能教学等教学理论[3].这些教育思想和理论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顺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产生的.数学信息化教学的主要方法有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几何直观化、数学实验、计算方法与计算数学的扩展、数学机械化思想与方法的推广、网络与远程教育等.其中网络因其集成化、共享性、非线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在教学应用中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笔者近年来设计和组织开发了“高等数学网络教学软件”、“数学史资源共享平台”、“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资源共享平台”等教学软件和网站, 尝试和实践了多种网络环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搜集、浏览和分析比较了大量的网上数学教学资源, 总体感觉存在的问题是:①数学教学对网络利用不充分;②数学网络资源混乱和缺少;③信息化方法的欠缺和不当;④浅层次徘徊和不注重可持续发展.

2 网络的利用

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之一, 是最主要的信息化教育媒体.网络的利用主要包括2个方面的问题:局域网与Internet等网络环境的利用和网络资源的利用.

2.1 网络环境的利用

2.1.1 局域网环境

1) 网络教室.网络教室大多数采用客户/服务器方式组建, 至少教师工作站配置网络化的多媒体计算机, 增加一套专门设计的网络教学系统 (软件式、硬件式或软硬件结合式) .在网络教室中, 利用广播、监看、分组、控制等功能, 可以很顺利的实现集体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同时, 其对结果容易整体和单个回收的特点也为无纸化考评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校园网.如果学校组建了校园网, 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 在服务器上挂接课件库、资料库和素材库, 教学中可随时方便的调用, 配合以网络多媒体教室, 通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或分组协作, 在讲解、探索、发现、讨论和老师机智点评的过程中, 使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利用论坛提出问题, 安排任务, 布置作业等, 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利用校园网不仅可以重温学习内容, 查缺补漏, 查看任务, 提交作业, 而且可以无忌讳的进行教学反馈, 在线交流等;同时, 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共享的功能, 发扬团队协作精神, 避免重复劳动, 建立自己的团队资源中心, 实现个体手工劳动向团队资源共享的转变, 创造教与学的技术环境.

2.1.2 Internet环境

Internet环境的利用是多元化的, 数学教与学中最突出的是计算机网络的远程教学和远程自主学习.数学网络远程教育结合文本, 采用图像、音频、视频和虚拟技术传播教学内容, 学习者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有:网络学校、网络教材、同步与异步讲授和讨论、小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电子邮件、BBS、新闻组 (News Group) 、在线交谈以及在线搜索素材库、资料库、课件库等数学资源库等.

建立在Internet环境下的数学教育, 其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网络数学教学的发展方向是个性化、终身化、全民化、智能化、适时化、社会化和国际化, 使数学真正成为大众数学,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

2.2 网络资源的利用

2.2.1 浏览、搜索、下载

网络数学资源非常丰富, 通过浏览、搜索、下载和预约等方式, 获取所需信息和资料, 提高数学知识和能力.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和信息库, 海量的知识信息以非线性的方式组织在一起, 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资源.网络数学资源存在于国内外各种网站之中, 主要类型有:①单一主题数学网站;②数学教学综合网站;③教育网站数学频道;④各大学数学院系网站;⑤数学科研机构网站;⑥数学教育杂志类网站;⑦数学协会网站;⑧数学工作者、爱好者的个人网站等.

如何快速、准确的在网上获取资源应成为学习者的一项基本能力;搜索引擎的使用, 专业网址的收藏与积累, 网上预约与交换等, 都是有效获取资源的基本方式.教师获取的资源往往要经过加工再创新, 然后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组合利用[4].

2.2.2 在线学习和讨论

数学因其自身的特点, 教学中的辅导、点评和讨论非常重要.在比较成熟的网站上, 积累了专家学者针对网络教学所撰写的资料, 存放了对重点、难点的解析和动画演示, 保留了许多学员在实际学习中的典型提问和不同老师的精彩解答, 即使你不是远程教学的学员, 你的问题也可以得到及时的在线讨论和解答.国外已经形成了一些很有特色的网络资源, 如美国杜克大学的跨课程计划 (www.math.duke.edu/education/ccp) 中数学模块的明显特点是把数学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 以纵向的学科模块和横向的应用领域模块交织成一个体系[5], 讲究在学中用和在用中学, 有情景, 有问题, 有引导, 有解释, 有乐趣, 有引申, 充分体现了网上学习的自由、轻松、活跃的思维和对能力的培养.

3 网络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建设

3.1 建设者

网络资源基本上包括基于课堂学习、基于自主学习和可供综合使用的3种形式.数学资源需要大家来建设.教育管理机构、数学工作者、数学教师、课题组、教研室以及各种数学教研机构都应该成为数学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和提供者.

数学资源建设初期, 由于数学工作者对信息技术及相应组合平台的驾驭能力不够, 往往请计算机工作者代劳, 以致网络数学资源对数学课型如数学概念课、数学命题课、数学复习课等的特点把握不当, 针对性不强, 泛泛而用.有些资源甚至过度形式化, 为技术而技术, 没有体现数学本质, 没有把学术形态的数学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 出现了“去数学化”的倾向[6].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数学工作者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与认识的提高, 数学资源的建设逐步由数学工作者自己完成, 真正实现“数学化”, 使数学网络资源的建设逐步专业化, 并不断向纵深发展.

关于数学网络资源的标准、序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相关机构已经着手考虑和通过门户网站等手段进行技术实现, 但笔者认为目前最重要的仍然是如何使“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车”快起来和“货”多起来.

3.2 途径

数学网络教学资源的类型主要包括数学类精品课程、数学类电子教材、数学问题、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案、课程素材、课程设计方案、大纲、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学生电子作品范例等.

建设者可以通过建立个人网站、课程网站 (如数学史) 、专题网站 (如数学建模) 和综合网站数学频道 (如数学与生活) 以及“发帖子”等途径, 向网络上发布教学资源.

3.3 技术与平台

数学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主要包括选题与系统设计、内容与素材的开发、网页制作与插入、站点搭建与发布等4个阶段 (如图1所示) :①选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定资源的类型, 比如是建立课程电子教材还是建立为突破某个重点或难点的微教学单元, 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系统设计和教学设计;②将数学内容数字化, 根据设计加工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素材库准备调用, 这是非常关键、具体和劳动强度大, 也是技术性和经验性很强的环节;③网页制作是一门技术, 数学网页资源要充分体现数学的特性, 网页要能灵活地插入到相应的页框中进行组合, 讲究动态性;④数学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 就要借助相关软件平台, 搭建站点, 经过反复测评后发布出去, 为共享资源增砖添瓦.

数学网络资源因其学科特点, 对动态性、过程性、直观性、交互性、观赏性和趣味性的要求较高, 在技术上要尽量多采用ASP (Active Server Page) 技术、JSP (Java Server Pages) 技术和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 技术, 使数学资源建设真正基于最新技术, 充分利用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笔者在“数学史资源共享平台”的制作中广泛采用了ASP技术, 在“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资源共享平台”中较多的采用了JSP技术, 根据教学反馈评价, 应该说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Dreamweaver MX是一个可视化的网页设计和网站管理工具, 作为一个所见即所得的网页编辑器, 支持最新的Web技术, 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属性工具栏、对象工具栏、站点管理窗口以及快速工具栏等工具, 不仅使得制作过程更加直观, 同时也大大简化了网页制作的步骤, 是当今比较理想的平台, 应当成为网页和网站制作的首选.

我们强调信息化教学媒体和资源建设, 并不是屏弃传统教学媒体和手段, 厚此薄彼, 而是希望转变观念, 冲破束缚, 大胆尝试, 勇于创新, 实现信息化教学媒体与传统的最佳结合, 把握好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学习环境, 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和效率.

摘要:计算机进入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网络因其集成化、共享性、非线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 在数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中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推进了数学的开放教学、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应向纵深和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育信息化,网络环境,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David Leigh-Lancaster.数学.技术.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 2004, 13 (4) :62-65.

[2]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育方法探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42 (2) :109-112.

[3]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7-31.

[4]吴华, 宋西红, 等.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数学教育学报, 2004, 13 (2) :60-62.

[5]齐民友.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网上资源[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2) :1-4.

[6]张奠宙.教育数学是具有教育形态的数学[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3) :1-4.

网络电视信息化论文 篇2

信息化网络进普阳

普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东、松花江下游北岸的绥滨县境内,总占地面积5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万亩,航运、陆运交通便利.全场人口近1万人,下设有18个生产队和柳北、柳西两个开发区,以及22个企事业单位.近几年来,普阳农场通过大力构建农业信息化网络系统,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使粮食总产、单产、亩效益逐年递增.实现总产20.5万吨,平均单产462公斤,平均亩纯效益286元,全场经营利润55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2亿元,人均收入1.15万元,其中农业单位人均收入2.1万元,人均银行存款1.9万元,家庭农场盈利面96%,各项指标又创历史新高.

作 者:臧步龙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普阳农场刊 名:中国农垦英文刊名:CHINA STATE FARMS年,卷(期):“”(5)分类号:关键词:

农机信息化网络发展建议 篇3

关键词:农机信息化;发展;意义;建议

中图分类号:S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4-0051-02

随着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流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的要素作用日趋明显。实施农业信息化战略,促进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管理在农村领域的普及应用,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农机信息化网络就是把信息化与农机化有机结合,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缺技术、缺工具的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发展农机信息化网络工程的意义

农机信息化网络是一项关系到农机化发展全局、影响到社会舆论环境的重要工作,在宣传农机化政策、展示农机化成就、凝聚各方力量、服务农机化决策、推进政务公开、树立部门形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1 农机信息化网络是宣传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窗口

营造全社会关注农机的氛围,是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宣传农机化发展成就,有利于提升农机部门的社会地位,提高农机工作者对农机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农机化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宣传农机化典型经验,鼓励鞭策后进,可以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通过宣传农机实用技术,可以让农民了解更多的致富信息,引领农机产品进入市场转化成商品。

1.2 农机信息化网络是农机管理的服务平台

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推行电子政务办公,可以大大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农机管理服务水平。一些重要活动、最新信息、文件传达等以往以电话通知或文件送达的方式可以完全被信息化网络所替代,而且更便捷、更高效、更节约。

1.3 农机信息化网络是广大农民迫切需要的服务平台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化发展速度加快,农民真正享受到了农业科技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但随着农民购买力的提升,大中型农业机械及其配套机具数量有了大幅增加,新机具的品类有了新的变化,这些对操作者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通过农机信息化网络,农民可以很容易地获得需要的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水平。

2 农机信息化网络发展建议

虽然农机信息化网络在省市县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农机管理部门对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工作不重视,习惯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掌握和兴趣,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二是投入不足。农机信息化网络投入不足,尤其是许多市县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实力建设农机信息化网络平台。三是信息服务水平不高。表现为对市场需求信息了解不及时、不深入,信息更新缓慢,缺乏专门的网络技术服务和信息采集人员。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1 深化认识,加强领导

发展农机信息化网络不是简单地买几台电脑、能上网,把传统管理事物搬上计算机网络就可实现信息化办公。通过网络世界,建立上下贯通的办公渠道和信息传送通道,提高工作质量和办公效率,节约办公成本。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应强化对农机信息化网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畅通的政务信息渠道,提高管理水平。农机化网络信息部门要紧跟农机化事业发展趋势,制定上下协调、切实可行的农机化网络信息工程计划,更新观念,淘汰落后办公方式和手段,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机化工作的各个方面,促进农机化网络信息工程整体意识的不断提高。

2.2 优化网络,实时更新

网络的一大特点是它的即时性。农机信息化网络离不开信息员,通过分布在各地的信息员不断采集信息并及时上报,才能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将这些信息发布出来,供读者阅读观看。如果网络不能实时更新,网络的作用就大打折扣。因此,应着力发展农机信息员,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激励机制,让信息员的主动性得到发挥,积极收集并上报信息,丰富网络版面内容。信息采集是农机化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的基础,要针对农机化发展新阶段以及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政策信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农情信息入手,按照信息平台的栏目要求,积极采集各类农机化信息。

2.3 抓住新闻焦点,提高信息关注度

如何及时收集最基层、最真实的原始信息,并整理加工为有用信息,是农机化网络体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基层农机部门不健全,办公设备落后,信息人才缺乏,与农机用户、农机市场及生产厂家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及时了解农机动向,缺乏信息交流途径,导致基层有用的信息上不来。必须想方设法建立信息采集体系,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定期将当地发生的农机大事、要事随时编辑上报。加强农机管理部门与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了解基层群众对农机工作的需求和建议。同时,对外省农机化信息进行甄选,发布网上以供借鉴。做好信息管理工作,在保证信息采集量的基础上,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信息捕捉加工能力强的信息管理队伍,对采集到的信息依据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加工成有用信息,以便及时利用。

2.4 严格把关,确保信息传播质量

信息质量把关审查至关重要。在农机化信息的审查过程中,一些具有敏感性的内容常常被忽视。网络信息审查者认为敏感性只在于政治言论的层面,而忽视了专业性的信息内容。事实上,行业性的信息同样具有大的影响。例如:网络宣传的农机产品、推广的农机技术、发布的农机信息是否真实,都需要网络信息审查者心中有数、把好关口,否则容易误导,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可见,网络信息宣传无小事,必须把好审核关,尤其对于政务网站而言,丝毫不能掉以轻心。

2.5 加强培训,有效开展农机化信息服务

搞好农机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针对当前农机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的现状,应加强对现有农机化信息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以满足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适应农机化管理工作需要。农机信息化服务要明确定位,按不同服务范围、对象和内容开展工作,体现服务的层次性、针对性、时效性和有效性。对农机管理部门,重点传播关于政策、政务信息,交流外省管理经验;对农机科研推广人员,重点发布国内外农机科技成果,交流技术推广经验;对广大农民和农机使用者,信息应偏重于政策信息、技术推广、咨询服务、机具介绍、典型宣传等内容。

参考文献

[1] 金英慧.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探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0(5):64-65.

[2] 吕思光,吕政.农机信息化网络建设应选择适宜模式[J].信息化建设,2006(4):43-45.

[3] 崔小冬.信息化助推农机化工作驶入快车道[J].信息化建设,2009(11):50-52.

网络电视信息化论文 篇4

数字电视产业作为新兴的信息产业,是21世纪发展前景最广阔的产业之一,是数字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重点,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它将带动上万亿的相关产业[1]。数字化给广播影视带来了自诞生以来最大的一场技术变革。因此,广播电视数字化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高度重视,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已经制定并发布。为做好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展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试点工作。2005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将广西列为全国第一个整省(区)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试点地区,探索我国整省(区)实施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模式、技术体制和运营机制,这是继我国在青岛、佛山、大连等以市为单位作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试点后的一个新的整省(区)试点模式。因此,如何在整省(区)范围内建设好一张既满足有线数字电视传输要求,又满足广播电视网络“三网融合”[2]业务发展和数字电视新技术应用需要的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下面总结了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和改造工作基础,并结合广西广电网络实际情况,针对广西整省(区)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的建设,提出一个新的设计、建设模式,供大家共同研究和探讨。

1 数转前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状况

2004年5月,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完成全区网络整合并正式挂牌成立。在公司成立初期,全区89个分公司原有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模式多种多样,不能互联互通,不能全程全网。全区各市、县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基本沿用建网初期的“同轴电缆树型”结构,特别是在还未做HFC改造的网络中,一条传输干线连续串接20余级放大器,线路开口和接续点多。同时电缆干线网络中普遍存在室外线路采用室内分支分配器和普通F头连接的现象。线路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私拉乱接现象,造成许多空载接头和空载电缆,致使网络不匹配,信号传输质量劣化。原有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

原有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主要采用树型网络和串联分支分配器入户结构,这样的网络存在以下问题:

1)网络结构不合理,有源和无源器件串联级数多、接头多,放大器串接级数多,这样的网络只适用模拟单向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不适用数字电视和交互式数据的传输。

2)一个光节点覆盖的用户数过多,大多在1 000~2 000户以上;有的网络甚至是全同轴电缆网,系统带宽不足550 MHz;不能满足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双向互动业务的开展需求,不能成为“三网融合”的基础网络。

3)大量使用普通室内型分支分配器和F型电缆接头连接,外线电缆多采用普通多层屏蔽网电缆。而这些器件常有接触不良、屏蔽性能差、相互隔离性能差、干扰信号容易入侵等问题,还常有用户私拉乱接更改线路,影响网络的传输质量。

4)网络设计不规范,使用器材品种多,规格多,设计计算复杂,特别是双向回传设计,调试难度大,一般技术人员不容易掌握,网络维护工作量大。

5)网络大都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已运行将近20年,网络老化,传输性能下降,故障率逐年增高,随着网络承载业务增加,网络运行负担加重。特别是雷雨季节,网络经常出现大面积的故障,网络维护工作量不断加大。

6)网络多为架空方式建设,网络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差;同时架空方式不能满足城市和小区建设要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新建、改建或扩建工程不断增加,新建建筑与日俱增,而城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住宅小区和商务办公用房等民用建筑均要求埋地入管,按原有模式建设的网络不能满足市容市政要求,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和浪费。

因此,必须对全区原有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进行规范建设和改造,改进网络传输结构,提高网络传输质量,满足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三网融合”业务开展和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发展的需求。

2 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技术模式和要求

根据广西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要求和广电网络“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的需要,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和改造必须满足数字电视整体转换要求,还要满足双向多功能业务传输和网络新技术应用要求[3]。依据国家和广电行业相关标准,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和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技术发展要求,广西广电网络公司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并通过自治区发改委、建设厅和广电局三个部门联合发文整省(区)统一实施。此外,还顺利通过广西地方标准审定会的审定和广西地方标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将该规范上升为广西地方标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发布实施。

针对广西广电网络的现状,城镇建筑小区选择光纤到无源器件(FTTLA)的电缆网络设计建设方案,采用模块化设计和无源集中分配到用户的建设模式,取消电缆网络中的有源放大器,减少电缆网络中器材的串联数,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设计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以及通用性和扩展性强的特点,既能满足现有模拟电视、数字电视传输需要,又能满足“三网融合”双向互动业务发展的需要。以下介绍广西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主要技术模式和要求。

2.1 城镇建筑小区同轴电缆分配网的设计和建设[4]

1)网络结构以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为主,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光纤到户设计。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采用光纤到楼设计,每个光节点所服务的用户数为50~400户,光节点以下的用户分配网采用无源集中分配方式,每6~16个用户汇集至通用型分配器,通用型分配器至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端口的-5电缆的长度应不大于35 m。

2)光节点至楼栋的连接电缆采用-9铝管电缆、-12铝管电缆、-13铝管电缆;楼栋间采用-12铝管电缆、-13铝管电缆架设;单元(楼层)间采用-9铝管电缆架设。电缆连接器使用防水针型连接器,禁止使用F型连接器。光节点至楼栋、单元之间的分支器、分配器采用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分配器。铝管电缆与防水电流通过型分支器、分配器连接时,应将接头用带胶的热缩套管做防水保护。光节点设备和分支器、分配器的空置端口应设置75Ω匹配电阻。建筑小区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光节点设计模型如图2所示。

3)单元内采用无源集中分配方式设计,单元内入户电缆采用双层屏蔽64~96网的-5电缆敷设,电缆连接器使用冷压式F头,单元内部接入系统图如图3所示。

2.2 城镇建筑系统输出口的技术指标

系统输出口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2.3 建筑小区楼内配线及管线预埋设置

1)多层建筑的每个单元底层设置一个室内配线箱,每个单元的6~16个用户应设置一个分配器箱,分配器箱位置设在所带用户的中心楼层。分配器箱和室内配线箱应与楼层预埋管道贯通。室内配线箱、分配器箱、用户多媒体配线箱规格应符合表2的要求。

注:(1)项目实验条件为:110~862 MHz;(2)短期测量采用15 min,应不出现误码。

2)多层建筑单元内楼层间应敷设1根直径不小于50 mm或2根直径不小于32 mm的PVC管,入户管道应敷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6 mm的PVC管至室内用户多媒体配线箱。多层建筑单元内楼层间及入户预埋管线敷设如图4所示。

3)高层建筑楼层间的线缆应在竖井(弱电井)内敷设。暗装敷设时,应敷设2根以上直径不小于50 mm的PVC管。高层建筑楼层的线缆使用电缆桥架敷设时,电缆桥架尺寸应不小于宽200 mm、高100 mm。楼层分配器箱与电缆桥架连接应敷设1根直径不小于50 mm或2根直径不小于32 mm的PVC管。

4)高层建筑同一楼层内预埋管线的敷设如下:

(1)每层所有终端盒至同层竖井距离不大于35 m时,每个分配器箱应敷设1根直径不小于25 mm PVC塑料管直接连接至竖井;

(2)终端盒至同层竖井距离大于35 m时,根据终端盒的数量及分布,在中心位置设置一个或多个楼层分配器箱;

(3)每个用户多媒体配线箱应敷设1根直径不小于25 mm的PVC塑料管直接连接相应楼层分配器箱;

(4)相邻楼层分配器箱间应敷设1根直径不小于40 mm的PVC塑料管直接连接;

(5)与竖井相邻的分配器箱应敷设1根直径不小于50 mm的PVC塑料管连接竖井。

高层建筑预埋管线敷设如图5所示。

2.4 用户室内配线及管线预埋设置

1)每户室内应设置独立的内嵌式用户多媒体配线箱,用户多媒体配线箱内置分配器端口数不大于4,用户多媒体配线箱尺寸应符合表2要求。

2)用户多媒体配线箱到各房间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端口应采用星型结构敷设暗管,基本设置标准为:客厅、书房、卧室要设置有线电视系统用户端口,每个预埋终端底盒敷设1根不小于16 mm的PVC塑料管直接与用户多媒体配线箱连接。

3)用户室内应使用金属屏蔽隔直流型单孔(TV)或双孔(TV/DATA)有线电视专用用户盒。

用户室内预埋管线敷设如图6所示。

2.5 室外光工作站箱的安装及室外地下管道敷设[5]

2.5.1 室外光工作站箱安装

1)光工作站在室外应采用落地箱(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壁挂箱)安装。室外光工作站箱应安装在光工作站信号覆盖区的中心位置。

2)小区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100户应至少设置1个室外光工作站箱;小区用户数超过200户,每增加200户应相应增设1个室外光工作站箱。

3)室外光工作站落地安装箱内空尺寸(长×宽×高)应不小于760 mm×480 mm×1 380 mm,箱体基座尺寸(长×宽×高)应不小于840 mm×560 mm×300 mm,箱体基座要求混凝土筑成,箱体基座进线孔应埋设不少于10根直径不小于28 mm的PE子管。箱体基座应安装在电缆沟或检查井附近,并从电缆沟或检查井直接埋设PE子管接通电缆沟或检查井和水泥基座的进线孔,若箱体基座安装位置离电缆沟或检查井的距离大于5 m时,必须在箱体基座旁边建1个手孔,小区外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900 mm×900 mm×900 mm,小区内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500 mm×500 mm×800 mm。

2.5.2 楼栋间预埋地下管道的敷设

1)预埋地下管道应使用1根直径不小于110 mm的七孔梅花管。小区内主要道路预埋地下管道深度为700~1 000 mm;楼栋间预埋地下管道深度为500~800 mm。

2)预埋地下管道人孔的位置应设置在楼栋(单元)入口处,人孔位置应避开车行道。人孔使用砖块砌成,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900 mm×900 mm×1 200 mm,并使用复合材料盖板铺平路面,人孔的墙宽为240 mm(不含灰沙面层)。井口部位制作截面为长240 mm、宽160 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3)小区内主干地下管道应与城市有线电视主干地下管道对接,便于有线电视线缆引入。

2.5.3 引入楼栋预埋地下管道的敷设

1)每个单元内的上引线处应设置手孔,手孔内空尺寸(长×宽×深)应不小于500 mm×500 mm×800 mm。

2)手孔使用砖块砌成,墙宽为240 mm(不含灰沙面层),井口部位制作截面为长240 mm、宽160 mm的钢筋混凝土圈梁。

3)从楼栋间预埋地下管道人孔应敷设一根直径不小于110 mm的七孔梅花管到单元内手孔,引入楼栋预埋地下管道埋地深度为300~500 mm。

3 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成果

经国家广电总局试点验收小组对广西全省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全面测试,无论城镇网络的近端还是远端,各项指标测试结果均为优良,顺利通过了测试验收,并荣获全国首个有线电视数字化示范省(区)。经过几年来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改造和运行,现已做到以下6个方面:

1)通过制定实施全省(区)统一的规范,保证了全省(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质量,保障了全省(区)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顺利实施。广西城镇新建建筑的有线电视网络设计[6]一直是由建筑设计部门设计,而建筑设计部门执行的标准均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国家标准,如GB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11318—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J《民用建筑电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等,仍采用串接分支分配器方式。另由于这些标准未涉及到建筑小区内有线数字电视预埋管线的设计、建设和施工,致使建筑施工时有线电视预埋管线不合理,无法满足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的布线需要,导致建成后的网络需要进行二次改造,造成了大量重复建设和浪费。广西广电网络公司依据国家和广电行业标准,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广西《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技术规范》,并通过广西发改委、建设厅和广电局三个部门联合发文全省(区)统一实施。此外,还将规范上升为广西地方标准,在广西境内发布实施,保证了全省(区)统一规范。

2)网络采用光纤到无源器件(FTTLA)模式,取消电缆放大器,实现了无源集中分配到用户;电缆网络采用树-星型结构,减少了分支分配器和电缆接头串联数量,简化了网络结构;规范了铝管电缆、防水接头、防水分支分配器、防水热缩套管、用户终端等器材的使用,使广西广电基础网络的质量得到提高。

3)通过规范城镇建筑预埋管线的设计、建设和施工,极大方便了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在新建建筑和改造旧建筑以及房屋装修时规范做好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设计和施工。

4)通过强制规定用户室内终端盒必须使用金属屏蔽隔直流型有线电视专用用户盒,保证了网络和用户的安全;通过规定用户室内设置多媒体配线箱,且星型敷设暗管至每个终端底盒,保证了用户室内有线电视、电话及宽带线路的良好施工。

5)城镇新建建筑有线数字电视网络均采取预埋管线方式建设,既安全又美观,不仅满足了广播电视安全可靠传输的要求,也满足了市容市政建设的需要。

6)按规范建成的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能够满足电缆和光纤入户的要求,方便开展双向多功能服务,满足了广电网络“三网融合”的发展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整省(区)统一实施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和改造,使原本标准不一、参差不齐的广西城镇建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得到了规范。经过几年来网络的建设和改造,网络传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明显改善,故障率大幅降低,维护工作量大幅减少,保证了广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双向互动业务的开展,实现了整省(区)全程全网。截至目前,广西共完成城镇建筑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网络建设和改造285万户,其中原有网络改造205万户,新建建筑小区建设80万户。完成管道建设1 850 km,完成数字电视转换用户300万户。为积极备战“三网融合”,采用DOC-SIS、EPON+Eo C、MSAP和光收发等多种双向传输技术大力开展了高清互动、双向点播、互联网宽带、集团专网等多功能业务。极大地推进了广西整省(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双向化进程,提高了广电网络“三网融合”业务的承载能力,加强了广西全省(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广西的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润宗,杨京,赵泽发,等.广西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网络建设和改造[J].电视技术,2008,32(10):56-59.

[2]杨京,高欣.满足三网融合需求的骨干传输网络规划和建设[J].电视技术,2011,35(12):1-3.

[3]杨京.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模式探索[J].电视技术,2009,33(3):37.

[4]GYT217—2006,有线电视系统用射频同轴连接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2006.

[5]GYT194—2003,有线电视系统光工作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S].2003.

网络信息化英语教学探索 篇5

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前言中提到:“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在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使学生学好和运用好英语这一对外交流的工具,是摆在我们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校作为网络信息教学的试验基地,而我作为网络信息化教学的英语教师,在信息化英语教学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经验。

一、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差别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的英语教学基本上还是根据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刺激――反应,教师的作用只是起到一个外部刺激作用,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内在心理反应。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上,学生成了知识灌输对象。它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统一式”授课也是弊端之一,教师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差异的要求,因而教师提供的有效信息量有限。九十年代的`多媒体教学,虽然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变化,但也脱离不了教师的“导”的作用,只是把“人”灌变成了“电”灌。而英语的信息化教学它是利用文本书籍、光碟软件、网上资料三大资源为基础,强调的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培养他们的存储能力、检索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道德情感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感。例如:在学习weather这一单元的时候,我先要求学生(1)运用教学软件。例如:金山词霸,东方快车等,查出一些有关天气的单词进行读写背。(2)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网上寻找有关天气的资料和国家城市的天气情况。(3)对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随时请老师或小组的同学讨论帮助解决并记录在个人文件夹上,(4)把读到的和查到的东西通过小组合作制成网页。教师归纳总结存在的典型问题,集体评议每小组网页的质量和艺术性并布置下次学习内容。整合课要求以单科为主线,其余学科为发散点或支撑点共同组成综合性课件。并由学生们自己完成,学生们完成工作后,进行综合讨论评价,打通学习小组间知识的局限,让每一个工作小组在评价别的小组工作的过程中全面掌握资源库中的知识。评价时需要作评定记录。

这种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教学理念,它在课堂教学、知识结构、课程安排、能力评价、协作学习、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核心思想。

二、学习模式

网络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传统的英语

加强信息化网络数学教学 篇6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渗透到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也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的课堂,运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势必会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因材施教。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教学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has already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information. If teachers will also b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mathematics classroom, using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eaching, is boun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realize their aptitude.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is not short, the Internet has also gradually permeate to the teaching. The world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is more and more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character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teaching model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non-computer majors, play the role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has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the faculty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just passively accept mathematics theory knowledg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is limited by the objective time and spa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try to make the following changes: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短发展,互联网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员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数学理论知识,而师生和生生互动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客观限制。为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高校数学教学可尝试作如下改革:

一、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普遍反映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案例引进去,使得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东西,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定积分的定义时,我们可以应用图形,把分割点数不同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差别展示给学生,通过引导,让学生加深对定积分定义的理解。

二、引入慕课教学,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慕课课程采取的是“微课”形式,课程资源以短小的视频课程为主。这些微课视频由各校名师担任,学习者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自主收看全球顶尖教授的视频课程。学生能对这些视频自足操控,消化理解课程难点和重点。由于学习者注意力保持时间大约十分钟左右,因此5-15分钟的微视频,符合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在慕课中插入一些小游戏,寓教于乐,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通过自评、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评定,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教学规律。

三、开设师生交互区,实现因材施教

利用网络所具有的交流服务功能,开设一个讨论区,以供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通过多次交互讨论后帮学生找到答案。由于学生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学生不存在课堂教学中的胆怯心理,可以积极与教师展开交流,同时有利于教师跟踪、掌握学生学习的轨迹,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出有效的引导性建议,对于解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教育难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我们在提倡信息化网络教学的同时,绝不是要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包括了校园生活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包括综合能力的培养,德育素质的养成,人脉关系的建立……因此,信息化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教师应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财政信息化网络体系分析 篇7

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财政管理的一项改革, 它是适应信息时代公共财政体制建设需要的必然选择。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 建立透明、公开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等重大财政改革措施, 都离不开强大的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下面就对铁岭市财政局的信息化网络体系进行如下分析。

1 处理中心

处理中心是整个信息中心的重要部分, 担负着“大脑”的作用。包含服务器、存储、备份。

1.1 服务器

服务器作为网络的节点, 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 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 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 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 必须经过交换机, 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 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 获取资讯, 与外界沟通、娱乐等, 也必须经过服务器, 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全局的信息数据都由机房内的18 台服务器来进行交互处理的。该局信息中心主要有两种服务器一种是机架式服务器, 另一种是刀片式服务器。详细的还可以分为应用服务器, 数据服务器还有备份服务器。在这些服务上分别运行着各种应用软件和系统。

1.2 存储

存储就如一间大仓库, 将各种数据装在里面。虽然服务器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但是它不能存储大量的冗余数据和重要的备份。所以就需要磁盘阵列来帮助服务器存储数据。其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做磁盘组, 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 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主要针对硬盘, 在容量及速度上, 无法跟上CPU及内存的发展, 提出改善方法。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 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 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的加成效果来提升整个磁盘系统的效能。同时, 在储存数据时, 利用这项技术, 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存储设备主要有IBM DS4700 和IBM EXP810, 其中4700 是主存储810 是对4700 做扩展存储, 保存服务器应用数据和备份数据。主要做RAID 5E (RAID 5Enhencement) , RAID 5E是在RAID 5 级别基础上的改进, 与RAID5 类似, 数据的校验信息均匀分布在各硬盘上, 但是, 在每个硬盘上都保留了一部分未使用的空间, 这部分空间没有进行条带化, 最多允许两块物理硬盘出现故障。看起来, RAID 5E和RAID 5 加一块热备盘好像差不多, 其实由于RAID 5E是把数据分布在所有的硬盘上, 性能会与RAID5 加一块热备盘要好。当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时, 有故障硬盘上的数据会被压缩到其他硬盘上未使用的空间, 逻辑盘保持RAID 5 级别。

1.3 备份

备份是容灾的基础, 是指为防止系统出现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导致数据丢失, 而将全部或部分数据集合从应用主机的硬盘或阵列复制到其他的存储介质的过程。我们主要是应用2 台服务器, 备份软件和存储设备进行整个机房内重要服务器的全备份包含数据备份和系统备份。主要模式如图1。

在备份上, 不仅仅有数据的备份, 还有服务器的硬件备份。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 我们主要应用服务器的物理备份即双机冷备。如刀箱服务器上的资产管理服务器就是使用物理备份。当服务器A故障可以在几分钟内启用服务器B替代A进行记录如图2。这么做可以灵活备份并且降低备份成本, 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转换, 缺点是不能时时做冗余备份。

2 楼层交换

楼层交换具体指的就是双数楼层的弱电间内的交换机柜, 是网络的神经元, 汇集着各个楼层的数据接入, 起到各个节点和中心机房内的交换, 机房服务器处理信息的交互, 并可以在楼层交互上部署带宽限制的策略。如果某一楼层交换机柜出现故障就会导致该机柜下属的楼层终端不能接入中心机房的交换机和服务器。机柜内分别包括网络接点和电话接点。经统计内网接点全楼供剩余107个, 外网接点剩余66 个。楼层交换不对信息进行处理, 只是交换, 并且每个交换机对应在三层核心交换上相应的VLAN范围, 每个VLAN对象相应的网络接点。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网络, 并且提高安全级别, 在病毒爆发时, 可以控制在VLAN内, 不会进行全网络的传染。

3 网络

铁岭市财政局网络分为内网、外网和专网。局域网络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 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局域网络内的计算机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 有全楼的所有具备内网资格的计算机互联而成。并且我们的内外网是隔离开的, 在同一计算机上使用内外网是用隔离卡分开的, 并采用双硬盘模式物理隔离。

计算机网络往往由许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互联连接而成。如果几个计算机网络只是在物理上连接在一起, 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通信, 那么这种“互联”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通常在谈到“互联”时, 就已经暗示这些相互连接的计算机是可以进行通信的, 也就是说, 从功能和逻辑上看, 这些计算机网络已经组成了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网络, 或称为互联网络, 也可简称为互联网、互连网。

将网络互相连接起来要使用一些中间设备 (或中间系统) , ISO的术语称之为中继 (relay) 系统。根据中继系统所在的层次, 可以有以下五种中继系统:

①物理层 (即常说的第一层、层L1) 中继系统, 即转发器 (repeater) 。

②数据链路层 (即第二层, 层L2) , 即网桥或桥接器 (bridge) 。

③网络层 (第三层, 层L3) 中继系统, 即路由器 (router) 。

④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 (brouter) 兼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功能。

⑤在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 即网关 (gateway) 。

3.1 内网

由于财政系统信息的保密特性, 我们绝大部分软件都是在内网和内网服务器上运行的, 保证了信息不外泄, 并且安装2 套防火墙做热备, 而保证了网络的稳定和安全。具体结构如图3。

从拓扑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内网是采用目录树形网, 它和星型拓扑结构类似, 其扩展性好, 可以延伸出许多分支, 单条支路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整个网络, 但对中央节点的可靠性要求较高, 如果中央节点出现故障则整个网络就会瘫痪。整个内网的交换中心就是三层核心交换。

第三层交换机具有以下特征:

①转发基于第三层地址的业务流;

②完全交换功能;

③可以完成特殊服务, 如报文过滤或认证;

④执行或不执行路由处理。

第三层交换机与传统路由器相比有如下优点:

a子网间传输带宽可任意分配。

传统路由器每个接口连接一个子网, 子网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的速率被接口的带宽限制。而三层交换机则不同, 它可以把多个端口定义成一个虚拟网, 把多个端口组成的虚拟网作为虚拟网接口, 该虚拟网内信息可通过组成虚拟网的端口送给三层交换机, 由于端口数可任意指定, 子网间传输带宽没有限制。

b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由于访问子网内资源速率和访问全局网中资源速率没有区别, 子网设置单独服务器的意义不大, 通过在全局网中设置服务器群不仅节省费用, 更可以合理配置信息资源。

c降低成本。

通常的网络设计用交换机构成子网, 用路由器进行子网间互联。目前采用三层交换机进行网络设计, 既可以进行任意虚拟子网划分, 又可以通过交换机三层路由功能完成子网间通信, 为此节省了价格昂贵的路由器。

d交换机之间连接灵活。

作为交换机, 它们之间不允许存在回路, 作为路由器, 又可有多条通路来提高可靠性、平衡负载。三层交换机用生成树算法阻塞造成回路的端口, 但进行路由选择时, 依然把阻塞掉的通路作为可选路径参与路由选择。

3.2 外网

对互联网的接入, 需要很高的安全防护, 所以在外网上我们有熊猫网关和防火墙对传出传入的数据信息进行过滤, 并对每个VLAN做限速规则, 防止单个或者几个终端霸占带宽。 (图4)

外网从结构上看和内网结构大致相同, 只是在防火墙中间和上层多了熊猫网关和广域网光钎接收器, 并且也是采用三层核心交换。

3.3 专网

专网指在局域内使用的专用网络通道, 该局有省厅专网和内网防病毒数据库自动升级专线。我们还有一条虚拟专网资产系统VPN, 可以使在同一系统内的不同地点的人员进入到一个相对的局域网内进行办公。依靠ISP和其他NSP (网络服务提供者) 在公用网络 (如Internet、Frame Relay、ATM) 建立专用的数据通信网络的技术。在虚拟网中, 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 (图5)

最后, 整个内外网的架构从2 张拓扑图可以看出, 均使用了目录树形网结构。有些时候需要内网服务器对外连接, 由此我们使用了网闸。使内网服务器可以映射到外网接口。如图6。

在内外网, 我们有众多的管理系统对整个大的局域网进行管理和监控, 并且定期抓包进行分析。我们的局域网的设备应用合理, 防止网络阻塞, 并强化了网络过滤和病毒防护。提高整体的安全, 使信息数据得到了保护。在物理层上更是加强了传输能力, 全楼设备间使用光纤铺设, 不但提高个使用寿命还提高了网络速度。

4 网络控制和应用程序

在内外网各有一台防病毒服务器, 为每台客户端提供趋势防病毒软件的更新服务, 并能降低整个网络病毒感染的概率。并且我们还有内外网的网管服务器, 可以更方便地控制网络, 基本上可以做到网络出现问题, 及时报警。同时还有伟思盾安、熊猫网关、天融信防火墙。软件上我们有科来网络分析软件、通软网络管理软件。

4.1 科来网络分析系统的主要功能

流量分析:多达42 种的流量分析数据, 能对整个网络、单个部门、单个VLAN、单个IP和单个MAC进行统计分析;

安全分析:查找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性能分析:查找网络性能瓶颈;

协议分析:深入分析网络中的所有应用;

网络连接和通讯监视:直观反映网络中机器的连接情况, 监视网络活动。

科来网络分析系统为网络管理工作提供了全面可靠的数据依据, 它可以帮助用户排查网络故障、规避网络风险、提升网络性能、提高故障处理能力、减少故障损失并降低管理成本。

4.2 通软网络管理软件

使用网络管理软件可以有效、方便、快捷地管理内外网络。通软网络管理软件使用的是B/S结构。我们在内网共实施节点120 个, 外网节点336 个。并对这些节点对应如下策略, 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IP绑定, 可以将使用人、计算机IP、计算机资产情况一一对应, 并且对其流量使用情况、使用流量的进程组成、流量的使用人等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可视化展示。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地查找根源。

限制流量。通过流量报表、流量变化图以及流量行为图等能够有效准确地找出网络堵塞问题, 并可以对一些不当的下载行为进行禁止, 保障业务宽带, 限制非工作用带宽。

同一绑定杀毒软件, 可以有效地统计部署杀毒软件工作进度和病毒库更新情况, 自动将没有杀毒软件的客户机隔离在局域网之外。

4.3 OA系统

采用了Java技术, J2EE架构开发的先进的自主群件平台。落实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自动化, 并采用B/S结构, 保证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 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 实现高效率的协作。目前的企业和单位都存在着大量的工作流程, 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汇报, 等等, 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就可以规范各项工作, 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 极大的减少中间环节的摩擦。 (图7)

4.4 预算指标

采用C/S结构, Sybase数据库。

预算指标系统的使用, 可以提高财政工作的流程速度和准确性。计划具体化, 业务计划数据化;配置资源:合理、高效地配置公司资源;协调部门:明确业务目标关系, 有利于各部门相互合作和沟通, 利于增强部门间合作;控制支出:预算编制过程就是对业务目标的可行性、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严格论证, 在预算基础上可以更好地实行对费用支出的合理控制;安排资金:合理预计现金流量, 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 避免资金冗余、短缺, 降低资金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 财政信息体系建设

5.1网络整体建设

机房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铁岭市各级财政部门在建设规划上,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标准执行。机房建设做到有网络通信、不间断电源、恒温恒湿空调, 有防尘防雷防静电性能, 有安全供电保证, 机房面积在20 平方米以上。

二是网络环境建设。

网络环境建设是实现信息化办公的前提。目前, 铁岭市各级财政部门都建立了独立的财政内部网络系统、专线网络系统 (与财政网络化办公有横向业务联系) 和外部网络系统 (互联网) 。同时按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工资统发、非税收入收缴等系统的应用需要, 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财政与同级预算单位、国库、银行、税收等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网。与同级预算单位 (下级预算部门) 连接采用了ADSL VPN专线或2M数字电路连接, 与国库、银行、税收等职能部门连接采用了2M数字电路专线或10M光纤连接。县级财政与市级财政要启用财政内网邮件系统 (传送财政内部数据) 。县级财政的外网 (互联网) 要统一为一个入口。

三是网络安全建设。

网络安全建设是财政信息化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 铁岭市各县 (市) 、区财政部门切实把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放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首位。财政内网在入口端加装防火墙、入侵检测、入侵防御等网络安全设备, 严禁内网外连 (连入外网的计算机直接连入财政内网) 。同时建成财政内部办公网络系统的县区财政, 要结合实际需要, 优化网络结构, 提高网络性能, 弥补一切网络安全漏洞, 严格实行内网准入控制, 确保财政数据信息的安全。完善各项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对县级财政涉及有内、外网办公业务的人员, 做到财政内网与互联网的物理隔离 (或安装隔离卡) 。

各县 (市) 、区财政, 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收缴软硬件网络系统建设时加强了对网络边界、专线加密、安全网关设备的布控工作。办公网络软、硬件系统总体方案, 选择权威的网络公司根据本单位的具体业务需求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网络安全的具体规定而制定, 并报市财政局信息科审批。同时,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职责明确, 责任到人, 定期不定期对财政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和保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计算机机房有专人负责安全体系建设和维护工作, 熟练掌握各种安全设备的应用和维护技术, 确保财政业务系统、信息数据系统、网络和计算机的安全。建立了应急保障机制, 确保遇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财政数据信息的安全。

一是机房建设。

5.2 应用软件建设

一是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应用支撑平台是对核心业务系统的公共数据进行公共控制的高度集中和有效集成, 由若干通用业务组件和技术组件构成, 是构建核心业务一体化管理大系统的基础, 是实现本级系统集成及上下级系统衔接和连动的保障。按照财政部和省厅应用支撑平台推广实施计划, 铁岭市财政局于2012 年年底对应用支撑平台进行了统一的开发、完善、升级及扩展。

二是统一基础标准。

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 是财政信息化建设能否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实现一体化的关键。铁岭市财政部门从财政改革与管理的大局出发,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秉持创新理念, 优化业务规范, 制订技术标准, 确保财政信息化发挥重要作用。为下一步整合财政信息资源, 完成大平台系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是公共网站建设 (外网) 。

铁岭市财政部门于2013 年年底前建成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门户网站, 按照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对“阳光财政”的要求, 将财政部门的数据信息、政策信息实时在网上给予公开。

6 总结

铁岭市财政局信息化建设对财政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财政系统各部门提供准确、及时、完整的各项数据和结果, 为财政局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

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形成了具有一定信息化知识水平的业务技术队伍, 为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和人才保障。

财政业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为适应财政核心业务系统深入开展的要求, 该局在局域网上安装了隔离卡, 实行了机关内网和外网的隔离, 确保了涉密计算机与公共信息网络隔离。

一系列财政业务应用系统得到推广应用。近年来, 该局以财政核心业务应用系统为中心, 从技术手段上有力地配合和促进了各项财政改革。推进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 建立乡镇财政管理信息化网络, 实现了“网上申报, 网上审批, 网上查询。

办公自动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提高了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该局安装了财政办公自动化 (简称OA) 系统, 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办公自动化水平, 降低了行政成本, 极大地推进了该局电子政务建设工作。

在网络建设上, 我们以保证工作带宽为主要目标, 切合实际的对每个VLAN做出合理的限制策略。同时为了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 还提高了网络安全等级, 物理隔离内外网、统一的杀毒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等等。对我们的整条“神经系统”做出了安全稳定的保护。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分析, 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做参考, 来提高我们全局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

我们可以加入定期的病毒预警信息发布, 将最新的病毒信息特征进行发布, 提高全局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 可以有效防止和发现最新的病毒, 病毒信息可以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获得, 网址是http://www.antivirus-china.org.cn/。

在几个月的工作中, 我发现不少科室都需要进行科室内的文件传输, 通常都是以优盘为介质进行传送, 这样就可能加大在同一科室内传播病毒的概率, 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在网络传输软件, 如飞鸽传书, 他是一款绿色软件, 只在同一网段使用TCP/IP协议的传输软件。使用简单, 并且不会干扰整个网络, 在计算机上即可传输, 方便快捷。

医院信息化网络组建探讨 篇8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软件工程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医院已经引入了住院管理系统、药房管理系统、影像管理系统、OA系统、门诊挂号管理系统等, 提高了医院办公信息化、共享化水平。目前,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 需要通过Web服务器、终端设备、DNS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实现信息交换和处理, 这些软硬件设备连接的纽带就是网络, 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网络拓扑结构, 可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改进数据共享水平。

二、医院信息系统联网功能分析

医院信息系统联网的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

2.1连接各类型软硬件设备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 需要部署多种软硬件资源, 包括虚拟机、FTP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器, 将硬件资源集成在一起。

2.2系统通信

医院软件系统B/S结构模式, 这些软件署于各类型虚拟机上, 并且通过内网、外网访问权限限制通信共享权限。内网用户尽可以访问内容虚拟机数据资源, 外网用户可以访问外网虚拟机数据资源, 部分外网用户可以授权使用VPN访问内网资源, 以便能够严格通过IP地址进行动态定位和访问, 实现通信传输功能。

三、医院信息网络组建

医院信息化网络设计与组建过程中, 网络采用三层的结构模型, 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采用层次化设计原则可以将不同的功能和应用集成在一起, 分布于不同的层面, 为了能够获取最大的通信传输功能, 完成系统特殊处理功能, 便于管理和数据交流, 易于对故障点做出准确判断和解决故障。网络层次化设计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点:

(1) 三层网络结构具有简单性:通过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 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 使故障排除或扩展更容易, 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 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问题;

(2) 网络信息系统升级灵活: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 升级任意层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造成影响, 无需改变整个网络环境;

(3) 网络设备、拓扑结构易于管理:层次结构降低了设备配置的复杂性, 使网络更容易管理。

医院网络关键的设备是交换机, 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地位、重要性, 为了保证医院组网成本最低, 效率最高, 每一层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采用不同的交换机。接入层允许终端用户连接到网络, 交换机可以采用低成本、多端口设备;汇聚层是接入层的汇聚点, 它需要处理来自多个接入层设备数据内容, 并提供到核心层的上行链路, 因此汇聚层交换机要求更高吞吐率、较少的接口。核心层的主要功能是高速转发通信, 提供可靠的骨干传输结构, 因此核心层交换机应拥有更高的可靠性, 性能和吞吐量。

医院网络设计和组建时, 用二层交换机作为接入层设备, 连接各部门的终端, 用质量较高的二层交换机作为汇聚层设备, 将每栋楼各层的交换机进行汇聚, 用三层交换机做核心交换机, 用来对汇聚层交换机转发过来的数据做高速转发。具体的, 医院机房网络重新组建时, 新添加了华三交换机, 以便能够与思科6506交换机能够并行运行。华三12510-X型交换机主要应用于内容数据存储转发, 并且进行了冗余设置, 以便保证系统可靠通信;外网通信采用思科6506交换机, 实现用户高速访问数据资源。

机房网络的接入层到终端这段距离采用双绞线连接;其余传输段均采用光纤传输;另外, 为了能够提高机房容灾能力, 选择距离8公里的位置新建了一个机房, 两个机房通信网络使用6根千兆光纤进行数据通信。同时, 为了提高网络控制能力, 机房组网时采用了360擎天版管理外网, 以便能够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保证网络数据通信可靠和安全。

四、结束语

医院网络组建采用层次化设计模式可以提高设备接入的可扩展性、安全性, 进一步改善医院信息化网络的可靠运行, 提高医院软硬件资源的通信传输、协作交互效率, 进一步改善医院信息化水平。

摘要:随着医院自动化系统的普及和使用, 提高了医院办公协同化、信息共享化水平。网络是系统部署、运行和通信的基础, 设计、组建一个功能完善、性能可靠、传输效率较高的网络可以有效支持系统运转。

关键词:医院,网络组建,协同办公,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1]张晓祥, 汪火明, 李金, 等.面向集团医院的信息化规划研究——以同济医院为例[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4 (5) :492-496.

[2]朱毓.关于利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实现医院信息化的探讨[J].信息通信, 2014 (10) :143-143.

[3]宋磊.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架构规划与设计[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4, 35 (11) :271-272.

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网络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因特网在全球范围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正在变成现实。计算机网络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将使世界各国图书馆连结成一个庞大的信息资源共同体, 建设跨国界、跨地域的虚拟图书馆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图书馆有机结合及运用, 促使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新阶段。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加入了国际互联网, 互联网将来自分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联结成一个庞大的具有海量信息存贮的网络信息资源库, 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也为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

1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形式记录, 以多媒体形式表达, 存贮在计算机网络上的磁介质、光介质及其他各类通信介质上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 网络信息资源数量、种类繁多, 增长速度较快, 但存取、传递、利用起来非常方便快捷。社会网络化日益普及不断发展进步, 促使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及利用信息的模式正发生极大的变化。网络仿佛是一个庞大的图书馆, 能够给人们提供无所不包的信息和知识, 任何人只要拥有PC机和信息通道连接, 就可以实现跨地域、跨时空的漫游信息世界。各种先进的网上搜索引擎, SCOM、YAHOO、搜狐等工具的面世, 使人们只需轻轻点击一下, 就可以坐在家里漫游图书馆。“虚拟图书馆”能够较好的满足读者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的需求, 并且消除了传统图书馆中一些人为的负面影响。它以“快、专、精、准”的特点吸引越来越多的用户上网。

网络资源和虚拟图书馆建设呈社会化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但是, 在网络环境中, 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建设始终优于信息资源数字化的程度。因此,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还没有真正完善数字化技术, 馆藏文献的文本内容还无法实现完全数字化。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仍有很大的延续, 新技术只是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范围, 而不是立即消灭、取代原有的手段。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将长期生存, 互相依赖共同发展。

2 现代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为资源共享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使资源共享进入新境地。网络环境下, 文献信息共享模式从传统的“馆际互借”发展到现代“馆藏资源与网络资源并重”的转变。使图书馆藏的内涵超越了传统馆藏的印刷文本、缩微资料、视听资料范畴, 其范围已扩展到各种电子出版物、数字化信息资源及其他信息资源。包含了各种信息格式:录像带、磁带、软盘、CD-ROM光盘等, 还有其他信息类型:应用软件、节目文档、多媒体、超文本等。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式、多元化趋势及“馆藏虚拟化”极大地丰富了图书馆馆藏的内涵, 拓宽了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新形势下, 图书馆整体结构将趋向于向社会全面开放, 其服务功能将趋向于多元化。除传统利用馆藏文献的借阅、查询服务外, 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各种信息服务。如为读者提供联机目录查询、开展网上联机检索、馆际互借、网络信息导航等。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网络化运用, 为高水平、高层次的资源共享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因特网连结, 读者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到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数字化技术是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关键。与促进资源共享的信息技术还包括存贮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超文本技术等。目前广泛使用的多媒体技术能够综合利用多种技术, 并具有交互功能, 密切结合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信息存贮等众多领域的科学技术。

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仅仅局限于馆际之间印刷型文献的互补互惠、包际互借、协调采购等有限的资源互补分享。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 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 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约束, 打破了地域和组织机构的局限, 使用户在任何地方, 都能随意访问全球图书馆及情报资料中心的电子信息资源。

3 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发展趋势

信息资源社会化及网络环境的持续不断变化对图书馆情报部门资源共享产生了深刻影响。虚拟图书馆将成为全球互联网上的一个终端或节点。图书馆网络化、自动化、整体化发展有利地促进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从重分工、重拥有转变为重存取、重利用, 并强调文献信息资源的存取、传递和利用, 这种模式将成为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活动模式。

图书馆信息网络的共建与共享改变了图书馆业务工作模式和服务方式, 使图书馆日常工作内部的各道工序互相融合, 部门科室之间的职能更加相近、界限变得模糊、服务内容将走向集成化、整体化。许多图书馆业务活动借助于网络进行, 如网上编目、网上查询、网上互借、知识导航等。基本实现了采编一体化、借阅一体化、信息服务与文献服务一体化。

因此, 图书馆与情报服务中心必须建立社会化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彻底转变以馆藏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 “以读者为第一”的观念。借助于网络通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依据自身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 建立特色馆藏, 特色数据库,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作用。

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传输的枢纽, 其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美国学者贝克 (S.K.Baker) 指出:“今天的图书馆正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进一步讲, 每一个图书馆都必须将自己视为世界图书馆体系中的一部分, 必须摆脱自己自足的状态, 必须发展迅捷而合算地从世界体系中获取资料并送到自己用户手中的形式。必须准备将自己收藏的资料提供给世界各地的图书馆。”

网络环境下为做好信息服务, 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分散化及文献所载信息的高度集中化、高度和谐平衡是现代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方法, 这种模式不仅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可协调性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而且, 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发展使“馆藏”的局限性扩展到计算机网络, 使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共同构成可利用的资源基础。

网络环境下的资源共享使文献信息的可获知能力 (accessibility) , 可获得能力 (availability) 作为重要概念将取代“文献资源保障率”, 同时, 文献资源保障不再拥有 (ownership) 的同义记号, 它结合了可获知能力于可获得能力并运用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网络将来自馆藏及其他不同媒体的丰富信息资源经数字化处理、存贮, 其数量和种类都是十分可观的。因此, 对这些海量信息资源要重新进行识别、发现、删除、分组整合、加工处理, 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整合及研究是一个知识创新的过程, 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广、快、精、准”的报导系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有利于促使知识信息创造出更大的使用价值。美国研究图书馆中心主任辛普森 (D.B.Simpson) 指出:“有效的资源共享计划是存取和拥有的总和”, 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资源共享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规划各种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活动。

参考文献

[1]刘宣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6) .[1]刘宣春.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6 (6) .

[2]廖潘.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哲学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6) .[2]廖潘.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哲学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7 (6) .

农业网络信息化实践与探索 篇10

1.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建设

信息网络建设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网络覆盖率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截至目前, 丹东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 以村部为依托, 共建立村级信息站554个, 农业信息网络覆盖率在80%以上, 彻底解决了农业信息网络覆盖率低的问题。此外, 通过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合作, 又将信息网络建设延伸至农民专业合作社, 截至目前, 全市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核心信息站121个, 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

2. 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手段

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服务手段,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丹东地区开展的主要服务方式有: (1) 开通固话服务热线。全市共有3条农业信息服务热线, 1条为农业部“三电合一”工程专有特服热线“12316”东港呼叫分中心, 另1条是东港市的“7122168”地方金农热线;第3条为振安区五龙背镇自行开设的“4103820”热线电话。服务方式均为专人接线, 话务员、专家实时解答或话后服务。 (2) 与媒体合作。各地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等传媒, 开设专栏制作节目, 拓展服务渠道。如东港市与当地电视台合作开设的[农科之窗]栏目。 (3) 利用互联网资源。这是目前全地区村级信息站广泛采用的服务方式, 信息员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查阅、下载各类信息资料。

3. 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

(1) 建设丹东金农网政府农业门户网站, 2009年辽宁金农网全面改版升级, 并借此在全省建设融合所有市、县、乡、村、合作社、大户、经纪人以及农户的万户级“大金农”网络平台。丹东市紧紧抓住这一机会, 周密部署, 统一调度, 制定各级网站建设方案。截至目前, 全市本级、东港、凤城、宽甸各县市的金农网均已正常运行。 (2) 建设4个数据库, 依靠省里支持初步建成了“农民种养殖大户数据库”、“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库”、“农产品价格数据库”和“农业专家数据库”。各数据库分别录入信息几百至万条。这是丹东农业信息数据集成的开始, 通过对信息的集成分析和加工, 逐步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为农业生产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帮助, 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发挥重要作用。

4. 努力探索信息服务新模式

网络背景下党建信息化建设分析 篇11

[关键词]党建;信息化建设;问题;对策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任务。党建信息化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使党建工作与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相适应[1]。党建信息化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能够不断扩大党建工作的覆盖范围,加强党建工作的辐射力。

1、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1有利于加强党员与组织之间的交流

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党员比重愈来愈大,我国党员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特点。新生代党员头脑灵活,并且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成为推动党组织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不满足于原有的党内意见表达与建议形式,希望改变原有的繁琐机制。党建信息化建设将互联网技术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建立信息化平台,有利于拓宽党员与组织之间的交流途径,提高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1.2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效率

党建信息化使党建业务操作更加便捷,依托先进的即时通讯技术,能够实现党建工作实时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特别是网络信息化平台,更是党员干部了解党建信息、交流党建经验的重要阵地,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效率。

1.3有利于推进党务公开

党建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基层党员行使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这对于强化党建工作监督,畅通党员建议渠道、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信息化建设,能够提高党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推进党务公开。

2、党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在党建工作中导入计算机信息技术,依托相关网络平台,不断加强党建工作[2]。因此,在党建信息化建设中,应以党建网站、电子党务、党建信息化平台等3个方面作为主要建设任务。党建网站是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电子党务是提高党建工作效率的保障,党建信息化平台是党建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要求,是实现党建工作公开化、民主化、规范化的重要阵地。

3、党建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认识不足

党建信息化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使党建工作适应信息网络社会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中,各级党委对党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缺乏充分认识。如有党员认为党建信息化建设会泄露党的秘密,有党员认为党建信息化建设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交流工作等,这些都是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认识不足的表现,这对于加快党建信息化建设进程,产生了不利影响。

3.2专业人才稀缺

先进的信息设备与技术是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但是仅有设备与技术尚不够,党建信息化工作还需要依托大量专业人才。当前党建信息化工作亟需一大批信息技术与党务工作并重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就目前党建信息化工作而言,这种专业人才较为稀缺,其限制了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发展速度。

3.3缺少科学统一规划

党建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最终目的,就目前党建信息化工作实际情况而言,出现东西部党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对党建信息化工作缺少统一规划,这导致各级党委在党建信息化工作中各自为战,各党委部门之间工作缺乏协调性,不能及时有效共享相关信息、资源,在建设工作中出现许多冲突与问题。党建信息化工作迫切需要制定统一规划,提高党建信息化工作的科学性、一致性。

4、加强党建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4.1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工作的内涵与重要性

在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工作方式。我们在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时,要从思想上、组织上抓起,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党建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国家日常工作事务中,计算机、互联网早已被广泛应用。这就是说,我国在党建工作上,已经到达了所需具备的软硬件。所以,我国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要重点针对上层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教育建设。第一,要充分认识党建信息化的的重要性,要从根本上明白它的继承和传承作用。第二,党建信息化的内涵需要我们进行深刻了解,在学习了解党建信息化过程中,要清楚认识到党建信息化建设不单单是党务上网,更加不是只注重外面的形象工程,它只需要通过对网络媒体的利用来实现全面工作的展开和大覆盖。第三,长期性是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这一信息化建设不仅在技术上不断攻克世界难题,而且还需要他在各方面都予以配合创新,这些目标的实现迫切需要每一级党务机关良好的合作与配合。

4.2电子政务与党建信息化协调发展,实现共享

在当今新形势下,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和技术,努力建设与党建需要相适应的新模块。电子政务、电子党务这两方面系统运作原理基本相似,框架流程也相差无几,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政务网络进行办公等一系列工作和活动,与此同时,不断开发研究电子党务系统并借鉴相对成熟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各项先进有效的技术,此后,我们要依据党建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关组织机构和相对应的职能分工,这些组织和分工都要具有党建特色,以便于党建信息化建设能够完全涵盖党组织应有的各项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信息共享,让党务在网络信息化的帮助下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3]。

4.3加强党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党建信息化建设是党务建设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从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这需要党建队伍拥有相对应的网络科技信息人才,并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在党建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质保量切实完成党的信息化建设,吸收一批真正懂网络信息技术、数字党建工作的人才就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政治素质要好,党建理论水平高,适当的信息素质培训以及有效公平的竞争机制都是在人才队伍建设中应当遵循的要求。

4.4制定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

党建信息工作不能操一时之急,它是一项长期性的建设工作,它的发展建设是复杂多变,涉及方方面面的。在发展过程中,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技术上的,也有管理上的,更有观念上的。我们需要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实施建设才是科学之计。首先,要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其次,要依据党建信息化工作具体情况,明确工作任务。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切忌操之过急。

参考文献

[1]朱锐勋.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化建设探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0,11(2):99-101.

[2]赵洪祥.网络环境下党建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才智,2014,(33):258-258.

[3]廖坤科.淺析基层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J].管理学家,2014,(14):338-338,339.

网络会计信息化的初步探讨 篇12

关键词:网络,会计信息,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会计信息工作由原始的手工操作演变成了会计电算化, 然而在不断开创财务管理的要求下, 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使网络会计信息化成为可能和会计最终的发展方向。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信息支持, 为信息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lntranet, 它利用了lntranet的一系列技术建立了企业的MIS系统, 以网络的衔接方式进行重新组合, 将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直接存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 使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直接C/S或B/S完成了以下功能:

a.实现了网络在线反馈功能。应用网络技术使企业组织的每一项会计数据变动都实时予以反馈。

b.财务信息共享功能。通过工作站、客户、JE (浏览器) 工具等在线访问共享数据库, 使企业决策者和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网上所有企业组织开放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 作为企业生存决策的依据。

c.实时分析比较功能。在网络环境下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在线数据库浏览网上所有企业信息。企业决策者和有关财务人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到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有关财务指标, 进行分析比较, 正确地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1 会计系统信息化转化为会计系统网络化可实现的拓展功能

帮助企业实现财务与会计核算业务的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处理, 完成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与分析, 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会计系统信息化转化为会计系统网络化可实现以下功能:

1.1 加快信息传输的速度, 建立良好的通信通道。

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互连通信, 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可以完成自动转账处理, 上级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数据。由此既可以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 又可以减少出错率。

1.2 实现会计信息系统数据库, 设备共享功能。

由于网络内的各计算机系统共处于一个网络环境中。既独立又共存, 因此, 网络内各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数据库都可为其他计算机系统所共享, 共用某一高档外部设备, 可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实现会计任务的分布式处理。

1.3 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和代码化。

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系统信息化要求原始会计数据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和代码化, 与网络环境对会计数据的传输要求相一致, 方可更好地发挥风格的优势。

1.4 会计系统信息化网络可适用B/S计算模式。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计算机模式不断更新, 从单机时代的主机/终端模式到文件服务器时代的共享数据模式, 再到今天网络计算时代的B/S模式。该模式则主要应用在地域比较分散的集团型企业, 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较好。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来看, B/S模式是企业未来会计系统网络化的主流方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会计系统信息化必将逐步从单机环境过渡到会计系统网络化环境, 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信息系统的效益, 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作为信息革命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2 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成熟将促进会计手段的全面创新

2.1 会计核算体系与结算模式的改变。

在传统会计下, 会计处理是通过大量的纸制原始单据、凭证以手工方式开具单据后再输入计算机来完成的。在网络会计下, 商品交易方式的"无纸化", 电子票据、电子凭证和电子账簿将取代手工填制的单据、凭证, 而且账务处理可以自动完成, 从而大大简化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 避免大量坏账的产生。

2.2 会计信息的输入和传递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会计下, 会计流程发生了变化, 大量的数据直接从企业内部或外部其他系统获取, 企业信息将实现"数据共享"的信息集中管理。会计信息的传递方式将由新的矩阵型网络组织结构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财会部门可通过网络把会计信息向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网页上发布, 并把有关信息传至银行、税务、证券交易所等机构, 利用网络发送取代传统的纸质或软盘报送方式, 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高。

2.3 财务报表形成方式的改变。

在传统会计下, 财务报表是定期编制和上报的 (如月、季度、年报等) 。在网络会计下, 可以实现财务报表和有关信息的即时报告和定期报告, 信息需求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查阅有关信息, 并获取财务核算和分析的资料, 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同时, 企业财务信息也将接受来自于外部使用者的监督。

3 网络会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3.1 会计信息在传递中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 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由于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 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 财务数据流动过程中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再存在, 从而使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机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 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 大量不同的会计业务交叉在一起, 再加上多用户共享数据库的出现, 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 一旦有缺乏严格控制检验的凭证录入到整个网络系统中, 就很难查明原因, 会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解决的具体措施是, 把好数据录入校验关, 保证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可靠性。原始数据在录入系统前要进行必要的校检, 以保证其合法性和真实性。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点, 可以把同类凭证按凭证号顺序分成几组进行录入。

3.2 财务数据的保密性。

为了加强对数据处理的控制, 保证财务数据处理的保密性, 可采用集中分散方式对信息流加密控制, 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加密处理后再传递, 以防止财务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泄密。服务器将这些加密数据传送到各客户端, 每个客户端分别解密后再处理各自的业务。每天处理业务结束后, 各客户端将当天新处理的业务数据再加密后传送到服务器, 由服务器集中进行处理, 并加入相应的数据库中。

3.3 会计信息有意或无意篡改。

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 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 也可能由于使用者的疏忽大意造成数据丢失。同时, 病毒、恶意代码也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解决的办法是, 首先系统要采用高性能的防火墙技术和安装正版的防病毒防恶意代码软件, 将黑客、病毒、恶意代码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 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采取以上措施后, 企业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实现物理意义开放的同时, 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 保证网络系统的可靠运行, 增加了网络的"免疫"能力。其次要建立严格的网络管理规范和人员分工制度, 包括数据库设置、操作和共享控制措施及数据备份制度等。

3.4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首先是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因素, 网络会计信息化系统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 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 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意外事件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系统故障乃至崩溃。其次是安全管理不力, 使得计算机被盗、光盘、磁盘等磁介质载体保管不善, 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第三是网络系统的安全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使企业在利用Internet和Intranet完成网上交易的同时, 也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因此, 在网络系统环境下, 重点是数据的存取控制, 即把计算机用户信息的读写或修改控制在一定级别范围之内, 其基本途径是密码识别、身份认证、权限和记录日志。在网络会计系统中通常设置三级权限即可。

3.5 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企业创新的风险下一篇:生产调度平台